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2024-10-28

劳动关系基础知识(共8篇)

1.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篇一

概念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

1.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

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国家、法人、非法人组织。

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比如物、人身利益、精神财富、行为四种。

2.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

根据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1)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比如合同、遗嘱等。

(2)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可以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社会事件如战争、**、罢工等,自然事件如自然灾害、人的自然出生、死亡等。

例1、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物、非物质性财富、人身和行为

C.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D.法律事件和法律行

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义务的指向,一般包括人身利益,精神财富,物,行为。所以该题选择B选项。

例2、以下属于法律关系的是:

A 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同学关系 D婚姻关系

解析: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调整形成的社会关系,在上述四个关系中只有婚姻关系是受法律调整的,所以该题选择D选项。

2.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篇二

一、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诱因

诱因一:知识型员工自身预期价值与企业赋予价值和社会认可价值的背离是诱发劳资冲突的根本原因

知识型员工较之其他劳动者, 需求层次更高, 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实现自我的愿望更强, 其从事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创造性, 知识型员工自我发展的目标不仅满足于对现有工作的胜任、获取物质报酬, 更希望能发挥专长、成就事业。知识型员工较之其他劳动者更专注自我价值的实现、组织认同和社会的认可。当他们在企业中无法满足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自我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评价与肯定时, 他们往往选择消极怠工或者主动离职来表达劳资冲突, 成为发起劳资冲突的潜在对象。

诱因二:劳动报酬依据岗位级别和工龄进行分配, 忽略个人贡献

尽管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 但鉴于我国当前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不高的现状, 劳动报酬和其直接补充—福利仍是影响当前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状况的一项核心要素。彭剑锋和张望军 (2002) 、郑超和黄攸立 (2002)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工作报酬或收入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从2000年到2005年数量急剧增长, 有关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待遇、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的争议比重不断加大。薪酬除了能提供生活所需之外, 也是其工作努力的回报, 但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 薪酬最重要的是对工作能力和自身价值的认可。受“官本位”思想影响, 许多企业仍沿袭传统管理体制, 奖酬措施没能与业绩挂钩, 大多依据岗位级别和工龄进行收入分配, 忽视个人奉献;福利少而单一, 这大大挫伤了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 使其自身价值的体现大大折扣, 易引发劳资冲突。

诱因三: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忽视学习机会的提供、不重视知识型员工的培训, 忽视员工成长和发展

职业发展是知识型员工的终身追求, 彭剑锋和张望军 (2002) 、郑超和黄攸立 (2002)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个人成长与发展是知识型员工第二大激励因素。知识型员工为了与专业发展保持同步, 需要经常更新知识, 得到更多的学习提高机会, 虽然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数企业认识到培训员工的重要性, 但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忽略:如常被企业其他关键性问题 (产品技术、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等) 所影响而被忽略, 企业选择和拥有的人才可以通过招聘快速取得等。一些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培训, 一方面, 培训工作盲目而没有针对性、培训效果不佳, 因此多数企业认为员工培训是一种企业的成本负担, 有关培训费用不断缩减、能省则省;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的培训内容多以应急需求为主, 很少真正关注员工职业及发展前途, 这就导致了人力资本投入严重不足, 阻碍了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 他们往往选择背叛组织而不是职业, 造成劳动关系的不稳定、不和谐。

诱因四:劳动时间缺乏弹性、灵活性, 工作环境缺乏自由度

知识型员工多从事创造性工作, 注重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因此, 知识型员工对劳动时间和劳动环境有更高的要求, 他们非常重视私有的工作空间, 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工作中注重强调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他们更喜欢弹性的劳动时间和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但现行的管理体制往往比较僵化, 一方面, 很多企业用刻板的出勤来考核知识型员工的绩效, 不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工作时间、场所安排固定, 用僵化的的流程步骤和规则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进行干涉和监控, 过度管理限制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自由度, 不利于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发挥;另一方面, 部分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 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 忽视了知识型作为企业人力资本载体的可持续发展, 王丹 (2010) 发现, 超时、超强度的工作负担让知识型员工身心疲惫、产生辞职的念头, 易诱发劳资冲突。

诱因五: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 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与知识型员工个性的碰撞

知识型员工往往执着于追求真理而蔑视权威, 他们大多富于才智、精通专业、个性突出;此外, 知识型员工掌握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 可以对上级产生影响, 因此,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 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对知识型员工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大大降低。而企业管理的事实是:一方面, 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一些企业过分看重权力的作用, 领导者认为要体现自己的权威和管理能力就必须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对员工的爱提意见看成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另一方面, 一些企业开始意识到员工参与管理的重要性, 但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支持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 对参与方法的使用重形式而轻过程, 新的管理方法只是被用来装点门面。上述行为严重挫伤了知识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大大降低其工作热情, 难以发挥创造力, 产生离职念头, 成为劳资冲突的潜在因素。

二、知识型员工不和谐劳动关系的改善举措

知识型员工不同于其他劳动者, 其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有更高的要求, 除了发挥政府、工会的作用, 更需要发挥企业的基础作用;除了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手段外, 改善、创新企业管理才是出路。

举措一:尊重并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预期价值, 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尊重知识型员工的预期价值, 实现员工预期价值、企业赋予价值及社会认可价值的多重匹配。尊重知识型员工的预期价值, 构建个人知识价值、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认同价值三维立体价值匹配平台, 运用多种价值分配形式, 包括工资的分配、奖金的分配、福利的分配、职权的分配、机会的分配、股权的分配等, 满足知识型员工多样性的预期价值, 实现员工预期价值、企业赋予价值及社会认可价值的多重匹配, 使员工价值达到尽可能大, 进而维护劳资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一方面, 企业要尊重知识型员工的预期价值, 实现员工预期价值、企业赋予价值及社会认可价值的多重匹配;另一方面, 企业要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就必须对知识型员工的期望与预期价值进行有效管理。为此, 企业要建立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实现组织的核心能力与员工的核心专长、技能的有效匹配;建立基于相关利益者价值的薪酬分配体系, 明确知识型员工收益预期;实行绩效管理, 建立组织目标的层层传递系统, 使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由此形成利益和事业双边共同体, 驱动知识型员工基于共同的利益与目标, 团结合作, 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型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举措二:构建综合薪酬体系—“职位基础薪金+胜任力能力薪酬+个人或团队表现的绩效薪酬”, 强调贡献与回报相匹配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人才的贡献能得到合理的回报。传统的基于职位的机械式组织结构正向扁平化、网络化的结构演变, 扁平化组织中通过职位晋升获得薪酬增加的机会日益减少, 企业必须找到职位以外的因素来衡量员工的价值并给予相对应的报酬, 以便激励和保留核心骨干员工,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应运而生, 划分职系职种, 确立每项职种胜任力等级并匹配不同等级薪酬, 此举对于职位模糊、工作内容多变的知识型员工来说尤其适用。Lawler但考虑到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现状, 这种新的薪酬设计方案又需与基于职位及基于绩效的薪酬模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因此, 企业要确立职位价值、胜任素质和工作业绩三者之间的相对合理薪资比例, 构建“职位基础薪金+胜任力能力薪酬+个人或团队表现的绩效薪酬”的综合薪酬体系。这种薪酬体系最大的优点是激励知识型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经验、能力和技能得到提升及个人得到发展, 克服传统薪酬忽视个人贡献的弊端, 强调贡献与回报相匹配, 承认个人对组织贡献的差异, 并给予其相应的回报, 使收入差距更公平、更合理, 构建和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举措三:提供人力资本增值服务, 重视培训, 帮助知识型员工不断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尊重员工职业发展意愿的企业与员工的新型忠诚关系。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指出, 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在知识经济时代, 这种培训和教育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 通过培训、科学投入人力资本、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维持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竞争战略的法宝。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 培训目标应包括组织需要、工作任务需要与个人需要;培训内容以胜任力建设为核心, 重视需求分析, 关注个体差异;培训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可以采取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以人为中心的E-Learning (电子化学习) 模式, 会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游戏、模拟实践等多种方式;培训评估可参考国外学者D·L·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标准框架进行全方位评估, 同时评估结果与激励挂钩;培训收益分析, 追踪培训后员工工作表现, 使企业培训投入真正发挥实效, 帮助知识型员工不断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企业作贡献,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举措四:实行弹性工作制度, 创设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 实施工作激励

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在员工劳动的自由自觉性, 知识型员工把劳动看作个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而非谋生手段。为此, 企业应充分尊重知识型员工自由自觉性, 实行柔性管理, 主要针对其工作结果提出要求和考核, 减免对中间过程的严格监控, 可酌情实行弹性工作制、创设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 包括: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工时制度, 合理制定员工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制定弹性工作时间 (提供可供员工选择的工作时间) 、灵活的办公地点 (如一周可安排一天或两天在家利用网络终端办公) ;实施工作激励, 包括:工作丰富化, 任务的执行几乎全由员工自由发挥创意, 主动参与目标和计划的制定, 在工作中发挥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求成果的实现以及对实施结果的自我评价;工作扩大化, 工作应尽可能包括多项工作内容, 避免极度单一化、专业化, 以发掘员工的各项显性和隐性才能, 永葆工作新鲜感和挑战性;工作轮换, 在员工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可以依次参与转换其他任务, 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增进员工之间信赖与和谐关系。弹性工作制, 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实施工作激励可从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思维, 使每个员工心情舒畅、身体健康、不遗余力地为企业的发展不断开拓奋斗,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举措五:树立人本观念, 管理层次简单化, 授权赋能, 企业文化系统整合与管理

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在企业组织内部成员间的平等的伙伴式的关系, 因此, 企业要放下职位权威的虚荣, 树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 切实明确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他们不仅值得信任, 而且需要被尊重和公平对待;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减少管理层次、相应增加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简单化, 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从组织结构上鼓励知识型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授权赋能, 建立知识工作支持系统和创新授权机制, 让知识型员工参与管理, 管理者指导、建议、授权, 成立SMT (Seif-manage-mentteam) 自我管理式团队, 自由组合、挑选自己的领导和成员, 自主确定工作目标、做出大部分决策、自主制定计划, 自主确定操作系统、工具和工作方法, 并承担相应责任, 以此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和创造性;创建以人为本、创新为特征、自主与协作并存的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的系统整合与管理, 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企业与知识型员工长期双向合作关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袁凌, 李健.基于价值匹配的知识型员工劳动关系维护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3) :147-150

[2]李慧民.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499-500

[3]江林.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与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 (9) :58-62

[4]剑锋.和谐视角下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问题[J].人力资源, 2007 (2) :6-11

3.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感关系论 篇三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感

(一)语文基础知识

学校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认识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语文知识视野尤为广阔,知、道、智、晓、行相互渗透,兼容并包。由于西方知识观的影响,1904年以来,我国古代并不完整和明确的知识在现代语文教育中逐渐明确和定型。一开始在新式学堂中语文科被称为“辞章”,后来经过了“中国文学”“国文”“国语”的演变,解放后统称为“语文”。名称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不同语文教学知识观的变化,尽管理论界对语文知识的认识表述各异,但总的一致的看法是,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文文化知识。于是在教学上形成了或重视知识,或重视语感,或重视情感的观点。语言知识是指语言学知识,具体指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言语知识是指言语主体知识、言语环境知识、言语作品知识;语文文化知识指语文为载体的文化知识,包括文学、典籍、成语、音韵知识和书法知识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理论界对语文知识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知识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是指语文课程与教学相关的诸多学科,是显性知识;第二部分包括两种成分,一是语文教育研究者所持有的属于显性知识的语文知识,二是个人的语文知识,主要指语文教师所吸纳、所理解、所生产的语文知识,往往成为语文教育界行业性的语文知识;第三部分包括两种成分,一是个人语文知识,特指语文教师关于听说读写等的知识,二是隐含在具体的口头或书面文体中的待于听者或读者加以体验性感知、把握的语文知识;第四部分是指学校语文知识,也就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教材传达的语文知识,二是从语文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在课堂或课外向学生传授的语文教学内容,三是学生所拥有的来自不同背景的语文知识。他进而得出窄式和宽式语文知识的结论。宽式的语文知识是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有语感和语识两种状态;窄式语文知识是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课程层面只包括与语感对应的语识,尽管从学习的结果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既可以是语识状态,也可以是语感状态。王荣生教授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已经从静态走向动态,有了质的飞跃。

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实践层面,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成为规律进行教学的是魏书生,他的“语文知识树”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总结。他认为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和标点八个方面。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关注的是初中基础上的“文”的扩张和深化,即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和写作等的学习。语文知识的视野更为广阔。

当代心理学家安德森从知识的心理性质出发,把人类掌握知识的表征形式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语言信息)是关于事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它的基本形式是命题,包括命题、表象、线性排列,图式是其综合表征形式。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智慧技能、运动技能)是关于怎样做事的知识,其包括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和有意识的程序性知识,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和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此外,心理学家M·加涅把学生的学习的结果分为五类: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情感态度。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

(二)语感

什么是语感呢?对于语感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完善的过程。

最早提出语感的夏丏尊先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语感就是对文字的灵敏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也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吕叔湘先生在《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一文中认为:“人们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这就进一步拓宽了语感的范围。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较为全面、深刻地指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人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与写的能力。”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刘大为教授从语言的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的对立,以及无意识心理在人的意识活动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入手,认为语感就是我们对语言的无意识,从而在理论上界定和论证了什么是语感。

到底什么是语感,由于出发点不同,目前研究者们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语感的本质应该是:语感是一种能力;语感是在主体的言语活动中产生的;语感由语言知识和心智能力构成,心智能力是语感的核心。它的特点是:语感速度的敏捷性;语感内部结构的网络性;语感的普遍性与个体间的差异性;语感的精确性和模糊性;语感过程的综合性;语感形成的后天性。

二、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感的基础

一般来说,语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一条是单纯的言语实践。学习者在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直接感受来自言语的影响。当这种影响作用达到某种程度,也就是言语本身的规则终于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它们会自动进行组合、调整,在言语主体内部形成言语直觉结构,语感便自发产生了。

另一条是自觉的言语实践。在学校语文课上,教师既强调学生对言语作品的直接感受,又注意从具体的言语作品出发,相机传授语文知识。即是说,把语文知识作为一种言语规范和成熟完善的经验来指导言语实践,同时也在言语实践中不断巩固语文知识,直至成为一种语文素养。当语文知识不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概念、原理、规则、学说,而是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心理行为模式、一种自动化的心理反应机制时,语感就产生了。

第一条途径,语感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所得,而是在无意识中的自然生成。它的基本方式是试误,通过试误不断修正和强化语感,期间要进行大量的无效劳动,走许多弯路,所以效率极低。这种方式不是在意识控制之下专门指向语感的,可能最终有语感这个结果,也可能没有。生成的语感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或者是粗陋和残缺的。第二条途径,以语文知识为先导,其优势在于有明确的语感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的言语活动始终处于教学目标的监控之下,自觉接受来自各种语文知识的指导、规范和修正,语感生成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语感的质量和品位也会随之提升。

可见,以语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不能够也不应该排斥语文知识,所谓淡化语文知识只不过是不要把掌握语文知识当作终结性的教学目标。语文知识不能自动直接转化为语感,但可以帮助语感的生成,提高语感的品位。因此,培养语感必须充分关注语文知识打下的基础,以及提供的前提条件和手段条件。

三、语文基础知识在语感形成过程中起定向作用

人的语言或言语知识一经获得便伴随人的言语活动整个过程,并在人的言语活动中起着定向的调节作用。人的语言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它指向人的言语活动的目标,而言语活动目标的制定须以言语个体当时的活动条件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而制定言语目标的依据就是相关的语言知识,而仅仅制定言语活动的目标是不够的,还须根据言语活动的目标来确定目标所需完成的行为动作,从而使言语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言语对象的变化受一定言语活动的性质制约,而言语个体活动性质的确定、活动程序和活动程度及活动方式的制定,都需要相关的语言和言语知识。因此,语言和言语知识在语感中起着定向作用。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感构成要素之一 ,没有或者缺少言语知识,言语活动就无法定向,也就不可能有相应的言语活动,语感也就不存在了。

四、较高层次的语感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

语文知识不能自动直接转化为语感,但可以帮助语感的生成,提高语感的品位,相反,较高层次的语感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感和语文知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断进入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感的基础,并为语感形成定向,语感的增强也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在“语感中心说”取代“知识中心论”的今天,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培养语感的重要意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语感的培养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在对待语感和语文知识的关系问题上,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任何时候对语文的教学都是有害的。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王松泉.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刘大为.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5]杜草甬.夏丏尊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4.音乐基础知识与歌唱的关系 篇四

音乐基础知识与歌唱的关系

作 王倩 者 指导教师

摘要:在歌曲演唱中,歌唱方法和歌唱技巧往往被很多人重视,但在歌曲分析尤其是在歌唱中涉及音乐基础知识方面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为使歌唱达到情感真挚动人,扣人心弦,在解决好声音技巧的同时,不可忽视歌唱与音乐基础知识的关系,用好“音乐基础知识”这块“敲门砖”,真正为包括歌唱在内的音乐技能领域服务。通过分析音乐基础知识与歌唱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歌唱的认知开始变得深刻。更多的从对乐曲的理解来演绎这些艺术。通过阅读李重光编著的《实用乐理基础教程》汤雪耕编著的《怎样唱好一首歌》俞子正编著的《声乐教学论》李凌编著的《歌唱艺术漫谈》刘颖编著的《教你学唱歌》,对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关系,得到了很有学习价值的知识。

关键词:歌唱 旋律 乐理 织体 曲式 咬字

汪明舒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usic and singing relationship

Abstract:

第9页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Key words:

歌唱,就是经过专业或者非专业训练后,由声带发出的优美的动听的声音。是人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歌唱在所有的音乐表演形式中,有事最亲切、最美妙、最富感染力的一种【1】。在日常生活中的歌唱大部分都是自己所需要的满足产生的,是情之所使、兴之所至。这是一种没有负担、框架的任由发挥的歌唱状态。在普通的群众的歌唱中,也不缺乏能人高手的演唱者,有的可以说是达到极为动听、感人,甚至沁人肺腑,撼动心灵的艺术境地。但是从其基本性质来说,它终究是一种无拘束的自由自在的活动。然而,作为社会分工下的专业的歌唱,情况却迥然不同-----------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掌握住相应的方法、技能,因为它是一种为欣赏者提供服务和赢得他们积极评价而展开的一种歌唱。

但是要想唱出动听的歌,要做很多的准备,要分析歌曲的性质,歌词的意义,作者在创作这个作品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背景,甚至是一个重音记号都是有很大的意义。所以不管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要想唱的好,演唱者都要付出百般的耐心和准备,这样才可以去深入的揣测一首歌所蕴含的道理。要想能歌唱好不仅仅是训练嗓子,也要训练脑子,没有很好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自然条件再优越,那也是不行的。在全面理解和分析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所需要的表现手法,具备了可能性之后,反复的将这些默记在心中。这个时候出现在舞台上展示过这个经过理智的研究学习而成为自己的艺术情感的一个部分的作品时,就可以全身心投入艺术再现。情感表现是歌唱艺术的生命,声音是技术保证,是基础。但是声音不是歌唱艺术的目的,它的目的是精神的体现。

一、音乐基础知识与歌唱的关系

(一)基础乐理与歌唱的关系

旋律是最有表现力的要素,它是音乐的灵魂。旋律可以独立地表达情感,构成音乐形象,例如旋律上行时,通常表现情绪的高涨;旋律下行时,通常表现情绪的低落。旋律以某一个音为中心,其他音围绕其上下距离进行,不断回到这个中心音,常给人以某种循环的感觉。旋律的类型很多,有舞蹈性的旋律,有抒情性的旋律,有说唱性的旋律,有戏剧性的旋律,等等。旋律往往具有一定的民族特征或时代特征,形成风格上的差异。同样的旋律,第9页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如果节奏、速度、力度、调式、音色等发生变化,就可能引起音乐情绪或性格的变化。

节奏是音乐的原动力,音乐的脉搏,它以时间持续的方式,体现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包含着时值、重音、速度、拍子等成分,它是各种相同或不同时值的音符或休止符的有机的序列组合。不同的节奏有不同的表现作用。例如:速度的逐渐加快,强调周期的逐渐缩短,总是与情绪的逐渐紧张或、和激动相联系。音乐的体裁不同,节奏的形态也有所差别,进行曲多用二拍子或四拍子,节奏规整,多带附点;圆舞曲用的是三拍子,突出第一拍重音,多带律动感;民歌中的山歌音调高亢,节奏自由,气息宽广,等等,都与节奏有关。

速度即音乐进行的快慢,是音乐艺术时间特征的体现,音乐的速度大致可分为快速、慢速、中速三大类。速度是声乐作品的心跳、脉搏。就像人的心跳和脉搏一样,不能乱跳,跳乱了就一定出大问题。音乐的速度要稳定,不能随便变化,要做到快而不抢,慢而不拖。很多情况下,描写激动的情绪和活泼的常用快速来表达;慢速常表达的乐曲是是安静的意境或者悲伤的情绪:而表达赞颂或者歌颂的、牧歌性质的歌曲常用中速来表达。速度术语——速度即歌曲演唱时进行的快慢程度。它直接影响歌中的性格,情绪,特色以及歌曲的基本形象。中文简谱中常用“板”来标记,各种“板”都有它的特定速度,如“慢板”每分钟约52拍,“行板”每分钟约66拍,中板每分钟约88拍。国际通用的速度用语是意大利文,在简谱中,一般多用汉语标注。速度用语通常记在乐曲的开始、中间或者结尾住。如速度改变时,要标出新的速度用语,不同速度的运用,是塑造不同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

力度就是音乐的力度,也会由于客观变化而引起联想的作用。在音乐表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力度的变化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精致细腻,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和,能够更加形象、准确地再现不同的情境。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力度层次;任何一个优秀的演唱演奏者,都具备对力度控制的把握能力,弱音和低音一样具有暗淡色彩的效果,强音与高音一样具有明亮色彩的效果。就像描绘朦胧的月色,需用高音更需弱奏,强有力的低音常用来表达庞然大物,但极弱的低音断奏,并不引起沉重之感。优秀的演唱者都具有丰富而细腻的力度变化层次;对于音乐作品的力度处理,也体现了演奏者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力度术语——力度即音的强弱程度。音乐作品中除因节拍重音形成的强弱的变化外,还有音量的变化、层次的变换等。音乐力度的处理也是根据歌曲的内容而定的。它和音乐的其他表现要素一样不可忽视。例如:演唱一首小夜曲,必然需要用轻柔的声音来演唱,相反,演唱战斗性、号召性的乐曲,当然应用雄壮有力的声音来演唱。音乐进行中,有时力度变化是非常细致复杂的。

音色即是声音的颜色或色彩,指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声所发声音的个性特征,是由物体振

第9页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动的方式和状态决定的。音乐作为听觉艺术,那么音色是它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人声和乐器都具备不同的声音特征。人声是极富有美感的,每个人的生理条件有别,如性格、形体的特征,声带的长短、短厚、宽窄的不同,以及共鸣腔体大小之分,因此形成了声音音色、音量、音域等方面的差异。声乐艺术声音的分类,一般多采用美声唱法的分类。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异特点可分为:女声、男声、童声三类。按照音域的高低,音色的差异及其在歌剧或者合唱艺术中担当的角色等不同表现特点又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六个声部。

但是根据音色、音域、演唱技巧和表现特征的不同,女高音是人声最高的声部,音域大致从C1-C3。又可将其分为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戏剧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声音抒情、优美、宽广、秀丽。音色丰富、明亮,善于表达细腻而富于诗意的感情,擅长于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旋律。如中国作品《我爱你,中国》 《玫瑰三愿》等。而花腔女高音这是一个声音灵活、婉转、富有弹性的声部。音色清脆,善于演唱快速、跳跃的旋律和装饰性的华丽曲调。外国作品《夜莺》,中国作品《春天来了》、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等都是花腔女高音的经典代表作品。喜剧女高音是女声中最丰富、浓厚、有力的声音,能表现激动、强烈的情绪。善于演唱戏剧性的咏叹调,如中国作品《黄河怨》。女中音的音区比女高音低一些,音域大致从g-g2。其音色丰富、柔和、圆润,低音区比起女高音女高音声音较宽厚,有男性化的胸声,高音区比女高音丰满。如中国作品《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如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婚礼》中凯鲁比诺的咏叹调《真叫我不知怎样是好》等。《真叫我不知怎样是好》它出现在歌剧第一幕。在费加罗和苏珊娜正收拾、布置新房的时候,童仆凯鲁比诺从窗口跳进来。他是来找苏珊娜的,因为这些天他为了爱情像丢了魂似的,不好好干活,让伯爵很生气。伯爵决定辞退这个小家伙,并让他到自己军队里去当兵。凯鲁比诺来找苏珊娜,恳求她到伯爵那里去说情,因为他很想留下,原因是舍不得离开伯爵夫人。别看他年纪小,因为情窦初开,他竟傻乎乎地爱上美丽的女主人了。凯鲁比诺的这首咏叹调,就是在这种悄况下唱的。女低音音域大致从e-e2,音色较女中音更为丰满、厚实,具有男性色彩,是在实际生活中较少见的声部。另外一个运用这种女低音的是美国音乐剧《波吉与贝丝》中的选曲《夏季到》。《夏季到》是音乐剧《波吉与贝丝》里最著名的选曲,它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摇篮曲。

男声同女声一样可以划分为男高音——男高音比女高音要低一个八度。音域大致从C1-C3,根据演唱的特点与音色的不同,可分为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抒情男高音的音质明亮、有穿透力、富于诗意,善于演唱抒情的歌曲,如中国作品《草原之夜》、《在那遥远

第9页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的地方》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等;戏剧男高音的声音强劲结实、富于英雄气概,善于演唱情感强烈的声乐作品,如中国作品《大江东去》、《今夜无人人睡》等。男中音——男中音的音区比男高音低一些,音域大致从a-a2,音质较为深厚、结实,擅长演唱既明亮、柔润又庄重、深沉的曲调,有较强的表现力,如《嘉陵江上》《夕阳红》等。《嘉陵江上》作于1939年,这是在抗日战争前期产生的一首很受欢迎的男中音独唱歌曲。歌词为自由体结构,作者以第一人称,通过回忆,叙述了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故乡后的痛苦心情和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的经历,接着由嘉陵江的景色引伸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坚决打回老家去的抗日决心。歌词通俗质朴,曲调发展自然而有层次,并具有戏剧性的特点。演唱这首歌曲时,要吸收西洋歌剧中朗诵调、咏叹调的演唱技法,在节奏处理上要注意歌词的声韵、语气、句式等特点,使曲调既亲切自然,又摹发挥歌唱的技巧性。男低音—男低音是人声的最低音声部,音域大致从e-e2,音色深沉浑厚,擅长表现沉着、庄重、雄伟、苍劲的感情,如中国歌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唱段、《伏尔加船夫曲》等。(二)和声、织体与歌唱的关系

织体是指音乐作品中声部的组合方式。分为单声部和多声部两种类型:单声部织体是以单一声部的旋律作为陈述方式的,齐唱和同一旋律的单一或多个八度的叠置都包括在内;多声部织体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声部的相互结合作为陈述方式的。

在多声部织体中,又可分为复调和主调两种类型:复调音乐织体是多个旋律性声部的纵向结合,各旋律声部同等重要性;主调音乐织体是在多个声部中,以一个声部为主,其余声部作为陪衬,即包含旋律和伴奏两个织体层次。在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同时结合复调、主调两种音乐织体,也是常见的。多声部织体的写作方式非常多样化,复调音乐织体主要包括模仿和非模仿两种;主调音乐织体中的伴奏织体可由各种音型来构成,如由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构成的和声化音型、由有特点的节奏构成的节奏化音型、以短小的旋律构成的旋律化音型和综合化音型等。歌曲以其独特的品质与内涵,成为歌曲中的精粹,它在一度创作时,作曲家就已经将声乐旋律、歌词和钢琴伴奏音乐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高度的一体化。

针对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从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中和声、调式调性、旋律织体几个角度,结合演唱实践,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艺术歌曲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提出声乐学习者除了理解歌词的文学内涵,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熟悉旋律之外,应该掌握钢琴伴奏音乐中不同时期不同乐派的和声、调式调性运用及色彩变化、旋律织体音型的变化对声乐演唱各方面的影响。从而论证钢琴伴奏音乐本体与声乐演唱内涵之间鱼与水、水与舟关系。声乐钢琴伴奏中存在的许多音乐元素与声乐演唱有着密切的关系,演唱者要完美地将歌曲情感传递给听

第9页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众,其演唱与钢琴伴奏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进而对声乐学习者全面的音乐修养提出了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声乐演唱艺术水平、完整表达声乐作品的目的。任何音乐都是通过一定的织体形式来表现的。

织体是完整音乐形式的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是综合了旋律、节奏、和声等各种音乐组织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织体是音乐的各个表现要素和基本组织手段相互结合的有机统一体。在声乐作品中,声乐旋律陈述乐思,而织体是各种音乐元素的组织者,为旋律的表现服务。柱式和旋织体改变了旋律的力度;琶音音型增加了旋律的流动性,改变旋律的色彩。伴奏中织体的巧妙运用,使作品产生生活力和生命力,从而为表现音乐形象服务,达到完美表现。声乐学习者在演唱时歌曲情境里面,深入挖掘并表达出歌曲的内涵,塑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完美地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在歌唱中,人声是无法充分体现作曲家创作的乐思,但是在伴奏中的和声进行渲染的效果是画中的色彩。和声音响所呈现出来的色彩能够刺激欣赏者的感官,唤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另外,和声在音乐的发展中的结构性:和弦与和弦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和声关系,乐曲的整体和声布局。在分析乐曲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声音响运动过程中紧张与松弛、协和与不协和、稳定与否的变化,这些起伏变化是旋律横向张力表现时纵向深度的拉力,使旋律变得更加多彩、更加动听。

(三)曲式结构与歌唱的关系

曲式是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它是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共性的结构程式类型。音乐的陈述和发展须以“逻辑性”和“连贯性”作为前提,才具有可理解性。西方音乐在长期发展中产生的具有普遍性的基本曲式结构类型,主要有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常采用重复、变奏、对比、展开、再现等手法对基本乐思进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普遍性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单曲(单一曲牌)和套曲(多个曲牌或段落联缀而成)两种,由于我国传统音乐是追求和谐、意境的线条性艺术,演奏具有即兴性,所以除重复、对比、展开等手法外,各种不同类型的变奏(如加花、倒装、板式、变换头尾、变换演奏技巧等)手法成为乐思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一首乐曲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而主题的陈述通常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节奏、速度以及音色、和声及织体等其他音乐要素来表达主导乐思。声乐演唱与曲式作品的分析关系十分密切。在演唱中,想要很好的表达声乐作品的曲式特点,很好的把握作品的曲式及其特点对于更好的表现作品、表达作品情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声乐作品中,特别是民族声乐作品采用的曲式结结构相对简单。同一首歌曲或许就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情感基调,形成对比、突出作品主题。不同的情感表达,需要采用不同的风

第9页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格特点,表达不同的节奏模式等。《我的太阳》是大家都熟悉的一首意大利歌曲,它表达的情感是对最亲密的人的祝福。这首作品采用的是没有在线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单一调性:G大调。引子采用作品高潮材料微做变化,分解和弦织体,收拢主和弦。作品分为两段:A段、B段。A段旋律在中声区,采用典型的复乐段结构。B段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B段四个乐句采用新材料,四个乐句的鲜明特点,并且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分别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所以的声乐作品都用得到曲式作品分析,曲式分析在歌唱中的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想要更好的表达歌曲的的内涵,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意义,对作品曲式的分析是更加重要的。

(四)音乐听觉与歌唱的关系

人们依靠听觉来分辨音乐的好坏,依靠听觉传达给人们的感受来体味音乐中的喜与悲。因此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在音乐学习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听觉的因素众多,并且极为复杂,而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作为其中较为基础的一种,是歌者在音乐学习中需要认识到,并且理解的重要问题。

一、歌唱中听觉的重要性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乐作为音乐的组成部分也属于听觉艺术的范畴。声乐作品的演唱或欣赏必须依赖听觉才能得以实现。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也是通过听觉来感知声音效果的,并通过听觉的调控功能逐步完善声乐技巧,提高演唱水平。因此.重视听觉在声乐学习中的地位.对于声乐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发声生理与听觉声音的产生大致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呼吸器官即呼吸肌收缩运动,为声音的产生提供动力。其次是由于呼吸肌的运动造成的声带上下气压的变化,使得声带有规律的振动。之后振动的声波通过胸腔的低频声波共鸣器官,口腔和咽腔的中频声波共鸣器官,以及头腔的高频声波共鸣器官共鸣放大,最后产生明亮优美的声音。所谓优美的声音应该是:音域宽广,能高能低;音量能强能弱,驾弩自如;声音流畅自然,共鸣丰富;音色能明能暗,歌声优美动听。

除了声音以外,那就是歌唱中的声音和咬字、吐字、语言的处理了。在声音上要求:唱的自如、柔和、好听,避免喊的、发紧的声音;唱的每个音都要有呼吸基础,唱前准备好呼吸;音的高低和节奏要唱的准确;咬字要清楚,做到“字”“声”结合。歌唱艺术是用语言和音乐两者结合起来表达歌曲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歌唱表演中,生动简洁的语言,是概括和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刻画动人的艺术形象,是歌声富有感染力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歌唱的语言是是产生优美旋律,塑造完美音乐形象的文学基础。歌唱的咬字吐字直接影响歌曲的情感、主题、内容、风格的表达。因此,在歌唱中药努力做到咬字清楚,吐字规范,行腔正确,归韵到位,要自然、准确、敏捷,从而获得松弛饱满,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最终达到字正腔圆,传情达意,声情并茂,完美表达歌曲的情感与风格。在我国传统歌唱中,根据咬

第9页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字时口腔动作和着力点归纳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而歌唱的吐字主要是指音节中声母之后的韵母的发音,即唱好韵母的方法。根据这些韵母发音的着力位置分为四类。称为“四呼”: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在处理字与声的时候“字正腔圆“是塑造声乐艺术美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传统声乐的重要美学原则。“字正”的同时又要“腔圆”,“字正”是“腔圆”的前提,“腔圆”又是“字正”的延续和连接。但是“字正”又不能代替“腔圆”歌唱的子要正,圣母要唱的标准,韵母发音要到位,但过分强调字的正确,把字咬的过死,会造成声乐离不开口腔,声乐白,嗓音打不开,高音上不去没有共鸣等问题,不可能做到“腔圆”,反之“腔圆”也不能代替“字正”。腔圆了,字就不一定正,常见情况只是顾声音的打开及共鸣,而忽略字的清楚,出现了“音包字”,唱的听不出什么内容,歌唱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不同的唱法及演唱不同的作品,要求字的念法及咬字的方法、程度、力度、腔体的用法,共鸣状态等也不同。因此,“字正腔圆”是一个相对的审美标准,要根据不同唱法的审美标准把握歌曲的风格、内容,采用欠当的语言处理方法,即使歌唱的语言清楚,又使声音具有美感。

咬字吐字的方法和技巧是为歌曲的演唱服务的。准确的、恰到好处的咬字、吐字能增强歌曲演唱的表现力,并将这一技能与歌唱中的气息运用、共鸣的调节,声音统一等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协调的歌唱整体,使歌唱完整统一,以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二、音乐基础知识是歌唱的基石和保证

(一)音乐基础知识是完美歌唱的基石,音乐基础知识是完美歌唱的保证

音乐基础知识是完美歌唱的基石,音乐基础知识是完美歌唱的保证。在足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指导下,我们注重的不再完全是歌唱的方法和技巧。如此想要唱出动听的歌曲,只有在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完全掌握下,才能完全了解歌唱的曲目的深意,才能有完美的歌唱。

注释

【1】声乐教学论 第一页第1-3行

文献

1、李重光编著的《实用乐理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版)

2、汤雪耕编著的《怎样唱好一首歌》(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6版)

第9页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3、俞子正编著的《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版)

4、李凌编著的《歌唱艺术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4版)

5、刘颖编著的《教你学唱歌》(蓝天出版社,2012年8月2版)

5.口腔基础知识:食物与龋齿的关系 篇五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龋力。在牙齿生长发育期,如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使牙齿发育不全,增加龋齿的发病率。

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使口腔细菌明显减少,降低龋齿的发病。

三、食物可以通过口腔细菌代谢产物-酸的腐蚀作用,引起龋齿。蔗糖含量高的食物比蔗糖含量低的食物更容易引起龋齿。而粘性甜食如面包、蛋糕、奶糖等最容易增加龋齿的发生。饮糖水时,龋齿并不增加。因此,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经常吃甜食的习惯,特别是睡觉前吃糖对牙齿的危害最大。

6.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篇六

作业题目:

1、列表总结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构成要素(三级)

2、列表总结劳动关系调整方式及及基本特点(三级)

3、列表总结集体合同的概念、特征、形式、和基本内容(三级)

4、列表总结《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中关于工时制度的条款。(二、三级)

5、列表总结在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标准。(三级)

6、制作并填写劳动能力鉴定评级后,各等级伤残的待遇享受标准的表格。(二、三级)

7、列表将劳动争议进行分类,并进行说明。(二级)

8、列表总结劳动争议解决各途径的特点、组成、原则、结果是否具有强制性。(二级)

9、列表说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制度、信息沟通制度的区别。(三级)

三级的知识要点:

1、什么事劳动关系?

2、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和构成要素是什么?

3、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有几种?基本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特点和订立原则是什么?

5、集体合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是什么?

6、集体协商的程序是什么?

7、内部劳动规则的概念、特点和制定程序是什么?

8、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特点及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

9、平等协商制度是什么?它与集体协商制度的区别在哪里?

10、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目的是什么?

11、工作时间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12、工作时间的种类?

13、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和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是什么?

14、什么是最低工资?最低工资不包含什么?工资支付的规则是什么?

7.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篇七

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 才能转化为能力。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 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加之实践它的相应条件, 才能做出成绩来。例如, 一个仅有初中文化水平想成为作家的人, 一旦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积累, 一定的文学素养, 一定的人生阅历, 最基本的母语表达能力, 就有可能写出惊天动地的作品来。理科专业则具备大学以上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才能探究学科领域的更深层次, 才能在科学实验的条件下, 有所建树、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学习知识的能力是创新的保证。知识在运用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现实告诉人们, 要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 然后再去从事一项工作, 是不可能的。做一项工作, 往往要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 具体要用到哪些知识, 由实际需要来取舍。学科领军人物, 也不可能是把所有的知识都储备的完整无缺。实践要求人们, 学以致用, 边工作, 边学习;活学活用, 缺少什么, 就学什么;而且要精益求精, 学得深, 学得透。会学习, 能学习, 是一种能力, 是成功的前提。

二、能力是知识的外在表现

知识丰厚就会自然表露出来。教与学, 不仅仅是大海与一滴水的比例关系。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一言一行, 都与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关。知识丰富的人, 出口成章, 鞭辟入里, 认识深刻;知识匮乏的人, 语言苍白, 说理不深, 讲解不透。因为知识丰厚的人, 把前人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站在巨人的肩头之上高瞻远瞩, 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实践, 并有所创新、超越。知识涵养人的气质, 科研、教学、著述, 等等, 都能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 外化为一种教育教学的能力。

知识积累的数量, 不代表转化为能力的高度。从理论上讲, 知识越多越好, 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但是, 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 再一味地增加知识量, 与成才的可能性不一定成正比。长期以来, 知识与能力貌合神离, 有文化, 没能力;有能力, 没文化等怪异现象, 困扰着教育界。要么高分低能, 要么眼高手低。高考状元, 历经社会风雨的砥砺, 大都销声匿迹。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人, 凤毛麟角。博士生能把论文写到国际发表的高水平, 而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科学科研成果, 成为困扰其成才成功的瓶颈。脱离科研, 脱离实际, 为学习而学习, 更是不可取, 无论是对社会进步, 还是对本人发展, 都没有益处。

时代造就英雄。没有三国的混乱, 就没有曹操。乱世出英雄, 同样适用于科技界。创造能力是在工作培养出来的, 只要有任务, 有学习能力, 有事业心, 曹操迟早会出来的。

三、知识转化为能力对教学的启示

按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 设计具体的教学细节。知识能够提高能力, 能力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 如何能够按照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设计课程, 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每一门课程大都设置有基本概念、规律、应用等, 由最简单、最基本、向高难度的内容循序渐进。有些内容学生利用已有能力完全可以自学, 有些内容学生只能一知半解学会一部分, 有些内容非老师讲授讲解不可。把学习方法、思路教给学生。老师会教, 学生会学, 形成良性教育体制。例如, 学习基本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是从学科知识中抽象出来的, 对学科的进一步掌握有作用, 所以, 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概念的演绎过程, 这个概念的具体应用是什么, 这个概念有几个关键点, 掌握了它能说明什么问题, 能解决什么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模拟社会实践的情景。有些能力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提高。例如, 应聘答辩, 实践几次与不实践, 应辩能力大相径庭。对于招聘岗位, 大多数应聘者的知识量是足够的, 然而答辩的优劣, 取决于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经验。人的能力, 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 是在不断地纠偏勘误中提高。要使自己的能力超越常人, 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总结经验规律及教训。前车之鉴, 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 少走了弯路, 事倍功半。小课堂, 大舞台。在大学课堂上, 模拟社会环境, 让学生在实战中磨砺提高。哈佛大学就把社会上最新、最典型的案例引进课堂, 做活教材, 做活靶子;情景再现, 变成学生实战的训练场, 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成效尤为显著。目前, 80%的案例被其他大学借鉴使用。学法律的, 再现法庭审判过程;学飞行的, 置身模拟飞行器中训练, 身临其境, 解决突发事故。

改革学生作业机制, 探寻更为科学的考试方法。应试教育是目前招生的主要途径, 虽然扩大了部分名校自主招收的权力, 还不能找寻出一条更好地选拔人才的路子。应试教育招收上来的学生, 学习方法上存在着某些弊端, 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期间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需要。长期以来, 为了适应学生的现状, 大学沿用应试教育的作业及考试模式。这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 束缚了尖子生的“冒”出。布置什么分量的作业, 要考虑每个学科社会上需求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完成什么质量的作业, 要训练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应用于社会实践上的能力。社会发展, 需要由单一学科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轨。看似一个很简单的实际问题, 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才能解决。这就要求, 优化作业的数量与质量, 以培养综合素质为首要。考试内容的设计, 也应该是由单纯知识的考核转向实践能力的考核, 应设计一些动态的, 能解决社会实际发生的事件、案例等能力上的考核。一切从社会需要出发, 一切从培养实战能力出发。

让学生参与院校的科研课题实践。各院校的科研课题很多, 老师在承担日常课堂教学之余, 还担负着众多的科研任务, 科研,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外名牌大学, 学生参加学校的科学研究是一种惯例, 甚至导师还能拿出部分科研经费, 奖励学生的有偿劳动。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项目, 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在科研中, 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8.劳动关系基础知识 篇八

【关键词】增殖的知识;个性化知识;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53-02

【作者简介】李世伟,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魏集中学(江苏徐州,221120)教师。

知识增殖是指一个知识引发出多个新知识的现象,增殖的知识则是引发出来的知识派生。个性化知识是指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个人特点的知识。二者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本文针对苏科版《生物学》教材,以“人体血液循环”为例,对增殖的知识与个性化知识的同异与关系进行分析。

一、增殖的知识与个性化知识的相同之处

1.产生基础。

增殖的知识与个性化知识的产生基础是教材。教材所提供的是公共知识,具有引导和促进思维的作用。以“知识共同体”进行思维活动,其深度、广度、效率都会大幅度提升。提升精神品质表现为学生学习过程获得正能量,发自内心地向优秀方向进发而不断提升人文修养。在此过程中会激发创新灵感,提升创新敏感度,促使学生以崭新视角审视知识及其价值,促进个性化知识的产生和知识增殖。

人体血液循环的知识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循环过程中的物质交换、动脉血、静脉血、血压等都属于公共知识。学生获得这些公共知识,不但明晰了血液和毛细血管的功能,而且对“人体是统一的整体、结构决定功能”有了更透彻的理解。英国生物学家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故事,蕴含了科学研究态度和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

对于“人体血液循环”来说,产生的个性化知识有:①心脏左半部分流动的是动脉血,右半部分流动的是静脉血;②心脏瓣膜关闭不严会出现血液倒流,影响体内物质运输;③动脉里不一定流动脉血,静脉里也不一定流静脉血;④动脉血和静脉血与营养物质多少无关;⑤血液在动脉里不是平静地流淌,而是随着心室收缩动脉像“糖球串”一样,膨大时血液对血管的压力为收缩压,回缩到最小时对血管的压力为舒张压;⑥动脉血压大于静脉,所以打吊针只能从静脉里进行,注射药物最先在心脏的右心房里出现;⑦血液从循环途径中的任一点出发,再回到该点至少要经过心脏两次;⑧从肺部流回的血液是含氧气最丰富的动脉血,从小肠流回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最丰富的静脉血。

这些都属于个性化知识,其中⑥⑦⑧由于具有明显的创新特征,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还属于增殖的知识。增殖这些知识后,学生不会孤立看待任何一个知识,而是把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知识充分联系起来成为“知识共同体”,进而扩大了思维单位。有的学生甚至能以整个血液循环过程作为一个思维单位,把消化、呼吸与循环、泌尿系统等紧密联系起来。这必然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在更宽、更广的领域里实现知识增殖。

2.产生途径。

二者产生的途径主要包括理解与建构知识、多角度解读与运用知识、延伸与拓展知识价值、对知识未来发展的预测与展望、知识的多维创新等。理解建构角度的不同,对知识的解读、价值拓展、创新也就不同。血液循环从过程来理解,就是心脏在提供动力条件下血液在全身血管循环流动。从物质运输来理解,就是以血液为载体为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等物质,把细胞的代谢废物运走。从人体是统一的整体来理解,就是以循环系统为运输中心,把消化、呼吸、泌尿、神经、内分泌、运动等七大系统紧密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分析解读会发现:毛细血管有吸收功能,血液经过毛细血管一般都会将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或将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动脉沿着血流方向,分支越来越多、管腔越来越小最后终结于毛细血管;静脉沿着血流方向,分支越来越少、管腔越来越粗最后终结于右心房。血管损伤时能准确判断出动脉还是静脉出血,而后采取正确的措施止血;打针吃药病灶部位和健康处的细胞都会接触到药物,从而让学生对“是药三分毒”有深刻理解。在实现知识价值的过程中,有时是理论(即知识)修正实践,有时是实践修正理论。学生起初认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由动脉血提供的,通过血液循环的学习分析就会发现肺泡细胞需要的氧气不需要血液提供,其营养物质是由静脉血提供的。

3.产生特点。

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和建构知识的形式、知识融合程度、思维方向与方式、观察角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多样性。多样性决定了个性化知识和增殖知识产生的不定向性。不定向性主要表现为时间和内容的不确定性,如学生可以在学习的任何时间与任何内容产生个性化知识、实现知识增殖。不定向性促使个性化知识和增殖知识丰富多彩。

4.学习价值观。

不同学习价值观会收获不同的知识。以考试作为价值观,会窄化知识价值、扼杀各种创新。以血液循环为例,为了应试只需要熟悉“循环的两条途径,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发生的物质交换,动脉血和静脉血的特点以及转化原理和场所、循环的意义”即可。由于价值取向的狭隘,导致个性化知识和增殖知识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大打折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忘掉,剩下来的才是教育”。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会使学生走出校园时带走的教育少得可怜。知识价值是丰富多彩的,应试价值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价值观,就会把考试看作是学习过程的副产品,个性化知识和增殖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会有很大提升。学生心灵是自由的,思想是解放的,思维是发散的,创新是持久的。学习价值观的改变会产生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这既是重要的个性化知识,也是增殖知识的重要表现。

二、增殖的知识与个性化知识的不同之处

1.概念大小。

增殖的知识和个性化知识在概念大小上是不同的。借用数学上的“集合”概念来说,增殖的知识是个性化知识“子集”。从概念关系上讲,个性化知识是上位概念,增殖的知识是下位概念。可见,没有个性化知识的产生,就不可能实现知识增殖。

2.对创新的要求。

凡是学习产生的没什么错误的个人知识都属于个性化知识,对创新没有什么要求。增殖产生的知识必须是创新的产物。这里创新有两层含义,其一为准创新,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的举一反三或闻一知十。其二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指在前人没有涉足的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与发现。知识增殖不仅把学科内知识融会贯通,还会把不同学科知识广泛融合,会使知识得到创造性解读,知识价值得到创造性开发,知识发展趋势得到合理预测。

总之,增殖的知识与个性化知识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理清二者之关系,不仅对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促进知识创新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大纲下一篇:麻醉副高考试真题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