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安全总结(精选8篇)
1.软件安全总结 篇一
目前,电脑使用中最不安全的因素是什么?
“是人!”赛门铁克资深首席解决方案顾问林育民说,“在电脑的使用过程中,恶意软件的下载、个人信息泄露大都是由于用户的低警惕性和不良的使用习惯造成的,”赛门铁克《流氓安全软件报告》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从开始,网络上就出现了貌似好心的安全软件。
其实,这些全都是流氓安全软件,它们非但不保护用户的终端安全,反而使用户面临更大的遭受攻击的风险。
撕开流氓安全软件的伪装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基于Web的攻击成为了互联网上进行恶意活动的主要手段。而这种新的攻击手段也造成了互联网上的恶意代码数量高速增长。,赛门铁克检测到的恶意代码数量为624267个,而到了20,恶意代码的数量爆增到了1656227个。
“恶意代码数量增长的背后,是一条逐渐成熟的地下经济产业链。为了达到目的, 并不满足攻击数量的增加,产业链背后巨大的利益诱惑致使他们使用更多手段提高他们的攻击成功率。”林育民说。
赛门铁克监测到,从年开始,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仿冒安全软件。 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恐惧心理来诱骗用户下载、安装这些流氓安全软件,从而达到他们的非法目的。
为了提高欺骗用户的成功率,流氓安全软件的制作者们对自己的程序进行了设计,并模仿合法安全软件程序的外观,使这些软件看起来更具可信度。“这些流氓软件的广告很迷惑人,比如说我这个软件获得过什么奖了,或者得过什么好评了,让用户相信并且去使用它,
”林育民详细地解说道,“甚至在一些合法的网站,如博客、论坛、社交网站等都可以看到这种诱导的方式。”
此外,经过对搜索结果的精心排序,骗局的策划者还让流氓安全软件的下载网站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列。林育民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一旦用户发现自己感染了病毒,并且他发现自己电脑上安装的杀毒软件杀不掉这个病毒时,那么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搜索网站寻找方法。搜索结果则显示有一种移除工具,你可以下载下来用来杀毒。其实,这个所谓的移除工具本身就是流氓安全软件。”
一些恶意网站还使用了合法在线支付服务来处理信用卡及其他交易,并为受害者回复一封带有购物发票的电子邮件,购物发票上还附有序列号和客户服务号码。这样千方百计想让用户中招,可谓“用心良苦”!“所以用户在使用的时候要很小心,有时候看起来整个过程是合法的,购买的时候也显得相当规矩,可是实际上是要骗取你消费用的信用卡号码!”林育民接着说道。
调查显示,排名前五十位的流氓安全软件骗局中,93软件是用户有意识下载的。截至6月,赛门铁克公司已监测到250多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流氓安全软件程序。
下载这些流氓安全软件产品的用户,其初期的金钱损失从30美元至100美元不等。然而,找回个人身份信息相关的成本将远不止这些。这些流氓程序不仅可以骗取用户的钱财,而且还会将用户购买产品时提供的个人详情和信用卡信息用于更多的诈欺活动或在黑市上贩卖,从而导致个人身份被窃。
基于信誉的安全技术
传统的防病毒软件主要依赖于使用病毒签名的黑名单技术来拦截恶意软件。,赛门铁克平均每天发布5个新型病毒签名。而现如今,尽管每个签名仍然能够检测出许多不同的恶意软件,但是安全厂商每天发布的签名已经达到了上千个。林育民解释说:“从开始,我们就发现恶意代码的数量不断上升。为什么在短时间内产生这么多变种?原因就是只要 写出一个恶意代码,再利用“混淆”、“包装”等技术,就能使一个单一的威胁变为上千个,操作简单而且迅速。这样,传统的使
2.软件安全总结 篇二
在家用电器的安全防护方面一般分为0类、0Ⅰ类、Ⅰ类、Ⅱ类、Ⅲ类器具。0类、Ⅱ类、Ⅲ类器具无安全的接地保护措施。但必须满足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而0Ⅰ类、Ⅰ类电器应永久并可靠地连接到器具内的一个接地端子, 或器具输入插口的接地触点。
如何满足接地装置的充分牢固, 以防止意外松动, 用提供足够的回弹性能可以满足此要求。对于提供接地连续连接, 则至少使用两个以上的螺钉或螺母。另一考核要求就是测试接地电阻。接地电阻试验是在器具的接地端子或器具输入插口的接地触点与易触及金属部件测量电压降。由电流和该电压降计算出电阻, 该电阻值不应超过0.1Ω。如果电器带有保护性电子电路, 则对保护性电子电路要进行电器软件评估试验。
2 接地电阻准确性测试方法
2.1 测试方法选用
采用四端测量法是比较准确的一种方法。由于接地电阻较小, 在测量小电阻时, 要考虑引线电阻和测试电极接触电阻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影响, 达到精确测量, 采用四端测量即:“电压回路等电位、电流回路等电流”。
2.2 测量电流的要求
电器一般都限定空载电压不超过12V, 电流等于器具额定电流1.5倍或25A取较大值。该电流轮流在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每一个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通过。
为了防止电器产品万一绝缘失效引起易触及金属部件带电伤人。当易触及金属作为导体时, 能保证接地端子、接地触点和接地连续性端子在接地回路中成为一体, 通过供电线路中过流保护装置动作来切断外电源, 使人触及这类电器的金属部件时不产生电击的危险。这就对测量设备的输出电流恒定要求很高。大部分家电标准所要求的25A下测试并且维持1min, 换言之, 在过流保护装置未动作的这段恶劣时期, 应通过可靠的接地连续性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由此可见, 接地电阻测试设备不仅仅需要测出准确的阻值, 而且应该能够真正提供大电流, 这样才能完成考核出被测样品的接地连续性。测量设备的横流输出一般为±5%。
2.3 接地电阻仪的有效控制
(1) 接地电阻仪是用于安全检测属强制检定的器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应实施强制检定。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检定规程按《JJG984-2004》要求进行。
(2) 在两次检定期间增加期间核查, 四线制测试方式见图1。
可选电阻值为10、20、50、75、100、200、300、500mΩ的电阻进行校验。电阻的温度系数<250×10-6/℃。每个电阻值测量3次取平均值。如果测量结果的误差在±5%以内, 则视为满足要求。
(3) 不同设备和不同方法的比对。
用不同的仪器对同一电阻值进行测量, 将测得结果进行比对。或者用同一电阻, 先用伏安法或电桥法测量电阻值, 再用接地电阻仪测量其电阻值, 将测得结果进行比对。如果测试结果的偏差在±5%以内, 则视为满足测试要求。
3 安全保护电路的软件评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家电智能化产品已进入家庭。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使用含有软件的控制器。如何对安全软件进行评估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下面谈谈家用电器软件评估的认识与了解。
(1) GB4706.1-2005附录R增加了软件评估内容。附录Q为软件评估的程序。这就说明家用电器软件评估只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器具中使用软件的电子控制器的软件评估, 不适用于其他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系统软件的软件评估。
(2) 由于涉及到B级软件和C级软件, 加之保护电子电路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起到功能作用。因此, 评估的重点就放在产品安全方面的可靠性。软件系统所控制的整机、环境安全和软件自身故障而引起的危险。GB4706第19章对电器产品进行非正常试验中, 除了整机外还对电子电路有特殊要求试验。但这些都不够, 如果含有软件保护性的电子电器产品只进行GB4706系列标准的非正常试验而不进行软件评估是不完整的, 是漏掉安全检测项目,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 既然软件评估很重要, 是不是所有的电子控制器的家用电器产品都要进行软件评估。这要看电器产品是否具有保护性电子电路, 保护性电子电路是否使用了软件。电器产品没有保护性电子电路, 在非正常工作情况下保护是依靠传统的机械式的保护 (如:热断路器、各种熔断器等) , 即使家电产品带有软件的控制器, 也不需要进行软件评估。电器产品带有保护性电子电路, 但在进行GB4706.1第19章的试验中, 发生危险性的安全保护时, 最终依靠的保护任然是传统的机械式的保护, 而软件控制器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功能作用, 这种情况也不需要进行软件评估。电器产品带有保护性电子电路, 在进行GB4706.1第19章规定的双重故障情况下, 保护性电子电路动作从而起到进一步保护, 这就要判断是软件起作用还是硬件起作用。如果是软件起作用, 那就要进行GB4706.1附录R的软件评估。如果是硬件电路起作用则不需要进行软件评估。
摘要:给出了家用电器安全防护分类, 从测试方法选用、测量电源要求、接地电阻仪控制等方面探讨了接地电阻的准确性测试方法, 并对安全保护软件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家用电器,电阻,准确性,安全保护软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GB 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安全[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3.软件定义安全 篇三
大数据安全
大数据的出现和应用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大数据的安全需要用更多的软件定义的方法来实现。单靠之前部署的入侵检测系统(英文缩写为IDS)、入侵防御系统(英文缩写为IPS)、防火墙等设备已不能有效地分析和检测入侵行为,更加不能确切地知道网络是否被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英文缩写为APT),大数据时代需要将所有安全设备的数据结合起来,挖掘出我们保护的核心区域的有效参数,并依据相应的参数范围判断整个网络安全的态势。
大数据的网络安全采用Hadoop架构,对大的数据进行分块,采用分布式的处理方法,加快关联日志的反应速度,同时,需要引入机器学习的方法去处理现有的庞大的日志信息,从而及时地发现攻击痕迹并及时阻断入侵,让损失降到最低。
云计算安全
4.关于电脑安全软件设置问题 篇四
方法/步骤
首先,第一步,我们需要点击安全卫士的设置,进入到设置界面去。
进入以后,我们会看到默认基本设置,不是这个的话,我们就点击设置到这个。
然后我们把开机启动安全中心先去掉就可以了,这样还没完成的,还要继续。
然后我们会看到有一个安全提示,我们直接确定就好了。
然后我们打开安全卫士,然后点击加速设置,然后点击启动项。
会看到安全卫士,我们点击后面的立即禁止就可以了。
出来的有一个提示,我们不要理会,直接继续禁止就可以了。
这时候,我们会看到禁止成功了,我们就可以开机再试试了。
1.电脑自动关机软件设置
2.电脑设置wifi热点软件
3.电脑定时提醒软件如何设置
4.怎么设置电脑软件密码
5.电脑设置自动关机软件
6.电脑软件怎么设置密码
7.电脑设置取消软件启动项
8.关于电脑加密设置操作
9.电脑时间调整设置问题的相关解答
5.软件开发安全管理规定 篇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xxx软件开发的安全管理,保护软件开发中软件和信息的安全,依据《》、《》等要求,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xxx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及测试等阶段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
软件安全需求分析
第三条
业务需求提出人员应会同需求分析人员,确定业务持续性、输入输出、身份欺骗及抗抵赖等方面的业务风险。
第四条
业务需求提出人员应会同需求分析人员,依据业务风险,提出系统功能、性能及数据等方面的业务安全需求。
第五条
需求分析人员应根据业务安全需求,进行资产识别、资产分析和风险分析,确定软件的安全需求。
第六条
需求分析人员应明确软件系统的安全目标,并提交安全需求规格说明书(或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安全需求部分),包括系统需要保护的要素、保护程度,应用系统中存在的威胁、脆弱性及其风险等。
第七条
xx部门应会同信息安全相关处室组织对整体安全目标进行评审并确认。
第三章
软件安全设计
第八条
设计人员应根据安全目标进行安全设计,在符合xxx信息化架构规划的基础上,确保安全功能的完整实现,并提交安全设计方案(或总体方案设计文档中包括安全方案设计部分)。
第九条
安全设计应遵循:
(一)保护最薄弱的环节原则:保护最易受攻击影响的部分;
(二)纵深防御原则: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之间需要相互配合;
(三)最小权限原则:只授予执行操作所需的最小权限;
(四)最小共享原则:使共享文件资源尽可能少;
(五)权限分离原则:授予不同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十条
安全设计应包括:
(一)确定安全体系架构,设计安全协议和安全接口;
(二)确定访问控制与身份鉴别机制,定义主体角色和权限;
(三)信息输入的安全过滤,信息输出的校验和控制;
(四)数据结构安全设计,选择加密方法和算法;
(五)确定敏感数据保护方法;
(六)内部处理逻辑安全设计;
(七)评估内部通信机制,确定完整性机制。
第十一条
xx部门会同信息安全相关处室组织对安全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确认。
第四章
软件安全开发
第十二条
开发人员根据安全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安全开发,确保开发环境、编码及系统流程控制的安全。
第十三条
开发环境安全管理要求:
(一)软件系统开发、测试不得在生产环境中进行;
(二)开发环境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数据库等必须是正版软件;
(三)开发环境中的开发用机应进行统一安全配置,及时进行系统补丁升级和漏洞修复。
第十四条
编码安全要求:
(一)遵循代码编写安全规范,根据代码编写安全规范以及安全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
(二)遵循通用安全编程准则,包括输入验证、缓存溢出、安全调用组件和程序编译等;
(三)遵循机密性要求,保护用户访问信息的机密性,严禁在客户端存放敏感数据,避免内存溢出,严格检查和验证输入输出信息等;
(四)遵循结构化异常处理机制,捕捉并处理程序异常,防止系统信息泄露;
(五)遵循代码脆弱性防范要求,包括缓冲区溢出、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ML注入攻击、HTTP
HEAD注入等。
第十五条
开发流程安全要求:
(一)开发过程中应对阶段性开发成果进行有效管理;
(二)开发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代码静态分析,使用代码审核工具对源代码进行检测,并报告源代码中存在的安全弱点。
第十六条
开发人员不得超越其规定权限进行开发,不得在程序中设置后门或恶意代码程序。
第五章
软件安全测试
第十七条
测试内容应包括代码的安全测试和安全功能测试。代码的安全测试是指使用代码测试工具来识别代码的安全脆弱性,并应按照其提供的修复建议进行修复。安全功能测试主要包括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功能测试。
第十八条
测试系统环境应尽可能模拟生产环境,并与生产环境进行安全隔离。
第十九条
真实数据不得直接在测试环境中使用,须进行适当修改或屏蔽。在测试完成之后,须立即从测试应用系统清除运行信息。
第二十条
测试人员编制安全测试方案,构造安全测试用例。
第二十一条
测试人员不得由开发人员兼任。
第二十二条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为二级及以下的应用软件,由xx部门组织代码漏洞检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为三级及以上的应用软件,xx部门应聘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代码漏洞检测,并提交分析报告。
第六章
文档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
xx部门应对源代码的变更和版本发布进行统一控制,对程序资源库的任何修改、更新和发布都需经xx部门主管领导授权和批准。
第二十四条
xx部门应指定专人妥善保管程序源代码及相关技术文档(见附),对于源代码与技术文档实行授权访问。
第二十五条
软件程序不得篡改应用软件所运行的环境或平台中任何安全配置、安全文件和安全程序。
第七章
外包开发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xx部门应与外包开发单位签署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和保密协议。
第二十七条
外包开发单位进行系统开发过程中,须严格遵循本规定软件开发各阶段的相关安全要求。
第二十八条
xx部门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须指派专人监督审核外包开发单位在各个阶段安全要求的执行情况。
第二十九条
外包开发单位在系统开发完成后向xx部门提供程序源代码和相关技术文档,不得将计算机系统采用的关键安全技术措施和核心安全功能设计对外公开。
第三十条
xx部门应对开发完成后的应用软件进行审查或检测。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xxx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由xxxx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文档清单:
业务需求书(其中包含信息安全业务需求部分)
安全需求规格说明书(或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安全需求部分)
安全方案设计文档(或总体方案设计文档中包括安全方案设计部分)
程序源代码
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记录
测试方案
测试过程记录
测试报告
代码分析报告
系统配置文档
系统使用指南及操作手册
附件无
6.软件安全总结 篇六
1.锁定Windows的几个最初的步骤
下面是你锁定Windows的几个基本步骤
・在每一台主机上运行你的整个网络的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如包含Windows XP SP2的Windows防火墙。
・使用工具软件保证Windows和所有其它的软件都及时采用最新的升级软件和服务包。如果你仅管理少量的系统,你可以使用自动升级工具。如果你管理大量的计算机,你可以使用Windows服务器升级服务。
・使用具有最新签名库的最新的杀毒软件。要了解更多的有关杀毒软件厂商的情况,请参阅微软杀毒软件合作伙伴网页。
・使用最新的间谍软件防护工具,如微软的Windows AntiSpyware。
2.以较低的权限运行Windows
正如你们所了解的那样,如果没有管理员权限的某个人执行应用程序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崩溃。处理这个不方便的问题通常是很简单的。例如,计算机游戏通常在“%system root%program files”的路径下面存储数据文件。这个路径在游戏的子目录下面而不是在用户配置文件的下面。通过允许没有权限的用户“全面控制”这个程序的子目录,你就可以运行这个游戏,而不管你拥有什么权限。
下面是以较低的权限很方便地运行应用程序的一些资源:
・Windows 和以上版本的Windows有一个名为“RunAs”的工具。这个工具能够让你以没有权限的账号登录之后使用一个管理员的账号运行具体的应用程序。
・当你用没有权限的账号登录的时候,MakeMeAdmin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软件。这个软件能够让你以管理员的权限执行具体的应用程序。Aaron Margosis深入讨论了这个问题。你可以在他的网络日志中看到更多的相关文章。
・名为DropMyRights的工具软件采取相反的方式。当你使用管理员的账号登录时,这个工具软件能够让你在运行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等风险最大的应用程序时放弃管理员的权限。如果你管理一个大型的网络,你也许应该看一下启用组策略功能的DropMyRights软件,
请记住,当你以没有权限的用户身份访问某些网站时,某些网站可能无法访问。例如,启用SSL功能的网站和某些使用ActiveX控件的网站可能会不工作。PrivBar是一个现成的工具,可以跟踪哪一些IE浏览器的文件是以管理员的权限运行的,哪一些不是以管理员的权限运行的。
3.不要运行来源不可靠的代码
下面这个忠告显然是对安全团体内部的安全人员提出来的:不要运行来自你不信赖的来源的代码。通过避开提供不适当内容的可疑网站或者避免使用盗版软件以及在使用P2P文件共享服务时极为小心,你可以显著降低在这些领域的风险。你应该了解什么是钓鱼攻击以及如何避开钓鱼攻击。接下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你都应该使用强有力的口令,最好使用智能卡和其它类型的身份识别工具。
4.安装计算机时保护新的系统
当安装新的计算机时,要记住有很多蠕虫在互联网上积极活动,甚至在许多企业网络中活动。因此,在你实施上述措施之前,你需要采取简单的步骤保护那个系统:
・如果使用基于网络的安装技术,如远程安装服务,要创建一个专门建立新系统网络。这种新系统不允许直接与具有潜在危险的网络建立直接的通信。
・如果使用其它自动化建立系统的程序,如带有SysPrep程序的磁盘镜像,使用软件防火墙设置这个镜像。
・如果手工安装系统,应该关闭网络进行系统安装和启动防火墙功能,然后再接入网络,或者在系统处于硬件防火墙保护的情况下进行系统安装。
幸运的是Windows XP SP2和Windows Server SP1的缺省设置就启用了Windows防火墙功能。大多数计算机厂商在计算机产品出厂时都预装了上述两种操作系统。
5.相关资源
下面是为IT专业人员提供的一些额外的资源,以帮助他们锁定Windows:
・Antivirus Defense-in-Depth Guide(杀毒纵深防御指南)提供了避开恶意软件的更详细的指南。
・Windows Server 2003安全指南提供了根据服务器的任务增强安全的详细指南。
・Windows XP安全指南揭示了如何增强Windows XP的安全。
・威胁和应对措施: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XP系统的安全设置可以作为其它安全指南的参考文件,包括关于Windows中提供的安全设置的信息和使用(或者不使用)这些安全设置可能产生的后果。
7.论软件安全漏洞挖掘技术 篇七
随着社会的发展,黑客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而在软件方面,漏洞属于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会导致黑客有机可趁,使数据信息受到破坏。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更快地发现软件安全漏洞,并做好修复工作,是保证数据信息安全的一个有效手段。
2 软件安全漏洞挖掘技术概述
2.1 漏洞概念
在任何软件运行的过程中,都会根据安全策略进行一个安全域假定,也就是说这一域内所有的操作都是可控且安全的,但是如果违反了安全策略或者超出了这一安全域,软件运行则会变为未知且不可控的,而安全域在切换为非安全域的过程中,其触发点就是漏洞。通俗点说,漏洞就是指由于安全域设计不合理所形成的软件及系统破坏。正是由于这种漏洞的存在,使得计算机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会被攻击者访问或破坏。一般来说,漏洞多数是被动的、静态的、可触发的。
如果根据产生漏洞的原因来分类,则漏洞可以分为:输入验证错误、边界条件错误、缓冲区溢出错误、访问验证错误、意外条件错误、配置错误、竞争条件错误等其他错误。之所以出现漏洞,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安全机制实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非正常问题,比如软件编程出错、安全机制规划不完善。由于信息系统中存在潜在错误这一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漏洞在信息系统中也是必然存在的。
2.2 漏洞挖掘技术
在通过漏洞攻击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漏洞挖掘、漏洞分析以及漏洞利用,由此可见漏洞挖掘属于后两个步骤的基础及前提,对网络攻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漏洞挖掘,主要是找寻漏洞,详细点说就是该领域专业人士使用各种综合应用工具以及技术尽最大可能找出软件中存在的潜在漏洞,要想做好这一工作并不容易,这对于个人经验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漏洞挖掘技术又可以分为基于源代码漏洞挖掘技术以及基于目标代码漏洞挖掘技术。
对于基于源码漏洞挖掘技术来说,获得源代码是我们工作的前提。一般针对一些开源项目,对其公布的源代码进行分析就能够获得漏洞,比如在Limix系统中,漏洞挖掘所采用的技术就是使用的这一技术。具体来说,在应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还通过源代码审核技术,扫描软件源代码,并对一些不安全的内存操作以及安全函数使用进行语义检查,进而挖掘出其中存在的漏洞。其中,静态分析技术属于一种比较典型的机遇源代码漏洞挖掘技术。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很多商业软件源代码的获取比较困难,所以基于源代码漏洞挖掘技术往往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则可以使用基于目标代码漏洞挖掘技术。这一技术是依靠分析目标码来实现的,其过程往往涉及到指令系统、编译器以及文件格式等很多方面,所以难度比较大。具体的步骤是先反汇编需要分析的二进制目标代码,在获取汇编代码之后再对其切面,也就是将一些关联密切而且有意义的代码汇聚在一起,使其复杂性降低,最后利用分析功能模块对其是否存在漏洞进行判断。
3 当前漏洞挖掘技术分析
当前漏洞挖掘技术主要包括已知漏洞检测以及位置漏洞补救这两种,其中前者主要的作用在于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但是还没有被发现的漏洞,在这方面主要又包括静态分析、动态检测、安全扫描以及手工分析这几种技术。其中,手工分析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安全分析人员对软件漏洞原理有充分的了解,还要对软件结构及功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而且即使满足了这两点要求,其依然会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基于此,以下将主要对静态分析以及动态检测进行分析。
3.1 静态分析
这种漏洞检测技术不需要对程序进行运行,而且在没有输入的条件下就可以发现程序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因此在程序编写阶段,通过静态漏洞挖掘技术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开发早期就消灭掉漏洞。不过人们在运用静态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误报。这一技术从本质上说是建立程序的一个状态模型,然后对程序如何完成状态转换进行分析,但是一个程序的状态空间是很大的,因此难以对所有的状态同时进行考虑,针对这种情况,对状态空间进行抽象是必不可免的,这就导致了程序部分信息的丢失。而我们为了提升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则会损失一部分分析精度,一般来说,近似假设地方越多,则精度的损失也会越大,而误报也越容易发生。实际的工作中,分析工具可能会使用一些不稳妥的分析策略,这也会导致出现一些安全漏洞,为日后的软件运行埋下隐患。
3.2 动态检测
所谓动态检测,主要是在程序动态运行的时候对软件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检测,这不仅要求被测试目标编译为可执行程序,而且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要提供相应的输入。具体来说,动态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雕饰接口以及资源监视接口,来获得目标程序运行过程中所需的运行数据及运行状态。在当前的动态检测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有数据流分析法以及环境错误注入法。
这里首先分析环境错误注入法,它主要是故意将人为错误注入到软件运行环境中,然后利用程序的反应进行验证。一般情况下,编程的过程中程序员总是会假定其程序能够正常地运行于环境中,如果这种假定成立,那么其程序自然会正确的运行。不过由于程序运行的环境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会受到很多主体的影响,比如一些恶意用户之类的,这会使程序员假定出现错误,也正因为此,环境中的错误会给程序造成多大地的影响,是判断程序健壮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而环境错误注入法正是对软件系统可靠性及容错性进行判断的有效方法。
至于数据流分析法,它在实现检测的时候需要数据流、执行流等信息,主要的原理是对各种参数、序列以及返回值等进行跟踪,然后经过对比分析,对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进行判断。
3.3 动态检测以及静态分析的对比
客观来说,静态分析以及动态检测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检测方法,其中,静态分析由于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比较缺乏,因此难以实现动态测试细粒度的安全评估,无法对所有的安全漏洞都进行确定,所以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过其优势在于比较容易在开发过程中集成。至于动态检测,虽然其可信性以及精确性非常高,但是对于源代码的需求也非常高,而且不能够对漏洞及漏洞原因进行准确的定位,加之不容易保证代码覆盖率,因此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表1我们可以比较系统的对二者进行对比。
4 软件安全漏洞挖掘流程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种检测方法都是存在缺陷的,我们要想真正地做好漏洞挖掘工作,就必须要在漏洞挖掘的不同环节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并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及方法,这样才能将各种方法的优势发挥出来,并弥补其存在的不足。一般来说,漏洞挖掘的流程可以分为几个环节。
首先,初始化,这主要是将软件类型分类,将开源和非开源软件所使用的静态分析方法确定下来。
其次,反汇编,这主要是载入需要分析的程序,然后通过反汇编操作,实现对二进制代码的反汇编,并确定代码中哪些属于可执行指令以及哪些属于数据。
第三,过程抽象,能够识别可执行指令之后,可以把其分为表示函数或者过程的组。
第四,特征模式扫描,对于开软软件,我们通过编译技术在编译期间或者代码扫描期间确定一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检查漏洞模型。至于非开源软件的静态分析,则可以通过之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对调用二进制文件的库函数等进行检查,得到漏洞验证代码。
第五,验证漏洞特性,这主要是比较漏洞特征库以及疑似漏洞验证代码,并对其中是否含有恶意行为进行判断,得到检测报告。
第六,注入错误环境,对需要注入的错误环境数据进行构造,并利用其干扰程序运行。
第七,动态检测,系统自动地对程序所有函数序列以及特定函数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存在的漏洞数目进行估算,得到检测报告。
第八,检测评估,根据所得报告信息,确认它们共同提出的疑似漏洞,并对其他疑似漏洞进行下一步分析。
最后,进入下一轮静态及动态检测环节。
5 软件安全漏洞挖掘技术的发展方向
首先,测试平台的可扩展性以及通用性将越来越强,这是因为伴随着测试对象的增多,一个可扩展性及通用性比较强的平台对这一技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提升效果。具体来说,这种平台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能够产生多种格式并最好是有效的畸形测试数据;具有可定制以及独立的数据产生变异功能;具有可操作跟踪调试功能;能够对多模块之间的自动化运行进行很好的协调。
其次,以fuzzing测试技术为例,由于在fuzzing测试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用在输入数据格式、程序状态转换的人工分析上。因此提高知识获取自动化程度对于提升测试效率非常有利,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多维测试用例生成技术。当前很多测试用例生成技术都是一维的,这容易使很多安全漏洞不能够被有效地检测出来。而如果使用多为测试用例生成技术虽然会拓宽其测试范围,但也容易导致状态爆炸问题,因此,多维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的研究是未来的一个重点。同样,智能测试用例生成技术也是未来的一个重点。
第四,测试效果评估技术,当前的很多测试使用代码覆盖率对测试效果进行评估,这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因此未来测试效果将从程序状态的覆盖率、测试数据的有效性以及输入边界测试的充分性等多个方面对测试效果进行评估。
6 结束语
软件安全漏洞挖掘技术的研究是一个很宽泛的研究,本文限于篇幅,很多地方难以涉及并深入。因此,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只有不断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为信息数据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摘要:软件安全漏洞测试技术属于信息安全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对其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的软件安全漏洞挖掘技术以及其流程,最终总结了其发展方向,希望给我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软件,安全漏洞,漏洞挖掘
参考文献
[1]文伟平.软件安全漏洞挖掘的研究思路及发展趋势[J].信息网络安全.2009(10).
[2]迟强.漏洞挖掘分析技术综述[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Z2).
[3]徐有福.基于漏洞模型检测的安全漏洞挖掘方法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08).
8.软件定义向安全领域蔓延 篇八
通过SDS,未来安全控制会变得与网络分段、入侵检测和访问控制等一样简单,通过软件就可以实现全面的自动化和可视化。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将SDS视为2014年IT安全领域十大技术之一,这足以说明其将对安全产业造成的影响。“SDS并不意味着企业不再需要专用的安全设备。”该公司说,“恰恰相反,就像软件定义网络一样,SDS只是将更多的操作和管理转移到了软件层面。”
虽然目前SDS属于相对比较新颖的话题,各厂商对于SDS的见解也不尽相同。但是考虑到近些年软件定义的发展势头,SDS的发展普及可以说已是必然。
究竟SDS能够带来哪些好处?通过采访行业分析师和安全管理人员,他们给出了以下建议。
更简单
通过使网络层和安全层分离,SDS能够使安全环境变得更加简单,西捷航空公司IT安全部门解决方案架构师Richard Sillito表示,“我们公司已经启动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改造项目,其中包括实施SDS,这将帮助公司IT架构进一步实现更大规模的自动化和最终的自服务。”
据悉,西捷航空已经在其一个数据中心部署了VMware的NSX网络虚拟化和安全平台,目前该数据中心的第一个应用程序也正在实施当中。
“我们的IT团队正在学习与VMware NSX配套API接口的相关开发工作,包括如何自动化地创建逻辑交换机、构建安全组织、应用安全策略等。”Sillito说,“目前,该团队正在使用相关工具创建和策划今后的工作流程。”
“这意味着安全配置将成为工作流程的一个部分,从而确保安全并不会因为急于生产而被忽略。”Sillito说。未来,该团队还会使用其他工具来发布服务,向自助式服务的目标更进一步。
“SDS允许我们将网络层和安全层剥离。”Sillito补充说,“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再将数据包单独路由到防火墙过滤,流量过滤将统一在网络层之上进行。这意味着企业不再需要购买多个防火墙并在不同的数据中心进行部署。”
网络层和安全层分离会减少互相之间的依赖,Sillito说,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更少的变化和更低的总体成本支出。“简单是实现自动化的第一步,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实现自动化。任何能够帮助简化IT和安全的技术都是有益的。”
“当前,我们的计算环境已经非常复杂。不过,随着智能终端数量及种类的不断增加,IT环境的复杂性还会愈演愈烈。”Kusnetzky集团创始人兼杰出分析师Dan Kusnetzky说。
“有如此多可移动的设备,企业必须能够做到时刻锁定所有的访问设备,即便他们是虚拟化的设备。”Kusnetzky说。“使用传统方法保障安全需要绑定所有的设备。但面对日益复杂的IT环境,这显然已经不适用。如今的安全工具必须变得足够敏捷,以应对愈发复杂的IT环境。”
网络更可信
SDS将能够使零信任(Zero Trust)网络变得更加安全。零信任的本质是企业不信任全部的网络流量,而这就需要企业使用先进技术密切监测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所有网络流量,Forrester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John Kindervag说,“Zero Trust”是必要的,因为现有的基于信任机制的安全方法并不起效。Forrester说,不过组织机构需要摆脱内部网络可信,外部网络不可信的想法。
“SDS技术能够帮助用户更简便地构建部署Zero Trust网络安全。”Kindervag说。“在组织机构中通过软件管理安全,使得用户能够为网络环境建立更细致的安全策略,而且安全策略的设定也将变得更加简单。网络同时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安全。”
除了灵活性,SDS还能使安全系统更便捷地与多个网络系统相集成。“通过第三方接口,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将两套不同的网络系统集成在一起。”Kindervag说。
加强管控
软件定义安全不仅能够帮助组织机构消除现有单个安全产品漏洞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且能使用户对基础设施的安全控制更为直接,独立安全与研究咨询公司Securosis CEO兼分析师Rich Mogull说。“举例而言,通过SDS,你可以瞬间识别所有脱离管理的服务器,然后自动隔离、识别服务器的所有者,并引导进入管理软件,或采取其他措施来进行安全保障。”
这使得安全工作流程的建立变得更加简便。在大幅减少手动操作和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安全灵活性以满足新兴业务的需求,Mogull说,“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目前确实已有真实的应用案例,而非供应商的虚假承诺,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户自身所发生的变革。”
随需而动
如今,围绕IT的所有部分都在发生变革,安全同样也不例外。组织机构信息安全负责人应该认真考虑每一种能够保护资产并满足业务目标的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提供商Iron Mountain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安全官Lorna Koppel说,“软件定义安全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技术。”
这对于不再想构建传统物理边界的组织机构而言十分重要,Koppel说,“传统安全工具通过获取具体的路由路径,并通过物理隔离来保障数据安全。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时,这些远远不够,因为一个组织机构没法掌控所有的基础设施。”
SDS能够以灵活的方式提高组织对云服务或虚拟化系统的保护,Koppel说,“因为即便运行在相同设备上、相同的虚拟环境中的不同应用仍有着不同的安全需求。因此,考虑到所有资源是处于动态环境中的,用户想要实现对资源的安全保护,且不增加更多的人力成本,就必须参与到每一个变化之中,随需而动。”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用户是否能够把握运营支持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数据处理、安全漏洞及威胁分析等,Koppel说,“在这方面,软件定义安全通过简化管理能为企业节约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帮助。”(编译/刘贝贝)
【软件安全总结】推荐阅读:
软件安全论文07-26
软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09-25
安全员c证题库软件10-05
WIN技巧:软件限制策略保证脚本安全06-23
软件自查总结08-31
软件过程管理总结08-16
软件实习总结报告10-19
软件测试期末总结07-20
金蝶软件服务营销总结08-13
软件项目工作经验总结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