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声乐发声练习

2024-07-02

趣味声乐发声练习(共9篇)

1.趣味声乐发声练习 篇一

儿童声乐发声浅谈

一、儿童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一)儿童生理特征:体质弱、声带稚嫩、呼吸浅。

儿童时期几乎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歌唱家。仔细观察,小孩子在哭泣发声时肚子一起一落,这是腹式呼吸状态。这样的发声可以说是“建立在气息上的发声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的支点上移至胸,成了胸式呼吸。在这个阶段,一些儿童爱大声说话或喊叫打闹,迫使喉部过分用力,加大了声带负荷。过度用嗓的种种行为最终会导致他们歌唱时呼吸方式浅(胸式呼吸),喉部发生挤卡,声音失去亮声光泽,有的甚至声音散而嘶哑。实际上,没有科学的方法和状态的歌唱,会使声带发红,水肿,进而嘶哑,失去声带的弹性、韧性和闭合度,美妙的童声嗓音也会在错误习惯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坏。

(二)儿童心理特征:控制力差、想象力丰富、兴趣不定型。

处于变声期的儿童,由于发声持久性差,所以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还反复要求学生进行训练的话,则容易造成儿童的逆反心理。另外,声乐理论教学相对枯燥,尤其是反复的发声、练气会让儿童觉得难以忍受,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其次,儿童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能够很快模仿出教师的声音表情,但是准确度却不尽人意。声乐教学中理论性的内容是儿童最需要了解而又最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解释和灌输,还需要我们去探究、去努力。第三,儿童的兴趣成不定型性,这一点表现在其行为上就是今天对弹琴感兴趣,明天对唱歌感兴趣,后天可能就是对画画感兴趣了。这种兴趣的不定型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当前儿童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对儿童声乐质量要求过高。

声乐教学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很多声乐教师具备优秀的音乐素养,但是在对儿童教学方面却有所欠缺。不同于成人,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使其不能与成人教学相同对待。在教学中往往对儿童有很高的要求,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强度也很高,使得很多儿童对声乐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不再对音乐感兴趣。

(二)缺少儿童心理、生理知识的了解。

在儿童初级阶段,唱歌时出现音准把握不好,节奏不稳的情况很正常。但有时不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看到音准不够完美的儿童就认为其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天赋,从而导致一些人才的埋没。其实在儿童阶段,声乐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并非唱,而是练耳,只有听准了音乐才能唱准。教师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跑调儿,也要正确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时,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引导其兴趣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三)过分强调呼吸练习。

虽然呼吸练习是声乐教学的基础。但是最初接触声乐的儿童,根本就不了解声乐是怎么回事儿,更不知道所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儿,让其体会胸腔的发声与共鸣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儿童声乐教学时,呼吸练习虽然要进行,但并非最主要的进行内容。让学生体会身体的感觉,了解音乐的发生机理和演唱时身体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基础。

三、儿童声乐必须依据科学方法,系统规范地训练

刚开始学声乐最关键、最需要掌握的是什么呢?我认为,除在了聆听音乐、欣赏和参与音乐表演之外,从学术或技术层面更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训练。

1.建立管体歌唱的习惯

虽然声乐学习离不开嗓子(即声带)的运用,但是,我们强烈反对把童声的“纯嗓音”当作歌唱的声音。童声嗓音的确是美妙的,但在方法训练上绝对不可以用嗓子发声,直接从口腔唱出。不然,不仅这样的声音单薄苍白,音域不宽,而且长时间歌唱声带容易疲劳,嗓子容易嘶哑,训练儿童运用胸腔和头腔这些歌唱管体进行“共鸣”歌唱。

2.打开喉的习惯

开喉歌唱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打开“口腔”歌唱。发声通道中从鼻腔、鼻咽腔、口咽腔到胸腔中主气管所构成的“?”型管体,其连接枢纽就是口腔。我们在歌唱状态上要通过口腔的打开实现“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连接,从而实现混声歌唱。打开口腔的练习主要为三点:(1)喉头下落发声;(2)后咽壁展开绷紧发声;(3)抬起小舌根进入鼻咽腔发声。有很多孩子在歌唱时忽略打开口腔,也就是不能完成开喉歌唱,这样会加重声带负荷。

3.建立在气息上发声的习惯

由于儿童肺活量比成人小得多,所以说话歌唱大都有“短、平、快”的特点,即发声短促、平直、快速。人的声音是气息流动与闭合的声带相作用而发出的,如何让声音圆润、透亮、灵巧?如何让管体共鸣通达、流畅、生动?一句话,就是要解决好“气”与“声”的结合。气是声的动力,没气,声带就不可能发声;有气但方法不对,则无好听的声音。如果说歌唱最重要的是声音,那么声音的训练最重要的就是气息的训练。“硬”起声和“缓”起声、渐强和减弱、顿音和长音等发声练习,就是要建立在方法上学会运气,建立在气息上学会发声歌唱。

4.建立少儿真假混声歌唱

在学生发声状态基本稳定下之后,可以进行真假混声的训练。真声与假声虽然在听觉上不一样,但歌唱方法与技巧依然不变,依然要放下喉头,完成胸腔共鸣;依然要运用抬小舌根完成头腔共鸣;依然要搭住气息去发声歌唱。儿童在真声基础上加入假声的训练,在真假混声的能力逐步加强之后,声音的色彩明亮中变得更柔和,出现一种刚柔相济的灿烂音质。与成人相比一定程度上显得稚嫩有余,结实不足,但方法的科学性为学生后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更完成了少儿声音与成人声音的过渡。

以上是我在声乐学习中和不多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浅薄的认识,真心希望在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下,每一位儿童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的好嗓子。

姓名 :

学校 :

王洪漓 田庄乡实验小学

2.趣味声乐发声练习 篇二

在平时声乐教学中, 存在着很多的教学问题、学生学习效率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 学生歌唱水平停止不前, 更有严重者是导致学生发声歌唱水平倒退或者方法不当导致的严重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很多, 其一是学生本身不具备学习声乐的自然条件、没有很好的嗓音和很好的乐感;其次是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没有真正掌握歌唱的方法, 缺少正确的歌唱理念;再则就是老师不按照声乐教学顺序, 缺少有效的方法和训练手段。所以, 必须抓紧时间扭转声乐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低质量教学、无责任教学, 想方设法提高声乐的有效教学。

一个好的声乐老师首先是一位热爱歌唱事业的人, 通过对自己的表演来体现歌唱状态, 在课堂中带动学生歌唱的欲望, 调动课堂积极性。学生也必须对自己的发声器官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那么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当他具备了各种知识和能力, 那么他就基本上具备了教学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所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下具体分析和改革。

一、发声练习时, 呼吸的运用及改革

大家都知道, 歌唱是呼吸的艺术, 没有好的呼吸, 不可能去唱好歌, 所以每一位新学生, 都要给学生讲清楚, 什么是呼气, 什么是吸气;但是只要吸气和呼气之后呢, 我们作为老师的要多观察学生的呼吸是不是对的, 有的学生气息浅, 我们要告诉他们怎么把气息沉下去, 传统的方法只是气存丹田, 但是怎么气存丹田?所以我们作为老师要去改革, 去学习,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他, 哭泣的时候, 气息是不是很快的呼吸, 那种感觉是气存下来了, 还有天特别热的时候, 我们去观察小狗喘气的状态, 那个状态也是我们观察学习的地方, 首先我们呼吸的时候, 身体不能僵硬, 放松, 也可以找平躺在床上, 找呼吸的那种感觉, 呼吸很简单, 但是我们如何让学生很简单, 很明朗的, 很清楚地知道怎么去练习, 什么的呼吸是正确的等等, 所以我们总结, 练习。

二、发声练习时, 吐字的运用及改革

每次发声练习的开始, 老师要根据男女的不同, 在运用练声练习母音的上面是有所不同的, 男生歌唱者以A或者AI两个母音为主, 男生的声音是以真声为主, 不管是男高音或是男中音, 在声发声时, 开口音还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多练开口音, 练好开口音之后, 再去通过开口音去引导闭口音, 这就是改革, 不能直视局限于都是同一条练声曲, 不能都是同样的内容, 所以我们要变革, 循序渐进, 这样下来, 在歌唱中吐字清晰, 字正腔圆就没太大问题了。我们在学一首歌之前, 歌唱依靠说, 歌唱依赖于个体的嗓音和吐字的清晰度, 声和字之间是有区别的, 声带发出的声是由喉器唱出, 而字则必须由口产生母音和辅音后, 从口唱出。嗓音是由字而产生的完美的形态, 所以训练正确的歌唱声音, 重要的而是首先要训练说话的声音, 也就是吐字。西洋艺术歌曲中, 母音A, E, I, O, U, 发声练习时一定要母音清楚, 同时还要求每个母音的共鸣位置基本保持一致, 由于母音和辅音的发声位置不同, 在保持声音统一下共鸣的统一下, 还要吐字清晰明朗, 铿锵有力, 因此在训练中应该十分强调声音的强弱轻快的读出辅音, 在母音上发声

三、发声练习时, 喉器的运用及改革

发声的是声带, 声带在喉器里, 喉器的问题很多很多, 比如喉音、抖声、喉头上提等问题, 喉音表现为声音紧而不自然, 僵硬, 上下共鸣不统一, 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 缺乏音色的变化。解决这一问题是要多练习呼吸, 打开喉咙, 控制好喉头, 多练母音, 首先练好中声区, 多做哼鸣练习。

四、发声练习时, 声音做到松弛, 通畅, 圆润等效果

每个学习声乐的学生要有一对好耳朵, 什么意思呢, 你不仅仅会唱, 你还要会听, 听什么?听自己发出来的声音, 听老师的声音等等, 学会鉴别, 学会对比。但是什么是正确的声音概念呢, 声音要做到松弛, 通顺, 圆润等效果, 所谓的声音的“松弛”是说, 声音要松弛, 在你演绎歌曲时整个身体要放松, 对于观众听起来才会感到轻松, 也就是说, 听众听到这种松弛的歌声时, 是歌声在艺术上表现的美感, 满足了听众的需要。另外, 演唱者还要清楚地明白怎么样去巧用力, 这种感觉你需要耐心去找, 忽然有一天, 当你找到这种感觉时, 你会感觉唱起歌来非常轻松, 自然, 非常舒服。那如何得到既松弛好听的声音呢?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心理要放松, 再就是心理放松后的身体放松, 思想上要完全解放, 不能有任何杂想, 保持一个积极的歌唱心态, 身体放松是指身体的每个器官都要配合协调自然, 不能互相牵制, 排除干扰发音的因素, 这样声音也就基本上松弛了。声音的通畅:是指发出的声音通畅和气息的通畅, 在声乐的课堂上, 这一点是声乐老师强调得非常非常的多的, 通畅的声音是解决声音问题的首要任务, 每个老师都要让学生建立这个通道, “只有做到了气息的通畅, 自然流动, 那么声音自然也就通畅了, 运动了。声音的圆润, 是要求演唱者要唱圆, 从美感的角度上讲, 圆润也就是指声音的悦耳, 动听;它与发出尖锐, 刺耳不协和的。

学习声乐是需要勇气的, 但是你只要喜欢, 有些问题, 有些难点我们是可以克服的, 教声乐也是需要勇气的, 不是说你会唱就可以去教唱歌, 你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去教学生, 怎么样面对不同学生的问题, 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学去改革, 所以要求老师素质要高, 语言表达能力要好, 同样一个问题怎么样用简单的语言能说出来, 让学生很清楚地明白怎么回事?教师还要不断地去学习, 去聆听好的声音, 去研究更科学, 更简单的方法。

摘要:声乐的学习和其他的科目学习一样, 都是在发展进步的, 我们不能只按照老传统, 老办法去教学, 我们要多学习, 多实践, 综合所有的因素总结, 改革, 或者说变革, 让一些只是理论的东西转化成实际的教学的方法, 并且不能一成不变, 还要实践, 改革等等, 所以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在平时多去琢磨这些事情, 以便更好的服务教学。

关键词:发声练习,共鸣,嗓音,歌唱的呼吸,吐字,声带,喉器

参考文献

[1]李晋玮, 李晋媛:《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北京中国广播电台出版社

3.浅析发声练习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发声练习;共鸣腔体;器官

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事实就是提炼歌曲旋律中的动机或乐句,配以单纯的母音或音节,或者用音阶或琶音似地乐句配上母音或音节,在适当的音域内作半音上行和下行移动反复练唱,已达到呼吸、发声、共鸣协调配合,练就纯净而具有音乐性的声音。

一、发声练习的目的

发声练习是声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演唱者服务的,通过发声练习来打开喉咙,使演唱者快速进入歌唱准备状态;另一方面是为演唱作品服务的,在发声练习过程中,是以声音效果和发声器官肌肉适度的标准去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和状态的,每个人的发声器官的构造、嗓音条件、音色音域、发声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它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练习。它带有一定的针对性,是有意识的练习。演唱者在进行发声练习时,教师会根据演唱作品的需要或演唱者在歌唱中存在的问题,而专门把几个知识点或某个技巧难点拿出来,通过适当的发声练习的方法反复加强训练,最终达到目的。

二、发声练习的作用

歌唱者在学习声乐时,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进行发声练习,逐步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来歌唱。可见,发声练习在声乐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通过发声练习能鉴别歌唱者的声部

从生理结构特点来分析:每个人的喉头大小、声带长短、宽窄以及共鸣腔体的大小都是不同的,这是生理结构上的差异。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发声歌唱状态中鉴定。在发声训练中,通过歌唱者的音色、音质、音域、声区结构等综合因素来进行声部的鉴别。明显的高中低音较容易区别,如果声音具備两个声部的特征就很难辨别了。所以这类情况的鉴定,应该稳定而慎重,不应过早下结论,要在运用自如的声区内进行各种发声练习。经过长时期良好的科学训练,通过教师细心的观察研究,才能根据高低音和声区特点确定其声部。

2.发声练习能正确打开喉咙,做好歌唱的准备状态

喉头是人声的生源体。在歌唱前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歌唱者音色。打开喉咙其实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恰当的位置上,也就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够顺利发展的重点,很多歌唱者歌唱时喉头没打开就去唱歌,造成喉头不稳定,发声的各器官不协调,从而导致错误发声方法。因此在唱歌前,必须通过发声练习才能打开喉咙,找到正确的喉头位置。让气息和声音能畅通流动,使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调整适度,协调好各器官的运动,为唱歌做好充分准备。

3.发声练习使抽象化的发声原理变得简单易懂,容易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

声乐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而且是一门抽象的艺术。然而复杂难懂的发声原理如何才能变得通俗易懂呢?这就要依靠教师的科学歌唱方法和间接的教学经验。在发声练习中, 教师会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如微笑、打哈欠、闻花香等方法。让学生体验歌唱的感觉,使他用自己的思维来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一些具体形象的联想将发声的原理和技能中各种比较抽象和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变得清晰,找到科学的发声位置。同时教师还运用一些音阶或琶音的旋律配合母音的发声练习,使歌唱者能熟练地掌握发声的位置,巩固歌唱的状态。在演唱前就做好积极的思考、准备和调整,只有清晰地理解发声原理,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用正确的发声位置演唱歌曲。

4.发声练习可以协调口腔内的发声器官,为演唱歌曲打好基础

发声练习或歌唱时,直接参与运动的器官成为发声器官。根据它的功能作用,歌唱的发声器官分为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怎样协调口腔内各个器官的运动变化,那是声乐学习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在发声练习时,协调好各个器官的运用对发声训练很重要。发声前要吸气,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人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通过练习字、声结合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性,使它能完美而生动地表现出歌曲情感和内容。同时,要恰当地用气息来支持,气用多了,声音就会大,气不足,声音就会断,所以一定要在基础阶段练好呼吸。最重要的是恰当运用共鸣腔体,使声音传得远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做到的。所以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 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从而获得圆润、丰满的歌声。

因此,要协调运用歌唱者的各个发声器官,使各部分机体的功能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基本状态下,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演唱歌曲做好充分准备。

总而言之,歌唱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歌唱训练的基础内容之一,在歌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长时间刻苦的发声训练才能掌握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纠正学生在发声练习时的一些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把正确的体会和方法灵活运用到歌唱中去,使其成为艺术表现的有效手段,提高演唱者的歌唱能力和表现力,从而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4.播音主持 发声练习 篇四

1.两肋开(两肩自然下垂,口鼻同时进气将气吸至肺里,此时下肋向周围展开,展开幅度左右大于前后,胸部稍向前挺)

2.横隔降(横膈膜收缩收缩下降再加之两肋的展开使胸腔得意扩大有效地增加了气息的容量)

3.小腹收缩(在进气同时,腹部肌肉同中心位置(丹田)收缩,小腹被称为气根,气息的支撑点,呼气过程中小腹的自然收缩使两肋及隔膜不致迅速恢复原位)

#在播音主持中的运用何种呼吸方式,请谈谈要领(不用解释)吸气+呼气

呼气:小腹保持相对收缩状态,两肋有支持的往返收缩,气息均匀的缓慢流出。

吸气最后一刻状态:有发声的信心,横隔降两肋开,腰带部位渐紧,后腰部扩张,身体上部很自如,胯以下部位感到下沉有力即兴奋从容两肋开,小腹微收,肩不抬,扩展腰带七分满,不觉吸气气自来。呼气的控制状态:生活中是把吸气的意识一放松气就自然的呼出来了,播音时呼气是使用状态,是一种工作状态。播音时必须是有控制的呼气,不能单纯的称呼气,要加上控制概念这个概念。要靠吸气的肌肉群来控制(又可叫稳劲的状态)# 意识上要使吸气感觉大于呼气感觉,操作时不用考虑呼气,考虑吸气就可,这就是常说的呼气要有吸气的感觉。

# 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小腹微收随着气流被口鼻被吸入肺的下部,两肌向两侧扩张,腰带渐紧,小腹随之收缩,呼吸时保持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横隔和两肌使其不能迅速回弹,随着气流的缓慢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不失去收住的感觉而横隔和两肋在此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呼吸控制的基本要求:使呼吸时要吸得多,用的少。简单的说就是稳劲、持久自如。

1.稳劲:汉语中有相当音节都带有爆发性质,如呼吸控制不好,会出现头重脚轻,播音中尤其新闻稿件要求吸气无声,平稳吸气为减少声带的损耗,并保持悦耳的且有利于稿件表达。要求播音员主持人有较强控制能力。

2.持久:在播音时,为了完整表达语意常须一口气说出较多的字。3.自如:一切艺术活动都要靠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来反映时代的脉搏和气息自如的变换调整气息的力度。控制方式的僵持和单一会造成声音色彩的单一化,从而造成播音的质量,在表现作品的内容时,为用准确的声音色彩反映丰富的内用,要求主持人具有。

四、播音发生的练习:

1、口唇练习:口的开合练习--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咀嚼练习--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惊醒进行,舌自然放平。双唇练习--双唇打响,向前后左 右闭拢转圈。舌头练习--弹练,打响。

2、吸气练习:

到花园闻花香,寻找沁人心脾的感觉 到食堂闻饭菜香,收入肺底的感觉 向上抬重的物体,腰、小腹用力之处

3、呼气练习:吹蜡烛,让火焰尽可能小而又不离开。

4、放松练习:教你几个小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者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注意周围有没有人哦!)始终保持松弛状态,在播音发声的整个过程中,放松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意识和身体肌肉越放松,越能发挥出声音的魅力,突出声音的个性特点,整个的播音创作过程才能收纵自如、得心应手。

放松是相对于紧张而言的,可以解释为,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充分松弛(不是松懈),心理与生理保持本来面目的自然运动状态,也是人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种正常发挥的状态。

当然,外界事物的刺激,生理的运动,总会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一些反映,这种反映必然会产生一些整体的或者局部的紧张。我们讲的放松,就是把这种紧张减到最低限度。从感觉与意识上来说,越是面对引起紧张的事越要进行心理调整,达到放松的感觉。越放松,越能发挥人的能力。尤其在播音发声中,发声器官任何部位的紧张感,都将导致声音的僵持,气息的阻隔。在播音员当中,由于紧张所造成的问题是很常见的,有的播音员由于紧张而使声音暗、哑、横,声音干净度、明亮度、圆润度较差。紧张如果伴随着整个发声过程,一是难于掌握正确的播音发声,二是使发声走向歪路,形成发声毛病。

不能放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是不懂发声方法,以为发声就是用力。二是心理紧张,如怕发不好、发不准等。三是肌肉组织和发声器官不放松。这是习惯,或者是发声意识太强造成的。

所以,实现心理放松,才能使大脑保持高度的调节能力;实现肌肉组织放松,才能使用气发声各部位有机地、自然地、协调配合运动,使肌肉产生弹性,从而使声音具有弹性。

练气、练声、发声、吐字、语言训练、感受稿件、情感发出、内在语、寻找向人说话的感觉,使语言传播力求达到“字正腔圆、清晰持久、刚柔自如、声情并茂”的境界。

5、节奏练习:

(1)停连有致气脉贯通:

停连是语言表达中的停顿和续连。中国书法艺术中关于断连、空白的论述很精彩,其审美趋向同样适用于此。“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笔墨未到而气已吞”(5)、“以气脉为上,气所以行也,脉绾章法而隐焉者也。章法、形骸者也,脉所以细束形骸者也,章法在外可见,脉不见也,气脉之精妙,是为神至也”(6)……停顿有生理和心理双重需要,停中有续、断中有连;连接是语流语势的内在要求,连中有断、续中有停;连断结合、虚实相生、血脉流畅、气势相通。夏青的播音善用停连,尤其“顿挫”有致、逻辑慎密、含蓄深沉、意境高远。夏青的宣读式的语言样式,倍显端庄沉稳、气脉精妙,在新闻播报、重要文件宣读方面分寸恰当、气宇不凡、一脉相通。一个停顿往往让人感觉到气脉顺畅、游刃有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丰厚底蕴和泱泱大国的超凡气度;而我们从夏青的《唐诗三百首》的朗诵中得到的又是生命的感悟、心灵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夏青,作为中国语言传播史上的一代宗师,为语言传播树立了一种典范,他是在发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在语言传播实践中,气韵之美的发掘者和创造者,非常值得后来者学习和研究。(2)语气重音风骨浑成:

重音是最能够体现语句目的的中心词,重在思想,兼有感情,主其骨:语气是语句的内在感情的色彩和分量以及外在的声音形式,重在感情,包含思想,主其风。重音和语气的结合依靠明确的思想和恰切的感情的有机融合,也就是指思想感情的交汇融通、风与骨的相辅相成。风与骨是实现气韵美的重要表现形式,“风”关感情的力,而“骨”关思想的正确与深刻。“气是风骨之本”。(7)风骨是气的表现形式,在语言传播中,重音和语气就是气韵生成的形式依据。重音在句子中处于中心地位,重音前势在向重音推进,重音后势在连带与延续,其中凸现处如语句之脊,推进处如语句助之腱衔接构造流畅天成。一句话中一般只有一个重音,与此共存的还有次重音、次轻音和轻音等不同的层次,主次分明是语句目的的明晰的重要保证,即骨力浑成的必要条件。语气表现的感情色彩即恰切的声音形式——语势,是语句变化的内在依据和运行态势,它包含重音,以重音为估价,附着感情色彩的丰富变化,以至形成血肉丰满、健全生动的四肢和器官,是气的运行空间和运行模式;语势的变化模式很丰富,波峰类、波谷类、上山类、下山类、半起类是大致的划分,交融共生构成纷繁复杂的具体模式,如风之变换、气之积聚,浩森无际却又真实可感。在当今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界,普遍存在着忽视语言思想感情的准确表达的倾向,他们一味地追求快,或所谓的“自然”、消遣性,结果导致语义不清、感情暧昧,把祖先留下的那些精华置之不顾;连较好的传播效果都达不到,更无风骨气韵可言,却还洋洋得意,自以为新潮、前卫,这其实是很可悲、很危险的,应当引起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传播者的关注。

(3)节奏律动气象万千:

节奏是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语言传播过程中所显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节奏的把握立足于篇章,属气势、气象范畴。节奏是在语气的基础上形成的总体的态势和趋向,多种语气的变化、转换构成节奏的基本线条、基本框架。语气是节奏内部的诸多小单元,但语气的综合并不是节奏,节奏还有他更高层次的内涵——各单元间(即各语句间)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融汇了传播语言整体的态势和样态,气势、气象由此而生。气象万千表现在节奏类型的纷繁多姿上。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各种类型的气息状态、口腔状态、共鸣状态等各不相同;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快先慢、欲慢先快,欲轻先重、欲重先轻……种种转换方法都是超出一般语言范畴的东西。只重语气而轻视节奏,必然会导致有句无篇、零碎无章、气势不足、气象不丰

感觉说话费劲,声音传不远,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不稳。

我们所发出的声响都是依靠两片声带震动而成,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震动经过了咽、喉、口腔、鼻腔、胸腔等人体自然的空间后被逐渐修饰、放大,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在我们说悄悄话(用气声)的时候,声带并没有震动,仅仅依靠气息的摩擦,再怎样用力,也不会有任何声响,因为没有震动,也就没有共鸣!反之,要追求声音洪亮,一味依靠声带的强烈震动,只能造成声带充血,声音嘶哑。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共鸣腔,让震动在口腔、鼻腔甚至胸腔得到共鸣,放大,自己的声音才会饱满,圆润,高扬。

怎样才能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呢?我个人认为:熟悉言语产生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言语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通过频繁使用而发展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表情达意的手段。其实,做到正确发音吐字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一是学习一点语言学的常识,二是养成勤查字典,随时正音的良好习惯,三是广泛的从社会信息中寻求帮助,利用看电视、电影、听广播等有意识的听辨,矫正自己在发音吐字方面的毛病。当然,进行发音吐字的训练不能忽视.1、发音器官训练。如口腔开合练习、唇的圆展练习、舌的前伸后缩练习、舌尖练习等,学会灵活控制发音器官的各种活动,能使发出的声音准确、清楚。

2、声母、韵母练习。声母训练时要严格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找准着力点,使发出的音有弹力;韵母训练时要严格控制口腔的开合、唇形的圆展和舌位的前后。

5.歌唱与发声练习教案 篇五

一、课题名称:歌唱与发声练习

二、课时安排:45分钟

三、教材分析:

《歌唱与发声练习》是人民音乐出版出版的《声乐教程》的第九部分,主要内容是对哼鸣发声、母音发声、发声练习曲、换声点以及发声练习与歌唱关系的综合学习与练习,对教材中歌唱的姿势、呼吸、语言、声音共鸣等前八个部分内容的融合学习,同时为下一部分也是教材最后一个部分《歌曲处理和表现》教学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声乐教程》科学系统地介绍了与歌唱有关的知识、技能和练习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适用于我们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四、学情分析:

1.学生来源:12-15岁之间,初中毕业起点,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

2.有利因素:有一定的发声概念及音乐知识基础,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浓,对音乐感兴趣。

3.不利因素:自主学习能力欠佳,学习动力不足,学习

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播放《高音不是想飙就能飙》的新闻视频,从新闻主角长沙市民李某因K歌太猛导致肺大泡破裂引发气胸险丧命事件的专家点评,引导得出正确发声的重要性,导入课题《歌唱与发声练习》。

2.推陈出新(3分钟)

运用提问法,复习已上课题中,歌唱的呼吸以及身体状态,引导学生提笑肌,感受呼吸时横膈膜的舒张,准备开展哼鸣练习。

3.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5分钟)

运用情境创设法,请学生模仿不屑的哼声、撒娇的哼声、平淡的哼声、疑问的哼声,模拟哼鸣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提问探究,推进课程哼鸣练习的教学。(10分钟)

运用探究法,探究哼声时,鼻腔、口腔、气管、横膈膜、胸腔的状态,通过问答得出,哼唱时声音集中在鼻腔,以及身体的状态,顺势推进发声练习曲第3条、第11条的哼鸣练习,全体同学一起进行一个八度音级的练习,点3名同学单独演示并点评。

5.换声点的教学及练习(10分钟)

根据第11条哼鸣练习曲,探究得出不同音高有不同的发声状态,引入换声点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用延长打哈欠的发声形式进行练习,感受每一个音区的发声状态以及各音区

6.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声练习 篇六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中艺清美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一些播音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当中一塌,满盘皆输。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

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这样一练,你哪路音圆润,哪路音干瘪,分得清,找得准。气、音、字练习非常实用有效。以上两个方面的练习到位后方可进行专业方面的拓展练习,才不会使初次接触播音主持的高中生不会误入练声的错误方式。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

7.播音主持 带你了解主持发声练习 篇七

——济南王者教育

口部训练以唇舌力量的训练为主,王者教育老师温馨提醒:常作口部操,可以有效地加强唇舌力量,提高唇舌灵活度,使发出的声音干净明亮集中。主要的训练方法如下:

一、口的开合练习

张嘴像打哈欠(打槽牙,挺软腭),闭嘴如啃苹果(松下巴)。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提颧肌)。经常做这个练习,可以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挺软腭

对镜查看,如果看不到小舌了,就说明软腭挺起来了。此时要体会并记住软腭挺起这个动作的实际感觉。能挺起软腭,声音会比较洪亮,比较集中。打槽牙

有些人讲话习惯不好,牙关很紧,两颊肌肉松塌下挂。音色发闷、发扁,会影响吐字的清晰度,在图像上面部表情也显得消极、不愉快。槽牙打开要领:

说话时,上颚主动抬起,上下臼齿之间似有一指厚的海绵垫,同时两颊肌肉用力撑开向外绷起,使口腔中部得以打开。

练习:

你会炖炖冻豆腐,你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炖冻豆腐,就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

练习时,不要噘着嘴,而像和朋友开玩笑似的,很俏皮,很有兴致地说,不要求速度,要注意感觉,以愉快的心情说,声音就比较明亮。

提颧肌

颧肌:从上唇到颧骨的肌肉。发音时,颧肌提起,似兴奋地要唱的感觉,又似笑的感觉。但这个笑,不是咧嘴笑,咧嘴笑的口腔状态使嘴角紧,口腔扁,声音发嗲,显得小气。提颧肌,此时口腔前上部有展宽感,鼻孔亦随之有些张大,唇齿相依,呈微笑状。

松下巴

在吐字发音过程中,下巴即下颌向内微收,处于放松,从容的状态,不能着意,更不能着力。如果打开口腔的意识及着力点放在下巴上,不仅会导致喉部紧张发音费力、口型不雅观,更重要的是由于口腔这个共鸣腔形状不稳定,基本处于大撒口的状态。这样,使得声音难听,显得傻气。

打开口腔是通过有关部位协同动作综合治理得到的。挺软腭扩大了口腔后部,打开槽牙使口腔中部展开,提颧肌这个动作使口腔的前部适当打开,加之下颌的内收放松,这个动作配合起来,就使得口腔上部全面地打开,从而为说话发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音制造场和良好的共鸣环境。

二、咀嚼练习

张开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自然平放。练习时反复做。

三、双唇练习喷--也称作双唇打响。

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中央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合口呼、撮口呼撮唇不好的人可以多练。咧--

将双唇紧闭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撇--

双唇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绕--

双唇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或向右做360度的转圈运动。

四、舌的练习刮舌--

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齿沿舌面刮,尽力加大舌面上翘的曲拱度,目的在于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口腔开度不好的人和发舌面音j、q、x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习。顶舌--

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可把舌尖想像成针尖,用力去扎破口腔这个气球。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颊,做同样练习。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伸舌--

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意念上尽量把舌尖想像成一个点,使舌尖慢速、用力向外伸,多做这个练习,可使舌体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绕舌--

闭嘴,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这一练习有益于边音l的发音。打舌响――

舌尖与硬腭接触打响。将舌尖顶住硬腭,用力持阻,然后突然弹开,发出类似“de”的响声。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舌尖顶住上齿龈,阻住气流,再突然放开,爆发出〔t〕、〔t’〕的声音。这一练习,对舌尖成阻无力的人改善舌尖成阻、持阻的力量有益。发不好d、t、n、l的人可以多练。

舌根抬起至软腭交界处,用力发ga(嘎)音,体会舌根与软硬腭交界处不断地连续做“阻气--突然打开--阻气--突然打开”的打响动作。这一练习可以改善舌根的力量及灵活性。

五、字音的冲击点

口腔的打开是为了提供良好的语音制造场和获得良好的共鸣环境,同时必须与声音走向及字音冲击点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口腔控制的最终目的。有的人着意追求一种厚实的所谓有共鸣的声音,注意力放在听自己的声音上,不用心控制声音的走向,结果声音到喉口就失去控制沿着舌面送出口外,声音显得散和侉。正确做法:

保持清晰的口腔控制的意识,引导自己的声音经喉口贴着后咽壁打到挺起的软腭上,并挂在上颚上,沿打开的上口盖在口腔里像抛物线似的一直冲击到双唇中央的人中处,字音透出口外。声音走向:

喉口--后咽壁--软腭--硬腭--人中。

8.趣味声乐发声练习 篇八

富县羊泉初级中学 杨智慧

结合学校建立了体育、艺术、德育等几个类型的兴趣小组的实际情况,具体到合唱,它不仅仅是唱歌就可以了,还牵扯到了发声练习,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有不慎,将会给学生今后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做好发声练习呢?就这一问题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应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要做到能正确、科学地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子的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的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

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违章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方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嗓”(伤声带)是总原则。

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结果,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学声乐时,把中声区的基础打牢固,形成正确、积极、良好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训练的原则性问题。

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地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的往往造成学生虽然找到了气息,但气息僵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打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9.趣味声乐发声练习 篇九

人们常用“气乃声之本”来形容气息与声音的关系,这表明呼吸在发音过程中起着提供动力的作用。呼吸状态好,气息流畅,说话的效果自然会好;若呼吸状态不好,气息不流畅,则会造成许多发音和用声上的问题。因此,掌握适当的呼吸知识和呼吸技巧,对播音主持的口才很有帮助。

一电视播音对呼吸的要求

电视播音具有可视性,观众要么可以直接看到说话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要么可以看到与话语有联系的画面。它对呼吸的要求与播音主持使用的语言类型有直接关系。

在电视新闻播音中,新闻稿多采用组织严密、简练明确的新闻语言,语句结构较为复杂,句子也往往较长。它要求播音员吐字清晰,并有饱满的气息支持连贯的发音。播音员应有较强的呼吸能力,以提供较强的气息量和较长的呼气时间。另外,电视新闻播音吐字工整,声音起伏不大,要求呼气稳定,气流忽大忽小会使发音飘忽不定。归纳起来,电视播音主持应当在呼吸方面具有这样一些能力:

①呼吸气流量较大,有较大肺活量;

②有较强呼吸控制能力,呼气稳定,持续时间长;

③能够在播音和主持中灵活运用不同呼吸方式。

对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除了播报新闻,还应尽可能地参与许多更接近生活的节目。比如采用接近口语的讲述方式主持一些交谈节目。在这类节目中,语言感**彩变化常常很丰富,播讲方式也较为随便。语言的这种特点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灵活变化的语言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呼吸方式的多样化和呼吸的灵活性。

二三种呼吸方式

人的呼吸有3种基本方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与胸腹联合式呼吸。它们各有其特点。掌握它们的特点,特别是胸腹联合式呼吸的特点,对播音主持很有帮助。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活动带动肺扩张或收缩,形成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呼吸方式。膈肌因其位置处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又被称为横膈或横膈膜。腹式呼吸在吸气时,膈肌收缩。于是,朝胸腔凸起的横膈收缩向下,趋于平直,在横膈带动下,肺被向下拉动扩张,气流吸入。呼气时,膈肌放松,横膈膜回弹,气流在挤压作用下从口鼻腔呼出。这种呼吸在呼吸过程中腹部会有明显起伏,因此被称为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人的自然呼吸方式,膈肌的活动是不受大脑意识支配的自律性运动,人在出生之后就具有这种呼吸能力。我们在生活语言状态发音时使用这种呼吸方式。由于这种呼吸方式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它在呼吸过程中缺少控制,发音时间不长,气流也不够稳定,但这种呼吸气息放松,声音自然,感**彩较为丰富。再者,由于膈肌有较大的活动余地,因此,腹式呼吸可以有较大的气息变化幅度。

有人认为腹式呼吸吸气量小,在播音中没有使用价值,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生活语言中使用的腹式呼吸,由于话语较短,气息需求量小,呼吸深度不大,有较大的呼吸潜力并未被使用。腹式呼吸放松、自然,且呼吸可有较大范围的变化。因此在语句简短的讲述类节目中经常用到。当然,播音时若使用腹式呼吸,呼吸的气息量要比日常口语大。

2.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以胸廓扩张或收缩带动肺部扩大或缩小形成呼气和吸气的呼吸方式。在人体中,除了横膈活动带动肺扩张之外,肺还可以在胸廓的作用下横向扩张。胸廓是指由肋骨和附在上面的肌肉组织构成的桶状结构,它环绕着胸腔。肋骨构成胸廓的框架,附着在肋骨之间的肋间肌肉可以通过不同的收缩方式改变肋骨的位置,使胸径扩大或缩小,以此带动肺向四周扩张或缩小,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气息量较小。一般情况下,胸式呼吸往往是腹式呼吸的补充。正常呼吸时,如果横膈的下降没有受到阻碍,应该是先有腹式呼吸。当横膈下降到一定程度,下降阻力变大时,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吸气,这时,作为对腹式呼吸的补充,胸廓的扩张才能明显。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呼吸是以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出现单纯胸式呼吸常常预示着横膈下降严重受阻。这种状态往往是非正常的。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造成以胸式呼吸为主这种非正常呼吸状态的最常见原因是心理紧张。紧张会使身体的各部分肌肉处于绷紧状态,腹部肌肉的紧张收缩,会使腹腔压力增大,造成横膈下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胸廓作用明显加强,形成以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状态。消除心理紧张,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是避免胸式呼吸的主要方法。除了心理紧张,进食过饱、吸气时收腹过度、不正确的身体姿势等也会造成以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状态。

胸式呼吸还会出现在某些强烈的情绪状态中,当人们处于兴奋、恐惧、惊喜等状态时,身体的肌肉组织会呈现紧张状态,这时,横膈下降也会受到阻碍。在表现这些情绪色彩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胸式呼吸,以丰富语言的感情表现力。

3.胸腹联合式呼吸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横膈升降与胸廓扩张收缩相结合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使用,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呼吸方式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有意识地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可以满足播音气息量大、进气快和发音时间长的需要,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应当掌握的基本呼吸技巧。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的呼吸方式。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它利用腹式呼吸吸气量大和胸式呼吸的补气作用,尽可能加大吸气量,呼气时,则利用适当的控制手段,保持呼气的均匀,增加发音时间。

胸腹联合式呼吸可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①吸气

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这样可以提高吸气速度。当发音速度较快时,用于换气的时间常常很短暂,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缩短吸气的时间,以保持语句的连贯。吸气过程可采用两种控制方式。

一种是,当吸气时间比较充裕时,可采用先腹式、后胸式的吸气方式,运用这种吸气方式,腹部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先利用横膈下降吸入气息,待小腹有膨胀感后,再利用胸廓的扩张进一步吸入气息,这时,两肋有张开的感觉。我们在深吸气闻花香时常使用这种吸气方式。

另一种吸气方式是在吸气时小腹适当收缩,保持腹部略微向上的压力,然后膈肌下降,吸入气息。由于膈肌下降时遇到阻力,胸廓会采取扩大胸径的方式吸入气息加以补偿。于是,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同时动作。这种吸气方式如控制得当,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吸入较多的气息。较为急促的呼吸状态常使用这种吸气方式。

这两种吸气方式可称为“顺序吸气法”和“同时吸气法”。在需要较大气息量,但语言状态较为放松时,我们可以使用“顺序吸气法”;在需要较大气息量,语言状态较为紧张、急促时,我们可以使用“同时吸气法”。这两种吸气方法可以根据播讲的需要灵活使用。播音使用的胸腹联合式呼吸,吸气时腹部肌肉应保持略微收缩,并非完全松弛。腹部适当收缩可为呼气发音做准备。

②呼气

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呼气阶段是整个呼吸过程的关键。为了保持较长的呼气时间和提供稳定的气流,通常在呼气时采用肌肉力量对抗方式控制气流的呼出,而不采用单纯膈肌放松回弹方式控制气流。

在人的身体中,常常用两组作用力相反的肌肉控制某一器官的运动,当我们在做微小的精细动作时,两种作用相反的肌肉可以同时产生作用力,利用两种力的力量差控制运动量,使器官做精细的运动。呼气时,可以利用放松膈肌,使横膈回弹的方式产生气流。但这种呼气方式产生的气息不稳定,缺少力度,用于发音不易控制,声音会先大后小。

另一种呼气方式是采用肌肉力量对抗控制呼气。首先,在吸气阶段就让腹部肌肉略微收缩,做好呼气准备。这种收缩力量很小,收缩力量过大会影响膈肌下降和气息下沉,造成吸气量减少。进入呼气阶段时,腹肌收缩力量加大,产生向上挤压力量,与此同时,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的力量并未消除,于是,促使膈肌向上和向下的力量形成对抗,当腹部向上挤压的力量大于膈肌收缩下降的力量时,膈肌回升,气流呼出。需要气息量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大腹肌力量,增大腹腔对胸腔压力或减小膈肌收缩力量,提高膈肌上升力度。需要气息量小的时候,可以用加大膈下压力量或减小腹肌上压力量的方式降低膈肌上升力度。当语句之中停顿,不需要气流时,我们可以用膈肌下压和腹肌上压力量相等的方式使呼气保持静止状态,以节省气流。胸廓也可以利用肋骨之间肋间肌的力量对抗来控制其扩张和收缩。当然,由于胸廓的呼吸作用有限,这种控制远不如横膈那样明显。

借助呼气肌肉和吸气肌肉的力量对抗产生的压力差控制呼气过程,可以获得稳定的气息,延长呼气时间,这对播音十分有利。这种呼气方式是播音呼吸的重要方法。它为播音员和主持人提高发音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胸腹联合式呼吸依靠肌肉力量对抗完成呼吸过程,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体能锻炼,肌肉组织具有一定力量才能显示出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呼吸方式时,如果控制过度,反而会造成气息僵死,那样的话,语言的表现力不仅得不到增强,反而会被削弱。

三常用换气方式

“换气”是指在发音过程中,当气息不能满足发音需要时,在句子之间或句子之中补充气息的过程。常见的换气方式有:利用句子之间较大停顿进行的正常换气,在句子中间利用短暂顿挫快速换气的偷气,以及利用吸气声作为表达手段的抢气。发音中用来换气的地方称为“气口”。所谓“气口”,是根据发音过程中语句内容连接的紧密程度和表达需要确定的用于换气的停顿点。不应简单地将气口等同于逗号或句号。有时,气口之间会包含由几个短句构成的句群,也有时在一句话中就会有几个气口。

1正常换气

“正常换气”是指在一段话之后,利用语句之间的较大停顿从容补充气息。一篇稿件或一段话语不可能一口气说完,中间往往伴随多次呼吸,利用话语之中的较大停顿进行换气是语言表达中最自然的换气方式。正常换气根据话语的长度、感**彩及音量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吸气量,一段话讲完,气息也正好需要补充,于是利用停顿补充气量,语言表达与呼吸节奏相吻合。这样可保持语言的生动、流畅。在语流之中换气是自然进行的,发音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动调整吸气量,并不需要有意识加以注意。

正常换气应注意吸气量适当,气息吸入过多不容易控制。吸气之后不应屏气。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声门闭合过紧,造成发音不自然。

2偷气

“偷气”是发音过程中一种无声补充气息的方法。当发音时句子过长或发音速度较快时,一般没有较大的停顿进行正常的换气,这时,人们常利用句子之中词与词之间短暂的顿挫来补充气息,这种换气方式没有明显的停顿间隔作为标志,也没有明显的吸气声,不易被人们察觉。

偷气一般在气息将要用尽,后面话语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偷气的气口通常是在连接不太紧密、可以顿挫的词与词之间,这样不会影响语句的连贯,听者也不易察觉。偷气时,应在准备换气的词之后用较快速度从口鼻同时吸入少量气息,偷气一般是为补充气息,供短时发音用,吸入的气息有限。为了防止吸气声,吸气时声门应适当开大。

3抢气

“抢气”是发音过程中一种带有吸气声的换气方式。当话语的节奏急促或感**彩强烈时,气息消耗很快,往往需要在句与句之间或句子之中急速补充气息。急速吸气会使气流在通过声道时产生较强的气流摩擦声。这种夹杂在语流之中的气流声能够显露出说话人焦急、紧张、感慨等不同感**彩,使表达更富于表现力。抢气不仅是一种换气或补气方式,而且是一种感情表达手段。它常用于感**彩丰富,描写生动的语言中。

抢气时吸气速度要快。由于不再需要顾及吸气声,声门不必开大。应尽量让抢气声成为语流的一个节拍,这可使语言听起来更自然。抢气时不要屏气,抢气的气流强度根据需要灵活使用,有时,抢气出现在句头,这种句头抢气往往出于感情表达的需要,气息量较大。而在句中出现的抢气多带有补气的性质,气息量不大。

上面几种换气方式都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经常使用的,为了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初学者可以先用文稿作为练习材料,将文稿内容在原有标点符号基础上重新分析,划分为呼吸段落,在需要换气的地方做上记号。抢气常与感**彩相连,可随感情流露顺势而出,不必标记出来。当然,如果一时不习惯,可以用自己设计的符号把所有气口都标记出来。

四播音呼吸练习

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播音呼吸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还应将其化为用于语言表达的实际能力。初学者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完成这一转化过程。下面提供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供初学者使用。

1.横膈弹动练习

许多播音初学者不了解横膈的位置,感觉不到横膈的活动。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感觉横膈的弹动。同时也可以锻炼膈肌力量。

步骤1:直立,双手垂直于身体两侧,小腹肌肉略微收缩。

步骤2:横膈下降,吸气至八成满。

步骤3:小腹肌肉猛烈收缩,压迫膈肌向上弹动,气流冲出,发“hei”音。

通过这个练习,你可以感觉到腹肌和膈肌的剧烈活动。

2.胸腹联合式呼吸练习

通过这一练习,可以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

步骤1:双腿直立,两臂侧垂,贴近身体两侧。头部抬起,目光前视,全身放松,小腹前部微收,做好吸气准备。

步骤2:口鼻同时吸气,横膈逐渐下降,小腹有压力感。

步骤3:继续吸气,腹部膨胀,同时胸廓开始扩张,上臂与胸部两侧逐渐贴近,表明胸径扩大。

步骤4:在膈肌仍保持适度收缩的同时,腹部逐渐加大收缩力度,使膈肌匀速上升,胸廓也在肌肉对抗作用下回缩,气流均匀呼出,直至气息用尽。

练习时应当注意,小腹在作吸气准备时不应过分收缩,过分收缩会限制吸气量。

3.扩大吸气量练习

增加肺活量是提高呼吸能力的基础。通过这一练习可逐渐增加肺活量。

步骤1:按照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求,深吸一口气,将气息保持住。

步骤2:用稳定的音量和适当的音高、音色数数:1、2、3、4、5……直至气息用尽。

步骤3:重新吸气,重复上面动作。

这一练习可每日连续练习多次,音量、音高、音色都可以变化。随着练习时间的延续,发音时间会逐渐延长,这表明肺活量在增加。

播音实践之气息的运用

播音中强调以情运气,气随情动。就是说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认识准确了,还要使思想感情随之运动起来,只有真正的动起来了,才可能气随情动,才能动得自如。播音中如果总是用冷眼旁观的态度对待稿件,无动于衷,即使嗓音条件再好,呼吸再通场,基本功再扎实,播出来的东西,也是平平淡淡,毫无味道。所以,调动思想感情的运动至关重要,只有思想感情动起来了,有了强烈的播讲愿望,呼吸才能自如地变化,语言也会富有色彩。

播音员在播送具体稿件的时候,要能轻松自如的表达长短、繁简不同的句型和深度不同的稿件,为此,必须学会多种不同的呼吸方法。在话筒前比较常见和多用的呼吸方法有如下几种:

偷气,当句子较长,意思不能中断,不允许中间停顿换气时就得偷气。偷气吸得少,动作要快而且小,不能让听众感觉出来,即快而不露换气。一般在一个句子完了之后,可以换口气给自己一个喘气的机会,也给听众一个喘息和思考的时间。一般来说换气比偷气时间稍长。

补气,句子比较长,中间有逗号等标点,或感情要转入高潮,为了表达更激昂的感情,积蓄力量,中间要补气。这个动作和时间比换气要快、要短,比偷气又慢些、长些。

大吸气,一般用于感情比较激昂或气势比较大的一句话的开头。用大吸气来表达这种激昂的情感,大吸气有点像“闻”或深呼吸时的感觉,倒吸气,一般要作为一种表达的技巧使用的,以口吸气,并且要发出吸气的声音,多用于表达惊讶、恐怖、悲伤等感情。

提气,不要把气调到上胸部,而是下面要用丹田拉住,上面又好像已把气从丹田提起来,或提出来似的。这时的气息控制力比较强,一般播比较振奋的好消息,比较兴奋的内容时,常用提气的方法,但是切忌一激动气就浮上来或吊到嗓子眼上去的毛病,一定要用丹田拉住。

挺气,一般用于抒情的、亲切的内容,气好像被托着一样,比较轻,比较柔和。

沉气,小腹放松,气下沉,出来的声音比较深沉、饱满,多用于表达内在、深沉、凝重的感情和内容。

憋气,话说了半截又咽住,这时气息憋住而不能松懈,一般多用于感情更强烈的爆发之前,或为引起听众对下面的话注意的地方,还有就是给人以悬念的地方。

长呼气,一般多用于感慨、感叹、叹息时,边说边往外大呼气,一口气伴随语言同时一呼儿尽,话说完了,气也呼尽了。

顿气,感情非常激动,或哭或笑,或喜或悲而形成的一种气抖声颤的效果。

呼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但宗旨是为了适应表达稿件思想感情的需要,在话筒前实际的语言再创作中的呼吸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渗透、综合运用的。

一般来讲,新闻、评论等信息性、事实性较强的节目,由于内容比较平和,气息也比较平稳,只要加强语言的逻辑性,从语法关系上找出换气的位置及时补气就可以了。情感比较昂扬或激愤的诗歌、散文、通信等,气息控制要强,两肋要扩展开,小腹控制住,增加气息的压力和声带的张力,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结实饱满、明朗有力。像内容比较轻松、愉快、娱乐性较强的文艺节目,如音乐、戏剧、电影剪辑等,气息就要托着点或提着点用,使声音和气息都比较柔和轻巧。

总之,气息对播音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播音员不但要有扎实的呼吸基本功,还要有灵活运用呼吸技巧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电台、电视台口语广播的需要。

播音练习之用气技巧

“特殊用气技巧”是一种使言语更富有感**彩的用气方法。正如说话时的技巧可有效地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一样,用气技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情感准确生动的表达。气息用得好,对增加言语色彩的浓度、情感表达的深度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用气技巧主要包括气音、抽气、喷口、托气、笑语、颤音、模拟等7种,以下分别说明。

一气音

这是指渲染言语中感叹、赞叹、悲叹、惊叹、咏叹等有关“叹”的色彩的一种修饰用气。它可以增强紧张等特殊情境中的气氛。运用气音的方法是:吸气时放慢速度,加强深度,吐字时,除实音外,可伴随一定的气音、虚音,将气很舒展地呼出。如--

革命正在胜利前进,红色根据地正在蓬勃发展。机会主义者却把革命的航船引入了歧路,人民的事业又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抗战8年,蒋介石躲在峨眉山,日本侵略者刚刚投降,这个卖国贼就疯狂地发动了全面内战。

我死了,化作老山上白云悠悠,死,也搂着祖国的山峰不肯放手!

标有“”的语句,如果用气音来读,效果就非常生动。

二抽气

这是指渲染言语骤然紧张的气氛,表现人物异常激动心情的一种修饰用气。运用抽气的方法是:吸气时有意识地吸出声来,要使听众有一种气息很重、很强的感觉。如--

不幸的人啊!你爱凡兰蒂(抽气)--爱那个该死家族的女儿!

这里运用抽气技巧,就是要充分体现基度山对那“该死的家族”的痛恨,显现他那如汹涌波涛似的激动心情。又如--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说:(抽气)“窃书不能算偷……(抽气)窃书!……(抽气)读书人的事,(抽气)能算偷吗?”

这里几次使用抽气方法,是为了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体现出来;另外也可表现孔乙己由于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以致被摧残糟蹋成了一个弱不禁风、气息虚浅的病鬼模样。

三喷口

这是指言语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而需要突然爆发的一种修饰用气。运用喷口的方法是:先将口腔里的气息蓄足,而后忽然很有力量地喷射而出。运用喷口技巧可大大加强言语的力度,强化感**彩。如: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中写出陆游收复中原的壮志未酬。这里的停顿之后吸足气(∧吸气符号),然后有力地喷出“不见”二字,喷泄出悲愤的感情。

四托气

这是指在言语过程中,极力控制某种情感的一种修饰用气。运用托气的方法是:在吸气时,有意识将气息控制住,然后慢慢用气息将言语托出。如--

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花纸缠成了花束。阿妈妮们、孩子们、姑娘们,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昨天晚上,战士们告诉他们说不要哭。里干部们也告诉说,为了不使志愿军难过,让他们不要哭(托气)。他们很听话(托气),他们真的制止住了,(托气)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托气)统统没有哭。

朗诵到后面几处就需用托气技巧:少吸气,控制住,以较均匀的不多的气息慢慢将后面言语托出,音量不要大,略感有些憋气。这样利用托气的方法,就可有效地渲染出气氛,更好地体现出朝鲜人民以极大力量控制着自己对志愿军的随时将要爆发的惜别之情。

五笑语

这是指带有弹动的一种特殊用气方法。运用笑语的方法是:口腔、喉、胸要放松,小腹膈肌来弹动,气息直射打软腭,随之发出“哈”“哼”“嘿”等笑语,以表示快乐或讥讽、嘲笑、鄙视、蔑视等。如--

啊,1976年,万众欢呼的10月!爆竹声声相连,锣鼓阵阵相接……(带笑)不是国庆的国庆啊,不是过节的过节。

后两句用带笑的语调念出,有助于渲染欢乐的情绪。又如--

(笑)哈哈哈,这是何等可卑可笑!何等的不自量力!何等的枉费心机!

这是表达蔑视鄙视的感情,发“哈”时,应让人们听到对敌人犀利的嘲笑声。

六颤音

这是指带有颤抖的一种特殊用气方法。运用颤音的方法是:吸气有如在抖气,呼气同样要颤栗,小腹软腭部位都痉挛。这种用气的方法可表现异常激动,十分悲痛、委屈、难过等心情。这种颤抖声是在有真挚感受的基础上内在感情的真实流露。如:

过了一大会儿,我们才轻轻走近梁三喜的坟前,只见玉秀把头伏在坟上,周身颤栗着,在无声悲泣……

“小韩,你……(颤音)哭吧,哭出声来……”我呜咽着说,“那样,你会好受些……”

玉秀闻声缓缓从坟上爬起来:“指导员,没……(颤音)没啥,俺觉得在屋里闷……(颤音)得慌……”她抬起袖子擦了擦泪莹莹的脸,“没啥,俺和婆婆快回家了,俺……(颤音)俺想起来坟上看看……”

第一次颤音,要表现指导员呜咽时的言语,要强化强忍着的激动情感,在叫出“小韩”后,在向里抽气时,腹肌与横膈膜紧张地颤动起来,发出有节奏短促的颤音;然后呼气时与上相同,使呼气声也发出颤抖声。当气没有呼尽时,突然刹住,屏住不呼也不吸,稍停,然后用剩余气息发“你”,随即感到气息不够,再颤抖着吸气,再说出:“哭吧,哭出声来吧。”这种颤音是双方极力控制着自己万分悲痛的心情,每句话都是在饮泣中进行的。又如--

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伟大的战士,中国人民失去了敬爱的好总理。周总理呀,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在哀悼您,都在呼唤您,都在想念您。八亿双眼睛都想看一看您,八亿颗心哪,都在为您哭泣。人们手捧讣告热泪流,千言万语涌在心头,哀思无限,难以诉说。……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周总理啊!我们多么想再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啊!……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呀,您今晚几时回?……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打“”表示要发颤音。通过一连串的颤音,表达人民对总理无限崇敬和极其深切的怀念之情。

再如--

看看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吧!这才是我们自己(颤音)的土地!她给予我们的是太多太多,而我们给予她的却是太少太少(颤音)。她的贫乏是我的不是,你的不是,他的不是……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扑倒在她的怀里,深情地喊一声“妈妈”(颤音),又怎(颤音)舍得离开她呢?

在播送或演讲中,若能注意其中几处颤音,就可更好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内疚的强烈感情,加强演讲的感染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这种技巧时,既要注意情感的表达,也要注意言语的清晰度。不能只听到颤抖,而听不到声音。

七模拟

模拟,即仿效、模仿。就是以情带声地模仿各种音响和腔调。这样可以启发听众的联想,提高效果,增强生动性,给听众以形象逼真的感觉。但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音色,即声音的个性;还要注意如要转述高声呼喊的话或一种动物可怕的叫喊声时,可用略带夸张的声音,传达出那种情境就行了。

如文艺广播中,模拟某人转述一位姑娘在敌人就要到来之际,紧急向全村报信的呼喊声--

哪里来这么大的力量,雷声也没这样响亮:“来--了--,来--了--!”这声音响遍了全庄。

又如对反面人物的讲话腔调,也是用模拟法来刻画的--

听话会反听,精怪现原形。她说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他说是:“一个小小老百姓。”

带有“”部分在读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模拟”特殊人物的语言腔调。

基本功练习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

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上,“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一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强,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第二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当中一塌,满盘皆输。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

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①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②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不要把十四——说——四十,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③舌音练习(方法同上)六十六岁刘老六,推着六十六只大油篓,六十六枝垂杨柳,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④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山下有只猴,虎撵猴,猴斗虎,虎撵不上猴,猴也斗不了虎

⑤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个茄子;街上有个撅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⑥十三道辙字音练习

风(中东)一催(灰堆)一暑(姑苏)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发花)一谢(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阳)一云(人辰)一高(遥条)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来(怀来)

俏(遥条)一佳(发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苏)一房(江阳)一来(怀来)

东(中东)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这样一练,你哪路音圆润,哪路音干瘪,分得清,找得准。气、音、字练习非常实用有效。

第三阶段:吟诗、吟唱练习

把吟诗、吟唱放在第三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的坚韧有弹性。此时的念白练唱都是无伴奏的,演唱更难,要求更高,在第二阶段练,有气、音、字垫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①吟诗一般选各个行当的定场诗,因为角色刚刚上场,要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并使他们停止议论,安静下来,所以定场诗应是声调较高,不急不慢,是角色自己兴趣志向的自我剖析,韵律性极强,必须好好练,又适合于喊嗓、练声、练习。比如《击鼓骂曹》祢衡的定场诗,“口似悬河语似流,全凭舌尖压诸侯,男儿何得擎天手,自当谈笑觅封侯”;再如《挑华车》中岳飞的定场诗“明亮亮盔甲射人斗牛宫,缥缈缈旌旗遮住太阳红,虎威威排列着明辅上将,雄纠纠胯下驹战马如龙”。在万物苏醒,万象更新的清晨你可以尽情发挥练嗓。

②吟唱:具有念白吟诵相夹,半唱半念交相辉映的特点,比吟诗更难,其情感更宜抒发,其音律更宜舒展,正好用来喊嗓发声。

半吟半唱如引子,例如,《宇宙锋》赵艳容上(半吟念)“杜鹃枝头泣,(吟唱)血泪暗悲啼”。再如阳平关》(半吟念)“只手(吟唱)独擎天,奇勋已早建,(半吟念)虚名扶汉祚,(吟唱)时势魏将迁”。直接吟唱如《秦琼卖马》“好汉英雄困天堂,不知何日回故乡”,再如《清风亭》“年纪迈,血气衰,年老无儿绝后代”,“听妈妈高声唤悲哀,想必是为姣儿失却了夫妻恩爱”。

③京白(普通话)吟诗:为现代戏表演念词而练习,如用吟诗的旋律,念《毛主席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再如念现代戏一些经典道白,“久旱的禾苗逢甘霖,点点记在心”,“千枝万叶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等,都是喊嗓练声的好素材。传统大段念白及一些贯口练习也可在这一阶段锻炼气息和发声。

第四阶段:弧形气声练习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

如武生:啊/咳/

老生:马/来/

花脸:酒/喔啊/来/

丑:啊/哈/

青衣:苦/哇/

容⌒禀/

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转”或“呲花”。一般要领是:运好气--托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色,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到家。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第五阶段:爬音阶及高难音练习

上一篇:秸秆压块机的工艺流程介绍下一篇: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