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精选8篇)
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 篇一
2001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第一部分 货币政策措施及执行
2001年,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整信贷结构,维护金融稳健运行,保持物价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2001年主要货币政策措施
2001年,货币信贷预期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14%,狭 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15-16%,现金净投放控制在1500亿元之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3000亿元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货币政策操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持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包括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两部分。2001年,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大幅盈余,同时由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因而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人民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所投放的基础货币i大量增加,全年外汇占款增加3813亿元。根据外汇占款变动情况,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本外币综合平衡,协调本币与外币公开市场操作的关系,保持基础货币总量平稳增长。
2001年,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基本没有调整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实际承担了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职能。全年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54个交易日,累计投放基础货币8253亿元,累计回笼基础货币8529亿元,虽然年末净回笼基础货币仅为276亿元,但中间操作幅度变化很大。2001年的公开
市场操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年初,为对冲元旦春节期间季节性现金投放而造成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减少,1月份,通过逆回购操作投放基础货币734亿元;2月至5月的操作主要针对外汇占款大幅增加,通过正回购回笼基础货币,以保持基础货币总量平衡增长;6月份以后,人民币公开市场的操作方向改为投放基础货币,当月投放301亿元,到年末累计净投放基础货币1842亿元,从而促使货币供给量增幅回升至目标区间。2001年公开市场操作交易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善。过去主要以回购交易为主,2001年现券交易量增加。公开市场操作不但对基础货币,而且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也明显增强。
(二)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合理确定本外币利率水平
2001年,人民币利率保持基本稳定,但同时对利率结构进行了微调,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逐渐走低。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年末为2.15%,比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年末为2.39%,比年初下降0.12个百分点。9月11日适时上调了再贴现利率,将再贴现利率由2.16%上调到2.97%。此次上调再贴现利率的目的不是紧缩,而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的利率结构,促进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及票据市场的规范发展。及时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连续9次下调境内外币存款利率,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由5%下调至1.25%,低于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1个百分点,相应引导外币贷款利率下行。这对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促使商业银行增加外汇贷款起了积极作用。
(三)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有效发挥信贷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的作用
进一步加大了信贷支农的力度。全年新增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312亿元,比上年多增150亿元;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进入银行间市场,拓宽
农村信用社的融资渠道;全面推广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做法,全年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1395亿元,其中新增农业贷款803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和规范了各类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2001年末,全国消费贷款余额已达699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598亿元,占80%;2001年,人民银行发布了一系列规定,规范个人住房贷款管理,禁止零首付住房贷款和无指定用途的消费贷款,防止住房贷款风险和防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同时开办了外汇助学贷款业务。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继续发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支持中小企业重要作用;积极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的作用,增强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引导其重点搞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出台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管理办法,支持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进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与措施。
(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查处了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票市场的的行为,防范和化解了新的金融风 险。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为解决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支付问题发放再贷款,化解了金融风险,保障了经济和社会稳定。加大了对国有独资银行不良资产的解决力度,2001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减少907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下降了3.81个百分点。这些措施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加大了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五)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继续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每月召开由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人民银行分行和商业银行参加的经济 金融形势月度分析会。这项工作已经坚持了四年,它对及时沟通信息,引导公众预期,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1年第一季度起,中
国人民银行定期发布关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季度报告。这些措施对增进社会各界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共识,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2001年货币政策执行结果
(一)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基本实现,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2001年底,广义货币(M2)余额15.8万亿元,增长14.4%,略高于年初 预定的13-14%的调控目标,增幅比上年高0.4个百分点。上半年货币供应量 增长基本正常,下半年一度增速略有趋缓,随后由于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实施,四季度恢复正常。狭义货币(M1)余额6万亿元,增幅12.7%,比上年低3.4 个百分点。主要是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未作调整,包括股民保证金,M1增幅 应为13.7%。流通中现金(M0)余额1.6万亿元,增长7.1%。全年现金净投 放1036亿元,比上年减少161亿元,主要原因是各种银行卡使用量急剧增加,同时农副产品采购现金支出也有明显减少。2001年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了有效货币需求的增长。一是2001年经济增长率比上年低0.7个百分点,在其他情况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交易性货币需求增长趋低。二是股市下调,部分资金从股票市场退出,股市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在货币需求增长减缓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M2)增长达14.4%,比经济增长(7.3%)和消费价格涨幅(0.7%)之和高6.4个百分点,与1998年以来各年的长期趋势大体保持一致,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二)金融机构贷款结构改善,贷款周转速度加快,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2001年底,人民币贷款余额11.2万亿元,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贷款增长比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高5个百分点,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业贷款增加789亿元,比上年多增253亿元;年末,各
类消费贷款余额为6990亿元,全年增加2755亿元,比上年多增16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多增329亿元;基建和技改贷款共增加2456亿元。1998-2000年,为配合搞好国债项目建设,人民银行引导商业银行及时发放国债项目配套贷款,3年共发放基建贷款和技改贷款8000多亿元。贷款结构的调整与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基本相适应。
2001年,金融机构贷款周转1.09次,比上年加快0.1次,即加快10%。贷款周转加快的主要原因是随着金融监管力度增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大幅下降,贷款质量明显提高。全年人民银行监管的各类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少990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下降3.9个百分点。
(三)各项存款平稳增长,居民储蓄存款增加较多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4.4万亿元,增长16%,增幅比上 年高2.2个百分点,表明经济体系中资金总量是充足的。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 5.2万亿元,增长16.9%,增幅高于各项存款总额的增长,比当年工业生产的增幅高7个百分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4万亿元,增加9458亿元,比上年多增4481亿元,增幅为14.7%,比上年高6.8个百分点。储蓄存款的稳定性显著增强,当年新增定期储蓄占全部新增储蓄的比重由上年的26%上升至56%。居民储蓄存款多增,一是股市出现深幅调整,部分股市资金转成储蓄;二是境内美元存款利率经9次下调后已低于同期本币利率,居民持有人民币储蓄存款的意愿增强;三是国家增加公务员工资和采取措施增加城市下岗职工及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有所提高。
(四)基础货币增长适度,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
2001年底,基础货币余额为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比上年末高 5.5个百分点。基础货币增幅4月份曾一度下跌,经采取措施后,增幅逐渐回
升。基础货币投放多增,为实现全年货币调控目标、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需要奠定了基础。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7.6%,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平均为6.6%,其他商业银行平均为17.3%,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分别为10.7%和8%。金融体系整体流动性充足,金融机构支付能力正常。
(五)外汇存款增势放缓,贷款下降幅度缩小,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2001年,银行累计结汇2047亿美元,售汇1610亿美元,结售汇顺差437亿美元,其中,贸易结售汇顺差352亿美元,非贸易结售汇顺差76亿美元,资 本项下结售汇顺差9亿美元。1994年实行结售汇制以来,首次实现了贸易、非 贸易和资本三项结售汇的全面顺差。它表明公众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信心增强和本外币利差变化的影响。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2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6亿美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8.2766,继续保持稳定。
2001年底,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为1349亿美元,增长5.2%,增幅下 降。其中,单位外汇存款比年初下降6.9亿美元,反映企业结汇意愿增强;居 民外汇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少增94亿美元,主要是受外币存款利率下调和B股对 境内居民开放的影响。截至12月底,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806亿美元,比年 初减少43亿美元,同比少降60亿美元。表明随着外汇贷款利率的下调,企业外汇贷款需求有所上升。
货币信贷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还有待加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再贴现发生额2778亿元,年末余额为655亿元。
二、金融市场对促进金融平稳运行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货币市场的稳健发展,优化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管理水平,为维护金融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调剂短期资金余缺的重要场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经历了九十年代初乱拆借,在经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整顿以及近几年连续加强管理后,已经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列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网络的拆借交易,基本上没有发生违约现象。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持有债券占其总资产的比重逐年上升,多年形成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的状况正在逐渐改变。1997年末,商业银行持有债券占其总资产比例仅为4.98%,2001年末这一比例已达到12.51%。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债券收益率不断提高,对提高商业银行整体收益水平作用明显。2001年银行间债券回购交易额达4万亿元,比1997年增长130倍。债券回购已成为商业银行日常管理头寸的主要形式。票据市场过去几年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拖欠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股市过热时,通过违规贴现,部分信贷资金不适当地进入了股市。2001年票据市场日趋规范,查处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股市,及时处理了一些严重违规事件,票据市场向沿着健康、规范的轨道发展前进了一大步。外汇市场2001年经受住了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动荡的严峻考验,交易活跃,秩序井然,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力促进了我国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为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以快速、健康发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依托,公开市场业务已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2001年,中央银行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需要,充分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的操作平台,适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吞吐基础货币。在全年54场交易中,公开市场操作交易额达16781亿元,为及时调节基础货
币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以前,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是信贷规模限额控制,1998年1月1日取消贷款限额控制后,依靠什么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曾一度成为问题。经过几年努力,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有效调控基础货币的能力,基本实现了向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工具的间接调控过渡。
(三)金融市场充分发挥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有力促进了积极财政政策的顺利实施
2001年,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充分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低成本、高效率筹资功能,共计筹集建设资金4713亿元,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为2123亿元、2100亿元和490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顺利实施,对实现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
2001年由于各项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陆续到位并发挥作用,部分抵消了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比较平稳。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增幅虽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但高于年初预计7%的速度。全年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26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重工业增长11.1%,轻工业增长8.6%。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72%,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基本持平。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2.1,比上年提高3.4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实现利润4657.2亿元,比上年增长8.1%,亏损企业亏损额1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5%。
2001年,我国市场物价走势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全年上升0.7%,较2000 年升幅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升0.7%,农村上升0.8%;中国人民银行 编制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全年下降0.6%,比2000年降幅回升0.6个百分点。
全年价格变动的突出特点:一是粮食价格出现回升,其他商品价格大部分表现为下降,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粮食因种植结构调整和灾害影响而减产;二是物质商品价格总体下降,服务价格总体上升;三是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的石油、成品油、有色金属、棉花等价格全年深幅下跌,其他大部分商品价格全年平稳下降。2001年物价变化的上述特点反映了我国经济处于结构显著变化阶段和经济进一步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基本特征。
2001年国民经济虽然总体上保持了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但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季下滑和物价涨幅先升后降。国民生产总值增幅一季度为 8.1%,上半年为7.9%,前三季度为7.6%,全年为7.3%;工业增长速度上半年各月均在10%以上,下半年跌落到8—%,12 月份为8.7%;企业商品(批发)价格指数5月份以前为正增长,6月份以后为 负增长,12月为-2.53%。过去几年,在中央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经济增长由降转升,物价涨幅由降转为平稳,逐渐走出了亚洲金融危面的阴影,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于2001年下半年以来重新出现的经济增长由升转降和物价负增长需要引起密切注意。
二、社会总需求增长大体平稳
2001年,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595亿元,增 长10.1%,增幅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5 %,基本正常;县及县以下增长7.7%,增幅偏低。全年消费增长趋势总体平稳,但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重要任务。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19.3 %,分别高于东部和中部6.0和3.0个百分点。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
别增长15.3%和25.3%。1998-2001年四年累计住宅投资12354亿元,同期商业 银行住房贷款增加6395亿元。住房贷款对增加住房投资、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9月份以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步回落,需要引起关注。其原因主要有:下半年以来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影响了企业自筹投资能力;受股市动荡调整的影响,房地产销售趋缓,导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幅逐月下降;国债项目资金投放年底前基本完成,影响后几个月的投资工作量等。
2001年,对外贸易增幅先高后低,利用外资形势较好。全年进出口509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增长6.8%;进口增长8.2%,贸易顺差 22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5亿美元。6月份出口曾一度负增长,随后经过努力 虽有所回升,但并不稳定,发展趋势值得关注。2001年利用外资形势较好。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4.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受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动,2001年农业产出继续增加,结构调整出现了积极变化。农民在主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农业生产布局趋于优化,主要农作物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
2001年粮食价格前升后降,前三季度受粮食种植面积调减和灾情严重等因素导致夏粮和早稻较大幅度减产的影响,粮食价格上升了5.7%。第四季度由于秋粮收成较好和参加世贸组织后预期粮价将下降等因素影响,粮食价格转升为降,降幅为2.7%。由于我国恩格尔系数较高,粮食及粮食相关产品价格在物价指数中所占权重较大,粮价的升降对整体物价走势影响也较大。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据初步统计,2001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 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9.5%。其中非农户投
资4195亿元,增长10.6%;农户投资3015亿元,增长3.8%。投资增加的原 因:一是中央银行一系列支农信贷政策扩大了对农村的资金供给,部分地区农村企业投资增加;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如农村电网改造等;三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西部地区农村投资增加。不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4.4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也与农村GDP占全部GDP的比重不相称。这表明,一方面,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农村资本投入产出的效益是比较好的,进一步增加投入的潜力较大。
2001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增长2.37%;进口额118.4亿美元,增长5.2%。实现顺差42.3亿美元,下降4.8%。进出口品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大米、玉米、棉花、食糖等进口量大增,出口量大减;而由于今年国内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增加较多,导致小麦出口额增长196倍,进口额下降17.7%,小麦种植结构调整的成效初步显现。预计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66元,实际增长4.2%,增幅出现回升,但仍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民纯收入中,人均现金纯收入1748元,同比增长6.6%。农民从农业获得的收入为人均1165.2元,增长3.6%,扭转了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从非农业获得的收入为人均1066.4元,增长6.2%,非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_2001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第一部分 货币政策分析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货币信贷运行总体健康平稳,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外汇储备增加较多,贷款周转加快,居民储蓄继续大幅增加,但货币供应量增势趋缓较为明显。
(六)基础货币投放加快,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趋降
9月末,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余额达3.57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8.29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今年二季度末的增速,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低5.1个百分点。基础货币增速加快,主要是因为在7月份货币供应量增幅有所回落后,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从8月21日开始加大货币投放力度,到9月底共操作6次,投放基础货币529.6亿元。
9月末,超额储备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平均为5.3 %,比上年末低1.1个百 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为14.0%,城市商业银行平均为2.3%,农村信用社平均为6.1%,金融机构支付能力总体正常。
二、主要货币政策措施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充分利用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工具,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除此以外,还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货币政策措施。
(一)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加强本外币利率政策协调
为了协调本外币利率政策,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在今年上半年先后五次下调美元等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今年第三季度又分别于7月5日、8月30日和9月22日三次下调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目前,一年期美元利率已由年初的5%下调至2 %,一年期港币利率由年初的4.9375%下调至2.1875%。
(二)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出台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
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走弱的影响,我国出口增势放慢。为了支持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解决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款未能及时到帐而出现的短期流动资金困难,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8月24日出台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的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在对企业出口退税账户进行托管的前提下,向出口企业提供以出口
退税应收款作为还款保证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为商业性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贷款比例原则上不超过企业应得退税款的70%。
(三)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
为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在今年秋季开学前,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助学贷款“一校一行”的规定,允许一校多行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并对助学贷款的条件、贷款见证人范围、贷款人资信记录等作出明确规定。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助学贷款宣传,推动助学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的落实。这些政策举措,有力地调动了商业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到9月底,助学贷款余额达22.1亿元,比年初增加10.3亿元。在积极推动国内人民币教育助学贷款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针对近年来我国自费出国留学增多的实际,批准中国银行进行开办出国留学外汇贷款的试点工作。
(四)规范货币市场的发展,提高再贴现利率
从2001年9月1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适当提高再贴现利率,将再贴现利率 由2.16%提高到2.97%。再贴现利率的提高,不是货币政策紧缩的信号,而是着眼于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理顺利率体系的举措。
(五)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查处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
针对近年以来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问题,人民银行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对部分金融机构进行了严肃查处。同时会同证券监管部门出台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对银行与证券公司间拆借资金的管理,证券公司拆入资金只能用于头寸调剂,不得用于证券交易;二是加强对股票质押贷款、证券公司担保贷款的管理,严禁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开办股票质押贷款;三是进一步明确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炒卖股票的界限,并进行严格监督;四是加强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管
理;五是认真执行《信托法》,严禁以承诺固定回报方式招揽代客理财业务。
三、关于贷款集中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近年来,贷款集中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调查①,这种“集中”的实质是向效益好的大企业集中;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部分地区已出现缓解苗头;将“贷款集中”与“中小企业贷款难”放在经济变化的大背景下考察,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商业银行这一行为取向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其主流是健康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一)贷款并非向所有大企业集中,而是向效益好、风险低的大企业集中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企业多是传统的加工性工业企业,1997年以前大型 企业贷款增加较多,从1998年开始,大型企业的银行借款增幅下降,从2000 年起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下降8.2%和10.1%(参见表二)。可见,由于传统加工性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大企业也存在贷款难的情况。但是与非上市公司相比,①对贷款集中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于2001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组织人民银行成都、武汉、南京、济南分行和杭州、郑州、南宁中心支行进行了专题调查。2001年10月又专门针对县级中小企业贷款发放情况,对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区)、1018个县、5764个县级金融机构、9845家县内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
大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在通过资本市场增加筹资的同时,银行借款也相应增加。今年前9个月,非上市公司借款同比下降17.4%,而上市公司借款仅下降1.2%。
贷款向大中城市集中主要原因是大企业多集中在大中城市,且一些企业集团或垄断行业财务管理权上收,总部贷款,各地分公司使用。另外,近几年消费信贷增长较快,这类贷款主要发生在城市。据抽样调查,2000年底全国省会(区府)
和副省级城市的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近40%,当年新增贷款所占比例达46%。
(二)中小企业贷款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部分地区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 出现缓解苗头
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县级企业贷款发放情况的调查中,企业反映,今年前9 个月共申请贷款632.56亿元,实际获得贷款433.57亿元,贷款满足率为68.5%。银行未批准贷款理由依次为:企业经营方面存在问题(欠息、逾期贷款、逃废债、挪用贷款)占23.6%;企业无抵押或担保占23.5%;银行无贷款权或无资金占19%。调查显示,东部企业贷款占比大,经营状况较好,贷款满足率高,中西部企业贷款占比小,经营状况差,贷款满足率低。东部贷款申请1.65万笔,金额313.1亿元,占全部被调查企业贷款申请额的49.5%,贷款满足率为74%,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东部省市如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某些“大行业”产品供给相对于市场需求趋于满足,与此同时,一些中小企业改制取得实质进展,企业信用和经营状况好转,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出现缓解苗头。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信用等级较高,A级以上企业占60%,高于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二是企业负债率较低,资产负债率在65%以下占58.2%,占比高于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盈利水平较高,资产利润率为2.4%,高于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中部申请贷款172.49亿元,占27.3%,贷款满足率为64.7%,低于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西部申请贷款146.97亿元,占23.2%,贷款满足率为61.6%,低于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调查中来自企业和来自金融机构的反映基本是一致的。贷款满足率比较适度,未批准贷款的原因主要来自企业方面,金融机构自身管理也存在需改进之处,也暴露出政府的配套政策不健全和社会信用环境差的弊端,各地金融机构贷款满
足率存在着差异,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金融机构经营策略等方面的影响,缩小这些差异需要一个过程。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各方面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社会共同配合,实行综合治理,逐步加以解决。
二、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有一个渐进的放大过程。目前突出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动反映市场资金松紧状况
对1998年以来银行间市场拆借、回购利率与货币供给量M2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与货币供给M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85,这两个市场利率与货币供给高度相关并呈相反变化,即拆借或回购利率高时,货币供给较紧,反之货币供给较宽裕。今年1-9月份银行间市场拆借和回购利率呈逐月下降趋势,表明市场资金供给宽裕。
前九月中国外贸进出口主要特点是: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势趋缓;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平缓,进口增势强劲;加工贸易出口趋缓,进口增速下挫;对美、日贸易回落;机电产品出口独当一面,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稳健;初级产品进口放慢,工业制品继续保持增势。
今年贸易顺差少于去年,意味着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扩大内需的压力加大。
(三)吸引外资出现恢复性增长,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亮点
今年前9个月,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9月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8585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8.14%;合同外资金额49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0.3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1.96亿美元,同比增长20.66%。
今年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寻求在华投资机会,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四)国内消费继续保持稳定
9月份当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9.9%。但城乡反差明显,其中城市增长11.3%,农村仅增长7.5%。分地区看,东西部差别有所缩小,9月份东、中、西部同比分别增长10.4%、10.1%和10.3%,西部比东部的增长幅度差由上年同期的1.3个百分点缩小到0.1个百分点。
前 9个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9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高 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攀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外需的下降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21 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集体投资增长10.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个体投资增长7.9%,比上半年加快1.4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持续加快,基本建设投资增长与上半年基本持平,但更新改造投资增速下降;中部地区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加快,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增速减慢;第一、第二产业投资继续加快,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放慢;尤为重要的是,由于近几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促进了国内需求扩大,同时企业实现利润增加,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带动了银行配套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的快速增长,前9个月增幅分别达到17.4%和26.3%,为投资增长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也带动了民间投资的增长。在外需减弱的大背景下,增势强劲的投资部分弥补了外需的不足,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六)大部分商品价格继续走低,价格上升的压力减弱
在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月环比微涨0.1%的基础上,9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消费物价连续两个月上涨,主要是受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教育和服务项目价格上扬的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9月份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1%。1至9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0%。人民银行监测的企业商品价格9月份较上年底下降1.5%,较上年同月下降1.1%,企业商品价格继续保持今年以来平稳下降的运行态势。(参见下图)。
从批发物价的内部构成看。今年以来,由于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和多数地区持续干旱,粮食连续减产,价格大幅上升,导致农产品价格稳步上扬,9月份人民银行监测的国内批发物价中的粮食价格同比增长7.53%,农产品价格同比增长2.75%;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回落波及国内市场石油及成品油价格大幅下调,9月份原油同比下降26.66%,成品油价格同比下降10.05%;前9个月投资增速加快,拉动投资品需求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品价格止降回稳。
从发展趋势上看,当前导致物价走低的主要是市场需求不振,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据国家经贸委最新预测,今年下半年全国603种主要商品中500种商品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状况,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若今年秋粮收成较好,将会阻止粮价上涨;随着工业生产增速的回落,投资品价格也会平稳下降。因此,物价低迷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价格上升的压力在未来几个月会继续减弱。
2001 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第一部分货币政策分析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币信贷运行呈现出健康平稳的态势。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同时,金融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与新特点。
(三)金融机构存款稳步增长,居民定期存款增多
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5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1%,增幅高出0.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63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1%,少增35亿元;比 年初增加3610亿元。特别是6月当月企业存款猛增2863亿元,比去年6月当月增量1684亿元还要多增1179亿元。6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9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增幅高出4.6个百分点,多增1837亿元;比年初增加532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居民储蓄存款的稳定性增强,今年上半年定期储蓄存款增加了313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759亿元。
(四)外汇存款增势下降,外汇贷款降势减缓
受B股投资业务向国内居民开放的政策影响,境内居民外汇存款增幅快速下降,证券公司同业存款增加。6月末,中资银行各项外汇存款余额134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少增53亿美元。其中,居民外汇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少增55亿美元,特别是定期储蓄比去年少增64亿美元;企业外汇存款比年初增加23.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3亿美元。上半年外汇贷款下降势头有所减缓,中资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比年初减少1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减少50亿美元的程度相比,少降33亿美元,这主要是短期贷款的下降势头比去年大大减缓所致。
(五)基础货币增长势头趋缓,商业银行头寸总体正常
6月末,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余额3.4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362亿元,同比增长5.92%,增幅比上年底下降0.5个百分点(参见图3)。从中央银行资金来源方看,上半年金融机构缴存的准备金比年初下降了1191亿元,流通中现金减少了709亿元;而同期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回购证券”479亿元,邮政储蓄
转存款增加了701亿元。从中央银行资金运用方看,上半年中央银行贷款只增加了19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331亿元,其中,再贴现余额比年初下降170亿元,而去年同期是增加231亿元;上半年中央银行 “买入返售证券”减少1540亿元;上半年外汇占款比年初增加1244.6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313.4亿元。
从基础货币的增长趋势来看,自2000年7月开始,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增长 势头逐渐减缓,今年上半年基础货币月平均增长7.67%,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2.45个百分点;比年初减少1362亿元,同比多减少104亿元。
当前引起基础货币增长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财政存款大量增加。1998 年上半年财政存款下降105亿元,1999年上半年又下降17亿元;而2000年增加1262亿元,今年上半年财政存款又增加了883.25亿元,财政存款大幅度增加 表明财政资金大量结余,没有形成实际需求。同时,在社会总的资金量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存款增加,表明企业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的下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存款下降和准备金减少。二是邮政储蓄快速增长。1998年以来,邮政储蓄保持了约20%的快速增长势头(参见图4)。由于邮政储蓄是全额转存中央银行的,邮政储蓄增加越多,基础货币来源就会越多,但在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狭窄,无法及时用出去的情况下,就会造成邮政储蓄增加越多,中央银行被动紧缩力度越强的政策效果。
上半年商业银行头寸总体正常。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6.1%,其中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5.5%,其他商业银行为18.5%,城市商业银行为1.5%,农村信用社为5.0%。
(六)国际收支良好,人民币汇率稳定
今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继续保持顺差。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808.4 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52.6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2770:1,继续保持平
稳态势。
(七)上半年主要货币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及时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上半年,公开市场操作共进行了29次,累计投放基础货币5894亿元,累计回笼基础货币7726亿元,收支相抵,净回笼基础货币1832亿元。
二是努力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加强本外币利率协调。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趋向性调整,今年我国先后6次下调美元等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一年期美元利率由原来的5%下调到2.6875%。7月5日又进一步下调至2.5%,调整后,本外币存款利差进一步缩小。
三是充分运用中央银行贷款,支持春耕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允许农村信用社对已下达再贷款限额自行周转使用的基础上,又增加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限额200亿元,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信贷,并要求县市支行的再贷款限额不得低于辖内总限额的80%。
四是利用再贴现工具调节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鼓励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今年6月末,中央银行再贴现余额1089亿元,其中58.5%投向中小金融机构。前5个月金融机构累计签发商业票据4229亿元,同比增加2225亿元,其中50.1%为中小机构签发;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贴现4574亿元,同比增加1526亿元,其中63.15%为中小机构办理。
上半年货币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在新增贷款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比重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比重上升。6月末,在全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比58.11%,股份制银行占比9.38%,分别比年初下降0.49和上升0.9个百分点;在全部金融机构的贷款
新增额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只增加了3672亿元,占新增额的51.35%,比上年同期所占份额减少9.62个百分点,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加了156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72亿元,占比21.94%,比上年同期所占份额提高了约6个百分点。
2、在贷款投向上,消费贷款增幅上升,生产贷款增幅减缓。6月末金融机构面向个人的消费贷款余额为5676亿元,增加了1441亿元,同比多增617亿元,增量增长74.88%,而相比之下,生产性贷款上半年增加5711亿元,增量仅比去年同期增长7.06%。
3、在贷款期限上,中长期贷款比例上升,短期贷款比例下降。6月末,在全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中,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为29.26%,比年初增加了0.77个百分点;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所占比重为65.85%,比年初下降了1.77个百分点。在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所占比重为93.09%,比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在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为40.05%,比去年同期持平;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所占比重为41.26%,比去年同期降低16个百分点。
4、在贷款的地区分布上,投向大中城市的贷款比例上升,投向小城镇的比例下降。去年以来,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提出了各自的业务发展战略和重点发展区域,不约而同地把业务重心转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信贷业务出现了“三集中”现象,即集中在各自看好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逐步放弃和收缩县级以下城市及乡村的业务。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整。这种调整,对于商业银行迎接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在金融服务领域里的挑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稳定与提高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调整在客观上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造成了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力度的减退。
5、在贷款对象上,投向个人的贷款比例上升,投向法人的贷款比例下降。6
月末,在金融机构贷款中,投向个人的贷款为5676亿元,占5.33%,比年初的4.26%,上升了1.07个百分点。
6、在外汇贷款中,外资银行的份额上升,中资银行的份额下降。近段时间,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外汇贷款增长均有所下降,其中,中资银行的下降幅度大一些,5月末中资银行外汇贷款比年初下降2.03%,而外资银行仅下降1.3%,这种降幅的差异导致中资银行的贷款份额下降,而外资银行的份额上升,在上海已经形成了“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7、在提供融资的方式上,贴现的份额上升,贷款的份额下降。6月末,金融机构贷款比年初增加了7152亿元,同比增量增加了16.95%,而其中通过票据贴现提供的融资量增加了879.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2倍。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一是在资产中贷款所占比重降低。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中,贷款所占比重从上年年底的67.49%下降到今年6月末的65.65%,证券投资所占比重从今年年初的20.84%上升为6月末的21.06%。
二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期限长期化。6月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短期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为57.34%,比上年末下降近10个百分点,在其新增的3672亿元贷款中,短期贷款仅增加680亿元,所占份额仅为18.52%。而上年在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占54.61%,短期贷款的比重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贷款期限长期化的趋势出现。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这一经营方略上的变化,是否与其降低不良贷款的目标有关?上半年全部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到6月末比年初下降了2.01%,不良贷款比去年同期少增4000亿元以上,其中,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比年初下降了2.10%。
(三)企业存贷款与银根松紧的关系淡化
一般来说,银行贷款增加必然带来相应的企业存款增加,但若加入股市变动因素,这一关系就变得更为复杂。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151.57亿元,企业存款增加3609.64亿元,新增企业存款与新增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为50.47%,而2000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444.94亿元,企业存款增加1960亿元,二者之比为44.11%。故从今年上半年的整体情况看,银行贷款增加的确带来了企业存款增长。但分月度分析,情况就有所不同,今年前5个月新增企业存款仅为746亿元,新增企业存款与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下降至14.05%;而6月份当月金融机构的贷款仅增加1838亿元,企业存款却增加了2863亿元,二者之比猛增为155.77%,与此同时,6月份证券公司在银行的“同业存放”却减少2716亿元,这一“增”一“减”发生在新增贷款较少的6月,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存款变动与新股发行相关,通过一定中介机构把它与证券公司 “股民保证金”账户联通起来了。
(四)持续的低利率政策产生了明显的宏观经济效果
从1996年5月到1999年7月,人民银行连续7次下调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 率。而自1999年6月价格开始逐步回升以来,我国的实际利率3也开始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价格指数在1%-2%之间波动。实际利率随之快步走低(参见图5)。现在看来,这几年发挥重要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连续几年的低利率政策。
首先,持续多年的低利率政策,大大缓解了中央财政的再融资成本压力,也刺激了民间投资增长,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摆脱通货紧缩的趋势,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1997年以来中央银行在调整利率时采取了加大利差政策4,大大促进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1998年以来贷款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为促 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持续的低利率政策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1999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快速发展与低利率政策实施有一定的相关性。
(五)外汇收支大幅度顺差,收支结构出现变动
今年1-6月银行累计结售汇顺差大幅度增加,比上年同期增长近2倍。外 汇收支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在贸易方面,受出口增幅减缓,进出口顺差下降影响,1-6月贸易结售汇顺差同比下降17.8%;在非贸易方面,受外币利率连续下调、本外币利差缩小及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影响,居民个人持汇和购汇意愿降低,境内居民个人结汇同比上升48.3%,购汇下降24%,另外,当前规范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管理,打击走私和出口骗税斗争取得成效,非贸易结售汇形势明显好转,非贸易结售汇逆差比去年同期下降88.7%;在资本项目方面,今年上半年,资本项下自1994年实施银行结售汇制度以来首次实现顺差,资本项下结售汇大量顺差的主要原因是境外筹资调回的外汇结汇,剔除这一因素,资本项目结售汇仍为逆差,但逆差同比下降23.3%,这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结汇增加和偿还外汇贷款购汇减少所致。总的来说,全球经济放缓对我外汇收支的影响有限,尚未改变我国外汇收支总体顺差局面。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一、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为降低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我国坚持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上半年经济增长较为平稳,工业企业效益持续好转,物价水平稳中略升,居民收入预期有所上升。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利润继续增加
今年上半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2942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参见图6),基本保持了自去年年初以来GDP增速在8%左右的增长水平。
比如1996年8月调息后一年期存贷款的利差为2.61(10.08-7.47)个百分点,而1999年6月调息后的利差为3.6(5.85-2.25),如果考虑利息税则为4.05.上半年各月工业增加值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水平,1-6月累计为11%,增幅比去年同期略低0.2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继续增加。1-5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669.7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905.2亿元,同比增长31.5%;前五个月亏损企业亏损额为545.8亿元,同比下降10.4%。
根据央行对5000户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今年以来5000户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保持较高的水平,二季度企业的盈利面扩大,亏损面减少。5月末,盈利企业有2636户,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30.8%;盈亏相抵,实现利润64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5%。反映企业盈利情况的扩散指数为1.59,比一季度上升7.7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1.69个百分点。
(二)国内需求增长较快,弥补了外部需求增幅的下降
受国际形势影响,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增长大幅下滑,贸易顺差不断缩小。1-6月累计出口总额1246亿美元,同比增长8.8%,增幅回落近30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增幅回落近22个百分点;贸易顺差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1.49亿美元。在国外需求增长大幅回落的同时,国内需求继续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投资增长逐月加快。1-6月国有单位投资为8928亿元,同比增长17.9%,高于去年同期5.8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前5个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50.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8%,而去年同期为-8.2%。另外,受实际利率下降的影响,非国有单位投资也有所增长。
上半年消费增长较为平稳。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915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0.2个百分点。推动当前消费增长的因素有:假日经济的拉动、消费信贷持续增加、公务员工资不同程度上的增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扩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农民收入增加。央行在2001年5月中下旬对全国50个城市的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表明: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变化谨慎乐观,城镇居民对当前收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收入的预期均呈上升趋势。城镇居民的当期收入信心指数从去年2季度的最低点2.5)连续4个季度回升,今年2季度上升至9.8,比上季提高0.7个百分点。体现储户未来收入增长信心的指数为13.2,比上季上升了1.4个百分点(见图8)。
(三)物价水平缓慢回升,但总体涨幅较低,发生通货膨胀可能性较小
目前我国物价水平变动基本延续了上年以来的回升态势,各月消费物价一直保持正增长,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平均上涨1.1%。央行编制的国内批发物价指数(WPI)也显示,4、5月国内批发物价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0.45%,但从总体看当前物价回升基础不稳,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小。国内批发物价在6月份同比下降0.07%;其月环比在3月份上升0.08%,4、5、6月却分别下降0.02%、0.43%、0.41%;
从分类指标看,今年4、5、6月,农产品类价格与去年同期比逐月上涨1.86%、.10%、2.47%;矿产品类各月同比上涨0.16%、0.29%、0.22%;煤油电类分别同比上涨5.65%、5.63%、3.24%,但在国内批发物价中占比重较大的加工业产品类价格却逐月同比大幅下降,分别为-0.68%、-1.1%、-1.37%。另外,从GDP缺口看,潜在GDP增长仍大于实际GDP增长,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所以近期内我国经济不会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
(四)税收增长速度加快,财政收支结余逐月增加
今年上半年我国预算内基建支出增长明显加快,累计同比增长31.6%,而上年同期为-13.17%,这是推动国有单位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国各10项税收增长在上年较高的基数上继续攀升,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75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增幅比上年同期高出近10个百分点。而税收增长带动了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财政支出增长。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7872亿元,同比增长26.2%,财政支出7045亿元,增长20.7%,财政收支相抵,结余828亿元,同比增长106%,比去年同期多结余426亿元。
第五部分 主要结论与政策措施及走势预测
一、主要结论
1、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下半年很难改观。美国经济继续下滑,短期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明年年初将有所恢复;欧元区国家正处于“低增长,高通胀”状态,近期不可能改善;日本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不振,下半年还会恶化;亚洲经济增长也再度出现滑坡,但不会爆发类似1997年的金融危机。
2、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国内需求快速增长弥补了外部需求的下降;整体经济平稳增长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物价水平稳中略升,但总体涨幅较低,发生通货膨胀可能性较小。近期内宏观调控仍需要坚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确保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
3、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的关键。目前工业行业已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IT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先导产业。
4、自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存量的高速增长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要素,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近十年呈下降趋势,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近十年与改革初十年相比有较大的上升。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
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逐步完善就业机制,加速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使生产率转移到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的轨道上。
5、目前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基本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之和;居民储蓄增长平稳,储蓄稳定性增强;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6、目前金融运行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企业存款增长与股票市场变化的相关性较大,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逐步显现,银行结售汇顺差大幅增加,外汇收支结构有所改变。
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
1、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现有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央行力图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基础货币的适度投放,做好货币政策的预调和微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继续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继续推进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做好国债配套贷款发放的同时,下半年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广有管理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业务,逐步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二是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努力创造多种就业机会;三是开拓外汇信贷业务,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3、防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和制定一些政策措施,防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一是加强对银行与证券公司间拆借资金的管理,证券公司拆入资金只能用于头寸调剂,不得用于证券交易;二是加强对股票质押贷款、证券公司担保贷款的管理,严禁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开办股票质押;三是鉴于目前企业挪用贷款进入股市的现象比
较普遍,监管部门又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贷款风险管理,跟踪贷款的具体使用情况,加强贷款检查,按季或不定期分析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严防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四是加强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管理,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无明确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五是加强银行对企业资金划转证券账户的审核管理。
4、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积极维护外汇收支平衡。我国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继续加强外汇、外债管理,及时完善相关政策和监管手段。要抓住扩大利用外资的机遇,把有效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结合起来,把吸引外资与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战略性调整。
2002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监管,在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大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总体看,今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平稳增长,金融机构贷款逐步增加,信贷结构继续改善,贷款效益有所提高,国际收支状况良好,金融运行稳定,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总体相适应,达到了预期调控目标。
一、上半年货币信贷运行情况
(一)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狭义货币余额6.3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1-6月份,广义货币增幅各月总体呈上升之势,狭义货币增幅各月间有一定波动,主要受股民保证金变动影响。6月末,流通中现金1.51万亿元,同比增长8.3%。1-6月份累计,现金净回笼591亿元,同比少回笼117亿元。1-6月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合计增加8701亿元,同比多增1862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8322亿元,同比多增1340亿元;外汇贷款扭转了1998-2001年连续三年持续下降的状况,上半年增加46亿美元,同比多增63亿美元(去年同期净
下降17亿美元)。
分机构看,1-6月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增加4266亿元,同比多增814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增加2436亿元,同比多增856亿元。1-6月份,在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49%,股份制商业银行占28%,分别比上年末下降0.7和上升4.5个百分点。6月末,人民银行基础货币(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余额为4.03万亿元,同比增长17.1%,比广义货币增长速度高2.3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平均为6.78%,金融机构流动性较好,支付能力较强。
(二)企业存款增长平稳,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
1-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14491亿元,同比多增2801 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增加3008亿元,同比少增601亿元。1-6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8034亿元,同比多增2711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5%,增幅比近两年同期平均增幅高8.85百分点。
(三)贷款结构继续改善,贷款效益有所提高
今年1-6月,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增加1597亿元,同比多增705亿元;贴现贷款增加813亿元,同比多增104亿元;农业贷款增加1145亿元,同比多增394亿元;国债项目配套贷款增加1306亿元,同比多增193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042亿元,同比少增96亿元。以上五项贷款新增额占上半年新增贷款的77.3%。总体看,贷款投向比较合理。1-6月份,银行和信用社累计发放各项人民币贷款54020亿元,累计收回4537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周转天数为295天,同比加快36天。
(四)不良贷款及其所占比例继续下降
各商业银行在积极增加贷款的同时,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经营效益好转。截至6月末,各类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比上年末减少3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2.26
个百分点。随着贷款效益、贷款质量的提高,金融机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结益43.5亿元,同比多增64.4亿元。
(五)外汇收支总体状况良好,外汇储备稳定增长,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势头。到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2427.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0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53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8.2771,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2002年1-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和引 导商业银行加强贷款营销,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增速加快,信贷结构继续改善,新增贷款质量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正常,外汇收支状况良好,金融运行平稳健康。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末高 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万亿元,同 比增长15.9%,增幅比上年末高3.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3.6个百分点;流 通中现金M0余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1-9月份累计,现金净投放54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投放133亿元。总体来看,今年前九个月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都呈逐月加快趋势(见图1)。
近年来,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有一定程度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狭窄,居民储蓄存款持续保持高增长。特别是200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股市持续走低,储蓄资金大量回流银行,准货币增加很快,相应拉高了M2增幅。2002年9月末,准货币余额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二是随着结算工具现代化和银行卡的广泛使用,流通中现金需求明显减少,M0在货币供应量中所占比
重持续下降。M0在M2中的比重1998年年末为10.7%,2002年9月末为9.2%,呈逐年下降走势。同时,银行卡存款不计入M1,也相应拉低了货币流动性比例。截至2002年6月末,金融机构银行卡人民币存款余额约5700亿元,占同期M1余额的9%。三是从2001年7月起,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了广义货币M2的统计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计入M2,而M1统计口径没有进行相应调整。
今年3月份以来,由于企业产销两旺,银行贷款进度逐月加快,企业活期存款逐步增加,加上新股发行采取了二级市场配售方式,企业存款认购新股数额减少,使M1增速加快,货币流动性比例已开始回升。2002年9月末,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为37.7%,比今年3月末提高1.5个百分点(见图2)。
专栏1: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动性比例
货币供应量,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存量。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我国目前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即在社会上流通的现金,用符号M0表示;(2)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用符号M1表示;(3)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它定期存款,用符号M2表示。在这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中,M0是最活跃的货币,流动性最强;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流动性仅次于M0;M2不仅反映社会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购买力,能较好地体现社会总需求的变化。
货币流动性比例,即M1与M2的余额比例,用公式表示为:M1/M2。它从一 个侧面反映货币流动性强弱的结构变化,是分析社会即期资金状况,加强金融监测的参考指标之一。货币流动性比例与居民资产结构变化和经济市场化发展程度相适应,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同时期会有波动,不会无限制的降低,也不是越高越好。改革开放23年来,我国货币流动性比例除个别月份有明显上升和呈现出
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78年末为82%,2002年9月末为37.7%),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按月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并将其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指标。199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控制现金流通量和国家银行贷款规模实施金融宏观调控。从199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998-2001年,广义货币M2年均增长14.7%,比同期经济增长速度(GDP)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之和大约高7个百分点。
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贷款结构继续改善,不良贷款比例进一步下降 9月末,金融机构(不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贷款合计余额13.3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035亿元,同比多增加4968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比 年初增加13550亿元,同比多增加4277亿元;外汇贷款改变了1998-2001年连 续三年下降的局面,比年初增加58.5亿美元,同比多增加83.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下降24.8亿美元)。
在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均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逐季加快(见表1)。截至2002年9月末,在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57%,股份制商业银行占11.8%。在今年前9个月新增贷款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52.1%,股份制商业银行占25.2%,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5.4个百分点和下降1.2个百分点。
分项目看,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主要集中在以下五方面:一是短期工业贷款,新增2170亿元,同比多增1782.7亿元;二是贴现贷款增加1673亿元,同比多增655.3亿元;三是农业贷款增加1416亿元,同比多增473亿元;
四是基建和技改贷款增加2233亿元,同比多增432.4亿元;五是消费贷款增加2519亿元,同比多增390.6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835亿元,同比多
增144亿元;个人汽车贷款增加501亿元,同比多增319亿元。以上五方面合计新增贷款10011亿元,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新增贷款的73.9%。
贷款质量明显提高,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继续保持余额和比例“双下降”的良好态势。9月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一逾两呆)比年初减少490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3.3个百分点。
三、企业存款继续回升,居民储蓄保持高速增长
9月末,金融机构(不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存款余额合计17.7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2877亿元,同比多增加6763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 额16.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2490亿元,同比多增6873.6亿元;外币存款余额1393亿美元,比年初增加46.6亿美元,同比少增13.6亿美元。
在人民币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56713亿元,比年初增加6359.6亿元,同 比多增加1678亿元。1-9月企业存款活定期增量比例为156.2%,比去年同期高 26.3个百分点,企业即期支付能力增强。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8.4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46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513.8亿元。其中:活期储 蓄同比多增1398.7亿元,居民定期储蓄同比多增2115.1亿元,新增居民储蓄存款中活定期比例为74.1%,比去年同期低4.3个百分点。(见图3)。
四、金融机构资产结构趋于优化,备付率总体正常
近年来,由于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加和企业存款稳步增长,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增长较快,同时,商业银行配合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持有的国债、政策金融债等证券资产大量增加。截至2002年9月末,金融机构(不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有价证券及投资余额2.6万亿元,其中,国债13430亿元。金融机构有价证券投资余额占其全部资产余额的比例为14.3%,比1997年末上升了10.5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金融市场欠发达,商业银行从自身现状和管理需要出发,除缴存6%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外,还保留了约4%-6%的超额备付金。同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1.31万亿元不良贷款到资产管理公司后,贷款相应减少,但存款并未变动。上述因素共同影响,使近年金融机构存差有扩大趋势。2002年9月末,金融机构(不含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差余额39515亿元,比年初增加894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2597亿元。对金融机构存差扩大,应全面综合分析,不能以财政收支平衡的方式要求存贷平衡。商业银行存差扩大,反映了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的趋势。
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备付率平均为4.93%,比年初下降1.8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平均为4.65%,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为7.29%,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别为2.69%和4.35%,分别比年初下降1.33、3.93、0.74和1.25个百分点。
五、外汇收支顺差扩大,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我国进出口保持了稳定增长,1-3季度实现贸易顺差200亿美元;外资持续流入,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6亿美元,增长22.6%。全国结汇量大幅增加,结售汇顺差扩大。外汇收支保持良好态势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经济状况较好,贸易进出口顺差扩大,外资流入增加;二是去年9次下调外币存款利率以后,本外币利差由负转正,同时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稳定,促使居民和企业结汇意愿增强,持有外汇的意愿减弱;三是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和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新政策,为外汇收支顺差扩大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258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5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2771元人民币/美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只相当于汇价的25%-50%,人民币应该升值。由于汇率和购买
力平价的决定因素不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及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所以,虽然购买力平价从长期看可以对汇率水平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释,但从短期看,购买力平价不能作为衡量汇率水平的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见专栏3)。
六、积极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非国有经济贷款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的同时,针对社会上反映资金结构性问题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银行系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2年6月12日和7月8日,人民银行两次召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会议,研究部署建立和完善贷款营销机制,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强调支持中小企业,更重要的是支持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附属企业、区县办企业、乡镇办企业、私营个体企业。具体要求:一是增强经营货币的理念,牢固树立资金营销意识,主动深入市场,深入企业,培养和选择客户;二是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经营、综合考核的资金营销管理体制,各行要注意发挥基层行的作用,合理确定基层行的贷款审批权限;三是完善企业评级和审贷制度,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评级和贷款审批标准;四是把编制和执行业务经营综合计划作为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五是实行全面考核,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行领导和信贷人员营销资金的积极性。
2002年7月下旬,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别召开各自系统内全国工作会议,就加强贷款营销、完善贷款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普遍加强了系统内业务经营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工作,推行了客户经理制,改进和完善了信贷审批、授权授信制度和信贷考核评价办法。如工商银行实行“三包一挂钩”制度,即:包贷款、包回收、包利润,收回到期贷款本息与信贷员收入挂钩,奖励贡献突出的信贷员。农业银行在系统内推广对民营和中
小企业贷款管理的“五要素”法,即:重点审查企业法人及股东的品行、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贷款归行率、日均存款余额、销售纳税额,客观、真实地评价和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使信贷服务更加切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中国银行开发“一路通”、“创业宝”等新产品,加强对优质集团客户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建设银行扩大二级分行对县级支行信贷业务的转授权,对不同种类项目和客户,采取不同的审批程序、审批渠道和审批标准,使信贷审批更加贴近市场,增强时效性。
根据金融实际运行情况和各商业银行相关措施,2002年8月1日,人民银 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了商业银行改进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努力方向和参考意见。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银行系统要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加强贷款营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各方面共同努力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合理确定资产评估收费水平,整治社会信用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多渠道资金zhichi 2002年,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形势良好。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强贷款营销,努力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货币流动性稳步提高2002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年末高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年
末高4.1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为0.38,比上年末高0.49个基准点,比3月末最低时高2.06个基准点。
2001/12 2002年以来,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幅总体逐月走高,反映了经济景气回升对货币增长的内在需求和银行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银行货币信贷供应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趋势基本保持适应。2002年末,广义货币M2增幅比同期GDP增速和消费物价涨幅之和高9.6个百分点,比“八五”和“九五”时期平均差率高约3个百分点。
2002年末,流通中现金M0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现金净 投放1589亿元,同比多投放553亿元。近两年,M0增幅均在10%以下(2000年为8.9%,2001年为7.1%),大大低于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增幅,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卡、商业票据等各种替代现金支付的结算工具快速增长,现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参考意义下降,现金管理的主要任务已转变为反洗钱和反偷税、漏税等。
二、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新增贷款质量继续提高
200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475亿元,同比多增6036亿元;外汇 贷款增加91亿美元,同比多增150亿美元(2001年同期为下降59亿美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合计14万亿元,增加19228亿元,同比多增7277 亿元。200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主要是下半年以来贷款加速。下半年人民币贷款合计多增4796亿元,占全年多增贷款的79%。从机构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增加较多。全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9398亿元,同比多增298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增加4586亿元,多增1551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增加1374亿元,同比多增464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加1906亿元,同比多增511亿元。
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市场份额变化图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主要投向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短期工业贷款,增加2713亿元,同比多增1717亿元;二是票据贴现
贷款,增加2232亿元,同比多增1279亿元;三是消费贷款,增加3694亿元,同比多增938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671亿元,同比多增389亿元;汽车贷款增加716亿元,同比多增468亿元;四是基建和技改贷款,增加3240亿元,同比多增783亿元;五是农业贷款,增加1177亿元,同比多增388亿元。以上五方面合计新增贷款13056亿元,同比多增5105亿元,分别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增加额和同比多增额的71%和85%。贷款投向总体符合信贷政策导向。贷款周转速度加快,质量明显提高。按累收累放计,2002年银行、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12.1万亿元,增长25.4%,贷款周转次数为0.88次,比上年加快0.05次。按四级分类标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比上年减少9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4.5个百分点,2002年末为19.8%,其中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减少640亿,不良贷款率下降3.95个百分点,2002年末为21.4%。按五级分类标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减少7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4.92个百分点,2002年末为26.1%。2002年末,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账面盈利达385亿元,比上年增加245亿元,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2002年贷款增加较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总体形势趋好,内外需全面回升,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扩大了贷款有效需求;二是商业银行加强贷款营销,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三是直接融资,特别是股市筹资额下降较多,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增加。总体看,2002年贷款多增加,反映了实体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新增贷款投向符合信贷政策导向,贷款质量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继续改善,贷款多增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适应的。
三、企业存款快速增长,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增加
200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加2.78万亿元,同比多增7631亿元;外
币存款增加107亿美元,同比多增43亿美元。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合计18.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多增加7983亿元。200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535亿元,同比多增2295亿元,企业即期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233亿元,同比多增3775亿元。2002年储蓄存款强劲增长,一方面反映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同时也反映出居民投资理财渠道不宽,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
四、基础货币适度增长,金融机构流动性总体正常
2002年末,人民银行基础货币余额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年基础货币增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1月份增幅为9.9%,2-7月份月均增长18%,4月份最高时增幅达20.6%,从5月份开始增幅下降,8月份降到15%,11月末降 到7.9%,年末稳定在11.9%,与2001年末持平。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使得基础货币平稳增长。
2002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备付率平均为6.47%,比上年末下降1.1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平均为5.54%,比上年末下降0.71个百分点;股 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为10.57%,比上年末下降2.82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平均为5.92%和7.2%,分别比上年末下降1.16和0.75个百分点;城市信用社平均为9.83%,比上年末上升0.97个百分点。考虑到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托管有2.68万亿元金融债券,可以随时用于回购交易,流动性管理十分方便,目前金融机构流动性总体正常。
五、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形势总体较好,由于外贸形势、利率、汇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2年结汇多,购汇少,顺收大于顺差较多。银行结售汇顺差扩大,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外贸顺差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大量增加;二是目前国内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比同期限人民币存款利率低近1.17个百分点,居民和企业结汇意愿较强;三是美元和日元汇率波动较大,而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居民和企业更愿意持有人民币。
2002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286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742.4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一美元兑8.2773元人民币,比上年末上升7个基本点,继续保持稳定。1994年我国成功实现汇率并轨以来,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信心,对于平衡国际收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保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
一、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证基础货币的稳定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
2002年,在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明显供大于求,人民银行从银行间外汇市场大量购买外汇,外汇占款大幅增加,相应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对基础货币的适度增长造成冲击。为此,人民银行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充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适度收回商业银行流动性,保证基础货币的稳定增长。2002年4月9日,人民银行开始卖断现券,回笼基础货币。6月25日开始进行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正回购的招标量根据外汇买入情况和基础货币情况确定,利率由所有40家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投标决定。2002年9月24日,人民银行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为继续进行正
回购操作提供了条件。2002年6月25日至12月10日,人民银行正回购共操作24次,累计回笼基础货币2467.5亿元。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为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9月下旬,由于新股发行的因素,商业银行流动性减少,货币市场出现了临时性的资金紧缺,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将正回购的招标方式由利率招标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的方式,稳定了货币市场利率。12月中旬,由于临近年底,商业银行资金开始紧张,加上12月17日新股发行将冻结资金,货币市场资金压力凸显,利率出现上升压力,人民银行于12月17日进行固定利率数量招标的逆回购操作,加上采用新的招标方式买入现券,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将货币市场代表性的7天回购利率稳定在2.35%以内的水平。在人民银行及时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下,货币市场遭遇的临时性外部冲击没有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保持了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平稳运行。
2002年春节前以及12月中旬到年末的时期,由于现金投放较多,商业银行出现季节性的资金紧缺,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交易和现券买断交易主动向市场大量投放基础货币,保证了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支持了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二、灵活运用利率手段,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经国务院批准,2002年2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 率,其中,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2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5个百分点。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息,金融机构存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5.98个百分点,贷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6.97个百分点。降息对降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成本,减轻企业利息支出,刺激投资和消费,支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对外开放的实际需要,2002年3月将境 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对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管理上实现公平待遇。同时,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2002年11月19日下调了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将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由1.25%下调至0.8125%,其它外币存款利率相应下调。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1998年和1999年两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基础上,2002年初在全国八个县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50%扩大到100%,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50%。2002年9月份,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专栏 2: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中国利率市场化在改革进程中稳步推进。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万元
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同时,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
―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年3月将境 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同改革之初相比已明显提高。回顾中国利率市场化所走过的道路和国际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基本经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始终注意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宏观控制能力相适应,保证市场稳定和金融安全。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按照这一精神,确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确定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三、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一)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加强信贷政策指导。2002年8月份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组织体系、完善授信评级制度、努力开展信贷创新等10条指导意见,引导商业银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
实施利率调节,继续坚持扩大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使金融机构在利率管理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多次通过指导商业银行内部利率水平,调节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调拨,防止商业银行过度集中资金,影响中小企业贷款。
增加再贷款、促进贴现业务发展,不断增强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实力。同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财政部与经贸委联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制定制度办法,规范管理,通过第三方介入,补充信用,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到2001年底,全国共计组建各类担保机构300多家,筹集担保资金70多亿元,可担保贷款达400多亿元。
上述政策措施,对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有一定积极效果。初步统计,到2002年9月末,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达3.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3%。
(二)努力改进对农业的信贷支持
1997年—002年12月末,人民银行共安排支农再贷款额度1236亿元。到 2002年12月末,支农再贷款余额为8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5亿元。支农再 贷款主要投向农业大省、中西部地区和受灾地区,有效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和灾
区农村资金短缺的矛盾。支农再贷款对支持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农户联保贷款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10月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上年末增加451亿元,占农业贷款增加额的33%,增幅达138%;农户联保贷款比上年末增加173亿元,占农业贷款增加额的13%,增幅达145%。几年来,全国共有3.1万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89%,1.7万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联保贷款,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49%。约有4657万户农户获得了小额信用贷款,有1027万户农户获得联保贷款,两项合计,受益农户总数达5684万户,占贷款需求农户数的49%,占全部农户数的25%。
(三)发展消费信贷,支持扩大内需
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大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同时,督促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防止一些地区出现房地产泡沫。引导汽车消费信贷健康发展。个人汽车贷款的迅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汽车销售,支持了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放助学贷款,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02年,会同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通知》,引导商业银行继续做好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至2002年9月末,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助学贷款66亿元,帮助了112万名困难学生就学;其中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3亿元,帮助了41万名困难学生就学。
四、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制度建设
200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 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2号)。同年6月和12月,与财政部联合推出2002年第六期和第十五期记账式国债,分别在工、农、中、建四家试点银行柜台顺利发行并上市交易。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系统的顺利开通,为投资人开通
了新的购债渠道,扩大了记账式国债的投资群体,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投资人的国债投资需求,也有利于降低国债的筹资成本,沟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
200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2年第5号公告,对金融机构进入全国 银行间债券市场由审批制改为准入备案制。该政策措施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提高了行政透明度,是中国人民银行多年来在健全法规、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推动货币市场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等39家商业银行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329号),将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服务对象扩展到非金融机构。该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顺利实施,丰富了银行间市场的投资主体,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债券投资和资金融通渠道,有利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顺利发行,有利于扩大货币政策的传导。
五、发挥货币政策促进改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第一,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1997年—002年8月末,核销银行呆坏账 准备金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权2664亿元,共支持兼并破产项目5864户,支持破产企业安排下岗分流人员约430万人,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职工再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二,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支持国债项目建设。1998年--2002年,国家增发国债6600亿元,商业银行累计发放配套贷款1.2万亿元。第三,以小额贷款形式,支持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管理办法》,大力推广小额贷款,支持再就业工作。
第四,发放扶贫贷款,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2002年新增扶贫贴息贷款185亿元。到2002年10月末,农业银行扶贫贷款余额达854亿元,其中扶贫贴息贷款余额达439亿元。
六、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透明度,引导社会的合理预期
一是加强货币政策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按季发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社会各方面了解货币信贷的运行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近期的货币信贷政策趋势,以及引导市场预期发挥了良好作用。二是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和货币政策专家咨询会,发挥咨询议事功能,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参考。同时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后及时向社会发布新闻稿,公布相关信息。三是按月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与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时交流、沟通信息,以适时把握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新变化,使商业银行全面了解货币信贷政策措施和意图,并及时获得有关方面对货币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商业银行加强指导,促进稳健货币政策的贯彻和有效实施。四是从2002年开始,就新拟订的货币信贷政策,在正式出台前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以使有关政策规定更切合实际。
200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9%,比上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投资依然是拉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物价总水平持续回升。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2003年一季度货币信贷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趋势基本一致,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狭义货币M1余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20.1%。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增加8513亿元,同比多增加5022亿元。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较多,居民储蓄存款保持高增长,一季度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1%。3月末,人民银行基础货币余额为4.39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回落,金融机构备付率平均为5.12%,金融机构流动性
总体宽松。利率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一季度,商业银行协议存款期限在五年以上、单笔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利率集中在3.1—3.3%区间内。
一季度,银行间市场利率逐月回落,回购利率稳中有降,表明流动性充足。1-3月份,同业拆借市场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16%、2.13%、2.06%,债券回购市场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28%、2.25%、2.04%。国际收支形势总体良好,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316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6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换8.2771元人民币,与年初基本持平。
2003年国内有许多因素有利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但是,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我国旅游、消费甚至生产等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非典”,把“非典”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预计年初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年7%左右的经济增长计划可以实现,居民消费价格为1-2%。广义货币M2预计增长18%左右,全部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万亿元左右。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趋势:一是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二是保持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基本稳定,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三是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四是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五是切实加强抗“非典”期间的信贷工作。主要是保证防治“非典”物资生产与采购所需贷款的及时供应,保证防治“非典”药品所需贷款的及时供应,保证居民生活必需品以及农副产品物资采购的资金供应,保证防治“非典”期间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产品生产所需信贷资金的供应;同时要做好对市场需求的预测,防范金融风险。六是搞好防治“非典”工作中的各项金融服务。主要是确保现金供应,提高流通中现钞的整洁度,对商业银行交存的现金进行相应的卫生处理,采取有效措
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 篇二
2010年上半年, 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运行总体态势良好。消费较快增长, 投资增速高位回稳, 对外贸易快速恢复, 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 工业增长总体较快, 企业效益大幅提高,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GDP) 17.3万亿元, 同比增长11.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上涨2.6%。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综合采取多种措施, 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 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改进外汇管理, 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各项措施综合作用下, 货币信贷增长从2009年的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 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金融运行平稳。
2010年6月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7.4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 增速比上季度末低4.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4.1万亿元, 同比增长24.6%, 增速比上季度末低5.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回落, 6月末, 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8.6%, 增速比上季度末低3.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
增速逐步回稳, 投放节奏更趋均衡。6月末,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2%, 增速比上季度末低3.6个百分点, 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 同比少增2.7万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小幅回升, 6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7%, 比年初上升0.32个百分点。2010年6月19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6月末, 人民币汇率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295个基点 (折合0.43%) , 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122个基点 (折合0.18%) , 6月末,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909元。
下一阶段, 国民经济在快速回升的基础上有望逐步趋向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举措, 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形成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但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 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 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局面。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 国际金融环境仍不稳定。国内民间投资和内生增长动力还要强化, 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艰巨,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财政金融领域风险不容忽视, 价格形势比较复杂, 通胀预期管理仍需加强。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流动性管理, 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功能, 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优化政策组合, 着力于体制机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2010年上半年, 货币信贷增长从上年的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 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金融运行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逐步放缓
2010年6月末,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7.4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 增速比上年末低9.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4.1万亿元, 同比增长24.6%, 增速比上年末低7.8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9万亿元, 同比增长15.7%, 增速比上年末高3.9个百分点。上半年现金净投放658亿元, 同比多投放1236亿元。
货币总量增长呈逐步放缓态势, M2和M1增速分别较上季度末回落4.0个和5.3个百分点。在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综合调控下, 2010年以来货币增长走势总体符合调控预期, 有利于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M1增速连续10个月高于M2, 货币流动性仍相对较强。
二、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回落
今年6月末, 全部金融机构 (含外资金融机构, 下同)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8.9万亿元, 同比增长18.6%, 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季度末分别低9.1个和3.1个百分点, 比年初增加7.7万亿元, 同比少增2.4万亿元。其中,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7.4万亿元, 同比增长19.0%, 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季度末分别低9.2个和3.1个百分点, 比年初增加7.6万亿元, 同比少增2.3万亿元。外币存款余额为2127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比年初增加40亿美元, 同比少增113亿美元。从人民币存款的部门分布和期限看, 住户存款增长相对平稳, 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长明显回落, 活期存款占比提升。6月末, 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29.2万亿元, 同比增长15.2%, 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1个百分点, 比年初增加2.8万亿元, 同比少增4152亿元, 可能与理财产品等投资渠道存在一定分流有关。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8.1万亿元, 同比增长19.5%, 增速比上季度末低7.1个百分点, 比年初增加2.9万亿元, 同比大幅少增2.7万亿元, 主要与上年基数较高有关。上半年新增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中, 活期存款占比分别为45%和52%, 比上年同期分别高10个和6个百分点。6月末, 财政存款余额为3.2万亿元, 同比增长28.9%, 比年初增加9707亿元, 同比多增2826亿元。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逐步回稳
今年6月末, 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7.4万亿元, 同比增长19.2%, 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季度末分别低13.8个和4.9个百分点, 比年初增加4.8万亿元, 同比少增2.9万亿元。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房地产业、制造业。
今年上半年, 主要金融机构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投向这三个行业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分别为1.03万亿元、4488亿元和3133亿元, 占全部产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43.4%、18.8%和13.1%。“三农”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同期各项贷款。6月末, 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和财务公司农村贷款本外币余额8.8万亿元, 同比增长31.3%, 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2.1个百分点;农户贷款本外币余额2.4万亿元, 同比增长30.2%, 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贷款本外币余额2.2万亿元, 同比增长22.0%, 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增速逐步回落。6月末, 人民币贷款增速为18.2%, 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季度末低13.5个和3.6个百分点, 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 同比少增2.7万亿元。信贷投放节奏更趋平稳, 2月份以来, 月度贷款增量基本维持在6500亿元左右。总体看, 2010年以来信贷增长走势符合调控方向。分机构看, 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全国性中小型银行及区域性中小型银行贷款均同比少增。从部门分布看, 住户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速明显放缓。6月末, 住户贷款同比增长49.3%, 增速比上年末高6.0个百分点, 比上季度末则回落2.2个百分点, 比年初增加1.7万亿元, 同比多增6829亿元。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增加较多, 比年初增加8703亿元, 在住户贷款中占比为50%。近期受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房地产交易量明显下滑等影响, 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已有所放缓, 6月份在住户贷款中的占比已降至33%。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同比增长11.3%, 比年初增加2.9万亿元, 同比少增3.4万亿元。其中, 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2.7万亿元, 同比少增4262亿元。票据融资比年初减少6524亿元, 同比少增2.4万亿元, 其中第二季度仅减少281亿元。近期, 票据签发量总体保持较高水平, 票据贴现利率也维持于相对高位, 票据融资调节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蓄水池”功能继续体现。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大。上半年我国银行业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新增1.9万亿元, 6月末余额同比增长19.2%, 其中, 小企业贷款上半年新增8668亿元, 6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3.9%, 增速比中型企业高7.7个百分点, 比大型企业高11.4个百分点。 (见表一)
今年6月末, 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为4117亿美元, 同比增长39.4%, 比年初增加323亿美元, 同比少增194亿美元。其中, 支持进出口的贸易融资增加122亿美元, 增量占比为38%。第二季度, 外币贷款仅增加30亿美元, 增长有所放缓, 与商业银行外币存款增加较少、资金头寸存在制约有一定关系。
四、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
今年6月末, 基础货币余额为15.4万亿元, 同比增长24.5%, 比年初增加1.0万亿元。6月末, 货币乘数为4.37, 与上季度末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则低0.22, 货币扩张能力相对趋弱。6月末,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82%。其中, 中资大型银行为1.39%, 中资中型银行为1.79%, 中资小型银行为2.68%, 农村信用社为4.27%。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小幅上升
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小幅回升。6月份,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7%, 比年初上升0.32个百分点。其中, 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9%, 比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3.77%, 比年初上升1.0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小幅上升, 6月份加权平均利率为4.95%, 比年初上升0.53个百分点。
从利率浮动情况看, 实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下降。6月份, 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一般贷款实行下浮利率的占比为27.72%, 比年初下降5.47个百分点;实行基准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30.89%和41.39%, 比年初分别上升0.63个和4.84个百分点。
受境内企业外币资金融资需求增加、境外美元Libor等国际市场利率有所上扬等因素影响, 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总体上升。6月份, 3个月以内、3 (含) ~6个月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39%和2.81%, 比年初分别上升0.80个和1.15个百分点。活期、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0.21%和1.76%, 比年初分别上升0.04个和1.30个百分点。 (见表3)
六、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2010年初至6月19日,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基本上在6.81~6.85元的区间内运行。2010年6月19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人民币小幅升值, 双向浮动特征明显, 汇率弹性显著增强。6月末,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909元, 比上年末升值373个基点, 升值幅度为0.55%;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欧元兑8.2710元人民币、100日元兑7.6686元人民币, 分别较上年末升值18.45%和贬值3.79%。2005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
2010年上半年,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 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 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改进外汇管理,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2010年第二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加强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的监测分析, 按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要求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 促进市场预期稳定。一是灵活掌握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和节奏。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应对第二季度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金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0年6月末,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1.88%, 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21.07%, 对日元汇率累计贬值4.73%。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 同期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8.5%, 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1.5%。上半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7890元, 最低为6.8284元, 118个交易日中59个交易日升值、6个交易日持平、53个交易日贬值。6月19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6月末, 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295个基点 (折合0.43%) , 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122个基点 (折合0.18%) 。融机构年中监管指标考核、新股发行等多种因素带来的银行体系流动性短时波动加大的新情况, 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和节奏, 实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适度。上半年, 累计发行央行票据2.6万亿元, 开展正回购操作1.5万亿元。6月末, 央行票据余额约为4.4万亿元。二是不断优化操作工具组合。根据货币调控的需要, 中国人民银行于4月初适时重启3年期央行票据发行, 与1年期以内的操作品种相配合, 在操作中以央行票据发行为主、短期正回购操作为辅, 不断优化操作工具组合, 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三是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结合市场环境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增强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 在公开市场短期操作利率适度上行的同时, 3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顺应市场变化小幅下行, 对于理顺公开市场利率期限结构, 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改进流动性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30日, 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1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分别为1.5704%和2.0929%, 分别较上年末上升24个和33个基点;3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为2.68%, 自重启以来累计下降7个基点。四是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继续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结合货币调控及提高财政库款收益的需要,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上半年开展了六期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 操作规模共计2000亿元, 其中3个月期800亿元, 6个月期900亿元, 9个月期300亿元, 既有助于保持操作的连续性, 也及时满足了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融资需求。
二、适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为加强流动性管理, 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和5月10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 以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适时适度对冲了银行体系部分过剩流动性, 政策实施后, 市场流动性仍可满足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2010年上半年, 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 引导金融机构相对均衡地安排贷款投放节奏, 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一是按照“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要求,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和在建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 支持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 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做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服务外包、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 抓好“民生金融”, 做好抗震救灾、“大学生村官”、就业、助学、扶贫、区域等改善民生的信贷支持工作。同时, 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放贷管理, 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 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 不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三是引导金融机构改进考核机制, 合理安排贷款投放节奏, 防止贷款在季度、月度间大起大落。
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0年第二季度,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快速增长, 商业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486.6亿元, 比上季度增长1.65倍。自试点开始至2010年6月末, 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706.0亿元。其中, 货物贸易出口结算金额65.3亿元, 货物贸易进口结算金额563.9亿元, 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76.8亿元。境内代理银行为境外参加银行共开立284个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 账户余额77.3亿元。香港和新加坡仍是境外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地区, 在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业务中, 两地合计占比87%。
2010年6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 增加国内试点地区, 不再限制境外地域, 试点业务范围扩展到货物贸易之外的其他经常项目结算, 以进一步满足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际需求, 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积极作用。 (见图1)
自2009年7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以来, 人民币资金结算、清算渠道便捷、顺畅, 人民币出口退 (免) 税及进出口报关政策清晰明确、操作流程便利, 受到了试点企业的欢迎。在试点过程中, 企业提出扩大试点区域和业务范围的要求。
为满足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际需求, 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积极作用, 经国务院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二是增加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1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三是广东省的试点范围由4个城市扩大到全省, 增加上海市和广东省的货物贸易出口试点企业数量。四是所有试点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 均可按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 , 以人民币进行进口货物贸易、跨境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结算。五是对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等16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实行试点企业管理制度。六是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等8个边境省 (自治区) 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 均可按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 对指定口岸与毗邻国家的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 出口退 (免) 税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 (免) 税试点的通知》办理。
此次扩大试点, 顺应了国内外市场的意愿, 拓宽了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来源渠道, 满足了企业跨境业务多元化的需求, 进一步促进了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支持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密切和巩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贸联系。
五、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10年初至6月中旬,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2010年6月19日,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人民币小幅升值, 双向浮动特征明显, 汇率弹性显著增强。
第三部分货币政策趋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当前, 我国经济总体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在快速回升的基础上有望逐步趋向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从外部需求看, 虽然存在欧洲部分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等不确定因素, 但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从国内情况看, 根据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2010年以来宏观政策在坚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 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 注意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并采取了加强地方融资平台管理以及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措施, 对及早防范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举措, 着力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 加快新疆地区发展,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这些举措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形成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各地加快发展热情依然较高, 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发挥着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这些都有利于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从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对企业家、银行家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结果看, 主要指标继续上升或出现一定程度回稳, 总体仍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当然, 也要看到, 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 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 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局面。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脆弱, 国际金融环境仍不稳定。同时, 内需发展的基础还不平衡, 民间投资和内生增长动力还要强化, 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艰巨,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财政金融领域风险值得关注。必须把保持我国经济当前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 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价格形势比较复杂, 通胀预期管理仍需加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较为缓慢, 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总体回稳, 国内生产能力较为充裕, 经济趋向稳定增长, 货币信贷增速有所回落, 这些都有利于稳定价格水平。不过也要看到, 当前通胀预期和价格上行风险也不容忽视。受主权债务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各国政策退出较为谨慎, 全球货币条件比较宽松, 富余资金可能寻找各种途径和出口, 潜在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当前国内劳动力价格趋升, 资源环保成本加大,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推进, 都有可能对通胀预期产生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 居民对当期物价满意指数较上季下降4.2个百分点, 再创历史新低。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升至70.3%, 仍处于历史同期中的较高水平。
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下一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优化政策组合, 着力于体制机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流动性管理, 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 加强流动性管理,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 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 又要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切实管理好通胀预期。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宏观调控要求和实体经济部门的信贷需求, 安排好全年贷款投放的进度和节奏。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认真落实“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就业和助学、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支持, 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抗震救灾、扶贫等金融服务, 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保证在建重点项目贷款需要, 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快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积极探索金融支农的新模式, 努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 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风险管理, 探索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框架, 发挥其跨周期的逆风向调节功能, 研究强化对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银行的资本约束和流动性要求, 保持金融体系稳健, 防范系统性风险, 增强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推进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科学定价能力, 增强价格杠杆调控作用。按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 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继续推动外汇市场发展, 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稳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支持企业“走出去”。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资本平衡流动, 规范和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加强对违规和异常资金的监测和管理。
四是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大力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加快债券市场发展, 积极、稳妥地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此外, 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着力推动改革和结构调整, 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进一步放松投融资管制, 改善收入分配结构, 增强民营经济活力,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M
专栏1强化资本约束提高商业银行资本运用效率
从2003年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启动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资本约束理念日益强化, 资本约束机制初步建立,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 增强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2009年末, 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4%, 239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
资本管理的目的是发挥资本约束机制, 使资本增长与风险资产的扩张相匹配, 提高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现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 利润增长较快, 加之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增加了银行扩大资产规模的动力, 特别是风险权重较高的信贷资产快速增长, 大量消耗资本, 造成资本充足水平下降。不少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股东和政府存在依赖性, 信贷扩张对资本补充的"倒逼"时有发生。资本规模对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未能充分发挥, 存在"水多了加面, 面多了加水"的现象, 不利于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此外, 大型金融机构集中筹集资本也会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 反过来会加大资本筹集的难度、提高筹资成本。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理念和相关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资本约束机制有待强化, 资本运用效率亟需提高。
近一年多来,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我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规模快速增长, 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对信贷资金的合理需求。但是, 随着信贷投放的快速增长, 银行风险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资本充足率下降。监管部门相应提高了对商业银行资本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加之新巴塞尔协议将逐步实施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资本监管要求趋于提高等因素, 强化资本约束机制、提高资本运用效率, 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和约束机制的要求更加迫切。
强化资本约束, 提高商业银行资本运用效率, 有利于确保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缓解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调整我国融资结构和防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当前, 应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 借鉴国际金融危机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提出的资本监管理念和方法, 继续优化资本监管体系, 在不断完善资本补充机制, 强化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和内部积累能力的同时, 进一步深化资本约束理念, 真正建立起资本约束的长效机制, 提高商业银行资本运用效率。一是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 使信贷增长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研究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框架, 发挥跨周期的逆风向调节功能, 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平稳增长, 增强银行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能力。二是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创新, 强化银行主动管理资产负债的能力。根据资本的风险承受能力, 合理调整资产结构,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及资本占用少的业务和项目, 转变盈利增长方式, 通过集约化经营提高资本运用效率和竞争实力。三是要继续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的经济资本管理, 健全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 综合考虑风险、收益、资本占用的平衡关系, 实现资本对资产的有效制约。四是要加快资本市场发展, 扩大直接融资比例, 推动我国融资结构的调整, 缓解银行体系的资本需求。
专栏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
自2009年7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以来, 人民币资金结算、清算渠道便捷、顺畅, 人民币出口退 (免) 税及进出口报关政策清晰明确、操作流程便利, 受到了试点企业的欢迎。在试点过程中, 企业提出扩大试点区域和业务范围的要求。
为满足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际需求, 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积极作用, 经国务院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二是增加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1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三是广东省的试点范围由4个城市扩大到全省, 增加上海市和广东省的货物贸易出口试点企业数量。四是所有试点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 均可按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第10号公布) , 以人民币进行进口货物贸易、跨境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结算。五是对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等16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实行试点企业管理制度。六是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等8个边境省 (自治区) 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 均可按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 对指定口岸与毗邻国家的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 出口退 (免) 税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 (免) 税试点的通知》办理。
此次扩大试点, 顺应了国内外市场的意愿, 拓宽了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来源渠道, 满足了企业跨境业务多元化的需求, 进一步促进了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支持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密切和巩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贸联系。
专栏3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6月19日,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一、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预期效果
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 总体上对我国实体经济起到了积极影响, 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 这符合我国经济的自身利益, 有助于我国经济较快地实现稳定和复苏。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 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 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 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也十分重要和紧迫, 有必要在2005年汇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点在于,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 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目前我国进出口渐趋平衡, 2009年经常项目顺差同比下降32%, 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6.0%, 较2008年的9.6%显著下降, 2010年以来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 第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536亿美元, 同比下降32%, 占GDP的比重为4.5%, 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趋近。
三、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
进一步推进汇改, 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选择, 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和我国长远、根本的核心利益。对于促进我国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改善宏观调控能力、维护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等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进一步推进汇改对我国进出口和就业的影响总体利大于弊。在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下, 主要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 进出口企业必然要面对本币与其他各币种间的汇率波动,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具备积极调整和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能力, 这从2005年汇改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恶化前我国出口行业的快速发展上就能得到印证, 汇率浮动也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对企业引进技术、设备、进口原材料和原器件等也是有利的。汇率浮动有助于调整优化就业结构, 增加就业总量, 通过促使出口由简单加工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 延长了产业链、细化了分工, 从而能够增加就业岗位;通过优化资源在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间的配置, 有助于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吸纳更多就业。
今后将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结构调整, 银行部门也需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 协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的监测和管理, 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动给国内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冲击。
四、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一个月, 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平稳,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一是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 体现了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截至7月21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7802元, 较汇改前一日 (6月18日) 升值473个基点, 升值幅度为0.70%, 较上年末升值0.71%。二是人民币汇率走势体现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要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除6月21日与前日持平外, 在其余交易日与美元对其他国际主要货币汇率走势基本一致。三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改一个月,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1天持平, 14天升值, 8天贬值;市场收盘汇率较中间价14天升值, 9天贬值。四是汇率弹性明显增强。银行间外汇市场汇率日波幅最大为329个基点, 最小为34个基点, 平均为101个基点, 是2005年汇改至2008年7月底期间平均77个基点的1.3倍。五是企业和个人反应平稳, 银行柜台结售汇业务并未出现异常波动。六是企业运用外汇避险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银行柜台远期结售汇签约额较前期增长。
五、继续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大型商业银行改革进一步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票于7月15日、16日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完成收官之战。此次中国农业银行A+H同步发行, A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后发行规模为256亿股, 筹资685亿元人民币;H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后发行规模为292亿股, 筹资935亿港元。中国农业银行积极探索"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稳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继续选择四川、重庆、湖北、广西、甘肃、吉林、福建、山东八省 (市) 进行改革试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四家已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架构不断规范, 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 上述四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0%、11.1%、11.4%和11.7%;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5%、1.30%、1.35%和1.27%;税前利润分别为541亿元、355亿元、457亿元和13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继续推进商业化转型, 服务于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
按照"一行 (司) 一策"的原则, 继续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继续牵头研究论证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方案和《章程》修订草案, 以促进两家机构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对外贸易和投资方面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做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前期研究工作, 推动其继续深化内部改革, 为全面改革做好准备。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一是经营财务状况明显改善。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 6月末, 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3581亿元, 不良贷款比例为6.6%, 比上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 盈利395亿元, 同比增加103亿元, 增长35.3%。二是支农服务力度明显加大。6月末, 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余额为5.5万亿元, 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2.2%, 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7万亿元和1.9万亿元, 比上年末分别增加5691亿元和3056亿元。三是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截至6月末, 全国共组建以县 (市) 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2023家, 农村商业银行55家, 农村合作银行205家。
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2010年上半年, 外汇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 支持涉外经济发展。在7个省 (市) 开展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试点, 实现了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现场核销向非现场核查、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的转变;下放10项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审批权限, 简化部分业务审核材料;进一步便利个人结售汇行为, 先后批准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试点开办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在控制外债总规模条件下, 将中资企业借用短期外债试点推广至全国, 允许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在地区短期外债指标内为辖内中资企业核定借债指标。
3.我国新农合政策执行偏差问题分析 篇三
关键词:新农合政策;执行偏差;政策机制
一、新农合政策执行现状
我国新农合政策是在经历了个人自帮、集体帮助的农合政策瓦解之后新制定的互助共济政策。03年试点,10年全面覆盖,历经数年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新农合仍处初级阶段,在执行中,受到种种阻碍,使政策发生了某种程度偏离。
二、新农合政策执行偏差表现
(一)“逆向选择”突出
在参保上:老弱病残、收入较低、支付能力较弱的医疗高风险人群了乐意参保,而身体健康、收入较高、支付能力较强的医疗低分险人群倾向于低估医保作用不参保。相关资料表明,中老年人参合率几乎是青年人的4.38倍,验证了逆向选择问题的严重性。
(二)“道德风险”仍存
部分参合农民在大病统筹为主,小病理赔为辅的保障方式下,因未将保小病和农村预防保健纳入医保范围,门诊补偿低,政策偏向住院病人,因此主动挂号住院,小病大治,加重新农合基金负担。
(三)参合弊端凸显
重复参合。参加新农合的同时,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意愿高与被动参保并存。贫困地区,农民参保意愿强烈,但与支付能力成反比;在新农合数量规模型发展思路影响下,地方政府采取签订目标责任书的硬性举措,农民被动参合;退保情况时有发生,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较低,经常今年参合下年退合。
(四)基金问题凸显
基金安全存隐患。我国基金保障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筹资水平低导致基金入不敷出。基金使用不合理。受经济人理性驱动,医疗机构行为扭曲,过度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费用;医患小病大治,增加报销比例,基金使用方向偏离轨道。
三、新农合政策执行偏差原因
(一)政策本身原因
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说过:制度实施的不完全还来自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影响政策本身的因素有:1、权威性。表现为政策制定主体的权威性和制定程序的合法性。新农合政策制定缺乏“鱼缸效应”,对制定主体的权力限制、政策内容、实施条件、采取措施、最终政策结果等方面并未向民众全方位公开。2、科学性。新农合政策报销程序分为申请受理、费用核算、费用兑付三阶段,周期长,报销程序繁琐,且只有部分地区实行了“即时结报”系统。3、合理性。政策设计应蕴含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理论,建立在政策科学模型和理性判断之上。但新农合理性判断不足、针对性不强,大病统筹保障方式对农村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来说,缓解因病致贫作用不大。4、可行性。政策设计范围广,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应有政策弹性空间,以便因地制宜执行政策。但新农合政策补偿起付线大多是水平而非梯级分布,导致不同地区因经济不可及使弱势群体徘徊在政策外。
(二)政策主体原因
制定主体。对政策执行偏差的影响主要体现政策问题构建失败、政策目标发生偏离、政策方案不尽完善。就新农合来说,政策问题构建和目标设定都毋庸置疑。但政策方案在覆盖范围广、目标群体多、利益调整大的形势下,没有针对重复参合、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做出调整。执行主体。美国政策科学家艾莉森认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则取决于有效地执行”。[1]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执行者对政策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取决于以下因素:知识能力结构,知识能力结构弱,对政策内在机理理解不透,精神实质把握不准,导致政策“三失”。经济人假设驱动,部分医疗机构为了自身效用最大,伪造病历资料、过度医疗服务。适用主体。政策能否实现还取决于适用主体是否接受。接受与否取决于:对政策的认知与关注,即满意度。新农合保障水平偏低,和农民心理期待还有距离。观念问题。农民健康投资观念,互助共济观念及风险观念淡薄,从过去自助、集体帮助过渡到互助,认知转变还处在缓冲期。政策执行成本收益分析。成本上,农民收入低、医疗价格和物价持续走高;收益上,报销范围少、报销比例偏低、报销起付线设置偏高。
(三)政策机制原因
1、监督机制。(1)监督力度弱。行政监督不力。新农合监委会对管委会监督,但两会职员交叉,一个领导两套班子,职能交叉,监督弱化。法律监督缺失。一方面医疗机构监管薄弱,缺乏药品质量与购进渠道监管制度和引咎、责任追究制度对服务、药品质量、过度医疗行为、采购监管。一方面基金法律监管不力。缺乏对基金机构钱帐分离、医疗消费行为、新农合报销、资金筹集监管。社会监督不足。一方面“三级四地公示制度”、举报箱、投诉电话等信息披露渠道缺失,无从监督;农民监管基本常识和主动意识不高,参与和民主监督长效机制缺失,无法监督;一方面媒体监督只是政府社会管理手段,缺乏独立性,监督作用不敢、不能充分发挥。(2)监督流于形式。一方面监督机关人、财、物的调配隶属于地方政府,监督机关对其上级、同级有些部门负责人无法行使监督权,实际上有些监督存在不敢、不能、不便进行的情形,有些监督根本无法进行,监督不了。[2]一方面,我国行政体制从运动型体制向目标责任制压力型体制转变,地方政府为面对上级监督,采取构建利益链条、关系网络等非理性手段获取监督内部信息及有关安排,针对性做好准备以满足监督要求。
2、沟通机制。信息网络和政府网络工程建设滞后。目前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分属不同机构管理,在缺乏上下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的前提下,不能实现数据网上审核、数据传输和数据集中管理。信息传播反馈渠道不优。地方政府虽处行政体系 “金字塔”低端,但比中央政府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现场,政策执行信息过度依赖地方政府单方面反馈渠道,为地方拥有信息优势过滤、垄断真实信息提供了机会。信息传播和信息互动机制缺失。目前政策信息以口头、书面、电视广播报纸媒体等非正式渠道为主,较少通过人大、听证、举报、信访制度等正式渠道传播。
3、法律机制。(1)缺乏规范性立法,仅停留在卫生管理部门各项条例条文上,没有形成特色的新农合管理法律体系,缺乏对资金筹资、支出;管理体制;管理和经办、监督和控制分离;经办人员、管理人员及医疗机构行为规定,新农合运行无法可依。(2)缺乏专项法规。基金监管法规缺失,监督部门基金审核困难,监管方监管困难,基金使用方不合理使用资金;补偿标准法规缺失,补偿比例、范围、起付线、封顶线因地制宜时无法律依据;违规处罚法规、机构管理法规、医生准入制度、卫生监督和执法制度缺失,违规行为缺乏相应法律作为惩处依据。多层次医保专项衔接法律缺失,因单项衔接规范设计而导致多层次医保政策与新农合政策衔接时缺乏衔接法律依据而无法发挥集体效应。
4、筹资机制。基金方面,筹资渠道单一:除个人、中央、集体外,社会捐助、社会闲置资金、社会救助资本、慈善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基金管理上:没有实行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收支分离、管用分离、封闭运行的方式。医疗机构、参保人员、经办机构基金不合理使用,骗保诈保现象突出。人力方面,薪酬分配制度和奖励政策缺失,医疗机构人员供不应求;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系统培训,理论水平、管理水平、业务水平低,普遍存在“两低一高”。
参考文献:
[1] 丁煌:《政策执行》,《中国行政管理》[J].1991年第11期.
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 篇四
科普大篷车申报事项须知
科普大篷车申报工作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提出配车申请的单位应具有良好科普工作基础,能够落实科普大篷车采购的自筹资金以及每年所需的车辆运行经费(约20万元/年)。
二、科普大篷车的购车经费包括三部分:车辆购置费、车载设备和车载展品费用。中国科协拟按东部50%、中部80%、西部100%的比例对车辆购置费部分给予补助,余下的车辆购置费以及车载设备和车载展品费用由申请配车单位自筹经费解决。(可参考2007年政府采购中标价格:Ⅰ型车总价格约64.9万元,其中车辆购置费约44.7万元,车载设备价格约3.5万元,车载展品价格约16.7万元。Ⅱ型车总价格约51.2万元,其中车辆购置费约37.2万元,车载设备价格约3.3万元,车载展品价格约10.7万元。)
三、具备条件的单位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提交申请配车报告,申请报告中应包括本单位科普工作状况介绍,自筹经费和运行经费筹措方案,以及准备利用科普大篷车开展工作的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对申请配车单位进行核实和审查,提出明确审批意见并按照《科普大篷车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提交书面申请报告,说明本地区拟申请配车单位的名称、配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结合本地科普工作整体布局和申请配车单位实际情况对申请配车单位进行排序,填写《科普大篷车申请配车单位表》(附件2、3),与各申请配车单位的申请配车报告一并报至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
5.教育资助政策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篇五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东海小学
根据《佛山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市教育资助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佛教财[2014]16号文件通知精神,我校对照文件要求对“教育资助政策” 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2012学年秋季学期全校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59人,享受资助人数10人,合计金额0.4万元;春季学期565人,享受资助人数10人,合计金额0.4万元。2012-2013学年秋季学期全校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65人,享受资助人数6人,合计金额0.3万元;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全校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72人,享受资助人数6人,合计金额0.3万元;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572,享受资助人数4人,合计金额0.2万元;春季学期560,享受资助人数4人,合计金额0.2万元。2008年享受帮困助学63人次,2009年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623人,2009年享受帮困助学32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5.1%.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我校自实施“教育资助政策”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张标校长为组长的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学校帮困学生的情况。明确了专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具体操作,1 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制。
(二)积极实施,规范操作,把“教育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这次教育资助政策的实施,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办好顺德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加强管理,同时要注意工作方法,把好事办实、办好。教育资助政策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或监护人)提供证明,开学前一个月集中受理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的申请手续,经过核查、审定后,对符合条件者登记造册上送给教育局。
2、教育局根据学校提供的名册及相关资料,汇总名单后,由上级直接把现金打入帮扶对象所提供的帐号上。
(三)建全制度,加强管理,形成教育资助的长效机制。
1、学校对申请、受理、审定、登记、办理、结算、备案等环节,建立起相应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的工作机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困难学生不被遗漏,确保每一个特殊困难学生都受到特别关注,得到特别关爱。
2、学校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受助学生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更好地落实帮困措施。
3、学校每学期末对帮困助学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的自查、梳理、总结,及时调整和优化帮困助学工作的措施,不断提高帮困助学工作水平。
实施“教育资助政策”是一项 “民心工程”。我校通过自查深深 2 认识到这项政策的意义,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家庭贫困的学生身上,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东海小学
6.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 篇六
2011 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消费需求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对外贸易更趋平衡,内需增长动力更强,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所以说,从国家实行的政策上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改善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是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来的,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调整信贷结构,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
尽管存在经济回落的预期,但政府并没有提出“保增长”的字眼。从“保增长”到“稳增长”,虽一字之差,但从语境上理解,其实差异很明显。“稳增长”主要是强调经济平滑下行,重点在防范经济失速的风险和波动,这也意味着政府不会像以往那样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应对目前经济下滑的局面。我国在2003-2011年之后的九年中之所以发生了三次明显的通货膨胀,无论是供给面还是需求面,政府型经济扩张都显示的相当明显。我觉得货币政策中‘稳健’的含义更多强调“偏紧”;而2012年货币政策‘稳健’的含义可能更多强调的是回到正常化的环境中,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长期政策从扩张转向收敛。如果财政收敛,明年资金面会进入“相对宽松”的状态。因为中国政策的松紧从来就是针对政府以外的经济活动和部门的,财政收敛才会意味着这个规律发生改变。政府开支降温、挤压减小、信贷资源增加和融资成本下降将更多惠及中小企业。中国的结构性减税空间也得以拓展。中国减税的前提是政府经济活动减弱和财政需求下降。只有政府逐步淡化经济建设的职能,结构性减税空间才能拓展,否则大规模减税只能是纸上谈兵,一点实质性的效果都不会有。我国过去惯用的“宽财政、紧货币”宏观调控模式或逐步转变为“收敛财政、灵活货币”的政策组合。财政从扩张开始收敛转至中性,货币政策结构调整的空间才能被打开。才能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经济建设的职能。
就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加,融资方式多元化发展这一方面来说,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差别很大,民营企业大都运用商业信用等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融资。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长期银行贷款中得到较充足的资金,也会更多地通过参与资本市场的方式进行融资,再加上政府对国有
企业的监管和规范比较严格,因此国有企业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较低。民营企业则有所不同,一方面,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很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尽管民间金融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之处和较大的风险,但由于银行体系对民营企业在信贷方面的较高要求和资本市场的高门槛特征,使得民间金融在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也有很多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进行融资,但是我们知道不同地区及各行业主要融资方式有些差异还是不大。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企业可以选择应用的并购融资方式还十分有限,主要是债务融资方式中的银行贷款融资和权益融资方式,对于西方企业并购中常用的混合性融资工具和一些特殊融资方式几乎没有应用。面对这种情况,并购融资企业应该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寻求现有融资方式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在研究西方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证券市场发展,充分发挥换股并购的融资优势,以及对债务融资方式加以创新,以体现并购融资企业在融资方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就比如说建行推出的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方式就收效很显著:建行苏州分行在提高和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他们确立了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营销平台和营销活动为依托、以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为保障的“一个核心,两方依托,三项保障”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行了专业化分工与流水线运作相结合的操作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办事质量和效率,目前已形成以分行小企业经营中心和12家支行小企业经营分中心组成的“1+12”经营新模式。在该业务模式下,从受理、调查、评价、审批到依约放款,一般只需3至5个工作日,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效果还是挺显著的。
还有,就是说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对百姓理财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汇改政策变化,普通市民几乎感觉不到影响,但对于手中持有外币或者炒汇的市民来说,却会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富裕的人们都出国旅游、留学等逐渐增多,手上持有美元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虽然汇率每天都在波动,但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采取了“盯住”美元的机制,所以,“如果手头的美元没有紧急的用途,最好早结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人民币升值是趋势,尽管这中间也有可能回调。”而人民币升值,对于市民来说就意味着美元资产的缩水,这对于手上持有大量美元的市民来说,意味着风险增加。“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却是挺划算的。” 市民手中的人民币相对更“值钱”了,境外旅游购物或求学所需费用更低。比如到美国购物,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实际购买
力上升,相当于购物打折。这样人们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感觉舒服点。
总体看,对中小企业、“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强。我觉得这种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会有实质性的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扩大内需,增强国内需求的拉动作用。为此,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优化投资结构,继续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加强煤电油气运的运行调节,为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就显得重要。抓“三农”要坚持不懈。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以惠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发展改革部门着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将会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只有全面认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首先是一个改革的路线和方向问题;其次,“三农”问题的解决速度和解决方式决定市场化改革的速度;第三,“三农”问题解决的不好,将会增强改革的难度;最后,“三农”问题解决的成本决定着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本。“三农”问题是对党和政府改革总路线的一个考验。所以说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毋庸置疑的应该加强。
我觉得在其他方面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加强,比如说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要“下更大力气”。2012年要强化政策引导,严格目标责任,突出重点领域,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积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并扎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继续深化。这些改革包括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我国经济以至于没有遇到那么大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外交方面上的帮助。
要看到新形势下做好外交工作并不容易。当今世界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日新月异。甚至外界对中国的定位都感到难以把握。我们的GDP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但同美欧日相比,中国经济的“蛋糕”还不够大,质量也不够好。我们的是粗粮蛋糕,人家的是奶油蛋糕,而且分蛋糕的人比我们少得多。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导致中国人对本国的认识不一样,对外交的诉求不一样,给外界留下的印象也不一样。何况,我们在外交上还不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外交要着眼大局和全局来进行谋划,兼顾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政治和经济利益,统筹考虑国家利益、形象和责任。外交搞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不是增强了,国家的地位是不是上升了,国家的利益是不是增加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凝聚着各行各业的努力,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外交的贡献。可以说,在世界主要大国当中,中国外交是十分成功的,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应该对这一点感到自豪。
7.影响公共政策执行效力的因素分析 篇七
一、公共政策执行效力的基本概念及失效的表现形式
所谓执行效力指的是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是隐于行政行为内部的, 基于法律所具有的法律力量, 以及在这种力量的监督下行政相对人对政策执行的程度。拘束力也是行政行为的效力之一。公共政策在本质上就是运用政府权威对各种利益进行协调, 使其达到平衡的原则。因此, 公共政策的执行在本质上包含了政策目标群体在互动中的利益角逐, 所以, 当公共政策在执行时与不同的利益群体发生冲突时, 必然要影响到公共政策的执行效力。另外一项新政策出台时, 因为人们对旧政策在某种程度上认同感和对新政策执行所产生的不安全感会使人们在面对新政策时产生自然或不自然抵制, 从而影响政策执行, 进而使执行效力大打折扣。其具体表现为:
1. 公共政策执行的象征性。
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敷衍塞责, 阳奉阴违, 注重表面工作, 却未将政策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性措施, 使政策所产生的作用低于政策目标的要求, 严重损害了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尤其是在政策本身与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冲突时, 象征性执行表现得更为激烈。在我国, 中小煤矿事故频发, 国务院因此做出了关闭中小煤矿进行安全整顿的决策, 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实际情况却是因为各种利益关系网络, 检查无法有力地开展, 只是象征性地发出整顿通知, 真正的执行软弱而无力, 煤矿继续违规生产, 导致重大的责任事故频繁发生。
2. 政策执行的选择性。
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时受利益驱使, 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 对上级政策原有精神和实质任意取舍, 合自己“利”的就执行, 不合自己“利”的就不执行, 出现了“见了黄灯赶快走, 见了红灯绕道走”的现象。
3. 政策执行的机械性。
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对政策内容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同, 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领会政策的精神, 机械地照搬政策, 使得政策在执行时无力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
4. 政策执行的非法性。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部分执行者自身定位不准确, “官本位”思想严重, 对执行相对人动辄命令, 强制, 随意采取制裁, 经济处罚等方式, 方式简单而野蛮, 更有少部分执行者采取极端手段, 背离工作程序, 甚至用违法乱纪的方式执行公共政策, 严重破坏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形象, 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政策难以执行, 公共目标难以实现, 甚至威胁到政府执政的合法性, 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地方。依法行政还没有切实贯彻和落实。
5. 政策执行的滞后性与曲解性。
滞后性指对中央和上级颁布的政策和措施不立即进行宣传和贯彻执行, 致使政策的执行失去了时效性, 从而使政策的执行效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发挥;曲解性是指由于政策执行者在认识上和利益上的不同, 造成对政策的理解上的偏差, 这不仅影响了既定政策的执行, 更会损害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二、影响公共政策执行效力的因素
1. 公共政策本身。
政策能否有效执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明晰、稳定。导致政策执行效力减弱的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有: (1) 政策缺乏合理性。表现在:一是政策针对性不强, 没有针对客观的社会问题, 政策所规定的各项行为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政策目标缺乏合理性。政策目标定得过低, 即使政策目标完全实现, 也无法解决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定得过高, 政策执行容易受到现实条件和政策资源的制约, 同样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三是政策执行计划缺乏合理性。政策执行计划的不合理会使政策在执行中经常陷于各种矛盾之中, 政策执行效果难以保证。 (2) 政策缺乏明晰性。政策方案具体明晰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 也是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估和控制的基础。不明晰的政策会给政策执行主体带来方向上判断不准确, 导致在实践中得不到有效执行, 而且会导致政策界限不清以及对政策的随意变通;同时还会给接受政策的客体带来认识上的偏差, 间接地给政策执行造成极为不利的环境和影响, 阻碍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 (3) 政策缺乏稳定性。首先, 如果政策朝令夕改, 随意变动, 就会导致先参加分配的政策目标群体和后参加分配的政策目标群体处于不同的规则和标准之下, 形成同一条件、不同规则、不同结果的不合理状况, 进而会造成普遍的结构性短期行为, 并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各种可能致使政策变形走样的投机执法。其次, 如果政策缺乏稳定性会导致政策体系的结构性紊乱, 从而造成政策间的摩擦和冲突以及政策间的不衔接和空白。
2.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任何公共政策的执行最终都要依靠各级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来进行。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执行政策, 使政策得以有效实施, 也可能由于软弱无能、效率低下或抵制政策、钻政策空子而造成政策失效。具体表现在: (1) 执行主体素质欠缺。一是政策执行者政治素质不高, 对政策认识不够, 无法把握政策本质, 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全面正确地执行政策;二是业务素质欠缺, 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公共政策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 从而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 (2) 执行主体之间沟通不畅。有效的沟通是政策执行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沟通不畅, 可能导致政策执行中的障碍、失实, 乃至失误。
3. 公共政策客体。
公共政策客体是政策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政策能否有效执行, 不仅取决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它与政策客体更是有着直接的关系。政策客体是否认可和接受政策, 是政策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具体影响因素包括: (1) 政策客体规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所涉及的范围。有些问题执行中所涉及的范围小, 影响政策问题的因素相对少, 涉及的利益关系相对简单, 执行起来就比较容易。而有的问题涉及到全社会, 影响政策问题的因素相对就多, 涉及的利益调节关系相当复杂, 其所要规定的客体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差别, 这样的政策执行起来就比较困难。二是政策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程度。复杂性程度高的政策问题之所以复杂是由于问题形成的原因复杂、问题本身的影响广泛、问题的关联性强、问题的顽固性强。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政府的效率和形象, 还易导致政府与公众的对立。 (2) 政策客体类型。政策客体类型越多, 就越难以制定清楚明确的规则, 用以约束政策客体的行为。 (3) 政策客体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度。公共政策客体能否认同和接受公共政策, 是政策执行成功的关键因素。政策客体如果有较高的认同感, 就会主动接受政策规范, 按照政策原则和要求去行事, 反之政策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
4. 公共政策执行环境。
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不适宜的环境必将妨碍政策的有效执行。政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比较而言, 社会环境对政策的影响更为重要, 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具体表现为: (1) 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策执行同样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与制约。经济状况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 并影响政策的价值倾向与实施效率。一般而言, 经济越好, 越有助于政策执行;反之, 不良的经济状况会引起人们在认识上、情感上以及评价上的改变而不利于政策执行。 (2) 政治制度或体制。首先, 国家政治制度决定公共政策执行的阶级性质和组织形式。什么样的国体必然要求什么阶级性质的公共政策及其执行为其服务, 需要公共政策执行来维护国体, 政体规定了公共政策执行的机构设置、执行程序和执行方式;其次, 党的制度影响着政策执行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执行沟通、执行评估与执行监督;再次, 党的生活的民主程度和政治稳定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运作状态;最后, 国际政治环境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稳定和功能的发挥。 (3)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政治文化包含三种基本的要素, 即认知要素, 感情要素、价值观念要素。三方面的因素在不同层面上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不同的人因其所处的生活环境, 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及其经历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不同, 常常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 影响人们对政策的接受并进而影响政策的执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要保证政策执行主体不出现违规失范行为, 保证行政效力的有效发挥, 应将正式制度的建设与意识形态资本的投人结合起来, 加以法律和规章的制约以及完善的监督体制, 政策执行中的违规就会得到有效的抑制, 影响政策执行效力的因素便有望下降乃至消除。
参考文献
[1] (美) 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宁骚.公共政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瑞丰.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J].行政论坛, 2005, (6) .
8.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 篇八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公平价值维度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基本手段,它存在一个政策主体同政策目标的关系问题,而这两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关系。政策目标对政策主体具有一定的意义和效用,政策目标的实现可以满足政策主体的某种需要,或者说可以满足政策主体所代表的利益。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价值与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公共政策无法回避价值问题,价值问题将始终贯穿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维度分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整体性,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和谐是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的和谐,不能割裂;2、协调性,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系统内部相互协调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仅当社会各要素达成整体优化、和谐统一、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时,社会才能和谐;3、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保障,其核心是要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既能够保障以生态、经济、社会为要素的复合系统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能为未来社会多要素、多结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4、人本性,人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没有人的和谐发展,就谈不上促进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让个人拥有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然而我国社会发展却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种社会发展滞后在公共政策领域则表现为社会发展空间、时间的失衡,以及公共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失调。首先是城乡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1]。其次是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特别是代际利益的不均衡。就公共政策本身而言,其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这种利益不仅应包括当前利益,还应包括长远利益,不仅应包括当代人的利益,还应包括后代人的利益。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的利益诉求过多地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忽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再次,群体、阶层间利益的失调。作为公共政策,应该不为个别利益群体左右而谋求大多数人的利益、整个社会的利益。正如阿伦特所言:事物的世界处于共同拥有这个世界的人之间,就如同一张桌子的周围坐着许多人一样,世界像每一个中间事物一样,都同时将人联系起来和分离开来。
二、公平是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價值取向
(一)公平是民主政治的内在体现
现代化有着诸多的内涵,而政治民主化则是其重要内涵之一。经济增长和政治民主作为现代化的两大支柱,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民主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之一,如何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高涨,政治领域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等民主价值的呼吁越来越强烈。大多数学者认为,只有公共政策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才能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即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稳定。所以,公平也就成为民主政治的一项实质性内容和基本目标。
(二)公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诉求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它以提高效率为出发点和最高目标。但是,就市场经济本身而言,不是就只有效率没有公平,因为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平竞争,可以说公平本身就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发挥效率的前提条件,市场經济的运行,逻辑地要求公平。商品天然就是平等派,市场经济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离开了公平原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无从谈起。更进一步说,公平原则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基本原则,是人们的市场行为和经济行为的逻辑提升。竞争要有效率,必须要求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并由统一的规则来调节。
(三)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内在要求
自从有了国家,就有政府的公共政策活动。作为一门正式的科学研究,公共政策只是到了现代才刚刚兴起,它反映了政府功能的扩张及公共政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同时,公共政策伴随着民主化的演进而得以不断发展,特别是民主宪政体制的确立,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合法保障。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应属民主社会所特有,相应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必然离不开民主之平等与自由理念。可见,以公平作为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理论上是公共政策科学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民主化浪潮在全球范围的推进所致。
三、结语
现代公共行政越来越强调将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我国公共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理应是公平,而非效率;公共政策必须给公平予以优先考虑,在其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进而将公平原则纳入我国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中,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杨红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及其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推荐阅读:
货币政策案例分析题07-29
我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分析09-02
货币政策论文11-09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10-02
国家货币政策,调息影响10-24
14年货币政策大事记06-23
安源2009年度税收政策执行情况专题报告09-05
关于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报告11-10
房地产政策分析报告09-11
“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