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和谐共育

2024-09-28

家校和谐共育(精选14篇)

1.家校和谐共育 篇一

说起家庭教育,每个有孩子的家庭父母在教方面都会有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上周接到老师家庭教育心得的通知,我既兴奋又忐忑。从为人到为人母,让我比其他家长更能体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孩子教的点滴心得,与各位家长共勉吧。

一、严字当头,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从孩子进入校园回到家里的第一天,我就监孩子自己收拾书包。首先,让她先根据课程表把二天用的书本放入书包,然后完成的作业―一检后放入书包,还有就是不定时下发的各种签字表格,体温卡放到专门的收纳袋里带回学校。(这者是老师要求的,我们家长的职责就是提醒监督孩执行到位!)

此外,为了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我随时关注家校群里的消息,逐条细读,不落下任何关于学校老师的反馈及要求。这除了能帮助她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我可以知道对于老师的要求她是否都认真听了,有时候我说出了她并没有告诉我的一些情况,她会很震惊。看着她一脸茫然又崇拜的样子,我不禁想偷笑。这样,她就不会学校一个样,家里另一个样子啦......所以,从入学到现在,孩子没有一次丢三落四的情况出现,而且需要我提醒的越来越少......希望她能尽快的达到无需提醒的自觉。

关于学习习惯,我没有什么妙招,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坚持。刚上学时,孩子是拒绝我提出的任何额外作业要求的。但是我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写完家庭作业,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尽快建立起来。于是,我只能下班回家后看着她练口算题,陪她练字,下棋,弹琴,阅读。当她坚持不住想法偷懒,消磨时间时,我知道我一定要坚持住,有耐心劝导,也有严厉训斥。但更多的是在她取得进步时,一定要给她一个大大的肯定。孩子有了成功体验后,自然也就更加有动力。

二、以身作则,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所以,我们要教育子女先要约束好自己,规范好自己的行为。

我和我爱人从不看电视或玩手机游戏,休息时间,也是尽量作息规律。做完必要的家务之后,看看书,讨论一下学习、工作。我也会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每天下棋赢了,周末就可以奖励看!)她非常喜欢《苏菲亚公主》。每次陪她看完,我也会和她交流里面的人物和小朋友及大人都喜欢的优秀品质。当然,我们更多的时间会陪她看书。读小学前,都是她想看的书我们读给他听。上学后,根据老师阅读打卡的要求,我们知道是时候训练她自主阅读的能力了。虽然,有时候读的不成句子,但我也会认真听完,在听到她读的有去的`片段时,我也会赞叹一句:太有意思了,听你讲故事真幸福。我们有意培养女儿与书为友,这会让她一生受益。女儿虽然只有7岁,她也早已明白,家里的电视并没坏,只是爸爸妈妈不看而已。

三、蹲下身子,与孩子用心交流

安全感是前提,信任是关键。我们要跟孩子多交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前几天的一次作业检查时,我明显感觉她书写态度不认真,当时我非常生气。当我问她原因时,她委屈地哭着说:我想快点写完,你说过做事要有效率。但我发现我认真写速度太慢了,可是我快了之后就写成这样了。孩子的一番话,让我陷入深思:我们应该学会蹲下身来,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一味从大人角度去判断孩子的行为是不公平的。多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的教育才更有效。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跑,我的女儿也才上一年级。作为家长,我们要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家庭的优秀经验和做法,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帮孩子完成人生理想!

2.家校和谐共育 篇二

静静, 女, 4岁。静静第一天上幼儿园与其他的幼儿一样哭闹, 大多数幼儿待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走了后哭一段时间就不哭了, 她不一样, 虽然她个头比较小, 但脾气却很大, 哭的时候比较僵, 软硬不吃。其他幼儿开了动画片, 发了糖果就不哭了, 她什么都不要, 只要奶奶。每天只会叫老师带她去找奶奶, 除了吃、上厕所的时间, 其余时间一直在念叨, 一天下来起码有一百遍。而且她也不能与其他幼儿一样坐在凳子上, 整天拎着书包跟在老师后面, 一个月下来都是这样。

利用放学后的时间, 我向静静的奶奶了解到, 静静每天由奶奶接送, 之前与奶奶在老家, 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直到开学时才来到吴江。午饭是由奶奶喂的, 睡觉的时候是由奶奶抱着哄着睡的。静静由奶奶一手带大, 除了以前静静与奶奶在家乡一起生活外, 在吴江也是, 妈妈回家从也不带静静。她和奶奶一起在家玩, 几乎不出门, 即使偶尔出门也是跟同一个小朋友玩, 整日与奶奶形影不离。她们从家乘车到幼儿园要一个多小时, 一个来回, 一上午的时间就没了。

一、幼儿存在的问题

从静静的表现以及与奶奶的沟通不难发现, 静静身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常年与老人在一起, 缺少与外界的交流

静静只与奶奶玩, 不与其他幼儿玩, 偶尔玩也只与同一个小孩玩, 一到了幼儿园, 突然出现了那么多陌生的脸, 原本不善于交往的她就更胆小了, 何况还没有奶奶在身边照顾, 对幼儿园充满了恐惧, 不愿来幼儿园。

2. 性格比较内向, 脾气比较倔强, 对新事物的接受有一定的困难

和其他幼儿一样, 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 全家人围着转,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学校不同, 在老师眼里人人平等, 都一样, 都要学着遵守幼儿园规则, 不能自由散漫。但很多幼儿性格开朗, 不久就能适应这集体生活, 有的还觉得幼儿园人多比较好玩。但静静不一样, 由于常年与奶奶生活, 缺少了幼儿应有的天真活泼, 比较胆小, 不与其他幼儿, 或者说不会与其他幼儿交往, 因为无知而心生恐惧。

3. 依赖性强, 缺乏安全感

静静自小与奶奶相处说的是家乡话, 与我们这儿完全不同, 虽然小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很强, 但如果对这种语言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就麻烦了。一到学校就听不到奶奶浓浓的家乡音, 只能听到陌生的普通话, 心理和情感上缺乏安全感, 有了抵触上学的心理。

二、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 我与静静的家长沟通后, 采取了一些措施:

1. 与家长沟通, 多带幼儿出去玩, 多与外界接触

首先, 请静静妈妈与她婆婆沟通。其次, 恰逢“十一”黄金周, 请静静的爸爸妈妈多带静静出去玩玩, 多与其他幼儿交流, 不要一直和奶奶在一起。然后在家里、在外边多说普通话, 平时有空就与静静玩耍、交流, 增进母女的感情, 不要让她老想奶奶。奶奶毕竟是隔辈人, 在思想上、情感上总会与幼儿有差异。最后, 继续让她养成独立午睡的习惯。

2. 带一些她比较熟悉的玩具、零食等, 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由于中午静静不肯睡觉, 我们就请她奶奶带些小猪、小熊等平时她喜欢的玩具, 让它们陪着静静睡觉。还有, 根据她奶奶所说, 她喜欢睡前吃点零食, 我们也请她奶奶帮她带一点, 希望能有助于她的午睡。

3. 教师多关注她, 给予各方面的帮助, 增强她的安全感

为了让静静减少对幼儿园的抵触心理, 我们边抱着她, 边哄她, 就像对待小宝宝一样。不久, 她的情绪比较稳定了。喝过牛奶后, 我组织幼儿穿线板, 我用投影仪演示的时候, 她显得很感兴趣。因此, 我优先给了她一块。一开始玩得不错, 但小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 才一会儿她就不愿意玩了。没办法, 只能让她玩其他的, 算是特殊待遇吧。或许是年龄小的原因, 静静只对漂亮的图片感兴趣, 而且每次时间都不长。今天, 我教幼儿如何玩娃娃家, 幼儿们都十分感兴趣, 就连静静也不例外, 上课十分认真地听老师讲解。估计静静很喜欢玩娃娃家, 因此显得特别乖, 厕所自己上, 饭也自己吃, 且吃得干干净净。

4. 请家长配合, 共同锻炼她的自理能力, 提高她的独立性, 减少依赖性

我与她爸爸讨论决定午睡时先让她奶奶接回去, 虽然在家睡但是让她自己睡, 她奶奶不能陪她, 也不能哄她睡觉, 让她先慢慢适应独立睡觉。

通过与静静家长的共同努力, 我们看到了让人欣慰的一面。现在的静静不仅能开心地上幼儿园, 与同伴友好相处, 而且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了, 还能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呢!同时我和静静的爸爸妈妈也成为很好的朋友。

3.家校共育齐管理 双方共赢促和谐 篇三

一、架设联系与沟通桥梁,夯实家校共育基础

1.建立健全家校共育组织机构

按照“制定章程、成立组织、保障运行”的工作思路,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各级部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家校共育委员会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成立家长委员会致家长一封信》,组织发动家长自愿申请报名。学校利用家长课时机,采取投票、相互推荐等方式,先后成立并健全了班级、级部和学校三级家委员会组织,明确了家委会的宗旨和工作目标,为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搭建“家校连心桥”

我们始终相信家长是教育的同盟者,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实践者。家长的积极建议是学校教育的宝贵财富,学校以“家校联系卡”为纽带,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学校家委会及时把家长针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统计和论证后,由校长定期向家委会常务代表汇报学校的发展规划及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家校连心桥”使学校及时地倾听到家长的呼声,让广大家长的合理化建议第一时间得到落实,真正实现了家校联系无障碍,沟通无缝隙。

3.组建“父母俱乐部”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较多,这些孩子跟父母的沟通交流较少。针对这一教育弊端,学校成立了“父母俱乐部”。通过组织开展“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孩子,我想对你说……”“亲子读书工程”等活动,为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家长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配合教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一名八年级学生的家长这样深深自责道:“作为爸爸,我不太称职,平时我总以工作忙为理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总以为孩子在学校是教师的事,在家是他妈妈的事。现在我充分认识到,‘忙’不应该成为忽视孩子教育的借口,为了孩子的成长,爸爸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培育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都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只有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才能优势互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才能达到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终教育目的。

4.设立家长开放日

我们定期把家长请进学校,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进展,参与学校评议、决策等有关活动。开放日里,我们设立家长接待室,由学校领导接待家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分级部、班级开展各种咨询活动,向家长解答培养、教育孩子存在的问题;举行各任课教师公开课,邀请家长入班和学生一起听课,向授课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常规作业、特色作业及教师教案和教室文化;召开家长座谈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研究等等。

二、以共育促共赢,实现家校和諧健康发展

1.更新了家长育人理念,提高了家长教育水平,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加家校共育管理活动后,家长的育人观念转变了,认识提高了。七年级有位家长在信中说:“听了你们的课才知道家庭教育有这么大的作用,今后一定多学点这方面的知识,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八年级一位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学生情绪不高,失去了学习兴趣。家长走进课堂听课之后,认识到自己教育方法的失败,便主动同教师联系,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通过从感情上接近孩子,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时刻加以表扬鼓励,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增长其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随着家校共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感到“教子有方”的家长越来越多了,体罚子女的家长越来越少了;理解、支持教师工作并主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家长越来越多了,与学校、教师关系不够融洽的家长越来越少了;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稳步提高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上课开小差违反纪律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2.促进了家庭和睦幸福,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是十分重要的,而家庭不和、关系紧张往往是导致子女性格孤僻或品质低劣的重要因素。八年级有一名学生,他的父亲对他管得特别严,母亲却溺爱孩子,孩子无所适从,性格反复,时好时坏。夫妻二人经常为教育孩子吵架,有时还大打出手,婚姻关系趋近破裂的边缘。自从二人参加家校共育管理活动后,取得了教育孩子的一致看法。他们在信中说:“为教育孩子产生矛盾就是因为缺乏知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研究不但使我们学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也为我们化解了一场感情危机。”

3.密切了家校关系,促进了家校和谐健康发展

4.家校共育案例 篇四

在顺德有一间私立幼儿园,为了解决小孩吃饭难问题,推行了一项家校共育的活动,名字叫“自己吃饭,我是最棒”的21天好习惯养成,对于完成任务的小孩,可以获得荣誉徽章。在一个月为期21天的时间里,家长分享孩子自己吃饭的照片到班级群里,班主任及时在班级向小孩汇总和反馈吃饭情况,表扬自己吃饭的孩子,在小孩当中树立榜样,同时家长利用微信群其他小孩自己吃饭的视频、照片鼓励孩子坚持自己吃饭。就是这样一个家校共育的方法,帮很多家长解决小孩吃饭的老大难。从这小小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家校共育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好方法。

培训总结

本次培训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上了一堂心理课,让自己重新思考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本人认为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包括教育的政策法规,家长、社会的认可,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等。内部因素主要是教师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们知道外部因素不是教师个人所能左右的,所以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关键还是看三观。三观正确了,就能给教师一个正确的指引,能够正确地看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有恒心、有耐心、有爱心,给学生无私的爱,处理学生问题时不烦不燥,不操之过急,不怠慢;在同事关系中,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面对所谓的不公不正时,能看得云淡风轻,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对待领导安排的工作时不计较得失,充满热情,积极进取,尽职尽责。

5.家校共育促发展 篇五

建立健全新型德育工作协作机制,1.大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微信群、飞信群、家长会等传播媒介,宣传现代德育理念,鼓励师生参与到德育改革之中,引导社会进一步增强对德育一体化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给予支持,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继续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走进每一个学生家中,特别是问题学生,蹲下身子,相互交流,学会聆听,不断加强家校沟通的力度,从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家委会组织,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家委会组织的建立是学校德育教育拓展的新途径,是加强家校沟通,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社会、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反映广大家长要求,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从而形成合力育人的有效手段。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全校家长的力量和一切社会资源,从而实现家校共育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新发展。

3.走出去,请进来,依靠社会各界教育力量,拓展校外教育途径。一是请进来。学校经常邀请交通、司法、等政法部门来校为学生作法制教育报告,并与当地派出所建起了警民共建“安全文明学校”的联谊关系,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交通安全征文和法制教育宣传等,有效地增强了学生遵规守法、安全防范的自律意识。二是走出去。学校结合每月教育专题,还经常利用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到社区参加读书,娱乐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到杨春社区展为孤寡老人献爱心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敬老、爱老的热情。

6.家校共育家长心得 篇六

今天是中秋节假后上课的第一天,距开学已过去三周了,孩子自升入四年级后,在学习积极性方面比起三年级的她真是判若两人。孩子的班主任王老师打电话给我,让我写一篇《育子心得》,以便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得以好转的外在原因。听到这里,我的心里真是感到无比惭愧。因为在教育孩子上,我自认为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从一年级起,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习惯上,我一贯只是言语告之,而不去严格督促,长此以往就导致了孩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孩子从一年级一直到三年级上学期,她书包里所有的书本基本上没有完好无损的,全被女儿亲手戕虐到一级到三级伤残不等。各科老师隔三差五的反馈给我说孩子的某个书本又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飞了。很显然,事情已经到了一种很严重的地步了,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补救。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真是很伟大:这不是孩子的错,孩子急需帮助!从那以后,女儿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我除了告诉女儿如何做,还要示范给她看,看着她去改正,耐心的去教她。做好了就给予奖励,不论是精神上的口头表扬,还是物质上的实际奖赏,说到就及时做到,只要许诺就一定落实,从不食言。孩子逐渐有了好转。孩子的坏习惯一旦养成,改起来是很困难的,是需要时间的,也许三年级的下学期就是女儿转变的一个过渡期吧。孩子现在的表现虽然积极向上,但仍需要乘胜追击。孩子的好习惯需要家校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

总之,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家长和老师有着极其重大且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家校联合,耐心正确的教导孩子,就一定会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

7.对家校共育的再认识 篇七

一、充分发挥学校在家校共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 莫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 家庭教育为基础,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互协调、相互沟通, 统一教育的方向、目标、方法等。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 因此, 学校要与家庭双向互动, 既要帮助家长提高教养素质, 又要请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与管理, 在家校互动中, 密切与家长的关系, 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 更好地发挥家庭蕴藏的教育资源, 使家长的参与意识、角色认识、教育观念、教育策略都更进一步, 真正实现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校互动, 提高家校同步教育的有效性, 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也将成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

二、全力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获得双赢

1. 开展家长问卷调查, 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和更好地教育学生提供宝贵的依据。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 通过问卷调查, 能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 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还可以定期发放家长问卷, 对学校管理、教学、伙食、班级服务质量及孩子最喜欢的教师等进行调查,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 了解家长对班级及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及时调整计划, 改进工作。在拟家长调查问卷时, 首先要做到问卷语言有亲和力, 让家长很容易接受。其次要做到卷面内容有针对性, 能够集中反映问题。第三问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便于家长填写。第四问卷必须真实、可靠。

2. 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 拓宽家校沟通渠道, 营造良好家校共育氛围。要切实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 形成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教育工作格局, 学校必须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 拓宽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 形成以学校党支部书记、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德育老师为主体, 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 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在学校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 通过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信函沟通、电话访谈, 班级QQ群、微信、留言版、校长邮箱、班主任邮箱等家校网络平台交流, 现身说法, 案例教学等, 充分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如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 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 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 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 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全力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获得双赢。

三、不断提高家校共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针对实际, 研究拓展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 为家长学校工作的目标、方向、方法等把脉。学校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除了向家长委员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安排、总结等, 让家长委员会清楚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听取家长代表对学校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还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促进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优势, 充分交流家庭教养的经验, 研究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和措施, 为家长学校工作提供依据和素材。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家长学校培训家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8.家校协同共育馨蕊 篇八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益发展,大量新信息、新观念不断冲击,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孩子教育的需要。由于社会历史的种种原因,家庭教育的低效甚至缺失,与学校教育无法形成合力。因此,争取影响学生成长中的关键力量——家庭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008年以来,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在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家委会建设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了“家校共管模式”“家校沟通模式”“家校共育模式”三大模式。家委会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逐渐影响学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种奖项、论文先后在省市获奖,本校的家委会工作走在了全区各兄弟学校的前面。

问题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家校协同,有利于将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入学校,让孩子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三,有利于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第四,有利于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推进学校教育不断优化、拓展和丰富;第五,有利于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解决问题的有效经验和做法

家校合作教育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协调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家校合作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首先,构建全面参与的管理体系,家长委员会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其次,学校充分利用“一网五平台”家校沟通网络(即“校园网”“家长开放月”“成长在线校报”“家校互访活动”“家长学校”),从活动到实践让家长对学校管理、教学质量、教师工作以及孩子的在校表现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家校协同活动,如家长进课堂、环海健步走、攀登垛顶山、走进福利院、亲子嘉年华、亲子共读等。通过与学校即时互动的交流,达到了家校彼此共鸣,共同成长,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书面形式反馈给学校,在交流改进中共同提高。挖掘家长中的优秀资源,使家长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参与者,使家校共育方面的协作更加全面化和规范化。家长的文化素质提高,促进了家庭教育朝着最优化方向发展。第三,学校还制定了相关的评价标准,鉴定家委会工作的有效性,引导家委会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并激励学生及家长更好地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家校协同共成长,资源共享同发展——喜获硕果

家校合作育人模式自开展实践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年的历程。这三年的历程饱含了学校、家庭的辛勤汗水,也取得了让人欣慰的成绩2011年,学校先后被授予“家校合作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威海市示范家长学校”。2012年,学校先后被上级授予“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优秀红旗大队”“威海市精神文明单位”“山东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国家《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修订调研基地校和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大课题中被列为实验基地”。2013年4月,学校被授予“山东省教学示范校”;9月份,学校被授予“威海市首批特色培育学校”和“教育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家校协同、共育馨蕊”课题获威海市教育科研创新成果一等奖,由家校课题组编写的《放在父母枕边的书》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验证了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更是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老师家长的内在提升有着诸多的益处。

学生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无论是文化课的学习还是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都成效显著,喜报频传;老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了,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

三年来,在“家校协同、共育馨蕊”这一课题研究的引领下,家校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不仅拓宽了原有的体系和思路,更是开发出了新的合作领域——合作办学、共研课程,使学生受到了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多个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而又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相信高区二小的家校合作将以此课题研究的结果作为一个新的发展起点,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高区第二小学)

9.家校共育课题总结 篇九

一、注重对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家长,处处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关爱孩子,先从关注开始,要多支持,多鼓励,培养孩子的信心开始。对于孩子的学习,作为家长有时过度的关注“分数”,时常最大程度上与同事之间的孩子进行对比,评定好与坏,而忘了关注她的学习过程,要多鼓励,多赞扬,及时纠正错误,增强她的自信心,永远不要说孩子笨,不要把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相比。只要孩子与自己比,哪怕有一点点进步和提高,都值得去赞扬。

三、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要和孩子共同进步,言传身教。作为家长,平时除了工作,还要多陪陪孩子看书,一起学习,多逛图书馆,多与孩子沟通,不要总把她当小孩,其实小孩的世界和大人是一样的,她的人生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共同描绘与养成的。

四、与孩子要经常交心谈心。要多与孩子交谈,从而掌握她的内心世界,尊重她们理解她们。

通过这次家长会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严而有度不能将孩子管得太紧,也不能放任自流,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和时间。

10.家校共育日志教师寄语 篇十

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作为学校,没有哪所学校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好的未来;作为教师,没有哪位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出类拔萃;作为家长,没有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对待孩子未来的美好期盼上,学校与家长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作为班主任,我们与家长同心、同德、同向。

为了使我班的工作更顺利开展,为了将各位家长优秀的育儿经验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和谐,特设立家校共育漂流本,希望大家能在此畅所欲言,将孩子在家独特的一面(勤奋的、懒惰的、贪玩的、独立的等等)、将您成功的或者失败的育子案例(学习、生活等方面具体的案例以及您当时的解决方法,不管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可以在此分享,极有可能还有家长能帮您解答呢!)、孩子成长的瞬间、最想对孩子、老师甚至学校说的话等等。

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我们可以高谈阔论;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园,您我互相倾诉,共同成长,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一天一天优秀起来;这是一个文明的天地,像孩子每次写作时一样,我们真诚面对,认真对待,从字体到内容,从格式到交流方式,都给我们的孩子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期待着我们的家长能将我们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更希望您的育儿经验能给大家全新的教育理念!期待中……

11.家校合璧 共育女生责任意识 篇十一

一、培养女生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天下兴亡,人人有责。作为社会成员,女生应和男生一样分担一定的责任。但不少女生存在依赖心理,有的甚至一切事情皆指望他人,一旦遇到问题就向他人推责、问责。这是责任心缺失的典型表现,也可以说是一种惰性心理。这种惰性不除,将严重影响女生个人的发展。同时,消除隋性、强化女生责任意识,对男生的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班风、学风、校风等方面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责任感是人类劳动的持久源泉,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是社会稳固的基石,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所以,家庭和学校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女生的责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女生责任意识培养的优势

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女生身上具有男生无法企及的责任意识培养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叛逆性弱。不少现代女生依然保有传统女性的真诚、善良。另外,从整体上看,青春期的女生比男生叛逆程度要弱,比男生更易于管理与调教。因而,责任教育从女生抓起是有优势的。

第二,可塑性较强。我校近十年考取高一的新生性别比例显示,女生的比例由最初的30%上升到现在的70%。女生的二本升学率超过90%。可以明显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女生的接受能力和可塑性比男生强。

第三,感染力强。责任心强的优秀女生身上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能很好地引领其他人(尤其是男生)积极上进、富有责任感,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家校携手共同培育女生的责任感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样,一个女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合作与努力,家庭和学校便是这股教育力量的主力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是两种特点的教育,但教育是个延续性的过程,这两种教育在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中同等重要,无法割裂。这种连续性不仅表现在时间(即纵向)的连续上,而且也表现在空间(即横向)的连续上。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故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组成要素,在教育过程中是不能被割裂开来的。

那么,家校怎样联合培养女生的责任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一定程度上,家长可在物质方面尽可能满足女儿的合理要求。古人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因为在物质上不亏待女儿,可以使她远离物质诱惑,远离诱骗的陷阱。不依附于人,不仰人鼻息;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对自己负责。

第二,让女孩多参与家务劳动。通过家务劳动,女孩可以体验到家庭生活的繁琐与乐趣,找到她的存在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树立起对家庭负责的意识。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组建家庭后,往往为了家庭琐事的责任划分不公而争吵不休,严重影响家庭和睦。所以,家庭责任教育要从女生抓起,从而减少成长过程中的摩擦与曲折,有利于其个人的发展。

2015年3月8日,《潇湘晨报》记者采访了湖南省的三位全国人大女代表,她们分别是:湖南口力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刘绍英、安化县梅山文化园董事长张青娥、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三位成功女性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对家庭很负责任。事实证明,家庭是事业成功的强有力后盾,女性对家庭负责是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

第三,倡导女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我校学生科、团委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多次社会实践活动,便于学生早点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生活。每次去敬老院义演而恋恋不舍地回来后,女生们就在很大程度上明白了“孝”的意义,意识到老人们多得到一份社会关怀,就多一份生活的信心与情趣;每次给特殊学校的弟弟妹妹捐书捐衣捐款后,女生们都神情严肃,大大明白了“悌”的内涵;每次参观完校史馆,女生就有“校荣我荣,我荣校荣”的历史使命感;摘完春茶,就有女生抒发感慨:生活需要像摘茶叶一样一点一点地积累……事实证明,家人和学校多组织女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女生观察世界、感悟人生,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第四,援引时事热点,拓宽责任视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警察李博亚”、“最美乡村医生洛松”、“最美司机吴斌”,这些最美丽的人,无一不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典型代表。他们默默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时刻牢记职业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恪守职业道德,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绽放魅力。家长和教师要适时援引这些时事,帮助女生树立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针对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和风气,父母和教师应该理性地教育女生,让他们认识到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这有利于女生明白是非与责任。

今年1月26日,长沙有一个不足月的女婴被遗弃;2月7日,又有一个刚出生的女婴被遗弃在医院里……我们可将这些事例引述给女生听,让她们思考:当今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依然存在,而要消除性别歧视,只有靠自己努力来提升素养,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绽放女性独特的光芒。同时,让女生明白:母亲不能如此狠心割舍亲骨肉,一旦作出决定生孩子,就要将养育的责任进行到底,要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女性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家人负责。

综上所述,对女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管于个人还是社会,其意义都是极其重大的。为了未来的半边天更加靓丽,为了女性的责任感更加厚重,家长和教师应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共育英才。

12.家校和谐共育 篇十二

一、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现状

“流动的花朵”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强。这些学生有时一个学期上到一半便要转到另一个学校。到新的学习环境就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同学们的谈话插不上嘴。班级或同学之间组织的活动无法参加, 慢慢地离同学越来越远, 性格变得孤僻, 再加上对当地新教材的不熟悉和对新老师教法的不适应, 觉得学习效果总是不理想, 心理负担越来越重。

第一, 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一般从事卖菜、卖水果、骑三轮车等工作, 忙于生计而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 孩子的成长几乎全靠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家庭贫困又导致学习环境非常差, 有的甚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大部分时间花在家务中。

第二, 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来自农村或偏僻的山区, 受教育程度低, 多是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由于父母文化素质低, 导致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偏离, 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么使用棍棒教育, 以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要么置之不理, 把教育看作是学校或老师的责任。甚至有的父母因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认为自己是个打工仔, 家里没权没势, 孩子念书也没用, 所以不支持孩子念书。这些常常会使儿童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导致厌学。务工子女教育问题不仅对现有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 而且己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二、创设家校合作机制

1. 家校配合, 开展可持续教育。

办好家长学校, 定时召开家长会, 编印特色家教报刊, 向家长印制《学生思想品德评比表》、《家校联系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践评价表》等。学校聘请专家针对性地做“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好习惯成就大未来”等专题讲座, 为家长提供援助, 排除困惑。辅导和指点家庭亲子沟通方法, 充分发挥良性的家庭教育功能, 加深家长和孩子的感情交流, 逐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密切家校联系, 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才能提升流动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 教师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 家长向教师反映孩子回家后的情况, 家校共同挖掘孩子的长处, 共同寻找最佳的教育途径, 使家校教育更加主动、可持续和完善, 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 喜报到家, 人人感受成功。

我们关注学生的幸福感。优秀是表扬出来的, 学生最开心的就是被老师表扬。学校要创新家长会模式, 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拿着喜报回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点, 并呈现给每位家长, 让每个家长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所取得的成绩, 努力打造家校合力, 让家长更加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针对每学期举行的“礼”在校中活动和各类比赛、社团活动及考试结果加大表扬力度, 在学校宣传栏里展示“礼貌之星”、“整洁之星”、“进步之星”, 颁发奖优金,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巩固德育效果。

3. 家访变身, 邀请家长入校。

家访是教师开展班级工作必需的活动, 但一说到家访, 很多孩子却持排斥态度。经过访谈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居住的基本都是租赁房, 有的还相当简陋, 教师家访会暴露他们的困难, 可能伤到他们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甚至担心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基于上述原因, 我们调整了家访方式:邀请家长到学校坐一坐。我校班主任针对学生的情况分批请家长到校, 和家长完成了第一次的见面和座谈, 从和家长的聊天中同样了解到家庭中学生的表现和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此外, 我们还利用家校联系本, 及时听取家长意见, 拓展家校沟通交流的空间,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 加强家校联系, 共抓学生发展。

做好和学生家长的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 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 便于对症下药, 对学生的谈心和帮助就更有针对性。学校的各种活动可以邀请家长参与, 家长比较忙的也可以用电话联系,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把电信“家校通”、移动“校讯通”等高新技术引入家校联系中, 更适合快捷家校沟通。还可以通过家长给班主任的家访回执单, 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 并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提一些建议或意见, 集思广义共话家校共育蓝图。

总之, 家校合作教育对于家庭和学校不仅仅是一种目标, 更是一个过程, 并且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与家长应该逐渐培养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关系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与家长的积极参与, 还需要学生的参与, 更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只有这样, 才能够使家校合作关系随着各方沟通的深入而逐渐由较低向较高层次发展。让我们用爱心和责任心托起美好的明天, 让爱的阳光普照“流动之花”。

参考文献

[1]顾倩.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1) .

[2]王耀华, 黄华云.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教育权益[N].抚州日报, 2011-01-01.

13.家校合作共育行动叙事 篇十三

家校同努力,共创新教育

罗岭乡小 雪洛利

家校合作,共同开创新教育

家校同努力,共创新教育

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它是指将学校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使教育目标一致、方法互动、内容补充,从而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健康成长,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教师经常与家长沟通,定期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状况,会更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教育。在此,谈谈“家校合作,共创新教育”。

一、活动点燃希望

记得去年春天,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走进家乡,描绘家乡》的活动时,地点在罗岭乡的石佛山,(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的风景一年四季美如画!)当我们都在为路途遥远怎么前往的事情发愁时,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问能不能陪同孩子一起去?当然可以啊!“恩,好的。那我们明天会及时赶到,另外我开车去,可以安排几个孩子做我的车”多么暖心的一句话,解决了棘手的问题,顺势就给班里有车的几个家长打电话看能不能我们的活动,没想到家长都很热心的表示愿意参与活动,并帮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那次的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也变得更有意义,有家长在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也又多了一份保障!这么热心的家长愿意参与孩子的生活,去关心孩子,呵护孩子,当然也是这次活动才真正意义上拉开了家校合作。

二、召开家长会,以点带面 大家都知道,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言行举止大多都源于父母。当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联、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也需与学校教育有效合作,然而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山区的寄宿式学校,就我们班来说41名学生,其中有20名是住宿生,32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只有爷爷奶奶负责做饭解决一下饥饱问题,更有甚来学校的时候衣服都是脏兮兮的更别提关心学习的问题。面对这种不堪的局面,我们想办法召开家长会,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班级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到了19名学生家长,大体了解一下情况,2人是上班的工作人员,2人是学校附近找的工作打零工,5人是放下家里的农活特意来参加孩子家长会的,剩余10人都是爷爷奶奶住在学校附近给孩子做饭的。情况虽然不容乐观,还是不错的。利用发纪念品的形式来“表扬”这些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的家长们,并讲解一些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等到第二学期开家长会的时候明显增加了好几个家长,期待第三次家长会的到来......三、精心设计家校合作活动 1.设立家长开放日

为密切家校联系,增进亲子关系,学校将每周五接孩子的时间确定为“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近距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与老师亲密接触,发挥全体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并课下提出一些意见或者建议直接与教师交流。每年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学校也会举行“庆六一文艺汇演”节目,有的家长热心肠到学校帮忙,爸爸们来帮助学校布置会场,整理舞台,妈妈们也不甘示弱早早的过来帮助老师给孩子们扎头发、化妆......2.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母亲节、感恩节开展了孝敬教育,比如给妈妈送一束康乃馨,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给最亲的逝者写一封感恩信等,为了增加活动的实效性,我们也要求家长给子女回一封信,让孩子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了解各自的内心需求。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本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收到了我们班的一个胆小内向的小女生写给我的信,甚是感动!

四、微信群拉近距离

面对众多的留守儿童,如何得到家长的关心和呵护呢?这时候不得不感谢微信这样的平台,班级建立微信群平台,每天及时播报学生在校的一些表现,共同探讨班级管理制度,以增进家长对学生在校生活的了解,这样很多孩子的家长就能够及时和老师交流、沟通。无论是在家里务农还是置身于千里之外的打工族,只要空余时间打开微信都可以看到关于自己孩子的内容。

14.家校携手共育,孩子健康成长 篇十四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共育健康成长幸福人生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学校是一名小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小成员、一个社区的小公民。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影响着他的成长,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人格修养起着启蒙和培养作用,它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及社会无法替代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紧密结合。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必须密切配合,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逐渐意识到需要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然而,一部分家长并非天然拥有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学校才是教育的真正场所,孩子教育的成败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好坏或教师的水平。其实,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人的成长不可或缺的教育场所。为了与家长达成育人共识,我校努力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开创家校共育、互动共赢的新局面。

一、家长全员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为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让家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我校高度重视家长培训工作。定期安排不同主题的系列学习、讲座等,使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担负起育人的责任。

1.专家引领。邀请校外家庭教育专家进校园为家长做专题报告,聚焦家庭教育现状,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培训中,坚持“家长主体”原则,和“多向互动”原则,指导家长确立责任意识,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条件。

2.教师指导。让每位班主任都成为家长学校的培训教师,以月刊《父母课堂》为载体,设立各年段的主题,分年级集体备课,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

3.家长自学。学校公众号平台开设《好书推荐》栏目,向家长推介好书,让书香浸润家长们的心灵。

实践证明,这种“专家引领,教师指导,家长自学”的学习方式深受家长们欢迎,他们不但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现代家庭教育意识,而且增强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家庭幸福指数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有些家长的家教心得已在《家长》等杂志刊登。

二、分享家庭教育经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1.经验交流。积极引导、鼓励优秀家长将自己成功的教育经验及时总结,并通过家教经验交流会、家庭教育大讲堂等形式交流,通过亲子读书会、义卖活动、去敬老院献爱心等活动分享,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我校三年级的家长们在“育心教育”理念引领下,成立了“勇士俱乐部”,强化“陪伴是最好的爱”的教育理念,以运动为纽带定期开展各种亲子活动、公益助学活动等。团队有《章程》,具很强的凝聚力和行动力,他们奉献爱心,传播正能量。

2.方法推介。我校家长学校负责人一萱老师通过博客用鲜活的案例为迷茫的家长指明了方向;她利用微信开设《国学早茶》栏目,展示核心价值观的经典格言、教育管理、心灵成长等诸多主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念。此外,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刊《心苑》及班主任教育叙事《心香》等也专门开辟了家庭教育专栏,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三、开设“亲子工作坊”,滋润心灵健康成长

我校坚持“幸福人生从心开始”的办学理念,秉持“育人育心”的教育思想,旨在以“育心教育”特色活动为载体,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自去年开始,我校就开设了“爱的智慧”萨提亚模式亲子关系工作坊。每期3个月,共计10次活动,由专职心理教师张润梅负责,为不同的学生和家长精心设计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课程内容。

1.抓实入口,做好铺垫。针对低年段学生家长与孩子沟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活动,让刚入学的孩子家长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学习到养育心理健康的孩子所必需的方法和技能等。

2.关注个体,做好辅导。针对个别问题学生,给予适当的个体心理辅导,跟进特殊,个别援助。在家长自愿的前提下,适时地针对家庭做心理辅导,孩子转变非常明显。

3.重视出口,平稳过渡。为帮助高年段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开展“我的青春我做主”讲座,引导他们学会接纳、处理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针对家长开展“陪孩子走过青春期”讲座,讲述青春期孩子身心变化特点及成长必需的心灵营养,解答家长们面临的困扰,引导他们与孩子顺畅沟通。

我校还成立了“心灵健康成长教育基地”,旨在完善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让家校成为密不可分的教育共同体,让孩子在成长中及时得到足够的心灵滋养。

四、提高教师教育管理能力,探寻家校共育有效方法

1.创建“名班主任工作室”。组织班主任学习《全国家庭教育大纲》《父母课堂》等,提升自身素质;开展班主任沙龙活动,交流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共同探寻家校共育有效方法。

2.参加全国《父母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全校26名班主任作为《父母课堂》的讲师,每人上一节录像课,有典型案例,可借鉴、可操作,深受家长喜爱,也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3.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定期为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做《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孩子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等主题讲座、为一年级新生家长作入学前的团体辅导,让孩子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校是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也是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拥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百佳示范校”、广东省德育示范校、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广州市健康学校等几百项荣誉。为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与特长,学校开展了家长义工活动:家长可直接参与学校活动,零距离了解学校教育管理、发展目标等办学情况,这不仅让家长们亲身体验到教师工作的艰辛,而且还强化了家长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使家长与老师之间又多了一份宽容与理解。

总之,家长唯有提升自己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对于孩子成长的首要教育责任;教师唯有提升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为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我们坚信,家校合作、家校共育,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学校教育更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之一。只要家校携手,在培育孩子这条阳光大道上,我们定会少走弯路,定会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我的教育思考.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上一篇: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2001、8、7)下一篇:社会实际活动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