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

2024-10-25

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通用12篇)

1.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 篇一

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以下是幼儿文明礼仪培养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国民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幼儿期的教育培养。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尺。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幼儿 文明礼仪 培养

礼仪,是基于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矩”。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与人生幸福相辅相成,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与全民素质紧密相连。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影响幼儿的整个人生,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奠基作用。

一、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培养的时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的交往活动中,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西方人的文明礼仪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曾几何时,我们自诩为“礼仪之邦”的国人,其语言表现、行为习惯却在国外受到了讥讽,这对我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无异设置了一道屏障。但这道屏障不能靠法律、法规来强行拆除,因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属于道德文化层面的问题,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来解决,因此,我们要注重对国民特别是幼小儿童进行必要的引导、训育和教化。

1.从“礼仪之邦”到“礼仪丢失”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曾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早就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化,在我们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文化却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社会上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趋严重,国人的礼仪素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指责。曾几何时,我们自诩为礼仪之邦,我们称其他国家为蛮邦,可现在却是很多人都在批评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中国人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中国人造假卖假,中国人不排队、没有秩序,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地大声说话、谈笑、争抢座位……真是数不胜数,好像中国人全身都是问题。许多出境游客因为不讲文明,不懂礼仪而丑态百出,受到外国人的嘲讽。可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国人文明礼仪的缺失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2.和谐社会呼唤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一种社会理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六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讲文明、重礼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因为不论社会怎样变迁、世事如何沧桑,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文明礼仪作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交际手段和交流工具,将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文明礼仪作为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桥梁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尚若一个社会不讲文明,不重礼仪,人人语言粗俗、行为鲁莽,个个自我中心、不懂合作,没有公德之心,缺乏君子之风、绅士风范,那么,这个社会能谈得上和谐吗?

然而,由于经济、文化等种种原因,在社会转型期我们一些好的传统丢失了,而新的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礼仪规范尚未形成。由此,在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产生了,一些不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不良行为凸显了。十多年前,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孩子的外婆去幼儿园接他回家,孩子一出幼儿园就对外婆说:“外婆,以后我们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能乱冲,今天老师刚教的,否则会出安全事故。”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村老太来说,什么是斑马线?为什么行人要走斑马线?她压根儿就没有听说过,可她却在四、五岁小外孙的讲述和指点下,知道了斑马线是画在马路上的横线条,理解和掌握了横过马路时行人要走斑马线这条交通规则,类似的现象,在当下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娄见不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年轻一代的行为习惯及文明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的文明程度。由此可见,对年轻一代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基础。

3.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之缺失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国民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幼儿期的教育培养。然据我观察,当今社会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缺失的问题相当严重。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家中来了很多客人,父母让孩子自己去玩,可孩子却出现了“人来疯”,不但不离开,反而在客人间窜上跳下,还时不时地将客人推来让去,将客人的茶杯打翻;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小孙子把筷子伸到奶奶面前的盘子里乱挑……在这些孩子身上,你能看到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文明礼仪吗?

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而这种状况的形成,与成人的教养观念以及教育的缺失是不无关系的。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之和艺术、劳动等类活动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诚实、守信、知礼仪、守公德,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培养中存在的偏差

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时期,可塑性强,因而也是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和训练的最佳时期。但由于人们对早期教育的片面理解,有的父母只注重子女智力的早期开发,而忽视其他方面,特别是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加上有些教师对此也不够重视,从而不但使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了幼儿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且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偏差,致使教育没有明显的效果。

1.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培养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由于受传统的文化观念及整个教育领域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教育显得很不理性。人们极度关心学前儿童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传授,有些儿童甚至于才几个月大就开始上起了各式培训班。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里的活动明显地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孩子“艺术才能”的培养,而对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活动却表现出明显的分量不足。有调查显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幼儿的认知教育(包括社会认知)、智能开发看成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而把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行为技能的训练看成是软任务。正因为如此,目前幼儿发展中的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的不和谐性、不同步性就显得较为突出。如不少幼儿被问到如何与他人相处,怎样做一个有礼貌懂礼节的好孩子时答得头头是道,但一旦到了生活中,文明礼仪就丢到爪哇国去了。不仅如此,不少幼儿尚没有初步形成用餐、入厕、倾听、阅读、玩玩具以及交往、游戏、娱乐等方面的基础行为习惯,如果任凭这种倾向蔓延和发展下去,幼儿在社会交往行为方面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幼儿的畸形发展将不可避免。这对孩子,对未来社会,都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加强对幼儿的行为指导,切实改进现有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让幼儿在知行合一中快乐而健康地成长。

2.重消极禁止,轻积极建构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家长和老师总喜欢摆出长者的面孔,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常常是消极禁止的多,积极建构的少。比如,看到孩子争吵,老师往往会说“不准吵闹”;看到两个孩子争抢一个玩具,会说“不要争抢玩具”“不要把玩具弄坏”;对待儿童中的欺负现象,常会对强的一方说:“不能欺负人”、“我不是讲过,不能骂人吗?”有时还会对弱的一方说:“你也不好,不是让你别跟他在一起的吗?”对户外活动中不安全的行为会对着孩子叫:“不要站着滑滑梯”、“不能推搡小朋友”、“不要往上爬”……看到小朋友不爱护图书,会说:“不要乱翻书”、“不要把架子上的书弄乱”;对儿童不注意环境卫生的问题,常以“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不要随地吐痰”、“不准到处乱涂乱画”等话语来禁止儿童不文明的行为,而希望幼儿怎样去做的积极且规范的建议却常常被忽视。要知道,孩子都存在着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成人的不要(禁止),在孩子听来就等于是“要”的指令――他马上去尝试的,就是你禁止的“不要”。

3.重观念灌输,轻形象树立

在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培养的具体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表现出明显的重观念灌输轻形象树立的特点。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老师对孩子说,“要爱清洁、讲卫生,做个好孩子”、“好孩子应该是懂礼貌,讲道理的”、“不听话的小朋友,老师是不喜欢的”、“玩具应该大家玩,好孩子要学会与人分享”,等等。但家长、老师并未在适宜的场景中示范给孩子看或给孩子模仿的对象,这往往使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但却不知应该如何去做。如某幼儿园中班有个男孩,是老师公认的不听话的孩子,不守规矩,挨批评后却总不肯认错。有一次,又因招惹别的小朋友被老师惩罚时,实习老师在他耳边说“某老师生气了,你去向老师道个歉吧。”这时,他才嗫嚅着说“我不晓得怎样道歉,老师,你教我怎样道歉好吗?”可见,许多时候,对于缺少自主能力的幼儿来说,并不是他们不想学好,而是不知该怎样做,因此,对于处于动作思维及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学前儿童来说,形象的树立对习惯的养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培养的对策

英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洛克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休谟也认为:“人的一切知识是从感觉经验来的,感觉经验是知识的源泉。”法国大教育家卢梭更是明确地告诫我们说:“在达到有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因此,在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中,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反复告知,不断提醒的做法,注重积累孩子的感性经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让文明礼仪通过活动浸透到幼儿的骨子里去。

1.转变观念,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运用“对偶故事”所进行的经典幼儿道德发展研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根据其研究结果可知,幼儿的道德判断具有很大的直观性,这表明幼儿期的儿童是没有道德意义上的是非观念的,他们对某一行为的道德判断只是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去考虑行为的意向和动机,而且,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事物的判断通常是全对与全错的“对立道德观”,他们的行为规则往往来源于自动的反自觉行为而非理性,对事物的判断也通常是凭直觉而非推理。所以,在这时候,教育者不要希望通过口头教育来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而应当组织各种活动,如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等,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自身行动使他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从而明白道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尊重幼儿,采取适宜有效的教育方法

尊重幼儿,就是尊重幼儿的天性。刘晓东老师说:“教育应因人的天性而改变自身,而不是人因教育而改变本性。”对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要尊重幼儿的天性,依据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采取适宜有效的教育方法。

(1)树立榜样,发挥其示范指导作用

榜样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因此,教育中要注意树立榜样,发挥其示范指导作用。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们的表率,特别是在师幼交往中,老师更要注意自己的礼仪行为,为孩子提供鲜活的生活场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引路人,所以更应该发挥榜样的作用,如若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都能树立潜移默化的意识,以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以文明礼仪影响孩子,必定会使孩子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幼儿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在幼儿园大力提倡和宣传文明礼仪,表扬鼓励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树立正确的榜样,为孩子们营造可供学习模仿的环境。

(2)设计标志,发挥其潜移默化作用

由于幼儿年龄小,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传统的语言提示,不但孩子觉得嗦,也给教师对幼儿一天生活的组织工作带来不便。为了体现当代幼儿教育中让幼儿主动发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新观念,让孩子从被动养成习惯转化为主动遵守规则,自觉形成习惯,可设计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标志图,让幼儿有条不紊、不知不觉地形成礼仪习惯。例如,可采用儿童画的技法,设计乐于助人标志、自觉排队标志、走廊禁跑标志、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标志、不含着食物对人讲话标志、打喷嚏用手捂嘴标志、使用礼貌用语标志、不打断别人谈话标志、主动问候标志、解手后冲水标志、洗手标志等,这些形象可爱,一看就懂的图画,既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又随时给孩子一种积极的暗示,幼儿一看到这些标志就知道在什么地方、该怎么做,久而久之,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就得到了潜移默化培养。

(3)注意强化,发挥其固良除劣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儿童通过观察自己的某一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就会逐渐形成“何种行为在何种场合下是适宜的”假设,这些假设指导着儿童日后行为或行动。在通常情况下,儿童根据这些假设做出相应的行为时,会得到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肯定是一种强化,会激发儿童继续从事这类行为,否定也是一种强化,否定的评价会让儿童设法抑制这类行为的发生,或设法逃避这种否定的结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如角色扮演、价值澄清、情境讨论、直接干预等,来肯定幼儿适宜的行为,否定其不适宜的行为。举个例子:游戏时间,莉莉想参加小玲与诗语玩的“娃娃家”,可小玲她们没有任何邀请她加入游戏的意愿,莉莉生气了,就抢了娃娃家的灶具。针对这一场景,老师进行活动总结时,就可以把它展示出来,让幼儿讨论场景中人物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幼儿良好的行为就会在一致的肯定声中得到加强,不良的行为因被同伴否定,从而也会销声匿迹。

总之,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应在幼儿的生活中,通过各种适宜的形式内化为儿童的一种意识,一种生活方式,最终成为幼儿的生活习惯。那么,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任凭什么超然之力,都无法从他们身上抹除。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单行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2]王秀玲.幼儿(2~6岁)社会性发展整合课程研究与实践.宁波出版社,2003.1-2.[3]周晓亮.《人性论》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3.15.[4]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5]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

2.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 篇二

关键词:故事教学,文明礼仪,家园配合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从小进行礼貌教育等行为习惯,可以通过一日生活、故事教学、家园配合等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3~5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所以,对于中班幼儿礼仪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故事教学法和文明礼仪的定义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文明礼仪是人类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方式。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餐桌礼仪、文明交往、文明用语等。所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都是在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

二、故事教学中良好礼仪的培养

以礼待人,以德服人是中国几千年的传承。然而现在的家庭也越来越重视礼仪的培养。对于3~4岁的孩子学习枯燥的礼仪知识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就会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来渗透我们的礼仪教学。在我班我喜欢给孩子们讲有故事内涵的知识,让他们不仅喜欢听故事,还要懂得故事后面的意义,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

在开展故事教学的语言主题中,老师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认真筛选符合小班年龄段的故事。并且这些故事比较丰富多彩,能让幼儿喜欢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例如,在《我喜欢我》这个故事中就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本堂课教师利用手偶讲述故事幼儿听得认真,讲完故事师生又共同探讨自身的优点,让幼儿深刻明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在学习《三只蝴蝶》的故事,我利用生动的课件让幼儿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等。有了这些故事背后的礼仪教育,相信这些孩子们会有很大的改变。

三、运用多种故事教学法培养幼儿文明礼仪

1. 音乐游戏法

音乐能帮助幼儿感知故事情节的变化并渲染气氛。在情景故事教学表演中,我加入了每个环节的音乐,幼儿很快能根据音乐提示做出故事相应动作,更好更快地掌握故事表演,也能更快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含义,瞬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看图讲述法

以前的孩子们就是单一背诵故事的内容,太枯燥了。现在我利用PPT让幼儿看图讲述,不仅培养了幼儿语言能力,也使幼儿更加快捷地理解故事内容。

3. 情景表演法

故事的体会和理解,我认为必须有孩子们的尝试体验才可行。这就促使幼儿在故事的理解复述后,尝试情景表演。

4. 随机教育法

每次活动结束的过程中,我都会让幼儿明白今天我们学习这个故事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也要像谁学习什么样的品质和什么样的文明礼仪。

四、利用环境,提高故事教学文明礼仪的培养

每次活动我都会精心准备教具,我会提前一天把班级布置成我需要的故事环境,让幼儿感受故事的真实存在感。每次课堂上幼儿明白的故事含义,我都会运用到生活中的礼仪教育中。让故事教育是为了文明礼仪去学习的。社会是一个大环境,然而幼儿园又是一个小的社会,在这个小的社会中我利用这个环境去检测我的礼仪学习是否成功。同时,也利用这个环境提高我的礼仪学习。课上学习,课下应用。幼儿园的这个环境,是提高故事教学文明礼仪培养的场所。

五、家园配合讲故事学习的礼仪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配合和补充的,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应该给幼儿以表率作用,幼儿在幼儿园礼仪表现再好,在家父母没有较好的文明礼仪,也是会给幼儿的礼仪习惯造成一定影响,让幼儿形成两面性行为,所以,家园礼仪教育的同步一致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幼儿园应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教指导活动,来提高家长自身礼仪素养和家教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礼仪教育需要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积累而逐步形成的。幼儿园里教师时刻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巩固、强化幼儿的礼仪习惯,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

总之,故事教学能促进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习惯,只要我们多利用故事后面的真正含义,在生活中循循善诱加以引导,就能使他们学会以礼待人,文明礼貌,使每个孩子都有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未来受欢迎的人,与社会融洽的人,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所以,我个人认为故事教学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是可行的,也是必行的。也是最快,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沈亚娟.多途径渗透礼仪教育[J].早期教育,2009(10).

3.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 篇三

关键词:故事教学;文明礼仪;家园配合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从小进行礼貌教育等行为习惯,可以通过一日生活、故事教学、家园配合等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3~5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所以,对于中班幼儿礼仪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故事教学法和文明礼仪的定义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文明礼仪是人类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方式。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餐桌礼仪、文明交往、文明用语等。所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都是在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

二、故事教学中良好礼仪的培养

以礼待人,以德服人是中国几千年的传承。然而现在的家庭也越来越重视礼仪的培养。对于3~4岁的孩子学习枯燥的礼仪知识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就会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来渗透我们的礼仪教学。在我班我喜欢给孩子们讲有故事内涵的知识,让他们不仅喜欢听故事,还要懂得故事后面的意义,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

在开展故事教学的语言主题中,老师事先做了大量的工作,认真筛选符合小班年龄段的故事。并且这些故事比较丰富多彩,能让幼儿喜欢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例如,在《我喜欢我》这个故事中就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本堂课教师利用手偶讲述故事幼儿听得认真,讲完故事师生又共同探讨自身的优点,让幼儿深刻明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在学习《三只蝴蝶》的故事,我利用生动的课件让幼儿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等。有了这些故事背后的礼仪教育,相信这些孩子们会有很大的改变。

三、运用多种故事教学法培养幼儿文明礼仪

1.音乐游戏法

音乐能帮助幼儿感知故事情节的变化并渲染气氛。在情景故事教学表演中,我加入了每个环节的音乐,幼儿很快能根据音乐提示做出故事相应动作,更好更快地掌握故事表演,也能更快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含义,瞬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看图讲述法

以前的孩子们就是单一背诵故事的内容,太枯燥了。现在我利用PPT让幼儿看图讲述,不仅培养了幼儿语言能力,也使幼儿更加快捷地理解故事内容。

3.情景表演法

故事的体会和理解,我认为必须有孩子们的尝试体验才可行。这就促使幼儿在故事的理解复述后,尝试情景表演。

4.随机教育法

每次活动结束的过程中,我都会让幼儿明白今天我们学习这个故事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也要像谁学习什么样的品质和什么样的文明礼仪。

四、利用环境,提高故事教学文明礼仪的培养

每次活动我都会精心准备教具,我会提前一天把班级布置成我需要的故事环境,让幼儿感受故事的真实存在感。每次课堂上幼儿明白的故事含义,我都会运用到生活中的礼仪教育中。让故事教育是为了文明礼仪去学习的。社会是一个大环境,然而幼儿园又是一个小的社会,在这个小的社會中我利用这个环境去检测我的礼仪学习是否成功。同时,也利用这个环境提高我的礼仪学习。课上学习,课下应用。幼儿园的这个环境,是提高故事教学文明礼仪培养的场所。

五、家园配合讲故事学习的礼仪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配合和补充的,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应该给幼儿以表率作用,幼儿在幼儿园礼仪表现再好,在家父母没有较好的文明礼仪,也是会给幼儿的礼仪习惯造成一定影响,让幼儿形成两面性行为,所以,家园礼仪教育的同步一致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幼儿园应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教指导活动,来提高家长自身礼仪素养和家教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礼仪教育需要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积累而逐步形成的。幼儿园里教师时刻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巩固、强化幼儿的礼仪习惯,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

总之,故事教学能促进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习惯,只要我们多利用故事后面的真正含义,在生活中循循善诱加以引导,就能使他们学会以礼待人,文明礼貌,使每个孩子都有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未来受欢迎的人,与社会融洽的人,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所以,我个人认为故事教学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是可行的,也是必行的。也是最快,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沈亚娟.多途径渗透礼仪教育[J].早期教育,2009(10).

[2]徐翰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09.

4.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 篇四

在素有“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国,秉承优良的传统美德,讲文明、讲礼貌,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同时,礼仪教育已受到了国人极大的关注,大家已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

一、立足基础,思考内涵

1.树立问题意识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培养儿童终身受益的品质”,我们在研讨中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广泛,适合幼儿教育的文明礼仪内容有哪些?我们怎样去获得更多幼儿文明礼仪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信息?通过哪些途径在幼儿园中更好地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2.思考研究内涵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究》的研究价值主要是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我们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幼儿园“绿色、生态、和谐”的理念背景下,通过我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转变教师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二、理论先导,把握研究方向

课题研究需要先进理念、科研理论、教育教学论著支撑。我们采用上网收集资料、寻找理论依据来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难点与困惑。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交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我们学习了《江苏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从中了解了一些文明礼仪包括的具体内容及各年龄段儿童文明礼仪的规范要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幼儿园实施文明礼仪的方法和策略》等经验论文中学习到实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些途径、方法等,一本本摘抄、一份份漂流书留下了我们学习的痕迹,在各类理论著作的启发指引下,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目标更明朗化了,研究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三、以人为本,深入实践探究

实践是课题能够深入研究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多途径渗透,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合力促进发展。

1.多途径渗透文明意识

(1)环境创设中渗透

物质环境:幼儿园利用宣传版面、宣传橱窗、幼儿园长廊等大环境及班级教室、寝室、活动区角等布置了形象生动的文明礼仪的宣传画、三字经儿歌图片、楼道上贴礼貌用语的标语“互助友爱、合作共进”的提示,让孩子随时都能看到。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娃娃家、表演区、阅读区等也有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班级公约,还让幼儿自由展示自己的手工、绘画作品等,进行文明礼貌的创造。

精神环境:教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我们除了让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全体教工还进行相关礼仪专题培训,并提出了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通过互学互促使得自身良好行为逐渐内化。

(2)一日活动中渗透

幼儿入园、进餐、睡眠、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离园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晨间时,我园以班为主组建了一个晨检礼仪队,为的是让幼儿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每天早晨有几名幼儿早入园做礼仪生,戴着文明小标兵的绶带和帽子迎接入园的小朋友和家长等;将文明礼仪的教学活动纳入幼儿园的教学计划之中,开展集体活动“神奇的话”“我是家庭小主人”,学习“请、谢谢、你好”等礼貌用语,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

2.丰富文明礼仪活动,体验文明实践

教师篇:文明礼仪 我先行

我们幼儿园组织教师每两周一次的师德案例交流、每月一次爱生案例分享、开展师德故事、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活动、幼儿园微笑之星评比、定期邀请专家来园指导教师仪表打扮、行为规范讲座等,以提升教师的文明素养。

幼儿篇:文明有礼 文明有你

开展各主题活动,如:中班的“文明礼仪伴我行”,制定了文明礼仪网络图、确定了科学明确的方案目标、活动过程等让幼儿了解一些具体的生活礼仪等;游戏活动:创造性游戏“溧阳旅游更精彩”让幼儿了解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游览之礼;借助每周一次的升国旗?x式,让幼儿理解国旗的庄严,懂得仪式之礼;“自主间餐、自主午餐”让幼儿懂得有序、卫生、节约等餐饮之礼;组织幼儿“观看木偶剧”“观看故事《陶淘暴宝向前冲》”借助观看有关文明礼仪的故事和木偶剧知道保持安静、仔细观看的观赏之礼;结合“爱牙日”邀请人民医院的医生开展“爱护牙齿 从我做起”活动,让幼儿懂得保护牙齿、注重个人卫生的仪表之礼,还开展“经典诵读、无车日的宣传活动”……

3.家、园、社区一体,提升文明素质

5.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经验总结 篇五

——幼儿餐饮礼仪教育行动的浅析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与修养的外在表现,具体体现为人的语言美、行为美、举止美,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待人处事符合一定的社会文明规范;其理论内核主要是围绕如何严于修身律己、尊重他人、承担社会责任而形成的关于伦理道德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毫无疑问,礼仪教育应当从学前阶段抓起。

经过为期一年的幼儿餐饮礼仪教育行动的研究与实施,我班的幼儿餐饮礼仪行有了较大的改变,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中的餐饮礼仪教育是幼儿积累感性经验,形成良好餐饮礼仪的关键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游戏既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老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游戏时,我们教师重点指导娃娃家和点心店,通过参与活动,教师利用自己的榜样作用和亲自指导幼儿如何文明进餐等习惯,培养幼儿安静文明的进餐礼仪。同时在进餐时,不断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上的干净,自己摆放餐具等;对于个别进餐习惯不好的幼儿,教师就找他们谈话,利用身边好的同伴的榜样鼓励他们,要求他们向好的同伴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还有就是我利用生活活动,讲述一些关于餐饮礼仪方面的小故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让幼儿自己分析、理解,从而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学,什么是不可以学的,最终达到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进餐习惯。

(二)、幼儿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是幼儿进行餐饮礼仪教育的重要因素

环境可以影响人,因此我们的环境也是和文明有关的。我们布置的环境是安静进餐,保持桌面和地上的干净,自己摆放餐具,我们收集了一些图片还有自己画了一些图片,合成了一幅图画,让幼儿看,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我园正在研究礼仪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礼仪活动,通过小品、图片等形式开展礼仪教育,幼儿园文化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很大,通过一年的教育、提高、改进,我们班级的幼儿现在餐饮礼仪有了显著的改变,孩子们能自己吃饭,自己摆放餐具,安静进餐,桌面和地面都能保持干净了。

(三)、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配合是幼儿形成良好餐饮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教育光靠教师是不行的,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我们在开家长座谈会的时候向家长讲明了我们礼仪教育的实践内容,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家长听了以后都非常支持,因为他们知道礼仪教育在以后是必不可少的,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所以他们积极配合,有什么需要的他们尽量满足。在家长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的礼仪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我们要求家长在家也要让孩子自己进餐,不能讲话,不看电视,自己摆放餐具等,要求提出后,很多家长在家实行了,有的家长看自己的孩子天冷吃得慢就忍不住去喂了,我们知道了以后再向他们做解释工作,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同。我们发放了家长的调查问卷,他们也认真填写。最后我们还要求在带孩子外出走亲访友的时候,在游玩的时候都不要忘了进餐时的礼仪,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通过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我们的餐饮礼仪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6.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 篇六

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计划

杜土幼儿园大一班

一、工作目标:

1、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切身体验,使之内化自己的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文明小天使”树立榜样。

二、具体措施:

制度文明礼仪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文明礼仪行为常规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的方式来锻炼,在一日活动中僧渗透和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文明用语、文明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幼儿都认识行为,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

1、创伤文明礼仪良好的环境氛围(墙饰、宣传标语、投放文明礼行为规范图片。)

2、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每月每周有计划地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可以全身心的投入。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使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

3、规范训练文明礼仪评比竞赛活动。(每月开展“文明小天使“评

比活动。

4、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通过家园天地及文明礼仪环境设置,了解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三、月活动安排:

三月份: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1、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文明的行为礼仪。从“做、立、行”入手,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幼儿的品质,让幼儿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2、开展“尊长友爱伴我行”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文明的生活礼仪。从日常生活中各种习惯的养成入手,引导幼儿从勤洗手、不吐痰等细小环节做起,通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月份:开展争创“文明礼仪小天使”系列教育活动。

1、开展“幼儿行为礼仪”专题教育,培养幼儿文明的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好宝宝”。

2、开展“幼儿行为礼仪”专题教育,培养幼儿文明的行为习惯,争做“礼貌好宝宝”。

3、开展“幼儿行为礼仪”专题教育,培养幼儿文明的行为习惯,争做“能干好宝宝”。

五月份:

开展“我与文明手拉手”系列实践活动。

1、“我与文明手拉手”实践活动之一:举行“小手牵大手”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活动。

2、“我与文明手拉手”实践活动之二:开展“尊师周”“亲情周”“关爱周”“感恩周”活动。

3、开展“礼仪小红旗”实践活动。组织“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

六月份:

1、举办幼儿讲礼仪比赛。

2、举行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3、举办“小绅士”“小淑女”“文明家长”“文明教师”形象展示活动。

4、举办“文明礼仪”摄影展。

7.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初探 篇七

一、榜样渗透,以“德”授德

身教胜于言教。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对幼儿进行言传身教。

1.教师榜样。

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有一次我看见欣雨妈妈走时跟欣雨再见,可欣雨并没有理会,我赶紧走了过去,主动和她妈妈打招呼并且有礼貌地告别,班上个别孩子听到马上大声说:“阿姨再见!”其他小朋友听到后马上有礼貌地和欣雨妈妈再见,这时欣雨不好意思,赶紧跑过来,抱着妈妈说:“妈妈再见,早点来接我!”这一连串的反应只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没有教师任何启发和提醒,孩子们做的是那么自然、主动,可见榜样的作用对幼儿来说多么重要。

2.同伴榜样。

幼儿观察同伴行为的好坏,比评定自己行为的好坏要快。因此,我就有目的地对幼儿行为加以引导。如我对小朋友说今天睡午觉的时候,倩倩对佳颖说:“请你帮我解一下背后的扣子。”然后说了声:“谢谢!”佳颖对倩倩说:“不客气”……只要是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其他小朋友,并希望更多小朋友像他们那样做。渐渐地,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转变自己的模仿行为,从而积累经验和学习掌握文明礼貌的方式。

3.文学作品的影响。

在主题活动《我对你说》中,故事《魔语》中的波波在学说了老爷爷教他的“魔语”后,受到别人完全不同的对待,这一明显对比,将使幼儿清楚地意识到:有礼貌地对别人说话,会使自己与他人之间更友好、更融洽,也更容易得到关爱和帮助,变得懂礼貌的波波成了小朋友模仿的对象。

二、环境渗透,文化润德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可见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将一日活动及一些日常礼仪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些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图画在孩子们身边起到暗示作用,提醒孩子们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大声喧哗”、“请讲普通话”、“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同时我们还用贴近孩子的语言设计了许多文明礼仪标语,如“阳光宝贝,健康成长”、“帮助你,鼓励我,夸奖他”……

我们还根据季节变化更换墙饰。春天墙壁上“花儿好看我不摘”的主题画,时刻提醒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秋天“大家一起捡落叶”,引导孩子自觉捡拾地上的落叶,制作树叶画,并在活动中渗透不乱扔垃圾、做个环保小卫士的理念。小班主题墙“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教育幼儿见到老师要问好,营造友好欢乐的班级氛围。中班的竞赛栏,全面评价幼儿在就餐、睡觉、上课及游戏中的文明行为,在班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班风。大班的礼仪墙孩子们精心收集礼仪图片、开展“好宝宝”画展、学习文明礼仪儿歌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孩子在模仿中感知行为、内化品质。

三、活动渗透,过程育德

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

在幼儿园一天里,上课时间仅占20~60分钟,绝大部分时间属于游戏、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睡眠、进餐等,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良机。如入园、离园时的“您好”、“再见”礼仪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常规培养;游戏时和小伙伴友好相处;盥洗时的“节约用水、文明如厕”行为的培养;上下楼梯有序排队、不你推我挤;户外活动时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小伙伴遇到困难或摔倒时及时相助等。

2.在语言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1)朗朗儿歌,知晓礼仪。

儿歌《好娃娃》,幼儿读得朗朗上口:“爷爷年纪大,头发白花花,我帮爷爷倒杯茶,爷爷笑哈哈;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我给奶奶捶捶背,奶奶笑哈哈;爸爸和妈妈,一齐把我夸,尊敬老人有礼貌啊,是个好娃娃。”激发孩子们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并与大家交流自己在家所做的关心、帮助老人的事情。

(2)诵读经典,感悟礼仪。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练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材料。因此,利用餐前餐后等零散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教育孩子要谦让;《弟子规》“……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是教育孩子做事不能贪图小便宜,在诵读过程中感悟礼仪。

(3)活用绘本,学习礼仪。

优秀经典的绘本,只要看图就能读懂故事的主要情节,不识字的幼儿也能通过图画进入故事世界,并从中发现乐趣,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及预测推理的能力及听、说、读等语文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给孩子完整的学习情境,培养孩子各种生活能力与经验。如绘本《大卫上学去》描述了大卫在学校学习规矩的状况,他必须学会与别人相处,并且尊重学校里的规矩;绘本《魔幻青草地》通过滑稽幽默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不能随便丢垃圾,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在主题活动中进行文明培养。

我园组织开展学会关心、学会爱的主题活动,如《我爱我家》、《我爱小朋友》、《我爱老师》等,让幼儿通过亲眼观察,体会教师、父母的辛苦,从而懂得关心父母、教师,并把这种关心付诸行动和言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这种活动深入幼儿的心灵,他们就会有爱的行动。如父母下班回家后,会给父母拿拖鞋换,并说:“爸爸(妈妈)辛苦了。”在父母做家务时幼儿会说:“爸爸妈妈我来帮助你。”在幼儿园教师上完课,有的小朋友会跑过来说:“老师让我来给你捶捶背吧。”让幼儿认识和体会到不同职业劳动的价值,理解生活离不开各种职业,在和小朋友交往时,学会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4.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文明行为。

在进行角色游戏大班“美食一条街”时,老师以顾客身份和幼儿一起游戏,引导幼儿学会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中班“娃娃家”,教师适时引导幼儿在家庭中学会尊敬、关心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班“玩玩乐乐”,培养幼儿安静的游戏、不争抢玩具、有序的摆放、整理玩具,力求使幼儿在扮演各种角色游戏中进一步练习良好的礼貌言行。

四、家园渗透,合力固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是家园共育的关键。

1.举办家长学校,达成教育共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家园在观念与行动上不一致,必然导致教育效果相互矛盾与抵消。我园通过讲座对家长进行礼仪培训,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组织家长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督促家长遵守行为规范。

2.创新活动方式,拓宽共育渠道。

我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家园合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三八”节要求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送一句祝福的话、制作节日贺卡、帮妈妈做家务。重阳节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拿报纸、表演节目,以实际行动培养幼儿尊老敬老的美好品德。每逢“五一”、“十一”长假,我们适时开展“争做文明小游客”活动,激励家长和孩子文明出行,在走亲访友家庭聚会中,做文明行动的传播者。此外,我们还十分重视社会大环境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影响。幼儿园还适时与社区、居委会、周边学校联系,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参加礼仪小卫士、慰问光荣院、文明结对子、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得到良好的锻炼和教育。

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反复性工作。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创设优美环境,塑造幼儿良好品质,净化幼小心灵,使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园绽放得更鲜艳夺目,使孩子在未来社会竞争中显得更自信从容,成就他们一生的价值。

摘要:幼儿园是一个文明礼仪的大舞台,文明礼仪是幼儿园精神面貌的展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对幼儿实施礼仪启蒙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其目的是让幼儿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过程中,为日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文明礼仪,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蔡赞生.让校园礼仪常驻你我心中[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

[2]李亚玲.在“听说读写”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5).

8.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 篇八

礼仪是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文化素养、思想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生活习惯、道德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反映。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对中学生来说,强化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他们的认知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可以为他们将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挖掘礼貌用语,进行礼仪教育

在课堂中我会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学习运用语言,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熏陶,提升他们的个人素养,并且告知他们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我们只能借鉴西方,要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的礼仪文化,多读《弟子规》《论语》《礼教》《礼仪知识ABC》等,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礼仪的精华。让学生从这些典籍中吸取精华,获取礼仪知识,既继承了礼仪,又发扬光大了礼仪。这些是提高中学生礼仪水准的好教材。现代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更是约束他们行为的准则,学习这些规范,有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读外国的一些与礼仪有关的书籍,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三年六个学期的礼仪知识的积累和中西礼仪文化的熏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礼仪知识,明白了礼仪的内涵,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懂得学礼仪、用礼仪、有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从而用所学礼仪知识高标准地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展示礼仪风采,塑造师德形象

要求学生讲礼貌、懂礼仪,首先要自己做到有礼。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自己的师德修养。穿着上:让自己衣着得体、美观适用、简洁大方。装扮上:淡妆素抹,美而不艳,雅而不俗。每天干干净净、轻轻爽爽地出现在学生面前,除了使学生悦目之外,也是对学的一种尊重。学生也会效仿着老师整洁大方地进入学校,这也表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言行上: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要先做到。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要求学生的。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早退,那么教师上下班也不得迟到早退,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教师也必须遵守;要求学生尊重老师,那么我们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就应该尊重学生。

三、开辟多条渠道,促进礼仪形成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礼仪知识,加上教师的示范作用,这还只是有礼仪的外在因素。要让学生真正地用好礼仪,还得要内因起作用,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实践,第一,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提出我的想法和要求,通过家长的配合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二,通过学生的典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来促使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在一个班集体中,一定会有一些表现突出、行为习惯好、礼仪素质高的同学。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推选班级“礼仪之星”,把选出的同学推到“榜样”的地位,抓住晨会、班会、周会的时机宣传他们的事迹,请他们做示范,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大家讲文明、礼貌,从而形成一股风气使更多的学生学礼仪,这样以点带面,遍地开花。第三,用好表扬这把金钥匙。青少年儿童,人人都有上进心,都有表现的欲望,有时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赏识的动作,对学生来说,都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他们会因此而信心百倍地去追求行动上的完美。李盟是上届的学生,开始进班时胆小、内向,不善言谈。上课时,总是怯生生地看着我。我开始一直观察他的言行,上课提问时,只要他有一点想要表达的神情,我马上给他机会,但他始终不敢放开胆子。那次,我下楼,正好迎面碰见他上楼,他还是怯怯地看着我,欲言又止。我抓住时机,和蔼地注视着他,并主动问他好。他盯着我轻轻地回应了声:“老师好!”我不失时机地鼓励他,还轻抚了一下他的头,竖起大拇指,直到他离开。再上课时,我在全班同学面前称赞李盟有礼貌,碰见老师主动问候,说话不紧不慢,声音适中,礼貌得体。这一招可真灵,以后李盟同学每次碰到我都会主动且大声地打招呼!在同学们面前也变得大方了。再后来,他变成了一个很阳光的男孩。在我的班里,同学们只要有优点,我都会抓住机会,鼓励表扬。同学们长期生活在被别人欣赏的环境里,心情也就明亮了。所以作为老师,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把鼓励挂在嘴边,常把礼仪带在身上,对学生会产生无穷的精神力量的;学生继而把这种外部力量换化成内在的精神动力,自觉地、主动地、快乐地表现自己,自然而然养成了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

9.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 篇九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礼仪教育,讲文明、重礼仪、守秩序、和善待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礼者、敬人也”,这是教师礼仪的首要原则,也是教师礼仪的灵魂所在。幼儿教师每天都要和孩子、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人们沟通,我们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反映了自身的修养和品位,更是幼儿学习效仿的榜样。在人人争当‘文明公民’,做文明的实践者,做文明的传播者,做文明的捍卫者”活动中,我园全面开展了“展礼仪风彩,树文明形象”为主题的教师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展礼仪风彩,树文明形象”为主题,以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规范文明礼仪行为,陶冶良好的文明品质,培育良好的知识素养,做幼儿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歩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幼儿的表率与楷模,为重点内容,着眼于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把“展礼仪风彩,树文明形象“主题教育作为加强与改进幼儿园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内容来抓。

二、活动主题:

“展礼仪风彩,树文明形象”活动目的: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塑造新时期教师讲文明、重礼仪的新形象,为构建和谐幼儿园园,创建和谐一幼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活动步骤与内容:

第一阶段:宣传与发动阶段。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举办文明礼仪教育培训班,邀请有关专业人士讲解文明礼仪知识。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重点地开展文明礼仪培训,组织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

(1)幼儿园职业礼仪教育。根据教师职业特点,把文明礼仪教育与教师师德教育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文明礼仪规范化服务意识,树立教师职业文明形象,为构建和谐幼儿园、和谐一幼做贡献。

(2)生活礼仪教育。围绕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开展生活礼仪教育,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3)公共礼仪教育。围绕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礼仪常识和社会行为准则,开展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创造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第二阶段:组织与实施阶段。

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以“展礼仪风彩,树文明形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在教师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幼儿园开展“展礼仪风彩,树文明形象”主题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展礼仪风彩,树文明形象”为主题,发挥教师在礼仪活动中的示范作用。

(1)结合我园教师职业特点,制定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发挥教师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的示范作用。

(2)结合“师德标兵”的评选,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展礼仪风彩,树文明形象”礼仪学习活动。

(3)结合“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并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幼儿文明教育活动中言传身教的作用。第三阶段:评选总结阶段。

10.浅谈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篇十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孙旺小学

于安永

小议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孙旺小学于安永

随着家庭中子女的减少,孩子更加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这本应是件好事,在家庭中,父母有更多的精力、财力集中到孩子身上,使他们受到更多的教育,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但是有的家长为了自己孩子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满足,真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揣在兜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融了”,也是由于这一点使孩子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给学校的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父、负面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重点是四个方面:

一、从“坐、立、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训练好的,要通过长期的训练,使他成为一种习惯。

二、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培养学生文明的礼仪。

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文明礼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称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这也是社会文明交往的重要根基。

三、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还很难理解。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坚持低起点、重实际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还要引导学生懂得爱护班级、爱护学校这个集体。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之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既然集体为个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那么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就应当为集体出力、争光。这些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所能接受和体会的。我们应当从这些“小处”着眼,萌发起同学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理想和信念。

四、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基本品德。

勤学好问,热爱劳动,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与发展靠的是勤学好问、热爱劳动。读一篇课文,就应该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富有感情地读;抄写词语,就应该强调,一笔一划把字写好;扫地,就要扫得干干净净;排课桌,就应该排得整整齐齐。这就是习惯,也就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强,是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和训练的最佳阶段,那么如何加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呢?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礼,我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先向学生问好。平时学生向我问好,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每天送孩子放学到校门口,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对于学生,我也会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字眼。每次大扫除后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会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根据他们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比如每当放学时,汤清雅、陈丹等同学都会主动和老师说再见,我马上表扬,说:“汤清雅、陈丹同学真有礼貌,是你们学习的榜样。”让同学们学一学。一会儿,再遇到老师,就会有也同学主动问好:“老师再见”。我又表扬他,孩子听了美滋滋的,再问好的声音更大了。我班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同学们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二、重视教育,形成氛围

训练学生坐、立、行的姿势,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划

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晏国文同学坐不正,我就帮他坐正,教他站直,让他把胸挺起来,再拍拍他后背,让他再挺一挺,直到满意为止。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得到启示,有所提高。我让两个学生上台,一个站直,一个站得很不好,我让学生比较,哪个同学更漂亮?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站直的同学漂亮。”同学们再起立,这次效果最好,个个昂首挺胸,眼望前方,真是可爱极了!我目光巡视每一个同学,脸上露出笑容。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三、制定制度,评出优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训练后,我们就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去做,谁违反了就要被扣文明礼仪分若干,我们班上建立了学生值勤制度,检查督促学生按要求去做。每周评比,每月按成绩颁发小奖品。完善的检查评比制度和良好的集体舆论,保证了文明礼仪教育训练的扎实开展,使教育训练工作落到了实处。

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班级黑板报上有一块是专门用小花拼成的3朵大花朵,每个小花上写上礼仪标兵的名字。现在礼仪标兵也越来越多了。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自班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来,学生越带越顺,即使到了期末阶段,学生的行为都很稳定。

学生的礼仪行为不仅在校内,在校外也要做到。这就要充分调动家长这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家庭这一小小“课堂”的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来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我相信: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11.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仪习惯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 一日活动;文明礼仪;小班幼儿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总是更受欢迎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习惯,才能提升修养。小班幼儿正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仪习惯,是摆在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的幼儿发展目标之一。

一、当前小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深刻挖掘礼仪教育的内涵,部分教师太注重形式。通过观察大多数幼儿园的小班幼儿礼仪教育,我们发现存在不少问题,走形式、走过场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没有深刻挖掘教育的内涵,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在礼仪教育的形式落实上。比如,幼儿园要求幼儿在入园时,遇到老师要主动鞠躬打招呼:“老师早!老师好!”遇到小朋友的家长也要打招呼:“某某爸爸妈妈早!某某早!”离园时,幼儿要主动与老师告别,说:“老师再见!”教师和幼儿基本都能按着要求来做,但大多数人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甚至有的说话时都没有注视对方,这种形式化的礼仪就像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这样的礼仪教育没有将文明礼仪之美渗透到幼儿纯洁的心灵中,幼儿不明白为什么要讲文明讲礼仪,感受不到其中的愉悦感,没有很好地激发幼儿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积极性。

2.存在幼儿只为了获取表扬而讲礼貌的问题。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而现在幼儿园中一些鼓励性的教育的方式,让幼儿产生了一定的误解,文明礼仪教育同样如此。比如,在对小班幼儿园的采访中,笔者提问孩子:“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个讲礼貌的孩子吗?”得到的回答大多数都是:“讲礼貌的孩子能得到小红花。”“讲礼貌老师才会喜欢我!”似乎在幼儿眼里,所谓的礼貌就是向老师问好,和别人说几句礼貌用语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不难看出,这同样也是在走形式、走过场的形式下衍生出的差强人意之处。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让孩子懂得文明礼仪的真实意义,否则,就会长养幼儿的虚荣心,让孩子变成口是心非之人。

二、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仪习惯

1.结合感恩教育,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家人在他们身上付出了无私的爱。但是,在我们国家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物质优越、百般宠爱的家庭环境之中,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对父母和亲人心怀感恩,觉得理所应当。因此,幼儿园要结合感恩教育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教师可通过放映一些影视资料,让幼儿理解妈妈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不易,哺育抚养时日日夜夜的艰辛等,让幼儿明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让感恩之心萌生。同时,让幼儿懂得入离园时对家长讲礼貌是爱的表达,是感恩家长的表现,因此,在离园时,要亲切地和家长说:“爸爸再见!”“妈妈再见!”

其次,要让幼儿懂得感恩教师。幼儿园要通过播放一些平时教师与幼儿相处的图像资料,让孩子感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知道其中的辛苦,让幼儿产生由衷的感恩之情。早上入园时,对教师说:“老师早!老师好!”每天放学离园时,要主动与教师告别,说:“老师再见!”这些礼貌用语都表现了对教师的感恩和尊重。

第三,让幼儿认识到小朋友和小朋友的父母都是我们的亲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在这个社会中大家是相互依存的,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要心存感激,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小朋友的亲友,也应像对待自己的亲友一样。看到他们要热情地打招呼问好,如“叔叔好,伯伯好,阿姨好,某某小朋友好……”明理则通,幼儿在明白了讲文明礼仪的意义后,在按着要求快乐遵守执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养成见人主动打招呼的良好习惯。

2.养成文明用餐礼仪。用餐礼仪是显示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用餐礼仪习惯,对幼儿以后的生活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一些小班幼儿刚刚入园时,有的挑食,有的一口不吃,这都是因为父母平时太溺爱孩子;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吃饭和嬉戏分不清,边吃边玩,这都是因为平时在家里太娇惯养成的不良习惯。

幼儿入园后,教师要要求幼儿文明用餐,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良好用餐礼仪习惯:第一,要求进餐时不挑食、不说话、不玩耍。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孩子明白要想身体长高、健康,就要给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而挑食是无法满足身体需要的;进餐时说话,会影响和破坏吞咽动作,容易使食物进入喉腔,引起咳嗽,会造成危险。因此,吃饭时一定要保持安静,要在自己的固定位子上吃,不和其他小朋友嬉戏。第二,要求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通过结合一些生动资料的展示讲解,让幼儿明白吃饭前应洗手,让孩子知道病从口入,嘴巴碰到没有洗干净的手,会传染病菌,会得肠炎、菌痢等多种疾病。同时,教师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而饭后漱口可以有效预防牙病,长久坚持就会起到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效果。有的小班幼儿开始不会漱口,教师要做好示范,教会孩子漱口。另外,为了让幼儿能够学会用餐礼仪,保持用餐礼仪,教师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幼儿在家时也要和在幼儿园里一样,遵守用餐礼仪,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3.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时期,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也是有力的教育手段。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指出:情感─认识─实践是幼儿良好礼仪习惯形成的三个重要环节。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幼儿游戏中培养文明礼仪习惯应该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开发游戏中的情感元素。在游戏前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展开轻松、自由的对话,渗透礼仪元素,比如,想借用一下某某的玩具怎么说,想和某某与你一起做游戏怎么说等,引导幼儿运用礼貌性的语言与别人交流。教师还要创设能够融合礼仪教育的游戏环境,为幼儿在游戏中的礼仪交流提供启发和指导。比如,画一个太阳花的卡通笑脸,表示见到小朋友、老师、家长打招呼时要亲切微笑,会像向阳花一样美丽。第二,在游戏中体验礼仪。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有关礼仪的多媒体资料,让幼儿了解一些场景中不同人物的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设计与之相应的游戏情节,让幼儿表演和实践,学会一些礼仪交往的常识和技巧。比如,怎样接待来客,怎样称呼不同年龄段的人,等等,让幼儿在游戏交往中练习礼仪的运用。第三,回忆分享文明礼仪的感受。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游戏区域中,模仿电视访谈之类的节目,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访谈。比如,以文明礼仪主题中的“礼貌待客”为题,让教师或者小主持人采访小朋友家里来客人应该怎样接待?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大家分享礼仪经验,强化对礼仪的认知,以期内化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任何良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同样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幼教工作者要将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当作一项重要的教育工程,为之付出热情、真诚、大爱和信任。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如何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03).

[2]潘晓江.让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J].考试周刊,2012,(86).

责任编辑 满令怡

12.浅谈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培养,,,论文 篇十二

一、念好日常礼仪“十字诀”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文明礼仪用语, 我们把常用的十字文明礼仪用语“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 让幼儿经常朗诵, 并编了一套文明礼仪姿态操, 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 一边念着儿歌, 一边做着相应的礼仪动作。这样, 幼儿在做操的时候, 在潜移默化中把礼仪用语熟记、理解、强化成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这对幼儿在生活中使用文明礼仪用语进行交往有很大的帮助。

二、奏好习惯养成“三部曲”

1. 润物无声———环境是最好的引领。

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 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 我们将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墙画展示出来, 让幼儿和家长更易于理解。这些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图画在孩子们的身边起到暗示的作用, 提醒孩子们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同时我们还以孩子们的口吻设计了许多文明礼仪标语和图片, 张贴在教室主题墙上, 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真正做到每一个角落都育人, 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使幼儿园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2. 示范激励———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首先, 教师是幼儿的模范。在平时一日活动中, 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 必须自己先起到榜样作用。如:幼儿问教师好, 教师必须用亲切的语气回答:“小朋友好。”遇见来访的客人或参观的家长, 教师应热情与之交谈、打招呼。无形之中便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其次, 家长是幼儿的镜子。幼儿对来自家庭中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我们努力帮助家长成为幼儿学习的典范, 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家校E通”等多种联系形式, 指导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 使家长逐渐明确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 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典范。我们给家长发放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父母”行为规范条例, 家长通过行为规范条例约束自己的行为, 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还可以通过“幼儿文明习惯反馈表”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 达到家园协调一致教育。再次, 幼儿是幼儿的楷模。幼儿自己的经验也是学习文明举止的源泉。幼儿观察同伴行为的好坏, 比评定自己行为的好坏要快。因此,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幼儿互相学习, 对幼儿表现出来的文明语言和行为, 教师随时给予肯定的微笑, 或者一枚“我是懂礼貌的好孩子”的流动奖牌来鼓励幼儿的行为。渐渐的, 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多, 都积极争做“文明礼貌小标兵”。

3. 收获成功———体验是最好的锻炼。

文明行为的学习, 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道德认识的情感体验。在生活中, 孩子们往往会出现交往中的困难, 争抢玩具、损坏物品、互不相让等。在这种情形下, 我们要引导幼儿学会怎么和别人商量, 用什么办法去帮助同伴, 让大家都快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孩子们会有礼貌的帮助别人, 有礼貌的提醒小朋友:“请你把图书收好。”看到小朋友发生纠纷时, 也会有礼貌的讲:“请你们不要再抢了, 大家可以一起玩……”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小事, 孩子们亲身体会到了讲文明、懂礼貌可以使大家生活得更愉快、更和谐。

“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文明礼仪就像和煦的阳光, 温暖地照在幼儿园内的每一个角落, 照耀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人人争做受人喜欢的小小文明人。孩子个个充满朝气, 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言谈笑语中, 礼貌语言与文明行为就很自然地表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之中、游戏之中了。一种将伴随并影响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逐步形成, 文明之花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中。

总之, 在幼教过程中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以及礼貌行为的成长发展, 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我们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过程中, 幼儿教师将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墙画展示出来, 让幼儿和家长更易于理解。这些生动的语言, 形象的图画在孩子们的身边起到暗示的作用, 提醒孩子们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同时我们还以孩子们的口吻设计了许多文明礼仪标语和图片, 张贴在教室主题墙上, 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真正做到每一个角落都育人, 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使幼儿园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幼儿来说就是非常大的教育资源。从而真正做到学校、教室、家庭、家长、教师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使教育无处不在, 真正达到家园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

摘要:“国尚礼则国昌, 家尚礼则家大, 身尚礼则身修, 心尚礼则心泰。”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无论对国家、家庭, 还是对孩子自身来说,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导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 使家长逐渐明确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 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典范。我们给家长发放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父母”行为规范条例, 家长通过行为规范条例约束自己的行为, 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还可以通过“幼儿文明习惯反馈表”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 达到家园协调一致教育。

上一篇:医患关系紧张原因下一篇:翻译的技巧第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