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综合实验报告

2024-10-13

定时器综合实验报告(8篇)

1.定时器综合实验报告 篇一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报告

海曙区劳动局:

本企业为酒店餐饮行业,有的岗位营业时间为一天24小时运作,且一年中每周、每月、每季均有经营的淡旺季,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时间很难有一个固定。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合理安排员工休息,使员工能劳逸结合,要求酒店部分员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酒店上是以季核算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每星期安排至少一天的休息时间,每月再加休二个半天。在一个计算时间内,产生加班情况的,酒店及时安排员工补休和发放加班工资。

酒店员工的劳动合同期限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期满或劳动合同提前解除的,本酒店均按劳动合同相关规定执行。

本酒店申报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为:经理、主管、领班、组长、服务员、吧台员、厨师长、厨师、采购员、保管员、勤杂工。申报人数430名。

经理 1 名,主管 3 名,前厅领班组长25名,前厅服务员200名,吧台员11名,厨师长 1 名,厨师 141名,采购员1名,保管员 2名,勤杂工 45 名。基本工作时间为上午9:30分-13:00分,下午16:30分-20:30分,其中上下午吃饭时间各为半小时。因本企业一周内的周末、黄金周及年底生意较好,故会根据客情在这些时间里适当延长工作时间。

因本企业一年中的经营淡旺情况差异较大,故酒店要求按季度核算,工作时间如超过核定工作时间的,将安排员工补休和发放加班工资。

宁波海曙新石浦大酒店2012年11月19日

2.定时器综合实验报告 篇二

定时/计数器是《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因为它在计算机内部有充当日时钟、动态存储器的刷新及扬声器发声等三种功能,所以,各种相关的教材都把定时/计数器芯片8253的6种工作方式及相关特点讲解得比较细致,但都没有提及到实验环节中该如何验证每一种工作方式的特点,这使得老师在逐一讲解各种方式具有的繁琐特点时,学生早已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实验经验,本文总结出了一套验证各种方式特点的实验方案,对帮助学生理解和快速记忆各种工作方式特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8253比较难理解的几个知识点

8253芯片内部有三个相互独立的定时计数器通道,每一通道都有6种工作方式,每一种工作方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例如写入控制后OUT引脚电平的变化、GATE引脚的作用及计数期间OUT输出的波形等,在讲解这些方式相互的特点和区别时,将面临以下几个难点:1)实验中该如何验证控制字刚刚写完时OUT引脚电平的变化;2)验证GATE引脚的作用;3)验证CLK是在下降沿而不是上升沿减一计数;4)验证在计数过程中用软件又写入了新的初始值后的计数情况;5)如何在实验中演示每来一个CLK后,减一或减二计数的过程。其中,第一个难点在实验中验证最不容易理解。

2 各种工作方式的实验验证方案

8253每一种工作方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机械地讲解各种方式的时序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不同方式时序波形的区别,学生也容易混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实验教学法,既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认真听讲,又能使学生在实验环节很容易得到验证,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由于方式较多,且方式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这里只重点介绍方式0和3,其余方式的验证方案都类似。

假设实验中定时计数器占用地址范围为280H~283H;OUT引脚连接的LED灯输入高电平时LED灯亮,低电平时LED灯熄灭;GATE引脚连接到开关量输出端;CLK引脚接单脉冲发生器。

2.1 写入控制字后out电平变化的验证

我们以方式0的时序波形图(如图1所示),介绍在实验中验证写入控制字时的OUT引脚电平变化。图中在写完控制字CW(Control Word)后,即的上升沿时刻,OUT引脚由高电平变成了低电平,若OUT原来输出的是低电平(图中水平虚线),则OUT维持低电平不变。如果将源程序经过汇编、链接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直接运行,虽然OUT引脚连接的LED灯也有从亮到灭的变化,但并不能说明是在刚刚写完控制字时引起的。

为此,在实验中要用debug*.exe命令调试程序,调试程序时也可不用-g命令,而用-t命令单步执行写入控制字的代码,设代码如下:

MOV AL,00010000B;通道0,低8位计数器,方式0

MOV DX,283H;执行控制寄存器

OUT DX,AL;写入控制字

在单步执行到上述代码的OUT DX,AL指令时,先注意实验箱上OUT引脚连接的LED灯应该是亮着的,然后再敲入-t命令,单步执行完该条指令后,LED灯应该从亮变灭,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写完控制字原来是在程序中OUT DX,AL指令位置处。那么,接下来要问为什么在这一条指令执行完时会出现的上升沿呢?为了能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需要理解8086 I/O写总线周期时序图(如图2所示)。执行OUT DX,AL指令就会产生下图2所示的时序,因为是OUT指令,所以访问的是I/O空间,同时也表明是向I/O空间写数据,OUT指令中DX的地址送往A15~A8及AD7~AD0在ALE脉冲的配合下将16位地址锁存到地址锁存器并送往地址译码器译码使8253的片选

为有效低电平,低2位地址送8253的A1A0,然后,AL中的控制字出现在AD7~AD0,并在的上升沿时将控制字送往8253的控制寄存器。这样,就明白了图1中上升沿的意义。

2.2 GATE引脚作用的验证

方式0中,GATE为高电平时允许计数,GATE为低电平时停止计数。实验中,将GATE连接的开关量拨向高电平输出端即允许计数,然后按下单脉冲发生器送入CLK,图1中在送完初始值4后还需要按5次,OUT连接的LED才变亮。若按下3次单脉冲发生器后,把GATE连接的开关量拨向低电平,这时不管按下多少次单脉冲发生器,LED灯都不变亮。这样就验证了GATE的作用。方式1中,GATE是起硬件触发作用,实验验证时,送完控制字和初始值,然后就按下单脉冲,不管你按下多少次,OUT连接的LED灯都不会变亮,只有你将GATE连接的开关量从高电平拨向低电平,然后再拨向高电平,给GATE引脚送一个从低到高的触发脉冲,计数过程才启动。而且在送单脉冲期间,将GATE连接的开关量即使拨向低电平,也不影响计数过程。从而验证了两种方式下的GATE的作用,其他方式下GATE作用的验证方法也类似。

2.3 CLK下降沿减1的验证

与图1中类似,6种方式减一计数都发生在时钟的下降沿,而不是上升沿。实验中,CLK连接单脉冲发生器正脉冲输出端,即没有按下单脉冲发生器按钮时,该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按下按钮时,输出高电平,放下按钮时又输出低电平,即放下按钮时,会产生时钟的下降沿。图1中的方式0,在写完控制字和初始值后,开始按下单脉冲发生器按钮,要注意第5次按下时不要放开按钮,会发现LED灯仍然是熄灭状态,而放下按钮时,LED灯会变亮,说明是在CLK的下降沿完成减一计数的,不是按下按钮时产生的上升沿完成减一计数。

若不小心,实验中将CLK连接到单脉冲发生器的负脉冲输出端,图1中写完控制字和初始值4后,则需要按下按钮6次,为什么不是5次呢?由于CLK连接的是负脉冲输出端,即没有按下按钮时,该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按下按钮时,则会产生下降沿,但这第一个下降沿不是一个完整的时钟周期下降沿,完整的时钟周期下降沿应该是先出现上升沿再出现下降沿,而第一次按下按钮并没出现时钟的上升沿,这一次按下按钮也并没有将初始值从CR装入CE,因而要多按下一次。

2.4 计数过程中又写入新初始值的验证

仍以图1为例,编写代码先送初始值4,再送初始值比如6,用-t命令将送初始值4的指令执行完,送初始值6的指令段先不用-t命令执行,这时按下单脉冲发生器按钮3次,显然还剩下2次LED灯就会变亮,这时再接着用-t命令把新初始值6的指令执行完,发现再按下2次后,与OUT相连的LED灯并没有变亮,而是按下7(N+1)次后,LED灯才变亮。通过单步执行指令来控制写入新初始值的时刻,在实验中能方便地验证计数未结束又写入新初始值的情况。

2.5 计数过程在显示器上的演示验证

除方式3外,其余的方式都是来一个CLK,CE寄存器减1,而方式3的时序波形图是来一个CLK减2。实验中,编制一段代码,不断发读锁存命令,将CE的内容送入OL,然后读出OL的值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每当按下一次单脉冲发生器按钮,显示器上显示的值不断减2变化,同时观察OUT连接的LED灯的亮灭,即可知OUT输出电平的高低。这既让学生学会了发送读命令的含义,又能生动形象地展现计数过程,获得了学生的极高评价。在显示器上显示计数过程的演示代码如下:

代码中将初始值只设置为2位数,是为了显示子程序DISP编写简单,此处省略了DISP子程序代码。按下单脉冲发生器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计数的过程为:

此过程清楚地表明了送入奇数值与送入偶数值的区别。在送入计数值11时,OUT输出高电平期间的第一个CLK减的是1,即从11变为10,之后每一个CLK都减2,而到了OUT输出低电平期间的第一个CLK减的是3,即从11直接变到了8。这一实验过程也表明了,很多教材中对奇数值计数过程的叙述还存在错误。

3 结论

针对讲解定时计数器芯片8253各种工作方式的特点和区别时,存在机械地罗列各工作方式特点的问题,根据对《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多年教学和实验经验,本文总结出了在实验中验证各种方式不同特点的一整套方案,为今后教师对8253的讲解和学生对8253的理解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仇玉章.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

[2]张弥佐.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3.定时器综合实验报告 篇三

【关键词】实验室;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

1、综合管理实验室对证书报告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传统的综合管理实验室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执行力来保证校准检测和证书报告的质量,这不仅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的需求,更是难以达到实验室评审的要求。对证书报告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实验室员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生产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实验室各部门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与职责划分,每个岗位都严格按照自己的任务要求进行分工协作,并对证书报告实施层层把关、多级审核,除此之外,还设立专门的人员对证书报告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查,对各个部门进行质量评审等等。总之,对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证书报告实施信息化管理,最终目的还是要最大化的保证证书报告的质量,使其既满足市场化的需求又符合实验室的评审标准。

2、综合管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

在综合管理实验室内,最常见的无非就是器具样品、器具设备、证书报告、标准规程等。在这个问题上,对实验室的业务规程进行一番分析,很有必要。经过总结,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流”:

2.1物品。所有的器具样品作为综合管理实验室测量的对象,都有一个收发测量返回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收→存→交→测→接→存→发。具体来说,在从客户手里接收到器具样品之后,将其赋码入库,接着将随样品送检单出库的器具样品转交给专业部门,然后由专业部门根据指定的标准规程对器具样品进行测量,在这一系列的任务完成之后,再由专业部门将器具样品及证书报告交回到收发存库,最后通知客户取件。

2.2单据。一般来说,在业务流程中单据很多,比如下厂单、完工单、收费单、交接单、对账单、抽样单、报价单、任务单、委托单等等。典型的单据流程应该是:填单→录单→审单→任务下达→测量过程→费用产值单→打印→收费。

2.3测量数据。测量数据的过程如下:测量→采集→分析→处理→发布→记录存档。对数据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下出结论,这是综合管理实验室证书报告的核心。一般来说,如果具有数字化接口的测量设备,这一过程可以得到简化。

2.4证书报告。证书报告的流程应该如下:任务下达→任务分配→测量审批→打印→盖章(印)→发放领取。证书报告从收样任务下达开始一直到客户领取结束,一般测量过程比较严格。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使用有效的设备,然后依据特定的标准规程进行测量,经过一层一层的严格审核之后才能产生具有特定类型格式的证书报告。

2.5收款。收款的流程应该是:报价→(预付款/转账)→产值分配→费用单→(定期)结算→开票。作为产值的一种真实体现,账款还只是体现了综合管理实验室的业绩水平,而单位的实际收益最终还要靠收费产值才能得以体现。

2.6监控。监控是确保证书报告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在测量过程中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从审单开始一直到完成证书报告之后甚至是以后的更长时间。监控的流程为:审单→任务下达→任务分配→进度限制→质量记录→审核→审批→(投诉)→抽查→质量评审。

3、综合管理实验室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型设计

综合管理实验室的业务主要是来源于政府与市场,一般表现为监督(强检)业务或者是委托业务,这两种业务对校准检测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它只是会使其在类别形式,证书报告类型以及某些栏目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在对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证书报告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时,我们可以将其设计为两种模型,即业务模型与系统模型。

3.1业务模型。业务模型的整个业务链可以划分为客户、收发部室、专业检测部室、财务部室、管理部室以及其它(如网站、Call Center)等几个部分。首先,收发部室、证书报告与客户的关系较为密切,工作也比较繁杂,比如签订委托协议、收取器具样品、退还器具样品、发布证书报告等等。委托单的来源也比较多元,有报价单、网上委托单、抽样单等,在收取器具样品时,还需要对器具样品进行赋码管理;其次,检测部室会把任务和完成期限一并交给具有检测资质的技术人员,由其对器具样品进行测量之后制作出证书报告,审核员会对该报告的内容进行审核,然后由审批员对证书报告进行审批;其三,财务部室专门负责处理检测部室送交的委托单,并收款销单。收款的形式很多,有转账、现场缴费、定期结算等等;最后,管理部室主要进行证书报告质量的定期抽查、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存档以及对客户的投诉进行跟踪处理,以保证证书报告的质量符合各种要求。

3.2系統模型。系统模型是对业务模型的反向操作。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拓宽与客户的沟通渠道,通过语音查询、短信查询、网上查询等,让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业务流程与进展,全天候的与综合管理实验室进行实时互动。该系统模型还支持分步退单操作,能够更加方便的解决客户在正常运转过程中的修改或者是撤单需要。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型采用的是三层的结构模式,即数据层、逻辑应用中间层、客户端。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将这一系统模型划分为两种平台,即以证书报告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以办公、CRM、ERP等为代表的企业管理信息平台,这两个平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主要是通过接口套件或中间层来进行协同工作。

4、结语

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证书报告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抽象的概念,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简化工作中特别是检校准检测过程中的很多步骤和难题,实现自动化,对其中负责这些工作的工作人员也是一种解脱。对证书报告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样也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迫切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对综合管理实验室的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及意义出发,探讨了综合管理实验室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业务流程以及其系统模型设计。合理的模型设计可以降低项目风险,使证书报告的信息化管理与实际的业务运作更好的协调发展。本文的阐述还不够全面,可能还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后希望会有更多人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杨炳旺,李翔,朱崇全,华敏刚.综合管理实验室证书报告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型设计[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14(2):32-33.

[2]蒙硕.用Word宏和VS.Net制作计量证书报告[J].中国计量,2010,9(4):102-103.

[3]马宁,赵华一.C#操作Word实现计量证书报告的网络传输[J].工业计量,2010,7(1):40-41.

4.综合布线实验实验报告 篇四

——大学生活动中心综合布线方案

业:

级:

号:

名:

目录/ 21 目录---------------------------------------------------1

一、需求分析 ---------------------------------------------5

1.1 信息需求的类型------------------------------------5

1.2 信息点数量。

--------------------------------------5

二、设计方案 -------------------------------------------6

2.1 总体思路(设计原则)

------------------------------6

2.2 总体结构------------------------------------------7

2.3 宿舍布线系统的设计--------------------------------7

2.3.1 工作区子系统--------------------------------8

2.3.2 水平子系统----------------------------------8

2.3.3 管理子系统----------------------------------8

2.3.4 干线子系统----------------------------------9

2.3.5 设备间子系统--------------------------------9

2.4 采用线缆类型及各系统材料配置---------------------9

2.4.1 水平子系统---------------------------------10

2.4.2 工作区子系统-------------------------------11

2.4.3 设备间-------------------------------------12

2.5 产品选型-----------------------------------------12/ 21 三.施工方案说明-----------------------------------------15

3.1 工作区子系统安装--------------------------------15

3.2 水平区子系统安装--------------------------------17

四、系统调试及验收 --------------------------------------17

4.1 布线标准-----------------------------------------17

4.2 水平管理子系统安装------------------------------18

4.3 施工要求标准------------------------------------18

4.4 垂直主干子系统安装------------------------------19

4.5 设备间子系统安装--------------------------------20

4.6 施工要求标准-------------------------------------20

4.7 验收--------------------------------------------21

题目:大学生活动中心综合布线方案

以我校校园网为对象,分析武昌分校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构成、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各子系统设计方法)、线材选择、施工方法、以及系统验收等。

主要内容:

1、需求分析

2、总体设计思路;各子系统设计方案;线缆选择;产品选型。

3、施工方案说明

4、系统调试及验收

提交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及网络方案的评价报告。/ 21

一、需求分析 1.1 信息需求的类型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已覆盖到学生社区。在宿舍区,新建的宿舍楼与建筑物建设同步建好了网络、语音、校园广播等综合布线,并已开通各自的应用系统。旧宿舍楼已有语音、校园广播系统以及少数不能普及的网络信息点,为了让校园网络进入每间宿舍,让身在校园的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通过网络了解各地各行业最新的资讯,必须对宿舍楼实行网络综合布线,使宿舍楼更加符合现今阶段学校广大学生要求。

1.2 信息点数量。

本方案是对 1 座 6 层高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该楼有 3 个通道,1---6 层每层 52 间房,共 312 间,每间房住 4 人。根据用户需求,按一人一个信息插座的要求配置综合布线系统。

工程名称: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校园网宿舍综合布线

地理位置:学生宿舍区

建筑物数量:3 层建筑物 1 栋

按所住学生人数,每房间分配两个信息点,3 层共 17 间房,安装17*3*2=116 个信息点。另外,每间房设一个语音点,根据房间数目,一共需要设语音点 51 个。信息点分布如表所示。

楼 1F

2F

3F/ 21 层 房 号

01

2+1

2+1

2+1

02

2+1

2+1

2+1

03

2+1

2+1

2+1

04

2+1

2+1

2+1

05

2+1

2+1

2+1

……

……

……

……

2+1

2+1

2+1

合计:153

二、设计方案 2.1 总体思路(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应具备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标准性。一般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到位”的原则。网络拓扑采用以太网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

① 尽量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

② 合理规划综合布线系统融入的信息系统的种类与数量。

③ 技术先进,适当超前。综合布线是预布线,在进行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可适度超前,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方法和设备,做到既/ 21 能反映当前水平,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④ 标准化的设计。在设计时应符合最新的综合布线标准。

⑤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预留一定的发展余地。

⑥ 方便维护和管理,经济合理。

2.2 总体结构

根据宿舍楼的实际情况,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组成有:

综合布线系统合并成以下 6 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垂直子系统管理间/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物子系统(无)

系统结构示意

2.3 宿舍布线系统的设计/ 21 2.3.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信息插座到计算机网络的连接线缆。房间设置为两个点,其内部语音及网络数据点的位置布置先对简单,因室内床位布置均已确定,很容易确定其数据端口的位置。目前房间布置一般为后墙和中部。高度为 0.3 m。应根据校方的要求,选择数据端口的安装数量。每个房间中部和后墙设置一个数据端口,房间内公共部位设置一个电话端。然后采用交换机分别接引至电脑。其优点是减少了水平引来线路和保护管线(槽),缺点是影响网络速度,需自加分配没备。除考虑数据端的位置外,还需相应布置供电电源插座,间距应为0.2 m。

2.3.2 水平子系统

配线(水平)子系统由楼层配线架(FD)至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信息插座(含转换点及配套设施)组成,它将楼层弱电竖井内配线架与每个室内的信息插座相连。因楼多为条型建筑的组合,每层的面积较大(一般10 000~20 000 m),水平距离较远,因此每个条型范围内设l个弱电交换间,可与弱电竖井合在一起。要求弱电交换问内楼层配线架距房间最远的信息端口不超过90 m(如超过90 m,则需增加弱电交换问)考虑到数据的传输速度和网络线缆的快速发展,现活动中心内水平线缆采用4对非屏蔽超5类双绞线(UTP Cat5.e)或6类线缆。

2.3.3 管理子系统/ 21 管理是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志和记录,并将引至每个宿舍的数据电缆、电话语音电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给予一定的标志。设备间、楼层弱电配线交换问的配线设备宜采用统一的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2.3.4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由建筑设备问的主配线架至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电缆组成,为建筑物主馈缆线。宿舍内主干线缆数据多采用超5类对绞电缆或62.5/125 m多模光纤,语音主线采用大对数3类线缆。

2.3.5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每一幢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主要设置建筑物配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它是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布线区。对于一幢楼,在其一层选择一个设备间并作为进线问,内部设整栋宿舍综合布线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主配线架(BD或MDF),位置尽量选择几个弱电楼层配线间及竖井中间,减少配线距离。楼层交换间设置要求为至每个房间端口最远不超过90 m。如数量不多,距离不超过规范要求时,可将楼层配线架设在中间楼层,上下敷设水平电缆,此时可减少楼层配线设备。

2.4 采用线缆类型及各系统材料配置/ 21 2.4.1 水平子系统

(1)垂直主干管线

垂直主干管线采用镀锌架(槽式)沿设备间外墙(内走廊)向上和向下敷设。

(2)水平主干管线

水平主干管线采用立柱吊装镀锌桥架方式,根据线缆的多少分别采用 50*50 的镀锌桥架,在每个房间外用 DN20mm 波纹管将线缆引入房间。

(3)房间内墙面

PVC 线槽

电缆引入房间后用 40*25mmPVC 线槽将电缆铺设之房间两边,再沿墙面向下敷设至墙面信息插座,由于房间内已铺设强电线路,PVC 线槽交叉通过强电线路时用防蜡管穿过。

(4)已吊装电力线缆管线,安装的桥架与该电力线缆管线相隔的距离必须符合 GB/T50311-2000。

(5)对槽、管大小的选择采用以下简易方式:

槽(管)截面积=(n*线缆截面积)/[70%*(40%-50%)],其中,n 表示用户所要安装的多少条线,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罐截面积,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时间,40%-50%表示浪费的空间。/ 21 水平电缆

水平布线系统均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它以设备间 142 室为主节点,形成向工作区辐射的星状线路状态。从 142 房间到达楼内任一信息点的距离都不超过 90m,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与其相应的跳线、信息插座模块和配线架等接插件也采用六类产品,满足当前传输1000Mbps 的需要,以及以后升级需要。

电缆用量计算

A(平均长度)=(最短长度+最长长度)*0.55+D

D 是端接余量,常用数据是 6-15M,根据工程实际取定,本工程中 D取 6M。

水瓶电缆的箱数=信息点数*A(平均长度)/305+1

具体数量见材料清单。

2.4.2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 / O)之间搭接。

每个宿舍为一个工作区,每间宿舍住4 个同学,每间都是写字桌桌面上方 30 厘米方向安装电源插座,因此,信息插座安装与电源插座等高,全部都是明装。/ 21 2.4.3 设备间

根据配线架、光纤终端盒和网络设备的数量情况,设备间配置 1台标准 42U 机柜(600*600),设备间采用高架防静电地板,继续将200*120 的槽式桥架敷设在高架地板下,将线缆通过高架地板从机柜底部敷设进机柜。

布线管理。对全部信息点进行编号。编号方式:信息点类别+楼栋号+楼层号+房间号+信息点位置号。由于本次工程只有网络信息点,编号中信息点类别可省略。如3层11号房第5个信息点的编号为:4B3115。

2.5 产品选型

考虑到产品应既满足功能需求,又能满足环境需求,选用主流产品,并且选用同一品牌的产品,同时符合相关各项标准,综合性价比高,售后服务能有保障等因素进行选材。

六类非屏蔽电缆

信息模块/ 21 110 型信息模块

理线器

H3C S1050T 千兆上行交换机

光纤配线架

AMP 安普 超五类 48 口网络配线架/ 21

2.6 设备和材料清单

序号

规格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VCOM

标准 42U落地时配线架

6000

6000

VCOM

单口面板

220

2200

VCOM

网络模块

220

2200

VCOM口网络配线架

3000

21000

VCOM

超五类UTP 网线

600

18000

VCOM

2m 原装跳线

510

2040

VCOM

3m 原装跳线

250

UTP.S5.004类 4 对UTP 电缆

660.00

6600.00

PT/UTP.C3.0 3 类 25 对 箱

3994.00

3994.00/ 21 25

UTP 电缆

PT/FB.SN.004芯室内多模光纤

26.00

26.00

JPX211C

回线配线箱

380.00

1140.00

PT/4.431.000

管理线盘

100.00

400.00

PT/XQ401-C

接线工具

360.00

720.00

PT/TX.STC1.02

ST-SC 光纤单芯多模跳线

213.00

852.00

PT

水晶头

704

1.00

704.00

合计:

66126

三.施工方案说明

系统的整个安装过程,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大楼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312/2007)”施工。

3.1 工作区子系统安装

工作区子系统主要由单口安普面板配上 RJ45 安普模块及安普模块防尘盖组成,安装时按实际环境来确定具体位置。走线全部有铁槽或薄壁钢管作保护,绝对保证每个信息点安全和可靠的信息传输。

施工要求标准/ 21  插座和模块标准:

 安装标准

 在模块连接时双绞部分不得超过 13mm

 模块安装后应剪去模块上放线槽外的线

 模块安装后,在底盒内的预留线应大于 20cm,并小于 30cm

连接标准

EIA/TIA 568B

通讯插座安装:

 面板底端距地高度 30 厘米

 确定水平位置误差不超过 1cm(如有明确要求)

 面板固定牢固

 面板放置端正(视觉误差)

 多个面板安装时,两两之间的距离应相等

通讯插座标签:

 区分数据、语音(数据蓝色标签、语音红色标签)

 不区分数据、语音(蓝色标签)

 编号不超过三位

 安装模块正上方,防尘盖盖上,安装水平正(视觉误差)/ 21  同一面板上多个相同模块时,编号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顺序

3.2 水平区子系统安装

水平子系统系统传输全部采用 6 类非屏蔽八芯双绞线。其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100Mbps。

四、系统调试及验收 此方案依据以下各项国际及国家标准作设计。

4.1 布线标准

综合布线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综合布线工程中,必须符合如国家标准。

 ISO/IEC IS 11801:2002(第二版)《信息技术—用户通用布线系》

 ANSI /TIA/EIA 568-B.2-1《商务建筑物建筑布线标准》

 GB/T 50311-200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T 50312-200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 YD/T 9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 YDJ 38—85《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试行)》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 《建筑室内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定》GB 50174—93/ 21

4.2 水平管理子系统安装

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分别安装一个 33 单元标准机柜,机柜内安放有配线安装架和一个 12 孔光纤跳线架,另外,还有多个绕线环用于管理系统设备的输出端口和水平子系统连接的五类双绞线,用户用五级跳线及光纤跳线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使系统管理员能安全、高效的进行工作。

4.3 施工要求标准

配线架安装:

 配线架垂直处要正,不能有偏差;

 配线架固定时,应同时固定上下两个螺丝;

 直接固定墙上时,应使用膨胀螺丝;

 绕线环不与配线架相连端应另外固定;

机柜安装:

 所有安装螺丝不得有松动;

 保护橡皮垫应安装牢固;

 外壳接地;

 机柜内走线应全部固定,并要求横平竖直。

 对于可移动的机柜,连入机柜的全部线缆在连入机柜的入口处,应至少预留 1m,同时各种线缆的预留长度相互之间的差别应不超/ 21 过 0.5m。

 对于固定安装的机柜,在机柜内不应有预留线长,预留线应预留在可以隐蔽的地方,长度在 1m--1.5m 之间。

插接打线:

 所有走线需过绕线环并用扎带固定;

 配线架内垂直走线应保持垂直;

 正面看应不能裸露出线芯;

 裸露线芯放置时不得超出连接板的空间。

 跳线安装:

 跳线应放在绕线环内固定;

 任意两根跳线不得缠绕在一起;

 安装完毕后,应用扎带等固定。

标签记录:

 连接水平线(数据)用蓝色标签;

 连接水平线(语音)用红色标签;

 连接 PABX 用紫色标签;

 连接服务器用紫色标签;

 标签记录另一端线路编码;

4.4 垂直主干子系统安装

本系统从主设备间分别引至各水平管理间均采用 1 条 6 芯多模室内主干光纤和 4 条 6 类电缆,因为从主设备间至最远端子管理间小于90 米,因此光纤系统及五类铜缆系统均能满足用户现在和未来的数/ 21 据和语音通讯技术要求。

4.5 设备间子系统安装

设备间子系统:安装了一个 33 单元标准机柜,每个机柜内安放 1个 12 孔光纤跳线架,另外,还有多个绕线环用于管理系统设备的输出端口和水平子系统连接的双绞线,用户用跳线及光纤跳线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使系统管理员能安全、高效的进行工作。

单元标准式机柜是带有透明玻璃可锁门的标准尺寸的机柜,留有足够的空间,可满足将来的扩充需要。总之,设计安装 33 单元标准式机柜,可确保系统交换设备或集线设备等设备的安全、可靠。

4.6 施工要求标准

详见水平管理间子系统配线架安装、机柜安装、插接打线、跳线安装、标签记录的施工。

为保证学院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质量,我们将选用美国康普公司的专用局域网路线缆测试仪 DSP4000 对大楼所有 IBDN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按 EIA/TIA 568B UTP CAT.5E

PLINK 等级测试,在整个测试验收过程中,主要对以下几个综合布线网路物理层技术指标参数进行整体测试:

(网路)距离 Length

近端串音干扰 NEXT

 衰减 Attenuation

 删减与串扰比 ACR/ 21 (线路)阻抗 Impedance

(线路)电容量 Capacitance

 直流环电路电阻 DC

Loop

Resistance

上述七大技术指标对于大楼的每个信息点都将出一份详尽的测试验收报告,其结果要求达到 EIA/TIA 568B(线缆)的标准。

4.7 验收

5.综合实验报告LTE仿真实验要求 篇五

综合实验报告— LTE

学号:

姓名:

日期:

此处写学号手写 此处写姓名手写 此处写实验日期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1 LTE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

实验目的:

1.掌握LTE无线接入网的网元名称及其作用。2.掌握实验中各网元的线缆名称及其作用。实验内容:

1.完成一个LTE无线接入网站点机房的设备配置。实验要求:

1.完成大型城市万绿市A站点机房的设备配置。(后面实验,手写部分,与实验1相同。)实验步骤:手写(填写实验步骤)

设备之间连接关系表 手写

思考题:手写

1.如何删除配置错误的设备?

2.如果RRU与天线的连接接反,会产生什么结果? BBU数据配置

(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实验3 无线射频数据配置

(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实验4 LTE核心网设备配置

(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实验5 MME数据配置

(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6 SGW数据配置

(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实验7 PGW数据配置

(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实验8 HSS数据配置

(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实验9 故障排查-LTE网络附着不成功

(参考实验1和实验指导书。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此行删除。)

实验总结

6.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篇六

预算会计虽然名义上是一门选修课,但是在选课时老师再三强调此课必选,这样也能凸显其重要性了。刚开始接触预算会计时,以为总会与我们之前学习的企业会计差不多,觉得并不难学习,可是第一堂课下来就发现,单单科目而言,与企业会计就相差甚多,加上财务会计思维先入为主,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对于预算会计的科目是学过就忘的状态。但是随着课时的推进,预算会计的科目常常出现,便也能摸索出一些规律,此时再看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又觉得两者各不相同,弄混的可能性较小了。

预算会计属于非盈利组织会计系统,是政府,使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监督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经营收支情况的专业会计.预算会计主体是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是现代会计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另一分支,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各自的业务(服务)活动,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预算会计是以预算(政府预算和单位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于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

预算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收入和支出两个要素构筑收入支出表,所以也称为收入支出表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中,资产、负债是所在组织(营利组织一企业、非营利组织一财政、行政和事业单位)共有的会计要素,而净资产是预算会计中特有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在预算会计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企业会计中称为所有者权益)三 个要素有着不同于在企业会计中的特点。预算会计中收入支出表的等式关系为:收入-支出=结余。其中,收入要素与营利组织的收入要素有着显著的差别,而支出要素是其特有的,“结余”没有作为一个会计要素。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强调预算收支的会计处理。

我们学习的预算会计的重点包括财政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总预算会计,具体包括有:预算会计的概念、组成、分级,基本前提、一般原则、核算方法。行政单位会计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事业单位会计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结余分配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总预算会计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的核算;总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预算会计的难点比重点更加难学,难点有:事业单位会计为;借入款项、事业收入、事业支出、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分配的核算;会计报表的分析。总预算会计为:财政周转金、在途款、财政周转金收入、财政周转金支出、财政周转基金的核算;会计报表的审核、分析。这些核算内容的重点难点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因为如果前面的基础不好,后面的很多习题或者作业就无法完成。

在两周的会计实训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手工操作和会计软件操作。就手工操作而言,主要是71个会计分录、总账和明细账、并得出相关科目余额表和资产负债表。就会计软件操作而言,包括输入相关会计科目、记账凭证的输入、然后自动生成了总账明细账、科目余额表、资产负债表,并将纸质和电子版材料上交,完成整个实验操作。

还记得刚开始实验的第一天,老师要我们输入相关科目,输入了82个科目,期间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五花八门的问题,以至于3个小时才完成任务,这时候就想到还没开始的时候的想法了。本来想着电脑运行肯定比手工要快,可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电脑运行速度快,但是软件存在加载慢的问题,每进行 一步都需要等好久,时间都在这里了。好在刚开始较难,做到后面就愈发简单了。我们建立了自己的账套,输入相关科目名称,再根据模拟的会计资料录入期初余额。每位同学都做的很投入,顾不上与身边的同学闲言碎语,生怕一个不留神就把数字给填错了。做完一些期初的工作后,我们进入了最主要的工作——填制凭证。总共有71笔业务,分三次完成。我们首先做了纸质分录,再输入到软件里,原本以为这相比手工写分录会是比较简单的任务,只要通过题目判断这笔业务归属的科目,再根据实际发生的金额填上数字就可以了。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总会出现问题。结果出来以后,反复地和同学对照了几次,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错了。于是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静下心来,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在实验的后几天里,我们集中做了科目余额表和资产负债表,并在电脑上自动生成表格与纸质表进行核对,看是否出现错误。这是一个很庞大工程,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但是我们都谨慎再谨慎的检查了。虽然实验的时间很短,但是我学到了很多。

会计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上课时讲的理论基础总以为简单记住就可以了,但在实践面前,我们似乎真成了纸上谈兵。实训就是为了让我们摆脱掉死学书本的结果,所以当心领神会时,也要做到心灵手巧,做出一本符合要求的账簿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通过这几周的预算会计的实训,我对预算会计的学习更加深刻了解了,对预算会计基本业务核算的编制、将经济业务记录有关账户、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结账前后的资产负债表更加熟练了。预算会计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只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之后,看着自己面前满满当当的成果感到非常的满足。我觉得实训课是非常有必要的,让我们把理论联系到实际操作中。做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 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中,我同样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个会计人员所需要的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会计要求很高,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做错了还可以改正,但是做账的时候弄错的话要修改就很麻烦了,一步错可能就会导致后面步步都错,所以会计工作中细心就显得尤其重要。也让我了解到这一学期来到底学到了什么,使我更加爱好这个专业。

当然,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比如自己不够细心,经常看错数字或是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在实训过程中,每笔业务的分录都会校对,但实际工作中还须自己编制会计分录,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还得加强练习。继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得继续加油努力地学习。

7.定时器综合实验报告 篇七

类人机器人的关节除了机械部件以外,最主要的活动部件是伺服电机(舵机)。一个舵机表示机器人的一个自由度。通常驱动舵机的是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信号。PWM信号是一种周期性的方波信号,通过调制高电平的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整个方波平均值的变化。一个周期内高电平的时间与整个周期的比值叫占空比。如图1所示。

占空比D=τ/T

其中τ是高电平的时间,T是方波的周期

舵机通常由电源、底线和P W M信号线三根线输入控制。不同舵机对P W M信号参数规范有所不同,通常而言,输入舵机的PWM信号周期在12ms到20ms之间,高电平脉宽0.5ms到2.5ms。高电平的脉宽决定舵机转角,一般是0.5ms时舵机转动0度,1.5ms时转动90度,2.5ms时转动180度。高电平脉宽和转动的角度成近似正比关系[1]。

在Robocup比赛中,有一项比赛是六个自由度的机器人行走翻滚等基本动作比试。其实质是对6路舵机的控制,控制电路要求输出稳定持续的6路P W M信号驱动6个舵机关节的转向。本文基于这一特点,设计了6路舵机的控制电路板,控制板程序和上位机程序。

2 硬件电路设计

硬件电路设计包括选择相应的控制单片机,与上位机的通信方式以及电源模块等。一般单片机本身都集成了3路P W M信号输出口,通过设置定时器可以比较方便的控制3路P W M信号的输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的比较值和最高值可以很方便改变P W M高电平的时间,从而控制舵机的转角。对于6路舵机的控制这种方式不是很适用。因此本文采取的方案是通过单片机定时器的精确定时,改变单片机通用I/O口的高低输出状态,在通用I/O口模拟输出PWM信号。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本文使用Atmel公司的ATmega16单片机作为整个控制电路的主控芯片,PA0~PA5六个通用I/O作为P W M信号输出口,与上位机的通信方式采用U S A R T串口通信。为了方便操作机器人工作,增加了单片机和n RF2401A无线传输模块的连接。为了提高舵机的扭矩,单片机和舵机采用分开供电的方式。

A T m e g a 1 6是A V R公司推出的一个性能卓越的8位单片机,它的内部集成了较大容量的内存和丰富强大的硬件接口电路,具备A V R高档单片机M E G A系列的全部性能和特点,但由于采用了小引脚封装(为PDIP和TQFP),所以其价格仅与低档单片片机相当,成为具有极高性价比,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的单片机。ATmega16具有以下特点[2]:

(1)16K字节的在线编程/应用编程(ISP/IAP)FLASH程序存储器,512字节EEPROM,1K字节SRAM。

(2)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32个通用I/O口。

(3)3个带有比较模式灵活的定时器/计数器,18+2个内外中断源,1个可编程的USART接口,1个8位I2C总线接口,8通道的10位ADC,可编程的看门狗定时器,1个SPI接口。

(4)5种可通过软件选择的节电模式。

n RF2401A是Nordic北欧集成电路公司生产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工作于2.4~2.5GHz ISM频段,芯片内置地址解码器、先入先出堆栈区、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和调制器等功能模块,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芯片能耗非常低,工作电流小,多种低功率工作模式,节能设计更方便。其Duo CeiverTM技术使n RF2401可以使用同一天线,同时接收两个不同频道的数据。n RF2401A有125个可满足多频及跳频需要的2.4GHz频段多频道,高达1Mbps的发射速率,外围电路简单,嵌入C R C通信效验协议,可通过软件设置40 bits的通信地址、通信频率、发射功率等,提供一个中断指示。n RF2401A适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的场合,如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无线鼠标、遥控开锁、手持终端PDA设备等[3]。

利用nr F2401A的通道1和单片机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向舵机发送通道值和角度值。上位机可以是PC机通过串口连接的n RF2401A发射模块,也可以是其他单片机连接的n RF2401A发射模块。本文采用上位机是P C机连接n R F 2 4 0 1 A发射模块的方式。n RF2401A接收模块和ATmega16的连线如图3所示。

3 控制板程序设计

控制板程序设计主要包括定时器精确定时输出6路PWM信号,USART收发程序以及n RF2401A收发程序。

上位机程序通过串口向下位机(ATmega16)发出每路舵机的要转到的角度值,下位机程序把角度值映射成相对应的定时时间量,该时间量就是每路通道高电平的时间。把某一路通道的I/O置高后的持续为高电平的时间由A T m e g a 1 6定时器产生。6路P W M信号每一路高电平脉宽都有定时器定时产生,在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程序里,把每个舵机要转动的角度值对应成相应的定时时间值,逐次累加作为下一次定时器中断的比较值,在每次进入中断程序时处理某一路通用I/O口为低,另一路通用I/O为高,下一次中断程序处理其他通用I/O口,直到处理完所有6路通用I/O口作为一轮处理结束后开始下一轮处理。以这样的方式在通用I/O口输出周期性的方波型号,即模拟出的P W M信号。以要生成如图4的6路P W M信号为例。

初始化时,所有连接舵机的通用I/O口都清零,即低电平状态,设定定时器的定时初始比较值为P W M信号周期20ms时间对应的值T=2000(假定),这个值很关键,它决定了可以同时输出几路P W M的问题,每一轮对通用I/O的致高清零操作必须能对每个I/O口的状态至少轮询一次,因此以普通舵机转到的极限角度180度来设定最多在一个周期20ms可以同时输出几路PWM信号。图例要求所有舵机都转到最大的角度180度,即要求每个通道的P W M信号输出高电平2.5 m s,周期是2 0 m s,所以最多可以同时输出7路PWM信号。当然,有些舵机转动1 8 0度的额定P W M信号高电平时间是2 m s,这样可以在周期20ms内最多可以同时输出10路PWM信号,如果有些舵机要求的P W M信号周期少于2 0 m s的话,则通用I/O能同时输出P W M信号的路数也相应减少。下面以上图为例,解释在20ms周期内如何同时输出6路PWM信号的过程。初始化,打开中断经过20ms后,进入定时器中断程序,首先把channel_0清零,把channel_1置高,然后把channel_1要转到的角度值(图例是180度)对应的时间值(图例是2.5ms)转换成下一次定时器比较值的一个累加值Δt=250,把T+Δt的和值赋给T,即T=T+Δt作为下一次定时器的比较值产生下一次定时器中断,也就是说经过2.5ms再一次进入定时器中断程序,把channel_1清零,channel_2置高,这时实现了channle_1输出2.5ms高电平的要求,然后再把channel_2所要转到的角度值转换成下一次定时器比较值的累加值Δt,把T+Δt的和值赋给T,即T=T+Δt作为下一次定时器比较值,经过2.5 m s再一次进入定时器中断程序,把channel_2清零,channel_3置高,依次轮询,直到把channel_5清零,完成一次所有的通道处理,下一次的定时器比较值的累加值是Δt1,Δt1表示定时器中断程序按序处理到本轮的最后一个通道后与进入下一轮的处理第一个通道的时间差值,把T+Δt1的和值赋给T,即T=T+Δt1作为下一次定时器的比较值,即在经过Δt1时间后,定时器中断程序根据各个舵机要求的变化的角度值值进入下一轮通道的清零和置高。通过定时器比较值不停累加变化比较值来来达到各个通道的清零和置高,由此产生所要求的P W M信号来驱动6路舵机。通过定时器定时的方式产生的P W M信号精度高[4]。

定时器中断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USART接收程序主要是接收上位机发送的舵机通道和舵机角度值。相对简单,略。

n RF2401A主要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方式接收上位机发送的舵机通道和角度值。程序较为简单。略。

上位机程序通过串口发送舵机通道和角度值。略。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通过定时器的精确定时在一个舵机控制周期内实现同时输出多路P W M信号。这一方案主要是针对控制10路以下的舵机,定时精确,控制算法相对简单。

参考文献

[1]梁锋,王志良,解仑,徐文学.多舵机控制在类人机器人上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2):242-243.

[2]Atmel公司.ATmega16英文数据手册[EB/OL].http://pdf1.alldatasheet.com/datasheet-pdf/view/78532/ATMEL/ATMEGA16.html,2002,10.1-2

[3]Nordic公司.nRF2401A英文数据手册[EB/OL].http://pdf1.alldatasheet.com/datasheet-pdf/view/144035/ETC/NRF2401A.html,2004,12.1-2.

8.“定时器”在护理临床中的巧用 篇八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为工作的繁杂,护士常常会延误皮试的观察时间,或是需要定时执行的医嘱,如:q1h、q2h测血糖的病人。由于工作中不便使用手机且手机的闹钟调节不方便等缺点,故我科应用“定时器”来提醒到时需要执行的医嘱,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用物介绍:“定时器”分两类:(1)机械型:采用特殊机械定制,原理同机械手表,1分钟-60分钟,倒计时,到时会自动响铃提醒。(2)电子型:使用电池,萤光背景,可调至时间1分钟-24小时,倒计时或正计时均可,到时会自动响铃提醒。

2、使用方法:(1)机械型:将“定时器”刻度旋至需要的时间,放在病人的治疗单上或执行护士工作服口袋里,到达设定时间它会自动响铃提醒。(2)电子型:调节按键选择需要的时间,放在病人的治療单上或护士工作服口袋里到时它会自动响铃提醒。

上一篇:lng储罐安全间距下一篇:祝同学高考顺利的祝福语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