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思考课后感

2024-08-26

驻足思考课后感(共8篇)

1.驻足思考课后感 篇一

理财学课后感

这学期我选修了理财学这门选修课,因为本身是工科生,之前也没有过相关学习和了解,理财肯定是以后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就选了这门选修课,当看到选中了这门选修课时我很高兴,这样的话会对以后的生活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当我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我想大多数同学一样,有点失望,因为讲的是公司理财而不是家庭理财。但是这门课算是对于我做经济学的知识的基本普及,虽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的知识,但是通过几个周的学习,还是学到了一些知识的。

在我没上这门课之前,我认为理财就是通过自己分析和规划,对自己人生中的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让自己过得更加幸福。

对于我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经济金融方面知识的人,我在上这门课的时候,大量的新名词,新知识,新概念从向我的头脑,让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公司的股票,保险,收益,成本,又让我有点心慌,怕自己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在理财中一败涂地,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出一个简单的理财框架图。

现在总结一下我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吧。

首先,我学到了理财的重要性。我们现在还处于生活要依靠父母的状态,手里的钱全部是父母给的,虽然有时间去做一下兼职,但是挣的钱也只够买一些小东西,在我们手中钱不会节余的太多,所以目前来说,我们不可能去搞一些投资,虽然有一些同学尝试性的去炒股,但毕竟是为了给以后积累下经验,而不是获取很多的收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接触不到理财。生活中有许多同学的生活费不够花,这就是一个理财问题,我们可以把父母给我们的钱看作是收入,平常的花销是支出,怎样合理的分配收入,就是我们理财所面对的一个最低级的问题。有许多女生喜欢逛淘宝,当然这是个人爱好,也没什么,但是有些女生竟然会对此上瘾,沦为购物的奴隶,就像许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一样,无法自拔,前不久网上有条新闻还说有位女士因为痛恨自己改不掉频繁网购的习惯竟拿到剁了自己的手指,这表面上看是网购成瘾,其实还出了暴露出她不能平衡自己的收入分配。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虽然这样说有点物质化世俗化,但却是任何一个人一生中都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所以说理财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生活,首先应该学会理财。

其次是理财的必要性。我们今年都大二了,如果说是不可考研的话,两年以后就要踏入社会,要靠自己的打拼,逐渐的脱离父母的依靠,走向独立,成家立业。这将成为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次自己面对生活,首先就是解决衣食住行,这又牵涉到理财,就拿被谈论了N多年的房价问题来说吧,我们要成家立业就要有一个固定的居所,然而房价居高不下,让许多想要结婚的青年男女望而却步,这一历史重担大部分落到了男人身上,有些人调侃说要想结婚不买房首先摆平丈母娘,中国的房价是丈母娘们抬起来的。这些话有点夸张,但是却反映了现实的一部分,你可以说目前的大多数人都很拜金,但是你必须去面对它,理智的人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不理智的人让社会适应自己。房价是一座大山挡在我们面前,即使有很好的月薪,但是和房价一比就显得那么弱小和无力,对于大多数没有家庭背景的人来说,沦为房奴成为必然。我觉得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尽快摆脱房价的约束,首先当然是努力工作,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物质,以使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酬劳,然后就会有较多的节余,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将节余转化成更多的财富,我们可以去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公司发行的债券,股票,或是投资房地产等,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理财能力了。学会理财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如果把生活比作是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理财就是我们手中的地图,他能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能让我们更快的到达目的地。学会理财,幸福生活!

2.地理课后感 篇二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中国古代曾经一度闭关锁国,但随后的历史证明封闭只能导致落后,一个国家且不说文化与政治,经济是必须与其他国家有所联系的,这个联系便是贸易,贸易是联系各国最坚实的纽带。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贸易形势和贸易产品的多样化、国际贸易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变化,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要求也更高了。地理是影响经济的一大关键性因素,所以作为一个国贸的学生,选择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当我上第一节课便产生一种想法:这课选的太值了!老师风趣又专业的演说,视频、图片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极具趣味性、吸引性。本课程主要学习了“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世界能源贸易地理”、“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等主要章节,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国极具代表性的地方风貌,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老师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也向我们讲述了她在旅游时的所见所闻,这也使我萌生了许多想法,我希望将来自己也能做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不被世俗淹没,虽为生计努力工作,但也不沉沦于名利的追逐,能偶尔放开自己的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记忆中最向往的地方是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记得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里面就出现了那尊屹立在山顶的巨型耶稣像,那时我并不知道那是哪里。近期我又跑到电影院去看了两场电影《里约大冒险》和《速度与激情5》里面又不约而同的以里约为主要场景,在影片中里约的人文风貌及优美景色深深的吸引了我。不过这里的里约并非正面,它有美丽无比的海滩,也有肮脏破败的贫民窟,犯罪分子把它当做非法买卖的场所,也把它当做逃脱惩罚的保护伞。究竟里约是不是电影所表现的那样呢?我对其做了深入的了解。巴西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濒临大西洋,沿海地势较平坦,内陆多为丘陵和山地。风景优美,多游览胜地。该城市始建于1565年,曾是巴西首都。里约是全国最大金融中心;许多大企业、银行和垄断组织在此设有经理处。有许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海陆空交通发达,巴西最大港口,港湾腹宽口窄,可泊巨轮,年吞吐量3,500万吨以上。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坐落在美丽的瓜纳巴拉海湾,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主要名胜有耶稣山、面包山、尼特罗伊大桥、马拉卡纳体育场、巴西最大的公园、植物园等。里约热内卢的海滩举世闻名,其数目和延伸长度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滩72个,其中两个最有名的海滩是:科帕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最佳旅游月是每年6月和7月。世界上许多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都有狂欢节,但属巴西的规模最大,其中又是里约的狂欢节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来到里约,感受这世界级的狂欢节,因此里约也被誉为“狂欢节之都”。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巴西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对于里约我们不得不提科科瓦多山上的耶稣像。它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整体采用水泥材质,历时四年建成,也堪称是巴西最着名的地标之一,在里约市区里几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它!基座同时也是一座能够容纳150人的天主教堂。这尊雕像体积庞大,仅头部就高达3.7米,重约35.6吨;每只手重约9.1吨,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目光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表达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自峰顶远眺,轮廓独特的甜面包山,风光秀丽的伊帕内马海滩,世界上最大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繁荣的里约热内卢市景,一切尽收眼底;从山下仰望,耶稣基督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和圣洁的光环。巴西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全国有90%以上的人都笃信天主教。在教徒们看来,这座耶稣的巨型雕像,正是为普天下劳苦大众而献身的“救世主”的化身。所以这座耶稣像是里约的象征,频繁的出现在电影电视中。

里约热内卢景色优美,有着湛蓝的大海,白色的沙滩,碧绿的棕榈,苍翠的群山。因此,那里的人们常说,“天主用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而把他的第七天献给了里约。”但花费了上帝整整一天时间的里约不是一个外表美美头脑空空的木美人,在它无限旖旎的外表下,另有一种复杂在流动。里约有一千多万人口,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每天都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却从不发生宗教或种族纷争。在这里,极端贫穷和过度奢华肩并肩地存在着,贫民窟堂而皇之地盘踞在本该是富人聚集的半山腰上,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与腰缠万贯的富翁并排躺在科帕卡巴纳海滩上分享海浪、阳光和沙滩。在里约,你可以在城市里找到森林,也可以在乡村找到高楼大厦;人们不停地抱怨、示威,但是街头欢快的桑巴舞却从未停过;市长们来来去去,却无法改变这个城市。里约是无法用一个词来形容的,因为总是可以在这里找出它的反义词。这使我不禁想到了《速度与激情》中几幕的场景,那里有许多私人组织的帮派,且人手一枪,一些国际通缉犯藏身于其中,主人公们在平民窟的破烂楼屋间与警察们不断周旋,孩子都帮着大人走私贩毒。后来当两大主角抢到保险柜用车将其拖走时,所经过的都市,高楼林立,白领们工作在高级办公楼,警察局都是高科技设备,街上都是香车宝马,这样的里约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无二样。电影虽有些夸张,却也是对里约的现状有所反映。

3.小学心理课后感 篇三

11月24日我参加了小饶市一小举办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家长如何教育小学生,是一门学问,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所以家长不能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要不断的学习教育方法,这才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最佳途径,这比什么名贵补健品都要强。智力正常的孩子,所不同的就是教育环境、教育方法,这正是杰出孩子养成的沃土。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一、孩子的学习时间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不适应学习学到很晚,一坐坐很久的学习环境,你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他,这几道题40分钟做完,做完后就可以玩半个小时,半小时的诱惑对小学生来说应该是不小的吧!之后再学40分钟,再玩半小时,反正时间多的是,这样总比一坐坐几个小时却不爱学或学不进去要强!

二、家长对孩子态度

要经常鼓励孩子,切不可在孩子面前说令孩子灰心的话,如“你怎么这么笨呀!” “这么简单的题也能错” “你看***考的多好!”类似这样的话当免即免,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自觉不自觉地就想到“我为什么会怎么笨......这对孩子今后的影响是不 容忽视的.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当然不能一味地夸赞,否则小孩子会有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感觉,对今后与同学.同事相处是一大弊端,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受点委屈,在家受委屈总比在外受委屈强吧!

三、孩子的学习习惯

不要每次在孩子学习时都很严肃,很可怕的样子,让孩子畏惧进屋学习,可以将屋子布置成乐园,让孩子自己想进,而非被迫进入.在孩子学习时,40分钟内无论他干什么都不要说他,哪怕他在玩!你只需在床上(沙发上,或里他较远的地方)拿一本书看,最初只需让他感觉你不在监督他了.拿本书知识做做样子,当他走神时咳嗽一声,以示提醒.我认为以后就可以养成习惯了.四、对待孩子的马虎

马虎是学习中的一大忌,会的题做错那就是不会,这话可以这样想,但最好不要对小孩子说,他们理解不到这种程度,不妨换个语气,如”这道题既然会就要把它做对,要不然老师以为你不会呢!没准老师会以为你是一个笨小孩呢!"要抓住重点,小学生在意的是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也可以采取惩罚措施,如马虎一道题罚做5道,再马虎再罚,让他不敢马虎

有些孩子总拿马虎当借口,有时,他根本不会做这道题,可他却说成是马虎了,这样大人也就无话可说了,千万不要让他有机可乘,马虎就是不会,要证明自己会,就别马虎!

五、向孩子请教

对于孩子所学内容,你要表现的很好奇,很不解,比他还不懂,甚至要作到向他请教,让他感觉他很了不起,让他心甘情愿地给你讲解他所学内容,(以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而非让他感觉你什么都懂,只是在看着他!

对待孩子需要有耐心,当初你可以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现在只需用一半的耐心就可以.要将心比心!

4.听诗歌鉴赏课后感 篇四

学院:xxxxxxx 专业:xxx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时间飞逝原本对生活充满激情的我,现在渐渐感觉到生活的乏味。所以为了改变我的现状,在本学期我选择了优雅的诗歌鉴赏这门校选修课。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见过有人这样描写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使用的是艺术的语言。艺术语言是语言的再造和变形,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欣赏艺术语言不能停留在对日常生活中普通语言理解的层面上。艺术语言常常打破日常语言的规范,用省略、倒装、双关、倒装、谐音、对比、对仗、暗示、代指、互文、夸张等种种手法,以增加语言的容量的含义的深度,取得写意传神、奇巧新警的效果。张老师曾经说过好诗在寥寥字句中蕴涵着博大的精神内容。诗歌之美妙令人陶醉,然而穿透字句的表面,真正领略诗歌真谛,真正走进诗人的心中,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有那些传唱弥久、相隔百代的诗歌。由于写诗人与读诗人之间巨大的时空间隔,造成欣赏的困难。但是,尽管深入鉴赏诗歌十分不易却有无数人乐此不彼。正是因为鉴赏诗歌不仅能使人得到美的感受和情感的抒发,还能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文化、文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无论何时何地诗歌爱好者总是大有人在。

怎样鉴赏诗歌呢?这也是我开始上这课的一大疑问。但是随着上课的不断深入我渐渐感觉到古诗鉴赏首先重点在总体精神和风格的把握,而后才是对字句的细密分析。一旦人们对某个时代或某位作者的诗风有了总体的认识,这种认识就会反过来指导人们阅读,帮助人们尽快理解和感受诗中的意境。所以要好好的欣赏诗歌就必须了解诗歌的发展史、了解特定时期和特殊人物诗歌的总体风貌,这样对诗歌鉴赏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又有不通的理解并和诗人写作时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所以鉴赏诗歌还要认真研究每首诗歌写作时的特殊原因与诗人当时的处境。

在了解了诗歌的总体精神和基本背景后,我觉得还应该认认真真读懂诗歌的每个字句,诗歌毕竟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认真读懂每一个字十分必要,中国古诗用字十分讲究,好诗有一字不易之功、一字千金之价。古诗用字的巧妙手法很多,声韵也极讲究,因此首先要正确读出然后细细品味和学习。中学时就知道杜甫曾经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所以诗歌的意义远不在字句的表面。这就是说理解字句内里深层的意义需要一个品位的过程。对于诗歌的言外之意,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不仅正常,而且是是诗歌引人入胜的特点之一。诗歌看似小巧却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甚至神秘莫测,这正是诗歌言外之意引起的。而言外之意多数须得读者自己去体会联想方面去感知,因此联想也是读者必不可少的手段。

我曾经上网了解了现在人们怎样诗歌鉴赏,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意意象和意境懂得关系。比如《望岳》中写泰山,本意是表现诗人壮志凌云的理想;《咏梅》中的梅花是作者高洁情操的化身。诗的本意都不在意象本身,而杜甫“三吏三别”中的人物则既是意象又是作者所要言述的直接对象。意象不同于物象,同一物象可以构成完全不同的意象。例如“菊花”是物象,陶渊明诗中,菊花是孤傲清高、洁身自好的隐士化身;而在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中却是冲天拔地、所向披靡的勇士的化身。诗歌中的许多意象也是客观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的,如龙、凤、大鹏等。但是意象在多次使用达到某种共识时,就会自然地带有了“不言而喻”的内在品质。例如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菊花在多数情况下是高洁孤傲品格象征,松树则代表坚强不屈的精神等等。诗用到这些意象时,如果不是装义,就不必再加解释,直接使用既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意象毕竟还只是诗歌的表面,理解诗歌一定要透过意象深入到意境的深层次上。引人入神的的诗歌常常是因为其创造了前人笔下未曾有过的境界,使人得到一种难以言述的新奇感,而此种感觉又似乎是读者心中久藏未发的,却突然之间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找到的共鸣。由此可见,意境是由诗歌的联想而升腾的一种境界。就一首诗而言,作者与读者之间,不同读者之间,其心里感受可能完全不同,因而由诗歌引发的心中意境不同。例如,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李煜心中只是自己的些许情愁。读者深爱此诗的联想,使读者自己的心境与诗歌词融合后的产物。它完全可以超越诗歌的本身。甚至超越作者的初衷,自由地驰骋在读者心灵的感觉的天地中。

意境是意象的升华,二者有密切的关系。犹如水珠和云彩,水珠是散乱分离的,而由水珠凝聚成的云彩则蔚为壮观,云彩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而又飘忽不定、变幻莫测,这正如诗歌的意境一样深邃。读诗体会到意境,正如游览山水渐入家境一样使人感到由衷的快乐,那份惬意、那份感受别人难以共享,是每个人只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5.《绍兴地方戏曲》课后感 篇五

这个学期我选的艺术类选修课是绍兴地方戏曲,我是经管学院的,但是我对戏剧是一直挺感兴趣的,然后我就选择了这门绍兴地方戏曲的课程,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老师带我们走进绍兴的戏曲世界。老师依次给我们讲述绍兴地方戏曲的内容,然后对各类如越剧、绍剧、莲花落等剧种的起源和发展加以充分的讲述,运用PPT和视频图文并茂的讲解,绍兴戏曲诗情画意的想象令人心驰神往。倘佯在美好的剧中,感受到了绍兴地方戏曲特别是越剧的魅力。

一、下面是我通过上课和课后自己搜集的一些关于绍兴地方戏曲的资料简介:

绍兴的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唱腔丰富,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最有代表性的戏曲是越剧、绍剧、新昌高腔和莲花落。1.越剧

汉族戏曲之一,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民间剧团更有成千上万。建国后,越剧多次随周恩来总理出访各国,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用来招待外宾,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是影响最广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现在已成为风靡全国,驰誉海内外的全国性剧种。它原来是浙江嵊县农村的小戏班,也不叫越剧,后称为“越剧”。它最早称落地唱书,以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或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等。越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越剧唱词最见的句式有七字句、带冠七字句、十字句;常用的主要腔调是四工调、尺调、弦下调;唱腔的基本板式是中板,常用的还有快板、慢中板、慢板、快板、快中板、散板、连板、嚣板、清板等。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2.绍剧

中国汉族戏曲剧种。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拥有400多个剧目。绍剧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悟空戏独树一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一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电影后,发行七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曾风靡全国,声播海外。1950年定名为绍剧。

绍剧是一种古老的剧种,源出于秦腔,受到戈阳腔、赣剧、徽戏等剧种的影响,并吸收了流行于绍兴地区的余姚腔、新昌高腔以及民间戏曲的特色,逐步发展成为绍兴乱弹。新中国成立后,绍剧的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绍剧的主要唱腔有“二凡”、“三五七”。绍剧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旋律节奏急速明快,声音清脆刚劲,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现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绍剧的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题材或小说,传说中爱国的、勇于反抗的人物和故事,流传的剧目达300多个:如整理改编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火焰山》等传统剧目;新编的《于谦》、《百岁挂帅》、《葫芦案》等历史剧、故事剧;现代戏《血泪荡》、《阿Q 正传》、《血馒头》等。3.新昌高腔

调腔又名绍兴高调、新昌高腔。其出处尚存争论:一说是明代余姚腔的遗音,另一说是出自弋阳腔,或受弋阳腔影响。由于调腔长期在浙东山区活动,艺人又多来自新昌、宁海、奉化交界处的山坑冷岙,受外来影响较少,至今尚保留其固有特色,对余姚腔的探索研究有一定价值。4.绍兴莲花落

亦称莲花乐、莲花闹,是绍兴地方的一种曲艺。因演唱中间有“哩哩莲花落”之类的帮唱过门,故名。或说由唐时“散花乐”变为“莲花乐”再变为“莲花落”。因其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莲花落为群众喜闻乐见。

“莲花落”是说唱艺术,是曲艺艺术门类中的一大曲种。在这一曲种内部,还可以按地域的不同而细分,如:江西莲花落、闽东莲花落、太原莲花落、陕北莲花落、汉中莲花落、十不闲莲花落、广西零零落、山东落子等,以及本文将要专题阐述的“绍兴莲花落”。“绍兴莲花落”作为大概念“莲花落”中的一种,现今它与宁波走书、金华道情、温州鼓词被并称为浙江四大曲种。

“绍兴莲花落”的流行地域主要在绍兴、上虞、余姚、慈溪、萧山和杭州一带。因为,其说白唱词采用的是绍兴方言炼话,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其音乐唱腔朴实流畅,娓娓动听;其故事情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特别为绍兴人所喜爱,尤其是深受绍兴农村群众的钟爱。

2006年,“绍兴莲花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上课之感受

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戏曲,但是其中最为印象深刻的还是越剧,而且对越剧的各种故事掌握的程度也是最高的。越剧,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全国第二大剧种。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州(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历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称“越剧”。1953年底拍竣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当时风靡一时,在香港创造了票房记录;更为主要的是,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此片被周恩来多次用来招待各国政要和记者,被赞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国际舆论对红色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怀疑由此冰释。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亦源出自越剧唱腔。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扩大了越剧在国内外的影响,捧红了一个剧种。

越剧剧本主要取材于浪漫的爱情故事,没有特技,也没有武打场面。越剧的服装模仿二十世纪初中国浅色时髦的服饰。最著名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和《西厢记》。越剧唱腔清丽、委婉而富有抒情色彩,它的表演虚实结合,动作优雅。越剧以复杂的身体动作和脸部、眼部表情揭示人物的内心和情感,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特别是妇女的喜爱。当地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几句。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放映了很多越剧的优秀曲目,但是很遗憾,我只能记忆起那么几部剧。其中《西施断缆》印象最为深刻:

《西施断缆》主要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公元前494年),西施的故乡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夫妇和上大夫范蠡入吴为奴,受尽耻辱,养马三年后才被放回。西施与范蠡早有百年之约,久别重逢欲行婚礼,不料吴王闻西施绝色,逼令勾践献美。勾践为复国大计决定献出西施。范蠡悲愤交织,但为越国百姓免遭涂炭,忍痛割爱。痴情的西施,闻之肝肠寸断,在毁容不成后绝望投江,以死抗争,被下大夫文种救起。后她被越王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壮举所震撼,毅然决定“舍身去、别家园„„纵然今生难回还,能换个国泰民安心也甘!”高举长剑,砍断缆绳,别亲东去„„

让我们追溯一下这部剧的由来。作者于1985年先创作《西施》,经几度演出后,锲而不舍,另辟蹊径,再改写成此剧,终于成功地塑造了这个既有外表美、更有心灵美的绝代佳人西施的光辉形象。全剧在西施挥剑断缆,“扬蛾入吴关”的高潮中嘎然而止,令人回肠荡气,余味无穷。

1995年以《西施》为剧名由诸暨越剧团参加浙江省第六届戏剧节演出,获剧本奖、优秀演出奖,陈伟龙获优秀导演奖,顾达昌、胡梦桥获优秀音乐奖,罗志摩获优秀舞美奖,余芳获服装设计奖,乐队获伴奏奖,杨立本获司鼓奖。1996年,《西施》经再度修改定名《西施断缆》。由杨小青、陈伟龙导演加工排练,于12月应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顾达昌、胡梦桥获“文华音乐奖”。剧本还获“田汉戏剧文学奖”和“鲁迅文艺特别奖”。

1996年《西施断缆》发表于浙江《戏文》杂志第四期。1997年,由周柳萍主演西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

1998年,由阮逊(执笔)、吕建华、陈伟龙改编成戏曲电视连续剧,在情节上有所发展,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诸暨市人民政府、浙江剧协影视部联合拍摄,导演张志明,摄影裘康茂。陈男饰西施,梁伟平饰范蠡,程伟兵饰勾践,张伟忠饰伯嚭。

1998年由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VCD。

面对西施,我们沉默了;面对历史,我们沉默了;面对这部剧,我沉默了„„ 这部剧留给我很深很深的印象,有时候午夜梦回时也会感受到西施的痛苦和揪心,以及对这么一位弱女子的深深怜惜„„我总会想,如果没有战争,如果没有掠夺,如果没有“貌美”的西施,那么那位“平凡”的西施一定会与范蠡一起,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享受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正如黄梅戏《天仙配》唱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但是现实却让这部剧流传下来,它是属于我们的瑰宝,是我们千百年文化的沉淀,更是我们戏曲界的一朵“牡丹”。往事不可追,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中体会一些,哪怕是一丢丢的艺术气息所带来的精神食粮!

三、对绍兴地方戏曲的认识

6.驻足思考 篇六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1-03-21 作者:

“驻足思考”——是一门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快速思考,逻辑表达的实用性课程。通过两天的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迅速思考、逻辑表达的有效影响方法。该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清晰表达三原则、表达的标准格式和展现计划、衔接技术。

(一)清晰表达三原则——通过每人30秒的自我介绍,让我们领悟到了最简单的自我介绍也有着它的技巧,没有结构思路的发言,在20几个人的自我介绍结束之后,没有结构的自我介绍就是没有核心的演讲,而你的介绍早已被湮没,这也说明了:清晰、简炼、有力,才是传达主题至关重要的三大美德。

(二)仅仅清晰表达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运用更多的技巧让你的演讲更加的生动、具有说服力,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标准格式塑造专业的表达结构,六种“基本逻辑计划”快速形成合适桩子,四种“二级计划”展现丰富的表现手法:

格子游戏的制作,引出了“桩子”的概念,同时也引出了我们的标准的表达结构:宣告主题-打桩子-(停顿)-第一个桩子(开门-展开-关门)-(停顿)-第二桩子。。-(停顿)-第三个桩子。。-(停顿)-三个桩子总结-回应主题。何谓“桩子”?“标桩”即为你和听众标定道路,一旦打下三个“标桩”,听众就不会迷失方向,如时间顺序的“之前、之中、之后”、科学中的“固态、液态、气态”、数学中的“长、宽、高”。。好桩子的要求就是“对称、分离、一致 ”,让你的内容更有说服力、节奏性强、容易记忆。桩子的数量有了,那么桩子的质量呢?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六种“基本逻辑计划”来“标桩”

第一、时间计划,以时间顺序安排话题,如“以前、将来、以后”;

第二、环球计划,以地理位置或视觉区域作为其结构标桩,如“北京、上海、广州”或“耳、眼、手”;

第三、三角计划,通过方面、层面或视角的方式组织信息,其包括两种变化方式-1.透过方面或立场看待问题,2.利用当事人(讲解话题中涉及的人员),如“对单亲家庭的看法是悲哀的-感情、经济、教育三个方面”;

第四、变焦镜计划,通过视野变化而产生强烈的视觉运动,它通过同心圆带动听众:从小、中到大或相反方向,如“单词、句子、段落”或“公司、部门、个人”;

第五,钟摆计划,依据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推理:正、反、合,如“太热、太冷、刚好”或“低音、高音、中音”;

第六,收益计划,依据事务怎样让听众收益,如“试试这些新型网球袜:它们结实耐穿,缓解疲劳,并且提高成绩!”把最好的留到最后――此计划销售人员尤其适用。

如上六种基本逻辑计划是构造框架,而二级计划是通过让听众保持注意并增强主旨力度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加充分运用六种计划:

图景二级计划-引导我们将途径放入听众的头脑,用类比或实例来阐明;

正反二级计划-较为犀利,适用于通过两部分比较来构建解释的业务情形(如即刻/永不,短期/长期,最高/最低等);

骨牌二级计划-从一个事件导致或引发另一事件的角度研究话题(如人们为何追求晋升?-更高的收入、更多的责任、更大的挑战);

5W二级计划-运用标准的新闻报道技巧来叙述事件:Who/What/Where/When/Why/How。

(三)衔接技术-面对棘手的提问,我们如果只关注问题本身,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衔接技术能够在提问和回答之间形成过渡,将死题活解。此技术,可通过三A原则:

Acknowledge(认可事实感受)、Ask(询问意思事例)、Adjust(调整说法措辞);在提问和回答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能为你提供有力的沟通工具,赢得整理思路的时间,对听众的尊重得以赢得尊重,同时也可帮助我们回答“正确”的问题。Adjust环节尤其重要,它可通过6种方式实现尖锐问题的调整:1.重新定义;2.拆分;3.变消极为中型;4.升级/降级;

5.转移焦点;6.有条件的认同。如“当客户埋怨:为什么10086总打不通?!-回答:我理解您的心情,10086在某些时段的确不容易接通。。。”

7.读王荣生教授评课后感 篇七

——读王荣生教授评课后感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后,感觉上,我的教学视野开阔了另一个新的空间,一个思索很久,苦恼很久的问题: 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我的迷惘,我的彷徨,通过看着这本书一步一步揭开,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可以清晰观察的教育环境,我可以清楚地看见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是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评课精选。书中对各种有代表性的语文教学课例进行了评点和探讨。全书的每个部分各有特色,使人感身受语文教学的不同视角的解读,让我深受启发,而且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有着不同的评价,给人很多的启示。好书读起来特别的有味,而且能够带领人去深思,去探索,去思考,去评价,再深入教学的实践的融合,比较,差异。在读导言中明白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让我第一次了解观课评教的角度,因各种不同的目的而有所不同。但语文教学观课评教的习俗角度,是教学方法,着眼于教师,着眼于“怎么教”,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这使我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的另一个角度。观课评教的最直接目的,是对一堂语文课做质的评价,以判断它是好课还是讲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上讲,既可以从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先教什么、再教什么、后教什么的角度来审视,既可以侧重在教学方法,也可以侧重在教学内容。这样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平时教学的迷惘得到了一个解释,那就是: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过于看重,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我们应注重教学的技巧,还有对自己课堂的评价反思。

同时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在感受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之后,更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反思这堂课教师教了什么,进而探询、体察学生所驻留的学习经验,并考察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及程度。这样改变了很多的平常教学的中的一些不同的观评方式。王教授的这个评课要点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对于公开课,观摩课、评比课等,一般都是40分钟左右相对孤立的一堂课,学生借班,老师执教。这样的课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毕竟与普通教师的日常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公开课等所强化的一些方面,也许对日常教学并无多大价值;而孤立地观评一堂课,又极容易遮蔽日常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另一些方面。也让我理解了:如果我们在观课评教中,至今还不能树立连续性考察的意识,那么也许这一辈子都不必对“好课”抱有希望了。

曾经模范好的公开课,现在反思:那就是环境的不可比,而且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学生是动态的,教学也要因我们的环境而变化,让我更深层的体会到教学内容连续性,王荣生先生也从教学内容的“连续性”问题,提出着眼点——两个方面:第一,点与点的区隔,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与那一课的教学内容有差别;第二,点与点的内在联系,在同一个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后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前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宽、提高或加深,这样的观念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感触,那就是教学的连续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语文这个学科不是靠某一节,某一阶段来完成教学的所有任务,教学的内容内在的系统化,日积月累的效应,不在一堂课,而在每堂课完成的教学内容的连续。

在观课评教的过程中,王教授不单单给我们一个观点,一种角度,同时也给出一些思考的问题让阅读者充分的思考的空间,比如散文类课文的教学:

1、从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以散文为主导文类对不对头?如何使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与试图达成的目标一致起来?

2、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角度——以散文为主导文类给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哪些难题?如何面对这些难题?

3、从语文课程的实施的角度——语文教师在教学散文时教学内容正确吗?一篇散文作品,教学哪些内容才是合宜的?

而这些问题的提示,是给我们一个教学的思考,反思,探索的角度,让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单单是完成教学,更是引导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提出了教学迷惘之处:语文教师在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之间,普遍地存在着阻隔、矛盾乃至对立、冲突。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教学生“如何感受和鉴赏抒情散文”,但实际在教的东西是列出某篇散文写了什么景,浸透作者情感的“景”被当成似乎人人能见着的客观之物。比如教师主观上想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但实际却是把小说中的故事当成日常事件在评说、甚至猜测。教师写教案常规上是有“教学目标”的,即“想教什么”,但在一堂课后,任课教师很少有人去验证自己想教的是否真的教了。在过去的观课评教中,想教什么与在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这种考察几乎完全被忽略了,不同的观课者往往按照各自的“想法”发表各自的“意见”,往往要求(建议)任课教师体现他原本就没有想过要教的东西,而忘记了该堂课的使命本来就应该是有效地体现该教师原本想教的内容。是的,我们在教学中有太多要思考的问题,评价究竟是什么?很多时候的听课是在什么方面呢?我反思自己的听课?评课?我们时刻要审视我们自己的教学过程,教什么?如何教?等等。

看完本书,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在这里,王教授首先给我们提供了一堂好课的标准,这个标准,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标准”,兹录于此: 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

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的现实化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理想标准——语文课程课程标准的有效达成

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需要。

8.《成功需自信》课后感 篇八

《成功需自信》一课进行完毕后,我有以下体会:

首先,上课前,必须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桌面干净,只允许放与本课有关的学习用具;课本、新课堂、单子;快速阅读学习内容一遍。并把课前准备内容写在黑板上。上课伊始,简单快速处理上节课达标单的大题,简单点评:好的表扬加分,坏的批评扣分。一定要狠抓作业的落实!否则,成绩提不上去!

这节课就是一个框题,今天竟然没有处理完。有的班,探究二的材料题都没有处理,只好和达标单一块儿作为作业布置下去。环节没有进行完的原因是,对于前面基础知识部分,我展开的过于详细,又领着学生分析了一遍课本,顺便借着课本上的事例又感悟了一番,拖延了时间。总之,不应该这样教学!要高效!明天上课,我要加油!心中有时间,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分秒必争!

其次,思品解决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授课时,也要遵循这个思路,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一框题内容,一个框题下讲了几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下面又讲了哪些内容,每一段的关键句。

基础知识虽然快速点出,但要保证学生理解,不然难以进行知识迁移和拓展。对于课本上的内容,不要在理论上给学生过多地解释,而要充分发挥事例的作用,更要调动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中去感悟和体会。

最后,将课堂的教学环节认真梳理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①复习巩固环节,以问答题形式设计两道小题,提问5、6号学生,温故而知新。→预习检测,设计一道小题。

②呈现学习目标,齐读一遍。

③探究一,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看书时间,再明确或展讲答案。→反馈一,统计全对生,适当加分。→探究二,材料题,先独立思考两分钟,再讨论一分钟,然后代表展讲,教师抓住适当时机升华情感,进行德育。→达标测试

④盘点提升,画知识树,学生点评、谈收获,思想提升。

上一篇:我最喜爱的一本书600字作文下一篇:200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