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题材

2024-11-11

小学作文题材(共13篇)

1.小学作文题材 篇一

未来,虽然遥不可及,却令我们无数遍的幻想和向往。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以“未来的 ”为题写一写你对未来的憧憬。语句要通顺,力求内容新颖,字数400字以上。

我通过带有魔法的水晶球去看我渺茫的未来,可我却看不清楚我那未来的模样。从此,我带着水晶球里模糊的未来模样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未来。

我踏上未来的旅途,坐上未来的列车。在列车中我幻想着我的未来是美好的。我不断修复着魔法水晶球,希望可以更好地看清楚渺茫的未来……

在途中,我在一站点下了那班未来列车,因为列车有规定必须在这一站点历经沧桑后才能再次坐上那班通往未来的列车。在那个站点我顿时变得迷茫,看着一望无际的人海我不知所措,只感到孤单。寒风吹来,带给我一丝凉意,我身体开始发抖。我找到旅店,在那个城市停留……

在那个城市里我尝尽人间疾苦,领悟到了人间之心酸,在这段时间里我仍然每天修复水晶球,为我能再次坐上那班未来列车而努力拼搏。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已慢慢长大,每天我都过得很充实,我也开始忘记再去修复那颗魔法水晶球……

直到有一天我再次拿出那颗水晶球,我用双手慢慢地将它托起。当我再次利用魔法启动它时,它突然迸裂,那碎片飘荡在蔚蓝的天空中,我清晰地看见那每个碎片上的模样就是我现在的模样。我惊呆了。而碎片却在一瞬间在空中消失,在我的双手中什么也没有留下,那双手却依然放在空中——许久,许久……

我再次来到那个站点时,那班未来列车已在那儿等候,我带着惊奇,带着喜悦坐上了那班通向未来的列车,从此……

2.小学作文题材 篇二

笔者根据3—6年级的学生习作调查发现, 学生写人习作中泛化、虚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概括而言, 容易出现四类“变形人”:

小人:此类小人, 不是指道德品质存在缺陷的人, 而是指学生在行文过程中没有抓住人物凸现性格, 反而是东拉西扯、笔走偏锋, 写着写着就只见事情不见人, 事情记叙完了, 人物也走丢了。

美人:此种美人, 不是指美丽动人的人物形象, 而是指一些“高、大、全”式的被过度美化的完美者, 让人觉得美得那么不真实, 比如这样的贴标签式的描述“夜深了, 老师窗前的灯还亮着, 她的头上已经钻出了一根根白发”。

怪人:曾经听到过一个真实的笑话, 说有位老师某次布置学生写一篇有关xx生病, 自己照顾他或者协助他完成某一项工作的经历。结果学生写的文字笑话百出, 一个孩子这样写:妹妹肚子疼, 我喂她吃药;但是她肚子仍然疼, 于是我再给她吃药;可是为什么还没有好转呢, 我不辞辛苦, 又给妹妹吃一颗药。老师忍无可忍, 在他文章后面写下评语:同学, 不能乱吃药, 要吃死人的!

超人:电影中的超人, 指一些具有超能力的人——能飞檐走壁, 能起死回生, 能化祸为福。而在学生作品当中,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超人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如一个孩子这样介绍自己的爸爸:“我的爸爸赤手空拳地打退了十几个小混混, 一声不吭地堵住了还在流血的伤口, 继续工作……”他把电影嫁接到生活, 屏幕上的“美国超人”立马变成了“超人爸爸”。

二、追溯

1. 聚焦:写人题材的习作究竟有哪些特点?

(1) 习作对象具有针对性

写自己、写同学、写老师等主要以写自己身边的人为主, 就像一个水的波纹慢慢地荡漾开去一样, 从自己到他人, 从熟悉到陌生, 慢慢勾勒出围绕在自己生活圈周围的人物形象。可以写他们值得学习的品质, 也可以写他们的一技之长, 总之要立足于在具体的事例中表达对他们或敬佩或感恩或喜爱的情感。

(2) 习作数量存在局限性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 每一个单元都有一次习作要求, 总共64次大作文 (不包含在某一个单元中课后练习安排的结合阅读文本进行的小练笔) 。其中明确以写人为要求的一共有6次, 而六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人们之间相互关爱的事”虽然要求写事, 事实上也可以理解为“以事写人”, 所以也把它同时归为写人一类。如此计算我们可以看到, 在小学阶段写人题材文章占了所有文章的10%左右。

(3) 习作要求体现递增性

纵观各册, 如果再把每一次写人题材的文章单列出来做一个横向比较的话, 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在小学阶段虽然写人题材的习作训练并不算多, 但是一次训练有一次训练的要求, 从中段到高段的习作知识序列还是比较清晰的:从学习“对话、神情、外貌”等这样的直接描写到学习“心理描写、场面衬托”等这样的间接描写, 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内化过程;从“关注”到“运用”到“掌握”, 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从“用一个具体事例写出一个特点”到“用一两件事多角度地写出特点”, 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递增过程。

2. 叩问:写人题材习作的实施难点在哪里?

(1) “线索”, 有没有?

人教版教材是以人文线索为一条明线, 贯穿各册、各单元, 而知识线索是作为一条暗线, 散落于各课文、各练习中。虽然大家都知道, 这两条线应该如血管与血液之间的关系一样, 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但在课堂中, 要把这两条线索真正自如、巧妙地贯穿起来, 还是有相当大难度的。这要求教师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对全册、全单元、全篇有一种融会贯通的研究精神, 才能化暗线为明线, 合双线为一体, 提高阅读和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2) “10%”, 够不够?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习作架构中, 写人题材的比重显然并不突出, 一共只有6次, 仅占其中的10%。用10%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 够不够?答案是明显的, 一定不够。仅以单一的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为例, 每一方面细分下去, 又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学问, 更何况还要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来写具体、写生动一个人呢?由此看来不充分利用好10%, 不行;仅仅依靠10%, 还不行。如何在10%中做好文章, 这是一门艺术;而在10%外下足功夫, 那就是一种智慧了。

(3) “特点”, 难不难?

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安排的习作架构中, 写人题材的比重不多, 但是要求很高。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写人题材习作中, 写出“特点”几乎是每一次都重申的一个要求。很明显, 编者有意识地淡化了“品质”这一方面的要求, 而强化了“个性”这一方面的追求,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出现假话、空话、大话的现象, 切实实现“创新”和“个性表达”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两方面都还处于一种学习中的状态, 要能抓住特点、写出特点、放大特点, 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三、践行

以上从特点及实施难点两方面重点对人教版写人题材的习作练习情况做了一些分析, 接下来围绕课例展开一些具体的策略研究。

1. 确定一个基本发展点

不管是三年级上册起始学习篇:“一个熟悉的人”, 还是六年级上册综合运用篇:“用一两件事情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核心词都在于写出“特点”,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同样的写人习作, 有规律可循, 有发展轨迹可找。同样写特点, 要求各有不同:

(1) 教学内容:从具体到抽象

中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三年级的一节课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对话, 如何抓住特点来表演对话, 使得孩子们在参与、互动、观察、模仿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掌握到了一种技能, 可以通过预演的展现凸现一个人的特点。而学生到了六年级, 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对于什么是特点、如何表现特点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对比、小结等形式, 可以使学生对“特点”一词在习作中的表现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较高的定位。

(2) 教学手段:从演绎到归纳

以上从教学内容分析了两次习作在知识链中的不同要求, 与此结合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有一个明晰的变化:起步阶段, 重在指导, 师生进行即兴表演, 建立“懂和会”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不仅知道什么是“对话”, 还能够在习作过程中运用对话描写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运用阶段, 重在自悟自得, 而教师更多地承担了一种引导和点拨的角色, 让学生更多地发挥同伴互助的资源, 看一看、议一议、评一评, 在不断补充的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相关的习作技能。

2. 立稳两条坐标轴

习作过程不仅是一种综合的知识运用过程, 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感受过程, 它还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要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必须要建立作文能力和知识发展的序列, 立稳习作发展的坐标轴。

(1) 纵轴线:语言文字习得发展线

这是教材安排体例呈现出来的螺旋发展轨迹, 具体体现在写人题材习作中, 知识线索就是从单个地接触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描写等一系列的技巧到综合运用这些手段, 有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

(2) 横轴线:儿童学习心理发展线

指学生在运用语言表达情绪、记叙事情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过程。在初学习作的时候,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一件事情来写人, 在叙事中体现“人的活动”;而到了五、六年级, 更加注重通过细节刻画的方式来写人, 描述中突出“人的特点”, 这样逐步细化、深化、精化, 其本质就在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由表象到抽象, 由具化到细化的一种规律性的过程。

3. 把握三个关键要素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被作文”现象层出, “假大空”人物普遍, 在习作指导过程中, 教师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要素必不可少。

(1) 需≠要

“需”是指不可缺少, “要”是指渴望得到。“需”和“要”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让“需”变成“要”, 就需要我们对知识体系进行重组, 使之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愿意参与的一种形式。

(2) 懂≠会

“懂”是停留在看、想层面的思考, 是对事物的一个认识过程;“会”是在看的基础上的做、练, 是在操作层面上的应用过程, 这就是说孩子知道了怎么写和最后他能不能写好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教师要真正成为孩子习作过程中的一个同行者, 而不是一个指手画脚的指令者。

(3) 此≠彼

此人非彼人, 我们不能说那个同学已经写得很好你为什么写不好;此时非彼时, 我们不能要求一次会了次次都会, 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远比我们想象和期望的要漫长要艰难, 不能急于立竿见影。

4. 落实四个教学环节

如何利用好10%的资源, 达到100%的训练效果呢?结合具体课例, 笔者认为在具体的习作指导中必须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 作前曲:未成曲调先有情

单元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等各个板块之间的关系是前后呼应的, 从不同角度应和了单元主题, 也从不同高度推进了单元目标, 所以在设计习作课的时候, 必须把它与整个单元的主题、知识主线紧密结合在一起, 做好充分的习作启动准备。

以五年级“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为例, 可以在习作指导之前先做好两项工作。首先, 指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 建立人物素材库:熟悉文本的语言之后选取相同题材的课内外文章进行集中阅读, 课文可以跨单元选取, 也可以在名家作品中收集, 积累人物及其特点以及作者采取的写作方法, 感悟怎样根据人物特点和表达中心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描写方法, 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其次,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勾勒人物素描卡:从文本人物到生活人物,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 我们引导学生边读边联想在生活中, 有没有跟文本人物相类似的人。可以是性格、形象、脾气等方面, 可以从老师、同学、亲戚、朋友, 甚至是陌生人中搜寻, 重新以“陌生化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 也可以从记忆中搜索相似的面孔, 进行人物素描卡的创作和积累, 形成一种迁移, 为接下来成篇的写作奠定基础。

(2) 作中曲:笔下生花巧设境

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愿望, 这是学生课堂习作的快乐源泉;教给学生习作方法, 让学生产生“我能写”的自信, 这是当堂写作的成功保障。

以三年级下册“介绍我自己”为例, 笔者是这样营造课堂习作的氛围。首先, 遵循规律:由浅入深。这一节课之所以分成四大板块, 就是依照孩子的心理特点, 抓住了几个要点, 使之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牢牢抓住一条线索:猜猜“我”, 聚焦“我”, 凸显“我”, 完善“我”, 形成梯状发展线索, 步步为营地实现对他们的“帮”“扶”“导”。其次, 突破难点:由彼及此。在这一节课中, 由于写“我”的内容很多, 孩子们很容易变成泛泛而谈, 如何能够紧扣教学目标“通过一个具体事例来写人”呢?这时候教师的“下水文”往往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从“懂”到“会”的桥梁, 让孩子们不仅知道“需要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人”, 而且还将进一步知道“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人”。

(3) 作后曲:你评我改都能行

展示、交流学生习作中的优秀作品和典型问题, 帮助学生在顺利完成“一篇”以后, 进而总结出“一类”的写作规律,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首先, 贵在内化:由一到三。小磨蹭、小辣椒、小捣蛋等词条不仅对于开阔孩子们的思路, 拓展孩子们的写作范围有比较大的帮助价值, 而且孩子们围绕着“迷”“馋”“辣”等核心词语, 知道如何进一步去表现。

其次, 效在课外:由点及面。将作品带回家, 请爸爸妈妈做第一读者, 写鼓励的话;钉成册, 请同学们轮流看, 评最佳作者;布置成宣传栏或者发表在班级网站。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展示, 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4) 曲外曲:余音袅袅深迈进

一般而言, 作文指导课讲评结束以后, 一篇习作的任务基本上就告一个段落了。但是前面也一再强调, 用10%的比例来完成整个小学阶段写人题材习作的训练, 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课内规定的六篇之外, 必须还要有一些相关的辅助性的习作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和阅读结合, 形成一个小练笔;也可以在课内作文完成之后, 和周记或者航海日记之类的相结合, 形成一个系列, 让孩子们在一个阶段重点学习和巩固一种类型后, 以达到余音袅袅的效果, 这就是曲外曲。

四、展望

该文仅以写人题材习作为例, 探讨了有关习作教学的一个小小分支。从理清序列到理顺教学, 有一个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

3.小学作文题材 篇三

【关键词】历史题材;教学;三步曲

【中图分类号】G623.1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独有意义: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历史”不可磨灭的作用是能使传统美德活起来。由此可见,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品德性是它的灵魂!怎样才能在历史题材教学中凸显品德教学的品德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历史事件中去,学会对历史的思考,学会对社会的思考,学会对人生的思考。

—、准确定位目标,悟历史教学的“品”性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學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指引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直接影响着教学实效。

以《鸦片的背后》一课为例。本课有五大块内容,分四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述“鸦片——特殊的武器”,重点是讲述鸦片作为特殊武器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鸦片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让学生体会到鸦片能毁了一个人,能毁了一个家,更会毁了一个国。

第一次,确定的目标为:

在课上,老师的一个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说些什么吗?”孩子们的回答是发自内心的,“我感到悲愤,中国这样大,为什么会遭受这样大的屈辱?”“我感到失落,中国的领土,银子主权都落到了列强的手里,我们当时的中国人都不感到痛心吗?我们中国当时是怎么啦?”……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叹和质问,让这节课到了思想的高潮处。从课堂效果来看,我觉得这节课是有质的,但问题是这么多的内容是三个课时的内容呀,量太多了,直接导致教学课时划分的不科学。

第二次,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课上,通过抓住教材上“四个兄弟吸食鸦片”的这么一个缩影,把这个点做大,做足,先讨论一个富裕的家庭被鸦片能害成流落街头。那还会有什么人受害呢?再通过分组讨论拓展:如果农民,商人,军人和官员都在吸食鸦片,当时中国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通过学生的讨论,确实深切地感受到鸦片是毒害整个中国啊!从而水到渠成地体会了鸦片的危害。再一个“为什么当时中国会有那么多人吸食鸦片?这么多鸦片又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学习交流,让孩子们体会当时有这么多人吸食鸦片的原因是中国官员的腐败,国民素质低,由于无知,医疗技术差等原因才会有这么多人吸食鸦片,进而深入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中国的闭关自守所带来的危害,进而体会英国人把鸦片云运到中国来的阴谋,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次,教师的课时目标贪全求多,分散了课堂的有限时间,造成了处处用力但又用力不够的后果。而第二次,课时目标小而实,针对性很强,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是能够在第一课时达成的。足见,我们每一位教师牢牢树立“历史题材”教学的目标意识,认真审视教材,抓住领悟历史的着力点,来悟历史教学的“品”性。

二、把握教学内容,寻对接历史的“人”性

随着年级不断升高,品德与社会教学逐渐加大了知识含量,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很大,因此,需要我们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生活与“历史人”相结合的通道。

1.依赖历史细节,构建对话平台

历史本来就是由人创造的,历史的“人化”就是把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人突显出来,让人走向前台。寻找一个个与儿童同构的对话平台,感受他们的真实叙事……比如,《鸦片的背后》中选用的“吸食鸦片的四兄弟” 这么一个缩影,把这个点做大,做足,拓展到农民,商人,军人和官员都在吸食鸦片,当时的中国到处是一翻受鸦片毒害的景象,从而真切感受到鸦片的危害;依赖这样一个点,一个细节,搭起了学生与教材对话的平台,从而让孩子有话可说,使这一个个历史事件在这些细节中站起来,拉近了历史与孩子、教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2.凭借生活经验,搭设对接跳板

历史题材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遥远又陌生,教学后只是一般了解,并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要素上,始终觉得隔着一层,融不进当时的情境之中。因此我们在讲述“历史人”的生命叙事过程中,要善于以这些现实问题为媒介,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其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三、关注学习对象,激历史体验的“德”性

历史知识课的学习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光要认识到,还要体验到。我们在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这种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种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于人的,是要把知识与品德教育进行结合、渗透、融化,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

1.创设情境,唤发历史情感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缺乏与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对应的生活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创设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情境,进行“情境性教学”。

以《中山陵前》一课为例,先从“长辫子”和“裹小脚”导入课堂,让男同学谈谈:“如果整天扎一条长辫子,会怎样?”让女同学谈谈:“如果从小就把你们的脚裹起来,变得小小的,你感觉怎样?”再切入到孙中山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利用一些震撼人心的一些数据、图片,并配合凄凉的音乐,引领学生一起重新回到那段历史中,去亲历去感受那段耻辱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种种这些,激起学生愤怒的情感,更激起学生对孙中山在当时背景下挺身而出的英雄气节的佩服与尊敬。

2.提炼情感,捕捉瞬间感受

历史在学生眼里是那个年代的事,往往他们会比大人还要冷静地去看待并评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捕捉学生的真实感受,放大他的情感,以感染全体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在《中山陵前》此课中,在看数据、图片时,在和走进人物时,要穿插着把老师的感受主动地表达出来,在情感表达上给学生作示范,并且在学生的发言中,及时捕捉他们真实的瞬间的情绪,以此教会学生表达真实的感受。当学生在情境中重回历史,真实地感受那段苦难,当他们的心灵被震撼后,他们的情绪被激发出来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意教会学生多种搜集资料途径,以及简单的整合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在历史题材课文的学习中融会贯通。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是要在历史题材教学中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把知识与品德融合起来,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品德性,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过程中,自然就体现了‘历史题材品德教学的品德性了。

【参考文献】

[1]郑爱华.搭建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桥梁[J].小学德育,2008.8

4.小学生撒谎题材作文 篇四

激动人心的考试结束以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出学校。

一路上,残侧着自己的考分。

高?还是低“是个未知数。

过了好几天,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了进来。

发考卷了,直到47名,才听到我的名字,全班65双写着“怎么可能”的眼睛盯着我,我能明白,这一刻有多丢人。

放学回家路上,拿着一张打着鲜红的68分的试卷的我,心里在想:该怎么逃过老妈的“唠叨神功”?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决定了!不告诉老妈,上演一场”瞒天过海“!

到了家,老妈问我:那天考的试卷发没有?”“没,没有。

话音刚落,我就捂着书包之本房间,拿着试卷,我有了让它“魂飞烟灭”,“销声匿迹”的冲动,我又做了一个决定,把它给—撕了!我越撕越过瘾,直到撕成渣了,才肯罢休。

就在我还未来得及清扫“战场”时,老妈突然推门而入,看着一地的纸屑,拾起一片,那一片上面正好写着“测验卷”三个字,又拾起一片,上面写着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加上“测验”。

不就变成了我的测验卷吗?老妈一下子明白了,说道:“快点给我拼起来。

一块儿也不许少。

拼不完不许吃饭!”看着这满地的纸屑,我投降了。

别看我是个女孩子,但做这种细活儿可没辙了。

“妈我错了,我不该撒谎。

“我没说你错了呀。

什么?要是你说我错了该多好啊,我好歹承认了错误,再把这儿扫了,我就可以吃饭了,不用拼了呀!唉,没办法,只得拼了。

老妈开始吃饭了,小米棒碴粥的香味,鱼香肉丝的诱惑,三鲜汤的香浓,让我抵挡不住了。

透过门缝向餐桌上贪婪的望了一眼。

老妈竟然做出一副“好香”的样子。

我转过身,把房门关上了,眼不见心不烦嘛!可是香味又钻进了我的鼻子里,我拿纸塞住了鼻子,用嘴来呼吸,没办法,谁让我的鼻子那么灵呢?快到七点了,而看看我这边,4分之1都还没有拼好。

这时,老妈进来了,为我端来了一碗粥:“赶紧喝,不然你出事儿了我还得被你上医院呢!”“嘿嘿,谢谢老妈!”那一夜,我卧室的灯11点过才熄灭,并且作业一个字没写。

不用说了,第二天是免不了罚站和挨老师的骂了……

食物的诱惑,麻烦的细活儿,睡眠的不足,老师的批评,外加一节课的罚站,妈呀,这代价也太大了吧!我以后再也不敢撒谎了!

撒谎作文600字【2】

有时大家都会撒谎的,我也不例外哦。

我为了不做作业,就撒谎,而且撒了很多次。

有一次,我没有做作业,老师问我作业呢?我就说没带,老师这次相信了。

第二天,老师又问我的作业呢?我也又说没有带,老师听了大发雷霆,就把我的家长请来了。

老师和我的家长说了我昨天没有写作业还骗了老师的事,结果我回去的时候,被爸爸打得我东跑西跑的。

边打还边说:“让你不做作业、让你骗人、让你……。

第二天早晨,我把我没有写的作业写起后放在了老师的办公桌上后就回到了教室,结果被老师发现还有一样作业没有写。

老师问我:“还有一样作业呢?”“啊!还有一样什么作业呀?”我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结果老师还是把我家长请来了,又给我爸爸说:“我还有一样作业没有写。

爸爸就又把我打了一顿。

过了两天,我又没有写了,就给组长说,我交给了语文科代表了,他就相信了。

但老师改的时候,没有改到我的作业,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老师无可奈何的问我:“你昨天的作业在哪里?”“交了呀。

我还是装得很像。

老师一句话也没有说,也没理我,只让我站在那里。

我心想:老师是怎么知道的?老师过一会儿不知道怎么办,就问了问我:“作业到底交没有?”“我没有交,也没有做。

我小心的说,老师连问都不想问了。

我想道歉,但没有说出来,我还被罚站了一天。

后来我还是给老师道了歉的,老师说:“以后再撒谎,就不再来学校上我的课了。

5.以后悔为题材的小学作文 篇五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感到紧张的事?我有,那就是妈妈带我去拔牙的事,它成为我记忆中一件十分后悔的.事。还是再让我回忆当时的情景吧。

有一天,妈妈为了让我尝尝鲜,就给我买了几穗玉米。玉米很快煮好了,香甜的味道充满在整个厨房。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穗,张开大口,想使劲解一次馋。谁知,不幸的事发生了,我一口下去,啊!大叫一声。不是因为玉米好吃,而是我的一颗牙齿晃动了。我连忙一抬牙,这颗活动的牙就从玉米棒里被拉了出来。我疼得呲牙咧嘴,对妈妈说:“我的牙快掉了。”妈妈说:“儿子,你姨妈家附近有一家牙科,我们现在就让医生把你的牙拔掉吧!”

我们很快来到了医院。我们找到牙科,看见从里面出来的人捂着脸,真是伤病号呀!我想跑出去,可是妈妈紧紧地拉着我的右手,让我挣不脱。妈妈把我拉到了医生那里。医生说:“张大嘴让我看看。”我坐在椅子上,看见医生手中的工具像兔子一样跳了起来,像是跳进了我的五脏六腑。我大叫一声:“疼呀!”我一叫,医生就说:“我还没拔呢!”说着,他一用力,把我的坏牙夹了出来。一看到坏牙,我又哭天喊地地叫:“好疼!”

又过了两天,我和妈妈去书店看书的时候,我无意中翻到了一本关于牙齿的书。我翻开一看,天呀!上面写着:“要是牙快掉了,吃点硬的东西就会把它碰掉!”

6.小学作文题材 篇六

妈妈把西瓜切成一块一块的,红红的果肉上布满了西瓜籽儿,看起来非常诱人,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块,咬上一口,香甜的汁水顺着我的牙齿流淌,清甜可口的滋味让我的心窝都甜了起来,虽然我吃了很多次但还是非常喜欢,真是百吃不厌啊!

你听了这些是不是已经要流口水了?夏天天气热要多吃水果,我建议要多吃西瓜好,西瓜既解渴又解暑……

7.高考作文题材走进名著名篇摭谈 篇七

走进名著的思路有三:一是对名著的细节进行合理扩展。根据主题需要对名著的某个精彩的细节进行扩展,由此可以形成一个生动的故事。 二是对名著的结局进行创新性续写。 借助名著的详知性信息和典型情节, 就其结尾进行扩展赋予一种新的意义。第三是对一个或多个典型人物进行抒情或说理。所谓“多个任务”一般是指三、四个左右,期间要有内在联系,即都要围绕主题和话题。

这些名著有: 《三国》 《水浒》 《西游》 《红楼》 《东周列国 志》 《封神演义》 《家》 《鲁迅小说》 《神曲》 《唐·吉诃德》 《浮士德》 《哈姆雷特》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红与黑》 《简·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名著大约每个同学都知道一些,作文中只要应用一点就会使文章不同凡响。

如2002年考“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 , 有考生写 《相逢是一 种偶遇———现代西游记》,写 《八戒破产记》;2004年考“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这个话题,有考生写 《孙悟空再打白骨精》,考“遭遇挫折放大痛苦”这个话题有的考生也用到了取经故事;2005江苏卷“凤头猪肚豹尾”这个话题的满分作文中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路》 也绝妙地化用了取经的故事。 《三国演义》 故事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因此运用这个材料的也很多,如2002年考“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就有不少像 《三国英雄开会》 《赤兔之死》《三国演“异”》 这样的佳作;2003年“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也有 《孔明挥泪斩马谡》 等好文;2004年“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有 《关羽之恨》; 2005年湖北卷“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则有 《马谡日记》 等。另外运用较多的 名著就是 《红楼梦》, 如 : 《送玉僧妙语如珠解心结贾宝玉思前想后出家门》 (2002年“心灵的选择”)、 《宝钗鸣冤》 (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薛宝钗魂断大观园》 (2004年福建“人物或文学形象”)、 《晶莹雪寂寞林》 (2005年福建卷“圆形与星形图”)、 《花气袭人》 (2005年全国卷一“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等。

走进名篇也是使自己的思路马上进入题材的好办法。旧瓶装新酒,可以写故事新编,可以就名篇评论,借名篇抒情,可以化用名篇的意境写散文,方法不一。可以走进的名篇主要是写你熟悉的名篇,也可以是你学过的名篇,能背下来的名篇,这些名篇要有张力,要是经典,有再创造和多角度分析、解读的可能性。

这里主要谈谈课本上的名篇。课本是我们最熟悉的经典,每一篇课文都是我们写作的最好素材。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无暇阅读太多的课外书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作文就不会赢得理想分数。因为我们12本还有掌握的最熟的材料———初中高课本。课文作为第一手材料,一定要把他们作为高考作文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考试的时候可以先回想学过的课文,看一看哪些内容可以与实体建立联系。

课本篇章大多数都是一些经过几代人筛淘的经典作品,有着很深的文化和思想内涵。他就像一大批品质很高的原材料,可以让我们加工和再创作。很多同学关注了这笔财富,高考满分作 文 《哀痛者 ? 幸福者》 (2004年全国卷: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孔雀东南飞〉 新传》 (2004年江苏卷: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 《愚公移山吃官司》 (2005全国卷一“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都是取材于我们最为熟悉的课本材料。

利用课本名篇做文章,关键在于立意要新,要旧瓶装新酒,要有化腐朽为神奇,要善于挖掘新的表现角度。

比如高考满分作文 《作文收藏古典———〈红楼梦〉》:

《三国演义》 写雄主名王,谋臣勇将之事,攻城略池,纵横捭阖之心; 《水浒传》 写草莽英雄,江湖豪杰之事,仗义行侠,报仇雪恨之心; 《西游记》 写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之事,伸张正义,斩妖除魔之心 。独 《红楼梦》 写少男少女之事。小小女儿国里,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笑和泪、爱和怨、酒和诗,流淌青春。故于茫茫书海,我收藏心中的最美—— 《红楼梦》。

8.小学作文题材 篇八

一、巧借课文插图,激发认知冲突

因为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叙述的内容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较大的距离,这种差距常常使学生对革命志士那种为了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难以理解。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前经验,再以英雄们生活的时代特征与之相比较,产生认知冲突,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革命英雄题材文章的课文都配有精彩的课文插图,教学中如能重视利用这些插图,既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从而达到对深层意蕴的理性认识。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细看课文插图,不难发现插图很明显地突出了邱少云身上及周围燃烧着的熊熊烈火,而年轻的邱少云的身子却紧贴着地面,手指深深地抠进泥土里,双眼怒视着敌人的阵地,纹丝不动地趴在那里,可以想象他是强忍着身上的剧痛,胸中充满对敌人的无限仇恨。这幅画面,最能体现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正是课文的中心所在。笔者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文时,笔者先问学生们,你们有被火烧的感受吗?大家都说没有。于是追问一句:你们有被烫伤的经历吗?有的学生说我倒开水不小心,给开水烫了一个水泡,很痛,好长时间才好呢;有的说我被滚烫的锅给烫伤了,好疼;有的说一次我喝烫开水太急,舌头给烫伤,之后连讲话都很不方便。此时笔者点击多媒体课件,把邱少云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的画面展现在投影幕上,问同学们,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役中的故事,一位年轻的战友趴在火堆里的情景,这位年轻的战士为什么躺在烈火中呢,为什么不从烈火里爬出来,扑灭身上的烈火呢?这样处理教学,使学生在强烈的认知对比感受中,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自然而然会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把注意力集中到邱少云为什么趴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主题句上。

二、细品文本语言,挖掘内心体验

1.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咀嚼课文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使学生受到真正的心灵震撼。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文中那个年仅十一二岁倔强的小红军,在长征的草地上留下了一曲生命的绝唱!文章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反复品读,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多呢’”。这句话是稳重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关键句,教学时笔者紧扣“轻轻拍”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通过反复品读,一个倔强、懂事,一心只为别人着想,而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可爱又可敬的小红军的丰满形象就留在了学生们的脑海中。

2.在感情诵读中熏陶。“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能反映英雄革命精神的主题文本,创设不同的情境反复品读,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冲击和震撼,增强对文字的感受力。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进行反复诵读。接着我激情引读:“邱少云,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你?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你?谁能用书上的语言告诉我们?”指名让学生读“熊熊的烈火,就这么无情地燃烧着,燃烧着邱少云的血肉之躯。”再让学生齐读者段话。最后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思、情”,使心灵不断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境、语情特殊性的感受,使学生真正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三、拓展史实资料,传承英雄精神

众所皆知,文学作品的创作讲究的是悬念,追求的是意犹未尽之效果。这正好与《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课外放手让学生去延伸、拓展、深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课堂,要适度延伸。阅读革命英雄题材的文章,革命斗争的残酷性,是现在的学生无法真正体会的;革命英雄的舍生取义,也是学生们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缩小其中的距离,因此对一些历史的拓展还是很有必要的。唯有了解历史,知晓过去,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英雄的行为,才能感同身受,从而内心深处产生向善的力量,促进价值观的重组和建立。笔者在教学时采用的策略主要有两点:首先推荐阅读材料。如教学完《倔强的小红军》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草地夜行》《小红马》《金色的鱼钩》等相关文章,拓展课程时空,打开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深入感悟,做到“人散课终情未了”。拓展阅读,举一反三。其次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学完革命题材的文章,可以开展诸如“探寻先辈足迹,学习身边模范”“瞻仰烈士墓,采访老红军”“革命小英雄故事演讲会”等语文实践活动,在点点滴滴中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感受生命的崇高。

总之,尽管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在课本里出现的比例愈来愈少了,但我们应该珍惜这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帮助学生习得多元化的语言,使学生在文学的道路上和时代的道路渐行渐远,在点点滴滴中提高学生对革命题材文本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感受生命的崇高,在“落雨无声”式的教育中,收到“相融无痕”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世贤.《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教学与管理》.2009.

9.以自由为题材的小学生作文 篇九

我舒适地躺在游泳圈上,志勇重重地推我的游泳圈,让我自由地往前方漂。

许多小孩跌跌撞撞碰到游泳圈,我一下子被水花包围。速度好慢,慢得我心慌,慢得我甚至觉得气喘吁吁,上气接不上下气。我想快速动起来,于是我把手放下去当船桨,一步一步向前移,这是“我的‘船’的自由”。我想靠岸休息,我使劲地划着水前进,哎,游泳圈真是自由啊!

这不公平!为什么它一直都在玩,而我们却没有这份自由,为什么?

虽然游泳圈一直在自由地漂,但其实游泳圈没有真的自由,我们却有,比如:游泳圈受人类控制,它还要载着我们这些沉重的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公平,也没有不公平。

许多人只能看见别人光彩的一面,却没有看过别人“流泪”的一面。为什么刘翔是跑步冠军?但是他背后要付出多少?

10.以告别童年为题材的小学生作文 篇十

夏令营的徒步越野因为能与“聪明”的植物接触,增加了很多乐趣。苍耳就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它悄悄盯上并成功爬上了我的背包,这个秘密很快被许多调皮的同学发现,大家把老师们当作肉靶子,往他们身上扔苍耳。大家玩得开心,但最大受益者是苍耳,因为它让我们帮它传播种子。自然界还有许许多多聪明的植物,风力、海浪或阳光都会可能被它们用来传播种子。

探索了聪明的植物,我们还探索利用自然规律制作工具。制作竹水枪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让我们学会了利用大气压原理吸水。三角平衡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中被广泛运用,我们团队分工合作,搭建的罗马炮架正是对三角平衡原理的利用。刺激的网红桥考验的是团队合作和平衡力的掌握,结绳法、两人三足游戏是利用摩擦力的好项目。童心未泯的老师们也争先恐后地一试身手,两个男老师当仁不让,摆了一个帅帅的POSE,异口同声地喊道,“利用自然规律,我们行!”

学会生火煮饭是夏令营培养我们的一项生活技能,也让我们在活动中探索火的利用。在野外煮饭可不像在家里那么方便,被烟熏是常有的事。负责拾柴火、洗豆腐、切豆腐的我忙得不亦乐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小组每个人的付出让我们最先端出一盘香喷喷的麻婆豆腐,让人见了垂涎三尺。火还带给我们一场精彩的篝火晚会。有了火的热情,多才多艺的同学们纷纷上台表演,我的《中国话》诗朗诵受到地瓜腔老师的高度赞赏。

11.小学作文题材 篇十一

历史题材的课文在小学品德课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在本类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出现困惑,不懂得如何实施教学工作,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影响到这类章节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研究小学品德课历史题材课文教学策略及资源开发,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品德 历史题材 资源开发

爱国情感往往通过历史来承载,借助于小学品德课历史题材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北师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我国历史内容有很多,通过介绍一些典型的历史人物与事例,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历史的发展之路,将学生的爱国情感及荣誉感给激发出来。如在文明古国与富国强民章节中,将我国发展中的辉煌、奋斗及屈辱等事迹展现了出来,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促进了初中的历史学习;在一系列事迹的感悟中,也能够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道德观。

1. 开发教材资源

在教学工作中,教材资源需要大力开发,对教材正确认识和使用,将教材中的图例、表格等灵活运用起来,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安排,对教材的留白科学处理等。如在讲解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时,需要将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资料等充分利用起来;有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文字发明之前,古人为了记录事件,采用结绳的方法,(将结绳图展示给学生),你们了解这些结的意思吗?学生们纷纷回答,大结代表着发生了一件大事,而小结代表发生了一件小事;然后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讨论,这种模式存在着什么弊端?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之后,回答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将很多的结打在绳子上,这样就很难找出原来发生的事件,容易忘记。教师循序渐进,从结绳记事慢慢过渡到图画记事,之后演变出来了文字。在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文字起源;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得知,要想将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出来,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对教材读懂读透,对教材中材料的作用充分了解。

2.运用现实资源

在课程教学中,现实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现实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对接历史与现实,促使学生进一步的掌握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品的价值观;其实,只要处处留心,很多现实资源都能够被合理运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在对《光辉的历程》进行讲述时,因为学生们大多不了解党的发展历史,仅仅从一些电影和电视中大致了解;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认识我国共产党的诞生历史,热爱我国共产党,就需要注意搜集现实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可以从红领巾谈起,同学们每人都佩戴着红领巾,它代表了同学们拥有同一个身份——少先队员,而我则是共产党员;同学们知道少先队员和共产党员分别对应的组织是什么吗?同学们纷纷回答中国少年先锋队和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了起来,然后逐步深入,让同学了解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的概念和知识,通过后续的学习,来掌握我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与宗旨理念。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热爱我国共产党,则可以在教学开展之前,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拍摄下来,如城市新面貌、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美丽的城市公园等,学生们认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与来之不易,而这些正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带来的。之后,教师将书课本、公交卡以及老年人的农村医保卡给展示出来,通过这些事例,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本作业本等都不需要缴纳费用,我国农村医保率也越来越高,保障了农民看病的权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党的伟大。通过具体的感受,升华情感,进而促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3.重组教学资源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感悟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品德素质,科学组合与筛选教学素材,对历史故事深入挖掘,以便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知识园的内容给加入进来,将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以及长征等历史事迹介绍给学生,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历史教学工作中,需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以便给予学生情感共鸣和感染,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对《圆明园的诉说》进行教学时,教材中的图片比较简单,学生无法对圆明园所经历的耻辱进行感受,那么就可以将大型电影《圆明园》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了解到毁灭之前皇家园林的宏伟壮观,学生们看到毁灭前与毁灭后的对比,产生情感,深刻感悟国耻,激发努力学习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组现有资源,也可以积极创设情境,上课之前,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学生的认知情况及爱好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借助于语言、画面、歌曲等元素,创设相应的情境,以便将学生学习积极性给激发出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生动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感悟历史。如在《黄河在怒吼》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抗日电影及电视剧片段,特别是部分比较残忍和沉重的情节,再加上悲伤音乐的渲染,能够营造适当的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给集中起来,给予情感熏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需要有机联系历史与现实,以便合理设计话题;如在《圆明园的诉说》教学中,可以将一些今年发生的时事新闻给引入进来,如兔兽首铜像拍卖会等,然后提出疑问:这些文物都是我们国家的,为什么会在外国拍卖呢?然后导入新课内容。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课中历史题材课文发挥的是跳板作用,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为了提升教学成效,就需要大力开发教材资源与现实资源,具体化形象化抽象的理论内容,激发学生的认同之心,产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巢凤栖.浅析品德课历史题材课文教学中的资源开发【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4)

【2】段世敬.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5)

【3】陈国梅.试论如何充分开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6)

【4】周素芳.试论网络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4(6)

【5】徐红岩.试论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4(6)

12.小学作文题材 篇十二

前几天,淘宝网启动了今年的“双十一”活动。外公也不甘落后拿起手机第一时间开始抢购。他的手就像一个灵活的弹簧迅速地划动着,就连他的嘴也没闲着,时不时自言自语:“哎呀,太可惜了,又没抢到!”

忽然,一则夺人眼球的广告闪现在手机屏幕上:火星人牌高压锅,限时抢购,只要99元!外公立刻像看到了肥肉的老虎一样,两眼放光,用手指狂点这则广告的抢购按钮,一个抢购链接映入眼帘。链接上显示着令人怦然心动的几个大字:5分钟后即将开抢!外公的双眼紧盯着屏幕,都不敢眨一下眼睛,撸起袖子,等待着抢购时间的开启。“滴答,滴答”,时间仿佛被淘气的精灵放慢了100倍,每过1分钟却好似过去了一个世纪终于,激动人心的倒计时来临了:“10、9、8、72、1,开抢!”外公此时恰如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他手指熟练地点击着按钮,虎视眈眈地盯着屏幕,嘴里也喋喋不休:“一定可以的!一定可以的!”这时,抢锅热潮已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外公全神贯注,就连平时牢记在心的饭点都被抛在了脑后,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几十秒屏息凝视过后,手机屏幕上显示:您已成功购得99元高压锅的优惠券。外公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安全着陆。他满心欢喜地打开支付宝界面,顺利下了单。我也算是亲眼见证了外公“无影手”的过人之处!

13.小学生演讲题材 篇十三



小学生演讲稿:寻梦五千年 小学生演讲稿:

关于科学演讲稿——科学贵在有首创精神 小学生交通安全演讲稿——文明相伴,幸福相随 小学生爱国演讲稿——祖国在我心中 中学生乐于助人演讲稿:什么星值得追 小学生关于理想演讲稿——我要当名医生

小学生安全演讲稿—重视安全,幸福就会在身边 小学生爱国演讲稿——我爱祖国

小学生国旗下爱国讲话——永远令我骄傲的祖国 小学生关于交通安全演讲稿——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 小学班长任职前发言稿

小学生关于机遇演讲稿——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小学生国旗下的讲话:牛的精神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 新学期,你准备好了吗?

新学期小学生国旗下讲话——小学生演讲稿: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小学生演讲稿——生命因爱而美丽

小学生国庆演讲稿——美丽庄严的国徽,光辉灿烂的祖国 小学生爱国演讲稿——辉煌雄壮的中华精神 小学生演讲稿——中华上下五千年 小学生爱国演讲稿——我的中国心 小学生演讲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小学生“国庆阅兵”观后感

小学生演讲稿——伸出你的双手,共建美丽校园 小学生阅兵仪式观后感

小学生爱国演讲稿——国歌,最强劲的旋律 小学生演讲稿——为了地球美好的明天 小学生演讲稿——我爱家乡 小学生演讲稿——为了家乡更美好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有一种品质叫诚信 小学生演讲稿——知荣明耻,从我做起 小学生关于诚实守信演讲稿——人生路,信为本

小学生演讲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 小学生诚信演讲稿:诚信在我家里

小学生爱科学演讲稿——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做文明礼仪的好学生 小学生关于孝敬父母演讲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学生演讲稿——我热爱花朵里的祖国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让心灵沐浴书香 小学生迎国庆,颂祖国演讲稿

小学生庆国庆演讲稿——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小学生法制演讲稿《打击侵害校园犯罪,加强自我防卫能力》 小学生《美丽的校园我的家》演讲稿 小学生《知荣明耻,从我做起》演讲稿 小学生竞选大队委员演讲稿 小学生法制演讲稿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小学生演讲稿)小学生国旗下的演讲稿《星卡伴我行》演讲稿 小学升旗仪式演讲稿——小学生升旗手演讲稿 小学生演讲稿—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令我难忘的朋友 小学生庆祝教师节演讲稿 小学竞选班长演讲稿 大队委竞选演讲稿 班委竞选演讲稿 小学生国庆节演讲稿

小学生迎国庆演讲稿—做热爱科学的新一代 国旗下演讲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瞬间 国旗下讲话——节约小事 从我做起 和谐才是真正的美 保护环境演讲稿 我与书的故事(演讲稿)小学生演讲稿 我的理想 小学生纪念搞战胜利演讲稿 保护环境建议书 Olympic and Me 珍爱生命讲话稿 我的理想演讲稿

弘扬先烈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国旗下演讲 我爱读书 小学生演讲稿-礼仪 小学生珍爱生命演讲稿 小学生珍爱生命演讲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小学生热爱科学演讲稿 竞选大队委员演讲稿 竞选中队长演讲稿 我对环保的建议 十七大小学生演讲稿 小学生节水演讲稿 有志者,事竟成             小学生演讲稿-我做合格小公民 小学生演讲稿-健康与安全,从我做起 小学生演讲稿-文明礼仪在校园 小学生演讲稿-学好礼仪 美化形象 小学生演讲稿-文明礼仪在我心中 小学生演讲稿-人生路,信为本 小学生演讲稿-为了地球美好的明天 小学生演讲稿-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小学生演讲稿-关于科学

小学生演讲稿-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 小学生演讲稿-三月新歌 小学生演讲稿-生活告诉我

理想,在彼岸

2.假如我当上了班长 3.健康与锻炼 4.“异想天开”小议 5.生命需要顽强 6.人生的标点 7.不否认自己

8.追求成熟的个性 9.劝君时时照明镜 10.我看网络文学 11.追求 12.要做就做

13.雏鹰更要展翅飞 14.生活需要微笑 15.与缺陷对坐 16.赢自己一把 16.另一种贫穷

17.换个角度会更美 18.分数.知识.能力 19.学会尊重 20.美丽的残缺

上一篇:很累很无助的个性签名下一篇:19年社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