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雨霖铃》反思

2024-10-06

教后《雨霖铃》反思(通用10篇)

1.教后《雨霖铃》反思 篇一

核心提示:诗词赏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诗词赏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以学生选曲吟唱为能力提升的切入口,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设计了“重朗读,抓意象,品语言,析手法,明感情”这五个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一些得失总结如下:

一、激趣环节:在课堂一开始我就以“黯然神伤者,唯离别也。”入题,要求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等等。这些诗句都是以前学过的,重新朗读,既是一种很好的复习,又为本课的创设作铺垫。结果有的学生说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有的学生说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二、朗读环节: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因此,我就以学生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教师带读的方式来进行。.对于学生朗读的指导,我不是硬性的示范,而是用提问启发的方式来进行。我问学生“对长亭晚”,该如何划分节奏;“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念”字是什么意思?这时该怎么读才识合适的?“今宵酒醒何处?”既然是个问句,要不要停顿。学生很快的豁然开朗。

三、意象与语言环节:我先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出诗中所用的意象,然后要求学生调动所学来分析意象,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得非常积极。如谢予舜同学解读“寒蝉”,能够把寒蝉的两层内涵(一是透露季节是秋天,而是渲染凄清冷落的离别氛围)分析得很到位。有的意象,学生能找出来,但是分析不好,这时我能用浅显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解读,如“骤雨”,我问学生下骤雨前,天气怎样,人的感觉如何,诗人写骤雨是为了什么。有的意象是学生根本不会,如“千里烟波”,这时也是以老师引导为主。

四、手法环节:这个环节的实现,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结合语言的讲解。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动作神态细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问,“年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等,这个环节的教学应该说是顺畅的。

五、明情环节:很多学生都知道是“伤离别”,但是往往忽略了“自古”二字。因此,我问学生“自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这2个字,引导他们思考诗作的情感范畴。

六、修正作业:上课之前,我布置了预习作业,上了课,尚有3分钟,我要求学生自己修改预习的作业,看看那些地方是做错的,要修改;哪些地方是写的不够的,要补充。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尚有一些我还没有兼顾到的问题,比如:

1.诗词的教学,向来要求以读带悟,要求教师一定不能只做客观的引领者,而需要投入真情,把真实的情感注入进课堂中,真正地和文本和课堂融为一体,以自己的范读来感染学生,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的朗读素质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朗读不够充分,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一点,作为我的弊病,以后一定要加以改善。

2.在课堂上,尽管有学生的活动,但是大多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不够充分,今后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3.课堂上学生的鉴赏表达较少,因此我设计了修正作业的环节来补充。

2.教后《雨霖铃》反思 篇二

苏轼评王维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其实唐宋诗词中许多优美的篇章, 都在读者头脑中留下了美妙的画面, 画中景是诗中的意象, 景物的选取安排则是诗的表达技巧。因此, 鉴赏古诗词, 可以抓住文中写景的词句, 构想画面, 通过对物象的揣摩、探讨、品味、涵咏, 来领悟作者微妙复杂的情感。

教学目标:1、扣住文中意象, 还原生活场景, 体会文人情怀。2、分析画面特点, 探讨构画技巧, 鉴赏诗词妙处。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设置情境化

课前教室内播放李叔同《送别》歌曲, 营造感伤氛围。

导入:长亭古道, 芳草细柳, 晚风残笛, 夕阳远山, 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在各处演绎着。

教师范读, 学生说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哀婉、缠绵。

二、意象组合场景化

学生自由朗读, 找出文章中的相关意象, 概括按时间顺序出现的三幅画面。

1、别前不胜凄凉———

画面一:“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1) 借助意象, 学生描述场景:时当秋季, 景已萧瑟, 正值天晚, 暮色阴沉, 一场暴雨之后, 微凉的风中传来蝉儿衰弱的鸣叫。

(2) (多媒体显示图片) 讨论: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感受, 从哪些景物上表现出来的?

明确:画面给人一种凄清之感。寒蝉———初秋时节的蝉, 叫声短促凄苦;骤雨———秋雨增添了寒意, 天凉心更凉;长亭———离别之处, 愁意笼罩心头。文中的景物 (意象) 是作者刻意抓取的, 唯其传情而用之。作者借助这些意象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意的气氛, 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 打下情感的基础, 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力和感染力。

2、别时伤感茫然———

画面二:“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1) 学生想象画面, 简笔勾勒, 口头表述:词人站在河边, 极目远眺, 一望无际的水面上, 烟雾弥漫, 水波动荡, 远处山色朦胧, 雾气升腾。

(2) 画面的底色是怎样的?意象的选择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整幅画灰蒙蒙的, 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

意象选择的特点:“烟波”以“千里”形容, 描绘水面轻烟笼罩、浩淼旷远的景象。“暮霭”本就让人压抑, 加以“沉沉”来形容, 着色更浓, 更给人一种郁闷之感。词人还没有离开, 便想象到行程之远, 空旷广漠中充满着漂泊无依的愁绪。此处句句写景, 实际上字字含情:旅人前途茫茫, 情人相见无期, 景无边而情无限。

(3) 教师补充:在诗文中我们常会看到类似的画面, 请看这些描写:

(多媒体显示) 林逋《相思令》:“君泪盈, 妾泪盈, 罗蒂同心结未成, 江边潮已平。”

刘克庄《长相思》:“烟迢迢, 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 舟人频报潮。”

浩淼动荡的江面一如离人起伏难平的内心, 朦胧的雾气恰如离人郁积心头的愁云。以烟雾弥漫的江潮之景寄寓离别之情, 既合理, 又合情。

3、别后愁情满肠———

画面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 学生连缀意象, 描述画面:一舟临岸, 词人酒醒梦回, 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 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2) “杨柳”在古诗中常常出现, 说说你熟悉的句子。

学生回答:“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等等。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 取柳依依之态;此外, “柳”与“留”谐音, 含挽留之意。“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 暗写别时情, 含蓄而有韵味。

(3) “月”的意象跟什么感情相关?

学生吟诵与“月”有关的诗句:“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可见, “月”这一意象与“思乡怀人”的主旨有关。文中词人酒醒以后已是晓风拂面残月当头的清晨, 睹月思人, 月缺人不圆, 心中的离愁更添了几分。

这里作者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创造了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三、虚实相生立体化

1、 (多媒体显示) 诗歌中, “实”指作者描写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的实象、实景、实境, 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是指作者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眼前看不见、摸不着, 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出的空灵境界中的虚象、虚景、虚境, 即心中之景、想象之景。

2、三幅画中, 哪些是虚景, 哪些是实景?明确:第一幅是交代恋人离别的环境, 属实景。后两幅均为旅途之景的想象, 是虚景。

3、讨论:虚实结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明确:全是实景, 品之无味;皆为虚景, 流于浮华。虚实结合, 语言有了挥洒自如的灵动之美, 画面有了浓淡相宜的立体之美。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 以浓墨重彩渲染前路漫漫、感情无以寄托的凄苦。“杨柳岸晓风残月”简笔勾勒设想中的凄清之景, 为恋人分别的场景平添了一层惜别感伤之情。

两处虚景与前面的实景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强化了离人凄切的情怀, 传达出一种淡远的神韵, 丰富了诗中的意象, 开拓了诗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

四、点染移用形象化

1、 (多媒体显示) 点染是传统国画中的技法名称, 中锋点景物, 侧锋层层渲染, 画面才有立体感。移用到诗歌上, “点”是正面点明主旨, “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 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 意味更为浓郁, 而不至于使诗意过于单调、枯瘦。

2、结合文中画面, 讨论文章主旨。

明确:“伤离别”。

3、探讨文章点染技法的妙用。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离别冷落的滋味, 再以途中杨柳垂岸、晓风吹拂、残月朦胧等景物反复渲染, 形象地表现了离人的孤单和相思之苦。

此外, “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也用此技法, 前句点情怀, 后句以景染之, 突出离别之愁。

4、学生激情诵读, 感悟全文的意境之美。

五、知人论世巧深化

1、 (多媒体显示)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 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即为证明。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 《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后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 滴粉揉酥左与言”的谑语。柳永, 原名三变, 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 由于擅长词曲, 熟悉了许多歌妓, 并替她们填词作曲, 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 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 别无出路, 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 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由于失意无聊, 流连坊曲, 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 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 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 (慢词) , 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2、教师归纳:《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 是作者离开汴京时与情人的话别之作。可以看出, 作者当时在仕途上失意, 不得不离京远行。这种郁闷的心情与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 便谱成了这首词的主旋律。

人生际遇的悲苦, 情人离别的伤感, 使文章画面暗淡, 格调低沉, 但却又是他内心深沉情感的真切表达, 所以读后不觉消极, 只觉感人。

3、播放歌曲《离别》, 回放画面 (包括学生的简笔画) , 领悟词人的深沉情感。

3.《雨霖铃》试教反思 篇三

试教结束后,在李老师的评课提点和其他学员老师的建议中,我综合思考,觉得这堂课有以下可改进之处:

一、教学中还要再突出课堂的主线:朗读和品味。在课堂上不必过分追求总体上的面面俱到,否则很容易陷入浮光掠影式的泛泛而论。柳永的文学常识可以删减,对《雨霖铃》词牌的介绍可以简化,板书设计的后半部分可以略去,整个这一块不仅应试痕迹太重,且与主线的相关性不强,完全可以融汇在文本的品读里。从词句上来说,这首词学生的认读障碍不大,故而课堂核心应该放在透过文字读出感情,通过品读把握意象意境特征,体味“伤别离”的情感主题。所以,用两个贯穿主线的活动性问题组织课堂,脉络可能会更加清晰。

二、四个主题环节的设计尚需斟酌,要明确和突出内容。在“吟诵:因声求气”中朗读的内容还要加强,与此同时,需要解决为什么读,读得怎么样,如何去读,怎样对读进行针对性评价等问题。在“疏通:披文入情”这部分中,可以通过生生互答探讨以及朗读并结合情景关系从整体上完成字面和言语意义的领会。“品读”部分,原来的标题为“以意逆志”,在看了姜曙华老师的.建议后,决定改成“涵泳体味”,这样既避免了不着边际的刻意,又能和主线一脉相承,同时课堂又不至于在时间上捉襟见肘。

三、活动组织应从整体上在考虑,避免问题的枝节与生硬。在“品读”环节,我原来设计了四个问题,现将第一个予以保留,其余全数删去,参考谷可玲老师的建议,另外设计一个活动式问题:“深入阅读理解,你认为这首词是怎样呈现离情的?请谈谈你的看法。”这样在“涵泳体悟”中既可解决各种问题又能不着痕迹。在拓展阅读这一环节上,结合李强老师评课时提出的意见,我换成了苏轼的《江城子》,一为生离,一为死别,着重强调对情感的体悟。

四、教学评价环节必须充分重视。老实说,在李老师提点之前,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不多,现在看来,这恰恰是最应当关注和加强的环节,因为它既要求教师的眼中要有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又体现教师的随机应对、教学智慧和底蕴,同时还是教学生成的重要部分,展现教师的教学理念,考验教师对课改精神的领悟与把握,并且这个环节还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修炼。

4.教后《雨霖铃》反思 篇四

雨霖铃 同前案此,雨霖铃 同前案此宋德方,雨霖铃 同前案此的意思,雨霖铃 同前案此赏析 -诗词大全

雨霖铃 同前案此

作者:宋德方朝代:元体裁:词 金莲七朵。自甘河等闲参破。丘刘谭马,孙王郝太古,许来同坐。两个披毡真侣,更漏泄、祖师因果。绽玉蕊、万朵齐芳,香满人间瑞烟锁。天元甲子休空过。正群仙出世交相贺。全真户牖深奥,端的处、要忘人我。枝派后分十九,住丹台、姓字名播。功与行,但欠丝毫,上界未容我。真禅赞,而此首亦咏七真之词,因疑此首亦宋披云作。

5.《雨霖铃》导学案 篇五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作

2、诗歌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

(四)、合作探究【审问·慎思】 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领悟诗歌情感,通过合作探究把握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深深的离别之情,提高审美能力。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酒欲饮无管弦。

(二)、熟读诗歌

1、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2、散文朗诵

(三)、自主学习【滴水石穿·夯实基础】

1.整体感知诗歌,词中哪句话是反映中心的主旨句?

1、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鉴赏全词。

2、赏析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五)、巩固练习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六)课堂小结

6.《雨霖铃》教法之新尝试 篇六

心理学表明: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也谈到:“缀文者情动于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足可见情境对于作者和鉴赏者的极大作用。所以笔者在教学中把情境的创设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开门炮, 增强他的轰动效应, 从而使作者寄寓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起学生心灵感应, 逐步达到由境入情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美读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说:“读骚之久, 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 涕夷满可襟, 然后识‘离骚’否则如戞斧撞钟翁耳。”读《离骚》如此, 读诗词亦当如此。三分诗, 七分读。

在教《雨霖铃》时我首先播放教学录音。朗读者情意盎然的朗读, 加上那幽怨的, 如泣如诉的小提琴的配音, 顿时, 悲切的情感氛围便在教室弥漫开来。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并不由得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作者的感情为何如此哀伤? 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词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一连串的问题迫切需要一个个答案。这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被激发起来了, 特定的教学情境便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我便顺势而下, 向学生介绍柳永坎坷的一生以及创作背景, 这样学生对词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便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的要求。这时, 我便让学生先齐读一遍, 然后针对学生读不出感情的地方进行指导。特别是对这首词一些领字的指导, 如:竟、令、更那堪、便等词, 读时把声音相对延长, 稍加停顿。之后分别找一男一女两位学生诵读, 然后让学生评读。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朗读, 学生不但掌握了读诗词的技巧, 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而且还理解了词意, 体会到词中的悲切之情。

如果没有充满感情地朗读,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情感, 只是靠教师拿着放大镜和手术刀, 做一次诗的剖析, 讲解字词, 或是机械分析表达技巧, 那么整首诗就会被弄得支离破碎, 学生何来兴趣可言, 更别说感受古典诗词的美了。所以说, 美读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领悟。正如朱熹所说:“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得尔。”虽说朗读这种教法较陈旧, 但却是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领悟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品情

王国维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还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也是我们常说的意境。因此在指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赏析词的意境, 才能深入品味词所蕴含的情。

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 并巧妙加以引导点拨,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 何谓意境? (2) 这首词是怎样创设意境的? (3) 婉约派的风格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4) 词中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画面? 写了哪些景? (5) 情与景又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 讨论, 同时加以点拨。很快课堂中掀起了第二个高潮,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三、吟诵

婉约派词语言含蓄, 抒情细腻传神, 而且音律和美。《雨霖铃》这首词中, 为了把凄切悲伤的心情表达得更细致、传神, 作者运用了许多入声字来押韵, 如:切、歇、噎阔、节、月、设、说等字。但在普通话里入声字已归入了平声和去声, 用普通话来诵读难以体会得到其中的奥妙的。不过, 官话和白话却保留了许多入声字。笔者的所在地都是说白话的, 于是我又让学生用白话来诵读这首词, 在吟诵中学生不但体会到入声韵是怎样表情的, 而且对这首词的理解更深刻了。

四、吟唱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 一把是数学, 一把是文学, 一把是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赏析古典诗词, 悠扬动人的旋律, 很容易将读者带入到那特定的意境中, 引发共鸣。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体制给我们的学生带来的是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 如果把诗词改编成的音乐, 无形之中既达到了古典诗词的教育作用, 又有休闲放松的乐趣。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古典诗词, 感受着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 在歌声中感悟诗词的内涵,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笔者对这首词的歌谱稍加改动, 再加上一些京剧的腔调, 用自己圆润的歌喉唱给学生听, 顿时满座哗然, 学生非常兴奋。当我唱到最后时, 竟有些学生泪光闪闪。一节课便在歌声中达到了高潮, 收到了极好的共鸣效果。

五、改写

笔者在教《雨霖铃》时, 在赏析完诗歌后, 还设计了一个改写诗歌的环节。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 把这首词改成一篇记叙文或者记叙性散文。目的是通过改写的训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想象, 让学生再次走进词境, 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进一步体会这首词的感情, 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改写的文章来看, 学生注意到了文中的环境描写, 注意到词人和恋人分别时的神情、语言的描写, 特别是“今宵酒醒何处”后的心理刻画得很细腻, 把作者别离后见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那种凄凉孤独的情感通过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通过改写,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提高了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厚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又加深了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 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陆游有这样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觉得我对《雨霖铃》这首词的教学的新尝试, 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 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我想如果能将这种教学方法也运用到对其他诗词的教学中去, 学生定能在古典诗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1]王大军.诵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不二法宝.文学教育 (下半月) , 2007 (11) .

7.雨霖铃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词中意象,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重点)

2、理解本词虚实相生的用法和妙处。(难点)

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重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千百年来别离之情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今天就让我们轻叩古典诗词的门扉,来聆听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雨霖铃》。(板书课题)

说起离别我们学过很多的名句,你还记得吗?(出示课件并齐读)这些内容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现在请大家欣赏歌曲,然后再来回答。(播放歌曲)

听完之后,你有何感受?(凄凉哀婉,低沉感伤,悲伤无奈)大家有了初步的感受,我们来深入文本学习

二、出示目标(板书目标)

1、准确理解词中意象,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2、理解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用法和妙处。

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

三、解题并初读

1、《雨霖铃》出自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一词牌本身就有哀伤的含义,所以要读出这种情感。

2、(师有感情诵读)

3、请学生有感情朗读,看导学案诵读指导

4、抽学生朗读

四、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请同学板演答案

五、合作探究:

1、本词都写了哪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悲凉 烟波、暮霭、楚天

苍茫落寞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2、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杨柳”的意象。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最优美动人情意绵绵的一个意象。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杨柳,并经常用折柳表示送别之情,为什么呢?因为“柳”与“留”读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留恋”之意。

“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秋日的风是凉的,秋天早晨的风更凉,另外古人出行多在黎明时分登程,送别也在这一时刻,“晓风”意味着离;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另外“圆月”是团聚的象征,“残月”含别离之意。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这样,作者就通过写景,点染(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借凄凉之景表达悲伤之情!

六、当堂训练:

1、背诵并默写《雨霖铃》

2、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写作技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感情。B.运用白描手法,写人物动作、情态。C.运用人物行为,烘托离愁别绪。D.运用虚拟想象手法,表达深厚的感情。

3、下面对《雨霖铃》一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舍难分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一对恋人分别之时心心相印,只需以眼神示意,已不必用言语道别。

C.“念去去”句中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后面的“去去”二字叠用,读时需一字一顿,方能使读者体会出道路遥远,前途茫茫。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念去去”,“经年”二字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密有致。

七、课后小结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在这样的经典里沉醉千年又何妨!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用我们的深情诵读向那位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吧!(师生齐读)

板书:

雨霖铃

柳永 把握内容:

离别愁苦

别后思念 理解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

杨柳、晓风、残月 品味感情:

难舍难分

凄冷孤寂 掌握手法:

虚实相生

虚写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感情基调:

8.《雨霖铃》课堂设计 篇八

【课程分析】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词从风格上分为两大流派:豪放派、婉约派。提及婉约派,当首推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结束唐诗单元的学习、鉴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歌。要鉴赏词的艺术魅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词的发展脉络,掌握诗与词的联系与区别,把握词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深入鉴赏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教两个文科班,学生的思维活跃,感悟能力强,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较活跃。因此只要老师创设出浓郁的鉴赏氛围,搭设好层层深入学习的台阶,学生就能够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在课堂上充分展现每个人的风采,做学习的主人。

【设计理念】

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贯彻“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老师的诱导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和研究中掌握知识,学会总结,学会反思。诗歌鉴赏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考查两方面的内容:

1、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于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诵读、感悟、理解、分析,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形成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这既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需要。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2、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词的声韵之美。

3、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媒体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展示本课的教学流程、知识及方法规律的总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本节课的容量,力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

(教师)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我们已经走进唐诗的王国,接受了艺术的熏陶。今天,让我们再走进宋词的家园,继续这美的巡礼。

(点评:利用导语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对本节知识的重视程度,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实录:学生听老师解说,有的同学脸上露出认同感,求知的欲望。)

(投影):雨霖铃

柳永

二、分析探究

1、(教师)要想很好的鉴赏宋词,就必须了解词的发展史,词的文体特点。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0页内容。师生一起边看边总结。

(点评:了解词的文体知识,才能为鉴赏词作扫清障碍,这也是读懂作品的最基本的条件,教师要给与适当的讲解、补充。)

(实录: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在教师的指导下勾画重点语句。最后教师总结。)

2、(教师)投影:词的发展史及文体特点

(点评:让学生识记有关词的知识,为深入鉴赏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录:学生看投影,结合老师的讲解仔细体会,识记重点内容。明确学习的方向。)

3、(教师)由对宋词的了解中导入到对《雨霖铃》的学习,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点评: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一个必备条件。)

(实录:学生看课下注释,认真识记教师补充的内容。)

4、鉴赏诗歌内容(读—思—议—悟):

⑴师:结合注解自读诗歌,整体感悟。读时注意思考: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什么内容的词作?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点评:抓住关键词句,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是正确鉴赏诗歌的前提。)

(实录:学生自读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

⑵师: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其他同学作点评。

(点评:诵读的过程也是鉴赏的过程,要让学生敢于读出来,大声地读,声情并茂地读,有感情的在众人面前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实录:学生范读文本,情感的把握较好,其他学生的点评到位。再让大家推荐一位擅长朗诵的学生读一遍,非常好,全体鼓掌。)

师:全体学生齐读文本,让每个人都初步感知作品的艺术魅力。

(点评: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文本内容。)

⑶赏析上阕别时情境(边朗读边进行)

师:第一至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学生先自主思考,形成答案,然后小组讨论,完善答案,最后发言。)

生:深秋时节的傍晚,一阵骤雨过后,离别的人儿对这长亭,耳边传来凄凉而急促的蝉叫声。表达了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

小结: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凄。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营造了离别前的凄凉氛围。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点评: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中对抒情方式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师:第四至七句写了离别之人怎样的心情、动作?(生思考、探究并回答)

生: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夫却催促登船。足见其留恋之情深。

“执手”告别,手握着手,紧紧不放,泪眼望着泪眼,此时忆昔日欢聚,想他日离分,无语中又有多少叮咛嘱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伤心泪流,千言万语,塞满了喉咙挤满了牙缝,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执手……凝噎”是情态的细致刻画,应属于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哀婉缠绵、无比依恋、难舍难分的离别场面。而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拓展探究,苏轼在悼亡词《江城子》里,这样写他梦见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课本P64)异曲同工,也具有特别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那位同学能鉴赏一下?

(知识积累丰富的学生,能够与老师共鸣,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其他学生也拓宽了视野。)

师:(过渡)这是在凄凉、凄楚的氛围之下,所展现的离人离别时刻的动人场面。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离人的未来又将处于怎样的情景之中呢?我们往下看。

师:第九句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暮霭”为何“沉沉”?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生思考、探究并作答)

生:江面上,轻烟笼罩,浩淼空旷,傍晚的云气重重地下压,所以是沉沉的暮霭。给人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

⑷赏析下阕别后想象: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和上阙哪些语句相应?本句的作用是什么?

师稍作引导:重点看“伤离别”和“冷落清秋节”。(生思考作答)

生发言,师点拨总结:“伤离别”总括上阙“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的情。“冷落清秋节”与上阙“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相呼应本句既承上又启下,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表现出来,用“伤别离”点题,“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李商隐《无题》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

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一下。

(点评: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诗句是深入鉴赏诗歌的基础,这一点也正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实录:生踊跃发言,精彩者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生甲:今夜喝了别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胧胧的,酒醒后,将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晓,到了杨柳依依的岸边,冷风吹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

生乙:倚着船舷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习习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别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

师:这两个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岸柳(谐音“留”)晓风(寒),残月(冷),景物是孤单单、清冷冷的。这里虽不言愁,但景物已经打上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

师:第五至八句:“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千种风情”怎么会无处倾诉呢?

生:离开了心爱的人,自然没有心情去欣赏。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虚设吗?其实,不只是虚设,每遇“良辰好景”反而会引起对情人的思念,勾起无限的伤情。两情分离,欢情难再,知音难觅,凄凉倍至。因此,“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结:这是下阙离人设想的“今宵”和“经年”所处的景与情,是想象之境,是离愁的进一步拓展。

⑸全词总结: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词在抒发离别之情时,主要运用哪些表达技巧?

①全词既写了眼前的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情景分合,景为情设,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②虚实结合。上片的别时为实,下片的别后为虚。设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回味余地。

⑹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深入领会了本词的思想情感、艺术技巧,下面让我们饱含深情,再一次背诵全诗,感受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

(点评:教师只要抓住了引导作用的要害,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就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发挥极大的创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录:全体学生完全投入到诗歌的境界中,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3、老师播放音乐,师生一起饱含深情地诵读《雨霖铃》,要求不要看文本。

【课后反思】

1、这节课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体现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是互动的、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只要诱导得法,设疑贴近学生的实际,他们会表现出高涨的探究热情,课堂上从始至终都涌动着活跃的思维和热烈的情绪。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暴露出自己的一些知识缺陷,及时得到了纠正。

2、这节课最大的不足是指导诵读的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既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审美理念,形成健康人格。这确实需要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要上出高质量的课,既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更离不开再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革,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做教学的有心人。教然后知困也,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相长。

【《雨霖铃》课堂设计】相关文章:

1.《雨霖铃》的教案设计

2.课文《雨霖铃》教学设计

3.《雨霖铃》语文教学设计

4.《雨霖铃》教案设计范文

5.《雨霖铃》的教学设计范文

6.《雨霖铃》教案设计模板

7.雨霖铃的教学设计

8.课文雨霖铃教学设计

9.雨霖铃,让人情怀满腹的婉约词 篇九

《雨霖铃》上阙描述的是长亭中送别的情景, 用了很多景色的描写来烘托离别气氛。从寒冷的天气, 到日落的初夜, 再到蝉的悲伤叫声, 当诗人看到茫茫无际的海平面, 看到船舶还在催促自己, 不仅一时泪涌, 心中无限感慨。《雨霖铃》下阙就是诗人彻底的直抒胸臆, 表达自己心中波澜壮阔但是悲伤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离别之人的感受。循序渐进, 让人沉迷其中, 引人入胜。

一、寓情于景, 洋洋洒洒

诗人用很多形容词来描写景物。“寒”蝉和“骤”雨在通篇就奠定了基调, 情景的初现是那样的寂寥、凄清。“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更是体现了诗人不愿离去的情感, 将气氛渲染的更加惆怅、寂寥。夕阳、日暮二词也并不陌生。也有很多诗人喜欢用夕阳和日暮来表达离别之情。苍茫的暮色带着点点忧伤, 与浓浓的离别深情相互相映。暮色渐起渐至苍茫, 暮色的变化更能映衬出离情别绪。还没有彻底离别的时候, 诗人已经感受到了离别后的哀伤, 好似他即将成为孤独行走的彷徨者, 已经成为了无根的漂泊者。“晓风”和“残月”在作者的眼里也是那么的缺憾美, 不能圆满。古代人在离别时多为以船和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所以河水会大量的出现在离别的诗词中, 比如:“离愁渐行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又比如“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离别之时的心情非常难忘, 难忘又岂止是心情。这都是因为景物寄托了离别人的情感, 让内心的不舍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二、直抒胸臆, 难以言表

写景易, 言情难。情从心出, 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 便不能哀感顽艳。虽然情与景是不能分开的, 但是景毕竟只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寄托, 体现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写照。“今宵酒醒何处?”并没有了景色, 但是诗人在诉说“我醒了之后置身在什么地方呢?”这更让诗人迷茫又孤寂, 对离别后的日子了无任何期许。所以有了“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没有了想要陪伴的人, 所有的景物黯然失色, 就是没有意义的。

诗人最直白最畅抒胸臆的当属最后一句“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这句既体现了诗人的无可奈何, 也表明了内心的悲怆。一个没有回答的反问作为结尾, 让读者也有了共鸣和无言的情感。最后一句与《项脊轩志》中的“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执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表达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皆为切肤之痛的思念以及无奈的分别。就如同诗人所说的“竟无语凝噎”一样, 情感是那么的难以言表!但是却让读者感受到了深切的情感和浓重的思念。这样的情感让人在婉约处震撼, 在情深处哽咽, 更在惋惜处无奈怅然。

三、通篇婉约, 悲怆深切

柳永填词的《雨霖铃》极致地体现了那种离别后的深情厚谊以及悲怆却温柔的思念。通篇寓情于景, 洋洋洒洒地勾勒环境。而通过环境我们却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怀和情态, 烙印于心。虽说离别, 表面上看到的是冷落清秋、离人愁断肠的场景。但是通过这些描写读者感受到的, 的确是诗人的无尽哀思和重情重义的情怀。

诗人上阕与下阕相互呼应, 层层推进。用词非常的婉约, 有种淡淡的感觉, 但是表达出的情感却深刻绵延, 这就是婉约词的魅力。《雨霖铃》就是最好的代表作。这种词中我们没有看见过分的极致的用词, 但是读完后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体有着含蓄蕴藉的风格, 表达的情感也是隐忍而悲怆。伴随着音律的低吟浅唱, 那种情怀油然而生, 让人唏嘘不已, 以情动人。这首词看似在写离别, 其实是在吟唱爱情。在表达中读者也可感受到一种缠绵悱恻的愁怨和真挚。佛教中把描写爱情和闺阁的华丽辞藻成为“绮语”。而婉约词就是含蓄地在描写, 但是体现出来的也是浓郁动人、热烈真挚。写进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爱恨情仇。

四、结论

《雨霖铃》是流芳百世的上乘佳作。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层次分明, 语意明确, 铺叙景物, 倾吐心情, 绝少掩饰。还在于作词手法和散发出的婉约词的艺术之美。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美的文学, 它的乐感极强, 平声、仄声交错组合, 跌宕起伏, 节奏鲜明, 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字的平仄和音高走向与旋律的走向相呼应, 而诗句的平仄押韵又是歌曲节奏的创作依据;经典的艺术歌曲, 旋律与歌词相结合所营造出来的意境, 能使歌者与听众产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效果, 这就是让人情怀满腹的婉约词的魅力。

摘要:《雨霖铃》没有慷慨激昂的洒脱, 却有着婉约但是极富美感的深情。它的作者柳永是一位才子, 不仅熟稔音律, 个人经历丰富坎坷, 吟诵出来的诗词都是满腹情怀让人沉醉共鸣。风格鲜明独树一帜, 让人无法忘怀。他的作品甚至代表了宋词发展的转折点, 改变了宋词的全新面貌。他的词在民间流传甚广, 在词与曲的融合和艺术升华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发展了宋词的长调体质。而《雨霖铃》也是他众多作品中较为独特的代表作, 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

关键词:宋词,美感

参考文献

10.雨霖铃教案 篇十

高一语文组 田佳

教学理念:注重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开放自主合作鉴赏,培养会学。把握意象领悟情感,鼓励善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家作品,全面立体的了解作者柳永及其词作的意境和艺术风格。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2、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别绪。【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鉴赏词的能力。

2、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词的意境的鉴赏。

【教学内容与过程】 课前准备 任务(1):练习正确流利朗读; 任务(2):阅读注解疏通词句; 任务(2):收集整理词的相关信息以及离别题材的相关知识。

一、诗歌导入

以音乐为背景欣赏席慕容的诗歌《渡口》并谈谈感受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年华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中国文学作品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离别故事。像《渡口》像《雨霖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雨霖铃》,感受作者笔下抒写的哀婉动人的别离。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话别之作,当时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尽情十分抑郁,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

二、柳永知多少

(一)你所知的柳永的基本信息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二)共读柳永

读柳永

著者: 梁衡

柳永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说我考不上官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才,也一样被社会承认,我就是一个没有穿官服的官。要那些虚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吃酒唱歌。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多年坎坷,柳永终于灰了心,顺应天意,他便真流连于这烟花地,以妓为家,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不是他自绝于上,甘于 “下流”。事实上,他的词不是下流的俚俗,相反自有一种才子的放荡不羁,豁达明艳的境界。柳词愈是风花雪月愈见得情意深长。锥子装在衣袋里总要露出尖来。宋仁宗嫌柳永这把锥子不好,“啪”的一声从皇宫大殿上扔到了市井底层,不想俗衣破袍仍然裹不住他闪亮的锥尖,这真应了柳永自己的那句话:“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就像超声波探测,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伸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 1 6 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但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三、诵读品味,探究赏析

1、初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学生代表读,其他学生点评得失,然后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共同进步提升。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哀怨缠绵,低沉伤感,注意字音、语调、节奏。①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2、再读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配乐自由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三、你感我悟共赏析

(一)字斟句酌

选取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方法指津】

间接抒情:抓住意象---创设意境---体味感情 直接抒情: 想象情境— 推敲字词---把握细节 文本解读: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解析:这三句不但点出了离别时间,地点,环境,而且渲染了一副凄凉冷清的送别情境。深秋的蝉声非常的衰弱无力,几乎是哀鸣,尤其是在雨后的黄昏,更显苍凉。蝉的生命力在深秋也是最弱的时候,好像自己与情人现在的相逢似乎也接近尾声,同时也是自己人生的一个低谷。过去的交通条件不是很好,在分别的时刻,外面下雨,就是为我们的相逢争取到了时间,但是现在天公不做美,大雨骤然停止,加快了我离别的脚步,让我很无奈也很苦楚。为任务的出场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解析:与恋人在城外搭帐篷送别,却饮之无绪,食之无味,心理矛盾,痛苦,不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找着各种借口留恋此处,迟迟不肯动身,但是一个催字,让自己必须面对。不想离去,但是不得不去。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解析:此处的执手,相对于牵手和拉手,多了几分留恋,少了几分决绝;多了几分珍重,少了几分随便。情之深,意之切,溢于言表。泪眼人对泪眼人,伤心人对伤心人,柔肠寸断,悲痛欲绝。虽然只是执手静对,但是内心的悲痛,眷恋和无可奈何早已通过掌心传递给了彼此,在内心引起了共鸣。这里的无语有着太多的内容,不但是离别在即,过分的悲伤,让自己哽咽不能语,而且是离别时深深相爱的两个人之间有太多的语言,不知从何说起,更是送别时心有灵犀一点通,任何表白在此时此刻都太显苍白无力,无法尽括此情此意,“此时无声胜有声。””“相见时难别亦难,”“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解析:一个念字,表明这是对于离别后场景 的设想。去去,有绵长延续之感,随着所乘的舟船渐行渐远,自己内心的思念与留恋也愈来愈浓,千里烟波,表明了距离之远,以及对于前途的担忧,对于未来的迷茫。这里的两句景物描写有别于首句的景物,他是以景衬情,主人公暗淡的心情给天空水容都涂上了阴影。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通过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把对爱人的留恋,对前途的迷茫,对未来的担忧表现了出来。沉沉的暮霭是自己内心压抑的写照,楚天的开阔也对比出在自己的渺小与内心的空虚。此时此刻,望空凝思,虽无语凝噎,但是想到别后的种种,便是思绪万千,情意绵绵。“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解析:人生自古离别之时都是悲痛的,一个自古,把个人的,特殊的情感化为社会的、普遍的情感,让这种感情更加的永恒,更加具有感染力。同时,离别也点出了这首词的主题就是送别。人们都会分别,都会伤感,但是自己在这样一个清冷的秋天,就显得格外的浓重。离愁别恨更广,更深。江淹在别赋里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解析:古人送别必然会饮酒,借酒消愁愁更愁,我不知酒醒之后将在何处,将有何人陪伴?茫然无助,自己最亲最近的人已经远去,只剩下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是古代送别题材常用的意象,柳与留谐音,此处写难留的离情别绪。见柳树思人,离愁又生。晓风是清晨的风,清冷,透凉。此处风吹过来,不但吹冷了自己的身体,更吹凉了自己的心。残月,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是相辅相成的。况且这里还用残来修饰,表明了分别后的残缺,难以团圆。景中生情,表现凄凉冷落之感。

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解析:年复一年,便纵有良辰美景,谁与共欢?便纵有千言万语,谁与共话?此时还没有分别作者却假设长久分别后寂寞沉重的失落感和空虚感。作者通过设想,把别后的四重苦展现在我们面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现的是离别后无限伤感之苦;“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现的是无家可归之苦。“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表现得是无心赏景之苦;“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表现得是无人倾诉之苦。

(二)重难点强化

1、讨论交流:词中分别时的景物和细节描写都是确实存在之境,而别后设想未来确实想象之境,这样结合有什么好处?

明确:离别时设想离别后自己的痛苦,是为了表现自己留恋爱人,不忍分别,使得离别的场景更加逼真,离别的情感更加浓重,离别的愁绪也更加深刻,起到了强化离别时情感的作用。

2、练习巩固。指出下列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1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方法总结

眼见为实,心想为虚; 已然为实,未然为虚; 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五、意境再造,深化情感

上一篇:高中物理学科学习规范下一篇: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小结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