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建设历史回顾

2024-08-25

中国军队建设历史回顾(精选8篇)

1.中国军队建设历史回顾 篇一

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历程回顾

自30多年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而推进,从无到有、从单一到整体、从零散到系统,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方面,不断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具有军队特点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便于操作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一、军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逐渐形成1978年,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团以上各级党委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通知》,规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同级党委会选举产生,在同级党委领导下进行工作,随后军队团以上单位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相继重建。1980年底,中央军委发出《关于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的通知》,并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任务和职权范围的暂行规定》。军委纪委组建后,紧紧围绕维护党规党法、端正党风这个中心,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诸如平反历史冤假错案等重大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纪律检查工作和反腐倡廉的规章制度、党纪条规建设,从党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出发,认真做好纪律检查工作条规的调查研究、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工作,使整个纪检系统有章可循、关系协调、运转自如,从而使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从军队各级纪委恢复重建之初,就开始迈进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军队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用制度加以规范,军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繁重艰巨任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军注重坚持依靠制度反腐,依靠制度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依靠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不断加大制度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力度,形成了以党章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彼此衔接、互为补充的军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军委、总部和各大

单位先后制定出台近200项廉政法规制度,使军队人、财、物管理等诸多方面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特别是2006年年初,军委颁发《建立健全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需要建立健全具体法规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力度,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2008年中央军委颁布《建立健全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出全面了系统部署。军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在统筹中起步,在起步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具有我军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完善。

二、军队党员领导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不断健全

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从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的深层原因剖析,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的问题。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成为军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

如何加强对军队党员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以权谋私,保证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成为新时期加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基于对我们党“用发展民主来防治腐败”优良传统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军队实际,军队各级不断完善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建立党内通报、情况反映等制度,探索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对疏通和拓宽军队党内民主渠道,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先后制定了《关于团级以上党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的规定》、《关于军队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军队旅团级单位加强民主监督有关事务办事公开的规定(试行)》。为进一步加强权力制约,出台了《关于加强军队党内纪律监督的暂行规定》、《关于军队高级干部管住管好配偶子女的意见》、《关于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教育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对军队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经过近10年的调研、酝酿、反复论证而即将出台的《军队党组织实施党内监督的规定》,设置了决策监督制度、重要情况通报制度、请求报告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和函询制度、信访处理制

度等七项军队党组织实施党内监督的制度,使军队党组织实施党内监督和军队党员领导干部权力制约监督制度进一步健全。与此同时,中央军委抓紧制定了《军队巡视工作规定》,目前军队巡视工作正在先行试点。

三、军队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廉洁从政制度不断完善

廉洁从政、清廉为官、干净做人是对军队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为使军队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始终做到廉洁从政,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和军委纪委等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廉洁从政方面的制度规定和纪律要求。军委办公厅制定了《关于在军内外公务活动中严禁用公款宴请和有关工作餐的规定》以及关于军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的实施办法。随后又颁布了《军队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军队领导干部车辆配备管理规定》、《全军领导干部和军职以上干部秘书、公勤人员、车辆编制标准》、《关于军队领导机关工作人员插手干预基层敏感事务的处理规定(试行)》、《关于军队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军队内部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等等。2006年军委颁发的《建立健全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又进一步提出了“完善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制度规定”和“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等制度建设任务。这对防范职务违纪或职务犯罪问题,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廉洁自律行为规范,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对权力运行进行约束,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二是对职务消费进行规范,防止相互攀比、奢侈浪费。三是对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友、身边工作人员某些方面的行为加以限制,防止其利用领导干部的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军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制度和纪检监察工作制度不断充实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军队先后制定颁发了《军队党委纪委批准党纪处分权限的规定》,《军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补充规定》,《违犯现役军官职务任免纪律的处理规定》,《关于贯彻执行中央纪委、监察部

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等,使对军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有法可依。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军队纪律检查工作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纪律检查委员会条例》并列入政治工作条例,中央军委纪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补充规定,总政治部、军委纪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央纪委《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的通知,军委纪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军队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等。随着军队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推进,总政治部颁发了《关于办理军队干部政纪案件几个问题的通知》、《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工作规定》、《军队政纪案件审理暂行办法》等,逐步完备了纪检监察工作制度,提高了依法开展监察工作的质量,促进了军队行政监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列宁曾指出,历史经验证明,政治思想上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贪污的。而政治思想上的修养主要来自教育。“扬汤止沸,弗如灭火去薪”。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在不断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基本制度的同时,非常注重深化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改革。依据军委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和《工作规划》的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化四个方面的改革,即“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士官选取和征接兵等制度改革”、“深化财经管理和审计制度改革”、“深化物资装备采购、工程建设和有偿服务等制度改革”、“深化军队司法制度改革”。这些任务涉及部队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各个方面,既是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创新发展的重点难点,也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关键。

2.中国军队建设历史回顾 篇二

关键词:乡村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5年11月7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1]这表明, 国家已经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把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纵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每一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都有着不同历史阶段的烙印。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以梁漱溟和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运动, 是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运动。梁漱溟和晏阳初关于中国乡村的思想理论中有的直到今天仍然符合当前中国乡村的实际情况, 这些关于中国乡村的有积极意义的乡村建设思想对于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认为, “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 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 多半是从乡村而来, 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2]“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 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2]梁漱溟认为, 近代中国农村问题就是文化失调, 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秩序被破坏, 而新的文化精神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 他主张以孔子儒家思想和儒家精神来进行改造和建设, 立足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农村社会的改造。

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在河北定县进行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他认为, 中国农民普遍存在四大病害“愚、穷、弱、私”, 即文盲率高、生活水平低、体弱多病、自私不团结。针对这些问题, 他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 以生计教育治穷, 以卫生教育治弱, 以公民教育治私的四大教育手段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相结合, 以对农民的教育改造为核心, 进而对整个农村进行综合治理改造。晏阳初的以平民改造为核心的乡村改造理论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中培养农民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当代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

建国之后,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此后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都是全新的, 这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把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 毛泽东的文化观

毛泽东的文化观念是中外两种不同思想观念碰撞融合的结果,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最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毛泽东首先论述了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关系, 他指出:“一定的文化 (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 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3]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唯物辩证关系原理, 科学地分析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根据中国的国情,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3]在这里, 毛泽东明确地论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目标和方法, 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毛泽东还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方法问题。他指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 应当充分地利用, 批判地利用。”[4]对于外来文化, 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要学习、接受外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但是, 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 不能盲目的学, 不能一切照抄, 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8]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5-12-12 (1) .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0-22.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63-709.

[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43.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41.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08.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8-44.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人民网, 2007-10-15.

3.见证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传奇 篇三

面对这样一个人物,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一个美国人,是哪些因素、哪些机缘促使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一个积极参加并拥护革命和建设的美国人,为什么坐了那么多年监牢?是什么信念支撑他活了下来?尤其让人深思的是,为什么他遭受了如此惨重的苦难,还对革命和新中国充满了理解、尊重和热爱?

徐秀丽先生通过对李敦白的接触、访谈,以细腻和生动的笔调,基本还原了李敦白丰富而曲折的一生——早年岁月、中国经历以及与许多中国著名人物的交往实录。撰者是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学者,她在新中国成长与生活的时代又与李敦白的经历有相当的重合,这无疑有助于她从历史变化、社会体验、多維视角来呈现李敦白的面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49年2月至1955年4月,也即新旧政权交替时期,李敦白曾被捕入狱6年。“文革”爆发后,1968年2月他再次被捕入狱,直到1977年11月出狱。书中李敦白的讲述和分析,恰好也扩大了我们对这一历史过程的了解——李敦白第一次被捕,其导火索源于路易斯·斯特朗案。斯特朗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密切,与李敦白有较多交往,当斯特朗被苏联诬为国际间谍时,李敦白开始接受严格审查。而“文革”时期,李敦白总怕跟不上,积极参与政治运动,一度声名显赫,但最终被政治斗争的大潮所裹挟,陷于十年牢狱之灾。

李敦白并没有因为个人的遭遇而动摇对革命、对新中国建设的信仰和认同,他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完全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这些错误虽然波及到自己,但也可以理解为对中国苦难的分担。他对当今中国的贫富分化、贪污腐败、不公平、个人主义泛滥等现象表示了极大忧虑,认为应该加强民众监督、民主讨论、民主管理,毛泽东时代的一些好的方面仍然要继承。我们或许对他的看法有不同意见,但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参照。

书中还披露了大量引人入胜的情节,譬如李敦白“告密”来自美国军官的情报,受命翻译《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加《毛泽东选集》以及中苏论战的英文翻译,与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的交往等等。这些多为正史所不载的珍贵资料,丰富了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历史。

(作者系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4.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 篇四

已有 466 次阅读 2006-5-20 01:27

作者:朱西周

关键字:先进性建设,历史进程,路径选择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决定着党能否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决定着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能否不断地走向兴旺发达。

一、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迄今已经走过了85年的光辉历程。85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创造辉煌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着民族的大义和人民的利益,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同样,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80多年来,我们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做出了宝贵的探索:思想建设为先导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毛泽东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把思想上建党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把党员教育和锻炼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问题。1922年党的一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对党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明确指出,我们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党最初的组织规模虽然很小,但却发挥了先锋队作用,很快便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如何在农村斗争的条件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成为党的建设的新课题。1929年12月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明确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还具体规定了党内教育的方法。随着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党开始在局部地区执政。1932年初至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成为我们党廉政建设的初步尝试、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和英勇奋斗,我们党才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创造了万里长征的奇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号召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实事求是的模范,远见卓识的模范以及学习的模范,等等。后来,毛泽东又发表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重要文章,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周恩来、陈云、刘少奇等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论述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1941-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主要任务,使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受到一次普遍的、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和增强党性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次全党范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从党夺取全国政权后继续保持先进性的战略高度出发,及时告诫全党要警惕党内可能滋长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和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毛泽东倡导下,党中央做出了拒腐防变的六条规定,即不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鼓掌、不准用党的领导人名字作地名、不要把中央领导同志与马恩列斯并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毛泽东号召全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并领导我们党就执政条件下加强先进性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作出了巨大努力。1950年上半年,全党开展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整风运动,重点是整顿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1951年下半年至1954年春,又进行了全党范围的整党运动,分学习、登记、审查和组织处理四个阶段,重点整顿基层组织,对党员进行一次认真的审查。1952年,整党工作与“三反”运动结合起来,查处了一批有贪污浪费行为和官僚主义现象的党员干部及少数腐化变质分子。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事业的胜利,党对于人民所负的责任的加重,党在人民中间的威信的增长,这一切,都要求党对于党员提出更高的标准”。所以,八大党章大大扩充了有关党员先进性的内容,对党员一共规定了十条义务,权利也扩充为七条。为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从1951年到1960年,先后出版了四卷《毛泽东选集》,为全党全国学习毛泽东思想提供了系统的教材。1962年,经中央批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第二版出版发行。60年代初,中央作出大规模轮训干部的决定。到1962年10月,全党参加轮训的干部达到1000万人。

当然,由于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失误,在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方一面,我们党也有过深刻的教训。1957年开展的整风运动,1963年的“四清运动”,1966年开始的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等等运动,由于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的错误,这些运动都没有取得应有的增强党的先进性的效果。

虽然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艰难曲折,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用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毛泽东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观点和实践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学说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突出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做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发展:制度建设是关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系统论述了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他提出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为如果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党的生机就要停止,就要亡党亡国。他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深刻地论述了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把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突出地强调了在执政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提出要在全党认真地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全党同志确认党只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针对党内干部队伍出现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对党的先进性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腐败现象蔓延,对党的先进性造成严重侵蚀和对改革开放事业造成巨大破坏的情况,强调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提出要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邓小平围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1980年,他重申“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 邓小平郑重提出了做合格党员的问题。他说:“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合不合乎党员的资格,合不合乎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 他强调要通过思想教育,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党员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显著的提高,党和群众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的目标。1983年,邓小平鲜明地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指明了党在新时期的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任务,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来建设党的要求。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强调,要使党“以崭新的姿态,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成为一个勇于改革、充满活力的党,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选贤任能、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工作,对保证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起到了重要作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他特别强调,“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邓小平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是在新时期国内、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形成的,他的理论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和坚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党的先进性理论更趋系统和完善:理论创新是核心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从容应对复杂局面的考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积极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新途径。

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对党的先进性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索,作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把党的先进性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以党的先进性为核心,在党的建设目标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了建设这样一个先进性的党,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的、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领导干部队伍,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努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党的十五大对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特别是江泽民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了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先进性开启了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必须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与时俱进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十多年来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坚持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执政能力是根本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提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

1、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十六大闭幕后,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核心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最重要的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理论战线、新闻战线、文艺战线、出版部门等,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扎扎实实地推动了新高潮的兴起。通过兴起学习的新高潮,全党同志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了新的成效。

2、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党中央对实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战略决策作出了全面部署。2003年2月召开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按照四中全会的部署,党中央紧紧围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以全面推进。

3、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更好地承担起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中央的一系列努力,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全面贯彻落实,对于我们党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4、要求全党牢记和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宗旨在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中深人人心,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源泉。

5、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制度建设。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带头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这对于切实发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对于在全党范围内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六大之后,党中央领导集体还进行了包括通报情况、制定工作规则、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许多改革尝试和制度创新,并多次向全党全社会通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情况,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和部署重要工作的信息,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胡锦涛向全党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号召。他要求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于部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阐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任务时指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一系列制度创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之风得以发扬,执政效率和行政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政治组织,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战胜强敌,在曲折的探索中不断奋起,始终顺应时代的要求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惟一的执政党,它在中国取得执政地位,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而且是中国人民基于历史必然性所做的自觉和自愿选择,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积极有为努力奋斗取得的丰硕成果。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固然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的先进性面临着新的历史考验。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面向未来,我们党任重道远,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估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夺取武装斗争的全面胜利,我们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提供了有力保证。从1998年1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党在70多万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集中教育活动,在全国农村1500多万基层干部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次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从新的实际出发,对经常性教育同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这一成功经验的运用。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同实现党的各个时期历史任务和基本路线紧密相连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党的先进性。当前,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中实现坚持党的先进性,从而使坚持党的先进性真正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的伟大实践,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因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实践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问题。一方面,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保持和体现自己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在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的伟大实践中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历史的空前巨大进步。这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伟大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夺取政权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医治战争创伤,全面恢复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振兴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转变的历史任务,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功地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党的先进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表明我们党不但敢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实践中,一手抓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以大无畏的精神冲破一个个禁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另一手抓住党的建设不放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纷纷失去政权、甚至亡党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勇立潮头,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真正实现了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中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良性互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前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江泽民在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同时,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措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和时代风貌,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保持党的先进性。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新的时代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保持党的先进性作过许多科学论述。经典作家们关于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的论述,对于中国共产党认识先进性、永葆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与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具有很大的不同,如何认识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需要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党情,认真思考和解决。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伟大实践中,为不断深化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向世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基本原理,结合党的建设的客观实际和党员的思想状况,创造性地提出我们党“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在战争环境下,毛泽东认为,党的先进性表现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带领全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直至夺取最后胜利。而共产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模范作用表现出来的。那么,党员的模范作用则表现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先进性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引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的先进性则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此后,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同时,也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规律与途径,其中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也留下了一些沉痛教训。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实现了对党的先进性认识上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依据时代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恢复了被“左”的错误破坏了的党的优良传统和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把发展生产力、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升到执政党的政策和实践的首位,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实践,特别是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科学回答了党领导改革建设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时代课题,凸现了党的先进性,回答了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坚持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的问题,大大地拓展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共产党面向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如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科学表述。党的先进性最终要体现在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这就决定了党必须把握并代表时代发展的要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深层的推动力,只有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才能认识并自觉推动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变革。作为社会意识的先进思想文化,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它从思想观念上为时代发展变革导引方向、开辟道路,特别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和高新科技蓬勃发展,正以强劲的势头推动着世界面貌的改变。而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通过体现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实现。这三个方面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构成了党的先进性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建立科学的先进性评价标准

江泽民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经验表明,评价一个政党是否先进,第一,必须要看它的理论基础是否具有先进性。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离开先进理论的指导,这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之一。第二,必须看其纲领是否先进。先进的纲领必然忠实地反映和符合基本国情,必然科学地揭示发展的规律,必然代表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和愿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无论是党的最低纲领,还是最高纲领,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第三,必须要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一个先进的政党,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郑重承诺除了人民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以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无论是毛泽东提出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来衡量一切政党的政策的标准,还是邓小平倡导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都是评价党的先进性科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实践标准在各个时期的运用。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用实践这一科学标准来评价党的先进性。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实践标准的最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特点,因此,我们在评价党是否具有先进性时,要学会运用这一标准。

三、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路径选择

中国共产党85年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党的事业的所有进步无一不是追求先进和创造先进的结果。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将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创新和探索先进性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快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实践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体现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贯彻到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里。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理论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和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能牢固确立这一理论的指导作用,自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维护其指导地位,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各级领导干部当前的神圣职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孜孜不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努力实践,加速它的实现过程。近年来,有的地方和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理解不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贯彻执行中左右摇摆,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很好地贯彻落实,除了各自的特殊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懂得或者不善于运用党的先进性去认识和解决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各级党委及其领导干部,是党的骨干和中坚,是地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和领导者,责任重大。只有学习和掌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才不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自觉树立大局观念,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同时,我们也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要顺利实现改革和建设目标,必须始终强调大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最重要的是必须在政治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各级领导干部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上具有特殊重要的责任,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必须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摆正地方与中央、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自觉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地方服从中央,令行禁止,坚决防止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在维护中央权威上,态度必须坚决,不能有半点含糊,更不能表里不

一、阳奉阴违。对中央的决策,表态要负责任,执行要不打折扣,确保政令畅通。在政治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工作上允许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但组织决定的事,要坚决照办,不能把个人意愿凌驾于组织之上。尤其不能以为自己职务高了,有资历、有资本了,就可以与组织讨价还价,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作为大局的一部分,扎扎实实地抓出成效,使大局不会因局部工作的滞后而受损,使集体不会因个人的失误而散乱,这是对党的先进性最好的维护。

(三)坚持科学真理,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思想纷繁杂陈。西方敌对势力对我的“西化”、“分化”,首先是从思想文化的渗透开始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这些歪理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并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当前,在我们党内,有少数同志思想困惑,说话办事不讲党性,对错误议论不制止,不批判,听之任之,甚至充当应声虫的角色,唱功好做功差,对本职工作不尽心不尽责,热衷于评头论足。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会瓦解一个领导班子团结奋斗的凝聚力,涣散人们的斗志,扰乱群众的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自觉地坚持真理,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必须泾渭分明;就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错误的言论一抬头,就及时发现和识别,进行必要的分析,批判和引导;就要敢于触及矛盾,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勇于在议论纷纷中履行职责,在错误思潮中燃亮党性的光辉,及时教育引导理论上的迷惘者、思想上的沉沦者,严惩意识形态中的捣乱者,不使之形成气候,不使党的肌体受到任何形式的影响和伤害。

(四)增强为民观念,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群众保证

党的先进性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增强群众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宗旨和最高准则,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官”之本。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能不能增强群众观念,最广泛地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其复杂性和艰巨性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增强群众观念,就要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信念,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经常地深人群众,体察民情,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帮扶措施落到实处。经常深入到贫困乡镇和特困企业,深入到农户和车间,与工人农民对话,为工人农民说话,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明白人民群众生活的艰苦,了解工业、农业发展的艰难,深知人民群众增收的艰辛,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取得了人民的支持,才能在人民群众心坎上真正保持党的先进性。

(五)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道德保证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言行一致地带头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也是一个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解决问题。联系党的历史经验、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联系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联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切实解决“人生为什么,入党做什么,掌权干什么”这一重要问题。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为国家、为民族奋不顾身地工作。有了这样的世界观和精神支柱,站得才高,眼界才宽,心胸才开阔,对个人的名利待遇等等,才能够正确处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道德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这是做“官”之本,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立业之道。领导干部要忠诚对党,立足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做到为人民服务求“真”,为“官”治世求“正”,为人行事求“信”,为公立业求“实”,突出强调从我做起,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尽心竭力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奉献,用扎实工作和实际行动真正体现出党的先进性。

(六)构建长效机制,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性建设,也是每个共产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只有将有效的全党性的集中教育活动的一时之策转化为使党员长期受教育的经常之举,将成功的基层首创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建立起保证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搞好这项“根本性建设”,解决这个“终身课题”。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需要着重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打牢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础性工程;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先进性教育的考核评估激励机制,是先进性教育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党员队伍的自我纯洁机制,从源头上确保党员的先进性;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服务机制,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也不等于将来先进。赢得先进不容易,保持先进就更难。因此保持先进性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个党员面临的终身课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一个动态过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被认可,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久的。这个长效机制,是由党章、条例、准则、决定、规定、办法、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先进性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必须始终从教育培训、把好党员进出口关、激励机制、制度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才能使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健康、持久地进行下去,永远保持先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中国军队建设历史回顾 篇五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本节内容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学习中应注意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的文章是()

A、《论联合政府》B、《论持久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形成可以追溯到()

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78年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D、中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

4、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1840一1949年中国百年历史发展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A、建立民主政治和实现工业化B、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

C、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民主D、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和实现祖国统一

6、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爱国统一战线包括的力量的共同之处是()

A、拥护共产党的领导B、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C、拥护祖国统一D、拥护四顶基本原则

8、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哪个阶段()

A、五十年代B、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D、八十年代

9、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统一战线方针反映了()

A、官僚资产阶级的消灭B、地主阶级的消灭

C、对民族资产阶级改造完成D、对个体劳动者改造完成10、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五个,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建立的,它成立于()

A、1947年B、1955年C、1958年D、1965年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成员(主席、副主席)中,中国共产党党员4名,民主党派3人。这三人当时的身份分别是宋庆龄(民革成员)、李济深(民革成员)、张澜(民盟成员)——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

类别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政务院下属机正副职

总人数421109

民主人士数21149(15个正职)

——摘自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评述》

材料二 第一届政务院组成人员民主人士名单及当时的职务、身份(均为正部长及其以上职务人员):郭沫若(副总理、文教委主任、科学院院长,无党派)、黄炎培(副总理、轻工部长、民建成员)、朱学范(邮电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成员)、章伯钧(交通部长、农工民主党成员)、李书诚(农业部长、无党派、武昌首义人员)、梁希(林垦部长、九三学社成员)、傅作义(水利部长、前国民党将领)、沈雁冰(文化部长、著名作家、无党派人士)、马叙伦(教育部长、民进成员)、李德全(卫生部长、民革成员)、史良(司法部长、著名律师、民盟成员)、何香凝(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民革成员)、胡愈之(出版总署署长、民盟马来支部主任)

——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特点,并据此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的性质

②、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及作用

维度B 能力提高

12、之所以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

A、《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B、《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C、《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D、《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 1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国家的政体不同B、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

C、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D、规定的权利、义务有详略之别 14、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B、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D、成立全国政协

1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16、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维护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18、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二、材料解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三、问答题

20、二十世纪初期和中期中国出现了两部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宪法。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异同点,并说明为什么后一部宪法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维度C 探究应用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大会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规定:“人民政协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实现革命大团结的一种最重要的具体方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它将长期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政治组织形式上的一个创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真正确立起来是在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我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建国初期,我党真诚地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推动了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记实》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站线的组织。在“文化大革命”中,全国政协因受到红卫兵的冲击,一度被迫停止活动。从政治,组织上对全国政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 材料四: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十二大报告中全面地论述了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纲领,同时也总结了我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实行多党合作的经验,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十六字方针”.―――《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并分析其作用。

②、概括建国后统一战线所走过的历程。为什么说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

1、C2、A3、C4、C5、B6、B7、C8、A9、C10、A11、参考答案:

解题提示: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分析、文字表述能力

①、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占有近一半的比例,代表了中国除反动阶级以外的一切阶级、阶层。第一届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由各党各派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

②、原因: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前国民党起义及改编人员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中作出的贡献最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不断走向胜利;中共七大制定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作出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推行统一战线政策,中国需要团结广大人民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任务

作用: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对于调动各阶层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新中国政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2、C13、B

解题提示: 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我国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权利、义务都是人民所享有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国家,而且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比1949年《共同纲领》内容规定更全面一些,这样,根本不同点只能选B,答案为B14、B

解题提示:A、B、C项均是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的举措,但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刻、意义最大,符合题意“主要举措”,故正确答案是B项,D项是1949年9月,显然时间不符

15、C

解题提示: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准确理解。新中国的建立只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胜利,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实现了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后,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本题答案为C16、A

解题提示:该题为2000年广东高考题,旨在考查对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参加国家政权中的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回答时,要注意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理解。所谓“国家政治生活”是指有关国家政权,国家事务及方针大政方面的活动。而“维护统一”不属于具体的国家生活的内容。①②③都是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作用。答案为A17、D

解题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18、C

解题提示:该题考查对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的把握。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的论断源自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所作政治报告。可从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来分析概括。B项是从旧时代的结束角度进行概括的,而D项则是从新的时代的开始而加以说明的,因而C项是标志性变化,本题答案为C19、答案要点

①、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

②、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0、参考答案:

二十世纪初期和中期中国出现的两部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宪法是指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同点:A都是宪法文献;B:都促进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C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不同点:A时间不同:1912年3月。1954年秋。B背景不同:临时约法:清朝统治已经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五计划正在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C目的不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共和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的:加强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D内容不同:P91;P107。E意义不同: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依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主义思想制定与颁布的,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没有也不可能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后天崎形,因此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借鉴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依据中国的国情制定与颁布的。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因此它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21、参考答案: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是团结各阶层人民的方式,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②、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文革”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遭到破坏。新时期,党提出了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6.中国军队建设历史回顾 篇六

⑴以王韬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主张在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是民主化思想的最初酝酿,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未能付诸于实践,是政治民主化的起步阶段。康有为等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维新时期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兴民权,在变法时期对旧的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革,可以说是政治民主化的开端.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和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国,成立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加快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⑶在清末新政中形成的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参与清政府的“新政”和保路运动;他们虽然反对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请愿立宪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加入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此后,虽然发生过两次复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历届民国政府不论封建军阀如何独占鳌头,但不少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参与了政权。

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国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认识。民族资产阶级先是追随蒋介石,参与南京国民政府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方面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专制独裁、压制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不满。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最终还是站到人民斗争的行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业。

3.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内专制独裁,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只保留着“中华民国”的外壳,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真正的民主政治.1927年国民党军阀取代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都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坚持***和反共、反人民立场,推行特务统治和保甲制度,不断丧失民心,无力实现内部的真正统一。

4.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所进行的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①中共创建时期,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政治民主化迈进了一大步。

②国民大革命时期,倡导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工农运动,与国民党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开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新纪元。③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在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苏维埃政权,于1931年冬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④抗日战争时期,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在陕甘宁边区采取“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团结了各阶层抗日力量;中共七大的《论联合政府》反映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主张。

⑤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先后参加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联合民主党派进行政治斗争,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有利于和平民主的《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内战爆发后,领导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条战线,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入孤立。在解放区建立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建立创造了条件。

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主政治进入了充分发展完善的阶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与民主协商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适用版本:

人教版,苏教版, 鲁教版,北京版,语文A版,语文S版,冀教版,沪教版,北大师大版,人教版新

版,外研版,新起点,牛津译林,华师大版,湘教版,新目标,苏科版,粤沪版,北京版,岳麓版 适用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适用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中考,高考,小升初

适用领域及关键字:

100ceping,51ceping,52ceping,ceping,xuexi,zxxx,zxjy,zk,gk,xiti,教学,教学研究,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学习,测评,测评网,学业测评, 学业测评网,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网,测试,在线测试,教育,在线教育,中考,高考,中小学,中小学学习,中小学在线学习,试题,在线试题,练习,在线练习,在线练习,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小升初复习,中考复习,高考复习,教案,学习资料,辅导资料,课外辅导资料,在线辅导资料,作文,作文辅导,文档,教学文档,真题,试卷,在线试卷,答案,解析,课题,复习资料,复习专题,专项练习,学习网,在线学习网,学科网,在线学科网,在线题库,试题库,测评卷,小学学习资料,中考学习资料,单元测试,单元复习,单元试卷,考点,模拟试题,模拟试卷,期末考试,期末试卷,期中考试,期中试卷

7.中国军队建设历史回顾 篇七

一、考点回顾, 把握考点趋势

近年来涉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考题主要有2008年广东单科中涉及《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比较, 2008年江苏单科涉及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2009年上海单科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影响, 2010年四川文综涉及归纳论证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 2011年天津文综涉及归纳民主政治完善的社会条件, 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2011年江苏单科涉及第一届政协召开的历史特征, 2011年浙江文综中涉及第一届政协召开的历史特征, 2012年广东文综涉及全国人大召开的历史条件, 2012年天津文综涉及澳门回归的历史条件, 2012年江苏单科涉及以台湾民众的返乡运动切入两岸关系, 2013年高考一改往年周年纪念等显性热点, 更关注社会发展的“长效热点”。如全国Ⅰ卷第40题, 是基于中国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所产生的纠纷, 中国强化海洋权益, 而选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关于海洋利用及近代中国海洋利用的试题。同时间接考查祖国统一问题, 为强化海洋权益中国不会退缩半步, 要求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队伍作为保障, 如果海军强大了, 那么中国的统一就有保障了。

由此可见, “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高频考点, 特别是中国政治建设中的“深化改革及健全民主政治”、“反腐倡廉”, 祖国统一中的“两岸关系”及“一国两制”, 这样考查的“热度”就会有所增强。

二、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历史“长效热点”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媒体”, 重要的事件往往通过媒体传播。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是巧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如:“人大及政协会议的召开”, 我们很容易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这一长效热点相结合。只有运用多媒体创设新情境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政治建设方面的内容。 如“祖国统一”这一问题, 必须知道目前两岸关系相关的新闻报道, 可播放相关视频, 让学生更清楚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是大势所趋, 那么高考涉及“国家统一”这一长效热点时, 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好题目, 提高做题能力。巧用多媒体最关键的一点是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现实中理解历史, 通过历史解读现实, 最终对历史有清晰的思路, 把握好高考历史中的“长效热点”。

三、分析高考命题方式,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高考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近年来新史观、新情境与“历史长效热点”相结合考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比如“祖国统一”与“两岸关系”以创设新情境的方式出现, 希望老师们高度关注, 特别是多了解时政新闻。要给学生讲述答题思路与技巧,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同时使学生掌握知识探究的方法。

四、重在课堂, 展望高考

高考中的“长效热点”并非是到高三再复习讲解, 或者是单纯地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另外,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同样涉及热点, 期中考及期末考出题的教师都会把一些长效热点作为重要考点,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进度, 特别是人民版必修一及必修二新课上完后, 教师就要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历史长效热点的讲解, 这种讲解从短期来讲是把握好期末考及学业水平考试, 从长远来讲是立足高考。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 历史中长效热点的考查突出灵活性、多样性及间接性, 例如:2013年全国Ⅱ卷41题建筑与政治的关系, 联系房产热的同时重点考查政治建设的问题, 了解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只有把握从古至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及脉络, 才能更好地答题。

总之, 高考历史“长效热点”对于课堂教学的启示很多, 特别是考题形式逐渐多样化, 重在知识点的把握及应用, 语言文字的表达具有凸显语文知识运用的特点, 材料内容与新闻报道密切相关, 强调从现实考查历史知识点, 从历史中把握现实, 重在理论知识点的构建, 答题要点更突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言简意赅、要点明确等特点, 全面把握, 从而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摘要:高考历史不回避热点, 特别是“长效热点”, 基本上每年高考题都会直接或者间接涉及, 研究高考题发现试题在必修及选修中的比例不是均匀分布, 而是有所侧重。这种“侧重”考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知识点大多属于长效热点, 在教育教学中要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考历史,长效热点,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张雪康.关于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历史复习的经验思考[J].黑河学刊, 2012 (06) .

[2]姚利民.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11) .

8.中国军队建设历史回顾 篇八

关键词:新的历史起点;全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深化平安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在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并提出“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的概念,即“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从此,“法治中国”、“平安中国”与“和谐中国”、“幸福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五位一体,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的新表述、新理念,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平安梦是重要保障。

一、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

201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就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性和如何建设平安中国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在这里把平安中国建设放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面的高度来谋划,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体现了平安,首先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科学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需要平安建设进一步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其中一条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社会和谐稳定。正如孟建柱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所说,早在1983年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到江苏苏州等地考察后,描绘了对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其中包括“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等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新期待,对平安建设有了新标准。人民群众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住行等各方面是否平安。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建设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平安中国。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这必然带来空前的社会变革,各种矛盾和问题必然就会暴露出来。目前,我国既面临着世界其他国家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又面临着由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特殊挑战,这些矛盾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如何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基本着眼点。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适应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新挑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平安中国建设的科学规划,树立“大平安”理念,在更高起点上、更高水平上着力建设实效性更强的平安中国。

二、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

既然社会和谐稳定是“平安中国”的核心要素,平安中国建设,首先必须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对涉及维权的维稳问题,首先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要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我们知道,政府维稳,百姓维权,维稳必须建立在维权基础上。公民行使自己的法定权利,维护自身利益,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过去,公民的维权行为却被一些地方政府视为不稳定因素,成了维稳对象,以维稳的名义取代了维权。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近来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告诉我们,很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还是侵害或者影响了群众利益。”如果我们地方政府把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为法律问题,再从权利义务的逻辑线索出发,从维权的角度看待突发性暴力性群体事件,不是把一切法律问题归结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再从“稳定压倒一切”出发,从维稳的角度看待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事件,就不会取截访,不会动用警力以暴制暴。2013年新进入政治局的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接任政法委书记,这意味着经历了10年后中央政法委书记退出政治局常委之列,更意味着维稳工作将步入常态化开展阶段。常规的工作,用常规办法去办,不要再动辄就“稳定压倒一切”。实际上,公众法治维权和政府依法维稳才是维稳与维权的平衡点。

三、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

信访工作是维稳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维稳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对涉法涉诉信访,要纳入法治轨道解决,让当事人切实感到依法律程序就能公正有效的解决问题。”上访是群众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的一种途径。近些年来,这种途径被老百姓当作最主要的途径。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地方政府一方面采取截访的方式来解决,另一方面不管合理访还是不合理访都予以解决,使得上访出现了“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特闹特解决”怪圈。严重的导致矛盾升级,演变为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经过艰辛努力,必须正视矛盾,积极主动化解矛盾,去争取和谐,而不是回避矛盾,一味寻求妥协,妥协也是解决矛盾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回避矛盾是不行的,要采取各种方法缓解矛盾。”正是地方政府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对头才导致上访的“怪圈”。

另外,在司法实践中,司法的判决否定了信访的决定,信访的决定否定了法院的判决,领导的批示又否定了信访和法院的决定。上访制度被异化,政府成了维稳的主力,以至于政府每年用于维稳的经费超过了军费的开支,结果,还是越维越乱。实际上,上访制度被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机关长期以来压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司法活动,司法不独立,司法没有权威,没有一个独立、权威的第三方(司法机关)定纷止争、化解矛盾。所有的矛盾最终都会集中到行政机关面前,但很多时候行政机关本身就是矛盾当事方,且行政机关的性质也决定了其不宜作为最终的裁决者。如果其作为最终的裁决者,矛盾不但得不到公正的解决,最后只能在维权与维稳的对抗中步步升级,不断激化、爆发。因此,只有通过强化司法权威,建立起独立公正的司法机关,发挥司法机关作为中立第三方解决矛盾的天然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异化的上访制度,维护社会稳定。英、美等西方国家保持了几百年来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得益于其独立、公正、权威的司法机关。

法治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对社会的稳定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比起其他方式如行政手段引起的社会震动要小得多,人们从理念上对法治比较容易形成共识。所以,依靠法律手段维稳虽不是万能的,但却是有效的。美国建国初期,移民都是从不同国家来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要统一人们的思想,只有靠法律﹑制度这些看起来是中性的东西。法律和制度当然不是万能的,却是有效的。

三、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家和万事兴。如果每个家庭都是和谐家庭,每个社区都是和谐社区,我们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可见,平安建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虽然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但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和谐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对如何发动全会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治理”即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对这“四个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四个治理”在排序上发生了变化,也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深化平安建设,既要治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治本,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系统治理”是从纵向入手,“综合治理”是从横向入手,“依法治理”是治理的重要途径,“源头治理”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产生。这是根本,就是靠法治修渠,把纠纷引到法治这个渠里,让它有序的得到解决。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决不能让那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蔓延开来,否则还有什么法治可言呢?”所以,“源头治理”要靠法治。总之,通过“四个治理”,做到标本兼治,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M].人民出版社,2012。

[2]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3。

[3]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M].人民出版社,2013。

上一篇:干部简历下一篇:班级公约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