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永恒散文

2024-07-30

茶马古道上的永恒散文(共10篇)

1.茶马古道上的永恒散文 篇一

诗意茶马古道散文

生活是一场盛大的远行,感谢上天给了我一段空白的时光,让我有机会邂逅这古老的风韵茶马古道。第一次与它相遇,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第一次吗?怎么感觉有种亲切,熟悉的感觉。曾经多次在梦中与它相遇。今天终于可以一睹它的风采了,可以走进它,见到它清晰的容颜,古朴,淡雅。早晨的它特别迷人,它悄悄的沉寂在隐秘中,日出东方,天地融为一体。几缕朝霞携着金色的云彩,在蓝天幕布下飘游。

看着红日一点点地向上升起,优美的弧度,似一场无言的浪漫漫过柔软的心灵,古老的石阶长满了墨绿的青苔。有些干枯,估计是好久没下雨的缘故吧,远远看上去像极了通往隐士住处的小道。慢慢地,慢慢地,霞光万丈,整个古道都沐浴在温馨的金黄之中,柔和,舒适,惬意。

随着步子的移动,一个个古典的亭子出现在你眼前,它的整个构造都是用黄色的木板造成。在加上茅草,诗意十足。它的身上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凝发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书香的韵味弥漫在它的周围,散发着光芒。你走近它就像穿越回到了过去,找回了丢失已久的文化气息和底蕴。

闲步信游,树缝隙间的阳光轻轻敲打着尘埃,把周围的尘埃都沉淀在山里。厚厚的落叶,在阳光下,风干了记忆,闪闪发光,像顽皮的孩子,期待你给她讲有趣的故事。沉睡的蝴蝶,经不起春光的诱惑,展开翅膀,感受醉人的芬芳,一路上有玉蝶相伴,热闹了不少。生活中总有一些精彩在你不经意间向你袭来,淡淡的花香还掺杂着泥土的气息,一呼气,把心里的`不快呼出,一吸,把幸福饱饱地吸进去。满满的绿意都是自然的赏赐。一眼望去,一幅幅美丽的春天锦绣图展现你的眼前,万亩茶园,不仅点缀了这条古道,也点亮了这条古道前行的道路。

金黄的松毛铺盖了石板,一不小心就会滑到,这些凋零的树叶都是季节更迭留下来的痕迹,一边承载着过去,一边开创着未来。古道的中央是一片花海,洁白的野花,落了一地的繁华,有种无从收拾的荒芜,又有一种世无争的淡然,对这些动人心弦的美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沉醉。因为过度的清醒会让人觉得淡漠薄凉,过度沉醉有失去了下次再来观赏的兴致。路旁修长的竹子别有一番韵味。它用清新将尘埃洗净。将禅意凝聚。诗意悠悠。

心意阑珊,情意绵延,风景只为懂得人而生,但古道的风景是为每一个来看它的人而生的。无论你是否懂得它的诗意,古道都以它丰富的内涵和阅历展示了它的风采,给你带来一次美妙的享受。这次旅行带着些许温暖,些许朦胧,些许恬淡。带不走的是它古韵和它从骨子里透露出的诗意,带走的是关于它的美好记忆。

2.老龙山古道散文 篇二

老龙山,长武塬的尽头,从塬下滩地远望,山势彷如龙首。山下楼舍场苑靓美,工矿商贸繁荣,是长武县的亭口镇。北有泾河东流,南有黑河拢绕,黑河在远处的滩头汇入泾水。老龙山古道静卧半山石崖,托着深深的车辙,俯瞰着亭口,凝视着河川。

这里是西(安)兰(州)公路将出陕西,进入甘肃的一处交通枢纽。如今,旧时的公路已被横跨黑河川道的高空桥梁代替,一条高速和一条铁路也穿越泾河川道而过,而老龙山古道从遥远的年代延伸至今,仿佛依然叙说着古老的故事。

我随县里的考古学者,从亭口民居的小路登上老龙山,拐过旧公路的大转弯处,古道、车辙就展现眼前。旧公路依傍的山石峭壁顶部,光滑的石面坡道依山而上,四道并行的车辙像凿挖而出的小渠。峭壁边缘的那条路面,上延到土石结合处便没了踪迹,而土梁相隔的另一条坡道,像夹在削挖而出的胡同,只能看见差不多十米的车辙路段。不知何年何月,边缘的车路因山崖坍塌而改道,靠里的另一条在久远年月里又碾出一对车辙。显现着注目车辙的石路设置了桩柱围链,上部新筑一段城垣式墙体,书有“丝绸之路车辙遗址”大字,是挖掘整修,供人游览参观的景观。

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古老商贸通道,汉代形成基本干道,老龙山留今的古道,就是其中之一。亭北亭南因为泾、黑二河夹持,常有泛涌的水患,二河川道又是连绵的沟壑,这里的交通路线攀老龙山而上,就是唯一的选择。历久岁月里,老龙山上的石路坡道,车马上下频繁,人马踩踏得光滑如磨,车轮反复滚碾出这深深的辙痕就是必然。

考古学者介绍说,车辙相距六尺,注释了秦始皇时代“车同轨”的制度,六尺轮距即是那时的统一规定。据此可知,老龙山车道的形成当在秦汉以后。那平行延伸的车辙深浅不一,深者可没小臂。那是因为,外包铁皮的车轮,下坡时必得紧拉刮木刹车,大力度刮木紧扣着的车轮几乎直磨车辙,时间愈久,便车辙愈深。这不禁令人想象,年复一年的往昔岁月里,那种牛马奋力、车颠人喧的坡行情景。

黄土高原上如今的陕甘交界地域,古来是中原政权的边塞之地,中原政府抗御匈奴南侵的战事连绵不断。《资治通鉴》记载,汉代以后,如今的长武塬一带发生的战事就有800多次,因为“长于用武”,北宋政权将时称宜禄的县名改为长武。在这样的背景里,背依老龙山的亭口,作为车马必经,食宿休整的驿站,货物运输和军队往来的交通地位就十分重要;而俯视亭口的老龙山古道,对于商货的往来载运和人们的生活交往就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在山石路面上流连,俯察这少见的古道车辙,我的思绪上溯到数千年以前的岁月。

秦国攻灭义渠戎国和秦将扶苏、蒙恬北上屯边,汉时的大将卫青、霍去病率军扫灭匈奴,东汉曹魏大将夏侯渊平定关陇,唐代李世民统兵西出浅水原歼灭陇地反军――这些历史战事中的兵旗马队穿越过老龙山古道。我在这里伫立凝思,似见遥远时代的军兵一次次在此浩浩而行,似闻抗御侵敌的车马喧声在此沟壑间回响。秦代以来在现今的长武塬置县沿袭,国家政务的通达管辖,定然离不开交通道路的支撑。如今,老龙山顶端有候望邮驿和烽燧遗址,不难想象,古时西出抗御和军政车马的`常年行走,都与老龙山古道密切相关。老龙山仅仅三五里的盘山古道,在历史的长河里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关中通达西北的一个不可阻断的链扣。

史有记载,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抗击匈奴,促进西域各国与汉朝亲好,他的使团人马曾经在东阴扎营休整。东阴就是现在的长武在汉代的县城。汉通西域以后,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引入中原栽培,中国的蚕丝和冶铁技术又远传西域,反映了西域与汉朝生产、生活方式的交融。张骞使团既在东阴扎营休整,他们必走的路径就有老龙山古道,老龙山古道印记着张骞使团的足迹。

与老龙山古道相连的史事,还有古老中亚民族的通商。古代中亚的粟特人以善于经商而闻名,武威汉金关出土的一封竹简信札,就有粟特人的商贸路线途经东阴的记载。被称作胡人的粟特人商队,往返丝绸之路与中国内地的商贸延续了百年之久,而长武县枣园镇唐代大将张臣合墓葬出土的文物,就有身背丝绸的胡人俑和牵着骆驼的胡人俑,头戴圆筒尖顶毡帽,足穿黑色长筒毡靴,这种着装与俑人深眼、高鼻、络腮胡的面相,就是粟特人的特征。他们的驼队人马在遥遥数千里丝绸之路上跋涉,商队的毡靴驼蹄也行走过老龙山的古道。

张骞使团的西进,西域中原的交融,中亚胡人的商贸,胡人陶俑的出土,这些史有记载的关键词,都是丝绸之路的真切阐说。而老龙山古道作为留有特殊辙痕的驿道路段,当是自古以来中西交流的一处物象注解。明代永乐年间,撒马尔罕王国国王沙哈鲁?米尔扎,派遣一个500多人的商队使团,东行丝绸之路,前往明朝国都朝觐永乐皇帝。撒马尔罕王国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这个使团中一个名叫火者?盖耶素丁的画家,在他的记录中就有使团东行一年多抵达鹑觚的文字,“鹑觚”就是现在的长武在秦始皇时代的县名。他们在鹑觚整休后继续东行,从鹑觚塬下行亭口,走的就是老龙山坡道。老龙山古道和古道上的车辙,也叠印着这个庞大使团的足迹,记忆着这个来自遥远国度的车马驼队的壮观。

与老龙山古道和古道辙痕关联的著名事件,还有左宗棠西征新疆抗击沙俄和兰州黄河铁桥的修建。清代同治年间,沙俄阿古柏军侵占新疆伊犁,并向准噶尔盆地渗透。作为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左宗棠用一年半时间筹措西进新疆的军备,其中,经陕抵甘八万人马的军粮转运通道,就是甘肃、宁夏、内蒙多条道路中的一条。这条道路上,攀越老龙山的军需集运达九个月之久,这是有资料记载的途径老龙山的第一次大规模货运。此后的光绪年代,长途转运修建兰州黄河铁桥的物资,是途径老龙山的又一次大规模运输。当时,中国近代工业刚刚起步,无法生产修建铁桥的合格钢材、水泥。甘肃洋务局从德国购置130万斤钢材、砼料,连同施工的机具、用具等设备,先海运天津再由火车运抵郑州,又雇佣民间的木轮马车,经陕西运抵兰州。这是兰州黄河铁桥桥料转运案卷中的记载。上攀老龙山时,一车车桥料、机具减重爬坡,一些笨重的大件物料,还由洋工匠拆开分运,长龙似的马车上上下下,络绎不绝。那是包了铁皮的车轮密集碾磨老龙山辙痕的又一次深刻记忆。如今,抚摸这长长的辙痕,似能听闻那运输长队的车轮滚压车辙的磕楞声,马牛掌蹄踏石走坡的踢踏声。

老龙山上的古道车辙连带着多少历史的步履!我在这里盘桓,还想起古代许多佛僧、官员和诗人的身影。穿越这段区区数里的盘山坡道,大唐玄奘和东晋法显曾经在长武的昭仁寺讲经说法,出手《岳阳楼记》经典美文的范仲淹吟咏过记写长武的“烹葵剥枣谷年丰”诗句,左宗棠路过长武时赋有感慨地产鹑觚酒的“鹑觚佳酿味偏长”的七律,还有不胜枚举的更多官员、旅人的长武笔墨……亭口,这个纵贯历史的交通枢纽所背靠的老龙山古道,同样浸淫着弥久历史上古老文化的色泽。

3.陇南茶马文明简述散文 篇三

陇南茶马古道、陇南茶马古市、陇南茶马古肆、陇南茶马古店,等等,以“茶”和“马”两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把古代陇南与大西南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高度浓缩,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因为,围绕以“茶”“马”为代表的古代一切商贸活动,远非“茶”和“马”能够概括,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已经由民间的商贸行为,上升到了文化层面的交融,蕴含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传播、民俗影响、民族融合等等十分复杂的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秦人,就是依靠在陇南养马起家的,西汉水流域是他们建国创业的始发地。据《史记》记载,秦人远祖名叫伯益,擅长畜马、驯马、用马,秦人是马文化传统较为久远的部族。大约到商朝后期,秦人后裔中就已经“在西戎,保西垂”,西垂就是今天以陇南礼县大堡子山及周边为中心的西汉水流域。当时,这里的山原、河谷,水草肥美,气候温润,特别是域内盐官地区盛产井盐,“城内卤池,广阔十余丈,池水浩瀚,色碧味咸,四时不涸,饮马于此,立见肥壮”(《西和县志》)。由于马能从水草中不断补充必需的盐分,秦人的养马特长在此得到尽情发挥。到西周中期,秦人非子更擅长畜牧,是出色的养马专家。周孝王闻听后,把他提拔到F渭之间(今陕西宝鸡以西F河、渭河与陇南交接的区域)负责给周王朝繁殖培育马匹。非子干得风生水起,他养殖的马匹体格强健,耐力持久,非子深受周王室器重,封为“附庸”。按理来说附庸应附于诸侯,但非子却直接附于周天子,专门为周王室养马,至此秦人真正走上崛起之路,到秦襄公时成为诸侯国。此后秦人苦心经营三百余年,直到后来东进关中一统六国,西汉水流域始终是他们的祖地和战略后方之一。

如果说,商末进入西汉水流域养马的秦人属于外来族群,而世居陇南的土著民氐羌人也在畜牧业上颇有建树。《魏略?西戎传》记载氐人“俗能织布,善种田,畜养豕、牛、马、驴、骡”,大多数氐族部落以白马为图腾。而古代羌人也是由多个不同族群组成的游牧民族,其中生活于陇南的宕昌羌,在南北朝时建立过宕昌国,他们和生活在今文县的氐人培育的西垂马成为两宋朝廷用于抗金战场的`“秘密武器”。《宋史?兵志》载:“马分为二:一曰战马,生于西垂,来自宕昌、峰迭峡(今甘南舟曲)、文州(今陇南文县);二曰羁縻马,产西南,短小不及格。”

清康熙四十四年(1746年),因清军不喜欢用西北马而解除了民间骡马交易的禁令,之后,在陇南礼县盐官迅速形成闻名遐迩的西北骡马交易市场。从清朝中后期到上世纪80年代末,盐官一直充当西北地区骡马集散地的重要角色。据《礼县志》(版)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陇南一带战事频仍,经济凋敝,有关盐官骡马交易数据方面的记载比较少。从1952年开始,盐官每年都召开以骡马交易为主的物资交流会(当地又叫骡马会),交易畜远销陕青宁及晋鲁豫皖等地。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牲口交易盛极一时。1979年至1983年,盐官骡马市场每年大致要提供4万余头商品畜,交易额达1000多万元,基于此盐官一度被列为甘肃大家畜繁殖基地。

盐官能成为“名震西北”的民间骡马交易市场,究其原因,一是这里适宜发展畜牧业,是养马的最佳区域之一,秦人在此起家使得养马优势天下悉知。一直以来,在盐官周边一带喂养的骡马体型好、毛色亮、耐力强、能拉善驮,既是冷兵器时期的“国之大宝”,也是农耕时代人们青睐的“劳作工具”,在优势资源富集地形成交易市场完全符合经济规律。其次,盐官盛产井盐,因运盐而形成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和经过长期积淀营造的商贸氛围,使骡马商贩能降低成本,减少经营风险。

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茶叶交换马匹为主要内容的商贸通道,它是亚洲大陆庞大和复杂的古代商路之一。一说起茶马古道,人们总是先想到西南地区,滇藏道、川滇道、川藏道、岷山道这些很容易进入专家学者视域的地区。其实,陇南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分布区域,史料多有记载,境内也发现大量记录茶马互市内容的碑刻。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唐贞元末,朝廷为扩充军队巩固边防,急需大批马匹用于装备骑兵和运输粮秣,而番地又急需茶叶,鉴于这种互补需求,朝廷适时设立边贸市场,用茶叶换取番地的马匹,开茶马交易之先河。番地对茶叶的需求量极大,“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明史?茶课》),所以唐宋以来,朝廷实行以茶换马的法律制度,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官营茶马交易终止,但民间茶马互换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宋明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四川,陇南在历史上是川茶北上后换取马匹的必经之地,在当时全国茶马交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朝廷设在陇南的茶马场、卖茶场、批验所和巡检司等场所和机构,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居全国前列。研究蜀道的学者程文徽先生认为,川茶一般从成都启运,北上集中到汉中与当地的陕茶分别进行加工后再运到陕西略阳,然后进入徽县,要么运至秦州,以此为集散地分运到陇右、内蒙古以及关中各地,要么直抵陇南各茶马场。陇蜀茶马道承担了四川、陕西、湖南等地同甘肃、宁夏、青海及内蒙古等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

陇蜀道在宋代茶马交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代是我国历史上茶马互市的黄金时期,也是陇蜀道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陇蜀道承担了运送茶叶和输送马匹的主要任务,是当时最重要的茶马商道。两宋时期的战马主要通过陇蜀道供给,最高纪录是一次向前方军队供给三万匹马。为此朝廷在阶州(今陇南武都区)、成州(今陇南成县)、文州(今陇南文县)、宕州(今陇南宕昌县)、西和州(今陇南西和县)设有茶马场,由国家直接管理进行大规模的茶马交易。据现存成县的宋《世功保蜀忠德碑》记载,“置互市于宕昌,故多得奇骏。辛巳(公元1161年)之战,西路骑兵甲天下”。南宋朝廷曾一度下令停止茶马交易,致使军中无战马,负责陇南防务的吴挺多次上书:“马者,兵之用也,吾守罢去,不忍一旦误国军事”。最后,朝廷下令恢复茶马交易,大量战马又源源不断输送到南宋军队中。

位于秦州与徽州之间的火钻镇(今徽县高桥乡火钻村)为明代巡茶御史的官署之地,这里常年居住的运茶脚户有百余名,是当时全国茶马交易的管理中心。巡茶御史是朝廷直派的官员,负责监管全国养马苑圉和茶马交易。陇蜀道不但是历代重要的一条茶马道,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由官方监督管理的“以茶易马”的茶马道,保证了两宋、明朝战马的供给,其他地方的茶马道只是贸易道路。而宋、明两代对茶马交易管理非常严格,官府在道路沿线设立有各类管理机构,向茶叶商人颁发类似于营业执照的“茶引”才能进行茶叶贩运。为了防止私茶流入番地,对犯法者严惩不贷。

目前,在陇南发现的与古代交通有关的摩崖石刻和碑刻很多,如《西狭颂》摩崖石刻,《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已发现的碑刻中也不乏直接记载茶马贸易内容的文化遗产,如成县的《吴挺神道碑》、礼县《大潭长道二八分科后碑》、徽县《新修巡茶察院行台记》《重修庙学记》《徽州调停驿站碑记》、康县《察院明文》等,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发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流传至今。西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得知茶有解毒的功效。饮茶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茶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

据《文县志》记载,碧口地区栽培茶树已有千年历史,碧口地区的李子坝、马家山、店房山的云雾炒青茶,色泽苍绿,冲泡后清香爽口,饮之能消油腻,增食欲,除疲倦。陇南属长江流域,境内文县碧口、康县阳坝和武都裕河气候温润、光热丰富、降水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目前,陇南已发展茶园近30万亩,所产茶叶茶芽鲜嫩、条索紧细、色泽绿润、滋味鲜醇、经久耐泡。

陇南制茶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传统手工技艺有五个流程。一是采摘。采摘茶叶的手和装茶叶的容器要洗干净无异味,采茶时间最好是上午,采摘的茶叶一般是一芽,最多一芽一叶,不能多。二是摊晾。采回来的鲜叶,一定要及时摊开晾在竹席或茶箕里,不能堆放在一起,否则,茶叶会发热沤坏。三是炒制。先将铁锅烧至温度很高,在锅内均匀地抹一层茶油,将摊晾后的茶叶一次取约七至八两放在锅中,用手慢慢地翻炒。炒茶有拿、翻、掇、抖、匀、旋、揉、撺、压、磨等多种手法,手掌手指自然伸开,用力要均匀,速度不紧不慢,控制好温度。等茶叶变干变色,渐渐成扁平状,散发出香熟的味道后,用棕刷和棉垫把茶叶从锅里扫到茶箕里,再晾约一小时。四是回锅。把晾好的茶叶取大约四至五两,重新回锅再炒,这次锅的温度要控制低,用力要更慢更轻匀,着重在于整形、磨光,大约炒制10多分钟,然后出锅,在茶箕里晾一天。五是存放。选用合适的包装,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不能与有异味的物品一起存放,因为茶叶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容易串味。制茶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技艺,不仅要掌握好温度、火候、色泽,还要把握好水分、力量、时效、香气,按茶叶的叶芽、内质、含水量,根据听、嗅、触等感觉不断调整操作,才能加工出品质上乘的茶叶。

陇南有丰富有趣的茶俗。除了泡茶之外,陇南北部几县流行喝罐罐茶,中部地区以康县为中心的面茶在全国也算独树一帜。

喝罐罐茶的习俗在我国西北与西南多省均有分布,汉、回、藏、彝、苗、佤等多个民族深爱此道。罐罐茶不是简单煮茶而喝,而是在器具、煮茶、饮法等环节有一整套独特的文化体系,这在陇南表现得尤为显明。

陇南罐罐茶的器具与其他地方基本一样,一盆火,一茶壶水,一只烧茶罐,一支茶筚棍,一撮茶叶和一只茶盅即可。火生在火盆里,火盆放在热炕上,烧茶罐煨在火边,边煮边喝。烧茶罐是当地用土烧制出来的浅黑色无釉陶器,六七厘米高,单耳,圆底,鼓腹,有嘴,底面直径不足三厘米。茶筚棍一般是从竹质筷子上截取八九厘米长,茶壶用于往烧茶罐儿中加水,茶盅为鸡蛋大小。最简朴的煮茶法是先把烧茶罐烤热,放入一撮茶叶,倒水至七八成满,煮至茶水沸溢即可倾入茶盅饮用。然后又将开水倒入烧茶罐里,煮开后倒入茶盅再饮,一直煮到茶叶烂了茶的苦味全榨出来了为止。喝罐罐茶时必须先吃茶点,一般为馍馍或饼子,也有精工制作的点心、麻花等。

在礼俗文化层面,罐罐茶是农村各种活动所不可缺少之物,农民们将罐罐茶摆上供桌,可以获得劳作的信心与生活的勇气。喝罐罐茶也是陇南人迎宾接客不可缺少的礼俗,煮罐罐茶的茶叶是馈赠亲戚朋友、孝敬老人的首选礼品。

4.茶马古道上的永恒散文 篇四

【微风传情,牵挂永恒】

夜寂静,灯阑珊。残烛泪,人孤独,空余忧伤惹心焦。岁月蹉跎,时光流逝,不改我心中的思念,心烛之光依然燃烧着昔日的激情,初夏的微风吹拂着浓浓的网情,轻轻地撩动着我孤独的心灵。多少个夜,多少个梦,总是枕着你的名字入睡,总想悄然潜入你的梦境,却总也无法启齿,去祈求一张入境许可证。

眷恋的夜幕,数着多情的星星,弯月就挂上了串串思念。一颗星星就是一份 挂牵,一封短信就是一个心愿,夜不停的翻动着脆弱的情感,无眠在暗夜里回旋。

想念,却不能相见,思念装满了沉甸。那份等待,那份期盼,笔下生出滴滴温暖。想把你融进血管里,用命脉相连,签订不变的诺言。好想呈现在你的窗前,述说相思的缠绵,让那闪闪星光,见证岁月的久远!

今夜我只想点燃心烛,不知道要点亮什么,不知道要烧什么,不知道要记起什么,不知道要品味什么,也许是相思、忧伤、也许是梦幻、苦涩……

清晨,一缕微风吹过,带走了我朦胧的思念。你走了,风中残留着你的气息。黑夜编织成梦境,相距遥远,却总是徘徊,徘徊在你的经纬里,从此你的梦,植入了我的心田。风干的情感,又流出湿漉漉的挂牵。

虽然你我远隔万水千山,你却始终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没有你的日子,我就似孤独的冷月,凄艳的寒星,我真的好想你,无论你在哪里,都走不出我的思绪,你是我永远的思念和永恒的牵挂。

无论岁月怎样变迁,无论日子怎样煎熬,始终都无法改变我的思念。我会虔诚的祈祷,祈盼你的签证。走出梦境,涉过网海,去“盛放思念”的那个雨巷,寻找我心中的归宿。我会小心翼翼的守护燃烧的心烛,直到永远。

【寂静的永恒】

本来我喜欢热闹,嘈杂中纸醉金迷,用狂躁的迷乱来麻醉自己,自从和你,相识相知,有了思念,牵挂,思念牵挂把我带进寂寞,喜欢上了清净,我深深知道,那种热闹只是表面,那狂乱也是暂时,“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孤单的时候,其实并不孤单,因为我心里想着一个人,她在我心里陪着我,我并不孤单,我 细数落花,听风解语,真的感到很美。

深秋,花瓣凋落,一地乱红,显出荒凉景象,没有人会和黛玉一样,拾起它们,埋葬在黄土下,或是夹在书页里。

花期悄无声息地开放,又无声无息的凋零,来了,又去了,就像是一段段岁月,一段段风光,每段故事,都会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情。当往事随风,只有花香在空气中肆意泛滥,你却在我心里,我好像是捕捉到,你曾经美丽的容颜。

美,需要有人赏识,有人怜惜的。如果你芳华尽逝之时,我还会为你讴歌轻吟,尽管你逝去了青春的美丽,我心里你依然如春,还是曾经那样地盛放的美艳。 我愿意倾尽一生坚守,我们的挚爱,不让半点杂物掺杂进来,落红不是无情物,懂的人自然明白,不懂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多情痴情,用生命苦苦等待,在轮回死亡中获得重生,在涅槃 中寻求永恒。

【爱是生命永恒的主题】

习习晚风敲打着窗棂,微微一个寒颤,匆忙紧闭阳台的窗,拉上厚厚的窗帘,把自己尘封在静寂的世界。

几日与病魔纠缠,躺在床上,思绪曼舞。人生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生命不过是一场繁华的盛宴,繁华落尽,曲终人散,支撑生命的是心底的那份念和经年的梦,温暖相伴!

打开屏,那些真挚的留言,似那温暖的眸光照亮灰暗的心房。胸中的热辣,涌出了泪花,温暖着,感念着!前几日,为了不使友人误解不回留言,顺手敲下了“病了,休息……”的字样,没曾想,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那些祝福,那些一次次悄悄而来的足印,那些细语温软的嘱咐,那些离线文件,那些看见我夜深还未下线的叮咛,暖暖的幸福溢满心房!

相遇在茫茫网海,我们不聊天,却成了隔屏相望的朋友。不相识,却在文字里相知相惜,用心灵感触着朋友的关爱,感动着阳光般的温暖。空间是心灵休憩的家园,沉醉在喜欢的音乐里,一次次回放,忘记了喧嚣里的虚伪与浮躁,忘记了利益算计的狡诈,忘记了钩心斗角,虚与委蛇。放牧心灵,与灵魂对白,在精神的世界里,筑起文字的殿堂,从拾丢弃已久的梦想!

放飞梦的翅膀,一些心绪锦书来托,一些经年任指尖流淌。抒一怀感念,温暖人生苍凉,在心灵的花园静静绽放。

网络是虚拟的,可空间却洋溢着爱的温暖!也许,我们在冰冷的世界走的太久,心倦了!渴望真诚,渴望爱,渴望温暖,渴望心与心的交流,渴望纯洁,宁静祥和,渴望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其实,生命就是一个爱的过程。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所以忍受撕心裂肺般的阵痛,那是对孩子爱的力量在支撑。青春年华的恋人,之所以冒着对家族背叛去私奔,那是对纯美爱情的坚贞。夫妻异地相守,几十年孤寂,鹊桥相会,那是对家,对孩子,对婚姻爱的坚守。还有那些奇异变故迸发的潜能,那是爱的激发,潜能超常再现。还有那些在危难之中献身的伟大生命,他们以生命的牺牲抒写着对人民对国家的民族大爱,博爱。仓央嘉措以人生的苦难叙写着爱的诗篇!

5.思念永恒散文 篇五

清明祭拜亲人魂

洒泪跪谢慈母恩

纸钱带去天堂梦

哀请神灵护亲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祭奠亲人欲断魂,雨蒙胧,泪蒙胧,天朦胧,地朦胧,跪在亲人的墓前:祭拜亲爱的妈妈,你可安好?

清明节到了,我也借助网络来祭奠去世三年整的婆婆和去世多年的养母以及亲生母亲。

婆婆是很普通的家庭妇女,不识几个字,一生勤劳简朴。养育五个儿女,公爹是个小干部,脾气不太好,稍一不顺心就会瞪着眼睛骂人,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干,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所以,一年四季的家务琐事都是婆婆一个人承担,家境也不是很好,繁杂负重的家务事使婆婆落下了很多的毛病,婆婆常年吃药,身体素质很差。我很少见到婆婆笑过,不过婆婆说话有时很幽默的,有时也很尖刻,是很有个性的老太太。

自从我认识了丈夫以后,我很同情婆婆,因我从小就没有母亲,所以我就把婆婆当亲妈一样看待。每次去他家,我都会抢着帮她尽量多做些家务。婆婆家住的是平房,前后都有种菜的小园子,夏日我和婆婆去园子里摘菜,帮婆婆一起做饭,那个感觉真好。

后来我们在大庆安了家,婆婆也总是非常惦记,有时到我们这小住几天,回去又时常在电话里问这问那,妈妈总有操不完的心。

三年前四月的一天早晨,丈夫接到婆婆病危的电话,我听后心里也特别紧张和难过,赶紧简单的收拾一下和丈夫回了老家。等我们经历了七个多小时的路程赶到医院的时候,看见婆婆躺在病床上,那个情景我终生难忘。半年前婆婆得了脑血栓,医生说,她得的这个部位不好,要终身瘫痪。可当时恢复的很好,我看到她的时候,脸色红润,而且身体微胖,看上去是个很富态的老人,跟我们有说有笑的。自从婆婆有病以后,公爹也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他也不骂人了,有时还会端着饭碗亲自喂婆婆吃饭,也许他是对自己以前做法的忏悔,那时我看到婆婆好幸福。

可现在病床上的婆婆已经瘦的皮包骨,惨白的脸,不能说话,没有一点意识,鼻孔里插着输氧管,偶尔睁开眼睛看看,又无力的慢慢闭上。看到这我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顾满屋的人,我哭出声来,心里在喊:妈妈你起来啊,只要你活着就行啊,我真想把她摇醒啊!人都说儿媳妇哭是虚情假意,可我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泪水止不住的流出来。我们眼看着婆婆慢慢的走了,再高明的医生也没有回天之力。七十岁的婆婆,走得很安详,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她做完了在人世间所有的功课,完成了她的使命,婆婆累了歇息去了,而且是永远。

在我的人生路上,最亲近的.也是最后的一个妈妈走了,再也没有妈妈的爱了,再也没有母亲的关怀了。

亲生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扔下孤苦伶仃幼小的我,撒手人寰,她孤零零的睡在荒郊野外,我努力想寻找妈妈的影子,但是永远也找不到。听说妈妈很漂亮,那时农村的家境很穷,就连照片也没留下。亲爱的妈妈:我真的好想你!

养母已经去世十多年了,虽说她做的事情有时让人难以接受,但她还是很爱我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同,特别是我结婚后每次回去,妈妈总是买些好吃的给我们,我每次离家的时候,妈妈总是把我送出去好远、好远。我回过头看见妈妈在抹眼泪。太多太多的情景总是难以忘怀,生母为厚养母伟大啊!

今天是清明节,再次寄托我对婆婆、对妈妈们的思念,串串文字,行行泪,道不尽的哀思,愿妈妈们在天之灵安好!

6.永恒的忧郁散文 篇六

你能如此长久地停留在我心中,是因为你独有的忧郁,那只属于你的永恒的忧郁,仿佛是一道永远不能磨平的伤痛镶刻在我心里。

在以往日子里,我带着它渡过了孤独时光、数遍了夏夜星座,我曾为你欢悦和忧伤。

我念着你,是因为流动于你眉宇间的忧郁,让我难以忘怀难以平静。我渴望今生再有一个明月朗朗的世界,那是很久以来的梦。

那个初冬夜,你说:“到江边去看月亮吧。”我却没有陪你去。从此,永远刺痛我的是月下流动于你眉宇间深深的忧郁。

以后,月亮常常在我梦中徘徊,久久不肯落下;以后月亮又从山后升起,但再也没有那夜般娇柔。

如今你我天隔一方,每天在不同的地方看月亮。

你还常常到江边去看月亮吗?我却每念及此,深深忏悔,永不忘,月下你那忧郁的神情,从此,它再也没有走出过我记忆之水。

回忆,像一个细细的齿轮时常滚动在心里,我感到隐隐疼痛。我流过泪,是因为那个月夜,是因为流动在你眉宇间深深的`忧郁,可我从来没有勇气对你说:“去江边看月亮吧。”

月亮一春一秋地升升落落,我在遥远的渡口站立了千年,千年的等待里,颤动着一轮淡青的月亮。或许今生今世,你只喜欢我陪你去江边看月亮,那么会使我柔弱的心愈加不安。

那个月夜永不再来,但我依旧在有水的地方等待月亮;我穿着风的衣衫,兜着逝去的那个月夜的惆怅,天涯海角蒙蒙茫茫。

你不再来,不再为我的舞蹈伴琴歌唱,不再与我攀谈无边无际的畅想,但你一定在月亮的背面思念着我,我知道,你的梦还在流浪,你牵挂着那个结满葡萄的青藤小院,还有佛崖上血一样的桃花。

犹如在不经意的时候扯断了风筝的翅膀――我永远怪责自己。那年,为什么没有陪你去江边看月亮?你眉宇间流动着的深深的忧郁,多少年过去了,却使我心痛依然。

那夜的月亮是我伤感的诗句,你深深的忧郁在我永恒的记忆里升华。

空旷的原野上,我亦如那棵你牵挂的葡萄树,根须寻觅着足够给我一生的水。

每每有月亮的夜晚,我依稀感到了你的存在。

如今我背立于浩淼大海遥望西方,在你想象中的一个窗下,摘来满园的玫瑰,撒满月下的小路 。

7.永恒的依恋散文 篇七

我们总是用前半生竭力地走出故乡,却不得不用后半生去竭力地去安放乡愁。

——题记

时代在变,我在变,村庄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我对于村庄那份深沉炽热的依恋。

我所生活的村庄位于中条山前坡沿的丘陵地带,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宜居住。我在这里度过了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二十一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村庄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二十一年,村庄默默地给予我无限的欢乐,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村庄就默默地接纳了我。也是从那一刻起,我的生命就正式植根于脚下的那片黄土地。我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喜欢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它们总能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当你闻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你的鼻子会非常舒服。泥土总是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小孩子总是喜欢与泥土打交道。小时候一到下雨天,我们便躲在屋檐下玩泥巴,一玩就是一整天,泥巴不小心糊到衣服上,可没少挨母亲的骂。即便如此,我们对于泥巴的那份特殊的感情却丝毫未减。直到渐渐长大后,我们才彻底地告别了泥巴。而那些泥巴也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欢乐与哀愁,那些玩泥巴的日子成了我们永远的怀念。

这里民风淳朴,世代生活着勤劳勇敢的人民,他们以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经营着村庄、改变着村庄、守护着村庄。村口的石碾依然矗立在那儿,只是用它的人越来越少,碾砣在碾盘上悠然地睡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石碾也就成了村庄的印记。那颗参天的老国槐,也成了村庄的印记。远远望去,那庞大的树冠向四面八方无限伸展,那遒劲的枝条好似利剑似的,直指蓝天。走近一看,只见那树干刻满岁月的印痕,已然一副历尽沧桑的模样。从那树干以及树冠判断,少说这棵国槐也已经年过半百了。

村里还有一些开挖年代较早的窑洞,它们也是村庄古老的印记。那些窑洞完全不同于后来人们为了居住方便而开挖的`那些窑洞。那些开挖年代较迟的窑洞,大都以圆顶略尖为主且明显较高。那些开挖年代较早的窑洞却大都以平顶为主且明显较低。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窑洞都被人们所废弃,院落也变得荒芜不堪。然而那些窑洞却是村庄难以磨灭的印记。

我对于窑洞有着深厚的感情,二十一年来,我一直居住在窑洞里。一年四季,睡得都是土炕。窑洞冬暖夏凉,在窑洞里居住,一年四季,都是盖一床被子。在严寒的冬季,家里生火做饭之后,土炕就会发热,躺在上面会特别舒服。在那酷暑难耐的三伏天,窑洞里会特别的凉爽,绝不亚于开着空调的房间,给你一种清凉舒爽的感觉。

那形态各异的梯田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形形色色的梯田,是希望的田野。人们在它上面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春天的田野是骚动的田野。在那和煦的春风里,人们总是带着一丝骚动,播下自己的希望。夏天的田野,是忙碌的田野。在那炎炎烈日下,人们总是带着一丝期盼,耕耘着自己的希望。任那“汗滴禾下土”,依然在无怨无悔地坚持着。秋天的田野是收获的田野。大都各种作物,小到各种野果,都熟透在了萧瑟的秋风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那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四散奔忙着......冬天的田野是寂静的田野。土地也有一个休耕期。隆冬时节,冰封万里,正是土地的休耕期,这时的田野就显得格外的寂静。如果下上几场雪,那到处就是白茫茫一片,分外美丽。在那白雪下面悄然孕育着来年的希望……

那沁人心脾的槐花香也是村庄的一种印记。洋槐花树在村子里随处可见,恐怕算是最普通的一种树了,然而我却对它情有独钟,准确地说是对于它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情有独钟。洋槐花是纯洁的化身,它也从一个侧面映衬了人们那种高洁的性情与朴实的作风。它的香总是那么的浓烈,似乎有一种香飘十里外的感觉。每当你从树下走过,它散发出的浓香总是香得刺你的鼻。洋槐花入口感觉非常的好。每当槐花盛开的季节,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去采摘一些盛开的槐花或者槐花苞来一饱口福。我是吃着槐花长大的,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张,但是这也正体现了槐花在我心中的地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艾青这两句诗用来形容我对于家乡的感受是非常贴切的。当我一次次踏上回家的路,一次次看见那熟悉而又亲切的山峦与土地,在欣喜之余心底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近乡情更怯”吧!这一生,我们总是用自己的前半生去竭尽所能的走出故乡,却不得不用自己的后半生去安放那浓浓的乡愁。

8.爱情永恒的散文 篇八

爱,是心灵与心灵的相知,它可以不要太多的语言来粉饰。真正相爱的人,会毫不计较地为情感付出,唯一的期盼只是对方的疼惜;真正相爱的人,会处处时时牵挂着对方,给他(她)以关怀体贴;真正相爱的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那份相知的默契胜却一切物质带来的欢悦。

爱,因为忠诚而专一,因为专一而醉人,因为醉人而无私,因为无私而纯洁。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令世人感慨,总想着也这样做一回主角,渴盼觅得知音与自己相伴一生。至少有过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也就无撼此生。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呢?就是遇到了,不懂得珍惜,也会失之交臂。

爱,是一种平等的相处,一种自然的情感延续,它需要一份彼此的理解与尊重。如果仅有一方的付出,爱便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发展成畸形,最终涂上悲哀的色彩。

有些情感从一开始便走入误区,因为爱而倾心付出。久而久之养成的习惯令有些人觉得拥有对方的关爱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他不再感动,更不会以同样的关爱来回报对方。爱,不是等价交换,它没有公平的筹码,但它却宛如一架天平,两端的砝码不等,便会倾斜,差得太大时,便会失去重心。

9.从永恒开始随笔散文 篇九

跟你在一起的时光永远嫌不够,但让我们从“永恒”开始。

——题记

四月末的清晨,天阴的很重,整个天空似乎被一层层白雾笼罩着,望不到天际,好像马上就要有一场大雨如约而至。整个小镇静悄悄的。这样的天气虽然阴郁,但心里是喜欢的,雨天似乎总是与情绪契合,因而一直喜欢它。

时间还未到正午,天空真得下起了大雨,天一会儿明,一会儿暗,雨滴拍打着窗户,劈啪劈啪地响,大雨落在地上,击溅起水花。我独自撑着伞,走过那被雨水冲刷地湿滑地石阶。忽然地就有个熟悉的场景浮现在眼前,多年前,也是个下雨天,我想出去却没有带伞,你马上叫住我说,“披上我的衣服吧!”衣服很大很大,上面有熟悉的烟草味,我把自己裹在里面,感觉像是你的怀抱,那样的温暖相依……情景闪现,我暮然怔了怔,时光已走过了很多年。

这么大的雨,还有小孩子在雨中欢快地嬉戏。如此情景就会让我想到小时候,一下雨就会和小伙伴们去雨中踩水玩。

如今,也真得再没有那样的兴致,但下雨天依然是我的最爱。每逢下雨,只想躺在被子里,看书,听音乐……那对我来说,是最享受的事。

前几天,连续把电影《暮光之城》的四部都看完了,其中的台词与旁白很是经典,印象颇深。影片的背景是在美国东部的华盛顿附近,一个总是在下雨的名为福克斯的小镇,讲述的是吸血鬼与人类的爱情故事。美丽真情的少女贝拉与帅气深沉的吸血鬼爱德华,一见钟情,彼此倾心。从此,开始了一段人类与吸血鬼的情感演绎。

为了贝拉的安全,爱德华宁愿选择离开。为了爱德华,贝拉也宁愿选择死亡。“我从末想过怎样死去,但为了心爱的人而死,似乎是个不错的方式。”——贝拉的真情告白,感人肺腑。“你就像是我的毒*,你是我专有的海洛*。”“跟你在一起的时光永远嫌不够,但让我们从‘永恒’开始。”……爱德华对贝拉的`深情表白,动人心魄。

影片的爱情故事总是浪漫唯美,现实的情感纠葛却多是曲折无奈,少了些许的浪漫,多了些许的沧桑。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有些现实中的爱情故事却真的比影片还要精彩离奇。影片的结局,导演可以控制。但现实的结局,却不是人可以左右的。

宿命的安排,无人可以摇摆。

人,进进出出,沧海了曾经。

情,来来去去,颠沛了流离。

景,梦梦幻幻,染指了年华。

沧桑年倦,若梦如烟。无论经历过多少风雨与坎坷,痛苦与快乐,依然相信那“永恒”的誓言,唯美的浪漫,持久的情感……

10.永恒的钢花散文 篇十

我很奇怪,那些炼钢的工人们在出钢时凝望着那通红的钢水和飞舞的钢花时神情为何会那么幸福、那么满足、那么欣慰。

“这有什么好看的!怪刺眼的!”

“年轻人,你知道这一炉钢水是怎么炼成的的吗?这一炉钢要经过多少工序,又有多少智慧和汗水在里面啊?能炼出一炉好钢对我们炼钢工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啊!”一位老炼钢工试着额头的汗水,慢慢地对我说,“你看这钢花,比烟花还要美哩!”

从那刻起,我爱上这朵朵钢花,也爱上了这些在电炉旁辛勤劳作的人。倾斜的电炉、飞溅的钢花,钢水流淌着,发出眩目刺眼的光,这些都烙刻在了我的灵魂中。在冬日刺骨的寒风中,在夏日炙热的电炉旁,在那些炼钢工人汗流浃背抡圆了的铁锤下、挥动的铁锨中,我懂得了钢铁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生命的,还有那朵朵钢花为何如此绚丽,那是生命的花朵,那是奉献的奇葩。从此,我慢慢地融化到了这钢铁世界中,岁月累积中,年轻时的心浮气躁被流淌的钢水冲刷得消失殆尽,我终于成为了宝石大厦中一粒稳固的砺石。

我爱那朵朵钢花,那是劳动的豪放、汗水的挥洒,一束束,带着火种;一簇簇,含着热浪;一团团,包着彩霞,温度越高开得越艳,流得越开得越盛。我也爱那熊熊的炉火,那一团团的火焰在翻滚着、呼啸着、簇拥着,像巨浪在咆哮,似岩浆在喷射。望着那欢快跳动的烈焰,我的心也随着那火焰升腾、飞翔。我更爱那些在电炉旁挥汗如雨的人们,我为能处在这样一个热血群体中感到骄傲。

“出钢了!”伴随着一声悠长嘹亮的喊声,火红的钢水以雷霆万钧之势倾泻进通红的钢包里,顿时,钢花飞溅,流光溢彩,那朵朵9钢花盛开在火热的生产现场,也盛开在每个铸造人火热的心中,这是人间最美的场景啊。在这里,我学会了粗犷豪放,放开嗓门高歌一曲,在一身大汗之后,跑到凉水管边,接一盆水兜头浇下,在冷水的刺激下,那毛孔缩张的感觉真是畅快淋漓。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时光若白驹过隙,从踏进宝石大门到现在,我随着宝石机械和那些飞舞的钢花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但是我无怨无悔,这二十年充实了我的生命,这二十年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钢铁铸造了我的灵魂,钢花点缀了我的人生,我和其他铸造人一样,默默地感受着钢花的峥嵘,用汗水把美好的春天埋在希望的土地上,种下火种,收获太阳,感怀生命的厚重,体会奉献的快乐,那些或深或浅的足迹,或高或矮的身影都会深深镌刻在宝石机械的发展史中,我们一起随着滚滚的铁流,前进,前进······

上一篇:版本个人房屋租赁合同书下一篇:学生对老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