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正文

2024-08-03

妈祖文化正文(精选4篇)

1.妈祖文化正文 篇一

摘要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素质的综合体现,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文化至关重要是因为,如果不了解现行的文化力量,做出的决定就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违背意愿的结果。从我国当前企业文化的实践状况来看,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成功的案例并不多。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大多数管理者早已熟知企业文化这个名词,但对于它到底是什么,怎样发生作用、以及怎样提升它都缺乏面的认识。审视当前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与我国企业文化实践之现状,可以说,更深一步探讨企业文化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不仅是理论的需要也是实践的呼唤。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生命力,动力,研究;

Abstract

Corporate culture as an integrated enterprise quality reflects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as become the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essential condition.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 culture is because, if you do not understand the current cultural power, decision may lead to unpredictable results, not.From our country current status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 results are often not just as one wishes, successful case is not much.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status quo, most managers are familiar with the concept, but for what it is, how to work, and how to improve it is a lack of the understanding.At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enterprise culture and enterprise culture in China the practice situation, can say, go a step further to discuss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need is practice call.Key words: enterprise culture, enterprise, vitality, power, research;

目录

摘要...........................1Abstract.............................1

目录...........................2引言...........................2

一、何谓企业文化.........................31.1、文化的定义...........................31.2、中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界定....................42.l、精神层—企业文化的核心层.....................52.2、制度层—企业文化的媒介层....................52.3、物质层—企业文化的外显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企业文化的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企业文化是最核心的竞争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作用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如何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文化对于保持企业生命力的重大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5.2、代理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协调...................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企业是近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社会生产力的载体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观念的载体。可以说,企业既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又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企业管理经历了最初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经营管理、战略管理这几个历史阶段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企业遇到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在此情况下,人们迫于严酷的现实,回顾企业管理发展的历史,展望经济社会演进的未来,终于认识到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文化。管理必须“以人为本”.要加强对人的管理,但决不是再靠“提高劳动定额”、“实行绩效工资”和单纯指望技术进步,而是依靠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用开发和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来塑造从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到劳动者的理

念、价值观与精神、风尚,使人和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企业管理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新学科,也是一个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其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的形成至今不过20多年。当时美国的企业界和管理学界集中精力研究日本经济崛起之谜,并得出一致的结论:日本优于美国的,主要是企业管理水平高,集中表现在日本企业的家族主义企业文化优于美国企业的个人主义企业文化。从此,企业文化这个客观事实被提高到理论层次去认识、分析和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以人为中心、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的崭新管理思想。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不到数年,便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企业界争先恐后的引进,学术界的有关论著纷至沓来。可见,社会对它的需求何等迫切,它的生命力和辐射力又何等强劲。但是,像一切新学科一样,企文化学还不成熟,许多问题尚待深入探讨。从我国当前企业文化的实践状况来看,企业文化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广为认同,但实践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成功的案例并不多.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者们喜欢可以量化,可以测量和可以操作的东西,他们偏好的概念和工具是能够产生效果的,但这些往往只是企业文化的一些表面因素,他们忽视了那些真正起作用的文化力量,因此如何解开这种实践困境也就构成了本文选题的动机

一、何谓企业文化

1.1、文化的定义

了解什么是“文化”,弄清其基本内涵,是研究企业文化的逻辑起点。“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有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文化是指“文治教化”①。自从19世纪后期现代文化学诞生,人们对文化才从学科的角度有了全新的解释。但是由于流派众多,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仍然见仁见智。现代文化学的奠基人 E.B.泰勒在《原始文化》(1887)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亦即人类在社会里所取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韦氏大词典》(第三版)认为文化的使用范围首先是“指人类行为及其具体化于思想、言论、行动和制品方面的产物的总体

模式。它的形成与存在依赖于人类通过使用工具、语言和抽象思维体系而进行学习和传授知识的能力。”其次是“指在某一种族、宗教或社会组织中,其传统的独特结构所含有的惯常信仰、社会礼仪和生活特性的总体。”再次是“指特有于一定的群体、职业或专业、性别、年龄阶层或社会等级的典型行为或标准化社会特征的综合”英国《柯林斯英语词典》的“文化”定义列出了两条,一是“指相传的思想、信念、价值、知识的总体,它构成为社会活动的共同基础。”二是“指具有共同传统的某一类人的活动与思想的总体,其传统在成员间传播并得到加强。”中国《辞海》对文化的释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1.2、中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界定

准确的界定企业文化,应该以上述哪一种理解为基础呢?很显然,界定企业文化不可能从宏观的角度去界定,因为企业只是一个社会的细胞,企业文化只能是一种微观的文化。但是,企业文化到底以广义的文化为基础还是以狭义的文化为基础,就值得研究了。纵观中外学者的研究,几乎每一个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对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定义,据统计共有180多种①。国外管理学界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应该说是基本一致的。最具代表的是当今被人们誉为“企业文化四部曲”的四部著作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一书没有明确的给企业文化下定义,但从全书的内容不难看出作者们的理解: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它的四个必要的因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是重视“运用价值观形成、塑造英雄人物、明确规定习俗和仪式并了解文化网络来培养其职工行为的一致性”②

2.企业文化的结构分析

企业文化的结构划分有多种观点。一种是将其分为两个层次,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硬”S与“软”S等:另一种是分为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精

神文化。还有一种是把企业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2.l、精神层—企业文化的核心层

精神层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被认同和信守的企业理想、目标、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概括和总结,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它是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哲学和企业的价值观等的体现,表现出的是精神形态。企业精神是企业有意识地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得出来的,是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道德是指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企业哲学是企业领导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在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基本信念,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企业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即使企业中成员不断更新,这些价值观也会得到延续和保持。在这个层面上,企业文化变革的难度极大。

2.2、制度层—企业文化的媒介层

这一层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涵盖了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生产方式,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这些规章制度所遵循的各种理念,它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包括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这一层主要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最终的外在体现,由核心层所决定,表征了企业文化的各种个性特征。

2.妈祖文化正文 篇二

提升鸡西旅游文化品位

一、引言

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文化范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提升旅游素质,提高旅游内涵和韵味的重要内容。本文旅游文化品位的概念旨在突出文化能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影响力,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提升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品位必须要以挖掘其文化内涵为突破口,这种文化应是一种独特的、富于自我个性的文化。这将给整个地区的旅游业注入文化色彩,丰富文化底蕴,以此形成高层次的旅游文化品位。具体而言,文化对提升旅游品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可提升旅游目的地资源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一旦旅游资源被赋予某种文化内涵,其知名度及影响力就会随着旅游资源的文化传播而迅速提高。很多地方借助名人效应提高了其知名度,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地。比如绍兴的鲁迅文化旅游、宁海的徐霞客文化旅游、鸡西的兴凯湖文化和北大荒知青文化等等。

(二)文化可提升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目的地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吸引游客的魅力,而且通常时间越久远,其吸引力越强,这充分体现了文化对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作用。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十二五”时期的开局,经济社会发 1

展的大趋势蕴含着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又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挑战。可以说,“十二五”时期是推进鸡西市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期。那么,要想进一步加强鸡西市旅游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就要更加强调旅游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在提升旅游品位中的重要性。在此之际,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鸡西市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的文化旅游

(一)明确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

认清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实践科学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思想基础。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没有明确的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也就失去了科学文化旅游的内涵。根据2001年编制的《鸡西市旅游业发展规划》,2002~2020年鸡西市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是:提高认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吸引国内旅游者为主体,充分利用“界江、界湖”的独特地域优势,把鸡西市建设成为以风景名胜为依托、历史文化为特色,产业结构布局合理,社会经济平衡发展,旅游形象特色鲜明的全国重要旅游胜地和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至2010年,鸡西市旅游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导,以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为契机,科学制定了鸡西市旅游业2010年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这进一步为打响鸡西旅游品牌,提升鸡西旅游文化品位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管理从更高的层次讲也是一种文化,对于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鸡西旅游业从1984年起步,至今走过了26年的风雨历程。在这26年中,鸡西旅游管理体制经受了多头管理阶段、统一管理阶段、政企分设阶段、统一管理阶段等4个阶段,终于形成了目前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即将鸡西市风景旅游管理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机构合并,既按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又代表政府行使旅游行业管理职能。这一模式,形式上与第2阶段相似,实质上有根本区别,即鸡西旅游业实现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实施行业管理,一方面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为鸡西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体制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奠定了大旅游、大投入、大产业的基础。

(三)统筹协调,加强旅游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

1、科学编制旅游规划。把旅游发展规划作为重点专项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市域范围内各单位牵头编制的不同区域与不同主题的旅游规划,必须符合《鸡西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根据《黑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和鸡西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由市旅游局为主负责全市旅游规划实施管理工作,凡不同区域、不同主题的旅游规划必须报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审核备案,在评审通过并经相关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

3、建立旅游规划协调机构。市政府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旅游规划协调机构,统一协调各项规划与旅游规划的衔接工作,并逐步实行旅游规划会审制度。

三、鸡西市旅游文化开发分析

(一)注重名人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鸡西是肃慎文化发源地、二战终结地、《红灯记》故事原型发生地,是北大荒文化发祥地之一。勤劳聪慧的鸡西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震将军在这里率师开发北大荒,著名女作家丁玲在这里插队成长,著名书画牟成以及谢榴宝、著名书法家郑珉、著名海浪派画家徐生华等都以其文化成就享誉海内外。

鸡西市委、市政府充分抓住这一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做好肃慎文化、北大荒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为鸡西市旅游文化品味之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比如鸡西市不仅建立了“北大荒文化”保护机制,把“北大荒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举措。并通过举办春季观鸟节、生态旅游节、兴凯湖沙雕节以及鸡西人游鸡西等各种节会,向世人宣传了北大荒文化,这对于提升西施文化的品味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馆及纪念碑的落成,旨在大力弘扬和传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文化建设推向了高潮,打造和提升北大荒文化品牌,丰富鸡西旅游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容进一步丰富。该纪念馆不仅仅是鸡西的一个文化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永久性的文化设施,将对今后扩大鸡西的文化品牌、旅游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山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鸡西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确定了“高举绿色大旗,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口号”,定期开展鸡西兴凯湖文化旅游节、观鸟节、杏花节、沙雕节。如以“弘扬鸡西人精神”为主题的“鸡西人游鸡西”活动,旨在向每一位鸡西人介绍鸡西市的山水旅游胜地,其立足高起点、高标准,立足资源优势,充分考虑鸡西旅游长远发展的需求,坚持打好“文化牌”、“生态牌”和“休闲牌”,以此拓展旅游空间,提升景区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让每一位鸡西人通过对鸡西山水的深入了解和参与,使每一位鸡西人民都成为鸡西观光旅游、文化娱乐、度假休闲、生态体验的真正的受惠者、宣传者。

(三)重视国内外旅游文化交流

通过举办各种节会让国内外了解北大荒文化及鸡西旅游。其中,中俄文化交流周、国际沙雕节是集文化、生态、经贸、旅游于一体的大型节会,是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旅游商机的节会,其向游人吟唱着北大荒文化的无穷魅力。节会既彰显了北大荒文化,又做足了名人文章,已真正成为鸡西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一个传递魅力的盛大舞台,让中外游客真切感受到魅力鸡西旅游特有的文化内涵。“大美兴凯湖,神秘珍宝岛,活力鸡西城”为鸡西旅游营销理念的深入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鸡西旅游部门力争抓住机遇,通过上海世博会、哈洽会等通道让鸡西走向世界,让参加世博会、哈洽会的中外宾客感受鸡西独特的北大荒文化,组合包装了由密山市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建设纪念馆、北大荒书法长廊、856农业旅游示范区等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北大荒精神”红色之旅,和由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二次世界大战

终结地纪念碑、虎林市珍宝岛、密山市中国空军诞生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旧址纪念馆)组成的“二战胜利”和平之旅等北大荒“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主动邀请取得全国知名旅行社来鸡西踩点。针对北大荒文化的“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全面落实宣传资料,统一部署对外的宣传营销,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促进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步伐,从而进一步扩大鸡西旅游业在国际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四、结语

3.论文正文 篇三

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弱化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个人收入差距已经进入国际警戒线区,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1998年已达到0.456,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加强,对与此相关的个人所得税未能有效地起到调节作用的指责和批评也日益增多,甚至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现在只管住了工薪阶层,却管不住新生贵族。在国外能够起到较好的调节个人收入的个人所得税为什么在我国却基本上起不到调节作用?问题的症结何在?是现行的税制设置不完善,征管制度不健全,还是别的方面出了问题?

一、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弱化的表现

(一)贫富差距在拉大

我国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1997年城镇居民中最贫困的20%家庭的收入占全国家庭总收入的4.06%,而最富有的20%家庭占51.14%。1998年20%最高收入户人均收入是20%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的4.5倍,到2000年扩大为5.7倍。目前占全国城镇家庭户20%的最高收入户占全部储蓄和现金额的49.6%。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的最常用指标,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375,到2000年上升至0.458。这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绝对不均等区间。

(二)对高收入者税率过低

1994年以来,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按9级累进)税制,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累退性税制。实际税率十分低下,大量的税收流失,并没有起到对高收入者依法征税,调节贫富收入差距的作用。2000年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人均年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率分别是0.53%和0.59%,远低于名义税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还是名义上的合法的收入项目,还不包括隐性收入和非法收入,如果加入这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些的话,实际税率可能更低。在世界上也属于实际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西方国家对高收入和最高收入家庭实际税率都在30%以上。

(三)工薪与利息税所占比重较大

在2000年个人所得税中,工薪所得税占42%,其次是利息税占28%,两者合计占70%。2001年我国征收的660亿元个人所得税中,43%是由工薪阶层缴纳,而占有社会财富绝大部分的高收入者所缴不足10%。从我国GDP的分配格局来看,工资薪金已经占到60%以上。另一方面,高收入阶层,个体经营及劳务报酬等应交税所占比例较小。例如,广州市2000年84169亿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中,高收入者的税收仅占2.33%。1986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2.32%,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76%,纳税比例与工业产值比例较为接近,到1998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7.09%和17.11%,相差10个百分点,若扣除必要合理的减负税收,至少纳税少了一半。工薪阶层成了目前个人所得税的实际纳税主体。

(四)资本所得轻征税,劳动所得重征税

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对非独立劳动所得(工资、薪金)按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对独立劳动所得(劳务报酬)按20%的比例税率征税,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现加成征收;对经营所得(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按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对资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股息、利息、红利、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按20%的比例税率征税,具有资本所得轻征税,劳动所得重征税的倾向。

(五)源泉扣缴伴随税收流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个人所得日趋多元化、隐蔽化、分散化,征管工作难度加大。个人收入通常直接以现金支付,并不通过银行转帐,支付单位或个人又常常不履行代扣代缴义务,使得税务部门扣缴只能管住那些代扣代缴规范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结果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必然形成个人所得税管住了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却管不住高收入的“新生贵族”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靠权力、地位取得的实物分配或服务没有纳入征税范围,大量灰色、黑色收入游离于个人所得税调节之外,影响了税收的调节力度。因此,必须加大对9类高收入行业、单位和9类高收入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防止流失。由于纳税观念的偏差,目前居民的主动申报和自觉纳税行为尚不到位,加之真正意义上的存款实名制并没有建立,税务当局难以对纳税人的真实收入进行监控,也就无法对居民个人的应税所得全额征税。在税收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对偷逃税行为打击不力,法律威慑力不够,也造成一部分税收流失。

二、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弱化的原因

(一)分类所得税制设计不合理

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1.分类所得税制,又称“个别所得税制”。它是对同一纳税人不同类别的所得,按不同的税率分别课征。它的特点是只对税法上明确规定的所得分别课税,而不是将个人的总所得合并纳税。它的优点是可以广泛采用源泉课征法,课征简便,节省征收费用,而且可以按所得性质的不同采取差别税率,有利于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但它不能按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征税,不符合支付能力原则。

2.综合所得税制,又称一般所得税制。它是将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各种所得综合起来,扣除法定减免和项目的数额后,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收。它的特点是将来源于各种渠道的所有形式的所得加总课税,不分类别,统一课税。这种税制的优点是税基宽、税负公平、扣除合理,能够全面反映纳税人的综合负税能力,能考虑到纳税人个人经济情况和家庭负担等给予减免照顾,同时也有利于避免纳税人合法避税。但它的课征手续复杂,征收费用较高,对个人申报和税务稽查水平要求高,且以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全面可靠的原始资料为条件。

3.混合所得税制,又称分类综合税制。它是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的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结合。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制所得税。在这种税制下,收入总额一定时,收人种类越多,应纳税额则越少。随着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我国个人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一些高收入者非工资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扩大,造成“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现象,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由于是按月计税,产生不合理征税,因为每个月平均取得报酬与一次性取得报酬的税负不同,因而可通过分散所得等方法达到避税、逃税目的。分类所得税是按税法列举的各项收入课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收入来源愈来愈广泛,客观上已不可能将有的收入逐项列入税收法规;同时由于分类所得税是按课税客体的税源分别课征,不能测定纳税人的负税能力,还带来纳税人通过收入分计等手段逃避税收,导致税负不公等问题。而综合所得税是按所得主体的全部收入综合计征,应纳税额的多少与纳税人纯收入水平紧密联系,能适应纳税人的纳税能力,较分类所得税更符合公平原则。所以,综合所得税制必然取代分类所得税制,这种变化是经济发展,税制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

(二)税率结构复杂

与收入现状不相适应设计过于繁琐,边际税率过高,对工薪所得的9级税率级距过多,降低了征税效率。我国大部分纳税人只适用于5%和10%两级税率,第五级至第九级税率设计可以说是形同虚设。45%的最高边际税率过高,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也是少有的;5%的最低边际税率只适用于月应纳税所得额500元以下,范围偏小。等额收入税额不等,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同是勤劳所得,却实行差别课税,导致最终负担水平不同。个体工商户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的5级税率,边际税率过低,未能有效调节个体户和承包者、承租者的高收入。

(三)课税范围狭窄

现行税法减免项目过多,政策不规范,实际执行中难以控管,另外我国市场发育不断成熟,金融商品不断丰富,房屋、土地、财产、科技走向商品化,个人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证券交易所得、个人股票转让所得、资本利得、财产利得等收入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估计,全国职工工资以外收入大约相当于工资总额的15%,如住房补贴、公费医疗、儿童入托、免费或优惠就餐、购物、人寿保险金、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教育补贴、境内境外旅游等等。目前,我国从企业到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给职工发放实物福利现象,减少了财政收入,加重了雇主间和雇员间的税负不平。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基本不下乡,对从事农、林、牧、渔业的近10亿人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较早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养殖业、捕捞业发展较快的地区,高收入者已占相当比重,需要个人所得税来调节收入差距悬殊的矛盾。

(四)尚未形成良好的税收征管环境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以代扣代缴为主,个人申报为辅的征收方法。自行申报面极窄,扣缴责任几乎全部归结到扣缴义务人身上,放松了对纳税人的监控,而对扣缴义务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又没有明确的规定,处罚力度不够,缺乏自觉纳税意识,逃税现象严重。征管中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以补代罚,以罚代刑,致使法律威慑力不强,配套措施不健全,缺乏一整套控制个人收入和财产的制度,不能及时、准确掌握纳税人收入财产的增减变化情况.三、增强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建议

(一)建立综合征收与分项征收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如前文所述,个人所得税有三种税制模式:分类税制、综合税制和混合税制,这三种模式有各自优劣。分类所得税制具有对不同性质的所得实行差别待遇的优点,但不能很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综合所得税制能较好地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但对不同性质的所得不能实行差别待遇,且征税成本高,对个人申报和税务机关稽查水平要求高,必须以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全面可靠的原始资料为条件;在目前情况下,可选择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在兼顾税制的公平、效率和操作上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尽管这种模式不如综合模式科学,但是作为一种过渡模式,不失为当前一种较好的选择,等条件成熟时,再实行完全的综合课税模式。在区分综合征收项目和分类征收项目时,应将所得性质相同的工资薪金、劳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务报酬、经营收入等劳动性所得进行归并,实行综合征收,统一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税率,按月预缴,年终清缴。对以资本收入为主的项目,如股息、利息、租金等,实行分类征收,可适用不同的税率,这样避免了因收入性质界定不准而造成的征纳分歧,对易于控管的收入实行代扣代缴,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分类税制的长处,又能弥补分类税制的不足。

(二)简化税率等级,降低边际税率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体系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5%到45%"实际上,35%、40%和45%三档税率基本没有适用的纳税人,而对中等收入者的税负又显得过高;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5%到35%,税率级次如此之多,纳税人很容易避高就低,也不符合简化税制的趋势。按照混合所得税制模式,我国目前仍可实行累进制和比例制两种税率,对综合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当尽量采用具有一定累进程度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档次以四或五级为好,对资本所得项目原则上统一适用20%的比例税率。最低税率的适用范围为月应纳税所得额500元以下,适用范围偏小,应适当提高。此外,边际税率高达45%,比发达国家(美国为38%)的还高,过高的边际税率对逃税和避税有巨大刺激,给征收管理造成更大的难度,并造成征收成本的上升,形成某种程度的恶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行对纳税人收入综合性课税制后,应避免税率的过度累进,控制边际税率,可考虑将边际税率降为35%左右,以提高征收的效率并降低征收的成本,降低边际税率和削减税率级次,还可以有效提高消费水平。由于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降低他们的所得税,就更能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三)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信誉约束机制

1.个人收入支付规范化和信用化

即个人的任何来源的收入,无论是工薪收入、劳务报酬、承包收入、稿费收入、财产租赁、和转让收入、股息、利息和红利收入、偶然所得收入以及其他收入,都通过银行转帐支付,尽量避免现金直接支付。因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为,只要是现金支付就很难进行监控,避免偷税逃税。在国外,即使是市场机制相当健全的发达国家,税务部门对直接用现金支付的地下经济和其他经济的偷税逃税也是没有办法的。因此,国外对现金支付也是严格控制的。为了使个人收入支付规范化和信用化,一是存款必须实行实名制和代码制,比如身份证每人只有一个号码,不管你在哪家银行存款,由于必须出示身份证,因而难以隐蔽其收入。二是任何来源的收入都必须通过银行打入到你的主要支付银行的存款帐上。三是各家银行必须联网,甚至与财政储蓄、大型商场、大型旅店和饭店、航空铁路公路交通公司等也必须联网。这样一来,你的收入不管来自哪家银行,包括你不管从哪家银行的自动提款机上提取款项,在大型商场购物,在大型旅店和饭店消费,在航空、铁路、公路交通公司购票等,都会同时反映到你的主要支付银行的存款帐上。这既方便了个人,又有利于银行和税务部门的监控,当然也有利于税务部门的征税。当然,如果此项制度一时难以在全国推行,可考虑第一步推广到城镇一切行政事业单位、公司和企业,然后再逐步推广到农村。

2.必须严格执行代扣代缴制度

从国外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践来看,要想有效征收个人所得税,就必须实行严格的代扣代缴制度,即源泉扣税制,尤其是在我国这种收入来源多元化,非规范化的条件下,这一点尤为重要。从这些年的情况看,个人所得税之所以难以有效地征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支付个人收入的单位或个人很少甚至没有认真执行代扣代缴义务。试想一下,尽管个人收入支付没有信用化,但支付单位或个人认真履行了代扣代缴义务,个人所得税也不会出现那样大范围的偷税逃税。因此,要想个人所得税能真正有效地征收起来,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制度就必须有效实施起来。为达此目的,督促单位或个人认真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对不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实,除了补缴未扣税款外,可以考虑处以未扣税款一定数额的罚款,并且记录在案,并向社会公众披露,此所谓治乱世必用重典,待代扣代缴制度真正有效形成后,可以考虑减轻罚款倍数。

3.建立起全社会的个人信誉约束机制

人们往往认为西方国家偷税逃税少,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公民道在于西方国家的公民道德素质高,纳税意识强,更重要的在于西方国家建立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个人信誉约束机制,即个人或企业,公司一旦发生偷税逃税,将会被社会有关机关记录在案,即上黑名单,由此面临信誉扫地,无人敢雇佣,无人敢与之交易的地步。由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般都建立起了个人或公司的信誉档案,因此,一旦偷税逃税,就将面临着难以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的境地。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公民与企业、公司的偷逃税的发生。而在我们国家,由于缺乏这样一套个人的社会信誉约束机制,甚至别的税务机关也难以知晓,因而对偷逃税者难以形成有效的遏止机制,相反,税务部门的官员也难以掌握纳税人的收入情况,因而,被查实并查处的可能性极小,结果必然难以有效遏止偷逃税。有些个人或单位甚至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屡查屡犯,屡教不改,我行我素,原因就在于他即使偷税逃税,也无人知晓。如果建立起了一套覆盖全社会的个人或单位的社会信誉平台,并且信息公开,凡是雇佣个人或是单位之间作交易,为了保险起见,都将先向档案中心征询有关的信誉资料,可以想见,除极少数个人或单位之外,又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这样一来,个人所得税的偷税逃税现象必将大为减少。

(四)营造依法纳税、纳税光荣的良好氛围

1.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在我国,公民依法纳税意识还很薄弱。事实上,纳税意识归根到底是一种法制意识。经济发达国家税法宣传侧重将法制观念贯穿始终,使公民充分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一种守法行为。培育公民的纳税意识,首先是税务机关要拓宽思路,把对纳税意识的培育从侧重道德标准引到法制的轨道上来,才能最终避免重蹈高投入、低产出的误区,才能为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方式的运行提供先决条件。我国在税法宣传上的深度不够也是制约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方式正常运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纳税人掌握和熟悉个人所得税法,是保证其自行申报的前提和基础。税法宣传是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必须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搞突击、搞应付,往往使税法宣传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难以保证纳税人对税法的掌握程度此外,形式单

一、说教枯燥,也是过去税法宣传的一大误区。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税收政策法规,增强税收法制观念。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2.建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

税务部门应当必须狠抓税务部门的服务质量为自行申报人提供快捷、良好的服务,以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方式。税务部门应当要求各单位在代扣个税时必须给予完整的计算凭证,并设立服务电话及在税务机关窗口接受代扣个税的查询质疑,最好能够做到没有计算凭条,纳税人可以拒绝代扣。

(五)政府应该公布税款用途,增强纳税人的荣誉感

税收本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好事,但是“取”的过程显而易见,而“用”的过程常常是以财政拨款或者转移支付等的形式出现,没有贴着税收的标签,让人以为是政府行为,容易让人忽略它的来源,这样,纳税人只感觉到税款从自己口袋中流出,体会不到它的好处和收益,这样会使纳税人在缴纳过程中产生逆反情绪,不缴或者少缴税款。如果政府能够把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用途公之于众,在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就让他们了解税款去向,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纳税的利益,这样就能增加纳税人对税收的理解,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成为一种获得权利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履行一种义务。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沈理平,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财会研究》2006年(1)[2] 陆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地区差异存在的合理性, 《财会研究》2006年(11)[3] 刘丽坚,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及下一步改革设想, 《税务研究》2006年(8)[4] 李斌,建立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体系的设想, 《税务研究》2004年(11)[5] 卢剑灵,我国个人所得税后续改革中必须考虑的若干问题, 《税务与经济》2006年(4)[6] 刘国庆,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中三个问题的探讨, 《税务与经济》2006年(8)[7] 徐国荣,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思考,《税务与经济》2006年(8)[8] 于是, 《为什么个人所得税未能缓解贫富差距》

[9] 焦建国,当今世界个人所得税改革趋势, 《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10] 周英,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 《经济学动态》2006年(1)[11]殷玉辉,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五个问题,中国税务报,2001年(6)[12]倪静石,个人所得税解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4)[13]马克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几点思考,《税务研究》,2003年(3)

4.毕业论文正文 篇四

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面对财务风险,只要我们对风险善加利用,企业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企业是在风险中发展的”。现代财务的风险观,要求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在全面认识和把握风险的前提下,预防和避免各种不应有的损失,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壮大。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价值或财富的创造,企业财务积累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战略决策与风险控制的过程。处理好短期利润增长和长期财富积累的关系,迅速有效控制与防范财务风险、化解企业面临的危机,成为企业能否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前提下,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各种财务风险加以预计、防范、控制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以实现企业既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种理财活动。

一、财务风险的涵义

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包括筹资风险在内的所有由于不确定事项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损失及其损失程度,具体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资产贬值(或跌价)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

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际的财务收益和预计的财务收益背离,因而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

财务的失控将导致经营失败。没有控制,任何周密的预测、精心的决策、用心的顶算,都会变成一纸空文,所以,控制是管理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财务控制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其控制重要性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在财务活动中,为了回避各种风险,获得最大收益,我们必须对各种风险,尤其是筹资与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有充分的认识,以便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最合理的筹资与投资,达到风险小、收益高的目标。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对财务风险成因的研究,对企业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风险,究其原困,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企业外部影响因素,也有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主观因素、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大致可归结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差,职能管理和控制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决策程序和方法不科学等。而企业能够真正积极有效防范和控制的风险正是主要由这两类因素所造成的风险。总体看来,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 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响。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对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的通病,企业与内部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例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猴王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其与上级企业猴王集团之间存在着混乱的财务关系,致使上市公司 猴王集团破产而出现严重财务危机。

(三)资本结构不合理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还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的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是筹资决策所产生的,又称筹资风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即公司总资本中负债与权益(即股本)之比决定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如果公司的资本全部为权益资本,则销售收入的任何变动都会对股东的净收益产生同样的影响。而如果公司的资本中除普通股权益资本外,还有一部分来源于负债或优先股,则这些负债和优先股便使得公司有了财务杠杆,这种财务杠杆使公司股东净收益的变化幅度超过营业收入变化的幅度。负债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重越大,公司的财务杠杆效应就越强,财务风险就越大。简单地说:财务风险的危害在于资金困难,就如人体贫血。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

华尔街上赫赫有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经历了158年的风雨之后,在美国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时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将是长远而深刻的。我们在分析其风险的成因和申请破产保护的原因时,发现造成这一悲剧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整个市场基本层面的变化和不稳定而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也有雷曼公司自身的问题带来的特殊性风险。在大的方面,是从2007年夏天开始的次贷危机,和在雷曼破产前后市场所发生的信心信用恐慌等;在公司自身方面,雷曼近年来发展过快过热,自身的资本充足率不足而导致杠杆率太高,所持的问题资产太多,以及公司的管理层没有能够抓住机会很好地应对危机等。雷曼的问题,当然也与美国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失误有关,这包括其监管理念、力度、和具体监管要求等。

以雷曼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与综合性银行(如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不同。它们的自有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为了筹集资金来扩大业务,它们只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在债券市场发债来满足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在银行间拆借市场通过抵押回购等方法来满足短期资金的需求(隔夜、7天、一个月等)。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业务和投资,赚取收益,扣除要偿付的融资代价后,就是公司运营的回报。就是说,公司用很少的自有资本和大量借贷的方法来维持运营的资金需求,这就是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借贷越多,自有资本越少,杠杆率(总资产除以自有资本)就越大。杠杆效应的特点就是,在赚钱的时候,收益是随杠杆率放大的;但当亏损的时候,损失也

是按杠杆率放大的。杠杆效应是一柄双刃剑。近年来由于业务的扩大发展,华尔街上的各投行已将杠杆率提高到了危险的程度。

四、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企业必须深入调查、分析和判断风险程度,采取各种措施,有效防范、控制、化解和回避由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和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减少风险损失,提高经营的有效性。

(—)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预警是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的过程。所谓“未来水,先垒坝”,把财务风险拒于企业之外。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或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它通过获利水平和利润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金流量这一企业生命线上的,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抽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现金流量预算。

2、企业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从资产获利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表示每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从偿债能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 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息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从经济效率分析,监测的指标有:反映资产运营指标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产销平衡率。从发展潜力分析,监测的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民入净额);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二)树立风险意识,强化职能管理和监控

1、建立风险责任制。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注重风险管理,重点把握重大财务收支决策。

2、发挥总会计师的监控作用,防范财务风险。总会计师作为第一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财务管理是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要严格履行 《 总会计师条倒例》,注重调查研究,参与重大经营决策,完善财务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3、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成立资金结算中心,集中开户,统一管理,完善管理办法,规范结算纪律,增强防范风险意识。

4、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如建立合同审查签证制度,经济合同须经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咨询单位审查签证后,才能加盖合同章。要严格签约资格,严格法人委托制,严禁无授权、无资格签约。

在财务活动过程中,要严格领导决策程序,规范财务行为,防止企业因违背经营原则导致决策失误,使企业遭受损失。同时,要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如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法、回收期法、销售无差别点等,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

(三)筹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企业筹资风险是企业在负债筹资方式下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债务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

筹资风险是企业筹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控制企业投资风险的第一部。企业无论是创业初期,还是日常生产经营期间都需要筹资,每个企业在筹资时首先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筹资风险。企业在财务活动中追求利润与面对风险是分不开的。不关心风险并试图回避风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风险与筹资收益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果怕冒风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会潜伏更大的风险。因此,对筹资风险企业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企业筹资风险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筹资风险机制,让企业和务财管理者在激烈的竞争中承担风险责任,是加强筹资风险管理的前提。首先必须明确承担险者的责任。其次,要使风险承担者享受风报酬。第三,给予风险承担者足够的权力。

2、合理安排筹资时间和资金投放时间及投向.为了减少筹资风险,企业应采取分散借款,分散归还的方法合理安排收支,尽量利用长期性负债和股本,满足固定资产与恒定性流动资产投资的需要,利用短期借款满足临时波动资产投资的需要,避免“不肯负债”和“负债过度”的情况发生。

3、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从总体上减少收支风险。理论上讲,能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为合理结构或称最佳资金结构。

4、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筹资的目的在于资金的使用,如何合理地使用资金,使其在投资中发挥出最大使用效益,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企业无论是在债务的总量或是期限上,只要企业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企业的收支性筹资风险就能降低。

5、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第一、制定企业财务发展战略,为企业展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预防风险提出的战略思想;第二、是建立相应财务信息网络,保证及获取数量多、质最高、适用性强的财务信息为确定正确合理的筹资方式提供依据;第三、是开展多角化经营,即多投资一些相关项目,多生产、经营一些收益率独立或完全相关的商品,利用分散投资的方法,分投资风险降低整体投资风险;第四、是采用投保的形式,由保险公司承风险损失;第五、是提取坏账损失准备金,作为筹资险保证金,用以应付意外事件,争取以最小风险处理费用排除风险损失对企业财务正常动的干扰。

(四)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投资风险是指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收益变动。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投资预期收益率的变动,即引起的投资预期收益率对期望收益率的偏离。投资预期收益率偏离期望收益率的程度越大,投资的风险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投资风险的未来不确定因素通常包括:

1、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企业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影响,它一方面引起市场波动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引起投资者投资心理、投资动机的改变,从而使企业原有投资决策方案发生偏离。

2、产品销路和市场的变化。技术进步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原来预测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结构、产品种类和供给、需求数量发生重大冲击,原先预定的投入品价格上涨,供给量不足,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下跌新的替代品出现等等,导致原投资决策方案失误。

3、财政、信贷、投资政策的变化。若国家放权让利,放松银根、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则投资处于有利地位,风险相对较小。反之,国家紧缩财政、紧缩银根,控制拨贷款,抑制投资规模,限定某方面投资,就会使某些方面的投资处于不利地位,投资风险相对加大。

4、经营状况的变化。若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不佳,引起营业风险、财务风险,投资实力不足,从而使原定的投资目标不能实现或发生偏离。

因此,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应加强可行性研究,首先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评价,其评价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贴现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另一类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非贴现指标,主要包括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其次,对项目投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投资风险分析的常用方法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肯定当量法。

(五)现金使用中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企业在流动资金运作中往往会出现现金流量缺口。为了防范现金流量缺口的出现给企业带来的临时财务风险,企业应做出现金流量预测,正确编制现金预算,并且将现金预算与现金流量表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企业的现金运作特点。同时,还要注意某一期间内现金流人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匹配。

2002年美国和欧洲经济深深陷入衰退特别在 “ 9·11 ”事件以后。美国柯达公司的利润大幅下滑,柯达公司的管理层对于这种不利的经济形势采取了有力的回应措施。柯达公司首席财务官毕盛先生坚持认为现金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公司没有现金的话,公司的流动性就不存在,结果就是破产,公司利润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或是会计方式操纵,而现金却是没人可改变的。因此柯达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强公司现金流动性,因为现金是衡量一个公司实力的重要标准,足够的现金储备能为公司的投资进行现金支持。一旦经济恢复过来,就可用手中的现金进行投资、实现新的增长。

(六)存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为了控制由存货产生的风险,企业可进行存货的决策。存货的决策 目标是既要保证生产或销售顺利进行,又能使存货所耗费的总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调查、总结已有的经验,并且运用存货管理中的最佳订货批量模型来确定安全存货量,以减少损失。

确定安全存货量运用的先进存货管理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A B C管理法。就是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把存货分成A、B、C三类分别不同情况加以控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只占存货种类一小部分(比如 2 0 %)的存货,通常代表全部存货价值的很大比重(比如80 %)。A B C管理法是一种很有用的存货管理办法,它是由美圉通用电气公司创造的,由于能够节省营运资金和减少缺货率,目前在国际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在A B C管理法的基础上,普遍采用的 MRP存货管理办法。MRP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 — mentsPlanning)的英文简称,MRP首先根据主生产计划规定的最终产品需求量和产品结构信息,对产品的需求进行分解,制定出对部件、零件以及材料的毛需求量汁划。然后,根据库存状态信息计算出各个部件、零件以及材料的净需求量及期限,并发出订单。

3、“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存货概念其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储存数量为“ 零”,即不保持存货。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没、管理费片,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下面介绍一下戴尔公司的零库存管理。

戴尔是世界领先的直销计算机系统公司在全球34个国家中拥有大约34400员工。一个大胆的理念—-直接与客户联系,使戴尔成为当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戴尔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为亚太地区的商业、政府、大型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前戴尔公司在亚太区13个市场开展直线订购业务:澳大利亚、文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印度、日本、韩困、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泰国。另外,还有34家分销商向另外20个市场提供服务。

戴尔同一部分供应商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后者随时都可以知道订货模式和零件需求的化情况,他们通过即时的方式为戴尔提供件,这样就节省了戴尔在仓库上的投资。

互联网逐渐普及之后,戴尔根据客户在网上的订单来组织生产。提供完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戴尔提出了“摒弃库存、不断聆听客户意见、绝不进行间接销售”三项黄金律。戴尔公司完全消灭了产成品库存,其零件库存量是以小时计算的,当它的销售额达到123亿美元时库存额仅2.33 亿美元,现金周转则是负8天。戴尔目前的存货平均不到6天,因为戴尔的信息是畅通的—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互联网,当某种芯片、主板和显示器的需求突然发生变化时,供商能够立即转向。戴尔称其为“用存货交换信息”。

戴尔公司实施企业数字化后,基本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在财务上也取得巨大的成果,其销售利润率从 7%增加到 11%,利润增长 5%增加到33%,市值与销售额的比例由 l :1增加到 7 :1。

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需要建立和完善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控制机制。对于超过企业承受力的风险最好加以逃避。多元化经营也是企业分散风险的好方法,企业应发挥优势和决策的科学化,减少财务风险。另外,企业要学会自我保护。目前,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提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等八项减值准备,正是要求企业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措施。

财务风险对企业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利润,增加股东财富,反之安排欠妥,它会加速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每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以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剑锋.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26.[2]王临彦.企业适度负债的合理性研究[J].时代经贸,2007(3).[3]刘晓瑞.企业负债筹资风险防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6):2 6 .

[4]王树忠.企业财务风险及规避[J].财经论丛,2009(7).

[5]霍振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新思考[J].唐山学院学报,2007(6):61 .

[6]初波等.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研究[J].北方经贸,2006(1):61—62.

上一篇:班级成长故事下一篇:基层慰问演出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