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个人反思

2024-06-19

课题研究个人反思(共6篇)

1.课题研究个人反思 篇一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_教师个人工作不足反思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篇1

一学期的工作转眼就要结束了,经历了忙忙碌碌,我的教学工作到底怎样,自身的问题又有哪些,静下心来,一点点剖析的之处。

在教育教学语言上,我说话的语速实则太快,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听过程中还不,记得校也说过,可是到现在我把缺点改正。

在备课,我以的想法与见解去写教案,而是注重了教材的格式与内容,教后反思也的去写而且的去写,缺少教师应备课能力与生活素养。

在上课,是板书设计环节还不怎么理想,对学困生的教导也有的,使对自我分析该问题的机会少之又少;单元检测也做得不,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不见。

在听课,学校对新青年教师实施了“青蓝”工程,要多向师傅请教与学习,可是我嘴上说的多上却做得少,言出必行,这不应该是教师的作风,我离名称还差的很远很远。

在教育学生,我方法欠缺,对少学生耐心。有时候或许是自我情绪的,在上课时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了不恰当的教育。我可以大胆的承认这是我的错误,我不应该带着私人的情绪去上课,更不应该以情绪去对我的学生。

在作业布置环节,不管是书面作业家庭作业,量有点多,听学生说比上学期的多多了,是书面作业;对学生课后辅导做得也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对校工作的安排与要求不见,不问,经常被动而不自发的去做,实为惭愧。

回忆着切,羞愧难当,一名老师要以身立责,身正为范。俗话说“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但有些小小的错误可以弥补,自我补救,以便自我。里也我,我觉得说得多了都会空话,别人看来的食言,与实践最好的例子。

在剩余四周的里,我要有耐心的耐心的去做的工作,把知识的海洋一点一滴的传授给学生,让填满双翼,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洋洋洒洒谱写的童年。“博学之慎思之 笃行之”值得思索、学习。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篇2

日常教学工作中,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经常提醒我们: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可以说,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成长的新起点。自我反思是建立教师反思系统的首要环节,也是对德育、教学、生活等对象展开反思的必要前提。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则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得以进行的落脚点。

1.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反思,提高教学预测能力和设计能力。

教学中,进行教学行为反思,提高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后,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反思,提高教学评价能力和总结能力。

2.在总结经验中,逐步形成自我反思习惯,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问题,记录反思。

(2)查找原因,实践改进。

(3)总结经验,撰写文稿,然后在同事间交流或在网络、刊物上发表。

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案例:某天,我教学诗歌《春天在哪里》一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当我讲到其中一个小节: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上。

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我请同学们朗读,体味,赏析。有同学说:“春天就在枝头上。”

正在这时,“小淘气”琪琪忽然站起来,手指着窗外大声喊到:“老师,我看到春天了,它就在枝头上,你看,树枝在跳舞呢!”我刚想制止他,可是已经晚了。霎时,五十多双眼睛不约而同地朝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有的伸长了脖子;有的站直了身体;有的踮起了脚尖……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窃窃私语的,小声议论的,手舞足蹈的……

这和我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截然不同。看到眼前的混乱场面,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血液迅速向头上涌动,眉头也不知不觉地皱了起来。刚想大声的加以制止,转念一想,难道我只有这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吗?

此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窗外,有的在仔细地观察;有的在认真地倾听;有的正在四处搜寻目标。他们的兴致正浓,意犹未尽,如果我现在出言禁止,虽然表面上会平静下来,学生的内心也会十分不情愿。莫不如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再随机应变。想到这,我不露声色,站在那,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们,让他们尽情地看,尽情地议论,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他们足够的表达自我情感的时间。

窗前的议论声,由弱到强,再由强转弱,几分钟过后,波涛汹涌的课堂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几十双眼睛静静地望着我,静静地等待着……我想:此刻,孩子们心中都在想些什么呢?在等待我的批评?在等待我的宽恕?还是在等待我继续讲课?大概是前者居多吧。可能是我的沉默让他们无所适从,孩子们开始不安的躁动起来。我觉得此时是该我发言的时候了,我故意咳嗽了一声,看到几个孩子立即挺直了腰,坐直了身体。

我轻轻地问到:“看完了?”“看完了。”孩子们也轻声地但是小心翼翼地回答。“谁能把刚才看到的景象说一说,并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听了我的问话,几个孩子竟然悄悄地长长出了一口气。接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打消了顾虑,思维再一次活跃:“我看到春天来到树梢,枝条变绿了。”“我看到春天来到操场上,小草发出了嫩芽。”“我看到春天的风吹到窗前,吹到我的脸上。”“春天在我们身边,看,我们的衣服变薄了。”“……”待孩子们把自己的感受一吐为快之后,我又说:“大家谈地真好,不过你们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观察的?”小家伙们面面相觑。噢,原来他们也知道刚刚的做法不妥,竟然将错就错,一定要让他们吸取教训。想到这,我说:“今天老师留一个特殊的作业,把这节课发生的事情经过写出来,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这样,我把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教案,临时更改得面目全非,但是,却获得了意外的收获。

试想,如果按照传统的机械的备课观,按照精确的教案输出法,喝令学生回到课文中来,教学任务也会按时完成,这节课可能会是另一种完美的模样,但失去的却是对过程的体验,对方法的感悟,对学生的理解,也就失去了反思的乐趣。

反思既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基础,也是我们创新突破的起点。因此,我们不妨多加运用,多多体会。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篇3

从事数学教学已二十年多,在不断的摸索、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已经逐渐适应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并且深深喜欢上了数学教学这项工作,不敢说自己在教学上多么的有经验,下面仅谈一些感受。

一、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项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义的工作。

在数学课上,有思维深化,也有正误辩论,有积极的合作。如今的教学和我们小时接受的教学方式真的是千差万别,我们机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要求,他们个个使劲浑身解数,在展示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绎精彩而又真实的数学童话故事。不知不觉,挑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已经开始要求我坐到他们中间去听发言的学生讲课。在学生这种研究的劲头下,我怎么可能不被感染,也想好好研究一下这门课的教学,乐在其中,努力改变教学方法方式。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

很多时候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教授,习惯现成的接受问题,缺少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自己去解决的,还有很多题目,尤其是那些比较多的,看起来比较负责的,很多学生第一反映就是不会做,不会自己动笔去算,思考,试着去解决问题的。不太喜欢动脑筋,怕算。还有就是在做题时,有些同学对于错的题,错了也就错了,并没有在课后去针对错题分析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也可能会导致他再次出现这个错误,还有老师讲过的题目,没有好好的理解透,下次出现相类似的或者是变的稍微复杂了一些,就不会做的。课后缺少去反思,把里面的原理搞清楚的。

三、学生目的性不明确。

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数学知识点,学了这个知识带你有什么用,貌似生活中不怎么用得上的?学生还找不到学习的目标。从何学得学习数学没意思,作用不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我讲解了很多现实数学作用的例子,慢慢的觉得他们对学习数学比较感兴趣了,也认识到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

四、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说小话的情况,这也就会导致对学习内容会学得不彻底,理解不完善。在上某些貌似简单的内容,就不怎么认真听,感觉会的,其实考试的时候稍微换下题目就不会做了,或者是做错了。平时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讲考试的试卷,针对他们会出现的问题都经常强调的,慢慢的有点好转的。

五、学生学习心理问题。

学生对于自己有些盲目自信,对知识点听了一点就认为全懂,可到真正做题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这些那些的问题,这就是理解的不够透彻的缘故,学生不会一直认真的听,不够谦虚,容易半途而废的。

六、学生学习基础问题。

学生的学习基础,尤其是计算能力,太过依赖开计算器等辅助工具,从而缺少了计算能力,碰到一些计算难度比较大一点的题目,就不会做,或者是算错的,这就是他们普遍的毛病。还有些同学以这个为借口说自己基础差,听不进去的,从而一直不愿意学习数学的,久而久之,数学越来越差了,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这类学生,我经常找他们单独谈话的,让他们知道数学的重要性,重塑学好数学的兴趣。

总的说来,自己懂得数学教学方面的知识还太少,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以后的工作中还应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研读教材,深入把握教学核心,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大脑,是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合格教师。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篇4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回顾了自己在本学期里所做的工作,认真反思,总结积累经验,希望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是一位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自身的教学工作,更要肩负起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工作。

社会、家庭把一个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的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我们老师,这是对我们当教师的多大信任啊,那么我们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爱我们的教育事业,乃至于爱我们眼前的每一位学生。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有了对班级、对学生的爱,才能凭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用恰当、灵活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培养好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工作中,我虚心向他人学习,努力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认真备课,教法力求灵活有实效,让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在上好课的同时,细致地批阅作业,并帮助学生及时订正。课外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让学生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我努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中。与学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协助管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民主、自主的竞选后,在班干部上岗前,要作好岗前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或效果)。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老师去指导、去组织。因此,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它渠道,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下一步决策。

柏拉图说:“教育者的品质为教育成功的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我努力从小事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低年级儿童缺少自主意识,教室里有时粉笔掉地上或地上出现果壳纸屑,很多学生都不会自觉地去捡,于是我就以身示范,自己捡、自己扫。学生看到后,纷纷跑来帮忙,我就趁机表扬、引导,让他们意识到维持环境的洁净是大家的责任,是大家的光荣。以后,学生都能很自觉地保持教室的洁净。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却更需要耐心和细心。我热爱每一位学生,他们和我是平等的,我尊重他们,也努力地去了解他们。平常课前课后,尽量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聊天,听学生反映,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谁进步了,给予表扬和勉励;谁退步了,给予点醒和鞭策;谁生病了,给予关心和爱护;谁有困难,给予帮助和安慰。让学生亲近自己,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在工作中,我发现与学生交谈,特别是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把握学生心理,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这一点受自身年龄、教学经验影响,我还稍嫌稚嫩。因此,我正潜心研读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教学资料,学习他人宝贵经验,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上面的五彩斑斓总是慢慢积累,现在的底色将注定其基础色调。红则愈红,黑则愈黑。而我希望我带给学生的的一片晴空、绿地、清水这些最纯洁、最美丽的画面摆在我面前时,我会更加努力地迈好每一步。

2.课题研究个人反思 篇二

(一) 马克思已经对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进行了原则的区分

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吗?以目前的理解确实如此, 它们在语义上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已经对它们进行了区分, 一个经典的说明是《资本论》中的一段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 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 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 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 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在这里, 马克思明确地区分了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 指出在否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后, 不能再建立私有制, 但是, 要在“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种个人所有制显然是指生产资料而不是生活资料, 但不再是私有制而是公有制的形式了。

由此可见,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不是相同的概念, 而公有制也可以是一种个人所有制。他的这种观念不是偶然的而是一贯的。在他的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写道:“在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下, 许多生产工具应该受每一个个人支配, 而财产则受所有的个人支配。现代的普遍交往除了受全部的个人支配不可能通过任何途径受一个个人支配”[2]。这里他所说的“个人支配”显然是指生产资料而言的。在1861年至1863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写道:“因此这种对立形式一旦消除, 结果就是他们社会地占有, 而不是作为各个私人占有这些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只是生产资料的这种公有制的对立的表现。……如果单个工人作为单独的人要再恢复对生产条件的所有制, 那只有将生产力和大规模劳动分割开来才有可能。资本家对这种劳动的异己所有制, 只有通过他的所有制改造为非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 也就是改造为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 才可能被消灭”[3]。这一段话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非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也就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在1871年的《法兰西内战》中批判资产阶级对巴黎公社的污蔑时, 说得就更加明确了:“他们叫喊说, 公社想消灭构成全部文明基础的所有权!是的, 诸位先生, 公社曾想消灭那种将多数人的劳动变为少数人的财富的阶级所有权。它曾想剥夺剥削者, 它曾想把主要用作奴役和剥削劳动工具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变成自由集体劳动的工具, 以实现个人所有权。但这是共产主义、‘不可能’的共产主义啊!”[4]。这里马克思更是把没有“奴役和剥削”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作为“自由集体的劳动工具”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了。

应该说,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公有制论述并不多, 他不愿意更多地设计未来社会是因为他严谨的科学作风, 他无法预见革命之后的所有变量。但他反复提到公有制中的个人所有权问题值得深思, 因为他也提到过“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而“什么也不据为己有的占有是自相矛盾”[5], 这说明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可能排除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那么在现代公有制社会中应该是什么样的个人占有呢?显然应该是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但这种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已经超出了私有制的界限而进入了公有制的境界。这可能是马克思明确区分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的原因。

(二) 私有制的本质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私有制。私有制的观念应该是从一系列具体的私有制抽象出来的概念。具体的私有制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私有制的概念应该是这三种私有制的抽像。脱离了这三种私有制, 它就成了不真实的抽象。但是目前我们对私有制的理解恰恰是建立在不真实、不准确的抽象的基础上, 即把私有制理解为一般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

存在不存在一般的、劳动者个人的、或小私有者的私有制呢?劳动者的个人所有者、小私有者肯定是大量存在的, 但是, 他们在任何一种私有制社会中都不起主导作用, 因此他们不能独立地决定社会形态。也没有一个全部由小私有者组成的社会。他们要么从属于奴隶制 (平民) , 要么从属于封建制 (自耕农等) , 要么从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小业主、小商户、小土地所有者等) 。这些私有制的社会形态是由奴隶主阶级、封建领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所决定的、而不是由这些小私有者决定的。这些小私有者之所以被称之为私有者是因为他们的财产看起来与大私有者有着同等的性质和同等的地位, 但实际上却远非如此, 因为他们不能去压迫或很少剥削别人, 却常常受到大私有者的盘剥 (例如茅盾著作《春蚕》中的老通保) 。他们只是大私有者的陪衬并成为后者存在的理由。因此, 这些个人所有者不能成为私有制的代名词, 更不是私有制的本质所在。说他们是私有制社会中的个人所有者似乎更能概括他们的地位和处境。

所以, 私有制的本质是由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三种社会形态所决定的, 它的核心是建立在压迫和剥削基础上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这才是私有制的本质所在。如果没有了剥削和压迫, 私有制就会改变自己的社会性质。在私有制社会中, 造成这种压迫与剥削一方面有政治的原因, 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有经济的原因, 是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属性所决定的:即财富越是集中、它就越容易积累。在资本主义社会则是由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或一般积累的规律所决定的 (见“资本论”) 。人们在各种私有制的社会形态中总是处于政治的和经济的必然性、盲目性之中。但社会的发展也促使人们从这种必然性和盲目性中解放出来, 从而最终埋葬剥削和压迫、埋葬私有制, 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个人所有制——现代公有制。

总之, 私有制 (Priviate ownership) 和个人所有制 (Individual ownership) 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既往的社会形态中, 他们往往互相混淆甚至通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化, 他们的分化和区别也是必然的。

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与现代公有制

(一) 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是现代社会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是生产的基本条件, 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自从人类脱离了动物的自然脐带 (原始公有制——在劳动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 而成为阶级社会的个人之后, 他 (她) 的存在就由自然条件转化为社会的物质条件——首先表现为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它是生活资料的源泉。仅仅依靠生活资料的人就必然地依赖于占有生产资料的人、而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中的个人——法人。这种依赖性是社会压迫和经济剥削的根源、也是扭曲人的本性的根源。所以现代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应该是具有生产资料的个人, 唯此才会具有他 (她) 应有的民生、民主、和相应的文化和道德基础, 也才能建设一个“法制”和“德制”相结合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抱怨我们社会中个人素质的低下, 却常常忽略塑造个人素质应有的物质基础。马克思非常清楚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对于社会中的人的重要性, 所以才把个人所有制视为现代公有制的基本要素, 由此产生了他“人本主义”的思想渊源。

(二) 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性质

至于这种个人所有制的性质, 如前所述, 它既可以是私有, 也可以成为公有。这取决于主导社会的统治阶级。在既往的私有制社会中, 由于起主导作用的阶级是私有的, 它便赋予了这种个人所有制以私有的属性 (这是马克思把小私有也称为私有制的原因) , 即它可以无限制地扩张、从而侵犯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也可以随机地失去它而成为别人侵犯的对象。但是如果建立不侵害他人的、以社会共同利益为目标的、全体社会成员的个人所有制, 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的自由联合, 就必然改变个人所有制的性质, 成为现代公有制社会的基本要素。

现代社会, 人们思想观念中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把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混淆起来。这种混淆的结果一方面使我们把消灭私有制理解为消灭个人所有制、即消灭一切形式的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这就是传统公有制。在这里, 消灭私有制是正确的;但是消灭个人所有制却剥夺了个人进行生产和赖以自立的物质基础, 违背现代社会构成的一般条件, 同时恢复了在劳动或者工作中的个人占有、形成经济体制僵化和不正之风的泛滥, 是当代社会主义从兴旺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 二者的混淆也使人们把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必要性看作是私有制的必要性, 从而把私有制重新看作是神圣的、永恒的东西。这就使那些应该被消灭的私有制的弊端, 把剥削、压迫、腐化、堕落等等也一起被当作神圣、永恒的东西重新供奉起来, 从而使私有制卷土重来。

(三) 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与公众利益的统一

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和公共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这是一个最明显的道理。社会是由各个个人组成的, 没有个人哪里有社会?个人的富裕是社会富裕的先决条件、既可以促进生产、也可以促进消费, 是生产发展的两只轮胎。私有制社会是和公众利益矛盾的社会, 但即使在私有制社会中, 个人财富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如果贫富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 就会引起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这些危机总会促使人们逐渐觉悟起来, 从而不断地消除剥削和压迫, 改造着私有制社会的劣根性, 从而使个人所有制不断地和公众利益和谐与统一起来。只有这样, 社会才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四) 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统一

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资本的扩张是社会发展的潮流, 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那么既反对资本主义——大资本家、又尽量避免以国家资本组织大生产, 这是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呢?这种认识是概念化的, 社会发展的现实早已超出了这种概念。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和大生产的统一就是通过“联合”来实现的。现代西方社会的大公司、跨国公司其主控资本家的股份一般地也只占少数, 主要是靠社会资本 (包括金融资本) 即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也已经超出了过去的垄断与独裁的治理观念, 逐渐走向民主与公平。这种普遍联合起来的大生产已经或正在改变着资本主义的性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

总之, 社会化和公正化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正在从私有制的躯壳中脱颖而出, 成为现代公有制。

三、传统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对立和统一

在整个20世纪中, 传统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对立与斗争大约经过了一百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人们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泥沼中挣扎, 贫穷和战乱折磨着人类。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思维和雄辩的理论提出了公有制的伟大理想, 照亮了前进的曙光。反剥削和反压迫的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社会的洪流。革命者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舍生忘死、申张正义, 除恶反霸、破旧创新,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社会主义社会, 使一些极端落后的国家迅速改变了自己的面貌,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是, 在取得革命成功之后的日子里, 他们却如困境中的英雄、失去了利剑的勇士, 在“和平竞赛”中渐渐处于下风, 甚至在“和平演变”中败下阵来。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在反对私有制的同时也反对个人所有制。他们苦心积虑地排除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建立和维护传统的公有制, 实际上却形成了在劳动或工作中的个人占有[6]——它不是现代公有制而是原始公有制的现代翻版, 是不正之风和经济体制僵化的根源。现在,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地恢复着公有制社会中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资本主义社会在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开始确实曾经“吓得发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使资产阶级及其学者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思。自三十年代起的凯恩斯革命就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与改良, 其中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也促成了这些改革与改良的成功。这些改革, 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加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发展公共事业并减少失业;在分配方面开始向劳动者倾斜, 限制资本的过度膨胀, 反对垄断和独裁, 并放宽资本准入, 吸收劳动者入股;在管理方面不断改进公司治理法规, 体现正义与公平;国家则提高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加强了社会的福利保障。……这些在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的基础上实行的改革稳住了资本主义的阵角, 最后终于在和平竞赛中占了上风。所以资本主义的胜利首先是资本主义的改革与改良——使社会主义的魂附在了资本主义的体上, 才使得它在和平竞赛中胜出。

由此可见, 传统公有制和私有制, 都是在他们的对立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最后在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基础上趋向统一。但可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很少有人看到这一点, 他们把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胜利看作是私有制的胜利, 重新把私有制看作是永恒的、不可改变的制度, 并开始了向原始资本主义的复归。导致迅速加大了国内和国际的贫富差距, 加剧了社会内部以及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重新面临贫富不均与战乱的边缘。

总之, 把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混淆起来, 既造成了社会主义的失误、也会造成资本主义的失误。正确区分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 已经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四、我国的改革:建立“社会个人所有制”——现代公有制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开始了一个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又不同于传统公有制的改革过程。这就是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邓小平理论所发起的改革就是在不断地探索公有制和个人所有制相结合的不同形式。

(一)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

邓小平理论首先推行的是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其特点是: (1) 实现了农民对土地在承包中的个人占有, 但每个农民都有一份, 虽然地区和村落之间有差别, 但因地制宜是可以接受的, 是公平合理的。 (2) 长期固定不变, 并且可以由子女继承, 接近了土地个人所有权。 (3) 最后所有权属于国家, 它的农业范围之外的用途受国家控制, 这保障了它与全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这种土地的个人承包制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基本上解决了十亿多人民的吃饭问题。还解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大军, 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强大动力。所以, 农村土地承包是成功的, 直至目前, 它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 目前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浮在表面:它的性质是什么?是私有化吗?以“个人所有制”的角度看来它不是。它接近了一个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土地个人所有制, 是现代公有制的雏形。它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是在国家主导下的土地个人所有制,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自由联合——现代的土地公有制, 而不是由私有者掠夺和侵吞的土地私有化。唯此才能确保农民的权益并使他们共同富裕起来。

(二) 城市的承包责任制

城市企业单位的承包责任制开始也是在公有制的的框架下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 它对于加强企业的管理有积极的作用, 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 以后的发展就不那么顺利了:它加强了承包人的个人占有、却弱化了一般职工的个人占有, 使职工权益受到削弱, 并出现了大批职工的下岗和失业。它所引起的矛盾是大量的, 拉大了不合理的贫富差距, 增加了国家的负担。由于承包本质上也是一种工作中的占有, 所以就不遗余力地把它变为私有, 出现了承包——私有化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的普遍化、合法化, 就是产权改革的私有化过程。目前私有化所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说明私有化改革已经达到了它所能容许的界限, 产权改革需要更换理论和方式了。

私有化和现代公有制, 虽然都是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也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但他们差之分毫、却谬之千里。私有化是私有制的复归, 它对社会主义最终是不相适应的。常此下去, 共产党的领导及其革命和建设成果将会被否定, 国内的政治稳定就会受到破坏, 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全盘私有化是一条危险的道路。

(三) 深化改革:向现代公有制发展

1.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私有化

建立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不能被认为是私有化, 因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排除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以国有企业为例, 它真的是全民的吗?不!它名义上是全民的, 但实际上是被它的职工以工作 (劳动) 的名义占有着。从普通工人到厂长、经理都是如此。工作的职位不同, 占有的程度也就不同。它的主人是国家吗?这也是名义上的, 实际上是具体的国家工作人员, 他们也是工作中的占有, 不是主人。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主人缺失”。虽然主人缺失, 但并不是没有人去占有它, 而是与之有工作 (劳动) 关系的人以工作 (劳动) 的名义占有着它。这种占有方式决定着人们对它的态度和行为——它造成了管理不严、短期行为、以权谋私、行业不正之风等等我们所熟知的那些问题。以这样的方式占有国有资产, 不管目前的效益如何, 它最终不能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至于它对全民的意义, 是和私有制企业一样的:都是提供产品、上缴税收和增加就业。所以, 在国有企业实现职工对该企业的个人所有权, 是把“占有”变为“所有”, 使职工真正成为这个企业的主人 (包括管理者) , 从而更好地组织生产、民主地进行管理和监督, 克服各种体制障碍和不正之风, 以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个人也从这种联合中获得了自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个人所有制”——现代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化, 因此它需要国家的宏观管理, 例如在分配制度和产权重组等方面。

2.对于已经“私有化”了的那些单位和企业怎么办

由于有了现代公有制观念, 对已经“私有化”了的企业也就有了治理和改造它的办法。这就需要按照现代公有制观念对企业逐渐进行现代公司治理。以更加科学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指导利润的分配[7], 使它逐渐失去其剥削与压迫的性质、体现公正和公平, 达到现代公有制企业的标准, 从而获得与公有制企业相同的国家待遇。这一过程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 在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3.对于没有工作的人怎么办

按照现代公有制的原则, 对于失业、待业的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由国家提供必要的、合理额度的生产基金、低息贷款等等, 以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这些资金可以从国企改革的资金置换中得来) 。并在此基础上、在生产的合作中形成他们的联合, 在国家主导和帮助下创立自己的企业, 从而实现充分就业。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体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也将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在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的基础上必然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并不是私有制所特有的, 它在现代公有制的条件下也是必然的。现代公有制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所以能够不断消除垄断, 实现更加健康的市场经济, 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 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3卷) .1975.832.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卷) , 1975.76.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8卷) , 1975.21.

[4]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四卷选集 (二) , 1972.378.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四卷选集 (二) , 1972.90.

[6]王孟山.马克思、恩格斯公有制理论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 (17) :126—130.

3.美国电影个人主义文化反思 篇三

关键词:美国电影;个人主义文化;反思

作为电影业的领头羊,美国电影的特点通常是科技超前,故事引人,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乱世佳人》、《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和《风雨哈佛路》,一直位于经典片之列。近几年的电影《绝命海拔》、《地心营救》和《歌曲改变人生》也受到观众的热议。以三部电影中的个人主义文化为例,反思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本文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综述个人主义文化,第二部分分析美国电影个人主义文化具体表现,第三部分反思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第四部分分析不足之处。

一、个人主义文化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写到:“个人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 高度重视个人自由, 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作为一种哲学,个人主义包含一种价值体系, 一种人性理论, 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美国的《独立宣言》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以说,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意义,它构成了人赖以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方式和存在状态。

中外专家和学者对个人主义文化的描述各有特色,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个人主义是指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尊严、个人的幸福、个人的利益和个人的自由。个人主义文化是指自我动机、自主选择、自力更生、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的文化[1]。个人主义文化是个人独立的文化,是尊重人和尊重人的价值的文化,是尊重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利的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可以指个性独立的自我意识,其核心是尊重人和尊重人的价值,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精神[2]。个人主义包括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并通过自我奋斗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等[3]。个人主义的特点就是自我分配与自我控制[4]。

二、美国电影个人主义文化具体表现

美国电影《绝命海拔》,讲述了1996年8名登顶珠峰队员的真实的悲剧故事。“冒险顾问”罗伯在机场和妻子道别时,自信的罗伯目光坚定,面带微笑,轻声细语,没有丝毫的惧怕;事业和亲情发生碰撞的时候,厚道的妻子珍妮虽已身怀六甲,却尊重罗伯事业首位的选择,把亲情暂时放到一边;当看到生还希望渺茫时,罗伯向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表达深深的歉意,以示家人在他心中的地位和对亲情的尊重;当提醒下山的最后机会到来时,罗伯的回答是:“怎么可以,人命关天哪,我绝对不会丢下道格”,于是奋力帮助道格,直到道格撒手人寰,用真实的行动证明了他对朋友的善良态度;善良的意大利邮差道格担心连累罗伯,悄悄松开自己身上的绳索环扣,坠入峡谷而粉身碎骨;当收到信息:“如果氧气不够,千万别上来”时,哈罗德不但没有听从劝告,反而毫不犹豫地把氧气送给了队友;遇到危险路段时,他们相互提醒,相互搀扶;暴风雪过后,他们相互喊着队友的名字,艰难寻找,力争提供快速帮助。尊重每位目标明确、能力超强、意志顽强、极度自信的队员,共同经受供氧不足,衣物贫乏,脑水肿和肺水肿的考验,一步步踯躅前行,终于登上珠峰的一幕幕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丹赫克托·托巴尔的作品《深暗》,讲述了如何成功抢救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的矿工的故事。以此为蓝本的美国电影《地心营救》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深陷地下的矿工守住生命的故事,另一条是抢救矿工生命的故事。被突如其来的矿难困在2000-3000米的深井中的33名男性矿工,若不是受到精神领袖马里奥大哥的鼓励,离心离德,争抢食物,相互厮打,伤及性命,悲观自杀,不可能度过与外界失联的最艰难、最黑暗的69天,并在与上帝“抢夺”生命的战役中获得胜利。食物、深井、信念考量着每位矿工的身体和心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位矿工以活着出去为目标,把生命最相关,只够三天的牛奶、水、饼干和金枪鱼平均分成33份,坚持吃了十六天,并用一起品尝肉卷饼、牛肉乱炖、三明治、大盘面、酒、牛奶、饮料和水果等的愿景的心理疗法,治疗饥肠辘辘,头晕目眩,奄奄一息;在地下2000-3000米矿井的5米宽的避难所里,氧气缺少,高温难熬,依然坚定绝处逢生的信念。坚强地活着,和父母、儿女、夫妻、兄妹等家人和朋友团聚,是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同时,井外的总统、官员、专家、媒体、救援队员、家属、朋友等组织起来的救援队伍,指导、建议、参与救援的每一步。皮涅拉总统派出部长和总工程师指导救援,并强调成功施救的重要性,因为“这届政府的未来,就取决于这个结果”; 劳伦斯部长、安德烈总工程师带领救援队,在只有百分之一成功的可能性的条件下,实施救援方案;家属、朋友支起简易帐篷,和衣而睡,急切盼望援救的好消息,因为“家人就是我们的一切”;媒体人员实况转播来自矿工“我们33个人都在避难所里,全体安好”的重要信息时,在场的人员兴奋得落泪、大笑、拥抱、举旗欢呼……尊崇生命,情感真挚,兄弟同心,一路冲关,创造了人类营救史上的最大奇迹。

电影《奎迪》中的男主人公阿多尼斯·约翰逊,是出身上流社会的年轻人,但他顶住其父亲是前世界重量级冠军的压力,不顾家人反对参与拳击运动,拜他父亲当年的对手之一——洛奇为启蒙老师和教练。具有与生俱来的拳击天赋,他开始了抓小鸡、跳绳、俯卧撑、上举、跑步等常规辅助练习,并参加了击打沙袋、和队友们面对面拳击的正规训练。在一次世界级冠军锦标赛上,面对经验丰富、身高和手臂占优势的世界级轻量冠军——瑞奇康兰,阿多尼斯·约翰逊输掉了第1轮和第3轮,更为糟糕的是,后被击到在地,左眼完全闭上,但是家人和女朋友的鼓励,教练和癌症奋力抗争的故事,立志成为拳王的信念支撑着他顽强地站起来,继续比赛,直到比赛结束。这部实现理想的电影,揭示了美国人对自由的理解。

为了追求事业的幸福,电影《歌曲改变人生》中来自英国的“傲娇妞”格雷塔和美国纽约的“落魄大叔”丹重振旗鼓、共同踏上一段浪漫而激情的旅程。丹遇到了家庭和事业的低谷期,青春期的女儿维奥莱特叛逆,穿着、言语、行为和想法令他费解;妻子马瑞安和他不和,离他而去;音乐跟不上时代,被公司解雇而失业。但是,当听到歌曲“你发现自己身处地铁月台,承受所有你能承受的逆境,把一切放在心里”时,他看到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于是说服格雷塔共同创作音乐、编排歌词、组建乐队,到华盛顿广场等地方表演,终于成功签约一家公司,重新回归音乐圈。改变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丹上演了音乐人事业成功的幸福故事。

三、美国电影个人主义文化的反思

美国电影中的个人主义提倡通过个人奋斗、自我依靠、开拓进取的方式,实现“美国梦”。轻视或忽视个人主义,可能带来行为的错位或相反的结果。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主义,并恰当地运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轻视人的价值,就是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用异乎寻常的心情漠视人类、集体或个人之间彼此需求、彼此满意的关系,把自卑和邪恶藏在他人的心中。应该摒弃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势力之交和酒食征逐,倡导上交不陷、下交不渎、道义之交、竹林之游和芝兰之交。

轻视人的生命,就是轻视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使人们漠视生命、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消极生存、病态生活与片面发展,以致于彼此间缺少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缺少身心的和谐,事业失败,生活痛苦,浑浑噩噩。因此,生命需要经营,用执着经营生命,守着云开见月明;用坚韧经营生命,梅花香自苦寒来;用豁达经营生命,千金散尽还复来。

轻视人的自由,就是轻视个人的能力和潜能,违背个人充分发挥和发展的意愿,操纵他人的命运安排或寄希望于贵人相助。因此,应各尽其能、各展其才, 让每位大学生都能如愿以偿。

轻视人的幸福,就是轻视真实的、完全健康的人的本性,轻视人追求更美好、更光明、更完善的人的本性。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改造和变革现存的错误、恶习的人的缺陷,追求社会变得更加完美。

四、结束语

美国电影的个人主义文化特征明显,为了证明个人的价值,人物集自信、善良、沉着、忍耐等优秀心理素质为一身;为了尊重个人生命,经常死里逃生,九死一生;为了尊重个人自由,经常挑战人之常情或社会习俗;为了获得个人幸福,经常历经磨难,直至最后成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电影通常高于生活。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吸取美国电影中个人主义文化的精华,反思其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由于事例电影有限,分析有许多不到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修补。

参考文献:

[1]李小芬.20世纪以前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演变[J].厦门大学学报,2003,(5):121-125.

[2]杨晓峰.从文学的视角看美国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J] . 河南社会科学,2009,(9):151-153.

[3]艾素萍,王庆.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表达[J].电影文学,2010,(19):15-16.

4.教师个人总结反思 篇四

毛主席说,我是靠总结吃饭的。没有总结,工作白做;没有反思,前进不得。现

在,站在新年的开头,在我市大力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的宏观背景下,在我校“提升内涵谋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引下,在高三即将奔赴

高考的时刻,回顾过去,总结过去,从过去中找到最给力的动力,从过去中再次

体验最令人纠结的感伤,给高三学生一个交代,给学校一个给力的高考答卷。

期末成绩分析

一、理科语文的位置:我所交的理科语文在全市除一中外,排名第二,我理科

共上线67人,高级107人,占高级的63%,按理说,这个成绩还是让人

高兴的,但是,如果看看排在第三的双语,和我们不是很大的差距,让我们又高兴不起来。曾经在心里根本找不到的双语,现在,我们的字典里要

有这个词了,所以,我们没有满足的理由,谦逊地看待这个名次,埋下头

全力以赴,才是我们的正途。

二、找到我的位置:我所带班级语文单上线共32人,双上线共10人,与9、10班相差3人。居第二,所包教学生7班,李士林,没有上线。8班史展,没有上线。在总分上线7班10人,8班6人的情况下,7班语文双上线较

差,王涛;8班语文双线较好,在总分上线,而语文没有上线的学生,7

班有王涛,李瑶,石健,8班有宁文刚。这样的语文成绩,喜忧参半,语

文成绩向来不稳定,考好了,可以小喜,但考差了,必须要从严、实上下

功夫找原因。

三、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经验谈不上,一些想法做法,可以说说。

1、必须有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不能仅停留在语文教材上,仅停留在一套又

一套的试卷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钻进试题的死胡同而没有生活的山川河流鸟

语花香,语文就没有东方的日出,因此,我给了他们最多的生活,来自新闻,网

路的,如去年逝世的钱伟长,还有学生熟悉的去年逝世的史铁生,红遍全球的英

国苏珊大妈,还有2010年的流行语等等,在我的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运送这些能

感染人,能熏陶人,能教育人的人物和故事,这些既成了提高学生智育和德育的材料,又成了他们写作的素材。

2、必须有一个落实的办法,这是将想法变成行动,产生效果的源泉,检查,老

师检查,学生自查,同桌互查,当检查成为学习助推器时,他已从中尝到检查带

来的进步。

3、不足之处,面对那些语文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真感到无从下手去提高他们,对他们没有很细致的投入指导,二是,在作文方面,提供给他们的优秀文章有点

少,本学期要加强。

四、下一步目标

必须保证除一中外,居第二的位置,且能达到高级的60%以上,同时在我校

年级中能达到双上线第一的目标。

专业成长分析

青年教师的成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三年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第二个三年就应该是一个优秀教师,第三个三年就应该成为骨干教师、成为教育专

家。我距离骨干还有很远的路,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还需多采撷。一年来,我在这方面主要做了,1、认真做好听评课,在听课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在评课中吸收老教师的合理建议,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技能

2、阅读了《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并以此完成了研修平台的作业,指导我语文课的设计和授课。

3、认真研究了新课改区的高考语文试卷,熟悉并掌握了此试卷的结构,赋分,能力要求,试题难度,并对学生进行了讲授,4、完成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获得优秀等级。学到了

frontpage网页制作,强化了PPT课间制作能力。可视化工具备课,三维目标教学,及多种模式教学的知识。

5.教师个人师德反思 篇五

《教师十不准》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 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素质:

一、更新教育观念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人类社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变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地进行着,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二、爱岗敬业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当今社会,有些人把名誉、金钱、权利看成是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法码,这些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想得到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才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最可宝贵的。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三、热爱学生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在学习了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后,让我更懂得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用心去爱每一位孩子”。也更得了对教育事业的无怨无悔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所有孩子的真诚无私的爱。同时

更让我感动的是: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老师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学习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不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要歧视成绩差的学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教育对象,把荣誉给每一个孩子。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古往今来,从教人员无论社会上称之为“先生”还是呼之为“教师”;无论众人评定他们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无论领到的薪水是多,还是少;在人们的眼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6.个人反思总结 篇六

5月23日,我矿准备二队发生了“5.23”的北翼胶带机巷留顶作业造成的瓦斯超限事故,事故的发生令人后怕,结合2002年“9.1”事故以及我队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这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故教训,在我的心理触动很大,我们要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责任,我作为生产班的班组长,首先要责任在肩,有担当,用科学的制度和方法、措施来带领员工真正能从事故中汲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日常行为,反思总结如下:

一、提高自身认识。通过队里的培训,使我有了一个全方位认识,进一步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深切体会和认识,为安全生产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认真参加班前会。作为煤矿生产企业,开好班前会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议程,通过开班前会每个值班干部和班长都要总结上一个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针对性的安排本班的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做好班前“五想五不干”和岗前风险危害辨识工作,并对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提出要求以及落实上一班工作中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处理情况。我要认真参加。

三、安全素养的养成。要利用周一安全例会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学习安全管理通报及文件、有关管理方面的政策和岗位行为作业规范,真正了解当前煤矿生产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养成高素质的安全思维;将“人人都是安检员、人人都是瓦检员”的工作落到现场、岗位、操作。

四、落实制度。认真落实制度的执行,就像安全生产月的主题中提到的“强化红线意识”一样。把制度落实在基层、落实在现场。

五、保证

上一篇:异性对你有好感的30个信号下一篇:作业指导书喷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