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通用10篇)
1.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篇一
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有“诀窍”
——对中段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与实践
【内容摘要】
审题能力的提高,对于解答数学题来说,尤为重要。如何在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呢?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做法:
一、计算题方面培养学生有多看、多想的习惯。
二、应用题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并且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五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细读题。
2、圈画关键词。
3、复述题意。
4、变换条件。
5、逆向思考。
关键词:审题能力习惯 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从一年级学生就开始教起,怎样认真读题,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实际上这就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到了中段,培养认真审题习惯的更不容忽视,虽然学生认识的字增多了,但却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凭借着已有解题经验或大概的印象开始做题,出现不该错的错误。这倒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我们把解数学题比喻成给病人治病的话,那么“审题”相当于给病人诊断病情,“解题思路”就相当于开处方,列式计算就相当于治疗过程,解题结果相当于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如何,固然每一个过程都很重要,但是你如果连病情都诊断不准,还能谈得上对症下药嘛?还能谈得上治疗效果吗?所以,追根求源,还是“审题”不认真,对于解答数学题来说,审题尤为重要。那么在中段数学教学中怎样来培养、提高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呢?下面我就计算题和应用题两种类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要求计算题要多看、多想,加强审题训练
1、重视计算教学中的读、看、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1)让学生多读多看。教材中的计算教学例题大多带有情景图或图文结合,教学时首先从情景图入手,让学通过对情景图的观察,说说“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等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对文字叙述和图文结合题要求学生审题时做到初读、复读和重读,学会仔细分析题目,画出重点的词句,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题意,避免被题目的某些局部特征干扰审题的整体性,给学生留足审题的时间。(2)让学生多说。我在教学每一种计算类型时要求学生会说计算的算理和过程。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因为不懂算理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所以,学生只有在计算的过程中明白了算理、算法和运算定律,才能便于灵活和简便运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求结果,而应不厌其烦地在计算前多让学生说说依据什么运算法则,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算里的理解而少出错误。
2、要求学生在计算中多观察、多分析.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两看、两想、再计算”。“一看”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啥数字,有几个运算符号。“二看”数字和运算符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如:508+3016÷29-156.看的结果是:有4个数字,有3 种运算,没有括号,可以断定这是一道没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再如:25×99+25看的结果:一是三个数,二是两种运算,三是有一个相同的数25,可以断定这道题应用乘法分配率简便计算,把25改写成25×1.这样就教会学生对题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分析,计算起来方法会更准确、更简便。所谓的“两想”就是:“一想”计算顺序,可采用划顺序标注法;“二想”数字特点和运算之间的联系,该用什么运算定律和法则,如:125×25×4×8,这道题是连乘,数字间的
特点是125与8的积是1000,25与4的积是100,然后1000×100=100000,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过程大大简便。有些题,还需要把数字进行分解,如:125×88就要把88分解成(80+8)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在连除运算中如:3200÷4÷25,就要观察到25与4的积是100,所以在计算时就需要加上括号先算乘积再求商,既简便又准确。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计算题型灵活多变,尤其是学习运算定律之后,更是易糊弄学生不知所措,所以计算题的审题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计算题算得准确、迅速。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小学生做题往往没有检查的好习惯,这就特别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检查的好处,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奖励,形成一种氛围。检查也算是一种对于审题的最后补救。
(二)应用题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一读、二圈、三述、四换、五、逆.提高审题能力。
1、加强读题训练。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正确指导学生读好题、读准题、读懂题,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就为审题和解题奠定了好的基础。读题的形式有多种,可以全班齐读,可以分组朗读,可以个别读,还可以男生、女生分别读,也可以由老师范读,阅读能力差的可以要求用手指着读。采用不同的形式读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去认真地审题、解题。训练学生读题时,要把题读准,不能任意添字、减字、破字、错读,关键的字、词、句要加重语气,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从而做到认真审题,正确分析条件关系。
2、做到圈、画。圈画,是为了弄清关系。在读的过程中可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来标示关键词语,“——”、“=”和“----”等都可以。明确题中哪些是已知条件,有几个;哪些是问题,有几个,还
应该注意挖掘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是哪些……同时还可以借用一些小帮手,例如线段图等帮助思考。例如,学校书法组有16人,美术组的人数比书法组的2倍还多7人,美术组和书法组一共多少人? 少部分学生列式为16×2+7,分析其错误是只注意了题目中“美术组的人数比书法组的2倍还多7人,”忽略了问题中“美术组和书法组一共多少人”关键词“一共”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划条件问题时,教师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在画线记点的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关键词语作必要的解释,从而使学生对题意进一步获得感知。再如,东村和西村合修一条780米长的水渠,东村每天修45米,西村每天修48米,已经修了8天,共修了多少米? 部分学生列式780+(45+48)×8或者780-(45+48)×8,“东村和西村合修一条780米长的水渠”其实是没有用的信息,因此在划题目有效条件时,这个“东村和西村合修一条780米长的水渠”就不用划了,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培养学生拨云见日的审题能力。
3、复述题意。指学生通过读题推敲后,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复述出来,要养成想说、会说、敢说的精神。通过说,学生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争论探讨,可以去伪存真,在思辨中加深理解,提高审题技巧。
4、变换条件。在指导学生审题中,教师可以灵活变通,通过一题多问、变换条件等形式引导学生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如:“同学们借阅图书,四年级借阅138本,比三年级多借阅19本,三年级借阅多少本?”教师可以提出:“哪个年级借阅的图书多?”“比三年级多借阅29本”改为“比四年级少借阅29本”,来拓宽学生思路,跳出题目研究应用题,大胆设想,不拘常规,突破思维定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逆向思考。从题目的问题出发逆向思考如何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就能减少错误率。例如“某县城到省城的高速公路全长320千米,普通公路全长18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公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3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看问题我们便知道求节省那就是要用“-”法,在“-”号前面我们应该放时间多的,减号后面放时间少的,这样就不会列错式子。如果没有从问题出发,学生很容易列错式子,题目数据多,没有理清思路就容易出错。
总之,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坚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经常提醒,慢慢培养,传授技巧和方法。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使用不尽。通过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可以让学生摆脱过去一目十行、看到问题就简单加减乘除的毛病,学会读懂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怎么做、怎样做,以很好地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做题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篇二
一、培养学生认真研读题干的能力
我国的试卷有一个共性, 不论是英语、语文还是数学, 都喜欢在文字方面下工夫, 设置一些干扰性比较强的词语来加强试题的难度,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看题, 就会发现试题本身并不复杂, 问题也很容易解决。
例如, 关于圆的知识中, 涉及到圆的知识点的题目基本都比较简单, 无非是变着法的求周长和面积。但有的试题就会在字面上下工夫, 学生要是不注意, 就掉进试题设置的“陷阱”中去。实践中曾有过这样的范例, 某次考试, 出现这样一道数学题, 问:圆的直径是3米, 问该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结果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把这个题目答错了。这是典型的没看清题干, 就动笔做题了。老师出题是偷换了单位, 好多学生就没认真看题干。过一目觉得这题太简单了, 就会粗心大意, 算出来的结果, 还是以米为单位。
为了避免学生范类似的错误, 老师在平时教学中, 要多训练学生仔细看题的耐心和能力, 避免在日后考试中犯这种低级错误。
二、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 读懂题意的能力
学生看到一道题, 要认真读题, 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 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开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一定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培养学生读题时不漏字、不添字的习惯, 培养学生细心学习的习惯。良好的习惯, 能使学生敏锐捕捉到题目中故意设置的一些细小障碍并顺利化解, 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例一:周末青少年图书馆上午来了208名小朋友, 中午有135名小朋友离去, 下午又来162名小朋友, 这时青少年图书馆有多少小朋友?
遇到此类问题, 学生一般对第一个问题比较理解, 但是加上第二问, 有时候就会力不从心。实际上, 学生还是没认真读懂题意, 老师遇到此类问题, 也可以引导学生, 第二个问题怎么和第一个问题转换下?可以让学生讨论下, 上午来了208名小朋友, 下午又来了162名小朋友, 那么一天总共来了多少小朋友呢?然后再考虑中午离去的135名小朋友, 这样问题是不是就简化了?通过这样的训练, 也可以让学生思维更活跃, 也明白转换的价值所在。
例二: (1) 一双球鞋原价100元, 现在增加到110元, 增加了百分之几?
(2) 一双球鞋原价100元, 现在增加了110元, 增加了百分之几?
在学生学习分数后, 这俩道题是有很大区别的, 假如学生不注意审题, 没抓住关键词, 没读懂题意, 这样的题目学生是很容易出错的。老师平时在教学中一定要训练学生抓住并理解关键词“增加到”和“增加了”。
例三: (1) 学校修一条水泥路, 已经修好全长的2/3, 距离中点20米, 问这条水泥路全长是多少米?
(2) 学校修一条水泥路, 已经修好全长的2/3, 距离终点20米, 问这条水泥路全长是多少米?
这俩道题相对比较复杂, 学生审题时, 一定要把握关键词“中点”和“终点”, 明白中点处是1/2, 终点处是1, 这两个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了。
三、培养学生领会生活用语, 从而提高数学的审题能力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现实生活是多样化的, 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用语并不规范, 但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因此, 数学老师一定要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用语与专业的数学术语让学生加以引导和解释明白, 让学生能明白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遇到相应的数学题目, 就会把文章转换的简单化, 从而减少犯错, 也提高了审题能力。
比如一些题目中会出现“获利10%、利润是10%、打九折出售、赚了10%、亏了10%、优惠10%出售、亏损10%、便宜10%、买四送一”等这样的术语, 这些术语看似复杂, 但是一转换成数学术语, 就变得简单多了。获利10%, 就是实际售价比成本多10%;利润是10%, 就是多出来的钱占成本的10%;打九折出售, 就是现在售价是原来的90%;赚了10%, 就是卖来的钱比成本多10%;亏了10%, 就是卖来的钱比成本少10%;优惠10%, 就是现在售价比原来少10%;亏损10%, 表示卖来的钱比成本少10%, 便宜10%, 表示现在售价比原来少10%;买四送一, 表示实际所付的钱是商品总价的80%。
四、培养学生对数学术语的理解和应用, 从而能更准确审清题意
数学术语是反映数学关系的专业用语, 具有较强的学科性, 学生既难理解, 又容易混淆。因此, 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采取分组的方式集中展示一些意义相近或相反的数学术语, 让学生通过比较、反思, 达到对比分化、沟通辨析, 达到对数学术语更好理解的目的, 为今后审题以及解题奠定基础。
比如, 让学生熟悉以下数学关系的含义:“A除以B”“A除B”“A被B除”“A去除B”。学生准确掌握这些数学关系, 对今后审题、解题会很有帮助。
再如, 在进行“行程应用题”的教学时, 先让学生明白“相遇”“相向而行”“同向行驶”“相背而行”“速度和”“速度差”、等数学术语。如果学生对上述术语都能深刻理解, 那么遇到行程应用题, 学生在审题和解题时, 就有坚实的知识储备了。
五、培养学生推敲能力, 感悟数量关系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审题能力的目的
数学是由一些术语、一些数量、一些文字及数量关系组成的, 它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特殊关系。在小学阶段, 文字题与应用题是典型的数学应用。因此, 学生在解答文字题及应用题时一定要仔细推敲一些关键词语, 通过对这些关键词语的感悟找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 从而更准确理解题意, 达到审清题意的目的。
3.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 篇三
综观2013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作文题型主要有两大类: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我们针对这两大类型谈谈如何审题。
一、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的审题
命题作文主要有单纯的命题和配阅材料的命题两种。但近几年由于命题作文在审题上难度较大,单纯的命题在2013年高考作文中已没有了,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也有点销声匿迹。2013年只有天津卷在一枝独秀,但作为高考备考,我们还是要注意一下这种题目的审题。
在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中,材料与命题的关系是我们审题的重点,材料往往是对命题的解释起限制作用,所以要重视配阅材料的审读。
对于配阅材料的命题作文审题,我们以2013年天津高考作文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审题。
(一)审清配阅的材料内容,明确材料的内涵
天津卷配阅的材料:首先对“学而知之”进行了解读,这里就是暗含考生,你的题目就是依葫芦画瓢,后面的内容对命题进行了限制,指明了方向。首先要考生确定“知之”中的“之”所构思的范围就是“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而“____而知之”中的空要写上就是上面内容的途径。
(二)审清命题作文中的题目
可以按照单纯的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____而知之”
1.逐字逐词研究题目,明确题目中各个字词的含义,初步了解题目的含义。如填写你“玩”,我们考生必须分析“玩而知之”这里的每个字的含义。“玩”,是知之的途径;“而”在这里是连接两者之间的关系。“知”,就是获取、掌握或懂得;“之”,就是“知识、技能或道理”。
2.分析题目的结构形式,抓住题目中心词语,仔细推敲,分解题目的暗含的内容。在这里你就要对“玩而知之”进行结构分析,“玩”,是知之的途径,“玩”是什么?“之”是什么?你如何把握两者的关系。
3.思考题目所提示的文章体裁,选材范围,中心内容。如果你写记叙文可以填写比如“打球,参加夏令营,做家务,给妈妈写信,做了一天的家庭主人,演讲比赛”等。不管怎么立意,一定要强调是通过以上这样“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如议论文写常规内容“实验而知之”,可以写实验能巩固课本的知识,实验能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实验还能培养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三)把握题目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明确作文题目意图,确定选材范围,中心内容
通过材料考生明确学而知之的意义,明确了“____而知之”的范围以及含义。在素材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横杠上可以填写“玩,交往,实验,旅游,游戏,读书……”,学生的生活范围有多广,就能填多少。
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新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给材料,给要求,不给话题。从形式上讲,材料给考生提供了构思的蓝本,“要求”给考生规定了构思的范围,免得考生思维无章法,成文太随意。它的要求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这种题型开放程度更高一些,它把话题的拟设权和选择权都交给了考生,这是高考作文的命题的主流。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的方法:
(一)明确材料的类型
在高考中题目所给的材料往往不同,但近几年来大多数材料主要是以下几种类型:1.平实的叙述性材料,2.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3.给几个不同材料,4.引语式的材料。
(二)推敲材料,要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理清材料蕴含的道理
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文章的灵魂。简单的说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当然有的材料给出不同的角度,但这些角度就是我们立意的依据。
1.推敲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理解材料的表层含义。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
2.寻找材料与生活的对应点,挖掘材料的内蕴实质,深入理解题旨。作文材料的主题是内在的,是对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不是随心所欲地可以判定、人为地“贴”上去的东西,更不是单纯地“主观意念”的产物。因此要想深入开掘材料的内涵及本质,还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将思维引向深入。比喻、寓言性材料是寓义性材料,其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要先概括材料大意,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
(三)审清要求语
命题人对作文提出的要求,是考生写好文章的前提条件。必须按要求去写,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近年来要求越来越宽泛,大多坚持“三自”的原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但也有作一些限制的,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自选文体”是告诉我们除了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外,我们还要注意文体的规范,即写记叙文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要像议论文,不能写得“四不像”。要求也是阅卷人的给分点,要有强烈的分数意识。
(四)明确作文题目意图,确定选材范围,中心内容
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中这种类型的作文可以说是一统天下,其中有两类:
一类由材料引出观点。
2013年广东省的作文就审题来说,角度可以多种多样,可从四种人的四个角度任选其一来写。比如从富翁的角度说,可以赞扬他的行善之心、慈善之心,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第一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对别人的信任和感激之情;从第二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要经过思考鉴别之后决定取舍等;从第三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当今的信任危机,进而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说虽然贫困但不受嗟来之食,有骨气。其中每个角度又可以引起其他一些小角度,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来写。
另一类对材料的内容就事论事或是一事一议。
如2013年江西省的作文: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字数700。考生必须以这三个现象来写。
4.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篇四
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申 报 人:所在单位:立项编号:结项报告
李 红
中牟县新圃街小学 2017-ZJKYB-X14-205
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下的调查测试十分重视考查学生阅读与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由此可见,审题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家长会后,一群学生家长围着我交流孩子的情况。家长1:“老师,我们家孩子太马虎,你看27+18计算时抄成72+18。”家长2:“老师,你看这题我们孩子会做,让选说法不对的,他选的是对的”。家长3:“老师,这卷子上的题,我们回家也没辅导,自己又做一遍全对,这孩子太马虎,这咋纠正他马虎的毛病呀?”……家长反映的情况,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许多学生做题时数字抄错,没看清清题目要求就解答,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盲目解题。确实,一些学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现象: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会。分析它的错误原因,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学生对题目的审题能力的欠缺,是缺少审题的习惯和审题的技能。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远离“马虎”,在数学学习中做到认真细心,感受数学的严谨,体会数学的魅力,发挥自己真正的数学能力呢?我们课题组成员在长期的教学摸索与实践中发现,教师在重视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使每个学生养成正确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学生审题能力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而学生之所以感觉解题困难,主要原因还在于审题不清,不理解题意或理解错题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应先从审题开始。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审题,认真、仔细、周密地推敲题意,并从大脑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建立与题目之间有效地联系。即了解、熟悉和把握问题,弄清已知与未知的关系,从而获取正确的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目的。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基础,任何数学问题都需要通过学生的认真审题才能予以解决,解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审题的正确于否。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中牟县新圃街小学一、二、三年级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低级学生审题能力弱的原因调查、分析。
2、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1.建立一套适合我校低年级学生提高审题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2.学生审题意识增强、能力提高、习惯逐渐养成。3.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四)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对小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依据。
2、调查法:访谈、了解学生审题能力弱的原因。
3、经验总结法:把初步的经验继续用于课堂,再次反思、概括、筛选,最后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行动研究法:在教学中不断实践调整,不断反思,从而总结出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7.4——2017.9))
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解,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形成初步的研究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2017.9——2018.3)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通过随堂课、观摩课、展示课等多种形式与大家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及时纠正问题并及时反思写出教学案例或反思。
3、课题总结阶段(2018.4——2018.5)写出论文,进行总结。
四、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调查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什么差?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以下几点: 1.识字量小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在读题时许多字不认识,读题时不认识的字隔过去;或读成其他字音,这样孩子题目读不通,题意不理解就会出错。有的孩子一看好多字不认识,就直接找到数凭感觉做题。
2.思维定势
有的孩子没有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觉得这题我以前做过了,按:“老印象”办事,凭经验做题。如:“请你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就和联想到“请你提一个用数学问题并解答”,凭经验解答而出错。
3.审题不全面
审题不全面是很多学生共有的问题。学生自己本来理解和会做的题目,由于不仔细而造成的差错,比如选择题让选择错误的答案,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此类学生主要还表现在做作业或考试时,跳题、漏题、计算符号看错、抄错数字等。
4.漏掉关键词
审题时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关键性字词,看错了题目,造成了感知的错误,因此解答不正确。如一次数学考试的应用题:小红和她的4个好朋友折纸鹤,每人折了5只,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学生列式是4x5=20(只)可见学生漏掉了小红。学生审题过程中关键词理解“错误”,以至于题意不对,解答错误。
分析了以上情况,就可以看出学生审题的失误,除了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外,还与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有关。因此,这就不能关靠责怪来解决,而是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
我们认为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实践,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坚持每天的共读·悦读
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有共读·悦读,包括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学生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在阅读中逐渐增加了识字量,个人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做题前先读通题目。
做题首先要把题读通顺,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着力指导学生学会读通每道题。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不认识的字很多,读题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先由老师范读,让学生跟读,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读题3遍后我都会让学生画出,题目中有几个要求,要我干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最后是做,即按照题目的要求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3.学会看图。
由于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非常缺乏,还须凭借具体事物或图象来进行逻辑推理。因此在学习中出现了表格应用题和图文结合的应用题,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学会看懂图意,理解图的内容。对于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我们引导学生先学会“看”,看清图上画了什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再学会“标”,把从图中找到的数学信息画出来,并标上序号。然后是“说”,将图意完整的说出来。最后在“做”,根据题意按要求解答。4.审题要全面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经常有学生没有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就做,一做就错。通过研究我们要求学生先看,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信息,画出关键词;再看一看要求我们做什么。然后再“想”,就是分析我们怎样按题目要求解题,然后进行运算。计算时要看清有哪些数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后再计算。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正确、迅速。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大有帮助,但还需要使学生意识的审题的重要性,坚持不解按照步骤进行审题、分析,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学习上还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传帮带,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五、研究成果:
通过本次研究,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自我审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更有步骤、更有层次性的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此次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不仅在平时的随堂课中强调审题,更是在新授课中也时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审题读题和看题习惯。在提高了低段学生审题能力同时也更加充实了教师的备课内容,在教学语言,联系设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六、存在问题。
当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有困惑和不足,学生在审清题目之后,一些数学知识还不能跟实际需要相结合,还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今后将作进一步的实践和更深入的思考。
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掌握和运用有效审题方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我们需要面对和继续研究的问题。
七、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陈国利;;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培养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23期
5.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篇五
通过几次考试来看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失去一些本不该失去的分数,我让学生们分析失分的原因,他们一般都简单的解释为“不会,问题太难,粗心,马虎大意”等等其实,根本原因不在于“问题太难”,更不在于“粗心”,而恰恰在于学生审题能力差。而这一般不明确给予方法指导,是自己忽视的环节。
自己感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
1、读题时读到关键词句还要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使学生在读题时就学会抓住重点句、关键词,理解重点句、关键词的真正含义,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2、在应用题中分析已知量,未知量,弄清他们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分析问题,整理问题的能力
3、注重转化,培养身体的.灵活性。如数形结合的应用题时,可把题干中的信息移植图形中,这样更直观。把应用题的信息通过图表反映出来
6.作文时如何指导学生审题 篇六
作文时如何指导学生审题(湖北教育征稿)
作文时,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一见文题就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有的学生看到文题后左思右想,却无从下笔,即使勉强成文,也是三言两语、不得要领;还有的学生看到题目后,不认真思考题目本身的含义,却绞尽脑汁地想以前是否写过,或在作文书上看过的类似题目,尽力回忆这些文章的样子;甚至有的学生因读不懂题目导致偏题。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审题。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作文时,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学生一见文题就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有的学生看到文题后左思右想,却无从下笔,即使勉强成文,也是三言两语、不得要领;还有的学生看到题目后,不认真思考题目本身的含义,却绞尽脑汁地想以前是否写过,或在作文书上看过的类似题目,尽力回忆这些文章的样子;甚至有的学生因读不懂题目导致偏题。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审题。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审题的具体任务包括对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及文章体裁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分析和推敲。掌握审题方法,正确审题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呢?你在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的经验或做法?…… 请你围绕某一个方面(不要拘泥于这几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或经验。稿件形式不限,论文、杂谈、案例分析等形式均可。文章要求原创,内容充实,观点、论据合理,篇幅3000字左右为宜,优秀稿件也可不限篇幅。请于2月5日前交稿,稿件发送至:jchtougao@163.com
7.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要领探究 篇七
一、良好审题习惯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的学习,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习,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很多的学生, 从小学升入初中乃至进入高中阶段后, 数学成绩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 甚至从数学的尖子生, 一下子成为了数学经常不能及格的学生。不能适应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这些学生的家长, 对此反应强烈, 科任教师也都在不断的思考。笔者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总结, 并从学生的作业和开始中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结果发现, 绝大多的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审题相当的不认真, 必须加大数学审题的培养力度。
1. 良好的审题习惯能够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数学能力。
数学的逻辑思维很强, 并且数学的逻辑思维具有层次性和严谨性。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需要学生对例题和习题的文字和符号以及图形等数学语言的正确理解和有效的把握, 然后进行规范的使用和表达, 用数学语言将解题的思路进行准确的表述, 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2. 良好的审题习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养成。
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系着数学学习效率的高低, 但是这些是与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为基础的。凡是能够对数学题正确而快速的解答出来的, 他们的审题能力都很高。如果学生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 在审题上出现很大的失误的话, 那么将会出现背道而行的现象, 离得出正确答案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审题正确, 思路就会不偏离, 学习效果才能提高。审题能力需要学生的知识储备做奠基,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为依托, 在思想上就要重视起审题习惯的养成, 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才能在数学解题中,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良好的审题能力会帮助学生学会反思, 提高数学分析能力。
多数的同学在数学解完题后, 就认为任务全部完成, 万事大吉了, 很少有同学能够回过头来去检查一遍。对于在解题的过程中, 该题的解题思路和途径是怎么得出的?该题考察我们数学知识的哪些问题, 解这道题的关键所在在哪里?是否在解题中受阻了?自己又是走出困境的?这就是二次审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个回顾与反思的过程, 是数学能力提高的过程, 是数学思想和方法升华的过程, 培养这一反思的审题环节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解题后的再审题, 是对题目的归纳和对解题方法的总结, 养成良好的审题和检查的二次审题的好习惯, 才能提高自己数学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数学审题能力要领总结
解题的基础在于认真审题, 只有能够对题意实现了正确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才能解题减少失误。笔者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对学生观察, 总结出一些关于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要领, 供同学科教师参考, 以求大家共同提高课堂效率。
1. 咬文嚼字仔细审题。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专门的术语的。数学学科的专门语言, 不是模棱两可的, 而是科学准确的, 不可以用同义词代替的, 所以审题是理解的关键。通过审题才能理解数学用语的特定意义。数学中的每个数字、字母、符号、上下标注, 括号的不同位置, 都有不同的意义。审图, 数学题中离不开图的辅助理解作用, 图中的线段的位置、角之间的关系, 都需要学生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去理解, 将题目中的条件必须掌握, 对于得出的结论深入的分析。
如“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60cm, 80cm, 则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为 () cm。”笔者发现, 多数的同学做错了这道题, 原因在于审题不认真。他们错在将三角形的“两边”, 看成了“两条直角边”, 就草率的得出答案“第三边为100cm”的答案。如果通过“咬文嚼字”式的审题, 会发现“三角形的第三边”是分情况的, (1) 若60cm, 80cm的两边为直角边时, 第三边的长为100cm;若80cm长的边为斜边时, 第三边的长为280的正的平方根cm。即正确答案为100cm或280的正的平方根cm。
2. 字勘句酌抓关键词。
数学题, 没道题都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几个词, 而是一句或者一段话。要想读懂题意, 需要审题, 弄清楚每句话后, 抓住段落的关键性、词。如, 虹光商店购进一批暖壶, 单售价16元, 获得丰厚。后为追求更多利润提高售价。若按每个暖壶卖20元, 每月能卖360个;若按每个卖为25元, 每月能卖210个。设每月卖y (个) 是价格x (元/个) 的一次函数。 (1) 写出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 (2) 不许积压商品, 售价为多少, 可使每月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提示: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通过审题抓住关键词 (1) “一次函数”。y与x的一次函数关系式满足条件的点为 (20, 360) 、 (25, 210) 。 (2) “利润”。 (3) 提示。“销售利润=销售价格×销售件数-成本价×销售件数”, 则, 总利润W与销售价格x的关系式为W=-30x2+1440x-15360, 其实就是在求W的最值。
3. 数形转换法。
数学题的审题, 笔者提倡学生做到“数”、“形”转换, 在数形结合中获的答案, 这就需要借助图的表征。同样几何题, 需要借助代数式表示, 图形数字化, 数形转换法这样的解题会更准确无误。
此外, 笔者对于综合数学题的审题, 要求学生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冷静认真的审题, 准确理解题意, 不断加强审题能力的锻炼,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黄新生.谈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重要性[J].数学通报, 2002, (3) .
[2]任樟挥.数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3]陈开龙.中学数学的反思性学习浅探[J].数学教学通讯, 2006, (7)
8.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审题能力 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244-01
小学数学的题干设置主要是由数学基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而构成的,而且在题干中出题人通常会设置一些干扰性很强的词汇来影响学生对题干的正确理解。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运用正确的手段并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学生从接触题目到理解题目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较高的理解能力和联系生活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适当的身体方法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1.1 养成读题习惯
当遇到一个数学题时,要首先告诉学生不要着急做题,要花一定时间对题干进行认真研读、思考,只有正确理解出题人的出题点和出题意图才能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要训练学生认真读题,读题的时候要做到逐字逐句、认真反复地阅读,要做到“读得顺、读得准、读得懂”。在此基础上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读题的同时能想到解题方法,同时能写出准确答案。因此,只有会读题,读懂题才能会解题,解对题。
1.2 认真辨别题干
在数学题干设置中,为增加难度,出题人通常会设置一些干扰性极强的字、词使文字理解能力较低、基础较差的小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出题意图,因此就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在平时数学教学和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训练学生辨别题干、抓住题干关键词的能力,准确把握题干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数学成绩。
例一:(1)“果农原有100个苹果,现增加了120个苹果,增加了百分之几?”
“果农原有100个苹果,现增加到120个苹果,增加了百分之几?”
例一中这两个题目之间仅仅一字之差,最终得出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认真审题,缺少平时系统的审题训练,没有注意到题干之间的差别,学生在解题时就会出错,平时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在平时教学和练习过程中,教师就要特别加强学生读题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审题时的耐心,锻炼学生耐心、细致审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迎刃而解。
例二:“粮仓原有1000 kg大米,运出650 kg,还剩多少克?”
例二中,题干与最后的问题之间的计量单位不同,若果没有认真审题,学生的作答很容易与题干中的计量单位相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1.3 准确理解题意
有一些倍数问题容易使小学生弄不清谁和谁之间存在倍数关系,不能正确理解题干的真正含义,甚至误解题意。
例一:“六年一班在植树节共植树216棵,是六年二班植树的2倍,六年二班植树多少棵?”在这个题干中,要抓住“是六年二班植树的2倍”这一关键句,接着分析谁是六年二班植树的2倍,通过题干可知216棵树六年二班植树的2倍,因此就可知六年二班植树的棵数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具体案例为学生讲解,同时辅助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最终达到熟能生巧。
2 运用正确方法
在平时数学教学和训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适当提高审题能力的方法,使学生能快速读懂题意,正确作出解答。下面列举两种常用方法。
2.1 列表法
例一:“5台机床,一小时可生产零件100个,现在增加4台机床,一小时可生产多少个零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讲题干分解为以表1:
通过这样的图表,复杂的题干就变得一目了然,学生也更容易对题目作出解答。
2.2 作图法
例一:“农场有公鸡36只,母鸡数量是公鸡数量一半的3倍,问公鸡和母鸡共有多少只?”同样我们是用线段作图法,就可将题干转化为以下形式
公鸡36只
母鸡36÷2×3=54只
从线段图中,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公鸡数量和母鸡数量之间的关系,再通过适当地运算,学生就可以快速地算出公鸡和母鸡的数量之和,从而完成对题目的作答。
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设置,将文字形式的题干转化为清晰的列表等清晰的形式,就会使学生清楚地了解题干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方便对问题进行作答。当然,这些解题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也要仔细领悟每种方法的关键所在,同时结合课上课下大量的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解题方法,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便会得心应手。在教会学生使用这些审题方法之后,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出不同的审题方法,这样才能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
任何问题都离开开生活实际,数学问题的设置更是如此。在一些数学问题的题干中,经常会出现生活中常用语。但是相同的术语在生活中和在数学领域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弄清楚这些差异,用数学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生活来解决数学问题,科学有效地将两者融会贯通才会使数学问题更好地解答。
例一:“一件衣服成本为200元人民币,售出后商家获利10%,问售价是多少?”
题目中“获利”一词代表这件衣服的售价比成本高出10%,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学生就可以快速的对问题进行作答。
例二:“一件衣服成本为200元人民币,上个月售价220元人民币,这个月便宜10%,问本月这件衣服售价为多少?”
题干中的“便宜”是指这个月衣服的售价比上个月便宜10%,而不是比衣服的成本便宜10%,准确理解这个关键词,就能快速写出正确答案。
由于这类词语学生意思比较接近,学生很难理解,容易混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这类生活中常用词语的收集并将其正确的含义告知学生,提高学生对这类词语的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对比、思考达到理解这些词语的目的,为今后审题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对题目的正确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对问题进行正确的作答,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对每个教学环节的细致研究,找到适合学生的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高贵兰.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小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1(4).
[2]王清.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审题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
9.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九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谈中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因此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首先要学好教材,奠定写作基础。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能够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且能顽强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能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我认为,情绪是推动学生写作的巨大动力,它需要我们精心地培养。因此我在作文课中努力创设愉快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当中,使学生入境生情,与学生的兴趣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激发作文的动力。因此在我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出优秀作文进行发表。为了能写出更多优秀作文,我首先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记录新人新事,从班内到校外,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到社会,然后进行合理的选材,写出优秀作文,再送学校广播室,这样会极大地刺激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的感到作文的份量,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
2.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在评议中不断进步
有句话说的好,“欣赏出天才。”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作为老师更为重要,老师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投入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在课堂进行讲评时,我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从而不断进步。对于内容新颖,语句畅通且有个性的写作在班集体中赞赏,以启发全班学生,并从中感悟到写作的好经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那些颇有进步的习作,以及经过老师的指导帮助的学生认真修改的写作在全班赏析,效果很好。
3.坚持多读勤写
平时靠积累,用时靠发挥,多读和勤写是平时积累,阅读可以扩大人的知识,增强人是知识素养,多读书,不断积累知识,使人博学多识,阅读是分开主次,要分清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略读,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范围,体验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和人生,同样为我们提供无法亲自接触到的写作实践和写作训练,这就要求我们要勤写、多练。古谚曰:“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常写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坚持勤写,首先要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长期坚持,写作能力大幅度地会提高。
4.持续激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特别是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励学生自查进步,所以对学生在作文中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劣作中的某一“闪光点“经常用给予夸奖,加以鼓励,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从而克服惧怕作文的心理,引导他们把生活体验,写作素材和写作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促使形成技能,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
10.如何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 篇十
摘 要:新课标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要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如何进行作文创新呢?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 写作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标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要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如何进行作文创新呢?
一、结合实践,激发兴趣
虽然学生都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因此,从七年级开始,学生就要致力于提高对作文的兴趣,从“要我写”变“我要写”。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写作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是说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者。许多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虚拟的事物来进行,但能力的获得,特别是一些实践能力的获得,虚拟的事物就很难完成了。它需要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比如我们可以把集体主义以知识的形式教给学生,却不能保证他会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关心他人和实际中按照所教的去做。写作文也一样,即使我们教给了学生一些所谓的写作技巧,但那些血肉,那些思想却要学生自己通过亲生体会去完成。
二、结合阅读,提高模仿
近些年来,关于考场作文的模仿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对此所持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然而不管是赞同也好,反对也好,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从模仿到创造,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语文的学习是从范例教学开始,然后实施创造教育。著明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模仿能产生表象,因而从任何外部动作中分离开来,有利于保持动作的内部轮廓,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大凡作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有一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模仿得好,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创新是离不开模仿的。初中作文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模仿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语言的模仿,结构的模仿,表现手法的模仿等几方面入手。
三、说真话,诉真情
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新表达。学生作文,要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说真话、诉真情。只有说真话、吐心声,才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四、选材创新,独辟蹊径
庸俗、平淡是作文之大忌。同学写老师,总是离不开备课到深夜,病了还要坚持为学生上课,走家访等,千篇一律,不但让人大伤胃口,还给人以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感觉。要想获得高分,必须要独辟蹊径,选材新颖。人们的生活,是有个性的,要善于从生活素材中,看到别人见不到的东西,挑选、提炼出那些新鲜、感人的材料,那写出的作文,才会令人耳目一新。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的爱子之心是老话题,但作者选取了新的表现角度,采用特写的方法,突出表现父亲的几次背影,就写得十分成功。
五、构思求新,打破旧模式
不同体裁的文章,各有常见的思路模式,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有明显的轨迹可循,我们要敢于打破惯常的思路模式,在结构上求新。
《荔枝蜜》的作者对蜜蜂的态度,先由否定到肯定,直至赞美,先前的否定正是为了最终的赞美。
六、语言求新,做到语言自我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指语言要准确、具体、形象、生动,大胆创新。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准确、具体、形象、生动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一篇作文通篇都文采飞扬是很难做到的。一段或者一句精彩的议论,不仅可以升华文章的主旨,而且还能给人以心灵的感悟和启迪。个别句子表达,句式多样灵活,长短结合,整散相间,不同语气的句子交替使用,就能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此外,恰当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或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都会给文章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谓语言自我,既要用自己的话来写。如若你在文中整段引用别人所写的精美句子,这些语句正好我们的老师了如指掌,其后果不言而喻。
【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06-27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08-17
写作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08-16
关于如何提高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思考07-17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王娟10-31
高三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09-03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10-24
如何提高自身履职能力06-18
如何提高快速写作能力10-06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能力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