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好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2024-10-29

命好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精选6篇)

1.命好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篇一

命好题学习心得体会3000字

命好题应该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果说“上好课”是对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那么能够“命好题”则是一个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为命好题不仅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学科基本功,对教材能够有全方位的把握;还要求:(一)命题人对学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这样才能命制出既适合学生“胃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好题”;(二)命题人有很强的学科联系的.自觉意识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这样才能命制出既能“入得其中”,又能“出得其外”的好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身的意识。如我在上《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时就结合七(上)《思品》第三章第二节《师生情谊》的内容,让学生就文中的师生关系谈自己的感悟,并形成书面作业;还让一些留守学生谈如何克服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等等。命制这类作业的时候,我就想到让学生学会学科联系,并且把课堂适当向家庭、社会延伸,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所学用于解决自己思想和实践中“难题”,把教师的“上好课”、“命好题”和学生的“做好人”结合起来。

每一份命题都要传达给试题(或作业题)的应答者一个考点,一个要求,而且这个要求应该是清晰而不模糊的,考点的指向性的明确排除了学年、学期或章节考察内容的重复,对提高考点覆盖面,从而全面考察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非常有利,也就杜绝了学生在作业或应试时会“利用试卷做试卷”的小聪明的做法,例如上完《岳阳楼记》这一课后,我设置了一份作业,包含了文中字、词的释义和句子的翻译这样一些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当堂独立完成,

如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前人之述备矣 3、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锦鳞游泳 5、把酒临风 6、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微斯人,吾谁与归?

初看这些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篇名作除了要求学生背诵外,字、词、句的翻译都要过关,一般的老师可能要求学生首先把课文注释全部记取,然后全文翻附贴在课本中。而我命制的这份作业,非但考虑到这篇文章的字、词、句的重点,而且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像字词释义,就既有实词,又有虚词;既有通假字,又有异义词;既有一词多义,又有单词含修辞手法。这样,让学生通过一份作业就让学生掌握了“类”的知识,触类旁通,今后遇到相似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而涉及到句子的翻译,除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关系文章主旨的句子外(后来出到关于文章理解的题目时会有涉及,为了避免重复,这里就不作要求),几乎文中的特殊句式都涵盖到了。虽然语法知识在初中阶段已有弱化,但并非说学生完全不需要这种感性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命制作业题或试题的时候,这种考点的意识还是要有的。对于学生来说,善于把握题目的考点、抓住题目的要求,能够充分利用题目中所给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条件,是一种应试技巧;而全面概括且有条理地写出正确答案,则是一种能力。但对于老师,善于把握考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能力要求了。

2.命好题心得 篇二

经过一个星期的校本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尤其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影响很大。通过充实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获得了很多的感想与心得体会,以下就是我前段时间学习的心得与体会:

1.经过聆听小教室李主任关于‚谈谈如何‘命好题’‛的讲座,受益颇多。命题人应根据测试目的和命题计划编制、组配试卷。命好题则是数学测试有效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一.测试目标

形成性评价的测试目标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终结性评价的测试目标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命题原则

1.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不出偏题、怪题、超纲题。2.问题的用语简明准确,无暗示性,不会使学生误会或产生歧意。

3.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有定论。

4.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较大型考试和重要考试的命题,要编制不少于两份具有同等效力的试卷,另外还要编写试卷参考答案,制定试卷的评分标准。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1.测试材料的选择

材料选择应该与课标要求一致,应该符合学生的文化背景,应该避免偏见,同时材料的选择必须具有真实性和时代气息。

2.技能测试的方法与技术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期中测试或期末测试时,一定要根据具体学情命好题,避免进入‚拿来主义‛误区。

3.作业与命题问题诊断

命题初稿出炉后,应对命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诊断。对于超标超纲题、超范围题、偏题怪题等进行修正或舍弃,同时注意试题有无知识性错误。

4.作业与命题案例评价

教师应对典型的命题案例进行评价,也可对自己的命题进行自我评价,以进一步掌握命题技术和技能,提高命题能力。

5.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渗透

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平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终结性评价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6.有效评价与命好题的关系

有效评价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命好题是有效评价的方法之一测试的一个环节。2.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学习到了讲解小学数学新课程命题的具体要求及其常用方法。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小学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初中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数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命题方式,不同的命题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命题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命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命题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命题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学习,努力 ‚命好题‛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3.命好题学习体会 篇三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习,结合培训所发文本资料,是我深受启发,受益颇多。这次培训的主题是命好题,我主要谈点学习心得:

(1)要学会放松心态。说实话,没有人敢保证一份试题完成后就万无一失,我们要聆听善意的指正,又要面对不友好的吹毛求疪、借题发挥,甚至捕风捉影。所以要放松心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心血和别人的评价。

(2)要享受难得的快乐。命题不是简单的拼凑,命题固然艰辛,但往往会伴有成功的欣喜,而这种短暂的喜悦只能以这种持续的努力为代价,辛苦的积累会有甘甜的产生。

(3)要做个命题的研究者。命题的确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这项工作实用性强、导向性强、共享性强,但终究是一项关于教学测量的技术性工作,谈不上什么研究,要成大器,必须要从命题者走向命题的研究者。

4.命好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篇四

2、把握试题的难度,杜绝偏题、怪题、旧题,控制题量。一份好的试题的难度值在此0。6至0。65之间。一般命题都按照6:3:1或者5:3:2来确定简单题、中等难度题和难度题。当然,不同意义的考试,也可以灵活处理。但我们绝对不能为了考倒学生和其他老师而出太难的试题,这样容易让师生失去信心,也不能为了让学生和家长高兴而出太简单的题,而失去考试的意义。

3、规范试题的描述,讲究科学性。试题的提干描述要清楚、简洁,试题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不能用有争议的试题。选择题的错误选项要有一定的干性,那种一看就很明显是错误的选项是无意义的选项。命题后要进行仔细的校对、审题工作。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自己命的试题,往往看不出毛病,而通过他人的审查,通常会发现试题中的一些问题。同时,校对工作也非常重要,不要等到试卷印制好了,才发现有错误,又要到一个个的考场去改正,影响学生的答题。因此,试卷交付印刷之前应该认真的不看答案做一遍。

5.安徽省高中教师论文 命好题总结 篇五

命题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命好题是一个教师综合素养(专业水平、原则把握、语言文字、版面设计等)的展示。“命好题”,我的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命好-题”,二是“命-好题”。“命好-题”是命题者的意愿,力求将试题命制好,“命-好题”,是指在实施考试之后,由考试目标、考试结果评价,得到公认是“好题”。因此命好题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是要以专业知识做后盾,同时要以教育测量学理论作指导。

1、明确考试目的。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或选拔(教育测量),有考试就必然要有试题,试题的命制自然就要根据考试目的来确定。命题者应该明白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考试,对试题的要求是不同的,即试题所要体现的功能也有差异。具体来讲试题一般具有评价功能、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选拔功能。比如分班考试的试卷,我个人认为这次试卷的命题就要体现它的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一是要为文科班特别是文科这点办选拔人才,二是对高二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高一升高二的学生马上面临的就是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命题应该能指引着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明确命题原则

新课程倡导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倡和鼓励个性化的选择与发展。怎样才能落实好三维目标呢?个人认为命题的关键是要反复地研究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命题的原则。当然,命题人还要注意结合教学进度,根据被考的对象,有关部门对考试的具体要求等等。

3、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列出命题的考点与能力要求层次。

在了解以上一些基本的命题理论的基础上,大家就可以进行尝试进行编制试题了,但是为了能够使你所编制的试题能够尽量符合你当初的命题意图,也为了让你所编制的试题更科学、更规范、更准确,还要列一个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一般地将教学谁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个层次是相互区别

我们依据双向细目表,可以维持试题取样的代表性,使试题的难度、区分度等参数大致确定下来,不会因为命题者个人专长或偏好而使取样、难等有所念偏差。接下来就是编制试题了,要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且要遵循下面的程序:立意----->情境----->设问。立意就是考什么,即考试内容、能力要求相对稳定。情境就是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所考查的内容进行包装,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尤其是要尽可能用学生家乡的、身边的材料导入,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要求。设问指考查方向,要求灵活、多样,多角度进行设问,这样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就设计好了。

4、编制试卷内容 题目总体设计应该围绕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展开。而且还要对所编制的试题进行质量方面的分析,一份试题的质量如何,除了原创之外,还要从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保自己所编制的试题是高质量的试题。难度指试题难易程度,难度系数=该试题的平均得分/该试题的满分值;区分度是指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信度是指所测得的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稳定性越大,一致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效度是指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即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这对不同级别的考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本次分班考试来说,我选择了一些稍有难度的试题来提高区分度,这也是试题的选拔功能所要求的。

5、试题的修订

6.命好题讲稿 篇六

主讲

方勇

2012-02-07

第一部分

各种题型案例及编制技巧

一、填空题

数学填空题是一种只要求写出最后答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的客观性试题,它不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试卷编制的常见题型。因此,很多填空题的设计上缺乏新颖性、趣味性和故事性。

案例1 :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1千克=()克、1吨=()千克 案例1复习了计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运用和联系,但是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没有激励性语言,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去完成习题,只能机械地被动地完成任务。

案例2 :一辆公交车上,老年乘客的人数约占所有乘客的1/6,中小学生人数约占所有乘客的1/2,其他青壮年人数约占所有乘客的_______,请问车上_______人数最多.案例2是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小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对异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进行了练习,也让学生进行了分数的减法练习。此填空题情节性较强,学生愿意解决,也能够解决。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填空题编制技巧

1.题目应简洁明确,在一个题内不要留有过多的空白,一般留有一个或两个空白为宜。2.空白处的答案是唯一的,各题留出的空白长度应一致,以免空白的长度对正确答案的字数产生暗示作用。

3.不要直接照搬教材的原文或公式规则,将空白放在句中的后面或中间,而不要放在句中开头

4.富有故事情节的填空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简短的故事情节,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故事,能使学生了解、熟悉自己身边的事和物,并通过故事感染,运用数学知识来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让枯燥的数学填空题还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现实性、生活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二、选择题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及试卷编制中,选择题使用得很普遍,占有一定的比例。它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叫做“题干”,由问号或陈述句组成,陈述句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另一部分叫做“待选项”,或者叫做“备选答案”。一般选择题的待选项有3至4个,其中一个是正确的(单项选择),有时有两个或几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选择题由于涉及的内容广泛,知识覆盖面大,能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选择题的设计时要使试题具有严谨性、逻辑性、简洁性、准确性、针对性、操作性。

案例1.选项编制不唯一,出现答案交叉重叠的现象

例如:□24÷24=18……□,余数()。

A可能是一位数

B可能是两位数

C可能是一位数或两位数

在编制此例时,命题者给出的3个选项,每一个答案填入括号中说法都能成立,□24÷24=18,余数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所以选项“A”和选项“B”也没错,只不过选项“C”更全面确切一点。如果把选项“A”和选项“B”中的“可能”改成“一定”,那就只有选项“C”这一个正确答案了。

由此看来,命题者在编制选项时,既要提供正确答案,还必须保证答案的唯一性,一定要避免出现答案交叉重复的现象。

案例2.表述不当,漏洞百出,题目缺乏严密性

例如:小明家离学校有3千米,小华家离学校有2000米,他们两家相距()。

A5千米B5000千米C1千米

编制此题时,命题者的目的可能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把3千米转化为3000米,或是把2000米转化为2千米,将单位统一后再把两段路程相加。可在此题中,命题者没有说明小明家和小华家是在学校的两边还是在学校的一边,以及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这就导致小明家和小华家的位置有很多种情况,即使两家在同一直线上,也有以下两种情况:

案例3.违背生活,脱离实际,题目与生活不符

例如:一只鸡每个季度大约生200个蛋,照这样计算,一年大约可以生()个鸡蛋。

A400 B600 C800

这题的命题者只顾着“编”题,却全然不顾题目内容是否符合生活实际,闹出了笑话。一只鸡每个季度大约生200个蛋,一个季度按90天算的话,那一天得生几个蛋呢?200÷90≈2.2(个),平均一天要生2个多蛋,这样的鸡现实生活中有吗?

编制过程中,命题者一定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能脱离实际“瞎编”、“乱编”,编出一些经不起推敲、检验的选择题。

案例

4、小明今年8岁,妈妈的年龄比小明的4倍还大1岁,妈妈今年()岁。

A10B13C33

这题中,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的经验就可以判断出妈妈不可能是10岁或13岁,这两个干扰项不具有似真性,学生只凭直观感知便能正确作答,与命题的初衷相悖,也就达不到考查目的。

选择题编制技巧

1、选择题的题干内容要简洁、明了、规范、表述清楚

题干本身应有意义并以一个确定的问题呈现,恰当的选择题设计应该是在题干里包含一个明确的问题,这个问题即使在没有选项的情况下,它也有意义。在题干中清楚地呈现一个问题,不仅可以提高题干的质量,对于选项来说也有较好的效果。检查问题表述情况的一个好方法是,盖住选项只读题干,它应该完全像一道填空题。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选择题的设计时,往往把题干的内容设计得较复杂,语言表述含糊不清,甚至出现未接触过的或者难懂的词语;在备选答案中各答案之间互相不独立,有相互牵连的现象,让学生很难选择。

2、一般不使用否定式的题干

通常大多数的问题用肯定的词语表达,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因漏看否定式中用到的“不”之类的词而犯错误,又可以避免测量相对不重要的学习结果,当然,若迫不得已必须用否定,也应该把否定词用适当的方式标出来。

3、选项具有诱答力

各备选答案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必须有一个最佳选项。各备选答案最好都要有拟真性或迷惑性此类命题的选项设置要具有迷惑性,除了正确的选项以外,其他选项似乎都是正确的。这类命题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少用“以上都正确”或“以上都不对”的选项

这样的选项过于笼统,没有检测出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意义不大。他们在使用时,有些学生没有读完题目,只是注意到第一个选项是对的就作出了选择。有的学生注意到有两个选项是对的,顺藤摸瓜,就知道“以上都对”肯定是正确的答案。

5、题干或选项中,应避免出现可能提供正确答案的线索

不要让选项的长度透露出正确答案的线索。由于对正确答案的质量要求较高,除非特别注意控制选项的长度,正确答案总是倾向于比干扰项更长。因此,在编写选项时,要尽量保证所有的备选答案长度相近,如果实在做不到,也尽量让至少两个选项的长度差不多。比如,如果有四个选项,可以让两个选项比较长,另外两个比较短,一定不要让正确答案和其他干扰项的长度有明显的区别。

6、每个试题的选项数目应一致,以3个到4个为宜,正确答案出现的位置要随机排列且次数要大致相等,平均且随机安排正确答案在各选项中的位置。

三、判断题

判断题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数学概念、事实、原理和结论的正例或反例。但在实际命题中,有一些判断题由于表达不准确、不严谨,出现歧义句等,常常引起学生甚至教师之间的争论。如果教师对这样的判断题都感到困惑,学生在思考时的痛苦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好的判断题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与内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生活的实践能力。

判断题编制技巧

1、要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2、题目应避免直抄课文或断章取义

3、除非是在考因果关系,否则同一个题目中不可含有两种概念。

4、避免使用一些限定性词语,如:所有的、有些、有时、可能、只有,等等。

5、避免使用否定句,尤其是双重否定

6、避免答案为“对”的试题的叙述总是比答案为“错”的长。

7、对错试题数相当,答案不规则排列。

四、计算题

计算题是小学数学命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检测学生的计算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阶段,单独的计算题就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再加上其他题型中隐含的计算题,其分值就在70%以上。有的人认为,计算题就是简单的计算,难度较小。然而往往不少学生容易出错。究其原因,是小学数学计算命题的重要性被忽略了,设计者只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些计算题,没有针对性,没有创意,枯燥呆板,学生容易产生计算的疲惫,没有计算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计算题的选择和设计要有一定的目的性、针对性、创新性、趣味性,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算题编制技巧

小学数学计算题的设计非常重要,要有针对性、有新意性、有趣味性、有挑战性等,让学生在解决计算题时体验成功与快乐,让数学思维在计算过程中得到训练、自信心得到增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计算题的设计要有挑战性、趣味性 计算题是学生完成数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命题上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和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请看下面试题。

2.计算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地落实某个法则、意义、定律

教师如果盲目地让学生计算,设计的计算没有针对性,而是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将扼杀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葬送学生未来发展的罪人。因此,我们在命题时,应针对某个法则、运算定律、意义进行专题训练,一道计算题就解决一个问题,加强学生的认知表象,培养学生探究、思考、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3.难以要适度,控制好时间

五、作图题

在设计作图题时,有的教师对作图题的题目要求不明确、不具体,学生作的图花样百出;原图画得不准确、不清楚,造成学生也画得不规范;比例尺设计不恰当,使得图也画得不切合实际;对有关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的题目设计缺乏经验等。

因此,我们设计的作图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题目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创新性、在动手实践与操作过程中得以提高。

作图题编制技巧 1.考察目的要明确

作图题是希望学生作出来的图准确、清楚、规范,一般应符合生活实际的相关距离,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长度、面积、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养成一丝不苟的严谨习惯。特别是有实际长度的图形,有时学生要通过原图进行测量、计算、对比、判断等,就要要求学生利用直尺量作图,避免误差给学生一种错误的表象。2.提醒新颖,富有趣味性

为避免作图题的枯燥、呆板,应让作图题有动态感,让学生的思维由静态转为动态。通过不断思考,认真计算,大小对比,延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拓展。

六、应用题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错综复杂的学习活动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有逻辑、有条理的分析和预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解决问题不再是解答固定的题型,而是灵活地、富有挑战性地进行创造性思考,运用有效的策略和经验探索和解决问题。

案例1 有一种蒙古牛一般体重是0.326吨,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体重的1.3倍,草原红牛约重多少吨?

案例2 忠山公园门票价5人以上团体票每人10元,个体成人每人12元,儿童每人8元,欢欢和爸爸、妈妈、表哥、表妹去玩。该买团体票还是买个体票省钱?

案例1是教师经常以这种形式来考查学生的一种常见的试题,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很快列出算式:0.326× 1.3 = 0.4238(吨),答案唯一,学生容易做,老师也容易批改。但是这道题实质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其实,它只是小数乘法的计算题,学生只能机械地完成列式、计算,而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无法得到培养。案例2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也必须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学生在思考怎样买票时,必须从两种角度去思考,一种是全部都买个体票,买门票可能需要:12×3+8×2=52元(或12×2+8×3=48元)。另一种是买团体票,买门票需要:10×5=50元。然后进行对比,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表哥是成人了,买团体票省钱,如果表哥是未成年人,买个体票省钱。因此,该命题是比较开放的,学生用于解决问题时的数学思考较多,有效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应用题编制技巧

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进行命题

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被动,另一种是主动。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潜能就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进行命题,设计富有情趣的解决问题的数学试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如通过让学生阅读比较感兴趣的童话数学故事、了解最近最热门的童话人物,从而身心愉悦地解答问题。这样的命题,克服了解决问题试题的枯燥性和呆板性,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思考。2.生活中的现实数学问题情景再现

教师应设计创设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故事情景,让解决问题的试题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是真实的,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所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多向思维、综合应用知识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3.呈现多个数学信息的命题,培养学生的信息选择和处理能力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命题,就是促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传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命题设计非常严格,常常要求问题所需的条件不多也不少,这样的题型设计严肃呆板,按一定的模式进行解答,机械模仿,毫无情趣。有些题目由于问题的结构明显,数学意义明确,使得学生用于数学抽象的思考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被压抑了。

因此,我们认为,数学解决问题的命题设计要注意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灵活、恰当、巧妙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综合性题目,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联接所学知识,放飞思维,丰富想象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4.设计开放性的试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传统解决问题的试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往往只满足于找准答案就行了,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就无法得到培养和训练,个性就无法得到张扬。因此,教师应设计开放性的试题,设计有多种解决方法或者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方法,去分析解答同一个数学问题的练习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第二部分

命题评估指标

一、信度

测试信度也叫测试的可靠性,指的是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也就是说,测试的成绩是不是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语言水平。例如,如果同一套测试在对同一测试对象进行的数次测试中,受试者的分数忽高忽低的话,则说明该测试缺乏信度。测试的信度与测试的效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只有信度较高的测试才能有较高的效度,但效度较高不能保证信度也一定较高。测试的信度主要涉及到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评分的可靠性这两个方面。试题本身是否可靠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试题的区分度等因素;评分是否可靠则要看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和准确。

二、效度

测试效度亦称测试的有效性,指一套测试对应该测试的内容所测的程度。也就是说,一套测试是否达到了它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内容。例如用听写来测量学生的听觉能力,其效度是不理想的,因为书面记录有声语言不仅涉及学生的听觉能力,而且还与他们的书写速度、拼写能力、语法知识、记忆能力和对全文的理解能力等有关。

1)表面效度。2)内容效度。3)编制效度。4)经验效度。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对象 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例如,如果我们准确地测量出某人的经济收入,也未必能够说明他的消费水平。

3.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例如,即是一项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有可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

4.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三、难度

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或容易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

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

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8.5分,此题的满分值为10分,则第一题的难度P=8.5÷10=0.85 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为,20÷50=0.4平均得分率越高,难度系数值大,试题越容易,反之越难。

根据考试的对象确定难度,水平测试的难度系数一般是0.6~0.75为宜,即平均分在60~75分之间。

四、区分度

试卷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如果把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前50%的考生为高分组,后50%为低分组,其计算公式为: D=2(XH—XL)/W 其中,D为区分度,XH为高分组平均分,XL为低分组平均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或150分)。

第三部分

试题编制程序

一、制定考试说明。

又称为考试标准。它是考试的指导性文本,其内容包括考试的目的和性质、采用何种类型的考试形式和方法、考试的对象、采取的题型种类、考试的时间、采用何种分制评分、考试内容、范围及其水平(难易度)和样题(或例卷)等。

二、拟定编题计划。

命题计划是编制试题的依据,是科学设计试题、周密安排考试内容、便于命题有章可循的蓝图。它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考试的内容范围、方法目标、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二是规定试卷中试题的分布,即具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所占比例以及各部分内容所需的大概时间。编制命题计划,要依据学科《课程目标》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掌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但同时要把握好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代表性,以避免测试的偏差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三、确定双向细目表。

所谓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联系表。一般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为列出的各项要考查的能力,或者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双向细目表的制定,可以减少考试命题的盲目性,使命题者有明确的检验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衡量考试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四、草拟试题。

严格按考试标准和编题计划(双向细目表)设计试题。草拟试题要紧扣考试目标,一方面要考虑以哪方面命题才能将该教学目标界定内容都检测到,另一方面必须按测试要求的认知水平设计题目。

五、筛选组卷。

尽管遵循了以上项目,但是试题的命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命题者还要对照双向细目表,审查所设计的试题是否与各知识点及其学习水平相符,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补或删减、修订。拟好简明扼要的试题指导语,依据考试时间,控制试卷的总题量和试题数,按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组合,形成整卷。使用统一的试卷纸,语言表述要准确,符号规范,用计算机打印。注意卷面字迹清晰,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六、拟定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上一篇:没有理由下一篇:足球教案第5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