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职业技能培

2024-08-06

山东省职业技能培(精选10篇)

1.山东省职业技能培 篇一

目 录

一、省厅文件

1、粤教继〔2009〕21号:关于开展首批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评选工作的通知(附件1: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附件2: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申请表)

2、粤教办〔2009〕110号: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9-2013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附件: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9-2013年)实施方案)

3、粤教继函〔2010〕6号:关于举办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者研修班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授牌仪式的通知(附件:1.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者研修班回执;2.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者研修班交通指南)

4、粤教继函〔2010〕7号:关于开展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的通知(附件:1.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名额分配表;2.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对象推荐表)

5、粤教继函〔2010〕17号:关于做好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工作室有关建设工作的通知(附件:

1、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工作室挂牌仪式活动安排表;

2、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工作室建设情况表)

6、粤教继函〔2010〕33号:关于对省校长教师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附件:广东省校长、教师工作室自查情况报告表)

7、关于印发《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学习工作指南的通知》(附件: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学习工作指南)

8、关于开展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考评工作的通知(附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考评表)

二、培训通知

1、关于成立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关于做好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的通知 附表1、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时间安排表 附表2、2010年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课程安排表 附表3、2010年中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课程安排表 附表4、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教学情况反馈意见表 附表5、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培训管理工作情况调查表

3、关于做好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第一阶段集中培训工作的通知4、2010年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评估办法 附件

1、第一阶段授课情况调查表 附件

2、培训管理工作情况调查表 附件

3、导师指导学员情况调查表 附件4各系培训工作评估表

5、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报到通知

6、关于举办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交流学习活动的通知 附件1交流学习活动须知

附件2: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交流学习活动回执

7、关于举办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者研修班的通知(附件: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者研修班回执)

8、关于做好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跟岗学习的通知 [附件: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安排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组)]

9、各系关于做好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跟岗学习的通知10、11、12、13、工作室主持人关于做好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跟岗学习的通知 学员关于做好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跟岗学习的通知 关于开展“我的教学风格”案例征集、评选和交流活动的通知

关于做好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第四阶段培训工作的通知(附件1: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第四阶段培训安排表;2: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第四阶段集中培训通知;3: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邀请函;4:学员考核表;5:其他表格(学员报到表、学员住宿补助签领表、学员成绩表)

三、培训方案(含第一、第二、第四阶段课表、教材和师资情况)

1、小学语文学科

2、中学语文学科

3、小学数学学科

4、高中数学学科

5、小学、初中英语学科

6、高中物理学科

7、高中化学学科

8、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学科

9、高中体育学科

10、教师工作室跟岗阶段课表(有统一格式)

四、培训实施

(一)、2010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者研修班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授牌仪式

1、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巡视员文传道的讲话稿

2、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黄忠副调研员的讲话要点

(二)、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开班

1、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开班新闻报道

2、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巡视员文传道的讲话稿

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张路副院长讲话稿

4、市县培训机构代表广州市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肖伟宁发言稿

5、市县培训机构代表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蔡虹部长发言稿

6、首批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何建芬老师发言稿

7、首批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宋文钦老师发言稿

8、学员代表王韫钰老师发言稿

9、学员代表刘巍老师发言稿

(三)、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圆满结业

1、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结业新闻报道

2、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谢小胜主任讲话稿

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曾小龙副院长讲话稿

4、市县培训结构代表广州市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肖伟宁发言稿

5、市县培训结构代表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何咏燕副主任发言稿

6、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彭娅老师发言稿

7、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代表茹清平老师发言稿

8、小学班学员代表卜理敏老师发言稿

9、中学班学员代表黎坚荣老师发言稿

五、培训课题

1、广东省2010年中小学骨干教师“三位一体”省级培训课题研究指南

2、子课题实施情况表

六、结业名单 结业学员名单

七、培训表彰

1、优秀论文名单

2、优秀学员名单

八、培训效果调查

1)、2010年广东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第一阶段学员问卷

1、小学语文学科

2、中学语文学科

3、小学数学学科

4、高中数学学科

5、小学、初中英语学科

6、高中物理学科

7、高中化学学科

8、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学科

9、高中体育学科

2)、2010年广东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第一阶段学员问卷统计

3)、2010年广东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第二、三、四阶段学员问卷

1、小学语文学科

2、中学语文学科

3、小学数学学科

4、高中数学学科

5、小学、初中英语学科

6、高中物理学科

7、高中化学学科

8、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学科

9、高中体育学科

4)、2010年广东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第二、三、四阶段学员问卷统计

九、培训总结

1、项目工作总结

2、小学语文学科

3、中学语文学科

4、小学数学学科

5、高中数学学科

6、小学、初中英语学科

7、高中物理学科

8、高中化学学科

9、小学科学、初中生物学科

10、高中体育学科

十、“三位一体”各方联系方式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各科导师组组长联系方式

2、市县培训机构联系方式

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指导的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联系方式

2.山东省职业技能培 篇二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定位高端, 体现职业教育的引领性、教育目标的前瞻性, 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体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人才培养模式思路新、人才培养过程手段全。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是指以企业和高职院校为主体, 以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前提, 通过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实现共同目标的合作组织[1~3]。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也是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矛盾、增强高职办学活力的最佳途径, 是培养有责任感、能做事、会做事、做成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平台, 近年来该模式改革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主要阵地, 众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4]。

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虽然国内众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采取了多种形式, 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在整体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在于, 校企投入不对等, 定位过低, 导致校企合作平台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1.1 校企合作企业所处技术领域不够高端

目前的校企合作企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企业也仅仅是为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些动手操作的岗位, 专业学生所获得也就是一些简单操作技能和知识, 在这样的技术领域和工作岗位很难接触到高端技术领域, 不利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 技能人才指导团队不够高端

学校安排学生实习或教师到企业锻炼, 企业所派送的指导师傅往往是操作比较的熟练的技术工人, 但熟练工人并非高端技能人才, 其离高端技能人才还具有不小的差距, 只有高端的技能人才培养团队才能较好的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1.3 先进制造类专业工学结合受专业特殊性的制约

目前现金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精确高效塑性成形技术、优质清洁表面工程新技术、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使用, 以及高精机械加工工艺等多种新工艺的应用, 企业设备越来越高端, 价值也非常昂贵, 工学结合合作企业担心实习学生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和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 不愿意提供实习岗位, 使得工学结合流于形式, 无法保证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以及技能考证的需要。

1.4 沿用传统评价体系, 无法促进工学结合的有效开展

高校中的课程一般以考试卷面分数作为教和学评价的依据, 以终结考试为主要形式, 考试内容常局限于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范围, 侧重于记忆的效果, 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常常分开, 考核评价模式带有片面性, 没有将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过程有机结合, 缺乏过程考核,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

因此, 如何定位校企合作这个平台, 如何在平台的支持下有效进行校企合作, 则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重要课题。

2 完善校企合作平台, 实现高端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 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需搭建并完善校企合作平台, 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平台、校内实训基地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 才能确保人才培养品质和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1 定位高端, 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化校企合作, 引入生产设备、典型项目、最新工艺和管理流程。校内实训推行“课程周”、“三班制”、“一体化”、“选修制”, 顶岗实习实施“双导师”、“过程监控”、“联合评价”, 实现教、学、做、工融合, 培养“首岗能胜任、转岗能适应、发展有后劲”的具有较强职业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

2.2 引进高端技术领域企业, 推进“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建设,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工场、共建创业孵化基地、共建社会服务机构、在企业建立“厂中校”、在学校建立“校中厂”等模式, 例如引进在数控专业领域的高端企业德马吉 (DMG) 机床有限有公司, 配置高端五轴数控机床, 拟在数控分院建立“校中厂”模式的“DMG数控应用中心”;与先进制造领域内的高端企业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厂中校”, 为专业学生实训和专业师资培训提供优质设备条件和环境。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政校企深度融合、高度对接, 使该平台成为绍兴市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加速机, 成为绍兴市高端技能人才培育的孵化器, 成为校内学生和企业员工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在职培训与进修的重要基地。

2.3 发挥学校优势, 服务企业, 根治“一头热”的弊病

学校要转变观念, 不能只懂得向企业索取, 包括要求企业吸纳毕业生、接纳学生实习等, 给企业感觉校企合作没有多大诚意, 结果造成只有学校热衷于校企合作, 企业对此很冷漠, 出现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要知道合作的目的是双赢, 学校也要关注和主动思考发挥自身优势, 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包括设备维护、旨在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技术改造, 让企业实实在在从校企合作中获益, 主动要求与学校合作, 彻底打破“一头热”现象[5,6]。

2.4 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 构建“身份互认、角色互换”的教师团队

通过设立合作中心、引入研究机构、引进大师工作室, 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 与企业建立三种合作模式的师资培训基地:一是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二是不同企业同类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三是特殊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如电工、车工等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交流制度, 学校对进入到企业开展一线培训教师进行奖励, 实现专业组长与车间主任、教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身份互换, 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和师资培养协议, 企业参与专业规划发展, 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校内教师深入企业, 丰富企业经历, 掌握生产一线新技术, 共同开发科技项目, 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角色互换, 达到企业和学校共赢的目的。

2.5“政、校、企”三方联动, 优化校企合作宏观环境

以地方政府为依托, 以绍兴职业培训联盟为平台, 利用政府政策导向, 与典型行业企业合作, 如德马吉、杭汽轮等,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外实训基地, 发挥学校专业领域的积极作用, 为企业切实解决技术难题, 如帮助企业改善内部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完善职工知识结构、增强企业运行活力, 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使企业真正感受到校企合作的正面作用, 提升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在专业和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2.6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工学结合有效开展

采用以能力为标准的过程性评价, 实施以实践为主、笔试为辅助的多样化评价形式, 推行授课教师、企业技术指导人员、实习同事多元考核主体, 实施以证代考等评价机制, 建立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实现学生学业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引导教师和学生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展“教”和“学”的各项活动。

3 结束语

浙江省是教育大省、教育强省,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职教育显然不等坐等机遇, 被动发展。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等进行深入的改革, 探索高职院校数控类专业技能型、实用型、应用型等企业急需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缓解数控行业人才紧缺现状, 提高数控专业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及进一步加强并完善校企合作, 共同为特色人才培养及其培养模式的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谭英芝.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看高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1) .

[2]孙永林, 许焕明.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

[3]李翠萍.关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 2011 (8) .

[4]黎志键, 梁建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机电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装备制造技术, 2011 (8) .

[5]高武.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1 (3) .

3.试论职业技能鉴定的考培分离 篇三

一、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解析

本质上,职业技能鉴定是一种考试。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将职业技能鉴定定义为,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职业技能鉴定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在我国,就是由政府授权的、独立的考核鉴定机构来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做出认证。由于这种机构在组织、职能和利益上独立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代表劳动力供需双方或社会的共同利益,在认证方式和考试技术上具有一定权威性,并且能建立一个高度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这就从组织制度和贯彻实施上保证了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的合法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在就业竞争、员工培训和人才流动方面,兼顾和协调社会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利益。第三方认证是我国人力资源质量认证和资格管理方式的一个根本性变革,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降低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成本,而且对于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质量评价系统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有重要作用。这一变革不但完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与国际通行的规则相一致,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最终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创造了条件。

二、考培分离的认识误区

1.没有区隔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职能

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和特征中,值得重点关注一个词就是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在职业技能鉴定的实际运行中,这个考核鉴定机构其实包括了两个具有从属关系的机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所,他们具有不同的功能。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拟定考核鉴定标准也就是职业技能标准、确定考核鉴定方案、命制考核鉴定试卷、审查报考者资格条件、确定考核鉴定地点(即职业技能鉴定所)、编制考务工作方案、组织考评人员实施考核鉴定、审定考核鉴定成绩、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等。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宣传、接受劳动者或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报名申请、报考者资格审查和备档材料收集整理、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申请考核鉴定、按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务方案和准备通知单提供考核鉴定条件、协助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做好考务工作、发放准考证和职业资格证书等。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该由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的很多工作往往下移给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如命题制卷、监考考评、成绩核定等,而这些都是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职业技能鉴定所既具有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下移的这些职能,同时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那当然就存在考培不分,难以有效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2.没有准确定位考评人员在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需要评价与认证的人员,即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因此,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对考评人员的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要求乃至职业道德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由于组织的考核鉴定职业多、等级多、批次多,有时候没有很好地落实好考评人员管理制度。这往往导致考评人员对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或者对谁都不负责。在考核鉴定过程中,考评人员的评价认证活动流于形式,与职业技能鑒定所之间不能形成相互监督的关系。

3.职业技能鉴定所软硬件投入与技能鉴定相关度不高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者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设立考点或者职业技能鉴定所,往往都提出了一系列与相应职业等级职业活动相匹配的软硬件要求,要落实这些软硬件,必然要有充足的经费保证。而考点或者职业技能鉴定所一般都是设立在已经具备相应能力的企事业单位,设立者想当然认为这些软硬件设备是没有成本的,或者,通过鉴定收费,可以回收成本。因此,他们认为,这些设备只能用于考核鉴定,不能用于培训教学。实际上,不论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还是营利性的企业,他们购置这么多设备,如果仅仅用作职业技能鉴定,由于鉴定收费标准偏低,不但入不敷出,而且设施设备也经常处于闲置浪费的状态,一定维持不下去。

三、解决既考又培和考培分离的主要办法

1.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所应分清角色,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应完全定位于接受政府监督、仲裁的,做政府不宜或不便做的事的,具有准政府职能的,独立于用人单位、培训单位的,对拟定考核鉴定标准也就是职业技能标准、确定考核鉴定方案、命制考核鉴定试卷、审查报考者资格条件、确定考核鉴定地点(即职业技能鉴定所)、编制考务工作方案、组织考评人员实施考核鉴定、审定考核鉴定成绩、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等负全责的事业性组织。职业技能鉴定所是经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接受劳动者职业技能鉴定报名,为鉴定活动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鉴定条件,协助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技能水平进行客观、科学、公正评价的实施场所,是职业技能鉴定的基层组织机构。从功能上讲,可把职业技能鉴定所分两类,第一类为负责接受劳动者职业技能鉴定报名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第二类为负责提供鉴定条件、协助鉴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第二类职业技能鉴定所可以承担第一类的功能。这样一来,就把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有层次和有条理地分清了,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只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就行了。

2.鼓励职业技能鉴定所充分发挥自身设施设备、师资优势,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不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所,都可以竞争性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设立单位甚至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加强督促。培训的质量可以通过受众评价、职业技能鉴定评价定期或不定期反映。对那些注重培训质量、社会反映好的职业技能鉴定所,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定期面向社会公布。

3.加强考评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考评人员工作能力与职业操守,落实好考评人员责任制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应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开展的需要,及时培训相应职业的考评人员,建立一支专兼职的考评人员队伍。考评人员培训,既要培训包括职业技能鉴定概述、考评人员管理与考核等方法性内容,更要培训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考评技术与方法等工作性内容以及职业道德等操守性内容。同时,狠抓考评人员管理。对考评人员实行聘任制、委派制、绩效考核制等,落实好考评人员的经济待遇,提高考评人员的社会地位。考评人员应负责监考、维护考场秩序、独立评分、登录成绩、总结考评、向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上传成绩、报告考评情况等。真正使考评人员成为考场的主体,成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官。

(作者单位:史术高,湖南省职业技术培训研究室;廖嫣,常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4.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心得体1 篇四

XXX

在这次学习中,我深深体会到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这次培训班,给我指明了如何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的方向和具体方法。下面我就学习职业道德建设方面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提倡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公务员职业道德以其社会示范和社会导向作用直接影响政风和社会风气。它是社会的主体性道德,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中居于首要地位。公务员是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者,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道德面貌如何,能否在各自岗位上以身作则,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孔子之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从一个侧面说明:官德和官风好且正,就会大化流行,从而变化为好的民德、民风;而官德败坏,官风不正,就会导致民德滑坡,民风败落。邓小平在谈到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时,曾引用毛泽东的话说,“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 实践也证明,社会的腐败和堕落往往是从国家官员的腐败和堕落开始的。因此,我们应该以“官德”建设带动全民的、各行各业的道德建设。

12、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是防治腐败,促成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腐败现象在全国各地滋生蔓延,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威望,对此,我们不仅要以法控权,强化吏治,而且应该从治本做起,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公务员保持廉洁的自觉性。一切腐败行为都说明腐败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从腐败动机的形成,到腐败过程的实施,都起始于对道德的背离,对良心的背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法则徒具其名。

二、要明确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任何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均有目的,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阶段目的则是根据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具体形势和任务而培养能够担当重任的、具有高尚品德与风格的、高素质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其目的来设定的。开展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使广大公务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广大公务员中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在当前,就是要着力抓好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党的宗旨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行政道德教育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三、公务员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一定要从深入群众开始,以时刻自省为思想保障。

公务员工作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肩上的

2担子不能说不重,所以公务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才是历史的推动者不言自明。公务员手中拥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如何用好这些权利就与公务员自身的修养,尤其是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无不关系。我们应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告诫,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饮水思源,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山东省职业技能培 篇五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抽到的是第三题:管理干部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

温家宝总理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座谈时谈到:国家之兴在于教育,教育之兴在于教师。教师这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的素质能力同样总要,因为它关系到如何使高等学校充分发挥校内人、财、物应有的效能和作用,更好的为高校培养人才服务。是题目中的三方面:即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第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

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它帮助我们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至少精通一门外语

与高校管理密切相关的知识,比如:写作、教育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管理科学知识,具体到工作当中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来指导管理工作。第二,就是由此引申出三类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三,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职业素养包括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

谢谢大家!

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问题:

1-作为高校管理干部,如何获取我们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山东省职业技能培 篇六

2013年全省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技术培训研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线,把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作为重点,从服务就业、人才工作和经济发展需要出发,紧密贴近企业、院校,扎实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和教学研究,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凝心聚力,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努力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和教研事业科学发展。

一、完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按照全国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注重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有关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的要求贯穿鉴定工作始终。一是做好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严格按照统一“所(站)标准、考评人员资格、命题管理、考务管理、证书管理”要求,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督,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继续推行全国“统考日”制度,组织开展全省统一鉴定工作,打造全省统一鉴定品牌,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二是坚持高端引领,进一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企业内部评价方式改革试点,依托我省现有的 19个国家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站,探索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鉴定考核方式。三是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针对院校人才培养现状,推动院校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发挥职业技能标准引领作用,研究更为适合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鉴定考核方法。四是继续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

资源市场需要,选择就业需求量大、操作技能简单易学的职业,组织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

二、强化监督管理,建立质量保证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严格规范职业资格设置,严禁擅自设置职业资格和违规鉴定行为;与市地、省属鉴定所站签订质量责任书,落实职业技能鉴定所“红黑榜”制度;继续开展示范鉴定所站质量管理评估工作,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是严格证书管理。加大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系统建设力度,推广使用空白职业资格证书管理系统,严格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三是强化考务管理,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力度,规范职业技能鉴定程序,严格考场纪律,规范考评行为,杜绝弄虚作假、考场作弊和违规评判,坚决制止职业技能鉴定中的不正之风。

三、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的培训管理,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平,规范专家选用工作流程,建立专家档案库,提高专家队伍整体水平。二是加强题库建设。加大新职业开发和命题工作力度;完成国家和省的题库开发任务;建立7个市级国家题库分库。三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推行国家在线考务管理系统和在线考试系统,加大鉴定工作智能化工作力度,完善统计指标,确保数据真实、科学、规范。四是探索改革职业技能鉴定的新模式。对国家职业标准没有的,而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和就业中急需的新职业,采取先行开发并颁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办法。

四、积极开展技工院校教研、科研活动

一是总结推广我省7个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经验,逐步在全省高级技工院校中推开。二是做好全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培训、结题鉴定工作。三是继续开展2013年全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四是做好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全省说课比赛,做好师资培训工作。五是注重把科研成果物化于鉴定教研实际,加强宣传,通过网站、杂志等形式宣传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7.山东省职业技能培 篇七

一、材料与方法

(一) 资料来源

职业院校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分析的资料来源于山东省教育厅正式公布, 经省政府批准, 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五所职业院校, 分别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临沂职业学院、枣庄职业学院。

(二) 实施方法

在山东五所职业院校中2005级和2007级学生英语成绩档案随机抽取数名, 与素质教育前后对照, 结果素质教育后学生成绩优秀率明显提高, 主要采用了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 对学生对待预习和阅读的前后不同态度作比较, 对前期水平和后期水平作对比;对学生预习能力与阅读能力做调查, 英语成绩优秀率作对比, 总结分析原因。

(三) 评价指标及意义

英语成绩80-90分以上为优秀, 70-80为优良, 60-70分为合格,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职业院校英语学科通过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 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及方法,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促进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形成。

二、结果

(一) 学生能力的形成过程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学生预习的自觉性, 确定难点、重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他们不但能主动地发现问题, 而且能主动地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学习英语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由此导致他们的成绩进步很快。

注:好、中、差等级的划分根据学生学习的自觉程度、自觉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等能力及学生自评综合数据划分而成。

(二) 从表2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后的优秀率逐渐提高, 不及格的人数由原来的8人减少到1人, 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普遍有所好转, 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浓厚, 自信心增强。

备注:Q代表全年级的人数, S代表班级的人数。

三、讨论

(一) 职业院校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因素分析

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差, 英语课的成绩更不理想。在问卷调查过程中, 主要对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考察, 总结起来造成基础差的原因有, 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大部来自农村, 农村的教师资源缺乏, 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特别是英语课教师更是寥寥无几, 山区的英语课教学几乎是停滞不前, 甚至有的学生说初中时几乎没学过英语, 面对我国的教育考试制度规定英语必考科, 学生不得不面对, 学生对英语课有抵触行为, 没有兴趣, 有的英语课成绩差, 导致被迫选择职业学校。教师在选择教材的问题上要注重理解教材的新思路、新方法, 适合学生的才是好教材, 好的教科书可以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有生机有活力, 并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鱼得水。

(二) 职业院校英语学科素质教育新思路

1.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善于用答疑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补充学生预习方面的不足, 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教学工作, 在学习中多数的学生能自觉地查找资料、辞典等途径来解决疑难问题, 主动参与教学, 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积极做好预习工作, 课堂上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由过去的识记课本变为能自觉地加深知识的难度, 而且拓宽知识面。学生已由过去盲目地、被动地听课变为有目的、主动地参与教学工作, 从学生群体的变化来看, 上课不够专心, 不善于发问的学生, 也改变了学习态度, 爱思考爱发问, 达到由被动应考转变为主动复习的目的, 学习态度的转变提高了听课效果、学习效果。

2.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里弗斯 (Rivers) 的研究表明, 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 45% , 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 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 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得到了提高, 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 训练听力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另外,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和话语结构, 母语中已有的这方面的知识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使新的交际方式和话语结构受到影响, 并且使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距离对这种知识迁移有很大的关系。在关于听力测试的问卷调查中, 近 50%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为头疼, 最感困难的是听力理解方面, 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关, 而且还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层次有关, 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部分对症下药, 采用专门适当的训练策略。并且善于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 语言知识的传授, 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 把听力理解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

3.充分利用心理因素促进英语教学。

长期以来, 传统的教学注重智力因素, 善于用升学率、分数等来进行衡量教学的质量, 忽视了心理因素, 以及其他非智力的因素。当前正处在传统的教学向现代教育过渡的时期, 尤其是心理学对学科教学的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积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知识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 使用现代电教手段进行英语教学, 可以充分发挥人机交流的优势,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其中情绪的发展变化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联系, 如果出现消极的情绪, 则可以阻碍智力水平的正常发挥, 相反, 情绪愉快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信心十足, 增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从分析心理因素的角度去组织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尝试, 特别应注重情绪的社会化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 需更加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 才能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双方的成效。

4.在英语学习习惯中的多元化评价。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天才的成长之路中都有的一个共同点, 从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和课外学习习惯两方面入手, 通过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引导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优生越来越好, 差生慢慢变好, 教师通过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评价时, 善于用不同的标准、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展现的机会, 课堂上活动的难易要根据具体情况, 因人而异, 让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在评价过程中, 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 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要求适中, 学生能够不断取得成功, 而在英语学习中的第一个哪怕不大的进步或成功也会激发起兴趣和动机, 通过多元化评价语言, 可以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 学生感觉到了自己在教师和同学心目中重要的位置, 从而找到学习自信。在整个评价活动中, 通过评价这种手段, 促使学生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评价不是目的。因此我们的评价关注的是活动的过程, 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自始至终要给以公正、客观的观点进行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职业院校英语学科素质教育;方法:对山东省五所职业院校英语学科素质教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为提高职业院校英语学科素质教育进行前瞻性探讨。结果:山东省五所职业院校英语学科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 学生的自主意识及英语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英语成绩满意。结论:山东省五所职业院校相应教学模式的转变, 进行英语学科素质教育, 使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提高。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分析

参考文献

[1]刘道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的任务和教学目的[M].课程.教材.教法, 2008.3:18.

8.山东省职业技能培 篇八

保密承诺书

**省第*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作保密级别高,敏感性强,责任重大,作为受聘参加此项工作的人员,应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严守国家秘密。该项工作需做到具体保密责任如下:

1.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透露自己命题专家的身份,不得泄漏试题和答案内容,确保不发生泄漏考题和答案等恶性事件。

2.在命题期间,不在网络计算机上编辑试卷,试卷打印成稿后应立即销毁草稿并删除电子文档(除提交的电子文档外),清空回收站,不保留副本,命题过程中的草稿等文字材料,要统一集中销毁。

3.试卷印刷、封装过程中必须至少有两人同时在工作现场,完成试卷印刷、封装前不擅自离开现场。出现的废试卷当场销毁。

4.阅卷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集中进行,杜绝将试卷带出阅卷场所。阅卷期间,上缴一切通信工具直至阅卷结束。

5.如有违反保密法规的行为发生,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承诺人:

9.山东省职业技能培 篇九

医学基本技能试题

(总分230分)

项目名称: 一般体格检查

请对新入院病人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头颈部浅表淋巴结的检查,并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

1.项目技术要求

(1)能熟练完成一般体格检查前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宜的测量方法。

(2)能熟练、规范地进行一般体格检查。

(3)能正确地使用体温计、血压计。

2.考核资源

(1)环境准备:环境整洁、舒适,室温、光线适宜或有足够的照明。

(2)物品设备:病床(或诊查床)、玻璃体温计(腋表,置于清洁容器内)、台式血压计、听诊器、纱布、记录用笔和本、盛有消毒液的容器(盛放使用过的体温计)。

(3)病人准备:标准化病人(真人)。

(4)考生自备:白色隔离衣,隔离衣不得显示考生个人信息;手表。...............................

3.操作规范要求

(1)操作前用物准备符合要求,无遗漏。

(2)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般体格检查操作。

(3)操作熟练、规范,步骤正确。

(4)测量数据准确。

(5)操作中表现出良好的爱伤观念,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及高尚医德。

4.考核时间及考试组织

(1)考试时间:不超过15分钟。考生进入考场,报告现场编号,询问是否开始,考官答“开始”启动计时;15分钟时间到,停止计时并结束考试。

10.山东省职业技能培 篇十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简称《职业病防治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高毒物品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1,2,3,4]。

1.2 评价范围及内容

对该水泥粉磨站生产项目的生产过程及相应配套生产辅助设施, 在试生产期间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进行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 并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主要评价范围包括公司的原辅料车间、水泥磨房、包装、散装车间、机修、化验室以及辅助设施。

1.3 评价方法

根据本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卫生检测、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 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 对项目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生产工艺及流程

熟料输送、卸车及储存:由汽车将熟料、石灰石、矿渣、粉煤灰石膏、混合材运输进厂, 卸至原料堆场内。铲车将其送入提升机料口进入配料库储存。

配料库底各设一个电子皮带秤, 实现上述各物料的定量均匀给料, 胶带输送机将上述配好的熟料、石膏、石灰石送入提升机内, 由提升机提升后直接喂入稳流称重仓内 (粉煤灰由气载) 。

水泥粉磨系统:熟料、石膏、及混合材料 (粉煤灰等粉状料直接入磨) 等按一定比例配好的混合料, 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稳流称重仓内经辊压机挤压后, 由提升机送入打散分级机。经打散分级机分选后的粗粉直接溜回稳流称重仓进行第2次挤压, 细粉 (<0.5 mm) 油溜槽输送入磨。

水泥储存与散装系统:水泥储存采用水泥库。库内水泥一路进入库底散装装车系统, 另一路进入胶带输送机送往水泥包装系统。

水泥包装系统:设八嘴回转式包装机, 水泥库底胶带输送机把水泥送至提升机, 再由提升机把水泥喂入振动筛、中间仓、包装机包装, 散装由汽车装车机直接装车出厂。主要水泥生产流程图见图1。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规范、各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以及本项目的生产特点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的综合情况分析, 确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 该项目产生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与噪声。粉尘包括石灰石粉尘、石膏尘、粉煤灰尘、水泥尘等。见表1。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3.1 粉尘和毒物

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5], 2013年7月24—26日在满负荷生产状况下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各操作岗位进行了现场检测, 连续采样监测3 d, 每天每个点定点检测3次;个体检测每人3次, 以检测结果最高值进行评价。该项目存在的粉尘, 主要分布在原料的上料、配料, 水泥粉磨、包装, 辅助单元的分析化验, 机修和电修岗位。

粉尘浓度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14个作业点进行了短时间接触浓度检测。其中13个作业点符合GBZ 2.1-2007标准要求, 仅散装二层皮带处粉尘短时间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见表2。对实验室使用的HCl操作台1个作业点进行了检测, 其最高浓度为2.45 (0.21~2.45) mg/m3[最高容许浓度 (MAC) 为7.5 mg/m3], 结果为合格。检测电修车的空气中Mn O2浓度, 其短时接触浓度 (CSTEL) 为0.08 mg/m3 (最高值) , 范围为0.06~0.08 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0.45mg/m3)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 为0.02 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TWA) 为0.15 mg/m3], 结果判定亦合格。

2.3.2 物理因素检测

对生产性噪声共设置了14个测量点。测量结果显示, 水泥球磨作业点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超标率为7.1%。其他13个作业点均符合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要求。见表3。

注:C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TWA—时间加权浓度;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注:Lex 8 h—8 h等效声级。

在配电室 (原料处理电气室和原科磨电气室) 操作工人的巡检位测试工频电场2个点, 检测结果分别为0.24和0.14 k V/m, 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5 k V/m) , 检测结果均符合GBZ 2.2-2007的规定要求。

2.4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4.1 总体布局

厂区总平面布置与该工业区统一规划, 做到了功能分区明确, 生产区与生活区布局合理, 道路设计合理、便捷通畅。装配车间呈东西走向分布, 其纵轴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 (北北东风) 夹角>45°, 有利于厂房内自然通风和防暑降温。

行政办公位于厂区的东南侧, 产生噪声及粉尘危害的原料车间与球磨车间分开设置, 不易产生交叉污染, 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原料车间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西南侧) 。

2.4.2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 具备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 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程度高。生产装置、辅助用室、仓储分区合理布置。

2.4.3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1) 防尘:本工程采取了车间全面通风措施, 并对主要有粉尘作业工序采用密闭机械通风除尘设施, 基本符合《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2]的要求。主要采取了以下机械通风、除尘措施:厂房采取全面自然通风, 设置天窗, 增强车间的通风换气。物料的卸料、储存与输送、原料配料、熟料的输送、储存及散装等工艺过程中都设置了脉冲袋式除尘器, 以对各点产生的含尘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全厂的除尘设施见表4。 (1) 防噪声:采用低噪声设备及隔声减振降噪、减少劳动者接触时间等措施, 降低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 (3) 防暑降温:车间实施全面自然通风, 办公室均设空调, 工人作业岗位配备风扇;夏季供应各种清凉饮料、高温茶、清凉油、藿香正气液等进行防暑降温。

2.4.4 个人防护用品

本项目为生产作业人员配备了必要的防尘、防毒和防噪声用品, 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和《个体防护用品选用规范》要求。

2.4.5 辅助用室

本项目设有工作场所办公室、更衣室和厕所、淋浴室、食堂、临时休息区、休息区等辅助用室。其配置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注:除尘器共计23台。

2.4.6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公司制定了《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委托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体检机构。2013年6月进行了全员职业健康检查, 未检出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患者。

2.4.7 职业卫生管理

该公司设有安全环保部, 兼管职业卫生管理, 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制定了《员工安全培训及考核制度》, 实行三级教育制度。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工段设置了警示牌, 在相关岗位设置洗眼器等应急设施。定期组织接毒接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及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各项制度基本得到实施。

3 讨论

3.1 评价

通过对该公司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 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卫生管理等方面基本符合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设施运行正常, 基本能满足职业卫生要求。本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等。工作场所中的短时间粉尘样品检测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病危害接触限制要求, 说明防尘措施可行有效。本项目对产噪设备采取了减振降噪、减少劳动者接触时间等措施, 对控制噪声危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球磨机房噪声强度超标, 说明需要针对产生噪声的不同原因采取噪声控制综合措施, 降低噪声强度, 确保噪声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3.2 建议

(1) 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管理, 确保正常使用。 (2) 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车间和作业场所应进一步规范职业危险标志和中文标示的设立。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时, 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卫生防护条件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并在合同中注明。 (3) 在设置公告栏中按时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 进一步加强噪声作业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对噪声超标的球磨机工作场所切实加强个体防护, 。进一步加强隔声操作室管理, 减少噪声接触机会。值得注意的是, 水泥车间电修、机修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电焊烟尘等。陈小霞[6]的研究表明, 电焊烟尘和噪声联合作用致作业人员听觉系统损伤较单纯噪声作业出现早, 发生频率高, 危害程度重。所以, 该工种作业人员的噪声接触强度虽然未超标, 但仍然应注意噪声与电焊烟尘 (尚含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等) 的联合作用效应。

摘要:目的 评价山东省某100×104t/a水泥粉磨站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项目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原料、球磨、包装车间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13.47 mg/m3, 共检测10个粉尘作业岗位, 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噪声作业点检测14个作业点, 除球磨机超标外, 其他作业点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但要加强球磨机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效果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GBZ/T 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S].

[2]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3]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4]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S].

[5]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规范[S].

上一篇: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调岗调薪与有效解雇辞退、违纪员工处理技巧20120下一篇: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