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规(共8篇)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规 篇一
第二师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常规
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听说说、唱唱玩玩、读读认认、写写画画和游戏等手段,学会26个字母,认读48个音标符号,学会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听懂教师用学过的简单英语讲述的浅易片断或短小故事,能用学过的日常生活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与表述。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实施《英语课程标准》,规范我师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工作,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益,根据我师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特制订小学英语教学常规,以便于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有章可循,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一、备课
(一)备课前的准备
1、每学期初,教师必须了解全学期的教学总目标和要求;认真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和能力渐进的层次;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英语学习状况。
2、以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2)教材简析;(3)教学时间安排和教学进度以及备课分工。
(二)备课的流程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实施单元整合。每单元必须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活动,主要研讨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构思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2、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重点和难点,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设计好课堂教学流程,写出分课时教案。教案须包括:(1)教学目标(需用准确的行为动词描述目标);(2)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方法;(3)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4)作业(作业必须体现可检测性);(5)板书设计;(6)教具、学具准备。
(三)撰写教案
1、备课教案应将教学目标表述明确, 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即用可以观察 1 得到的学生行为的语言来表述;明确重点与难点及解决重点、难点的手段。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精心规划教学步骤,科学地安排教学时间,时间分配要合理,如新旧内容所占的比例,讲解与练习的时间比例等.3、详细地设计教学形式,注意设置语言情景,倡导跨越式及任务型的教学模式,采用活动途径,设计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情况,如学生的语言水平,年龄,兴趣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构建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善于利用和开发教材,体现创造性,教材处理得当,教学容量和难度适合学生水平。特别注重以语言功能为主,兼顾语言结构
4、充分利用各种图表、教具,适时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设计好板书,做到层次分明,标题醒目,图文并茂,内容精确。板面整洁活泼,便于学生抄写与记忆。
6、教案一般要求是每次备一个单元,要求用英语表述。.二、课堂教学
1、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教学专业技能。
A.口语自然流利,语音语调正确, 逻辑性强,并富于哲理性和幽默感,声音适度、悦耳;能熟练用英语组织教学, 教学用语得体。B.教学基本功扎实, 教学技能娴熟。
C.教态自然亲切, 精神饱满,满腔热忱地对待教学工作,有感染力, 关注每个学生, 课堂调控能力强,和蔼可亲的对待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D.尽量使用英语授课, 适当利用母语和体态语言、简笔画、多媒体等。E.教学指令要清晰到位。
2、课堂教学过程中,结构严谨合理,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方法恰当有效,活动形式多样有趣,能有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师生活动比例合理(约为3:7);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敢于开口,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控制”、“检测”和“反馈”作用;要根据目标设计问题情境转化为活动情境,师生在良好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既要按照课时计划与教案上课,又要不拘泥于教案,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教学进 2 程,围绕教学主线,灵活地展开教学活动,要有重点、有条理。
3、明确英语课是技能课,正确理清讲与练的关系,切忌满堂灌,要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讲解要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练的形式必须多样化,有实效。师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口笔头)时间至少要占三分之二。每堂课必须有明确的训练主项、充实的内容、紧凑的环节、有效的方法,要正确把握教学的三度(深度、广度和密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
4、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作教学流程设计:
(1)字母与音标的教学:必须在学生听清、听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跟读,达到标准并能辨别的要求。字母书写要规范。
(2)词汇教学:教师要在一种能够使所学的词汇的意思明了的情景中进行示范,同时介绍它的语音。在这一步骤中,学生静听单调的发音,看教师用来表示所学词的意义和动作或图片等。在听清听准后模仿,跟读、认读、拼读。(3)句型教学:必须使用图片、录音机、多媒体等教具,创造多种情景进行教学,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机械操练到灵活运用,必须当堂掌握所教句型,并能把已学的词汇短语等语言材料,运用这节课所学的句型中去。
(4)对话教学:对话或课文给学生提供了实际运用语言的情景。教师利用已学内容创设情景,以对话形式引入新课,在对话中学单词、句型。学生眼看实物、动作、图片或多媒体,同时耳听录音或教师对话,理解对话(课文)的意思,然后模仿说话,小组进行操练,要求学生能达到熟练,直至能扮演对话中角色进行对话。
(5)语法教学:要在学生理解的语言环境中,了解新语言知识的功能和意义,引导他们注意表达这一意义的语法形式,然后练习。
5、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A.听说课型: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复习旧知,导入情景,呈现新知)
操作细节: 创设情境,热身引入:营造支持性的、安全的学习氛围;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设置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导入新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形式:以图片、动画等创设情境,开展简单的师生问答或者“free talk”,帮助学生回忆与本课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 Duty Report ;故事热身,词汇教学;联系时事。
3(2)自主学习,重点讲解。(搭设支架,学习新知)(3)新授句型,集体听读。(自主听读,感受新知)
操作细节:教师将新知放入一定的语境中来教授,即在句子中教授单词,在对话中教授句子。为了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一般可以以旧句型带出新单词、新句型。
对于难度小的新知,主张让学生在教师教授前开展自主听读;对于难度大的新知,主张让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开展自主听读。听读材料最好以对话形式为主,核心内容还是包括了本课新授单词的句子和包括了新授句型的对话。自主听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声跟读,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调和语感。
(4)Pair Work,仿说对话。(仿编对话,灵活运用。)操作细节: 听读后,教师将新旧知识设计为一组或者几组对话,让学生开展两两交际,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在学生交际后开展适当的检测。
(5)拓展听读,固旧拓新。(拓展听读,巩固新知)操作细节:提供包括了本课新授单词和句型的对话、篇章、故事等较为完整的和综合性强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开展拓展听读,作用是将新旧知呈现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感知和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为语言的输出做准备。
对于拓展听读的材料要保证量,提倡大量的输入,但是对于听读的内容不要求做过多的检测,如果要进行检测,在后一个环节中来安排。
(6)交际情景,综合表达。(创编对话)操作细节:教师创设情境(例如给出一幅情景图片,一些key points),并解释此情景,目的是让学生在此情景中将所学的新知和旧知进行综合运用;师生示范;生生交际;根据对话情况,选择1~2组同学汇报,教师或者学生做点评。
B.读写课型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2)集体听读,整体理解。(听课文,了解大意)
操作细节:由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视频或动画等资源,带领学生进行集体听读。在进行集体听读前,教师提出几个以问题(问题的数量由课文的长度及难度等因素决定),问题要有代表性,要让学生浏览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3)自主听读,思考问题。(第一次听读,布置任务)
操作细节:由学生使用电脑中的课文录音或动画进行自主听读,对本单元的新单词进行正音、巩固复习。在进行自主听读之前,教师根据本单元的语法点、重点句型等设计能让学生通过略读就能快速在语篇中找到明显答案的问题,帮助学生通观全文,获取对语篇的完整印象,训练学生整体理解的技能;或者提出一些简单的推断性问题让学生通过精读领会语篇的细节,根据问题迅速定位,在区域内进行简单且合理的判断、推测。
(4)Pair Work,两两交际。(第二次听读,完成任务)
操作细节:进行第三次自主听读,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延伸性的问题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口语表达能力和小组协作学习的能力。问题可以分为分析型因果问题(Why)、归纳型问题(How)、推导型综合问题等。
教师提出1~2个问题,由学生两两讨论,讨论结束后进行汇报,如果是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话题,还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或辩论等小组活动。
(5)拓展听读,固旧拓新。(扩展听读,积累词句)(6)写作情景,综合表达(写作训练)
C.口语课型
(1)创设情景,激活背景知识。
操作细节:教师根据教学的重难点,预设问题情景,通过师生问答/生生交际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旧知。提取或补充背景图片、动画、文字或视频等,创设交际外部环境,熟悉对话文本内环境,超前模拟对话,尤其要设计热身活动,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预演,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教师可稍讲解语言点,化解难点。
(2)拓展听读,熟悉对话。
操作细节:根据本单元学习目标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给学生提供几篇与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通过视觉(读)或听觉途径帮助学生熟悉文本,了解对话环境,了解对话中的人物关系,适当讲解对话中的语言重难点,将文本语言转换成对话平台。
以问题驱动学生对对话文本信息的检索:教师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限时阅读对话文本或听录音;用较少时间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3)口语对话,多层实践。
操作细节:这一环节口语实践的多层次指进行三轮有着不同实践目的和要求的口语活动: “复述型对话”让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复述、记忆等方式熟悉课文 5 中的对话文本和对话语言的运用,复述性对话不改变原文本内容,但变换操练的方式;(同桌两两交际)“模仿型对话”是在文本对话框架的基础上,对对话内容做出改变,欲达到举一反三的交际效果,例如,教师按照阅读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提问,要求学生借助想象提供多种答案;“迁移型对话”要求改变文本对话交际要素(人物、场景等),创建相似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不依赖文本的自由式对话,例如,1)分组创编对话,2)检测2~3个小组的对话,其他小组将改编的对话录音,用于课后学生互评,并作为过程性学习材料保存;(4)模拟情境,角色扮演。
操作细节: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指定目的性任务,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产出即时性对话
(5)体验文化,升华认知。
操作细节:教师对本次口语交际进行点评和总结,以提升学生对语言功能和结构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化的认知水平。
6、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均学有所得,教学实效高;教学的某一方面有独到之处的教学特色。
三、课后教学活动
1、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巩固已学内容。教师布置的作业可分口头、笔头两种。作业量以中等生用十五分钟左右可以完成为宜。书面作业须全收全批。错的地方要求学生订正。批改要及时和规范。批改统一用红笔,提倡面批,做好批改记录和讲评工作。
2、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进行调查分析,及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辅导形式要多样,可采用个别辅导,小组辅导,集体辅导等形式,辅导要有针对性,要分层次,重点放在差生身上,要讲究实效,废除见效甚微的全班讲解形式。
3、要开展各种各样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各年级至少每学期一次。其形式可为演讲、讲故事、唱歌、对话表演,手抄报、书写展览等。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进行听说训练或搞好“英语角”活动。
4、每堂课后,教师要回顾上课情况,记载教学中的得失、经验和教训,写出教学反思,便于以后教学参考。
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学法指导--------小学英语“听说读写”的要求及其训练方法
1.A.对听的要求:
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用语;能听懂教师用学过的英语讲述的浅易片断或小故事;能听懂教师用英语说的数字,从0至100,并且能用阿拉伯数字写下来;能听懂简单的英语指令,会做一些英语游戏。
B.对听力能力的训练: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听英语的基本能力,养成听英语的良好习惯;听的形式主要有:课堂用语、听说练习、语音练习、课堂练习、听写。听的训练形式和方法(习惯:多听、勤听、会听、喜欢听、习惯听)(训练方法 : 带着问题去听;先听后看)2.A.对说的要求:能就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能就所听到的短小故事,提出的问题作简单的问答;能用所学过的日常生活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和表述;能清楚地说出所学的英语歌词, 唱出英语歌曲。
B.学习说的方法:创设情景 , 采取多种形式 ,多听多说;启发、诱导、激励学生大胆说,持之以恒;
3.A.对读的基本要求:能正确地背诵英语字母表, 并能认读印刷体、书写体的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认读音标,能按音标注音读出单音节词,重音基本正确;能读出符合基本拼读规则的单音节词;能模仿录音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所学的课文;能读简单的英语句子及 3~5个句子连成的短文,语音、语调、语句重音基本正确
B.训练读的方法:重视训练学生朗读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大声读;读好读准是关键, 常抓不懈;模仿好录音, 教师示范正确, 语音语调正确地道;注意带感情朗读、意群、语句重音和语调。
4.A.对写的基本要求: 能用斜体行书在三格上本正确书写大、小写字母、单词和短句, 笔顺格式大小写词距标点正确;能听写字母和要求学会的单词; B.对写的训练方法:教师正确示范, 严格要求;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定期进行组、班、年级的书法比赛。
五、评价与测试
1、考试和考查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估,更好地进行后阶段的教学。要注意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要注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考试分口试、听力和笔试三种形式。必须重视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测试。各年级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都应含听力测试项目。每学期应进行一次口语测试,并建立学生平时、口语测试成绩记录册。
3、命题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既要考查知识,更要考查能力。命题要覆盖 7 面广,难易适度,针对性强。要注意科学性、综合性和灵活性。
4、考试前要指导学生做好复习工作,帮助学生订出复习计划,检查、监督学生复习。考试后要认真及时批阅试卷,做好试卷分析工作,总结教学情况,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后续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对学生作好自身纵向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规 篇二
上课铃声响起, 怎样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安静下来?课堂教学过程中, 总有个别学生反复捣乱, 影响教学进程。如何让他静下心, 多用脑少说闲话?小组讨论时, 总有些学生想趁机捣乱, 使得课堂无比混乱;布置语篇朗读任务时, 总有些学生害怕出错, 不敢发出声音……一系列的问题, 让我们措手不及, 既无奈又尴尬。我们该如何改变这样的窘境呢?
良好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 改变一个人的学习态度, 使他蜕变。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生表现欲强, 他们期待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的同时, 更渴望得到同学尤其是老师的激励和认可。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还可以改善课堂常规,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英语学科的自身特点, 笔者摸索了一些涉及课堂常规、课后作业以及学习效果评定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一年半的尝试与改进,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英语小达人”评比
每学期每个班级会有三次“英语小达人”评比活动。评比依据为书本、作业本、抄写本以及试卷上的印章数。
1.“你肩负着十二枚印章!”———小组课堂常规比赛
每节课上课前, 我都会在黑板右上角写好小组代号“4 3 2 1”。以红旗形式计算分数。加减分都表现在红旗笔画上。上课铃响后小组比赛开始。安静的最快的小组加一分;不加分的组要给出理由。例如:××同学还在做小动作;××同学还在聊天, 所以, 你们组不加分。
小组记分比赛最大的效果反映在朗读课文上。上Let’s talk的时候, 模仿录音结束, 我都会叫学生分组齐读或者角色扮演。读得整齐, 响亮的组加分;小组里只要有人不认真读, 或者做小动作的, 就会被扣分。朗读结束时, 当我给表现好的组加分时, 学生满脸成就感。相反, 不加分, 或者扣分的小组, 我会给出理由。让组员监督调皮的学生, 同时也使得影响本组比赛分数的学生有自我控制的意识。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 同桌, 甚至前后桌学生, 都会互相监督, 提醒要坐端正, 要大声朗读。
上课过程中, 如果某一小组里, 有学生开小差或者做小动作, 就会被扣分。影响本组两分以上的学生, 会被组员逐出小组。
2.“今天你赚到印章了吗?”———自食其力, 丰衣足食
上课前, 小组长或者教师检查作业、家长签字或是学习用品准备情况时, 都可以利用印章进行奖惩;每单元检测结束, 学生拿到试卷, 首先关心的不是分数, 而是试卷上面奖励了多少枚印章。 (制度:90分以上的两枚;100分的四枚;卷面整洁的还会多一枚。) 有了印章奖励后, 课堂教学过程中, 背书流利, 回答精彩的都会奖励印章。学生对话表演时我会用Power point展示如下要求:
印章数依据学生的表演情况评定。另外, 印章还可以用于作业本, 听写单词, 甚至可用于学生的德育。例如, Partner work时, 主动帮助同桌朗读的学生, 当其他同学有事情时, 主动帮忙端作业本、 擦黑板的, 都可以奖励印章。
每过一个半月左右, 由小组长数出本组印章数最多的三位学生, 再报课代表处, 然后由教师根据印章数以及平时课堂、课后作业等表现确定十位“英语小达人”。
三、多样化评价, 提升自信, 促进教学
除了一系列评价体系, 教师还应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和得体性。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表演后, 教师如果一直用“Good!/ Very good! ”评价, 学生会逐渐感到乏味甚至厌烦, 被表扬到的学生也感觉不到多大的成就感。因此,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评价用语, 既要得体又要多样性。例如, 当学生回答问题很出色时, 可以用: Clever! /Smart! /Great! /Well done./Terrific./Nice job. /Congratulations. /Excellent/I’m proud of you! ... (PEP五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hant这一课时中出现terrific这一单词。) 如果把一些单词灌输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就会得心应手很多。
除了多样化课堂用语,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如流露出赞扬、肯定的眼神, 给学生信任的目光、亲切的微笑, 再加上一个大拇指会让学生加倍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 教师也可以关爱地摸摸孩子的头, 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所有的这些都会让评价更加有效。
3.浅淡小学英语教学常规教学 篇三
小学低年级学生也是语言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小学低年级开始英语的学习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是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的主要活动形式,已成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又究竟如何开展英语常规课堂教育活动呢,笔者在实践中很注重这一环节的实践。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并综合牛津英语的特点,对英语常规教学活动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制定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也是最初目标,最基本的目标。如果学生能对英语感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幼儿英语教育的效果,减轻幼儿学习的心理负担,使幼儿乐学好学。所以,英语老师要把握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情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为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生动和真实的学习环境,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和生动有趣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2.认知目标。语音学习是非常关键的,让学生正规的语音教育将对于以后说英语打好基础。心理语言学家证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在语音方面,与中学生相比,小学低年级的音域宽、精确区分语音的感受能力及语音的模仿能力与再现能力强,语音的可塑性大,负迁移小,易形成地道的语音、语调。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主要是以听、说、读为主,让他们在语音的环境中深度熏陶,通过反复听、反复说,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形成语音定势。
3.社会适应目标。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能用英语对话,能听懂简单的英语,主要是提高学会开口用英语的能力,即培养幼儿初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用英语交往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然的、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培养交际的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常规安排
1.时间的分配。常规的英语教学活动与其它文化的时间是一样的,以一节课时间为准,小学通常在35分钟或者40分钟。
2.教学过的常规。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一般采用五个教学环节,这五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恰当的处理这五个步骤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步准备。在时间安排上为2~3分钟,通过问好和热身,使幼儿集中注意力,激发幼儿学说英语的兴趣。热身运动的选择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长,可短,可跟着老师说,可自己说,也可以采取问答式的,最好能选择与本次内容相关联的热身运动,自己也可改编或者创编热身。只要幼儿感兴趣,喜欢说,就是合适的。
第二步复习上节课内容。时间安排上一般为2~3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或者复习与本次活动主题相关的内容。
第三步新授本节课主要内容。就是重点初学,时间安排上一般为5分钟左右,初步学习新课需要用到的单词或词句。新授的步骤主要为三步,第一步导入,导入要学的单词,并明义,对于句子来说,要从最后一个单词说起。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有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有的教材有光盘还可用光盘导入。第二步纠音,多用正确清晰的音去替代错音,尤其是差一点的学生一定要多鼓励,让他们大胆发音,对于长音、短音,可加一句话来提示。第三步领读,老师最好不要反复读说,以致让学生失去了跟读的兴趣,以领读3次为佳。
第四步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主要复习本节课新学的内容,在时间安排上一般为9~10分钟,通过不同的游戏操练巩固的过程,游戏复习的步骤为三个:第一步集体游戏复习,第二步分组游戏复习,第三步个别游戏复习。游戏的种类很多,从规模上可以分为:适合集体玩的游戏:大小声、吹气球、爬楼梯、木头人、一口气等;适合分组玩的游戏:金手指、魔眼、分小组比赛等;适合个别玩的游戏:开火车、传电、扔炸弹、大锤子等。以上各种类型的游戏可穿插使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操作的游戏。
第五步布置作业。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有必要的,主要是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回家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比如在家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读,或者指读卡片,也可以与家长一起比赛,看谁读的好等。
【参考文献】
[1] 袁新萍.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程(教研),2011, (03)
[2] 孙亚莉. 反思新课改下英语课的误区 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革新,2007, (07)
4.小学课堂常规教学反思 篇四
我设计本课的思路:
一、创设情境,初步理解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必要性。以我和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帮助学生认识偏大的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从中自然引入中位数和众数,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索、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与求法。情境中的例题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各有所侧重,最后在比较中形成知识网络,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解释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统计量,我让学生利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反映特征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统计量来反映一组数据,我让学生先计算出两组人的平均年龄,再找出他们的中位数和众数,并恰当地选择统计量来说明他们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有效地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学生在经历了从“问题情境—建立横型—解释应用”的过程中,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发展。
5.小学教学常规教学调研总结 篇五
2008年4月16日——5月12日镇小学教研室对全镇17处小学进行了教学常规专题调研,共计听课、评课近200节,本次调研重点突出了落实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学生习惯等内容,采取“听、谈、看、查、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单位在常规教学、教研、管理等方面的开展情况,通过反馈座谈等形式肯定了各单位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增强了调研工作的有效性。
通过本次教学调研可以看出,各小学对上级有关精神落实深入、主动、及时、扎实有效。教学管理水平整体上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的基本功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校园环境卫生得到改善。为进一步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力争我镇小学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新台阶,现将教学调研情况通报如下:
一、课程开设
主要优点:大部分单位能从“依法执教”、“规范施教”的高度出发,严格依据课程计划的要求,合理、科学地安排课程表,并督促任课教师上足、上好,比较好的落实了课程标准。
建议:
1、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省市有关素质教育会议精神,提高认识,真正认识国家课程方案具有的法定意义,把落实课程方案作为当前和今后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将“四十条”中有关的刚性要求通过宣传达到师喻生晓家长明白,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督网络,要从维护教育形象、珍惜集体荣誉、关心教师职业生命的角度出发,严格执行学校课程设置及周课时安排,以“常态的规范”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变迎接上级的明查暗访为学校教学的开放活动。特别要加强对综合实践、地方、校本、音、体、美等所谓“传统非重点学科”的管理,保障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2、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对存在问题较多,部分单位没有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学校课程个性特点不突出。希望各单位切实重视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编写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师生喜闻乐见的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学校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二、备课
主要优点:
1.备课书写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备课环节齐全,三维目标明确,过程完整,实用性较强。多数单位跟踪检查及时,反馈卡针对性较强,指导到位。
2、集体备课,做到了集体智慧与个人思想的有机融合,体现了教师间经验交流,减轻了教师的书写负担,突出了实效性。
3、教后记数量足,质量有所提高,绝大部分教师能结合教学实际写出教学心得及再教设想。
不足与建议:
1.“机械抄写现成教案”、“教师间相互抄写备课”、“分单元备课”现象还存在。
2.有些学科的备课严重存在课时不足现象、备课过简现象、环节不全现象,特别是像校本、地方、综合(信息)这些学科尤为严重。
—1—
4、个别教师的备课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有些与省规范40条相违背现象,比如一、二年级备课中出现“课下书面作业”。建议立即整改。
5、备课中“课型体现不够齐全”,不符合教学规律,只有新授课,没有“复习课”“练习课”等课型。
三、作业设置及批改
主要优点:
1.作业设置齐全,作业基本做到了适量、精选、分层。
2.教师批改认真,部分教师撰写了针对性较强的激励性评语,让学生从作业中及时得到反馈,使作业也成为学习的动力源。
不足之处:
1、学生书写姿势、握笔姿势不正确,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部分教师不按要求设置作业,如大仿、《写字》等,部分作业次数严重不足。
3、作业不能及时批阅,批阅不细致,学生作业错了不能及时修改。
四、听评课
主要优点:
1.节数符合要求。
2.大部分听评课记录能比较真实地体现本单位教研活动内容。
不足之处:个别单位还没形成良好的听评课机制,存在突击集中听课现象。部分教师听、评课记录脱节,反映出部分单位教研活动不扎实,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五、业务学习
主要优点:集体学习内容体现明显,字数基本符合要求。部分教师采用了剪贴、摘记、建立索引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了比较深刻的心得体会。
建议:要真正落实学校有关学习制度,体现制度落实的记录形式要符合要求
六、教学管理
主要优点:
1、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各学校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2、对学生评价体现多元化、多样化。
3、学校进行常规检查1-2次。有总结、反馈、整改意见。
4、学校管理干部积极撰写管理论文,人均一篇以上。
建议:
1、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评价方案。加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2、扎实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以加强教学管理研究为重点,规范和优化教学常规。常规检查时,要从实出发,项目齐全,标准明确,据实量化,为终结性评价提供必要依据。
七、校本教研
主要优点:
1.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几点意见》。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制度齐全,组织健全。
2.能主动开发和优化课程资源,创造性地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落实。
3.重视校本课题研究,增强问题意识。
不足之处:
1.个别单位过程性资料搜集整理不规范,内容欠丰富。
2.校本研究主题陈旧落后,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八、课堂教学
主要优点:
1.大多数教师能认真落实《肥城市关于实施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较好地体现了“自主、交流、合作、探究、互动、创新”12字课堂教学原则,重视了学法指导和问题情境创设,充分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能比较好的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益和教学效率。
3、语文:大部分教师能按模式上课,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树立了大语文教学观。
4、数学:课堂教学,注重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新知探究,注重了实践操作;解决问题,注重了数学的生活化;联系实际,注重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系和谐,注重了教师的角色定位。
5、地方、校本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注重体验,学生真实感受。
6、英语:教师授课过程中能展现出较高的综合语言素质;能充分创设情景,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突出了学习方法的培养;绝大部分教师能很好地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英语的听力教学;注重了“辛山教学”典型教学模式的借鉴和创新使用,7、信息课:教师能够依教材跟进度上课,注重了新课改理念的运用。
8、科学:比较好的体现了“做科学”的课程理念,能把学科知识和学生身边生活紧密结合。
9、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内容体现生活性,较好融合了课程资源,注重了课前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体现较好。
10、综合实践:明确了方法指导是行动指导课的目标,大多数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方法指导”这一核心任务。
11、音体美学科:从整体上看,各个学校都能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开全、开齐、开足,合理地安排课程。
课堂教学整体较好的教师是:李永其、杨新磊、田英、孙宾、刘春晓、杜凤、张婷婷、董爱春、辛强、张红、梁军、马海廷、王丽、王俊芳、马存强、肖云峰、武如征、王静、辛显民、马雷、袁明振、武同涛、王振文、赵元荣、王娟、梁延青、王作海、宋纪平、王瑞菊等。
不足之处与建议:
1.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体现现代教学观念,不能很好地落实课堂教学模式,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科、课型特点不突出。
2.有的教师不能坚持用普通话授课,粉笔字书写不规范,反映出通用基本功训练成果的巩固、提高问题还应引起高度重视。
3、部分教师准备不充分,教材不熟,思路紊乱,环节不清,板书设计差,课堂容量小,费时低效,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教学方法不当,不适合年级特点。
4、建议学校要尽量创造条件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专职专用”; 各单位要为任课教师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教学仪器,更好的服务教学。
九、“辛山教学”
各学校重视“辛山教学”实验,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能积极开展“辛山教学”实验,注重了过程性管理,绝大多数教师能使用,注重了模式、思路的研究,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了课堂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了体会反思和数学日记的撰写。
汪焕玲、王高峰、荆成才、安杰等老师较好的进行了“辛山教学” 实验。
建议:
1、各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开展“辛山教学”的再认识、再提高,充分体现辛山课堂教学为教改重点,全力研究其特点、模式和课型。
2、积极积累“辛山教学”经验,注重过程性资料,正确处理“辛山教学”和当前数学课节少的关系,全体实验教师都能学模、入模、创新模。
3、各教研区对“辛山教学”实验组成评委,进行课堂教学比赛、资料展评,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十、学生习惯
1、绝大部分学校重视学生习惯养成,制定了学生习惯养成规章制度和小学生素质水平评价方案及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并进行了较好的落实。能较好的使用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成长状况。
2、大部分学生能熟记“十好五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大部分学校注重了文明班级的评比,坚持“红领巾值日岗”的检查、评比、总结与奖励。
建议:
1、全面落实学生养成习惯、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及各项养成制度。
2、各学校要张贴新版小学生守则及规范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将十好五会分解细化,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采取有效措施或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大力开展红领巾值日岗活动,注重过程性材料,及时进行评比、总结、奖励。
十一、仪器设备使用
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具、教学挂图等辅助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堂教学效率。
建议:
1、要真正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独特作用,服务教学,激发兴趣,提高效益。
2、要加强对教具、仪器及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管理及培训工作。
十二、读书活动
大部分单位有较好的文化氛围,图书丰富,班内图书角美化较好。师生读书笔记内容详实,体会深刻,有感而发。个别单位,读书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
建议:
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活动促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适当拓展读书的时间和空间。
十三、三名工程
优点:
绝大部分单位材料比较丰富,计划实用,目标明确,使用性也很强。档案管理科学、有序,装订规范。
不足与建议:
个别单位特别是有些教学点单位材料过于单薄。有些单位细节处理不够完善,(材料无封皮或无时间)。另外,还有些单位缺乏过程性材料,真实性不强。有些单位材料更新不够及时,内容中有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现象。
建议各单位应对照自己的不足,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进一步完善、丰富自己的材料,以便从整体上能够提升档次。
十四、听评课
优点:
1、听评课节数符合规定的要求。
2、大部分听评课记录能比较真实的体现本单位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
不足与建议
1、个别单位还没有形成了良好的听评课机制,存在突击集中现象部分教师听评课内容环节不全,对随感和总体评价针对性不强。
2、建议各单位应积极开展一些薄弱学科的听评课活动,充分挖掘和发挥年轻教师的潜能,培养多学科带头人。
希望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要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照先进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各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使大家真正深刻认识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社会对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和期望。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借“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的东风,以市委张书记提出的“两个面对”为动力,继续开展好“以心换心”活动,叫响“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升质量”的口号,以此次教学调研为新起点,工作标准再提高,管理力度再加大,工作干劲再增强,为提高我镇小学教学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6.小学教学常规 篇六
一、总则
1、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
2、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3、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认识过程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
4、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5、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以整体的方式教育学生,发挥整体的功能形成合力,避免各自为政,避免过量的课业负担。
6、学校要严格按国家的教学计划开课,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
二、备课
7、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
8、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备课和超周备课制度。
9、无论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备课,都要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10、写好教案。
11、大力提倡写教学后记,以不断总结教学实践情况,积累教学经验。
三、上课
12、按课表上课。
13、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14、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教态亲切热情。
15、主要教学卫生,保护学生健康,主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握笔方法和其他不良的学习习惯。
16、坚持正确的教学原则,教学思想要端正。
17、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创造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教学情境。
18、要讲究学生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9、每一堂课一般要达到下述基本要求:(1)课时目标明确;
(2)传授知识准确;(3)重点突出;(4)难点突破;(5)讲练结合,精讲精练;(6)指导得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7)效益高,学生收获大。
20、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
四、作业布置和批改
21、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精选习题,适量布置课外作业。小学高年级每期作文12篇,中年级14篇,低年级造句练习每周1次。
22、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
23、对学生的作业要有规范化的要求,严格进行训练。
24、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按要求布置的作业(包括作文)要全
批全改。
25、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每期要结合检查教案至少普查两次。
五、辅导
26、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其手段之一是辅导。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
27、辅导要有计划。
28、辅导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六、考查和考试
29、考查和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两种基本方式。
30、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查或考试。
31、考试要进行改革,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32、每次考试后,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成文备案。
33、学生成绩的评定,以期考为准,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平时成绩一。
34、要严肃考风纪律,禁止弄虚作假。
七、教学计划和总结
35、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和教研教改活动计划。
36、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的内容:
(1)学校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一般要有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措施、活动安排。
(2)学科教学计划一般要有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增删、改进意见;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安排。
37教学计划每学期制定一次。
38、每学期,学校、教研组、教师都应写好全期教学工作总结。
八、教学常规的管理
39、学校的校长要亲自抓教学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这个中心工作上。教导主任要忠于职守,制定执行教学常规细则,扎扎实实抓工作。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亲自下课堂听课。校长要领导并监督教学常规的执行、检查、落实。并进行评比,将评比结果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
7.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规 篇七
1.软硬件设施都比较落后
城镇小学由于自身教学条件的限制, 信息技术课堂多处于人多机少的状态, 多个学生不得不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进行学习。再加上有些学生之前甚至连真实的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 所有这些都给信息技术课教学带来了困难。
2.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教育主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过去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时候, 受传统观念影响, 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 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 所以, 很少去关注, 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 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 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 因此缺乏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程度不高, 由于信息技术课没有考试压力, 长期以来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 就认为信息技术就不是什么重要的学科。
4.不重视课堂教学常规, 导致课堂纪律差, 信息技术课堂纪律中存在着如下的现象
(1) 学生玩游戏, 玩QQ, 聊天, 却不喜欢听课;
(2) 机器数目少于学生人数, 不能一人一机;
(3) 机器故障率高, 影响正常使用;
(4) 没有投影设备, 影响了演示效果;
(5) 小组协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完成所有的事;
(6) 课堂不安静, 课堂比较吵、乱……学生容易激动;
(7) 学生互评自评, 出现敷衍现象, 比如全是一个分数, 或是全是满分等。
二、信息技术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
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对于自我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学生, 加强规范他们的课堂常规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 可以将信息课堂纪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低年级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 即使是比较成熟的高年级的小学生, 虽然他们一方面会由于自我指导的加强而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 但另一方面, 他们还是需要教师为他们的行为提供指导, 希望教师能在背后以咨询或情感支持的形式给予帮助。所以, 在课堂管理中, 教师促成的纪律是不可缺少的。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目前, 多数教师往往是提供了过多的结构创设, 而缺乏足够的体贴。
2.集体促成的纪律
从入学开始, 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 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如何信仰和如何行事, 学生常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班级集体中, 有时学生也会因一时的挫折而生气, 但为了不损害与同学的关系, 他们也还是会遵守集体促成的纪律。要尽量培养学生“我为班集体中的一分子”的思想。
3.自我促成的纪律
作为有责任心的、完全成熟的学生, 不但应该遵守教师促成的纪律和集体促成的纪律, 而且还应该为发展集体的行为准则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准则,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更好的集体准则。
三、改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常规的对策
1.转变学生观念, 制定课堂纪律
在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中, 我都会用来上理论课, 课上我会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重要性, 明白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 我们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不学好这门课将会被时代远远地甩在后面。然后会和学生签一份协议, 着重强调学生的上机管理守则, 让他们知道在机房内能干什么, 不能干什么。
2.依靠技术设置门禁门槛, 创造纯净的课堂环境
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管理, 不但要从道德规范入手, 建立信息技术课堂常规, 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而且还要注意以技术措施作保障, 创造一个纯净的、健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
3.我们要奖励和惩罚结合
古人有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学生的行为是有传染性的。所以, 我们要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 对有良好课堂行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一句及时的赞美, 一个满意的目光和微笑, 都能使学生感到无比的喜悦, 从而也带动另一部分学生逐渐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习惯。反之, 对不良的课堂行为, 我们也要及时制止, 并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运用奖励从正面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 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不仅仅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 其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让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 只有坚持监督、管理和督促, 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浅析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建立 篇八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建立
一、确定常规内容
每学期的开始,教师就要将学生需要遵守的常规要求确定好,这个问题解決好了,课堂常规就初步形成了。通常情况下,课堂常规可以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
课前常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教师课前常规和学生课前常规。教师课前常规主要涉及到备课与教案的编写,对学生课前状况的了解以及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检查。学生课前常规包括上课的集合地点、集队要求、服装要求、请假要求等。集合地点应尽量固定,不要随意变动,以防止学生不能及时到场集合。如需请假必须要求学生向教师请假,写清请假的原因,最好有家长签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随意请假情况的发生。请假的学生不允许在教室滞留(腿受伤除外),要到室外根据身体的状况进行教师安排的见习活动。
课中常规主要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每次课的学练任务,锻炼认真积极,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从队列队形的要求,到准备活动的开始,都可以作为常规的约定形式,如报数和1至2报数、二列变四列的方法、集合解散的方式、长短哨音代替稍息和立正的口令等。教师的课中常规包括检查学生执行教师要求的情况。
课后常规通常情况下是指下课后器材的收拾以及学生队伍的离开方式。教师课后常规主要是课后反思,每个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学生课后常规主要是课后练习,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都会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留点课后小作业,学生利用课后在校空闲时间或放学回到家里后完成。
二、着力培养小助手
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离不开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这些助手。选择、培养组织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担任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可根据个人特点分配相应的任务,如对待请假的学生专门设立考勤小组长,跑步好的学生专门设立领跑小组长,各组长也可以在分组教学时起到带头作用。同时,活泼爱动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轮流负责集合整队、领操、指挥调动队形和保护帮助等活动。在分组教学练习时教师可以把课的重难点、组织方法传授给他们,使他们能够在互助学习中加以运用。体育委员要利用课前课间的时间提前与教师联系,获知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所需器材,协助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另外,可以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这样的小助手,只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课堂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学生得到了锻炼,教师也能相对轻松很多。
三、立足课堂,落实常规
常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常规内容逐一进行落实。
1、学生课堂常规。(1)上课前要准时到操场集合、排队,等待老师的到来。(2)在运动前检查自己的衣物,里面有无坚硬物,以免受伤。(3)老师说话时应保持安静,遵守纪律。(4)遵守游戏时的规矩,以防发生意外。(5)如果运动中身体不适(如脚痛等)应该马上停下来。(6)不要在运动后直接喝饮料和水等。(7)上课时注意老师的情态动作,明确老师的手势,听从老师的安排。(8)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安全,比如跑步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9)在教师指定的地方休息,不能打闹、扔石子等。(10)上课时不能随意走动,如有特殊情况应向老师请假。
2、教师课堂常规。(1)上课前检查服装,与体委交流,落实上课注意事项,安排场地器材。(2)进行课前简单的热身,并回忆上课的内容和应该注意的地方。(3)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4)安排见习生,询问请假情况。(5)带领学生一起做准备活动。(6)讲解动作要领时要清晰,口令要响亮。(7)巡回指导,纠正错误。(8)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9)带领学生做好放松、点评和总结再下课。(10)做好课后反思。
四、反复抓,抓反复
在常规建立过程中,学生必定会出现一些未改正之前的行为,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醒,根据出现的情况加以引导。加强对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和要求,只有“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体育课堂常规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对那些自我约束能力弱、遵守课堂常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加以批评和指责,要耐心细致地和学生交流。课堂中结合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会逐步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进步。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着装规范、举止大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教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要提前布置场地、准备器材、提前侯课,努力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讲解准确、语言精练、动作规范、教学组织严密、教法合理、关心和爱护学生、及时总结反思。
体育课堂常规建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体育教师不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更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培养行为。体育教师应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师生都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为高效的体育教学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规】推荐阅读:
狠抓教学常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11-06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常规08-07
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09-28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教学11-07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09-11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06-22
XXX小学教学常规检查通报11-17
小学生体育课课堂常规10-16
葫芦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常规08-07
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培训学习总结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