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

2024-09-16

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共11篇)

1.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 篇一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韩雪

摘要: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构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主义思想复兴,“人”的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人”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公民意识的提高渐渐成为一种共识。中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我们针对中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研究、探寻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各种有效措施,将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长期工程。关键词:中学生

公民意识

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如何增强我国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也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

《辞海》对公民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由此可见,公民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的角色,是公民社会中参与或监督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独立主体。所谓公民意识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公德意识。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中,应该自觉地遵守公共规范和约定俗成的礼仪,这是公民明确自己处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第二层含义是法律意识。公民在社会中应具有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还应具有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平等观念等;

第三层含义是国家意识。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个体是否具有公民意识,能否扮演好公民角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二、当代中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现状概述:

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整体上还是有较高水平的。主要体现在:中学生对国家历史、国家制度和国情常识比较清楚;中学生普遍比较关注社会发展,对基础法律知识的了解较好;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以及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多数学生对公民角色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他们将自己作为“公民”的这一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角色忽视了、淡化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方面,他们往往仅停留在认识和遵守道德法律的层面,却不愿主动制止不道德和违法行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都不十分理想,把义务与权利、义务与道德混淆在一起。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仅仅体现在书本上、体现在口头上,却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意识。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必然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国的大中学生公民意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现状分析:

1、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不足:

(1)非专门性。当前我国中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学校普遍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基础较为薄弱。公民意识教育的非系统性、非专门性,不利于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2)灌输性。在我国中学生所受的公民教育之中公民知识的教授被视为重点,而实践环节薄弱,“灌输”成了公民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灌输”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也许有效,但是在其意识养成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不利于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深刻领会并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3)封闭性。我国有灿烂的文化和许多优良的传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和熏陶。而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习惯性地强调民族性、忽视世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放眼世界、追求平等等方面有所欠缺。

2、权利意识淡薄: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但在古代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极其淡薄。这主要是由于:客观上由于自然经济、宗法家族和集权专制三位一体的社会存在形式,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与之相联系的权利、自由、平等等观念无法正常发育与成长。.主观上由于儒家思想一向推崇重义轻利。受其影响,时至今日部分公民依然羞于言利,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居然会因打官司有贪利嫌而不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就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行为。

3、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现代文明的意识薄弱。这是现实原因。

三、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和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合作精神,一方面要在社会层面上,培养国人的团结力、公共意识,使他们无论在什么团体,都能做一个忠实而有效的分子;另一方面要在人类普遍共有的良心上,发掘出一个公民的批判力和正义心,使他们都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

四、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学生自治,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民主理论相信,社会成员作为整体,其智慧和能力可能会超过少部分人。中学生通过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等活动,能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相关管理,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而非绝对的服从学校和班级制定的一切制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

2、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这些活动贴近实际生活、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所蕴涵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学生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不自觉的行动。

3、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学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于各人文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例如在政治史中它通过“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探讨了民主和法制的起源,通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阐述了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是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

4、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增强公民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是要优化环境因素,发挥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校园媒体加强舆论导向均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途径。社会大环境的建设特别重要,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那么公民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因此,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现代化公民意识的发展和弘扬是振兴国家的基础,对于公民个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必备的条件。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培养人的理性,更好地实现人的社会化从而促使人类和谐与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论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李艳红2009 2.《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道德教育反思》,邓婕,杨淑萍2016 3.《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存在的问题》,张昆玲2013 4.《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有效途径》,张昆玲,宋杉岐,许爱青2013

2.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 篇二

教育不能停留在过去,要面向未来。这应当成为所有教育者牢记的信条。然而,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我们的整个体系并不指向未来,而是停留在过去。教科书是一个侧面,有人戏称我们的教科书是“用过去的知识教学生的未来”。评价才是核心问题,为了所谓的“公平”,我们不得不着眼于过去和当下,用学生已经取得的并且能够马上见效的、可以量化的成绩作为其升学的指标,而放弃对其发展潜能的评估。当我们的一届又一届毕业生顺利通过应试的关卡,却成为在未来迷失的一代人,我们的教育者情何以堪?

北大教授郑也夫说,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已经把人修理成一个考试机器。郑也夫所言或许有点偏激,但着实对我们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提出了疑问,值得引起我们思考。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学校教育能够为此做些什么?我时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中,在不断的思考中,我大致形成了一些思路,同时也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素质培养。

一、工具与技能

学校教育必须给孩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工具,毕业之后能够有基本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应当没有疑问。这也是数学、语文等核心学科的任务。中国过去30年的基础教育为提高全民族人口的基本素质做出了很大贡献,与印度等人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具备了相对更高的素质,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各行各业大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因此,客观地说,中国基础教育的“工厂化”、“流水线化”虽然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但为中低端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提升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

西方的基础教育与我们相反,他们在精英教育方面做得十分出色,但是更多的孩子从学校毕业后,学术水准不高。以数学为例,PISA测试表明,英、美等国的15岁学生比中国的同龄人平均水平低三个年级。英国有一半成年人的数学水平仅相当于我国7岁儿童的水平,这也是英国决心向上海学习数学教育的根本原因。

当今天国际化成为一股潮流,国际课程愈来愈受家长追捧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中国基础教育坚持较高期望与标准的优势,看到中国基础教育将学术水平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国内外任何好的教育都是建立在学科教学高学术标准基础上的。

二、兴趣与特长

除了工具与技能,学校教育的另一大主要功能就是要保持孩子的兴趣。真正持久的动力一定源自于内心的兴趣,最佳的生活状态必然是兴趣与职业的统一。创新的必备条件有两个,一是兴趣,二是闲暇。当孩子们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同时又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便一定能在相应领域得到充分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形成自己的特长。而未来的个体,一定要依靠自身的特长方能立足于社会。

我们今天的教育恰恰在这一点上十分欠缺,学生的特长不但得不到发展,还受到极大的抑制。这些年来笔者常常有机会面试应聘者,总要问一问他们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但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看着那些茫然的面孔,听他们怯怯地问:听歌、看电影算吗?

学校教育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笔者理想中的教育应当是这样的:学生并不是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来进行选择,而是根据自身兴趣提出发展方向,学校则创造条件满足其需要。正所谓“因材施教,各求所需,各得其所,人尽其才”。

三、文化与传承

教育的另一大功能就是文化的传承。学校教育为民族的未来培养人才,而承担伟大民族复兴重任的年轻人必须深谙民族精神的精髓。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崇。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到底是什么?学校教育该如何通过课程和教学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给下一代?

钱穆先生说,中国传统教育的理想与精神,乃是教人如何为人。尤其是儒家教义,更是承担了一种类似于宗教的责任。儒家教义有一种人品观,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两者的根本不同在于:君子不会专顾一己之私,而兼顾大群之公;小人则正相反。余秋雨先生更是将中华文化概括为君子之道,在行为层面表现为礼仪之道,在精神层面则表现为中庸之道。

今天我们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乃至无效,深层根源也在于此。西方德育的至高点在宗教,中国德育的至高点在于优秀传统文化。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不明智地摒弃了自身的文化,以至于国学成为一种奢侈的课程。愈是开放,愈是全球化,我们愈是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精华。要知道,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来源。

四、视野与境界

强调文化传统并不是主张封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与融合。类似于不丹的唐卡画这样的文化遗产,如果要真正保护它,最好的态度不是模仿,而是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年轻人需要有宽广的视野,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知道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明白其他国家同龄人的思维方式。今天社会上有一些类似于私塾、学堂之类的机构,提倡复古,强调囫囵吞枣式的读经与背经,拒绝现代文明成果,这十分可笑,注定要失败。

我在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时,一直想弄清楚邓小平力排众议、坚持改革开放的力量来源,后来终于发现邓小平的留洋经历至关重要。邓小平在说服别人时,常常会说“我在巴黎的时候……”,因为这一段经历,让邓小平具备了全球视野,并清醒地意识到当时中国的长处与短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里,从而能够说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如果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要被开出球籍”等朴实而深刻的话语。

视野开阔了,境界自然就会提升。笔者在学校里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并尽己所能给予支持。一大批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脱颖而出,不仅领导力出众,公益心与全球视野也得以显现,很多学生在其发起和组织的活动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在世界各国的同龄人中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五、挑战与勇气

国外的教育十分重视体育。体育是对人的体能的挑战,培养的是团队精神以及克服自身能力缺陷的勇气与意志。体育不仅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文化,这种精神与文化在学生离开校园之后,将伴随着他们,与他们一起走完一生。未来的社会将遇到更多的挑战,人的一生也注定困难重重,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这也是学校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话题。

我们看到当今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类似王石这样的精英人群将极限运动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我所在的平和学校同处一个社区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就有一个传统的戈壁徒步的暑期项目,参与者甚众。从今年开始,我们学校也尝试将“铁人三项”作为初中学生的毕业标准,也算是在体育的教育主题中迈出了小小的一步。

3.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 篇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公民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77-0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要决定,将公民意识教育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平影响着全国整体的国民素质水平,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1.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现状

①法律意识淡薄;权力意识强,义务意识相对较弱。很多大学生对权力与义务的理解都不够全面,一般是对公民权力了解较多,对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却知之甚少。我国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的国家,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往往是心里有法,行动无法,缺乏自觉守法意识和理性的法律意识。如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事件、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等一系列大学生恶性事件。正是由于知法、守法的自觉性不够与法律意识的淡薄导致大学生偏激、违法行为的出现。

②道德实践水平低下。多数学生在校园中都表现为对社会美德的积极推崇、继承与发扬;对社会中出现的不道德行为也是极为愤慨与厌恶,然而在实际的社会接触中却又时常出现社会道德水平低下的表现。如乘坐公车时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考试作弊,随手乱扔杂物等。

③国家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普遍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但对国家政治、传统文化等缺乏认知和了解。如对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多人都为华人首次获得如此殊荣而骄傲;2008年奥运会举国欢庆等,但对于我国的基本制度、国家标志、儒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匮乏。

④主体意识较强。自我意识强,自我约束意识差,公民主体意识差。大学生所谓的公民意识多停留在理论上,没有真正的转化为个人主体意识,简单的说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注大局。

2.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措施

①学校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的必要手段,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修养课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课程,也是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形式。《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法律基础》等课程都涉及了公民的行为要求等,教师将公民意识的重要作用自然而然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思想水平、知識储备各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法治素养等进行培养和提升,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政治、体制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此外,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也是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②家庭方面。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初始,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会陪伴孩子一生。因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在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注意对孩子的文化教育,还要注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还要适当的对孩子进行民主教育,让孩子既能够明辨是非,又能够独立思考,还能提升孩子的主体意识。

③社会方面。社会是大学生所有能力实践和表现的最终场所,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但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爱国热情,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其发生复杂情况后的应付和处理能力,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的全面了解。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公民知识、法律知识、国家政治知识及传统知识文化的传递,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时能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并受到影响,并逐步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

④个人方面。公民意识的主体是大学生本人,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地方人大代表选举或立法听证会等,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及社会公德心。将自己接受的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和努力,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方面的结合,大学生社会化必将达成。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发展影响到国家整体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只有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得到完全的体现,具备强烈的公民责任感,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才算告一段落,但是也绝对不能完全放松,只有一直保持公民意识,才能够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4.略谈大学生公民教育 篇四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态下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弘扬。它的颁布,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有关公民教育的学术探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提出开展公民教育。2003年,国内第一个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在郑州大学成立,为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中山大学也在2005年6月20-21日和2005年6月27-28日分别举办“21世纪学校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社会转型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经验与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公民教育,它与我们传统的德育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高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多大,本篇文章就上述问题展开简单讨论。

一、公民和公民教育的概念

要了解公民教育,首先明确公民的概念。一般而言,公民(Citizen)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新大英百科全书》对公民身份的解释是指“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受这个国家的法律约束而在这个国家拥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法国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创始国,1791年,即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通过的次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思想。西方国家近现代公民教育主要是指一些国家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享有公民权利并忠诚履行公民义务的品格和能力方面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公民不仅要牢记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政体,服从国家的政治秩序与法律规范,而且要通过对历史文化显示的思考,来体会民主的精神,要具备爱国精神、民主观念、法治精神。

我国公民教育的产生,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提出了“国民教育”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的公民教育由于受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制约,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方面。中共中央曾经于1985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阶段开设公民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公民教育计划未能如愿实施。2001年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就为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应该包含如下内容:公民的道德教育、公民的民主与法治教育、公民的思想教育。另外,还需要进行世界公民意识教育、环境教育、性别教育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教育。

二、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公民教育与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有的专家则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道德培养的主渠道,公民教育只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北京高校新的德育大纲在内容上就将新增加的公民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组成部分来看待。有的则认为公民教育不同于道德教育或品德教育,这是因为公民教育与政治、公共生活有关,其内容主要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原则、规范、价值和态度,其目的是为国家培养良好的公民。而且,公民教育与通常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尽相同。通常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主要是指政治思想、基本政治理论等方面的教育,而公民教育虽然也包括上述内容,但并不仅限于这些内容。

我们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两者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同时也为我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质的同一性, 公民教育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而这本身就是依据宪法对公民教育的要求确定的。

其次,公民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关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其思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对其作为国家公民的基本要求则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先进性要求有余而广泛性要求不足。而实施公民教育,有助于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理想化及绝对化倾向。

三、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必然性

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是国家建设的现实力量。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公民素质还不是很高。部分学生对公民概念理解模糊,一些学生存在政治信念迷茫、价值取向扭曲、注重民主平等自由却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公民义务意识与公民行为意识相对较低,不守规则,缺乏公德,缺乏道义感的现象也多起来,也离现代社会公民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2003年9月8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许多大学学期开课时, 一些老师的开场白竟然是“我上课时,请大家先把手机关掉!”上海部分高校也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场所等做出限制,并将一系列规范写入了校纪校规。大学生选修课结业论文抄袭成风、生活中衣食浪费惊人等等现象问题虽小,却暴露了大学生公共精神和道德意识的淡薄。

大学阶段则是全民教育的重心,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一次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就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所谓负责任的公民是指在社会生活领域能够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在职业生涯领域能够爱岗敬业,既能合法地维护自身的权利,又能自觉地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合格公民。因此, 高等学校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培育现代公民的职责。

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积极性与政治参与。但是公民的政治态度和参政能力不能完全依靠自然获得,而是需要培养和教育。学校系统的公民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情感和锻炼大学生的公民行为,培养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公民精神。

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同时具有平等、权利、责任、参与、竞争、道德和法律意识,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团体意识和国家精神,是合格的社会公民。

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乐于奉献社会,是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拥有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广阔舞台。通过在高校开展有效的公民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这一思想最为活跃社会群体的知法、守法、护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尊严;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合作精神、协作精神、团结、顾全大局、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将他们塑造为个性自由发展的、具备强烈自我负责意识和能力与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的现代合格公民,使他们由“学校人”成长为“社会人”,能够在构建和谐公民社会中肩负重要职责。

四、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可行性

从开展公民教育的可行性来看,高校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经验,开展高校公民教育就可以充分借鉴并吸收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众多合理的成分。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密集地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从学科的角度来讲,高校专业门类齐全,各个专业尤其是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和公民教育研究与实践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从教师素质的角度来讲,高校教师大多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都为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教育基础。

5.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 篇五

1.坚持德育为首,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学习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七个一分钟”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突出实践体验,促进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优化育人环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完善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进一步提高育人质

量。

6.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 篇六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为了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我们有一个美丽整洁的校园,为了培养全体师生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为了提高全体师生的人格素养和道德修养,为了全体师生都能健康地生活着,班级决定在7月份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主题活动。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生活陋习,我们的校园也存在许多陋习,这些陋习不革除,不但破坏了校园的整洁,而且还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2003年的“SARS”病毒,实际上就是生活陋习对我们的一次惩罚和警告。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为了这个家园的美丽整洁,我们的教职工经常教导同学们不要乱丢乱吐,我们的同学天天打扫教室、包干区、宿舍等。但是,我们还会经常看到校道上、草丛中、楼道里有丢弃的烟头、食品袋、口香糖等等。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人的行为,但实在是大煞风景,令人深恶痛绝。

在我们的校园中存在许多生活陋习。说一说我们的陋习有哪些? 归纳起来有十大陋习:

⒈乱丢乱扔;⒉践踏草地;⒊随地吐痰吐口水;⒋涂污课桌与墙壁;⒌饭前饭后不洗手;⒍在课室和宿舍大声喧哗;⒎吃饭时间跑步冲向饭堂;⒏打饭菜不排队,吃饭时大声讲话;⒐不维护公共厕所卫生。⒑不整理好自己的床铺和生活用品。

这十大陋习,不仅污染了公共环境、破坏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损害了学校形象;而且也损害我们自己的健康、损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人格。

关心环境卫生,就是关爱他人,就是关心自己的健康,就是关爱自己的生命。为此,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向陋习宣战!从个人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有高科技水平的人才,而且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所以,学校提倡我们告别陋习无非是以此来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说得透彻一点就是要求我们学会做人,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我们身边的陋习改起。

那么,如何革除陋习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大力宣传公民道德知识,卫生健康知识,做到讲文明,讲礼貌,强化“革除陋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在生活中,我们要树立“勤快一点,干净一点,文明一点”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卫生理念,做到我卫生,大家卫生。我健康,大家健康。

经过学校的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习以为常的生活陋习开始消除,一些平时累积下来的问题也开始得到解决,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讲秩序等也开始得到整治,每当漫步在校园时,那整洁的校园,给人感觉是如此的舒适,人与人之间更充满了温情。

讲礼貌、做言行文明的少年, 讲友善、做关爱他人的少年, 讲诚信、做表里如一的少年,讲卫生、做身心健康的少年, 讲自立、做自强上进的少年

努力做好:

一、做公民道德的倡导者。同学们,让我们以“五讲五做”为行为规范,倡导大家共同携手、积极参与,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活动中来,使之成为全体同学的自觉行为。

二、做公民道德的践行者。文明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点滴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将通过上街打扫环境卫生、宣传文明公约、规劝不文明行为等实践活动来尽己所能,做公民道德的践行者。

三、做公民道德的楷模。我们全体同学要当先锋、做表率,穿着得体、注重仪表;文明用语、友善互助;邻里互助、自主管理;文明行车、遵章守纪;爱护环境、植绿护绿;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优秀少年,坚决抵制一切不文明行为,做公民道德的楷模。

7.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 篇七

一、公民和公民意识的概念界定

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现代西方学者古斯特纳认为“公民”概念是对在公共领域中涉及到的“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之类问题的回答。由此可见,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之相对应的公民意识就是指个人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同,即意识到“我是公民”,我应该以“公民”身份作出怎样的价值选择。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具体表现为平等意识、自由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民族意识、参与意识等。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可行性

(1)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就高中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而言,也体现出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一些具体要求。如在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在能力目标中,要求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些教学目标意在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来看,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显性的和隐性的公民意识内容。

如《经济生活》第九课中讲到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就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制度。这里面包含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政治生活》第二课讲到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其中就包含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参与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3)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方法来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探究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公民意识知识的兴趣,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公民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的措施

(1)提高政治教师的公民素养。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把学生的成绩摆在第一位,而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放在了无关紧要的位置。如果教师对培养公民意识不够重视,甚至对公民意识的培养持消极悲观的态度,不能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思想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就无法实现。所以,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教师要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公民意识培养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使之对公民意识的培养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还要使教师有能力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并积极主动“充电”,提高公民意识培养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再次,教师的公民意识影响着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所以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在与学生相处时展示自身良好的公民意识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

(2)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自由民主的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敢于发表观点,问出问题,甚至在碰到一些与教师有争议的话题时,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广大学生就会对公民意识培养产生很强的内驱力,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公民意识培养的主体和主人,实现公民意识水平的有效提升。

(3)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8.论大学生公民能力及其培养 篇八

21世纪初,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我国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国民素质的高低正在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从而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公民能力无疑又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公民能力建设。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其公民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长久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公民能力这一概念是西方学者提出的,是指公民追求有价值的个人与社会目标所必备的一切功能的组合。[1]目前我国对公民能力的研究多限于概念解析,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公民能力的探讨,指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公民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和提升其公民能力。

一、提高大学生公民能力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现代化,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说: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方可真正称为现代化国家。[2]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就是全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能够自觉地成为有公民意识的现代人。公民意识包括顺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指的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自我认识,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大学生知识丰富,善于学习,其公民意识在各社会群体中相对较强,但就我国而言,其表现出的公民能力还相对薄弱。大学生公民能力是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所应具备的能力组合,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1.加强大学生公民能力培养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课题

今日之中国正在昂首向现代化国家挺进,其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众所周知,在以智力资源、知识创新为第一要素的新经济时代,人才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具有较强公民能力的现代化公民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大学生作为系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国民群体,是新世纪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力军的预备队,是集知识与能力、观念与素质于一身的时代精英,是引领国民前进、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支力量,肩负着国家腾飞、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公民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加强大学生公民能力培养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有一定的民主、平等、法律意识,比较关注社会发展,其公民基本知识水平较高,但公民行为能力水平较低。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南京市800多名大学生违法传销事件、“复旦黄山门”事件、“药家鑫撞人杀人案”等,让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担忧。大学生作为一个优秀的青年群体,理应成为青年的楷模、代表社会的良知,然而改革开放至今,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违法乱纪问题都让人感到加强和提高大学生公民能力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3.加强大学生公民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理性的社会、法制的社会、文明的社会。公民能力包含了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和素养,是表明一个人是否具备现代化精神即是否完成了“人的现代化”过程的标志。只有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具备公民能力的大学生,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有所作为。

二、大学生公民能力的主要内容

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认为,21世纪的人才所需要的公民能力主要是指负责、自律、诚信等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对他人尊重、对多元文化理解与欣赏的能力。美国各州教育协会也提出,应着重培养的公民能力包括公民认知能力、公民思考能力、公民参与技能、核心公民气质倾向等,并认为这些都是基本的公民能力。[3]联系中国实际,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应具备的公民能力主要是以下三种能力。

1.公民认知能力

公民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两个层面。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我认知能力指的是对自我的认识、评价能力,是情商(EQ)的表现之一,它包括:能认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知自己的性格特征、认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知自我的情绪变化及其原因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同,清晰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克服自卑、自傲等心理障碍,从而形成稳定的自主行动能力、在复杂环境中的决策能力、执行个人生活规划的坚持能力,以及主张及维护个人权利、利益及恪守权利受限的能力。

大学生社会认知水平的局限容易导致其社会认知偏见和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角色冲突与自我意识的矛盾。形成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需要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社会知识,这些知识涉及个人成长与社会化、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与制度、社会沟通与互动、社会团体与组织、社会结构与功能、社会阶层与平等、社会流动与变迁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背景与个人发展、社会需求与个人责任的双向互动中找到自我发展的契合点。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追求与之和谐平衡的过程,是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形成自我意识,从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2.知行统一能力

中国的先智早就指出“知易行难”,并把“知行一致”作为一种行为标准。我国的大学生知道得很多,但做得很少,表现出严重的知行分离倾向,特别是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制践行能力更有待提高。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与规范,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一个道德缺失的国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正常的社会发展和基本社会秩序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才变得温馨和谐。作为接受了系统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道德实践能力,做到知行统一、明辨是非、抑恶扬善、弘扬正气,成为道德实践的主力军。

法制和规则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表征。知法守法、在法律框架内行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社会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底线要求。人的社会化过程和自主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会制定和遵循规则的过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践行法制和规则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公民能力的重要内容。

3.社会参与能力

公民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是公民价值和美德的体现。社会参与能力是指有参与需求的公民对其参与的领域和途径的认知与把握能力。公民参与的领域包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如参加各种政治组织、评议政府官员、举报违法行为、管理公共事务等;参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如组织参加环境保护行动、公益文化活动、救助弱势群体等;参与居民的社区生活,如选举社区管理人员、社区的互助合作等。参与的形式包括政治领域中通过代表的间接参与,即通过选出的代表来进行公共决策;政治领域中的直接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选举活动;公共领域的民主参与,即人们通过对话与交往,广泛表达个体或群体的意见、对公共事务做出独立于公共权力领域之外的理性判断、发挥舆论的批判功能、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促进社会道德和公民精神的形成;公民社会中公民的自治性参与,即公民个体或群体对公民社会中社会事物的参与与自主管理。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适应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和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大学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参与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公民能力素质。

三、大学生公民能力的培养途径

大学生公民能力不可能由大学生自发地形成,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在个人努力、学校教育之外,投身社会、接受社会化的过程,已被发达国家证明是形成大学生公民能力的最佳选择。借鉴他国经验、联系我国实际,大学生公民能力的培养途径应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1.优化社会环境,深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当代大学生多具备一定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但对公民意识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刻。市场经济使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也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许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过分强调个性,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关注自己的权利,却缺乏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忽视甚至逃避自己所应承担的家庭义务和社会义务。在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关于公民意识水平的调查中发现,对公民基本义务方面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很少,对责任意识表现得很淡漠,对集体和国家的担当意识很薄弱,这些都是公民意识缺失的表现。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和公民能力的提高。促进大学生公民能力的提升是学校的责任,为公民能力的提升营造支持性环境是社会的义务。学校和社会必须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树立和培育作为共同的责任。家庭作为社会的组织细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课堂,家庭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对大学生公民能力的培养起着事半功倍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公民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可操作的具体手段,更需要制度保证。

2.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

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这里的复合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过于细化、自主学习能力差、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重习得、轻思考,独立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均较差,惧怕失败,情感封闭,从而出现许多人生悲剧。

学校作为进行知识和能力培育的重要基地,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十分重要。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能力教育,公民能力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从小学到大学没有真正的公民教育课程,而日本、美国等国家公民教育课程都是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标准。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开启民智,培养有素养的合格公民,而不是把学校变成急功近利的名利场。高校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尽快转变观念,更新教育理论、明确教育目标、优化教育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把大学生公民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以便将大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3.注重实践锻炼,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人生价值只能在社会参与之中实现。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获得实践活动的对象和手段,才能使内在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才能与他人形成一种合力,从而战胜困难,创造出较大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实现人生抱负,必须进行刻苦的学习,具备社会参与的相关知识。我国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看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关系,处处以我为主,事事唯我独尊;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有志于社会服务,政治参与热情高涨,但缺乏社会参与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政治参与的合法渠道,以至于事与愿违,甚至在良好动机的驱使下做了违法的事,还有些大学生只知道纸上谈兵,不知道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公民能力是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习得并形成的。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能提高大学生的公民能力。市场经济、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公民的独立性、开放性和自主行动能力更强。应鼓励和帮扶大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实践途径,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公民能力,让他们的公民理念、公民价值观渗透到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参与中实现社会价值。

大学生是祖国的明天和未来,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匹配的具有现代公民能力的大学生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1] 闫莉.论中国公民能力及其培养[J].世纪桥,2009(11):71.

[2]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51.

9.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 篇九

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建设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强调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脊梁骨,建设好广大高校学生的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是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字】十八大 大学生 公民道德

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这里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我国中推动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十分必要,而推进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建设更尤其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未来的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十八大对道德建设的进一步提出,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央对道德提升、诚信构筑的决心,它在国人心里奏响了“道德建设”的最强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多元发展,道德背负着太多的“罪过”。有人说,道德在不断滑坡,有人说道德体系正走向崩溃.....无论是否偏激或夸张,但是当我们走过摔倒老人的身边,却踌躇要不要扶的时候,当我们被请求出庭作证,却无情地拒绝时.....我们能深深感受到道德被我们无奈地边缘化了。

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从青年一代高校大学生开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有具备有公民素质的公民来实现。

一、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的现状

(一)社会公德意识单薄,缺乏法治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充分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同时,社会主义的道德信仰也受到市场经济中的物质利益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上的道德伦理,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受到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局限,对市场经济较为陌生,故在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平正义、规范诚信等道德伦理建设滞后。特别是失信能够给人们带来较大的收益时,更促使市场主体做逆向选择,从而背离了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很容易把从身边观察到的一些不良现象当作社会的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道德意识,以至于做出一些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所以说,构建人们的内心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更高的动力。

(二)政治热情高涨,但政治觉悟有待提高

当代的大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关心党的命运,对中国改革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从这次十八大的召开,全国大学生的关注力度便可看出。然而,部分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却也呈现出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他们往往以自我利益和个人发展为出发点来看待政治进步,甚至不少学生把追求政治进步视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表面上政治热情高涨,但实质上政治觉悟仍处于浅层次上,并且带有明显的幼稚性与不成熟性。

(三)人文素质较低

人文素质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尤为重要。人文素质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片面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专业划分上过于细化,文、理工泾渭分明,使得很多的理工生对于人文素质类的知识十分不感冒。不仅是理工类学生对其不太感兴趣,还有不好文科类学生也是对其不太感冒。他们只会在要考考改科目试的时候才会临时看一下,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其实,21世纪真正的人才应该是人文素质极高的人才。无论是在那个岗位,甚至是国家领导人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人文素质。一个人文素质高的人,无论处于何地都是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四)道德理论与具体实践、日常行为脱节

道德理论水平提高,但与具体实践和日常行为脱节。大学生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绝大部分在思想上都能认同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但真正认清自己肩负的道德责任,特别是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进行行为选择时,情况就不那么乐观。大学生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但能在实际的实践中真正的去行动、落实却是非常少的,真正要把所接受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他们的做法则往往会产生偏差。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和转轨阶段,社会和经济矛盾冲淡了一部分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社会某些领域出现的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校园内的大学生,使他们对道德准则的信任感开始减弱,对于公正的社会规范开始产生动摇,这也对当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般没有兄弟姐妹,而且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邻居只是一个“名字”,因此孩子一般都很少有很好的玩伴。一方面家长都比较宠爱,子女想拥有什么,一定会想法设法满足。另一方面现在生活水平也确实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大部分的子女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养成了不知感恩、贪图舒适、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惯。不少人只知索取,不讲回报,一旦家庭经济条件满足不了时,因为一贯的安逸,可能有些人会不顾道德的约束想方设法获取金钱,甚至不择手段以致走上歧途。所以导致了现在的大学生他们往往以自我利益和个人发展为出发点,甚至不少学生把追求政治进步视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

(三)学校教育体制的弊端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成绩和分数对学生来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东西,从而忽视了其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使得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和探讨非常缺乏,很多研究者是在实际工作摸索着前进,以致使得道德教育内容空洞,方法,说教性强,没有新意,这对大学生公民道德的培养和形成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领悟党的十八大精神后对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

党在十八大中强调“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从中我们便可以领悟到社会的公德特别是社会的公民道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公德的作用在于解决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与其在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引导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公德要求,以适应社会公共生活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大学生对宣传和维护社会公德也有不容推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社会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一)培养公民的科学理性精神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的个性化社会。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对分辨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较以前的社会要高得多。康德说过“无规则即是无理性”,从辩证法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无理性即是无规则”,在一个理性缺失的度里,规则的普遍运行只是一种奢望。理性的实质是人类思维与行为的根据。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上讲究私德,轻视普遍规则的国家来说,如果教育公民真正做到遵守规则、一视同仁、公私分明,这将会产生极大的积极的效果。

(二)加强公民道德意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实践。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需要提高他们的公民道德意识,使其更好地反作用于大学生的工作生活中。第一、需要加强学习,形成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培养社会公德的情感。在社会公德实践中,要培养自己以遵守社会公德为荣,以违背社会公德为耻的道德情感,正确地进行道德行为与活动的选择和判断。另外,我们要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我们要用自省和慎独等修养方法,抵御外界的不良影响,自觉、主动地选择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第二、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对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并且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积极带动他人,做社会公德意识的宣传员。第三、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以人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就是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鼓励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实践中更多地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挥他们在道德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取最恰当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 网络等先进技术,将理论化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生活化、生动化、人本化,从而令学生更好的接受。

(四)注重实践,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长效性

道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理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大学生不将公民道德解决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把大学生的自觉实践作为其公民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文化建设 社会调查 社区服务 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去发现 获取 认同 内化道德规范,去把握做人的基本思想道德,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公民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当前,中国的高校教育还没有形成专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课程,主要依靠的是对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将公民教育何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于学校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现代公民意识,理解公民的深刻内涵,真正认识到作为一名公民所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自觉的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我们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类同学首先自身就要不断地深入发展我们的公民道德素质,从而为以后到中学教导中学生的公民道德献出自己的力量,培养极具公民道德的新新一代青少年。

10.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篇十

吕老说:“欲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顾名思义教师首先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很大,一言一行,一字一句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身立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教师实施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课堂,几乎所有的课程都能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教师自觉地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始终交流在与对话中将指导、督促、纠正、自身人格魅力融入每一教学、教育过程。如:在组织教学渠道中,我结合实际以学生学习程度入手,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渗透思想教育,纠正不良陋习,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在给学生们传递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人与社会、自然、自我四个关系出发,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大自然中,体验感知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觉得,未来是属于今天的未成年人,他们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天职是热爱学生,学生身上体现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中,学生总是从教师的爱中,体验如何为人,如何待人,教师的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及人格的养成都有帮助作用。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形成了团结向上的凝聚力。在师德建设中,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要为教书而教书,要提取能触及学生思想和灵魂的精髓。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宗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崇高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为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以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为目标,关注自身发展,关注社会发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道德观和远大理 想。

曾记得一首歌叫《好大一棵树》,它的含义是把教师比作那棵“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的大树,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教师不但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注重借助点滴的生活细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发学生爱国心,增强责任感,养成诚实、善良、公正、守信、利人、自律等优秀品质,帮助他们体验人生百味,关爱他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身价值的幸福。

11.中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什么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政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中国著名学者李慎之在谈到中西方差距时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当前,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仍处于成长和完善阶段,很多人对“公民”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公民意识淡薄。我国高中生中也普遍存在着公民意识不强、不爱关心时事、社会参与意识较弱、社会公德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高中阶段,是完成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内涵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公民意识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个人的健康成長以及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化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意识”。在思想政治课中主动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是课程本身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承载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培养的理论,积极探索适合中学生学公民意识形成、发展的教育条件和教学手段,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养,最终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意识。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途径

1.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努力挖掘鲜活素材

课本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研读新课标,深挖新教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公民的意识教育,要求政治教师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的对接与结合之处,挖掘出鲜活的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素材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例如:“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针对目前部分中学生对金钱片面的、错误的理解,结合现实案例,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让学生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再如:“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可从正反角度挖掘教材,从“中国武林新四大高手:东鞋、西毒、南地、北钙,即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高钙奶”,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自发性,这样学生能比较自然的体会到,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规范市场秩序的措”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主体应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公民意识。

2.努力推进生本教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平等对待学生,理解学生的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生本课堂由单纯教师提问转变为师生互问探讨、生生互问交流的双向式和多边式设问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因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体验到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友善、尊重、信任、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主动向公民意识要求的方向发展。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探寻多种培养形式

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更应是由知到行的逐步转化过程。

公民意识的形成,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阶段,更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公民身份,深入理解公民意识,并逐步地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公民品质,外化为良好公民的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所以在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实践活动,将会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例如:在讲 《民主管理》一课时,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班级自治管理、班干部的民主选举等活动,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参与其中,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权力意识。同样,在《民主决策》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规范学校收费”开展了模拟听证会,使学生在参与中近距离地体验政治生活,在体验中感受民主决策的意义,不仅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有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增强学生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全面渗透公民意识的培养。

4.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激活各种课外资源

政治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密关注国内外动态变化,增强课堂时效性。通过对经典事例和重大国内国际时事进行分析、论证、解读,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通过关注2014年南京青奥会,学生们了解了青奥口号“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并深入认识到这是一条高度凝炼奥运理念和举办城市文化的口号:它以“青春”体现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以“未来”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同理想、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以“共筑”体现奥林匹克友谊和团结的基本原则。

5.以身作则,树立师德榜样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讲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言一行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的最真实和最生动的课程。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应该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通过自己言行举止的示范,感染和号召身边的学生。试想如果一位老师看到校园有果皮瓜壳,熟视无睹,冷淡走过,不能主动低下头、弯下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那么,又怎么去要求学生保护环境,美化校园,当他(她)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又有谁能信服他(她)?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公民意识,用自身的行动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自觉提升。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呼吁,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当认识到,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帮助学生形成公民意识、成为现代公民的使命,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成为一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好公民,这是政治教学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言传声教,努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自觉守法、勤奋进取,有责任、敢担当的中国公民。

上一篇:培智学校实习生班主任工作计划下一篇:单位采购助理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