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2024-09-24

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共9篇)

1.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A、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概述

一、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

在小学,开展探究式学习要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学好本章,首先要了解下列问题: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为何要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即了解学数学的学科性质、数学认知过程、数学教学目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实践活动的设置,是主体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发展的结果,是探究式学习(也称研究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2001年秋季开始实施的高中课程标准将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必修课。这一规定,必然影响到初中和小学的教学,小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同样是必然选择。我国2000年3月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部分中对实践活动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设置数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一)数学的学科性质

对于数学和数学课程概念的界定,强调数学过程、数学理解、数学实践、数学发现和数学经验。数学学习的结果都是生活结果并强烈地依赖于环境和背景。数学教学应该尽量在真实的事件活动中进行。

(二)数学的认知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是自己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习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数学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系统化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

(三)数学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的目标强调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形成科学精神和产生数学情感。开 展数学实践教学在于使学生经历、体验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

(四)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B、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构成

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现出周期长短与问题的复杂程度两大特点,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周期长短和复杂程度。

短期实践活动: 时间:1至3课时左右

目标: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例如:通过模拟抽奖活动,获取概率、可能性、随机、机会等知识;通过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模型,帮助获得相关知识;通过用沙子堆积圆锥,并对之加以测量、分析、研究,整合圆柱体概念、物体体积、数的近似值、根据体积求重量问题。

长期实践活动: 时间:一周到一个月之间

目标:扩展和提炼知识。

例如: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本地发展公共交通与限制载人摩托问题;研究出一个数量对应表,使得人们只需要测量圆锥体高度(或者底面周长)便可以据比例关系简便地估计小麦 玉米、黄沙等的体积(或者重量);测算一个温室大棚一个时期的收益等等。

数学体验: 适用时间:第一学段(1-3年级)实践活动

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例如:调查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个路口的汽车的情况,想那些数学问题;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分配、租车费用、物品购买与行程路线等;估计一袋黄豆多少颗;统计操场周围树木情况;

特点:一般比较简单,容易发现和提出问题,用到的数学知识少,计算简单,容易操作。强调“实践”,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综合应用: 适用时间:第二学段(4-6年级)综合利用

目标: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以及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调查统计学校同学们穿鞋的各种信息,研究提出问题;研究粉笔从某一个特定高度以某个特定姿态落下后断裂的情况,做出推断;找出包装若干盒磁带的最佳用纸方案。

特点:同样重视体验,问题的复杂程度较高,要用到相对复杂的知识、操作技能、策略。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应用”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特点

1、实践活动应该突出探索性

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在数学课程中要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水平,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主要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主,以第一学段学习“数的认识”为例,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通过安排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数的现实意义。比如,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数,并在课堂上列举出来,说明数的相关单位;列举与数有关的事物(如车票、钱币、收据、楼层、车流量、弹子游戏、纸张的剪裁、教室的黑板、洗衣粉的盒子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数的现实意义(如大小、高矮、长短、价格、尺码等)。活动的素材取自于生活,加强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强调综合应用

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这一部分学习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综合”应用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实践和综合应用是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基础上设立的,是综合运用不同的数学表达形式体现出来的。

[案例]在周长相同的平面图形中以圆的面积为最大,以及它的一个特例,在周长相同的矩形中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再由此类比推出,最大值定理:两个量(正数范围内)如和一定,则它们相等时,积最大,再由此可以运用此规律,解决一些比较两个积的大小的难题。

通过这个数学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归纳、类比的思维方法,还可以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当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后,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大有好处。

4、形式与多样化

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实践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些活动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完成。

三、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几个阶段

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包括四个阶段: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②实践体验阶段;③解决问题阶段;④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第①、②阶段应该注意突出“抽象”的思维策略。所谓抽象,就是透过现象深入里层,抽取本质。它有“分离——提纯——简略”三个环节。经过这三个环节从生活实际抽出具有数学本质意义的东西,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在第③阶段应该突出“建模”的数学思想,在抽象出各种数学要素后,要用一个数学模型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结构,找出这个数学模型的规律或者解答,再寻找出数学答案对应的现实生活的意义,整个问题就算解决了。

(四)教学中要注意的原则

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意味着教与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活动。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特点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更为突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活动、探索实践、解释讨论、得出结论和表达陈述等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活动,学生可从中作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应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与其他领域相比,实践活动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说来,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②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

4、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活动的评价应以质的评估为主

一般说来,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要强调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学生时,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①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②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③对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④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要注要不要把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作为书面考试的内容,而要更多地关注平时的考察。

2.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博客,教育,应用

“博客” (Blog或Weblog) , 或称“网志”, 近几年来风靡互联网世界, 备受网民的青睐, 被形象地比喻认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不停息的网上旅程”等, 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这个新型的协同媒体, 在日益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工作方式, 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是我们个人自由表达, 知识过滤与积累以及深度交流与沟通的知识管理系统。它促使人发现、思考和表达, 也是对自己提高过程的检验, 同时又融入了现代信息化手段网络的魅力, 使不同的思想可以相互碰撞和激发,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永不停息的思想旅行!

1 什么是博客

Blog, 是Weblog的简称。Weblog, 是Web和Log的组合词。Web, 指World Wide Web;Log, 原义是“航海日志”, 后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Weblog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 所以也称为“网络日志”。Blog在国内被翻译成“博客”, 也有翻译为“部落格”。

《市场术语》中对Blog这样描述:“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 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由个人喜欢。可从有关公司、个人、新闻, 或是日记、照片、诗歌、散文, 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 其它也有非个人的Blogs, 那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2 博客的特点

2.1 操作简单。

操作简单的特点, 是博客发展的推动力。Blog没有任何技术门槛, 不需要任何网站制作技术, 学习者只要会打字, 能够上网, 就可以随时编辑和更新自己的博客内容。

2.2 个性化。

展示个性的特点, 是博客精彩的原动力。在博客中, 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博客的栏目分类, 定制博客的界面, 博主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张扬自己的个性。

2.3 开放互动。

开放互动的特点, 它是博客交流的推广链。游客与博主写评论和签留言并通过链接地址进行回访, 达到互动效应, 利用开放互动的特点, 可以交流推广, 形成固定的博友圈。

3 博客在教育应用中的几种形式

3.1 教师专业发展交流的平台。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中, 教学研究是非常普遍的, 这对促进教师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 这种交流研究已经跨越了学校和地域的限制, 在网络的环境中天南海北的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关心教育人士都可以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每一天教学工作的心得、记录一天中使用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记录一些成功实施效果显著的教学设计过程、记录教学组织过程中运用确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通过博客与其他教师的分享, 一方面使自己的劳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在分享交流中获得更快的提高。

针对从教于不同学科的教师, 还可以形成基于主题交流的博客, 例如基础教育中语文专题的博客、高等教育中教育技术学科教学专题的博客等等。这种基于主题的博客通常需要多个教师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基于主题博客是教师自我培训、自我完善的一个快捷途径和方式。

3.2 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空间。

教育行为归根到底是师生的交流, 博客本身的开放性、交互性及即时性, 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当教师在讲授具体学科时, 可以组建博客来辅助现实中的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参与到博客中进行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参加讨论。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教案、相关教学资源、作业放在博客上, 学生也各自通过博客记录每一天学习的心得、收集一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可以以基于博客的主题形式展开。教师提出研究探讨的主题 (学生提出也可以) , 然后教师充当引导、帮助者的角色, 通过博客将学生对该主题的一些认识、查找的相关资料整合在一起, 供所有人来分享, 并将对该主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可以说Blog为互联网环境下展开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间和交流形式。

3.3 学生自主学习及相互交流的平台。

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不一定要跟着教师的脚步进行, 而可以根据同学间的兴趣自发地组建博客空间。例如, 高二年级的化学竞赛小组中的学生可以组建博客空间, 大家可以把平时遇到好的题目放到博客上, 把平时解题过程中出现好的思路供大家分享, 把遇到疑惑的题目下来供大家讨论。

学生通过Blog除了记录学习心得,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 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丰富自己的第二课堂生活。目前有报导说中小学生上网, 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聊天, 而有了Blog,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得都记录在Blog上, 让同学、老师、朋友、父母来分享交流。博客为网络环境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展开提供了可能, Blog同时也是网络环境下展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良好的良好组织形式和重要的工具手段。

3.4 教育反思的模式。

“反思性教育”是被广泛提倡的, 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 从中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改进方法等, 只有及时的反思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方式更科学民主, 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博客正是我们进行教育反思的好方式, 不仅可以随手记录下我们的教育行为, 还能够将内容和大家分享, 一起对这种教育行为进行诊断, 即为别人提供思维的前提和原料, 也是在帮助自己检讨教育行为, 促进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这种公开的反思方式更是显现出网络世界中的共享、交流、协作和发展的优势。

3.5 学生学习记录/电子档案。

学生思考、与家长的反馈协作、社去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资源收集, 兴趣爱好等活动的合适空间;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容易访问, 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

利用博客来构造学生的电子档案袋 (e-Portfolio) 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进程的有效方式, 而且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也被日益重视起来。目前这种方式在国外已经逐渐被教育界认可和采纳了。所谓电子档案袋就是在Blog中记录学习者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全过程情况, 其中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创作内容、资源的链接、文档、图片、声音或视频文件等, 还会有对于这些内容的其他人所做出的评论或评价信息。

在博客中, 通过构建电子档案袋, 能够反应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和各个学习阶段的发展过程, 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定期了解各个阶段学生的进步情况, 形成了在一个全学校甚至更广泛的范围内形成新的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 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及时的、综合的和更全面的评价, 这种“形成性评价”将十分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态度。

4 博客在教育应用中的展望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 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知识管理等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型层出不穷, 这些理念与实践模型在现实中都求助于技术, 出现了诸如“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远程协作学习”等相关名词与技术产品。博客正在这个时候进人教育者的视野, 无疑给教育技术输人了新鲜血液。博客这种在技术上显平民化, 文化上略超前的网络资源, 在新的世纪中将引领教育技术走向新的方向-即跳出技术的追求走向文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聪, 胡晓娟, 王兰.教育博客的应用与反思[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6) .

[2]张贵明.博客及播客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太原科技, 2008 (1) .

[3]伍莉娜, 容汝佳.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3) .

[4]张豪锋, 卜彩丽.博客在国内教育应用的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10) .

[5]巫雪琴.博客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 (16) .

[6]文继奎.博客教育应用的反思[J].中小学电教, 2006 (9) .

3.论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博客教育教学教学模式

一、博客的定义与特点

Blog(同义词有web log,weblo曲最普通的定义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Blog可以翻译成博客日志,但大多数人将它简化成博客。博客这个词的中文含义,既可以表示主体的人(blogger),也可以表示行为的本身或对象(blog)。随着网络出版、发表和张贴文章等网络活动的急速增长,博客已经成为了一个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

博客的思想精髓是从个人的视角出发,以互联网为视野,精选有价值的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共享价值得到升华。在《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看来,博客的作者是博客的核心,而围绕着博客与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多重交互的沟通是关键。共享精神和交流需求是博客发展的两大核心支柱。

博客是个人在网上展示自己、与别人沟通交流的综合工具,它的管理也比BBS简单得多。因此。美国许多政府部门要求政府官员用博客来进行沟通和知识管理。博客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成为企业、学校、政府等机构的知识管理工具。

二、博客在国外教育中的应用

国外有很多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包括一些著名的学府(如哈佛大学等),都采用了一些支持群体功能的博客工具,应用于教育中的不同层面。不少教育学者认为,把博客作为一种教学和评价的工具可能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博客在国外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在以下这些方面:

1学生学习情况的电子档案

这是目前博客在教育中应用最多的场合。这种博客常用于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协作、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汇报、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收集整理和学生社团的兴趣爱好活动的合作空间。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容易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

2教师职业训练

作为教师职业培训的数字档案和学习记录,通过该种博客日志,既可以使教师相互之间进行协作和交流,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远程培训。许多教师可以通过博客方式与其它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经验。

3课堂教学的辅助管理

博客的应用可以作为教师发布与教学相关的通知、布置学生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以及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的在线门户。

4协作学习

博客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可以访问,它可以让更多的学习者参与到群体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个项目或话题。让学生共同参与。

5校内与校外的沟通

博客的精神鼓励父母和其它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到学校的讨论中。博客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与家长。这种方式让学校内部的成员之间,学校内部成员和外部成员之间,个人(教师、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可以进行更好的沟通和相互之间的协作。

6知识管理

提供作为学校在线的有关制度、政策和工作表等最新更新内容。积累的博客会变成一个内容管理系统。

7研究日志

在合作学习或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记录并且为其它合作者提供外界资源链接,同时供其它合作者进行评价。

三、博客在教育中的优势

博客本身的特色与现代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思想非常贴合,建构主义提倡学习是学习者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当前,国内不少教育学者也十分关注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那么,博客作为一种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过程,在教育应用中具体有哪些优势呢?

1打造互动交流的知识平台

台湾网上学习的研究者邹景平女士认为:博客是更精细的学习、思考与工作记录,透过每日的资料整理与书写,不但会改善写作能力。也会改善思考能力。

的确,目前大家谈网络教育,太偏重在提供“读”,却忽略了让学习者“写”的重要性,博客可以记录学习者每天的学习“足迹”,这种记录方式是非常方便回顾和反省的。学习者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其他学习者可参考,亦可做出评论。由此,众多学习者均可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知识中取得进步。

2筛选和评价信息

不少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学习者无法判别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教师可以通过专业的博客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在这种互动传播的过程中,博客所过滤的知识到底有没有价值,价值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可以补充的信息,阅读者对于博客的资料和思想有怎样的观点、都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加以表述。这样,不仅可以在9币生之间进行信息判别能力的训练,而且还可提高知识使用的效率。

3促进师生间平等对话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声音是渺小的,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在学习中,学生碰到困难或者是对教学有异议时,都有可能因不善于表达或者人际沟通困难而成为沉默的团体。而在博客中,“沉默的大多数”不必再害怕或“力图避免因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造成孤立”,学生可以在网上自己组建受众群体。通过产生共鸣而获得教育者的关注以及产生与教育者对话的权力。

4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反思能力

博客是一个个人反思的载体。是记录个人教育、学习经历和思想变化并呈现于网络与他人交流共享的技术手段。随着博客的不断积累,教师和学生可以在阅读博客的过程中复习或回味自己过去所写的内容,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积极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过程不断持续下去,师生就会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研究的态度,从而保持一种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开放发展的心态。

四、博客在教育应用中的问题与建议

博客的出现为教育的应用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应用技术。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与教育的结合同样受制于许多条件。在教育实践中应用博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于博客的教和学有其学科适应性

虽然部分国外学校将博客运用在课堂教学上,但仍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基于博客的教和学有其学科的适应性,表现为很多学科的教学并不适合在博客环境下开展。从目前来看,博客在文科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多,特别是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育博客。博客并不适用于系统知识的教学,许多知识必须经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亲自尝试和体验后才能获得,单单依靠博客的信息呈现和交流共享并不能使学生获得对系统知识的全面理解。

2师生需要有较高的媒介素养

将博客应用在教与学中,并不是说使用了博客这样时髦的网络工具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学生使用博客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否则,大部分的博客可能记录的都是与学习无关的信息,成为网上的信息垃圾。教师使用博客教学时,一定要对网络上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过滤,而学生在查找资料时也需要对信息有筛选和评价能力。

3博客更适合课外学习

在课堂中,博客可以作为学生信息的收集和反馈的工具,并把这些信息展示出来供大家共享。但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博客更适合作为课后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工具。现在很多学生的课外时间都泡在网上,如果加以适当引导,将学生的交往放在博客上,通过博客建立网上的合作机制。在共同探究、协作努力学习的基础上将交往有机的融为一体,使每个学生在合作中满足归属、自尊、自由的需求。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4需要社会和家庭的融入

4.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篇四

蔡春秀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1)至(3)班的化学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备课方面:课前做到认真查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研究书本及复习指南,找出重、难点,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制好每课时的导学案,并且有计划的布置好每一节课的练习。

二、上课方面:要打破以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方法,采用导学、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内知识课内消化,提高课堂效率,并且要教给学生自己会学的终身学习方法,体现课改思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

三、进度按排:一到九周授新课,第十周至第十七周依据复习指南进行分块复习,每复习完一块都单元测试,具体时间安排如下:两周时间复习科学探究,利用课件对实验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果,两周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一周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周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一周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一周时间依据样卷和《考试说明》及中考信息,进行补缺补漏,精选一些有针对性的类型进行模拟考试。

四、作业与辅导方面:每节课都做到按要求布置适当的作业,而且全批全改。九周的新课教学中,作业以书本和导学案、总复习测试为主,复习时间,主要按指南进行分块复习,并且根据书本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给学生梳理出知识脉络,缩短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作业主要以复习指南和自己老师编制的试卷为主,要求学生提前完成,然后老师讲评,此间,老师做到重点学生重点检查。

五、辅差促优方面:计划利用小组学习进行辅差,首先教师选择好一些辅差的材料,然后学习好的同学辅导本组较差的同学。这样既有效果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促优方面准备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另外组织一个化学兴趣小组参加全国竞赛,通过课后训练达到拔优。

六、完成学校布置的一些教学和教研任务。出好六份阶段性测试卷,既:实验探究、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模拟试卷

一、模拟试卷二。研究中考化学动向以及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配合教研组,搞好化学复习的校本课程。

5.将教育博客与高中语文教学链接 篇五

——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为例

摘要: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同时它也为广大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广泛、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呼唤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成为了新课改的必然选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博客,发挥博客的优势,让学生在博客这一平台上自主学习,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和自主学习、交流协作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本文将本人开设的教育博客引入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并根据高中语文课程特点,分析这种崭新的教学方法为高中语文课带来的创新与不足,为教育博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博客; 高中语文; 例谈

自2002年以来,一种全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在互联网上渐渐兴起。我在2005年师范大学毕业后,也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开设之初,就是为了开始一段全新的体验,但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笔者也不断地把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注入其中,形成了全新的教育博客和微博。开设8年来,已经成为新浪博客的元老博主,点击数近26万。粉丝数达500人。笔者越发感觉这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可以给高中语文教学充入新鲜的血液。

一、简析博客和教育博客紧密的内在联系

博客的含义是网络日志,博客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信息的交流、发布、管理,具有零技术、零成本、等众多优点。同时,博客也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学习工具。博客简单易用,让普通人都可以随意写下所听所想所看的信息,也可以摘录有价值的信息到博客中,以便整理和利用。这样写作、搜集、整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加深理解、运用反馈的过程。在日积月累中就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能力。

如果仅仅是写作和记录,博客就成了电脑中的学习笔记。除此此外,博客还具备“分享”“转载”“评论”“留言”的功能,学习者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见解,同时也可以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博友相互学习。在相互学习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这样坚持下去,就养成了一种很好的终身学习习惯。

对于高中教师而言,教育博客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教育博客就是教师与学生利用博客技术,以文字或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教学设计、导学案、测评试卷、教学设想等上传发表,超越时空局限,促进教师学生交流合作,并让所有教育界同仁共享教育知识和教学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成长学习轨迹。

从目前来看,教育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从整个构建大局来看,目前将教育博客具体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和研究还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高中语文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促进交流与合作,[1]拓展视野,勇于创新„„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为改革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模式,探索“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的全新课堂模式,笔者借助自己的“教育博客”这个平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和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浅谈教育博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教育博客”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的资源库和交流的平台,由我的教育博客和每个学生的学习博客组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总结,笔者任为,教育博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一)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学生可以参照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依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自主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独立或协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处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整理学习笔记。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整理回顾。这种回顾,不是简单的知识梳理,而是在整合过程中,从新的角度对自己当时的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分析,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理清了知识间的结构,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和对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反思的学习习惯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尤其是理科班,对于语文这门课程,他们一般不会把更多时间放在这门课程上。这就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回顾、反思。此时,教育博客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学生在博客平台上学习,通过查询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探索获取并内化新知识,对遇到的学习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合作,总结借鉴自己或同学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建构自己新的高中语文知识体系。

三、例谈教育博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逐步把教育博客引入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教学尝试,同样也是一个全新的体验。教育博客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考点解析、写作教学等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探究。在班级同学之中、师生之间进行长期的交流讨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把自己多年总结的试题、教案、导学案、合作探究题发到自己的教育博客当中。在长期的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合作探究”模式教学中,学生可以同时利用博客来建立自己的探究日志,记录探究过程中的个人体验。

下面笔者以“《林黛玉进贾府》合作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为例来进一步阐释博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了解《红楼梦》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

能够叙述自己对小说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的理解。能够探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深入的情感体验。

[2]提高个人阅读古典小说的能力;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策略:

确定以教育博客探究学习为基本教学模式,行研究性合作探究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指导进入教师的教育博客,教师在教育博客中提前做好相关知识的搜集、整理,学生登陆教师博客,通过讨论、交流、分享,撰写自己的学习体会。

教学过程设计及说明: 1.带入情境 2.明确任务 第一组:《林黛玉进贾府》的思想和艺术分析。第二组:《林黛玉进贾府》的文化探讨。第三组:《林黛玉进贾府》的情感体验。3.初步分析

学生完成以下任务。本环节的顺利进行,要确保每个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之前要熟悉文本,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教育博客这个平台上,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在查看相关留言、评论的同时做出评价。形成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全体学生都需要完成的任务是: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3).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过程和方法:

感悟、理解、讨论、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4.小组讨论

在教育博客讨论区内讨论下列问题:

(1).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重点,体会《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意义。(2).分析贾府环境和人物出场的描写艺术。5.演示汇报

各组利用博客分享交流平台进行演示汇报。分组汇报时,其他各组作为观察者和聆听者,填好评价表,作好详细记录,并进行小组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上课例中可见,每个学生所形成的一篇博客日志其实就是学习过程的一个轨迹。通过它,教师可以很好地去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形成过程性评价。

6.评价与总结

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评价规则,将每个小组推荐的优秀日志置顶,供大家进行参考、评价。最后评出优秀学生5--8名,优秀小组1个,在博客公告上予以表扬。

实践表明,教育博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明显锻炼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加强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实现了学生个性发展,达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总目标。正如一位学生在博客留言中所说的:“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几年的教学摸索,我觉得自己不仅学到了很多博客与语文相关的知识,还学会了怎样更有效地学习,这对我其他功课的学习也非常有帮助。真的非常感谢您,老师!”。

当然,我的教学尝试才刚刚开始。我深知,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屡试不爽的,教育博客这个平台也不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影响教学效果发挥的问题,如组织课堂教学;教育博客与其他教学手段的整合;博客资源繁多庞杂等问题。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化不利为有利,如何跟好的发挥教育博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做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6.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篇六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胡宽惠、赵建军、杨枝梅和陈柳行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开展“月循环听课活动“、“新进教师汇报课”。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

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备课组长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枝梅、陈柳行老师的新教师汇报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中考、末考成绩突出,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杨枝梅、陈柳行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的“帮带”对象。她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这两位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总之,我们化学备课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体教师的勤奋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一如既往,再接再厉,不懈追求,努力拼搏,齐心协力,在创辉煌,为二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的最大努力和贡献。

7.教育博客助推发现教育的实践研究 篇七

一、教育博客, 助推“发现型德育”

主动性是发现型德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其次是开放性, 师生在无拘无束、平等、合作的氛围中开展德育活动;第三是互动性, 发现型德育活动不是“放羊式”活动, 而是一种互动互学的过程。于是, 班级博客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教育互动载体, 我们尝试着用班级博客, 让学生尽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展示自己的独特才华, 每个人都在为班集体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品尝到当家做主的乐趣。

譬如针对有些学生对班干部的选举有异议, 我们在班级博客中设立了“我来当家”板块, 专门讨论班级管理工作。为了更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我们在这个板块中设立了“一岗一责”、“毛遂自荐”、“我选我心”、“我来应聘”、“家有家规”等栏目, 学生在博客上纷纷热烈主动地讨论了班干部的职责、发表自己的竞选宣言、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为设定班级公约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一般都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往往给学习优秀的学生更多的关注、鼓励, 忽略了其他孩子被认同、被赞赏的心理需要, 于是我们的班级博客中有一个“万紫千红”板块, 这上面不仅有学生得意的习作, 有五彩的绘画作业, 更多的是学习、生活中的小“星星”:有科学老师让大家种的种子发芽照片, 有电视网络上学来的小魔术诀窍, 有从亲朋好友嘴里听来的小笑话, 有春游时偷拍的同学、老师的照片, 有班级活动“学做盲人”的感受, 有作文课前观察到的有趣的动植物图片, 有自己创作的谜语……针对班级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矛盾, 我们在班级博客中开设了“七嘴八舌”栏目, 鼓励大家不署名地倾吐自己的心声。在这个板块中, 学生有的指出班级的不良现象, 有些诉说自己的烦恼, 有些发布班级新闻……由于学生面对的是电脑, 所以少了面对老师的拘谨和顾虑, 少了面对同学的顾忌和尴尬, 可以实话实说, 畅所欲言。

学生的成长需要舞台, 学生成长的舞台有很多, 但是班级博客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发现型德育”的活动模式, 它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了体验, 在活动中主动发现了自我, 这也是我们利用教育博客助推发现型德育活动的目的。

二、教育博客, 助推“发现型课程”

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 学校只有以多样化的课程形态, 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因此, 我校结合学校特色建设, 开发了基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发现型体验课程, 基于学生生活背景的发现型探究课程, 即《童眼看世界》的校本课程开发。

本学期, 我们的“发现型课程”的编写已有了初步的雏形, 三至六年级段的教材中都分为生命世界、生活世界、人文世界这三大板块进行构建, 但是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的发现行动小组的成员将课程内容的文字一稿、二稿、甚至三稿发在“鲈乡博客”上, 首先要求“发现教育行动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借鉴, 并希望他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反思, 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我们一次次通过教育博客表达、汲取、修正博客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对发现型课程思考的过程。

大家群策群力, 无论是好的建议, 还是存在的困惑, 都在这里畅所欲言, 在教育博客中, 我们留下了大家在发现课程研究中共同成长的坚实足迹。

三、教育博客, 助推“发现型课堂”

“发现型课堂”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开发, 所以发现型的课堂更生动、更鲜活、更有效。为此, 我们专门制定了发现型课堂评价表。那么怎样让老师根据发现型课堂的要求主动参与到发现型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来?

这时, 我们的教育博客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我们教务处借助教育博客, 充分显示了现代化教程的优势, 我们每位老师的教研课和教研组的教研开放的教案都要上传至教育博客, 课前每位组员都要参与进来, 进行建议研讨, 课后每位组员都要针对发现型课堂教学评价表及时进行反思剖析。如我们每月一次的发现型课堂研讨课, 博客中就创立了“发现型课堂精彩回放”、“发现型课堂活动反思”、“发现型课堂课后反思”、“在发现型课堂中学习”等栏目, 在博客上我们针对一节节发现研讨课展开了多重的讨论, 动态展示了教师们在发现研讨课中的感悟、思索和收获, 促进了全体教师在发现型课堂中的成长。另外, 无论是教务处组织的常态化的“课堂观察”还是教科室指导下的专题观察课 (发现型课堂的多元素) , 都要求教研组、教师个人把相关内容上传至学校博客。

教师应用博客的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网络教育叙事加反思, 就是教师以博客等网络媒介为工具, 通过对课堂故事的叙说来描绘教育事件, 以让教育行为和活动得以诠释, 这一方式的目的是借助反思和理性力量来唤醒教师对“发现型课堂”特征的探索和认知。

四、教育博客, 助推“发现型评价”

在我们的发现教育研究中, 要全面多样地评价教师和学生, 从而促进师生的潜能、个性的充分发挥, 这对于发现教育的推进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 发现型评价在我们的教育博客中如何体现呢?

首先, 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 即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为此, 我们要求老师每个月必须根据发现课堂的要求对自己的两堂发现课进行反思评价, 并上传至学校博客。同时, 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博客自我评价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还加强了与同行的横向评价与互动, 实现博客评价的交互性, 允许其他人留言、回复、跟帖、评价, 让老师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产生自己对发现型课堂的新的认识, 引发他对发现教育更深入的思索和研究。这种学习、研讨、交流、波浪式前进的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会碰撞出发现式的思维火花, 最终在评价互动中提升自我, 形成评价质的飞跃。

其次, 发现型评价还可以借助教育博客让师生享有同样的评价话语权。如在我们的综合实践中, 学生把研究所得上传至博客上, 以供全班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其间, 每个学生都可以博客形式在网上发布, 并可适时进行修改, 在网上展现自己组的研究成果, 体现组员的风采,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充满成就感。之后, 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就会利用博客的在线回复功能, 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及时的、综合的和更全面的指导和评价。这种评价不是简单地针对知识的学习结果, 还可以包含学习知识过程的方法、情感和心理等方面, 从而为学生指示创造方向, 激发创新动机, 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 学习伙伴间也需要利用博客进行评价, 充分发挥团队间的聪明才智, 开展展示、评价、再创造的学习过程, 使学习得到深化、扩展。如此简便快捷的平台对师生双方都大有益处。

教育博客, 让我们师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的评价, 来感受自我、关注自我、完善自我, 健全自己的人格, 体现自我的个性, 充分发挥发现型评价的重要功能。

8.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篇八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网络技术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信息时代已经到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达2.53亿。目前,上网正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正在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信息化首先发起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毋庸置疑,目前资本主义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居于强势地位。美国学者丹·希勒通过对因特网发展历史的研究指出,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之外而建立的新王国,相反,互联网空间是现实世界不可分割的部分。互联网的实质是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最美妙的工具。互联网的发展由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所驱动,而不是人类新建的一个更自由、更美好、更民主的另类天地。无所不在的计算机网络与现存的资本主义相结合,大大拓宽了市场的有效范围,网络事实上是资本全球化的先锋。[1]信息全球化和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发达客观上加剧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社会思潮斗争的激烈程度,同时也为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必须研究网络、利用网络、开发网络。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延伸至网络,必须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这是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提高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应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的重要举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而随后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要求切实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之后,紧接着又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博客的优势分析

博客(Blog)是现代网络技术的一种,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网络工具。博客自2002年被引入中国之后,发展迅速,现广泛应用于个人、家庭、商业、教育等领域,被认为是继Email、BBS、Q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博客数量达到1亿人左右,其中高校教师和在校大学生是博客一族中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他们在博客用户中占有相当的比例[2]。与网站不同,做博客无需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知识管理系统和传播交流方式,博客越来越受到中外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被逐步引入教育教学领域。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正在将博客引入教学之中,成为他们课堂教学的延伸,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在将博客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处于领先水平。据报道,目前,上海交大每位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在网上全天候为学生解疑释惑、互动交流,有的教师还将其中一些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讨论,很受学生欢迎。2008年2月,教育部思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行专程到上海交大就“思政博客”进行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该校“思政博客”所取得的效果,并表示将考虑将该校的做法、模式向全国高校推广,使思政博客广泛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3]

对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不可能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要求每位思政课教师都制作课程教学网站是不现实的。但是,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和通用的网络技术则是必要的、可能的,譬如会正确而熟练使用Email、QQ、博客(Blog)等网络工具。在这些网络工具当中,博客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独特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发应用,对一般的思政课教师来说应该是目前最佳的网络辅助教学工具。

1.具有简易免费个性化的优势。博客的门槛很低,它以“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特点迅速推广。博客的申请和维护几乎不需要任何经济成本,只要会打字和上网,每位思政课教师都可以免费申请到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博客(比如在网易、新浪、搜狐等公共网站或某些高校的校园网站),而不像制作教学网站那样需要一定的FrontPage技术和软件工具,也不需要注册域名和租用服务器空间等。一般而言,除不能提供本地下载等少数功能之外,博客已经具备普通网站的大多数功能,且具有易制作、零费用、个性化的优势。因此,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能将自己的博客建成面向学生的全天候“24小时不下课”的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2.具有广泛交互的优势。博客是一个全球共享的信息交流工具,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博客留言和评论的方式进行交流互动。与Email相比,后者仅仅是已知对方信箱的点对点的告知与反馈传播模式,而博客的浏览者是不确定的任何人,形成了弥散型的网状传播模式。与BBS相比,后者仅仅是网民的即兴发言,在发表评论的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而博客是以作者的观点为中心,其他人围绕主题开展评价和讨论,更能展示个性,更显针对性。与QQ相比,后者仅仅是两个人或小群体内的即时对话,信息不能让更多的网民共享,而博客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交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借助教学博客建立师生交流平台,改变了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简单的单向灌输模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4]

3.具有多元素大容量的优势。思政课教师可以围绕思想教育主题组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相关素材置于同一个网页,还可以通过链接功能将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思想教育类专业网站网页融入到自己博客之中,形成多元素大容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平台和载体。一个精心设计的博客所包含的元素和容量远远超过Email、BBS、QQ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堪与网站相媲美且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和费用。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组织,使各个元素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扩大理论武装的效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效果。

4.具有超时空的灵活性优势。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的博客就是一个网上思政课课堂,它克服了课堂教学必须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安排时间和教室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登录博客开展自主学习,非常灵活。从而将课堂教学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拓展为没有时空限制的键对键交流互动。而这些优势是其他诸如Email、BBS、QQ等网络传播工具无法比拟的,且没有教学网站那样的技术、费用和审查要求。

总之,博客具有的优势使之能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应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佳选择。

三、应用博客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

为迅速适应时代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探索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新途径,笔者于2007年7月开始尝试将博客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

2007年7月,笔者在网易网站以自己的一个邮箱名申请了一个博客,此后一个多月便经常在网上学习维护和使用博客的一些基本技术,至当年9月使个性化博客基本成形。起初,是将个人生活与教育教学工作放在同一个博客里,为了专注于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逐步将这个博客建成为面向学生服务教学的教学博客,并取名为“思想家园”。我认为,教学博客应该有别于教师个人博客。近两年来,随着该教学博客的逐步充实和完善,经过观察和调查,其成效已经初步显现,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初衷正在实现。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提高。目前,每天访问“思想家园”的网民约为50人左右,自开博以来共有近3万人次的访问量,接近在校生人均2次。而我每学期实际授课学生仅数百人,说明有相当数量的访友学生不是所任课班级学生。在登录的访友中,绝大多数是本校学生,他们经常在博客里留言以表达他们所关注的事项,除了关注课程考试之外,最大量的留言体现了对当前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热点、难点问题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密切关注,比如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为何还要购买美国国债、菲律宾等国与我国南海领土争端、如何认识当前收入差距和社会道德问题,等等。而在课堂上,学生回答提问越来越积极,越来越愿意上台发表自己对有关理论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独立见解,课堂普遍呈现日益活跃的气氛,无故旷课、上课做无关事情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2.师生的感情距离拉近了。我在博客中对自己的自我介绍是:“做一个正直的人、有思想的人、独立的人”,“财富有价、思想无价”。这既是对自我追求的描述,也是对自己做人的要求,也是与网友和学生共勉的格言。每次学生在博客中的留言和疑问,我都会在当天给予及时而负责任的回复,有些限于个人的学识无法作出圆满的回答,也要诚恳耐心地予以说明,但不回避。现在,学生越来越愿意将作者当成他们人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愿意将自己碰到的疑惑、困惑甚至苦恼向作者倾述。上课之余,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专门找作者探讨一些热点或其他疑难问题。

3.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成绩由三项构成: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项各占一定比例,不同课程各项所占比例不同。期末考试阅卷采取集中流水作业,平时和实践成绩按统一标准评分。可以说,“思想家园”对这三项都起到了平时指导、网上劝诫、实践安排、期末复习等作用,作者所授课程班级的学生由于及时登录博客,各项成绩都较作者以往未应用博客的班级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也高于绝大部分同一学期其他未应用博客的班级学生成绩。即既有纵向比较的提高,也有横向比较的提高。

4.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所提高。学生评教是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态度、质量、水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诚然,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对教师的熟悉程度、班级学风班风、学生个人素质、系院对学生的指导等等。很难说被学生评价不大好的教师,其教学态度就一定差,教学质量和水平一定低劣。但毕竟由授课对象评价授课教师,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是一项重要指标。从作者经历看,总的说来,应用博客后学生对我的教学评价在不断上升。

四、应用博客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经验及启示

通过近两年的亲身实践和体验,作者认为应用博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1.教师要努力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与教学博客的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教学课堂是制度化的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载体,正式而且规范;教学博客是非制度化辅助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载体,非正式但轻松。教学博客是教学课堂的延伸和扩展,必须为教学课堂服务。在课堂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主要是教师正面的宣讲解说,教师一人面对数十上百个学生,是“面对面”和“一对多”的交流;博客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正好弥补了课堂的某些不足,主要是教师与一个一个的学生个别交流,是“键对键”和“一对一”的交流。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将“一对一”博客里的话题引入课堂,也可以将“一对多”课堂里的话题放到博客里讨论。

2.教师要努力做到应用博客与应用其他网络工具相结合。博客虽然具有很多自身的优势,但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优势,需要与其他诸如网站、Email、QQ、BBS等网络工具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促进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网站是目前功能最全、信息容量最大的综合性网络传播工具,也是博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体。所有博客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网站里,使用网站的博客功能建立和建设起来的。因此,若能将若干同类教学博客(最好是同一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博客)建在同一个教学网站(如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网站)里,则可以更好地将两者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合力。Email则是目前一般网站申请博客的前提条件,教师开博后,配合使用申博的那个邮箱便于师生之间就一些敏感或不便公开的话题深入交流,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疑惑。而QQ和BBS与博客的配合使用,也便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共同讨论的气氛,如果把握得当可以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学生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定期和经常登录教学博客是必要的,但并不能保证学生必然如教师所要求的那样,关键还是让学生自己感觉到经常访问教学博客对他自己的成长是有益的、必要的,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强教学博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应用博客的实效性。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勤于上网维护博客,尽可能做全天候“24小时不下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经常(几乎是每天)登录博客,及时发布信息,及时查看学生的留言和评论,并给予及时的适当的答复,为学生解疑释惑。这样,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了教学相长。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耐心说服学生、真诚关心和鼓励学生,努力做到既有思想的交流,也有师生情感的交流,发挥科学理论以情感人的独特魅力,使学生“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

4.教师要努力做到正面教育与清除不良信息相结合。为了吸引学生积极经常访问自己的教学博客,一般都将博客的权限设置得很低,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留言和评论在博客里发表个人的见解。同时,从理论上讲,博客是面向全世界所有网民的个人日志,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观点错误甚至反动的言论,出现一些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如果长时间停留在教学博客里,无疑将极大损害教学博客正面教育的功效,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起思想混乱从而松懈大学生理论武装。因此,及时清除不良的各类信息是开博教师的经常性工作,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对个别确实属于学生思想疑虑或糊涂认识的要及时通过网下个别交流释疑解惑。

参考文献:

[1]唐莉.信息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2]屈柳玲.基于博客(Blog)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辅助模式微探[J].学术论坛,2008(6).

[3]教育部思政司到上海交大调研“思政博客”[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38/info1204676383735638.htm

9.教育博客---教学心得体会 篇九

王建杰

河南省荥阳市第二小学

450100

0371-66122246

***598

呼啦圈是普通百姓家庭中常见的一种健身器材,它经济、实用,具有明显的健身价值。在体育课中,教师要充分开发呼啦圈作为体育器材的功能,以更好地体现它的健康价值和健身功效,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水平、不同阶层学生的健康需求。

1、滚。大家都知道,呼啦圈的设计是圆形塑料制品。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它作为圆的特性,巧妙地设计出多种“车轮滚滚”的方案。如“车轮前滚”:即用力在呼啦圈的后下方施加一个向上、向前的作用力,使呼啦圈在外力作用下向前滚动。“车轮回滚”:即用力在呼啦圈前上方施加一个向上、向后的作用力,使呼啦圈在外力作用下先向前滚动,然后再回滚(向后滚回)。“车轮斜滚”:即让呼啦圈在外力作用下,倾斜 “身子”回旋着滚动。当然,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自抛自滚、互抛互滚、多人抛滚等方法进行“滚.”的练习。

2、套。体育课上,我们可根据“套”的不同部位而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将呼啦圈套在踝关节处(一脚套一个,最好将呼啦圈的前端紧贴踝关节处,并用细绳子将两个呼啦圈捆绑在一起,成“∞”状),进行“鸭子赛跑”。将呼啦圈套在腰部,并用手扶其两侧,进行“穿着箩筐赛跑”,也可直接进行后踢腿(后折叠腿跑)练习,并尽量用脚跟触及后端的圈;或者尽量使呼啦圈的后端紧靠腹部,前端前伸,并横扎一细绳,两手仍然扶圈两侧,然后进行原地或者行进间的高抬腿跑,大腿触及呼啦圈前伸部分中所扎的细绳;或者用结实绳子(两三米长)的两头各系一个呼啦圈,两人背向而立,各自站在呼啦圈里,并各自将呼啦圈紧贴腰部,两人拉紧绳子,进行“南征北站”游戏。课堂上,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比看谁自下而上(脚下头上)或者自上而下(头上脚下)翻套呼啦圈的次数最多。即事先站在呼啦圈圈外,比赛开始后,双脚跳进呼啦圈圈内,自下而上将呼啦圈套经全身后,将呼啦圈放于地面上,双脚再跳进呼啦圈圈内,自下而上将呼啦圈套经全身,以此重复进行。或者直接拿起呼啦圈,连续将呼啦圈自上而下套经头上、脚下,再跳出圈子,再将圈自上而下往下套经全身,以此重复翻套。另外,将呼啦圈统一斜套在左肩上、右腋下(右肩上、左腋下),让学生相互用手拉着背后的呼啦圈,进行毛毛虫(百足虫)行走。

3、跳。利用呼啦圈开展跳的活动的方法有很多。如双手并握着呼啦圈的一端,像跳绳似的连续倒跳。也可手扶呼啦圈,一头着地,进行跳皮筋似的跳呼啦圈。在“过河”或者“过河运人”中,将呼啦圈平贴地面,向前平推适宜的距离后(以两脚能跳进圆圈内为宜),两脚跳进圈内,然后,将呼啦圈自下而上翻套经全身,再将呼啦圈平贴地面,向前平推适宜的距离,以此类推进行游戏,直到跳完规定“河”的距离。若运人,则两人依次跳进圆圈内,再将呼啦圈自下而上套经两人全身,将人运到对岸后,由被运方再运回一个人到对岸,以此类推。直到把双方人员全部交换运完。另外,将呼啦圈摆成同心圆、梅花桩,或者“之”字形、“一”字形、“井”字形,分别进行左右跳、前后跳、“十”字跳、“之”字跳、“一”字跳或者向左、向右的连续垫步跨过圈子跳等。

4、钻。钻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可以人钻,也可以用物钻。如将呼啦圈立放于地面,采用蹲走钻、弯腰钻、爬行钻、蹲跳钻等钻过呼啦圈;将呼啦圈立放(手拿、反吊)于空中,采用鱼跃钻(鱼跃前滚翻)、飞碟钻(飞碟飞过呼啦圈)、飞球钻(击地球作为击地点、胸前传接球等,使球通过呼啦圈)等。在做“过电网”游戏时,各教学小组手拉手成圆形站位。在相临两人的手臂上悬挂一呼啦圈,学生相互合作,使呼啦圈依次通过每个人的身体。初始,每小组可用一个呼啦圈,熟练后,每小组可用两到三个呼啦圈,同时进行游戏,要求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始终不松手。另外,让若干学生两手各拿一个呼啦圈放置身体两侧,成蹲姿依次排列(稍有间隔,或一列横队或一路纵队或圆形),其他学生采用蛇行钻、往返钻的方法钻过呼啦圈。

5、摇。摇是呼啦圈的主要功能。体育课上,可以将呼啦圈套在脖子上、腰上、手臂上摇。也可借助其它物品开展各种轮摇动作。如将呼啦圈套在体操棒上,开展向上摇,向前平摇等。将呼啦圈绑在绳子上抡,两人拉绳抡摇(呼啦圈套在绳子上),两人将呼啦圈放在棍中间,进行摇辘轳式地抬摇等。

6、绕。将单个呼啦圈平放在地面上,两三个人手拉手,围着呼啦圈进行滑步练习;或者将三个呼啦圈相互紧靠着平放在地面上,造成一个“圆”,两个学生围绕着“圆”进行运球追逐赛。也可以将两个或者三个呼啦圈前后间隔摆放(距离适中),围绕着呼啦圈进行“∞”接力赛或者蛇行接力赛。将四个呼啦圈放在四个方位,利用四个呼啦圈进行多种运球过人(圈)技能练习。

上一篇:涉外贸易合同书下一篇:2022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