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书籍

2024-07-17

孩子书籍(精选8篇)

1.孩子书籍 篇一

爸爸教育孩子的书籍

儿童教育畅销书: 《父与子全集》

《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不朽杰作,它誉满天下、风靡全球。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能缺失的角色。父亲的教养不仅带给孩子更多的帮助,也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幸福和快乐。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像卜劳恩笔下的父亲一样,满怀一颗爱的种子,在与儿子建造的爱的天堂享受其乐呢?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画面里跳跃着的是智慧的光芒,简单线条里流淌出的是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天伦之乐。

《父与子全集》的文字根据漫画而编,全书采用中英对照的方式,力求原汁原味、妙趣横生地表达父子间的亲情与淳朴的天性,让读者既能更好的理解漫画的幽默,又能学好英文。虽然父与子生活在漫中,却活在大家心中——平凡简单、无忧、快乐,你在简单的线条里看到是将是一个理想的爸爸,在无奈与爆笑之余看到的将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翻开《父与子》,让我们感受幽默、感受亲情、感受爱吧!

经典儿童教育著作: 《爱弥儿》

《爱弥儿》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一部经典儿童教育著作。本书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可以说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应该阅读的书。

教你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书籍

做一个好母亲: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程》

全球最受欢迎的育儿经典《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作者西尔斯夫妇写给中国妈妈的一封信:如何做一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妈妈。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是西尔斯夫妇根据自己养育第四个孩子海登的经历写成的,海登是典型的高需求宝宝,她易哭闹,爱挑剔,需要父母一刻不离的照顾,所以也需要高度亲密抚育,西尔斯夫妇的核心育儿观——“亲密育儿法”也是从海登这样的孩子身上学来的。

高需求孩子虽然让人恼火,但也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一个非常善于生气、喜欢争论的孩子,也非常善于爱;一个情感充沛、内心敏感的孩子,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孩子都是高需求的,都需要我们更加亲密的抚养。

深入了解孩子:《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部充满诗意而又温馨的美丽童话,先后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仅次于《圣经》。这是本百看不厌的书,但是不见的每个人第一次都能看出深意。在这本书了里,从儿童的视角用孩子式的眼光看成人的世界,每个父母都能从这本书里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它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引发一代又一代成人的感悟。

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书籍

正确教育孩子: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再如,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女子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 “阳光家长”系列丛书

“阳光家长”系列丛书(套装共二册)(《陪宝贝上小学,走好每一步》,《孩子读小学,这样帮才有用》。金牌一线老师用26年亲身经历写就的培优计划书,近百场教育分享会,数十万妈妈口碑相传,30万家庭从中受益!20多位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联名举荐,著名教育家王钢、畅销书作家东子 写序推荐!

“阳光家长”系列丛书是顶级一线老师根据中国应试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小学生家长量身打造的培优计划书。作者用小学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剖析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将教育的“度”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何时跟紧不放,何时做个“懒妈妈”;哪些错误要严厉批评及时纠正,哪些弯路可以让孩子走一走,吃一堑长一智——教育的时机、方式远比教育实施的长度和力度更管用,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2.孩子书籍 篇二

一、装帧与内容之间的紧密关系

“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要求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文字图像之间的和谐;书籍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和制作工艺与技术的完美统一。显然, 装帧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被放在了对书籍装帧优劣评判的首位。此外, 众多优秀书籍设计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表述。潘群在《书籍装帧设计美感建构判断》一文中提出了现阶段书籍装帧设计的价值判断标准, 以图书文化内容为价值判断主体, 对书籍装帧形式与文化内容之间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述求被放在了评判标准的首位。文斯·弗罗斯特指出书籍设计的优劣取决于设计师是否尽善尽美的体现了书的内容, 他更以顾客去了一间优雅的餐厅, 但是却吃到了难以下咽的食物来描述了装帧形式与内容不统一的不良感觉。

书籍装帧与书籍内容之间的关系被上述设计师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而二者之间的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是书籍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如何加强装帧与内容之间的紧密关系

一本书的内容是十分纷繁复杂的, 积累了海量的信息, 如何从中攫取适当的内容, 作为整本书设计的立足点, 正是整个书籍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正如乔恩.道林所说设计在于选择, 一个设计的成功取决于设计师是否有学识和审美能力做出好的选择。从选择纸张、字体和图片直到作品的完成, 整个设计过程必须紧扣内容的精华。

过去的20年时间里, 国内的图书设计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无论是在图书的使用价值上、审美价值上还是经济价值上, 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仍然有一部分图书设计没有达到内容与设计的和谐统一。现从以下几点出发, 对如何加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1. 书籍装帧须有立意

立意指设计师在对书籍内容进行反复观察研究的基础上, 所获取的丰富主题。在某种程度上, 立意高低直接决定了书籍设计的成败。当然, 立意并非凭空臆造的, 它是建立在对书籍内容、性质特点和读者对象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设计师通过反复提炼概括, 把握书的精神内涵, 进而转换出书籍的意象, 即书籍设计的立意。对于此点, 阴耀耀曾经做出过精彩的论述:“立意是确定书籍的精神形象, 而写意则是运用封面的形式因素把它表现出来。”一本能够打动读者的书, 能够使读者在第一时间产生购买欲的书, 往往是封面设计具有较高立意的书。较高的书籍设计立意, 在书籍设计中转化为“耐人寻味”的书香味, 深深的打动了读者。

2. 对不同性质的图书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

书籍设计的过程中, 书籍设计者往往会发现不同性质的书籍有着截然不同的立意出发点。也就是说, 对不同性质的图书来说, 书籍设计和书籍内容的紧密度也是不同的。例如, 艺术类的图书, 更为强调书籍设计的艺术性, 书籍设计者假如仅仅是从书籍内容出发往往是不够的, 必须从书籍的内容出发, 对设计立意进行更为大胆而有效的升华。而对于一本科普类的图书来说, 往往书籍的设计与书籍的内容必须有更为直接而紧密的关联, 假如进行过分的妆扮雕琢, 往往会适得其反, 无法达到预想的设计效果。

综上所述, 在图书设计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的是, “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度是各有不同的, 有时内容大于形式, 有时形式大于内容。在设计中, 书籍设计者必须从书籍内容出发, 从目标读者出发, 找到二者最佳的结合点。

3. 加强书籍设计者与文字编辑之间的交流沟通

不需讳言的是, 书籍的选题策划者、文字编辑往往对书籍的内容有着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从书籍的选题策划、确定选题到组织编写、完成审稿, 书籍的文字编辑有着更为充分的时间开展上述工作。但是, 书籍设计者则往往没有如此充分的时间, 对书籍内容加以分析。

这就要求书籍设计者能够加强与选题策划者、文字编辑的沟通交流, 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书籍的内容和内涵。这种加强, 既可以是建立在书籍设计者主动开展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也可以由出版社自身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 完善二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当前, 已经有一些出版社认识到了加强二者联系的重要性, 在保障书籍设计者与选题策划者、文字编辑之间交流沟通的基础上, 将书籍设计者的工作前置, 从选题策划开始就介入到书籍的相关业务流程, 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书籍设计者对书籍内容的了解时间和深度。

4. 加强书籍设计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 当前国内的书籍设计基本上由接受过专业设计知识教育的人才充当。这种变化是十分可喜的, 专业出身的设计者对艺术和设计往往有着更为深入的把握。但是, 在强调书籍设计与内容之间关系的今天, 仅从美学和设计的角度出发显然是不够的。在继续加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 书籍设计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对文学、哲学、历史、经济和科技均需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保证设计者能够充分全面的去理解把握书籍内容和内涵。

当前, 图书选题大量重复, 读者在众多图书中进行着艰难的选择。一本封面立意新颖, 能够将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和谐统一的设计精品, 往往能够脱颖而出, 取得不俗的市场效果, 这也就对图书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书籍装帧与书籍内容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二者之间能否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是书籍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书籍设计人员应当从加强书籍装帧立意、对不同性质的图书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加强与文字编辑的交流沟通、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着手, 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书籍,装帧,内容,关系

参考文献

[1].《书籍装帧设计美感建构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潘群.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评选最佳论文, 2011.

[2].《现代书籍设计新趋势》.陈瑜.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3].《平面的突围——浅析书籍设计的空间》, 张振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3.架起孩子和书籍之间的桥梁 篇三

设置悬念,让孩子需要书。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让阅读成为孩子的需要。例如,在阅读故事书《早上好》之前,我用纸偶为孩子们表演了“蛋蛋狼”心情糟透了的情节,然后让孩子们猜猜为什么会这样。当孩子们猜来猜去没有统一答案时,我告诉他们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这时,孩子们特别想从书里找到真正的答案,自然对书产生了兴趣。

借鉴评书手段,让孩子牵挂书。当一本新书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孩子们可能会出于好奇而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持续时间不长。所以,为了保持孩子们对书的兴趣,我往往会借鉴评书中“且听下回分解”戛然而止的手段,在故事的关键点停下来,让孩子们牵挂故事的发展,惦念这本书。例如,我在讲到故事《贪吃的哈罗德》中哈罗德一连吞下许多小动物时,卖了个关子:“小动物们在哈罗德的肚子里会怎样呢?”把孩子们对这本书的牵挂酿得浓浓的,相信等他们再次拿到这本书时一定会爱不释手。

给予支点,让孩子会读书。虽然许多时候,孩子们是喜欢读书的,可他们阅读时总有些漫无目的。所以,我们要给予孩子支点,让他们轻松地进入阅读。例如,当孩子们打开书时,我们可以提一些诸如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你从哪儿发现的等问题,给孩子支点,鼓励他们去观察、发现书中的秘密,引领他们在书中旅行,寻找答案,并在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中陶冶心灵。

学习创编,让孩子学“写”书。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创作。如果让孩子创编一个故事结局,我相信一百个孩子会有一百个故事结局。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故事会有无数个转折的契机,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些契机,就能给孩子提供一片想象、创造的天地,让孩子们当一回“作家”,这样的阅读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例如,我在组织幼儿阅读故事书《给大象穿裤子》时,先用纸偶介绍了一头“臭美的大象”,它十分想穿裤子,然后请孩子们当服装设计师为大象设计裤子,并说说大象穿上你设计的裤子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非常丰富,无奇不有。最后,我把孩子们创编的情景整理记录在卡片上,粘贴在阅读书中。这样,孩子们就经历了一次自然、神奇的创作过程。

4.提升孩子语文阅读水平书籍 篇四

1、绿野仙踪

作者:〔美〕莱曼・弗兰克・鲍姆

译者:外研社编译组

类别:小说 / 长篇

简介:《绿野仙踪》以虚构的奥芝国为背景,讲述美国堪萨斯州的小姑娘多萝西被龙卷风卷到了一个叫孟奇金的地方,好女巫指点她到翡翠城去找奥芝国大术士帮忙送她回家。路上,她先后遇到了稻草人,铁皮樵夫与小胆狮。他们结伴而行,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来到了翡翠城。但等待他们的又是想不到的麻烦……

评论:很喜欢多萝西的勇敢、善良,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积极地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

二、老人与海

作者: 海明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译者: 吴劳

简介:本书讲述了一个渔夫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他再遭到一条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而在老圣地亚哥出海的日子里,他的忘年好友一直在海边忠诚地等待,满怀信心地迎接着他的归来

评论:本书我读了三遍,第一次上学的时候,第二次毕业之后,第三次刚毕业看的英文版,至今仍被渔夫的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

三、狼王梦

作者: 沈石溪

出版社: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内容简介:《狼王梦》系将精选精编20世纪初至今1间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受小读者欢迎的程度和对小读者影响的广度;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三是看其创作生命力,是否出于高度的使命感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评论:这本书实在是太好看了,好好哦。大家一定要看哦,这本书里的狼~~紫岚,为了让自己的四个儿子成为狼王,受尽了苦。 请大家看了这本书后,奋发读书。

四、希腊神话故事

作者: [德] 古斯塔夫・施瓦布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原作名: Greek mythology

译者: 刘超之 / 艾英

内容简介:

《希腊神话故事》为读者敞开了一扇观察和认识古希腊乃至欧洲文化的窗口。作为反映古希腊神祗和英雄故事的《希腊神话故事》的确给人类的文化生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本书波澜状阔的文化氛围和悲壮的历史,亦为读者掀开了那令世界难以忘怀的扉页......

评论: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 因为它想象力丰富, 文辞很美,而故事也真的很好看。

五、福尔摩斯探案集

作者: (英)柯南道尔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译者: 邓小红

内容简介:他精通侦探业务所需的多种专长,如化学、心理学、解剖学、数学、外语(法文、意大利文、德文、拉丁文)等等。使人惊叹的是,作为侦探的他是一个极为成功的小提琴演奏者。另外他也善于刀剑,既可搏击自卫,又可擒凶捉匪。尤其他那观察入微的心和善于逻辑推理的缜密头脑,一旦发现疑云,就全心投入,废寝忘食地推敲,直到案情水落石出。他高超的破案技巧,常令人心服口服,更让读者拍案叫绝......

评论: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仿佛稍稍恐怖而又神秘的背景气氛笼罩着一切,小说里的微妙的玄机仿佛能颠覆世界。我十分佩服歇洛克.福尔摩斯那缜密的思维,读起来就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连爬楼梯都几乎撞在栏杆上,不容错过呦~!~

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苏]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内容简介: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饱尝了生活的苦难,炼就了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十月革命爆发后只有十六岁的他,就参加了红军,无论在战炮火中,还是在国民经济复时期,可察金都表现出大无畏精神,钢铁一般的意志...

评论:这本书像一部真是存在的故事一样发生在我身边; 细腻的描述,值得一生保存。

七、追风筝的人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Kite Runner

译者: 李继宏

简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评价:经很久没有像读The Kite Runner这样读书了,连续几个晚上不看电视,不上网,读它直到后半夜。书读完了,但它带给我心灵深处的震撼如Hassan在湖面上扔石头而起的波纹,久久无法散去。

八、男孩的冒险书

作者:(英)康恩・伊古尔登,(英)哈尔・伊古尔登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从8岁到80岁的“男孩”都需要的冒险书,让你学会如何搭建一间树屋,如何把燧石打磨成箭头,如何制作隐形墨水,如何用纸来做一个“水炸弹”,如何才能折出世界上最好的纸飞机,甚至造一辆滑板车...

评论:很早就听说有这样一本书,可惜一直没能看到实体。后来见卓越特价,就买了下来。买也不是因为自己,是要送给弟弟的,就在扉页上写了: 男孩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勇敢的心。 没有家世让你成为王子,但是你要做你自己的骑士。 这本书不辜负这样的期待。

九、海底两万里

作者: [法国] 儒尔・凡尔纳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沈国华 / 钱培鑫 / 曹德明

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举世闻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儒尔・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让读者登上“鹦鹉螺号”,以平均十二公里的时速,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中,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程中高潮迭起,有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 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

评论:作者生活在十九世纪,却能够有远超现在人们认知程度的海底认识,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更让人惊叹于海底世界的奇妙。作者的想象力如此丰富,而且对于海洋生物如此了解,实在让人钦佩不已。

十、鲁宾孙漂流记

作者: 笛福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译者: 马宇翔/潘小丽

内容简介:你曾长期独处过吗?你能够孤身一人在荒岛上生活多年吗?你能够给自己建造房屋,学会种植谷物并制作面包,学会用动物的皮为自己缝制衣服吗?鲁宾孙.克鲁索厌倦了英国家里恬静的生活。他决意成为一名海员,周游世界。他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冒险经历,并于1695年登上了一艘从巴西开往非洲的船只。一天,来了一场可怕的风暴。轮船开始碎裂,克鲁索和他的朋友们立即为求生而与愤怒的大海抗争。所有的朋友都死了,唯有克鲁索活下来并到达了陆地......

评论:值得一看的书,此书情节单纯,叙述逼真,自然真切。小说的情节是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的,这样更能使我们读者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被带入到具体的氛围中,并且能够从头到尾伴随着主人公的心理节奏体验荒岛生涯,感觉很奇妙!

1.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2.适合孩子阅读的国学书籍

3.适合孩子暑期阅读的英文书籍

4.适合孩子暑假阅读的25本书籍

5.提升人生境界的书籍推荐

6.小升初语文课外阅读书籍推荐

7.提升自己境界的书籍推荐

8.香港大学推荐暑期最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9.孩子:挑战心理书籍推荐

5.适合孩子好看的励志书籍 篇五

——让孩子发现!发现!再发现!

因为是一条蛇,会穿不上裤子;一只羊会把衣服当午餐吃掉;一头海象穿上衣服总是湿答答的;这本可爱的绘本,三十多年以来一直是美国广受欢迎的畅销书。它告诉孩子为什么动物天生的衣服最完美——因为那正是动物自己的衣服。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书名就是个完全否定式的陈述,而配合这个主题的首页就是个刺猬穿了衣服但是衣服被刺的都是破洞的画面,这很能吸引小孩子的眼球。故事情节也很有意思,且文字简单,每页只有一句话,色彩鲜艳,里面的小动物穿上衣服各种窘态也很有意思,宝宝会不断饶有兴致地观察里面每一篇衣服变成了什么样子,很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思维。

这篇绘本,图像与文字搭配,充分展现出幽默感;且其中融合了动物的特性,可让孩子发现!发现!再发现!

2.《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

——自由是最弥足珍贵的东西

小老鼠亚历山大总是被人追打,而它的朋友发条老鼠威利,却是小女孩安妮最喜欢的玩具。亚历山大羡慕极了,真希望自己也能变成一只发条老鼠,被人抱着,被人爱。而它只要在月圆之夜带去一颗紫色的鹅卵石,魔法蜥蜴就可以实现它的愿望。因此,希望经由蜥蜴的魔法帮助它变成和发条老鼠一样。终于,它找到了一颗紫色的鹅卵石,可就在魔法蜥蜴要帮它实现愿望的时候,它却改变了主意……亚历山大才恍然大悟自己拥有的自由,其实弥足珍贵……

在这篇绘本里面,有很多华贵、瑰丽的画面,让我忍不住想伸手去触摸,感受那绒绒布的感觉。结果发现,这些居然不是布艺呢,这些让人有布艺视觉效果的图画,材料却是日本的彩色印花纸!

不管孩子,还是我们这些成人,也常常会像亚历山大那样,希望自己变成另外的那个样子,觉得只要拥有了我们没有的,我们就会变得快乐。亚历山大的故事或许可以教会孩子,也教会我们,即便如亚历山大那样只是一只普通的小老鼠,也会拥有自己的力量,也一样可以变得伟大。

3.《我爱幼儿园》

——父母和孩子共同的幼儿园说明书

和我们身边许多小朋友们一样,小莱昂在开学的那天根本不愿意起床。因为前一天夜里,他起来了好几次,一会儿要喝杯水,一会儿要妈妈抱抱,一会儿要听磁带,一会儿要爸爸亲亲……而来到幼儿园之后,他的一个想法居然是“难道他们要把我们卖掉?” 但是最后,他爱上了幼儿园,因为那里有琳娜老师,有好多的小伙伴,还有……

《我爱幼儿园》是法国插画师塞尔日·布洛克的作品,他用简单的线条和儿童的视角表达出一个幼儿园孩子真实细腻的感情,受到无数法国儿童和家长的青睐,常年稳居法国图书畅销榜前列。

6.锻炼孩子右脑的书籍有哪些 篇六

2《激活右脑》:(日)儿玉光雄 介绍:大脑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唤醒沉睡的右脑,激发出大脑潜在的能力,数百倍地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3《右脑潜能开发术》:张浩 介绍:我们编著这《右脑潜能开发术》是一本由张浩编写的书籍,旨在强调消除受传统左脑僵化作用的影响,注意对“右脑”的运用,这一点无论是在生活、工作以及人际关系上都是刻不容缓并且急需调整的。

4《把右脑还给孩子:专为中国儿童写的右脑完全开发手册》:钱铎主编 介绍:《把右脑还给孩子》是出版的图书,是钱铎,李茂军副主编。

5《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杳杳 介绍:《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将和你一起探寻关于右脑的一些知识,引导你打开你的右脑宝库——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你在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工作上的创造能力、艺术上的想象能力,都决定于你的右脑。你的右脑是否也在沉睡中? 人的大脑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但如果一直让它处于闲置与沉睡的状态,它的能力就会退化。开发它吧!“地球上未开发比例最高的地区,就是介于我们两只耳朵中间的方寸之地。”美国科学家代尔·欧布莱恩如是说。

6《左右脑全脑开发365题》:不详 介绍:《左右脑全脑开发365题》共包含了365道开发左脑和右脑的题目,每一题都是结合国际早教标准和特点,针对孩子的左右脑能力开发精心编写而成。《左右脑全脑开发365题》版式清晰、图片精美、内容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可以充分提高孩子的语言、观察、推理、分类、记忆力等能力,使孩子的大脑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开发,协调发展,从而促使孩子的智力水平全面提高。

7.书籍材质与设计 篇七

读者的视觉、触觉、感受等是书与读者沟通、联系的渠道, 一本真正设计理想的书, 不仅让读者感受一瞬间的刺激, 更多的是去品味书中的意蕴。而其中对于书籍材质的选择, 对最后的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中写道:“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 合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由此可见用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来表现美的特征由来已久, 这也是现代设计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一、书籍材质的演变

材质是书籍内容的载体, 从最初的陶器、龟甲、兽骨、竹简到现代的有机材料、金属材料等, 材料总是随着文明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被发掘、改进的。这种更新发展, 是书籍形态及其功能价值得以与时代同步的物质基础。因此, 选择材料实际上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1. 古代书籍材质形式

在纸尚未发明并应用于书写之前, 动物的骨、甲壳、象牙、丝帛;矿物青铜、铁、金、银、陶土等以及植物竹、木等作为书写材料。中国书籍的直系祖先是以绳编缀成册的竹、木简牍, 这也有点类似现代的分页书籍。竹与木也是纸发明之前最常用的书写材料。春秋时期, 开始出现运用丝织物进行书写, 不过由于价格昂贵, 它常用于竹简木牍不易胜任的特殊用途。丝织物用于书写时, 可按需要而裁剪, 不用时可以卷起, 自成一轴, 称为一“卷”。正如史书所说, “缣贵而简重”, 自然而然, 纸作为一种新的材质被发明产生。轻便而价廉的“纸”逐渐代替缣帛、简册成为理想的书写材料。纸的发明与应用给古代书籍装帧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 并且纸张也从此作为最主要的书籍材料一直延续到今天。

追溯古代书籍的材质形式, 目的是为了从书籍的原本形态出发, 进行思考———我们是否可以用现代的审美及视觉效果重新定义其表达形式和使用价值, 是否可以运用现代的技术与之相结合, 使其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2. 现代书籍材质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材料工业也为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而不断提升, 使现代书籍的材料应用与造型设计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设计师越来越不满足于普通的纸张, 于是各种各样的特种纸开始大量地运用到书籍设计中, 不仅如此, 各种材料如木材、海绵、塑料、金属、树叶等开始在书籍设计中发挥作用。书籍设计、书籍形态不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 承印图书的材料也不仅仅局限在纸上。新材料的出现, 不但为书籍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而且它与传统材料的结合使用, 为读者带来全新且更加形象的整体感受。

二、材质的语言表现

材质是书籍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材质, 有其不同的特点。以纸张为例, 它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自然痕迹, 纤维的经纬纵横, 色泽的自然细腻等, 尽显着纸张的无穷魅力。

同样纸张也有薄、厚、软、硬之分, 纸张的性能不同, 往往决定了其使用方式。如薄纸, 较柔软, 易折、易粘、易印, 但可塑性不强, 易透印, 不易起凸压凹、不易定位;而厚纸, 它的可塑性强但不易折、卷、弯、不易合……除此之外, 根据纸不同的规格、颜色、质感、肌理等, 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例如色彩柔和的米黄色纸, 不但可以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 还会让人产生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半透明的五颜六色的硫酸纸, 则会让人感到朦胧、轻柔;而带有植物纤维的手揉纸, 在充满自然趣味的同时, 会有种古朴、原始的粗犷感……

总而言之, 纸材的厚薄、肌理、颜色……都能够彰显出不同纸材间各自独特的质地、相貌与性格特征。它们对人视觉和触觉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人的心理效应———喜爱还是讨厌或是冷漠。由此可以看出, 纸材不仅是承载着书籍内容的载体, 更是传达书籍内容情感、流露书籍装帧设计师情感的载体。因此, 可以说纸材的选择是设计构思的最基本依据。

三、材质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在书籍设计中, 设计师往往会根据书籍内容本身来选择硬度、厚度、质感、肌理等与之相符合的纸来承载内容。现代人们在审视书籍时, 也不仅仅停留于它的颜色、图案是否漂亮、手感是否舒适, 而是会注重整体所传达出来的审美效果。这就要求在书籍印制材料的选择和把握上, 设计师要兼顾材料的视觉和触觉, 选用能让照片、绘图、文字还原性好、再现性强、稳定性高等要求, 使读者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纸张。同时, 注意横向纹理和纵向纹理纸的运用, 使材料的特质与书籍表达内容更具统一性。各种各样的材料, 以其肌理、色彩、质地的不同, 可以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 通过装帧设计家巧妙而深入地挖掘其功能, 使得即使是普通的纸张也能诱导读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射, 从而深化书的内涵。

例如牛皮纸, 它具有沉稳、质朴、厚实之感, 《天涯》杂志社就采用牛皮纸二色印刷做封页, 让人一眼就感觉到它是一份很朴实、很有文化味的刊物;由韩济平教授设计的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封面就采用牛皮纸为材料, 不但给予人西方羊皮卷的感觉, 并且很好地体现出原著典雅厚重的文化内涵与风格。而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视觉的诗学》封面设计则是运用了新闻纸薄、易透印的特性。设计师将图案印在纸的里面, 却用外面作封面, 图案由里透出, 形成让人耳目一新的半透明效果, 这一个巧妙的设计, 也与书的内容交相呼应。

这些设计都用了极其简单的材质, 创造出了“意外”的效果, 这正是在对材质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加入设计师独到的理解与运用, 与书籍的整体气质相融合, 与现代先进的技术相结合, 从而完成“最传统的创造”的典范。

综上所述, 纸材的合理选择以及对某一特征的巧妙利用, 往往能使普通的纸材升华为具有特定审美价值的意象。设计者在纸材抽象美的感染和启迪下, 把构思意图与纸材的特质有机地融合起来, 从而丰富了创作语言及其客观效果。不仅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求, 并由此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8.孩子书籍 篇八

关键词:传统书籍;当代书籍;书籍设计;书籍形制

0 引言

书籍发展和文化、文字、语言、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传播技术科学、保存文明的重要工具,对人类社会发展与建设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书籍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书籍的功能性、审美性越来越重视。当代书籍设计多以西方设计元素为主,虽然西方设计理念给当代图书设计带来了新活力,但中国当代图书设计不应完全照搬全抄,应有属于自己的意蕴美感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现中国文化,在设计中应积极融入传统书籍形制元素。

1 书籍设计

书籍设计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形式,是一种包括艺术思想、构思创意和技术手法的设计行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代替的位置,体现着国家的文化水平和工艺水平高度,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扉页、正文、注释、目录、版权页、插图、版式、封面等众多方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书籍设计思维和形式会存在较大差异,作品会散发出不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魅力。[1]书籍设计要素中,文字、色彩、图形设计最为重要,科学设计才能有效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书籍设计中,任何设计元素的运用与变动都可能对书籍的形式美感及审美特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视觉元素的运用上,这一影响最为明显。书籍设计要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体现艺术性和空间感。当代书籍设计中运用和传承传统书籍形制元素不仅能满足现代人的内在精神需求,促进文化传承,更能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审美心理,使图书价值得到进一步升华,体现文化魅力。

2 中国传统书籍形制特点

书籍是文字信息、精神思想的承载物,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书籍形制是承载信息的书籍在流通时的外部形式。中国传统书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人智慧的象征。唐代之前的中国传统书籍以卷轴装为主,但随着文化发展,人们的阅读需求增多,卷轴装书籍的弊端暴露出来,不再适应文化发展,传统书籍逐渐走向经折装。[2]明代书籍版面、版式设计上与唐宋时期有明显区别,粗放洒脱尽显。而清代书籍设计精细富丽,对艺术性更讲究,尤其是线装锁眼设计上更加严格。中国传统书籍形制大多简约、古朴、静雅,版面错落有致,崇尚雅、洁,讲求书卷气和文化气息,体现着民族性,与西方图书设计有很大不同,排版形式注重思想传达,显示着中国人的审美特性与阅读习惯,没有过多花哨设计,平面感较强。这些传统书籍形制元素非常值得在中国当代图书设计中运用。

3 中国传统书籍形制在当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当代图书设计以中国传统书籍形制为美,更符合现代人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在继承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更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了弘扬,使文化价值在不同时代得到了体现。当代书籍设计应学习中国传统书籍形制中的美学理念与文化内容,将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中国书籍设计风格,体现中国文化魅力。下面,笔者通过几点来分析中国传统书籍形制在当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3.1 封面视觉要素的应用

封面印有出版者名称、书名、作者或编者信息,起美化与保护书籍的作用。读者首先看到的就是封面,某种意义上来说,封面是书籍的形象,是书籍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图书销量有直接影响。相关实践研究表明,不好的封面会影响书籍零售量百分之五十以上。一个好的封面可感动读者,瞬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顺利表达出作品意蕴。因此,图书设计中,封面设计非常重要。将中国传统书籍设计元素融入封面设计中,能传达出一种传统美感,引起人们心理与思维上的变化。中国传统书籍封面对文字的运用非常重视。因此,现代图书封面设计中完全可采用文字图形化设计手法,将文字与图形联系起来,在笔画之外添加图形,使笔画与图形相接,传达一种新的文化意境,营造独特的视觉造型,更好地展现文化信息,使书籍内在与外在协调统一,展现一种抽象形态的艺术美感。例如,书籍《意匠文字》封面设计便是通过文体与图形的结合,将笔画与龙凤结合,以触发读者想象,引发作品神韵,展现汉字的艺术魅力。当代书籍封面设计应多运用这种传统图书封面视觉要素,注重语言含蓄表达,呈现一种别样的艺术风格,形成特征画面,使文化与书籍联系得更紧密。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若想设计出更贴切的封面,必须要对书籍内容有一定了解,正确把握书籍的内容精髓和文化内涵,注重设计的协调性,恰当选择视觉元素。这样的封面才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书籍内容。此外,设计重点设定上,要结合书籍属性,不同性质的书籍应采取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山静居画论》封面设计中,就充分对书籍属性进行了考虑,采用不同于纯文字书籍的设计思维,将传统现状文化融入封面设计中,更融入了中国画的视觉元素,使中国画追求意境的特点得到了展现。

3.2 传统纹样的设计应用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传统书籍形制元素在当代书籍设计中有重要意义。而纹样是传统书籍形制的重要元素,对书籍整体的视觉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设计者应根据书籍内容、书籍属性、目标读者心理,将这些传统纹样运用到当代书籍纹样设计中。传统书籍纹样形式看似随意简单,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纹样多经过精心细致的设计,非常注重意境的表达,不论颜色把握还是形态传达上,都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很多书籍都在采用这种设计思维,把传统纹样融入现代书籍中。例如,书籍《十二生肖》的纹样设计,将剪纸艺术与封面图形进行了融合,形成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不仅美化了书籍外观,也体现了书籍的民俗特点,强化了书籍属性,使书籍特点更明显。此外,《中国书籍简史》设计采用了传统鱼尾纹样,色彩上则运用了黄色,使书籍的历史感大大增强,书籍意境得到了体现。读者在看到这种古典设计后,对于书籍的属性印象会更深刻,会产生更大的购买欲望。

4 结语

书籍是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相关信息的物质载体,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传承有重要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人们对知识越来越渴望,书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人们对书籍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书籍形制元素在当代书籍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审美心理需求,更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当代书籍设计中,应积极运用传统书籍形制元素,营造出独特的中国特殊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朱春玲.中国传统书籍形态回归重构视野下的现代书籍形态创意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

上一篇:精心勘察设计,确保质量安全倡议书下一篇:培训班发言稿(学员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