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态度调查分析

2024-09-16

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态度调查分析(精选3篇)

1.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态度调查分析 篇一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课态度 调查 分析

论文摘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在变化着,当目前传统的体育课向健康教育课转变的时候,大学生的态度如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体育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体育课的内容形式全国各高等院校却不尽相同,这种不同就给带来了学生对体育课态度和兴趣的差异。因此,研究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兴趣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兴趣及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兴趣,特对延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从中找出体育课向健康教育课转变的方案。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延安大学99-02级在籍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99-02级学生中随机抽样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73份,问卷有效率为83.6%,经统计分析,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2结果与分析

从体育课目的指标看,有44.2%的同学是为了应付考试,20.0%的学生为强身健体,20.3%的学生为愉悦心情,只有15.5%的学生为获得技能,这就说明较多的学生对体育课的目的不明确和对现行的考试方式方法有不同的看法。

从考试形式指标看,有37.6%的学生希望任课教师评分,30.1%的学生认为能用软指标评分,12.4%的学生认为应实行教考分离。从这些比例证明,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持不满态度,希望能对现行的体育课进行改革,实施他们所喜欢的项目,以娱乐为主,不要以硬指标考试为主。

从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指标看,业务能力强的为28.8%,事业心、责任心强的为38%,热爱关心学生的为13.6%,三者都具备的为53.8%。这就说明学生满意的教师应该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热爱关心学生的全面型教师,而事业心、责任强的教师,学生并不认为好。

从上课形式看,有60.5%的学生喜欢以自然专业班男女分班上课,25.7%的学生喜欢以专项班的形式上课,只有13.8写的学生喜欢合班上课,看来学生还是愿意用自然专业班的形式上课,这样会使他(她)们感到舒心、自然。

从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指标看,74.1%的学生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内,18.5%写的学生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内,只有7.4%的学生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锻炼时间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每天1小时的指标,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从对体育课喜欢的项目指标看,男生21.2%的人喜欢球类项目,女生31.0%的人喜欢健美操,21.5%的学生喜欢其它项目。证明学生的爱好男女存在着差异,更多的学生是为了能发挥展现自己特长爱好的机会,不愿受目前课中内容的约束。从喜欢的球类项目指标看,42.9%的学生喜欢羽毛球,26.9%写的学生喜欢乒乓球,三大球只有26.8%的学生喜欢,这就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喜欢运动强度不大,而且运动量小的小型球类项目及旱冰、舞蹈等,并不喜欢对抗性强的球类项目。从学生对体育课态度来看,17%的学生感到满意.83%的学生感到不满意,这说明现在所执行的教学计划已不适应目前学生的需要,只是处于无奈,不情愿地参加体育课学习,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延大学生中对目前公共体育课的内容形式多数表示不满意,虽然体育课是一门必修课,但它应以娱乐健身为主,不应以竞技考试为主,不能死搬硬套地让学生去学习有关考试的运动技术,应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示自己的爱好,以愉悦的心情投身到强身健体当中去,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受益奠定基础。因此,改革现行的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势在必行。

3.2建议

(1)改革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计划。延大现行的体育课教学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进入21世纪后早已过时.国家已下发了体育课应改为健康教育课的文件。因此,应在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制定出有创新意识的、当代大学生喜欢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计划.改变目前不适现状。

(2)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非常丰富,它的开展不应千篇一律,应有地域差异。陕北是块神奇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驰名中外的安塞腰鼓,以及陕北秧歌等都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同时还有无数的大山也是人们爬山锻炼的好场所。因此,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地方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3)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及氛围。大学是文化教育的摇篮,也是体育教育的基地,因此,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应建设充足的、设施条件好的运动场所,使学生一看到良好的锻炼设施,就有兴趣去锻炼。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及时报导锻炼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和新的锻炼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和教职工都能融入到经常的体育锻炼当中去。

(4)建立必要适宜的体育俱乐部。根据地方特点和学生的爱好需要,建立必要适宜的体育俱乐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俱乐部,充分发挥各俱乐部的作用.能组织更多的人参加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简单易行的体育锻炼.激发人们的兴趣,养成习惯,终身受益。

2.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思考 篇二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教育;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153—02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后简称《办法》)确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十年以上。免费师范毕业生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促进教育地位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的意义

1.体现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是普遍关心的问题。《办法》的实施,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改变“一流学生读理科,二流学生读文科,三流学生读师范”现象。政府大力推行《办法》是面對我国人才培养缺陷实施的有效政策。采取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

2.有助于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公平。近年来,大多数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点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趋势。教师职业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工资和待遇偏低,无法满足当代年轻人的追求,这更使西部和边远地区师资力量不均衡状态。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根据各地方的教育缺口,定向安排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充实西部和边远地区教师队伍。他们的到来,对于彻底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面貌,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公平具有现实的意义。

3.有助于实现贫困子女上大学问题,减轻家庭负担。国家虽出台了贫困生助学贷款政策,他们在校期间能顺利完成学业,但贷款偿还问题是毕业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无社会背景,可能在求职上遇到困难,出现贫困代际现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在校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能在一定程度把家庭情况差的弱势群体吸引到师范院校中,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则更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学习。

4.有助于师资队伍的提高,人才的培养。就免费师范生群体来看,“六所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在各省提档线平均高出省重点线30分”,免费师范生是优秀人才的汇聚地。“各部属师范大学要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要通过培养教育,使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为将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打下牢固的根基。”因此,培养其教授能力和师德,对于促进边远地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师范生免费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政策的实施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均衡,但其中也不乏存在诸多问题。

1.签订协议中存在的问题。免费师范生协议是在填高考自愿时签订,对未来缺乏定位,大多是父母要求签订,只为求暂时利益和今后有稳定工作。有些家庭不能承担学费,只为圆大学梦而选择从教,只有少数是自愿。免费师范生的不同初衷,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将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影响政府政策的实施效果。当前有不少师范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对教育事业不感兴趣,但巨额的违约金对于大多数来自贫困家庭的他们来说望而生畏,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学下去。

2.就业问题。《办法》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所在市(州、地)中小学任教,文件规定终究是小范围选择,这限制自主选择就业权利。此外《办法》还规定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农村的教育条件和设施落后,这可能造成免费师范生教学水平和质量在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限制。

3.学业问题。《办法》规定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对个人提升的鼓励措施。但读研的毕竟是少数,二年读完研的免费师范生并未在规定中差别与未读研的,如何保证优秀毕业生在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重视。此外,在高校中许多免费师范生自以为有“保护伞”,高枕无忧,通宵游戏时有发生。

4.教学技能培养的欠缺。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外,还需教学技能。大学期间虽开设了教学技能课,繁重的学业使其无法顾暇教学技能培养,教学技能课时偏少,无法提升教学水平。师范生大都来自农村,性格较内向,心理咨询工作的不完善弥补不了这缺口。同时,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少,缺少专业授课教师的指导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

三、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一些建议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个复杂系统工程,如何培养他们树立终身从教观念,提升其个人思想道德和专业素养,真正实现高层次人才服务于西部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开展诚信教育。开展这一政策对于改变西部和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政策宣传,清楚认识其目的所在,认识当前教育事业的瓶颈,不断扩大队伍群体,满足西部和边远地区的需求。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地任教,但大多在偏远贫困地区,这就存在教师工资普遍偏低现象,政策应大力提高教师工资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使其真正能够扎根基层。此外在宣传过程中应加强诚信教育。不少家长和学生抱着看热闹或先占位置的心态,并未在充分认识政策的情况下签署协议,也有的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误报”,以致在免费师范生中出现毁约现象。政策的实施是为鼓励从事教育事业,不断均衡我国教育发展状况。开展诚信教育,让家长和学生在明确目标、找准定位的情况下签署协议,使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保证教育生源数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情感教育和技能培训。从事神圣而平凡、艰巨而清苦的基层基础教育职业,需更深的爱和更多的忠诚。师范生具有职业情感,不仅利于他们自身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政策的落实。首先必须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在师生交往中获得共通感,激发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另外加强榜样教育的作用,以身边事迹感染免费师范生,以情动情、以德促德。其次,社会舆论应加大教师职业认同度,使教师职业获得良好声誉,促进对职位认可,形成坚信理念。最后,努力使其“内化”的价值取向付诸于一贯行动,思想得到升华。教师职业还需一定教学技能,必须加强技能培训力度。应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锻炼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在课余时间,可以邀请优秀的授课教师亲自点评和指导。

3.开设心理咨询协会和心理咨询信箱。大多来自于偏远山区或欠发达地区免费师范生更容易产生脆弱的心理,性格相对比较内向,需加强心理辅导。某些高校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某些学生可能认为去那的都心理有疾病,迫于思想压力不会去。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如何解决心理问题就成为学校难题之一。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无疑会撞出思想火花,开设心理咨询协会,增加学生的交流,这就避免了学生碍于面子或胆小的心理包袱,使其能敞开心扉,解决心理问题和实际困难。同时,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信箱,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让那些腼腆内向的学生能够以文字形式表达内心想法,避免面对面交流的顾忌,这就在轻松的方式下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也解决了学生的困境。

4.引入激励机制,实行淘汰制。《办法》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可分配到中小学任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长部分学生的惰性,这不仅影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也将影响今后从教的质量。免费师范生待遇的获得和支持,不仅依靠入学成绩,更需要依据其在校读书的成绩和状态做保障。因此应引入激励机制,实行淘汰制。对于读研学生可相对放宽其从教的年限,使其能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又可以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服务于西部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实行优秀毕业生可享受城镇就业的待遇,同时,从教期间加强对其的扶持力度,改善教学水平,使其能够紧跟时代要求,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对于那些在校期间表现不好、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应取消资格。这一机制的实施,不仅保证了生源的质量,也有利于提升我国整体教师素质和能力。

5.开设教育班,发展地方院校和非师范生从事教育事业。当今是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而教师是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的职业,对于那些今后求稳的学生来说,教师无疑是他们就业最优选择。免费师范生优厚的待遇更是吸引其之处。非师范生中今后想要成为教师的也不在少数,而他们缺乏教师技能和系统专业指导,这在今后想要从教可能受阻。为解决地方院校和非师范生的就业困境,应大力开设教育班,发展非师范生从事教育事业,对他们进行系统专业指导,增强其教师职业能力。针对想接受免费师范生教育群体,应签订协议,并根据协议退回相应的学费和住宿费,补回生活补助。这有利于弥补那些违约学生留下的教师职位缺口,也有利于发展更多人从事教育事业,壮大教师队伍。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国家对师范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是国家针对当前教育问题作出的重要决策,这一政策是个系统复杂工程,如何促进政策的合理化设计,以期提升免费师范生职业能力,坚固重视从教的思想观念,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新平.重视免费师范生职业品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8-01-09(11).

[2]曹彦.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思考[J].丝绸之路,2010,(14).

[3]刘洋.论培养免费师范生职业情感的意义和策略[J].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4]曲铁华,马艳芳.师范生免费教育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校长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态度调查分析 篇三

【关键词】幼儿 早期英语教育 态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74-01

一、取样及问卷发放

本研究分别选取东城区海河、华美、乐慧、实验四所幼儿园的家长进行了发放问卷调查,其中有三所为常规幼儿园,开设相应的少儿英语特长班,一所为专门的双语幼儿园。针对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本研究发放调查问卷65份,实际回收问卷58份,其中有效问卷 4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77.6%。

二、数据处理

收集的原始数据运用了Excel2003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家长在幼儿早期英语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是幼儿接受早期英语教育的直接驱动者。

1.年龄及性别分布

在45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家长中,年龄集中在26-32岁;其中有22位母亲,20位父亲,3位和幼儿是祖孙关系。从中看出,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家长不再选择由老人带孩子,而是亲自进行抚育和培养。

2.从事职业

参与问卷调查的45位家长中,大部分家长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所占比例为55.5%;有40%的家长所选职业为个体经营;只有少数家长选择自由职业,所占比例为4.4%。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父母所占比例最大。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在时间和精力上相对比从事个体经营和自由职业的父母来说充裕。

3.家长的教育背景

家长的教育背景和教育水平是家庭英语环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从两个方面考察,即家长的基本教育程度及英语水平。教育程度以学历为基本划分依据,英语水平则分为书面和口语两个部分。

(1)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参与问卷调查的共45位家长,学历为研究生的家长所占比例为11.1%,学历为本科的所占比例为46.7%,学历为大专的占比例为17.8%,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占比例为13.3%。本科学历,占到总比例的46.7%,大专学历占总人数的17.8%,研究生学历和中专及以下学历的相对来说少一些。家长总体学历层次较高。

(2)家长的英语水平情况

虽然父母的学历不断提高,但是英语水平并不是很高。本文从英语书面水平和口语水平两个方面对参与问卷调查的45位家长进行数据分析。

1)家长的英语书面水平

本文从四个选项来调查:得出家长的英语书面水平相对偏低,能为幼儿的早期英语教育提供有效指导的家长所占比例很小。

2)家长的英语口语水平一般,对基本的口语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基本都是单词组句。

(3)幼儿接受早期英语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孩子接受早期英语教育场所调查,家庭中进行的所占比例为53.3%,在幼儿园进行的所占比例为33.3%,从专门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进行早期英语教育的所占比例为13.3%。

孩子在接受早期英语教育中有兴趣且积极主动的幼儿只占总人数的17.7%,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幼儿占总人数的57.8%。所以培养孩子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四、家长在幼儿接受早期语言教育中的态度

孩子接受早期英语教育的年龄,有提早趋势。三岁以前就接触英语的所占比例为28.9%,让孩子在3-4岁接受早期英语教育所占比例最大,为48.9%。

家长对孩子进行母语教育,如学习汉语拼音、简单汉子或诗歌等,所占比例为88.9%。仅有5位家长选择还没有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母语教育,所占比例11.1%。

参与问卷调查的62.2%的家长对早期英语教育较为重视,但忽略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对英语教育的教学质量父母认为一般的占到总比例的47.8%。大部分的家长对幼儿接受早期英语教育有较高的期望值,对孩子接受早期英语教育的态度有60%的家长认为非常必要,全力支持;仅有0.89%的家长选择徒增负担,从不强迫。

五、父母对幼儿接受早期英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幼儿接受早期英语教育,首先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我们都要把握住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有所了解,且不可盲目根据成人的理解强加于幼儿去学习。其次,要将幼儿早期英语学习融合于常态的幼儿园教学环境中(前提是开设幼儿英语班的园所),做到学玩合一,兴趣的培养重于一切。再者英语教师要有专业化的素质,最好幼儿园配有专门的并且对幼儿教育有所了解的外教进行执教。最后,作为家长也要不断学习幼儿教育方法,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做到科学育儿,避免盲目无序。总之,幼儿早期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状,但是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建立在母语习得的基础之上的,在幼儿母语发展较为成熟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和建议科学的引导幼儿第二语言的习得与发展。

六、结语

上一篇:我的建议甄选作文下一篇:歌舞剧与影视音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