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玉兔的传说故事

2024-09-19

中秋节玉兔的传说故事(精选4篇)

1.中秋节玉兔的传说故事 篇一

苏格兰翻译理论家乔治·坎贝尔早在18世纪就曾提出, 《圣经》翻译应该为文学和宗教两种不同目的服务。在中国, 自古至今也都有人文主义的《圣经》翻译传统, 但是20世纪以前对《圣经》和基督教的解读, 主要从儒教和实用主义的模式出发, 甚至不惜改造教义甚至歪曲经典原意来强调基督教人格与儒家人格的相似性。从“译经” (exegesis) 活动对欧洲的影响来看, 通过路德等人的热情推动, 它作为“俗语化”的最终结果, 标志了欧洲各民族语言的近代形态, 影响极为深远。而与佛教相比, 基督教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相对来得晚了数百年。学者们在论述《圣经》汉译的文学化趋向时常谈及传教士们的《圣经》文学翻译实践及严复、周作人、郑振铎等文学家对《圣经》翻译问题的论述, 但其视角主要放在清末民初, 而对解放以后将《圣经》作为文学文本的翻译实践罕有提及 (任东升, 87-90) 。诚然, 西方神学教派及宗派中立的基础是由启蒙后的人文主义奠定的, 而在中国, 以无神论为纲领的社会主义制度化改造限制了教会的自由, 教会文化不能成为主流, 人们的认信冲动只有在教会文化以外去寻得支援。于是, 中国学界对基督教及《圣经》的接受不断向社会-人文传统倾斜。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基督教研究中的人文旨趣

西方译经史上的人文主义面向, 最早或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在复译《新约》时所提出的理论与路德将《圣经》转译为通俗德语时所遵循的原则。近现代以来, 随着涂尔干从社会学的角度、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 以及蒂里希等人从美学的角度提出对《圣经》的新阐释, 基督神学研究一直延伸到涉及文学、翻译学、史学、解释学、考据学等多个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圣灵降临的叙事》这本论述中国当代神学的著作中, 则由刘小枫定义了何谓汉语基督教研究中的“人文旨趣”:“人文旨趣的汉语基督神学的基础不受教派或宗派传统的教义规约, 是教派或宗派中立 (甚至可能信仰中立) 的神学, 决定其神学样式的, 是人文—社会思想的学术语境。 (刘小枫, 2008:67) ”如果说路德当年希望从教会手中取回的是解经的权力, 加尔文希望取回的是得救的权力, 那么刘小枫等中国宗教学者则希望取回人的整个生存权力:认同基督的绝对价值, 却又对包括圣经和教会在内的一切教典与制度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个给人文精神留下极大空间的距离。

当然, 刘小枫在该著作中所说的“人文语境”是非常学术化的, 具体指的应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 他与甘阳等大陆学者主持进行的系统翻译西方基督教学术文献的工程, 其硕果便是由众多学者移译出版的包括数十种著作的“历代基督教思想学术文库”。这可以说是人文主义解经精神在中华文化圈的一次复苏或再临, 被喻为没有传教士的基督教再次东传。这种以人文社会思想为思想脉络的、作为一种学术的基督神学在欧美学界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 刘小枫、甘阳等学者也预示着这项工程为中国的神学或诠释学传统带来新的营养。而在下文中我们会看到, 冯象先生《创世记:传说与译注》 (以下简称《创世记》) 等著作的出版则证明了, 在刘小枫等学者较为高深的神学与哲学探讨之外, 中国学界也未停止从文学、美学、考据等方面解读《圣经》的步伐。

3. 冯象译《创世记:传说与译注》

历史上, 斐洛和奥古斯丁曾认为, 信徒的身份是释经的必要前提, 相反, 16世纪在《圣经》翻译研究中成果最显著的英国理论家威廉·富尔克曾说:翻译可与信仰无关 (谭载喜, 81) 。确实, 作为基督徒的译经者可能反而会遇到解释上的许多难题正如神学泰斗卡尔·巴特所言:“作为神学家我们应该谈论上帝, 但是作为人我们又不能谈论上帝, 这是我们所处的窘境 (Barth, 40) 。”冯象先生不是基督徒, 他更类似于教会人士所称的“文化基督徒”:“他们并非真正的基督徒, 只是把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思想来接受并为之辩护, 或从事着一种基督教文化研究而已。” (刘小枫, 217) 而他的翻译与创作实践似乎也将证明, 为什么“说”的基础可以是“不可说”, “滔滔不绝”的基础正是在于我们发现了“沉默”之处。

冯象《创世记》一书的后半部分是对《圣经·创世记》原文的“译注”, 与他的《摩西五经》译本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中《创世记》的部分基本一致 (但是注释略多一些) , 而前半部分则是按创世记中的情节改写而成的“传说”, 既有干宝、刘义庆等人编写的中国古代传奇的味道, 又很像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作者本人也在前言里说:“很多西洋古典作品从原文阅读, 在原文的学术传统里辨析讨论, 并不感觉深奥曲折。可是译成中文, 就常常变得艰涩费解, 让读者兴味索然。这是因为中国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母语的思维习惯不同, 而原著的某些思想表达是没法准确简明地移译的。要解决这个难题, 我想除了注释评介, 还可以‘故事新编’;即把原著拆了重新敷演 (冯象, 3) 。”

冯象的“故事新编”, 首先体现在书中时时处处都能见到的中国传统作品的痕迹。如书中首篇故事以《太初》为名, 冯象解释道:“取开篇第一词为名, 中国古人记述圣贤之道亦有类似的做法。本书上编的故事便循此希伯来古风, 用起头二字标题, 以与叙事风格统一。” (冯象, 5) 而书中遍布的各种解读和考据文字, 颇有考古研究和诠释学的意味。更明显的特色, 是在《石肩》等故事中, 作者笔走龙蛇、幽默戏谑、天马行空的行文特色, 把在美国的见闻融入到对《圣经》故事的讲述中, 颇得鲁迅先生在《理水》等短篇故事中借古讽今的春秋笔法之妙。

这本书的奇妙之处正是在于:它不是冯象的原创, 因为其中每一小段情节之后都附有其在圣经章节中的出处;它也不是一本单纯的故事汇编, 因为作者在文中常以学者的口吻加以评论;它更不是一本学术著作, 因为任何读者都能从作者行文的诙谐与自由发挥中见出它有意传达的平易近人的阅读趣味。书中融合了神话、信仰、历史和现实这四者, 形成一种独特的张力和互文关系;根据德莱顿对翻译的三分法, 笔者认为它可以归为仿译 (imitation) , 或勒菲弗尔所说的“改写” (rewriting) 。或者, 不将此书当作译本, 而作为一部后现代文本来解读, 将更得其趣。如果说当年鲁迅先生写《故事新编》在对现实有所讥讽之外, 核心是对中国传统之“经” (包括《老子》、《庄子》、《史记》等) 的现代甚至后现代阐释和解构, 那么冯象的这本《创世记》也自然是延续了这一传统。

冯象十分重视的, 正是《圣经》各个章节之间, 《圣经》原文与历史事实之间, 以及考古发现与大学课堂讨论之间的“文本间性”。如在《宁录》一文中, 他将巴别塔建造的故事与“片断汇编假说”这样的学术资料, 《女巫谶语集》、《完人挪亚传》这样的虚构文本交织在一起, 而所用语言又像传统话本小说一样亦庄亦谐。这种创作模式既像是鲁迅以当代视角改写以先秦时代为背景的传说, 也像是金庸以想象力补齐那些史书上未曾言明的刀光剑影。实际上, 经典文本的意义之所以能不断创生和丰盈, 正是因为在其文字之外有大量的“不可说”与空白之处等待文人或学者去补充。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曾区分过这样两种文本:第一文本指概念、句子、章节之间表面上起承转合的联系与结构, 第二文本是语言中的缺失、空白和疏离, 是一种“看不见的话语” (刘军平, 427) 。正类似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 沉默有时比滔滔不绝交流得更多更深, 然而, 为了能沉默, 人必须有东西可说。冯象所做的, 正是在“第一文本”的言外, 解读原文中“沉默”之外的言说, 了解作者无意识的投射, 作出创造性解读, 从而铺展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圣经》“第二文本”。

4. 结语

从诠释学“视域融合”的视角看待冯象的译经旨趣, 可以发现, 抱有人文主义旨趣的译者与教会传统译者的共同“视域”体现在对《圣经》文字及其所承负的历史文化事实本身的热情与探究真相的信心, 但人文旨趣的基督神学的诠释学视域是自身在中国文化的思想命运中的历史使命, 而教会神学所担负的是教会传统与教会生活的历史命运, 它们不在同一个诠释学视域, 但它们的融合反而制造出更奇妙的文化反应。

“文化基督徒”也好, 《圣经》翻译的“人文旨趣”也好, 展现的都是源远流长的基督教文化在它立足未稳的中国与现实主义传统碰撞之后产生出的新的面向。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 基督教信仰的传统教义要能在现代文化语境中保持生命力和竞争力, 就必须转化为一种文化理论, 并同其他文化理论一样, 经受文化批判的检验。 (刘小枫:93) 在西方, 经过几千年的思辨过程与制度建设, 基督教不仅深深渗透进西方思想的根源, 也形成了牢不可破的社会体系;而在中国, 无数的中国人没有入教但却在潜移默化中以道家或佛家的思维来认识世界, 解释世界, 甚至改造世界, 这也是因为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早已成为中华文明长河中强有力的一脉, 人们不一定要入教, 也可以成为“文化佛教徒”或“文化道教徒”, 而基督教当然也可以如此。我相信, 宗教与人文的这种融合一定会在中华学术界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Barth, Karl.Church Dogmatics, a selection with introduction[M].New York:T&T Clark, 1961.

[2]Hick, John.Philosophy of Religion[M].London:Pearson, 1989.

[3]冯象.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M].北京:三联书店, 2007.

[4]冯象.创世记:传说与译注[M].北京:三联书店, 2012.

[5]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6]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事[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

[7]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与爱[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8]任东升.《圣经》汉译的文学化倾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26) :86-91.

2.中秋节的经典传说故事 篇二

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故事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故事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结:前三大中秋故事处处带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说是这样的:相传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姮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以下三大传说,则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型,与知名历史人物和史料记载紧密联系。让我们继续细品吧!

故事四: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故事五: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故事六:月下独酌

3.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篇三

中秋节的第一主角是月饼。关于月饼的来历,传说很多,较流行的观点是出现在唐朝。唐初,东突厥势力强大,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换取北方的相对安定。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与唐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强马壮,不断举兵南下侵扰。为了平定北方外患,唐高祖李渊委任当时著名将领李靖为北征总指挥(行军总管),反击突厥,最终得胜。

李靖凯旋之日正好是八月十五,恰巧当晚有吐鲁番人向李渊献饼祝捷。李渊其时正与群臣分享李靖胜利的喜讯,看到圆圆的祝捷饼十分高兴,笑对当空,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应该邀请月亮之神下凡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可口的胡饼。李渊遂将胡饼分给群臣,君臣一道品尝,赏月。据说,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由此而来,并由宫中传到民间。

其实,这个传说并不能作为月饼起源的依据。上古时,中国古人对日、月、星辰等天体十分崇拜,便有“春祭日,秋拜月,夜占星”的风俗,在拜月时,都会供上一种圆圆的小饼子,这个小饼子才是月饼的雏形。

第二传说:杨贵妃为“月饼”起名

说了月饼来历的传说,再说月饼这个名字的故事。在早期,人们并不把月饼叫“月饼”,其叫法很多,如李渊说的“胡饼”,还有“小饼”、“月团”、“宫饼”、“金饼”(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过去,汉人把生活在中国北方、西方的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胡人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饼,被汉人称为“胡饼”。这种饼圆圆的,糖馅、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月饼的?这便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杨贵妃有关了。

杨玉环,原名杨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众,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见了没有不动心的。好色的李隆基听说后,便把时年已27岁的儿媳妇搞到了自己的后宫,册封为贵妃,万千宠爱集于她一身。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风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李隆基一听,连连拍手叫绝。“月饼”一名,由此叫出来了。

但这个传说似乎不靠谱。有这样的记载,唐僖宗李儇曾在中秋节赐饼给新科进士,当时此饼并不叫月饼。李儇比李隆基晚生177年,可以肯定在唐代,至少在晚唐,月饼仍不叫月饼的。有的学者称“月饼”一词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中,我查了一下,并无此词。

其实,在宋代,人们也不把月饼叫“月饼”,文人喜欢称之为“金饼”,如与梅尧臣齐名的宋代文学家苏舜卿有诗句:“云头艳艳开金饼”、“金饼隔林月”。在宋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尚没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才变浓,但多称之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饼”才正式定名,中秋节吃月饼风俗也广为流行。如“明嘉靖《威县志》称,”中秋,置酒玩月,为月饼馈之。“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第三传说:吃月饼与“杀鞑子”

中秋的传说多是美妙的,但这个“杀鞑子”的故事却渗透了一段不愉快,它与元末起义的传说有关。在元未,天灾人祸连连,民不聊生,蒙古人对中原汉人的统治也更为严厉。为防止汉人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些奴化政策,激起了汉人的不满,民间反抗情绪强烈,各地都在酝酿起义,相约“杀鞑子”,推翻元政权。当时公开聚会是行不通的。为了传递统一行动的信号,保证隐秘,南方的朱元璋,即后来的明太祖,便选择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机会,将写有起义信号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通过这种传递方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势力。

其实,这个传说应该是张冠李戴了,想出“吃月饼,杀鞑子”妙计的是当时江苏泰州的大盐商、后来在苏州称王的的吴王张士诚,而不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当年并没有这么牛,他和尚、要饭出身,后来过不下去了,才跟着郭子兴闹革命,并最终夺得江山的。

第四传说:嫦娥奔月与“不老药”

嫦娥奔月,是一则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在所有中秋传说中,它是最为凄美的。嫦娥奔月怎么与中秋节联系上的?这里故事就多了。

嫦娥,原名姮娥,她是神话人物后羿的妻子。到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嫦娥奔月有两种版本,均见于《淮南子》。一种版本是,嫦娥偷吃不老药奔月:“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不死药,贪心的嫦娥背着丈夫偷后吃后,跑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亮女神。

另一种版本是,嫦娥被迫吃不老药:跟后羿学习射箭术的逢蒙听说后羿搞到了长生不老药,于是前去偷窃。逢蒙未能得手,恶从胆边生,欲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自己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

在这两种版本之外,我曾依古人笔记进行过分析,提出了嫦娥奔月的另一种版本:她是因为丈夫后羿有了婚外情,绝情之下,才跑到了月亮上。此观点后被不少人拿去了,成了他们自己的研究心得。闲话少说。嫦娥奔月后,变成了“月精”,即月亮女神。

成神了,人间便就开始拜神嫦娥了,但拜月是女人的事情,即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特别是结了婚的女人,在中秋节一定要拜拜月的,因为月属阴,主生育,过去是多子多福,拜月自然是希望自己多怀孕。拜月时,会供上一种圆圆的有馅的饼子,这种圆饼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月饼”。除了供月饼,另会有瓜果之类的时鲜,特别是有籽的瓜是不能少的。除了拜月,过去女人在中秋时,还要“摸秋”和“送瓜”,送瓜就是送子,此行为是过去中国民间乞子心愿的一种流露。

返回目录>>>

中秋节吃月饼的五大注意事项

早上吃月饼。可以补充上午所需的能量,也不易发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食用时间,否则可能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有些人不能吃月饼。对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的民众要小心为妙。糖尿病患者最忌甜食,不能将月饼当成正餐吃,避免血糖升高。另外,一些特殊人群食用月饼时须相当谨慎,如十二指肠炎或者胃炎患者、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患有龋齿的人、肥胖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婴幼儿、老年人等。

不能过多吃月饼。因为月饼含有很多油脂和蔗糖,过量食用会导致胃胀、消化不良,严重还会引起腹泻。另外,还会影响食欲,导致食欲不振,血糖升高。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吃中秋月饼的时候要适量,避免影响肠胃功能。

月饼不宜冰箱储存。月饼不宜放入冰箱储存。在低温的条件下,淀粉会变得老化,使月饼变硬、口感变差。储存月饼最好放置在室内阴凉干燥处,要注意储存时间不要太长,散装月饼可以放置三五天;有独立小包装,或包装中有防腐料包的月饼,可以保存十几天。

吃月饼的饮食搭配。吃月饼不宜同时搭配含糖分高的汽水或者果汁等饮料。同时,必须减少米饭和油脂的摄入,或者多吃富含维他命C和纤维素的柚子,例如在吃月饼的时候搭配绿茶一起享用就更加健康了,绿茶有助于促进消化,还能帮助解油腻。

4.中秋节传说故事 篇四

“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

《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故事7】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故事8】兔儿爷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

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

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

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

上一篇:语文教师新学期心得体会下一篇:二道区志愿者在行动启动仪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