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意识解析

2024-09-04

官本位意识解析(共6篇)

1.官本位意识解析 篇一

李贺的生命忧患意识解析

李贺天资聪颖、刻苦勤奋,可惜造化弄人,他家境贫寒又体弱多病。

李贺作为唐代诗歌史上的诗文奇才,诗风幽深奇诡,诗境神秘瑰丽,被后人称为“诗鬼”。然而这个天才的诗人却入仕不济、疾病缠身、英年早逝。所以他对生命的体验比其他诗人更为敏感和强烈,他的诗歌里面蕴涵着浓厚的生命忧患意识。

一、价值忧患意识

李贺出身王室,是唐朝宗室子孙,《旧唐书》曾提及他“系出郑王后”。而李贺自己对所谓皇室宗孙的出身也很是自豪,在他的《金铜仙人辞汉歌》等诗歌中就多次出现过“唐诸王孙”的字样。引以为豪的出身也促成了他建功立业,追及先祖的理想。《仁和里杂叙皇浦提》里说“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所以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政治担当与社会责任感。而且他自幼聪颖,少年能诗,出名甚早。李防《太平广记》中记载:“贺年七岁,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他也称自己是“庞眉书客”(《高轩过》),而且受知于韩愈,也备受他人的青睐。这些都让他对自己的才华自信满满,也更加坚定了他追求人生理想的决心和信心。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其五》)就是他人生理想的宣言。

然而,李贺虽算是皇家宗室,但是事实上谱系很远,沾不上皇恩,空有一个好名声而已。而到了李贺这一代,家境早已败落。又加上他的父亲早逝,李贺的生活根本谈不上富裕,相反还比较贫困。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而《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描绘他们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时的困境。这样的家境既促使着他建功立业、改变现状的决心,也为他的理想实现设置了藩篱。

与此同时,怀揣着光复先祖理想的李贺勤奋苦学,博览群书,所以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河南府试,这也增进了他的自信。然而,妒忌他的人想方设法的诋毁他:“父名晋肃,是以不应进士”(《旧唐书》),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虽曾为此作《讳辩》来鼓励李贺应试,但外界的压力迫使他中止了考试,绝了进士,终生只作了个九品芝麻官奉礼郎。

而且他自幼体弱多病,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中记载:“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他还在人生青年的鼎盛年纪就早生华发,未老先衰。“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诅是南山期”(《咏怀》),“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仁和里杂叙皇甫提》),“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还自会稽歌》),“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春归昌谷》),“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伤心行》),“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崇义里滞雨》)等等诗歌都不厌其烦地反复叙说了自己英年早衰的事实。而由于天生体弱,家境贫寒,营养不良,仕途不顺等原因使得他疾病缠身、身体羸弱。叙说自己多病之身的诗句也不在少数,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示弟》),“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伤心行》),“病客眠清晓,疏桐坠绿鲜”(《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以上的种种都使得他的人生理想难以实现,建功立业逐渐化为泡影。同时也让他产生了巨大精神压力,形成了沉重的价值忧患意识。所以他开始日夜向往:“李贺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琴曲歌辞 走马引》)。甚至连鬼蜮里的鬼魂在他的笔下也有着执着的信念,“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

二、时间忧患意识

李贺对时间的感受异常的敏感,尤其是他体弱多病,仕途不顺,使得他的时间忧患意识更加强烈。他期盼阻挡时间的流逝,然而却是妄想痴盼。《官街鼓》“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催月出。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褪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时间无情,岁月流逝,孝武秦皇坐拥天下,却不能掌管时间;天上神仙无所不能,独独对岁月流逝束手无策。

面对生命短暂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李贺表现出无比的.惶恐,进而他眼中的万事万物都笼罩上了悲哀的色彩。《铜驼悲》:“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诗中,诗人感物感时以“铜驼悲”为象征来咏人物之衰、盛世盛时不在。他用骄骋繁华之地的桥南,与陵墓蒿荒之地的北邙对照,揭示繁华背后的衰败。又拿贵客豪饮杯酒与不胜变迁的铜驼对照,来说明生死轮回,时间短暂,引人深思。

这种惶恐将诗人的理性一点点吞噬干净,令他几近丧失理智,迫近疯狂,他高喊 “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后园凿井歌》),“翼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诅教晨光夕昏!”(《日出行》)。他期盼着时间停止,岁月永驻,人生永存。《苦昼短》:“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他幻想斩掉拉着太阳流动的龙足,令日夜不再更替,黑白不再轮流,日月不再变化,岁月不再流逝。然而当他愈加清醒的认识到生死不可逆转的时候,他反而更痴心妄想,“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梁台古愁》)为使时间停留,他要“长绳系日”,中止时间。

他一面自不量力地阻挡时间流逝的步伐,一面对时间极尽夸张之能事。“哒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官街鼓》),“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后园凿井歌》),“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铜驼悲》),“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湘妃》),“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趺舞千年觥”(《秦王饮酒歌》),“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拂舞歌辞》)。正因为时间一定会流逝,所以诗人将时间跨长,企图以此来减缓时间流逝的速度,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2.官本位意识解析 篇二

一、数字出版背景下期刊编辑读者本位意识的必要性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海量信息,长期延续的逐字逐行的精读方式已完全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数字出版背景下,读者的阅读呈现出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特点:阅读动机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性和随机性;阅读方式以浏览、跳读为主;阅读内容提纲化、摘要化。针对这些特点,期刊编辑应迅速适应数字化潮流,培养良好的现代读者意识,从而使期刊文本在读者的选择性阅读过程中实现其应有的社会文化价值。

起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文学理论思潮———接受美学理论,它在深入研究读者阅读现象、阐释阅读目的的基础上,以明了读者阅读文本的接受心理过程为出发点,具体研究影响读者接受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规律。该理论认为:在解读作品或文本的过程中,读者接受心理在其中占据核心地位。文本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成主要来源于读者对文本的具体理解和领悟,而未定性的文本本身不过是承载可能意义的载体。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出版时代,现代读者不仅是文本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更是文本个性化意义生成过程中的批评者和作者。因为,“阅读与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和再生产”。对于具体的一个文本而言,它可能存在多种意义,其真正的社会文化价值存在于不同的读者对其永无止境的解读和应用之中。处于桥梁纽带环节的期刊编辑,应充分发挥其导播和导读的双重文化功能,坚持读者本位理念,在充分了解数字出版时代读者阅读特点的前提下,选择优秀作品,服务于作品的社会文化价值传承。

二、数字出版背景下期刊编辑读者本位意识形成的过程

姚斯将读者的阅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即第一阶段的初级的审美感觉阅读、第二阶段的反思性阐释阅读和侧重于阅读意义重建的第三阶段的历史视野阅读。他认为,第一阶段的初级的审美感觉阅读是其他阅读的基础;反思性阐释阅读是一种特殊的意义具体化的阅读阶段;侧重于阅读意义重建的第三阶段的历史视野阅读则是将“文本说什么”变成了“文本对我说什么,我对文本说什么”的双向作用阶段。 这种文本交流的双向性,一方面要求编辑必须考虑到文本作者的主体意识,即作者的意图,它是作者创作的目的动机;另一方面,期刊编辑必须意识到读者的阅读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能动创造过程。因而,与创作中的能动性相呼应,阅读活动中实质上也存在着读者主体的目的动机。所以,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学术期刊编辑在认真规划期刊地位、仔细甄选稿件、努力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时,必须适度考虑文本作者的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认真研究读者在接受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引导学术期刊文本以现实研究状况为基础,并通过对内容资源整合过程中的文本选择与加工,顺利达成对读者的导读,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学术期刊质量稳步提高。

三、数字出版背景下期刊编辑读者本位意识的实现方法

(一)利用数字资源的互动性优势,充分了解读者的阅读动机

数字出版背景下,海量信息共享,各种资源互动频繁。对具体文本的评价应和读者或读者群的具体环境联系起来。只有在同具有明确阅读动机的主体发生关系时,文本的社会文化价值才有可能存在。所以,学术期刊编辑为提升期刊质量, 保证期刊价值,就必然将期刊与其服务的具体读者或读者群联系起来。一方面期刊编辑作为期刊文本的第一读者,应大面积了解数字出版背景下读者群的阅读动机和新型阅读特点,做好海量信息的鉴别者和读者个性化阅读的服务者,真正代表读者把好审稿关,从读者或读者群的整体阅读期待视野出发,选择稿件,控制好审美距离。同时也应充分尊重读者的主体性与创新性,及时更新观念,调整战略,有效巧妙地引导读者,合理加工和整合各类内容资源,为数字出版环境下的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把握好方向,确定合理的、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选稿原则,为期刊的引领性、前沿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编辑作为文本的隐含创作者和第一读者,在稿件修改、期刊整体编刊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到作者的目的动机,并将其与读者的阅读动机紧密结合起来,为期刊文本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做好铺垫工作。

(二)坚持标准、认真甄别,合理导疏作者、读者

期刊编辑不仅是各文本的鉴别者,亦是各文本的召唤者与传播者。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期刊编辑应坚持一定的独立性。既要紧跟学术前沿,更要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充分重视新型传播途径中读者的中心地位和接受特点,引导读者由选择性、跳跃性的浅层次阅读逐步发展到专注性、深层思考性阅读。在信息甄别和资源整合加工过程中,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深莫测,也不能不加选择甚至粗制滥造,应坚持欣赏与批评并举,导疏结合,积极引导作者群的创作和读者群的期待视野的逐步融合,以保证学术期刊的生机和活力。

(三)利用数字出版物的超媒体性和双向互动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期刊文本的社会文化价值

与传统背景下的期刊相比较,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出版物具有极强的超媒体性和双向交互功能。其超媒体性在为读者提供传统文本的同时,也能同时提供图片、音频、视频等相关的多媒体信息,从而获得优于传统期刊的优势。针对期刊文本,结合读者的期待视野,期刊编辑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就有了更多的内容资源整合途径。例如为某一学术文本量身匹配的相关音频、视频、PPT演示文稿、网页等内容的链接,无疑将为该文本在海量信息的非线性组织排列模式中获得更多被点击阅读的可能。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出版物还可以让编辑方便、快捷地实现信息交互引导。尼葛洛庞帝曾说:“所有的多媒体都隐含了互动的功能。”在数字出版的背景下,作者、 读者和编辑可以非常快捷便利地实现双向信息沟通,阅读的互动性得以大大加强。与此同时,双向互动性的存在又赋予了读者更多个性化选择的权力,强化了读者在整个期刊编辑流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作用。所以期刊编辑应重点关注数字出版物的超媒体性和双向互动功能,并充分挖掘这一优势特征为期刊文本带来的种种好处,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期刊文本的文化与社会价值。

从另一方面来说,数字出版背景下的期刊编辑不仅是传播方式或媒介的变化,更是对文本核心内容创新的更高要求。在浏览、跳读的阅读模式下,内容的创新已是期刊编辑的重点考虑对象。只有保证了内容的创新,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的未定性结构才会为文本带来生机与活力。

四、结语

数字出版作为出版的新兴形态,其与传统出版的关系应是融合而非替代,所以期刊编辑应针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基本状况,结合传统出版的优势条件,通过各种不同传播运营模式,充分挖掘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上升空间,真正实现期刊文本的内在价值。

摘要: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其引发的阅读变化更为巨大,数字出版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数字出版背景下,接受美学作为研究读者接受状况的核心理论给期刊编辑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期刊编辑应注重读者的主体性和个性化,重点关注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积极引导读者,成功搭建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桥梁,实现期刊质量的整体上升。

关键词:数字出版,期刊编辑,读者本位

参考文献

[1] .黎斐.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N].中华读书报,2006-11-23.

[2] .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97-399.

[3] .刘桂英.图书馆意识与阅读社会[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3).

[4] .江舟群.从接受美学看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J].出版发行研究,2009(3):66-67.

[5] .贺香梅,唐林轩,宋耕.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期刊编辑的审稿[J].云梦学刊,2009(5):148-150.

[6] .李曙豪.接受美学视野中的读者接受心理[J].编辑之友,2004(6):38-39.

[7]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空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3.官本位意识解析 篇三

关键词:官本位意识;法律文化传统;贪污罪;盗窃罪;犯罪构成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14-02

一、官本位意识及其成因

(一)何为官本位意识

所谓官本位意识,是指把做官视为人生的重要目标,并以官员职位和阶别的大小高低作为衡量社会地位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标准。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必然会导致对权力和官位的畸形崇拜,同时也会使官僚主义盛行,进而使唯权至上、唯官至上作风横行于社会各领域。

(二)官本位意识的成因

秦灭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分封制,设立郡县,各郡县统由中央集中管理。为便于皇权集中,嬴政废除“王”的称谓而改为“皇帝”。秦始皇一系列的集权政策标志着封建官僚制度的确立。是时官本位意识有了社会制度的保障。儒家文化初成于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创造了以“仁”、“礼”为核心价值,以“内圣外王”为总括的儒家学说。汉朝初年,汉武帝刘彻采用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时期创立发展的、延续了1 300余年的官员选任制度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基于人治特权的思想和制度保证了以内圣外王为总括内容的儒家学说得到长久无间断的发展。内圣外王注重以德治天下,而德治则意味着人治,人治也就必然表现为封建特权阶级的统治,更进一步讲,“官”“民”便被封建特权阶级对立起来。这为“官本位”提供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思想基础。

二、官本位意识对我国刑法的影响及体现

(一)贪污罪在我国刑法分则体系中的位置反映了官本位意识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我国刑法分则体系构建标准有二:一是根据犯罪所侵害的同类客体的不同将分则所容纳之罪划分为十类;二是将社会危害性作为分则各章和单章罪种先后排序的依据。根据犯罪所侵害的同类客体的不同以及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由重至轻,我国将刑法分则归为十大类。根据刑法分则的体系,我们可以看出,贪污贿赂罪被规定在刑法分则的第八章。根据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构建规则各章罪名的排列应以社会危害性的由重到轻为标准,也就是说立法者认为贪污罪的社会危害性要比前七章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要小。特别是以第五章侵犯财产罪和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作对比,一个贪污4 000元的国家工作人员相对于一个盗窃2 000元的普通人,前者的社会危害性无疑要比后者大得多,而现行刑法分则却将贪污罪置于盗窃罪之后,这种忽视贪污罪的社会危害性,重视盗窃罪的社会危害性定体系定位,无疑是由于官本位意识影响。

(二)我国刑法关于盗窃罪与贪污罪的法条设计反映了严重的官本位意识

根据我国刑法中关于“罪刑相适应”的理论,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而罪刑相适应原则必然与法定刑的定义相关联。根据传统刑法理论,法定刑是指对刑法分则中各种具体犯罪行为量处刑法的种类和幅度。因此,结合上述两条概念,无论刑罚的种类或者刑罚的幅度,都应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限制。

盗窃罪和贪污罪均属于侵财类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贪污罪则是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也就是说,贪污罪实际上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秘密窃取公共财物的犯罪行为,这使得贪污罪和盗窃罪在性质上并无本质的区别。但是贪污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因此,按照传统刑法理论,在同性质的犯罪中,侵犯复杂客体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要大于侵犯简单客体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中重罪之罚不能低于轻罪之罚,轻罪之罚不能重于重罪之罚的规定,贪污罪规定的刑罚种类或者刑罚的幅度都应重于盗窃罪的规定。但是我国刑法的规定却并非如此,将刑法第264条和第382、383条作为对比样本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凸显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残余的官本位意识对我国现代刑法的巨大影响。

首先,两罪的量刑层级的设置反映了严重的官本位意识。我国将盗窃罪和贪污罪均规定为数额犯,有学者认为,犯罪数额是指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或行为造成的客观危害大小,并以财物、物品的价值或者数量表现出来的与犯罪相关的数额,既可以包括犯罪对象的数额,也可以包括犯罪对象之外的其他与犯罪相关的数额[1]。因此,犯罪数额就成为盗窃罪和贪污罪的量刑标准。全国人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盗窃罪进行了修改,并将盗窃罪的量刑档次分为三个层级,同时我国刑法第383条将贪污罪的量刑层级分为四个等级。为方便对比,并根据刑种和刑期的相似性,笔者将盗窃罪的量刑等级归纳为:普通档、严重档和极重档,将刑法第383条关于贪污罪的法律条文中第三款第二句和第四款归为普通档,将第三款第一句和第二款归为严重档,将第一款归为极重档。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将两罪的量刑等级进行有规则的划分后,同为普通档的有期徒刑的下限,盗窃罪的规定为三年,而贪污罪却为两年,盗窃罪的最低有期刑要比贪污罪的最低有期刑高一年。而且在普通档中,贪污罪还有特异于盗窃罪的“无罪规定”,即贪污数额在五千以上不满一万的,犯罪后有悔改表现并积极退赃的,可以减、免刑法处罚而改为行政处分。然后我们再看普通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盗窃罪量刑标准的相关司法解释,38 000元以上不满45 000元的,处7-8年有期徒刑,45 000元以上不满52 000元的,处8-9年有期徒刑。而贪污数额5 000以上不满50 000的则只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附加“情节严重”要件也只将刑罚量至7年以上10年以下。同时,盗窃78 000元以上不满96 000元的,处11-12年有期徒刑,96 000以上不满11 400元的处12-13年有期徒刑。而贪污数额在50 000元以上不满100 000元的,最低有期刑才是5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盗窃罪的犯罪数额所致的量刑层级普遍要高于贪污罪一个格,也就是说,相同的犯罪性质,相同的犯罪数额,盗窃罪的严重档是贪污罪的普通档,盗窃罪的极重档便已经超越了我国现行刑法对贪污罪极重档的规定。而且,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明显的比贪污罪要细密很多,而贪污罪的法定刑刑档中,普通档、严重档、极重档的最高刑和最低刑跨越幅度要比盗窃罪大的多,对“民盗”的打击力度不可谓不大。由《刑法》第383条第1款第2项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可以看出,对于个人贪污数额在5万到10万之间的,可以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就是说,长期受到官本位意识影响的法官可以在5年到20年之间依据法官自由裁量权对前官员进行裁判。综合以上所述再结合我们国家官官相护的遗风,贪污罪量刑层级设置的缺陷就给现实中的法官在法定刑范围内“从轻”处刑提供了合法的空间,而盗窃罪则因量刑层级设置相对集中成为打击“民盗”的利器。

其次,官本位意识导致两罪起刑点中“官”、“民”差别对待。西方国家将行为人特殊的身份作为构成严重侵占罪—贪污罪和升格刑罚的要件。而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同为侵财类犯罪的贪污罪和盗窃罪在行为人的犯罪手段上基本是相同的,同样都是利用隐秘的手段窃取本不属于自己的财产。而且由大陆法系关于犯罪构成的理论可知,犯罪行为侵害的同类客体以及行为方式和主观恶性决定了其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盗窃罪侵害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是简单客体。而贪污罪不仅侵害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同时也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其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按照刑法基本理论,贪污罪的社会危害性要远大于盗窃罪。贪污罪的行为模式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手中职权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侵占公共财产的行为,而盗窃罪的行为模式则是只是利用秘密的手段窃取公私财物,并不涉及权力的使用。因此,按照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传统刑法理论,侵害公共财物所有权的行为所受到的处罚应重于侵害私有财物的行为所受到的处罚。所以,贪污罪的起刑点应比盗窃罪的低才合理,但在我国却恰恰相反。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罪的起刑点为5 000元,而且就算满足数额的要求也可能不构成犯罪,根据1997年新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将盗窃罪的起刑点控制在500~ 000元之间,同时允许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成罪数额。但是总结各地的起刑点数额,只有极少数地区将数额规定为2 500元。两罪起刑点数额差距为2 500元,相差1倍。社会危害性严重的贪污罪的起刑点远远低于社会危害性相对较轻的盗窃罪,这不仅反映了立法者对贪污罪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不足,同样也是严以律民、宽以待官的官本位意识的具体体现。这种“官”、“民”差别待遇的官本位意识事实上就将特殊主体的“官”和一般主体的“民”置于不平等的位置,享有“公权力”的官员利用职务便利“盗窃”公共财产不足5 000元或者“盗窃”5 000元但非情节严重的都不构成犯罪,而避人耳目的公民偷盗他人财物500元就可能构成犯罪,而且,就算没有成功窃取任何财物,只要存在多次盗窃的情况,也能构成犯罪进而受到刑法的处罚。

三、结语

笔者撰写本文并非刻意将存在于我国刑法中的官本位意识扩大化,也并非人为的将官与民置于极端对立的两个阵营。实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遗留的官本位意识如沉疴一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国的法治建设。希冀本文能为破除官本位、树立民本位的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4.官本位意识解析 篇四

一、人生哲学和生活观

名言“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点出了海明威人生哲学的精髓。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却没有丧失信心和希望,仍然独自出海,最终钓到了一条罕见的大马林鱼。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同马林鱼和鳖鱼进行搏斗,最终获得了成功,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海明威还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老人与海》叙述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却发人深省。这种人生哲理包含三层意义,即处理好与自身、与环境、与未来的三重“关系”。具体来说,首先,要充分肯定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并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其次,要懂得如何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后,要规划发展的目标并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争取早日构建心中的理想世界。人文精神在完善个人人格、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人们读懂了《老人与海》,就不会仅仅只看到小说表面所表达的意思,而能体会到其中“更深的东西”。人在生活中避免不了要经受种种的灾难和挫折,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味地获得“成功”,而在于享受勇于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冷漠无情的命运进行抗争的过程。在遇到不幸和困难时,不放弃希望,永远做精神上的胜利者,坚信未来总会获得成功。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懂得收获成功的不易,才能真正地理解奋斗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这部作品无疑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人类生存应具备的人文精神

《老人与海》中体现了多种可贵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硬汉”精神、进取拼搏精神、乐观精神等。正是有了这些精神和信念的支撑,人类才能在历史发展中屡败屡战、永不言弃,这也是人类不断取得发展的关键所在。

1.硬汉精神 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硬汉”精神的最佳体现者,也是海明威笔下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他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与荣耀,积极勇敢地面对苦难并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在和马林鱼最后一轮搏斗中,桑提亚哥克服了极度的困乏和疲劳,终于制服了马林鱼,之后他就安心地睡了,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走向成功的喜悦时所应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以及在付出之后才能享有的平静。即使有痛苦,但其中却饱含着一种未来胜利的喜悦和激动,隐藏着征服者的自豪和骄傲。桑提亚哥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始终没有屈服,他的这种非凡的毅力和压倒一切的无畏气概令人由衷地折服和尊敬。勇敢面对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经历了创伤和失败还能继续勇敢地面对,实质上就是一种硬汉的形象,更是一种英雄的行为。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人们都应该学会正视现实,接受苦难并克服、超越它。绝不放弃每次机会,即使失败了也同样不失“重压下的风雅”,保持坦然的心态。即使面对死亡,也不能即刻屈膝求臣,这才是桑提亚哥所执着的人生意义,也是我们人类所应该追求的生存意义。

2.永不言弃、挑战人生的进取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海明威笔下的“硬汉”都渴望奋斗,虽然他们都有辉煌的过去,但并没有一味地享受胜利的果实,而是更注重现在的自己,希望通过奋斗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调整心态、努力拼搏,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表面上来看,桑提亚哥是以捕鱼为生,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其实不然,老人的这场搏斗并非为生存而战。他绝不会因为捕不到这条大马林鱼而无法生活,在他看来更多的是为一种信念而战,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战。因此,在别人的嘲笑面前他没有退缩,遵循自己的意愿而斗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体现了老人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和良好的心态。这种人格的刚强对那些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就是一种可贵的进取奋斗精神,能够促使人们不计成败,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人类在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斗争中应该时刻保持主人翁的姿态,拥有不屈服的抗争精神,积蓄巨大的精神力量去克服困难,迎接成功。

3.乐观精神 在这场搏斗中,桑提亚哥尽管失败了,而且一无所获,但他的骨子里仍充满着乐观与战斗力并以梦的形式传达出来。这种表面完全失去的失败比刚刚获得战胜马林鱼的局部胜利更能揭示老人的乐观精神。小说结尾写道:“在路那边的茅屋里,老人又睡着了,他正梦见狮子。”狮子在这里象征着积极进取的力量,这就意味着桑提亚哥仍然抱着很大的希望,虽然贫穷,但是一直会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精神的胜利是人生的真正胜利。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行动的失败与成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关键在于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应对事情的方法。桑提亚哥一生以捕鱼为业,孤苦无依,历尽艰辛却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是一无所获,可见他在行动上是失败了,但在精神上却是胜利了,所以虽败犹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许多文学作品内容也更加注重把笔墨放在激励、鼓舞人类健康的生存意识上。在与自然、社会的斗争中,作品中越来越多的人物乐观地生活、乐观地斗争,对未来的理想充满了无限的自信。尽管经历了失败,但是从来不会轻言放弃、自我堕落,都重新积聚起前进的动力,树立新的追求目标。这种崇高和乐观豁达的精神不但显示出人类“智”者的光芒,也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发展的源动力。人类的精神不能屈服,即使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人类也应当保持优胜者的风度,无所畏惧、不失尊严。处在逆境中时,始终坚信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能减少或改变不利的因素,从而使事情向着更加顺利的方向发展。小说中桑提亚哥正是因为蔑视失败和死亡,凭借着敢于超越生命极限的自信战胜了死亡,维护了人类的尊严,给悲剧的命运增添了闪光的生存价值。

三、理想与追求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实质上是人应当体现出人的真正的生存价值,即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永不言败、永葆自信和尊严。从这一角度出发,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在品味《老人与海》的过程中给了读者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困难与失败,如何与逆境抗争,小说所弘扬的乐观自信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现实生活中不断奋斗的人们。

许多评论家认为,《老人与海》“是一部面向未来的作品”。这部小说最动人的地方还体现在海明威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仔细研读这部作品时,读者会发现海明威在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关爱人类、关注未来的博大情怀。因此,从长远来看,桑提亚哥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的“遭遇确是全人类命运的写照”,他的处事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精神也是人类未来发展所必备的。

人生存状态的好坏与自然、社会环境是否和谐密切相关。正常的生存状态从整体上呈现为人自身的存在与环境要求和谐一致,异常的生存状态则是处于失衡状态,而且容易引发不健康的生存意识。桑提亚哥的性格还表现在遇事的沉稳平和、不急不躁的良好心态上。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难以预知的困难和失败,桑提亚哥的经历告诉我们应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应对突发事件,以不变应万变。

5.官本位意识解析 篇五

考点48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2017·北京文综,27,4分)熊猫光伏电站(右图)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广项目,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首个熊猫电站正在中国山西大同建设,该电站主体外观被设计成熊猫图案,由黑色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白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这启示我们

(A)①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助于发现清洁能源推广的新形式 ②青少年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③充分发挥能动性,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 ④思维创新是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光伏发电是人们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实践的结果,这启示我们,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助于发现清洁能源推广的新形式,①符合题意;熊猫光伏电站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由此可见,青少年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②符合题意;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不是“无限自由”的,③说法错误;投身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④说法错误。

2.(2017·天津文综,10,4分)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1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解析】 人们对陶人的研究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的特点,A正确;题意未涉及创造新事物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题意没有指明人们在认识陶人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不选;题意未体现人们对陶人研究的主体差异性,D不选。

3.(2016·课标Ⅱ,23,4分)《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老马的识途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人的发现,①错误;精准把握事物的功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②正确;人们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利用了老马识途的特点找到了返回的路,③正确;马不能进行实践活动,老马之“智”属于动物的本能,④观点错误。

4.(2016·课标Ⅲ,23,4分)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C)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物质发生了变化,①观点错误;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没有客体当然不会有意识的内容,②正确;③观点错误,意识是对反映对象的能动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④正确,物质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社会生活实践变化了,意识内容也会随之而变化。

5.(2016·北京文综,26,4分)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横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A)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解析】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材料中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A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实践,B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科学与艺术对人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科学的传播借助了艺术的力量,D说法错误。6.(2016·浙江文综,28,4分)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B)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3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解析】 漫画中的一人站在水浅处对另一个人说“水没多深”,其实“股市的水”很深,一不小心就会陷下去,这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符合题意;“失败是成功之母”表明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A不符合题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不符合题意;一个人可以通过读书或者向他人学习获得正确认识,D说法错误。

7.(2015·课标Ⅰ,21,4分)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C)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观点错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不能决定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正确,根据意识的能动作用可知,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③正确,人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因而可以成为促进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意识不决定实践,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不一定就会不同,④观点错误。

8.(2015·江苏单科,30,2分)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

(D)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 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

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缺乏创新意识,②只强调了勇敢,都没有强调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不符合题意;③④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断进取,符合底线思维的要求。

9.(2015·福建文综,34,4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A)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①→②→④→③

C.③→①→④→②

B.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解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滴水穿石体现了物质的反应特性,这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②根系沃土、④犬吠非主体现了生物的反应形式,这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③敬德保民属于人类的意识。从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角度,A符合题意。

10.(2015·重庆文综,3,4分)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解析】 机器人实质是一种工具,其作用有利有弊,但不可能发生人被机器人控制起来的事情,这样就否认了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A正确;机器人不是人,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B错误;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C与题意不符;辩证否定的实质

(A)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5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是“扬弃”,题意中对机器人的作用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并未使用辩证否定观,D不选。

11.(2015·重庆文综,4,4分)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

(B)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 B.拓展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

【解析】 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没有高级和低级阶段的关系,A错误;科幻文学是人的意识的表现,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特点,B正确;想象与现实不符合是正常的,只要不承认意识决定物质就不是唯心主义,C不选;科幻文学仍然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D错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下题。

12.(2014·课标Ⅱ,20,4分)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C)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美食属于物质的东西,文化意蕴属于观念的东西,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了物质的东西通过实践转化为观念的东西,②④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有本质的差别,①③说法错误。

13.(2014·海南单科,19,4分)习近平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从哲学上看,底线思维强调的是

(C)①坚持实践的观点,勇于探索 ②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未雨绸缪 ③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 ④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是从坏处准备,牢牢把握主动权”强调了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②符合题意;“凡是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体现了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实践和创新,①③不符合题意。

14.[2016·海南单科,24(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5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年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10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14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到2016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减少用工6万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8.04%提高至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10分)【解析】 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意识作用的原理,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还表现为意识活动可以认识和利用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人类造福。材料中该市根据现实中劳动力缺口严重,认识事情的本质和规律,是发挥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体现。第二,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发展。该市政府积极推动“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实施,改善了该市劳动力不足的现状,推动了该市产业升级,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发展。【答案】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的意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分)“机器换人”计划适应了该市制造业工资成本增加、劳动力缺口较大的实际和产业升级的需求。(3分)“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了该市制造业的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3分)15.[2014·浙江文综,41(1),10分]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10分)【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材料,找出美食的创造过程,然后结合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表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的关系等知识思考。美食的创造过程,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美食的创造过程,也是实践的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过程,需要发挥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 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美食的创造是在意识指导下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劳动者的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6.学校文化建设的本位意识 篇六

学校文化是组织身份认同的核心,支配着组织成员对教育生活的价值判断和改进行为。目前中小学校在探索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大都十分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虽然所有的学校都有自身的文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文化都具有正向的合理性。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树立以文化为本、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意识,对于避免办学实践误入歧途,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一、虚假繁荣的乱象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乱象集中体现在物质化、功利化和趋同化三个方面。

1. 物质化。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小学校习惯于抓“形象工程”,热衷于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的建筑造型与空间布局越来越讲究,现代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但学校的文化品位并不见得提高。为什么要打造这些“形象工程”,这些“形象工程”如何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如果忽略了校园环境背后的文化底蕴,那么再现代的校园建筑、再先进的教学设施,也不过是了无生趣的摆设,并不会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学校也无法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2. 功利化。加强学校文化的特色建设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重视的议题。但这种政策吁求在现实当中往往蜕变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形式主义。一些学校只是把学校文化建设当做“逢场作戏”,应付上级检查和评估。检查团一来,学校文化建设活动轰轰烈烈;检查团一走,便偃旗息鼓。同时,这种功利性的办学行为具有浓厚的投机色彩。例如,国家政策强调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于是,不少学校便纷纷宣称“要把××学校建设成培养拔尖型、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学校文化建设本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契机,但过于逐利的非理性行为,只会导致虚假的“文化景观”。

3. 趋同化。学校文化建设本为摆脱传统“千校一面”的窠臼,打造特色学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过于注重移植模仿的做法反而形成了新的千校一面。不少学校不顾本校的实际情况,照搬其他学校的文化建设模式,缺乏个性特色。例如,许多中小学的校训和校风的口号都大同小异,我们很难看出各个学校间的区别,不同学校的特色项目也过于集中、雷同,很难体现学校自身所具有的特色。这种忽视自身特色而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内在的连贯性,谈不上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反而使自身埋没于平庸之中。

二、穹顶之下的迷思

学校文化建设虚假繁荣的穹顶之下,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有方法上的缺陷。

在认识方面,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文化的曲解使得相应的工作偏离了正轨。戴尔(Dyer)等研究者认为,学校文化分为人工制品、观点、价值观和假设四个层次。人工制品是指有形的可以观察到的硬件设施、仪式、话语和行为方式。而观点、价值观和假设则构成了人工制品身后更为深度的意义系统。学校文化建设物质化、功利化、趋同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管理者过分注重学校文化人工制品的层次,而对其背后的意义系统观照不足,无法揭示学校文化的真正内核。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学校物质存在并不都是文化,以规章制度为代表的学校文本呈现并非都是文化,以节庆活动为代表的学校办学行为也并非都是真正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建立在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之上,必须首先思考“学校的本质是什么”“学生生命如何完成”“文化建设的逻辑是什么”等问题。如果对学校文化的追求仅仅停留在人工制品层次,而缺乏深度文化内涵的培育,学校文化建设的工作就很可能陷入南辕北辙的悖论,投入的资源越多,离学校文化的本义反而愈来愈远。

在方法上,学校文化建设缺乏规范的路径也造成了各校五花八门的乱象。学校文化建设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从而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这一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学校文化的提炼。具体而言,“谁来提炼”“从何提炼”“如何提炼”,事关学校文化建设的品质。首先,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以校长为代表的少数学校管理者。虽然校长在学校文化的行程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但学校文化既然要成为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所信奉的意义系统,就离不开这些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声音和群策群力。在“从何提炼”的问题上,学校的历史传统、发展现状是学校文化建设立足的根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之所以出现新的千校一面,就在于学校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历史传承,直面发展的现实状况。脱离学校独特的历史,回避学校实际发展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注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如何提炼”方面,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经过充分的调查。彼得森(Peterson)等认为,文化建构的三个关键步骤是:解读学校文化;评估文化;强化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重构学校新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不应该是学校管理者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定调子的行为,它需要在充分的历史材料、调查问卷的基础之上,经历不断聚焦、扬弃、构建和重塑的过程。

学校文化建设绝非一人之功、一夕之力所能完成。无论是认识上还是方法上的问题,都绕不过校长的教育领导力。萨乔万尼(Sergiovanni)认为,提高学校效能离不开校长的领导力量,包括技术力、人力、教育力、象征力和文化力。在文化力上,校长能否科学合理地界定、加强和结合持久的价值观,增强形成学校独特身份的意义系统,对于学校永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扭转当前学校文化建设虚假繁荣的乱局,离不开校长文化领导力的提升。

三、本位发展的建设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力争做到以文化为本、以人为本和以校为本。

1. 以文化为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更要涵育丰沛的文化精魂。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的改善,更应该指向师生共同精神家园的打造。缺少精神文化建设的校园,就算其校园建筑气派恢宏,但终会因为缺少应有的精气神而显得没有生命力。

学校在进行基建工程或者文化标识系统建设时,要认识到它们都是学校文化“凝固的语言”,物化的表达。换言之,学校环境的建设都是学校文化的延伸,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历史传统、教育理念和学校特色等情况,凸显自己的文化特色。endprint

在经营特色活动和项目时,学校应将代表时代先进的文化精神、代表学校精神的文化特质融入其中,一以贯之。例如,中小学校文化建设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见贤思齐”的自省精神;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传统资源。又如,学校在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和建设课程体系时,需要考量以学校的核心价值为导向,结合教育改革的方向,将其合理地分解和统整,有机地渗透其中,从而加深师生对学校文化的了解,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品牌。

2. 以人为本。学校文化建设并不是相关部门或个别管理者的事,而是与每个生活在校园中的个体都息息相关,需要广大师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去。

首先,学校文化建设要体现对生命的关怀。培育自觉生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旨归。学校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更新改进,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心智、人格与精神成长给予鼓励、引导和保障,以便他们适性地成长,趋向于成长的、独特的和具有丰富人性的生命。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政绩导向的形象工程,而要紧扣师生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和瓶颈,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人文和科学素养,一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宽阔的平台。

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要尊重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文化建设事关决策、实施、评价等管理流程,理应让教师、家长、学生、社区的观点参与其中。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学校管理者应虚怀若谷,不拘于一己之见,耐心倾听不同意见以利于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强调师生的民主参与,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师生从过去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在评价实施效果时,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永续发展的动力源。

3. 以校为本。学校文化建设要以校为本,构建独特的校本文化,使师生能够感受到它的熏陶和影响,自然融入其中。

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学校的历史。学校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文化的独特性。建构独特的学校文化必须从学校历史中寻找其发展轨迹,探寻其发展历程。从自身的历史传统中挖掘学校文化的资源,不仅是深入理解学校的关键,也是逐步构建学校文化的过程。它需要引导教师有意识地讲述学校历史、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奇闻逸事等,深化学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同时还要学会直面历史,并不断地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应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因此,每所学校的文化都不可能相同。师生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其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兴趣爱好理应得到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将利益相关者置于边缘地带,而应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与时俱进地创造出新的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本地区的地域特色。特定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为学校打上鲜明的地域烙印。学校文化建设也要受其特定区域的影响,学校要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特色,并将其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舞蹈开班仪式讲话稿下一篇:冷笑话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