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缺点

2024-10-01

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缺点(共10篇)

1.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缺点 篇一

银行贷款买车的缺点你知道吗

银行贷款买车的缺点你知道吗?大家都知道,银行车贷利息是最低的,但是申请门槛却较高,办理手续复杂不说,在等待之后仍然会被告知不符合车贷要求而被拒绝办理车贷业务。

银行贷款买车的优势:消费者可选择空间大,不论购买何种品牌、何种车型,都可以申请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买车的缺点:银行的审核非常严格。一般需要提供不动产(如房产)作为抵押,以及包括购车人户口本、结婚证、身份证、学历证明、房产证复印件及居住证明、收入证明原件等文件在内的材料。部分银行会针对高端客户或者高端车型网开一面,可以用汽车本身作为抵押,但相比其他车贷方式,审批的时间周期会拖得较长。

小编提示:银行车贷对贷款额度也是有要求的,尽管办理和放款15天足够,但通过审批和等待放款流程下来,可能需要1-2个月甚至更长。

本文来源于搜钱网(),欢迎分享,更多相关文章:http:///subject/auto/articles-19.shtml

2.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缺点 篇二

关键词:商业银行,项目融资贷款,风险管理

一、项目融资风险简介及分类

项目融资风险是指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 以及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贷款质量产生的影响及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根据项目实施的进程, 可把项目融资风险分为项目建设期风险和经营期风险两大类风险。根据风险可控与否, 项目融资风险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其中,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遭致超出项目公司和政府控制范围的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导致项目在生产运营期间损失的风险, 这种风险通常无法提前精准预测, 它往往是一些突发事件引起的, 是不可控制的, 它只能采取某些预控措施、手段来降低或转移, 包括法律、政治、金融、战争等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除系统风险以外的、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直接相关的一组风险, 这类风险是项目公司自身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可控制的风险, 项目公司能提前和安排如何去管理、控制的风险, 它主要包括项目的完工风险、生产风险、环保风险等。

根据国家银监会《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对项目融资业务及特殊风险作了明确的定义, 将其分为建设期风险和经营期风险, 并进一步细化为政策风险、筹资风险、完工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超支风险、原材料风险、营运风险、汇率风险、环保风险和其他相关风险。

二、项目融资贷款风险管理原理及方法

(一) 政策风险及管理

项目融资的政策风险指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在劳资关系、税收制度、产业规划、关税程度等与项目有关的敏感性问题上的政策是否明确清晰、项目所在的立法是否完善、当地政府是否鼓励支持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项目可能会受到各项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因此, 在投资以前仔细研究项目所在地的政策条件和政策意图, 以及它们的变动趋势, 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这些政策具体包括当地政策、税收政策、关税政策、价格政策和汇兑政策等。

某一项目能否建设、运营成功, 如果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特许权和税收减免政策时, 则控制政策风险就不可忽视, 应当将控制或化解政策风险工作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给予足够重视。控制政策风险要求项目投资者广泛收集和分析影响宏观经济的政治、金融、税收方面的政策, 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具体方法可以通过保险转移风险, 即贷款银行要求项目投资者或项目公司向保险公司就政策风险事项投保, 以支付一定有限的保险费用为成本, 转移不可预见的政策风险。此外, 项目公司还可以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磋商, 争取得到政府书面承诺, 规避某些政策变动方面的风险, 以降低风险, 例如, 向当地政府争取获得某一项目独家经营权利或许可证、较长时间的特许经营权等承诺。若为境外项目, 还可以与世界银行、当地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一同安排平等贷款, 通过这种业务合作、利益共享的方式, 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 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所在国政府干中途涉贷款利益人的风险。

(二) 筹资风险及管理

项目融资的筹资风险是指融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 可能出现资金不落实, 导致建立工期拖长, 成本增加, 原定投资效益目标难以实现的风险。例如, 已承诺出资的投资者中途发生变故, 不能兑现承诺;原定发行股票、债券的计划不能落实;公司由于经营状况恶化, 无力按原来计划出资;资金不能按建设进度足额、及时到位等。

导致筹资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预定的投资者或贷款人没有实现预定计划或承诺而使融资计划失败, 即项目股本投资者及贷款人的出资能力问题。因此, 在选择项目的股本投资者及贷款人时, 应选择资金实力强、既往信用好、风险承受能力大的出资人;同时, 在设计融资方案时应考虑备用融资方案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另外, 要加强项目前期的分析认证及科学合理的规划,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促使项目的融资计划及投资计划大体平衡。

(三) 完工风险及管理

完工风险是指因拟建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不能如期运营、不能达到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包括产量指标、质量指标、原材料指标、能耗指标等) 而形成的风险。完工风险是项目融资的主要风险和典型风险之一, 完工风险一旦发生, 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内就无法达到产量、质量、成本、最低储量等技术完工标准, 更不能在约定时间内达到现金流量完工标准等等。如果拟建项目不能按约及时完工或者不能按商业完工标准投入正式运营, 则预测的现金流量仍不能取得和用于偿债, 造成银行贷款逾期、贷款利息增加, 最终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完工风险是各类项目融资的主要风险之一。就项目公司而言, 它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各种管理措施来进行减小或消除, 如通过事前合同协议的方式, 将部分完工风险转移给项目承包公司。项目公司和项目承包公司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进度、完工时间、工程质量等内容, 如果延误交工和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各种赔偿条件、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通常, 对于贷款银行一般采用“商业完工“的概念, 它的标准是专家按照贯例做法确定的一系列指标和标准, 这些指标和标准能确保建成后的项目具备足够的条件来实现现金流。除此之外, 为进一步增强限制、转移项目的完工风险的安全性, 达到缩减或彻底消除完工风险, 贷款银行通常也要求项目投资者、或项目承包公司、或项目实际控制人等项目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完工担保”, 借助他们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为如期完工提供外部支援, 以降低完工风险。

(四) 产品市场风险及管理

产品市场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计划维持产品质量与产量, 以及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有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这三种风险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项目公司在计划投资项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种因素:是否存在该项目产品的国内和国外市场;可能的竞争激烈程度;是否有相似项目竣工;预计产品的市场价格;市场准入门槛;当项目进入运营阶段时, 项目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仍然有市场;项目所用的技术是否可能被超越。

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的关键是预防。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 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开工的盲目性。而在项目的建设和经营过程中, 签订建立在固定价格基础上长期的原材料及燃料供应协议和产品出售协议, 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收入的影响。

(五) 超支风险及管理

超支风险是指项目在建设期间的总体费用 (包括工程建设、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升级等费用) 超过了原定计划预计的总体费用概算。造成此风险的因素较为复杂, 如物价上涨、利率上升、汇率变动、用工成本上涨、环境治理、迟延完工以及工艺技术方面产生的问题都是造成此超支风险。然而, 建设项目运营管理费用和还贷资金都来源于预期的项目收益, 项目超支风险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交工、银行贷款不能按期归还、甚至因资金不足而被迫停建, 若项目公司在能重新找到新的补充资金来源, 原项目可能会中途而止, 从而造成前期投资颗粒无收, 银行贷款也形成不良资产, 牵涉众多利益关联方受损。反过来, 银行为了盘活不良贷款, 可能又会面临被迫再向项目投入新的贷款的恶性循环。

超支风险是影响我国项目竣工的主要风险因素, 控制方法通常是由项目公司利用固定价格固定工期的“交钥匙”合同和贷款银行利用“完工担保”或“商业完工”进行, 并通过工程建设合同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工程承包公司。例如, 强化项目发起人支持, 将成本超支后弥补资金缺口的责任分摊给以发起人为主的各方是化解超支风险的有效手段。项目建设阶段, 贷款人一般会按工程进度付款, 但是为了控制风险, 对每笔贷款的支付都要有一些先决条件, 而项目公司也可以以此为依据将工程的阶段要求和奖罚体现在承建合同中, 或者每月按一定比例留存支付承包商的资金。最终项目完工时, 如果发生意外, 承包商将只能得到减去赔偿金后的部分留存资金。

(六) 原材料风险、营运风险及管理

原材料风险是指上游供应商不能按时交付符合规格的原材料风险。供应商越少, 需求量越高, 个别材料代替现有材料越困难, 项目就越容易产生瓶颈, 上游风险就越高。因此, 确保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对项目来说至关重要, 它是保证项目如期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项目的营运风险是指项目建成后, 在试生产和生产经营阶段由于工艺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供应、电力供应、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劳动力状况等风险因素影响,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未能实现预期经营成果的风险。如生产条件风险、生产技术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

显然, 原材料风险和营运风险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运转, 危及项目公司正常经营, 这类风险发生后, 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公司实现现金流, 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用以支付公司的生产运营费用, 更不能按期偿还银行到期债务, 这两类风险可能使得项目公司功亏一篑。针对这两类风险, 贷款银行应督促项目公司尽可能通过一系列信用担保合同和协议文件, 将其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比如, 项目公司应尽可能与信赖可靠的伙伴就能源与原材料供应、材料质量规格、产品销售、运输问题等签订战略协议, 形成有长期的、稳定的、可靠的价格合同, 签定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法律文书, 使项目公司在原材料供应方面有自己安全可靠的供给来源。当然, 在签订项目文件时, 应订立明确严格的条款, 包括与涉及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延期惩罚、质量保证、固定价格或价格波动区间等。另外, 项目公司应加强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 强化项目管理水平, 努力提高项目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

(七) 汇率风险及管理

汇率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成为常态。在境外项目融资业务中, 汇率的上下波动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和经营成本的高低。倘若东道国货币疲软贬值, 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等的价格就会上升, 进而推高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营运成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汇率的波动变化对项目公司的债务结构和偿债压力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 项目设计规划时, 其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股本回报率、税后净现值等的分析均基于初期设定的汇率与贴现率, 如果汇率较原设定水平发生较大变化, 将间接影响到这些经济指标, 从而出现较大的数据出入, 进而对项目的财务指标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 汇率风险的控制相对复杂, 对风险防控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分析国际金融走势和本国货币汇率的变动趋势, 并从专业的角度, 制定汇率风险防控方案, 通常, 项目公司可采用一些金融衍生产品的金融工具, 如汇率期权、货币掉期等工具来对冲风险, 烫平汇率巨幅变动给项目公司带来的成本波动。需要注意的是, 在东道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 金融衍生工具并不多, 但可以通过提前预测汇率变动趋势来调整项目公司资产与负债的货币结构。

(八) 环保风险及管理

项目环保风险是指项目公司为满足环保法规的硬性要求而增加新的资产投入或项目被迫停产的风险。近年来, 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际社会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变得日益严格。这意味着项目建设因满足环保要求而成本上升, 甚至因无法满足环保要求而被迫停建、停产, 因此, 银行在考察项目融资贷款项目时, 必须对环保风险予以足够重视。

环保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是贷款银行要通过学习了解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考察项目公司是否取得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的审批许可, 有无相应的环评报告, 要督促项目公司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保许可的充分考虑, 银行融资要将项目是否取得环评审批做为申贷的前提条件, 并在计划中考虑到未来可能增加的环保成本, 并根据环保法的变化予以调整, 确保项目建设及经营的安全、顺利进行。

3.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缺点 篇三

面对自己创办刚刚满两年的小企业,马京华是挠破了头。原先所有的600多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到了这家果蔬加工企业的前期运作,生产等各环节趋于稳定,销售正要面临起步时,资金却出现了断层。他谈下了几家大卖场礼品级果蔬的供应合同,然而对方要求先销售再结算,结算周期更是长达两个月,这就意味着马京华需要垫资。这时的他根本无法筹到足够的资金。

马京华想到了银行贷款,但对于他这样的超小规模的企业,既没有可抵押物、贷款额又较小,对于银行是否愿意借贷,他疑虑重重。

马京华遇到的问题在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的中小企业中尤其普遍。而在信贷紧缩之下,国有银行首先偏重于保证大型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不过这也意味着,中小企业寻找以其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融资成功几率将更高。

事实上,在4月即将召开的“2008年上海银行界小企业金融服务洽谈会”上,已经有很多银行将无抵押免担保的贷款作为主推产品介绍给广大中小企业。与本刊之前介绍过的特定人群的无抵押信用贷款产品相比,这些产品的服务面更广,适用的中小企业更多,部分条件也更加优惠。

渣打、平安延伸服务触角

两年之前,渣打银行首推“无抵押小额贷款”解决方案,打开了信用贷款的一道口子,破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该方案允许贷款额度为10万~50万元,每5万元递增,贷款期限可长达24个月,申请流程快速简易,如文件齐全且符合审批条件,10个工作日即可放贷。采用按月分期还款方式,以减少企业一次性还本的资金压力,进一步方便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

而此番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之上,据渣打银行(中国)中小企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林添富表示,渣打银行今年将这项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业务,从原来仅适用于上海、深圳、北京、天津及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扩展至二线城市,并将无抵押贷款的最高额度由原来的50万元提升至100万元。贷款期限将从24个月延长到36个月,并且2008年无抵押小额贷款的利率不会上浮。据了解,该产品的年利率根据企业信用状况而定,一般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以上。

同样,去年刚刚进入上海市场的深圳平安银行,也将5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作为主推产品。但平安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行业界定比较具体,主要为两类,一是总资产不超过1.5亿元的贸易类企业;二是年销售额不超过2亿元的生产类企业,这一数字今年有可能调整至3亿元。银行信贷人员会根据对企业的了解及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分析,对于得分在60以下的企业不予贷款,而有资格贷款企业承受的利率水平,最低也要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而上浮幅度最高则达100%。

除向银行借贷之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在银行的帮助下直接融资。平安银行借助平安集团金控优势,将每年选择5%的优质客户重点推介在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

宁波银行透支循环随借随还

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往往要得很急,但是不一定要很高的额度以及很长的还款期限,“随借随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理想的借贷模式。针对这种需求,宁波银行除了一般的无抵押信用贷款之外,推出了更为灵活的信用贷款模式,即类似于个人使用信用卡般的“账户透支”。

据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姜伟介绍,小企业贷款对便利性要求较高,又往往缺乏足够的抵押物,“账户透支”业务属于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对小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账户透支”业务类似信用卡,针对企业法人,客户的开户、结算在宁波银行,银行根据客户状况,设定一个授信额度,小企业在授信范围内不仅可以随时使用,不必另外申请贷款,而且可以循环使用额度,非常便利。

据了解,银行的授信额度与企业的自身状况有关,银行出于控制风险,有的小企业可能授信100万元,有的或许5万元。该项业务不同于信用卡的是没有免息期,还款期初定为1个月。“账户透支”的利率不会高于信用卡透支利率,但高于基准利率。

此外,该行采取一种较为独特的做法,把小企业贷款利率与企业对银行的存款贡献挂钩。小企业开户后的存款,除了获得利息之外,还可以通过积分换取匹配贷款的利率优惠,并允许积分转赠共用。例如,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机电设备生产的中小企业,注册资本180万元。公司在宁波银行开有结算账户,每月都有几百万元的资金流量,账户平均余额10万元。开户半年后,公司向宁波银行申请1年期贷款200万元,由于前半年公司在宁波银行的频繁结算,其账户积分已经达到了500分,企业因此少支出了1080元的贷款利息。

存款积分换取匹配贷款利率优惠,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目前市场上针对小企业的借贷利率往往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20%或30%以上,有的银行上浮50%以上。宁波银行采取较为灵活的做法,如小企业有100万元的优惠利率额度,贷款只用了30万元,剩余的70万元优惠额度可保留。同时,存款账户可与其他存款“链接”,包括业主的个人储蓄,及关联企业的存款。

许多国有银行之所以不愿给中小企业放贷,原因在于财务管理信息交流不对称、技术装备落后和因整体规模小而导致较风险能力低抗。这种标准使得中小企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而这种弱势地位,使得中小企业在采购时,通常被要求先付钱后拿货;在销售中,又往往被要求先卖货后结算。因此形成了中小企业资金链的紧张。对于这种中小企业在贸易资源、权力资源中的弱势地位,广发银行跳出银行固有的信贷运作模式及思维体系,推广了以“保理业务”和“厂商银”为代表的无抵押免担保的融资产品。

银行的做法是通过贸易链,掌握中小企业拥有相关的强势上下游企业,并利用信用链接授信。“保理业务”即为确保中小企业在贸易链的信用,银行与企业之间签订应收账款转让协议,企业将其在国内贸易中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并由银行为其提供应收账款融资、管理、催收和坏账担保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而“厂商银”则是以上业务的一个反向操作。企业在订货时,由银行出资交付订货款,银行自身信誉来作为可质押资源介入中小企业的买卖交易流程,保证现金流不断链,而企业在完成销售之后,将销售所得作为还款交付银行。

例如上海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向本地各大超市供应瓜子,由于超市占据的是绝对强势的地位,因此采取的是先销售后结算的模式,每两个月结算一次。尽管该食品生产企业每年的销售额有一亿元,但是按照传统的贷款模式,银行可以提供的贷款仅仅只有300万元。但是银行通过调查发现,仅仅上海六个超市的应收账款就有6000万元,企业在无需担保的情况下,获得了3000万元的贷款。

4.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缺点 篇四

银行贷款 优势:

1、对于一年期以内的不动产抵押贷款融资成本较低;

2、一般本金只在贷款到期后归还或一年还一次,适合一年期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

3、不需要首付款项和保证金。不足:

1、银行一般很少提供购买固定资产的贷款,因此一般操作时都以流动资金贷款的名义来操作,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申请固定资产贷款难度较大;

2、银行严格控制一年期以上的贷款,所以一般操作时都按照一年期贷款来申请,贷款到期后再做置换处理,每年都需置换一次,手续比较麻烦;

3、贷款置换对企业的资金安排有较大挑战,还可能产生较大的额外费用,而且这种操作本来是银行和银监会不允许的;

4、一般企业必须提供不动产作抵押,且抵押率很低;

5、对于动产融资和银行认为需要提供担保的情况客户都必须请担保公司担保,担保费用一般在3%—6%,个别情况会更高;

6、银行只提供资金,不提供融资方案,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7、银行一般会要求以存款等条件作为贷款回报;

8、银行受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监管,贷款额度和实际贷款利率常常受到政策的影响,而变得对企业不利。

海翼融资租赁 不足:

1、前期需要一定的首付款和保证金;

2、需要有合适的现金流保障每期的还款,不适合需要把全部资金用于周转且不能产生稳定现金流入的项目; 优势:

1、操作相对灵活,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融资方案,调整包括还款期限、还款方式、首付比例、留购费等项目;

2、手续简便,仅需办理一次手续;

3、可以给客户提供设备保险、二次租赁等增值服务;

4、可以帮助企业调节现金流和税收;

5、受国家商务部管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款速度快。

以贷款购买1000万的设备,贷款期限3年为例 银行的融资成本:利息+担保费+贷款置换费用 10,000,000*6.31*(1+0.2)100=2,271,600 如果银行要求引入担保公司的话,按年3%的担保费计算,三年至少需要额外付出900,000的担保费。贷款置换费用难以计算,最多可能达到每天融资金额的千分之三。

海翼融资租赁成本:利息总额+手续费+残值留购费 20%首付款+10%保证金+100元留购费,每季度还一次款 1,644,364+400,000+100=2,044,464元

为什么在中国大多数的融资还是通过银行?

1、银行是传统的融资渠道,认知度较高;

2、以前需要融资的企业除了银行没有更多的选择;

3、有一些融资通过银行确实比较合适,比如用不动产做抵押的流动资金贷款;

4、您以前不知道海翼融资租赁……

海翼租赁能为您做什么?

1、为您想购买的新设备和新建厂房提供融资服务;

2、为您现有的固定资产提供售后回租,为您带来现金流入,盘活固定资产;

3、为您提供保险、设备租赁、二次融资租赁等增值服务;

5.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缺点 篇五

如何理性看待和应对这一问题,无疑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来已久。上个世纪9O年代,为了给市政建设融资,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专业性投资管理公司等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和专项资金,吸引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危机爆发后,平台贷款成为了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投资方式,从而迅速膨胀,据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含票据)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贷款额约3万亿元。

目前,地方融资平台从平台企业类型来划分,主要有省级的投融资平台、城市投资建设公司、交通运输类政府投融资平台、各类开发区、园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土地储备中心类公司、财政部门设立的税费中心以及其他类型政府投融资平台。从运作方式看,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种类繁多,尤其以土地质押、土地增值预期向银行融资,并通过对储备土地的整治、出让偿还银行贷款这一模式最为典型。从资产质量看,由于贷款以期限长的项目贷款居多,目前还未进入还本高峰期,因而不良贷款率处于较低水平。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一)宏观经济方面1.政策性风险。2009年初,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一些县级政府纷纷成立了融资平台,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而众多的商业银行在政策的鼓励下,以及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考核的驱使下,大举进入该领域。在地方政府和银行的积极联姻下,地方融资平台迅速发展,负债总计从2008年的1万多亿元上升到2009年中的近10万亿。但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好转,国内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再加上融资平台贷款的急剧膨胀,国家开始采取治理地方融资平台的行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形势就发生了逆转。

2.法律风险。地方政府不具备法律许可的贷款资格和担保资格。2006年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明确规定,各106I现代营销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在《担保法》规定之外的任何担保行为均属于严重违规行为,其担保责任无效。另外,国家也明文规定不允许将医院、学校等公益性资产作为偿债的保证。这表明,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对融资平台贷款 出具的“还款承诺书”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3.政府信用风险。一方面是随着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化,地方政府土地转让收益大幅下滑,在客观上导致财政收入不稳定,存在无力偿还地方融资平台到期债务的风险,这个现象在一些偿债能力脆弱的县乡级地方融资平台尤为突出。

另外由于平台贷款期限普遍较长,有的甚至可能跨越几届政府任期。由于缺乏硬性约束,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因换届而导致无意愿归还贷款,“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地方融资平台方面

1.资本金来源不实风险。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存在注册资本不实和“垫资”的现象。例如有

一些通过与银行、信托合作,推出“银信政”信托理财产品,认购投资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股权,所筹资金一般被用作项目资本金,然后向银行融资,再赎买理财产品;也有以流动资金搭桥贷款充当项 目资本金 ;另外,还有通过高估实物出资或出具虚假注册资金证明等手段虚假出资,等等,致使资产负债实际比例过高。

2.项目现金流不足风险。不管是城市广场、道路、环境整治等周期长,现金流低的市政基础设施,还是路桥、地铁、污水处理等,具有稳定的现金流的项目,由于许多都是公益性的项目,同时贷款资金规模很大,如果外部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还款来源的不确定性。

3.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风险。地方融资平台政企不分现象比较普遍。公司法定代表人和主要人员往往是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兼职或政府有关部门指派,责任主体十分模糊,贷款是平台公司,资金使用者是项 目建设单位,项目的受益者是政府,还款来源主要依赖于项 目附属的土地使用权 出让收入或地方财政补贴收入,地方融资平台在职能定位、财务收支和债权债务方面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如果一旦实施破产,银行很难行使追索权,平台贷款将面临巨大风险。

(三)商业银行方面

在商业银行方面,首先,有些人仍然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将贷款贷给国有企业和政府,个人可以规避道德风险的嫌疑,另外,地方融资平台项 目普遍存在着期限长,风险相对低的特点,从而使一些银行对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和项 目非常热衷 ;其次,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来说,商业银行无法掌控其资金的来源、运用,再加上,很多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不公开、不透明;同时,有些商业银行还存在在项目资本金未核实、项 目未完成立项审批或多个项目打包的情况下就放 出贷款,为贷后管理埋下隐患,风 险控制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总量聚集风险。

三、商业银行对策

首先,做好制度方面的安排,把好行业信贷政策和区域准入政策关。

针对地方融资平台涉及范围广、融资需求大、风险暴露缓慢的特点,商业银行应恪守“三性”(流动性 安全性、营利性)的原则,对其贷款制定行业信贷政策和区域准入政策。

在行业准入方面。应明确支持行业不 良贷款率较低、项目现金流有保证的领域,另外对于政府主导、政府信用担保、项 目本身具有一定现金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谨慎处理 ;在区域选择方面。应该采用重点加强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的制度,制定出人均GDP、市县级财政收入和近三年经济增长率等指标门槛,规定符合条件的才予以准入。

其次,分类指导,把好项 目、客户、产品审查关。

在项 目选择方面,商业银行要重点选择对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额较大或比例较高的项 目。如省级重点水利项目,珠三角区域的城际轨道交通项 目、污水管网项目、地铁项目、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等。

在客户选择方面,商业银行要重点支持资产实力比较强、政府重视程度高、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健全、项 目运作规范、业务主管部门专门设立的融资平台企业。对一个城市在同一城建领域有多个投融资企业的,仅可优选其中实力最强的融资企业建立信贷关系。

在融资品种方面,应该积极进行创新。要提供从贷款到债券和票据、从单纯资金投入到全面财务顾问的金融服务,包括探索多元化的结构融资方案、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直投业务等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满足地方融资平台资金缺口的需求。

最后,加强精细管理,把好信贷风险防范关。

第一,商业银行应该进行贷前调查和风险评估,对地方融资平台还款来源作合理分析,对项目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确保风险的可控性 ;第二,作为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引导政府建立偿债机制,明确约定政府偿债资金的来源、用途及具体还贷安排,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第三,在平台贷款发放之后,应该加强对客户资金流向的监控,确保项 目贷款 用到实处,不被挪用。第四,对于一些新增的平台贷款,银行要尽量争取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等方式分散风险,严禁办理打捆贷款业务;第五,要对对项目贷款重新开包梳理,区别对待,实行名单制管理,落实专门的贷后管理团队,确保管理要求落实到位、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6.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缺点 篇六

对促进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

近期,银监会发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以下统称“新办法”)等系列贷款管理办法陆续开始施行,这对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融资业务,完善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商业银行传统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业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受行政主导投融资体制,银行同业竞争倾向于规模扩张,对固定资产及项目融资类贷款风险识别理念和手段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融资业务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一)“资金实贷实存”放大了货币乘数,加剧了银行信用泡沫扩张。“实贷实存”现象在当前商业银行贷款活动中普遍存在,而固定资产和项目融资贷款又具有额度大、期限长的特点,这就导致银行在投放贷款后,一方面由于货币乘数效应进一步刺激了放贷冲动;另一方面借款人则往往会因为相对宽松的用款环境利用贷款资金博取非生产经营收益。如此,银企双方合力助推,使银行信用扩张超出实际经济运行需求,产生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

(二)“管理贷放不分”缺乏资金用途审核,信贷资金易被挪用。传统业务流程中贷款发放与支付管理环节较为薄弱,商业银行受贷后监控能力和技术手段限制,难以对约定的贷款用途进行有效监控,导致信贷资金被挪用甚至违规进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引发金融违法案件。

(三)“贷款期限错配”掩盖实际贷款期限,加大了银行流动性风险。传

-1- 统业务中,商业银行往往忽视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期限的特殊性,以流动资金贷款发放项目贷款,造成短贷长用、周转循环、期限错配,加大了银行流动性风险。

(四)“债务主体错位”盲目过度授信,潜藏较大政策法律风险。信贷实践中,商业银行往往忽视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主体的特殊性,将融资主体混同于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主体,向大型企业、政府融资平台过度授信,导致集中度风险突出,也潜藏较大的政策、法律风险。

(五)“偿贷来源错判”误导内部风险评级,弱化了银行内部风险控制。项目融资等固定资产类贷款还款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项目产生的现金流,一般不具备其他还款来源。实践中,商业银行往往将固定资产、项目融资的还款来源混同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对项目融资等固定资产类贷款进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时,忽视债项风险,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

二、与传统业务相比,新办法在规范固定资产、项目融资业务方面的主要变化

新办法进一步确认了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业务的范围属性,要求贷款银行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以强化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为重点,同时明确了贷款银行违反业务规定的相关法律责任。

(一)“实贷实存”转变为“实贷实付”。新办法要求企业在支付贷款时必须按合同约定向银行提供需求,贷款银行审核委托后,才将贷款资金发放给借款人并按约定支付方式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

(二)“贷放不分”转变为“贷放分控”。新办法强调贷款审批通过并不等于贷款发放,贷款发放必须由贷款银行专职部门或岗位审核放款前提条件及

-2- 资金用途。

(三)“自由支付”转变为“审核支付”。新办法规定贷款银行必须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对贷款资金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同时明确,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的贷款资金支付,必须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四)增加贷款支付管理控制内容作为贷款合同约定条款。新办法规定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合同除约定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贷保障及风险处置等常规内容外,补充增加了约定提款条件以及贷款资金支付接受贷款人管理和控制等与贷款使用相关的条款。

(五)授信风险控制要求更为明确细化。新办法除继续要求贷款银行在授信管理中坚持贷款“三查”、“审贷分离”、实施统一授信额度管理外,还要求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建立贷款全流程管理的岗位制衡和考核问责机制;对固定资产贷款必须形成全面的风险评价报告;对项目融资业务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降低融资项目在建设期和经营期的各类风险。

(六)落实贷款银行关于项目进度与贷款资金配套使用的监督责任。新办法规定贷款银行不仅要在合同中约定与贷款同比例资本金足额到位、项目实际进度要与投资额相匹配等提款条件;同时要求,在贷款发放和支付过程中,贷款银行必须确认与拟发放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足额到位,并与贷款配套使用。也就是说,对固定资产和项目融资贷款,项目进度及资本金按比例到位情况作为贷款发放的前提条件,并明确由贷款银行负责进行监督。

(七)明确了贷款银行违反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新办法明确,贷款银

-3- 行违反制度规定经营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业务的,包括诸如不按规定进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与控制的、与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到位前发放贷款等,银行监督管理机构将依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新办法对促进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实贷实付”的资金占用形式,有利于降低借款人融资成本,抑制银行信用泡沫扩张。借款人只有在实际支付贷款时,贷款银行才按支付金额发放贷款,大大降低了借款人的利息支出,节约了财务成本;同时银行也降低了发放贷款导致的存款货币乘数,能够有效抑制信用规模扩张。

(二)“贷放分控”的贷款管理方式,有利于贷款银行落实贷款发放条件,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贷放分控”要求银行在授信发起和审批环节就要明确资金监控方式,在贷款发放环节必须由专职部门或岗位对贷款发放条件及资金用途进行审核。一方面能够确保落实包括保险、抵(质)押担保登记等各项放款前提条件,防范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将对贷款资金用途去向的风险监控关口前移,促进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

(三)“审核支付”的贷款支付手段,有利于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防范虚假交易骗贷案件发生。新办法的突出特点是对贷款支付方式的实质变革,无论在“受托支付”还是“自主支付”方式下,贷款银行都要切实做好贷款资金的支付监控,确保信贷资金按实际交易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能够有效防范借款人骗取挪用银行贷款和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市。

(四)“支付配比”的控制原则,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维护债项安全。新办法要求贷款发放要与项目进度和资本金到位情况严格配比支用,这对贷款银行持续监测项目建设和经营情况提供了支持。一旦出现项目停

-4- 缓建、经营不利等情况,贷款银行能够及时采取诸如停止发放贷款、执行担保等措施,以维护债项安全;同时,也促使商业银行针对项目特点适当安排贷款额度及期限,避免贷款“期限错配”、“短贷长用”,规避流动性风险。

(五)“全面风险管理”要求,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新办法对建立固定资产贷款风险限额管理制度、执行项目风险评价、识别管理融资项目建设期和经营期两类风险以及落实贷款管理各环节责任等内容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商业银行完善信贷业务流程,提高信贷风险评估能力,建立适应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融资业务的专门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银团贷款”原则,有利于商业银行分散授信风险,抑制过度授信。针对项目融资具有融资比例较高、金额较大、期限较长、风险较大等不同于一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风险特征,新办法要求在多个贷款人为同一项目提供贷款的情况下,原则上应当采取银团贷款方式。银团贷款原则能够防止商业银行盲目降低贷款条件、恶性竞争,特别是对抑制当前商业银行在开发区、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大型能源项目等建设中向政府融资平台多头、过度授信,有效分散风险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7.股权质押融资分类及其优缺点分析 篇七

【关键词】股权质押融资 分类 优缺点

自2013年6月24日,券商股权质押融资开启以来,在一个月间便开展了49笔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质押股数12.56亿股,质押股票市值约94亿元。股权质押融资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就中小企业股权质押,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大股东股权质押三个类别的股权质押融资,分别就起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

(一)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优势

1.依托产权市场平台,股权质押融资平台方便快捷。产权交易市场作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级资本市场层次,帮助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有着明确股权、股权托管、定价、价格发现、信息披露、融资中介的综合智能。

2.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为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及时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相继制定下发了有关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利用股权进行质押融资的优惠政策。例如,吉林省人民政府为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及时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下发了《关于规范开展企业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吉林省股权质押融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创造了条件。

(二)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劣势及风险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盈利不稳定所带来了股权价值波动性风险,中小企业诚信问题也带来了欺诈风险。除此之外,机制建设不足和产权交易市场滞后导致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难和股权变现难的风险。

二、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

我国的股票质押融资主要有两种模式: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和个人股票质押融资。

(一)证券公司股票质押

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券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作质押,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优点。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是除国债回购和同业拆借两大券商资金来源外的又一渠道,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架起一座资金融通的桥梁。

(2)现行模式从控制银行风险的角度出发,除规定了质押率的上限、设定警戒线和平仓线以外,还规定在质押期内出质股票不能自由流动。这大大降低了股东“变相套现”和“掏空公司”的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其投资于上市券商的风险可以得到降低。

2.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缺点。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但这种质押贷款模式仅适用于机构投资者,且被质押的股票缺乏流动性,手续烦琐,不能满足市场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融资要求。

(2)银行若开展此项业务须在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并应有专门机构动态监控、代为管理出质股票,对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拥有专业人才要求较高。

(3)尽管与其他担保品相比,上市公司流通股票是一种风险较小的质物,但银行需花费大量精力进行风险控制。

(4)证券公司出质的股票在质押期内不能自由流动,这种限制虽然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忽视了券商希望质押股票能够自由流动的内在要求。

(二)个人股票质押贷款

1.个人股票质押优点。

(1)个人股票质押贷款模式能够满足市场众多投资者的融资要求,它充分发挥了银行和券商的比较优势。

(2)银行无须新增硬件设施,也不必到证券公司办理出质登记和注销手续、到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现有条件即可满足业务需要。

(3)证券公司在这种模式中与银行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型,充分发挥了证券公司的比较优势。证券公司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人,有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有齐全的交易监控设施,比银行更能够对市场的走势进行敏锐的把握和对质押股票进行实时监控。

(4)出质人用于质押的股票在平仓线上可自由流动,当股票价格上涨到出质人的心理价位时,能及时出售质押股票,保证了出质人的获利机会。

2.个人股票质押缺点。该模式比较突出的风险是由于出质人质押的股票虽然可以流通,但是是由证券公司代表银行监督股价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券商不认真履行三方协议,同出质人串通,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损害贷方银行的利益。特别是证券公司在对出质股票资格审查和风险审查中如不认真履行职责,在目前中国股市波动大、股票市值虚增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三、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法人股质押融资

大股东由于融资的需要而将所持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给债权人,以此作为获取资金的一种手段,或者,大股东要为其他单位提供借款担保而将上市公司股权拿出去做质押保证。

(一)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优点

上市公司股权已经成为了大股东资金融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大股东偏好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原因在于:对于大股东来说,其拥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是可用来抵债或质押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一般也希望接受透明度高、可兑现性强的上市公司股权为质押标的物。

(二)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缺点

1.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剥离上市时,已将优良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了,其盈利能力已经较弱,资产负债率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再质押借款,必然导致负债率的进一步上升和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一旦借款运用不当导致其偿债能力丧失,必然通过股权的纽带牵连到上市公司。

2.大股东法人股质押给市场的信号往往是大股东抑或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会影响投资者预期,导致股价下挫。

3.大股东的过度杠杆化可能引发市场对大股东不良财务行为的猜测,大股东凭其控股地位而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操纵,这种操纵不会是过去(至少是5年以前)那种赤裸裸式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如果能那样的话,大股东就不会借股权质押之名而兜这一大圈子),而可能是通过关联交易、产品转移定价等手段,尤其是借战略调整之名而行经营控制之实,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

4.大量高比例股权被大股东质押出去后,有相当可能性存在着这些股权被冻结、拍卖,进而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的危险。控股权的转移会引起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的变动,从而引起上市公司的动荡。

5.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降低了公司价值。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显示,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其公司价值越低。股权质押具有经济后果性。

6.许多被质押股权是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我国金融业的分立体制不允许商业银行以向企业投资的方式实现质权,银行必须拍卖所取得的上市公司股权,这就会使相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再次变更,使原本基于对公司资信(质押股权被拍卖前)的了解和对公司前景的看好才向公司投资的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

7.由于股权质押会增加大股东与其他股东质押的代理冲突,导致控制权和现金权变相分离,因此有着股权质押行为的大股东更容易发生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说明股权质押具有很强的经济后果性。

8.银行贷款融资的优缺点 篇八

担保贷款是指,由借款人或第三方依法提供担保而发放的贷款。按照担保方式的不同,我们将担保贷款分为三类: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这三种担保方式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在选择担保贷款方式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那么,保证贷款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是什么呢?下面听汇小贷的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

保证贷款,顾名思义,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法,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通俗点说,就是有人或者机构愿意为借款人提供担保,并保证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时如数归还本息,保证人会替借款人承担债务。

为确保还款率,保证贷款要求保证人以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高,有按期支付本息的能力,并且之前应付贷款本息已经偿清。且要求保证人愿意长期(一年)作保,在保证期限内不再办理相关的保证手续。凡是满足条件的个人或者企业均可以在合法保证人的担保下申请保证贷款。

保证贷款相对而言手续简便,一般不需要办理有关登记评估等手续,保证人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这是保证贷款的优点,相对地,保证贷款也有其缺点,门槛过高是保证贷款无法忽视的缺陷。

9.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优缺点 篇九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优缺点

中国工商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服务名声在外,而个人网上银行服务也连续两年获得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称号。该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安全措施完善,支持移动证书,而且用户首次登录可自定义网上银行密码和支付密码,并可选择每月2元的“工行信使”重要提示服务,在有人连续输错网上银行密码时,它会发送短信息提醒用户。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服务项目非常多,除账户管理、外汇证券买卖等常见功能以外,甚至企业职工账户的工资单信息也可以查询。除此之外,还为用户提供存款组合等多项理财计算工具,以及可下载使用的个人理财软件。该网上银行的易用性较强,除开通及使用步骤简单以外,操作界面和导航条还允许用户自己定制,在用户使用各项服务项目时,操作页面将显示其他相关功能的链接,还有相关的信息提示。惟一美中不足的是提示信息仍不足,例如在进行汇款操作时,提示信息只涉及简单的操作方式,缺少手续费等相关资费的详情。

10.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分析研究 篇十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贷款融资 城市商业银行 政策

引言:

2008年5月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小贷公司指导意见。2008年上海市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2011年的温州老板跑路事件。2012年6月,金交会主题论坛之一“创新与发展——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就金融创新、政策前瞻、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此外,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亦规定,下调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的风险权重,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投放,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从这些事件与政策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贷款一直是各行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随着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已从企业,银行,政府政策等方方面面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与相应的解决方案。但长期以来,真正有影响的成果却不多。纵然研究成果很丰硕,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却一直持续升温。这也是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反复研究思考的原因。本文基于我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现状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成因进行分析思考,提出缓解当前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案策略。

1.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美国政府更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在我国据统计,2011年1000多万家中小企业贡献了税收的50%,创造了GDP的60%,完成了创新的70%,解决了就业的80%,占全国企业数量99%。仅中关村(5.91,0.22,3.87%)符合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就有1000多家,从这些数据我们直观的看到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促进技术更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富裕的东部城市,中小企业缓解了其就业压力,更灵活的吸收了这些城市的资源和劳力。在相对贫困的中西部城市,中小企业则肩负着振兴城市的主动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会缩小与东部城市的差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阻力,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不活跃,参与资本市场的渠道非常狭窄,在银行贷款融资份额所占比率小都是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的体现。

2. 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环境现状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爱之又恨之的态度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有很大限制。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草根金融”,积极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仍面临税负比较重、放款资金来源有一定的限制、对信用信息了解不充分等问题。民间贷款的不规范性使中小型企业对其需之怯之,中小企业往往需要的是本金,或者是时间稍长一点的债务融资,这种服务只能由基础的直接融资来提供。这就要求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但参与资本市场的渠道非常狭窄。融资方式的限制也使得中小企业贷款不易。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讲,在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当中,政府相关企业占有的资源比较明显,中小企业获得的服务非常有限。我国大企业、国有企业享用的金融资源优势比较明显,中小企业获得的服务很有限。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没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有政策性银行。而出现的一批专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不足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环境还需很大的改进与调整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需求。

3. 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3.1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限制了贷款融资顺利进行

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使得中小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但其市场波动性大,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又使其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贷款需求急,频率高,金额小的特点让其贷款不易。

中小企业规模小也限制了其人才的引进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不规范,影响其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还面临着其抗风险能力小,生产周期短,对中小企业投资的风险将很大,破产率较高,这使得投资方谨慎投资,贷款方小心贷款,构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3.2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进行了限制

商业银行一方面急需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一方面对中小企业贷款又谨慎再谨慎。商业银行基于中小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比较高,亏损较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比较苛刻,体现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审核较严格,要求其信用等级较高,但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贷款时处于种子期或创业期,经营时间还较短,没有积累很好的信用,很难达到银行高信用的要求。银行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审核程序比较繁琐,耗时长,这正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急矛盾。

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是根据大企业的特点制定的,当其用在中小企业贷款上自然有不妥之处,这种矛盾也使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举步维艰。此外,不良贷款率是商业银行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其贷款很可能成为不良贷款,这与商业银行业绩考核矛盾,不利于中小企业贷款。

综上所述,银行本身的管理机制有很大一部分与中小企业贷款相矛盾,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长期以来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也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提高。

3.3其他机构尚不完善,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支持力度不够大。

担保机构不愿意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或担保比率小,很多担保机构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反担保,由于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比率小,很难提供反担保,使中小企业的担保成了很大的问题,长期处于无担保或担保少的状态。

目前我国还没有广泛的出现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是中小企业享有的金融资源少,信息不对称,不利于贷款。出现的城市商业银行,纵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但由于其数量少,资源有限, 有难大规模高效率广范围的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存在较少,给于的保护也较少,其自身存在也有一定的危险。

3.4政府及其他机构政策虽多但落实少而且政策变动频繁

政府出台的政策很多,但很大一部分没有落实,中小企业没有享用到政策带来的优惠与福利,而是利益外流。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大,很多政策存在不配套或不适应的问题。总之,许多政策没有真正带来其应有的效益。

政府的政策变动太过频繁,这对大企业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对小企业来说,政策变动太过频繁对其造成的损失将很大,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政策频繁变动的影响很可能致使一个企业停业,破产。中小企业的这种脆弱使得其对政策变动很是敏感。故政府政策变动频繁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成长。

4. 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4.1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提高企业信用与信心

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频繁,需求比较急,金额小的特点,中小企业可以总结自己企业发展成长的规律,变不确定的,金额较小的贷款为确定的,长期的,金额大的贷款。处于种子期或創业期的企业一般需要资金较急,而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贷款就比较稳定,对于在前期提供贷款的机构,可以订立合同在后期给于贷款机构更高的优厚待遇,是企业自身处于主动地位,吸引银行贷款给自己。

严格管理企业内部,提高企业信誉,引进人才,刻服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吸引力不足的特点,强调本身优点,潜力股的特点的,低投入高回报。努力扬长避短但要以企业真实状况申请贷款,积极做好企业,逐步改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小心谨慎态度,拓宽贷款途径,挺高贷款金额。

4.2商业银行形成统一信用评判标准,严格控制贷出款项,监督企业管理,体现金融普惠理念。

银行业的发展与中小企业休戚相关,银行和中小企业是鱼水关系,应确保资金投放向薄弱环节延伸。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更应体现金融普惠的理念,从贷款的可得性、贷款的公正性、贷款定价的合理性上,来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和贷款贵的问题。银行需要扩大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贷款这一诱人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要控制好风险,这就需要银行高度关注中小企业贷款问题,为中小企业着想,和中小企业一条心,积极完善银行不适应中小企业的管理机制,监督贷款的中小企业的管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减少不良贷款做努力。

积极体现金融惠普理念,让利于中小企业等同于薄利多销,积极做好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主力军作用。

4.3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关注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问题

积极配合参与各个政策的实行,为建立一个良好的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环境努力。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支持城市商业银行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的发展。

中小企业需要直接融资,两类主要的直接融资方式中,股权性融资准入门槛高、程序繁琐、核准期限长、综合成本高,因此能够通过上市融资的只能是少数实力较强的中型企业。而对于大量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而言,债权性融资就成为其当前的重要融资途径。截至2011年末,中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9857亿元,同比增长40.5%;中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占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的77.3%,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在保户数17万户,同比增长20%。沪深交易所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更是债券融资的创新之举。这进一步说明债券性融资积极地推动了中小企业贷款融资。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无法通过银行或某单一机构独立完成,需要的是一个“生态圈”,需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需要各类机构深入配合。在大力扶持村镇银行、担保公司、中小金融的同时,应该支持、扶持一些民营的金融公司,有时候小微企业不缺资金也不缺政策,缺的是金融服务。这种金融服务涉及到咨询机构、评估机构、评级机构、担保机构,还有经纪公司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中小企业在有限的金融资源的情况下比较顺利的贷到款。想要助力中小微企业突破融资困局,只有通过多方的努力,多管齐下,才能真正使金融服务体贴入“微”。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自力.抵押贷款担保效果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05.(12):17-19.

[2] 操桂芳.许坤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经贸2009(18).

[3] 迟宪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4] 汪振伟.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探索[J].银企信用.2009(7).

[5] 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 金融研究, 2005 ,(5):120-138.

[6] 马尔霍特拉.拓展融资渠道 适合微型及中小型企业的范例及政策( 中译本) [M] .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 0 0 9.

上一篇:清明时节小学作文600字下一篇:语文月考作文题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