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2024-07-1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精选12篇)

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篇一

马克吐温曾说过,那些有好书却不读的人不比无法读到这些书的人拥有任何优势。我也有很多好书,比如:四大名着、冰心散文集、巴金散文集……我也爱读书,但,我还是最爱读这本冒险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这本书主要讲了哈克的爸爸是个酒鬼,他受不了爸爸的打骂,逃到一个小岛上,和也在逃的黑奴吉姆相遇,他们开始了水上历险:遇到两个冒充国王和公爵的人,到处诈骗,最后,国王和公爵又为了挣钱,把吉姆卖了,哈克独自去寻救吉姆,路上碰到了他的好朋友汤姆,一起救出了吉姆,还让吉姆恢复了自由。

我欣赏哈克的善良,他逃到杰克逊岛上,发现了黑人吉姆并没有因为镇上正在搜捕吉姆而通风报信。但在当时美国正实行农奴制时,白人把黑人当作财产时,是多么难得可贵啊!虽然他只是个孩子,却知道黑人也是人,人人平等,和谐相处。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篇二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文明,逃离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朗霍恩·克莱门斯,是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岸成长起来的美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生于富裕家庭的吐温在父亲去世之后,被迫辍学打工。他先后做过印刷学徒、打印员、银矿工,终于在1857年完成了他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艘汽船的水手。做印刷学徒时,吐温每天印刷当时流行的幽默故事和奇闻轶事,做水手时,他每天都能接触到从奴隶到商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群。这些经历为吐温打开了一扇窗,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在密西西比河的生活给马克·吐温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成为了他以后创作中多次重复出现的主题。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他在几度辍笔之后耗费八年心血完成的作品。自从1884年第一次出版,该书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奠定了作者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界的地位。作品主人公哈克的历险故事并没有随着作者的离世而被人们忘记,时间证明了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海明威对它的评价是:“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以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故事发生在密西西比河边,围绕着一个调皮机灵的白人小孩哈克和一个老实木讷的黑人逃奴吉姆展开,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为我们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或虚伪或势利或愚昧的人物,真实再现了十九世纪中期的美国南部社会生活。在这幅生活的画卷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依次出场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当时的“文明”,而主人公哈克的历险也就是从“文明”的桎梏中逃离的过程。本文将从“文明”和“逃离”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吐温的这部代表作,探讨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逃离文明的思想。

一、文明

除了主人公哈克和吉姆外,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还出现了数十位主要人物,他们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也是观察当时“文明”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些依次出场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美国南部社会之一斑。

书中首先出现的是收养了哈克的道格拉斯寡妇和她的姐姐沃森小姐。尽管性格上差异很大,但是她们都是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活在套子里的人。道格拉斯寡妇善良而保守,她把哈克当亲生儿子对待,教育他要知书达理,每天循规蹈矩过体面的日子,“必须帮助别人,尽可能地多为别人做事情,时时刻刻照顾别人,永远不要为自己打算”。她的姐姐沃森小姐是个精瘦的老姑娘,脾气古怪而挑剔,总是努力要把哈克塑造成为一个她理想中的绅士,却每每因为哈克的顽劣和不羁而“要气疯了”。她们遵循着当时所谓的文明的法则,过着循规蹈矩又文明体面的生活,虽然蒙昧无知却善良真诚,是当时普通人的代表。

格兰杰福德一家和谢泼德森一家也是当时文明社会的一个缩影。按照哈克的描述,格兰杰福德上校出身高贵,讲究仪表,举止稳重得体,很得周围人的喜爱。格兰杰福德一家人彬彬有礼,举止优雅。谢泼德森一家也像格兰杰福德家族一样有派头,出身好,又阔绰,又神气。白套装,铜纽扣,燕尾服和红木手杖都表明他们的主人的出身不凡和高贵。这样显赫又气派的世家却因为自己也不知道原因的仇恨拔枪相向,并且以能置对方于死地为荣。他们带着枪去教堂,准备打死对手又防备着被对手打死,却又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信仰、行善、恩泽不尽这一类的话。哈克描述的他们富有、文明又体面的形象与他们野蛮、凶恶又残忍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更加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对于这些外表光鲜亮丽、内心顽固不化的人的嘲讽和讥笑。这样的一个插曲反映了当时美国南部家族之间的野蛮的私斗和肤浅而流于形式的所谓宗教教化的失败。

哈克在历险途中遇到的最荒诞可笑的事情都发生在国王和公爵两个骗子身上。在一个乡村小镇的野营布道会,国王用临时编撰的海盗改过自新的故事,轻易骗得人们的同情和八十多块钱。盲目的宗教崇拜导致了上当受骗,骗子的得意张狂凸显了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如果宗教只能使人变得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话,这样的宗教存在着到底是对是错?人们虔诚的宗教热情沦为了骗子敛财的工具,这不能不说是对宗教信仰的一记辛辣讽刺。

在另一个小镇,国王和公爵又一次利用人性的弱点成功行骗。他们上演了一出荒诞的喜剧《王室里的狂人》,只有简单夸张的装扮和几个扭捏搞怪的动作自然激起了台下观众的不满,可是观众们不愿意成为笑柄,因此一致同意把镇上其他的人也骗来,“这样大家就彼此彼此了”。骗子们利用了人们虚荣的心理,不仅骗到了钱,而且在观众们报仇之前成功逃之夭夭。这次,国王和公爵行骗时最大的帮凶正是那些上当受骗的观众,他们这种狡诈又虚伪的心理不仅给骗子们送去了一大笔钱,而且成为了骗子们的笑柄,被骗子们骂为“那些愚蠢的糊涂蛋、傻瓜”。骗子们一次又一次的行骗成功,更加凸显当时人们的简单蒙昧和文明教化的失败可笑。

二、逃离

哈克天性喜欢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他“逃离”文明的行动正是出自于这种天性,因此,在书中随处可见哈克对文明生活的不满和不适应。

哈克从小无家可归,没有接触过家庭、学校和教会的教育。当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之后,他自由的天性和当时文明教化之间的矛盾就愈发明显起来。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了他,教他要知书达理。可是哈利觉得“成天闷在无知里过日子真难受”,他“又穿上那身破烂衣裳,钻进空糖桶里待着这才觉得自在满意了”。哈利不仅不接受文明的熏陶,而且不屑于教会的教化,他甚至对神圣的宗教信条也提出了质疑。当他无法忍受死气沉沉的生活,坐上小筏子漂流而下,他的身体终于获得了自由。密西西比河不仅解放了哈克的身体,而且将一步步把他的精神从文明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令哈克精神世界发生彻底变化的是一路陪伴他流浪的逃奴吉姆,也正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促使哈克在精神上彻底摆脱了当时文明最沉重的枷锁———奴隶制之下的扭曲的“良心”。

两人的流浪旅途刚开始的时候,哈克对吉姆带有很大的偏见。受当时传统观念的影响,哈克认为吉姆身份比自己低,没有尊严,因而经常对他搞恶作剧,却从不在意对方的感受。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里,在经历了走失又心急如焚的寻找后,吉姆看到哈克时欣喜若狂,哈克却戏弄他说只是一个有趣的梦而已。最后明白过来的吉姆很伤心,并且严厉地斥责了哈克。那一刻,哈克第一次认识到了吉姆不仅是个有尊严的人,而且是个值得尊敬的人,心怀内疚的哈克鼓足勇气向吉姆道歉,并且下定决心从此不再戏弄吉姆。在这里,哈克抛开了社会传统观念,改变了对黑奴的看法。

当他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吉姆幸福不已,哈克却进退两难。社会赋予他的“良心”和他的良知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因而使哈克内心备受折磨。他愿意帮助吉姆获得自由,却又觉得背叛了沃森小姐和道格拉斯寡妇。当他终于向“良心”忏悔,决定揭发吉姆时,哈克心中感觉轻松了许多。然而,也就是在那一刻,他想起了吉姆为他所做的那么多事情,想起吉姆看到他从大雾中走出来时满心欢喜的样子,想起吉姆总是亲热地叫他“宝贝儿”,把他视为最好的朋友。想到这些,哈克改变了主意,撕掉了写好的信件,决定即使冒着下地狱的危险也要救吉姆出去。哈克的犹豫、动摇都那么真实,也凸显了他宁可下地狱也要帮助吉姆的可贵,在此,哈克彻底跨越了种族歧视的鸿沟,最终在精神上获得了彻底的自由与解放。

三、结语

小说的主人公哈克年仅14岁,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当时的社会,看到了成人习以为常的世界中荒谬、不合理的习俗;通过一个小孩子的不成熟的想法来思考,通过他的迷惑和困扰反映了成人世界中违背常理的道德规范;通过一个小孩子的成长和叛逃,揭露了所谓文明世界对人的本性和良知的压抑和摧残。哈克的冒险不仅仅是他个人寻求自由的经历,也是美国人寻求精神解放,摆脱文明枷锁,改变落后习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哈克的形象在美国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取代。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2]马克.吐温著.徐崇亮, 赵立秋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Z].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

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篇三

摘 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开创了美国本土文学的先河。该书出版至今,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和评论。在这本书中,马克·吐温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旅程和见闻,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原型。本文尝试采用原型批评的文学理论来分析和反映小说的主人公哈克以及蕴涵其中的深刻社会问题——种族歧视、自由和束缚、文明和野蛮等。

关键词:美国文学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原型批评

一、引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虽然该书刚出版时,备受争议,但是时间证明,这是一部经典的批判美国现实之作。长期以来,许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王庆勇认为哈克孤独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把它归入“遁世文学”;王晓莉的观点是它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它的种族冲突和融合;张德明、张淑玲等人则从哈克的反叛与追求、矛盾与痛苦、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等方面,认为它是一部真正的成长小说等等。

实际上,这部作品包含了更为深刻的内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大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这部小说反映了19世纪美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族歧视、恐怖、暴力、虚伪等丑恶现象。马克·吐温在作品中将真实的生活与神话原型、传奇的故事情节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将尝试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挖掘这部作品中的原型。原型既来自于神话、传说,也来自于现实生活,甚至于来自于自然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马克·吐温表达了哈克(或者美国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等思想。

加拿大著名学者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在吸取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的原型理论和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James G. Frazer)的人类学观点后,提出了神话原型理论。“原型批评家认为,最基本的文学原型是神话,各种不同的文类只不过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原型和神话的关系密切,因此,有的批评家也称其为“神话原型批评”。弗莱从神话、仪式这些被视为积淀人类祖先的原始经验和原始意象的形式出发,认为文学是神话仪式的表现,是神话的再生与复活。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文学原型”。他在构建其文学理论时对原型进行了移位,把心理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学领域,原型就成了文学意象,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型是神话中反复出现并扩展到其它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成分,最主要的是形象和结构。

二、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神话原型

在美国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蕴涵着神话原型。华盛顿·欧文在他的代表作《瑞普·凡·温克尔》中,创造了一个美国人原型,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他代表着美国的狄厄尼索斯。其他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神话原型,如霍桑的《红字》中的海丝特·普恩,母亲原型和成长原型;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所表现的追寻原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传说、迷信等原型。《愤怒的葡萄》、《汤姆叔叔的小屋》、《喧哗与骚动》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神话原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更是巧妙地把现实、浪漫和神话原型编织在一起。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原型分析

(一)复活原型

该书生动地描绘了哈克和吉姆的密西西比河之旅以及两岸的真实画卷,同时将神话寓意穿插于其中。复活原型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哈克的每次“死而复生”标志着他的成长和思想的成熟。为了摆脱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教和父亲的纠缠,哈克精心安排自己被“谋杀”,然后和吉姆登上竹筏,踏上了他的河上历险,预示着他将要告别过去,开始新的生活;从落水到被救、和吉姆失散后再重逢,二次“复活”后的哈克对吉姆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种族意识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营救吉姆的前后过程中,哈克经历了第三次“复活”。三次“生死”经历使哈克逐步从一个天真无知、顽劣不羁的流浪儿童变成了一个有勇气、具有强烈正义感与责任心的小伙子。马克·吐温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国人心中的英雄成长形象。

(二)“诺亚方舟”原型

《圣经·旧约》中记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在西方可谓妇孺皆知。诺亚方舟,装载着全部未来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完成了人类万物从死亡到重生的轮回。这个轮回的实现,预示着旧的混乱秩序结束,新的理想秩序到来。人、上帝以及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又重归和谐统一。打破不公正的、充满种族歧视、暴力的旧世界,建立一个公正的、种族平等的、和谐的新世界是马克·吐温在小说中的理想和追求。在小说中,他把“诺亚方舟”变成了哈克的竹筏,来借以寄托他的理想。在河上,在竹筏中,哈克和吉姆是安全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和温馨;而一旦离开竹筏,哈克经历的和目睹的却是一个充满了暴力、歧视、凶杀和欺骗的世界。为了躲避这些,他只有在逃回到竹筏上。在小说的结尾,哈克的选择还是离开。作者或许在暗示,密西西比河的水无法像《圣经》里的洪水那样荡涤一切罪恶,这个竹筏也只能帮助哈克暂时远离岸上的社会,不受伤害而已。

(三)漂流原型

在众多的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都有大量的关于古希腊人在海上和陆地漂流的描写,其中最著名的是奥德修斯的故事。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整整十年后才回到家乡。然而,他不甘愿在家太平度日,又再次出游。奥德修斯的漂流,表现了古代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冒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它开创了西方文学的旅程文学传统。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为了不受道格拉斯寡妇的管束、逃避父亲,毅然到密西西比河上漂流;在故事的最后,哈克又拒绝了萨利姨妈的认养,决心再次踏上漂流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奥德修斯的漂流原型的再现。

(四)上帝和魔鬼原型

“天堂和地狱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是神话中的基本模式。”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大量运用了二元对立。比如,自由和束缚,白人哈克和黑人吉姆,不断成长的哈克和永远天真的汤姆,安全的河流和凶险的陆地等等。马克·吐温还在小说中创造了替代“神(上帝)”的形象——神父,试图让苦难中的人们向他们求助。但神父只是表述“上帝”旨意的工具,在邪恶的“魔鬼”——“国王”和“公爵”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当众揭穿假公爵、假国王的骗“钱”伎俩。值得一提的是,“国王”并不是马克·吐温杜撰的,而是来自一个美国生活中的真实形象,一个自称是“美国皇帝”的旧金山人——约书亚·诺顿。

(五)美国神话

哈克身上处处体现着美国神话的影子。为了逃离腐败、混乱、罪恶蔓延的国度,进行彻底的宗教改革,那些受到迫害的清教徒从英国逃到了美洲,期盼着能创造一个“伊甸园”,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人间的天堂。这一带有“伊甸园”神话色彩的理念催生了美国神话以及美国人的英雄模式。哈克不甘受到传统的束缚,敢于冒险,向往自由,机警务实,奋发向上,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美国英雄,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四、结语

在小说中,通过对这些原型的再现,马克·吐温塑造了哈克贝利·费恩这一不朽的形象。“诺亚方舟”的神话原型,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没有种族歧视、重建完美世界的愿望;另一方面,小说也通过它反衬现实世界(陆地)中的缺陷和不足,并暗示拯救罪恶世界的艰难。这部作品所反映了的深刻的社会问题、成长主题、文明和原始的冲突,表明了作者思想的连续性。这一切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远非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浅显的儿童读物。

(本文为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神话批评与美国梦: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项目编号:1251150004。)

参考文献:

[1]王庆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遁世主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2]王晓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种族冲突与融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3]张德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成人仪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4]张淑玲.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5]韩静.原型批评理论与美国文学作品的互融[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2).

4.《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四

我们都曾经拥有过美好的童年,虽然短暂易逝,但那毕竟是一段充满着欢笑,充满着乐趣的时光,可…你见过充满着冒险经历的童年吗?那就让我们进入汤姆索亚的冒险旅程,揭开汤姆索亚童年的神秘面纱吧!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他为读者塑造了一个顽皮,淘气的主人公形象----汤姆索亚。在大人们眼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形象:调皮,恶作剧,逃学,这自然是家常便饭。可“捣蛋”一次次升级,他做出了让大家都很吃惊的事情:离家出走,逃到另外一个小岛上生活…但他却在镇上为他举行葬礼的那天突然回来了…。.原来,汤姆为了逃避这个文明世界,逃避死板的生活,想要彻底的摆脱它,与他的伙伴---乔哈波,哈克贝利费恩共同商议:他们要躲到小镇外的杰克逊岛上当海盗!

这个另人吃惊的想法就在这三个孩子的脑海的徘徊着,但他们这么做,并不是要真正的远离这一切,只是想通过这次的“失踪”事件,让那些大人们去忏悔,忏悔他们当初的所做所为,让他们感到对自己有亏欠,并把这种愧疚持续一背子。就这样,三个孩子从此踏上了冒险之旅…。他们的愿望也实现了:当大家发现这三个孩子不见了之后,天天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人人都在回忆他们当初对孩子们的“恶行”,都在为他们虔诚地做祷告。一次,汤姆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思乡情,偷偷地回到了家。看到了这一切的景象,忍不住哽咽了,打消了他与伙伴们的“海盗梦”,回到了镇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失踪事件”,就在此落下了帷幕。

来自:作文大全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同样有这样的孩子:可以在学校的走廊上,看见几个嘻嘻哈哈的男孩打成一团,经常成为老师和家长们心里的一块石头。但是他们也有着与常人一样的情感,汤姆虽然调皮捣蛋,但面对自己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他也忍不住哽咽了。身边的人也是一样,只要我们耐心的去开导他们,他们也会体会到亲人的用心良苦,也会被打动,最终还是会走入正途的。

来源:作文网 而且,我从汤姆身上获得的最大的就是:我明白了拥有快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笑对生活!

5.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后感 篇五

这是一本妙趣横生的小说,讲述了哈克贝利·费恩忍受不了父亲的残暴,逃出家门,途中遇到逃跑的黑奴吉姆,便想方设法帮助他获得自由,最终哈克和汤姆·索亚一起救出了被抓住的吉姆,还为他争取到了自由。

首先,这部小说大胆地揭露了社会上一些坏现象,就比如作者对黑奴制度提出了反对,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两个狡猾的骗子。这两个自称公爵和皇帝的骗子,他们为了赚钱,不努力工作,而是换着花样骗人,一会儿演戏,一会儿演讲,竟然还套出一个小伙子的话,去抢别人的遗产!他们真是让我恨之入骨,都想跳进书中揍他们一顿!当然啦,他们最终还是罪有应得了。这让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中的两个骗子,他们骗了皇帝,也得到不少好处,可是那两个骗子被孩子很轻易地揭穿了,他们和这本书中的两个骗子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本书中的两个大骗子骗了三个守孝姑娘的巨额钱财后,非但没有人看出来,就连哈克把两个骗子的底细向老大揭穿了以后,她思考很久才相信。可见当时的社会上的人很麻木,再加上骗子们“老谋深算”,使得他们很轻易地让人们上当受骗,这真是让人失望的社会现象。

其次,我认为这本书中的哈克真的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当时,黑奴制度盛行,如果帮助一位黑奴逃跑,就是犯下滔天大罪,是要下十八层地狱的,甚至可能失去生命。可是哈克却没有为自己着想,尽他最大的努力,想把黑奴吉姆带到没有黑奴制度的“自由州”,可见他是个善良、热心助人的人。虽然当时他也犹豫过,可是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帮助了吉姆。也许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无法体会到当时的情况的,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哈克当时一定经过了很痛苦的一番思想斗争,并且做出了一个很多大人都无法承受的决定。

书中哈克和吉姆的友谊让我感动,一个白人与黑人之间会有友谊?这在当时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可是吉姆和哈克消弭了不同阶层之间的隔阂,成为了好兄弟,吉姆还亲切地把哈克称为“老弟”,处处为他着想,哈克也尽力保护着吉姆。而且当哈克戏弄了吉姆后,还主动向吉姆道歉,虽然这些点点滴滴看似在那个时代是“不可理喻”的,可正是一点,体现出他们两人真心付出,平等相待,同时也说明哈克在这次旅行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明白了:朋友不分地位高低,只有能和你真心相待、共同担当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这不由让我想起了LYF,虽然我们俩性格完全不同,我还经常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不足,让他很气愤。平时我们之间有斗嘴,有争吵,有不快,可是我们俩一直都是“好哥们儿”,欢笑不间断——出去玩时,我们都约着对方;有好吃的时候,都想着与对方分享;过圣诞节时,互送节日礼物;打电话时,一聊就停不下来;有麻烦时,就请对方出主意……这一定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友谊!

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篇六

故事的主人公是哈克贝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男孩,习惯了自由的流浪生活,后来成了寡妇道格拉斯的儿子,都穿着清爽的衣服,无休止的学习真的让他伤心的清规戒律。当他习惯了这种生活和接受教育后,一个失踪了一年多的酗酒父亲突然出现,强迫他的儿子和他住在一个远离森林的收容所里。生命的尽头在树林里过于循规蹈矩,狩猎鱼,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父亲喝了酒疯了,常常发起打他,忍无可忍。为了避免哈克酗酒的父亲的虐待,杰佛逊逃到了岛上,他逃离了奴隶吉姆,两人手拉手,试图逃离密西西比河上的北部自由州。为了逃避追捕,他们白天躲在树林里,夜里才出来。几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漂流到一个大的河湾,以为到了安全的地方,就上岸去打听,然后就越来越深入奴隶区了。在路上,吉姆被两个骗子卖。最后,哈克救了吉姆被卖的骗子,他的好朋友汤姆的帮助下,得知吉姆的奴隶状态解除了。最后,哈克贝利决定去那里的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并过着流浪、自由的生活。

Haq是一个非常勇敢的男孩。当时,逃亡者带着逃跑的奴隶,需要勇气,并帮助奴隶自由需要更多的勇气,即使他知道这不仅是违反法律,会去地狱,但他是如此勇敢地去做。作为一个在白人社会中长大的孩子,哈克贝利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族主义、反动说教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不知道如何看待种族主义和奴隶制,社会传统与年轻人的正直和善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事实上,哈克贝利一直在苦苦挣扎。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还是社会所说的是对的。虽然根据法律,吉姆是一个黑人奴隶,但在道义上,他认为他应该帮助吉姆摆脱奴役,获得自由。他的良心总是提醒他这是绑架的奴隶是不道德的。”当他终于无法忍受内心的挣扎,这是无法反驳的“良心”的指责,写信给吉姆的主人,突然想起在河上漂流的时间过去,吉姆认为他们在木筏随着生活,觉得吉姆的心,觉得他们之间的友谊,认为吉姆称他为“世界上的和的朋友”。最后,他接过信说:“好吧,那就下地狱去吧。”然后他立刻把信撕了下来。

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但马克吐温本人并没有承认这本书不是在序言中看到他提到的孩子,只有成年人才能理解,这是专门为未成年人写的!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是文学战争中的伟大人物,他的作品被评为儿童文学作品。我相信文学是不是很高,但哈克贝利的冒险主题仍然是一个有点明白了:反种族主义和批判的奴隶制,是小说的基本思想。

当然,小说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作为一个反英雄的存储系统,一个14岁的孩子,将把小船的叶子当作避风港,解放了基姆的一张纸上,那是吉姆主人的赦免之意……这一切都显示出马克吐温不满和无奈的心情。

7.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篇七

作为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已经被大家品读和发表了许多文学评论,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和分析,挖掘出了很多关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的分析角度。纵观这些评论,大部分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笔者看来,文学作家在某一时期和阶段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很多复杂因素汇集起来的思想的反映。我们不是作家本人,所以,我们无法完全明了。但是,我们可以基于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感受来发表对一部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这也是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与讨论的一种途径。

以下,该文将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及作品内容在综观一些文学批评的基础上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有赞同性的评论,也有批判性的自我观点的提出。正如很多人常说的,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这才正是一部名著的魅力所在。

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语言特点

首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故事的,并且,叙述除了引言以外,都用的是过去式的时态。整个小说故事读下来,读者就跟着主人公的各种经历走进了他的回忆中,与他和吉姆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遭遇沉船上的强盗、大家族之间的宿怨争斗、“国王”和“公爵”的欺骗勾当和吉姆陷入危险与被解救的惊险动魄的一幕幕。用第一人称的表述,让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亲切感,能够被吸引着进入小说的情境中。

其次,《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描写是以小哈克贝利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为主线,以一次次历险的经历作为贯穿这条主线的一个个情节,如同在一棵茁壮的树干上,生成了繁茂的枝叶。在小说中,作者生动地讲述了,诸如“逃脱醉酒父亲”“诈死换取自由”“遭遇沉船上海盗的谋财害命”“目睹大家族之间的宿怨争斗”“残杀波格斯事件”“‘国王’与‘公爵’的欺骗勾当”“对吉姆的营救”等等的故事。虽然,故事有独立、自成系统的,亦有连贯、情节交织的,但是,小说语言将它们连缀而成却井然有秩,丰富多彩。可以想像,主人公是漂流在木筏上的,有时,也在小船中,但不管怎样,河水是流动的,它自然地带着主人公去经历大河及两岸上的人和事。写到这儿,感觉真的很像在叙述生活———你在生命的长河中跋涉,沿途也有人和风景,你在经历和感受着它们-—有的擦肩而过,轻轻的;有的是命运的驱使,和你发生了故事。这样的语言叙述描写的方式,不但使得小说在内容上真实生动,也使得作者能够根据创作的需要加入更多的故事和情节(如果必要的话,但,马克·吐温当然认为这已经足够了),同时,还增加了语言描述的张力。

再次,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马克·吐温使用了很多美国南方方言,还使用了黑人口语,普通的村话…就此,马克·吐温自己就说到:“这本小说运用了一系列的方言,这些创作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臆测出来的,而是极其辛苦地,在可信的指导和对这种言语方式亲身熟悉的基础上得来的。”在美国独立后的六七十年间,出现的文学作品都不能摆脱英国英语的影响,也鲜有人用方言写作。而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那种浅白朴素、通俗畅晓的口语体语言生动地描写了美国土地上的活生生的人和生活,彻底颠覆了欧洲人曾经推崇的所谓“高雅”语言的传统,使得美国英语以其鲜明的特点登上了文学舞台,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得到了确立。此外,还值得让人感兴趣的一点是,在小说中,一些词语或短语的出现频率特别的高,排了一下列位于前三名的词和短语,分别是:reckon, pretty soon, pretty well。很有趣,这些词的反复出现,却并没有让小说语言显得贫乏和被限制。反而,更有一种小说在语言形式上的规范统一和亲切易懂。

最后,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特点中,要重点分析一下语言的幽默魅力。这一点,也是很多文学评论者们热衷研究和评论的。我想就马克·吐温的幽默方式在这里打一个比方。我们都应该看过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系列,比如说“摩登时代”等等。虽然当时的电影表演是无声的方式,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卓别林大师表演的无辜的表情,夸张的动作以及与其他人物和环境的矛盾冲突感受到一种带有讽刺、辛酸、无奈的深刻幽默。喜剧大师卓别林和马克·吐温都是美国文艺界声名卓著的代表,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用讽刺幽默的方式在文学和表演艺术的不同领域尖锐和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腐朽、虚伪、道貌岸然以及人性的丑陋和冷漠。同时,对被边缘化的人们的悲戚生活状态也在其中不留情面地进行了揭示。马克·吐温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隐藏在笑声背后的辛辣讽刺,使你尚未笑罢便皱眉沉思。小说塑造的每个人物都有讽刺幽默的言语和行为表现,比如,小哈克贝利把“Bridgewater”公爵念成了“Bilgewater”公爵,暗含意味着这个又脏又臭的讨厌家伙;大家被煽动去看公爵和国王的表演,显然是被愚弄和欺骗了,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愚蠢和被别人笑话,他们“也要让其他人和我们一样”,这样,就没有人被笑话了;汤姆让小哈克贝利写匿名信,告诉他们要解救吉姆的计划,因为“如果我们不告诉他们的话,即使我们把吉姆从他们眼皮底下带走,他们也不会看到的”等等,这些语言,让人民在品读之后又有细细地思忖,从而体味出辛辣的讽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以一个12岁左右男孩的角度,以他的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但是,从一个孩子包括汤姆索亚的言语,以及孩子们观察到的对周围人和事的表达,让这样的讽刺幽默言语被惊讶于是从这些孩子们的思想和语言中迸发出来的。从这一点上看,作者的确是将哈克贝利·费恩和汤姆.索亚塑造成了自己思想的化身,否则,这些孩子们可真是不能单单用其他评论文章所说的天真、浪漫和纯洁来形容,应该也加上老成与深刻。细细品味一下,如果这些讽刺幽默的话语是从成年人们的口中说出来的,这种效果就不会像现在在作品中表现的那么吸引人了。

总之,马克·吐温在其文学作品中的幽默风格丰富了所描写的美国19世纪的社会画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深刻思索与批判。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内容中的主人公分析

首先,哈克贝利·费恩不是一个流浪汉,否则,这部小说就要改成《哈克贝利·费恩流浪记》了。小哈克贝利是一个12岁左右的青少年,和我们周围的这些孩子一样,在这样的年纪,成长在一定的环境下,被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性格。只是,小哈克贝利在小说中被安排在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他有一个酒鬼父亲,他酗酒如命,常酒后痛打小哈克,坚决不让他接受教育,还要反过来向小哈克要钱。这样不负责的父亲,要是在当今,一定会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青少年保护组织与法律的追究—不管怎么说,小哈克贝利没有得到亲人的爱,他离开了。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和华森小姐收养了他,她们按照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模式改造哈克。她们要求他识文断字,信奉上帝,成为一个高贵的“文明人”。这样看来,小哈克贝利应该是很幸运的,会被很多人羡慕,这简直是积了大德的好事。但是,他对此却深感厌恶。他从不去教堂祈祷,他这样描述:教堂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两只猪,因为教堂的门并没有锁,猪在夏天贪图凉快,挺喜欢在那木条子钉的地板上睡觉,你要是留神的话,上教堂的人差不多都是万不得已才去的,猪可不一样。小哈克贝利也不穿体面的衣服,他把自己的钱送给了萨契尔法官。最后,他离开了。哈克贝利选择离开,因为他经历了这些,他知道现在的自己真正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想自由自在,心满意足,在大自然的环境中真切地感受—他勇敢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不认为小哈克贝利的逃离是像一些评论家所说的,是想摆脱一切所谓文明社会的束缚,就像在小说结束时,斐尔普斯太太想收养哈克贝利做自己的干儿子,但是他还是再次出走,周游各地。在经历了密西西比河上漂流所经历的种种历险后,在看到和感受到种种事情的发生后,小哈克贝利还是选择离开,在密西西比河上或者什么其他的地方—谁会知道呢,去历险,去漫游。这是他的选择,他的生活态度。不是什么逃避或者被迫的流浪。这就像是美国人性格的写照,他们向往自由与个性的发展,向往获得新鲜与刺激的体验。我认为,作者本身也并不想把哈克贝利·费恩塑造成一个逃避者和流浪者,因为,无论对这个国家的一些方面有多么大的不满和揭示,作者还是热爱这片土地的,他也不会选择逃离这里,逃离这个社会。

其次,哈克贝利·费恩与吉姆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思想观念和对待态度的渐进改变。我们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在小说中,哈克贝利·费恩只是一个孩子,如果把他分析得超出他这个年龄和阅历该有的成熟,给他附着上一些历史的使命和意义的话,就不太符合小说的风格和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首先,小哈克贝利在小说中被塑造成是生活在美国19世纪南方蓄奴州的一个白种小孩。以一个小孩的心智,即使他在一定的环境下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一些,但是,对于社会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他当然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批判和对待。小哈克贝利是从一个人初始的人性情感出发,通过和人的交流得到的感受来直接地反映在他的思想与行为中。相对的,吉姆作为一个30几岁的中年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严重的种族歧视和肤色偏见,加之白种人,甚至黑人自己都认为奴隶制的存在是合理的,是上帝所宠爱的,所以,吉姆自然有一种宿命和迷信的性格特点。但是,他也像一个孩子一样,没有仇视、憎恨、抱怨、虚伪、欺诈和城府这些很多成年人所有的丑陋的人性,他纯朴、憨厚、勤劳、善良,是一个十分有人情味的人。毋庸置疑,小哈克贝利和吉姆都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的情感交流中,他们都在改变。小哈克贝利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历险中以吉姆为伴,他们两个相互依赖;吉姆也如父亲般,以他的经验照料和帮助哈克贝利,虽然,他们彼此身上还是有着顺从与尊卑的感觉,但是,他们却是朋友。有一种暗含的意思应该在其中,孩子们能够看到人性的本质,虽然,他们还可能不知道“人性”这个词的含义,可是,那些大人们,却还在怀抱着他们的偏执,束缚和扭曲着人类的进步。同时,我要指出,有些评论评述,在汤姆和哈克贝利解救吉姆的过程中,有戏弄吉姆的故意在里面。我是很反对这种说法的,以这种角度来表现汤姆和哈克在其对待吉姆的思想认识上的矛盾,是不准确的。要看到,他们是孩子,此外,汤姆还具有特别的浪漫主义崇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的就会表露出来。否则,他们就不是12岁左右的汤姆和哈克贝利了。

3 结束语

综上,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及作品内容中的主人公进行了浅要的分析。能够从文学作品美的描述中,发现理性的深刻和顿悟,这才是一部作品流芳百世和为人称赞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张万里,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2]Mark Twain.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刘永杰, 王艳玲.言为心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风格浅析[J].山东师范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4) .

8.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篇八

我们总是从林子里跳将出来,冲向那些赶猪的人和那些赶着车把菜蔬运往菜市场去的妇女。不过我们从没有把他们扣押起来过。汤姆·莎耶把那些猪叫做“金条”,把萝卜之类的东西叫做“珍宝”。我们回到山洞里去,吹嘘我们的功绩,我们杀了多少人啦,给多少人留下了伤疤啦。不过我看不出这一套有什么好处。

有一回,汤姆派一个哥们儿,手里举着一根正燃着的火棍,到镇上跑了一圈。他把这火棍叫做信号(是通知全帮的哥儿们集合的)。接着,他说他获得了他派出去的密探探得的秘密情报:明天,有一大队西班牙商人和阿拉伯富翁要到“洼洞”那里宿营,随队有两百只大象,六百匹骆驼和一千多头“驮骡”,满载着珍珠宝贝,他们的警卫却只有四百个人。因此,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不妨来一个伏击,把这伙人杀掉,把财宝抢过来。他说,我们必须把刀枪擦亮,做好一切准备——他连一辆装萝卜的车子都对付不了,却非得把刀枪全都擦好,准备好一切。其实刀枪不过是薄木片和扫帚把,你再擦,擦得累死累活,这些东西原本是那个料,最后不过是一堆灰烬罢了。

我可不相信我们能打垮这么一大群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不过,我倒想见识见识那些骆驼啊,大象啊之类的。因此,第二天,星期六,伏击时我也到场。一得到消息,我们就冲出林子,冲下小山。不过不见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不见骆驼,不见大象,就只是主日学校(教会办的双休日学校)举办的一次野餐,而且只是一年级学生参加。我们把小孩子们冲散了,把他们冲进了洼地。不过东西呢,我们什么也没有捞到,就只是一些炸面包、果子酱。朋·罗杰斯总算捞到了一只破旧的洋娃娃,乔·哈贝搞到了一本赞美诗集和一本小册子。接着,他们的老师赶来了,我们只能把一切全扔掉,赶快溜走。

我可没有见到什么钻石。我也对汤姆·莎耶这么说了。他说,反正那里一驮驮有的是。他还说,那儿还有阿拉伯人哩,还有大象哩,还有其他东西等等。我说,怎么我看不见啊?他说,只要我不是这么笨,并且读过一本叫做《堂·吉诃德》的书,我就不会这么问了,就会懂得了。他说这是魔法搞的鬼。他说,那儿有成百上千的士兵,有大象,有珍珠宝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过,我们也有敌人,他把他们叫做魔法师,是他们,把这一切整个儿这么一变,变成了主日学校,就只是为了存心捣鬼。我说,那么好吧,我们该干的就是去寻找那些魔法师。汤姆·莎耶说我真是个呆脑。

“那怎么行,”他说,“一个魔法师能召唤出一大批精灵。你还没有来得及喊一声‘哎哟’,他们就能把你剁成肉酱。他们的身子有大树一般高,有一座教堂那般大。”

“啊,”我说,“要是我们能让一些精灵帮我们那就好了——那样我们就能把那群人打垮了吧?”

“你怎么能请到精灵呢?”

“我可不知道。人家又是怎么请到他们的呢?”

“啊,他们把一盏旧的白铁灯或者铁环那么一擦,精灵们便在一阵阵雷声隆隆、一道道电光闪闪、一股股烟雾腾腾中,呼的一声涌现了。然后叫他们干什么,他们便马上干什么。要他们把一座炮弹塔从塔基上拔起来,或是要他们用皮带抽打一个主日学校的校监或是别的什么人的脑袋,在他们看来,那都不在话下。”

“谁叫精灵们这么快赶来的呢?”

“当然是那个擦灯、擦铁环的人咯。他们得听从擦灯、擦铁环的人的指挥,他怎么说,他们就得怎么干。要是他叫他们造一座皇宫,四十英里长,用珍珠宝贝砌成,里边装满了口香糖,或是别的什么,还弄来一位中国皇帝的公主嫁给他,那他们也得服从命令去办——并且非得在第二天太阳升起以前办好。还不只如此——他们还得把这座宫殿在全国各地来回地搬来又搬去,他高兴到哪里就到哪里,你懂吗?”

我们把这件事想过来、想过去,想了两三天工夫。最后我决定不妨试它一试,看究竟有没有道理。我搞到了一盏破旧的白铁灯,还有一只铁环。我到林子里去,擦啊,擦啊,擦得我全身被汗湿透,活像个野人,指望精灵们给我建造一座皇宫,然后把它卖个好价钱。可是啊,怎么擦也不管用,始终不见精灵出现。我断定,这全是汤姆·莎耶撒的谎,这不过是他撒的无数谎其中的一件罢了。我估摸,他还是相信阿拉伯啊、大象啊那一套,我可不那么想,这完全是主日学校用来对付小孩的那一套。

阅读宝盒:

这段故事里提到的一本叫《堂·吉诃德》的书,你读过吗?读一读,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汤姆·莎耶能看见大象和阿拉伯人,可哈克却看不见。“把一盏旧的白铁灯或者铁环那么一擦,精灵们便在一阵阵雷声隆隆、一道道电光闪闪、一股股烟雾腾腾中,呼的一声涌现了。”这是《一千零一夜》里的情节。马克·吐温小时候就把这本书读得滚瓜烂熟了。

9.《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读后感 篇九

主人公哈克贝利将事情化险为夷让我深受启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自己动脑筋解决。

看了这本书我想去“百幕大死亡三角”,探索它们为什么“杀人不眨眼”。我要去神秘岛,看看它为什么能长,也能沉。我要去浩瀚的宇宙看看它有没有边缘,是否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我要去其它星球,探索宇宙里是否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如果有,看看它们的土地发达不发达……

1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读书报告 篇十

摘要: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篇小说有着浓重的美国式意味,记录了一个流浪儿的成长,但是在整篇小说当中,哈克贝利形象的塑造,本质上就是美国人自身形象的外在表达。

关键词:哈克贝利,读书报告,马克吐温,美国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在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次阅读的是马克吐温原著,潘庆舲 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08-01版本。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一个地方法官的家庭。12岁父亲去世后,就开始参加劳动,自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印刷工学徒、排字工人、水手、领港员、新闻记者等。饱经忧患的经历,与下层人民的相处,促进了他民主主义思想的成长,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摹础。

1876年前后的两个男孩使马克·吐温登上了创作的巅峰,为他带来了空前的声誉。作为两部反映美国生活的史诗性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写的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男孩,主人公的种种冒险经历被描写得津津有味。因而故事的内在吸引力永远是巨大的。相信几乎所有健康长大的男孩都不会错过它,不过要说什么时期的人最爱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恐怕很难回答,因为大人们不可能由于年龄的增长就不喜欢它。毕竟谁都能体会,人只有在离开了童年之后才会更恰当深入地明白童年的妙处。1所以,准确地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那种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会从不同角度去体味阅读的小说。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可能就算不儿童读物了。孩子们如饥似渴地读这本书,为哈克贝利刺激的冒险兴奋惊叹,但他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它。它是一幅永久保留美国历史上那个引入入胜时代的精彩画卷,无论是美国西南片的生活面貌、地理环境、社会状况,还是人情世故、传统习俗2,想了解的人都可以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去了解,获取一个完好、真实的印象。

小说通过哈克和吉姆这两个逃亡者的历险故事,广泛地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以前的社会生活,谴责了野蛮的种族歧视,集中地提出了反蓄奴制的政治问题。我们知道,在南北战争 12 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4)

陈玉涓.“少年侃”的叙事特征分析——以《哈克贝历·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1)以前,非洲黑人被成批贩运到美国,在南部的种植园里充当奴隶。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像牲口一样,被任意贩卖,恶毒鞭打,甚至残酷杀害。南北战争结束以后,黑奴虽获得了“解放”,但他们刚挣脱了奴隶制的枷锁,却重又被套上了雇佣劳动的绳索,仍然处于被奴役、被迫害的地位。因此,马克·吐温在80年代所写的这部揭露蓄奴制的黑暗与罪恶、提倡黑人同白人一样应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的小说,在当时仍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哈克。这一形象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曾描写过。那时,这个孩子作为汤姆的朋友,讨厌资产阶级平庸、虚伪的生活方式,同汤姆一起追求儿童情趣,向往浪漫的冒险生活。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哈克形象,他的思想和性格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提高。他不仅自己渴望自由,敢于冒险,而且积极帮助吉姆解脱锁链,获得自由。

时至今日,无论是天真的汤姆·索亚还是务实的哈克贝利,他们的冒险似乎都已结束了。但在这两个孩子身后,以他们为代表的美国人的冒险似乎一直在持续着。这批随“五月花”号远渡大西洋来到北美大陆的欧洲移民及其后代。在其后短短几个世纪里,创造出了一个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国家。无论是影响波及几乎每一个人的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饮料、麦当劳快餐等消费文化,都烙上了鲜明的美国印记。而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书的19世纪,当时的美国正在试图从各个方面摆脱欧洲痕迹,创造出自己的个眭。文化方面,库珀、棱罗、爱默生、麦尔维尔、惠特曼、斯蒂文·克莱恩以及马克·吐温等一批作家都参与其中,他们要使“美国文化”轮廓鲜明起来。3也许当时他们并没有特别在意要创造“美国文学”的精华,尤其像马克·吐温,但他们能感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已不再需要亨利·詹姆斯那样的连接新旧两个时代的桥梁式作品了。所以重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时,透过它看看马克·吐温心中的美国人究竟是怎样的,再比对一下当今的美国人,实在是一桩挺确趣的事。

“美国人究竞是怎样的,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连美国人自己也一直试图从各个途径中寻求共识的解答。因为作为一群几乎来自地球每一个角落的移民,他们渴望了解作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有特征究竟是什么。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文学。美国文学史上,库珀曾在他的“皮袜子”故事中找过答案,然后到爱默生在《美国学者》中较深刻的答案,再到惠特曼以《草叶集》来给美国人下的定义,人人各抒己见。在1869年发表的《傻子国外旅行记》中,马克·吐温也塑造过一个相当庸俗而天真的美国旅客面对欧洲及圣地的文化传统所遭遇 3 黄漫.亦同亦异的两部历险记杰作——比较《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奥吉·马奇历险记》[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06)的经历,折射出别国人眼中的美国人。但在7年后的1876年,他找到了一个更肯定的答案。作家通过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带着逃亡的黑奴顺流而下的经历,来表明这个答案。书中的主人公本来从未离开过河边小镇圣彼得堡,可是后来却迈上了长达干余里的航程,一路有山山水水,也有新奇的人物,更有未知的、不可测的危险。这条哈克贝利事前并不曾想过要走的“发现之旅”,与美国这个国家在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明显的事实是,哈克贝利的故事是一个“动”的故事。4这一点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定位美国人特性常用的一个词:“流动性”。为了逃过家长的蛮横与圣彼得堡居民的“感化”,男孩从家乡出走。之后,每一段故事的结果,都是重新开始逃亡:逃离杰克逊岛是因为他和吉姆担心会被贩奴者发现;逃离破船“瓦特·司各特”号是因为那个农庄在复仇斗争中发生了**和流血事件。这种一再移动的模式完全刻画出了美国早年的历史。著名的美国史学家弗莱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在其有名的“边疆假设”中肯定了美国的特性,就是由横越大陆向西开发的经验中形成的。5美国人——就似哈克贝利一样——随时准备动身,不仅向着西部,也向着任何一个方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吐温的创作特色。小说的现实主义真实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写意交融在一起。如对密西西河畔城乡的勾勒,沿岸风土人情的描写,突出了当地的落后、贫困的景象,细致入微,真实可信。在塑造哈克和吉姆两个人物形象时,写出了他们思想变化的外在和内在的缘由,性格鲜明,形象具体。作者还把密西西比河的自然景色同人物渴望自由的内心波涛结合在一起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成了人物主观思想情绪的外化物,河上风光的壮阔与人物心情的舒展相映交辉,散发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

参考文献:

[1] 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4)

[2] 陈玉涓.“少年侃”的叙事特征分析——以《哈克贝历·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1)[3] 黄漫.亦同亦异的两部历险记杰作——比较《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奥吉·马奇历险记》[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4] 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 45

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01)

张淑玲.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学版).2005(01)

1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篇十一

关键词: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人物塑造;主题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幽默作家,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吐温以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而闻名于世。该小说又被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高度评价为“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之后,都不曾有过能同它媲美的作品。”[4](P430)由此可见,吐温及其作品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讲述了主人公哈克贝利和他的黑人朋友吉木的冒险旅程。他们乘着木筏顺密西西比河漂流,以寻求自由。在这途中,哈克遇到了许多挫折,并从中感悟到了很多生活哲理,对人性有了更深层的思考。在体会到了文明的虚伪后,哈克不仅自己选择了通往自由的道路,还在一番思想斗争后,冒险帮助吉木重获自由。这就引出了小说的主题:批判“文明”、追逐自由。本文试图通过人物塑造来分析作品的主题。

在小说中,吐温笔下的角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诸如达格斯寡妇以及爸爸这种文明社会下的产物;另一类则是像哈克和吉木这样向往自由、但却被文明社会排挤的流浪者。

小说一开始,哈克就评论到“我从来没见过一句瞎话都不说的人……不过波蕾姨妈和那位寡妇……却都是例外。”[3](P1)由此,我们会对达格斯寡妇和波蕾姨妈留下一个积极、正面的印象。接下来,哈克又提到“达格斯寡妇收我做她的干儿子,说是要教我怎样做人”,这更加确立了达格斯寡妇好心肠的正面形象。然而,随着情节的展开,我们会慢慢发现,达格斯寡妇这个看似崇高正义的人物却无时无刻不在无形地遏制着哈克的勃勃生气,让哈克觉得“整天呆在家里,实在叫人受不了,因为那个寡妇的举止动作,总是那么正经、那么规矩,简直可怕!” [3](P1)她试图“按照圣彼得堡文明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把哈克培养成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又听话又体面的好孩子” [6](P74),结果致使哈克选择离开,踏上寻找自由的道路。与达格斯寡妇一样,波蕾姨妈虽然也对哈克百般疼爱,但却仍想要用“文明”的教条来改造哈克,最终同样让哈克毅然决定离去。达格斯寡妇和波蕾姨妈所代表的是文明社会僵化刻板的一面。她们原本正义高尚,却因时刻恪守文明社会授予她们的各种条条框框而与自由背离,让哈克排斥。与这两位类似的还有新上任的审判官。他代表了文明社会的天真幼稚。本着“非到万不得已,决不干涉人家的家务,拆散人家的骨肉”[3](P27)的良好初衷,怀着能够让爸爸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美好愿望,这位正义的审判官却将好不容易脱离火海的哈克再次投陷到悲惨的生活中去。他不了解爸爸的“底细”,却固执地幻想着有能力感化“这个老头子”。[3](P27)

达格斯寡妇、波蕾姨妈以及审判官这三位看似正面的人物形象实则都是文明社会下的产物。通过对他们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文明社会表象下的呆板与无知。即使是像这三位一样本性善良淳朴的好心人,在这种社会的教化下,也会无意识地变为扼杀天性纯真的孩子思想的刽子手和协助暴躁的醉汉逍遥法外的帮凶。他们的种种言行都透露出文明社会荒谬、虚伪的本质。而这一点还可通过对甘洁佛一家的分析得到进一步证实。

甘洁佛一家是一户出身显贵的大户人家,他们的行为举止完全符合文明社会的种种准则。他们“没有半点轻浮气……对人和气之至” [3](P130)。在哈克与吉木失散期间,甘洁佛一家好心地收留了哈克,并细心地照顾他,让哈克对这家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认为甘洁佛是一家愉快、高贵的人家。但事实却证明,这户表面和善友好的家庭却成天过着腥风血雨的生活。他们与同为贵族的邻居雪富生家族有着不共戴天的世仇。两个家族之间时常正面交火,上至一家之主、下至无邪顽童都会卷入战争中间。枪林弹雨的生活造成双方死伤不断,而究其交战原因,却是因为一场“说不清”的“打对头”[3](P133)。就在哈克离开之前,他的同龄朋友、甘洁佛家的小儿子叭克倒在了冰冷的血泊中。这又显示了文明社会的另一个典型事例,反映了其“文明”幌子下的虚伪与荒诞:甘洁佛上校这位“彻头彻尾的绅士”[3](P130)却会盲目地沿袭一场连起因都已不清楚的家族战争;在饱尝接连失去几个儿子的痛楚后,甘洁佛上校却仍旧鼓励小儿子浴血奋战。这样一户处于上层社会的家庭的“文明”行为实则野蛮凶残,连处于社会底层的哈克看了都感到费解。

上述这些人物虽然显露出了文明社会的种种弊端,但却多少体现了其正义、和善的一面。而文明社会中真正黑暗的势力却在爸爸、公爵和皇帝这三个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爸爸是哈克生活中唯一的父亲形象,然而他却完全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他在哈克的人生道路上进进出出,来去自如:当自幼无母的哈克亟需来自父亲的关怀时,爸爸非但没有给予应有的父爱、而是丢下哈克离去;而当哈克获得意外之财时,爸爸却回到哈克身边、摆出父亲的姿态来接管哈克的财产。他既是一个酒鬼,可以在醉酒后随性犯下任何罪行;他还是一个恶棍,可以对年幼的儿子随意折磨施虐。如果说,爸爸体现的是文明社会的残暴不仁;那么,公爵和皇帝这两个人则体现了文明社会的贪婪与欺诈。从哈克和吉木遇上这两个人的那一刻起,他们原本自由平静的生活就逆转直下。公爵和皇帝不仅四处对人行骗,甚至对一路同行的吉木也惨下毒手,将其以逃亡奴隶的身份变卖。此后,他俩还试图哄骗几个善良无知的少女,想要掠夺其唯一的家产,在其因失去亲人而留下的伤口上撒盐。就是这样三个无恶不作的坏人,凭着其白人的身份以及文明社会赐予白人的权利,依然能够凌驾于像吉木这样生性善良的黑人之上,能对其肆意咒骂及处置。这足以体现出文明社会表象下的虚伪。也正是在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这样的虚伪后,哈克毅然决定与文明社会分道扬镳,彻底走上寻求自由的道路。

小说中,哈克表现出的是一个自由的形象。从小生长在大河边上的他格外亲近自然,分外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由、惬意。哈克虽来自白人社会,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位置。加之有一个不务正业、不顾家庭的父亲,哈克时常过着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的生活,更别提接受任何礼教了。虽然后来被达格斯寡妇收养,但哈克早已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对文明社会中的各种礼仪规范都感到排斥,不愿接受教化,而这是与文明社会的制度相违背的。所以,当一向追求自由的哈克与充满各种羁绊的文明社会相碰撞时,自然会引发许多冲突。这种冲突在第一章中就通过达格斯寡妇的各种努力显现了出来。她试图强迫哈克穿新衣服、做祷告、学圣经等等,还禁止哈克养成吸烟、说脏话之类不文明的习惯。然而,自幼毫无“章法”的哈克当然不会服服帖帖、循规蹈矩。他经常逃学,跟汤姆一起玩强盗冒险游戏。通过这样一些小小的反叛,哈克希望从中找回自由生活的乐趣。他所寻求的是一种最简单的生活状态,梦想的是一种最纯真的自由快乐。

和哈克一样,吉木也热爱自然、憧憬自由的生活。并且,由于身为黑奴而长期听命于人的缘故,吉木甚至比哈克更加渴望自由。因此,当两人在逃跑途中相遇时,很快就成了超越种族歧视、跨越文化差异的团队。他们乘着木筏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追寻着自由的生活。然而,他们所崇尚的这种自由却与河流沿岸社会现存的文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两岸社会看重的是规范、章程以及奴隶制。那是一个既无情又荒谬的社会,是与哈克、吉木针锋相对的社会。在那个自称为“文明”的社会里,到处蔓延着人类社会的各种黑暗:人欺人、人抢人、人虐人、人杀人。它所教授的所有教条似乎都与其现实意义相违背:文明社会要求哈克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但多少次的经历告诉哈克,唯有撒谎才能为其谋到出路。文明社会倡导要做知书达理的体面人,而多少次的际遇让哈克发现许多仪表端庄的人做的却是最不体面的事。事实证明,哪怕像甘洁佛上校和审判官这样两位备受敬重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也只是伪善和伪正义。除此之外,文明社会还灌输给哈克邪恶的奴隶制度,告诫哈克遵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让哈克在面临是否解救吉木、帮他重获自由这个考验人性的问题时,一度矛盾挣扎、踌躇不前,因为这是与文明社会的教条相违背的。受“文明”的影响,哈克一直有着“黑人生来贫贱”、“与黑奴为友是不道德的”的思想。然而,在与吉木漂泊为伴期间,哈克打破了之前对黑奴的种种曲解,因为他从吉木身上看到了人性最善良、淳朴的一面。与此同时,哈克也看清了文明社会丑陋、虚伪的真面目——明明逼迫吉木妻离子散,却还要以逃跑的罪名将吉木收监。这使哈克选择彻底与“文明”决裂,带领吉木走上寻求自由的旅程。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被称为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小说通过独具匠心的人物塑造揭露了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讽刺了当时社会虚伪的“文明”;通过对哈克和吉木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冒险旅程的精彩描写,歌颂了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了人人都享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从而透露出作者本人对虚伪的文明社会的批判以及其对淳朴的自由生活的崇尚和向往。

参考文献:

[1] Butrym, Alexander J. Mark Twains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nd Other Works. New York: Barnes & Noble, Inc.,1998.

[2]Twain,Mark.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England: Penguin Books Ltd., 1966.

[3]马克·吐温.张万里译.哈克贝利·芬历险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4]钱青.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克劳迪娅·德斯特·约翰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王迪生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人物和主题”[J].西北大学学报(学哲社会科学版),1987(4):73–79.

1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 篇十二

1.1 作家及其写作风格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是美国19世纪伟大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运用生动活泼的美国口语写成, 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美国下层人民的日常用语、俚语、方言土话, 包括黑人英语。而且各种人物有各种不同的语言, 为美国文学开创了新的文风。这一切都使这部小说成为美国十九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作品以美国19世纪中期国内战争爆发前夕的南方地区社会作为背景, 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为了避免被酒鬼父亲打骂并摆脱沉闷的生活而离家出走, 在路上遇到为改为被奴役命运、追求自由而出逃的黑人吉姆, 与之成为好朋友并结伴同行。作品主要描写了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所见所闻和种种奇遇。

该作品成功地把现实描写和浪漫抒情描写完美的结合起来, 将19世纪美国南方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描绘出来, 反映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人民大众的追求。经历了上百年沉淀, 该作品如今已成为世界经典名著之一。

1.2 小说风格

该小说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采用了马克·吐温的代表性语言风格, 极富机智和妙语, 融幽默与讽刺于一体。作者凭借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亲身经历为小说素材。他眼光锐利, 笔锋犀利,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通过一些表面看起来荒唐可笑, 揭示背后却引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并给予抨击。

该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叙方式。用一个14岁男孩哈克口述的方式记录了他的亲身经历。作者采用小孩的口语体和他朋友黑人语言, 给读者一个感受故事情节的最佳视角, 因此大大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及其说服力。此外, 结合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于一体, 在纷杂的现实中组织有趣的故事, 对密西西比河风光和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比较, 从而使整个故事具有思想性和趣味性。

2 翻译批评与赏析原则和方法

翻译理论及标准的多样性造成了翻译批评没有统一的方法和原则。该文采用的原则是李明根据许钧、喻云根、刘宓庆、杨晓荣、文军和王宏印等人的研究进行总得所得出的翻译批评七条原则作为指导方法对两译本进行分析。这七条原则概括如下:1) 批评对象不仅是作品本身, 还有翻译的过程和译者, 批评要客观应并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2) 应主观印象与客观分析相结合。3) 应做到局部与整体,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4) 批评应要实事求是, 本着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地给予建成设性意见。5) 功过翻译过程和译文在相关理论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的条件下进行评价。6) 批评应有助于译者进一步提高翻译水平, 有助于翻译学科建设, 对实践的监督、指导有促进作用。7) 批评应将译文放入历史文化视野, 将翻译所涉及的各方面放入历史环境下考察。

3 小说第十六章原文文本分析

本文选用小说的第十六章译文进行比较分析, 经过把两个译文与原文进化对照比较分析, 从中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为翻译分析的例子, 从而详细的比较两个译文版本所采用的翻译风格, 手法和策略。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哈克和他的黑人朋友吉姆在途中因为不认识路而错过目的地开罗, 勇敢的哈克还凭着过人的机智巧妙地把两个追捕黑奴的白人骗走, 帮助吉姆逃过了一劫。在对待黑奴吉姆这件事上, 哈克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这种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描写的内心冲突使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对比更为强烈, 在读者心中更加精晰深刻。

第十六章语言充分体现了作者整部小说的风格, 大量采用直接语言描写。主要是小孩话语和黑人口语等非正试英语。我们等下也会从非正式的语言体的翻译这个角度来考察两个译本是否呈现了原作风格。

4 译文对比分析

4.1 策略和技巧的选择

同一部小说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策略和技巧的选择可以直接影响译文的风格。译文也因此对译文读者所引起感受会有所不同。

例1.原文:Chapter 16

成时译:第十六章

张万里译:第十六章:蛇皮再惹祸

这是第十六章的标题, 原文是无标题的, 而张万里则采用给其加标题的方式。读者确实可以从标题中得到本章内容的相关提示。如果从传统的忠实观出发, 这种做法属于改写, 似乎不忠实。然而从忠实于写作项目的忠实观出发, 加标题不能说肯定不妥。不过加了标题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的揭示作用, 对作者会有序设作用, 从而增强了蛇皮在文中所承载的信息及其文本功能。

例2.原文:‘Keep away, boy—keep to board.Confound it, I just expect the wind has blowed it to us.You pap’s got the smallpox, and you know it precious well.Why didn’t you come out and say so?Do you want to spread it all over?’

成译:“离开, 孩子——到下风头去。该死的风, 我正担心风把它吹给我们。你爹得的是天花, 你心里明白得很。你为什么不痛痛快快说出来?你要让它散布得到处都是吗?”

张译:“快躲开点儿, 孩子——快躲到下风去。他妈的, 我算计着那阵风已经把它刮到我们身上来了。你爸爸得的是天花, 你知道得比谁都清楚。可是你为什么不痛痛快快说呢?难道你打算让大家都传染上吗?”

例3.原文:Poor devil, there’s something in that.We are right down sorry for you, but we—well, hang it, we don’t want the smallpox, you see.Look here, I’ll tell you what to do.

成译:可怜的小东西, 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为你十分难过, 可是我们——好, 去它的, 我们不愿意染上天花, 你明白吗?听着, 我告诉你怎么办。

张译:你这可怜的小鬼头, 原来你也有苦衷。我们也替你难过, 可是我们——对了, 他妈的, 我们决不想得天花, 你明白啦。你听着, 我来给你想个办法。

这一情节发生在哈克和吉姆划木筏的过程中正好遇到两名前来追捕出逃黑奴的白人。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哈克急中生智, 说谎称木筏是他身染重病的父亲。哈克故意使用吞吞吐吐的话暗示他爸爸得的是传染病。哈克讲话时绘声绘色装出十分害怕的表情, 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那两个白人果然被吓得半死, 不改上前登上木筏。原文句子结构简单, 简洁, 用词十分朴素。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充分地勾画出那两个白人惊讶、害怕的神情。读原文有身临现场之感。

张万里的译文比较对应而忠实地译出了原文, 但在味道上却要稍逊一筹, 过于受原文束缚对应显得不是十分付合中文口语的习惯而让人物语言稍显拖沓。当两个白人从哈克含含糊糊的话语中得知他爸爸染上天花时, 其中一人话了这段话, 应是直截了当, 铿锵有力。译文表达上受英语原文影响从而大大减弱了这种味道。与事故中发生的事情不付。例如“我算记着那阵风……”;“你打算让大家都……”。文中“算计着”这一词的使用便是过度局限于原文, 这与中文表达习惯是完全不符合的, 这一词甚至让译文有些洋腔洋调了。而“大家”这一词的使用似乎很符合中文习惯, 却有不妥之处。原文“...spread it all over?”意识是“到处传播”的意思, 指的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用“大家”从语境中能看出这是指故事情景中在场的几个人, 大大缩小了范围。在这一点上成时译为“……到处都是……”的处理还是比较到位的。

例3中原文“there’s something in it”两个译文是完全不同。也完全体现了译者是否扣死原文。成时译为“说的也有道理”主要采用的是意译, 又是一个走出原文束缚的例子。而张万里译为“原来你也有苦衷”过于死扣原文。当然张万里也有意译的地方, 例如“I’ll tell you what to do.”他就译为“我来给你想个办法”。成时的译文抓住了原文的精神, 打破了原文的束缚, 用比较地道的汉语口语将其精神内涵重构。使那追捕黑奴的白人通过语言充分地表达出人物特点。

从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译者在翻译策略上成时主要成时的译文主要采用地道中文表达习惯, 而张万里的译文的主要特点则是忠于原文, 在译文的表达上也尽可能地朝原文靠拢。

4.2 翻译风格比较

小说翻译的要求始终是很高的——环境描写上风俗的真实感、人物对话的个性化、人物与状物形象的准确性等等, 都是起码的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注意到原作者在要写作上的风格, 以达到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风格。该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方言土话的使用,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黑人英语的使用。下面就以此为例。

例4.原文:We’s safe, Huck, we’s safe!

成译:我们并 (平) 安无事啦, 赫克, 我们并安无事啦!

张译:咱们可有救了, 哈克, 咱们可有救了!

例5.原文:I was a-listenin’to all de talk, en I slips into de river en was gwyne to shove for sho’if dey come aboard.

成译:我一直听着你们说, 我滑掏 (到) 河里, 正打酸 (算) 他们上木坯 (排) 的话, 我就优 (泅) 掏岸边去。

张译:我听见你们说的话, 我就溜到河里去, 假如他们走上来, 我打算游到岸上去。等他们走了以后, 我再回到筏子上来。

译例4发生在哈克和吉姆在途中误以为到达开罗时, 吉姆的欢乐。译例5是哈克骗走那两个追捕黑奴的白人, 求了吉姆时所说的一段话。

人物语言在小说中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吐温在该小说中通过将人物语言性格化, 使之成为该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黑人使用的口语体英语是一种社会方言, 在社会系统中有着其非常独特的社会地位, 黑人英语经过演变已经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形成了系统的变体。作者笔下的吉姆是没有接受文化教育、处于社会低层的黑奴, 他所使用的黑人英语就是其低下社会身份的标志。在翻译时译者对其作了很不相同的处理方式, 导致译文风格差异极大。

成者的译文主要是使用汉语中近音字代替的正确字方式将人物的口头表达改变为不标准的口音。使用近音代替的方式是否能准确传递原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呢?黑人英语长久被认为是一种地位低下人群使用的语言, 而中国将不认为发音不标准的人就是地位低下。这样就大大减弱了原作者使用黑人口语传递吉姆地位低下的人物身份地位的功能了。

张万里的译文则采用将吉姆的口语还原为标准汉语的方式进行对译, 但这种方式则将原作者通过吉姆说黑人英语的方式表现其社会身份地位低下这一语言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在原文中作者用黑人口语体形式创作的特点来暗示人物社会身份地位这一功能成时和张万里的两个译本都没能完整的充分地传递信息。后来译者仍有完善的空间。

5 结论

翻译批评具有对翻译实践做出反馈和指导的作用。此外翻译批评对认识翻译策略及其应用进行各种层面上的探讨。翻译批评对翻译理论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能扩大翻译理论研究的背影, 对其内容的丰富及其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社会意义当然在于能对译文批价机制的建立起直接作用, 有利于维护翻译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这两个中译本的策略、技巧和风格来看, 都能很好地将小说的内容译出来, 但是由于译者所处时代的不同其译文也有些差异, 这主要也与不同时代读者对译作的要求不同和当时文学的主流诗学相关。另外当然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同也多少造成译文风格各异, 或多或少的偏离原文风络, 译者在翻译过程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尽最大可能保持原文的艺术效果, 更为准备地传弟原文的内涵及艺术价值。使目标语读者阅读译作的感受尽可能接近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所引起的感受。

参考文献

[1]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Applications[M].second e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 ledge, 2008.

[2]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3]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王宏印.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6]穆雷.翻译研究中的性别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7]付文慧.多重文化身份下之戴乃迭英译阐释[J].中国翻译, 2011 (6) .

[8]黄晓佳《.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文体翻译的功能主义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 (4) .

[9]邓荷.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J].文学界, 2010 (6) .

[10]杨璐.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J].科技信息, 2010 (8)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语读后感】推荐阅读:

球王贝利的启示06-17

上一篇:又到中秋月圆时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医院服务之星事迹材料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