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玩水说课稿

2024-08-06

小班玩水说课稿(共2篇)

1.小班玩水说课稿 篇一

庄周买水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庄周买水》。

一、说教材:

《庄周买水》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杂文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单元安排上,前面已有了二篇课文,对如何把握杂文的深刻寓意和如何赏析杂文的艺术特点已有所了解,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突出较强的主体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鉴赏,借鉴吸收的能力。

《庄周买水》这篇杂文是一篇寓言式杂文,二、说学情:

今年高一这批学生生于80年代末,长于九十年代,那段依靠权势关系倒卖“批文”和“额度”就可凭空暴富的历史已距离他们太遥远。了解写作背景对于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文章主题思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高一上学期,他们曾经学习过庄子的《秋水》,当时我们不仅不仅补充过大量关于庄子的知识,还带学生上网浏览,因此学生不仅对庄子及其寓言故事有所了解,还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另外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老师讲授不易过多,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庄子和寓言故事的兴趣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把握文章的深刻寓意,树立针砭时弊的精神和政治责任感,学习作者在写作上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学习解读寓言故事及人物形象、透视深刻寓意的方法。

2、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深入探索作者赋予一些典故的新的时代内容及其艺术效果。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1、分析理解寓言故事所揭示的社会现象。

2、理解结尾甘霖欲降、庄周击桶而歌的深意。

四、教学方式和手段:

课前自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设计依据:课前预习是学习每一篇课文前的要求,且本文是自读课文,自学是必须的;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和辩论可以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几个需要讨论和理解的问题展示了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们去思考。

五、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

1、充分预习课文。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内容包括: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能力。

2、有表情诵读课文,能够当堂讲述庄周买水的故事。通过工具书弄清课文中一些典故、寓言,自己解决不了的,留待课上讨论。

一、检查字词,导入新课:

高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庄子的《秋水》一文,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而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刘征写的《庄周买水》一文,看看现代的庄子、河伯们、海神们在作些什么?

二、请一位同学口头讲述庄周买水的故事,其他同学从文中找出相关人物,人物活动,及买卖结果。

三、展示主要故事情节,请同学对照幻灯片画出庄周买水经商简图(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完成)。

四、看图表,分析

环形图(见幻灯)总结:官

层层盘剥

维利是图

折线图(见幻灯)总结:民

历尽波折

艰难无奈

分角色朗诵课文,体味人物形象。

五、联系社会背景,探讨时代寓意,总结主题思想:分组讨论,请同学代表上讲台总结发言。

六、联系文章主题,探索典故的原义、新解,思考其艺术效果。(有所侧重,只讲学生查找不到的,重点讲涸辙之鲋)

七、讨论题(见幻灯)

八、布置作业

2.观察水说课 篇二

仪征市张集小学

蒋开胜

一、说教材

本课与《生命离不开水》、《神奇的水》《地球上的水》共同组成生命之源——水这一单元。本课属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板块中“地球物质”的范畴。本课在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水这一常见事物进行入微观察,属于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内容的重要起始课。本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将学生脑海中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概念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认识物体的方法,使学生在初次进入“物质世界”领域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的思维习惯。本课结构表现为常用的引导认识思路,即由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归纳认识事物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点及属类——液体的特征,并采用竞赛活动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液体特征的认识。

本课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从四杯不同的液体中找出哪一杯是水,通过比较的方法鉴别水的基本性质,从而归纳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一般方法。第二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水及液体的一般特征,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流动等特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第三阶段主要是一个拓展性的运水比赛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运水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水的流动性,间接了解关虹吸现象。

二、说学情 在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了解了水的许多性质和用途。但脑海中对水的认识是零星的:人要喝水,动物、植物也是离不开水的。但还不能很好的用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如:看、闻、尝、摸等来观察水、描述水。所以,本课的教学要建立从浅显地看到细致地观察的转变框架,使学生通过本课的教学,对科学观察事物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过程与方法

1、知道认识物体可用多种感官,如:看、闻、尝、摸等方法。

2、懂得比较是认识物质属性的方法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发现自己日常观察的简单化,感受到观察要细致。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教学难点:懂得观察技巧的运用。

四、说教法、学法

直观教学:依据本课教学思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分组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充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获得。情境教学:从儿童身边自然事物,生活中关于水一些有趣的现象,开始探究活动,利用一些必要的工具,营造科学探究的学习情境,倡导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拓学习活动,在探究中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观察法;观察不仅仅使用眼睛去看,还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多种感觉器官去认识事物的特征和性质。

合作探究: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一节课的探究活动主要有:(1)、观察水;让学生通过看、闻、尝先找出水再比较得出水的基本特点;(2)、运水;这一活动中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运水的方法,再通过实践验证小组的设想。

五、教学准备:

1、牛奶、冷开水、白醋、糖水各一杯;

2、筷子

3、不同形状果冻盒

4、大小桶各8只,1米左右细水管、粗管各4根、大塑料杯四只;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指导观察

在上课之前,给每小组都准备了一小根树枝,给学生半分钟左右的时间观察,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的描述往往是不全面的,等学生表述完教师发问: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手感、重量、叶片的厚度、树枝的气味等等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认识到观察、描述是多角度、多方位的。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感,原来身边有这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事物特点,小学生好动好学的热情立即被调动到课堂学习中,然后,自然过渡到说说对水了解多少,你对水的记忆是怎样的?水是平时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事物,此时让学生来描述水,学生还是感到有挑战性,促使学生根据观察树枝已有的经验来描述水,有一定的经验,很轻松地把学生带入“我们该怎样观察水”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去。

二、用感官去区分水,发现水的特征

为学生提供四杯液体: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怎样才能准确快速的找出哪杯是冷开水。小组交流怎样用最合理、最科学的方法找出冷开水。通常学生会用到的方法是看、闻、尝等,学生年龄小,缺乏探究能力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领者、合作者的作用,在此要交给学生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观察液体的常用的方法,如何做到要一看二闻三尝。正确的闻法是:打开瓶盖,用手在杯口上方轻轻扇几下,再用鼻子靠近杯子闻一闻。正确的尝法是用筷子沾一点放到舌尖上舔一舔,然后立刻把它吐掉,还要注意讲究卫生,吐到卫生纸上。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老师“扶”的工作做到位了就放手让学生去观察。通过学生的观察大家自己寻找区分水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和牛奶、白醋、糖水的比较观察,学生会发现,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的液体。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教材,虽然他们对科学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知道科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也不善于用科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们的观察是细致的,体验是丰富的!这一环节的教学最重要的意义是使学生意识到: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还要善于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去认识物体的一些特征和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有效性,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教学视频)

三、倒一倒,认识水(液体)的特征

如何让学生从他原有的概念发展到我们期望达到的科学概念?需要借助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口来参与科学探究过程,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在教学认识水的流动性的环节,要实现学生原始认识中的水可以任意倒到水的形状可以改变再到水是可以随意流动的这一概念的变化,最重要的形成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的历程,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不同形状的果冻盒,让学生把水倒进盒子里,仔细观察,提醒学生:在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倒入不同形状的盒子里后,又有什么发现?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用“你看到的不变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来启发学生的观察注意点的转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教师在这里注重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简单的材料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去观察、去发现,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自身的动手实践学生能就发现水的形状能随意改变,正是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才能流动,这正是水的流动性的特征。(图片)

四、运一运,运用水的特征 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延伸活动,首先教师宣布规则和要求。规则:(1)将水运到一米外的空桶里。

(2)不搬动桶倒水;

(3)不允许在运水时洒漏;

(4)只能选用一种工具(杯子、细水管或粗管)

(5)运水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2、组员共同商量运水的办法后,选择好实验用具。

3、同一口令并计时,学生开始运水。

4、交流:你们采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利用了水的哪些性质?如果两只桶相距50米甚至更远怎么办?最重要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活动之后的交流过程,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玩水的经历,从而使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概念的理性认识。(视频)

这一活动主要是巩固对液体流动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间接使学生体会水的虹吸现象。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学生非常乐于参加,对与学生来说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会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在活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让学生谈感受,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谈收获,特别是谈谈自己最意外的收获是什么,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整理,又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验的关注。

六、最后,我想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眼看

颜色 鼻闻

气味 舌尝

味道 手摸

上一篇:大厂小学创建平安校园汇报材料下一篇:档案员培训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