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论文

2024-10-24

信息技术与教育论文(精选8篇)

1.信息技术与教育论文 篇一

现代教育技术与“三生教育”

面对二十一世界的挑战,作为学校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要彻底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落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全面培养。口号提的多,如何开展,取得成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还是使现在的教育弱化了通向灵魂深处的功能以及对生命的异化和遮蔽,使其迷失了方向,越来越远离生命的终点。只重视知识教育,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分数,导致学生的道德情感弱化;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接受,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许多学生的心理疾病,如逃学病、恐学病、学习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还有的学生生活迷惘,不断凸显,在尽情享受物质生活的快乐后,精神迷失了方向。在学校中,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急困难、心理不畅、家庭矛盾等问题,导致一些学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把希望变得渺茫,产生绝望。更有甚者,对人之根本—生命,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它的意义与价值,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对生命缺乏热情和勇气。在这种对生命缺乏“无知”的背景下,当前学多学生发生自杀、他杀,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与不幸,很多恶性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迫在眉睫,把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实施“三生教育”必须抓紧、抓好、抓落实,不辜负社会、党、人民对现代教育的期盼。

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三生教育”,不断地摸索教育方法、教育模式都没有找到好的手段。后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速度加快,使“三生教育”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特有的多样性、多元化,展现“三生教育”多层次、多学种的教学特点,也为学生从客观上个性化学习、人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在“三生教育”中,深刻理解教材,买了许多有关“三生教育”的资料、书籍来研读,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的创设情境,选用动感的生活资源课件,结合教师优美、富有感染力、启发性的语言来诠释。激活“三生教育”课堂,使“三生教育”课堂快乐而深刻,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个性更加丰富多元和彰显,提高了“三生教育”的课堂教育、学效果。教师、学生尝到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甜头,满足了教师多方面教学活动的需求,整合了“三生教育”与教师教育技术的提升,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育信息交流量,提高了“三生教育”的效果。

教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充分吸纳“三生教育”中好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理论博彩纵长,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提升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为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三生教育”知识搭建了牢固的平台,也让“三生教育”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传播,落实。

我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从各种渠道,各种媒体中,耳闻目睹了许多人不懂得珍惜宝贵的生命。没有正确的生存观念,也缺乏正确的生活观,得过去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造成了许多人间悲剧。

班主任的责任心,事业感驱使我要强化对学生“三生教育”让他们有健康的人格,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传播,学习,熏陶。真正让学生知道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存,是个有机的整体。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我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把握“三生教育”之间的关系,用现代教育技术分类教育,整体推进,对学生进行教育、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三生教育”的效果。

(一)生命教育 我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自己认真阅读、并掌握的生命教育中有关教材、资料、图片制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并紧密结合电脑上介绍的生命教育的前沿知识、技能、时效性、前瞻性。把生命的脆弱性,如天灾、人祸、干旱、沙漠、安全事故、病魔„„轻而易举地多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令人十分惋惜,制成图片声情地讲,并专心致志地看,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并结合学生实际,现实,生活实际,穿插宣传教育,防溺水,防病从口入讲卫生的知识,实时告诉他们,不佩戴管制刀具,任何情况下有宽容的心,平和心态对待人,事就能让学生防止对生命的不必要侵扰。

在对学生进行生命宝贵的教育中,我就在网上下载介绍祖国名山大川、社会主义日新月异的变化、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家乡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制成资料、图片。让学生耳濡目染,亲身感知生活在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的幸福、温暖;还给他们讲,一个人来到世间不易,父母对自己付出心血,饱含深情、含辛茹苦。为国家、社会要尽到责任义务。

通过系统的生命教育,是他们感同身受。一个人没有生命了,一切都会灰飞烟灭、竹篮打水一场空。要珍爱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真正体现自己生命的意义、价值,不虚度大好时光,以免万事成蹉跎。

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敬畏生命的教育,不无辜伤害别人的生命,减少非正常死亡,积极通过预防措施,并积极参加各种应急演练,处理使灾难损失达到最低点。我在网上下载生命保护的知识技能,制作成资料,真正让学生知道生命要珍惜,让生活丰富多彩,最终确定正确的生命观。

(二)生存教育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生进行生命教育,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存在。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对生命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对生命的热情满腔,勇气倍增。我就因势利导,在电脑上、教材上、杂志上介绍的生存知识、技能用现代教育技术制成课件、视频、声音文本、光盘等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传播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从而使抽象文字与形象逼真的情景的脱节情况得以克服。情景交融,起到了潜移默化,融会贯通,润物无声的作用。很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存知识、技能。

我在生存教育中,还不断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让他们懂得万事万物生存不易,我就推荐学生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中的精彩节目。里面的各种动物要生存下来,要和天斗、地斗、人斗、天敌斗,适者生存,斗字当先,艰辛拼搏是它们生存的主旋律。我还下载一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图片,让学生浏览,帮助学生认识生存的能力及意义。建立一个人正确的生存观,学会判断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对生存危机的正确应对,摆脱生存困境,在生存挫折面前,脸不红,心不跳,沉着应对,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在今后的合法高效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通过生存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了生存的知识,掌握生存技能,自觉的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强化了生存意志,提高了生存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树立了正确的生存观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要归功于现代教育技术。

(三)生活教育

很多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没有经历艰苦生活的磨练。认为生得逢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生活充满阳光,导致很多孩子不了解日常的生活常识,不懂得生活的技能,更不知道生活的来源于意义。只知道埋头读书,成为高分低能异潮儿,未来社会的次品,有的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贪图享受。生活中遇到挫折,不幸,困难,感到困难,把希望变得渺茫,不能坚强地站立起来,更不能自觉地提高生活的能力,精神颓废,迷失方向。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用一颗慈爱之心唤醒学生对生活的错觉,让他们如梦方醒,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教育、教学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技术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生活教育深度融合,从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技能方面着手,在实践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有意识地对挫折进行生活艰辛的教育。如让学生回家去看妈妈、爸爸及劳动者的手,用手机拍下来,上传到电脑上,制作成图片,学生看后,大惊失色——他们的手像枯老的树皮,肩上解了一层厚厚的茧。从而让学生体悟到生活是用艰苦的劳动创造的,依赖、懒惰是生活的弱者,受人们的唾弃。生活不是唱歌、跳舞那么雅致。

我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人生是一条不平坦的路,俗话说:一根田坎三截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竹竿打不到头。生活有时是残酷的,远不如想象的那么好。我就用电脑上介绍的身残志坚、逆境中顽强拼搏的先进人物,把他们的事迹下载,复印成资料,办成黑板报,小报,挂图,幻灯片。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社会教育资源挖掘其教育素材,让他们领悟——挫折是滋润生活的养分,没有经过挫折的人,不是完整的人,不是生活的强者,不能经风雨、见世面。生活是一瓶万花筒。挫折面前不低头,任何时候都有自信心,摆正自己的位置,乐观地面对人生、不幸。就是善待自己,每天早上看到太阳总是新的。

我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生活中的小常识,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的生活常识及技能,精心制作成课件,变无声为有声,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变生疏为熟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初步掌握生活的常识、技能,获得生活的体验,实践生活的过程,从而理解生活的真谛——勤劳是前提,能力是保障。认识生活的意义是基础,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是目的。

广泛运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把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觉“三生教育”知识、技能对他们的生活、学习有正确的指导作用,学起来浅显易懂,妙趣横生,陶冶了他们的心灵,荡涤着他们心灵中的污垢。使他们正确的树立了生命观、生活观、生存观。

我充分地相信,“三生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在各种教学中渗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重要的载体,不断探索“三生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总结。“三生教育”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有不可替代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校讯通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应用与研究,在学校的实施,学校把“三生教育”的哲理感言利用校讯通中的班班通给学生呈现,并复印成资料,让中高年级学生人手一份,熟读成诵。很多学生在口头,写作上应用,熟能生巧,效果极佳。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利用校讯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教育。如交通安全教育,拒绝毒品,防流行性感冒,防溺水,禁止携带管制刀具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三生教育”呈现给学生,为学校安全教育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我们还利用校讯通把发生在学生身边,如溺水死亡、触电、车祸、自然灾害等安全事件,以及收集网上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讲给学生听。传给学生看。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源于学生生活、源于学生身边,因而在学生实践中感到十分鲜活,能触动他们的心灵。

学校的全体老师,把“三生教育”作为共同责任,在班会、队会、校会、家长会中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课件,根据不同内容,在各种场合渗透“三生教育”知识,如学校在专题讲座“防艾滋病”、防震减灾,应急演习。各种安全知识教育都利用校讯通来整合到“三生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与健康观念,提高警惕意识,以及防范侵害意识能力,也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学校还利用校讯通把“三生教育”与德育工作紧密相连,把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用校讯通用短信形式提醒学生,作好学生良好品德形式的教育。

利用校讯通开展学校、学生、家长的互动活动,坚持家长、学生、老师用电话短信经常联系,让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感情在短信,通话中传递,使学生感受家长亲情,感受学校的关爱。

感悟 “三生教育”活动的开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校讯通是细带,能有效地把“三生教育”的知识,技能整合在一起,润物无声,在学校的组织引导作用下,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形成合力,充分认识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生活,学习的练合环境,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三者齐心协力,才能把“三生教育”进行到底,让所有的学生有健康人格。品学兼优,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而言之,用信息技术进行“三生教育”,领导重视是关键,教师提高认识是前提,校讯通是平台,广泛应用是载体多媒体教学是手段,得到“三生教育”是目的。

2.信息技术与教育论文 篇二

一、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提出的背景

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主张将信息技术纳入到中考中, 作为一门独立的考试科目, 以此提高各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 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并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这种主张在一些省市已经有了大胆的尝试, 这些省市将信息技术考试以笔试的方式进行, 并且分值仅仅只有十分。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 提高学科的重要性, 但也把信息技术变成了“鸡肋”,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多, 分值少, 教师全部内容都教, 则没法把握重点, 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如果全部都教好, 所需要的时间与十分的分值比起来, 得不偿失。不全教, 只讲考试的内容, 又限制了学科自身的发展, 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变成了考前的突击教学, 教师和课程的地位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另一种声音是反对把信息技术纳入到中考中, 认为信息技术作为单独的考试科目会限制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 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 如果将其纳入中考, 信息技术的考试大纲会像语数外的考试大纲一样, 长期保持不变, 学生会为了考试而去学习信息技术, 而不是为了应用而去学, 而且学习的内容却又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要求, 因此, 信息技术作为中考的单独科目会限制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

中考对于中学生的导向作用很强, 中考不考, 学生则不会去学, 教师也不会去教, 学校也不会重视, 更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设备升级改造, 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在现代社会获得发展所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又要求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和应用, 于是就产生了矛盾。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可能意识到了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迫于中考的压力, 各方面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中考课程教学上来, 由此可知, 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屡倡不兴, 有部分原因是各界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因此, 信息技术需要与中考整合, 通过将中考与信息技术整合, 中考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硬件配置、教师发展、教研进步以及学生提高的催化剂, [1]通过制度上的支持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的动机不能是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 而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工具, 而且也不能将信息技术做为一门独立的考试科目去考试, 更不能以笔试的形式去考信息技术, 这种做法不能达到促进信息技术发展的初衷, 反而会成为限制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真正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将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 将信息技术作为考试的一种工具,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中考各科目的考试中去, 通过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本位的整合, 将中考的笔试改为机试, 通过学生利用计算机考语数外等科目来促进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 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做到学生是为了用而去学习信息技术, 而不是带有功利心地为了考而去学, 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调动其他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从而改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流于形式, 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尴尬局面。有应用就需要有适当的评价机制来科学地评价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不例外, 既然信息技术能与课程整合, 为何不能尝试着将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呢?

二、对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的诠释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不同于将信息技术纳入中考, 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实施中考的工具和手段整合于中考中。

1.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是对中考的一种大变革, 中考科目从以往的笔试改为机试, 实行无纸化考试。将信息技术作为考试的工具, 用计算机代替考生手中的笔, 信息技术不作为单独的考试科目, 也不在考试科目中占有分值, 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中, 信息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 考的内容还是文化课所要求掌握的内容。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应用计算机, 具有信息素养, 而不是考试, 因此, 在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中也应体现这一思想, 将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目的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学会应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 所以, 在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中, 信息技术不占分值, 不对信息技术水平做评判, 只是通过中考促进信息技术教学, 促进师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2. 中考考试内容和方式需要变革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中考中, 需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 使中考不再是死记硬背, 严肃刻板的考试形式。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需要对试题形式进行改动, 使得题目生动形象。比如:中考语文试题中, 传统的出题方式有出一首不常见的诗, 让学生用文字写出该诗所描绘的意思, 或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在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的情况下, 这种类型的试题可以改为, 制作一段视音频文件, 让学生观看该文件, 然后学生根据视频选择符合这个视频内容的那首诗作为答案。这样既能达到考核的目的, 又能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资源几何倍数的增长, 学生在网上看到的内容越来越多, 通过这种考试方式学生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视频的理解能力, 而且还贴近生活, 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这与学生用文字表达抽象的内容相比, 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当然, 这仅仅是一个例子, 将信息技术整合于中考中, 试题的变化还需要进行深入科学的分析。但有一点需要确定的是, 一定要真正地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试题中充分地体现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 贴近现实生活, 不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出试题, 要为了考试题目的需要而去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中, 信息技术是工具, 是辅助学生以贴近社会需求的方式答题的手段。

3.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的个性化实施

由于各个地区的中考都是自主命题, 各个省市可以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整合方式安排适合当地条件的整合进度, 在整合的过程、实施的进度以及整合的方式上要灵活、因地制宜, 切忌一刀切, 要根据不同的考试需求以及当地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整合。并考虑到各个地区考点的具体情况, 做好适当的预案, 从而保证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的顺利实施。

三、对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相关疑问的回答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提法, 必然会引起诸多的不理解, 因此, 就需要对大众在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方面可能存在的疑问进行解释、回答。

1.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会不会加重师生的负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计算机, 屡禁不止的未成年人去网吧上网的现象, 就说明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 并且有很强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现在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 都会使用计算机与网友、同学聊天, 社会在发展, 我们不能仍然以老的眼光看待学生接触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低龄学生上网, 未成年学生去网吧,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由于课程内容难度不大, 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致中学生不屑于听课, 这些都表明现代的学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因此, 将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不会加重师生的负担。

2.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透过学生去网吧上网的现象以及各种媒体所描述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发现, 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而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与网络联系不大, 因此, 不会增加学生上网的时间, 将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并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会引起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 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 虽然存在着部分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影响学习的现象, 但却不能因噎废食, 不让学生接触计算机。因此, 堵是不可取的, 关键在于对学生的引导, 通过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 将学生的兴趣从网络转移到实践应用上, 转移到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上, 教师借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关注, 也可以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力度,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 学生是为了应用而去学习信息技术, 不是为了考而去学, 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作为未来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也是教育应该重视、应该培养的。因此,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而是教给他们所需要学习掌握的, 并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结构。

3.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会不会加重教育不公平现象

有一种观点认为, 目前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 经济的水平也不平衡, 教育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会对设备和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 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计算机设备老化或者根本没有计算机, 学生和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也很低, 相较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而言, 他们无疑处于劣势地位。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就传统的中考形式而言, 由于师资以及教学条件的差距, 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中考中, 无疑会加大这一差距, 造成更大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其实如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就可以发现, 将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不会加大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将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会引起各界的重视, 偏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 中考学生少, 因此, 所需的计算机也少, 通过各级财政的努力, 可以解决设备这一问题, 并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这也为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奠定了设备、观念和技术基础。众所周知, 通过远程教育可以使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获取最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通过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 各级政府不得不重视对各类学校普及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有了设备和教学资源, 自然就可以缩小与大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 从而促进教育的公平。

4.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会不会增加社会的负担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与传统的中考方式相比, 的确会增加考试的成本, 但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通过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 可以提高各界对信息技术的重视, 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促进教育的公平, 使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更贴近于社会和应用等等。教育的发展进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以及人才,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的代价是我国国力可以承受的, 从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带来的优点看, 所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5.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会不会限制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于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意见即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将其整合到中考中, 会限制信息技术的发展。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与将信息技术纳入中考有着本质的不同, 信息技术纳入中考, 考试内容、考试大纲会长期的保持不变, 但将信息技术整合到中考中去, 学生应用的是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计算机所有的高级功能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应用, 加大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理解, 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而这些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

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变革, 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评价方式, 并且对于以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不能急于求成, 目前整合的软硬件、人员、观念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 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还需要逐步的落实各项必备条件。信息技术与中考整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提法, 在现实的应用以及理论的支持上还不完善, 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相信在各界的努力下, 信息技术与中考的整合会走向现实, 并为教育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3.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 篇三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应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堂实践证明,学生从信息技术中习得的知识及课堂教学效果与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和课堂教学效果相比,并没有显著优势。值得探讨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当前学习的价值在哪里?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教学目标和方向。课堂是学生学校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教学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改造,有效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完成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迁移,培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变革,为学生思维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1.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使命

1.1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探究问题

创新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问题的解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学生只有独自面对问题,并且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问题时,才能最有效学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应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将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究的问题,设计各种探究性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问题。

1.2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交流和互动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相互间交流与协作的能力。要求学校注重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包含课堂上的互动,而且包含课后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课本的互动、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互动、与网络学习资源的互动等。甚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不同文化、地域、知识背景等之间的互动,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

1.3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

学习任务和活动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应引导学生善于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弥补知识的不足,并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

2.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

2.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情境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极具吸引及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①问题梗概,主要包含产生问题的背景、人物、事件等。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或利用信息,为学生实践和获取知识信息提供支持。

②问题。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将课堂知识隐含于问题之中,吸引学生探究和解决。

③问题可操控空间,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问题的可操控空间,使学生自由操控问题因素之间的变量及问题元素之间的关系,想象其结果及结论。

2.2应用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思维的悬梯

①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心智。学生在问题环境中可以将一些认知工作转移给计算机,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进行更加先进的信息处理提供机会。例如:日常学习中,学生遇到复杂数学运算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不仅可以确保运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②应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随着科学知识发展,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有限生命里将所有知识都掌握。网络可以作为学生庞大的知识库,充当学生的记忆系统,当学生需要某种或某类信息时,只需输入关键字就可查询到相关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③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不同,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呈现多样化,不同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假设和推断;如果他们能应用信息技术互相交流、沟通、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每个人的认知空间就会在无形之中扩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超级大脑”。

3.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专业水平和技能

可以认为信息技术是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专业课”,对学生现在学习和未来工作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开放性,可以采用分组探究实践的教学方式,有意识设置不同学习层次,其中既包含广大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又包含对信息技术有兴趣、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自己探究的内容。这样设计可以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后可以做其他学生的小老师,相辅相成。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求,又可以不断提高水平高的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

综合上述,信息技术教育价值不仅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深远的在于提供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还对个人能力的无限扩展提供了有效方法,应用海量信息技术资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已成为每个人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可行方法。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然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建立在对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之上,因此应用信息技术为问题解决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交流、探究及对知识的反馈决定着学生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咏.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2]史晓俊.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新课程,2012(3).

4.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篇四

一想到教室,我们的眼前马上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教室的墙上嵌着宽大的.黑板,黑板前是一台一桌;桌上摆着教科书、备课本和圆规、三角板之类的教具;台上站着一手拿粉笔,一手拿教鞭的老师;台下是手拿钢笔,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现代信息技术使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向多样化、新颖活泼迈出。多功能教室配置有电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即信息的接收和输入、输出装置,可连接学校有线电视系统和各种国际因特网、学生校园网以及大屏幕和音像系统,面向教学把各组件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呈现系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展示,从而突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料限制,向学生展示最大信息量。除了课堂教学环境外,还包括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虚拟实验室的出现,为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创造了仿真和模拟的教学环境,给实验教学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实验室里堆满各种实验器械及各种有毒、有害的溶液和放射性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性;而对于有些周期长或在真实世界里难以观察到的实验,传统实验则显得无能为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人类视觉的时空盲点和生理极限所带来的实验困难、实验过程和结果瞬间呈现在眼前;同时,虚拟实验使得实验的进行不再受场地、器材、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多实践机会。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课堂和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知识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5.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改革 篇五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包括教育目标信息化,教育 教学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资源信 息化。课程与教学模式信息化,学习方式信息化,教 育教学评价信息化。教师培训信息化,教研科研信息 化等方面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 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 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 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下面 着重谈谈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个问题。

一、对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解和做法

所谓课程的整合,一般是指对课程设置、课程的 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设计,课程评价诸要素作系统的 考虑和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 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 关系。如何具体理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 合,如何实现整合,现在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目前回内对课程的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 算机技术融人到各科教学中,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 CAI中,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换言之,是以计算机为 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它突出讨“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 和改革各学科教学。为此,教师必须在熟练掌握信息 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 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实施课程的整含,使学 科教学在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

另一种理解是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整合。把整 体的信息技术课程由正规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其 他隐性课程组合而成,并协调这些环节来培训学生的 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让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 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为他们适 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不仅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 段,也不仅仅起展示作用。更重要是把它作为一种认 知工具,整合在各学科中去,让学生掌握这种工具自 主地学习,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例如:在利用信 息化学习环境的前提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 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的呈现,具有联 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 和能力;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 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 科学研究方法;借助通讯技术,组织协商活动,培养 学生合作精神;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 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 交流能力;提供学生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等等。总 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使学校教学模式产生 大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时空观念和学习方式也发生转 变,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培养目标以及接受教育的途 径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产生新的飞跃。

当今,学科课程整舍己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 至整个教育教学热点和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有力 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信 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共同完成教 学任务。

二、努力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的整合

(一)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为信息技术与课 程的整合创造必要的条件

首先,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性和前瞻性。各 区政府和区教育局把实施教育信息化与创建教育强区 联系起来,把它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以教 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要学习先进地区教育信息 化的经验,迎头赶上,抓紧时间,争取在一。二年内 在广州市、广东省乃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m0年10月,教育部提出从起,用5 至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 教育,全面实现“校校通”,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的 现代化。在2oo5年前,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都能上 网,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推进多媒体为 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发展网络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提出:在,全省普通高中和广州等7个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 在全省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启动远程教学。 在,全省70%以上中学教师,50%以上小学 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最近,对广 州。深圳、珠海。中山。东凳。佛山。顺德等七个市 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切实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其次,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挥后发优势, 瞄准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目标,“统一规划,试点先 行,全面推进,注重实效”,努力实现全区教育信息 化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硬件环境,如 校园网的建设,即“路”;二是教学应用平台和管理 应用平台,即“车”;三是教学资源,即“货”;四是 “驾驶员”,也就是人(含教师和学生)。硬件是基础, 软件是核心,培训教师是关键。

校园网是在校园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校园网的 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一是建立全校局 域网,与互联网相联,所有用户可以访问学校网站。 二是全校共通的校园网,虽与互联网相联,但暂不能 接受用户访问。三是以多媒体教室为中心,兼做网络 中心,再连接主要部门和多媒体制作室。教学平台是 进行多媒体教学的重要阵地,应以学科为中心进行配 置,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平台,充分发 挥它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网络化仅仅是信 息化的形式,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的获取 方式是信息化的内容和实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比校 园网建设更为重要。为此,区应建立教育资源库中 心,学校也要相应建立教育资源库(站),鼓励教师 根据学科课程内容的需求,制作课件,使信息技术更 好地与课程整合。信息化将对教育教学思想。观念。 体制。模式产生根本的影响。“路”。“车”。“货… 都要以人为本。信息化需要一支有先进教育思想、教 育理论为指导,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擅长现代 教学设计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要抓紧对教师的培 训工作。

(二)学校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

根据建网、建学、建队伍并重的原则,抓紧教师 的培训工作。对教师的培训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进行先进教育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科素质和科研素质;

(2)进行信息技术的基本技 能培训;

(3)教学设计方法培训;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

2.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之路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分不同的层次和不同 的阶段,首先要用于优化课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 式。为此,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网络教学模 式。方法的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试验,促进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改革,努力构建以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基于网络多媒 体。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还要开展多种形式 的研究和实验。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制作。 开发。研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试验,等等。

3.抓紧课程改革工作

(1)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 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观。提倡“不唯书。不唯师。” 教师要深入钻研新教材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掌握好 新教材的特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着重考虑如何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课程改革要处理好七个关系。即:①学科教 育与综合教育关系;②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④继承与创新的关 系;⑤同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⑤教师与学生的关 系;①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教育的综合化和学科的综合 化。学科的综合化和人才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 革的共同趋势。这一点应紧紧地把握往。

6.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六

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解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 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中国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与任务,都是按照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提出的。除“宽带网络校校通”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班通”强调的是数字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他们提出了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形式推进“班班通”。“人人通”就是利用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服务空间与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或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上的个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课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人人通”是面向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

三、网络环境下的成果

近年来,美国可汗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等学校正在引领的美国大规模公开网络课程(MOOC)的热潮,可以说都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成功案例。

当然我国也在积极的探索中,例如:天津市十九中学是一所有91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初中校,多年来虽然教师非常努力,但由于生源不理想,教学成绩难以和重点校媲美。为了让学生提高成绩、树立自信,学校在七年级成立教改实验班,采用“新知点”个性化学习检测平台,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教改之路。学校在未给学生和家长增加任何经济负担情况下,率先在七年级开展教改实验。教师们放弃休息,利用每天放学后一小时时间,义务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在线学习检测。

实验班虽然刚进行十六天,每天1小时,45位参加实验班同学的成绩,在月考中不同程度都有提高,26人在年级排名提高15名以上,很多同学单科成绩提高30多分,还有几位上初中就未及格过的学生,这次也能取得80分左右的成绩,更关键的是,这45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面对成绩,学生们难以置信,而校长和教师们却极为坦然,孙茁校长指出:教学模式一样时,生源决定教学效果;生源一样时,教学模式决定教学效果。孙茁校长强调: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坚信也能够改变学习模式。我们要寻找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才能在减负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

7.信息技术丰富学习与教育模式 篇七

信息技术不但让课堂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 更加形象直观, 更能是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贴近新课程、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 而且可以为教师的学习、提高开辟渠道。我们学校是我县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示范点, 设施、设备完善, 学校的远程教育资料管理员利用设备及时下载相关的资源, 尽量和我们的教育教学同步, 老师们或观看远程教育教学资料, 学习、对照, 反思, 检查自己教育教学的不足, 思考自己教育教学的改进方向, 改进点。或者让同步课堂走进自己的课堂, 走进自己的学生, 观摩别的课堂, 别的老师教学、别的学生学习, 让学生反思、学习。同时, 组织年级组教师, 同一学科教师学习、研讨, 思考, 改进教育教学模式,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学习、培训渠道。

信息技术不但有利于教师, 也有利于广大学生。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什么呢?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就把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作为三个测验项目。阅读能力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衡量:一、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阅读的文字、资料中找到需要的信息;二、解读信息, 正确解读信息的意义;三、思考和判断力。将所读的内容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经验相联系, 并经综合判断, 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学习, 可以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 学生不断得到训练, 学生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信息, 解读信息, 思考和判断, 形成技能。从而实现真正的“授人以渔”式的教育。

8.教育信息势与教育教学技术 篇八

[关键词]势科学,教育信息势,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信息人。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08-05

知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创新需要知识,另一方面知识又约束创新。学到的知识是增加了创新的能力还是变成了约束创新的负担,与知识的教育过程和知识的学习过程有关,这叫“知识学习与创新的路径依赖”。只有在内在的学习情感势(爱)的主导下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有序的知识,并按照内在需要嵌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智慧素质。

所以,良好而有效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内在学习情感势(爱)主导的动力学过程,而内在学习情感势则是在外在教育信息势推动下产生的,由于信息势与有效信息量的等价性,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生产信息量、进而不断营造信息势的过程。

1信息势与情感势及智慧素质

在《势科学与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之一》中已经阐述:知识的有序结构-智慧素质,是在“情感势”和“意识流”[1]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中形成的。而产生非线性的重要条件是系统远离平衡态,因而要求系统必须具有强大的推动势。例如:当压力(物质势)很大时,压力与变形的作用才能是非平衡非线性的;当电动势很大时,电压与电流的作用才能是非平衡非线性的;同样,只有当情感势很大时,情感势与意识流的作用才能是非平衡非线性的。通俗的讲,学习中的情感势就是学习中的“兴趣”、“激情”,或者简单的说就是学习中的“爱”。正像DNA双螺旋结构发明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里克所说的:科学发现来源于“狂热的追求”[2],而“追求”正是心理的不平衡所使然,“狂热的追求”是心理的极不平衡,是学习过程远离平衡态的真实体现。由此可以在微观层次上证明西方以培养“兴趣”和“爱”为主的教育为什么如此有效。

进一步从势科学和耗散结构理论层次上仔细考察智慧素质形成的机制,就在于情感势与意识流的非平衡非线性作用中,学生对于不同问题的情感势与不同的情感势产生的不同的意识流的交叉作用是“不对易”的,在非平衡的非线性区,第种流受第种势的影响,同第种流受第种势的影响不对易,即。粗略地说,在学习过程的非平衡非线性区,各种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加强,而对种问题的情感势可以促使产生对 种问题的意识流,对第种问题的情感势也可以产生对第种问题的意识流,但是这种作用是不对易的,即不存在昂萨格倒易关系,这中间就会产生附加的势和流,即附加的情感势和意识流,这在耗散结构意义上就是所谓的“超力”和“超流”[3]。超力和超流的积累定义为超熵产生即,即在微小区域中的超熵产生,这时判定解的稳定性函数是定态熵的二级偏离(二次变分)。根据稳定判据可知,当时,定态是渐近稳定的;时定态是不稳定的;时定态是临界稳定的。在学习过程中,超熵产生一旦小于零,所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的原有结构就要失稳,从而就可能产生新的更高层次上的有序结构,形成智慧素质,实现创新。通俗讲,学习只有一点点情感,即学也行不学也行,这时情感势与意识流的关系就像电势差不大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一样是线性的,线性积累的结果是可以简单加和的,即。所以这种学习只能增加知识,不能提高智慧。要使知识在更高层次上有序,就要有更大的情感势,使情感势和意识流的作用呈现非线性,非线性积累不能简单加和,它具有的积极效应,非线性积累产生涨落使原有知识结构系统失稳,产生更高层次上的有序,形成智慧素质。

可见,学习中的“爱”即“情感势”是如此重要,但问题是怎样才能爱呢?

实际上,学习中的情感势(爱)是一种内在势,意识流是在这种内在势的推动下产生的,正像在物理中,电流是在内电势推动下产生的一样。而内电势则是由外电势推动的。所以,当学生“不爱”的时候,即“情感势缺失”的时候,需要外在势来激励。这种外在势就是笔者所说的教育过程中的信息势。现代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营造教育信息势。

2信息量信息势与信息人

按照信息论的计算,在剔除无用信息的情况下,信息表达为负熵,负熵意味着熵减即意味着有序(这里是指经过整合后的有效信息,限定在科学中的信息范畴,而非哲学中的信息范畴[4]),有序就构成梯度,梯度就是势。所以,可以简单地表达为:信息=负熵=有序=梯度=势。由此可以通过信息论证明,信息势与有效信息量是等价的(为了区分科学与哲学中信息的不同含义,将科学中所说的信息量称为有效信息量)。因而,如果说能够营造强势的组织、管理及学校是好组织、好管理及好学校,那就是说能够产生更多有效信息量的组织、管理和学校是好组织、好管理和好学校。又因为势=梯度=斜率=导数,所以,也可以说,求导能力最强、综合导数值最大的组织、管理及学校是好组织、好管理和好学校。

由于各种事物的描述在本质上都可以抽象为信息层次上的描述[4],所以,各种“势”本质上都可以概括为“信息势”。例如,科学势是科学信息势,文学势是文学信息势,管理势是管理信息势,教育势是教育信息势等等。由于有效信息量与信息势是等价的,根据信息人理论[5],信息人的信息量测度是六维的,即“钱”、“权”、“知识”、“情感-朋友”(广义的社会网络关系-社会资本)、“艺术”(美是形象信息之导数,是信息选择的结果,看到的都画下来就成了照相而非绘画)、“虚拟抽象”。前三维是有限可测的“显势”,后三维是难以测度的“潜势”。“货币靠情感来把握(不然就可能认钱不认人)”,“权力靠艺术来实现(权力越大越讲究管理艺术)”,“知识靠抽象来提升(零散的知识就成为教条)”,“显势靠潜势来驾驭”。人和组织就是在显势与潜势的互动作用中成长和发展的。

无论哪一维信息,都是经过社会在一定范围中“融会贯通”的整合以后的有效信息,所以,有钱的人占有的有效信息量大(帐户中的货币数字大),势大——有钱有势;权力大的人占有的有效信息量大(权力越大汇报的人越多)[6],势大——有权有势;知识多的人占有的有效信息量大(经过融会贯通的整合后的知识),势大——知识就是力量;朋友多的人占有的有效信息(情感信息)量大,势大——人多势众[7],审美能力好的人占有的有效信息(艺术信息)量大,势大,虚拟抽象能力好的人占有的有效信息量大,势大。

本质上,教育和管理是消除不确定性的。对一个组织或个人来说,某一时刻占有的有效信息量越大,势越大,能够控制的思维和行动就越有序,能消除的外在不确定性就越多。无容置疑,一个组织或个人如果具有无限多的钱、无限大的权力(对于组织来说就是在行业中的话语权)、无限多的知识信息(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即具有无限大的势,那就没什么外在不确定性了。当然,过多的钱、过大的权、过多的知识也会导致内在不确定[5]。

由此可见,学校、组织或个人占有的有效信息量是他的势——能力(办成事的可能程度)的真正象征。然而各种势的效用的实现程度,与相应的有效信息量的整合程度有关:货币信息的整合效应最高,是在整个社会中“融会贯通”后被承认的,所以钱用在哪都有效。权力信息的整合效应次之,是在权力范围之内整合后被认可的,所以,权力只能在特定的权力范围内有效。情感信息(社会资本)的整合是在亲人和朋友以及由友谊构建的网络关系中完成的,所以,依靠情感来办事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有效,但情感信息可以将友谊构建的社会信息资源凝聚起来从而办成更多的事。因此,不能否认有钱有权有“朋友”的人实际上就是真正有能力(有势)的人。有知识的组织或个人是否有能力(有势),要看他的知识是不是被经过“融会贯通”的整合后形成了势(知识信息势)。零乱的知识放在一起构不成有效信息量,形不成知识信息势,就无法显现知识能力。

一种信息的社会融合性越好,它的“柔性的格式化”程度就越高,这种信息就越有用、越好使。

钱的社会融合性最好,所以,钱最“好使”,“有钱能买鬼推磨”的比喻,说明钱已经接近上帝那样的柔性格式化(因为“鬼”本来是神和上帝才能指挥的),差不多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宗教”,只要有钱谁花都灵。 权力的融合性比钱要差一些,所以权力就不像货币那样好使,不但受权力本身的“局域化”限制,而且往往还要讲究使用的技巧和方法,也就是管理学中所说的管理还需要管理艺术。显而易见,“不会买东西”的人很难找到,而“用不好权”的却大有人在。但由于信息化造就的社会横向个性化和纵向集约化趋势、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可观测性——知识价值和个人能力准确评价原则的丧失,使人们对权力的依赖程度加强,所以,在权力范围内权力也将变得越来越好使。

对知识来说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单纯的知识变得越来越不好使。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生产、意识形态以及科学技术的整体对称性,是使用知识的时代,所以,知识的格式化程度很高,掌握一种知识哪里都能用,甚至用一辈子。在信息化社会,由于信息全球化带来的社会的局域化和生产的个性化及人的个性化,知识的社会格式化程度越来越差、局域化越来越强,同一种知识被不同的组织或个人掌握,产生的使用途径和使用价值大不一样。这就像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已经过时,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而“知识的知识”就是经过融会贯通整合以后的有效知识,就是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知识的有序,是一种真正的知识信息势。所以,在信息化时代,一个组织或个人掌握一种知识以后,必须与其他知识进行内在的融会贯通,从而整合成一种具有“活性”的、成为组织或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的知识”,才能真正派上用场。然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货币的柔性格式化(全球通用化)加强及权力的集约化发展和知识的局域化趋势(不可评价的知识、达不成共识的知识、学不会的知识、被产权所控制的知识等等),知识在货币和权力面前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许多高等教育的会议是专为掌权的大学校长开的;在国内的连续几届所谓的“教育家大会”,根本不需要投稿,有钱就是“教育家”;而且更有甚者,某些学术会议必须先注册交费才收稿……不但“认钱不认人”,而且也“认钱不认知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势作为人和组织及社会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日趋明显,2008年出版的《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8]一书全面论述了信息(势)在美国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对信息势作为发展动力的最好阐述。而最后一章,“信息时代:连续性与差异性”,几乎接近直白地从“联系(连续性)”与“差别(差异性)”两个向度表述了信息势概念的内在逻辑。美国人表达的究其本质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势”字。

3信息量信息势与教育技术

无论是教育技术理论的“媒体派”(以海涅克为学术领袖),还是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派”(以加涅为学术领袖),其理论研究的主旨就是追求在教育过程中生产更多的有效信息量,即营造更大的教育信息势。

对于“媒体派”来说,教育过程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产生更多的有效信息量,营造更大的教育信息势。高建国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9]一文中介绍了利用多媒体讲解《春》一课的情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把教学要求、教材说明、学习方法、播音员的朗读录音、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分析,课后练习以及春天中小草、花、雨图片和视频资料按一定秩序制作成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 ”。“首先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图片及视频资料并配以播音员朗读课文的动人声音,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要了解、探究的欲望”。以上这段有关教育教学情景的描述,正是对势科学理论的一个完整的验证。首先,将差别巨大的各种形象“草”“花”“风”“雨”,在“春”的主题中紧密联系起来,生产巨大的信息量,营造强大的教育信息势,从而激励出内在的学习情感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最后,导致了学生心里的非平衡追求——“产生了要了解、探究的欲望”。

接下来,作者继续阐述:“应用多媒体工具创设教学情景:‘成千上万的蜜蜂’‘雨中静默的房屋’‘放风筝的孩子’,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愈加强烈”。在这里,又一次应证了势科学理论的教育学原则,即将差别更大的“蜜蜂”“房屋”“孩子”在春的主题意境中联系起来,产生了更多的有效信息量,营造了更加强大的信息势,激励出更加强烈的情感势——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愈加强烈”,即产生了强烈的“非平衡”追求,最终形成学生的文学素质。

对于“学习派”来说,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桑新民在“透视美国教育技术学主流学派的发展轨迹——兼评瑞泽《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10]一文中指出:“学习科学的理论基础除了认知科学之外,还包括认知人类学、情境学习、日常认知、生态心理学、分布式认知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学习科学与学习和意义建构的社会理论密切相关,比如社会认知、活动理论、动机理论、基于案例的推理等等,它们都致力于探求学习过程的社会、组织及文化动力因素;学习科学还源自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与计算机建模和人工智能领域密切相关,学习科学综合应用以上相关理论设计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这些显然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之要诣。”

如果一种行动需要这么多“观念”来制约,那么,这种行动的效率和作为就值得怀疑,因为这些观念的综合不能给教育行动者一个明确的指导原则,反而使教育者无所适从。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其他任何一种有意义的行动,行动者必须能够将所有的行动自由度归并(在物理中叫做自由度的缩并)到一个主题上,才能进行有效行动。实际上,在桑新民所阐述的建构主义框架下的所有这些“学习观”的一个统一基础和内在机制,就是势科学理论阐述的教育学机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势科学理论的教学设计“将差别最大而联系最紧的内容展现给学生”,无论是利用对称性(“对称”的本质就是差别最大联系最紧、信息量最大、势最大[11])的教育技术手段,例如,图示的和文字的,视频的和音频的,还是对称性的教学设计,例如,理论的和实践的、记忆性的和理解性的,单向传承的和双向互动的等等,最终的效率机制就是产生更多的信息量,营造更大的信息势。

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是“建构”,建构就是“打框架”,“框架”与“实体”的本质区别就是留有“空缺”,空缺可能是差别巨大的各种内容,但通过框架限制剔除了内容的发散,所有能够填补空缺的内容都是差别巨大但联系最紧而最有序的默化内容(在空缺被填补之前,这些内容不是明朗的),这些有序默化的内容形成梯度、产生势推动着学习者心里情感的非平衡,萌生着追求的欲望。在追求中学习、吸收教育信息的基础上使相应的默化内容显化而各就各位填补空缺,最终形成有序的显化知识——知识的有序形成智慧、从而产生创新。可见,建构主义教育和学习理论的逻辑基础就是势科学机制,但建构主义由于理论的抽象度太低、甚至不是逻辑的叙述教育学原理,而是形象地描述教育过程,所以无法将教育和学习机制用最简单的语言给以逻辑的概括,无法形成明确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的指导原则。

传统教育理论强调基础扎实的教育过程是极其有害的,既违背势科学理论也不符合建构主义教学原则。建构的框架结构就像一个微缩的“海绵”,一遇到水分(知识)就吸收,学习过程呈现“自主吸”的特征,效率极高而且“各就各位”形成有序的知识。强调基础扎实的教育呈现“强迫塞”的特征,最后扎实的像“铁板一块”就“刀枪不入”了,学习也就无法继续,而且强行塞入的知识不但形不成有序的结构,甚至原有的有序的知识结构也会被“强行塞入”的行动破坏,使知识更加零乱而成为教条,这就是常常看到的许多本来很聪明的学生,往往在几年的传统教育后成为没有竞争力而被淘汰的社会青年。

4结论

势科学理论由于其高度的逻辑抽象,揭示了世界万物成长的共同规律,因而也就揭示了人才成长的逻辑机制。信息势激励情感势,情感势推动下产生意识流,情感势与意识流的非线性非平衡作用产生知识的有序结构形成智慧素质。按照势科学原理,教学过程的基本机制就是追求生产更多的信息量、即营造更大的教育信息势。无论是教育技术理论的媒体派还是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派,都遵循着同样的逻辑,只不过前者注重媒体工具、后者注重教学设计,当然,媒体派同样需要教学设计,学习派同样需要媒体工具。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势科学理论的逻辑抽象比建构主义理论的形象描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戴维玻姆著.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M].洪定国,张桂权,查又梁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1-14.

2 王义遵.对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1,(7):19-21.

3 陈克晶.一种统一的进化学说—耗散结构理论概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270,759.

4 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91-526,23-31.

5 李德昌.信息人与不确定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5(4):44-54.

6 李德昌.信息人社会学——势科学与第六维生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4-118,12-66.

7李德昌.势论[J].系统科学学报,2008,60(1):35-39.

8[美]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詹姆斯W科塔达编.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M].万岩,丘艳娟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9高建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132.

10桑新民.透视美国教育技术学主流学派的发展轨迹——兼评瑞泽《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1):8-12,71.

11李德昌.信息力学与对称化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19.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ndency and

educational teaching technology

--Two of the series of studies on potential science and modern educational theory

LI De-chang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49,China)

AbstractEducational information potential is the only motive force in educational and learning process.Information=negative entropy=order=grads=potential.So,effective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potential is equivalent.No matt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edia style" or "learning style",the purport of their theoretical research lies in the larger educational feelings potentia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construction with more production.Have discussed how to construct the ordered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how to form wisdom quality and ability,under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ndency promotion,the non balance and nonlinear effect of the learning "feelings potential" and "stream of consciousness".As well as "information person" with the ability essence of 6 dimension information tendencies(currency information potential,powerinformation potential,knowledge information potential,feelings information potential,artistic information potential and fic titious abstract information potential).In educating and studying process,the logic abstractness of tendency scientific theory compared with constructivism the vivid description of doctrine theory has more operability.

上一篇:莲花山作文下一篇:《沈阳市民用建筑供热用热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