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备考讲义(精选5篇)
1.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备考讲义 篇一
浅谈生命教育在我校春季高考考前中的意义
作者:张春伶
单位: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
浅谈生命教育在我校春季高考备考中的意义
摘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丰富心灵,坚定信念。在新的形势下政治课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应努力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感悟生命意义的教学新境界。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是一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基础教育系是我校的升学系,由春季高考班组成。每年4月中旬三年级学生参加天津市的春季高考。通过自己从事十来年的春季高考教育教学工作,我深知生命教育在高考前的重要性,特将其在春季高考备考中的意义总结,供同仁参考。
我校是一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基础教育系是我校的一个专业大系,升学任务很重,学生来自周边的外省市地区居多,他们基础较差,升学压力很大。那么在春季高考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尤为重要,生命教育应该放在首位。下面我将其在春季高考备考中的意义总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朱自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啊!落叶可以重获新生,但人生的四季却是在希望与失望中穿梭,却不能像落叶那样等待绿意,是不能周而复始的。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是追求破茧成蝶的过程,而不是守侯翩翩起舞的美丽;是流星划过后的辉煌,而不是星空闪烁的浪漫。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存在,实现与评估。具体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②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③人的生命的基础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没有了生命,没有了生命的个体存在,就不会有社会历史的产生、发展及所有人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它是人类创造和实施一切价值的前提与先决条件”。在春季高考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对于中专的考生他们并没有忘记昔日中考的失败造成的伤痛,如今再次面临着从学校这个伊甸园真正走向社会的阶段,既要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又要思考抉择许多人生重大的问题。有的学生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他们难以承受生活中的挫折,生命变得脆弱。
作为中职校的教师,我们不能把教育的功能单一化,只把教育看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应该看到教育能够促进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教育是开发人培养人的伟业,而开发人培养人的前提就是要认识人理解人。所以,在春季高考这个特殊的阶段,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帮助学生从信仰的角度认识生命与死亡,进而认清自己的人生方向,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生命教育思想的真正渗透可以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生命教育思想的真正渗透应该首先对老师原有精神世界和教学思想来一次洗礼与冲击,用生命教育思想武装教师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育艺术与方法注重的是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效果,未从人性以及人的客观需求出发。因此,许多老师没有从教育的基点出发,纯粹注重教学效果而忽视人的个性,未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生命教育重视的是人。人的自信、尊严以及价值取向的教育比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都来得真实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知识技能的传授因为人的需要而决定,从而使教育回归到了教育本应有的地位与初衷。
在中职校的教育中,老师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精神家园,从生命的意识的角度来定位学生学习的标高与学习方法,更能让学生以百倍的信心满怀激情地在春季高考这种高强度的人生搏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实实在在提高备考效率,更重要的是考生能够在这种搏击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生命的光辉。
三、生命教育在春季高考备考中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备考效率。生命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人格上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学生在春季高考备考过程中,如果能够认清了自我能力与智力基础,确定了恰当的人生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强度,准确地定位了学生相应学习标高,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端正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就给学生开拓了一块新的思考与学习的新天地,洗刷掉了沉淀在学生脑海深处故有的尘埃,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春季高考备考的效率。因此除了要求老师们多关心他们,正确引导他们,还要要求学生自己真正困惑、迷茫时,不要忘了我们的老师,要和老师多倾诉、多沟通。
2.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备考讲义 篇二
一、深刻把握教材
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以考生自学为主。自学考试教材在开发使用上从初期的借用全日制普通高校教材为主, 逐步开发并拥有了相对适应自身教育特点的教材。考生对教材的把握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 )感知教材框架
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把握首先要从教材的整体章节目录上:教材分为几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大概讲的是什么,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对教材结构框架有明确认知。以《刑事侦查 情报学》(于凤铃主 编 , 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 出版社 ,2004)自学考试教材为例 ,我们看到其教材分为八章 ,作者按照刑事侦查情报工作流程编写, 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目录对刑事侦查情报工作有整体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解教材内容,同时教材对实际的刑事侦查情报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推进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的开展。
(二 )理解教材内容
教材是一门学科知识的总结,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成人自学考试的教材对相关知识点的说明非常准确和明确, 将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流畅的表达加以阐述。若考生对本学科领域没有相关经验的累积, 缺乏感性认识,那么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就尤为重要。首先,学生要找到相关章节知识的核心概念,这是一种希望学生记忆、理解并能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信息之后,仍能应用的陈述性知识。核心概念的特征:它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中心,是不同知识间的“联结点”,其中的思想方法一般能够迁移 , 有广泛应用 , 能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如《刑事侦查情报学》第二章刑事侦查情报的收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情报源”,首先,学生要结合侦查工作实际,了解并分析各种侦查情报来源的特点,才能做好情报收集工作。其次,学生将教材内容由点到线到面,按照学科知识固有的结构理性认知,从而彻底理解教材内容,掌握相关知识。
二、精研考试大纲
课程考试大纲阐述和规定了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要求、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命题原则,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及考核的深广度,体现了国家考试的课程标准。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在正确引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培养应考者的自学能力、保证考试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力促进了自学考试发展。考试大纲在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成人自考的导航灯塔。考生应在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针对考试大纲相关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知识点的要求,对应仔细研读指定教材,这是成人自学的首要原则。在大纲的统领和引导下,将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全面阅读教材,吃透教材,将教材内容弄懂、弄通,真正理解把握考核目标、考核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点,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这是学好每一门自考课程的关键。
三、查阅近三年考题
随着网络的发展,考生在查阅历年考试资料时日益方便。在网络上考生可以很容易地查询到本学科历年的考试真题。考生要高度重视对历年真题的研究, 因为这些考题不但反映了该学科考生应掌握的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透露出了命题人的命题规律。教材和大纲是命题的依据和范围,考生在认识了上述两点后,通过深入分析历年真题,会对考题增加很多感性认识,在考场会表现得胸有成竹。
(一 )试卷结构分析
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自己的规律特点, 体现在试卷结构方面就是考试题型基本不会有变化, 可以让考生对考试题目类型有个清晰认识。如《刑事侦查情报学》自考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题。各题型按照小分值题在前,大分值题在后的顺序排列。考生通过对历年试卷真题的解答,能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做到掌握牢固的知识点不丢分,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争取得分,彻底不掌握的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合理、符合逻辑作答,力争不空答。
(二 )试卷知识点分析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规定》:编制的试题应做到科学、合理、不超纲,每份试卷要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覆盖考试大纲的各章, 组配的试卷须使不同能力层次试题的分数和不同难易程度试题的分数比例适当。自学考试教材的更新周期较长,有的教材甚至使用10年以上,因此在命题上难免会有一些知识点重复出现。由于命题质量的要求,考题中直接出现上一年的考题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但考生要关注前2-4年的考题,相关考核知识点则很有可能在当年的考题中体现。具体分析方法考生可以按照考试大纲,将前2-4年的考试真题一一标注在考试大纲上,认真学习知识点对应的教材内容,做到烂熟于心,则会事半功倍。如《刑事侦查情报学》2014年4月考题:
刑事侦查情报部门回复侦查员信息查询结果的情报传递方式是( )
A.单向主动传递 B.多向主动传递
C.单向被动传递 D.多向被动传递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刑事侦查情报在侦查工作中传递方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知识考点。对本考核知识点在2010年4月的考题中同样出现:
公安情报中心向某一刑警大队下发的情报指令属于( )
A.单向主动传递 B.单向被动传递
C.多向主动传递 D.多向被动传递
3.高考生物备考讲义之八(上) 篇三
——学生实验与经典实验
桂林中学潘健
Ⅰ、考纲所列的17个学生实验
───显微观察类───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2、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物质提取、分离及鉴定类───
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探究实验类───
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2、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5、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习及研究性学习类───
1、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2、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3、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4、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Ⅱ、课本中的经典实验
1、光合作用的系列实验
2、生长素发现的系列实验
3、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系列实验
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5、其它课本实验(含课本演示实验及酶的发现、鸡的阉割及生殖腺移植、单克隆抗体制备等。)Ⅲ、考纲实验考点及易错点分析
4.教育学讲义 篇四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1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一)不同时期对“教育”的不同理解 在中国古代社会,教育主要被理解为道德教育。“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古代,教和育是两个不同的涵义。《荀子》的《修身》篇是这样解释的: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和育分别做了具体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教育”一词来自拉丁词源“Eduiere”,而它又是从动词“Eduere”变来的,含有引出之意。所以,“教育”一词在希腊语中就是“儿童引导学”。西方近代教育家对教育这一概念有多种多样的解释。捷克 夸美纽斯: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 卢梭认为“教育赋予我们在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和我们作为人所需要的一切。” 瑞士 裴斯泰洛齐:教育就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首先、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美国 杜威: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斯宾塞认为“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杜威认为“教育是一种通过使未成熟者参与其所属团体的生活而引导并确保其发展的社会功能。”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 尽管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教育有许多解释,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是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 社会发展,人的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教育具有双重含义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学校教育又不能囊括所有的教育于其中,这就导致了对教育有 狭义与广义的区分。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 会教育。2.狭义的教育:为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发展
(一)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教育 2.古希腊罗马教育 3.欧洲中世纪教育 4.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等级性 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享有不同的教育地位与权利。教育被社会统治阶级或贵族阶层所控制,他们 的子女享有教育的优先权。平民子弟少有教育权,或被剥夺教育权利。工具性 教育成为统治阶级御用工具,或成为神学的奴婢。教育是紧紧服从于或服务于社会统治阶级的需要。专制性 教育具有强烈的专制性色彩。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育过程是被动接受与绝对服从的过程。教育者 的威严不可冒犯。专制性也导致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机械、刻板。
(二)近代教育近代教育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特点: 1.教育事务在国家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公共教 育事业受到政府的重视 2.国家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3.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发展 4.新型大学纷纷建立,高等教育职能发生变化 5.学校教育朝着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三)现代教育 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呈现的基本特征: 1.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2.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地发展 4.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 5.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6.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一是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界定为教育现象,或称“教育现象说”。这一观点认为,教育学是人们对于教育 这一社会现象的知识或学说,教育学不是把教育与社会、文化、人生等现象一起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教育作为一 种独立的社会现象,单独对它进行理论考察与研究; 二是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重点界定为教育问题,或称“教育问题说”。这一观点认为,任何科学研究的发端均 不是仅仅来自现象(事实),而是来自问题,只有把现象作为问题提出来才能构成研究对象,所以教育学应该是一 种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三是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的特殊矛盾和规律。这一观点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有它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教育学就是研究在这一现象领域内所 特有的矛盾运动的规律。可以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之所以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作如此界定,是因为: 首先,教育研究必须从教育现象入手。由于教育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研究教育必然是研究这种特有的社会现 象。离开教育现象既无教育可言,也无教育研究对象可言。其次,教育现象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教育研究固然要切入教育现象,但又不能泛指对所有教育现象的研究。教育研究指向的教育现象,应该是与教育问题相联系的。只有抓住要研究的问题才能抓住要研究的现象。问题意识 是各种学科研究必备的意识。所以教育研究既需要从现象入手,又需要从问题出发。再次,教育研究指向的现象与问题又应该具有特殊性、本质性的特征。教育研究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 认识教育、把握教育,因而是指向探讨教育规律,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学科特征 1.教育学的理论性特征 2.教育学的实践性特征 3.教育学的艺术性特征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期 1.主要特点:产生了一此零星的教育思想,但停留在直观朴素的经验描述,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与分析论证。2.代表人物及论著: 中国:孔子《论语》 战国末.乐正克《学记》 唐.韩愈《师说》 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二)教育学的形成期 1.主要特点: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开始把教育问题和教育思想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研究。开 始有了自己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概念、范畴以及由这些概念和范畴所 理论体系。对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也逐步从 经验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2.主要代表人及论著: 捷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英 洛克《教育漫话》 法 卢梭《爱弥尔》 瑞土《林哈德和葛笃德》 德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和作用,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提出了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的思想,首次确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阐明了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巩固性和量力性的教学原则和若干教学方法。《大教学论》的问世,奠定了近代 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基础。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以伦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目的论,并提出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教育方法论。开 创了教育学研究的新纪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1.主要特点:教育学的研究开始从更广泛的学科吸取有关研究成果,并且将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用于教育的 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科学化的道路前进了一步。2.代表人及著作: 美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教学。中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编写的教育著作。前苏 凯洛夫《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主要特点:教育学和心理学全面地、高度地结合,重视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和对教育规律、教学规律、教
学方法的深入探讨,把教育学的研究建立在教育实验基础之上,重视发展和能力研究,革新研究方法,引进了新兴 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代表人及著作: 美 布鲁纳《教育过程》(1963)强调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学,强调教学的最佳顺序和“发现法”。前苏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1975)五条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行到发展的原则。前苏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观点)》
(五)教育学的走向 20 世纪末以来,现代科学在发展,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出现一些新的面貌。体现出许多新的特征:1.教育 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4.教育学研究与 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新世纪的教育学必将走向“大教育学”。21 世纪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呼唤大教育学;知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呼唤大教育学;知识经济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呼唤大教育学。教育科学,由于研究对象已经是从经济生产活动 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大教育,既是新兴产业又是崇高事业的大教育,由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关联 度日益提高,必将冲破传统教育部门专业学科的束缚,向以教育部门为主的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大学科 演进,因而教育研究必须有相当大的转变与发展。教育科学分类框架 分析教育中的形而上学 教育哲学 教育逻辑学 教育伦理学 问题 反被运用学 科作为理论 分析框架 以教育活动 为 研 究 对 象;以不同 方式运用其 他学科 采用被运用 学科的方法 活动研究如何运用方法 来分析教育活动 教育统计学 教育测量学 教育评价学 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 教育美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法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文化学 分析教育中的个体的人 教育生物学 教育生理学 教育心理学 运用方法直接分析教育 教育史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未来学 教育人口学 教育生态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政治学
综 合 运 用 各 分析与其他领域共有的 教育卫生学 教育行政(管理)学 门学科,解决 实际问题 教 育 实 际 行 分析教育领域独有的实 动问题 际问题 教育规划学 教育技术学 课程认 教学论 元教育学 教育学史
以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
(一)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形成教育思想 ?
(二)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提升教育智慧(教书匠、能师、名师)?
(三)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塑造专业精神 ?(四)教育学有助于师范生形成专业人格 拓展阅读: 《学记》 《学记》 是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关于教师: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教师仅仅具有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阐述。关于学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知道学生资质有不同,学习有难易之分。《学记》中的教学原则:1.启发诱导原则。“故君子之教,喻也”。具体要求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 达、”2.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3.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4.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4 5.长善救失原则。学生的学习存在四种缺点,即: “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6.教学相长原则。“是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 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永恒的社会现象? 2.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有怎样不同的特征? 3.如何认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4.如何认识赫尔巴特对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贡献? 5.怎样看待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及教育学的分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2. 《外国教育史》戴本博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3.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 2004 年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第二章教育的构成
第一节 教 师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
(一)社会义务 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青年一代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专业人员。古往今来,教师对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 《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教师所传之“道”以及授之“业” 也会不同,教师所起的作用除了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产外,还承担着创造文化的重任。
(二)教学与管理 从教学与管理的层面来看,老师的职业角色是多样的: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3.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拓展者 4.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三)心理定向 教师是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
(四)自我实现 从自我实现的层面来看,教师是自我成长的研究者和设计者
二、教师成长的实现
(一)教师成长的含义 教师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及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作为人的教师” 一是 的成长,强调教师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作为教师的人”的成长,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知识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知识,指教师比较完善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其程度。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一般文 化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师的专业素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教师用以影响学生的主要是他的知识。教 师的其他影响手段,诸如道德、各种人格品质也无不渗透着智能的因素或以智能结构为其基础。因此合理的专业知 识是合格教师的核心之一。(1)本体性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它在教师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又有两大类型,(1)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2)教师专业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2)一般文化知识——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 必要性 前面说过,对教师的知识作出某一专业领域的限定是合理的。强求教师精通各门学科,在当代既是不可企及的 事,设计这样的知识结构的模式当然也是不合理的。但是,不能不看到。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老师仅具备学科知识 就够了。(1)教学对学生全面影响的要求。任何一个教师,他对学生所发生的影响决不限于某一专业领域,各门课 的教学虽各有具体要求,但它们的目标却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必然是全面的,在专业课教学
中,他不仅使学生获得某种自然、社会领域的规律性,而且还可以给人以思想道德方面的启迪,美的享受,融真善 美于一体。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及以历史、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科学一 体化趋势及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要求。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一体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学科之间出现了交 叉渗透现象、学校了开设综合课程等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必须顾及知识本身构成的规律以及科学 一体化的趋势。在掌握较为精深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广博的综合知识,摆脱封闭式狭窄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使学 生得以在教师的影响下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3)满足学生对探求心理的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是无止境的,特 别是素质教育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然要满足学生 的奇心:一名语文教师不得不回答小学生所提出的苹果为什么往下落,青烟为什么往上冒,血为什么红,天为什么 蓝等问题。总的说来,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帮助自己融会贯通地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满足学生的探 究兴趣;更好地运用教育科学知识。范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和理论(3)条件性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条件性知识指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学科教学论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掌握了精深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还不够。还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 本原理和原则,了解学生身心活动和发展的规律,否则的话,教师的教育活动难免陷于盲目性。自己知、自己会与 将其转化为他人知、他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是两码事,要有效地转化知识,促进人的发展,遵循与尊重人的 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保证受教育者的身心愉快,这与是否掌握教育、心理规律有很大的关系。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这是教师提高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效果所必需的。(4)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知识、感性经验,也是构成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指的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产生于 教育教学过程,其它方面的知识全都要通过实践性知识起作用。)教育不仅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教育工作的许多规律和原则,只有通过实际的经验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同时教师的实践知识又是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的源泉。从古到今的众多教育理论家都是来自于教育实践工作者(孔 子、陶行知、蔡元培),它说明实践知识在教师知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2.专业能力的发展(1)设计教学的能力,即教师在综合考虑教材、学生、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2)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板书板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演示等的能力。(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如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外学习管理能力等。(4)教育教学交往能力,如理解他人的能力、沟通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5)教育教学机智,即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6)反思评价的能力,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正确评价的能力。(7)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即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 力。(8)创新能力,如创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3.专业情意的发展(1)专业理想: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的向往和追求。(2)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3)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4)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环境 2.学校文化 3.个人经历 4.自我更新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该阶段时限是在正式教师教育之前,可从一个人进入接受正式教师教育一直追溯到他的孩 提时代。2.“虚拟关注”阶段。该阶段时限一般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3.“生存关注”阶段。新任教师一般处于这一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在度过了初任期之后,决定留任的教师逐渐步入“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处于该阶段的教师,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而不再受外部 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
(五)教师成长的途径 6 1.专业学习2.专家引领 3.同伴互助 4.个人反思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 1.学生是人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的特点(补充年龄与心理特征及相应教育措施)
二、学生的特点 1.主动性 2.未完成性 3.开放性 4.独特性 5.创造性
三、学生发展
(一)学生发展的含义 学生发展是指学生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的身体和心理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发展包括肌体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发展包括认识能力的发展和心理倾向的发展。学生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等规律,这些规律性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
(二)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个体实践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补充)
四、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补充
(一)学生受教育权的理解
(二)学生受教育的保障权 1.学习机会权 2.学习条件权 3.学习成功权
(三)学生受教育的自由权 1.免于恐惧的自由权免 2 .受歧视的权利 3 .免于控制的权利
(四)学生的义务 1.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学生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3.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学生有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
第三节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中介与桥梁,是教育领域内除教师和学生之外一切因素的总和。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作用的对象和客体,它是经过课程设置和编制而具体化了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是教师活动、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学生活动所作用的全部对象。1.教育内容是一种特定的、具有教育性的人类文化成果。2.教育内容是人类文化再生产的结果。3.教育内容具有简洁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征。4.教育内容是师生活动共同的客体。
二、教育方法 1.教育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2.教育方法的选择和组合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要的是要依据多方面条件,使各种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因此教学方法的 选择运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教学艺术。
三、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应用的教学媒体的硬件和软件。它分为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智能 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教育所依赖的技术手段的变迁: 第一阶段:依赖于口授或演示向后代传递,因而文化的保存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生存过程的影响。第二阶段:依赖于文字和系统的教育传递文化,这为文化的大量积累提供了可能。第三阶段:依赖于高科技途径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的重心已转移到帮助人们学会学习
四、教育情境
(一)情境与教育情境 7 情境即情况、环境,一般是指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有机结合的 境地。现代汉语词典对情境的解释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教育情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情境可以理解为教学活动的场景。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范畴。狭义的教育情境是指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教育 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景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我们一般所指的教育情境是其狭义的概念。
(二)教育情境的分类 1.物质情境(1)实在情境:是指现实当中蕴含着某种问题的事件或案例。(2)符号情境:借助语言、文字所描绘、模拟或虚构而成的叙述情境。(3)图像情境:借助照片、图画、视频录像等建立起来的情境。2.精神情境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创设的一种适于教学活动的情感氛围,从而为完成教学目标和 任务莫定基础。
(三)教育情境的基本要求 1.真:即强调教育情境的真实性和生活性。2.趣:即强调教育情境的趣味性和形象性。3.新:即强调教育情境的新颖性。4.疑:即强调教育情境的问题性。5.情:即强调教育情境的情感性。第四节 教育主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相对的一组概念。教师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同样学生也因为教师的存在而存在。教师与学生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规定性,因此,教师与学生的易位现象必然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而发生 变化。在当代,教师与学生易位的情形愈来愈多。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区分了自古至今的三种文化类型,并且阐述了不同文化类型中相应的教育方式。前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未来重复过去、代代相传,它有赖于三代人的实际存在;教育的任务 就是复制前一代的文化。并喻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社会成员的模式是同代人的行为,典型的特征是“现在是未来的指导”; 年轻一代更注重从同代人那里获取经验;代与代之间出现裂痕。后喻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年长者不得不从年轻一代那里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经验;儿童则面临 着一个完全未知的、因而也无法掌握的未来。教育史上,关于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与作用的四种主张: 1.“教师中心说”(外在论、外塑论):教师在教学中起权威作用,否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2. “学生中心说”(内在论、内生论):教学中占中 心地位的是学生,一概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3. “主导-主体”说 :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表现 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而非压制,二者应很好地结合起来。4.“主体间性说”: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1)平等对话——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狭隘的言语交谈,而且是双方心灵 窗户的“敞开”和情感的“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 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要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2)互相尊重——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当前,师生之间 的尊重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二是 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三是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3)彼此评判——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交而不往”,究其原因大概是交往主体之间缺乏评判。师生交往缺 少学生对教师的评判;生生交往中只有相互间独白式的“倾听”,而无彼此的分析、讨论。(4)共享智识——师生是课堂教学生活的创造者,都是课堂教学的资源,课堂教学效实际上是师生共享 智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之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5)讲究实效——一是要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的类型,二是教师要从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教学任务等角度 8 来思考问题,使交往围绕实际内容展开,促使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教师、学生与知识的关系 教师、对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不同关系的认识随着教育思想的演进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新进展,呈现出不同 的构型,也折射出不同的价值追求。
三、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在过去 50 年中,国外学者进行了上百个媒体比较研究。后发现,当图解、练习、举例等教学方法保持不变,通过录像、教室技术和计算机等不同媒体进行教学以比较不同媒体的效果时,都得出同一个结论: 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因媒体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只有当教学方法改变时,学习结果才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对此,原国际绩效改进协会主席 R.克拉克和美国多媒体网络教学专家 P.祖克曼联袂发表论文指出: “表面上,学习是接触媒体的结果,实质上,学习是由媒体中包含的教学方法引起的。媒体只影响学习的费用和速度(效率),方法才是引起学习的结果。”他们得出结论说: “不要问哪种教学媒体最好,而要研究各种媒体中包含的教学方法是 如何影响认知过程的。”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素 1.思想 — 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2.媒体 — 科学运用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难点。3.资源 — 开发利用学习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点。4.过程 —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
四、良好师生关系创建途径 1.树立正确的观念前提 2.相互理解基础 3.相互对话突破口 4.相互沟通关键 5.交互吸引最终目的 思考 1.人们常用“一桶水倒一碗水”来形容我们的教学,同学们你们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 2.现在的师生交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如果你是老师,怎样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1982 年
2.《现代教育学》 扈中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3.《教育学》 傅道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4.《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第三章 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涵义 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 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教育功能是与教育本质相联系的。所谓教育本质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 征”。它反映出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教育功能显然与教育本质息息相关。正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所以教育功能必然是且只能是通过对人的作 用而显现。教育功能与教育本质的区别则在于:教育功能的发挥虽然被教育本质所决定,但同时也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影 响。本质是恒定的,而功能是弹性的。长期以来,由于社会政治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存有偏颇,由此造成对教育功能认识 的偏颇。深化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以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为前提。
二、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演进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历史的变革而变革,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一)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的功效与作用被固定于为政治伦理服务。教育功能指向社会民众的伦理教化,而教 化之目的则在于使广大民众恪守封建伦理道德,为维系封建统治服务。9 西方古代社会也以伦理教化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均是为培养奴隶社会的统治者与保卫者 服务。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教育主宰着教育领地。宗教教育更突出地强调教育的教化作用。
(二)近代教育的发展个体功能观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性、个性的强烈呼唤驱动了近代教育的变革,近代教育的价值观、功能观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期工程 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斯宾塞在《教育论》这部重要的教育专著中集中论述教育价值观 与教育功能观的变革:其一,深入批判了传统教育只重虚饰而不重实用的弊端。其二,明确主张教育目的应切合实 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作准备,认为为个体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有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其 三,从实利主义的道德观、人性观出发,明确提出知识教学必须顺乎自然、重视发展儿童的心智;道德教育最普遍 的原则就是进行“自然后果”的教育,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与成长。斯宾塞的教育理论及其所阐述的教育功能观对推动近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对后人的 教育价值观、教育功能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 持这种功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学校与社会》和《民主主义与教育》这 两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这样的功能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 其一,肯定教育着眼于儿童个体的进步是对的,但认为教育的眼界需要由此扩大,由此他把教育功能从发展个 体扩展为作用社会。其二,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其三,从着眼于改造社会出发,杜威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未来引向现实,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改造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方案。
(四)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继杜威之后,当代教育对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的主要论 点是: 其一,结构决定功能。正是教育的结构状况决定功能的发挥,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决定教育功能的多样性。其二,功能的整合。教育的功能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功能又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它们是“整合” 式地发挥作用。其三,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强调教育应该促使社会成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思想、态度方面能保持和谐。
三、教育功能的基本分类 对于教育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
(一)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进行分析的。教育的筛选功能自古而然。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这种功能更为鲜明突 出。层级分明的教育制度和机构实际上一直在默默地而又顽强地履行着筛选功能,学校教育的层层筛选(除义务教 育之外)形成人的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同时也由此造成人的社会分层和社会职业的分途。教育的筛选功能又是与其所具有的协调功能相结合的。教育的协调功能主要反映在: 一是它对筛选功能的协调。教育通过自身的力量使得对人的选拔与筛选成为社会的需要; 二是教育在客观上形成人的发展差异的同时又在运用 其特有的力量逐步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差异,在这种意义上,教育始终起着调节器的作用。
(二)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进行分类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社会功能,是指教 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个体功能是相对于社会功能而言,社会功能亦是相对于个 体功能而言。教育作用于个体必然作用于社会,教育作用于社会又必然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实现。
(三)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层次上进行分类的。它反映出教育功能间的主从关系或轻重程度。所谓基本功能,是指教育 根本的、基础的且是恒常、稳定的功能。派生功能则是通过对人的知识、意识、职业、道德等的社会化,而派生出 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也是相对而言的。教育功能是一个系统链,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是可以不断分化的。10
(四)正功能与负功能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的。前者是针对教育功能产生的积极的良好的效果而言,后者是针对教育功能产生 的消极的不良的后果而言。最早提出这一对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Menton)。20 世纪 50 年代末,默顿将社会功能按性质、形态 加以划分,得出正向——负向功能这对概念,与此同时还得出另一对重要概念即显性——隐性功能。日本教育社会 学家柴野昌山则把这两对概念引入教育领域,构想出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见表1—1)。社 显 正 客 结 观 果 向 表 1-1 教育功能框架图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个体发展的涵义与特征 所谓个体的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在教育学的视野中,个体发展不仅 有其特定的涵义,同时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又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特征: 1.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历史条件,尤其是物质生产条件制约人类总体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 表现为个体人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历史的制约,而是能动地对待历史。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与社会性是相统一的。历史是社会的历史,社会是历史过程中的社会。个体的发展在很大程 度上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客观上促进着社会的发展。2.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特征。个体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与阶段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形成年龄特征的客观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促 使人成熟的生理基础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性。然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 速度和不同的发展重点。这对于把握个体的发展机会是十分重要的。3.个体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个体发展既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相似性,又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表现在身体、智力、人格等方面。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与个体发展的相似性 共同存在于个体发展的全过程中。正是这种差异性对教育的丰富化、多样化提出了要求。4.个体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 个体的发展是历史地、现实地展开的。然而,个体发展就其可能指向的水平与可能达到的高度而言,乃具有极 大的潜在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个体发展已实现的水平与其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个体发展是一种 动态的历史过程,历史的无限性与人的发展的无限性相统一。如何不断挖掘、开发人的潜能,乃是当代科学研究的 重要课题。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所谓遗传素质,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关于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学术界曾有过极端的观点,这就是“遗传决定论”。例如奥地利儿童心理学 家彪勒曾经说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部环境在这里起着 促进或延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另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莱.霍尔则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 教育”。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对此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般说来,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作 向 负 A B 会 意 向 性 隐 性 C D 11 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是人类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二,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其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或者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于人的一切外 部条件的综合。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学术界亦有过“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纯粹是环境的产物,个体 发展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曾经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亦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避而近中正也”。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则把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提到独一无二的地位,他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 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毫无疑问,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其一,自然环境对个体身体及心理发展会带来一定影响。其二,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 其一,教育以其明确的培养目标,规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其二,学校教育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进行,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较为全面深刻。其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断强化。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人自身具备的多种发展可能和环境、教育中具备的、为个体发展所必须的条件,都只是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 可能。这种可能是潜在的,它不会自动动地转化为现实。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必须 通过个体发挥他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地能动地接受环境、教育的积极影响,回避或抵制其消极影响,从而实现人 的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充分的发展。
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能促进个体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其基本涵义是指个体接受社会文 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反映在: 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的社会化 在人的观念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帮助人们形成社 会所需要或提倡的观念,抵制社会所批评或反对的观念。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促进人的政治观念 的社会化和道德观念的社会化。
(二)教育促进人的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1.教育指导或规范人的智力、能力的社会化 首先,不同阶段或不同类别的教育,指导与规范着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方向。教育将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 引导到适应社会生存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其次,教育也规范着人的智力、能力的社会化发展。教育以特有的目标、内容以及特有的方式与途径规范着人 的智力、能力的发展。2.教育加速人的智力、能力的社会化 教育因其传授的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简约化、浓缩化的特点,所以它对人的智力、能力的发展起着催化剂与 加速器的作用。教育对于促进人的智力、能力发展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的作用所无法比拟的。
(三)教育促进人的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谋求某种社会职业通常是以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的,教育是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 的重要手段。教育也是促进人的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任何社会身份都程度不同地蕴含着对教育的需求,教育对促进人的 身份的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一)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人的主体性是人面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它表现为人的自主精神和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通过对人的道德、智力、能力的培养而提高人对自我 的认识,提高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突出地表现为人的创造性。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化功能也突出地表现在它能培养个体的创造意识,激 发个体的创造性精神,形成个体的创造性品格。
(二)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人的个体特征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教育应该是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教育帮助个体充分开发内在潜 力并充分地发展自己的特长。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主要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与不同的教育形式来实现。
(三)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并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教育赋予人创造生命价值的信心与力量。所以,人 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才可能达到。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一)社会物质生产制约教育发展 1.社会物质生产制约教育发展的水平与速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反映着社会物质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发展又紧紧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所可能提供的资源和条件。社会物质生产所呈现的科技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在 使用物质技术手段上所可能达到的水平。2.社会物质生产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与内容。教育内容集中反映人类文明的成果,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 生产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拓展。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因而也大大促进着教育内 容的发展与更新。例如从课程设置来看,1~4 世纪以前,在 学校教育中的自然科学课程,一般只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学科; 17 世纪以后,又增加了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物理、电子计算机、激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兴的科学技术逐渐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发展的制约,还表现在它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均发生强烈的影响与作 用。
(二)社会政治制约教育发展 1.社会政治通过确定国家教育制度实行对教育的制约。2.社会政治对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制约性。3.现代社会通过加强教育立法保障与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教育具有培养劳动力的功能 教育培养劳动力功能的具体表现是: 1.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知识素养与劳动技能素养,提高劳动者对生产要求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 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能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素养,能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水平,从而提高劳动者积极的 劳动精神与劳动态度。3.能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教育通过提高人的一般 学习能力以促进劳动者适应生产高速发展变化带来的职业或工种变换的需要。4。能提高劳动者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
(二)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促使现代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 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的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的资本投资的作用。人力资本的形成 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能产生巨大的 经济效益。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呈现出先于经济发展的趋势。教育的适度先行,正是现代社会认识并主动增强教 育经济功能的表现。13
(三)教育具有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1.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以极为简约、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 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2.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不仅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而且也担负着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任务。3.当代科技发现、发明与创造,重要策源地乃是高等院校 任何科技发展的新成就,都不可能离开教育的贡献。教育促进科技更新与发展的功能将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向前 发展而增强。
三、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 1.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1.教育的普及化推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的普及,是社会政治平等与开放的体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 高将不断推动社会政治变革与进步。2. 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 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社会通过教育将人类的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文化借助于教育得以延续与发展。
(二)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一方面,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传承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更新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 社会的急剧变革,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教育突破原有的文化范式,实现对文化的创造、拓展与更新。
(三)教育对文化的融合功能 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这是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另一表现。在当代每一国家,每一民 族都需要承继属于本民族的优良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由此促进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教育的三大社会功能实际上应是三位—体,并整合式地发挥作用。思考问题: 1.如何认识教育功能与教育本质的关系? 2.在中外教育史上,教育功能观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 3.如何对教育功能进行分类?怎样认识教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4.怎样认识教育功能的社会制约性? 5.教育的个体功能与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1982 年 2.《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3.《教育学》 傅道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4.《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5.《外国教育史》戴本博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一节 当代中国教育目的
一、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
样的人。广义: 教育目的泛指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狭义:教育目的指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与要求。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政治伦理功能; 奴隶社会 孔子学生子夏对其教育目的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主张贤人政治,反对不学而仕、仕而不学的世卿 世禄制度。他的培养目标是有知识、有高尚道德的土、君子,让他们去辅佐君王。孟子的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得民心”。是要培养劳心的土、君子,由他们去教化百姓。封建社会 《大学》(先秦儒家论大学教育的专著)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意即光 明的德性,按思孟学派的观点就是指人先天具有的善性。“明明德”就是将善性发扬光大,使人显明起来,与孟子的 存心养性是一脉相承的。“亲民”是指推行儒家的德治和仁政,后来宋代朱熹注四书时,将亲民改为“新民”。意为使 天下人革旧更新。“止于至善”即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 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为实现这三个目的,《大学》提出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 亲民、止于至善 2.中国近代社会中教育目的的变革: 1906 年,清政府学部确定的教育宗旨; 1912 年,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 德”的新的教育宗旨。3.建国以后中国教育目的的演变: 解放初至 1956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 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4.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教育目的: 1982 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全面发展。”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所有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 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获得了法律的确定与 保障。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发展同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2.现代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3.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其一,邓小平关于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论述; 其二,邓小平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丰富了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内涵; 其三,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思想开拓出我国当代教育方针与教育目标的新境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其一,教育为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服务。其二,教育为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其三,教育为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其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进一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深入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
三、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实施
(一)对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1.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关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关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 1.全面、系统地把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正确认识与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一)概念 所谓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
(二)教育制度建立的基本依据是: 1.教育制度的制定首先取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2.国家教育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学制的建立,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出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总要求; 3.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受到社会人口状况的制约,同时受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二、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当代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 年 11 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195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二)中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三、教育体制及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及体制改革
(一)教育体制概述 1.教育体制的概念 教育体制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教育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包括办学体制、领导管理体制、招生与就业体制、教育投资体制以及学校内容管理体制等方面。其核心是教育管理体制。2.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因与意义 其一,旧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其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断改革教育体制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1.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的体制。2.办学体制的改革 我国现阶段办学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3.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 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4.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现阶段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使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有 效自我办学以及有效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第三节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教育自身由传统向现代类型的变迁。它是一种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一个对传统 教育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是为使教育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而不断改造、重建教育传统的 过程。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教育发展的开放性 2.教育发展的动态性 3.教育发展的民族性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一)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1.终身化的教育观念。2.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3.不断变革与创新的教育观。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1.教育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化。2.教育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1.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2.智育内容的现代化 3.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现代化
(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就是不断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武装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体,以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是指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向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自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与目标。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与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标并无二致。
(二)为促进人的现代化而教育 1.继续深入推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中国国民的现代素养 2.增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3.大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思考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如何理解我国当代的教育目的? 17 3.我们有怎样的教育基本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4.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与任务是什么? 5.怎样理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与内容? 参考书目: 1.《新 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二节 当代中国教育目的
一、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 样的人。广义: 教育目的泛指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狭义:教育目的指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与要求。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政治伦理功能; 奴隶社会 孔子学生子夏对其教育目的概括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主张贤人政治,反对不学而仕、仕而不学的世卿 世禄制度。他的培养目标是有知识、有高尚道德的土、君子,让他们去辅佐君王。孟子的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得民心”。是要培养劳心的土、君子,由他们去教化百姓。封建社会 《大学》(先秦儒家论大学教育的专著)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意即光 明的德性,按思孟学派的观点就是指人先天具有的善性。“明明德”就是将善性发扬光大,使人显明起来,与孟子的 存心养性是一脉相承的。“亲民”是指推行儒家的德治和仁政,后来宋代朱熹注四书时,将亲民改为“新民”。意为使 天下人革旧更新。“止于至善”即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 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为实现这三个目的,《大学》提出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 亲民、止于至善 2.中国近代社会中教育目的的变革: 1906 年,清政府学部确定的教育宗旨; 1912 年,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 德”的新的教育宗旨。3.建国以后中国教育目的的演变: 解放初至 1956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 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57 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4.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教育目的: 1982 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全面发展。”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所有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 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重申:“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获得了法律的确定与
保障。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发展同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2.现代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3.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其一,邓小平关于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论述; 其二,邓小平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丰富了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内涵; 其三,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思想开拓出我国当代教育方针与教育目标的新境界。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其一,教育为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服务。其二,教育为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其三,教育为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其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进一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深入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
三、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实施
(一)对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1.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关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关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 1.全面、系统地把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正确认识与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一)概念 所谓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
(二)教育制度建立的基本依据是: 1.教育制度的制定首先取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2.国家教育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学制的建立,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出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总要求; 3.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受到社会人口状况的制约,同时受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二、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当代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 年 11 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195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二)中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三、教育体制及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及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及
(一)教育体制概述 1.教育体制的概念
教育体制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教育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包括办学体制、领导管理体制、招生与就业体制、教育投资体制以及学校内容管理体制等方面。其核心是教育管理体制。2.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因与意义 其一,旧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其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断改革教育体制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1.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的体制。2.办学体制的改革 我国现阶段办学体制改革的任务是: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3.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 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4.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现阶段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使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有 效自我办学以及有效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第三节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教育自身由传统向现代类型的变迁。它是一种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一个对传统 教育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是为使教育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而不断改造、重建教育传统的 过程。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教育发展的开放性 2.教育发展的动态性 3.教育发展的民族性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一)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1.终身化的教育观念。2.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3.不断变革与创新的教育观。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1.教育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化。2.教育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1.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2.智育内容的现代化 3.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现代化
(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就是不断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武装教育信息的传播媒体,以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是指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向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目标,自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与目标。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与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标并无二致。
(二)为促进人的现代化而教育 1.继续深入推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中国国民的现代素养 20 2.增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3.大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思考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如何理解我国当代的教育目的? 3.我们有怎样的教育基本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4.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与任务是什么? 5.怎样理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与内容? 参考书目: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第五章 当代世界教育思潮
第一节 终身教育思潮
一、终身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终身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一)产生 1965 年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 1970 年保罗·郎格郎《终身教育引论》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二)背景——现代人面临的九大挑战 1.变化加快,以至于传统的教育体系和方法不能适应需要; 2.人口增长,引起对教育的量和质两个方面的需要不断增长; 3.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需要我们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民主政治的挑战对公民的需求增加; 5.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接收的信息和数据的理解、阐释、吸收和利用的能力需要持续的训练; 6.闲暇的增加也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就是“通过为人们提供认识、思维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更充分地发挥 他们的积极性”; 7.生活模式和相互关系的危机,历史形成的传统不能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 8.人们对身体和享乐的态度变化构成了对现代个人、社会和文明的重大挑战; 9.思想意识形态的危机,单一模式的信仰越来越少,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定的混乱。
二、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1.终身教育的概念 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 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它首先关心儿童教育,帮助儿童过着他应有的生活。同时它的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使其准备去从事各 种形式的自治和自学。后一种学习要求为成人发展提供范围广阔的教育结构和社会活动。因此,终身教育就变成了 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一是整个的生命过程;二是完全的社会生活。2.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在教育目的的维度上,终身教育追求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2)在个体受教育时间的维度上,终身教育不是学校基础教育的延伸,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成人教育,它是 一种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3)在教育内容的维度上,终身教育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和面向未来的,其基本特征是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适 应性和可持续的创造性;(4)在教育主体维度上,终身教育突破“师授生受”的局限,它甚至可以是一种没有教师的教育,在更深层 次的意义上是受教育者向环境学习的自我教育,是一种自主的教育;(5)在教育对象维度上,终身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6)在教育形式的维度上,终身教育是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社会机构教育的整合;(7)在教育功能的维度上,终身教育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彻底改变现有教育体系侧重于选拔人才的状
况 3.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 终身教育思想自 1960 年代形成以来,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 终身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概念。4.终身教育思想的实践(1)法国: 1947 年《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法案》 1956 年《关于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和公共教育改革的方案》 1971 年《在终身教育的范围内有关继续职业教育组织的法律》(简称《终身职业教育法》)特点: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法律系统,确立了“以劳动者为中心”的终身教育制度,重视企业在终身 教育体系中的责任。(2)美国: 1966 年《成人教育法》 1976 年《终身学习法案》《蒙代尔法案》()1984 年,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学习者委员会《成人学习:国家未来的关键》 1991 年美国制定了《美国 2000 年教育战略》 1993 年美国成立“终身学习者之国家委员会” 1994 年颁布的《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1997 年 8 月,美国开始实施“终身学习税收信贷计划” 特点:多样性和实用性,强调学习者的自由选择和社会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形式多样。(3)日本: 1981 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关于终身教育》 1984 年,日本成立“全国教育改革理事会” 1990 年成立终身教育审议会 1990 年日本议会通过《终身学习振兴法》 特点:超越于经济效益的视野来实施终身教育,而注重国民的精神和品格发展。(4)中国 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终身教育体系” 1999 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论述了终身学习的意义、目标、形式和策略 趋势: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 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 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 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第二节 全民教育思潮
一、全民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全民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1.概念的提出 1990 年 3 月 5 日至 9 日 “世界全民教育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All)泰国宗迪恩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World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 for All:Meeting Basic Learning Needs)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 2.提出的背景 ? 世界教育的发展; ? 入学率的上升、妇女受教育权的增加; ? 教育民主化的趋势 ? 教育机会均等
二、全民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1.基本内涵:扫除成人文盲、普及初等教 育以及减少男女受教育的差别。2.最终目标: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22 3.实现策略:改革现有的教育体系。
三、全民教育思想的发展 1990 年“国际扫盲年”《乌兰巴托宣言》呼吁动员社会的全部力量扫除文盲尤其是妇女文盲和成人文盲,1990 年 9 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行动计划》 1993 年 12 月中、印等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会议通过《德里宣言》和《行动纲领》 1994 年 6 月“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入学和质量”《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1994 年 9 月,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在埃及开罗举行,大会通过了《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人口、发展和教育》 1995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妇女的教育和培训》 2000 年,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召开的世界教育论坛会议上通过《全民教育:我们的集体承诺》(即《达喀尔行 动纲领》)
四、全民教育思想在中国和印度的实践 1.中国: 1986 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年满 6 周岁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993 年召开“中国全民教育国家级大会”,通过了《中国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提出了到 2000 年全民教育目标 以及措施。新世纪以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旨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改善,修改了《义务教育法》,提出了 逐步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并制定了时间表。中国的全民教育成就: 在发展中人口大国里,中国成为世界唯一同时实现“文盲人口减半”和“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 2004 年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 4%左右;全国小学在校生 1.12 亿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 98.95%,小学毕业 生的升学率达到 98.1%;初中阶段在校生 6528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 94.1%;女童小学入学率为 98.93%,男女性别 差异进一步缩小,从 1995 年的 0.70%缩小到 0.04%。全纳性教育进一步发展,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达到 24.3 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 65.3%。中国实现全民教育任重而道远 2005 年中国内地仍有 8700 万成人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 2300 万人; 全国 8%的地区还没有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主要集中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2.印度 1950 年的印度宪法规定“国家应努力在本宪法生效起 10 年内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他们年满 14 周岁为止。” 1986 年印度政府颁布《国家教育政策》及实施政策的《行动计划》,全民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印度推进全民教育的措施 实施“县初等教育计划” 开展非正规教育 开展扫盲教育 以邦为主实施的一些项目,如“促进初等教育项目”和“北方邦基础教育项目”。世界全民教育报告 2002 年世界仍有 8 亿文盲,其中 70%集中在中国、印度等 9 个亚非发展中国家; 性别差距依旧明显,64%的文盲是妇女,2001 年全世界小学入学年龄的失学儿童中,女孩占 57%。第三节 教育国际化思潮
一、教育国际化思潮的形成及其背景 1.形成: 古代小规模的教育交流——近代不平等的教育交流(教育殖民化)——平等的、制度化的教育交流(教育国际 化)2. 背景: 世界的一体化 经济的全球化 政治的多极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出现及其作用 23
二、教育国际化的涵义 国际化:一个国家及其成员通过与其他国家或成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使一 个国家及其成员成为世界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教育国际化:一个国家将本国教育置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系统之中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教 育交流与合作,从而使本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1.国际组织的影响日趋增大 2.国家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 3.中国逐渐融入教育国际化的潮流 全世界的留学生总数为 180 万,其中有 38 万来自于中国,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之一。1997 年 以来,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每年平均以 6.0%的左右的幅度增长,2001 年比 2000 年增长 10%。目前我国留学生占 全美外国留学生的 10.9%,居总数第一。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孔子学院出现在各大洲。
四、WTO 框架下的教育服务贸易和中国的承诺
(一)世界贸易组织和教育服务贸易 教育服务贸易的四种服务提供方式: 1.跨境交付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
(二)中国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 1.我国签订的水平减让表中与教育服务有关的承诺(1)我国认定的中外合作教育服务将以契约式合作机构为主,以有别于其他商业机构;(2)允许不得从事任何赢利性活动的外国企业(包括教育服务机构)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对设立分支机构不 作承诺;(3)以教育为目的的土地使用期限最长达 50 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中国享有土地使用权方面与国内教育机 构等同;(4)对外国机构代表处、分公司和子公司的人员居留期限的相关规定均适用于教育服务减让表承诺的活动。2.我国签订的教育服务部门减让表的承诺:(1)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和初中教育两个部分)和特殊服务教育(如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教育等)不包括在教育服务中;(2)对跨境交付形式下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均未作承诺。因此,对外国机构通过远程教育和函授等方式向 我国公民提供教育服务,我国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开放尺度,不受 WTO 协议的约束;(3)对境外消费方式下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没有限制即不采取任何措施限制我国及其他 WTO 成员的公民 出入境留学或接受其他教育服务; 在教育服务的商业存在方面,不允许外国机构单独在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4)在市场准入上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并允许外方获得多数拥有权,但没有承诺给予中外合作办学以国民待 遇;(5)在自然人流动方面,要求外国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入境提供教育服务,必须受中国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邀请或雇佣;对其资格要求是:外国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必须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具有相应的专业职称或证书,具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
五、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民族性 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民族性之间的必然张力 国际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 教育发展必须建基于本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 民族化不是民族中心主义和而不同:教育国际化与保持民族性之间的必要张力
第六章 学生素质及培养
第一节 学生素质的层次与结构
一、素质的含义 学生的素质是指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素质教育:是从社会和受教育者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生 24 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素质教育特点: 1.素质教育主张在教育对象上要面积全体学生 2. 素质教育强调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素质教育主张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生素质的层次 在我国教育界,人们一般认为学生的素质是一个由纵向层次结构和横向科类结构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立体的身心 组织结构。从纵向看,学生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次;从横向看,生理素质、心理素质 和社会文化素质又分别是由若干种素质构成。学生的生理素质是学生个体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学生个体的活动中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学生的生理 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个体的心理过程、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综合体现。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掌握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发 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是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学生个体身上内化的结果。
三、学生社会文化素质的结构 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第二节 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1.心理力量作用的性质,学生心理素质可分为:心理能力因素与心理动力因素 2.心理力量作用的效果,学生心理素质可分为:适应性因素与创造性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制约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因素 1.以神经系统的机能、特点和成熟为核心的生理因素与遗传因素; 2.际交往、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环境因素。3.教师影响为核心的教育因素。4.心理素质结构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功能 1.目的性功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工具性功能:为社会文化素质提供基础
三、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
(一)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
(二)提高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
(三)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三节 学生科学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科学素质的结构 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并运用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引导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真理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科学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制约科学素质教育过程的因素 1.宏观因素 社会因素、科学自身的发展水平2.微观因素 教师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学生个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动力因素
(二)科学知识的掌握是科学素质教育基础 1.学生对于科学方法的掌握要以科学知识的授受为基础 2.科学兴趣的培养也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掌握 3.科学态度的形成和科学意识的树立也以科学知识的授受为前提
三、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措施 25
(一)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三)培养学生执著的科学精神 第四节 学生道德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道德素质的结构 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学生在掌握各种道德准则,并运用这些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评价各种道德现象、调 节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引导学生求善至善是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复杂性 1.制约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社会因素具有广泛性; 2.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具有多元性; 3.学生接受道德影响具有多重性和矛盾性; 4.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二)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活动性 1.学生道德规范掌握,道德情感的丰富,道德意志的产生,道德信念的树立,都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2.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了道德需要,形成了道德动机,产生了道德行为。
(三)学生的自我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作用 1.自我教育是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而进行的自觉的规范言行,转化思想的活动; 2.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的; 3.自我教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四)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五节 学生审美素质及其培养
一、学生审美素质的结构 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学生在掌握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并运用已有的审美能力去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 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指导学生追求美、热爱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是审美素质教育的宗旨。
二、审美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一)审美素质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教师在审美素质教育过程中是作为审美素质教育主体出现的,而且在审美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然而,学生作为审美素质教育的客体,也并且完全是受动的、毫无自主性的。因为,教师提供的各种美的事物、美的作品,只有进入了学生的审美活动,这些审美教育内容才能成为学生审美客体。由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和审 美情趣存在着差异,对教师提供的同样的审美客体,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活动。
(二)审美素质教育主体和客体与审美素质教育内容的关系 审美素质教育主体与审美素质教育内容的关系,既表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的关系,也表现为审美主体与 审美客体的关系。审美素质教育客体与审美素质教育内容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 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而且,后一种关系是实现前一种关系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措施
(一)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六节 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
一、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任何学生都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通过教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活动 26 的内容十分丰富,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内容,它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计划性的特点。因此,通过教学活动,学 生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要组织全班学生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在提高学生生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班主任帮 助学生排除成长中的心理困扰,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因材施教,所以,班主任工作是心理素质教 育的途径之一。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好功课,系统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为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形成提供指导和帮助。班主任是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 会学生如何做人,因而,班主任工作是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还要指导学生的各种文艺活动,引导学生 创造美的生活环境,为学生审美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都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在这些组织开展的活动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创造性,自我教育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 发展的精神。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政治学习、文化宣传、生产劳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素质 都能获得很好的发展。
四、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指教育机构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教育学》 傅道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现代教育学》靳玉乐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分类
一、课程的广义和狭义说
(一)我国课程的由来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疏《诗经·小雅》时就使用过“课程”一词,说 “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就频频使用“课程”一词了。
(二)英文中课程的由来 在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词根,原意是“跑道”(Racecourse)。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 年)中第一个提出了“课程”这个术语。
(三)中外学者有关课程概念的总结和概括 康纳利(F.M.Connelly)和兰茨(O.Lantz)归纳出了九种有代表性的定义。我国学者张华通过仔细梳理,归纳出了三类典型的课程定义。
(四)课程的涵义 广义:课程是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狭义: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所有学科(或科目)的总和。
二、课程的分类 1.从课程形态分:(1)学科课程 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优点:保持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以简约形式传递,易教易学,易于编制修订,也易于考核。缺点:分科过细,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2)活动课程
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主要倡导者:美国的杜威。特点:活动多、科目少,以学生为中心。教材无一定年级顺序,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3)核心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基于两种取向的核心课程概念: 把核心课程视为学科取向的组织模式; 把核心课程视为混合取向的组织模式。代表人物 古德莱德 :核心课程应以儿童的需要以及社会生活的问题和领域为核心,融合必要的学科知识,使学习者共 同际遇人类经验的最重要的领域。瓦斯:在核心课程中,课程设计始于学生和学生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实施核心课程有三种可选择的方式。一 是一个学校的全体人员或大多数人员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共同处理一个全校性的主题或课题;二是科际小组方式; 三是利用大块时间和配套课,让一个教师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教几门学科并将之关联起来。(4)整合课程 概念:是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学科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而形成的。核心:价值整合观念。内涵:五个层面的整合: ①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 ②性质相近学科的整合 ; ③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整合 ; ④文化的整合 ; ⑤儿童与文化的整合。2.从课程的存在方式分:显课程 隐课程 3.从课程的设置形式分:选修课 必修课 4.从课程开发过程分:理想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 领悟的课程 观察的课程 体验的课程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包含课程的“大教学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课程包含教学的“大课程观”:前期研究 课程设计 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观念:发端于 20 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第二节 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的组成:指导想想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考试考察 课程实施
二、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三、课程资源
(一)概念: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 的总和。教材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二)分类: 1.托斯顿·胡森、泰勒对课程资源的分类 2.泰勒的分类 3.坦纳夫妇的分类 4.我国的课程标准分类(1)根据来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 ;(2)根据性质,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3)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4)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28
(三)教科书的编订与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学科与科学的关系。2.选择适当的教科书编排方法。3.改革教科书的认知策略。4.教科书的编订技术。5.开发配套教材。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状况
(二)世界各国现代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 1.为培养现代公民而加强人文、道德课程 2.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而强调基本学力训练 3.为发展孩子的信息素养而强调信息教育 4.强调课程改革为培养个性和创新精神服务
(三)各国课程改革采用的方式 1.嬗变型:美国。2.输入型: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统治的非洲和拉美殖民地国家。3.改良型:日本。4.借鉴型:当今很多国家采用。
(四)建国以后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从新中国成立到 2000 年,我国基础教育先后完成了七次课程改革。回顾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的发展历程,从总 体来看,基本上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造就了大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推动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 1.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5.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 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 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二)教学的意义 29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等要素组成。
(一)教学过程的特点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 学生的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 学生实践目的的特殊性 学生实践环境的特殊性 学生实践方式方法的特殊性 3.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4.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双边活动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 孔子:学——思——习——行 荀子:闻——见——知——行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西方教育思想家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 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情境——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斯金纳:解释 ——显示问题——解答——确认 布卢姆:展示教学目标—单元学习——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加涅:诱发动机——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 罗杰斯:确定情境——探索发现——发展洞察——计划与决策——统整 凯洛夫: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第二节: 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1.教学的整体协调原则 3.启发创造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7.巩固性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6.直观性原则 30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 称。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2.国内外新兴教学法简介 发现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八字教学法、自学辅导法
(三)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转变。1.研究性学习3.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四)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强调教与学并重,从以教为重心向以学为重心转移的趋向明显; 2.心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成为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 4.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元化,由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5.提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教学方法改革朝着“三个强调”、“五个有利”的方向发展。第三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第三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1.含义: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织形式。2.历史上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简介 个别教学、活动课时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特朗普制、合作学习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课堂教学,是根据年龄或文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 程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特点:第一,以“班”为人员单位; 第二,以“课”为活动单位; 第三,以“课时”为时间单位。
(一)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四,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 第二,可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 2.动手活动 4.小课题和长作业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演示法 参观法 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31 第五,有利于学生形成互助互爱,公平竞争的态度、集体主义精神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局限性 第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二,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和方法。第三,容易造成对完整教材内容的人为割裂。第四,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二)班级授课制的两种变式 1.复式教学 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进行的一堂课上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现场教学 是把教学安排在课堂以外的有关现场来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的形式。特点:有利于把直接看到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扩大了学生的信息来源并改变了信息的 性质;往往同参观、实习等方面结合起来;但费时较多,组织复杂,只能作为课堂讲授的一种辅助形式。
(三)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的任务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2.课的结构 含义:是指一节课包含那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间和相互关系。常见的几种课的结构(1)新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提出新课的目的、内容要点与学习要求,讲授新课,小结,布 置作业。(2)技能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教师讲解原理、范例或做示范操作,在教师 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小结,布置作业。(3)复习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复习目的与要求,引导学生复习,小结,布置作业。(4)综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与复习,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备课 学期备课 单元备课 课时备课 备课的程序
(二)上课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三)课外辅导 是在上课时间以外帮助和指导
四、学生学习指导 是指为了使学生会学习而安排、提出学习内容,准备学习环境,对学生活动计划的展开和调整所给予的指导和 建议。
(一)加强学生学习指导的意义 1.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2.加强学生学习指导,是教学活动具有双边性特点决定的; 32 3.加强学生学习指导,是科技发展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必然要求。
(二)学生学习指导的内容 1.学习目的指导 3.学习环节指导 第四节: 第四节:教学评价 含义:是指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价值判断。意义:合理的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可以检查和判断教学效果,了解教学现状,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 施;可以为师生双方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使教学朝着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可以调控教学过程,使 之向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 1.教学结果 2.教师的教学行为 3.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教学评价的形式 1.总结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诊断性评价
二、课堂教学评价 含义: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评价标准,对一节课中教与学活动和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意义:是搞好整个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1.一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和手段 4.教学组织形式和结构 5.教师的教学素质 6.课堂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趋势 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把评价范围扩大到与学生发展紧密相连的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重视形成性评价,力求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节教学行为方式 在教学评价的技术和方法上力求科学化。思考与练习1.学校工作为什么要以教学为主? 2.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你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应当是怎样的?请说明理由。3.认真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录象,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评论分析其教学活动:(1)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什么教 2.学习态度指导 33 学原则?你认为还有什么教学原则应该提出来?(2)在哪些方面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4.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你认为有效的方法有哪些?不当的方法有哪些?值得讨论的方法有哪些?学习方法对 成绩的提高有哪些明显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1982 年
2.《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3.《现代教育学》 扈中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4.《教育学》 傅道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5.《中国教育史》李定开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 年 6.《外国教育史》戴本博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年 7.《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林华民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3 年 8.《现代教育学》靳玉乐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 5.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课程?我们怎样对课程进行分类? 2.试述新课改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并从理论上分析其创新之处。主要参考文献: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 《现代教育学》靳玉乐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 4.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概述
(一)教学艺术的概念 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大教 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二)教学艺术的特征 建立在对教学艺术概念的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将教学艺术特征概括为以下以个方面。1. 有效性 教学艺术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
2.创造性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3.综合性 教学因素的综合把握、和谐完美
(三)教学艺术的功能 1.激励与愉悦功能 3.审美与德育功能
二、教学信息的传递艺术
(一)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 1.科学规范 3.生动形象 5.优美动听
(二)非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 1.体态语的表达艺术 体态语又称为态势语或行为语言。它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自己的身体、手势、表情等非言语符号来传递 有关的信息,以教育或影响学生的确现象。(1)姿态表达艺术(3)表情表达艺术 2.板书艺术 板书是老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作用。3.课件的制作艺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老师采用现代化的确教学手段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多媒体课程是教学内容与教 育科学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也是教学艺术的新形式的体现。增强课件制作的艺术效果,就是要综合运用艺术的理论与技巧,使课件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相统一,提高学生的 学习注意力与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环境的调控艺术 教学环境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物理与心理因素的总和。是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基本条 件之一,教学活动的成败与教学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1.教学物理环境的调控 教学的物理环境:含教学的光线、温度、色调、声音和空间大小等。“行动区” :教室的前排和从前排到教室中间的区域。处于行动区的学生处在教师课堂监控、交流最为有效的 范围内,能较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2.教学表心理环境的调控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参与状态、内聚程度、竞争状态等构成教学的心理环境,通常表现于“课堂气氛”。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艺术 1.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3.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性
五、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 2.教学方法的动态、形象性(2)手势表达艺术 2.准确得体 4.情感丰沛 6.幽默风趣 2.调整与控制功能 35 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随机应变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的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艺术结晶。
(一)教学失误的处理艺术 教学中出现差错是常有的现象,“知错就改”是老师应有的优良品质。但如何改,怎样才能避免或减轻出错和 纠错引起的尴尬却大有艺术可言。1.从容镇定、把握时机 3.转换话题、巧下台阶
(二)课堂意外的解决艺术 课堂意外,指的是因学生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课堂偶发事件或情况。1.及时冷静、主动积极 3.控制情感、幽默解围
六、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 教学情境,是教学中的具体环境和教学内容、师生情绪和情感所构成的教育氛围及场景,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 两方面内容,是“情”与“境”的融合。1.教学情境应具有生动、开放性 2.教学情境应营造民主与合作的氛围 3.教学情境应促进学科知识的迁移与互补 4.教学情境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认识水平5.教学情境应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力 第二节 教学风格
一、教学风格的概述
(一)教学风格的概念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教学风格的特征 1.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3.教学风格的稳定性
(三)教学风格的意义 1.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发挥 3.教师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形成
4、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教学风格的分类 按照综合教学风格分类标准与方法,可得到多层次、多序列的教学风格类型体系图。2.教学风格的规律 2.化弊为利、为我所用 4.利用契机、巧妙施教 2.妙语补失、体面纠错 4.将错就错、自然得体 36 小学教学风格 学段性教学风格 中学教学风格 适应性教学风格 大学教学风格 学科性教学风格 文科教学风格 理科科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 理智型和情感型 表演型和导演型 单一性教学风格 庄雅型和谐趣型 谨严型和潇洒型 主体性教学风格 雄健型和秀婉型 蕴味型和明快型 综合性教学风格 中间型教学风格 浑融型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类型体系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 “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教学也是同样,只有有风格的教学、才能 达到教学艺术美的界。
(一)个性特征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础 个性特征 心理基础
(二)学习模仿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必要途径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5.思索教育本质领航教育理论 篇五
阅读每一期的《新课程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习惯。《新课程研究》以靓丽的色彩让我感受到来自武汉的一份暖意 和温馨——柔和的色调里畅想知识的滋味, 一种愉悦之感充满了整个书房、整个办公室 ;时而朴素无华, 时而靓丽出彩。
从期刊内容的设计上看, 编者是“煞费苦心”, 也彰显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一方面, 内容选择从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到理论拓展无不指导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去思考教育的真谛和使命。 “环球长镜头”把国外教育教学的形势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教育视点 ;“特级讲艺堂”立足实践的角度, 给广大一线教师打开了通向教学理想境界的一扇大门, 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已经领略了名特优教师的风采 ;“课改风向标”则以简约的形式展现了课改动态和发展趋势, 并引发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索 ;其他诸如“桂馨科学课”、“教研新干线”、“名师星论坛”、“教苑耕耘录”、“教育自由谈”等栏目从不同的 视角引导普通教师从教学的唯一走向教育的多元。尤其是“博览万花筒”更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条了解国外教育的窗口。更为可贵 的是她没有迎合世俗的观念, 每一期里面基本上都有一篇可以称得上“一针见血”的文字, 它以犀利的语言和文字思索着时下教育的本质, 发挥着教育理论领航的重要作用!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的本质备考讲义】推荐阅读:
远程教育 成人高考和自考的区别06-21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试题07-08
成人高考前一个月的备考计划11-20
教育专区成人教育电大10-17
成人教育学论文07-13
成人教育管理规章07-28
成人学历教育有哪07-08
成人教育规章制度08-05
浅谈成人教育论文09-11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展望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