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

2024-11-13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共11篇)

1.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 篇一

关于2016年****项目I标段安全风险和

隐患排查研判分析报告

根据铁路传真电报《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定期做好安全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铁路传真电报)、《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报送质量强省建设典型经验做法的函》(黑质技监函发(2016)220号)、《关于转发安监综合电[2016]93号电报并抓好落实的通知》(建管网电(2016)第330号)等文件精神要求,********8项目部立即成立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整治小组,立即对现场上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治,对突出的安全风险同*****铁路局************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有限公司一并展开专项攻关,从管理源头上堵塞漏洞,强化安全制度的落实。

一、基本情况

从2016年4月份开始,我项目正式进入本年度施工期,随着人员和机械设备的陆续上场,隐患和风险随之产生,我项目随启动应急机制,对新上场的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操作手进行相关培训教育,并对现场进行的施工项目房建、四电、铺轨、路基附属及已完成的施工项目路基、桥涵等进行了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进行了分析和整治;同时在各部门的配合下,我项目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完善管理模式,针对今年的特殊气候厄尔尼诺现象,重新编制了雨季施工专项安全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并积极准备相关物资储备,切实提高了我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比去年,现场发现的隐患数量大为降低,实现了施工现场轻伤及以上事故为零的成绩,尤其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也大有提升。

二、为了加强对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工作的领导,特成立项目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生产副经理

成 员:***、***、***、***、***、*** 同时为加强对突出风险的处置能力,特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指挥部)、***(设计院)、***(***监理)、***(***项目I标)

三、现场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梳理:

今年开工之前,我项目检查小组对人员驻地、施工现场进行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梳理,重点对防汛、防火、用电、机械设备、高空作业、防疫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检查,发现了部分隐患问题,其中列举重点隐患问题在“上半年安全问题及整改情况中”;其次检查小组从已完成的工程项目至正在施工的工程项目入手,先对路基、桥涵等进行检查,对可能发生的路基

浸泡、涵洞积水等进行了排查好分析,其次对正在进行的工程项目房建、四电、铺轨、路基附属等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其中因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从今年进入6月份以来,***市地区降雨频繁,导致我项目施工难度加大,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大,并伴有可能因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安全风险突出,因此风险评估小组对我项目风险部位的防汛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方案,保证项目安全渡过今年的汛期。

四、风险研判

经我项目检查小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排查和梳理后,总结出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铺轨队在DK75+480-DK80+350公里处有汽车起重机往引桥吊送钢轨、轨枕、扣件等物料,挖掘机在桥面摊铺道砟,桥两边有砟石落下,对下方作业人员和机械构成威胁。

2.防风抑尘网网片安装时,使用吊篮进行作业,存在高空作业坠落风险。

3.DK52+250过路涵洞、DK54+060过路涵洞、DK56+090过路涵洞、DK58+317过路涵洞,此四处涵洞在雨天时容易被雨水浸泡,水位高度离地面约1.2米左右。

风险评估小组针对今年的防汛任务非常严峻的形式及我项目的施工进度,特对准轨场和宽轨场共四处未形成排水能力的过路涵洞的防汛能力进行评估,此四处涵洞地势较低,容易发生水涝,虽然排水设施已形成,但因电力问题还未启用,涵壁上有明显的水印,水印最高部位离地面约一米左右,积水非常容易浸泡涵洞。我项目部特准备了专用发电机、电线和专用水泵等排水设备,完全能够保证在历来发生的最高水位中,一天之内即可排尽涵洞中的积水,保证涵洞道路的畅通和涵洞工程项目的安全,涵洞水涝灾害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风险等级为低等级风险;路基两侧的排水槽已经完工,排水能力也随之而生,能有效预防强降雨对路基基础的浸泡,无安全风险。

五、整治措施和防控手段

1.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手和吊装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并要求每日对机械设备、钢丝绳等进行检查,吊钩必须安装安全锁,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设备,一旦发现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或设备立即清场,拒不姑息。在桥面摊铺道砟时,在桥面两端设置挡板,防止砟石落下砸伤路人。加强对新上场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为新上场人员配发各种安全防护用品,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强对高空作业的检查频次,严格执行项目部安全生产处罚规定。

2.加强对新上场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其讲解此类施工工艺中涉及到的风险隐患,每日使用吊篮作业前必须对起吊设备和吊篮进行全面检查;在吊篮进行吊装作业时。禁止下方有人员车辆通行或作业施工。

3.项目部准备了专用发电机、电线和专用水泵等排水设备,完全能够保证在历来发生的最高水位中,一天之内即可排尽涵洞中的积水,保证涵洞道路的畅通和涵洞工程项目的安全,涵洞水涝灾害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

六、上半年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总结

1.强化组织领导,以完善的应急管理网络确保工作推进。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做好应急工作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下属所有队伍相关负责人、人员数量等管理信息资料进行了摸底落实,进一步落实了责任人,强化了应急管理责任。各架子队应急管理机构均已建立健全,人员均已入岗就职,工作制度规范有序。

2.健全工作机制,以有效的运作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效率。规范了架子队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为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重点部位切实执行24小时巡视检查制度。特别是在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严格执行相关检查制度,相关负责人认真做好紧急事件的信息报送,有效保证了应急管理渠道畅通。建立健全了应急预案的处置机制,切实加强了施工现场的排查和防范工作,力争对安全风险和隐患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化解,争取工作主动性;不断完善处置机制,保证在安全事件一旦一旦发生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主管领导都能亲自到现场指挥处置,各相关部门和作业架子队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确保事故及时妥善地予以处置,将损害减到最低。

3.加强预案修订演练,以科学的模式确保应急管理责任落实。为了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动性,确保临危不乱、正确应对、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损害,我项目部积极组织开展演练,给各作业队伍负责人讲解防火防汛等灾害方面的相关知识,保证所有人在事故发生时能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项目的防控能力大大提高。

4.精心谋划安全宣传教育,以有效的形式确保各项知识的普及。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是应急管理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宣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自救应急能力的提升,关系到一线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否切实得到保障。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增强了作业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不必要的灾害造成的损失,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升,效果显著。

七、上半年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1.防风抑尘网高处进行焊接时,焊花下落地点放有发电机,存在不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已要求现场停止作业,更换发电机位置,并做好防护设施后再行作业。2.房建作业人员将照明设备放置在可燃材料上,易引发火灾。

整改情况:要求现场立即停止作业,将照明设备高架后再行使用,不得将照明设备放置

于可燃物上。

3.有一挖掘机司机在作业时接打电话,存在违章行为。

整改情况:及时对现场负责人和机械操作手进行安全批评教育,要求下不为例。4.房建内部装修时有作业人员直接将导线插入插座进行使用,违反用电安全管理规定。整改措施:现场立即停止作业,立刻对其所有作业用电进行排查整顿,整改完成后再行作业。

5.铺轨队在引桥桥头的临时住所未设置消防器材。

整改措施:要求及时设置消防器材,保证安全,当日整改完成。

八、下半年安全形势的预测

今年以来,受厄尔尼诺现象现象影响,天气变化多端,同江地区降水明显偏多,由之带来的自然灾害也明显增加。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已经退去,但其留下的灾害影响还需要慢慢消除,这不仅给我项目的施工作业带来极大的困难,更严重的是会威胁到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现在正值暑季,炎热的天气可能会导致人员中暑情况的发生,因自然而发生的火灾也可能会随之而来。

安全形势的应对措施:

1.队伍保障。各部门要建立不同类型的紧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平时有针对性开展紧急救助演练,灾害发生后及时赶赴灾害现场实施紧急救援,确保受灾队伍和人员得到及时救助。

2.信息及装备保障。对自然灾害进行系统的管理,加强与气象台等政府部门的联系,确保随时能准确掌握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车辆、通信设施、工具,确保救灾工作需要。

3.物资保障。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增强调控能力,储备必要的物资。建立健全重要生产物资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物资的供应。

4.资金保障。按照救灾工作分工负责、专项救灾资金由财务部门负担的原则,安排救灾资金预算,并根据财力、物价等因素、调整救灾资金预算,确保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

2.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 篇二

1 设计合理的污染场地评估体系

从内容角度出发, 按照相关规定可以将环境标准划分为三大方面, 主要包括环境国家标准, 保护部环境标准以及最后的环境地方标准, 其中环境国家标准还可以细分为排放污染物、样品环境标准、基础环境和检测方法标准。可以将保护部环境标准细分为规范、导则、要求技术内容, 环境地方标准分为排放地方污染物和环境质量标准。受到综合复杂因素内容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污染场地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以及复杂化, 根据以上的环境标准内容开展工作, 利用合理有效的措施, 能够进一步掌握污染场地在评价, 检测和评估方面的工作数据, 为以后污染场地评估制度的构建和实施打好基础[1]。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 现阶段, 环评评估环境在具体的制度内容方面并不是很完善, 对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归纳, 具体体现内容包括环境国家检测方法、环境国家质量、华景地方质量标准等等。其中从实际角度出发, 目前不够完善的修复标准以及难认定的污染程度成为了当前突出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标准内容, 并相对应的对污染场地进行细致的分级处理。

2 设计合理的评估体系构架

2.1 实施范围以及领域

我国目前主要的污染场地包括经营生产、存储有害有毒物质或者是堆放有害废弃物的场地。针对以上的情况, 应该在土地使用者或者是实际土地利用形式发生变化之前, 开展具体的评估体系工作。

2.2 具体流程

2.2.1 初步调查场地环境。

首先, 应该通过收集资料和采访的形式, 对场地染源进行准确的判断, 并收集有用信息, 主要包括:场地的现状以及历史、场地利用变迁资料、政府文件、水质地形、自然社会信息等等。并通过相关调查, 不难发现场地如果并没有存在化工厂等污染源或者是加油站, 那么本次污染场地的评估活动则就可以结束[2]。

2.2.2 调查场地环境。

首先, 总结相关的调查结果, 如果场地周围存在化学厂等污染员, 那么应该根据具体的测试分析和现场采样进一步确定整个场地是否已经遭受污染, 如果已经受到污染, 那么应该对其污染的程度以及种类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2.2.3 评估场地污染风险。

首先调查结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 场地可能会受到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污染, 此时应该根据实际的土地变更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其中主要的调查数据包括暴露受体以及场地特征参数。

2.3 研究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的建立

2.3.1总结和借鉴以往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应该以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出发点, 并积极的吸收国外在场地污染立法方面的经验, 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 为以后的体系构建打好基础。

2.3.2突出重点, 应该加大对污染场地的实际监管和调查力度, 并根据实际情况, 掌握场地周围污染的范围、种类、程度等, 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并积极主动掌握实际的数据库, 进一步实现土地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完善后续的监督管理系统[3]。

2.3.3分担机制以及资金筹集的建立, 首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污染针对治理”“针投资对收益”的原则开展工作, 并相应结合现阶段的收储土地制度和转移权属环节, 进一步建立场地污染治理基金, 根据主体的实际情况相对应的提供金融政策性服务。

2.3.4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 应该完善风险评估、治理和修复土壤、调查土壤环境等相关的制度体系, 并相继的建立污染场地的相关管理制度内容, 确保周围群众和使用者的知情权, 最后应该建立应急管理制度, 加大针对污染土壤的控制和生产制度的清洁力度, 尽可能减少和预防土壤污染事件的发生。

3 结语

近几年来, 我国逐渐加大了在污染场地环境评估方面的研究力度, 并相应的颁发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为环境评估体系的构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但是相对来说, 在环境评估配套措施方面却并不完善, 只有在现有理论内容的基础上, 积极的总结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才能够构建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评估体系内容。本文对构建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的研究, 希望能够发挥参考文献作用。

摘要:现阶段, 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呈现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其中污染场地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渐渐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对污染场地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整治成为了当前专业研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其中评估体系是污染地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如何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 构建污染地环境评估体系, 需要进一步用科学合理的手段, 不断规范改变现状。本文对构建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的研究。

关键词:污染场地,环境评估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范瑞, 周永章.污染场地现场调查与监测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 2015, 02:27-30.

[2]廖晓勇, 陶欢, 阎秀兰, 等.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 2014, 04:1576-1585.

3.某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物运移分析 篇三

关键词: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物运移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风险评估在地下水环境保护治理领域的衍生概念。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考虑,以地下水质量标准和风险评估的健康基准值为基础,客观、科学地量化评估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地下水原有物质进入地下水后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治理和恢复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一、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1、地下水暴露量的计算

该研究在进行场地地下水健康风险计算中主要考虑的暴露路径为人体直接饮用途径,运用地下水饮用途径暴露量计算公式对污染物在场地地下水中的暴露剂量进行计算,可得到地下水饮用途径污染物暴露剂量。

ADD=(1)

式中,ADD为经口暴露剂量;CW为水中污染物浓度;IR为人的饮水率;EF为暴露频率;ED为暴露持续时间;BW为人的体重;AT为平均暴露时间。

2、场地地下水健康风险计算

根据石油类污染物对人类的不同毒性特点,可将地下水健康风险分为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即对人体造成致癌效应的风险,一般认为没有剂量阈值,只要有微量存在,即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推荐值可知,当致癌风险值大于10-6时,表示污染物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非致癌风险则指对人体造成非致癌效应的风险,一般认为有剂量阈值,低于阈值则认为不会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当非致癌风险值大于1时,表示污染物非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对于一种污染物质,可能既具有致癌风险,又具有非致癌风险,这时应分别对其计算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

地下水污染物的致癌风险模型计算:

R 1 =ADD×SF(2)

式中,R1为致癌风险(无量纲);SF为致癌斜率因子;ADD为致癌污染物地下水饮用暴露量。其中,当R1值大于10-6时,表示污染物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需要进行修复。

地下水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模型计算:

R2=(3)

式中,R2为非致癌风险(无量纲);RfD为经口摄入污染物参考剂量;ADD为非致癌污染物地下水饮用暴露量。其中,当R2值大于1时,表示污染物非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水平,需要进行修复。

二、实例研究

评价区位于工业园区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8'—119°40',北纬45°26’—45°27'。地貌属山前冲洪积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冲洪积、风积细砂及沙砾石层,下部为凝灰质胶结的沙砾层。所在含水层为松散岩类孔隙与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组),含水层岩性为含砾粉细砂、砾石、凝灰岩等,厚度25—35m,水位埋深2—5m,导水系数(T)59.81—259.2m2/d,渗透系数(K)3.15—8.64m/d。通过上述分析,模拟评价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可以概划成非均质、各向同性、二维非稳定流地下水流系统。

1、数学模型的建立

评价范围内水流状态符合达西定律,利用有限差分法或有限单元法进行数值求解。本次模拟把包含模拟评价区的矩形区域在二维平面上剖分成125×125=15625个网格单元,其中模拟评价计算区6607个单元,共6个区。

2、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模型的识别与检验过程是整个模拟中极为重要的一步,通常要经过反复修改参数和调整某些源汇项的过程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拟合效果。模型的识别与检验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试估——校正法,属于反求参数法。通过反复调整参数和均衡量,识别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模型的结构、参数和均衡要素。最终确定了各个分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如表1所示。

表 1 模拟评价区含水层参数

识别后的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分区编号参数值分区编号参数值

渗透系数(m/d)给水度 渗透系数(m/d)给水度

16.80.2544.50.15

24.50.1553.50.18

360.267.50.2

3、溶质运移影响因素及模拟时间段的确定

根据污染源特点,本次污染物预测评价过程不考虑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吸附、挥发、生物化学反应,只考虑运移过程中的对流、弥散作用。模拟时段确定为自泄漏时间点起30年,共计10950天,设定渗漏时间起点为2011年1月。

4、污染物质的确定

大修渣成分复杂,并非只有一种污染物,而是存在一种主要污染物和多种次要污染物,根据大修渣取样进行的相关浸出试验结果,确定大修渣主要污染物为氟,浓度为300mg/L。

5、模拟结果分析

1)非正常工况无防渗措施情景预测

根据评价区污染物浓度大小,对氟污染物进行预测分析,特征污染物氟的污染羽在弥散、对流综合水动力作用下,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出污染场地并向下游运移,污染羽的面积逐渐增加,浓度由于水流的稀释在逐渐降低。100d后,影响范围为91721m2,超標范围64166m2,最大运移距离239.9m,最大超标倍数约93.4倍(对应的浓度为93.4mg/L);1000d后,影响范围为468101m2,超标范围243355m2,最大运移距离713.8m,最大超标倍数约17.1倍(对应的浓度为17.1mg/L);10000d后,污染羽的最大浓度为0.12mg/L,远远小于限值,所以不存在超标现象,但存在影响范围,面积为311649m2,预测结果详见表2。

表 2 地下水中氟污染预测结果

污染年限影响范围(m2)超标范围(m2)最大运移距离(m)最大超标倍数最大浓度mg/L

100天9172164166239.993.493.4

1000天468101243355713.817.117.1

10000天311649-829.4-0.12

2)非正常工况有防渗措施情景预测

有防渗措施,污染物仅通过防渗层破损点渗漏,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总量急剧减少,浓度将大大少于无防渗措施下的浓度。根据无防渗措施的预测结果来看,在非正常工况采取防渗措施时,下游厂区边界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变化差异显著,各污染物达到稳定浓度的值远小于检测下限。地下水污染程度明显减弱,均未超出检测下限。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污染场地砂卵砾石层能对污染物起到一定的吸附和净化作用,但由于其渗透性很大,在污染物浓度超标很大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吸附,超标的污染物会随地下水向下游运移。在有防渗膜的前提下,污染物的扩散、迁移路径被有效地阻滞,当污染物扩散至砂卵砾石层及其下部地层时,浓度已明显减小,水平扩散范围及侵入深度也明显减小,因此不会对污染场地下游区域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克三。地下水污染及其监测治理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

[2]汪珊。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

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 篇四

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概述了欧美国家污染场地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在污染土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污染土壤治理投入等方面同欧美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结合污染场地管理和场地风险评估、场地修复条件以及土地利用功能,提出了基于风险评估基础上污染场地管理程序和污染场地管理亟待开展的工作.指出了土壤环境标准体系,污染场地管理体系和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体系的三元结构的完善是破解中国污染场地管理和修复的难题的根本.

作 者:张胜田 林玉锁 华小梅 徐亦刚 田猛 江希流 Zhang Shengtian Lin Yusuo Hua Xiaomei Xu Yigang Tian Meng Jiang Xiliu 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2(6)分类号:X506 X508关键词:污染场地 管理 风险评估 场地修复技术 土壤环境标准

5.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 篇五

我国杀虫剂类POPs污染场地的类型与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摘要:POPs污染场地作为潜在的POPs污染源,必须予以妥善管理.杀虫剂类POPs作为<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的12种POPs物质中的绝大多数,其污染场地的管理是我国POPs污染场地管理的重点所在.本文分析了我国的杀虫剂类POPs污染场地的.成因、类型、存在现状及管理现状,着重剖析了我国可适用于POPs污染场地的管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POPs污染场地管理与控制的对策,指出了重点研究方向.作 者:易爱华    黄启飞    张增强    赵娜娜    王琪  作者单位:易爱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712100)

黄启飞,赵娜娜,王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张增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712100)

期 刊:环境保护科学  ISTIC  Journ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年,卷(期):2008, 34(1) 分类号:X3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POPs)    POPs污染场地    污染场地管理   

6.建设场地压覆矿产评估方法介绍 篇六

根据国家《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压覆矿产资源申请,并委托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进行压覆区的矿产资源的评估,由于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目前还尚未颁布有统一的技术要求,为此笔者对其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方法进行介绍,供同行在进行该项工作时参考,以起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准备工作

(一)资料收集

受到业主之邀时,应着手下列资料的收集:

1、建设场地坐标、面积(包括构筑物影响的范围)及构筑物概况。

2、国土资源厅储量处近期发布的储量表。3、1/20万、1/5万区域矿产地质报告。

4、省矿产地质志。

5、压覆区内原地勘单位开展矿产勘查工作的报告、资料。

(二)室内工作

1、向国土资源厅储量管理处查证压覆区是否有矿产资源?

2、向国土资源厅地勘处(或向县、市、地国土资源局查询)查询压覆区有无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咨询探矿权、采矿权拥有者在压覆区工作、开采的程度。

3、压覆区有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和压覆有矿产资源时,建议业主对压覆区探矿权进行评估;有矿产资源和采矿权时建议业主开展野外调查工作,编制建设项目或规划区范围内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压覆区压覆有矿床规模小型以上的,建议业主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并将《报告》送交评估,作为计价依据之一。

4、压覆区无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和矿产资源时,了解压覆区已有矿产地质工作程度,压覆区所在的大地构造位置。查证当压覆区有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有异常强度也较高时?建议业主对成矿远景进行评价,工作程度应在踏勘—预查间。

5、压覆区既无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和矿产资源,也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时,接受业主委托,前往压覆区踏勘调查。

二、野外调查

1、资源量/储量核实、踏勘、预查野外工作按相关标准、规范进行。

2、对既无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和压覆有矿产资源,也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的压覆区,鉴于申请压覆区矿产资源评估的范围往往比较大,为保障评估的工作质量,野外踏勘调查以1/5万路线地质调查为主,并按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的采样密度采取水系沉积物样品,并采集几件土壤和岩石光谱分析样品,分析元素结合区域矿产种类确定,以佐证压覆区未压覆有矿产资源和压覆区没有找矿远景。

三、报告编制

报告编制对压覆区未压覆有矿产资源的,报告内容应包括项目由来、目的任务;建设场地坐标、面积及构筑物概况;压覆区和影响区的自然地理、经济概况;报告编制的依据(依据的标准、规范和所收集利用的资料);以往区域地质、区域矿产地质工作程度;本次工作概况;压覆区地质特征、矿产特征;压覆区及影响区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压覆区及影响区矿产资源评述或成矿远景评述(并结合本次工作所采样品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获得的结论和建议。

7.关于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探讨 篇七

1.1 法制标准不健全

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土壤污染治理的基础工作, 而我国仍未出台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立法, 尽管立法工作已经进入议程, 但是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尚需时日。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有关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产业标准、技术指引等还存在缺项和短板, 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和标准、技术导则体系的系统化建设。

1.2 土壤环境问题日趋复杂

除重金属外, 中国土壤有机污染也日趋严重;稀土、酞酸酯、抗生素、激素、放射性核素、病原菌等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不容忽视, 土壤环境问题出现多样性和复合性的特点, 风险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多年累积的土壤环境问题将呈会集迸发的态势。如不采纳有力办法, 往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土壤污染加剧的趋势将难以底子改变, 土壤污染问题将变成影响大众健康与和谐社会建造的重要因素。

2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对策

2.1 切实加强土壤污染物来源控制

加大工矿企业污染控制力度。完善产业准入条件, 严格环境执法, 对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实行限期治理, 对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历史遗留的工矿污染及其土壤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专项整治。加强集中式治污设施的环境监管, 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和处理设施运营, 防止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管。强化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投入品使用的环境安全管理, 从严控制污水灌溉和污泥农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加强规划, 合理布局, 防止重污染企业、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各类资源开发、开采等建设活动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通过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手段, 防止各种无序开发项目造成土壤污染;防止重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避免造成新的土壤污染。

实施奖惩政策措施。以耕地为重点, 开展土壤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和考核, 对土壤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的地区, 国家实行奖励性政策措施;对造成耕地土壤严重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受到威胁的地区, 实行区域环保限批等惩罚性措施。

2.2 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结合我国土壤铅、汞、砷等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 对部分污染严重的地区给予重点分析, 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源分析、污染过程分析以及污染风险评估等, 建立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体系, 从而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有力的技术依托。结合有机物污染的实际情况, 重点研讨土壤有机污染物质的快速识别和监测方法等技术, 对有机污染物场地的修复予以一定程度的支撑。此外, 结合我国污染场地土壤的不同类型, 对现有的修复技术予以分类, 制定出最佳的修复技术规范。

2.3 编制污染场地信息管理系统

对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普查, 以便确实了解土壤质量的现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共享, 切实掌握污染场地土壤各方面的统计数据, 总括污染源, 编制污染场地修复指标和标准, 对于污染场地的各种信息要及时公布。着重开展污染场地信息系统工程, 进一步规范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 逐步完成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目标。

2.4 筹编各项污染场地相关管理制度

筹编污染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和治理修复制度。土壤污染评估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污染土壤的使用必须要进行污染评价, 充分了解污染土壤的实际情况, 确保一切相关使用者对土地污染情况知情。根据污染场地的监测情况, 试探编制出长期的监测制度, 当监测结果出现超标或异常现象时, 要再次启动修复计划来确定应变措施。依次实施污染场地档案管理制度, 构建污染源控制制度和污染应急法律法规。

2.5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分类方式多样化。按是否焚烧可分为焚烧和非焚烧技术。焚烧技术主要有高温焚烧技术和水泥窑处置技术, 特点是效率高、时间短、废物残存体积小, 但处置过程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物;非焚烧技术避免了焚烧技术的缺点, 其常用的有化学氧化、生物修复、热脱附等。地下水修复技术包括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包括气相抽提、空气扰动、可渗透反应墙以及原位注入等技术;异位修复技术应用较多的为抽出—处理技术, 该方法先将污染地下水抽出地表, 然后采用吸附、微生物降解、化学氧化等方法集中处理地下水。

3 结语

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耕地质量、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随着土壤环境问题凸显、公众环保意识提高, 国家对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李克强总理提出, 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本届政府已将土壤污染防治确定为向污染宣战的三大战役之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加紧制定之中, 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晁波阳.汞污染土壤水泥固化/稳定化处理方法探究[D].兰州大学, 2014.

8.场地使用申请报告 篇八

--声明:(http:///)原创文章!对于其他网站的抄袭行为我们将联合作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关于大厦十六层职工餐厅的使用报告

敬的社领导:

报业商务酒店自筹备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从设施设备引进到装修装饰的定位都进行了明确指导。酒店全体员工更是积极按照社方的意见和要求,严格遵守,严格执行,并引进高素质的管理及服务人员,全力打造行业新亮点,新品牌。但目前由于二楼餐厅的场地较小,对即将开始的职工餐接待工作造成一定困难。为给职工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完善各项功能,使接待与服务更和谐、更合理、更人性化,特提出以下申请:

申请项目内容:

对十六层现有场地进行改造,作为职工用餐场地使用。

申请项目意义:

酒店备有客房60间,住店用餐客人每天预计百余人,本社职工300余人,总计用餐人数可达近400人/次,餐厅现有餐位80个,远远少于职工及住客用餐需求。另外职工用餐与酒店住客宴会基本在同一时间,现有场地根本无法达到同时为本社职工及商务客人提供服务的要求。酒店本着为报社增加光彩,增加内涵,创我市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行业品牌的主导思想,力图为本社职工服务好,为宾客服务好,但由于二楼餐厅面积有限,同时接待职工用餐、住客用餐存在实际困难。特此提出申请,以解决上述矛盾。

申请项目计划:

①职工餐厅计划定期加餐、改善伙食、定期更换膳食品种,合理搭配,使职工吃饱,吃好,营养均衡,并对职工生日等特殊纪念日,以报社党委名义赠送礼品或赠送特制套餐,充分体现社领导对职工的体贴与关怀。

②职工餐厅每年计划上缴5万元专项资金,作为职工餐厅水,电等项使用费用的支出或作为职工福利基金由报社支配使用,上缴数额高于同等规模场地的市场使用价格。

③职工餐厅的成立和运行需增加大量工作人员,如厨师,面点师,凉菜师,杂工,洗碗工,保洁员,服务员等,直接增加工资成本8000元/月。同时需要进行装修改造,配备制卡设备,消毒设备,冷藏设备,厨具,餐具等设施,整体投入由职工餐厅自行负担。

④职工餐费计划:报社补贴 个人补贴 酒店补贴三部分共同组成。由于职工餐厅的实际支出成本也远高于计划额定费用。因此,职工餐厅计划利用春秋两季的双休日期间,以接待婚礼宴会的方式,争取实现一部分利润,填补职工餐厅额定费用的不足。

⑤十六层场地主要为职工餐厅使用,预计使用次数为900次/年。其中空闲时期可接待婚宴20余次/年,实际使用时间较少,基本可保证对办公环境及职工用餐无不良影响。

项目实施办法:

①环境改造:职工餐厅计划投资近50万元,对16层场地进行整体装饰、装修,力求体现酒店的文化底蕴,提高餐饮服务的艺术氛围,为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

②场地安排:职工餐厅竣工后,职工早、午、晚三餐统一安排在十六楼进行,(双休日及夜班时间不提供用餐),以解决职工餐厅场地不足的问题。

③操作细则:为保证运送过程中的环境整洁,避免异味产生,职工餐厅将专门订制大容量,封闭式食品保温箱。在保证菜品质量、温度的同时,可做到无异味、无遗撒、无污渍,美观方便,经济实效。开餐前于二楼厨房进行粗加工,分批运至十六楼专门设立的调味间,现场调汁装盘,即可满足职工用餐使用要求。

④安全保卫:全程安排保安人员专门在电梯及邻接楼层进行监督巡视,并由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调度与协调,保证设施设备的完善及职工用餐安全,保证各办公区域不受影响。

⑤卫生控制:严格控制周边环境的卫生质量,由总经理负责指挥餐前的布置与准备工作,并在用餐结束后督导现场的清洁整理。保证车场,大堂、电梯、楼道、楼层,无污染、无异味,无杂物,保证各种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无安全隐患。

以上是关于16层场地改建为职工餐厅使用的申请及实施计划,敬请报社领导考虑职工餐厅接待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予以批准!

申请人:报业商务酒店2006年12月5日

9.场地及器材申请报告 篇九

因和院团委共同举办第二届汽车文化节所需,现特申请以下时间场地及器材,望批准。

活动名称:汽车文化节开幕式晚会彩排

活动时间:12月16日19:00—21:00

活动地点:食堂3楼

所需器材:食堂3楼舞台、灯光、音控、音响,话筒4个

活动名称:汽车文化节开幕式晚会

活动时间:12月18日19:00—21:00

活动地点:食堂3楼

所需器材:食堂3楼舞台、灯光、音控、音响、话筒4个、麦1个

活动名称:汽车文化节开幕式

活动时间:12月18日09:00—10:30

活动地点:尚学楼前

所需器材:团委音响、音控、话筒4个、遮阳棚8个

10.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报告 篇十

土壤修复技术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目前理论和技术上可行的原位修复技术主要有SVE、生物修复、稳定/固化、生物通风, 常用的异位修复技术有稳定/固化、焚烧、热解、化学喷淋、气提、和生物修复等, 其中生物修复是物理修复如热解, 通过焚烧净化土壤中的大部分污染物, 但同时也破坏了土壤结构和组分, 且价格昂贵, 化学修复如溶剂浸提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但所采用的化学试剂的二次污染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生物修复相比而言较为经济和彻底, 是实现土壤生物修复的有效手段, 但修复速度慢是其发展应用中的一个突出制约, 目前最常用的创新技术——生物强化修复。

1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简介

1.1 稳定/固化指通过固态形式在物理上隔离污染物或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形态, 降低污染物的危害, 可分为原位和异位稳定/固化修复技术。原位稳定/固化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异位稳定/固化技术通常适用于处理无机污染物。

1.2 化学淋洗指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溶剂, 通过水力压头推进清洗液, 将注入被污染土层中, 然后再将包含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 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原位化学淋洗技术适用于水力传导系数大于10-3cm/s的多空隙、易渗透的土;异位化学淋洗技术适用于土壤粘粒含量低于25%、被重金属、放射性核素、石油烃类、挥发性有机物、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的土壤。

1.3 热处理指通过直接或间接交换, 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 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挥发或分离的过程, 适用于处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农药、高沸点氯代化合物, 不适用于重金属、腐蚀性有机物、活性氧化剂和还原剂。

1.4 生物修复: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将土壤、地下水中的危险污染物降解、吸附或富集的生物工程技术系统, 适用于烃类及衍生物, 如汽油、燃油、乙醇、酮、乙醚等, 不适用于处理持久性有机物。

2 影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主要因子

2.1 污染物的性质:

污染物在土壤中常以多种形态贮存, 不同的化学形态对植物的有效性不同。某种生物可能对某种单一污染物具有较强的修复作用。此外, 土壤污染的方式 (单一污染或复合污染) , 污染物浓度的高低也是影响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机污染物的结构不同, 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差异也较大。

2.2 环境因子:

了解和掌握土壤的水分、营养等供给状况, 拟订合适的施肥、灌水、通气等管理方案, 补充微生物和植物在对污染物修复过程中的养分和水分消耗, 可提高生物修复的效率。一般来说土壤盐度、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与污染物化学形态、生物可利用性及生物活性有密切关系, 也是影响生物对污染土壤修复效率的重要环境条件。

2.3 生物体本身:

微生物的种类和活性直接影响修复的效果。由于微生物的生物体很小, 吸收的污染物量较少, 难以后续处理, 限制了利用微生物进行大面积现场修复的应用。

植物体由于生物量大且易于后续处理, 利用植物对污染位点进行修复成为解决环境中土壤污染问题的一个很有前景的选择。但由于超积累污染植物一般生长缓慢, 且对土壤污染存在选择作用, 不适于多种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 在选择修复技术时, 应根据污染物性质、土壤、污染程度、预期修复目标、时间限制、成本及修复技术的适用范围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3 生物修复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污染土壤治理的新技术, 虽取得很大进步和成功, 但处于实验室或模拟实验阶段的研究结果较多, 商业性应用还待开发。此外, 由于生物修复效果受到如共存的有毒物质 (Co-toxicants) (如重金属) 对生物降解作用的抑制;物理因子 (如低温) 引起的低反应速率;污染物的生物不可利用性;污染物被转化成有毒的代谢产物;污染物分布的不均一性;缺乏具有降解污染物生物化学能力的微生物等因素制约。因此, 目前经生物修复处理的污染土壤, 其污染物含量还不能完全达到指标的浓度要求。

4 应用前景及建议

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将不断深入并走向成熟, 特别是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生物修复技术和菌根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为有毒、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带来希望。为此, 建议今后在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加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超积累污染物的机理, 超积累效率与土壤中形态及环境因素的关系。 (2) 加强微生物分解污染物的代谢过程、植物-微生物共存体系的研究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对污染物的修复作用与植物种类具有密切关系。 (3) 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技术, 使超积累植物的生物学性状 (个体大小、生物量、生长速率、生长周期等) 进一步改善与提高, 培养筛选专一或广谱性的微生物种群 (类) , 并构建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基因工程菌, 提高植物与微生物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效率。 (4) 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协调土著微生物和外来微生物的关系, 使微生物的修复效果达到最佳, 并充分发挥生物修复与其他修复技术 (如化学修复) 的联合修复作用。 (5) 尽快建立生物修复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态化学过程量化数学模型、生态风险及安全评价、监测和管理指标体系。

5 结论

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土壤污染来源复杂, 土壤中污染成分不同、不同污染物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合污染物的复杂性增加了对土壤重金属治理和修复难度, 我们还不应该忘记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环保意识, 提高企业自我约束能力, 把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土壤污染问题的良好环保氛围, 逐步改善我们的土壤生态环境, 且土壤污染对动植物和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性、潜在性和不可逆性, 所以要更好的防治土壤污染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研发出更好的效率更高的修复治理技术。

摘要:污染场地修复是污染场地管理的重要环节, 土壤修复技术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技术包括原位修复技术与异位修复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创新技术是生物强化修复。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治理

参考文献

[1]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4

[3]李法云, 徐亚同, 史家梁, 张明.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应用 (中) [J].上海化工, 2001 (19) :4-7.

[4]臧树良, 罗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枝木研究[J].生态学杂志, 2003, 22 (1) :35-39.

11.场地调研报告PPT 篇十一

一、场地概况

1、总体区位

2、周边环境

3、使用人群及人流分析

(1)主要人群分析

(2)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3)交通流线分析

二、场地内部因素分析

1、场地入口

2、场地用地构成

(1)构成要素(2)停车空间分析

3、建筑物

(1)建筑概况(2)地形处理

(3)建筑构造及朝向

(4)辅助设施

(5)缺陷

4、景观空间分析

(1)建筑外围景观

(2)建筑内部庭院

三、综合分析

四、对场地设计的认识

一、场地概况 1.总体区位

场地位于华中科

技大学校园内,附近

区域可以大致划分为

运动休闲区,教学区

和学生生活区,所选

场地---西十二教学楼

位于教学区内,比邻

运动休闲区。场地沿东西向展开,占地面积约23920平方米(以西十二教学楼周围道路为界作为所选场地界限)。

2、周边环境

场地周边建筑有

院系教学楼和一些小

工厂,稍远处有图书馆

和宿舍楼。北面有运动

场,东边有休闲的广场。

其中,宿舍楼、操场、图书馆的使用人群是

全校师生,人流量较大,而印刷厂和院系楼,人流量较小。从周边场地的使用功能来分析,可将场地周边大致划分为闹区和静区。

3、使用人群及人流分析

(1)主要人群分析 使用人群主要分为三

类:

学生:来到场地的学

生一般集中在上下课高峰

期,平常的时间点会有零

零散散来自习的同学。主

要的活动是上课、自习,也有少部分在周围绿地休憩。

工作人员:包括老师、清洁工等

外来人员:场地的外来人员包括了在学校闲晃和旅游的人员以及家住学校的教职工家属,以及附近居民。

(2)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

考虑到校园生活特色,有时间波动,故分时段分批次进行了观察统计。分别选取工作日和周末两个不同日期,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对场地活动人群进行观察与统计,根据统计结果画出如下示意图(因上下课高峰人数无法计量,此处数字仅表示各时段的大体数量关系。下午及晚上与上午类似,分上课高峰期及上课途中两个阶段,下图只列出早上的数据)。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工作日人流量主要集中在上下课高峰期,其余时间段分别有零零散散去自习的人,以及在旁边绿地工作及休闲的人。

我们观察到,早上第一波上课高峰,人流主要来自于寝室和操场方向;第二波上课高峰主要来自寝室和操场方向以及西五教学楼和图书馆方向。下午也分两波上课高峰,情况同上午类似。晚上主要为自习的同学,活动比较自由。人数统计情况示意

人数统计折线示意图 篇二:校园场地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目 录

一、场地概况

1、总体区位

2、历史变迁

3、周边环境

4、人流分析

5、路径分析

二、场地内部因素分析

1、场地入口

2、场地用地构成

3、空间序列

4、阴影关系

三、尺度与人群行为分析

1、视线与人群行为分析

2、高宽比、围合感与人群行为分析

四、场地人群及活动分析

1、主要人群分析

2、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

五、综合分析

六、问题总结

写在前面的话:

一个所之所以精彩,是场因为她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容纳了不同的行为和精神。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这块场地逐渐失去活力,虽然场地中处处仍可以看出设计师当初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场地当年的风姿已不复存在,正一步步走向风烛残年。其实,该场地地处校园中心地区,一综性质虽变,但它仍紧邻图书馆,面向运动场,人流量大,并且已拥有良好的植被景观资源,那么,如何让该场地重新焕发生机,充满活力,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晨读休憩的好去处,同时又能丰富校园内部景观呢?我们小组的调研,将就此相关问题一步步展开调研,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背景:本次调研场地是位于第一综合楼北侧入口处前区广场,现第一综合楼已变为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务办公楼,建筑未发生大的变化,场地更是未经调整,一直以来保持着上世纪初始设计时的摸样,管理缺乏,设施陈旧,人流量小,成为校园中比较消极并且不稳定的一块场地,不能满足b区同学学习生活的相关需要,一步步成为校园中失落的场地。

调研前期:通过老师上课的知识提取及现场勘测观察,整理出大概的场地的现状。包括构成的景观要素、区位关系、周围的交通流线、二十多年来的使用情况及变化。然后总结调研内容。

调研方式及内容:抽取一天的时间在清晨、早晨、下午、傍晚、晚上五个时间段去场地观察记录适用人群、数量以及场地内的家具区域使用情况并记录。在观察时随机抽取几名使用群众记录下其使用时间、主要活动以及对场地的改造建议。并用相机记录下人们的活动。

每人挑选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现场调研,自由观测。并从这个角度在场地内亲身体验,测量必要数据然后分析尺度、材质、周围环境等影响因素。并对场地内活动者进行调查。

调研大纲:

·场地概况及周边的交通流线、区位关系、日照分析等。

·场地内水体、植被及座椅等景观要素以及空间序列与人的行为活动的关系。·场地视线、尺度及空间围合感、高宽比与人的行为关系。

·场地内适用人群、活动时间段、人们进行的行为活动及频率、空间情境。调查结束后,整理出数据、图片分析出结果,然后绘制分析图,制作ppt,写调研报告。

具体场地调研内容:

一、场地概况

总体区位

场地位于重庆大学b区校园内,校园校园可以大致划分为体育运动区,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该场地位于教学区内,比邻体育运动区。场地沿东西向展开,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

历史变迁

该场地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由于一综是校区的教学中心,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场地作为附属于一综的一块开阔、环境优美的场地,常常作为学生活动的地点,充满活力。90年代至今,随着一综地位的衰退,其前区场地越来越少有人问津。场地性质渐渐转变为静谧的观赏型场所。

周边环境

场地周边建筑有机电楼,第一综合楼,图书馆,第二综合楼和建工楼,北面有运动场。其中,第二综合楼,图书馆和运动场的使用人群是全校师生,所以人流量较大,而建工馆,机电楼和第一综合楼,目前均为院系使用场地,人流量较小。从周边场地的使用功能来分析,可将场地周边划分为闹区和静区。

使用人群及人流分析 使用人群主要分为三类: 学生:来到场地的学生一般集中在清晨,主要的活动是背英语单词,其余时段基本属于路过场地去二综合楼、图书馆等。工作人员:由于一综合楼的由学生教室变成了经管学院的院楼,使得这块场地的教职工人流明显增多,来到场地的教职工基本都是经管学院和图书馆的老师或清洁工,使用性质基本是路过。

外来人员:场地的外来人员包括了在学校闲晃和旅游的人员以及家住学校的教职工家属,路过场地的外来人员基本是一三七中的学生,也基本是上学和放学路过。在放学的时候只要天气晴好,很多中学生会选择在场地停留多玩一会儿。篇三:建筑与场地设计研究调研报告 xx大学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学术活动周考察报告 建筑与场地设计研究调研报告

——香格里拉·城市花园 ? 基本信息

香格里拉·城市花园由江苏伟业建设集团西宁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项目现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香格里拉大道8号,总用地面积约3700亩,总开发面积达450万平方米,未来居住人口约12万余人。

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由美国wy国际设计顾问公司、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建筑设计由世界一流顶级设计公司美国edsa公司和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景观设计则由广州茏腾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独自承担。整个片区的规划配套涵盖了生活机能配套、商业商务配套、科教娱乐配套、社区辅助配套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大润发超市、五星级酒店、主题公园、幼儿园、小学、高档会所、公交站场等等。因为西宁市属于西北偏远地区,人口密度小,城市繁华程度偏低,这样的具有豪华档次且多功能配套的居住区在全西宁市甚为罕见。其次,这也是“城市花园”这一鲜活的设计理念在我市的成功实践案例,所以本次调研我选择了香格里拉作为考察对象。在假期闲暇之余,我对整个小区以及小区周边进行了走访和参观,并从小区的售楼中心获得了一些楼盘、户型和小区整体规划的具体信息,同时在相应的网站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其作了大概的分析和统计。? 面积统计

据统计,香格里拉·城

市花园目前已建成的一、二

期总的建筑面积36万平方

米,三期建筑面积为35万平

方米。已建成的北会所建筑

面积1.6万平方米,内外商

业街1.3万平方米,在建的四期锦园香格里拉综合商业

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

米。? 获得荣誉

近几年随着香格里拉·城市花园逐步推向市场,一直都在为打造西宁城市形象做着不懈努力。这个项目也因此获得多项殊荣:“青海省建筑节能示范小区”“全国施工安全文明工地”、、“中国最佳景观典型楼盘”、“中国城市标志性楼盘”、“中国生态楼盘”、“中国明星楼盘”等;2007年、2008年连续二年荣获全国住宅产业最高奖“广厦奖”及全国建筑产业最高奖“鲁班奖”荣誉。? 功能简介 1.休闲会所

在香格里拉·城市花园入口,映

入眼帘的便是售楼中心(北会所)。

作为整个小区的首个休闲会所,北会

所代表了香格里拉·城市花园的整体形象,需要突出轻松休闲的格调,彰显尊贵高雅的生活品位。整个会所总共两层,其规模效仿欧洲教堂的大型穹顶,在顶部装饰大面积天窗用于自然采光,色调柔和,装饰自然。

其中一层大厅作为展示厅,设有led显示屏、小区整体规划模型、小区局部规划模型及部分户型的室内装

饰模型。会所内部还设有中西餐厅、儿

童娱乐区、室内温水游泳馆、桑拿中心、塑身康体吧、斯诺克休闲吧、电子阅览

吧、国际影视中心、休闲酒廊、vip休息

室、国球乒乓室等豪华设施。2.集中式地下停车场

为整个小区的管理方便,以交通主干道为界,对所有的住宅楼均进行了划分,每个片区包含约10栋住宅楼,分设一到两个出入口和一个集中式停车场。停车场设在地下,与人流不发生冲突,达到了人、车分行的目的。3.新办公楼(在建)

在建的全新办公楼以5a甲 级写字楼标准进行建造。5a包

括:oa(办公智能化)、ba(楼

宇自动化)、ca(通讯传输智能

化)、fa(消防智能化)、sa(安

保智能化)。整个办公楼采用了立

体化,高效型办公模式,提供最便捷的企业决策与执行。4.商业中心(在建)

在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香格里拉综合商业区内设有纯英伦格调商业步行街、国际品牌大润发超市,计划引入儿童主题商业,星级影院、时尚精品百货、主题餐饮以及多个品牌专营店。

作为香格里拉·城市花园唯一在售的欧洲小城镇风格中心商业

街区,采用了全临街、全通道的人流价值优化设计,每一层都能

最大化吸引聚集消费人流。

在已经建成的居住区巷道,全国各大银行已率先进驻。一些小型的便利店、特色餐厅、药房、美容美发、康乐室、花店、面包房、洗衣店和超市分上下两层分布,在便民的同时,还有利于形成一个便捷的生活环境,装点小区商业氛围。5.幼儿园、小学(在建)

现小区已经完成规划18班国

际双语幼儿园和27班标准小学,这样的设计也为小区众多家长解

决了诸多教育方面的难题,在小区

内部设置高质量教育机构,既免去

了学生上下学家长接送带来的不便,同时也保证了孩子们在校期间的身心安全。6.星级酒店(在建)

小区在别墅区还设有英式度假酒店,露天游泳池,丰富高级人员的生活享受。? 区位分析

香格里拉·城市花园地处西宁市的西南部,位于西山脚下,与西塔高速(原宁贵高速)路

相邻。因小区远离闹市,又依山而建,所以基本

上不存在噪音污染,所处环境舒适宁静,适合居住。小区周围除了青海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和

树园加油站之外,其他标志性的服务设施较少,高速路周围汽车修理厂的数目较多。小区

周围的繁华程度和人口密度与市中心不

能相比,这也是城市花园规划和设计内部

商业区的主要目的之一。待小区的建设工

作全部完成,该区域的商业繁华程度将大

大提升,百万平方米的居住区将同时附有

商业活动的功能,自然弥补了周边基础设

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的不足。篇四:场地调研报告——华中科技大学东九楼

场地调研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东九楼及其周边环境调研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写在前面的话:

一个场所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着宽容的性格,容纳了不同的行为和精神。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虽然过了很久,但场地中处处仍可以看到设计师当初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华中科技大学东九楼也是如此。一砖一瓦,岁月流挥,把星星盼了,把汗水流了。在连接东校区和主校区的路途中,巍峨矗立起了一座东九楼。从韵苑直上延绵无尽的陡坡,脚踩单车的同学挥汗如雨。东九楼成为了一个路标,超越了它,也就超越了一半的艰难,实现了一半的努力。故而,东九楼实际上是一个信念寄托,而它所寄托的是对阳光大道的征服和漫漫求学路途的奋斗不止。

若日西沉,断鸿声里,华中大学子。回眸远望,见门外楼头,风雨依旧。

调研背景:

华中大的教学中心向来是在主校区的,各个院系的院系大楼几乎都在主校区。进入主校区,绿荫葱茏,幽雅闲静,处处感受到的是一种研究的缜密和治学的气定神闲。东校区主要是生活区,只有几座教学楼。东西功能差异分界鲜明。然而,东九楼的建成,无形中正在改变这一种格局分化,它巨大的容量性至使很多院系原本在主校区的教学迁至东九楼。这是不是一种教学中心东移的趋势?结果并未得知。

调研方式及内容: 挑选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角度进行现场调研,并从这个角度在场地内亲身体验,测量必要数据然后分析尺度、材质、周围环境等影响因素。并对场地内活动者进行调查。1 / 8 场地范围:场地方位、面积、朝向、道路红线、与建筑控制线等,以及与现状地形、地物的关系;

场地环境:场地在城市中的区位、附近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空间及绿化情况、道路及停车场、车辆与人流的进出等交通设施状况;

场地地形及地质、水文等:场地地形坡向、坡度,有无高坡、洼地、沟渠;场地岩脉走向、承载力情况,有无不良地质现象;附近水源、洪水位和地下水状况;有无古迹;

场地建设状况:原有建、构筑物、绿地、道路、沟渠、高压线或管线等情况 场地内外交通运输:毗邻道路的等级、宽度及交通状况,场地对外交通、周边交通设施情况,人流、货流的流向,有无过境交通穿越,有无铁路、水运设施及条件。

具体场地调研内容 一.场地范围:

东九楼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主要教学楼之一,位于学校的东校区与主校区之间的大块发展用地之上,所以对于建筑而言,可设计和利用的场地是比较充分的。故而在建筑形体的选择上,东九楼有比较大的灵活空间。

东九楼

场地方

场地主体部分位于穿过校园的喻家湖路和联系学校东西校区的主干道的交叉路口。东面以及南面是一片湖水,西面和北面是道路。场地外部道路,其中校园内道路为8m宽双向单车道,喻家湖路为24m宽“三块板”的城市道路。

基地内部地势基本是平坦的,只是背面与道路有约2m的高程差,而场地东北方向呈一缓坡逐渐与路面平齐。

建筑的主要朝向为东西走向,东面为建筑主入口,平面造型上采用最基本的与道路发生一定的延续关系。

/ 8 东西方向上与北面的道路平行,在西面的处理上,也采取了运用不同面宽来保持与喻家湖路平行的大致关系。而在东面临湖的边界却是与湖面曲线相适应而成了一条圆弧,可以说建筑几乎是场地内轮廓的一个缩进与演变。

东九楼形态与场地关系分析 3 / 8 东九楼在城市中的区位及附

近公共服

务设施的分布情况

由于场地面积较大,建筑的容积率相对较低,所以场地绿化率是比较高的。在东面临湖的区域中营造了一个美化的广场,运用杜鹃及红花檵木组成华中科技大学的字样,与湖面形成呼应。

在建筑的四个分体量之间及建筑与场地之间的空隙中都有大量绿化的存在,多为含笑、笔柏、杜鹃、桂树等常绿树种,保证了场地内部一年四季的绿意。

而在场地东北角的缓坡上,种植有大量的乔木,运用银杏作为行道树,同时保留了一大片草地,满足不同同学的不同需求。东九楼

植被状

况 4 / 8篇五:书吧整体策划及场地调研报告 书吧整体策划及场地调研报告

土木系结02班组员: 梁东星,胡皓宇,陈伟

背景:“书吧”

集图书馆、书店、茶馆的优点于一身,可以在人们喝茶聊天的时候翻翻时尚杂志或流行小说,也可以让人们在舒缓的音乐中,忘记工作的疲劳和学习的压力,放松身心,同时也是交流、聚会的好地方。上世纪90年代末,“书吧”在北京、上海、杭州、福州、深圳等相继出现。“书吧”属于小型图书馆,在看书的同时还提供餐饮、上网等服务。当时北京大学东门外有一条“成府街”,这条街上不仅有一处名为“万圣书园”的书店,还有数家被大学生称作“书吧”的咖啡屋,每当夜幕降临,尤其在周末,那里几乎座无虚席。在我校附近有三家环境条件等与所要建造的书吧相似,让我们先对它们进行一些了解,从而对拟建的书吧做出参考和借鉴。这三家分别为雨枫书院、蓝羊书坊、万圣书园。雨枫书馆

出口朝南,日照相对比较充足,但是入口较小,内部需要人造光源补充,且通风较差。临近主干道成府路,且地处大学城,交通便利,在书店门口有自行车停放区域,但车辆停放有困难。整个空间比较狭长,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人流承载力相对较弱。其室内设计,在色调上选择紫色与白色搭配,显得高贵、典雅,整体效果突出女性韵味。走进书馆,依墙蜿蜒的小小鱼池,葱郁的绿色盆栽,和女性的柔美互相映衬;而且还设置了儿童阅读区,里面有儿童图书、垫子、儿童玩具,充分满足妈妈们的特殊需要——既能安心看书,又能照顾孩子。在阅读区中提供桌椅,在远离嘈杂的安静环境中阅读。

蓝羊书坊

创办于2000年春天的营业面积50平方米

(院子大于50平方米)的蓝羊书坊主要以电影

类图书、碟片为品种定位。地处北京市海淀区

水磨新区3号。从清华西门向北200米,一个

地处偏僻的巷子里,隐藏着一家叫做“blue goat books & cafe”(蓝羊书坊)的书店,而

且周围都是住宅。显然蓝羊书坊的地理位置不

易让前来买书看书的人找到,同时也营造出了

一种无比宁静,超脱世外的感觉。临近中关村

北大街,且距清华西门不远,交通较为便捷,但缺乏停车场,附近有不少餐馆,也为出行购书提供了便利。不同于大型连锁书店,蓝羊书坊属于独立经营的特色小店。门口的白墙上有店主老景手绘的彩色图像和店名。走进木制的大门就是一个院子,院子的地上摆放着一些盆栽植物,左边有一棵手腕粗的柿子树,阳光相对充足。有一种原生态的亲近自然的感觉。确实有让每一个来访者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不平凡。进入书店正门,首先看到的是眼前架子上摆放的各种工艺品:烟灰缸、小杯子、老照片之类,零零碎碎,形态各异。右边是收银台,再往里就是书屋了。书店左侧,用红色挂帘隔出另一个房间,是书坊的咖啡小屋。这儿的桌椅都是木制或者藤条的,桌上放着一摞一摞的杂志,旁边是一个布面的长沙发,还有一些瓷碗,装满各色干花。营业时,店里时常播放一些轻缓的电子合成乐或者电影原声,为光顾的客人提供一种与外界不同的节奏和氛围。再加上店里整体设计,形成一种蓝羊才有的独特格调。主要经营文艺类的图书、杂志、碟片,同时还兼有咖啡屋的功能。

整体来讲阅读气氛很好。周边的也算是有吃有喝,能够满足购书看书者的各种需求。虽

然地处巷子的偏僻处,但因为临近清华大学,营业对象比较庞大,也凸显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万圣书园 万圣书园具有朝南的入口,主体结构在二

楼,一楼上只有部分新书。二层的阅读区靠近

书区,为读书者提供便利。内部布局分为相对

独立,分为几大板块。书园中播放音乐,营造

出舒适宁静的阅读环境。在整个区域的中间有

书摆着,有参差错落感。但摆放的过于密集,且光线不足,让人有种压抑感。在万圣书园店内开设了一间“醒客咖啡厅”(thinker’s cafe bar),咖啡厅营业面积近400平米。与书园

相辅相成,格调相似,共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交通上靠近城府路,是大学城的主

干道之一,比较便利,但停车区域较少。

对书吧的见解: 书吧是近些年在一些城市流行起来的一种读书场所,集图书馆、书店、茶馆或咖啡馆的特点于一身,人们可以在喝茶、喝咖啡、聊天的时候翻翻时尚杂志、流行小说,在舒缓的音乐中放松身心。这种集成式的组合在为读书者提供一条龙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为其自身的多功能作用加分,赢得更多的营业利润。本组认为书吧应在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周边建筑及环境、文化特征、功能分区及其需求管理者行为特点等几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

1.自然条件:需要充足的日照和通风,给读书者提供良好的阅读自然环境,在身心上接触

自然,地形应相对平坦,给人开阔的视野,尽量做到读书时能够同时欣赏自然的美景。不需要高大的植被,矮灌木和草地就能够提供这种氛围。会在选址时考虑这一点。2.交通条件:在学生教师公寓和交通干道附近建成书吧,为学生教师前来阅读提供一个便

捷的交通。书吧附近需划分一块区域以作停车场用。且书吧位置不得过于靠近道路,应有曲径通幽之感,同时也能远离嘈杂的环境。3.周边建筑及环境:应考虑与周边建筑和环境想融合,不能过于突出醒目。对于不同的选

址应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因地制宜。4.文化特征:要有典雅舒适的基调。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5.功能分区:阅读区、开架区、服务管理区、库房、卫生间、停车场、员工休息区 场地选择:

对场地二和场地三的评价:

清芬园的小花园,这个地方是一个供休息的小花园,周围有一些花草树木。四周有清芬园食堂、学

生超市、团委和即将落成的人

文图书馆。清芬园是距离教学

楼最近的食堂,所以到了用餐

时间会有很多人抄近路路过

这个地方,既快捷又清静。如

果把书屋建在这里,把路封住,那么会出现同学们绕着书屋

走而不向书屋来的情况,也使

得其他路线负担加大,如果不 封路,大量无意书屋的同学会

路过这里,对读书者是一种干扰,如果有人驻足,更是会造成道路通畅的问题。另一方面,此处四周都是建筑,如果再加建书屋,置身其间的同学们难免会有一种压抑感。同时,在餐厅附近停车也是一个问题,而且不能保证环境的安静。

校团委处东南方向高大的树木较多,书吧的采光会受到影响,另外由 于与图书馆较近有竞争。而且该处

地势较低,容易造成雨水堆积从而

对书的库存带来困扰。由于毗邻主

干道,噪音也难以控制。

这两个场地显然有较大的环境氛围上的劣势。这对于书吧这种需要安静舒适

气氛的地方是最大的致命伤,所以统筹

规划、综合考虑后选址场地一。而后我们对场地一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地形地貌:

地段一西侧和南侧为竹林和草地,地形变化幅度较大,但基地坡度不大,因此主体建筑物的走势不会太受影响。西侧有一情人坡,建筑采用了与西侧情人坡相望的方式,建筑物的长边侧平行于情人坡,这样的布局既有着自身明确的秩序关系,更是对坡的顺应。

优点:自然的利用了草地的坡度以及周边适宜的景观,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地质条件:地表的土质与植被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土质的好坏会影响到场地绿化的造价和维护的难易程度,场地绿化配置时,树种的选择应考虑到基地的表土条件。场地一现已有水泥地,但下部土质较软,主要成分为棕土,水泥地和地砖部分有小的塌陷,施工中应考虑到土壤的地质问题。

植被:

在植被方面来说,场地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坡地植被种类丰富,具有多样性,并且植被茂密,有竹、草、树。而且在现有建筑前面已经有成排的树,这些自然条件都在基地中得到了利用,既优化了场地的景观环境,也优化了生态环境——优化小气候、保持水土、防尘防噪。

优点:保持天然景观资源并合理利用,经济环保。

风向:

北京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常年主风向为东北风。场地一中东北向较为开阔,没有植被或建筑阻挡,在夏季时,热空气顺着西侧的坡度上升,再结合周围植物的改善气候条件的作用,该场地有冬暖夏凉之效。清风徐徐,树叶婆娑,很美,很诗意,符合书吧的设计要求。

光照:

1.周围条件并未阻碍场地一的光照。2.西南侧的植物均为矮小的竹子等植物,不足以影响场地的光照条件。3.西侧坡地坡度较小,对光照没有影响。4.光照时间最长的东南方向基本上没有阻碍物,东测建筑均离场地较远,隔河相望。5.外部场地有少许大树,在夏天提供荫凉功能。

建筑物:

场地中已有建筑物,外部设施较为齐全,如路灯,停车处等。

道路与交通:

道路和广场是联系建筑内部和外部的最主要的枢纽。道路设计时短捷、通畅、避免重复交叉,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减少其相互干扰与交通返。场地已道路坡度属于低坡地。在距离主出入口处距外部交通道路较近,而较为安静的地区离道路较远。在这点上处理的比较合理。

紧邻场地一为一南北走向的沿河小道,南通第一、第二教学楼,大礼堂,逸夫图书

馆等;北通学生宿舍区,听涛食堂,青青面

吧等。交通比较便利。

在场地的北侧有一东西主干道,使得场

地一的交通格外便利,每天给书吧带来一定的人员流动。同时一定的距离又保证了书吧

不会受该道路噪音的污染。

下面是我们对一天中经过该场地的人员数

目的统计

? 7:00~8:00 52人 ? 9:30~10:00 45人 ? 11:30~12:30 186人 ? 17:00~18:00 139人 ? 19:00~20:00 32人

另外,在场地一北侧的院子和长廊上休息看书的人未记录。

室外活动环境:

室外活动设施是适应人们室外活动的需要,供休憩、娱乐交往的场所,是建筑室内活动的延续及扩展。对于教育和体育建筑来说,室外活动设施又是项目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场地一中的室外活动环境首先要说到的是其北侧的小院子,正如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图片,院子中已经有许多桌子和椅子,另外在靠近简易墙附近还有长椅,可以看到

每天都有同学在这里看书学习,因为这里的环境优雅,少了一些压抑,更亲近自然。同

时,院子中的设施已经算比较完善,出了看

书读书用的桌子凳子外,里面四周有路灯,并且在院子中种植有一些树,除了荫凉效果外,还给人心灵以静谧的感觉。院子再往北侧则为长廊,是在这个日益趋向于一个小镇的校园中同学们比较向往的一个地方。与长廊隔路相望的则是一个活动广场,清晨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这读书,打太极或者休息。

在场地一的西侧为情人坡,环绕现有场地有一圈石子砌成的小路,情人坡部分小路两侧被小竹林包围,环境优雅,时常能听见小鸟的叫声,我尝试着拍下小鸟嬉戏图但是没有成功。上了一个较小的坡,上面有一些较大的树木,之外便是草地。时常可以看到学生,尤其是情侣在草地上躺着呼吸大自然的气息。

情人坡偏南的部分有许多石头,学生可以坐在上面休息,再往南有一个小休息处,提供有桌椅等。上述各种室外环境条件,选址在场地一能合理的利用资源,减少成本,而且综合作用与书吧相辅相成,营造一种和谐安宁的学习氛围。周边建筑:

场地一与逸夫图书馆较为接近,约两百米左右距离。但并不会因此对书吧的利益和作用造成太大影响。首先,书吧是一种集成式的组合,集学习与休闲于一体。结合其周边的环境,能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少了图书馆的庄重的压迫感,更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呼吸。另外,能再额外提供一个学生学习的地方,减轻图书馆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和书吧之间有大片风景优美的绿地,因此在图书馆看书和自习的同学在感到疲劳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到绿地周围逛逛,这样他们就很有可能会来到书吧。另一方面,来图书馆的同学中很大一部分都热爱看书,这个兴趣会引导他们来光顾书吧。还有,当来图书馆的同学没有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书籍时,会自然而然的地考虑书吧里是否有可能有,这样也增加了他们光顾书吧的几率。

场地北侧为听涛食堂和学生公寓区,临近的十字入口为人流高峰地段。在用餐时间段可以一定地缓解人流高峰造成的影响。在非用餐的时间段,学生能在书吧喝茶喝饮料等。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午休地点和午后茶处所。对于我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提供一个缓解的机会。东侧为万泉河,提供一定的景致衬托。场地北侧另有一长廊,砖灰色

建筑,配有长条座椅,常有同学

在此看书及午休。此处也是校外

人员休息的场所。由于长廊位于

书吧选址和道路乙之间,所以像

一道屏障,把书吧和嘈杂的主干

道隔离开来,营造出安静的适合阅读的环境。书吧在设计时,应

该考虑如何把在长廊下看书的同学吸引过来,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讲长廊融入到书吧的设计

上一篇:梦想与未来下一篇:古代寄拜神灵拜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