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坝乡二道水调研报告

2024-09-05

田坝乡二道水调研报告(精选4篇)

1.田坝乡二道水调研报告 篇一

精心谋划促发展 积极行动见实效

----省检察院田坝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纪实

盛夏的金洞乡田坝村,已经实现了道路硬化、院落绿化、夜晚亮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等“五化”标准,同时还是一幅“田间产业发展、圈舍家畜兴旺、邻家和睦相处”的田园景象,这一切得益于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决定,得益于省检察院帮扶的结果。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刚刚结束,2月24日,省检察院检察长乔汉荣轻车简从带领工作组,冒着严寒深入金洞乡开展帮扶调研,他不顾道路艰险,走村串户,与路边的老人、田间的农民,就像亲人一样,与他们一起干农户、拉家常、问寒暖、商讨发展对策,在乔汉荣检察长的关心指导和联系单位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田坝紧紧围绕务实见实效、创新求突破,基础促发展,一批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联村联户行动成效显著,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和广泛好评。

紧扣村情抓调研,理清思路促发展

针对田坝贫困村主导产业不突出,规模不大、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等致贫原因,乔检察长在与联村干部紧抓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帮扶活动。在调研中,他把“四访四询”作为村情民意调研的归宿点,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要坚持“四访四询”,才能使调研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即访老干部、老党员,询发展对策;访小康户、产业户,询致富经验;访土专家、田秀才,询实用技术;访特困户、低保户,询衣食冷暖),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乔检察长指出:田坝村要与全国同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关键要找准载体,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因人而异发展富民产业,坚持走“五化建设强基础,主导产业促增收”的路子。围绕这一思路,指导形成了田坝村短期、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扶贫帮困计划。

强化载体抓创新,联村联户促成绩

在行动开展中,按照乔汉荣检察长的指导,我们进一步创新载体,确保为民富民取得实效,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在田村实现了“五个”结合。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我们结合“双联”工作的开展,狠抓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成田坝村巷道、院落硬化2800平方米;修建文化健身广场2处、配套完成文化墙一座,安置景观石2个、健身器材5套;完成村内绿化版块10个、1200平方米;完成房屋外观美化13户、4100平方米;改厕、改圈41户;安装太阳能节能路灯

30盏,使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与帮困脱贫致富相结合。积极开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综合管理工作,发放核桃树月历综合管理卡62份,举办嫁接及综合管理培训班两期,培训联村干部及群众120多人次。创办了大学村官创业园--烤烟育苗基地,占地8.8亩,建设标准化育苗大棚16座,年育苗量可供给1500亩烤烟种植。协调扶贫互助基金和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建成高标准生猪养殖场1处,养殖生猪600头;建设农家乐、农家超市2个;建成空心砖厂、白皮松育苗基地各1处,购买农业运输车20辆,变“输血”式救助为“造血”式扶贫。三是与矛盾排查调处、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在开展联村联户驻村蹲点工作中,联村单位省检察院发挥本职优势,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民会议等方式,深入开展了《婚姻法》、《土地法》、《合同法》、《森林法》等法律宣传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通过耐心劝解和思想引导,及时化解。共开展法律进村宣传5次,发放宣传品120份,教育群众120人次。四是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相结合。我们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联村联户相结合,制作了“联村联户”各项制度牌,进一步完善“四议两公开” 制度、建立公推选优和“3+5”工作法,进一步促进了领导班子团结,使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看到村级组织活

动室设备简陋,乔检察长回去之后就送来了档案柜10个,会议长条桌8张,椅子50把,电脑1台、接通了宽带网络,彻底改善了活动室的办公条件。五是与“四新竞赛”活动相结合。在乔汉荣检察长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田坝村不断创新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推进,开展了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新形象“四新”竞赛及“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媳”、“五好家庭”等评议活动。制定了田坝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成立了田坝村环境卫生评议小组,新建了垃圾池3座,固定垃圾桶15个,为每户群众配置垃圾收集桶1个,将村内公共地段的环境卫生包干到户,定期开展环境卫生评比,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深研细究抓特色,为民富民促实效

随着“双联”行动的的深入开展,我们不断探索,进一步强化特色创新、增强工作实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一是“五员”活动靠实干部责任。为了增强联系效果,靠实联村联户干部责任,在乔汉荣检察长的指导下,省检察院联村联户干部做到了“五员”,即:村情民意的“调研员”;国家政策的“宣传员”;纠纷化解的“调解员”;民声传达的“信息员”;技术技能的“指导员”,使田坝村“双联”行动更具实效性。二是“三步法”确定特困户。第一步是指标衡量法。按照贫困标准和实际收入,将人均收入不超过2300元的农

户按照收入高低排序,再按15%左右的比例初步确定特困户。第二步是村组提名法。根据人均纯收入指标排序结果,再由村“两委”班子讨论后提出具体名单。第三步是公示评议法。对村“两委”班子提出的特困户名单进行张榜公示,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评议,经公示无异议者,确定为被联系的特困户,保证了特困户的确定客观、公正、准确。三是全面开展“十个一”工作法。为进一步推进工作,联村联户突出了“十个一”工作法,即: 读董一本书《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手册》;填好一套表,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开展一次政策法规宣讲;收集一批意见建议;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制定一个帮扶计划;记录一本民情日记;建立一套民情台账;发放一张民情联心卡;完善一套村名民主管理制度,确保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取得实效。

2.田坝乡二道水调研报告 篇二

计 划

2013至2014学年,是第三轮教育综合改革的攻坚学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为全面落实《昌宁县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精神,扎实有序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推进我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大田坝乡中心完小2013至2014学年教育工作计划。

一、明确指导思想,增强发展意识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内容,把转变作风作为重要保障,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维护和谐稳定,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我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提升全乡教育发展水平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其中学会做人是第一位的。在工作中,我们要树立起“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阵地,事事是德育内容”的德育观念,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强化落实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年初,各学校及班主任要结合学校、班级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年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学年德育目标,提出相应措施;每学期开学,各学校必须举行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常规》、《文明学生标准》等规章制度,让每个学生铭记于心;平时,各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生活情况逐条讲解规章制度,并随时跟踪落实每一位学生的执行情况。学年内,各完小要组织开展1次知识竞赛活动。

2、将《弟子规》、《三字经》、《中华二十四孝》纳入德育教育内容,合理利用每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时间进行专题教育,使美德得以传承。

3、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切实重视起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4、组织开展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利用“元旦”、“五.一”、“五.四”、“六.一”、“国庆”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文艺晚会、歌咏比赛、诗歌朗诵、学校传统节目演出、体育等活动,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本学年,中心完小将在国庆节期间组织1次“赞中华”主题诗歌朗诵;在元旦节期间组织1次小学生文艺汇演;在“五.一”、“五.四”期间举办1次师生乒乓球比赛。

5、以“三生教育”为载体,认真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组织开展好“三生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禁毒防艾教育、节能减排教育、森林防火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震减灾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民族团结意识、纪律法制意识、安全防范和疾病预防意识。各学校每学期必须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并做好影像痕迹资料的收集归档。

6、继续开展“周邓班”的创建活动。严格按照《昌宁县教育局创建评选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实施方案》规定的“七个一”活动要求,继续抓好“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全面推动德育工作创新发展,让学生学习伟人风范,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2013年10月积极参加第七批“周恩来班”、“邓颖超班”的评比,并表彰一批在创建活动中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新学年,各学校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提升凝练独特的办学思想,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通过每一次活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上的精雕细刻,从各个方面来体现学校的人文景观,来反映学校的校园品位,用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兴趣爱好、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首先,各完小要在全体师生中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和发展思路,确立好校训、办学宗旨或办学理念;第二,依据各学校发展特色,作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第三,按年年有新变化的要求,以每年投入杂费不低于20%的标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经费保障;第四,按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合理有效地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

8、完善德育队伍,加大少先队工作力度,真正让少先队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切实承担起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心完小大队委员会要带领各村完小大队部开展好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校道德讲堂”建设,扎实开展好“六个一”工程,以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的“三心教育”和“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吸引和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道德建设,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学年初,中心完小大队委必须组织1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培训,并就本学年少先队工作作出全面的安排部署。

(二)创新安全管理方式,抓实安全工作,着力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办法》和上级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加大校园及周边整治力度,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推进校园安全“三防建设”,抓实安全工作,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九无”目标。一是层层签订责任状,中心完小校长与各村完小校长签订,村完小校长与班主任、教职工和学生家长签订,班主任与学生签订,将安全“九无”目标明确到各学校,细化分解到教师、学生、家长,特别是特殊学生(残疾、患特殊病症、思想扭曲、经常违纪)各学校必须与家长单独签订。二是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强化具体维稳措施,做好各敏感时段、重要保障期和学生开学、学生毕业等关键节点的安全稳定工作,并选好各路负责学生;三是平时教师要加强安全工作监管,时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教室、宿舍等重要场所和上课、下课、放学、吃饭等重要时段进行监控,做到学生在校期间随时有人管理。四是结合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随时对校舍、电路、水源、实验室、食堂、小卖部、学校施工场地等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五是要坚持每周随机组织学生进行1次火灾、地震和地质灾害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防灾逃生技能,并有痕迹记录。六是要坚持安全工作“零报告”制度,做到安全工作规范有序,不留盲点和死角。七是保安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发挥其安保作用。八是要认真完善好安全工作台账,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三)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管理,稳步提升全乡教学质量。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责任心是提高质量的最大法宝,我们必须抓牢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管理,增强全体教师责任心,牢固树立抓质量、创品牌意识,致力打造基础教育的“高质量链”,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明确质量指标,层层细化分解。本学年,中心完小将依据县局下达的2013至2014学年校长任期发展目标和年级积分指标,增加质量指标项数,细化分解到各学校、各年级、各班和每一位教师,并适时进行跟踪监测。

2、按照“干部进校园,校长进课堂,教师进家庭”的要求,实施好“三进工程”。一是中心完小班子每月至少深入所挂钩村校1次,切实掌握挂钩学校的基本情况;二是中心完小校长、中心完小教学副校长、村完小校长要认真落实“四个一”制度,切实做到平均每天听评课不少于一节,每周参加教研不少于一次,每旬开展学情调研不少于一回,每月参加质量分析不少于一次;三是老师进家庭,学校要将此项工作写进学年工作计划,确保每个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到所教班级每个学生家中家访1次,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

3、实施有效课堂工程,向课堂要质量。一是各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昌宁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指导性意见》,开展教学思想大讨论,切实树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用有效课堂教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管理。二是各教师要根据有效课堂教学总体要求,结合学段、学科及学生实际,进行创新和丰富,突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切实解决好“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做到目标明确,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当堂诊断测评,及时补救,一课一得,学得有效,考得满意。三是通过开展课堂教学竞赛、观摩课和研讨课活动,推进有效课堂教学。上学期,中心完小将组织开展1次有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各学校要以此为契机,开展好全员赛课,选拔教师参加竞赛。

4、实施教研提质工程,向教研要质量。一是完善乡级教研网络,形成学校教科室、乡级学科骨干教研组、村级集体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二是严格按教育局的要求,每周三下午3:00~5:00,按时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以有效课堂教学为重点,以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为目的,通过听评课、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开展专题研讨、分析单元检测情况等,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研促教,以教促研,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是继续推行校际交流活动,创新交流方式,力求取得实效。四是围绕中心完小市级规划课题,积极开展个人教学研究,并注意总结和整理,逐步形成教学成果。

5、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按常规管理合格学校认定要求,健全各种常规管理制度,制定月过程考评细则,严肃过程考评,切实加强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常规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认真备课、不认真批改作业、不认真辅导的教师将按考评细则给予处罚。

6、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程方案要求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特别是要创设条件开设好英语、写字、音乐、体育、美术课。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书写规范字,各学校要选派本校写字最好的老师来教写字课。在音体美教学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每周开好正课的基础上,采取兴趣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加以培养(含英语兴趣小组)。与此同时,各完小还要创设条件,按“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积极开展好全体师生参加的大课间活动。在英语教学上,从三年级开始就要扎实组织教学,并认真搞好复习,学年末三至五年级将由乡中心完小组织抽测。

7、坚持单元过关检测。以各村完小为单位,认真组织好单元目标检测,力争做到每一单元过关,促进每一个阶段教学目标的达成。单元检测工作要坚持做到考试严,阅卷细,整改及时,命题要把握教材知识重点,每次检测结束,要组织教师认真进行质量分析,找准得失,改进教学,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补救,对成绩难以提高的教师要进行帮教指导。

8、重视优秀生的培养,确保六年级320分以上人数达25人,300分以上人数达75人,有学生进入全县前100名。具体措施是:

(1)从一年级开始对优秀生进行培养,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在培养优秀生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奖励。一至五年级以全乡前30名、前80名下达指标;六年级以县前100名、320分以上、300分以上人数下达指标。

(2)组建五、六年级两个加强班。依据2012~2013学年末考试成绩,在全乡五、六年级学生中取前30名组成。五年级加强班学生在本村原班级就读,指标下到各村、各班,由各村培养,中心完小教科室每月对这些学生跟踪检测1次,对尚未达标的学校、班级、学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年末进行考核。六年级加强班学生统一到中心完小就读,在全乡范围内选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教科室要认真跟踪这30名学生,对检测尚未达标的学生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补救,每次检测优秀的学生实行奖励。

9、抓实毕业班工作,使毕业班工作有新突破。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小学毕业班工作,强化过程管理,在人、财、物和时间投入上予以保障。一是要有切实可行的毕业班工作方案,安排有实践经验且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并承担重点学科教学;二是要加强对小学毕业班各学科的考试复习研究,下学期教科室要专门组织一次六年级科任教师教学研讨会,重点是完善考点,尝试“考点归纳及样题训练复习法”,做到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和复习;三是要切实保证复习时间,六年级必须在四月份全面结束课程,五月份进入全面复习,在全面系统复习基础上,强化重点,答疑解难,认真组织多轮模拟测试;四是要加强学生考试方法和考试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较强的考试技能技巧。

10、加强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远教室、中心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完善各室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装备好上级配备的各种器材设备。提高实验开出率,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图书室管理,有计划的购买经典的、有长期收藏价值的图书,并订阅时事政策类、教育教学业务类和学生学习类的报刊杂志,完小学校不少于3—5种,用于充实巩固图书室,不断提高书刊借阅率,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远程教育室和光盘播放室要按照上级规定加强管理,确保正常运转,每周使用时间不得低于上级要求。中心校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不低于96%。

11、加快发展幼儿教育,抓实学前基础。“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幼儿教育非常重视,中心完小将多举措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协调,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办好中心幼儿园,建设村级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各校要加强管理,重视启发幼儿心智、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重点抓好幼儿品德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会幼儿讲礼貌,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语数知识,为进入一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本学年,大田坝乡中心完小将根据教育局要求,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努力建设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校长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引领教学、学科带头的教研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昌宁县教育局教师队伍管理五条规定》以及《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广大教育工作者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继续开展治庸、治懒、治散“三治”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工作措施,增强教师工作执行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广大教师和校长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安下心来管理,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严格教师管理。全体教师必须做到:自觉维护教师形象和学校荣誉,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讲团结,顾大局;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工作从实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正确教育管理学生,要严管父爱;上班期间不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工作时间不随意外出,有事请假;除正常接待外,周一至周五严禁酗酒赌博。

3、抓实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组织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及云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和新招聘教师上岗培训,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外出参观考察,确保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培训任务,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学历进修,实施新教师“135”培训工程,做到一年入门,三年成熟,五年成骨干,通过各种培训学习,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五)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加大项目储备,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学年内,各校要结合实际,按标准化要求,做好本校整体规划。中心完小计划完成中心幼儿园的规划搬迁、华严完小的幼儿园及食堂建设,并有计划地进行排危修缮。

2、严格管理,严格施工,切实提高项目施工质量。把好项目规划、申报、施工、验收各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完善各种手续,完备工程档案材料。

(六)明确责任,多方配合,抓实入学巩固。

在入学巩固上,我们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提高“两基”成果。

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各学校要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读书对发展经济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强化家长的供书意识,使他们自觉依法送子女入学。

2、明确责任,挂钩到人。把入学巩固任务分解到每一位教师,挂钩到每一位学生,并纳入教师的工作考核内容,与绩效工资挂钩。切实加强监控,中心完小指定专人负责学额巩固,坚持“周报”和“月报”制度,建立学生到校档案,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若有学生流失,要及时反馈,迅速组织人力找回。

3、“找、济、改”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流失。在学年和学期开学要集中找回流失生,认真落实好“希望工程”、“两免一补”、“农业人口独生子女补助”等相关政策,开展“献爱心”、“结对帮扶”等活动,对特困学生给予必要的费用补助,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教学中,注意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激励他们克服厌学情绪,找回自信,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不因学困而辍学。

4、坚持“三长负责制”和“双线管理责任制”。小学毕业生由村委会和村完小向中学整体移交,保证全部进入初中学习。平时巩固工作责任落实到教师,要积极争取乡村干部的支持。每年要组织召开家长会,邀请中心完小、村委会领导参加,做到乡、村、学校、家庭紧密配合,把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和每个家庭,确保学生的入学巩固达标。

5、认真组织开展“两基”年审工作。针对“两基”各项指标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对照复查,找准存在问题,制定工作目标,确保“两基”成果不断提高。

(七)组织开展好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各项工作,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高教师身心健康水平。工会要精心组织好云岭职工跨越先锋活动和云岭职工人才工程活动,积极开展“四争四促”活动,争当遵规守纪的模范,争做造福社会、教书育人的先锋,争当创建稳定和谐社会先锋,争当建功立业先锋,并组织召开好一年一度的教职工大会,强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做好校务公开,建立好困难职工档案,关心帮助困难职工,做好新教师的入会工作。各种组织要制定出健康有趣的活动方案,按方案要求开展活动,年末,中心完小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各组织负责人进行考核。

(八)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以创建“等级学校”、“文明学校”、“推广普通话合格学校”以及“平安校园”为目标,以开展“第三轮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为核心,大力推进学校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学校管理要逐步建立健全制度,明确要求,细化责任,特别是要在校容校貌、房屋合理使用安排、物品规范摆放上狠下功夫,做到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学校管理上水平、上档次。

1、严格执行财经制度,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和校舍维修上报计划方案审批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对各村杂费及学前班收费进行统一管理,由中心完小专储,杂费按照标准核发到各村,各学校根据支出情况到中心完小报账,实行当月报结,实报实销。财务人员要严把财经关,做到收支账目清楚,重大开支由集体研究决定,坚持一支笔审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加强经费使用监督,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2、抓好统计年审工作。一是全面进行文化户口册的清理登记,查明本校区各年龄段人口的文化状况,完善档案。二是要以科学、务实的工作态度,精心组织“教育事业统计”和填报“两基”表册,做到数据真实,电子档案与文书档案健全规范。

3、强化学校食堂的管理。本学年,我乡小学将继续推行学校统一管理的食堂零利润经营模式,各校要安排专人对食堂进行管理,主要是要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制度完善工作,规范台账,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素质,强化食品安全措施,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食堂卫生管理,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要求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严把食品进口关,每日排好菜谱,不吃菌类、四季豆等食物,要做好食品留样等工作,严防食源性中毒事件发生。

4、严格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各校要严格按《昌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昌宁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好相关工作,切实把这项民生工程抓好抓实,坚决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在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严禁挤占和挪用,严格执行学生签名报账制度,实行阳光操作。

三、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及省、市、县委的相关规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转变会风、文风,精简会议、简报,厉行勤俭节约,倡行轻车从简,勤俭办一切事情。

2、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努力健全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分工协作机制、沟通交流机制、督促落实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

(二)加强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按理论中心组学习要求,建立健全学习制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教师在学习中真正得到提高。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创建廉洁和谐校园为目标,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底线,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增强教职工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教育发展环境。

(四)做好教育督导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结合第三轮教育督导评估,积极开展对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营养餐发放等工作的督查,促进学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五)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校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建立健全教育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中心完小由1名副校长分管此项工作,今年至少完成8篇宣传任务;各村完小要明确1名通讯员,以通讯员为龙头,发动全体老师参与教育宣传,每月至少向中心完小报送1条有一定质量的信息,完成情况纳入学年末考核。除此之外,各校还要积极办好校刊、板报、校园广播站,做好学校宣传工作。

(六)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和通报制度。各学校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对因工作推诿扯皮、自由散漫、责任不明或迟报、漏报、瞒报导致工作任务未能按时完成、造成严重后果的,中心完小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通报。

(七)加强考核,落实管理目标任务,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依据教育局校长任期发展目标,细化分解考核指标,以过程考核与年终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每位教职员工进行考核,以考核促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2013至2014学年,目标明确,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尽职尽责,攻坚克难,争取在新的一学年里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3.二道江乡“三项工程”典型材料 篇三

各位领导:

按照有关要求,从三个方面,就我乡“三项工程”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构建“三个体系”,保障“固本强基”

(一)组织保障体系

1、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臵形式。为了激发新型经济组织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引导行政村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成立专业党支部,并明确专业党支部归属村党组织领导,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使合作经济组织的党员永葆先进性。到目前,我们建立了4个产业党小组。

2、推进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村内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民主议事会”、“党群议事会”和“两委联席会议”进行研究,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扩大农村党内基层民主。

3、加强后进村党支部整建工作。样子沟村党支部制定了三年整建计划和目标,调整了一名支部副书记,加强了支部建设,整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二)人才保障体系

1、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政治和经济待遇。一是政治激励引活力。大力提拔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组干部。

1认真落实优秀村干部选拔政策,从优秀村级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中考录选拔镇公务员,为村干部铺设新的出路,让基层干部有盼头、有奔头、有干头。二是经济激励提活力。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村级组织的工作环境和活动条件。建立村、组干部补贴正常增长机制,保证合理的经济待遇,村书记的平均补贴达到4,600元,高于全乡农民人均收入。三是培树典型促活力。今年“七一“期间,乡党委评选、表彰了一批“五好”党组织、优秀支部书记、优秀党小组长和党务工作者,大力进行宣传,培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农村干部先进典型。

2、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注重在“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致富能手、高中毕业生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全乡现有积极分子82人,其中35岁以下的68人,占83%;妇女18人,占22%;创业型、技能型53人,占65%。同时,我们着力从35岁以下、文化程度较高的积极分子中发展农民党员,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2011年新发展党员13名,其中35岁以下11名。

(三)投入保障体系

1、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努力推行“基本报酬+奖励报酬”的村干部薪酬制度,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健全完善村干部百分考核奖励制度,村支部书记工

资都达到6,000元以上。2010年村“两委”换届后,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待遇:一是按照不低于上全镇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重新核定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基本报酬,并适当提高其他村干部的基本报酬;二是给村支部书记购买养老保险,保费由乡、村和个人分担;三是对正常离任的村支部书记,根据任职年限给予生活补贴;四是鼓励实行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经镇委审计查实后,可按当年村集体收益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奖励资金从村集体收益中支出。

2、深入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水平“提升工程”。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今年我们投入100多万元,全部由村级自筹,修建了1个村部,总面积500多平方米;新建1个文化大院,总面积800多平方米。2010年,全乡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50多场次,有15,00多人次参与;举办各类培训20多场次,培训党员、群众500多人次;为群众代理服务200多件,使村级活动场所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二、落实“三项计划”,保证“素质提升”

(一)“项目支书”创业培训计划

为激发村党支部书记的创业热情,我们支持并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区委组织部举办的“项目支书”培训班,并组

织带领全乡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到山东考察取经,请有关农业专家做“创业项目”专题辅导。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全乡党支部书记到山东、辽宁等地考察学习,有力地激发了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创业、带头致富的强烈责任感。同时,我们开办了农民党员业余学校,对村级干部和农民党员进行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2010年举办各类培训3期,培训村干部和党员300多人次。

(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

鼓励优秀农村青年,村干部,通过参加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到高等院校进行两年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为每个建制村培养1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大学生村干部后备人才。全乡现有“一村一名大学生”8人。

三、抓好“三个项目”,促进“创业带富”

(一)党员创业项目

1、制定了创业目标。组织党员围绕“52123”工程带头创业。为了掀起全民创业、共同致富的热潮,乡党委、乡政府启动实施了“52123”工程,即:三年内扶持发展5个骨干项目、培育发展20户种植、养殖大户、创建10个创业示范户、新建2个专业组织、实现劳动力转移3,00人。我们动员和鼓励党员扩大项目规模,带头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带头发展小修理、小加工、小制造、小经营、小作坊、小餐饮、小服务、小养殖、小牧场、小农场等“十小项目”,带

头领办或带办经济实体、经济合作组织。我们要求每个支部都要集中精力抓3~5个党员创业典型,力争每个党小组都有一个党员创业典型。

2、明确了创业主体。我们确定了7个方面的创业主体:一是已经上马和准备上马的重点骨干产业项目的业主;二是养殖业、种植业的投资者;三是申请创建示范户的投资者;四是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五是自主择业的退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六是领办、带办城乡非公企业和离职创实业的机关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七是成功招商引资、输转劳动力、开发新就业岗位者。党委重点扶持这7个方面的创业党员。今年,全乡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00多户,比2010年新增加30多户,其中新增党员户20多户。

(二)党员带富项目

1、培养党员创业示范户。全力扶持各村创业党员发展致富项目,利用有关优惠政策,帮助协调小额贷款,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利用闲臵土地、闲臵厂房、乡村边角地、宅基地内的空地、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创业。要求每个村至少有3名党员成为创业示范户,每个党员创业示范户带动1户以上农户创业致富。

2、建设党员创业示范区。鼓励扶持农村党员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产品加工、园艺特产种植和畜牧养殖等,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3、组建党员创业联合体。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以有能力的党员为主导,上联一个富裕户,下联一个贫困户的“党群致富链”活动,形成“富裕户---党员户---贫困户”的链条模式,党员户在链条中联系富裕户、帮助贫困户确定致富项目,帮助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最终实现“党员联两户,一链富三户”的脱贫致富目的。今年在工商新注册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1个,全乡新经济组织发展到5个。

(三)党内帮扶项目

1、加大对贫困党员的帮扶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实行开发式扶贫,帮助解决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发展资金等问题。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给予救助,同时支持贫困党员赡养人创业致富。

2、实行扶贫包保责任制。继续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农村党建联系点制度和部门包村制度,每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在联系点确定1名贫困党员、每个部门在包保村确定2名贫困党员进行重点帮扶。2011年全乡有10多名党员脱贫致富。

4.田坝乡二道水调研报告 篇四

工作总结

普洱市安全监管局驻镇沅县田坝乡瓦桥村委会指导员

张宏诚

(2011年11月28日)

今年是开展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的第五年,按照市委、市委组织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布署安排,我作为云南省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中的一员,到镇沅县田坝乡瓦桥村驻村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依靠瓦桥村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充分发挥好“六大员”作用,在宣传方针政策、服务经济发展、办好事办实事、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组织建设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促进瓦桥村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村容村貌持续改观,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瓦桥村基本情况

瓦桥村位于田坝乡政府西北部,距离田坝乡政府9公里,东与按板镇宣河村接界,南与胜利村、田坝村相邻,西与景 谷凤山乡接壤,北与李家村相连,全村国土面积为23.3平方公里,村内最高海拔为2500米,最低海拔为1500米;耕地总面积为2000亩,其中田900亩,地1100亩;有林地面积9600亩,其中国有林5000亩,集体林460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有在册户314户1394人,实有261户 966人,其中劳动力450人。村党总支共有中共党员80名,其中正式党员77名,预备党员3名,长期外出党员9名。有女性党员13名。有大专学历4名,高中(专)学历14名,初中学历30人,小学32人,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其中第一支部28名,第二支部26名,第三支部26人。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457吨,人均生产粮食410公斤,全年经济总收入为 254万元,人均纯收入815元。全村主要产业有烤烟、畜牧业、林业、茶业,其中烤烟、林业、茶业为瓦桥村三大支柱产业。目前村集体经济有1户茶厂,种植茶叶430亩,可采茶120亩,发包收入3万元。全村17个村民小组共有通组道路8条,总长71.3公里。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开展工作难度大,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主要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选派干部下基层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有利于拓宽各级机关单位帮助农村基层、城市支援农村的渠道,有利于机关单位干部直接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不断推动干部作风的转变,是一项得民心、符合普洱实际、符合各族群众愿望和要求的重要工作,是培养一大批真心关注农村、关 心农业、关爱农民的干部队伍的主要举措。作为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全身心投入新农村建设,立足乡村实际,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积极宣传政策,增强农民发展信心。

通过走门串户访谈、会议宣讲、墙报、帮助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形式,及时、全面、准确地向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党委、政府的各项决议决策,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让党的惠民政策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二)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为全力支瓦桥村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市安监局筹集3万元扶贫帮困基金,将资金借贷给10户农民有偿无息使用,扩大种植面积,改善种植结构,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其中,借款给7户烤烟种植大户,大力发展烤烟种植产业,及时解决他们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使烤烟种植大户能够按时完成种植目标,改善田间管理,提高烟叶质量,确保瓦桥村完成烤烟种植任务。向老海塘组1农户借款,种植茶叶2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茶叶种植,进一步发挥瓦桥村海塘茶产业的优势。分别向试验种植石斛和魔芋的2农户借款,进一步优化瓦桥村种植结构,增加经济增长点。

1、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村按照“调整结构促增收,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思路,落实各项科学技术措施,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加强各项技术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今年完成粮食总播种面积1150亩,其中栽种水稻650亩,玉米500亩;完成小春播种面积1000亩,其中小麦560亩,豆类340亩,荞100亩。

2、林业稳步推进。进一步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合理规划松脂采割,完成中低产林改造1000多亩,新种植核桃1300亩。

3、大力发展烤烟生产。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保证烤烟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村两委班子成员、烟辅员以及乡挂钩工作队共21人联合成立了烤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分片管理的模式层层落实责任。二是积极宣传发动,落实种植面积。今年县、乡党政府下达给瓦桥村烤烟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长幅度较大,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烟农有畏难情绪,我们进组入户,耐心细致的做好发动工作,促进农户积极扩大种植面积,确保了烤烟种植面积,为烤烟增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积极帮助农户解决困难,改善烤烟生产条件。全村今年新建烤房47座,其中卧室烤房30座,立式烤房17座,烟水工程修复3件、管道1000米。村两委向乡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申请到水管7800米,油纸160公斤,帮助烟农解决用水困难。四是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发展烤烟大户。给予种植15亩到19亩的烟农奖励1000元,种植20亩以上的烟农奖励3000元,极大调动烟农种植积极性,今 年我村种植20亩以上的烟农有10户,15亩以上的有37户,种烟大户同比大幅增加。通过以上措施,共落实烤烟种植1785亩4159.1担,比去年的987.8亩3100担增加了797.2亩1857.5担,分别增加80.7%、59.9%,实现烟农收入462.97万元。

4、进一步发展壮大茶产业。成立了老海塘茶叶协会和海塘茶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总支+农户+基地+协会/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充分发挥海塘茶品牌效应,今年全村共产茶10吨,茶农收入120多万元。争取扶持资金100万元,发动农户投工投劳,完成生态茶园改造650亩,建设千亩海塘茶园1070亩。

5、生物药业试验培植初见成效。为充分发挥我村党员致富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创先争优先进典型,拓宽我村经济发展领域,党员刘文虎投入25万元试验人工种植石斛3.5亩,村民李昱宏投资5万元试验种植魔芋6亩,试验取得初步成效,可望增加群众收入。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乡村

作为新农村指导员我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来完成,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一是强化新农村建设。完成上村小组新农村建设,总投资52.8万元,其中上海宝钢帮扶30万元,群众自筹22.8万元,共完成7个子项目,分别是庭院改造、组内道路扩修、人蓄饮水管道建设、泡核桃种植、猪圈改造、简介牌修建。帮助争取到的上、下菜园、野猪窝三个组总投资15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现正在实施。二是提高通组道路通行水平。完成大村、箐头、上、下菜园、野猪窝、老海塘、汤爬山起个村民小组的通组道路维修(其中大村、箐头两个小组的为“一事一议”项目);现正在进行李家、学堂两个小组的“一事一议”道路建设,总投资10万元包括沙石铺垫与串户道路硬化两部分。支持上村小组水泥30吨,建设水泥路390米。支援水泥管186根、水泥10吨,改善全村8条通组道路排水系统,解决晴通雨阻的问题。三是推进安居工程实施。完成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45户,其中拆除重建29户,除险加固16户;另外还有18户拆除重建正做前期工作。四是完善村委办公楼设施。协调资金10000元,为村委会配置电脑2台、传真机1台。五是改善人蓄饮水条件。完成李家、学堂、岔路三个组的人蓄饮水工程,受益 48户158人,总投资8万元;汤爬山、河西、满子箐、野猪窝、上菜元共五个村民小组人蓄饮水工程,目前正在做前期工作。六是增加文化设施。为宣传海塘茶,树立海塘茶品牌,在市政协主席白文彬的倡导和支持下,投资15万元建设集会议、娱乐、品茶为一体的老海塘活动室,并投资11.5万元改善通往活动室的老海塘路。

(四)创建和谐新村,维护社会稳定

1、广泛开展以文明村、农村“十星级文明户”为主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前农村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社会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智力支持和精神 动力。2011年,我村重点抓好老海塘小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老海塘小组成立了由7名组内成员组成的精神文明领导小组,认真开展文明村组建设的各项活动,将新农村建设和自设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统一指挥,统一规划,在提升村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使村组面貌焕然一新。

2、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群众广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村居环境。今年在县文化局支持下,村农家书屋建成开放,有书架两个、图书1225种1500册、音像制品100中194张,供村民学习使用,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3、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一是计生、卫生工作不断加强。2011年瓦桥村共出生5孩,没有超生的情况。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56人,参合率为99%。二是水利普查工作有序进行。2011年是全国水利普查年,我村水利普查顺利开展,主要普查对象有7个普查灌区、1条河流,20个取水口,17个水窖。三是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2011年全村农村低保177人,五保23人,都领取到了补助资金;所有农户都按时领取到种粮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915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

4、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强化。大力开展创建“平安瓦桥”活动,不断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工作,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我村经济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一是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今年全村排查解决矛盾纠纷 17 起。二是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治安防范宣传,提高干群素质。发放宣传单100余份,办板报2块,张贴标语10余条。在村委会设立创建“平安瓦桥”宣传点,悬挂反邪教警示挂图,向来往群众散发“平安瓦桥”、治安安全防范、反邪教警示教育、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宣传资料。三是指导村民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多次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农村治安状况及成因,帮助村民解决治安难题,将治安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四是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村两委召开了工作会议,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对防火安全做了安排部署,并巡回检查防火工作,发现隐患,及时纠正,今年全村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五)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

1、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党总支(支部)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两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召开支部大会2次召开支委会10次,召开支部会议3次,上党课3期。

2、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委会把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提升村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作为增强村“两委”班子合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载体,作为调动广大农民 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切实抓紧抓好,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由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村委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巩固和加强。

3、促进基层组织建设。2011年村党总支收到申请书7份,纳新党员3名,预备党员转正7名。积极探索对流动党员等不同层次党员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以党员自评和支部考核的方式表彰优秀党员及时指导和教育后进和不合格党员。同时借助“党员结对帮扶”、“千名党员进万家活动”和“困难党员关爱”行动等方式,做好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和帮扶工作。

4、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建设“学习型、思考型、进取型”两委班子。制定逢10、20、30日“两委”成员学习制度和业余自学制度,在班子成员中开展以“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查思想、查信念、查作风,促进党性观念增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查、三促”活动,互帮相促,乐于交流,形成“工作学习化、休闲学习化、生活学习化”氛围,同时利用农家书屋及相关的报刊、杂志,组织全体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科技实用技术等,增长知识,解放思想,开拓本村全体党员的视野。二是坚持“三抓”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即:抓培养,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抓管理,强化党员先进作用辐射;抓制度,力求党建工作规范科学。三是抓好公开承诺。2011年我村党总支47名党员认真填写了公开承诺书。四是组织党员为村民做好事做实事。共清理通组道路、道路侧沟7条,沙石铺垫2条共3500米;打扫烤烟房26座;打扫烟区水利水池4个2次;组织参加烤烟种植、茶叶种植技术培训1次;帮助孤寡老人3人12次;带领养殖瓢鸡1000多羽。五是开展评星竟旗活动。在每个季度的党员评星竟旗活动中,有62名党员参与,其中评有三星的有1人,两星的有10人,一星的有7人。

三、几点体会

通过一年来与村民共同生活、学习、工作,掌握了解农村实际,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同时,加深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充分认识到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如果脱离农民群众的愿望,忽视农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如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农村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农村集中着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 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保持清醒认识,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瓦桥村只是全市普通的一个行政村,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也能发现当今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农田水利设施不足、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人畜饮水困难。二是农户小规模生产,实施农业集约化经营难度大。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增加了发展农业集约经营的难度。尽管这些年,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摸索出了在农户小规模生产基础上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途径,但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还比较小,特色产业规模也小,带动能力还比较弱,效益发挥不明显。特别是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集约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当 前农村大力发展的一些产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另外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也对农村用工造成影响。四是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农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出农村,耕地减少,资金缺乏。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要素投入,农业就可能受到削弱,农村就可能出现衰落。五是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令人担忧。不少地方已受到污染,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非常严峻。除工业污染外,每年有大量的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每年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低,对耕地和水资源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六是农村社会服务远远落后城市。农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七是农民素质不高。农民无论是在文化素质方面,还是在技术及经营素质方面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的要求相距甚远。农民素质的低下,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田坝乡二道水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上一篇:致青春的我们下一篇:书信作文英语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