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业务行为规范的思考(共8篇)
1.邮储银行业务行为规范的思考 篇一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来,河南分行开展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的学习活动,本人积极认真的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提高了对邮政储蓄银行规章制度的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到掌握制度、执行制度的重要性。下面根据学习情况,结合个人实际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规守纪的自觉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体制交替、机制的不健全,客观上给金融职务犯罪带来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导致金融业贪污、挪用、受贿、诈骗等职务犯罪和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严重危及金融和经济的安全。尤其在当前全省我行案件防范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平时疏于学习,对规章制度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与己关系不大的可学可不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久而久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造成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通过这次规章制度学习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岗位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当前金融系统发生的许多案件除故意犯罪因素外,大多数都是因个别员工法律和规章制度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而造成的,不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毁了自
己的人生和前程。因此,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要强化制约、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当前,金融业电子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个别犯罪分子利用我行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进行金融犯罪。因此,通过近一个时期的学习,结合我处实际,我认为当前关键要加强对基层一线操作人员的学习和教育;要强化制约,严格管理;要禁止岗位职责混淆,业务运作不能交叉,柜员离岗必须实行签退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作案机会;要加强实时和事后监督。
三、作为邮政储蓄银行的一名普通员工,《办法》武装了我的头脑,并为我带来了许多实惠。
作为邮政储蓄银行的一名农村基层信贷员,通过对《办法》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合规操作,预防金融风险,尽量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并且,在实践《办法》要求的同时,我更树立了良好的服务意识,提高了业务技能,完善了客户至上的金融市场经营观念。在我的服务水准全面提高后,我的客户忠诚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切实惠,都证明了《办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我行各岗位违规行为的认识,也加强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认识,并时刻告诫自己要严格遵守。同时,我还认识到,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是我们
邮政储蓄银行健康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防止各类案件和违规问题发生的前提。加强《办法》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贯彻执行上级行的工作任务,也是我们每位员工的责任。
2014年5月
漯河市郊区支行 王松杰
2.邮储银行业务行为规范的思考 篇二
一、现行违规风险发现机制的弊端
现行的违规风险发现机制较为传统和简单, 同时存在一定的弊端。
1.发现风险的被动性。风险固有而存在, 但现行机制下对风险的发现往往以违规事实为依据, 通过发现违规事实从而发现风险, 总是提示已经造成一定负面效应的风险, 而对还未产生负面效应的风险盲然不觉。换言之, 风险的发现与解决存在着较大的被动性。
2.判断风险的标准性。目前在对风险的判断上, 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风险, 不同的检查主体对业务的了解程度不同, 对风险承受能力不一, 导致在不同主体的判定下, 对是否为风险的认定不一致, 对风险影响程度的定性不统一。
3.报告风险的主动性。现行机制下, 违规风险的报告者与发现者均为后台人员, 作为直接接触违规风险的直接执行人员, 反而缺乏直接发现与报告风险的动力和机制。
二、违规风险发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一) 风险识别
1. 风险识别的基本要求。
(1) 风险识别标准的统一性。在风险识别中, 管理部门需要识别不确定性的存在, 即不确定一项风险是否将会发生, 何时发生, 或它发生时的精确影响。管理部门首先应对一系统列的违规风险进行判断与定义, 直接执行人员、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三者对风险的判断标准应趋于统一。 (2) 风险识别的联系性。构成风险的事件通常不是孤立发生的。一个事件会波及另一个事件, 它们总是并存发生的。在风险事件的识别中, 管理层应当明白一个事件怎样与另外的事件相关联。通过评估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 来决定管理者的着力点应着重于何处。同时, 将潜在的风险事件归纳起来分类是必要而有用的。通过在行内至下而上地归集汇总风险事件, 有助于逐步理解了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 获得用于风险评估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同类风险事件的归类, 有助于管理部门更好地确定机遇和风险。 (3) 风险识别的双面性。某个事件的发生总是有消极的影响或积极的影响,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代表风险, 风险的消极影响是指某个事件将要发生并对完成目标有不利影响。它要求管理部门做出评估并反馈。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代表机遇, 或削弱风险的消极影响。机遇是指某个事件将要发生, 并有可能对预定目标和创新价值产生积极作用。机遇事件能促进管理部门策略或目标实现的进程, 因此管理行为应与机遇相适应。管理部门不应只识别消极影响的事件, 而应同时对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产生回应。
2. 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1) 风险委员会的功能完善。明晰风险委员会的目标。提倡风险委员会以收集企业整体对事件清单的知识为目标, 同时引入职能不同的部门代表作为讨论主体。会议的结果好坏通常取决于参加者的层次是否多样化, 因为层次的多样化决定了会议中所能得到信息的广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讨论的深度。在会议开始之前, 会议组织者应促进各讨论主体对所讨论议题充分地进行内部沟通, 并且使各讨论主体找出最有效的方式以表达本单位的想法;在研讨会的开始, 建立讨论的基本规则;认可参加者不同的风格和人格类型, 考虑怎么优化他们的贡献;确认要关注哪些目标, 哪类目标, 哪类事件;受邀请的会议参加者数量控制在15人之内;实际地确定预期结果, 以确定讨论会所欲达到的目标。会议议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介绍。解释会议背景和各个参加者被邀请的理由, 解释基本规则。 (2) 解释会议流程。明确会议流程, 对每个目标, 将提示从以下因素讨论相关事件及他们的相互作用:外部、内部、经济、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员、政治、进程、社会、技术;解释会议流程制定的原因。 (3) 探索目标。确认会议讨论的目标事件, 并确定目标事件的关联事件;确认对风险的评价标准, 在此基础上, 确认内部机构对风险容忍程度和公众舆论对风险的可接受程度;讨论影响目标事件的潜在内外部因素;确定哪些事件代表风险, 哪些事件代表机会;考虑多个风险因素如何影响目标事件, 以及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下阶段和结束。发布研讨会结果, 要求所有参加者在48小时之内明确下一步行动计划。 (2) 图表分析法。用图表来列示有代表性的业务流程, 以使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输入元素、参与者、输出和所负责任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旦发生风险事件, 参与者就能迅速辨别风险并考虑问题处理的方式。在流程分析中, 不仅应通过图表表示过程, 还应明确描述过程中的各关键步骤及其潜在风险。 (3) 最重要事件指示器。最重要事件显示器, 也叫最重要风险显示器, 是洞察潜在风险事件的一种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由特定机构将重要的风险事件收集整理, 优化排序, 最重要风险显示器必须及时供给那些依靠信息的管理者, 可以是每日、每周、每月, 甚至是随时。 (4) 损失事件数据追踪。持续监测已发生损失事件的相关数据, 并对其进行运用, 有助于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并量化其伴生的损失。将所收集的数据整理成损失事件数据库, 该数据库需包含标准的事件信息, 并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者。在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的基础上, 结合对已发生事件的认识, 结构性的知识, 以及对损失事件相互关系的了解, 有助于开发预测模型以辨认风险事件。数据追踪和预测模型的开发可考虑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外包至第三方服务提供者。
(二)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的辅助与补充, 通过风险评估, 能更好地确认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并能更好地帮助企业的管理人员对风险做出反馈与处理。
1. 同时关注内在风险与追加风险。
风险包括内在的风险和追加的风险。内在风险对企业来说是某些行为缺失造成的风险, 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影响;追加风险是管理部门对风险做出反馈之后又产生的风险。风险评估首先针对的是内在风险, 一旦风险反馈已完成, 管理部门就开始考虑追加风险。
2. 关注风险的可能性与影响。
风险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可能性和影响。可能性意味着事件发生的可能, 而影响意味着它的后果。可能性和影响被普遍应用于各个方面, “可能性”意味着事件在性质方面发生的可能, 比如高、低, 或其他评判标准, “可能”意味着一种量上的标准, 比如百分比、发生概率或其他数量上的尺度。
3. 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如何确定与评估风险, 并进行合理的企业资源分配是困难且富有挑战性的。低发生率和潜在影响小的风险通常不被更进一步的考虑;另一方面, 具有高发生率和重要意义的潜在风险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情形的风险通常更加难以确认和评估, 谨慎小心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三) 其他注意事项
1.在任何制度下发生, 应伴随有唯一的违规风险判别标准。该判别标准不仅包括是否违规的风险判断, 还应包括风险等级的判断。
2.在系统建设时, 系统自身应有良好的逻辑判断, 对一些关键参数应有系统设置与监控。良好的系统不仅应能帮助直接操作人员遵循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还应能及时向管理者与监控者反馈违规信息:哪些环节的差错冲击较多较频繁, 从而使管理者能及时收集直接操作人员的行为偏好, 并对直接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3.邮储银行的乡村攻略 篇三
2007年3月20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131号的大厦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面纱终于被揭开。在2006年12月31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开业后的第二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历经多年的酝酿和组建,这家堪称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在闪光灯中定格在国民面前。
与"四大"形成互补
我国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格局倾斜于城市,仅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注重经营效益的观念不断上升,农村这块经济效益较低落的区域逐渐被放弃。仅在过去的4年间,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就撤并了3万多个基层金融机构,且大多在贫困的农村。
银行网点的大量撤并,使本来就融资困难的农村农民更加雪上加霜。他们不得不用足已有的金融网点。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又不得不转向高利率的民间融资或地下金融。这样,不仅使融资成本持续走高,而且加剧了地下金融的泛滥。据来自"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的统计显示:在所调查的农户中,在66.9%有过借贷的农户中,51.3%来自非正规金融,44.2%来自信用社,只有4.5%是来自商业银行。对农村地区企业金融需求调查显示,92.7%的企业申请过贷款,52.5%的企业认为贷款不方便。
在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大部分农村金融市场,而农村迫切需要金融支持的今天,组建邮储银行正好弥补了我国农村金融的不足。据了解,1986年我国便恢复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7万多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2万个。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规模达8000亿元。规模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农村信用社。截至2006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市场占有率近10%,存款规模列全国第五位。通过邮政储蓄投保的客户接近2500万户,占整个银行保险市场的五分之一。
然而最具特点的是,邮储银行是目前国内银行中营业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而且2/3以上的网点分布在县及以下农村地区,成为我国覆盖城乡的最大金融网。
邮储银行的经营模式不应是原四大商业银行的复制,其经营对象应是我国目前处于金融空白的广阔农村和农民,与四大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话来说,就是:我国的商业银行,除农业银行外,基本都定位于城市,用力于大客户。新出现的定位于为城市社区和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邮储银行,为中国银行业注入了差异化的、新鲜的力量,填补了中国银行服务的空白地带。这样,可以化解城市、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利于城市、农村金融业的协调发展,从而有利于中国整个银行业、金融业的发展。
发挥地区优势
邮储银行成立伊始,其高层就表示,"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不是政策性银行,也不是什么准政策性银行。我们的定位是商业银行。我们要在有优势的农村地区发挥优势。"据悉,邮储银行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经监管部门批准,办理零售类信贷业务和公司业务,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邮储银行未成立之前,其前身是邮政储蓄,办理的业务只是吸收公众存款,另外在农村地区还为农民办理汇款、代收农电费、税款、烟草款,代发农村粮食直补款、农村退耕还林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农村教师工资及各种财政补贴资金等一些金融服务业务。是一种"只存不贷"的经营模式。还不能为农村提供较完整的金融服务,最大的欠缺在于不能提供农村紧缺的信贷,尤其是小额信贷服务。这种经营模式无法满足农村严重缺损的信贷需求。
2006年3月,银监会针对邮政储蓄发布了《关于加强邮政储蓄机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的管理意见》,允许其逐步开展"定期存单质押"的小额质押贷款试点业务。据2006年底统计,13个试点省累计发放贷款10.33亿元,结余贷款3.69亿元。
最近,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透露,目前在全国推广的质押小额信贷已经放款至14个亿,并没有出现一笔坏账。他还表示,未来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是平民银行、社区银行、大众银行,主要为农民服务,为来自农村的城市中低收入老百姓服务。经过一年的试点后,2007年3月1日起,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将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扩展到全国范围。目前,全国除西藏、青海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邮政储蓄机构都已开办了此项业务。此举不仅改变了邮政储蓄多年的"只存不贷"现状,也为我国农村农民提供了一条便捷的融资渠道。化解了农村日益严重的融资矛盾。
陶礼明表示,成立后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据说,邮储银行在开业之初将办理小额质押贷款,各地邮储银行可办理最高限额为20万元的单一客户本人质押贷款,最高限额为10万元的单一客户他人质押贷款,单一借款人的贷款合计上限为30万元。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网点总量暂定为150个,其中至少要有40%的网点分布在县以下农村、牧区。"下一步,我们正在考虑推出信用担保的小额贷款,可能会在前期试点较好的地方先行试点。"陶礼明说。
不可忽视的风险
在经历了20多年的邮储业务后,邮储银行终于破冰下水。它从"只存不贷"的单一模式转向存贷均有的商业银行模式,可以经营信贷、中间业务或金融衍生产品等银行业务。变脸后的邮储银行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但与中资银行竞争,还将与外资银行竞争。新组建的邮储银行所面临的经营管理、运行方式、业务品种、人力资源、风险防控等等问题,将远远大于前期的单一运作模式。
就商业银行运作而言,风险防范首先摆在邮储银行面前。在"只存不贷"时期,因不经营信贷业务而避开了信贷风险的侵袭。在开办信贷业务之后,信贷风险将应运而生,尤其是小额信贷风险不可忽视。
小额信贷是较令银行头痛的一项业务,其特点是贷款额度小,单笔数量多,贷款者多样且流动性大。办理这样的小额贷款,银行要扑上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耗力,往往十几笔、上百笔贷款抵不上一笔大企业贷款。而难以掌控的风险更令银行难以应付。如连续多年发放的助学贷款,虽然在学业上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但其所产生的大量坏账,牵制了银行不断上升的经营效益,银行不得不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去追讨,这令银行大为头痛。
对于邮储银行来说,把小额信贷作为支撑农村农民的融资服务,风险防范必不可少。这方面可以借鉴尤努斯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据说,这家银行在对农村提供小额信贷时,考虑到当地的特点,利用农村碰面都是熟人的封闭环境,以五人作为一个借贷小组一同申请贷款,形成有共同利益及互相制约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个人不还款,整个小组就会丧失申请贷款的权利,所以他们必须互相施压及互相帮助,当有小组成员家境困难或因病无法还款,其他人亦会出手相助。通过这种借贷方式,孟加拉乡村银行发放了大量小额贷款,不仅使很多人受惠,而且有效地防控了风险。
4.邮储银行笔试邮储知识部分专题 篇四
成立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觉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特色发展之路,同时大力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超过4万个,打造了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微银行”等在内的全方位电子银行体系,服务覆盖广袤城乡;个人客户数量超过5亿户,服务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资产规模超过7.7万亿元,在中国银行业位居前列;资产质量良好,在中国银行业名列前茅。在英国《银行家》杂志7月1日发布的“2016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邮储银行按2015年末总资产位居第22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继续依托网络优势,不断丰富业务品种、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致力于成为最受信赖、最具价值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本行视良好的公司治理为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秉承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理念,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架构,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持续提升公司治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本行成功引入10家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为下一步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修订完善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制定了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高级管理层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独立董事工作规则等制度,建立起了一套内容科学、体系完备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研究了增设社会责任委员会事宜,为优化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组成,发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对董事会决策的参谋支撑作用打下基础;开展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其成员履职评价工作,加强信息披露机制建设,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内控建设和合规管理,促进公司治理机制规范运转。
近一段时间以来,“新常态”已成为财经界的热门词汇。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经济新常态对金融领域的影响比实体领域更为强烈、更为复杂。在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深刻认识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常态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叠加银行业自身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市场准入放松等诸多挑战,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高速发展和高盈利的时代基本告一段落,其经营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呈现出三个显著变化。
一是政策环境发生变化。近期货币政策的调控方法更加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侧重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而不是过去的“大水漫灌”。同时,诸如存款偏离度考核等制度实施,金融监管环境也将日趋严格。另外,国务院发布的“43号文”已对政府融资方式进行了规范,这将对银行原有的贷款类及平台类融资业务形成抑制。
二是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从现阶段来看,新常态带给商业银行最严峻的挑战就是资产质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银行业也无法独善其身。今后一段时间,各种矛盾冲突和风险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两高一剩”、房地产、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金融风险可能会继续发酵,银行业资产质量将承受较大压力,守住风险底线将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三是业务模式发生变化。银行业属于亲周期的行业,经济增速的放缓将带来对银行信贷等金融需求的逐步下降。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利差收窄以及跨市场、跨业态、跨领域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银行资金流通主渠道的地位已受到挑战。商业银行规模增长与盈利增长之间的线性关系已不复存在,单纯依赖规模扩张获取利差收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
变革创新适应商业银行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既是对商业银行发展的严峻挑战,更是深度转型的战略机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确立差异化发展战略。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现象,根本原因是竞争同质化。应该说,在新常态下,虽然压力倍增,但同时也将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加规范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要借此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战略,形成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的商业模式,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二是积极布局县域市场。我国正在迎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2013年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3.7%,但仍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在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县域地区将会产生大量的金融需求,同时派生出很多金融创新业务。相对城市地区的“红海”,竞争不充分的县域地区对商业银行而言,仍是一片“蓝海”。
三是强化信息技术引领。我国已进入网络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科技创新已从支撑业务发展向引领业务发展转变,并成为商业银行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发展、加快构建信息化银行、形成网络金融时代新的竞争优势,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中最关键、最迫切的一项战略抉择。
四是重视精细化管理。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短期内必将带来存贷利差缩小。但存贷利差缩小,不等于银行收益率降低。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要保住收益率不下降,就必须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工夫,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风险定价水平,增强“软实力”,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几点建议
新常态下,政府不仅要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要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为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加快发展资产证券化。华尔街有句俗语说:“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要将它证券化。”与发达国家规模庞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相比,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无论从供给面看还是从需求面看,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14年9月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就超过44万亿元。如果仅将其中的10%用来进行证券化,其规模就可以达到4.4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做好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为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调整开辟正规渠道,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当前,我国银行业乃至金融领域最大的挑战,主要在于银行业积聚了较高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据统计,目前我国银行业提供的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高达85%。在新常态下,不能再靠政府提供隐性担保的方式,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需要用市场制度对政府作用进行替代。尽快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这将是打破“刚性兑付”、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是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互联网企业等推出的“宝宝军团”,曾一度改变了游戏规则,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冲击。其实,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其优势是互联网企业无法简单复制的,互联网企业可以是一个成功的搅局者,但毕竟基因不同,企业文化迥异。互联网企业利用了互联网技术,但在实际上做着与传统金融并无根本差异的事情。以互联网思维搞金融,缺少监管必然会形成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对互联网金融欺诈、侵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在新常态下,互联网企业在提供融资服务时,也要将其纳入监管体系内,强调现有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并尽快制定相关法律,依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控制好潜在的传染性风险。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深刻理解“新常态”的丰富内涵,更需要充分认识“新常态”带来的各种变化。坚持创新转型发展,才能抓住经济发展模式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业务机遇。
2月25日,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还未褪去,北京市丰台区的邮储银行数据中心大楼欢呼声一片。就在全国人民欢度春节的时候,这座大楼里上演了一场紧张的数据大战——近4万个营业网点、4.7亿客户和12亿账户的交易信息在这里全部实时成功处理。春节期间,邮储银行金融业务系统平稳安全运行的出色表现标志着邮储银行的技术保障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邮储银行坚持“科技引领”战略,力求打造“智慧型”银行,未来在IT规划和电子银行发展方面又将如何布局?对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邮储银行副行长曲家文。记者:面对春节期间高强度、大规模的业务需求,邮储银行是如何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营的? 曲家文:金融稳定是国家经济安全稳定的基础。银行计算机系统作为支撑银行业务发展的平台,安全稳定运行的意义和责任非常重大。邮储银行历来高度重视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近几年,我们在运行维护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力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2014年10月25日邮政储蓄逻辑集中工程全国上线以来,我们不断优化系统,加强安全保障,确保了逻辑集中系统的平稳运行。“双十一”当天,系统交易笔数达8640万笔,交易金额1389亿元,交易成功率99.24%,系统成功率99.85%,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成功经受住了交易高峰冲击,充分证明储蓄逻辑集中系统的健壮性及小型机集群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我们在总结以往成功保障经验的基础上,未雨绸缪,科学预估,全力以赴做好充分准备。春节期间,完成系统交易笔数约1.1亿笔,交易成功率高达99%以上,成功应对了高强度、大规模的业务量。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业技、开发建设和运行维护联合,成立了专门的安全保障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通畅联络机制,加强运行监控,及时发现,迅速应对。二是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组织全网系统健康大检查,严格排查隐患,提前落实整改。三是加强交易分析,准备充足资源。提前分析交易趋势,测算系统资源情况,备足系统资源,保证系统稳定。四是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针对逻辑集中关联系统众多、关联关系复杂的情况,修订系统应急隔离方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各专业部门的紧密配合和科技条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确保了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顺利度过春节业务高峰,广大客户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记者:据了解,您刚刚谈到的邮政储蓄系统逻辑集中工程的成功上线是邮储、乃至银行业信息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对此作出了重要批示。那么,此工程的圆满上线到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曲家文:2009年,邮储银行在《邮政金融IT总体规划》中确立了“在开放式平台上,以小型机集群替代大型机,构建邮储银行核心系统”的技术路线,逻辑集中工程就是这一技术路线的成功实践。从2011年6月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帷幕至2014年10月全国成功推广上线,历经三年建设、五批推广,数十轮演练。
逻辑集中是对邮储银行储蓄业务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和优化,是邮储银行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对于提升邮储银行核心竞争力、支撑和推动改革转型意义深远。同时,该工程在国内首次创新性采用小型机集群技术替代大型机,打破了国外大型机在金融基础系统领域的垄断地位,为银行业基础平台选型开辟了新选择。工信部杨学山副部长在工程建设期间曾先后三次莅临调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邮储此举为国家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安全战略做出了有益探索,在维护金融和信息安全可靠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记者:请问邮储银行下一步的IT规划是怎样的,如何推动实施? 曲家文: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邮储银行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从战略高度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构筑以现代信息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体系框架。下一步,我行将全面实施新一轮IT规划,致力于科技创新和业务革新的深度融合,打造“体验”与“智慧”并重的“智慧型银行”。为推动实施这一战略,我们将着眼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高度重视,明确方向,抓好顶层设计。IT规划是发挥信息科技巨大作用的路线图,邮政集团公司和总行对此寄予厚望。通过新的IT规划把建设“智慧型银行”作为全行一项重要战略,在客户服务、渠道协同、产品创新、风险管控等方面做好前瞻性规划,不断丰富业务品种,完善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
二是深度挖掘数据信息,提升信息创造价值的贡献度。通过快捷、智能地分析和挖掘海量客户与交易数据,更高效地发现客户与市场环境的细微变化,健全产品创新标准和业务服务规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推进业务流程再造、运营集中化、客户关系管理转型,实现多渠道协同,为客户体验提供智能化服务。
三是搭建灵活的IT基础架构,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畅通。梳理、健全全行信息标准、产品设计规范和业务规范,为信息共享、产品创新、系统整合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前中后台、上下机构以及各渠道的联动,逐步搭建灵活的IT基础架构,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畅通。记者:随着当前同业电子银行竞争加剧,邮储银行的电子银行将实施什么战略?具体的路线图是怎样的?
曲家文:我行利用四年时间实现电子银行客户突破亿万户规模,“科技引领”方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邮储银行将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践行普惠金融的理念,坚持电子银行优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具体来讲,主要是实施三项举措。
一是打造邮储特色的产品创新平台。一方面,通过推进产品互联网化,丰富电子银行产品和功能。针对重点客户推出新产品,包括针对小企业客户,推出专属手机银行版本;针对物流企业,推出商务汇款、批量代发功能;针对贷款类客户,推出邮e贷、e捷贷。与电商网站合作,开发供应链融资产品,构建小微企业网络金融平台;与邮乐网合作,设计专属信贷产品,为邮乐签约商户提供线上信用融资。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金融创新实验室,重点开展移动金融和智能网点产品研发。推出NFC手机钱包、二维码支付等O2O产品;开展移动展业,通过移动终端办理相关业务,提升服务效率;加快开发自助发卡机、VTM、自助填单和网上预约功能,创新服务体验。二是推动移动金融不断普及农村。邮储银行正致力于完善农村地区的电子银行使用环境,不仅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手机金融服务试点工作,还计划在有条件的农村网点推进无线网络覆盖;从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入手,逐步提升农村客户对移动金融产品的认知度;针对农村地区客户推出手机银行便捷版,优化移动金融产品各项流程,提升服务易用性;注重对客户的引导和培养,积极培育、指导养殖大户、乡镇企业人员等客户群使用移动金融服务,通过这些“意见领袖”辐射周边人群,推动移动金融的不断普及。
三是严控互联网金融风险。从制度建设、系统建设、联防机制三个层面着手:首先,建立完善的电子银行业务制度,降低操作风险;其次,将风险防控融入系统建设中,科学、及时、有效地防范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再次,加入中国银联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建立电子银行风险防范的联防机制。通过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有保障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实现业务发展与合规运营的齐头并进。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主体信用等级 AAA 评级展望 稳定 二级资本债券评级 AAA 1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盈利能力指标(%)1 1 1 总资产回报率(1)0.55% 0.57% 0.63% 净资产收益率(2)19.80% 23.19% 27.79% 净利息差(3)2.85% 2.63% 2.68% 净利息收益率(4)2.91% 2.68% 2.7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比营业收入 3.74% 4.12% 4.02% 非利息收入占比 3.21% 3.97% 4.29% 成本收入比(5)45.05% 49.65% 48.72% 资产质量指标(%)1 1 1 不良贷款率(6)0.64% 0.51% 0.36% 拨备覆盖率(7)363.53% 382.96% 519.49% 资本充足率指标(%)1 1 1 资本充足率(8)9.56% 8.84% 10.38%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44% 7.72% —— 项 目 2014年12月31日 流动性覆盖率 237.06%近日,最新公布的英国《银行家》杂志“2016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榜单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2015年末总资产近7.3万亿元位居第22位;以一级资本近2690亿元排名第39位。在“2016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总资产排名比2015年、2014年分别上升1个位次、6个位次,一级资本排名比2015年、2014年分别上升15个位次、24个位次。排名的持续进步,反映了邮储银行这家极具特色的银行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作为全球银行业权威杂志,英国《银行家》杂志推出的“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已有约40年历史,是当今国际最主流、最权威的全球银行业排名之一。它每年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银行的核心资本、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以及同业竞争表现等进行综合比较,得出排名,是衡量全球各银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普惠金融与商业可持续的有效平衡 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超过4万个,网点覆盖中国全部城市和近99%的县域地区;个人客户数量超过5亿户,服务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存款总额超过6.7万亿元,贷款及垫款总额近2.7万亿元。这使得邮储天然具备了普惠金融的优势,也正因为此,邮储银行确立了大型零售银行的战略定位。
自2007年成立以来,邮储银行快速成长为一家全功能的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强化在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方面的优势,坚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大型零售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和追求商业可持续之间平衡的特色发展道路。
在服务社区方面,邮储银行个人消费贷款2013-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44.5%,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余额超过8100亿元;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小微企业贷款2013-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9.8%,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余额超过6000亿元;在服务“三农”方面,涉农贷款2013-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38.0%,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余额超过7800亿元。
同时,邮储银行紧跟社会融资结构变化趋势,积极运用PPP、产业基金等创新投融资工具,大力支持国家核心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得各级政府与大企业的广泛好评。该行联合中国中冶集团设立了国内首支“综合管廊产业投资基金”;参与了第一个采用财政部规范PPP模式实施投资的高铁项目——济青高铁项目;参与了中国政企合作基金、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甘肃公路交通产业基金、西藏开发投资产业基金、湖南省铁路投资基金、江西铁路投资产业基金等一系列重大产业基金项目。快速发展和良好资产质量的有效平衡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邮储银行始终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不断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1%,拨备覆盖率近287%,均在中国银行业名列前茅。
邮储银行始终奉行“适度风险、适度回报、稳健经营”的风险政策,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培育了全员参与的风险文化,保证了全行整体系统性风险水平的有效控制。邮储银行在普惠金融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零售信贷技术。针对客户抵押担保难题,对担保条件进行创新,盘活了客户资产,降低了风险敞口;打造“银政、银担、银保、银企、银协”五大合作平台,有效实现了风险共担;坚持运用信息技术管理风险,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努力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建立了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风险经营模式。
依托独有的特色和良好的业绩,邮储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于2015年成功引进了瑞银、中国人寿、中国电信、加拿大养老基金、蚂蚁金服、摩根大通、FMPL、国际金融公司、星展银行及深圳腾讯等十家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加快创新金融产品 增强消费信贷投放能力
大众的消费需求始终是邮储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的第一动力。2014年,邮储银行成功发行了新一轮资产证券化重启以来首单个人住房贷款支持证券产品,金额68.14亿元,创新采取了延迟变更抵押权登记的操作方式,大胆探索长端产品定价模式,对于推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资产证券化为盘活存量资产,积极满足城乡居民刚性住房和普通消费金融需求发挥了巨大的市场示范效应。
同时,邮储银行积极研发助保贷业务,支持养老消费,完善养老保险助保贷款业务相应的风险缓释措施,重点支持当地社保机构提供保证金、国有企业或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分行试点。此外,邮储银行致力于推动教育贷款研究,促进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积极发展个人留学贷款,并推出商业助学贷款“优学贷”,满足借款人本人、配偶及子女攻读各类学位及职业技能培训等费用需要,同步推进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研究,服务覆盖群体不断扩大。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 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内蒙古包头市小伙小吴全家4口人挤在一间不足30平米的危旧房中,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小吴家所在棚户区成了城市快速发展中一道刺眼的风景。“32岁了,早有结婚的打算,也考虑过买房,可是商业房最低4000元一平方米,买房加装修至少要30万元,根本不敢想。”2013年6月,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安置房整体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国家的好政策让小吴看到了买房的希望,可是房价对于他来说依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存在这样困难的居民不在少数。
了解到这一普遍存在的情况,邮储银行包头市分行打破传统信贷要素,重新评估风险,最终成功推出专门配合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贷款产品,并成立专门的业务团队,开辟绿色办理通道,信贷人员主动搭上休息时间加班办理业务,为棚户区居民解决贷款难的问题。择良辰吉日,2015年10月6日,伴着一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小吴终于将新娘迎进了婚房。与小吴情况类似,浙江云和县云峰乡的小毛也有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但县城里较高的房价使他望而却步。2013年底,云和县“大坪农民下山转移安置小区工程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完工,相对于价格高昂的商品房,该小区每平方米2980元的优惠价格令小毛心动了,但他还是拿不出近30万元的购房款:“房子是安置农房,从商业银行我贷不到款,亲戚家人也拿不出那么多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邮储银行云和县支行在经过实地调研、风险评估后,和当地政府签约合作,适时推出了大坪项目农房集聚消费贷款,帮助小毛解决了燃眉之急。该贷款项目总额达到1.8亿元,项目一期工程授信额度达到6000余万元。购房者缴纳购房款30%的首付,就能申请按揭贷款,单笔贷款额度最高为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5年。在云和县支行提供的农民公寓安居贷款的帮助下,他终于圆了自己的购房梦。在邮储银行的贷款支持下,1000多名农户将和小毛一道入住大坪农民下山转移安置小区。
契合当地政策,为城乡居民解决资金难题,邮储银行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加强社区金融服务,积极落实房贷政策。截至2015年底,邮储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超过5700亿元,约占全行个人贷款总额的47%,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普通住房需求。同时,邮储银行充分发挥网点资源优势,抓住当前消费热点,前瞻性地重点推进汽车消费、房屋装修、互联网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养老健康消费等具有广阔前景的消费领域,全方位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借力“互联网+”
为消费金融注入新活力
邮储银行坚持服务城乡居民的普惠金融理念与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的精神一脉相承,借力“互联网+”为消费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
针对消费信贷业务,邮储银行开发了网贷通、卡贷通等功能,广大客户可以通过电子银行渠道自助支用消费贷款,在用卡购物消费的同时选择支用消费贷款,客户使用体验进一步提升。邮储银行借助存量客户数据,向客户提供主动授信服务,并开发了“手提贷”产品;利用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客户数据,针对优质房贷客户推出“优家贷”产品,精准满足该客户群体消费金融需求。
移动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和竞争主战场。邮储银行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打造全功能移动服务终端,开通了微信银行,通过在线消费信贷服务升级,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整合。目前,邮储银行已与知名互联网公司围绕相关互联网消费金融探索并开发相关产品和服务,还与互联网汽车销售平台企业开展了相关合作。成立消费金融公司
布局全方位消费金融服务
为更好服务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邮储银行发起成立中邮消费金融公司,并于2015年11月20日正式开业。中邮消费金融公司作为现有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要补充,将充分发挥与银行间的互补性,错位经营、联动发展。通过不断提升交叉营销和服务能力,实现消费客户市场细分,围绕客户生命周期,全方位满足各阶层客户多元化消费金融需求,扩大整体消费金融业务的覆盖面,使广大的农村居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的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2016年3月8日,邮储银行联合中邮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启动“幸福•加邮”社区行活动,同时联合消费产业龙头商企成立“邮你有家”消费产业联盟。
“幸福•加邮”社区行活动重点围绕当前二孩家庭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出国留学及旅游消费等社会热点,分成“幸福家庭季”、“幸福享安居”、“幸福四海游”、“幸福购车季”四个专题,每季推出一个主题活动。在“幸福•加邮”社区行系列活动中,邮储银行将联合加入消费产业联盟的住房、汽车、出国游学等消费领域的知名商企,共同进社区,联手做服务,开展一系列让利特惠活动。
目前,“幸福•加邮”社区行第二站“幸福享安居”活动已启动。邮储银行将联合全国知名的家电家装企业,为客户提供从购房、装修到家居的一站式消费服务以及多种增值服务,帮助更多客户实现购房梦想。活动期间,邮储银行将联合大型开发商,走入社区,为广大百姓提供选房、购房及住房贷款等一系列免费咨询服务,并将针对购房贷款客户开展系列抽奖送好礼活动。此外,邮储银行还将在南京、合肥、上海、西安、成都等地围绕房地产业务组织多场论坛,邀请相关机构共同探讨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及住房贷款服务方向,邀请开发商、销售代理机构、房产中介等,探讨如何联动多方优势,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住房金融服务。消费产业联盟向成员企业提供订制化金融服务支撑,为符合条件的联盟成员提供优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和便捷的消费贷款融资服务。同时,联盟面向全国家庭消费者提供“邮你有家 Family One”会员服务,组织成员单位进行服务资源整合,向客户提供家庭消费服务的一站式体验。
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发起成立消费产业联盟旨在响应国家政策,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助力普惠金融战略实施,通过联合家庭消费产业企业、经济研究学术机构共同研究以“互联网+金融+产业”新模式,与家庭消费企业共同经营家庭消费群体,实现海量客户资源共享,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产业升级,为中国家庭提供产融一体化的全方位家庭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商 讯)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满足县域及农村消费需求
2014年9月,江西萍乡市排上镇梅林村迎来一件新鲜事,村民老贾家新建的四层小楼上安装上了崭新的光伏发电系统,看着屋顶上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板,既能隔热,又能发电,老贾喜上眉梢。
2013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明确了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标准;江西省能源局也启动了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对申报成功及完成建设、并网、验收的示范工程验收的客户给予安装补贴。发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销售,发电国家补贴,种种利好出台让老贾心动,是不是也安装一套光伏发电系统?但前期不菲的投入又让他犹豫了。安装一套5千瓦的系统,除去补贴,自已仍要掏3.5万元,这对于正在盖新房的贾智文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这时,发现邮储银行推出了“家庭屋顶光伏发电信用消费贷款”的新产品,可为购买安装家庭屋顶光伏发电设备的客户提供信用融资,只要通过能源局和供电公司补贴、并网审核,与设备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即可放款。这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产品,当即提交了贷款申请。邮储银行萍乡市湘东区支行受理申请后,立即进行调查审批,8月28日即向其发放了一笔5万元的家庭屋顶光伏发电消费贷款,9月初就实现了屋顶能发电的愿望。邮储银行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提供融资保障,支持环保事业发展,既顺应了民众对低碳环保新能源的渴望,也是对“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服务理念和“绿色银行提供绿色产品”环保观的深入践行。邮储银行消费金融 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引擎”由投资转为消费,消费金融也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消费金融的发展在拉动内需,改善消费结构等方面,也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助推器。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无疑是把准了中国经济的脉搏。从2007年成立以来,邮储银行便重视消费金融领域的布局和发展,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定位于坚持走“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发展道路。
据了解,邮储银行2008年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目前已逐步形成以“房贷”、“额度贷”、“车贷”为核心,以创新合作类贷款为特色的消费信贷产品体系。2013年3月,专门成立了消费信贷部,专注对消费金融的研究和发展。2015年11月20日,邮储银行发起设立的中邮消费金融公司在广州正式挂牌营业。
在业界看来,邮储银行发展消费金融有着非常独特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广泛的储蓄基础,将成为挖掘客户信贷需求,进一步提升客户消费金融价值的基础。数据显示,邮储银银行拥有4万多网点和5亿的客户数量,是中国网点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商业银行之一。另一方面,发展消费金融也是邮储银行的必然选择。在经济下行、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冲击,商业银行亟需转变重资产、重资本的传统盈利模式,走“轻”型发展道路。据了解,中邮消费金融公司秉承邮储银行普惠金融战略,以“信用生活、乐享由你”为美好愿景,主要挖掘年轻人的消费潜力,重点聚焦城乡和互联网,特别是消费产业向三四线城市等区域的下沉,积极推出具有小额、快捷、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的产品。随着农村的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相比,县域和农村消费金融消费增长的洼地所在。依托大量的县域网点和客户基础,邮储银行在农村的消费金融市场很快就占有了重要的席位。
显然,以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带有梯度追赶型特征的农村消费,正成为消费升级的新热点、新模式,为稳增长提供新供给和新动力,也亟需消费金融转型升级,适应变化。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因此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并将继续从事原经营范围和业务许可文件批准、核准的业务。
2012年2月27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承继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产、负债、机构、业务和人员,依法承担和履行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在有关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中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和法律责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已有的营业机构、商标、互联网域名和咨询服务电话等保持不变,由股份公司继续使用,各项业务照常进行。客户毋需因此办理任何变更手续。
5.中国邮储银行的改革故事 篇五
中国邮储银行的改革故事
一家让人欣赏的银行,一定是不断开拓创新,不断锐意改革使然。无论是规模,还是动向,无论是拥抱新时代,还是服务每个普通人,这个银行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继续。
再创中国金融企业之“最”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又创造了两个“最”。
12月9日,邮储银行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引进包括瑞银集团、摩根大通在内的6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2家大型国有企业,以及蚂蚁金服、腾讯等2家互联网企业。这次战略引资,全部采取发行新股方式,融资规模451亿元,发行比例16.92%。
数字显示,本次引资是中国金融企业单次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融资,也是近五年来中国金融企业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据了解,邮储银行此次引进战略投资者,呈现出战投数量多、机构类型广、合作领域宽的特点。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邮储银行已迈出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将借助成功引战的东风,持续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积极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努力打造一家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日积月累,这家成立8年多的银行,已经从一家经营单一负债业务的储蓄机构,转型成为一家全功能商业银行,打造了涵盖零售业务、公司业务、国际金融、金融市场、资产管理等在内的现代银行业务格局。
截至今年9月末,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超过4万个,服务客户近5亿人,是全国网络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客户最多的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近6.8万亿元,位居中国商业银行第6位;信贷资产不良率约为银行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拨备覆盖率达274%,利润增长率、资本回报率等关键指标均达到银行同业优秀水平。
服务经济建设大局
大局意识,是邮储银行留给外界的重要印象。
作为一家在2015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位居第23位的大银行,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是邮储银行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
概括来说,邮储银行把准市场脉搏,既服务实体,又带动经营转型。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经济“新常态”倒逼我国重构社会投融资格局。实体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需要银行理解并把握市场需求变动脉搏,支持实体经济成功转型。2014年5月国办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明确商业银行可开展同业投资业务,邮储银行随即着手PPP、ABS和产业基金等创新产品研发,运用非信贷工具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全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山东潍坊,济青高铁项目是全国首个按照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范运作的地方高铁PPP项目,计划投资规模达40亿元、期限15年。邮储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功中标,对推进济青高铁整个项目建设进程,打造地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邮储银行与中国中冶成立千亿PPP基金,共同致力于综合管廊建设,合作前景良好;与中国交建共同设立千亿PPP基金,致力于公共交通领域建设;与其他行业龙头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的合作也正在全面推进。未来,市场会看到更多邮储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项目落地。
邮储银行始终坚持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服务民生工程。邮储银行积极参与河南郑州棚改项目,已成功进行首期投资,资金规模达50亿元,从项目洽谈到资金落地仅月余,得到了合作方的高度评价。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巨大。邮储银行创新产品模式,运用非信贷组合工具,拟为该区域重大建设项目提供支持。此外,邮储银行灵活运用ABS等新型投融资工具,帮助市政交通、供热供气等公共服务提供商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融资成本,扩大新增投资,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拥抱“互联网+”时代
自从被写入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以来,“互联网+”成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热词。词虽热,其成果必须以实践检验。邮储银行在这方面,稳扎稳打,用心探索未来。
作为拥有1.4亿电子银行客户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一直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发展,积极学习借鉴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依托遍布城乡的实体网络和广泛覆盖的电子渠道,着力打造平台银行、智慧银行和普惠银行。
在打造开放协作的平台银行方面,邮储银行已采用云技术,全力推进互联网金融云平台建设,实现网上银行、移动金融、自助银行、微银行等云接入。同时,依托中国邮政庞大的实体网络,整合“邮乐网”电商平台、EMS速递物流平台资源,发挥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先天优势,搭建了邮储银行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互联网金融+速递物流”、“互联网金融+邮政分销”、“互联网金融+国际小包”等多领域合作新模式,形成了独具邮储银行特色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体系。
互联网时代适者生存。邮储银行将与互联网企业共同努力,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对银行进行再造,打造适应互联网金融要求的商业银行。与此同时,邮储银行还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战略定位,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拥抱“互联网+”的新时代。
普惠金融助力“中国梦”
普惠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也。这是邮储银行深入人心的形象,也是多年来的实践。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成立,是在改革原有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设立的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的前身邮政储蓄,历史可以上溯到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和专设的邮政储金局,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普惠金融理念,依托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互补,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实现了自身健康快速发展。
比如小微企业。
作为全国网点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客户数量最多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始终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提供贴心、专业的金融服务工作。遍布城乡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构成了超过90%的国内经营实体,吸收了超过80%的城乡就业人口,创造了超过70%的企业创新,贡献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超过50%的纳税总额。作为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容纳社会就业的蓄水池、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小微企业负载起的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中国梦”。
比如“三农”金融服务。
邮储银行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互补,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5年9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73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速超过36%,实现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其中,农户贷款占比达80%,远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在人民银行2014年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中,邮储银行优良率位列15家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名。在银监会涉农贷款各项指标考核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中,邮储银行均以优异成绩完成。而其覆盖范围广、投入力度大、服务针对性强、创新程度高的特点,也广受认可。
“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邮储银行以己之长,助力人民梦想。原文链接:http://jinrong.huatu.com/2015/1217/1394577.html
6.邮储银行业务行为规范的思考 篇六
近年来,邮储银行网络既覆盖大中城市,又深入农村地区,新网点的建设无疑进一步扩大了邮储服务的地理范围,为客户提供覆盖面更广的金融服务,支付结算方面,邮储银行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账户查询、行内转账、跨行汇款、按址汇款、密码汇款、代理基金业务、代理国债业务、人民币理财业务、外币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网上缴费业务、网上支付业务等多项功能。网上电子结售汇、网上黄金买卖、第三方存管等业务功能也将陆续实现。
支付结算是为清偿商品交换和劳务活动以及金融资产交易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由银行运用其技术设施和遍布城乡的机构网络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业务,成为媒介商品交易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经济活动的纽带。结算业务的开展有助于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下面我们就谈下邮储银行发展支付结算业务的意义:
(一)支付结算业务关系着邮储银行资金的营运与企业生存。
随着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结算业务量的不断扩大,支付结算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运动的重要环节,结算环节畅通与否、结算速度快慢、结算管理工作力度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银行的资金营运、自身的整体形象及生存。作为邮储银行联结客户的纽带,支付结算业务直接反映邮储银行的服务水平,是邮储银行适应市
场环境,增强获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支付结算业务促使邮储银行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扩大其信贷资金的来源。
企业与单位在银行都开立了结算账户,银行方便、快捷的结算服务,先进的结算工具,可以吸收大量生产流通领域的周转资金存入银行。同时,银行在办理结算时,款项从付款方账户划转到收款方账户的过程中,经常会形成一定的在途资金,这些资金会随着结算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虽然每笔数额较小且期限很短,但在一定时期内总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沉淀下来,这部分资金可以被银行运用,从而为银行的放款和投资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促进社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款项通过银行进行清算能及时迅速地进行资金划拨,简化结算手续,缩短结算过程,减少流通环节的资金沉淀,从而加速资金和商品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技术的日异创新,当今银行业处于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中。作为银行的一项基础性服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整体运营及生存状态。商业银行如何做好各项支付结算工作,不断改革和创新支付结算服务品种,由此不断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并且更好地满足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
7.邮储银行业务行为规范的思考 篇七
一、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迅猛, 随之而来的则是越来越尖锐的矛盾, 主要有两方面表现:一是企业融资难。贷款困难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 据国家商务部调查统计后发现, 存在贷款和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占整个中小企业领域的80%左右;二是银行房贷难。大部分地区的金融供给出现“瓶颈”, 吸收存款和资金运作等方面的难度较以往都大幅增加, 银行业的营销大战正式拉开帷幕。基于此, 在开展营销活动过程中, 银行要转变以往的营销理念, 打破固有思维, 一改过去“抓大放小”和“恐私症”的弊病, 将中小企业作为营销对象, 大力开拓中小企业的业务市场, 积极探索新的营销策略, 对于邮储银行来说, 要想在新一轮的银行营销大战中站稳脚跟, 必须制定出适合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 牢牢掌控中小企业的贷款市场份额。
二、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营销策略
1、转变营销理念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放开, 外资银行纷纷进入国内市场, 再加上股份制中小银行的快速崛起, 国内银行业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 邮储银行面临的冲击力和压力日益增大。基于此, 邮储银行必须转变旧有的营销理念, 不要将眼光总是盯在抗风险能力强、还款快及信誉度高的大型企业上, 虽然中小企业在贷款总体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但也有着贷款质量提高较快的优势, 邮储银行应积极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将更好的金融服务提供给中小企业。邮储银行应对现有的信贷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主动贷款替代被动贷款。随着中小企业领域高新产业的不断崛起, 邮储银行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反应和决策能力, 对发展前景可观的项目及时给予大力支持。对已经存在的贷款客户, 邮储银行要依据不同情况, 以“立足区域, 把握方向, 重点支持、前瞻培养”为原则, 使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贷款质量不断提升。对盈利状况不是很好的中小企业, 必须将第一还款来源的现金流量和企业发展前景作为贷款的先决条件进行严格审查。邮储银行要扬长避短, 以自身优势不断促进银企之间的合作, 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强化企业经营管理, 制定和完善管理理念及制度, 加强市场调研和创新能力, 不断开发高科技产品, 进一步提升企业信用能力, 凭借“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良好信誉获得银行的主动帮扶。
2、加强整体策划和系统管理
一是创新适合当地的金融产品。设立权责分明的组织机构, 针对市场规划和调研、研发新产品、设计操作流程、制定和部署营销方案等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分工,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 同时加强贷款营销的全过程监管。二是打造一支过硬的营销团队, 全面负责银行业务的推广, 加强银企合作, 将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提供给众多中小企业。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使贷款营销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目标迈进。建立健全贷款营销激励、约束及风险预警机制, 严格落实考核管理制度, 充分发掘营销人员的工作潜力, 实现信贷资产质量及贷款效益“双丰收”。
3、提高贷款营销的科学性
一是制定和完善市场调查分析制度。信贷部门与其它部门组建联合市场调查小组, 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 通过对小组成员采集回来的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 将形成的市场调查报告提交给企业管理层进行分析并制定营销策略;二是市场调查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本地行业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行业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市场信贷发展趋势、其它银行信贷业务开展情况等都是市场调查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做好这些调查能够使信贷业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进一步增强邮储银行信贷业务防范风险能力, 提高信贷质量和收益。三是注重融资平台建设。根据区域经济环境, 借助各种社会融资担保平台, 提高营销效率, 对于商贸集中区域, 可以尝试与市场管理方合作;对于科技企业集中区域, 尝试与政府平台合作;对于硬担保较少的中小企业, 可以通过担保公司拓展业务范围。
4、提高贷款营销队伍素质
营销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贷款营销运行程序的快慢、贷款营销质量的高低及运营效果的好坏。邮储银行的营销理念即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实行信贷客户经理制, 这体现了对贷款营销工作的重视。客户经理应是复合型人才, 既要具有较强的银行业务能力、市场调研能力、运用法律手段能力, 还要具备公关协调能力、设计策划能力等, 懂得开发与营销金融产品和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善于客户沟通与管理, 挖掘潜在客户。邮储银行只有建立一套健全的激励机制、福利机制及教学培训机制, 才能拥有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和营销人员队伍, 进而提高贷款营销成功率。同时, 银行营销业务的开展离不开电子信息化建设, 要加大科技投入, 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通过采用高科技手段和力量, 促使邮储银行贷款营销的成功。
三、结论
当前, 我国邮储银行已认识到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性, 越来越关注社会公共关系, 并加大广告策划宣传力度, 主动拓展市场, 创造客户需求, 明确客户服务目标。同时,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日益引起国家重视, 为给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国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 所以中小企业应把握契机, 树立诚信理念, 使我国信贷市场逐渐透明化和良性化。
参考文献
[1]周艳海.个人房产抵押贷款的营销策略优选[J].中国邮政, 2012 (7)
[2]翟志.信用社贷款营销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20)
[3]周艳海.浅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商务贷款的营销策略[J].邮政研究, 2011 (4)
[4]宋淑琴.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治理效应——基于银行贷款与债券的对比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3 (3)
[5]徐昕, 沈红波.银行贷款的监督效应与盈余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 2010 (2)
[6]李湛, 曹萍, 银行主导融资下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替代还是互补——从契约期限看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的选择[J].当代财经, 2009 (6)
[7]杨勇, 黄曼丽, 宋敏.银行贷款、商业信用融资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5)
[8]孙天琦, 杨岚.有关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调查报告——以我国五家上市银行为例的分析[J].金融研究, 2005 (6)
8.邮储银行业务行为规范的思考 篇八
本文综合各地的实践情况,将邮储银行在一些省市服务“三农”的特色模式呈现如下。
北京分行:“新三起来”工程特色贷款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立足首都区域经济特点,紧密结合“新三起来”工程(“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的政策要求,深入挖掘特色行业贷款需求,创新服务。
(一)土地流转起来,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通过与市农委、园林局、农交所紧密合作,试点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有效盘活了农民土地资源。截至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累计发放34笔,1600万元,无一笔逾期。
(二)资产经营起来,推出“农保贷”小额贷款产品。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覆盖首都21.2万农户。2013年,在充分了解农业保险后,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推出了以保险理赔金作为担保方式的“农保贷”小额贷款。“农保贷”小额贷款覆盖范围广、业务担保手续简便,是探索银保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摸索出了通过非标准抵质押物的创新带动农户小额贷款的新思路。截至目前,“农保贷”小额贷款累计发放39笔,金额1200万元。
(三)农民组织起来,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将合作社实际控制人作为放贷主体,贷款额度提高到500万元;引入农业担保公司,丰富担保方式;与农委、农研中心等相关部门合作,为市区两级示范合作社贷款争取贴息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发放贷款7000多笔,金额4.5亿元;其中合作社贷款51笔,金额4326万元。
(四)打通农业产业链流通环节,实现小额贷款产品升级。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也加大对农业产业链下游流通环节的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支持。在新发地、锦绣大地、城北市场等1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调整了产品要素,将小额贷款额度提高至最高50万元,更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
吉林省分行:“粮农宝”+土地未来收益担保贷款
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每年为政府代发的各类涉农补贴达30多亿元。在吉林省财政厅牵头组织下,省分行以农民每年获得的粮食和综合补贴作为质押,设计并推广了“粮农宝”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业务。此项业务根据贷款年限,通过放大直补款的倍数,来确定贷款额度。目前贷款期限最长为12年,贷款额度最高为直补资金的7.3倍。全省34家县(市)支行开办了此项业务,覆盖省内所有产粮大县,已累计放款超过4万笔、6.15亿元,结余4.21亿。这项业务政策依托性强、农户意愿旺、银行信心足、风险系数低,形成了政府、银行、农户三方共赢的发展格局。
为破解农民抵押物不足的难题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以土地未来收益为保证,稳步推进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业务发展。该业务的运作模式为:政府组建的物权公司为农民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担保,若发生逾期,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至物权公司,物权公司将土地挂牌上市流转,用于偿还银行欠款。此种模式有四个优点:第一,土地收益有保障。吉林省连续十年实现了粮食大丰收。第二,物权公司职能有保障。在目前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物权公司能够为银行把好审核关,且对土地流转负保障责任,与农民共同向银行担保。第三,担保周转保证基金有保障。省政府成立了保障基金,用于前期垫付银行的逾期贷款,现基金已到位8000万元。第四,政府正在探讨引入农业保险公司,为农民土地收益贷款提供额外保证。
截至目前,全省有15家县(市)支行开办了业务,贷款余额达到8354万元,资金投向大部分为专业农场主或种植大户,开辟了贷款服务“三农”的新领域。
山东省分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近年来,山东省分行对全省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家庭农场进行深入调研、并与各级政府交流后,结合省分行现有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以及总行小额贷款产品名录中的创新产品名单,初步确定了以优化传统小额贷款为基础,稳步发展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贷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业务创新思路,推动小额贷款传统营销模式转变为名单制营销和产业链式营销。
经过充分准备,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于2013年末向总行申请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和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贷款。自收到总行批复后,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对4家分行所辖9个一级支行上报的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养殖大户、5个家庭农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按时将试点方案、目标客户名单等上报总行备案,完成试点准备工作。
2014年3月24日,邮储银行潍坊市分行寿光支行发放首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向寿光市浩宇家庭农场发放贷款50万元。本笔贷款创新性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担保方式,也是邮储银行系统第一笔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主要担保方式的贷款。4月10日,该行又发放了山东省分行第一笔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200万元。烟台市分行和德州市分行也分别于4月4日、4月10日成功发放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
截至4月30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已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业务20笔,金额613万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情况,受到各级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等机构的充分肯定。
湖北省分行:开发“邮储助农贷”等新产品
2013年10月,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与通山县政府、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制定了助农金融工程建设方案。12月,省分行在咸宁通山县开展“邮储助农贷”试点。
“邮储助农贷”采用“政府+合作社+农户+银行”的合作新模式,即:政府提供资金担保、合作社提供平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银行提供创新服务。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额度小、利率高、缺担保的融资难问题。作为第一个申请“助农贷”业务的人,通山县九宫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祝新在获得50万元贷款后,对蔬菜合作社的发展更有信心。
同时,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与基层党组织合作开展“双基双赢合作贷款”,共同搭建“三农”工作点,将基层党组织职能嵌入基层信贷过程当中,探索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矛盾,挖掘农村信贷需求,有效防范农村信贷风险。今年一季度末,全省272个双基双赢“三农”工作点累计发放贷款19978万元。其中位于湖北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恩施州分行,先后与地方党组织在双基双赢“三农”工作点联合召开推介会15场,场均受理贷款达200多万元。
2013年,为解决小额贷款营销渠道问题,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集中审核创新项目82个,基本形成通用类、区域类、特色类三个层面的创新产品体系。其中通用类层面围绕湖北省代表性行业和市场,覆盖面达到78%;区域类层面围绕区域优势行业、市场展开,覆盖面达到92%;特色类层面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展开,覆盖面达到35%。至今年一季度末,累计开发新产品168个,新产品替代率达到50%,为“三农”融资注入了新的动力。
【邮储银行业务行为规范的思考】推荐阅读:
邮储银行业务员试卷08-20
邮储银行信贷业务发展09-12
邮储银行年终总结报告07-20
邮储银行信用贷款简介10-06
邮储银行信用卡申请10-26
邮储银行安全大检查活动方案07-01
邮储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简介07-11
邮储银行信用卡申请表10-02
邮储银行乌苏市支行女员工素质素质11-16
邮储考试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