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成就1990040

2024-09-17

改革开放成就1990040(精选8篇)

1.改革开放成就1990040 篇一

浅谈改革开放

有些人认为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毕业生找工作难问题,诚信缺失问题等是改革开放造成的,所以改革开放是坏事情。但是对是错,我在此暂不下定论,先看一下以下事实及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进程,的确,是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问题也随之而来。

贫富差距尤其明显,经济的高速增长,贫富差距问题却日益加深。接着,腐败问题,经济发展处在转型期间势必存在许多漏洞,行政权力的过多介入就容易造成权钱交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一些政府官员抵制不住诱惑,便陷入其中。还有就是就业难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面临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再有,诚信问题,当今社会,缺乏诚信的现象和我们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等等。的确,这都是事实。但是,你们把这些一系列的问题的根源归结到改革开放,却是过于的极端,然后又进而的否定改革开放,这更是一个很愚蠢,很愚昧的想法。首先,贫富差距并非都是不合理的。“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而且,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想,我们都还是穷人,就又回到以前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年代,然后就一辈子落后挨打,毫无翻身之日。

接着,腐败问题这些现象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将腐败现象完全归罪于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之所以叫做改革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近两年从上到下的反贪政策也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只要我们的大方向是对的,人心是凝聚的,措施是持久的有效的,就一定能合理处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再者就业问题,我觉得就业问题应该先从自身出发,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多加强社会实践,正确就业定位等等,而不是一味的埋怨社会。

社会诚信的确很严重,但把其全归结为改革开放,却很不明智。如果我们加大力度监管打击非法分子,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风气,等等。

所以,综上所述,把众多社会问题的根结都归结为改革开放,并否定改革开放,显然是错误的。最后的最后,我再简单列举一下,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众多成就及变化,以证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最综合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全球最快的增长。

2、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

3、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4、产业结构明显升级。

5、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6、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过去,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我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极不相称。现如今,我们在世界的地位日益提升,并扮演着重要角色。

所以,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堪称世界经济奇迹。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结构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我想,这才是改革开放的真实反映,而不是片面的只抓住一些问题不放,很明显,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成就众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肯定还停留在旧社会的年代,还为吃饭难着急。而那些抓住几个问题就否定改革开放的,注定是错的。根据以上讨论所述,改革开放利远远大于弊,毫无疑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改革开放成就1990040 篇二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3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秘书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笔者认为,30年来我国秘书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秘书工作走上科学化道路

秘书工作是秘书人员辅助领导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秘书事业的基础和本体。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当时主客观因素的局限,各级领导还处在经验决策阶段,秘书工作只能停留在办文办事、收发传递信息、单凭老经验办事的阶段,基本上处于被动服务状态,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不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级领导在决策科学化方面有了重大进步,与此相适应,秘书工作也逐步走上科学化道路,集中表现为秘书工作的基本思路逐渐成熟、稳定。早在1985年1月召开的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上,中央办公厅就以改革创新精神,首次提出秘书工作要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即参谋、助手作用;首次提出秘书工作坚持“三服务”的指导思想,即为本级领导服务,为各部门和各地区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首次提出实现秘书工作方式的“四转变”,即从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献策;从单纯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综合处理信息;从单凭老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管理;从被动服务转变为力争主动服务。这些首创提法,反映了我国秘书工作的特点规律,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奠定了我国秘书工作科学化的坚实基础。在1990年1月召开的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秘书长座谈会上,在京的5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并发表讲话。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系统地论述了党的秘书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对秘书人员的要求,并特别指出秘书工作要发挥“三个作用”,即参谋助手作用、督促检查作用和协调综合作用,从而提升了我国秘书工作的地位作用,丰富了秘书工作的科学内涵。1994年12月,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在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召开,中央办公厅提出了一整套秘书工作新思路:“一项基本任务”,即仅仅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任务,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实行“两个结合”,即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突出“三项重点工作”,即信息调研、督促检查和日常运转;搞好“四项建设”,即秘书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上述三次会议,不仅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稳定的秘书工作思路,而且奠定了我国秘书工作科学化的格局。此后十几年来,我国虽然召开过多次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对秘书工作提出过许多新的要求,但其工作思路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从基本任务、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到队伍建设,一直遵循上述三次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套工作思路不仅在指导我国秘书工作实践和秘书理论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符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秘书工作的客观规律,是秘书工作走上科学化道路的重要标志。

二、秘书人才走上职业化道路

秘书人才是具备秘书素质和技能的专业人员,是秘书工作的主体,是秘书事业的生力军。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那时的秘书一直与“官职”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党政机关,秘书都是官衔或官职的名称。因此,那时的秘书只是一种职务称谓,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一种社会职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模式,大批外资企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组织的领导层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必然产生大量的秘书事务,这些事务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素养和技能的秘书人才来处理。于是,他们开始面向社会,高薪招聘秘书人才。经济和社会组织多元化导致对秘书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促进了秘书人才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秘书人才培训的火爆,促使秘书人才走上职业化道路。秘书职业化的标志是:秘书服务对象多元化,秘书知识技能专业化,秘书劳动价值商品化。虽然我们目前对全国职业秘书的人数无法统计,但从全国注册的“两新组织”的数量,大致可以推算出秘书人员至少有几千万人,这支庞大的秘书职业大军,远远超过党政机关秘书的数量。秘书这个字眼在人才市场中频频出现,其需求量连续多年在招聘排行榜上位居前列。当秘书作为一种职业在现代组织中逐渐确立价值,其任职资格同时也有了更明确的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实行了秘书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首次推出了“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截止目前,全国参加鉴定人员达50多万人,其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达20多万人。为了与世界接轨,我国从1995年开始引进了英国LCCIEB职业文秘专业证书考试认证,目前LCCIEB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广东等18个省、市设立考试中心;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CLES)合作,在我国实行了剑桥秘书证书考试。上述情况表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秘书人才已经走上职业化道路,大批秘书人才以其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正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青春和智慧。

三、秘书教育走上专业化道路

秘书教育是培养秘书人才的基本途径,是秘书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前,秘书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领地,秘书人才培养往往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法,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秘书工作的新要求。同时,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一种社会偏见,认为“秘书是杂家,没有专业,院校没法儿培养”。这种社会偏见不仅长期阻碍我国秘书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干扰着秘书专业教育。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为适应社会对大批高素质秘书人才的需求,我国秘书教育悄然兴起,秘书专业纷纷建立,逐步走上了秘书教育专业化的道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秘书专业教育网络。一是发挥院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大中专院校建立秘书专业,进行学历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30多所大专院校、几百所中专学校相继建立了秘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秘书专业人才。二是将秘书专业教育纳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范围,进行自考教育。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自学考试中心组织专家建立试题库,每年组织严格的自学考试,扩大了秘书专业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秘书专业教育。三是在全国推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进行应试教育。四是社会各界举办多种类型的秘书专业培训班,进行能力提升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五是利用国际互联网建立多种类型的秘书网站,进行专业知识普及教育。据统计,目前仅署名秘书网站的就有十多家,如果加上与秘书专业有关的公文、档案、信息、信访等网站,更是不计其数了。这些网站对传播秘书专业知识,实施秘书专业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上五个方面的教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多形式的立体教育网络,有效地促进了秘书专业教育的开展,培养了大批秘书专业人才,从而满足了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

第二,出版了大批适应不同对象需要的秘书专业教材。教材建设是秘书专业教育的基本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在广大秘书专业教师的辛勤耕耘下,我国秘书专业教材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例如,教育部组织秘书专业教师,先后编写出版了大学专科和中专秘书专业系列教材;教育部自学考试中心组织秘书学专家编写出版了本科段和大专段的秘书专业系列教材。另外,许多高等院校和出版社一致看好秘书专业教材的销售前景,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出版和发行不同类型的秘书专业系列教材,如商务秘书系列教材、涉外秘书系列教材、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秘书职业标准大全等。近年来,由于秘书专业教育不断深化,能力训练备受重视,案例类秘书教材备受青睐。从总体上,我国秘书专业教材已经自成体系,编写质量稳定提高,有力地保障了秘书专业教学和秘书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三,培养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秘书专业师资队伍。秘书专业教育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操作性都很强,对秘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适应秘书专业教育的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很高理论造诣和秘书工作实践经验的同志,纷纷转行担任秘书专业教师;一大批年轻有为、具有高学历的秘书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秘书部岗位锻炼和实习,很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为提高秘书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随着秘书专业教育机制日渐成熟,秘书专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秘书人才的专业技能日益精湛,成为名副其实的秘书专业人才。现在,我们很难再听到“秘书不是专业人才,秘书没法培养”的奇谈怪论了。

四、秘书理论研究走上学科化道路

秘书理论是指导秘书工作实践的思想武器,是进行秘书专业教育的基本依据,是推动秘书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前,没有人敢去研究秘书理论,几乎是一片理论空白。改革开放初期,有人认为秘书工作没有什么理论,秘书学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对秘书理论研究持否定态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逐步解放,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探索和研究,秘书界也开始探索秘书工作规律,研究秘书理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形成两支队伍,为秘书理论研究提供了组织保证。一支是广大秘书工作实践者,他们积极投身秘书理论研究,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为秘书理论宝库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批成品或半成品,开辟了秘书理论研究的道路,李欣、王千弓、任群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另一支是高等院校的秘书专业教师,迫于秘书专业教学的需要,他们也在进行艰苦的秘书理论探索,为秘书理论宝库提供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张清明、常崇宜、董继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二是成立社团组织,为秘书理论研究提供了合作机会。1984年,上海大学和江汉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联合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秘书学会,1996年,该学会与中国高等教育秘书学专业委员会正式合并,实现了组织联合。30年来,该组织为推动全国的秘书专业教育和秘书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还在继续发挥作用。2004年由聂中东发起成立的中国秘书科学联盟,在团结全国大批老干部、激励秘书战线人员、收集秘书成果、促进秘书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此外,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秘书学会或协会,在交流秘书信息、论证研究课题、协调研究力量、组织著书立说、推进理论研究方面,发挥了有效的组织协调作用。尤以四川、广西、重庆等秘书组织的工作最为活跃。三是创办秘书期刊,为秘书理论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没有一本秘书专业期刊。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上海大学文学院率先创办了《秘书》;1984年兰州大学创办了《秘书之友》,1985年中办秘书局创办了《秘书工作》,1992年档案出版社创办了《办公室业务》。四家期刊开创了我国秘书期刊的先河,各具特色优势,在传播秘书知识、交流工作经验、探讨秘书理论、评选研究成果、指导秘书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在全国公开发行。此后,许多省、区、市依托秘书机构或秘书社团,先后创办了十几家秘书期刊,几经周折,有的已经停办,有的仍在坚持内部发行。这些秘书期刊或生或死,或公开或内部,都为我国秘书理论研究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我们应当铭记它们的历史功绩,更应当感谢为创办秘书期刊付出艰辛努力的人们。

3.“开放”,成就精彩 篇三

一、开放教学内容,引活教材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材是直接的教学内容。一般而言,教师都会直接以教材为本,进行授课。但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仅仅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突出教学的时代性。这就需要教师开放教学内容,从互联网中汲取“养分”,以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引活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从互联网中选取鲜活的内容,充实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突出开放性特点。“平安回家”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交通标志,并让学生学会遵守交通法规,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为了让教学更鲜活,教师从互联网中搜集了近年来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统计表格,让学生在看到数据的同时,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教师播放若干典型的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事故的视频,升华学生对交通安全的认识。通过引入这两方面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堂开始活跃起来,学生对于这样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最后,教师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抢答形式说出多媒体大屏幕上交通标志的名称和作用,逐步带领学生深入学习。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从互联网中下载鲜活的、开放的教学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关注。这比单纯地说教,如交通安全如何重要更具说服力,也有助于引活教材中的内容。在选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衔接,从而让教学更灵动。

二、开放思维方式,引活学生思维

由于小学生长期处在灌输式教学的影响下,其思考缺乏自主性、主动性。再加上教师并未真正实施生本教育,压抑学生的思维,学生苦于有想法而不得表达,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了真正的“听课者”,其思维惰性不断滋长。在开放化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注重开放学生的思维方式,利用恰当的方法,引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表达,构建真正的开放课堂。

例如,教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战争对危害,利用部分历史战争视频和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人们的图片,以冲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树立起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当然,对于当今生长在和平世界的学生,会感觉到战争非常遥远。为此,教师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放开思维回答:同学们,一战和二战已经结束已久,当今世界也处于和平状态,那么,你们认为,是否还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中东地区还会有局部战争发生?设计这样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现在非常和平,不会再有大的战争;有的学生认为战争还会有,但是不知是何时;有的学生还提出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只有让学生以开放思维谈自己的看法,并鼓励求异思维,品社课才会越来越开放,也才能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开放辩论活动,引活课堂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需要不同活动的注入。其中,辩论活动便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辩论环境,让学生真正在辩论中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激活课堂教学。在辩论活动开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准备好资料,为辩论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随着近年来我国掀起的“圣诞热”,很多人对于国人是否应该庆祝这一西方节日产生争议。为此,教师以争议点为辩论主题,将学生分为正反方,围绕“我们究竟该不该过圣诞节”进行辩论。正方为支持过圣诞节;反方为不支持过圣诞节。在双方准备好辩论内容后,辩论活动顺利开始。以下为辩论片段:

正方:过圣诞节让人们找到更多生活快乐的方式,多一个节日,多一分开心。

反方:但很多人由于过分崇洋媚外,忽略了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此外,过圣诞节,还要装扮圣诞树,聚会等,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民族特色。

正方:我们过圣诞节的同时没有忘记春节,在温馨的节日中,自己的心情也得到放松。

……

课堂上,双方的辩论非常激烈、精彩。由于辩论活动的开放性,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站在自己所代表方发表意见,从而引活课堂教学。

总之,“开放”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将“开放”理念贯穿教学,从而不断引领课堂走向高效。

4.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 篇四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自此,中华民族开始了新时期的革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面貌、社会主义中国面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实现小康社会。从城市的景色到普通人的衣着饮食,我们真真切切目睹和感受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巨变。

回顾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建成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具体了解在改革以来生活变化情况,我们小组以自身以及周围家庭生活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变化作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对家庭生活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幸福度”这些方面的变化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一起开小组会讨论、研究调查到的内容以及彼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参与每次活动的感想。

以下即为我们小组对家庭生活“衣”“食”“住”“行”“生活幸福度”变化调查具体内容。

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从追求穿暖到穿美的变化,从一衣多个季节穿到一个季节多衣服穿,从自己缝制衣服穿到上街买衣服穿的转变。同时,更加注重衣服的质地,款式,搭配,衣服的品牌效应,时尚性、个性性。衣着越来越大胆。现在无论男女老少,什么样的奇装异服都敢穿着“招摇过市”。我们的对衣服追求越来越时尚。从服装的人均消费从改革前的不足3元到现在200元,增长翻了60倍。时尚和得体的穿着成为人们没衣服消费的追求。衣服的颜色和款式越来越丰富。我们包里鼓了,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了。衣服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它也变成了人们品味变化,对个性、风度的体现。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就像我们看到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八十年代初期的“食”可要朴素许多。冬天吃得最多的是自己存的大白菜,家家都腌些雪里红、芥菜疙瘩。来年清明再把它们用腌汤熬熟,晾干,就能消受好长一段时间。可老这样吃下去,非得跟一非洲难民似的,所以没辙了,只能排队买菜去。按规定花生油是一人每月半斤,凭票供应。猪肝粉肠还算是稀罕物,要想买就得到供销社找熟人走后门。上图即为排队凭票买食品。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小结: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到了90年代,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30年后

小结: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行:在坎坷不平的乡村道路上,一位父亲骑着自行车,前边横梁上坐着一个或两个孩子,车后座上坐着孩子的母亲,这样的情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很常见的,自行车是那个年代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到了80年代末,中国人口众多,坐火车出现了“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并且,速度也非常慢。于是,国家开始兴修铁路。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于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现在我们看到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研制出来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的方便快捷,使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外出的交通工具,除了汽车火车,做飞机也很正常。开车自驾游的人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初期

现如今

小结: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虽然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但这一切,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经之路。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越来越小,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生活幸福度: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也越来越高。生活幸福度也越来越高。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律意识也越来越高,文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知识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这些都离不开改革的作用。这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我们走得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已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引导和激励了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是一个民族,一个过奖的共同信念,精神支柱,凝聚民族的力量保持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于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了思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把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指导思想。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中,一个大国在崛起,一步步走向富强。以来了中国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物质日渐雄厚,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结合我们人民生活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对我国发展阶段的清楚认识。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贸易出口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突飞猛进。经过30多年努力,人民在住房学费物价退休医保上都发生巨大变化。对旧的制度旧机制的改革,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们坚定的继续深化改革,巩固发展的成绩,进一步改革中国的面貌,是人们生活,国家越来越富裕。包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主旋律。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程度不断变化,可以所,改革开放是党在时代的条件下戴领人们进行的伟大革命,改革也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人们也越来越拥戴改革开放。改革也让人们追求富裕,搞好经济,搞好发展,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不断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5.中国与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文档 篇五

大安乡青山小学

王波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顺应中国国情而产生的,它代表中国最广大的工人和农民阶级,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革命的过程中,他不断的成熟,不断地改变战略方针,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个正确战略决策,他放眼世界,正确的看到当今世界以和平发展为主,果断的结束了阶级斗争,实行改革开放,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改变,改革开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带领中国走向伟大的复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伟大成就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几年头。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3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探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进一步指导实践。改革开放30几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表现为一个融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建设、精神成长、国家崛起为一体的全面进步过程。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所利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三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在努力的发展和进取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致历程

“1978年以前的中国的格局可能是最糟糕的局面。”1978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封闭自守的经济体,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高度集中的经济列车在运行了20多年后,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陷入了空前的泥潭。但是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开放这个宏伟目标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改革的初始、试点和探索阶段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又称市场取向改革)正式起步。全会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清算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要想变成全党的共识,成为全民的行动,尚需时间,必然会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从1979年至1992年共13年时间。其中又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邓小平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指出:“今后一个长时期,至少是到本世纪末的近二十年内,要抓紧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十二大报告提出,要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各自的范围和界限;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按照上述方针,这个时期的改革和开放的主要举措有: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取得巨大成就;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1979年7月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特区。

第二阶段(1984~1989年):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1984年起,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为适应这种转变,198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把社会主义经济界定为商品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的确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第二阶段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农业方面,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着力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工业方面,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工资改革是1985年的重要改革任务;对方开放方面,1984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特区时做出了“特区是对外开放窗口”的讲话,进一步推动了开放。

第三阶段(1989~1991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89年春天的“政治**”之后,在计划与市场关系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反复。1989年6月之后,报刊上陆续出现批判“市场取向”、“市场化”、“市场经济”的文章。有的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第三阶段虽然存在一些争论,但改革开放的步伐并未停止。主要的改革措施有:通货膨胀的出现及其治理;继续加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开始起步并有所发展;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运行;在对外开放方面,1989年春夏“政治**”之后,由于西方的“制裁”,吸引外资有所下降,外贸增长不多。

(二)确立目标模式和基本框架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决议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在巡视南方时发表了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及其重要的谈话。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勾勒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框架的设计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密切结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以完善为主题的改革开放新阶段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灌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进入了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我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努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在完善过程中,资源配置由原来的行政分配逐步过渡到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包产到户”、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以全面攻坚为特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2.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突破

改革逐步确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国有经济发挥了主导作用。3.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

近几年,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改进政府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民航、铁路、文化、出版和金融等重要领域的政策限制实现重要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4.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

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只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只允许劳动参与价值的分配。在经过不断的思想解放后,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各种非劳动要素也可以参与价值的分配,强调要建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建立了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机制。同时,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5.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国家计划进行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特别是货币政策更是非常欠缺。经过30几年的不断改革,原来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已被现在的指导性计划和规划所取代,原来的国家计委已改为国家发改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强。同时,我们还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6.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最近30几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国的GDP以每年接近于1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2.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跨过2万亿美元台阶,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由2001年的4.2%提高到2005年的5.0%。人均GDP则由1978年的257元提高到2006年的15930元。

3.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解放初期,我国没有一种农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工业更弱。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甘蔗、大豆分别居第三、四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糖产量位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六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

(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 1.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3.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4.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

(一)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地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然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

(二)要防止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我国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也在收入分配领域进行着相应的改革,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但是,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

2.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

3.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目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经导致了严重而长期的社会经济问题。

(三)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政治体制改革。但是从现实中可以看出,后者是滞后于前者的。当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我们才考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往往是推而不动或大推小动,甚至越改越令人不满意,可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

(四)技术创新落后于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进行,可以说制度创新是明显的。但是,技术创新相对于制度创新是严重滞后的。技术创新滞后于制度创新的后果就是当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效率完全发挥出来之后,经济发展的动力就趋于消失。

四、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改革开放30几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二)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

1978年,中国光农村的贫困人口就有2亿5千万,占总人口的30%。到2006年的时候降至2148万,仅占我们总人口2.3%。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也就是说,中国为世界脱贫事业是做出巨大贡献的。

(三)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人们可以自由地思想,自由地选择,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由、自主、独立,这是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精神领域的一个最大变化。改革开放使中国人富起来了,但是我们要防止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

30几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

参考文献: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6.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科技成就一览 篇六

1980从东亚大气环流的研究到中国天气预报业务模式 1981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获得成功 1982人工合成天然青蒿素 1983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 1984冯康首次系统提出辛几何算法

1985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建立 1986发现起始转变温度为48.6K的锶镧铜氧化物超导体 1987“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 198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1989研制成功丙纶级聚丙烯树脂

1990“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

1991我国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诞生 1992我国新核素合成和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1993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红外自由激光 1994研制成功潜深千米的自治水下机器人

1995“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 1996从准周期介电体超晶格到红、绿、蓝三色激光器 1997在海拔7000米处钻取出最高冰芯

1998在我国发现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1999中国首次北极科考

2000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2001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绘制完成 2002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

2003中国第—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2004我国首座国产化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建成投产2005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2006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

第1页

2007“嫦娥”九天揽月中华千年梦圆

7.习作在真实开放中成就精彩 篇七

一、用真实的习作情境成就学生作文的灵性

“真实的情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思维特征及认知水平, 精心创设的情境。学生自然地融于情境, 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 找出知识间的联系。“从丰富生活源头做起”, 把“真实的情境”引入作文课堂, 在这样的境界中, 儿童非常容易将情境的声、色、形这些浸染着情感的表象与相应的词沟通, 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 进而达到“不容自遏地说”的“情动而辞发”境界, 把“真实的情境”引入作文课堂, 能促进学生不断有灵感产生, 成就学生习作的灵性。

(一) 观察情境, 让作文内容丰实, 有血有肉。

观察情境就是观察世界, 即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如:春天到了, 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小花园寻找春天, 感受春风拂面, 阳光和煦的明媚春光;下雨了, 让孩子们趴在窗口观察雨景和行人的反应;秋游时, 让他们看看秋天的田野, 感悟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再如养蚕, 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养兔子, 观察它的分娩及小兔进食的过程;种蒜头, 观察它的变化过程……有了观察的基础, 学生就有了真实的材料, 真实的体验, 作文也就有血有肉了。

(二) 置身情境, 让作文情感真挚, 有声有色。

活动是孩子们的天性, 通过设定的活动有感而作, 也是提高习作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如, 我结合“六一”游园会让学生进行习作, 活动结束后大家都积极交流活动中精彩难忘的情节, 通过对自己的活动, 以及其他同学的语言、动作和情绪等的叙述, 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很快完成了作文, 而且内容具体, 语言生动。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 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 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了真实的体验, 真实的情感, 作文自然显得有声有色。

(三) 实践情境, 让作文语言活泼, 有情有趣。

新课程改革诞生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这也为习作教学提供了许多契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对于孩子来说, 学习内容与方式都是开放的, 他们在自主选择, 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生活, 涉及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与活动中捕捉习作素材, 进而促使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如, 九月份节日比较集中, 有重阳节、教师节、中秋节, 还连着国庆节, 这一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 我把其定为“感恩”系列。找相关的资料, 探究节日的由来, 交流神奇的传说, 吟诵美好的诗歌。去敬老院送温暖, 带去欢声笑语;制作各式贺卡, 把祝福送给亲朋好友;了解月饼的来历, 去超市调查月饼的形状、口味、销售情况;了解伟大祖国的历史, 展望更加灿烂的明天……由于这些活动内容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触手可及, 因此每一个孩子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每一次活动后, 我都会引导学生进行习作, 由于写的是亲身经历的事情、景物, 他们都能信手拈来、下笔千言。记自己的亲身经历, 记自己想说的话, 语言平实无华, 但字里行间流露的是真情真趣。

二、用多元的习作思维造就学生作文的创性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的主题,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我们在创新作文教学时, 鼓励学生多元思维,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就能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培养学生作文的独创性。

(一) 逆向思维, 让作文匠心独运。

逆向思维, 是指采用与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 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 看似荒唐, 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 非常奇特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如果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 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 以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如, 指导学生写《爱》一文, 我就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 有爱才有温暖, 才有幸福的生活, 才有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说, 我多么希望得到爱,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无论是父母的, 还是老师的, 或者是人与人的;也有学生说, 我得到了爱, 因为生活中已经有人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最令人赞美的是, 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老师过分的爱, 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 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 希望父母不溺爱, 老师能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 显得新颖、独特, 胜人一筹。

(二) 多向思维, 让作文别出心裁。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他发散形式的综合, 它要求激发思维的活力, 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思考问题, 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 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对于考场作文, 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学生的思路狭窄, 思维僵化。因此, 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 多加思考的习惯, 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 达到奇、新、美的境界。

三、用丰富的习作形式铸就学生作文的个性

在教学实践中, 若能开放作文的形式, 则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习作积极性。不拘一格的作文形式, 真正达到新课程提出的“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的要求, 铸就了学生作文的个性。

(一) “作文信”。

以写信代替作文, 把作文的内容、要求转化到书信的写作中, 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因为写信可以比较自由地倾注自己的感情, 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如:写《一件难忘的事》, 这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题目, 既可以写富有意义的人或事, 又可以写令自己惭愧、得意、激动、兴奋的人或事, 但是学生觉得题目不新鲜, 提不起劲。换一种方法, 把作文要求稍作改变, 即请学生给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写一封信, 诉说令你难忘的一两件事。写给自己熟悉的人, 学生觉得比较亲切, 字里行间蕴含着童趣、童真, 令人感动。

(二) “作文诗”。

儿歌、儿童诗一直以节奏轻快、语言活泼、朗朗上口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模拟创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 学完了《快乐的足球赛》一课, 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模仿着写儿童诗。写人、写事、写物均可, 每行字数不限, 能押韵最好。想到自己也能成为“小诗人”, 学生习作兴趣盎然。

此外, 还可以写“演讲稿”, 把说和写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自己写稿的基础上, 开展演讲活动;写“小剧本”, 发动学生将有意义的见闻编成相声、话剧、小品……

8.改革开放成就1990040 篇八

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建国6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体系。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相适应,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也经历了形成发展与改革创新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

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

1949~1978年,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原苏联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国家集外贸经营,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具体来说,根据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的规定,我国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贸易部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基础。1957年对私营进出口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结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并存经营的对外贸易格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政企合一的外贸体制。进出口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出口实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制,盈亏由国家统负。“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干扰和冲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都被视为“管、卡、压”,受到批判和全面否定。但总体上,进出口贸易仍然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继续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进行。

充满活力的自由竞争体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原有外贸体制也发生了重大改革。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外贸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过渡,由指令性计划为主向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国家逐步开始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20世纪90年代后,将外贸体制改革与调整汇率和关税等配套进行,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官方汇率与市场浮动汇率并轨。外贸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外经贸协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在大力改革外贸宏观调控体系的同时,对原有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是对国有外贸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核定地方和外贸总公司的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各专业外贸进出口总公司与大部分省市外贸专业分公司脱钩:取消对出口的财政补贴,大力推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实行以大类商品区分的全国统一的外汇留成比例办法,为企业平等竞争创造条件;对国有外贸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系统调整、清理原有法律法规,按世贸规则建立了新《外贸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及配套部门规章的三级法律框架体系,使货物进出口管理实现了法律化和规范化;降低了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等等。我国外贸体制在更加开放稳定透明,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进程中不断完善,日臻成熟。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宏观管理逐步走上以经济、法律手段调控为主的轨道: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外贸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涉外法规日益健全;外贸中介服务体系开始形成;外贸经营的领域和渠道进一步拓宽,总体效益和竞争能力大大提高。

新中国60年对外贸易的伟大成就

建国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全面振兴。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封闭状态,进出口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仅11.35亿美元,1960年38.09亿美元,1970年45.86亿美元,到1977年发展到148.04亿美元,28年对外贸易额增长了12倍,1950-1977年年均增长9.9%。

1978年以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5616亿美元,31年增长了123倍,1978-2008年年均增长18.1%,平均增速比改革开放前28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

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对外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5097亿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4倍多。2002~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以年均25.9%的速度增长,7年进出口总值合计10.5万亿美元,占我国60年进出口总值的71%以上。

我国从小额逆差转变为巨额顺差,从外汇极度短缺发展成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1950-1977年,由于各年的进出口规模较小,各年的贸易差额也较小,其中新中国成立的头6年全部为逆差,平均每年逆差约8.5亿美元,其后年份为小额顺差或逆差;1978年以来,随着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和出口竞争力显著增强,相应的顺差大幅增加。1995年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67亿美元。2005年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货物贸易的大额顺差导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了长期顺差状态,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8年末达到1.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60年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到2008年达到8%以上。其中,我国的出口总值在1950年全球排名列第27位,经过30年徘徊到1980年上升到第26位,此后排名直线上升,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6位,2004~2006年稳居第3位,2007~2008年上升到第2

位,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加工生产基地。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建国初期,我国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级产品,而进口主要是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仍在50%以上。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飞速提高,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逐步达到了90%以上,从根本上扭转了大量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品进口的被动局面。

分阶段来看,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其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平均为42,2%;进口主要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其占进口总值的比重高达92%。60~70年代,我国农副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30%左右,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其中轻纺产品到70年代末所占比重上升至35%以上;同时,由于60年代初我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大量进口粮食,棉花和食糖等生活资料,其进口约占进口总额40%左右,对保障供给、解决人民生活需要起了重要补充作用。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生活资料进口比重基本上维持在20%左右。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扩大,进口与出口相应增长。整个80年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进口所占比重都有大幅度提高。198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接近出口总值的一半,达到49.7%,1989年上升到71.3%;同期,工业制成品进口也快速增长。1980年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为65.2%,1983年提高到72.8%,1984~1989年,一直保持在80%以上。

20世纪90年代,机电产品成为进出口的主力商品,特别是机电产品进口,对加快我国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110.9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17.9%,到1998年。机电产品出口扩大到665.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36.2%,成为我国出口第一大类商品。同期,机电产品进口更多,1990年进口214.4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40.2%,1998年机电产品进口638.7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5.6%。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产品构成进一步发生变化,以IT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高速增长,2002~2008年七年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增速分别高达36.8%和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进口比重从28.1%上升到30.2%。

贸易方式不断创新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同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政府间签订协定、进行记帐结算的易货贸易方式:同少数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现汇贸易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贸易的发展,在大力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采用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在技术进出口中还采取了提供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对销贸易,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边境贸易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在各种新型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最为突出。1981年加工贸易只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一般贸易占93.5%。此后,一般贸易比重逐步下降,加工贸易则逐年上升,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50.6%,1998年最高上升到53.4%,此后又开始缓慢下降,2008年回归到41.1%。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加工贸易从较小规模发展成长起来,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为推动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贸易伙伴多元化

建国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际市场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51年,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2.9%,1952年至50年代末,都在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当时,我国通过贸易和使用苏联政府贷款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成套设备和技术,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的贸易伙伴不断增加,目前已遍及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08年,我国前十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德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78.4%。

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新千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自2003年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迄今,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贸区,涵盖2008年我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智利自贸区,中国-巴基斯坦白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等等,促进了双边与多边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同时,我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包括沙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6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冰岛,秘鲁等的谈判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上一篇:团队实践总结下一篇:八月份工作总结及九月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