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数学教师心得体会

2024-08-12

小学课数学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6篇)

1.小学课数学教师心得体会 篇一

兰坪县2014年小学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

参赛活动心得体会

2014年4月17-18日,兰坪县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城区一小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参赛活动。在活动中,倾听了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亲身领略了各位教师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了他们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欣赏了他们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体验了师生之间精彩的互动,为了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切实将教师们带来的新理念服务于教学当中,为了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模式,特将此次参赛的心得总结如下,以利于自己不断提高。

一、注重课前激趣。

精彩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每名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精彩的课堂导入,有的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有的以变魔术、猜谜语、变字游戏等等的形式导入,可以说每个教师在课前的导入都为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的设计导入,张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在课前导入时,张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新课:教师说了一个以钟表为谜面的谜语,学生纷纷回答出来,教师接着说,你能用手势来描述一下钟表有那些不同的形状?然后给学生定义什么是(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我认为,这样的导入,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巧妙的渗透了本节课的相关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前就已经具备了相关的一些数学知识,为顺利开展好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好的导入不但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而且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仔细分析每位教师的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生领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和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大小比较》中设计了学生到哪个商店去买学习用品更优惠;在张老师执教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中设计了求长方形状的菜地的面积是多少……。教师的教学内容做到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接轨,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不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无从下手。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探究性。

许多执教的老师都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张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中,在探究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自己思考有哪些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在彭老师执教的《找规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让学生上台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和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关系等等。自主、合作、探究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究新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注重对知识的及时梳理与巩固。

参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做到了对知识的及时梳理巩固,帮助学生及时建构知识体系,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后,教师都会针对性的出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每堂课教师都设计了达标题目,教师的练习设计不是单

一、枯燥的训练,而是注重了联系生活的实际,并呈梯度上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得到训练,形式多样,方法新颖,问题的设计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了知识的深化与提高,既注重了问题坡度,又注重了问题的广度和知识延伸。对知识及时梳理巩固,符合学生认知特征,通过对知识的及时梳理巩固,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扎实,思维更敏捷。

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更在意教师的评价,参赛的教师都做到了对学生及时到位的评价。在课堂上,“你回答的真好”“你真勇敢”“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不绝于耳。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进行了巧妙地评价,如“你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很好,但要注意听清教师的要求”“这位同学回答得不十分准确,谁来帮帮他?”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做出诚恳地评价,就能在学生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使学生更加相信教师、喜欢教师,从而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起到积极影响。

六、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像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诚然,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但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我们不能过度的依赖教学课件,课件代替不了教师提纲式的板书。在课堂上,参赛的每位教师对板书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师的板书围绕课题简明扼要;有的教师突出重点,及时板书……。在课堂教学中,“板书”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充分发挥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我对这次数学优质课参赛评比活动感触颇深,同时也使自己认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兰坪县2014年小学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参赛活动

心 得 体 会

学校:果力完小 教师:李咏梅 时间:2014.4.24

2.小学课数学教师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有效措施,提高

微课是一个新兴的教学资源,它是科技时代的产物,正是由于微课非常具有时代性,许多教师都开始将它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希望在运用它进行教学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具有活力。相对于传统的强制性教学,微课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在微课的课堂中能够学习的更积极,注意力也不容易分散,正是因为如此,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够快速地提高,知识才能够掌握的更牢固。

一、对微课教学的深刻认识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微课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保持微课课堂上的活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课内、课外学习的连接。

(一)教师在课前使用微课教学的益处

课前的准备时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间,它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预习教师上课要讲的内容,也可以复习教师上堂课讲的内容,只要利用好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极大地提升。虽然说课前的时间非常重要,但是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因为教师觉得这段时间非常短,他们很难利用好这段时间,就算利用了,结果也不会好。但是在有了微课之后, 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因为微课的视频最长时间也不过五分钟,五分钟足够让学生了解一个知识点,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在课前时间帮助学生学习课本,从而为正式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微课的益处

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课堂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学生与老师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教学这个过程。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因此对学生来说,数学课堂的时间更加宝贵,因为学生学好数学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作为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快速地学习是非常苦难的,许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发现,许多时候学生很难理解课堂上讲的数学概念,这就使得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再给学生讲解一遍。而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讲解一个知识点需要很多的时间,因为他们要确保学生彻底地了解,但是实际上学生已经理解了许多,如果教师重头再讲会浪费许多的时间。但是如果教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那么教师就可以将学生不理解的那个知识点单独的拎出来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的效率。 比如说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许多学生不理解三角形高的定义,所以笔者就将这一定义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观看视频来再次理解三角形的高。

二、教师提高微课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利用网络寻找优秀的教学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多,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我们要想提高微课教学的效率,首先我们教师就需要学会搜索资源,学会在网上寻找优秀的微课资源来配合我们进行微课教学,让学生及时的接受最新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快速地提升自己。另外,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的时候要学会择优,同样的微课教学视频我们教师要进行比较,挑选最为优秀的视频放给学生看,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学会微课资源的共享

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他们每一个人利用网络获取的微课资源也会不同,这时我们教师就需要学会资源的共享,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将自己搜集到的微课教学资源分享出来,然后让所有的教师进行挑选,从中选出最优秀的微课资源,这样就可以让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同时接受优秀的教学,减少学生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得到激发, 学习数学也会更加积极。

(三)教师要确保微课资源的简洁与实用

教师使用微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制作微课教学资源的时候就要确保微课视频的简短与实用,让学生能够从简短的视频中学习到最有用的知识。比如说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的时候,笔者就挑选了一个专门介绍分数特点的微课视频, 让学生在看视频的同时快速地理解分数的特点。这种简短易懂的视频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发现自身的疑惑观看视频的同时都解决了,而且还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因此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教学视频。

(四)教师要让学生习惯微课教学

对学生而言,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习惯这种教学方式。比如说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时候,笔者就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然后在课堂上及时的督促学生,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 学习四则运算的内容。

小结

3.小学课数学教师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听课;评课;教学能力

为了使听课、评课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发挥出提高教学能力、完善教学制度的效果,需要从听课前的准备、听课过程中的思考、课后评议总结等多个方面入手,使教师在此过程中真正实现自身教学素养的升华。

一、如何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一)认真准备教材资料

教师想要在听课过程中,更好地跟进教学进度,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听课前,教师一定要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熟悉教材的过程中,抓住教学重点,熟悉教学目的。另外在熟悉教材的过程中,要弄清知识的体系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更好地把握听课内容。除此之外,还要积累评课活动中需要的材料,具体方式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者杂志等,阅读量越大,积累的材料就越多。

(二)做好心理准备

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不错过讲课教师的每一句有价值的话,认真分析讲课教师的教学思想,边做记录边思考,还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来看待,端正听课态度,虚心向讲课教师请教,细心聆听教学内容。只有在心理准备一切就绪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在听课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二、听课时重点要关注的内容

(一)怎样听取课堂内容

1.讲课教师在讲课之前提出了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哪些内容

2.讲课教师是如何将教学内容巧妙地引入进来的

3.在课堂上讲课教师是否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是否让学生亲自计算了所在的教室或者学校操场的面积。

4.运用了哪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整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具体步骤

6.有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学习与讨论

7.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如何,有没有真正学到知识

8.讲课教师是否注重了与学生的课堂交流

(二)在听课过程中怎样做记录

毫无疑问,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重点有技巧地做一些记录,这样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更能给之后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建议,那么具体应该记录哪些内容呢?

1.教学的具体步骤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其教学步骤一定有它独特之处,把这样的教学步骤记录下来并在之后自己的课堂上加以借鉴,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在听“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这节课时,教课教师可能会在正式讲课之前,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图形旋转与平移的过程,之后自然地引入教学知识,对课本的知识讲授结束之后,教师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寻找身边的哪些图案是通过旋转的方式形成的,最后给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自己把它旋转或者对称之后的图形画出来。这个完整的教学步骤,让学生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来,听课教师可以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当作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供经验。

2.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每个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有不足之处。听课教师要在听课时,对这些加以记录,对于讲课教师的优点,要虚心地接受,并且在之后的教学中灵活地借鉴。对于教学方法的不足,教师首先要分析原因,对此先提出自己的建议,其次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如果有,要及时地加以改正。

三、怎样评课

在听课的过程结束之后,教师要对这节课进行一些评议活动,这样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使听课、评课活动获得更好的效果。而评课的过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突出学科的特点与重点

在评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不偏离学科教学的轨道,也就是一定要与学科的特点相符合。在评课时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评议,甚至可以创新评议方式,但评议的内容要紧紧扣住学科的教学目标,以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为主旨。万万不能过分注重评议过程的生动性与创新性,把学科重点弃之不顾。

(二)要以正面的评价为主

讲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错误,但并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其优点。在评课时,要以正面的肯定评价为主,要结合教学的主题,在评价中评出特色。在对经验较丰富的教师进行评价的时候,更要注意对其教学特点的评价,不可求全责备,对其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肯定。

(三)听课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

听过一节课之后,每个听课教师心中的想法都不一样,各有特点,因此集体评议是非常有效的评议方法之一。在大家一起评议的过程中,听课教师可以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想,听取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的评价相比较,取长补短,营造一种良好的评议氛围,使评议这一活动更好地达到效果。

总地来说,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听课、评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方式。学校要多开展这种活动,让教师对这一活动都持有正确的态度,真正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听课、评课对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加强教师之间听课体会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整个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4.小学数学教师赛课简报 篇四

3月20日上午,为了提升本校数理化老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各老师互相交流学习。举行校内公开课及其评课活动。我们学校的姚明方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算术平方根》。在上课前,本次公开课的执教者姚明方老师积极选好课题,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以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向全校教师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风采;课后进行议课,教师们各抒己见,纷纷指出本堂课教学的亮点与其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剖析与概括,让每位教师都收益匪浅。

本次活动有效促进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和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同时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我校形成了教师人人做课、人人议课的浓厚教研氛围。

5.新课标下如何当好小学数学教师 篇五

一、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在理解大众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理念:①数学对任何人都有价值。②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大量的数学。③数学教学应鼓励各种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④学校数学不仅限于算术、代数、几何,在各个阶段都应扩充内容。⑤课堂不应脱离现实世界。⑥问题的主要根源在课程。⑦教师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责任心。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二、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悟性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则“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教师要做到:(1)、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并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做一名阳光教师_教师随笔 “阳光”字面意思是日光,即太阳的光辉。现在“阳光”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具体说来大致有三种含义:

1、特有活力、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能感染带动别人的情绪,使人如沐春风,如“阳光少年”、“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阳光教师”等。

2、公开、透明。如“阳光工程”、“阳光工资”。

3、对人态度友好,如冯巩在春节联欢晚会相声表演中的一句“给你点阳光就灿烂”成了2003年的流行语。做一名教师难,做一名阳光教师更难。怎样才算是一名阳光教师呢?

我认为,一名真正的阳光教师最重要的要有阳光的心态,也就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成才的根基,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保证。一名真正的阳光教师首先是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健康的心态不仅对学生的成长作用巨大,对自身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言传身教主要意义上说实际是教师良好心态对学生的影响。

一、自信、乐观、坚强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具有自信、乐观、坚强的心理素质有时比健康的身体素质更能影响学生的成长。试想,一名自卑、怯懦的教师又怎能培育出自信、坚强的学生呢?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自信、乐观、坚强的人。遇到困难不退缩,知难而上,要有朱熔基“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返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敢闯地雷阵的精神,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这样才不致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湮没。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独臂教师的“完美”人生》,文中报道了甘肃省榆中县银山初级中学校长曹银治的感人事迹。39

岁的他不仅劝说过很多辍学、厌学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更在因的小学里;他是一名残疾人,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忘我工作默默地培养着一批批学生。笔者所在家乡也有这样一名独臂教师。他,47岁,已从教30个春秋;他,是一个残疾人,却身残志坚;他,用一只完好的左手和一颗淳朴的真心,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同事称道、村民爱戴、学生敬重的“独臂园丁”——四川省盐亭县金安乡青凤村小学教师向奉凯。在中国像曹老师、邵老师、向老师这样的身残志坚的老师也许还很多,他们用残缺之躯谱写着自己的完美人生,也谱写出了一篇篇壮丽的教育诗篇。他们是比我们这些拥有健康体魄的教师更阳光的的阳光教师。

二、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勇于认错的心态。

真正的阳光教师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广胸怀,要能容天下所容之事,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当学生犯错误时,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如果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时,要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真正的阳光教师是不怕向学生承认错误的。教师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是以身作则的具体表现。教师向学生认错,能给学生树立有错必改的榜样;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教师的形象,降低教师的威信,而且还会使学生更加由衷地敬佩教师的见识和修养,从而更加信任、亲近老师。反之,如果教师有了错误,为了面子、为了师道尊严,极力掩饰,反而适得其反。

三、尊重理解、与人为善、充满爱心、真诚交流的心态。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教师也应该是一缕阳光。唐代诗人孟郊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颂的是伟大的母爱,这句诗用在教师身上也极为恰当。英国教育家罗素说:“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同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志向,精心培育,使之成才。全国闻名的优秀教师斯霞被人们称作教育界伟大的“慈母”,她从教72年,以伟大母亲的慈爱精神培育每一个学生,同学们都亲切叫她妈妈。全国优秀特级教师于漪说:“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精神。”正是这种母爱使她赢得了人们对她极大的尊敬和高度评价,并亲切称她为“校园妈妈”。如果说学生是春天正待茁壮成长的小草,教师就是春天滋润万物的太阳,教师

应该时时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给学生以春天般的温暖,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为学生驱走心中的阴霾。教师是夏天的太阳,热情似火,给学生火样的热情,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教师是秋天的太阳,是学生成才的催化剂,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快乐。教师是冬天的阳光,融化学生驱心中的坚冰。当我们为一再犯错的孩子暴跳如雷时,言词激烈时,我们就跨进了地狱的门槛,可如果我们和颜悦色,用我们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用爱去浇灌孩子的心灵,我们就踏进了天堂。天堂与地狱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四、纯洁、公正的心态。一名阳光教师心灵永远是纯洁、公正的。阳光教师应该做到心灵纯洁,经得住金钱、名利等物欲诱惑,安于三尺讲台。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一个后进生。总之,就像乌申斯基所说的“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只要教师的言行、底蕴、心灵都像阳光一样纯洁、公正、热情了,我们的学生就会时时处处感受温暖,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五、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名阳光教师,应该不断超越自我、积极向上,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网络学习,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做一个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知识就像海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缩短与彼岸的距离。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一名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不爱学习、没有追求的教师是算不上阳光教师的。

总之,阳光教师应该具有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有化尴尬为融洽,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阳光教师,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阳光,给大家带来阳光。

6.小学数学组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小结 篇六

汇报课活动小结

近日,纳林希里小学数学组开展了青教师汇报课之听评课系列活动。大家在听评课活动中,为新教师的成长和能力培养提供了展示平台。

数学组安排了新老师亮相展示。本次教研活动,由青年教师龚玉娜老师执教了一年级 《用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王萌老师执教了二年级《图形的运动》的汇报课,之后是全体数学老师的评课活动。根据活动安排,把评课内容分成了六大模块:

一评目标达成:教学目标和教材处理。二评环节处理:教学过程和教学程序。

三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评教师素养:教师的基本功和素养。

五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六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

评课时,老师们按模块内容切分,各抒己见,把龚老师、王老师课堂上的优点作了充分的挖掘,存在的不足也指出来一起探讨。在此评课中的老师们都争相发言,特别是就龚老师在今后管理课堂纪律上,老师们都给了好多建议,都说得特别有道理,活动气氛热烈而融洽。

活动照片

(图为龚玉娜老师讲汇报课)

(图为数学组评龚玉娜老师的课)

7.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素质 篇七

一、适应学生新要求的学科综合素质

数学教师应该对数学学科有整体的把握。站高而望远, 教师具备的知识犹如冰山, 教给学生可以外见的只是浮在水面部分, 真正的内涵在水下, 而水下部分远远超过水上。数学发展史, 数学应用知识, 新的数学分支都应该有了解。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实践的, 无论它多么抽象, 其基本思想都是很简单的, 基本解释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觉得枯燥, 害怕其根源在教师。比如:有的老师反复讲向量的三角不等式,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抱怨学生不努力记不住, 其实老师自身根本没有清醒把握, 那就是两点间线段最短。不能指出数学的应用, 而本质上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生物之谜, 化工之巧, 大千世界, 无一不用数学。

二、适应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素质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师角色转变的前提和基础。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 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以新的教育观念作为指导的, 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教育观念不转变, 教学改革无从谈起, 教育观念一转变, 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教师的角色对学生的一生影响很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课堂上, 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活动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观念更新, 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中的“合作学习”, 作到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思维、启迪智慧,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解放学生, 展示个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适应时代特色的师生观素质

新课程要求确立的学习方式, 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为目标, 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 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的目标, 要求教师重新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 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 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 而是引导学生“找水源”的关系。要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 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教师主体地位, 学生客体地位观念, 把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教学。正确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 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做学生近期进步的密友, 又是学生远景成材的设计者。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 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 只有教师本身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用意和要求, 从自身做起, 及时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角色, 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才能保证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们去探索瑰丽的数学王国中的神奇魅力。

摘要:课程改革能否成功, 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尽快的适应新课程标准, 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师素质,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邱珊珊, 陆晓晓.浅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的要求.数学通讯.2004.1.

[2]徐青, 对中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几点认识.中学数学研究.2003.6.

8.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篇八

1.让生活走进课堂。增强数学课本材料的实用性

从学生日常的买菜、买学习用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因此,我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想到所讲知识与哪些生活的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尤其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生活中到处与数学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做到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生活例子,就替代乏味的课本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知识的,就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知识;总之,数学教学就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向学生出示一张大照片,问学生:“漂亮吗?”“漂亮”既然漂亮就要很好的珍惜它,把它保存好。接着问学生:“如果给它做个相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所需要的木条?”“如果给这个相框装上玻璃,又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这快玻璃的大小呢?还能用长度单位吗?”接着指出,等你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问题就解决了,这样巧妙的利用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学习的兴趣,恰到好处。

2.变抽象为具体。引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和亲近,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如在教学《比高矮》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边框上,一上课教师故作惊奇的说:“咦,黑板擦怎么跑那么高,谁愿意帮我把它拿下来?”上来拿的学生由于个子矮,够不着,他就跳起来很吃力地够着拿,还是够不着。老师微笑着说:“还是让我来拿吧。”老师动手拿下了黑板擦。并问:“同学们,刚才为什么他很费力也拿不到,而我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学生纷纷发言:因为老师个子高,学生个子矮;说老师个子比他高,他比老师个子矮;老师你都长到黑板那儿了,所以一下子就够着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马上叫刚才拿黑板擦的那位学生上来站在老师身边,再次比高矮,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师总结:看来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同时,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谁比较矮,谁比较高,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高矮。这样的导入设计很新颖,体现了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理解了比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3.创设真实情境,增加学生实际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图片、实物、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还用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如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书上青蛙吃害虫的情境图,让两个同学戴上青蛙头饰扮演青蛙吃害虫,其中一个又高又胖的男同学扮演大青蛙,一个又瘦又小的同学扮演小青蛙,让他们走上讲台,张大嘴,表演吃害虫的动作,然后他们进行遇面后的对话:大青蛙说:“你今天的收获怎样?”小青蛙说:“今天我吃了20只害虫。你呢?”大青蛙骄傲地说:“比你的多多了,我吃了34只害虫。”这时让下面的同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然后由学生列出算式,并在计数器上展示计算的过程。同时,老师利用学生的表演,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既学习新知,又实际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4.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交流发言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片面认为某某孩子太差。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他们的特长和优点不同而已。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暴露他的不足。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和面容对全班的学生,经常用鼓励和赞赏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如:“我很高兴,我的想法和某某同学不谋而合。”“你今天表现很不错”“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有主见。”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这一点很有道理。”“你能解释一下吗?”以前每节课结束,我都说:“有不懂的找老师。”现在我常说的是:“你有什么感想或遗憾?”“今天的课堂,谁还想发表看法?”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观察分析学生的质量,应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人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相似的学生。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我不仅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师和教科书的质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行动的研究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使所教的小学课堂变为学生善思的场所,提高能力的主阵地。

9.小学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九

让我感触极深的是来自德州市夏津胜利希望小学的刘淑英老师,她的讲课风格极其利落、干脆。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约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开始先以问题导入,通过小强拖地的具体情境引出分数乘整数。既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有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在探究新知环节,在探究新知这一个环节,教师设计比较合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安排紧密。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2小时织围巾多少米?学生已经在上节课学会了分数乘整数,很容易的列出算式,接着问,1/4×2的意义,在这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了三种意义,分别是2个1/4,1/4的2倍和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在这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了综合。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第二、三个问题1/4 ×1/2、1/4×2/3意义,这样减缓了学习的坡度,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动手实践,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新知。得出结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完第一个大的环节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后,紧接着进行了对应练习,目标清晰、明确。

还有一位老师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是来自菏泽市牡丹区第一小学的李青老师,她讲课的题目是《用数对确定位置》,在开始导入的时候,她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走进军营》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方队提出问题:怎样能准确地确定小强的位置呢?直接导入新课。利用学生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而开展教学的,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对比中自然而然地归纳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可谓是水到渠成。紧接着,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有层次对自己的座位进行描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游戏中练习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通过用方格代替人物,把具体转化为抽象,重新让学生确定第一行和第一列,体现出数学的概括性和实用性。最后,数学联系实际生活,举例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的作用,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数对的作用。全课以一个猜谜游戏结束。整节课都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在玩中学习了新知,运用了新知,练习和巩固了新知。

10.小学语文教师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十

虎门小学

邓秋苹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这个学习机会,这周四我有幸和老师们一起参加了2012年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听课的活动。这次共听取了人教版的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和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伯牙绝弦〉〉共3篇课文。这些示范课以及渗透的教学观点带给我的最大震撼是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利用文本整体推进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结合我的教学课堂实际,我反思一下,我做得最不好的一个方面是没有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平时我的课堂是只有十来个学生在和我交流互动,其它的同学好像是事不关己,几乎也形成习惯了,我已似乎见惯不惯了。对那些不说的学生我也就算了,也不理了,不说我认为照样把课文阅读教学完成。就这样,我越来越觉得爱交流的同学也懒于开口了。这次,我参加了培训后,我深刻地认识到:这样做不行了,必须得改!例如:这次来授课的武汉的一位名叫任丽君的老师在上《伯牙绝弦》时,教学中的四大环节分别为“朗读——概述——讲述——朗读”。各环节中都不忘记对学生“说”、“读”的能力的培养。在引导“朗读”时让学生弄懂字句意思的前提下断字断句(即各段的段意),让学生首先会读文言文,即读的时候要“一咏三叹”。她一部分一部分的出示课文,然后让学生读读看哪些地方不太好读,在断句的时候顺便解释字词的意思,她的在朗读中去渗透教学方法很好

让我觉得很受用。

由执教教师范小芳老师讲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开头就由课文中的主要单词引出课文每个段落的内容。将每个重点词语放在每个句子中去理解从而理解每个段落的意思,串讲的很连贯很好。由于指导到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了。在板书中左边的词语为杭州、小钱、白血病,右边的词语为台湾、同胞、在余震中,中间的词语为捐赠、骨髓、1999.9.22,紧跟着引导学生“概述”主要内容时要求学生将黑板上的词语串联起来说出主要内容。水到渠成,学生说得轻松,说得精彩。在“讲述”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把每一个关键词要弄懂解释,如:辗转、骨髓、凋零、含苞、绽放、袭击等词的意思在句中的意义,这一教学法讲得更具体、清楚、吸引人。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讲,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让学生说。我个人觉得范老师的用单词引入教学的教学方法很新颖,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去引用和学习。

由我县实验小学刘老师讲的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首先由“关于地震同学们知道多少?”引出课题,观看地震视频情境导入。本课由爱的誓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为主线贯穿全文,讲课时老师将关键字挖出并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句子、段落的意思使学能从词到句清楚完整的理解和学习课文。学每篇课文前深研教材要思考好“教什么”和“如何教”。

11.数学教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篇十一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到达“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目标。笔者认为应有如下准备:

1.心理准备

一线教师天天在课堂上课,上一堂课不足挂齿,公开课何惧哉?因而教师要勇于和乐于承担公开课,要把平常的每一堂课当作公开课,这样公开课也就成了平时的课了。教师要以平常心态上课,相信自己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

2.知识准备

在上课前教师应对这节课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清晰的了解,对于有些背景,知识需要查资料的一定要查资料。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同时又能很好地为本节课堂的教学服务。

3.课前环境准备

在上公开课前一定要先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否则会对牛弹琴或者是不着边际。如果是借班上课或是送课下乡,更应给对学生或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周边及所使用的教具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将新课程理念贯穿课堂

现在提倡“以学定教”,一节课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因而整个课堂应贯穿新的教育理念。

1.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上好课前提。公开课要设置一些情节让学生轻松、愉悦。设置的问题应开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参与度。

2.展示学生

数学课上很多的知识,需要学生探究,这时教师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

3.深入学生中去

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因而教师应深入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讨论,做学生的朋友,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三、注重逻辑,思路清晰

数学体现了逻辑美和严谨美,因而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过渡语言优美自然,给学生和观课者美的享受。

四、分配好时间,灵活调度

学生不喜欢拖堂的教师,因而教师应把握好时间,毕竟听课教师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在下课前一两分钟时,应“刹车”,做好小结与回顾。

五、设计好板书

好的板书能给学生清晰的思路和美的感受。因而课前一定要有板书的预设。切忌课件代替板书。

六、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师可用多样的方式给学生评价,如,丰富的语言赞美、掌声、肢体的动作等等。

12.小学课数学教师心得体会 篇十二

1 提高自我学习和长期学习的意识

在新课标中, 数学教学理念影响更多的就是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 认识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数学知识的怎么来的, 经历的过程和知识的实践意义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重新展现出来, 让学生的认识符合这一规律, 在过程中体现和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 这些过程的还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提高学生的兴趣, 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习惯。

对于这一要求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创设情景, 然而创设情景并不是简单的把知识的来由说出来, 教师要通过更多的手段展现出来, 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 比如通过故事的情节, 还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不论哪种方式, 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 这就促使数学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的面要宽且精, 对于知识的来由数学教师自身要记于心, 所以像数学史这样的知识不仅要学习, 并且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绘声绘色的表现出来。

新课标中有个理念是提供多样化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让学生多样化选择,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就要对于各种知识“略懂一二”, 不然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没有办法去创造条件, 更谈不上帮助制定计划和丰富和完善学生选择的课程。

自主学习和终生长期学习的要求不再是一种口号了, 更主要的是数学教师发展自身专业技能的一种必须需要, 只有数学教师具备这一意识并付诸实践, 学生这方面的需求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发展。

2 课堂教学要体现过程, 并重视过程教育

新课标中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实际上, 新课程下,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在教学中怎么样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 数学教师这个“导演”功夫就要过硬, 如何让学生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像、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 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模式, 共同经历知识的缘由和发展和应用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体会。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 概念的教学过程一般是:概念—讲解—应用的模式, 比如我们对于函数的单调性的讲解, 设计的时候是先讲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 单调性概念注意什么样的事宜, 怎么样应用这一概念—也就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讲完了再去讲例题应用。而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 我们先应该由一些例子归纳出函数的单调性, 再去总结出具体的概念, 让后是应用, 也就是特殊———一般——再特殊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归纳, 语言的过度 (自己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语言) , 以及概念形成后的演绎过程, 也在此过程中心理经受了反思和建构的过程。

数学教师在体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要注意不能为了强调过程而可以产生一些不该有的过程, 课堂的节奏和进度需要教师自己把握, 不能为了显示过程而把内容和课堂分离的支离破碎, 将数学教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东西, 这样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推理演绎的过程而变成为一种负担, 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合理恰当的的典型例子是数学教师导引学生的基础, 引导能力是课堂进行的保证。

3 把评价引入到课堂, 用师生的评价更好的把握知识

我们一直是在用考试系统来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并且是单一的一方面的评价学生, 后面引入对于教师的评价, 也是对于人的评价。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过程均能体现出来,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 也要在数学活动中体现出情感态度。

一般情况下, 我们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引导的作用。一个环节, 我们重视学生的评价, 一个概念我们关注学生评价而看到学习的效果, 例题的总结和方法的使用让数学教师看到学生对于数学思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时候清楚变化, 对于探究式的学习更要看到学生的思维的变化, 这样更好的掌握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让这些学习的主体性们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

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展现出数学教学的一系列过程, 让评价系统展现学生们思维的创新, 也让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 探索学习。我们评价的目的不是去定性一件事, 而是通过评价展现过程, 让意见和表达交流更让人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加强。

4 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

在新课改下, 教师不再是一个教书匠, 而是一个和学生一起研究的“学者”, 当然这个“学者”不是一个研究数学学术的“学者”, 而是一个研究学生怎么样更好的学习的学者,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和研究,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研究, 应用, 再研究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反馈, 以前是用来观察学习效果的, 并且根据情况改进办法, 现在学生反馈的结果就是我们作为研究学生更好的学习的资料, 根据学生多方面的反馈结果进行研究, 将更好的, 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法和案例应用到教学当中去, 这是一个长期的的可能是教师生涯终身所要做的研究, 学生是变化的, 知识的体系是变化的, 就连举出的案例也是变化的, 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 更好的和学生的沟通, 更好的做好学生的反馈收集和总结研究, 这样才能为下次上课做好精心的准备。

作为一名现代数学教师, 重视学生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 通过多媒体手段将知识的过程和应用更好的展现出来, 提高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 让数学思维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体现出数学的真正价值, 体现数学的文化, 让数学的基础性作用能在新时代更好的发挥。

摘要:在新课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中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培养学生多面的发展, 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更体现出这一理念, 这就需要加强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发展, 适应新要求, 满足学生发展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专业能力,建构主义

参考文献

[1]夏玉钦, 李千路.新课改后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数学教育学报, 2011 (2) .

[2]丁钢“.师为主导, 生为主体”质疑教育主体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87.

[3]张喜梅.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J].北京电视广播大学学报, 2007 (4) .

[4]郑翔.皮亚杰教学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康师专学报, 2004 (16) .

13.观摩小学数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十三

我有幸参加了市优质课,15节课中包含了统计、空间与图形、概念、解决问题等课型的教学。可以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几位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加上深入细致地剖析、点评,我收获很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充分的备课

在这之前,我参加了全县数学提高班培训,本来我不是组长,但自己的表现让大家记住了我,我和几名优秀的学员和李老师一起参加了北京市新鸿儒教材教法培训,回来参加了县优质课评选,又有幸参加了县暑假提高班培训,通过市优质课初赛,我有幸得到了去市里讲课的机会,这些机会都得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争取,也谢谢李老师和郑老师的赏识。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过来,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老师,成长为一名获得县市优质课老师。

二、准确的数学语言和充分的教材分析灵活使用

参加数学教学工作才两三年,我感觉对于教材教法的学习还不是很深入到位。这让我在讲优质课前的摩课中可吃透了苦头。

看到《统计》课题后,首先是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翻遍了教研室所有的资料,查遍了网上优秀的课例和教学反思,觉得自己经准备的很充分了,我就把教学设计发给李老师看,但李老师说“再看看吧!”这一话让我感到我下的功夫还不够!

周一我又把我的教学设计拿给我们学校的领导看,袁校长说“得要详案!”回到家后我又把课堂实录写了一遍,又拿给袁校长和秦主任看,他们告诉我“数学语言要规范!数学语言要简炼!每一句话都要去琢磨去推敲!”

一句句话真得很重要!不仅体现上下内容的衔接,而且每一句话都代表一种思想!比如开始上课的第一句就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单元统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使统计表中的数据更直观形象我们可以制成统计图”说的是数据的作用还可以制成统计图,“除了用统计表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形象直观的表示这些信息呢?”体现根据已知数据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三、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智慧的火花是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逐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这时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深刻的。他会有种成功感,愉悦感。学生小组成员间讨论,通过学生的对话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几种几何形体的认识。

14.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篇十四

左卫寨小学

钱丰年

小小课堂,包罗万象。一节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是展现教师综合素质的平台。其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执教者的基本素质和执教水平。学到了很多,感受很深,收获很多,具体感受如下: 1,扎实的教学功底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2,重情境的创设

每一节课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每堂课都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学习,兴趣很浓。如第一节《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师用课件自我介绍年龄32,身高1.75米,体重64.5公斤,体现了小数和整数的区别及小数产生的意义;情境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既有效也具有合理性。利娟老师《最大公因数》课前给学生下发不同的号码,在教学中教师说数让拿到号码是这个数的因数的起立,在无意中牵引到本节的内容中,情境的创设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教学内容提供了数据素材。

3、关注学生的情感,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每一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老师都能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但个人总体觉得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师说的嫌多,引导得也太多。4,例题设计精巧

感受最深的一堂课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在讲授完本节的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设计的判断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说说错在哪些地方,并解决了问题,使性质中的同样的数、同时以及0除外显得琳琳直至。整个练习过程设计,由易难,螺旋上升,学生热情不减。5,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这节《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体现这一点。由于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存在联系,所以她的教学设计就采取了并列结合的学习方式,步步深进(原创),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求新知。

15.怎样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篇十五

上好练习课, 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 发展思维能力, 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欠, 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上好练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不认真安排, 不精心设计, 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上好数学练习课呢?

1. 明确练习课的意义和目的。

学生的练习活动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的,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进行批改与指导。因此, 学生练习是教学延续, 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新授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有多高, 都不能取消或代替练习课。练习课的意义表现为:

1.1 及时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 并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长期实验, 发现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与智能的发展关系密切, 指出只有牢固掌握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技能、技巧与智力、能力。练习课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技巧与智力。

1.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练习课的主要特点是学生独立活动, 独立完成。练习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自学, 最终成为能立足社会独立工作的人。但新授课内的教学活动, 由于时间有限, 学生又多, 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探究学习, 观察演示, 学生主动活动以获取知识为主。而练习课以学生个体的独立活动为基本形式。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 需要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这有助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创造性才能, 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2. 根据前一段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练习课教学计划。

练习课前教师将前面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 系统归类, 纵横沟通, 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之处。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 做一个估计, 如果情况不甚明了, 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 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并练习。在课堂上那些学生较容易掌握的知识的练习题就可以少安排一点。内容比较重要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这样确定了练习的内容, 明确了目的要求, 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 从而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练习课教学计划。

3. 注意练习课的形式。

完全不把练习课当新课上, 不平均使用力量, 结合学生实际, 注重突出基础知识, 突出知识的重点, 有拓展延伸。这样既能让全体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让那部分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有一个拓展延伸自己思维的机会,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 提高“导练”质量。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组组练习题, 或边练边评, 或由学生一鼓作气练完后再逐题评讲, 达到练习的目的。其间以学生“练”为主, 教师的“评”为辅。有些习题让学生做后对一下答案, 不必评讲。为了提高“导练”质量, 教师要力求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4.1 设计好练习。

做到:围绕重点, 精选习题;由易到难, 呈现题组;形式灵活, 题型多变。习题以课本上的为主, 自编的为辅, 都应围绕重点展开, 不能贪多求杂, 确保12分钟内练习得有意义、有兴趣。

4.2 组织好练习。

组织练习是“导练”的实质, “导练”就是有指导、有组织的练习过程。要通过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使学生举一反三, 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

4.3 评讲好练习。

评讲一般安排在练习后进行, 也可安排在练习前或练习中。练习前的评讲, 目的是唤起学生注意, 提醒学生避免出错, 起到前馈控制的作用;练习中的评讲, 属于即时反馈, 即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 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来,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更多的是练习后的评讲, 如果采用题组练习, 那么最常用的办法是一组练完毕后教师评讲, 再进行下一组练习, 以此类推。评讲内容包括:判断练习结果的正误, 比较练习过程的异同, 评估习题的价值与功能, 指出解题的关键与注意点。

5. 注重学法指导。

练习课应该有指导地进行练习, 防止机械重复, 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教师在进行练习指导时, 可以简要分析练习中要应用的法则、定律, 并要求学生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时可先组织板演练习, 然后通过对错题的评讲, 结合练习指导,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练习课的教学质量。

6. 练习反馈。

这是练习课的主要部分,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练习要分几个层次, 要注意应用题组练习, 加强练习题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益。

练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强, 练习方式要多样, 但不要走过场。练习课中常常暴露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 老师不要放过, 及时发现后, 要注意评讲, 务必做到当堂的内容当堂巩固、当堂消化。

7. 课堂小结。

16.数学练习课中教师应走近学生 篇十六

[关键词]走近 数学 课堂练习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36

课堂练习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巩固新知、检查学习情况、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可多年来,我一直未予以重视,渐渐地,我发现了其中的许多问题。如许多速度快的学生虽早早完成作业,但书写不工整,常常丢三落四等。对这些问题,我只是让学生回去订正了事,导致学生并未将这样的错误放在心上,以后继续发生同样的错误。实践证明,课堂练习时,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寻找典型问题并将其作为新的课程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一、走近学生,巧妙提醒

在练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忽视坐姿和字迹工整等问题,这时如果教师走近学生,对那些坐姿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收到表扬的学生就会热情高涨,而其他学生也会受到影响,端正自己的坐姿。如“某同学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教师这句话对书写工整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提醒,使他们明白老师喜欢书写工整的学生。因此,课堂练习中,教师应经常走近学生,给予鼓励与表扬,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注我、期待我,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练习会更认真,学习效率会更高。

二、走近学生,重在发现

课堂练习中,对“有多少学生没有完成”“有多少学生不会做”等问题,教师在巡视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数。如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题目,反馈时教师就可以略讲,甚至不讲;对于大多数学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教师要重点给予点拨和引导;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亮点,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放大这些亮点……

1.放大学生作业中的亮点

课堂练习中,学生的解题方法常出乎教师的预料,因为他们会在不经意间找到一些好方法,而这些好方法就是一个个亮点。如有这样一道题:“24本《新华字典》摞在一起高56厘米,72本同样的《新华字典》摞在一起高多少厘米?”大部分学生用“先算出一本字典的高度,再乘以72本”这种方法解答,但有个学生在练习时很快就完成了,我走近一看,发现他是这样做的。如下:

72÷24×56

=3×56

=168(厘米)

答:72本同样的《新华字典》摞在一起高168厘米。

因为72是24的整倍数,直接算出72里面有几个24,就能知道有几个56了。这种方法教师在反馈时就要向学生推荐,引导他们善于观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而且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类似的巧解或一题多解有很多,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在走近学生时及时发现,并适时推介或让学生自我介绍,从而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使他们积极探究所学知识。

2.反思学生作业中的问题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应及时找出症结所在,引导他们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如计算25×40÷25×40时,学生很快算出了答案。如下:

25×40÷25×40

=1000÷1000

=1

我请一个学生将计算过程写到黑板上,谁知刚写完,下面就有学生发出质疑声,而计算结果为1的学生却很是不解。这时,我请认为这样计算有问题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个学生说:“算式中只有乘除时,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结果应是1600。”这时我又请做错的学生分析原因,加深他们的印象。在这样的一做一讲中,既使学生自主发现了问题,及时进行改正,又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不同思路和结果,对教学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三、走近学生,便于指导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渐明显,这样的差异往往会使后进生感到学习困难,从而对作业产生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需要更多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多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教学多边形面积时,后进生对于简单的图形,如求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常常忘了用对应的底和高相乘及忘了除以2,遇到复杂的图形时更是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应该走近后进生,帮助他们分析多边形是由哪几个简单图形组成的,而这几个简单图形又分别是已学过的哪些图形,并鼓励他们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当后进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正确解答了题目,他们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实践证明,数学练习课中,教师多走近学生,不仅能营造良好的练习氛围,而且能减少无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调研报告下一篇:主任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