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

2024-07-22

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精选8篇)

1.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 篇一

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1.下列物体能看做质点的是

()A.沿着斜面下滑的木块

B。研究斜面上的木块是下滑还是翻滚 C。电扇的叶片

D。自转中的地球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做质点

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质点

C。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中,有时可看做质点,有时则不可看做质点

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无实际意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 B。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是相同的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4.诗句“满眼**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布置作业

教材第13页问题与练习

第3页-

2.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 篇二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 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 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 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 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 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 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 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 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 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 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 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 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 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 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 教学重点。

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 案例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 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 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 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 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 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 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 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 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 引入新课, 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 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 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 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降湿。其次, 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 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 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 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 顺流航行船速快, 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 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 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 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 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 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 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 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 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 受到陆地阻挡, 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 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 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到大洋东岸时, 一部分折向高纬度, 加入极地环流, 一部分折向低纬度, 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 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 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 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 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 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 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 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 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 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 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 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摘要: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教材的编写和教师授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本文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为例, 分析了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课的教材编写顺序和学生知识储备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教学过程的展示, 论述了根据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 灵活调整教学顺序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不论是对于出版机构编写中小学教材, 还是一线教师在具体授课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上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储备,海水运动

参考文献

[1]黄显华, 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58.

[2]金祖孟, 陈自悟.地球概论[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208.

3.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 篇三

人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在3分钟内产生,如果期间尚未引起兴趣,就很有可能放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大脑对激素分泌的耐受性提高。笔者对所教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如果在每节课前3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后,学生的眼神变得明亮,表明已抓住其注意力,否则就要再想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见,设计好情景导入非常重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前常结合时事以某地区地震、卫星发射等新闻截图视频作为情景导入,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往往找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会很专心看视频,注意力集中;缺点是学生看完视频后更关心视频中的新闻事件,就新闻事件展开议论的兴趣高于对通过新闻事件展开进一步地理探究的兴趣。因此,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很快,但转移也很快。因此,高一地理课的情景导入必须要有,关键是怎么设计。笔者尝试在进行情景导入时,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把现象成因作为问题进行引入。如在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问题导入设计成“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天为什么有昼夜?”第二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第二节的问题导入是“降水的水源从哪里来?”第三节的问题导入是“地表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是“在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更加关注现象产生的原因,而非现象本身;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情景导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二、设计问题链条,增强知识联系

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的章节需要历时近三周完成,而地理学习一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上一节的内容已比较生疏,知识间容易形成断层。因此,可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以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这节知识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三个部分,完成这节知识的教学,要用6~7节课,历时3~4周。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对整节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以前两个标题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问题链:为什么同一季节天气不同,气温不同(大气受热过程)——风是怎样形成的(热力环流)——仅考虑热力环流原理,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近地面的风向是怎样的(单圈环流)——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赤道地区的风并不是来自极地(风的形成)——赤道地区的风主要来自哪里(三圈环流)——为什么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季风环流)——研究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这样设计问题链的优点在于:①利于形成学习知识的线索。问题链就是知识学习的主线,它能把课本中各个标题较好地串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变块状知识为带状知识。②利于形成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提出随着产生地理现象的条件不断叠加,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更加复杂,也更趋向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由浅到深的思维过程。③利于掌握和理解难点知识。产生实际地理现象的条件在叠加过程中,形成知识上的梯度,从而做到对难点知识的分解,分解后的难点知识再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更小了,而知识间又是递进关系,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用到前几节课的知识,可使难点知识不断熟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用板书式小结,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小结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采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小结,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活动、思维过程,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果关系式板书能清晰反映思维顺序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图1为第一章第三节的板书,它体现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导致形成黄赤交角,引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一步在地球表面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板书体现了知识间的“四层”因果关系。

文字结构式板书能构建知识网络,提炼课本内容,课上可作为小结板书,课下还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依据,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学生可以在文字结构式板书“地带性规律”(图2)里补全不同地带性的规律,以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构式板书能体现地理图形语言特点,利于图文对应,使记忆内容更加简洁。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板书(图3)体现三方面内容: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及以太阳辐射和重力为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三种水循环方式,在其影响下,对地表的干湿冷热、水资源的更新、地表物质能量的转换和输送产生了影响。▲

■endprint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人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在3分钟内产生,如果期间尚未引起兴趣,就很有可能放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大脑对激素分泌的耐受性提高。笔者对所教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如果在每节课前3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后,学生的眼神变得明亮,表明已抓住其注意力,否则就要再想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见,设计好情景导入非常重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前常结合时事以某地区地震、卫星发射等新闻截图视频作为情景导入,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往往找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会很专心看视频,注意力集中;缺点是学生看完视频后更关心视频中的新闻事件,就新闻事件展开议论的兴趣高于对通过新闻事件展开进一步地理探究的兴趣。因此,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很快,但转移也很快。因此,高一地理课的情景导入必须要有,关键是怎么设计。笔者尝试在进行情景导入时,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把现象成因作为问题进行引入。如在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问题导入设计成“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天为什么有昼夜?”第二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第二节的问题导入是“降水的水源从哪里来?”第三节的问题导入是“地表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是“在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更加关注现象产生的原因,而非现象本身;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情景导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二、设计问题链条,增强知识联系

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的章节需要历时近三周完成,而地理学习一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上一节的内容已比较生疏,知识间容易形成断层。因此,可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以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这节知识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三个部分,完成这节知识的教学,要用6~7节课,历时3~4周。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对整节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以前两个标题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问题链:为什么同一季节天气不同,气温不同(大气受热过程)——风是怎样形成的(热力环流)——仅考虑热力环流原理,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近地面的风向是怎样的(单圈环流)——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赤道地区的风并不是来自极地(风的形成)——赤道地区的风主要来自哪里(三圈环流)——为什么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季风环流)——研究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这样设计问题链的优点在于:①利于形成学习知识的线索。问题链就是知识学习的主线,它能把课本中各个标题较好地串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变块状知识为带状知识。②利于形成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提出随着产生地理现象的条件不断叠加,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更加复杂,也更趋向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由浅到深的思维过程。③利于掌握和理解难点知识。产生实际地理现象的条件在叠加过程中,形成知识上的梯度,从而做到对难点知识的分解,分解后的难点知识再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更小了,而知识间又是递进关系,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用到前几节课的知识,可使难点知识不断熟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用板书式小结,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小结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采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小结,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活动、思维过程,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果关系式板书能清晰反映思维顺序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图1为第一章第三节的板书,它体现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导致形成黄赤交角,引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一步在地球表面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板书体现了知识间的“四层”因果关系。

文字结构式板书能构建知识网络,提炼课本内容,课上可作为小结板书,课下还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依据,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学生可以在文字结构式板书“地带性规律”(图2)里补全不同地带性的规律,以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构式板书能体现地理图形语言特点,利于图文对应,使记忆内容更加简洁。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板书(图3)体现三方面内容: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及以太阳辐射和重力为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三种水循环方式,在其影响下,对地表的干湿冷热、水资源的更新、地表物质能量的转换和输送产生了影响。▲

■endprint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人对事物的兴趣往往在3分钟内产生,如果期间尚未引起兴趣,就很有可能放弃,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大脑对激素分泌的耐受性提高。笔者对所教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如果在每节课前3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主题后,学生的眼神变得明亮,表明已抓住其注意力,否则就要再想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可见,设计好情景导入非常重要。

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前常结合时事以某地区地震、卫星发射等新闻截图视频作为情景导入,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往往找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以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学生会很专心看视频,注意力集中;缺点是学生看完视频后更关心视频中的新闻事件,就新闻事件展开议论的兴趣高于对通过新闻事件展开进一步地理探究的兴趣。因此,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很快,但转移也很快。因此,高一地理课的情景导入必须要有,关键是怎么设计。笔者尝试在进行情景导入时,设计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把现象成因作为问题进行引入。如在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问题导入设计成“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天为什么有昼夜?”第二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为“风是怎样形成的?”第二节的问题导入是“降水的水源从哪里来?”第三节的问题导入是“地表不同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第一节的问题导入是“在地球表面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更加关注现象产生的原因,而非现象本身;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能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情景导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理论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

二、设计问题链条,增强知识联系

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的章节需要历时近三周完成,而地理学习一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上一节的内容已比较生疏,知识间容易形成断层。因此,可用设计问题链的方法,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以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这节知识分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三个部分,完成这节知识的教学,要用6~7节课,历时3~4周。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对整节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以前两个标题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问题链:为什么同一季节天气不同,气温不同(大气受热过程)——风是怎样形成的(热力环流)——仅考虑热力环流原理,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近地面的风向是怎样的(单圈环流)——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赤道地区的风并不是来自极地(风的形成)——赤道地区的风主要来自哪里(三圈环流)——为什么南亚、东南亚、东亚地区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风向也发生变化(季风环流)——研究大气环流的意义是什么(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这样设计问题链的优点在于:①利于形成学习知识的线索。问题链就是知识学习的主线,它能把课本中各个标题较好地串起来,使它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变块状知识为带状知识。②利于形成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提出随着产生地理现象的条件不断叠加,在做加法的过程中,使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产生的自然地理现象更加复杂,也更趋向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及由浅到深的思维过程。③利于掌握和理解难点知识。产生实际地理现象的条件在叠加过程中,形成知识上的梯度,从而做到对难点知识的分解,分解后的难点知识再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更小了,而知识间又是递进关系,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用到前几节课的知识,可使难点知识不断熟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不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用板书式小结,落实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小结可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采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小结,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活动、思维过程,体现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

因果关系式板书能清晰反映思维顺序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图1为第一章第三节的板书,它体现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导致形成黄赤交角,引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一步在地球表面形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产生实际生活中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板书体现了知识间的“四层”因果关系。

文字结构式板书能构建知识网络,提炼课本内容,课上可作为小结板书,课下还可以作为学生复习依据,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学生可以在文字结构式板书“地带性规律”(图2)里补全不同地带性的规律,以巩固所学知识。

图文结构式板书能体现地理图形语言特点,利于图文对应,使记忆内容更加简洁。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板书(图3)体现三方面内容: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内因及以太阳辐射和重力为外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三种水循环方式,在其影响下,对地表的干湿冷热、水资源的更新、地表物质能量的转换和输送产生了影响。▲

4.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 篇四

新课程地理题目更加灵活,富有新意,所以仅仅像过去那样下苦力气是不够的,还应该灵活多变,善于运用。

高考必然是新题目、新情景、新设问,但是,高考立意是地理学科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学科素养,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2、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加强图像判读应用

对于各种类型的图表,要善于总结和掌握判读的要领和分析方法

3、关注时代热点,注重知识实际运用

逐步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提升解题技能,强化表达能力

在复习阶段,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有序性、严密性加强训练,并且要把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及过程,把握事物本质特征,准确而简明地使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

5、主干理论框架下的知识构建

高中地理课程阐述的地理理论或原理主要有自然循环性原理、板块构造学说、城市与产业区位理论、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中心地理论等,包括地形地质、天气气候、水文水系、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循环性原理是自然地理的主干性理论。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的主干理论。

6、空间定位基础上的地理特征与地理过程描述

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是地理高考的考试目标与要求之一。

7、关注热会热点,尤其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凸显学科应用价值

试题取材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有哪些

★ 高中地理东南亚课件

★ 东北地区高中地理课件

★ 高中地理西亚课件

★ 高中地理必修3说课稿

★ 高中地理必修一提纲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

★ 高一化学必修1教案

★ 高一化学必修1教案设计

5.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 篇五

一、单顷选择题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震波的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

答案:B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的知识,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变化明显的地方形成了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C

3.莫霍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解析:此题考查了不连续界面的位置,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A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知识。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的上部。它和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密切。

答案:C

5.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内地核

解析: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

答案:C

6.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答案:B

7.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

解析:此题考查了软流层的位置。软流层是上地幔的一部分,但最准确的答案是C项。

答案:C

8、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D 提示:对地球内部各层的界线与厚度范围要清楚。

9、地壳和地球其他内部圈层的主要区别是

A.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大 B.地壳物质密度最小,温度最低

C.地壳的底部是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 D.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惟一能够传播横波的圈层

B 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小,温度最低;上地接上部是软流层,地壳、地幔两个圈层都能够传播横波。

10、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假如按AB位置打一口深井,那么从上至下依次是:

A.主要是花岗岩类——硅镁层——莫霍面——地幔 B.硅铝层——主要是花岗岩类——莫霍面——地幔 C.主要是玄武岩——硅镁层——古登堡面——地幔 D.硅镁层——硅铝层——莫霍面——地幔

A

AB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是硅铝层(花岗岩类)、硅镁层(玄武岩类)、莫霍面、地幔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

(3)圈层;D________,C__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E的传播速度慢,并且不能通过外核,应该是横波;F是纵波。从深度上和内部圈层的划分的图上信息可以看出:A是莫霍界面,B是古登堡界面,C是外核,D是地壳。

答案:(1)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外核(4)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12.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读图、析图的能力。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

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点评: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部分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莫霍界面的深度、地壳厚度不均的特点、软流层的位置、岩石圈的范围等。读图时要注意图上深度数值的变化。

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

(2)莫霍界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6.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 篇六

一、复习先知, 打好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是建立在自身的经验、信念、背景知识的基础上的, 即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通过这个过程, 使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能更全面完整, 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 也更能体会到学好每一门学科知识与关注生活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境, 激活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节课的导入:有一则洗发露的广告, 情境是一位女明星用了洗发露后, 来到海边, 为了展示愉悦的心情, 让阵阵海风吹拂柔顺的长发, 达到长发飘飘的效果, 那么拍摄广告的时间选择白天还是晚上?学生积极讨论并踊跃回答, “白天”、“晚上”、“都可以”, 均有学生回答。

这个情境问题是学生原来的认知结构无法获得的, 即便能回答出白天, 也无法解释其原因, 因此这给学生制造了悬念, 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参与协作, 引导会话

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作为合作者, 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另一方面作为引导者, 有效合理地引导学生协作学习, 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使学生活动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本节课的学生活动:

1.观察简易实验

用家用锡纸剪成直径20cm的圆, 然后剪成螺旋状, 中间用针穿一根线吊起来, 在锡纸下方点燃一根蜡烛。引导学生观察与讨论:锡纸是否有运动迹象?是怎样运动的?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锡纸在转动, 但不知为什么会转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时候玩风车的情景:当把风车竖起来, 风从风车对面吹过来时, 风车就转动起来了。那么锡纸在转动, 是不是锡纸底下有风往上吹呢?学生通过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分析, 举一反三得出:锡纸底下空气受热上升了。结合热胀冷缩原理, 学生得出受热处空气膨胀上升, 冷却处空气收缩下沉的空气运动规律。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2.推导环流过程

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 各小组协作完成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教师给出基础示意图 (如下图) , 引导学生从课前布置观察的两个生活现象与刚才的实验出发, 并通过一组思考题进行讨论交流完成任务。

(强调:地面受热均匀时, 等压面水平分布;受热不均时, 等压面发生变化。)

思考题:

(1) 若近地面等压面为1000Pa, 等压距为100Pa, 标出上空两个等压面上M、N所代表的数值。引导回顾初中物理知识: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2) A处受热, A处空气如何运动? (用箭头表示) 1处和3处空气密度各如何变化?那1处和3处气压值又如何变化? (3) B处受冷时, B处空气如何运动? (用箭头表示) 4处和6处空气密度各如何变化?那4处和6处气压值又如何变化? (4) 标出1、3、4、6处的气压名称, 并比较1、3、4、6处的气压值大小。

一组思考题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并逐步完成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

提问:为什么气压不是从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的呢?同学们能用生活中的地理事例来说明吗?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讨论并列举出下列事例:①吹胀一个气球, 把气球口松一点点时, 气体快速地朝外泄;②夏天站在空调房门口时, 感觉凉气从门内向外吹;③冬天在温暖的室内开窗时, 室外的冷空气向内灌。

四、归纳拓展, 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主张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的一切活动, 都要从属于“意义建构”这一中心, 都要有利于学生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小结

7.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 篇七

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既包括文字表述又包含活动系统。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教学研究上,而且应该加强对活动教学的研究,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活动系统为研究内容,介绍其理论基础,分析其内容、分类、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一、活动系统分析基础理论

1.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发展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地理活动系统的设立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内外获得直观的感知和情感体验。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开展地理活动教学,符合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现代认知主义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是现代认知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强调学习是通过认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这样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强调有意义学习过程要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活动系统一些内容恰当地运用认知同化理论中的“并列组合学习”等学习模式。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知识不能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认知主动积极获得。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活动系统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讨论和协商。建构主义理论如同新旧知识间的一座桥梁,实现新知识向内在知识的转化。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者的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见,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表现,提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活动系统的设立遵循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活动系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过多的干预和干扰。活动系统更强调师生的相对平等性,如教科书语言表述开始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手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拉近了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教师与教科书是平等的关系,实现地理情感的共鸣,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地理学习过程的热情。

2. 教育学理论

活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主要受杜威活动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和以个体经验为主是杜威活动教育的思想和主张。活动系统是一个经验改造的过程,即将新知识通过活动系统这个“桥梁”的转化成为旧的知识架构,“活动”即实践的过程,能促使学生主动倾向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调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培养社会性习惯并适应新环境,这也是杜威“从做中学”理论所倡导的学习理念。

二、活动系统内容及分类

1. 活动系统的内容

通过统计发现地理必修1教材中共有38处活动,不均匀地分布在课本各章节中。由于地理必修1主要以自然地理相关知识为基础,所以活动系统内容主要围绕自然地理相关知识展开,包括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图1)。

2. 活动系统的分类及功能

(1)读图分析类。这类活动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内容最多,占全部活动系统的50%,通常都是根据章节所学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这种类型按照题目要求学生所阅读的地图内容不同,可以将此类活动按学生阅读的图标内容不同分为六类(表1所示)。

(2)阅读思考类。这类活动占全部活动的18%,一般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分析和思考后,分析并回答问题。在所有资料中,有些内容是通过表面现象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地理知识和规律,而有些内容本身就是新的知识点。

(3)课堂讨论类。这类活动占全部活动的8%,一般是课程内容的延伸,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外无明确答案的开放性话题展开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4)绘图填表类。这类活动不仅能分析问题,而且培养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并强化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绘图填表类活动在必修1中有3项。这些活动全部都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题目相对难度偏低。

(5)实验操作类。这类活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自动手,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是基于对某一知识的学习后,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深化,在地理必修1中有3项。这些实验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但效果要明显优于简单的文字阅读。

(6)问题分析类。这类活动在地理必修1中的内容相对较少,仅有2项,占全部活动的5%,这种类型多以问题形式出现,主要是通过对所学知识与原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7)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这类活动主要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通过书籍、报刊、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介手段搜集资料,归纳总结发表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与见解,在地理必修1教科书中的内容最少,仅有1项,占全部活动类型的3%。

高中地理必修1七类活动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彼此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表述,图中大圆表示所有的活动类型。中心的小圆表述七大类活动相互重叠的内容,大圆之间是同心圆结构,它兼具各种活动的特征,这也表明教材中活动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活动有效性教学实施策略

1. 强调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活动教学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教学目标制定、内容选取、活动形式设计及组织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激发地理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从而树立正确的活动学习观,这也是地理活动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是活动教学的组织者和施教者。地理教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不仅会对活动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产生影响,也会对教学理念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地理活动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教师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也不能设置条条框框干涉太多,应通过目标的明确、情景的创设、方法的指导及疑难的解答进行宏观调控。endprint

(3)增强活动教学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活动教学仅停留在表面,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以下三个环节精心准备:难易适中且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教学开展时间的选取。

2. 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对策

(1)“读图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以图为中心或主体,同时辅助必要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读图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原因。读图、析图和解图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总结的读图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仅做简单提示,让学生独立分析总结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2)“阅读思考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教学核心是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解读,其目的是对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重点及相互关联,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活动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3)“课堂讨论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结论或背景的开放度较高,并未有统一的结论或答案。活动教学前教师通常事先布置活动任务,即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辩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诱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课堂秩序;在辩论结束后针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及时点评。

(4)“绘图填表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一般先根据学情提出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点评绘图结果,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不足,并鼓励创新活动。

(5)“问题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内容与教材地理知识关系密切,也是正文的强化训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搭建活动与正文系统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教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对正文中延伸和拓展的知识点加以说明和解释。

(6)“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是正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短文主题和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并对内容进行具体化,列出短文写作提纲,注意引导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为短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对搜集资料整理归类,按照短文写作规范撰写,对思路清晰、论据充分的优秀地理短文交流展示。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endprint

(3)增强活动教学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活动教学仅停留在表面,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以下三个环节精心准备:难易适中且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教学开展时间的选取。

2. 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对策

(1)“读图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以图为中心或主体,同时辅助必要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读图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原因。读图、析图和解图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总结的读图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仅做简单提示,让学生独立分析总结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2)“阅读思考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教学核心是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解读,其目的是对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重点及相互关联,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活动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3)“课堂讨论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结论或背景的开放度较高,并未有统一的结论或答案。活动教学前教师通常事先布置活动任务,即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辩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诱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课堂秩序;在辩论结束后针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及时点评。

(4)“绘图填表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一般先根据学情提出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点评绘图结果,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不足,并鼓励创新活动。

(5)“问题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内容与教材地理知识关系密切,也是正文的强化训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搭建活动与正文系统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教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对正文中延伸和拓展的知识点加以说明和解释。

(6)“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是正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短文主题和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并对内容进行具体化,列出短文写作提纲,注意引导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为短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对搜集资料整理归类,按照短文写作规范撰写,对思路清晰、论据充分的优秀地理短文交流展示。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5.endprint

(3)增强活动教学有效性。目前大多数活动教学仅停留在表面,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要增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以下三个环节精心准备:难易适中且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合理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教学开展时间的选取。

2. 针对不同类型活动的教学对策

(1)“读图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以图为中心或主体,同时辅助必要文字说明,让学生通过所学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进行读图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或原因。读图、析图和解图的能力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总结的读图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图中隐藏的地理信息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点评;教师仅做简单提示,让学生独立分析总结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评议。

(2)“阅读思考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教学核心是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与解读,其目的是对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先要对文字材料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引导学生了解材料重点及相互关联,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活动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3)“课堂讨论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结论或背景的开放度较高,并未有统一的结论或答案。活动教学前教师通常事先布置活动任务,即让学生围绕辩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辩论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诱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课堂秩序;在辩论结束后针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及时点评。

(4)“绘图填表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一般先根据学情提出具体要求;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最后师生共同点评绘图结果,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不足,并鼓励创新活动。

(5)“问题分析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内容与教材地理知识关系密切,也是正文的强化训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搭建活动与正文系统的关系,掌握其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这样可以检查学生对教材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对正文中延伸和拓展的知识点加以说明和解释。

(6)“资料收集短文写作类”教学策略。这类活动是正文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将短文主题和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并对内容进行具体化,列出短文写作提纲,注意引导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为短文中的论点提供依据,并帮助学生对搜集资料整理归类,按照短文写作规范撰写,对思路清晰、论据充分的优秀地理短文交流展示。

参考文献:

8.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 篇八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56分)

知识点一

市场调节

1.人类必须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组合的原因是()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 ②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人类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 ③配置的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 ④为了解决资源短缺和人类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④分别从个人的需要、资源短缺、资源短缺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原因,故应选由①②④组成的D项。③属于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不属于原因,应舍弃。

2.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有()①计划 ②市场 ③经济政策 ④远景规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基本手段只有两种,即计划和市场。

3.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A.通过市场调节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 B.市场经济具有良好的市场秩序

C.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D.只有通过市场调节,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答案:C 解析: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配置资源的,由此可见,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只涉及供需,不能完全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因,不选;B市场经济具有局限性,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市场秩序,排除;D说法错误,排除。

4.“跑步热”的兴起,使一些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赛事组织者常常面临报名者众多而参赛名额有限的困难。在解决参赛名额这一稀缺资源配置的难题时()①先到先得的排队法能缓解供求矛盾 ②随机分配的抽签法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价高者得的拍卖法违背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

④优先本地报名者的做法是采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参赛名额先到先得的排队法能及早实现供求平衡,缓解供求矛盾,体现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故①符合题意;随机分配的抽签法无法体现参赛者素质,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故②不符合题意;价高者得的拍卖法并不违背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故③错误;优先本地报名者的做法是计划手段,体现通过宏观调控配置资源,故④符合题意。

5.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分享经济”,“分享经济”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这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诞 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按照这一理解,下列事例中符合“分享经济”模式的有()①提供出行服务的滴滴快车和优步(Uber)②某超市以赊账销售的方式赊卖商品给消费者 ③以互联网众筹方式建立的营利性的茶楼或咖啡馆 ④某加盟连锁店统一经营同一品牌的商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分享经济”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而滴滴快车和优步属于将闲置的汽车用于营运,互联网众筹资金建立的营利性的茶楼或咖啡馆,属于将闲置的资金拿出来投资,符合分享经济的特点,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属于具体的经营方式,不符合分享经济特点。

知识点二

市场秩序

6.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这告诉我们()A.合理配置资源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良好的市场秩序要靠市场规则来维护 B.有了市场规则就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C.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D.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案:A 解析:B的说法是错误的,市场规则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C中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劳动生产率,而不是市场秩序。D的说法恰好相反,应是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必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7.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①价格涨落和供求变化 ②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科学的经济政策 ③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故③④正确。①②不符合题意。

8.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指出,政策制定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对照市场准入和退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等4个方面共18条标准,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进行公平审查旨在()①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②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运用价格机制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④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对照市场准入和退出、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等标准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各个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而非价格机制、经济手段,故排除②③。

9.日前,江苏省物价局对奔驰汽车垄断案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对奔驰公司罚款3.5亿元,对部分经销商罚款786.9万元。奔驰汽车的垄断行为主要违背了()A.市场准入规则 B.市场竞争规则 C.市场交易规则 D.市场调节机制 答案:B 解析: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主要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垄断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故选B。A、C不符合题意。垄断行为正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故D不选。

10.本想买双“阿迪达斯”运动鞋,没想到收到之后竟是“阿迪斯”。小王趁着一家电商网站搞促销,“抢购”了一双运动鞋。商品介绍、商品图片都是国际品牌“阿迪达斯”,拿到东西时才发现是“山寨货”。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该电商网站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市场准入规则 B.规范市场秩序要不断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C.完善市场规则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市场秩序 D.我国要加快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电商诚信缺失,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故D符合题意。诚信属于市场交易规则,故A不选。材料所说的问题本身就是由市场调节引起的,故单靠市场调节机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B不选。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故C说法错误。

11.2016年2月14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游客在哈尔滨吃鱼被宰上万元的消息,在节后上班第一天,刷爆了网络。一位自称来自江苏常州、名叫陈岩的网友发微博说,春节去哈尔滨过年,被导游带去一家叫“北岸野生渔村”的饭店,两桌吃了1万多块钱。2016年2月17日,天价鱼酒店被停业整顿,此事还在进一步调查中。这说明()①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的必然结果 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对市场调节中带来的不法行为进行查处 ③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作用,大肆宣传曝光此事件 ④全体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增强法律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题目中,出现天价鱼的情况,说明了市场调节有自身的缺陷,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对市场调节中带来的不法行为进行查处,作为消费者而言,需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故②④入选。其他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

知识点三

市场失灵

12.2016年8月19日,中了电信诈骗圈套的大学生徐玉玉不幸离世。因接连发生的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继而发生离世惨剧,让近年来已然泛滥的电信诈骗,被推至聚光灯下。矛头所向,靶心之一,是诈骗者常用的170/171号段,以及其背后的虚拟运营商。电信诈骗泛滥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①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②政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③单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 ④公众的隐私权没有得到切实的保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电信诈骗泛滥这种情况出现是单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的体现,也是因为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公众的隐私权没有得到切实的保护,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不是电信诈骗泛滥的原因,①不选;②是解决电信诈骗泛滥的措施,而不是其出现的原因,应排除。

13.经济学中的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情况。该模型 认为,造成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总是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这常常会导致实际的产能过剩或不足。这反映出()A.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B.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C.市场调节的资源配置效率通常不高

D.市场规律在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领域失灵 答案:A 解析:题中强调根据上一期的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产量,说明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而不是自发性,自发性强调为获利而不择手段,故排除B,而A入选;C观点错误,市场调节的资源配置效率非常高,当然市场调节也有局限性,故排除;D观点错误,市场规律在所有商品领域都存在,故排除。

14.现在全球都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遵循基本的规律,要注意克服技术瓶颈、市场瓶颈、产业链瓶颈和政府的短期行为。一哄而上、过度重复建设的行为()①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弊端 ②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③会导致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④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一哄而上、过度重复建设,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反映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这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导致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①②③正确。④干肢不符,应舍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满分44分)15.(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耕者有其田,这是所有农民的愿望。2016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村土改迎来“三权分置”时代,这也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铁打的承包权,流水的经营权”成了眼下农村土地改革现状。

某市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农村土改“三权分置”试点。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障了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答案: ①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②市场具有自发性的弊端,良好的市场秩序要靠市场规则来维护,因此,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的原则;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按照有偿原则转让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积极性;④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集中,有利于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在分析说明时,首先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知识限定是“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一个是设问的指向有两个,即为什么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和流转时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因此可以从市场配置资源的角度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说明为啥要引导;可以从市场调节弊端的角度和分配制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16.(20分)某校高三(4)班学生在政治课上就社会广泛关注的诚信问题开展讨论。小敏同学说,有条关于皮鞋的“前世今生”的短信:“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果冻,酿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皮鞋很忙„„”当诚信的血 液在利益的经营中断流,无异于企业的基本良知远去。

小花同学说,三鹿奶粉因三聚氰胺而倒下、双汇因瘦肉精事件而陷入困局等事例表明,任何欺骗消费者,漠视消费者权益的企业,都会遭到市场无情的惩罚。

政治教师牛老师总结说,真正的企业家和投机钻营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企业家身上流淌着诚信的血液。

假如你是该班一名同学并参与了上述讨论,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同学们的发言涉及市场调节的什么弊端?这会导致什么后果?

(2)诚信在企业发展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应对企业诚信缺失问题?

答案:(1)材料中同学们的观点涉及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会导致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甚至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等后果。

(2)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诚信是企业逐步壮大、长久发展的基石,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②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要切实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上一篇:送给爱人的情人节祝福语短信下一篇:大学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