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024-06-22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共13篇)

1.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篇一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一、在门诊部工作的护士,必须在护理部主任和门诊部护士长统一领导下工作。在门诊部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在儿科、内科等重点科室门诊设二次预检分诊。

二、门诊部预检护士必须坚守岗位,衣帽整齐,诊室内经常保持卫生整洁,有良好的候诊秩序,进行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等知识。

三、按时开诊,预检护士做好就诊前的准备,维持好秩序,注意观察病情,按序就诊,做到一医一患。

四、预诊、分诊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熟悉各种常见病的症状及主要化验的临床意义,便于做好预诊、分诊工作。

五、预诊、分诊护士对待病人要热情,关心体贴,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询问病史,耐心地解答问题,应百问不厌,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人就诊。

六、对待老弱病残应优先挂号,就诊,必要时给予导医。

七、发现有传染病时,应立即送传染科门诊就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八、预检护士必须做好室内的清洁、消毒卫生工作。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定时、空间、地面用消毒液喷雾,湿拖。桌、椅每天用消毒液擦抹干净。体温表、压舌板等一切用具做到一人一具一消毒,防止感染与交叉感染。

2.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篇二

1 急诊分诊的概念

急诊预检分诊指对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评估与分类, 确定病人就诊优先次序, 使病人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获得恰当的治疗护理的过程[6]。

2 国外急诊预检分诊标准

2.1 美国———急诊危重指数 (ESI)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美国医院的急诊预检被列入医院质量认证内容。美国急救医学中心的Wuerz博士领导ESISE工作小组, 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研究制订ESI, 其主要特点在于, 将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医疗资源需求结合在一起, 使病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接受正确的医疗护理[7,8]。ESI包括5级:第1级病人表现为无脉搏、无呼吸、无意识;第2级病人为处于危重状态、合并精神症状 (烦躁或嗜睡等) 、合并剧烈疼痛 (疼痛指数<7) 或器官和组织损伤, 也包括到来时生理指标不稳定的病人;第3级病人需要两项或多项辅助检查, 但没有危及生命的指标;第4级病人需要1项辅助检查;第5级病人不需要辅助检查。McHugh等[9]对2009年美国医院协会 (AHA) 年度调查结果进行横向研究, 结果显示, 在美国有57%的医院急诊科在使用ESI作为分诊标准。

2.2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预检标尺 (ATS) ATS是由澳大利亚急诊医学院在Pink等提出Box Hill预检标尺的基础上创立的国家预检标尺, 分诊人员考虑病人可等待多长时间而不会发生危险, 将病人分为5个级别, 即立即 (需要复苏) 、危急 (10 min) 、紧急 (30min) 、亚紧急 (1h) 、不紧急 (2h) [10]。ATS由澳大利亚急诊医学院于1993 年牵头制订, 1994 年在澳大利亚各大急诊科推广应用[11]。

2.3 加拿大———加拿大检伤及急迫度量表 (CTAS) 1995年在澳洲分诊量表的基础上, 加拿大急诊科医生Michael等[12,13]在加拿大急诊医师协会的建议下制订了CTAS。分诊人员根据病人主诉和症状决定病人分级, 包括病人的症状、体征、生理参数 (如血压) 、高危病史因素 (如有毒食物摄入史) 以及即时检测 (如血糖) 等[14], 分为需复苏 (1级) 、紧急 (2级、3级) 、非紧急 (4级、5级) 5 个级别进行救治。相比ATS, CTAS对各级别的临床描述更为详细, 例如对2级病人的临床描述包括了急性意识状态改变等28个症状和主诉, 并对每个主诉进行了详细解析, 如指南列举了可能会导致急性意识状态改变的原因和改变形式, 并强调所有发生意识状态改变的病人均应给予快速血糖检测。

2.4 英国———曼彻斯特预检系统 (manchester triage system, MTS) 由英格兰曼彻斯特市多个医院急诊科共同制定, 由52组固定的流程图表组成, 根据病人主诉、症状等选择套用在相对应的图表中, 并按照图表指示最终分为5级, 以不同颜色表示优先顺序, 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予以救治:红表示立刻需要救治 (imme-diate) 、橙表示非常紧急 (veryurgent, 10min) 、黄表示紧急 (urgent, 60min) 、绿表示一般 (standard, 120min) 、蓝表示非紧急 (non-urgent, 240min) , 病人病情变化或其他有需要情况下可进行再次评估, 目前在英国及欧洲地区广泛使用, 可靠性高[15]。

3 国内急诊预检分诊标准

3.1 香港在香港, 所有公立医院的急诊科都统一按照“香港医院管理局急诊分诊指南”指南进行分诊[16]。急诊分诊指南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 确立急诊等候时间分为5级:Ⅰ级, 病人病情危及生命, 生命体征非常不稳定, 需要紧急复苏, 候诊时间立即;Ⅱ级, 病人病情可能危及生命, 生命体征处于临界状态, 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需要给予紧急处理和持续的监测, 候诊时间<15min;Ⅲ级, 病人存在潜在的脏器功能障碍, 暂时生命体征平稳, 候诊时间<30 min;Ⅳ级, 病人患有急性病, 但生命体征平稳, 可等候较长时间且不会病情恶化, 无规定候诊时间;Ⅴ级, 病人生命体征稳定, 病情较轻, 可以等待而不会出现并发症, 无规定候诊时间。

3.2 北京北京协和医院[17]推出一套可能更加适合中国国情、有望在国内推广的急诊分诊标准, Ⅰ类 (危急) 生命体征不稳定, 必须立即进行抢救治疗;Ⅱ类 (危重) 生命体征不稳定, 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状态;Ⅲ类 (紧急) 生命体征稳定, 有状态变差的危险;Ⅳ类 (不紧急) 有急诊情况但病情稳定, 生命体征稳定;Ⅴ类 (非急诊) 病人病情问题不属于真正急诊范畴。

3.3 南京南京明基医院根据台湾急诊模式, 结合国内情况, 应用检伤分类标准将急诊就诊病人划分为4级。Ⅰ级:需要立即处理的病人;Ⅱ级:5min~10min内处理的病人;Ⅲ 级:30 min内处理的病人;Ⅳ 级:不符合急诊条件, 可延后处理或转为门诊。该检伤分类及管理流程缩短了病人等待就医时间, 提高了病人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18]。

3.4 卫生部4级标准卫生部标准[19]分为:1级为濒危病人,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 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 应立即进行抢救;2 级为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 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 应尽快安排接诊, 并给予相应处置及治疗;3级为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 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4级为非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 无或很少不适主诉。

3.5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 MEWS由1997年Morgan等首次提出EWS, 2001年, MEWS评分从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及意识状态等对病人进行评估。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广泛用于急诊抢救系统[20]。

4 急诊预检生命体征测量工具

4.1 血压计目前, 国内医院、科室、医护主要使用的血压计有心电监护动态血压仪、水银柱台式血压计、臂式电子血压计、腕式电子血压计。杨成桂等[21]对4种血压计临床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4种不同方式测得的收缩压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舒张压值除水银柱台式血压计和臂式电子血压计比较, 臂式电子血压计和腕式电子血压计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翁海风等[22]对80例病人用两种测量方式测血压, 结果显示, 青中年 (18岁~50岁) 病人采用腕式电子血压计和台式汞柱血压计测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然而, Olivier等[23]对2 493例急诊就诊病人同时采用腕式电子血压计和水银柱血压计测血压, 研究结果表明, 腕式血压计测量值结果不符合AAMI和BHS中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值的标准误差。国内多数学者研究[22,23,24,25]显示, 只要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 定期与汞柱血压计进行校准, 加强测量前的指导, 尽可能避免外部干扰因素影响测量结果, 对临床大多数病人来说还是有参与价值的。

4.2 体温表寻找一种适合急诊室预检分诊快速准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李群等[26]对303例急诊就诊病人同时使用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口温和耳温计测量耳温, 结果显示,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谢秀珍等[27]采用对照实验研究, 对102例急诊病人使用红外线耳式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体温, 研究结果表明, 两者测量体温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 (r=0.98) 。Debra等[28]对500例急诊病人使用红外线耳温计测量体温, 有12.5%的病人未能检测出发热。因此,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选用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快速测量体温, 具有测量方便、安全准确度高的优点[29], 缩短了急诊分诊和候诊的时间, 使病人得到及时快速的诊治, 有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

4.3 血氧饱和度探头脉冲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是通过外周组织血清不同光谱的吸收, 显示血清中氧合血红蛋白多少。它所测定的血氧饱和度与病人即刻的实际动脉血氧饱和度呈高度相关 (r=0.99) [30]。陈水红等[31]对来医院急诊的483例病人进行血氧饱和度测定, 结果显示, 多发伤病人发生低氧血症的比率达71.6%, 平时不是很重视给予吸氧的颈椎骨折病人发生低氧血症的比率达25%, 急诊预检分诊测量血氧饱和度, 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提供给氧依据, 进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4.4 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是一种能同时监护病人呼吸、血压、体温、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 直观动态反映心电图形的精密医学仪器, 每个可监控生理参数可设定安全值, 数值超标即可发出警报, 利于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病人的病情变化[32]。不同的临床应用领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有不同的要求, 各种生命体征参数的监护为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提供了病人病情发展和愈合过程中有价值的附加信息。因此, 心电监护仪是当今临床中应用广泛且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之一[33]。

5 展望

目前, 虽然国内多数医院根据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为指导[34], 制定出适合本院院情的急诊分诊标准, 但部分二级、三级医院仍未制定出统一客观的急诊分诊标准。此外, 临床上急诊分诊测量生命体征的工具多种多样, 不仅有传统的水银柱台式血压计、水银体温计、血氧饱和度仪, 还有最近使用的腕式血压计和红外线耳温计, 分诊护士使用这些工具完成生命体征的评估至少需要2min[35], 导致生命体征测量花费时间长, 分诊效率低下, 延误病人病情[36]。因此, 应完善急诊分诊工具, 普及电子信息系统在急诊分诊中的运用, 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分诊效率, 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 提高病人满意度[37]。

摘要:综述国内外现推广使用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预检分诊测量生命体征的工具及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相互之间的差异, 根据目前国内急诊拥挤并且预检分诊耗时较长的现状, 提出对预检分诊更加快速准确的展望以及末梢感知无创生命体征快速监测腕带在急诊预检分诊时的生命体征测量中的必要性。希望研制出末梢感知无创生命体征快速监测腕带, 缩短预检分诊时间, 快速准确掌握病人生命体征信息, 智能录入, 医护快捷共享。

3.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篇三

阳信县中医医院

1、为规范本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院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结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2、传染病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了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3、传染病分诊点的工作人员在预检过程中,应当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直接送至指定传染病医院,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我院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措施。

6、我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一旦查明原因后及时将病人转诊到指定医院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指定医院。

7、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

8、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标准的防护措施,按照规定严格消毒,并按照《医院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9、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10、医务人员应服从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结构传染病预检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否则依法查处。

公共卫生科

4.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篇四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12月16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官方实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1号部长 吴仪二00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6、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详细内容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第三条 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第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第五条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六条 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第七条 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第八条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第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第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应当依法查处。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书籍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手册》主要目录:

第一篇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基础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手册》

第一章医疗机构传染病基础知识

第二章医疗机构传染病的防疫实施

第三章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与计划免疫

第四章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系统苡

第十二篇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操作流程

第一章医疗机构传染病甄别、检查与分流制度

第二章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化建设

第三章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室预检、分诊工作规程

第四章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室与分诊点的卫生标准

第五章医疗机构科室医师接诊注意事项

第六章传染病现场样品的采集与运送

第七章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室与分诊点的消毒措施

第八章医疗机构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的建立

第九章医疗机构隔离与控制传播措施

第十章医疗机构医学观察及防范措施

第十一章医疗机构专用车辆管理

第十二章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与管理

第十三章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第十四章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十五章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配套法律法规

第十六章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法律责任

第三篇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操作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手册》

第一章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

第二章传染性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技术

第三章传染病常见症状监别与技术应用

第四章感染性疾病科临床诊疗处方用药规范

第五章感染性疾病科抗感染药物治疗临床应用

第六章传染性疾病典型病案分析

第四篇突发传染病医疗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手册》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卫生部关于启用新的传染病报告卡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病防治法》宣传要点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今冬明春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诊疗工作的通知卫生部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通知(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

第五篇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手册》

第一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基础

第二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理论

第三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方法

第四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

第五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支持

第六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编制

第六篇医疗机构传染病调查与疫情报告公布制皮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手册》

第一章医疗机构突发传染病及各部门职责

第二章医疗机构传染病流行病调查研究方法

第三章医疗机构传染病流行病调查问卷及其设计

第四章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第五章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诊断技术

第六章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公布

第七章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与信息发布

第七篇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与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手册》

第一章医疗机构传染性病预防与控制概述

第二章医疗机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第三章医疗机构新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第三章医疗机构传染病控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四章医疗机构病毒感染性疾病控制

第五章医疗机构立克次体感染疾病控制

第六章医疗机构细菌感染传染病控制

第七章医疗机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控制

第八章医疗机构原虫病控制

第九章医疗机构蠕虫感染传染病控制

第十章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与实验诊断

第十一章传染性疾病爆发流行时的控制方法

第八篇医疗机构传染病监督管理与卫生保持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手册》

第一章医疗机构传染病的监测

第二章医疗机构传染病监督机制

第三章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行为

第四章医疗机构卫生监督依据

第五章医疗机构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第六章医疗机构传染病流行病与公共卫生监测

第七章医疗机构常用的物理消毒法

第八章医疗机构常用化学消毒法

第九章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法

第十章医疗机生监督检查

第十一章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

5.预检分诊制度 篇五

l、门诊应设有固定分诊点,对就医患者进行预检、分诊。

2、预检、分诊工作应由熟悉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的医务人员担任。

3、预检、分诊点应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4、预检、分诊人员根据就诊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进行分诊就医。

5、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6、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5.3.13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为规范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1、传染病预检由各诊室接诊医生负责,每位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必须注意就诊者的流行病学史和职业史,并结合其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对来诊病人进行传染病预检(即对传染病病人进行初步诊断)。

2、预检后考虑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接诊医生应指引其到传染病门诊(即感染科门诊,亦为我院传染病分诊点)就诊,其中疑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由首诊医生提供防护口罩并指导患者戴好。

3、接到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或卫生行政部门指令后,我院应及时成立针对特定传染病的独立预检处,并引导患者独立预检处预检,然后分流患者,将传染病病人引导到传染病门诊或发热门诊。

4、经各接诊处、预检处预检并排除传染病后,分流到普通的相应专科诊室就诊。

5、经传染病门诊或发热门诊鉴别诊断后,确定为传染病或疑似病人的,应及时收入传染科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6、预检处、传染病门诊、发热门诊等接触传染病患者的场所和医务人员均应采取标准防护措施,并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6.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六

1 临床资料

我院为三级乙等医院, 笔者搜集了我院强化急诊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与督促检查之后急诊挂号的相关记录, 2012年1月共计挂号4 830人次, 分诊4 763例, 正确率为98%。

2 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心得体会

通过分析我院急诊预检分诊工作情况, 有以下几点心得:

2.1 严格分诊管理工作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急诊分诊工作, 制定了完善的分诊制度, 严格把握了分诊护士准入关, 强化了工作协调与经验交流。分诊护士须有3年以上的急诊工作经历和临床经验, 同进时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 人员搭配合理, 节假日弹性排班, 经验教训在早晨交班时得到及时总结, 并严格规范了分诊行为, 降低了护理风险。

2.2 强化服务理念

急诊是医院的窗口部门, 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提供人性化服务, 提供优质护理。要热情接待、主动迎诊、细致耐心, 学会用微笑面对就诊的每一位患者, 做到患者来有迎声, 去有送声。开通绿色通道, 真正做到急患者所急, 想患者所想。

2.3 强化护士业务能力

急诊科涉及的患者面广, 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为了适应这一需求, 我科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 督促急诊护士熟练掌握专科理论。同时, 定期进行业务操作演练和比赛, 要求急诊护士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护理技术对常见抢救仪器要熟练应用, 以不断提高护理急救技术水平。

2.4 重视分诊登记工作

在分诊的过程中,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仔细、全面地做好相关分诊记录, 以免发生医患纠纷时无据可查。

参考文献

[1]陈燕平.浅谈急诊分诊技巧[J].中国伤残医学, 2009, 17 (4) :102-103.

[2]蔡小平.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体会[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4 (6) :168-169.

[3]黄建一, 孙红玲, 项美华.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与进展[J].护理与康复, 2007, 6 (8) :519-521.

7.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篇七

一、在门诊主入口处设立预检分诊台,在儿科、呼吸内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手足口病等重点科室门诊设二次预检分诊,参与人员做到一级防护。

二、大厅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烧患者给予红外线测温,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状,且来自疫区或与疫区人接触的患者做好登记(记录到分钟),陪同到发热门诊,与发热门诊分诊人员进行交接。体温37.5℃以上伴流感样症的患者,询问无疫区人接触史者,分诊到普通门诊就诊。三、二次预检分诊处人员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再次预检、分诊,将病人分诊到相应的诊室就诊。

四、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陪同病人到相应的诊室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五、分诊处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8.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共) 篇八

一、预检分诊概念: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二、分诊重点:病情分诊和学科分诊。

三、分诊目的:

(一)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重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三)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四)增加患者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四、分诊系统功能

(一)经初步评估,根据病情决定优先诊治顺序。对需要抢救的危重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并立即通知有关医师进行急救。病情稳定后再挂号收费。

(二)给予患者初步的救护措施。如止血、吸氧等。

(三)根据病情,优先安排患者进行简单的化验检查,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四)减轻患者和家属人焦虑心情。

(五)保证急诊通道通畅,减少患者等待就诊时间。

五、分诊种类

(一)院前分诊

(二)灾难分诊

(三)院内分诊

六、病情分级

(一)一级——急危症(红色)

1、患者情况: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性复合伤。

2、决定:进入绿色通道和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每个患者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二)二级——急重症(红色)

1、患者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性剧烈头痛、腹痛、开放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决定:进入抢救室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5分钟。即在5分钟内给予处理。

(三)三级——急症(黄)

1、患者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患者。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2、决定:进入各诊室优先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10分钟。

(四)四级——非急症(绿色)

1、患者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2、决定:进入各诊室就诊或在各诊室及门诊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15分钟。

六、对预检护士的要求

(一)评估

1、获取简短的病史/主诉。

2、评估并确定患者的分级。

(二)措施

1、问候患者和家属。

2、如为一、二级患者,马上与抢救护士联系,送入抢救室。

3、测量生命体征。

4、完成完整的预检记录。

5、对于事先通知来院的患者,协助传呼会诊医生。记录传呼及反应时间并通知急诊医生。

6、通知家属在候诊区等候。

7、遇有严重工伤事故或成批伤员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及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组织抢救工作。对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病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8、及时接收“120”指挥中心指派的急救指令,迅速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司机,并协助做好出诊准备。

9、根据院前反馈的急救信息,通知抢救室、各诊室做好相应准备,维护院前救护网络资料。

10、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启动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并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及时上报。

11、指导低年资护士完成复杂或难度大的急救技能操作。

12、定期进行分诊准确率统计。

13、保持预检分诊区域物品的齐备。

(三)评价

对于未能及时就诊的患者应持续、反复地评估病情。

七、预检护士的资格要求

(一)5年以上工作经验。

(二)经过疾病初步评估培训。

(三)熟悉医院工作流程。

(四)具有顾客服务知识。

9.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篇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1所三级甲等医院, 年门诊量达40余万例次, 日平均就医量1300例次左右, 高峰时期可达1900例次, 其中日专家门诊约800例次, 普通门诊500例次。门诊护理人员15名, 其中护士长1名, 治疗护士7名, 分诊护士8名;本科学历1名, 大专13名, 中专2名。

1.2 方法

1.2.1 门诊预检分诊宣教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门诊的特点是患者流动性大, 病患多, 尤以外地患者居多, 希望尽快就医明确诊断, 得到最佳治疗方案, 争取早看完离开;而护士少, 以往的一对一分诊宣教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也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因此, 大厅内人声嘈杂, 拥挤不堪。针对以上情况, 我科建立了完善的预检分诊宣教系统, 包括: (1) 预检分诊呼叫系统, 通过电脑控制程序, 在每个诊室的门上方都安装有一个显示屏, 自动显示正在就诊的患者姓名和呼叫下一个候诊者的姓名, 使患者候诊时做到心中有数。 (2) 录音广播定时宣教, 将患者共性的疑问和需要配合的知识如就医流程、专家到诊的时间、诊室位置、如何了解接诊信息、为何要自觉排队就诊, 为何要疏散通道、自觉保持大厅清洁整齐、贵重物品的保管等共10项内容进行录音, 在开诊前和就诊过程中播放, 每次播放8~10 min, 每小时播放1次, 使流动的患者都能循环地接受信息。 (3) 大屏幕滚动宣教。各楼层就医分布和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通过大屏幕循环滚动播出, 使患者在候诊的同时及时了解疾病相关信息。 (4) 发放宣传册宣教。按照专科特点和以往患者渴求了解的医疗卫生常识, 印发多种宣传手册, 宣教各个专科的诊疗特色和各专家门诊时间、门诊的就医流程、门诊各楼层的分布和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等。宣传册摆放在门诊候诊大厅最醒目处, 便于患者随时取放查看。 (5) 一对一宣教。对遇到就诊困难或语言不通的患者, 由导诊护士一对一地进行宣教以便落实;及时发现老幼患者及急危患者, 协助做好就诊前准备。

1.2.2 评价

采用自制调查表, 随机抽取实施前 (2009年3月) 、实施后 (2010年3月) 同1日就诊的患者100例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就诊的满意度, 就诊流程和健康常识的知晓率。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资料输入SPSS13.0软件, 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预检分诊宣教系统应用后患者满意度、就诊流程和健康常识知晓率较实施后明显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3.1 预检分诊宣教系统的优势

3.1.1 优化了门诊服务流程, 为患者提供了方便

大多数来自外地和首次就诊的患者不了解就医的流程, 通过宣教, 患者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不至于盲目就医;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就医安排, 这样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就诊时间。

3.1.2 缓解了患者在候诊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患者普遍希望尽早就医, 在等待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焦虑的情绪, 如不及时引导, 会让本来就很焦躁不安的情绪越发急躁, 严重时会造成不良后果, 轻则在喧嚷的人群中丢失财物, 重则可能会出现踩踏事件或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电子叫号系统显示屏幕和滚动大屏幕可以及时了解各位医生及专家的就医进展;语音广播宣教对于不能按时到诊专家的原因做出解释, 告诉患者凡是有号都可以顺利就诊, 适度安抚患者情绪。两种宣教相结合, 缓解患者候诊过程中的焦躁情绪, 也可以分散患者的部分注意力。

3.1.3 降低了医患纠纷

护士应用各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活动, 减少候诊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录音广播定时宣教及时指导患者就医;大屏幕滚动宣教全院各科室医疗情况、诊疗范围、收费情况, 使患者尽早到达看病地点, 避免往返周折。

3.1.4 患者掌握了基本的健康常识

医院是患者就诊的场所, 更是健康宣教的前沿阵地[2]。门诊护士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开展健康宣教, 对提高患者自我保护能力,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大屏幕滚动播出宣教内容, 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 使患者在就医和候诊过程中接受到相关的医疗信息。

3.1.5 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门诊人流量大, 患者素质参差不齐, 外来流动人口多, 容易影响到就诊的环境[3]。通过循环播放录音广播宣教诸如自觉保持候诊区的清洁整齐、保护好随身物品、清理发传单人员、不要相信医托医骗等, 患者能够更加规范地就医, 配合护士维持候诊区的秩序, 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而对于个别不配合的患者, 再由分诊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宣教。三种方式相结合, 确保了分诊大厅秩序井然。自2009年3月实施预检分诊宣教系统以来, 门诊从以往的拥挤围堵、混乱喧哗到井然有序的就医环境, 得到了患者、医生和医院的普遍认可。

3.2 宣教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 需要分诊导诊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分诊导诊护士要稳住患者和自己的情绪, 始终面带微笑, 急事不慌、纠缠不怒。作为分诊护士, 要尽可以理解和解决患者在就医过程的生理、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这要求护士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不仅要求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所以必须对护士进行礼仪沟通技巧的培训, 专业知识甚至人文学社会学知识的培训学习。通过2年的宣教实践,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满足门诊患者的身心需要, 落实好宣教最重要的是护士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但门诊护士工作因各种原因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如个别护士对宣教认识不足、缺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技巧、应激能力不强、知识面狭窄等。因此, 提高门诊护理人员对宣教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理论知识、应变力和能力水平, 应是今后培训的重的。

摘要:目的 探讨预检分诊宣教系统在门诊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录音广播、语音广播、屏幕滚动和一对一宣教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预检分诊宣教系统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预检分诊宣教系统应用后患者满意度、就诊流程和健康常识知晓率较实施后明显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预检分诊宣教系统在门诊工作的作用, 在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 增长了患者的健康常识, 提升了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

关键词:门诊,预检分诊宣教系统,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辛静.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 3 (8) :720.

[2]侯梭庭, 潘殿玲, 朱凤燕.门诊护士融洽医患关系的艺术[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20) :3711.

10.4急诊预检分诊检诊制度 篇十

一、分诊目的:

1、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4、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二、分诊制度:

1、预检分诊护士对来急诊科(室)就诊的病人,按轻、重、缓、急依次办理分科就诊手续,并做好预检分诊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接诊时间、初步判断、是否传染病、病人去向等项目,书写规范,字迹清楚。尽量予以合理的分诊。遇到分诊困难时,可请有关医生协助。

2、根据病情轻、重、缓、急、优先安排病情危重者诊治,急危病人一般先抢救后挂号。

3、对危重患者,一边予以紧急处理,一边及时通知有关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4、遇有严重工伤事故或成批伤病员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及医务处组织抢救工作,对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病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病情分级:

一级:(急危症)

1、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决定: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

到治疗。

二级:(急重症)

1、病人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各诊室优先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15分钟。即在15分钟内给予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急症)

1、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2、决定:各诊室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30分钟。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四级:(非急诊)

1、病人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2、决定: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11.传染病分诊制度 篇十一

1、备用床

2、口腔护理

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4、测量血压

5、皮内注射

6、肌肉、皮下注射

7、静脉注射

8、密闭式静脉输液

9、大量不保留灌肠

10、女病人导尿

11、鼻导管吸氧

12、穿脱隔离衣

13、无菌技术

14、褥疮的预防护理

15、卧床病人更换床单

16、晨、晚间护理

17、乙醇擦浴

18、吸痰法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为规范我院传染病预捡、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捡分诊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一、我院门诊大厅的咨询,导诊台为来院病人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二、传染病预检分诊点人员应指导发热,腹泻病人就医,并负责体温检测及防护,对其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主诉,体温,去向等详细登记。

三、分诊点应具有消毒隔离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四、各科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病人进行传染病预检。

五、经预检为肠道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肠道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肠道病门诊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六,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接到上级部门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要按规范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捡,分诊工作。必要时,所有就诊病人首先到分诊点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七、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分诊点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对我院不具备救治能力的传染病,分诊点应当及时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九、从事接诊、传染病预检分诊以及所有医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12.急诊预检分诊护士职责 篇十二

1.对所有急诊就诊病人热情接诊、问诊,准确分诊,及时识别危重患者,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处理。

2.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填写就诊信息,并告知急诊就诊流程。正确输入患者就诊信息,并导入急诊日志。

3.为病人建立急诊病历,眉栏填写齐全,监测必要的生命体征。4.负责将就诊病人分诊至诊室、抢救室或清创手术室,与抢救室或清创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必要时参加抢救室危重病人的抢救。5.维持好各诊室就诊秩序,定期巡视侯诊患者,进行病情观察与评估,对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优先安排就诊次序。

6.负责前一日急诊病历的整理、统计工作量.下班前负责收回本班各科的急诊病历。

13.预检分诊制度 篇十三

一、急诊科预检分诊由熟悉业务知识、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服务态度好的护士担任。要求护士迅速、准确检诊分诊,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确定相应首诊科室,安排患者挂号或进入抢救室,及时通知有关医师尽快接诊。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二、预检分诊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如有事离开时,必须由能力相当的护士代替。

三、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根据病情确定就诊科室,办理手续,并通知急诊值班医师。

四、必要时(如三无人员),挂号、交费、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五、解“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急、危、重症病人应先行抢救,后补办手续。遵守绿色通道制度,遇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应立即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执行。

六。、采取首诊负责制度,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需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七、对患者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确定为传染病病例立即转到传染病医院。

八、多发伤的患者或多种疾病共存的患者就诊时,应有病情最危重的科室首先负责诊治,其他科室密切配合。

九、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有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相关部门报告。

十、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病人要作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不能轻率从事,以免延误病情。

十一、做好各项病人信息登记工作,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初步诊断、去向等。

十二、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或与有关医师共同商议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

急诊科

上一篇:基础教育信息化下一篇:冬季干燥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