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2024-09-28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精选8篇)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篇一

探索新机制 谋求新发展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月新日异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农业科技工作处于一个需要创新才有可能持续发展的时代。面对严峻的形势,州市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究竟依靠什么来实现科技推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个必须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为了实现彝州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中心结合自身的实际,深化内部改革,创新推广思路,探索走出了一条依靠体制创新,强化科研基础,重视成果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增强自身实力的发展模式。回顾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如下六点经验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是前提

我中心的农业科研工作始于1962年,42年来,一批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紧紧围绕全州农业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针对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农业科研、推广工作,成功选育推广了经省州审定合格的48个粮作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全州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到目前为止,科研工作先后获得了166项农业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48项,地厅级奖116项)。

尽管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九五”以前,我州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成立州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乡农业科技推广结构松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协调和业务指导。其次,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较弱,农业科研和推广割裂现象明显,农业技术创新流程不能相互衔接,利益关系不明,农业科技的体制和机制都不能很好适应农业创新的需要,造成了我州取得的科研成果“州内研究、州外推广”、“墙内开花、墙外飘香”的情况,构建适宜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研推广体制势在必行。

“九五”以来,针对以上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科研和推广优势,促进彝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楚雄州农科所积极向州委、州人民政府争取,于1998年4月经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楚雄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州农科所内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开展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初步搭建了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发展的雏形,为目前形成的强化科研基础,重视成果保护,加大开发力度,增强自身实力的发展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科研是基础

近几年来,围绕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我们在科研方面强化了以下工作。一是结合市场需求,搞好选题立项,有的放矢地开展选题立项和研究,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来,我中心所有的农业科研项目必须围绕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状况来选题立项。具体情况为:以优质种源为基础,面向市场和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重点研究优质“楚粳”水稻新品种和糯性好、食味佳的“楚单”系列杂交玉米品种,着力推进长荚大粒蚕豆新品种的选育,并根据市场需要,加强高蛋白、高湿面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使新品种的选育上档次、创优质,推动全州粮食生产向优质化方向转变。开展适用综合栽培技术及特种蔬菜、果树苗的引种与繁育研究,开发新肥种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强科研推广后劲。二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先后五次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1994年,由国家农业部立项投资,在我所青龙桥基地建成了省内第一个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1998年,省计委和省农业厅立项投资,在我所基地内建设高原粳稻原种扩繁基地。1999年,农业部将我所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十五所科研院所之一,给予立项投资,对我所高原粳稻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仪器设备进行更新。2000年,省政府投资建设组培中心。2002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投资建设高原粳稻良种繁育基地。以上项目的投资建设,使我所的农业科学研究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稳定提高科研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培养科技人才,提高队伍素质。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和科技成果的创造者,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调查了现有学术带头人中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根据需要加强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改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客观环境,同时在继续发挥老年专家作用的同时,委年轻人以重任,努力提供参与国内外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机会,从而建设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较好的科技队伍,为提高科研水平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近几年来,以优质为前提的科研工作己初见成效。如“楚粳香1号”、“楚粳22号”、“楚粳23号”、“楚粳24号”、“楚粳25号”、“楚粳26号”、“楚粳27号”、“楚恢7号”、“楚恢12号”、“楚恢13号”、“楚粳优1号”、“楚粳优2号”、“楚紫优1号”以及引进的“云恢290”、“红优1号”等优质稻品种。“楚粳香1号”经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监督中心分析测定,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米标准;“楚粳24号”在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云南省粮食局联合组织的第三届优质稻品种评审会上,被评为优质稻品种;优质小麦新品种“繁19”、“96鉴-4”的育成推广,填补了长期缺乏优质小麦新品种的空白;玉米“大白单1号”、“楚白单4号”等新品种的育成推广,解决了鲜食玉米的需求,提高了全州的玉米生产水平;土肥等其它科技措施的研究推广,有力推动了全州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抓好推广是关键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于科研工作的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中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争取政府重视,加强体系建设。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中体制不顺、渠道不畅的“瓶劲”问题,理顺了州、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体系,从体制上保障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发科技成果。在每年的小春生产中,与州面粉厂合作,在我州小麦生产重点乡镇推广种植“96鉴-4”等优质小麦新品种,由州面粉厂按既定订单收购,使粮食加工企业在获得优质原料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大春生产中,结合优质米基地建设的实际,与优质米加工企业合作,大力推广“楚粳香1号”、“云恢290”等优质稻品种。其中“楚粳香1号”优质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场价高0.50元,“云恢290”优质米每千克比普通米市场价高1.80元,农民种植优质稻增收的效果十分明显。三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彝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广大农村中,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科技兴农意识不强,科技应用水平较差。贫穷落后的县乡与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在自然条件、科技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科技推广普及层次较多且量大而面广,增大了科技推广的难度。针对这一客观实际,我们加强了农村科技培训,指导和支持各级农业科研推广部门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召开科研成果示范推广现场会,建立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热线,在乡镇集日宣传科技成果,让广大农民对先进科技成果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使广大农民能自觉地接受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四是认真抓好全州常规农业技术的推广。通过州县乡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逐年得到了加强。全州每年平均完成水稻旱育秧12806亩,其中塑盘简化育秧3307亩,共移栽大田38.418万亩;推广壮秧剂27吨,秧田应用1120亩,移栽大田16800亩;推广水稻抛秧31101亩;推广摆秧23282亩;完成水稻双龙出海条栽88.036万亩;推广优质稻62.01万亩,其中特优稻21.95万亩;推广玉米育苗移栽15.355万亩;推广旱作立体间套种16.807万亩;实施地膜玉米13.013万亩;推广“沃土工程”示范样板103490亩,辐射带动837470亩;推广平衡施肥技术1594808亩,推广作物专用肥618553亩,推广中微肥805898亩,推广种植绿肥218199亩,秸秆还田519458亩。

四、成果开发是重点

尽管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传统科技成果转化体制的延续和涉农部门利益机制的约束,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不顺,渠道不畅,科研推广部门难以将新品种和新技术等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难以在种子开发等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综合实力提高缓慢。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增强科研成果开发的自主性,使科研成果的开发为农业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我所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依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于199 年申请,200 年农业部授权保护了5个农作物新品种,拥有独立的新品种权。其中,水稻新品种为楚粳23号、楚粳香1号、楚粳24号,玉米新品种为楚白单4号和楚单7号,2003年前获新品种权保护的数量占全省总数的50%,居全省农业科研院所之首。2003年已申报四个品种(其中水稻3个,玉米1个,水稻品种为楚粳26号、27号、楚恢7号,玉米品种为楚单8号)。2004年,拟订申请保护2个水稻新品种(楚恢12号和13号)。

通过申请新品种权的保护,为独立自主和高效地开发科研成果,增强自身实力打开了新的局面,品种权对育种的反哺作用已初现端倪。第一,拥有独立的品种权后,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发经营获得品种权的新品种,充分保护了我所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果。第二,有效改变了部份推广部门长期以来忽视知识产权,无偿开发经营的状况,规范了拥有品种权新品种的开发。第三,在开发经营中,我所把开发拥有品种权的新品种作为带动科研成果转化,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的突破口,依法委托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及州内外个体户经营“雄丰”牌种子,走出了一条育繁推结合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即保护新品种权,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成果转化,开展经营服务,提高整体实力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以明确“责、权、利”的方式,与州内外开发商广泛合作,加大开发力度,极大地提高了新品种的开发效益。2003年以来,己有3家州外的种子部门、6家州内的种子部门签定了开发协议,带动我所科技成果的转化年平均利润突破了100万元。已授权品种在州内外的推广面积逐年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现。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虽然我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省内外“中海拔”稻区在楚粳系列水稻优良品种的推广中,授权品种被侵权的现象广泛存在。为此,我们在维权工作中重点强化了以下方面。一是对授权品种被侵权的情况作了深入调查,并向省农业厅和州农业局作了汇报,得到了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二是针对州内市场存在的侵权行为,邀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就“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座谈,并就进一步强化授权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共识。经协商决定,在2004年以后授权品种的开发利用中,开发单位必须向提供品种的单位支付一定的使用费,开发每千克种子支付0.07元,并逐步统一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针对州外市场存在的侵权行为,在省农业厅科教处的指导下开展了维权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部份种子企业及科技推广部门已前来协商合作开发授权品种有关事宜。四是每年的4月26日,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新品种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五是在维护授权品种权益的同时,主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依法积极生产经营推广应用授权的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科学管理是保障

为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及其它各项工作有序、规范、高效地进行,我所在市场经济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针对全所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管理出科研成果,管理出经济效益”方面的教育,使全体科技管理者和科技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全面、系统、综合的农业科技管理新观念。与此同时,在涉及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人才培养、经济核算、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考勤管理、履职考核、利益分配等各项工作中,结合事业单位的改革,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管理的杠杆作用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向管理要科研成果,要经济效益的规范化管理新局面。通过推行科学管理,推动了我中心科研工作持续发展,技术推广稳步推进,成果转化明显加强,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兴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全面发展是目的随着科研推广及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逐步显现,科研成果转化效益的稳步提高,为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科研推广基础设施逐年完善,逐步改善了科技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步形成了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成果保护和开发转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尽管科研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的竞争形势,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仍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的科研、推广、开发一体化进程中必须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力争申请保护的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较大的开发潜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确保先进的农业科技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以诚实守信、友好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与省内外、地州市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部门之间进行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与广大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各项授权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开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篇二

1 概况

秀山县地处武陵山腹地, 是渝东南门户, 素有“小成都”之美称, 现有耕地面积6.4万hm2, 全年平均气温16.5℃, 无霜期290 d, 日照时数1236 h, 年均降雨量1330 mm, 粮油 (水稻、油菜) 、蔬菜、水果、金银花、茶叶是秀山县五大举旗产业。

秀山县现有3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核定编制87人, 实有人数85人, 推广研究员2人, 副高级职称15人, 中级职称28人;有3个街道社会服务中心、24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核定编制267人, 实有182人, 中级职称12人。

2 秀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和机构建设

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任组长, 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县政府办、县农委、县财政、县人力社保、县审计、县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秀山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 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明确职责, 分工负责

3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直属县农委管理, 负责3个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和24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指导工作, 3个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和24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权、物隶属当地人民政府领导管理。

2.3 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按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要求制定相关文件、实施方案、考核办法, 认真组织实施, 做到工作有条不紊, 上下链接不断, 做到事前有方案、事中有记载、事后有总结。

2.4 聘请专家服务产业发展

每年聘请10名资历深、实践经验丰富的县级专家, 发放聘书, 签订专家指导协议书, 专家实地现场指导20次以上, 为秀山县五大主导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2.5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根据秀山县产业发展情况, 每年规范建设一定规模的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2.6 创办农民田间学校

根据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和农民的需求, 积极创办农民田间学校。

2.7 完善技术服务模式

采取以“专家联系到产业”、“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 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基地网络模式。

2.8 组织参加知识更新培训

每年选派100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参与国家、市级、县级组织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2.9 确认科技入户指导员

每年确认100名科技入户指导员, 其中县级部门33人, 占33%, 街道、乡镇67人, 占67%。

2.1 0 综合考核服务质量

科技入户指导员实行“一人一档、一交一签”的考核方式, 所有材料要求交纸质件和电子件, 本人签字装档备查, 对技术指导员进行18项120分制量化考核, 综合考核实行末位5名淘汰轮聘制。

2.1 1 培育科技示范户

每年遴选培育1000户科技示范户, 分布在全县200个左右的行政村, 涉及粮油、蔬菜、水果、金银花、茶叶等产业。

2.1 2 加强政策宣传与报道

充分利用中国农技推广网、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秀山农业农村信息网等网站, 以及重庆日报农村版、秀山报等报刊, 广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工作情况、主要成效、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等。

3 秀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3.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形成

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加强队伍、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形成,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 农业科技服务效能不断提高。

3.2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初步形成

以“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模式初步形成, 实行全程式技术服务, 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指导, 推广技术覆盖面不断扩大, 效果逐渐明显, 基层农技人员田间技术服务指导频率增多、履职性不断加强, 科技指导员每年到田间平均技术指导达60次以上, 服务对象满意度测平逐年提高, 2013年测平达到82.82%。

3.3 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提高

根据不同需求, 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培训的方式, 加强农技推广业务知识的更新, 人才基础不断夯实。先后有500余人次参与了培训, 受训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知识层面不断拓展。

3.4 基地建设和技术示范效果好

规范建设了清溪万亩优质粮油示范基地、岑溪高端猕猴桃示范基地、钟灵金银花示范基地等38个, 规模达1474.5 hm2, 32个新品种、55项次新技术得到了试验示范, 为秀山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供了科学数据。

3.5 农民田间学校作用明显

高标准规范建设岑溪乡和平村猕猴桃、清溪场镇粮油、洪安贵恩茶叶等农民田间学校9所,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得到了创新, 参与农民田间学校学员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产业经营成本普遍降低, 种植成本比未参训学员下降了12.8%;种田水平、产品数量及质量得到提升, 学员种植户比未参训学员收入增加10.5%以上,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3.6 农业技术推广效果明显

按照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年以上, 由本人自愿申请、所在单位推荐、项目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累计确认了500名次科技指导员, 与5000户次科技示范户签定了技术服务协议书, 每年每户实地技术服务指导6次以上, 累计入户技术服务指导31500余次, 以推广规范化 (增窝增苗) 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病虫专业防治、绿色防控等农业增效实用技术累计85项次, 技术到位率达98.5%, 主推粮油品种‘渝香203’、‘T优111’、‘Y两优1号’、‘油研10号’等新品种32个次, 特经作物主要推广福鼎大叶茶、‘红阳猕猴桃等5个, 良种覆盖率99.8%, 举办集中培训1000期, 咨询人数达7.2万人次, 发放技术宣传资料30.5万余份。

3.7 科技示范户综合素质提高

按照示范户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交通便利、种植面积0.13 hm2以上、家庭劳力2人以上、有联系电话、积极性较高、辐射能力强等9大条件中, 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重点户中培训科技示范户, 累计培训科技示范户5000户, 通过培育, 科技示范户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逐年提高, 每年节本增效达10%以上, 辐射带动周边10万余农户产业发展, 辐射规模5.05万余hm2, 节本增效达5%以上。

3.8 宣传报道开展及时充分

科技指导员积极编制年度工作方案、分户指导方案、信息报道, 共撰写了500篇年度指导工作方案, 5000篇分户指导方案, 采编信息报道3950余篇, 其中国家级网站、刊物发表85篇, 市级级网站、刊物发表423篇, 县级网站刊物发表200余篇。

3.9 上级部门充分支持与肯定

秀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 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无间断地列入了重庆市34个项目实施区县之一, 特别是近两年以来, 秀山县在项目实施中的新做法、取得的效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和兄弟区县的借鉴。

4 秀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建议

4.1 制定农技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贫困边远地区人才引进、留住难, 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人才进入, 安心服务。

4.2 加大农技专业人才引进

街道、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非专业知识人员较多, 建议相关部门人才引进中侧重本专业人才引进。

4.3 加快年轻农技人才培养

秀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龄化, 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年轻人的引进、培养, 保障秀山县农业技术推广后继有人。

摘要:介绍重庆市秀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取得的主要成效, 并提出制定农技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大农技专业人才引进、加快年轻农技人才培养等建议。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篇三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398—01

1、当前制约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一些问题

中国现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伴随对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

1.1 认识不到位这是一个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些人认为农业的关键问题解决了,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忽视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引导结构调整、防范农业危机、提高农民素质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二是对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认识有偏差。三是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如何定位的认识不全面。近年来,农业科技服务市场获得了较快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在一些地方逐渐发育成为新的市场主体。有的同志看到了社会力量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忽视了依靠市场兴办公益性事业的局限性。有的同志片面地认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就是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简单地推向市场和社会。这也是导致一些地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转制解体、农技人员被迫下海的重要原因。

1.2 财政支持严重不足这是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力量主要是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其服务功能也主要体现在县乡两级。由于大部分县级财政不宽裕,乡镇财政很困难,尽管不少基层党政领导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可支配财力捉襟见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县乡财政支持不足外,整个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经费也明显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水平。由于投入不足,现在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设施设备上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服务设施和手段落后及服务水平低下;现有的农技人员人头经费和工作经费水平低,难以吸引大中专毕业生进来。这种财政供给的窘迫状况,严重制约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的正常发挥。

1.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改革滞后。

自1999年启动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大部分地方为了适应新的农村税费体制对县乡尤其是乡镇机构进行较大幅度的精简,一些地方因为落实中央的政策有偏差,致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受到较大冲击。同时,不少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也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能立足于发挥推广服务等公益性职能,没有主动进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一些地方农业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和经费的积极性高,对如何通过改革强化自身建设、推动事业发展关注和研究不够。

2、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明确公益性职能。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设立在县、乡镇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林业、水利、畜牧业、农业机械、渔业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参与制定本区域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关键技术和新品种、新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及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与推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与强制性检验;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

2.2 合理设置机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按行业设置。

产业特色突出的县(市、区)也可以因地制宜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和完善全省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豫发[2005]1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以保持稳定。充分发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优势,按照县域农业产业特色向乡镇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直接面向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决仪器设备、交通工具、办公和试验示范场所,为派到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承担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和农村审计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

2.3 科学核定人员编制。

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需编制由各县(市、区)政府根据公益性职能和任务,参照有关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参考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测算、合理确定,按程序审批。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低于全县(市、区)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燉3,县、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比例。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不得与经营性服务人员混岗混编。

2.4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农民需求变化和农业技术推广规律,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提高农业技术的到位率。立足当地农业生产需求,遴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组装集成配套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逐步形成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利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网络和服务热线,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化、信息化远程服务,及时为农民解惑答疑;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户),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利用科技大集、科技下乡、科技流动服务车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合作,依托其技术和人才优势,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切实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领导

3.1 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省政府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任召集人,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编制、人事、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参加,负责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审批县级实施方案,督促指导改革工作。联席办公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厅。省辖市、县(市、区)政府也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改革按时完成。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明确分工,做好机构编制、人员安置、财政保障、基建投入、科技项目支持等工作。

4.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篇四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市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加速了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一、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情况

按照农业部、省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要求,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自2008年启动以来,经过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宣传动员、公开竞聘、检查验收五个阶段的工作,改革已全面完成。2009年8月以双政发[2009]14号文件下发了改革方案,并及时上报,经过一年多的推进,改革已基本完成。这次改革,由市编办重新核定了编制,全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定岗定责,人员统一归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管理,并纳入市财政开支。目前,全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稳定,素质较高,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改革后,市、乡镇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共有各类技术推广人员180人。其中:市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职工73人,包括:技术干部62人,管理人员1人,工人10人。在技术干部中具有正高技术职称的1人,副高技术职称18人,具

1有农艺师技术职称的28人,具有助理农艺师技术职称的14人。乡镇农业中心现有推广人员107名。其中,技术干部103人,工人4人。在技术干部中,副高1人,农艺师32人,初级42人,无职称非专业人员29人。

在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详做细思想工作,消除改革的负面影响。此次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涉及到全市广大农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稳定的大局。因此,在改革过程中,把做详做细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从全市农业、财政、人事等相关部门抽调12名专业干部,成立了4个工作组,分片包乡镇推进改革工作。对竞聘上岗、人员安置等敏感问题都实行民主座谈,充分尊重基层干部的意见,体现群众的意愿,尽量避免产生矛盾和问题,诱发不稳定因素,全市改革过程十分顺利,没有出现任何上访。

二是开展多层面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虽然本次改革中人员上岗本着专业对口的原则,但是仍有部分新充实到推广体系的基层农业技术员,有的不是农业专业出身的,有的以前没有从事过技术推广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农技服务,在人员到位后,重点加强了乡镇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与重点业务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对乡镇118名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了一个星期,然后把他们分成5个组,到中心植保、土肥、推广各业务站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业务培训,使基层技术人员全面了解掌握了农业生产的各项技术,培训结束后,又进行了结业考试,合格的允许上岗,不合格的继续学习。真正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指导的业务骨干。

三是健全机制制度,实行严格管理。在改革中引入竞争流动机制,全面落实人员竞聘上岗制度,农技人员实行全员聘用,3年一聘,竞争上岗。同时,加强了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对农技人员实行考评和任期考评制度,并把考评结果、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绩付酬。以此调动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创新服务形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市乡两级技术人员作用,提高技术推广实效,在组织开展常规技术培训的同时,不断创新技术服务形式。一是开通农技110热线服务,随时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二是加强了现场技术指导。在春耕、夏锄等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全市200余名技术人员全部深入到田间地块,进行现场指导。三是开通农技直通车。市农业中心配备了台农技直通车,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四是做好技术示范。在每个乡镇都建设了千亩示范田,向农民集中展示深松整地、大垄覆膜、大双直及小垄密植的先进技术及高产栽培模式,便于农民参观、学习、效仿。

二、农技推广工作情况

近年来,为巩固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地位,全市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的新

思路、新途径。全市农技人员勤奋工作,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环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创建于1983年内部设置:“七站二室”。即: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环保站、基层站、经作站、信息站、化验室、办公室。全面负责承担着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指导等工作,是农业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核心部门。为了改善办公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008年多方筹集资金对中心,辟址新建。新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招待所、食堂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锅炉房、库房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并更新了部分教学和实验仪器设备,使技术推广和实验能力大大增强。

(二)开展科技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为了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围绕高产高效先进农业技术以及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集中培训,农业中心每年冬季,利用两到三天时间对各乡镇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培训120余人,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讲课,采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授课,直观、清晰、易懂。巡回讲课,农业中心和乡镇农技人员深入到村屯进行巡回讲课,受训人数12000多人次;电视讲座,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视讲座。每年电视讲座10余次,受训人数

达到15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每年发放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农田灭鼠技术资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资料,农技110宣传资料,《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等5万余本;农技110热线服务,每年农技110热线服务200多次;六是技术指导,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深入到田间地块技术指导,针对农民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以问答式、互动式等方式进行培训,打破以往走过场、教师一言堂、满堂贯的传统模式,真正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三)创新推广模式,推广农业新技术。

一是推广玉米双高栽培模式。大力推广玉米大垄覆膜、大双直、小垄密植三大高产栽培模式,每年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平均亩增产250公斤。

二是开展全面农田灭鼠工作。2010、2011年连续两年开展全面农田统一灭鼠工作。防治面积达668万亩次,防治效果显著。挽回粮食损失约4亿斤,挽回经济损失达2亿元。

三是开展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工作。2009-2011年连续三年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达到100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达1.2亿斤,挽回经济损失6000万元。

四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承担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面积150万亩,亩节本增效50元,总节本增效7500万元。

五是展示农业技术,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的自身技术优势和推广主渠道作用,给农民

5.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篇五

补助项目成效及经验

摘 要:该文介绍了2013-2014年度兴义市在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做法、成效与经验:通过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对技术指导员及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培育科技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做法与经验;兴义市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9-19-04

基本情况

兴义市隶属贵州省黔西南州,全市国土面积 415km2,耕地面积25 866hm2。辖26个乡镇、151个行政村。2012年末总人口数为74.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9万人,14.68万户)。201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 286 000万元,财政总收入312 00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为286 48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 849元/人。

1.1 主导产业现状 第一主导产业蔬菜生产现状:蔬菜产业覆盖全市29个乡镇办,2012年种植规模9 786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7.84%,产值68 948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4.07%,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68%。2013年计划种蔬菜种植面积11 040hm2,涉及农户5.88万户,总产值达86 774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9.80%。主要加工企业有5个,从业人员470人。

第二主导产业茶叶生产现状:茶叶产业分布在我市的七舍、捧乍、鲁布格、猪场坪、敬南、泥凼、白碗窑、乌沙、清水河等乡镇,2012年种植规模4 733hm2,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8.30%,产值10 357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62%,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6%。2013年计划茶叶种植面积达5 000hm2,涉及农户1.5万户,总产值达180 00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18%。主要加工企业有4个,从业人员12人。

1.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 2007年,兴义市人民政府拟定了《兴义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报经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审核后,2008年由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黔府函【2008】62号)。全市已设置市级推广机构6个,乡级30个,共有农技推广人员298人(非专业人员除外),其中:市级70人,乡镇228人,具有大、中专学历以上205人,农技推广队伍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3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9人,初级职称128人,专业人员占80.8%,农技人员工资由市级财政统一支付。初步建立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聘用制度、推广责任制度、三方考核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五项制度。“三权”归县(兴府通〔2009〕51号文件),各项规章制度较健全。项目实施年度目标

2.1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完成公益性职能明确、机构设置、编制核定、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农技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三方考评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和多元化推广制度,明确县级农业部门和乡镇政府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指导职责,保障乡镇农技人员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农技推广工作;确保全县推广机构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全面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规范的运行机制、精干的人员队伍、稳定的经费保障和必要的工作条件。

2.2 促进主导产业发展 实现全市范围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100%。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 000户。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个。开展农民满意的农技人员争创活动。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0名。完善工作机制。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3.1 完善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2013-2014年度,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农技体系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完成公益性职能,明确机构设置、编制核定、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体制,“5项制度”在全市各农技推广机构规范上墙,全市农技人员完善了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三方考评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和多元化推广制度,明确了县、乡(镇)政府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指导职责,保障乡镇农技人员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农技推广工作,确保全县推广机构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达80%以上。全面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实现了“三权”归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推广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3.2 促进了主导产业发展 2013-2014年度全市蔬菜产业完成种植面积11 453hm2,涉及农户6.24万户,实现总产值可达94 868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2.45%。建立标准化蔬菜示范区3个,设施蔬菜基地示范基地1个,发展专业合作组织8个,主要加工企业有7家(个),从业人员66人,筛选主导品种5个,主推技术4项,实现了全市范围蔬菜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100%;全市茶叶产业完成种植面积5 233hm2,涉及农户1.62万户,实现总产值可达19 880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6.63%。建立标准化茶叶示范区3个,发展专业合作组织4个,主要加工企业有6家(个),从业人员22人,筛选主导品种5个,主推技术4项,实现了全市范围茶叶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100%。

3.3 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全市培育科技示范户1 000户(其中:蔬菜产业示范户800户;茶叶产业示范户为200户),由农户自愿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择优推荐,乡镇农技站筛选,上报县农业和扶贫开发局审核后,须在示范户所在村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再报兴义市农业和扶贫开发局确定。编制示范户基本情况统计表,并由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签订责任合同。

3.4 建设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个 2013-2014年度分别在敬南镇的白河村大坡组、下五屯办事处的坝佑村下补路组、木贾办事处的枫塘村街上组,分别建设茶叶、蔬菜产业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个。

3.5 开展农民满意的农技人员争创活动 根据省农委印发的《2013年贵州省农业科技服务“送、带、促”活动方案的通知》(黔农办发〔2013〕143号)文件,我市制定了2013年兴义市农业科技服务“送、带、促”活动方案,其活动开展情况有:

3.5.1 双送双带双促示范活动 推进“美丽乡村”主体活动,加大了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力度,积极协助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拍摄兴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宣传美丽乡村万峰林;将万峰林8个行政村作为一个整体向农业部申报了“美丽乡村--中国兴义万峰林”,同时撰写了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材料《依托峰林田园,建设美丽乡村--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万峰林模式》。

3.5.2 农民满意的农技员争创活动 在农民满意的农技员争创活动中,要求技术指导员充分发挥技能、提高服务质量,争取争当农民满意的农技员。

3.5.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与指导活动 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兴义市以全省实施“5个100工程”为契机,突出地方资源优势,以蔬菜产业为主、种养加相结合的现代高效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从土地、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全力支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

3.5.4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活动 围绕我市实施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我市招聘技术指导员100名,其中:蔬菜技术指导员80人、茶叶技术指导员20人。对技术人员培训,采取当地培训和异地培训方式进行,30名到省农科院进行培训;70名到黔西南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主要做法

4.1 政府加强“统”的功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经兴义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发了(兴府办发[2013]150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领导小组组长由兴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建强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协副主席刘胜兴同志、市农业局局长黄学刚同志担任,成员有市政府办、财政、农业相关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农业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成立了项目实施专家组,下发了(兴府办发[2013]149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201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实施专家组的通知》文件,专家组组长由高级农艺师张义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农艺师徐发友、张清胜同志担任,成员有市职各业务站、乡(镇)农技站主要负责人。

由项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监督,把各项补助足额发放到技术指导人员和示范户手中。同时制定了《兴义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兴义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遴选管理办法》、《兴义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管理考核办法》、《兴义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示范基地遴选管理办法》。

4.2 明确职责,加强管理

4.2.1 明确职责 为了使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和实施,达到预定目标,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体系改革相关措施制定,项目资金监管,项目督促检查。县级专家组在部、省级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本地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筛选,负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做好对技术指导员的培训,对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工作等。

4.2.2 加强管理 参与项目实施的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示范户、基地负责人、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等分别签订责任合同,明确分工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4.3 严格按照五项管理制度,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 按照兴义市委的总体部署,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已完成人财物“三权”的移交工作,已制定五项管理制度,按照五项管理制度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是建立规范的农业技术信息收集、发布和反馈机制。二是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三是依托和组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参与重大农业项目的实施,改进推广方式,锻炼和培养推广人员,提高服务效能。四是通过广泛开展科技下乡、进村服务、巡回指导、专业热线等多种形式,有效扩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五是推行技物结合的连锁经营,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科技特派员制度等。

4.4 统筹产业发展、合理安排项目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采取统筹产业发展,合理安排项目措施,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4.5 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 我市主导产业虽然在规模上有较大发展,但在效益上还需提高。为了解决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努力探索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增加产业产值的有效途径。

蔬菜产业:基地积极探索有机蔬菜生产工艺,开展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抗旱滴灌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有害物质监测)。通过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2013年蔬菜产值达到了6 458元/667m2,比2012年增1 324元/667m2(2012年产值5 134元/667m2),增25.79%。产品远销广西、云南,对我市今后蔬菜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茶叶产业:我市茶叶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品种老化,产量低,严重制约茶叶产业发展。基地针对这一问题,由七舍镇七舍村、敬南镇白河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引进金华小叶茶、福鼎大白茶、龙井43号、乌牛早等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并取得成功。在基地深入开展茶叶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害物质监测技术、精加工工艺,提高茶青产量,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保障。现全市已经种植乌牛早1 333hm2,龙井43号933hm2,产值达4 120.00元/667m2。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我市的茶产业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上有较大突破,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为实现我市产业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4.6 围绕主导产业,组织技术指导员开展技术服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位技术指导员作好围绕主导产业、示范户做好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在管理上,实现县、乡共同管理,制定各项制度,按照“三方”考核办法进行考核,每季度检查工作日志,对违反制度技术指导员实行个别谈话、辞聘处理。通过加强对技术指导员的严格管理,全市技术指导员2013-2014年度平均每人入户指导产业94次,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34个,实现了蔬菜平均产值6 458元/667m2,比2012年增1 324元/667m2(2012年蔬菜产值5 134元/667m2),增25.79%;茶叶种植面积5 233hm2,比2012年增加1 760hm2,增50.67%,平均产值2 532元/667m2,比2012年增414元/667m2(2012年产值2 118元/667m2),增19.55%;示范户2013年人均收入9 868元,比2012年人均收入8 923元,增945元,增10.59%。

4.7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开展农技人员技术培训 根据项目安排,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我市招聘技术指导员100名(其中乡镇76人、市级24人),其中:蔬菜技术指导员80人、茶叶技术指导员20人。对技术人员培训,采取当地培训和异地培训方式进行。当地培训于2013年12月10日在黔西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培训技术指导员70名;异地培训依托贵州省农科院进行培训,分3期进行,培训技术指导员30名。培训采用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上采用教师主讲、学员提问、师生互相交流等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掌握我市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学员普遍反映:培训教师讲课深入浅出,切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教学手段直观、先进,图、文、声、像并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员反映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技人员技术水平,提升了基层农技干部的综合素质。

4.8 深入开展“三结合”,促进产业发展

4.8.1 项目实施与现在规划的现代农业园区相结合 项目安排的基地建设、技术培训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规划进行,为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先行铺路。

4.8.2 产业发展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结合 我市规划茶叶、蔬菜产业,主要与茶叶深加工、蔬菜保鲜、蔬菜批发等企业结合,保证产业发展无后顾之忧。

4.8.3 产业发展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围绕产业建立的,它为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通过三结合,在茶产业发展中茶青由茶叶深加工企业按保护价收购,做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蔬菜生产、储藏保鲜、运输得到保障。

4.9 扩大项目宣传,提高辐射能力 一是市政府分管市长、市政协主席在项目启动会上强调:市政府、市政协将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把项目纳入考核内容。二是技术指导人员下乡必须佩戴胸牌,接受广大农民监督。三是示范基地挂牌,注明建设内容。四是加大科技(下转34页)(上接21页)服务力度,创建高产、高收入典型示范户,通过媒体报道提高辐射能力。五是建立永性标牌,接受社会监督。六是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提高投产比,通过项目简报进行宣传。主要成效和经验体会

5.1 主要成效(1)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我市主导产业发展规模有较大发展和提高,茶叶种植面积现已经达到233hm2,比2012年增加1 760hm2;蔬菜种植面积现已经达到11 453hm2,比2012年增加646hm2;现已经建成666.7hm2蔬菜基地2个,333.3hm2蔬菜基地4个。(2)农技人员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能满足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形势。(3)建立了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建全了农技推广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农技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整体素质。(4)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2013年实现蔬菜产业收入9.49亿元,比2012年(6.9亿元)增加2.59亿元,增37.54%;实现茶产业收入1.99亿元,比2012年(1.04亿元)增加0.95亿元,增91.35%。

5.2 经验体会

5.2.1 体系改革是基础 我市通过体系改革,明确了职责,建立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和考评激励,增强了广大农技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广大农技人员踏踏实实为“三农”服务。2013年秋种期间,全市298名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从2013年9~12月,放弃双休假日,指导帮助农民按质按量完成秋种计划,通过体系改革,广大农技人员又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

5.2.2 示范基地建设是关键 蔬菜基地建设,为保障城市蔬菜供给,起到了关键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组织农民到基地观摩学习,带动了蔬菜产业发展,为沿边贫困乡镇农户找到致富路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篇六

近年来,我们**县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事业站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构建全新的农技推广体系入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全面转变工作职能,竭力服务“三农”发展,取得可喜的进展。到目前为止,以“优化县级、强化区域、取消乡级、完善村屯”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不仅理顺了体制,健全了机制,而且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工作成效十分显著。我们的作法是:

一、主动探索,把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作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突破口

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后,各站所普遍存在体制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人浮于事、服务质量较差、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特别是把原来的农技推广站并入农业中心,极大地削弱了农技推广工作。一是农技推广体系残破不堪,不能适应工作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农技推广体系的状况,可以说是,“网破、线断、人散”。所谓“网破”,就是县、乡、村、屯的四级农技服务网络已不复存在,机构只有县、乡两级,不能有效覆盖全县;“线断”,是指村屯出现断档,农技服务工作不能延伸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人散”,是指大部分原来的农技推广队伍不稳,人员流失。机构改革后,我县10个农村乡镇中,8个乡镇都只有一名农技专业人员在岗,另外两个乡镇则没有专人抓。二是农业灾害频发的严重后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由于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盲目施用化肥,加之对各种病虫害缺乏有效的监控和预测,多种病虫害极易大面积发生。去年我县就发生了严重的水稻稻瘟病和大豆菌核病,由于农技服务力量弱化,防灾减灾措施无法落实到位,损失十分惨重。三是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强烈愿望,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群众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科技、用科技,科学种田致富的意识不断增强。而农技推广体系断层,使农民与科技人员的联系缺失,农民群众渴望获得高水平农业科技服务的愿望难以实现。面对这种形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领包乡镇县领导,深入乡村进行了全面调研,并组织相关同志到辽宁省辽阳市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调研和学习大家一致感到,必须对现有农技推广体系进行改革,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为此,我们确定了从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入手,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趟路子的工作思路。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改革方案,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今年年初,就扎实启动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

二、改管并举,在完善新的农技推广体系中探索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新途径

实践中,我们积极研究乡镇事业单位的工作运行规律,集中在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上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摸索经验,为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积累经验。

1、改革体制,建立县乡村屯四位一体的服务网络。一是优化县级。把县农科所并入县农技推广中心,重新明确工作职能,撤销原来分工过细的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新组建了测试中心、植保站、科研所和综合办。二是强化区域。根据行政区划和农产品区域分布,跨乡镇组建了上集、阁山、靠山三个区域中心站,分别重点研究推广水稻、大豆和瓜菜生产适用技术。从县推广中心择优选派12人,从原来各乡镇的农技推广人员中择优选聘15人,到三个区域中心站工作。三是取消乡级。就是把乡镇农业中心的农技推广职能划出,归属区域中心站。四是完善村屯。根据屯型大小,在每个屯选定2—3户科技示范户,每个村都成立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分别设会长1人。全县现成立农技推广协会76个,选定科技示范户307户。

2、创新机制,保证改革不流于形式。好体制必须有好机制才能健康运行。因此,工作中,我们在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建立完善了一系列配套机制。一是死编活人。对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各区域中心站的编制采取定编不定人的办法,实行动态管理,以利于人员的补充和合理流动。二是竞聘上岗。县乡村屯四级农技推广人员均按照既定工作方案,经过严格选聘上岗。县中心核定编制37个,41人参加竞聘。对此,我们采取外地出题,封闭考试,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纪检委、人事局全程监控把关的办法,确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落聘的4人待岗,只发基本工资,三年内单位有空岗,允许其参与竞岗,未能重新上岗者三年后交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三个区域中心站选聘的27人,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对各乡镇落聘的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由乡镇政府安排其它工作,取消其相应的技术岗位待遇。各屯科技示范户的选定,通过本人申请、群众举荐、村委会筛选、区域中心站考核的办法,层层把关产生。村科技推广协会会长,则由全体科技示范户选举产生。三是工资活发。对县乡村屯四级科技推广人员,我们都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确定工作目标,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办法。把工作完成情况与其经济报酬直接挂钩,以此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县中心和区域站人员,我们将其津贴的30%和奖金作为岗位工资活发的部分,视工作情况兑现,实行上下浮动。示范户和会长,也视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包括补贴在内的各项待遇。四是合同管理。所有上岗人员均签订严格的用人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管理,照章办事。

3、政策保障,给予改革全方位的支持。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是机构升格。将县农技推广中心确定为正科级单位,三个区域中心站确定为副科级单位,三个区域中心站的站长上挂县中心的副主任。二是强化管理。将区域中心站的人、财、物、事四权上收,由县推广中心垂直领导,所在乡镇协管。在经费上,区域中心站对县推广中心实行报帐制,由县中心在财政结算中心统一核算。三是资金支持。区域中心站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按实际聘用的在职人数核定。在此基础上,财政每年还为每个区域中心站增拨经费1万元。对乡镇竞聘上岗的区域中心站人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屯科技示范户给半垧平价机动地,每年给予200元的科技示范补助。村农技推广协会会长给1垧平价机动地,每年给予400元的科技示范补助。四是帮助解决办公场所。县里通过多方努力,为三个区域中心站都暂时解决了办公用房,保证工作所需。

三、彰显成效,改革后的农技推广体系迸发出强大的活力

我县农技推广新的机制体制运转以来,成效立竿见影。

1、构建了全新的农技推广体系。通过优化县级,强化区域,完善村屯,形成了完整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彻底解决了村屯断层的问题,实现了对农民群众的零距离服务。通过取消乡级的农技推广服务职能,由县中心垂直管理,从而解决了都管都不管的问题,使体制更加完善、科学。特别是改革后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得以壮大,专业人员达到27人,村屯两级达到383人,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乡镇有人在岗没人干活、村屯两级没人管的问题。

2、切实提高了农技服务质量。新的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后,改进了服务方式,优化了服务方法,不仅使农民群众现实得到了实惠,而且留下了一支不走的科技队伍。区域中心站向农民发放服务咨询卡,公布农技人员的电话号码,农民遇到疑难问题直接打电话咨询,电话说不明白农技人员直接到现场指导。过去搞培训只能在村里把群众集中起来,蜻蜓点水,一晃而过,而现在直接到农民家里,到田间地头现场培训,一杆子插到底,极大提高了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仅年初以来,全县农技培训就达到3.5万人次,占全县总户数的80%,基本达到了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过去农技推广只能抓到乡级,现在是县中心抓区域站,科技人员包村、包片,包屯、包示范户,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直接做给群众看,由过去的指挥员变成了战斗员。像**乡**村的协会会长**,今年大胆引进8个品种进行水稻超稀植示范,最后在群众的参与下优选出两个品种,准备明年在全村大面积推广。长山一部的示范户**,今年采用两段式育苗种植水稻45亩,带动全村两段式育苗种植面积1050亩,每亩增产200斤。

3、调动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制定区域中心站、农技推广协会、农技推广科技示范户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以及实行三年合同管理、末位淘汰等工作机制,既解决了人浮于事、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又使科技人员有了危机感,感到不干不行、干不好不行,从而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同时,区域中心站给农技推广人员搭建了广阔的创业舞台,使大家的专业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有干事的环境,有工作待遇,有社会地位,有成就感,真正有了“回家”的感觉,工作很有干劲。像县中心选聘到乡镇区域站的一名科技人员,把正在哈尔滨私企打工的爱人找回来照顾孩子,使自己能够全身心地干工作。一名原在后头乡的科技人员被选聘的**区域中心站,两周后就把家搬到了*镇。此外,由于经常接触群众,面对群众的咨询,许多技术人员怕被群众问住,主动学习的意识也普遍增强。今年在科技人员的要求下,我们先后举办了四期技术人员培训班,并把三人送到东北农大学习。特别是水稻稻瘟病有所抬头时,我们把省水稻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农科所的**研究员**棱,给技术人员“补脑”、“充电”。

4、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科学完善的体制、公平合理的机制、心顺气畅的环境,加快了全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全县共建立科技示范园区84个,面积22800亩,新技术20多项。其中,推广水稻超稀植面积3万亩,两段育苗示范2000亩,平均增产20%。大豆45cm窄行密植面积15万亩,平均增产10%。科学测土配方4000样,面积40万亩。病虫草害防治面积达到220万亩次,使一度显露的水稻稻瘟病和大豆菌核病得到有效遏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今年,我县农业获得了大丰收,粮豆总产将突破6亿斤大关,创10年来最好水平。

7.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篇七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便一直是政府驱动模式, 政府通过对农业科研部门进行投资的方式来促进科研部门进行研制, 然后由政府将其研制成果进行推广, 国家下达行政命令予以辅助。整体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传递过程, 最终农民只能够被动的接受。如果说此种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还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话, 那么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弊端已经明显的显现出来。通过对我国农业部开展的多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 我国传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弊端主要为:

1.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问题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包括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水产局等多个部门, 而每个部门下属又分为诸多推广机构, 有些县还结合了自身的发展要求, 划分出了各种各样的指导站等。在乡镇地区, “七站八所”已经成为了常设机构, 再加上派出机构等, 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机构数量十分多, 但是这些机构相互之间并没有过多的沟通与交流, 这样复杂、繁多的机构设置, 不仅为管理、运行方面带来一定的困难, 更加会由于各个部门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水平不足, 而影响到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并且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多数都是归乡镇政府来进行管理的, 有数据显示, 我国70%以上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权限都是完全属于乡镇政府的。这样的管理方式并不利于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基层农技推广经费问题

我国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时, 针对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进行了一次改革, 改革的总体方向为“放开”, 但是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我国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在承担了大部分公益性职能之后, 技术推广便有了较强的经济外部性。而一些在市场中运作很好的农技推广部门, 多数都是抛弃了公益性职能, 甚至有些推广部门在市场经营过程中去坑害农民。因此我国在1999年下达了79号文件, 对各个地区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调整, 并在2000年下达了70号文件, 对贯彻落实稳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政策进行了具体安排, 指出要逐步提高对农技推广事业的投入力度。但是通过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农技推广经费普遍都会被行政单位挪用或截流一些, 此种现象十分普遍。而在我国传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并没有对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定与要求, 导致很多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真的是无力进行农技推广。

1.3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问题

通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2010年底我国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国家编制内人员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数量为总数量的32%, 初中及以下的为16%。虽然从学历方面来讲, 基层编内农技推广人员学历普遍较高, 但是通过深入调查就可发现, 其中有很多农技推广人员都并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在我国乡镇农技推广站进行改革之后, 机构设置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如乡镇地区不再单独设立农业技术站, 而是将原有单位进行合并, 组建出新的服务中心等综合性较强的服务机构, 这样一来, 专业较强的技术人员数量明显减少, 比例也大大降低。另外, 由于农业技术的变革是日新月异的, 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如果不能够定期进行学习, 更新知识储备量的话, 是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的。而由于我国基层农技推广经费、干部领导重视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导致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一直无法紧跟农技变革速度, 严重影响到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 我国传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农业技术推广需求, 也无法跟上我国农业技术变革速度, 因此必须要对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个人认为, 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2.1 多元化组织体系

2.1.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必须要有健全的基层政府推广组织体系, 不仅要有纵向的链接, 更要有横向的完善。从县级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到推广对象之间, 必须要有不同的目标定位、技术条件以及推广环境设置的层级组织, 一方面要避免农技推广工作出现断层, 一方面要防止过多组织层级。乡镇推广站的工作人员是直接与推广对象接触的人员, 并且在推广过程中, 由于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经常会使得农技相关信息无法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反馈,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效率, 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适当的在村子中委派推广人员, 将乡镇推广站和推广对象之间进行衔接。

2.1.2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基层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各层级水平中都要设立一个综合性的推广服务站, 并按照不同的服务职能来进行不同服务中心的设置, 每个中心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职能等, 来设置不同的分部门。

2.1.3 要对一些企业与民间组织的参与给予鼓励和支持, 引入市场价格机制, 让企业能够结合市场需求情况来对自己的产品供给等进行调整, 企业与民间组织的参与能够直接为农民提供相关的生产经营服务, 不仅增加能够满足农民对农技、信息、服务等的需求, 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

2.2.1 要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经费投入, 政府财政部门要平等看待农技推广机构和其他事业单位, 并要另外拨款用于推广站的一些培训费用、设施更新费用以及人员培训费用等。推广站的业务费用要逐年进行提高, 各个农技推广站与相关单位要主动、积极的配合国家农技项目的推广。虽然我国目前一些县市财政较为困难, 无法过多的进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投入, 但是各个省级财政以及国家财政也可以适当加大资金投入, 来弥补县市财政经费的不足。

2.2.2 基层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提高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认识, 认真组织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建立起专业小组来对农技推广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让党政一把手来担任小组组长, 让专家学者以及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来担任小组成员, 切实进行检查与监督工作, 保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 要建立起高效、合理的运行机制, 例如竞争激励机制等, 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以及各种经济手段, 使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和推广人员之间开展良性竞争, 并可以通过效益工资的方式, 激发起推广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2.2.3 还要不断进行农技推广方法的创新, 切实根据推广组织、任务、对象等的综合特点以及相关环境来选择推广方式与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个别农户的信息需求, 可以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 对于一些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 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除此之外,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 来多样化的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在满足农民农技需求的基础之上, 提高农技推广效率和效果。

2.3 优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结构

优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机构, 合理推广人员配置, 加强对推广人员的考核与监督, 通过竞争上岗、职称聘评等制度, 来全面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要建立起奖惩机制与岗位责任制度, 调动起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设置方面, 一方面要考虑专业性和年龄结构, 一方面要考虑人员的工作经验与实践水平, 坚决禁止领导干部的关系人员介入, 合理控制非专业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并且要定期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每年组织为推广人员提供一次学习与进修的机会, 使推广人员的知识系统能够不断进行更新, 使其能够适应农业科技发展的速度, 满足农民对农技推广的需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文章通过对传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与研究, 针对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渊.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J].世界农业, 2012 (05) .

[2]刘坚.总结经验开拓进取, 全面推动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 2011 (01) .

[3]李明.世界农业推广体系现状[J].世界农业, 2010 (01) .

8.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篇八

会议对2012年项目启动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布署,要求各位科技指导员能够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今年的工作中,有计划、按步骤地做好示范县项目各项工作。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重点遴选好科技示范户,与示范户搞好面对面对接,且搞好技术指导对接,为全年工作圆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桦甸市农业局 鲁相臣 李姝 供稿)

集安市将全力创建特色精品乡镇

为了全力抓好创建精品乡镇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集安市创建精品乡镇实施方案》,并于8月21日召开了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暨创建精品乡镇启动大会,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至2015年,利用二年半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包括基本达标阶段、全面建设阶段、提档升级阶段,将乡镇政府所在地打造成镇容镇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地方特色浓郁,能充分体现集安特点和亮点的精品乡镇。

和龙市特产管理总站组织阳光工程培训学员考察黑木耳种植先进基地

为进一步增强学员对国家阳光工程食用菌工专业培训的了解,提高黑木耳种植实用技能,8月7日,和龙市特产管理总站组织85名培训学员到和龙市发展规模最大、种植户最密集的头道镇长仁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在种植基地,学员们认真听取了种植大户由少到多的黑木耳种植发展过程,并与种植大户进行了交流学习。通过此次实地考察,不仅使学员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种植热情,为和龙市阳光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和龙市特产管理总站 王丽华 供稿)

通化市着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

上一篇:村级人居环境整治方案下一篇:争做环保小卫士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