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的反义词

2024-07-05

怀疑的反义词(精选11篇)

1.怀疑的反义词 篇一

从“穷二代”到“官一代”,狄青的前半生是典型的“励志哥”,可是 ,他的快速升迁,却让朝廷上的一大帮人开始羡慕嫉妒恨。于是,这些人想方设法地找他的茬儿。

狄青刚升 为枢密副 使时, 恰巧宋仁宗得了一场大病,虽然后来慢慢康复了,但有大臣却上书说, 皇上之所以生病, 就是因为有人图谋不轨, 这是老天爷发出的警告, 如果皇上不赶紧把恶人除掉,大难将至。挑不出人毛病,就拿老天爷做文章,哄三岁小孩呢?

大名人欧阳修也向宋仁宗上书, 可是狄青一向受人爱戴,实在没做什么恶事,怎么写呢? 干脆把发大水的责任推到他身上, 便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意思是:今年某地发大水,就是老天爷不满 狄青出任 枢密副使。这理由编得真恶俗,让人都不敢相信居然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之口。

就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文彥博也请求罢免狄青,理由是:此人手握兵权,说不定啥时就会造反, 完全就是个假设句嘛, 不管你如何表现, 反正就是怀疑定你了。这话说得太没水准了,让人怀疑他这个宰相是如何当上的。

反正,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狄青,天天都有狗仔队在他家门口蹲着,一有风吹草动就大做文章,就连他家的小狗都能天天上娱乐版头条。

有一次, 狄青家晚上焚烧纸钱祭奠祖先, 有人看见火光就连 夜报告给 了开封府。府吏一听,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到狄家, 打敌人都没见动作这么迅速。结果,等他们到时,那点星星之火早不见踪影了。但是,第二天城中就传得沸沸扬扬 ,说狄青家晚上有怪光冲天 ,这是不祥之兆啊!

京城发大水, 狄青家的房子被淹, 一大家子人总不能住在水里吧? 没办法,只得暂时住到地势比较高的相国寺。到了寺里,狄青忍不住跪在大殿上拜佛, 求佛祖保佑大水早日退去, 一大家子人也好早日搬回家安居乐 业。这个再正常不过的举 动 ,又有人大肆造谣, 说他要夺取皇位。

谣言听多了, 宋仁宗也开始半信半疑,再说了,这帮大臣天天这么八卦, 何时是个头? 索性罢免了狄青枢密副使一职, 让他离开京城这是非之地,到陈州养老去吧。

就算远离京城, 也交了兵权,依然不得安宁。每过半个月, 朝廷就会派人上门看看,看狄青到底在干什么,还美其名曰抚问。狄青被整得惶惶不可终日, 一看朝廷使者上门,就“迟疑数日”。

面对朝廷的怀疑, 众人的猜忌, 狄青真是又生气又郁闷,心理压力巨大,但他无可奈何呀, 被敌人包围尚可挥刀英勇突围, 但被口舌包围,浑身有劲也使不上啊! 最终,他因为着急上火,嘴上长了个毒疮,暴病而亡,年仅50岁。一代名将,没有在战场上马革裹尸, 却活活被怀疑给一刀刀凌迟处死。

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手拿刀箭的敌人, 而是众多胡说八道的嘴。

2.怀疑的近义词 篇二

怀疑造句

1、我爱你,对此你有怀疑吗?

2、她的解释消除了我的怀疑。

3、谁也不怀疑他适于担任这一职务。

4、我从不怀疑你的,我肯定你会给我带来这笔钱的。

5、我对他的动机表示怀疑。

6、我怀疑他可能从未投过我的票。

7、但我对此表示怀疑。

8、在见到他之前我就对此毫不怀疑。

9、他暗示了他对她能力的怀疑。

10、我表示怀疑。

11、最糟糕的是,他们怀疑自己。

12、怀疑我?

13、我们怀疑而且担心这不是真的,我们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性质的最基本的观念并不是真的,但是我们的思想使它们在我们的经历中成为事实。

14、如果你还有任何问题或怀疑,请利用这些。

15、我们有超过100个信息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错误。如果你只有一个信息源可以信任,你就决不会产生怀疑。

16、但是他正在向那些购物者头脑中散播怀疑和愤怒的种子.

17、我有得过猪流感的家人和朋友,虽然我怀疑是否他们出现在统计数据中。

18、在看到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流血方式之后,你怎么还能怀疑他的爱呢?

19、我们可以怀疑,但她知道这事确实发生过。

20、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这一最不可辩驳的事物之外,还有什么是不能被怀疑的?

21、怀疑是敌人,追赶它,消灭它。

22、但我怀疑中国是否了解这种方式。

3.论怀疑论哲学和怀疑 篇三

论怀疑论哲学和怀疑

怀疑论是哲学史上具有一定消极影响的哲学形态,其根源就在于它的理论思维方式,即相对主义和全面否定.然而,怀疑论仍处在人类认识发展的`逻辑中,在认识史上具有积极作用.它是认识达到辩证统一和深化的重要环节,其原因就在于怀疑论包含怀疑这一认识环节.认识论意义上的怀疑是对怀疑论哲学合理性的继承,是认识主体积极的思维倾向.

作 者:刘祖云 LIU Zu-yun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刊 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4)分类号:B0关键词:怀疑论 思维特征 历史作用 怀疑

4.关于怀疑的名言警句 篇四

1、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2、怀疑的眼睛就像猫头鹰的眼睛一样,要在黑暗中才能看见,光明反而可以使它失去视力。——约卡伊•莫尔

3、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

4、怀疑是知识的钥匙。——萨迪

5、怀疑是无限的探求。——苏格拉底

6、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朱熹

7、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大家都以为不成问题的问题投以怀疑和探索的眼光。——赵盒珊

8、对明天的认识的唯一限度,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怀疑。——罗斯福

9、怀疑并非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种要素。——罗曼•罗兰

10、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真理寻求者,在你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个时期,要对一切事物都尽量怀疑。——笛卡尔

11、伟大的灵魂是向往怀疑的。——尼采

12、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那就是我对人类最高的自我肯定活动的公式。——尼采

13、信仰与怀疑相辅相成,没有怀疑就没有真正的信仰。——海塞

14、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司马迁

15、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萧伯纳

16、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爱因斯坦

关于观察的名言

1、科学并不从广泛的假设出发,而是从观察或实验所发现的特殊事实出发。——罗素

2、使人获得智慧的不是岁月,而是观察。——普卜利利乌斯•绪儒斯

3、我们要给自己的热心找一个不可分离的伴侣,这个伴侣就是严格地观察。——巴斯德

4、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5、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使我们的推理受到实践的检验,除了通过实验和观察的自然道路去寻求真理之外,别无它途。——拉瓦锡

6、出人头地不是从人群中“跳出来”,而是循着观察、比较和研究的道路走出来。——高尔基

7、仔细观察是一切伟大成就的一个因素。——斯宾塞

8、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达尔文

9、新知识常常起源于研究过程中某种意外的观察或机遇现象。——贝弗里奇

10、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鲍波尔

11、统治愈完全愈好,观察愈普遍愈好。——笛卡尔

12、重要的是,要能够对一种现象作多方面的观察,要是看到理想的一面,而未能顾及现实的一面,不能使我们的幸福诞生。我们是否都能培养更深远的眼光,看得更透彻、更开阔呢?——松下幸之助

13、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14、瞬间的洞察力,其价值有时相当于毕生的经验。——霍姆斯

15、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要从理智的发明与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爱因斯坦

5.怀疑的反义词 篇五

关键词:悟净出世,中岛敦,怀疑主义,自我

一、引言

中岛敦1909年5月出生于日本东京,1942年4月病逝, 同年7月《悟净出世》以单行本形式发表。中岛敦的祖父庆太郎和父亲田人都是汉学家,因此他从小便接触中国的四书五经,在家庭的汉文学的熏陶下,造就了他极高的汉学修养。 与此同时,中岛还学习过拉丁语,希腊语等语种,不仅喜欢读列子,庄子等汉文学作品,还翻阅了德语等其他语种的文学作品,在他创作的诗歌《遍历》中出现了中国和西方的思想家、文学家等人物。小说《悟净出世》里悟净迷茫出行中所见到的妖怪,其大部分妖魔可以从中 • 西方文学作品中找到。饱受哮喘折磨的中岛正式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也不是很多。

二、小说《悟净出世》

《悟净出世》中以悟净的视角,仔细记述了悟净见到三藏法师一行之前,为了寻找答案,怀揣疑问四处游访贤人的过程,整个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悟净的心灵上的苦恼。住在流沙河里的悟净,因为吃了9个僧侣,所以具有原罪意识,曾经有“云霄殿卷帘大将”的官吏,如今变成“异常的存在”。

怀疑自己身心有疾病的悟净,访问医术高明者或会算挂的老鱼妖怪,但是被回答说没有治疗的办法。其后悟净进行曲折的探寻,但是仍然找不到答案。途中遇到了乞丐,无肠公子,蒲衣子,斑衣鳜婆,女偊氏等贤人,一一向他们询问自己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答案,有的时候还会遇到险情。 悟净越是找不到答案越是苦恼。

旅途中身心疲惫的悟净倒在路边,不知不觉睡着了。悟净做了观音菩萨的梦,观音菩萨在梦里告诉悟净,等到秋天到,会遇见三藏法师一行。睁开眼睛,原来是梦。但是到了秋天,果真如梦中指点,悟净见到了三藏法师一行,悟净成为为他们的一个成员,但是悟净依然怀揣苦恼之心,随着新的队伍开始新的旅途。

三、怀疑主义思想的根源

文章中贯穿悟净的怀疑主义,这与作者的身世和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缺乏母性爱与体质虚弱使中岛时常怀疑自己的才能和体质。中岛敦自小丧母,中岛敦2岁的时候父母离异, 中岛生活在崎玉县的祖父母家中,而当年4月父亲转勤到关西地区的奈良县。三岁的时候,祖父去世,中岛搬到父亲所在的奈良县上学。后来跟着父亲转展到了静冈县,乃至朝鲜京城。6岁时,迎来了第一任继母,然而15岁时继母死亡,留下刚出生没几天的妹妹澄子。16岁时迎接第二任继母, 中岛敦20岁开始哮喘发作,之后一直没有治愈。还经历了妹妹木子的死。24岁中岛与桥本氏的三女结婚,25岁得子。 29岁长女出生后第三天便夭折。31岁时哮喘变得严重,32岁的时候哮喘变得更加严重,乃至一周只能工作一至两天。 中岛敦怀着试试看的心态,33岁(1941年6月)去了南洋, 但是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恶化。第二年不得不以“心脏性哮喘”为由回国。回国后不久,于1942年12月因哮喘病死亡。 如上所述,亲人的反复离世,与病魔的折磨,使中岛饱受辛苦,即使到了热带南洋也没有缓解自己的病情。在中岛一生中,身心和精神上的病痛加剧了中岛的怀疑主义思想。

四、怀疑主义精神的表现

《悟净出世》中的所有妖怪中,只有悟净一个妖怪胆子小,脆弱。怀疑自己有病的悟净,正如小说中写道“实际上他有疾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悟净完全不知道。”认为这是对中岛的活生生的写照。中岛的病情总是不好,而且没有解决的方法,脆弱的中岛因此感到困惑。中岛通过悟净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作品《悟净出世》 中悟净为了治愈病魔,挺身到处游历。最初见到了黑柳道人, 它是个鱼面人身的魔法师,魔法师告诉悟净,他得的是“因果关系”类型的疾病,通常是妖怪吃人之后出现的,小说开头部分记述了悟净吃了9个僧侣的内容。魔法师解释说,这种病不能从容地接受现状,总是怀疑,碰到任何事情,见到任何东西都会说“为什么”。正如小林奈绪美所言,悟净的旅行是“寻找自己”的旅行。悟净的整个寻找仙人的过程是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

五、结语

6.论怀疑对于信仰的意义 篇六

论怀疑对于信仰的意义

怀疑与信仰体现的是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二者有着完全相反的心理倾向,是不能相互包容的,信仰了就不应有怀疑,一旦有了怀疑,信仰也就开始动摇了.但信仰又离不开怀疑,无怀疑的信仰是盲目的,虚伪的,也是脆弱的.真信仰必经怀疑的洗礼.怀疑在信仰确立、转变、升华的关键环节始终起着扭转乾坤的`作用,并以信仰为最终的目的和归宿.

作 者:姜爱华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1刊 名:党政干部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FOR PARTY AND ADMINISTRATIVE CADRES年,卷(期):2002“”(8)分类号:B017关键词:怀疑 信仰 可信 确信

7.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篇七

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

卢新宁2012年7月1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毕业典礼,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卢新宁作为北大中文系84届的大师姐,出席了典礼,并作了题为《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的演讲。在演讲中,卢新宁不仅对他们当初在北大中文系生活的缅怀,更对现在的大学学子提出了真诚告诫。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在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做一段将理想“变现”的过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份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的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二十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二十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肮脏的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干净,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很多中文系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的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说的,有的是人才却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的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8.怀疑的反义词 篇八

柯林武德在其历史哲学名著《历史的观念》一书中, 首次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著名命题。并且他认为, 人们可以通过行为认识到其背后的思想, 推而广之,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行为得知其背后的思想。

他是这么看待思想的: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第221页)

2.“一个历史过程则是各种思想的过程。” (第245页)

3.“除了思想之外,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有历史。” (第344页) [1]

他是这么看待行动的:

1.“可以由发现一个事件的外部开始, 但决不能在那里结束”。 (第242页)

2.“对于史家而言, 忽略历史事件是不被赞许的, 因为没有事件, 就无从探究事件内部的思想。其深层意义是, 史家真正关心的乃是构成事件内部的那些思想”。 (第247页) [2]

由此, 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式子, 柯林武德认为:行动——>思想;进而, 历史事件——>历史思想, 其中“行动——>思想”是其基础和核心,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可以相互对应的关系。但是, 笔者认为事实上两者关系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 行动背后不一定是受思想支配的, 思想是通过理性思考所具有的。我们基本上可以认可的是所有行动的背后都有想法 (idea) 的支撑, 而想法 (idea) 与思想 (thinking) 的关系是想法包含思想, 思想包含于想法。在想法中, 除了思想, 还有情绪、利益、欲望、冲动等诸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下的结论应该是行动有可能反映思想。其次, 思想也不一定是会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 原因还是想法 (idea) 的外延包含了思想 (thinking) 。虽说“诚于中, 行于外”, 但是行动背后的动因可能只是想法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的排列组合, 而且思想完全有可能置身于这种排列组合之外。因此, 在此过程中, 思想有可能永远被湮没。总而言之, 通过简单的逻辑常识, 我们可以知道, 行为和思想之间的关系并非像柯林武德想的那样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由此, 笔者认为应当拆除这种主观的联系, 所以历史学的基础工作应当是针对现象本身的工作。

“行动 ——>思想”的历史学研究路线, 是历史研究的常规思路, 这种路线总认为历史总是形形色色思想的结果。事实上我们已经获知, 每个历史行为背后可能都存在着诸多的因素, 这种因素有可能是非理性的, 抑或者是偶然的。因此在研究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 必须慎重的考虑这些非理性的、偶然的因素, 否则一时的疏忽便会使辛苦建立的原本就是真的历史模型更加失真了。但是, 基于常规历史研究模型的失效, 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历史研究思路。通过以上的分析, 笔者认为对历史研究最为稳妥的办法, 首先应当是保留挖掘历史的背后的决定因素的做法, 那种认为历史中有一以贯之的东西的思路是不可靠的。

基于研究历史需要谨慎的前提, 我们不能对历史背后的因素及其关系轻下结论。由此, 也是基于研究历史应当谨慎的前提, 笔者可以有所保留地说历史背后的因素是测不准的。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觉得研究历史换个思路也许会更好。

二、历史学的两个性质与历史研究

德国历史学家朗克提出, 历史学家的任务只在于“如实地说明历史”。[3]这种实证主义路线是以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两分法为基础的。那么, 我们可以提供这么一种新的划分, 即将历史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历史的粒状分布, 另一个是历史的线状存在。其中历史事实是以粒状的形式存在, 而历史的解释是以线状的形式存在的。

首先我们来看历史事实, 历史的发生是连续的, 至少在时间上是连续的。不过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 必然使所有发生过的事情只是遗留下一些信息, 这部分信息包括:神话传说, 各种文物, 现代多媒体文件, 艺术作品, 乃至河泽山川等等。这些信息会因为历史在有限的空间内释放无限多的信息而被相互覆盖、流失或改变。例如, 在中华大地这个相对确定的地域里, 我们五千年历史的信息就存在着覆盖流失或改变等现象, 如朝代更迭、河流改道等等。因此, 我们便再也无法掌握历史的全貌了。再次, 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 就迫使历史的信息形成了粒状的、不连续的分布。在这种情况下, 历史就成了我们需要构建的对象。而同样是由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 致使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对历史事件原因的推测的客观性和完整性就会遭到必然的怀疑。如果在这种情况下, 还要加入历史由几样因素决定的判断, 是很难获得严谨的历史学工作者的认可的。

基于以上的论述, 对历史事实的最切实的工作是, 收集尽可能多的历史事实。其次, 是对历史事实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的破译。做好这项工作是构造一个好的历史模型的必要条件。在这里, 笔者觉得我们只能去破译已有的历史事实, 也许破译的结果就会有好几个,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当把不同的结果摆列出来, 供理论家在构建历史的时候选择。另外笔者觉得对各种不同的破译结果也应当做一个保护工作, 因为主流学说会危及非主流学说的地位, 而主流学说被选择为主流学说在某种意义上也只是我们难得判断而已, 而我们也应当给其他人 (也包括后来人) 以选择的机会, 因为非主流的学说也有上升为主流学说的可能, 在这种意义上, 笔者觉得有保护各种对历史事实的破译结果的需要。而且集中的保留也有助于学者的检索和使用。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在获取历史信息的实践过程中, 往往还会有人不自觉地超越这个界限, 要么去构造历史事实, 要么不遵守已有的学术规范, 而不负责任地误读历史事实。

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收集和其中历史信息的破解, 我们可以说历史研究的初步工作就完成了。但是, 即使这样, 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能不能完全地掌握历史信息仍然是一个问题。这样的话, 历史研究的成就在前提上成为了一个相对的问题了。在这种意义上, 史学研究只有更好, 而很少会有最好了。历史研究的第二步工作就是历史解释, 这一步通常是历史学家完成的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史料与个人思维相融合的过程。当然, 这也就成为了人们极易产生分歧的地方, 因为其中包括了:个人的好恶、集体的偏见、不同方法理论的适用以及终极哲学观点的冲突等等。对此, 著名历史哲学家沃尔什在他的《历史哲学导论》中对此有着比较公允的说法:

(1) “在历史学家所做出的判断中以及在他们对事实的一般表述中, 都有着个人好恶的影响的许多证据”。这表明很大程度上历史学家是这么做的, 表明要做到消除个人偏见的描述历史是相当有难度的。

(2) 关于集体的偏见, 是更不易于察觉的, 因而也是更不易于改正的。他们作用起来是更加微妙而又广泛的, 而且正由于他们为集体所普遍接受, 所以就更少一种鞭策, 能让我们意识到它们从而克服它们。

(3) 各种相互冲突的有关历史解说的理论:历史学家们确实是在运用这些理论, 哪怕他们并没有明白地总结出他们来;而且对于许多这类可能的理论之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他们之间也没有一致的意见。因此, 有关历史解说相互冲突的理论是导致历史学上意见不一致的又一个重要根源。

(4) 根本的哲学的冲突, 是道德的和形而上学的信念。笔者应该说这两组信念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尽管并非所有抱有这些信念的人都明显地察觉到这个事实。笔者所提出的观点是, 历史学家是混合着自己的哲学观念一起来看待过去的, 这对他们解说历史的方式有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以上四种情形我们就可以知道, 对于历史的争论不可能终止。这就如同对现实社会的批评不可能取得一致一样。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在历史研究关键的一步——历史解释中, 也存在着大量无法量化和定性的因素。因此, 在不开放的观念下看待事实的立场是值得怀疑的。

三、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学中的历史

从历史学意义上讲, 我们一直强调:真实的历史已经过去了, 它是不可再现的;作为重新构建的历史则会由于历史信息的不足会导致部分历史的空白, 而且对历史事实的不同破解也会导致不同的观点;同样的, 作为历史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历史解释则会因为其中的无法量化定性的因素使得历史解释也无法做到像自然科学一样为大家普遍接受。所以, 认为能够做到历史是可以客观完全再现或者认为历史是由一种或某几种因素混合推动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在面对我们眼前的历史文本, 或者经过解释的历史文物之时, 我们都无可避免地戴上了一副脱不去有色眼镜。作为历史学家, 他本身就戴着这副眼镜;而对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 则是因为历史学家的传授或是自己的主观想法, 也不自觉地戴上了有色眼镜。笔者的意图首先是揭示出这副眼镜的存在, 指出人们在研究时所出现的盲点, 然后希望大家能在接触所谓已然的历史行为和历史事件, 并对其进行分析之前, 用谨慎的眼光怀疑一下这些行为和事件。

研究历史本应当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也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避免风险, 从中受益。这种多样化的研究, 需要我们有开阔的眼界, 开放的思维。笔者认为, 史学研究的发展也只有走上这条路才会真正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宇光.《柯林武德历史哲学中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相关观点的思考》, [J].《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3期.总第98期.

9.《怀疑与学问》的教学设计 篇九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程颐(yí)、譬如(pì)、腐草为萤(yíng)

虚妄(wàng)、盲从(máng)、停滞(zhì)

折叠(zhé)、便装(biàn)

折腾(zhē)、便宜(pián)

折本(shé)

(2)词语释义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点拨交流】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交流】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3.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

4.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3-5):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5):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6):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四、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并学习了课文前三段。那么,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作者又将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呢?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告诉大家答案。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提出了“学则须疑”这个论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进一步论证该论点的。

二、合作探究

(一)突破重难

1.作者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分了哪几个层次?

【交流点拨】第一层(3-4):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第二层(5):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敢于怀疑。

2.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点拨交流】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③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点拨交流】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4.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是否可以去掉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点拨交流】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5.作者在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时,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的?

【交流点拨】第①句提出论点,第②③句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第④⑤句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第⑥-⑩句举例论证论点。第B11-B13句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作结:“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二)探究论证方法

1.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交流点拨】第4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很有说服力。

2.找出文中所用的道理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交流点拨】第5段用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和孟子的名言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6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找出文中的对比论证。

【交流点拨】(1)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2)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3)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4)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指‘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三)探究语言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并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1.“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15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理服人,无可置疑。

2.“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一个长句,70余字,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作了准确而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无一例外。“不但……就是……”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

3.“抱怀疑的态度”,“和书中的学说辩论”,“评判书中的学说”,“修正书中的学说”,具体、细致、深入、有序地说明了学问家是如何才把“新学说”“建设”起来的。

4.四个“常常”,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5.“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是对上面论述的一个精当的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三、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搜集有关“治学”的名人名言。

【交流点拨】

1.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张载)

2.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

3.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古人学问并称,明均重也,不能问者,学必不进。(陈宏谋)

6.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熹)

7.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陈献章)

8.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9.学问就是要你认真地去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一言以蔽之,学问就是辨别之术。(赫塞)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0.敢于怀疑善于发现问题的名言 篇十

2) 我认为无可怀疑的是:追求真理和科学知识,应当被任何政府视为神圣不可侵犯;而且尊重那些诚挚地追求真理和科学知识的人,他们的自由应该作为整个社会的最高利益。—— 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 《我的世界观》

3) 如果你怀疑自己,那么你的立足点确实不稳固了。—— 挪威剧作家 易卜生

4) 歌曲结束后没有导师转身时,我还是有点小失落的。当时我怀疑是不是因为演唱得有问题,后来得到导师的表扬,而且还和杨坤老师合唱,这是对我多年做音乐的肯定,可以说落选得比较有尊严吧。—— 中国好声音选手那英导师队 张赫宣

5) 你走的太急,我开始怀疑,曾经你是否来过。假如只是幻觉,那为何情节如斯清楚?走了~~离开~~~没有肉痛,只是遗憾。我徐徐明白,挽留没有用。于是我给能给你的自由,于是我……就变成了你的无所谓。—— 台湾女诗人,散文家 席慕容

6)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邓小平

7) 许多人怀疑自己是否会成功,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聪明和能力,怀疑环境对自己是否没有阻力……等等。但是,你要知道,怀疑只能使你停顿不前,虚度了时间,消耗了精力。而惟有坚强自信,朝准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行进的人,才会达到目的。——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8) 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方以智

9)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李惺

10)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

11)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12)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宋】

13)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苏格拉底

14)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15)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16)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17)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8) 由于过去的业绩而享有声望的显贵,大抵不愿见到发展的洪流迅猛奔腾超越其成就。

19) 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11.怀疑的反义词 篇十一

(一) 惩罚概念的语义分析

纵观法律的发展史, 最早的法律是与惩罚相关的法律, 如今我们构架起来的宏伟繁杂的法律体系, 其根源是从惩罚这一原点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的构建中, 惩罚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惩罚强调了受难, 以作为惩治邪恶行为的结果。” (1) 因此, 惩罚意味着痛苦, 意味着损害, 尤其是法律惩罚通常表现对自由的限制、对财产的限制乃至对生命的剥夺。道德家认为, 惩罚是一种“恶”, 但又必须承认这种恶的实施是必要的。在《辞海》中, “惩”的含义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 “戒也, 止也, 言有所戒而止也。”第二, “创艾, 言责罚之使知所惊惧也。”第三, “腾也”。 (2) 这样, 惩的基本意思为“戒止”“责罚”。罚则可理解为“处分犯罪或犯规的人”。惩罚则是惩戒、责罚之意, 即“惩治过错, 警戒将来”。 (3) 由此可见, 惩罚一方面是便利惩处, 通过对违法违规者的惩处使该行为得到控制, 中止。另一方面是通过“杀鸡儆猴”的处罚, 让旁人吸取教训, 以便遏制其再犯, 成为违法者。如此一来, 惩罚包含了报应和威慑两种价值。

(二) 法律惩罚含义的界定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 惩罚始终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存在着, 国家和法律出现后, 惩罚就衍变为法律惩罚。法律惩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 法律是作为惩罚来源的限定词, 因此, 法律惩罚的意思可为逻辑上源于法律语境的惩罚。第二, 从现象层面来看, 法律惩罚就是法律强制规定对某种恶的行为在法律上要进行谴责惩罚。第三, 法律可以看作惩罚这一手段的评判性限定, 在此种意义上, 法律惩罚是指惩罚这一行为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是正当的。总之, 法律惩罚是在法律语境中进行的惩罚, 在逻辑上源于法律而非道德或宗教方面的惩罚。其次, 法律惩罚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法律惩罚是指法律责任所具有的功能, 狭义上的法律惩罚主要指刑罚具有的功能。

(三) 法律惩罚的应有之意

法律惩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权利、范围和形式上。

法律惩罚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主体、客体和对象上。法律惩罚的主体是他人而非被惩罚者, 法律惩罚的客体是个体的行为过程, 法律惩罚的对象是违规者。

从法律惩罚的实质来看, 法律惩罚是国家为了促使行为的由恶转善制定的, 其目的是通过对违规者的制裁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促使社会最大的善。

二、法律惩罚正当性的理论分析

(一) 报应主义惩罚观的发韧

学理记载, 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是法律惩罚正当性的两种证明理论。报应主义着眼于分配正义, 经历了从神意报应论到道义报应论再到法律报应论的演变过程。对报应最原始的看法是替天行道, 《尚书》曾记载:“天讨有罚, 五刑五罚哉。”“惟恭行天罚。”“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 (4) 由此可见, 当时对犯罪予以惩罚的原因是犯罪人违反了神意, 而君主和国家作为神意的代言人来惩罚犯罪, 以此来巩固君主统治。随着科技的进步, 神意报应论被道义报应论取缔。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倘若是一个人打人, 一个人被打, 一个人杀人, 一个人被杀, 这样承受与行为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不均等, 于是就以惩罚使其均等, 或者剥夺其利得。” (5) 道义报应论强调刑罚应该与犯罪人的主观恶意相适应, 是从道德恶性的角度证明惩罚的适用可能性。康德曾写道:“惩罚在任何情况下, 必须只是由于一个人已经犯了一种罪行才加刑于他, 因为一个人绝对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去达到他人的目的……他必须首先被发现是有罪的和可能受惩罚的, 然后才可能考虑为他本人或者为他的公民伙伴们, 从他的惩罚中取得教训。” (6) 可见, 可以看出, 惩罚犯罪人要同时考虑犯罪后果以及犯罪人的主观能动性。但道义报应论并未解决国家设定惩罚的依据, 因此法律报应论出现了。法律报应论认为, 之所以惩罚犯罪人是因为犯罪人违反了法律。

(二) 功利主义惩罚观的扩张

与报应主义惩罚观截然不同的是, 功利主义惩罚观主张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把社会功利当做惩罚的首要或唯一的根据。功利主义经历了从行为功利主义到规则功利主义的演进过程。行为功利主义的代表者边沁认为:“所有惩罚都是损害, 所有惩罚本身都是恶, 根据功利原理。如果它应当被允许, 那只是因为它有可能排除更大的恶。” (7) 这种恶的威慑作用和预防犯罪的作用决定了它被使用的正当性。但威慑也有失效的的时候, 比如对一个毫无敬畏之心的犯罪人来说, 惩罚几乎不起作用, 有的罪犯可能成为惯犯, 成为监狱的常客。而对于贫穷的街头流浪汉来说, 法律的监禁可能是更有利的。规则功利主义期待每一个行为都遵守最佳规则。何谓规则?笔者认同的观点是“正确的道德规则是那些能在普遍实践中产生最好结果的规则”。 (8) 归根结底, 规则功利主义就是依据规则来评价行为, 再以功利来评价规则, 最后仍是以功利来判断行为的正当性。

(三) 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分歧与融合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观恶意不同, 报应主义主张应得和正义, 除非犯罪人因其犯罪行为而受到惩罚, 否则不能对其惩罚, 并且对其惩罚必须与其主观恶意相适应。而功利主义不注重考虑犯罪人的道德可罚性, 只强调威慑作用, 用以减少犯罪可能性。其次, 对于正义和功利, 报应主义先考虑的是前者, 其次才是社会共同的善。而功利主义的唯一根据就是促进社会最大的善, 所以功利主义忽略了作为促进社会共同的善的手段的惩罚其本身是否具有独立的正当性, 忽视了正义就必然导致惩罚无辜者和轻罪重罚的可能性。

三、对法律惩罚制度的合法性怀疑

毋庸置疑, 想要研究一种制度的合法性, 那么对其进行一定限度的怀疑就是十分必要的。当今社会, 法律惩罚被现代国家越来越多的依赖, 追究其原因, 大体上可分为两点, 一是因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受到日益剧增的怀疑和否定, 这种不认可又是由于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和社会的不平等引起的。二是由于我国的犯罪态势和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所以必须加强法律惩罚来控制犯罪。在大多数人看来, 法律惩罚是维持国家强制力的必要手段, 所以, 一个国家政权存在的合法性越弱, 这个国家就会愈加依赖法律惩罚的实施, 久而久之, 法律惩罚便会失去其效力。从相反的角度看, 越是过度依赖法律惩罚, 就越会大大削弱一个权威应有的的力量。

另一个质疑是, 法律惩罚所发挥的作用对于遏制犯罪来讲是微乎其微的, 甚至有些自欺欺人。法律惩罚的合理性、必要性和有限性导致法律惩罚带有悲剧色彩, 正是由于这种悲剧性, 格兰德认为法律惩罚其实是一场小规模的内战, 交战双方就是公民与国家。他说:“当自由需要通过剥夺自由来维持, 需要通过公众授权的暴力来谴责私人暴力的时候, 无论一个惩罚制度设定的如何完美, 其实施如何充满人道主义的精神, 这个制度都不可避免的打上道德冲突的烙印, 带有讽刺意味。” (9)

最后一个质疑是社会不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曾提出, 法律惩罚忽视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 那就是社会不平等问题。而法律惩罚的实施很可能使社会不平等问题变本加厉, 如此恶性循环, 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 还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法律惩罚本是为了恢复违法行为发生以前的状态, 剥夺犯罪人的不当得利, 使犯罪人与受害人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但违法行为发生前的不平等问题是否要先作为一个必要因素, 再去考虑违法行为发生后两者之间恢复平衡的问题呢?不难发现, 在某些情况下, 犯罪人之所以会采取犯罪行为, 就是为了努力实现权益分配的均等, 而法律惩罚却成为了加剧这种不平等现象的要害所在。笔者认为, 如果法律惩罚是必要的, 可证的。那么, 我们首先要做的最好是重构我们的社会, 确保社会的和谐, 保证每个人的权利, 且都能从中受益, 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摘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矛盾不断增长, 法律惩罚作为社会调节手段之一, 其实质内涵、正当性理论分析以及对其合理的怀疑在法治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对其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法理学知识, 丰富其内容, 而且可以促进中国法治的进步。

关键词:法律惩罚,正当性,合法性,怀疑

注释

1[荷]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M].何勤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277.

2舒新城.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 1981:1183.

3王立峰.惩罚的哲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6.

4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0.

6[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7[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般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8王立峰.惩罚的哲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下一篇:小学生开学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