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选择调查课题(4篇)
1.项目一选择调查课题 篇一
第2章选择研究课题(4学时)
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一、研究问题的概念
所谓“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 or research problem),指的是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研究主题”(research subject or research topic)。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显得相对宽泛,也更有一般性。一般来说,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到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社会生活包括众多的层次和方面,构成众多不同的领域。在每个方面或领域中,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研究问题。对于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说,它只能在众多的可能性面前进行选择。因为社会研究作为人们了解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既不是笼统的和无所不包的,也不是盲目的和漫无边际的,而是十分具体、明确、有针对性的。
社会研究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认识活动,会有层次深浅、质量高低等差别。所有这些差别的形成,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研究问题选择上的差别,却往往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之所以研究问题的选择能体现研究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在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既需要用到研究者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知识,又需要研究者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比较敏锐的洞察力、比较强的判断能力,同时,还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从选择到最终确立,正是上述几方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研究者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或不足,都会在所选择和确立的问题上留下“痕迹”,都会直接影响到所选问题的水平和质量。
二、研究问题的来源
尽管在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尚未解决的一般问题,但是,要从中选择出一个有着明显研究需要和较大研究价值的特定的问题,也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者来说,要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有新意的、可行的、并且适合个人情况的研究问题,并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但我们可以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所熟悉的生活经验,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所具有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选择研究问题过程中的某些带规律性的方法和常见的选题途径的熟悉和了解。
社会研究的问题有哪些主要的来源?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或通过哪些途径去寻找一个合适的研究问题呢,答案是: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特定经历、各种文献资料是社会研究问题的最主要来源。
1.现实社会生活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启示我们: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是各种社会研究问
题最主要、最丰富和最经常的来源。各种可以作为研究问题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社会事件总是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之所以有时难于被我们发现,主要是由于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它们中间,对它们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常常对它们“熟视无睹”的缘故。
2.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和经验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特定记录,也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感受的积累和沉淀。这种经历形成了人们观察各种事物、理解各种现象的基本视角和出发点。因此,对于以观察和了解社会现象为目的的社会研究来说,同样也离不开个人经历和经验的帮助。
我们每一个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的某个特定的角落.所走过的也往往是一条特定的人生道路。不同的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不同、对社会生活的具体感受也不同。许多有价值的、有创造的、并且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正是从研究者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中,持别是从个人特定的生活环境、特定的生活感受中发现和发展起来的。
3.相关文献
可作为研究问题的想法、灵感和火花,常常可以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的内容中,从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标题中,以及从学习笔记和谈话记录中采摘到。尤其是各种社会科学的报刊杂志,常常成为这种灵感、火花和想法的重要来源地。我们的许多研究问题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的。
有大量的社会科学期刊可供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特定的研究问题。在目前国内最主要的社会科学期刊比如《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教育研究》、《青年研究》等等中,每年都会发表大量的与社会研究有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这些论文和研究报告代表着以前的和现在的研究者对社会世界各个方面的探索成果。这些专门的社会科学期刊常常是研究者寻找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之一。
第二节选题的标准
选择研究问题对于做好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的工作。为了选好题,选难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来作为选择研究问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1)重要性;(2)创造性;
(3)可行性;(4)合适性。
一、重要性
重要性即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指一项研究问题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研究问题,首先必须具有某种意义或价值,或者说,首先必须是“值得去做”的。当然,对于不同的研究问题来说,这种意义或价值会有大有小。同时,它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兼而有之的。在众多可供选择的研究问题面前,要思考或评价一项社会研究问题是否具有重要性,就等于
先问问自己;做这项研究问题有没有用处?有什么用处?有多大约用处?
二、创造性
创造性也可以称做创新性或独特性,它指的是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我们的每一项具体研究必须能够在某些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够为人们了解、理解、熟悉和掌握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东西,而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重提已有的结论。
三、可行性
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指研究者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去从事这项研究行不行得通。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问题,它所受到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这也就是说,它的可行性往往也越差。要进行或完成这样的研究常常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可能进行。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选择研究问题时,仅考虑的而两条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把可行性这条标准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一项不具备可行性的研究课题,无论其多么有价值,多么有新意,最多也只能是一项“伟大的空想”。
四、合适性
合适性则指的是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这种个人特点主要包括研究者对该研究问题的兴趣、研究者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研究者与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等。合适性与可行性不同,可行性所解决的是研究的“可能性”问题,而合适性所涉及的则是研究的“最佳性”问题。
以上我们介绍了选择研究问题时人们通常采用的四条标准,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四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而合适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这四条标准层层深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将一个理想的研究问题,从最初众多不成熟的想法、思路和问题雏形中,逐渐分离出来。
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
所谓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这是选择研究问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举例来说,像“我国社会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实际上并非研究问题,而是问题
领域或研究主题。不难发现,这个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可行性上比较欠缺。而造成这种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问题在内涵上过于宽泛,过于一般。你应该仔细问问自己:我究竟是想了解犯罪的类型、它的地区分布、它的形成原因、它的后果及影响.还是其他内容?
二、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
要使我们所希望研究的问题明确化,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作出努力: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使所研究的问题明确化,可以采取先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将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的做法,通过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来达到这一目标。在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的过程中;文献回顾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陈述研究的问题也是使研究问题能够明确化的十分重要的一步。无经验的研究者常常意识不到问题的陈述所具有的重要性。这种重要件主要体现在它划定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范围。它使得研究者知道哪些资料必须考察,同时哪些资料可以放在一边。与此同时,这种陈述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研究者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好的问题陈述具有下列两种特征:(1)所陈述的问题必须是在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内;(2)所陈述的问题既不能太宽泛,又不能太微不足道。
我们应该明白,在清楚、明确地定义研究问题之前,就匆匆忙忙地去收集资料,这种做法尽管是可行的,但却不是有效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在你所收集的资料中,许多是无用的,许多是错误的,许多又是残缺的。因此,每一个社会研究人员在具体从事一项社会研究课题时,应该养成首先将问题内涵明确化的好习惯。当我们运用上述知识,选择到一个有价值、有新意、切实可行、自己也很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同时,这一研究问题又经过了明确的界定和清楚的表述。那么,这项社会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整个社会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从一开始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2.项目一选择调查课题 篇二
关键词:民营企业,旅游项目,投资开发,宁波市
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在政府发布优惠政策、搭建服务平台的支持下,投资开发旅游项目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浙江省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宁波市是全省民营经济最活跃、民间资本最雄厚的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动工建设旅游项目195个,总投资达到787亿元,其中新增项目134个,新增投资420亿元。2011年,在建旅游项目94个,总投资1174.4亿元,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旅游项目建设迈进千亿新时代。为此,以宁波为例来研究民营企业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一、民间资本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培育了旅游产业的经营主体。
我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这些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全国各地政府大力鼓励社会工商资本投向旅游,鼓励企业做强主业的同时,投资农家乐、渔家乐、温泉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等,开辟产业转型升级新领域。民营企业不仅有效解决了地方因政府资金不足难以持续开发的问题,更是发挥了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 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民间资本因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直接就业相比,民间资本投资开发旅游项目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就更为客观。
3. 促进了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民营企业有着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敏捷的市场嗅觉,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动来及时调整、改变经营方向。例如,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年,浙江省民营资金对旅游业的投入金额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的休闲旅游项目、娱乐项目和饭店、餐馆由民营资本参与操作;而旅游出租车公司、大型游乐场、主题公园和旅游商品店等大多属于股份或私营性质。在全省17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中,民营企业占了70%。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领域多元化。
二、宁波民营企业投资旅游项目的特点
1. 旅游饭店投资所占的比重较大。
截止2011年12月底,宁波市共有五星级饭店18家,四星级饭店23家,三星级饭店55家,一二星级饭店94家,全市星级饭店的总数为190家,总客房数量达到27000多间,固定资产总额约200亿,从业人员5万多人。全市的星级饭店总体规模和水平在省内稳居第二,继续在同类城市中保持领先水平。从饭店的主体结构上看,新增的星级饭店依然以民营企业居多,民营的星级饭店牢牢占据了全市星级饭店的主体地位,所占比高达70.5%。随着酒店星级的降低,民营企业所占的百分比却在不短升高,可见民营企业的投资重点还是集中于中、低星级饭店的投资开发,这是因为此类酒店对投资金额要求相对较低,经营也趋向大众化。而民营企业在五星级饭店的投资相对减少,这不仅是对投资金额要求高,限制了部分的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进入。而且在饭店的经营管理上也更加注重科学管理,对饭店经营管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2. 旅行社业投资占较高的市场份额。
随着《旅行社条例》颁布实施,旅行社行业进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宽进严管”的原则为旅行社行业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依据,在上海世博会红利的影响下,2011年宁波市旅行社数量再创新高,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324家,其中旅行社258家,分社66家。出境组团社14家,新增4家;国内社244家,新增27家,同比增长58.8%(见表2)。其中民营企业投资的有286家,占总数的88.3%。从上表可见,由于民营企业介入旅行社的门槛较低,其经营模式已基本实现了民营化运作。但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旅行社存在“小”、“散”和“弱”的问题,不但经营场所规模不大,知名度不够高,而且经营项目单一,服务功能不全,其自主外联能力也较差,产业地位不突出。
3. 旅游景区(点)的资金投入态势逐年强化。
从资金流向分析,2011年宁波市旅游项目的资金流向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迈进。酒店类项目的资金投入由2009年的39.81%下降为21.31%,而景区类项目的资金投入由2009年的37.66%上升为60.50%,旅游车船项目占0.84%,旅游购物场所占1.98%,其他项目占0.07%,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仍未有投资。民营资本在2011年旅游景区(点)领域投资依然活跃,民营资本的投资比重在2009年仅为0.8%,2010年则高达25.33%,2011年再次攀升到31.12%。分析原因是由于国内通货膨胀,民营资本借旅游项目或投资房地产以期增值来抵消通胀的压力。
三、民营企业投资旅游项目问题分析
1. 投资旅游项目存在盲目性。
目前民营企业投资、开发、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在投资旅游项目时,只看到投资旅游业成本低、见效快、产出效益高的优势,而没有做好投资前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一窝蜂地涌入旅游项目,导致投资行为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民营企业尽管经商有道,但旅游开发、经营的随意性很大,出现了低水平、铺摊和重复建设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旅游项目的品质。如:宁波市北仑区九峰山景区,虽投资了20亿左右的资金,不断完善和优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了广告宣传,但由于景区离市区较远,交通不是十分的便利,与市郊有“后花园”之称的宁波东钱湖风景区有着许多的类似之处,未能获得理想的客流量,因景区特色不够明显难以吸引回头客。
2. 投资项目规模小。
虽然有较多的民营企业投资了旅游业,但大部分的投资金额都不大,规模也较小,一般都是选择单体性项目的投资。就如其投资项目之一的旅行社业而言,虽然宁波市324家旅行社中有88.3%是民营企业投资,但其中大部分规模都相对较小,名称虽是某旅游有限公司,可实际就是某一旅行社的门市部形式存在。究其原因,进入旅行社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对后期流动资金的保障较小。而且,各旅行社在业务经营项目上存在较大的雷同,为了争夺客源,纷纷玩起了“价格战”,而随着价格的降低,旅游线路、服务规格也随之下降,无形中步入了“恶性循环”的道路。以“北京双飞五日游”为例,其价格从“2888元/人、2200元/人、1880元/人、1680元/人,”不等,但随着报价的降低,自费的项目却在增多,服务档次也在降低。可想而知,必然出现旅游投诉增多的现象,旅行社美誉度下降,最终导致民营企业赢利空间的萎缩。
3. 投资理念逐利性强。
民营企业出于利益驱动目的,一旦获得景区的开发经营权之后,就会拼命开发而不采取任何保护资源的措施,就可能对旅游资源进行破坏性开发,造成恶性循环给当地和人们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其根本原因是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时,一般都会先与当地政府签订了几十年的开发协议,在这几十年中,民营企业会对本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最大程度开发,用最短的发展周期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转换成商业价值,而忽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这种掠夺式的投资开发严重影响了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投资旅游项目的建议与对策
1. 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职能,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市场化运作,民营资本的注入,是我国在当前情况下加快推进休闲旅游业发展探索的一条新路,需要配套政策支持,以促使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在经济结构转型,密集政策利好、持续给力助推我国旅游行业迈入黄金十年的转型时期,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落实好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加强指导和提供服务,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打破区域、行业界限,鼓励、支持并大胆引进优秀民营企业介入旅游产业,对旅游项目实行特事特办,打开绿色通道等措施。例如,浙江省温州市旅游局2010年7月就与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民间资本旅游投资服务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中心实质就是一个“为资本找项目、为项目找资本”的民间资本机构,目前,这个民资中心下设4个基金,分别为旅游、文化、教育、邮轮基金。而基金的运作,就是选择项目介入。中心的成立为民间资本与旅游项目搭建起互动平台,旅游局将负责提供优质旅游项目,并负责项目推介、宣传等工作,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将负责落实旅游项目的入库工作,引导民间资本与旅游项目对接,负责举行旅游项目与资本的现场展示、路演等。从政策和资金层面全力支持民间开发旅游项目,打破了传统思想禁锢,清除了民间资本开发旅游项目的壁垒,创新了业态,拓展和培育了新的企业发展产业空间。
2. 做好旅游项目的规划、立项和推介工作,明确民间资本投资路径。
为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在旅游业内加快开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试点,制定详细的试点方案及进度安排,重点解决民间资本进入的路径问题,制定完成旅游本行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细则,科学界定民间资本投资的范围、重点和标准,明确民间资本进入的细分领域与途径、资质要求、运营管理服务办法等内容。
3. 挖掘旅游项目的内在价值,催生民间资本进入动力。
散、小、弱是当前民营旅游企业的现状,它们主要面临着专业技术含量低、产品同质化、、“搭便车”现象普遍、形成不了规模经济等困难,导致旅游投资项目的内在商业化价值不高。因此,应强化市场导向,坚持保护第一、协调发展,积极探索有效保护与适度开发相融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模式,整合文物、农业、林业、水利、景区或资源,变多头分散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鼓励各类景区通过租赁、拍卖、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
民营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既需要企业的自身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既需要自身的投入,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要素保障。民营企业介入旅游项目投资开发作为一种新现象,没有现成和统一的运作模式,应抓住国家扩大民间投资的历史新机遇,针对企业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并采取分类支持的办法,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环境与条件,促进民营企业在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2(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3-35.
[2]依绍华.私营资本开发旅游景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27-128.
[3]董鸿安.民营企业在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及其发挥[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6,(10):27-28.
3.项目一选择调查课题 篇三
【摘 要】文章对民族地区中等卫校女生选择体育项目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女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存在明显的倾向性。为此,民族地区中等卫校在组织女生开展体育教学时,必须科学设置教材满足女生个性选择,注意因材施教创新方式开展教学,根据天气调整项目确保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水平和女生身心素质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等卫生学校 女生 体育项目 倾向性 建议
一、引言
中职女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生长成熟的关键期。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女生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培育正常的价值观,提高身体基本素质,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也是中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但从现实情况看,受经济条件、性格差别、年龄大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中等卫校女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现状不是很乐观。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二、民族地区中等卫校女生选择体育项目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
本文选择笔者所工作的民族地区中等卫校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该校女生就读较多的护理专业、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助产专业、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农村医学专业的2014~2016级三个年级100名女生,分别为30人、38人和32人。为样本人群发放100份问卷,全部成功回收。女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填写问卷,教师等其他人并未干预,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之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
(二)样本数据分析
在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后发现,健身类如健美操,娱乐类如体育游戏,隔网型球类如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等是最受女生欢迎的三类体育项目,分别占到32%、28%和24%,而田径、体操、足篮球等对抗性强的是女生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分别占44%、29%和21%。在不同年级女生选择体育项目方面,像健身类、娱乐类、隔网型球类等女生所喜爱的体育项目,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对这些体育项目的喜爱度愈高。例如,一至三年级女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体育项目的比例分别为26%、30%和34%;参与体育项目的目的方面,36%的女生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21%的女生是为了获得健美身材,19%的女生是喜爱运动,15%的女生是出于娱乐目的;在对该校女生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方面,长跑、足篮球、跳高、单双杠、铅球等是大家最不愿参与的体育项目。
三、民族地区中等卫校女生选择体育项目倾向性分析
从问卷调查数据看,民族地区中等卫校女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有着非常明显的倾向性。
(一)选择体育项目存在个体差异
女生在选择体育项目上存在较大的个体性差异,像健身类项目,有的喜欢艺术体操,有的则喜欢健美操;像娱乐类项目,有的喜欢外出郊游,有的则喜欢做游戏;球类运动上,有的喜欢网球、乒乓球,有的则不喜欢足球、篮球等运动量较大的球类运动;有的身体素质较好的女生,愿意参与长跑、跳跃等活动,有的则因身体较弱而不愿意参与等。但因为在体育课程中,体操、球类、田径等活动是必须要开展的,而这些因女生身体素质上的先天弱势而多数不愿意参与。为此,体育教师要对女生进行正确引导,循序渐进地控制相应运动量,同时配合其他类型运动项目选修课,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二)不同年级女生的偏爱度不同
从不同年级女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看,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就越不愿意参与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而对健身、娱乐等活动的兴趣反而越高。究其原因,伴随女生的生长发育,对个人的形体美的重视程度越高,社交生活也越多,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女生保持良好身材,还使同学之间有了更好的交流机会。另外,随着体能达标测试的结束,很多女生认为不用再花大量时间进行锻炼了,这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设置相关课程时,学校可根据女生这些特点,将田径、基础体能、球类等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安排在一、二年级进行,在高年级多安排一些健身、娱乐类项目,契合女生的喜好。
(三)参与体育活动目的千差万别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等卫校女生的视野也逐渐变得开阔,体现在选择体育项目上,就是希望通过参与体育项目,获得身心的愉悦,认识更多的朋友,收获成功与自信,更早接触社会,保持良好身材,消磨课余时间等,而不仅仅是完成体育课程要求并通过相应考试这一简单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对女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既要为女生展现运动的多元化,使她们养成热爱运动、喜欢体育的积极态度,同时深刻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对提高个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也要帮助她们克服某些功利性想法。这样才能使参与体育运动真正回归到其本来面目,使女生自然而然爱上体育运动,增强学习积极性,形成对体育运动的自我心理需求。
(四)参与某些体育项目不够积极
调查还发现,不少女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某些体育项目不愿参与,甚至是反感厌恶。例如,有的女生因个人身体素质差,不愿参与长跑类项目;有的因胆小懦弱,不愿参与游泳、冒险类项目;有的因害怕受伤,不愿参与对抗性强的球类等项目;有的因身材不好,不愿参与健身类项目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教师要鼓励女生参与更多形式的体育项目,体质、健康、娱乐、竞技、生活等各种类型的体育项目都要有所涉猎,才能全方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能在参与体育项目中克服个人弱点,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
四、促进民族地区中等卫校女生参与体育项目的建议
(一)科学设置教材满足女生个性选择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女生对于参与体育项目的态度是积极的,不管是课堂还是课余时间,都愿意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女生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也在不断变化,但追求健康,获得愉悦,保持形体美,喜欢某项运动等,依然是女生的普遍追求。另外,中职卫校女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也很快,个性特点非常突出。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设置,满足女生的个性需求,使每个人通过参与体育项目都能夠有所收获。在低年级,要多安排一些田径、球类体育项目,提高女生的身体基础素质;进入高年级后,可以多提供一些娱乐、健身、体操、跆拳道、女子防身术、街舞等符合时代潮流的运动,将女生按照兴趣进行分组,使不同兴趣爱好的女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运动体验。
(二)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方式开展教学
因材施教是现代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素质教育普及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中职教育阶段使每个女生都能够喜欢上一种或几种体育运动项目,并为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打好基础。在校期间,学校要在教材规定的运动项目之外,设置专门的选修课,安排专门课时,提供必要的练习场地,提供必要的运动器材,促使学生参与更多的运动项目。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既要多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受运动美感,也要多采用分组教学、情景教学、竞赛式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例如,针对很多女生不愿参与球类运动的实际,可先以介绍中国女排为切入点,手把手教大家该如何打(气)排球及比赛的规则是什么,在比赛中如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参与(气)排球运动后自己的身体素质、形体等发生了什么变化等;之后,再组织一些班与班、年级与年级、校际之间的对抗赛。通过这些教学和比赛,不少学生纷纷表示愿意在课余时间参与(气)排球这一运动。
(三)根据天气调整项目确保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在最适宜的天气参与最适宜的运动并保持身体健康。例如,在组织长跑、球类、跳远跳高等室外运动时,要尽量选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天气,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防止因运动量过大导致受伤。天气不好时,可选择一些健身、棋牌、体操等室内活动。另外,要重视对女生生理期时的保护,室外温度过高过低或运动量过大等,都不利于女生的身体健康。这些都是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五、结语
中等衛校是为我国民族地区培养未来基层医疗工作者的重要场所。做好体育课程设置、体育项目安排、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帮助民族地区中等卫校女生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获得内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顺利完成学校学业并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完成。
【参考文献】
[1]李素文,朱俊东,罗祖兴.昆明市中职学校不同民族学生体质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01):49-51.
[2]么广会.我国西南地区城乡中学生体育价值观认知差异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黄华敏.高职高专女生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69-72.
[4]钟全宏,吴福霞.西北贫困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9(01):251-255.
4.项目一选择调查课题 篇四
教案一(建议课时:3课时120分钟)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市场调查和市场环境调查的含义; 2.说出市场营销环境调查的必要性; 3.说出市场营销环境调查包括的内容 技能目标:
能确定市场营销环境调查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市场调查和市场环境调查的含义; 2.市场营销环境调查包括的内容。
教学难点:
确定市场环境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阅读“企业故事——重视市场调查的李维公司”,然后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讲解市场调查的含义及开展市场调查的必要性。1.什么是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设计、收集、整理、分析与企业市场营销问题有关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活动。
2.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市场调查?
企业若想发现市场、占有市场、创造市场,最首要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市场。这就必须展开市场调查与分析。
(1)市场调查是为营销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发现并解决营销问题。(2)市场调查为企业决策或调整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3)市场调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影响营销活动的环境因素及其变化发展趋势。
(4)市场调查有利于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
(5)市场调查有利于企业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增强竞争力。
(6)市场调查有利于企业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
请学生阅读案例一“农夫山泉的市场环境分析”,然后回答思考问题。1.农夫山泉公司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市场营销环境调查? 2.根据农夫山泉市场营销环境的调查结果? 3.对其所处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SWOT分析。4.市场营销环境调查对农夫山泉的经营有何意义? 活动二:
1.请学生根据农夫山泉的案例总结农夫山泉公司进行市场营销环境调查的目的及调查包含的内容。
2.教师总结并用市场营销环境图示予以说明。
(三)拓展运用
请学生为屈臣氏设计市场营销环境调查目的及调查内容。具体操作:
1.将学生分为5-6人的小组,为本市的屈臣氏设计进行市场营销环境调查的调查目的及调查内容。
2.每组将设计内容制作PPT,派代表在课堂上将设计内容、设计理由进行讲解,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评价。
(四)课后作业
【项目一选择调查课题】推荐阅读:
研发项目选择标准08-04
创业项目选择筹资组队10-13
大学生创业的项目选择06-17
做什么生意赚钱?怎么选择创业项目08-08
如何选择高质量有前途的创业项目08-10
2011年大学生自主创业选择什么项目好07-31
选择优秀施工企业,促进房地产项目健康发展07-19
教师如何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07-23
关于消费者超市选择意向的调查问卷08-04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