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2024-08-18

甘肃省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精选7篇)

1.甘肃省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甘肃省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甘肃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由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四个部门联合推动,于2005年9月正式启动了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摸清了我省科技基础资源的家底,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改善了基础网络环境,建立了平台门户网站,集聚了全省科技基础资源,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创新了资源共享机制,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建立了平台服务体系,凝练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

一、平台建设总体设计

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结合甘肃科技经济发展实际,省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教育厅制定了《2005-2010年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规划》,《纲要》和《规划》明确了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任务、平台建设重点、保障措施等。提出了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为指导,以全面提高甘肃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竞争力为目标,以区域科技创新为服务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源整合和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共享机制为核心,以信息共享带动实物共享,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已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为促进全省科技发展提供有效、高质服务和强有力支撑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体现特色、突出特点,突出共享、制度先行,综合集成、优化配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建设原则。

平台设立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总门户,包含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共六个子平台。

为了确保平台建设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对平台建设项目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下年建设经费直接挂钩,确保建设经费落实到位,使用到位,考核到位。结合上述政策和管理办法,各个子平台承担单位也制定了各子平台相关章程和办法,使得各项任务更加具体,管理更加规范,从政策法规和制度上为平台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平台建设的组织管理及运行

成立了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厅际联席会和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家委员会。联席会的主要职能是:审定平台建设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审议平台建设各专题工作报告;听取专家委员会的重要意见;保障平台建设的必要条件,协调平台建设工作的预算;协调相关部门、相关单位在平台建设方面的有关工作,包括与其它科技专项、科技计划的衔接;解决平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专家委员会的职能是:编制平台建设发展规划,制定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及运行的相关规章和制度;为平台建设提供咨询;对平台建设计划、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对平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联席会和专家委员会的成立为平台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平台建设由省科技厅条件财务处具体组织管理,每个平台确定一个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具体落实建设任务,各子平台结合平台建设实际,制定各自的运行模式和共享机制,如甘肃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就制定了共享单位章程,平台建设协议书,文献共享实施细则共享单位协作服务岗位职责等。

平台建设实施2年多来,建立了财政专项预算资金,共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500万元,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平台建设。

三、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果

1、摸清家底,资源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共普查了农作物8大类54种的种质资源31691份;普查了果树种质资源共40个树种,1781个品种;昆虫标本22目285科4540种67.06万头;查明甘肃省境内有荒漠植物基因资源189科383属1627种;还普查了甘肃200余家单位的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约2000株等。已编制完成了11个专题资源普查分析报告,完成了《甘肃省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名录》、《甘肃省果树资源名录》,《甘肃农林经济昆虫名录》、《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目录》。甘肃荒漠区种子植物资源普查共整理编写甘肃省荒漠植物基因资源名录3部,标本资源名录1部。科技文献资源共普查了全省主要14家主要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资源,编辑出版了《甘肃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指南》。大型科研仪器共涵盖了全省共61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所拥有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及428名相关人才相关信息,出版了《甘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指南》(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篇)。

2、开放门户,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总门户网站和子网站开通试运行。按照平台建设规划要求,我们设计开发了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总门户网站(http://jctj.gsstc.gov.cn),该网站将成为科技文献、大型仪器、计算环境、自然资源、成果转化和科学数据六大共享平台的总门户网站,用户可以通过总网站进入上述六个系统,同时六个平台也各自成网,可以独立运行。

3、盘活存量,各类数据资源全面整合并数字化。目前,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已完成农作物种质信息检索数据库、昆虫资源数据库、甘肃荒漠种子植物数据库、甘肃珍稀濒危荒漠植物数据库、国内外引种数据库、民勤沙生植物园标本数据库、甘肃省木本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7家共建核心单位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全部提供检索服务,各单位自建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全部提供免费开放服务,各单位受知识产权限制的数据库资源,提供原文传递服务。截至目前,共整理上网各类数据库142个,链接导航国内外主要信息机构175个,其中国内图书文献机构105个,国外图书文献机构70个,自建特色资源库7个,定购了4个开放版的全文数据库。甘肃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协作平台已完成了甘肃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信息库的建设,形成了《科学仪器设备相关人才资源库》、《科学仪器设备维修服务资源库》、《科学仪器设备会员单位数据库》、《科学仪器设备功能简介信息资源库》等事实性数据库。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甘肃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完成了“甘肃省科技成果数据库”和“西北地区地面气候资料定时值数据集” 31个数据集,编辑制作并在网上发布《甘肃省气象数据目录》。

4、边建边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取得初步成效。甘肃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开放以来,注册用户1473个,用户访问达到172811人次,下载全文148602篇。甘肃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共注册各类不同级别的用户约180多个,用户类型主要以科学研究、气象业务、教学实验为主。全年通过登陆甘肃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站下载的各类气象信息资料总量超过6GB。借助丰富的气象数据开展了《甘肃省风能资源气候区划研究》等4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研究。针对科研项目开展

了《甘肃省干旱气候研究》等3个项目研究。

四、平台建设运行中的主要经验体会和共性问题

1、思考和体会

1、立足现状是基点。立足全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现状,以现有资源为主,以用促建,全面整合全省科技资源。

2、组织领导是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公共科技资源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保障体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共享平台建设。

3、创新机制是关键。认真研究可能影响成败的各种因素和细节,充分考虑共建单位的利益,坚持各共建单位自愿参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服务、联合共赢、规范管理的会员制度。

4、长期投入是动力。建立以政府经费为主的长效支持机制,稳定长效的投入是平台建设的不竭动力。

5、整合资源是基础。对共建单位的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针对不同资源类型,采取了不同的整合方式,通过自建、联建和引进等多种方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

6、技术开发是支撑。通过自主开发关键技术,锻炼队伍,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同时通过技术转让增加收入。

7、提升服务是根本。在平台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建立服务组织体系,联合开展服务,扩大宣传培训。

2、共性问题

1、缺乏信息描述的标准规范。由于平台建设各层面没有标准的描述规范,使得信息加工、整理和建库工作有困难。目前许多资源类型缺乏国家层面的规范和标准,现在结合实际按照自己的信息描述方式进行,对将来实现全国资源的整合共享留下隐患。

2、平台建设缺乏长效的投入机制。由于我省财力有限,平台建设经费相对发达省市有很大差距,但是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平台建设经费按照项目计划下达,没有形成稳定的、长效的、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经费保障。

3、共享服务网络体系尚未建立。建议首先加强市州和省内各行业的服务体系建设,然后在国内实现省——区域——国家联网,在省内实现省——市州联网。

2.甘肃省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甘肃省2005—2011年乙肝病例个案信息,剔除关键项目填写不全的卡片,按发病日期和病例报告地区统计。网络直报机构信息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1.2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建立乙肝病例数据库,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乙肝报告发病、死亡情况

2005—2011年甘肃省乙肝报告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2008年达到顶点,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190.30/10万上升到2008年的251.05/10万,2009—2011年有所下降,至2011年为207.62/10万,各年的乙肝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全国的乙肝报告发病率。乙肝报告死亡率波动在0.02/10万~0.13/10万之间。2005—2011年甘肃省小于15岁儿童乙肝年平均发病率为68.74/10万,儿童乙肝发病率低于全人群水平。其中小于5岁儿童乙肝年平均发病率为27.33/10万,5~9岁儿童乙肝年平均发病率为59.06/10万,10~14岁儿童乙肝年平均发病率为107.82/10万。

2.2 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情况

乙肝在全部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中的比例最高,占85.45%。2005—2011年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所占的比例无明显下降趋势(r=-0.474,P=0.283)。其余4种肝炎所占比例较低,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占5.32%,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占7.97%,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只占0.12%,未分型肝炎也仅占1.14%,见表1。

2.3 乙肝诊断情况

实验室诊断病例占74.03%,呈逐年上升趋势(r=0.827,P<0.05),实验室诊断病例从2005年的62.02%上升到2011年的93.38%,上升幅度显著;疑似病例较少,仅占0.09%,有逐年下降趋势(r=-0.798,P<0.01);临床诊断病例占19.00%,并有逐年下降趋势(r=-0.809,P<0.05);病原携带者2007年报告最多,为10 575例,2011年仅报告72例;2007—2009年报告乙肝阳性检测数较多,每年都达到600例以上,到2011年仅有8例,见表2。

2.4 乙肝病例分型情况

2005—2011年报告的乙肝病例中,急性乙肝病例最少,只占5.02%,呈明显下降趋势(r=-0.891,P<0.01);慢性乙肝占32.27%,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r=0.929,P<0.01),且近年来上升速度较快;未分型乙肝所占比例较高,占62.70%,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r=-0.780,P<0.05),见表3。

2.5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乙肝报告情况

2005—2011年乙肝报告病例数中县级医疗机构报告最多,占58.02%,其次是地市级医疗机构,占24.90%,省级和乡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基本相当,分别为8.93%和8.1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历年来报告乙肝病例无上升或下降趋势,见表4。

2.6 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乙肝报告情况

2005—2011年报告乙肝医疗机构中综合医院报告最多,各年均超过了83.00%,其次是乡卫生院,近年来占7.00%~8.00%;血站报告乙肝所占比例最少,不足1.00%;妇幼保健院报告乙肝病例数2010年和2011年上升较快;疾控中心报告乙肝也占一定比例,达到2.31%,但逐年下降趋势明显(r=-0.908,P<0.01);其他医疗机构报告乙肝病例数所占比例不大,为0.91%,但有上升趋势(r=0.815,P<0.05),见表5。

注:“-”表示未统计。

3 讨论

甘肃省从2002年起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小于15岁儿童乙肝报告发病率不高,但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乙肝报告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趋势,乙肝报告发病率一直居甘肃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分析原因可能是:一方面传染病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病例信息能及时、准确地报告,降低了漏报发生率,乙肝报告发病率明显上升。另一方面,可能与各级医疗机构乙肝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原来未分型肝炎被诊断为乙肝的比例上升等因素有关。乙肝在全部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中的比例最高,占85.45%;乙肝报告病例数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数的49.07%,乙肝报告真实反映乙肝发病水平[7]。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报告的乙肝病例数较多,但未分型乙肝所占比例偏高,占62.70%,近年来报告情况有所好转,未分型乙肝病例逐年减少。急性乙肝报告发病数仅占5.02%,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中,县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最多,占58.02%;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报告乙肝病例数差异很大,其中综合医院报告最多,超过了83.00%。表明县级综合医院是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的主要单位,也是乙肝病例报告质量核查的主要单位。另外,妇幼保健机构近两年报告病例增多,乡镇卫生院报告占到一定比例,也是乙肝报告调查的关注对象。疾控中心报告乙肝病例在2005年占的比例较大,可能与代报传染病报告质量是影响甘肃省传染病报告的主要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乙肝病例诊断、报告水平有较大提高。甘肃省从2008年起加大了传染病报告质量督导力度,提高了传染病诊断和报告的准确性。在乙肝诊断方面,诊断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占74.03%,且有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93.38%。同时,我们也看到甘肃省乙肝误诊、误报情况依然存在。根据乙肝病例诊断标准,乙肝病例不能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3,4],但临床诊断病例依然占到19.00%。根据乙肝病例信息报告规则的相关要求,乙肝病原携带者不应报告,不得将携带者和疑似病例纳入分析[5];乙肝没有阳性检测者一说,阳性检测是网络直报系统中专门为HIV报告所设立的项目。而甘肃省2005—2011年报告的乙肝病例中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分别占到了6.35%和0.49%。另外,在乙肝报告医疗机构中,采供血机构每年均有上百例乙肝病例报告,最高年份甚至报告了704例,采供血机构仅凭表面抗原或三系统检测,未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或其他检测就进行诊断、报告,显然是错误的。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务人员乙肝诊断标准和疫情报告人员报告规范化方面的培训,科学地进行乙肝病例的诊断和报告[6]。

乙肝报告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乙肝报告发病率不能卡有关,近年来报告比例呈下降趋势,说明报告质量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甘肃省乙肝病例报告质量逐年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有很大的改进,但误诊、误报现象依然存在,仍需进一步提高乙肝病例的报告质量,以增强乙肝病例报告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摘要:目的 分析甘肃省近年来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报告现状,为探索提高乙肝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2005—2011年乙肝报告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乙肝在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中的比例最高;实验室诊断病例占74.03%,呈逐年上升趋势;未分型乙肝所占比例较高(62.70%),呈逐年下降趋势;综合医院报告乙肝病例最多,超过83.00%;按报告单位级别分析,县级医疗机构报告最多,占58.02%。结论 甘肃省乙肝病例报告质量逐年提高,但误诊、误报现象依然存在,仍需进一步提高乙肝病例的报告质量。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报告,描述性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富珍,崔富强,卢永,等.中国8个省18个县(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病例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4):309-311.

[2]曾义学,付清培,何惠,等.四川省医疗机构乙型肝炎病例报告水平现况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45-3849.

[3]卫生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90-1995).1995-05-18.

[4]卫生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2008-12-11.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6]孟蕾,郝爱华,卢欣婷,等.甘肃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报告现状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5):470-472.

3.甘肃省劳动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篇三

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乃至全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可以说,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呼伦贝尔市是以资源开发为主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逐步形成了以森林采伐、煤炭采掘、土地屯垦、逐水草养牧为主的资源依赖型经济,成为典型的“资源立市”型城市。长期的资源开发,使呼伦贝尔市形成为资源型城市,多数城市及城镇或“以林为主”,“以林建城”、“以林兴城”,或“以煤为主”,“以煤建城”、“以煤兴城”,形成了以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企业为主的经济格局。我们所调研的几个旗市是比较典型的资源型旗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森林资源型城市:即牙克石市、根河市、鄂伦春旗、扎兰屯市;二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满洲里市、鄂温克旗。

按国务院东北办对资源型城市界定的4个定量评价指标和6种特定情况的定性分析,并将1995年、2000年、2003年、2006年4个年份确定为样本年,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根河市、扎兰屯市、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旗均符合4条定量评价指标,应纳入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范围。

二、呼伦贝尔市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状况

近几年,这些旗市乃至呼伦贝尔全市,由于森林资源萎缩和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的双重压力,加之,煤炭、有色等矿产资源开采成本增加以及运输瓶颈制约,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低等因素,已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滞,财政自给率下降,失业人口增加,低保人口比重高,民生艰难,全市面临着实现经济转型,实现经济新发展,改善民生的巨大压力。

(一)森林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状况

1、森林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据调查,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截至目前,森林资源已经实现了长大于消。与1997年相比,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活立木总蓄积增长了8154.63万立方米,森林蓄积增长了6468.27万立方米,森林面积增长8.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69.95%上升到75.68%,比5年前提高了5.73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由638,255,081立方米增长到665,108,715立方米,增加26,853,674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增长了7.79万公顷,人工活立木总蓄积增长了342.8万立方米,年度采伐量由1998年的500万立方米逐年下降到现在的229万立方米,在实现森林面积、蓄积量双增长的同时,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大幅增加,林区森林生态功能得到极大的恢复和加强,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林木深加工产业初具规模。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和森林资源型旗市为自主实现经济转型进行了积极努力,建立了一些新型的林木深加工企业。

3、替代性非林非木产业发展势头看好。非林非木产业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提出到“十一五”期末,非林非木产业产值达到84.6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10%。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经基本形成以人造板、浆纸、集装箱底板等产品为主的工业经济新格局,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牙克石市凤凰山滑雪场项目:建立了凤凰山北欧风情园及冰雪旅游区项目总投资13830万元,已建成3条索道、7条滑雪索道、16栋别墅、1个滑雪中心,可同时接待200人住宿,500人用餐,索道每小时运载500人,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目前正在修建能同时容纳400人的会展中心。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项目:该项目于2005年初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并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牵头的“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规划”领导小组,初步制定了《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总体开发建设规划》,项目总体开发建设规划期限为10年,以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为总目标,以跨越大兴安岭、跨越大草原、跨越大森林、跨越大湿地、跨越温泉冰雪、跨越冬夏时空的“六越之旅”为总体特色,以建立国家生态旅游中心、国家休闲度假中心、国家火山科考中心、国家温泉度假中心、国际冰雪运动中心、国际会议论坛中心等“六大中心”为标志性旅游产品,5年后实现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为设计规模,打造世界级的生态旅游景区。

5、冶金建材、绿色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异军突起。冶金建材、绿色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年产30万吨的绰尔铁矿、得尔布尔万年青铜矿、二道河子铅锌矿开采项目和总投资5亿元的金属冶炼厂项目正在建设中。

(二)煤炭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状况

1.接续产业情况

灵东矿项目:总投资15亿元,由国家发改委核准立项,2007年5月已正式开工建设。

产业升级项目:已被列为国家产业升级项目的灵泉矿年产300万吨扩能改造工程总投资16746万元,累计已完成投资9064万元,该项目计划2007年全部竣工投产。铁北矿年产300万吨扩能改造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坑口电站项目:扎煤公司与深能源合资建设的2×20万KW达赉湖热电厂,正在国家审批过程中。

大雁集团雁南矿二期工程:计划2007年开工建设120万吨生产矿,使雁南矿达到设计的300万吨产量,并计划争取开工建设大雁西部区设计能力年产600万吨的扎尼河露天矿(该井田煤质较好,埋层浅,适合露天开采)。

大雁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规划的主要项目有:大雁180万吨甲醇转120万吨二甲醚、配套2×10万千瓦电厂煤化工项目鄂温克2×60万千瓦电厂、配套2个600万吨矿井煤电一体化项目。

2.替代产业进展情况

扎煤集团全煤矸石空心砖厂项目:已投入1000余万元扩建全煤矸石空心砖厂三期工程,现已达到年产1亿块标砖规模。根据市场需求,2007年再建设煤矸石空心砖生产线2条,项目完成后,可年生产全煤矸石空心砖达到2亿块。并拟逐步启动年产5万立方米陶粒和5万立方米轻质陶粒砌块以及年产2000万块清水砖项目。项目启动后,将解决呼伦贝尔地区建筑市场对空心砖的需求,彻底消除因实心砖生产取土对土地和草原的破坏,减少因煤矸石、电厂灰渣的堆放对草原的占用和污染,对于废物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扎煤露天矿原采区旅游项目正在规划中。大雁集团的替代产业主要是马铃薯产业和建材产业,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档次。

马铃薯产业:呼伦贝尔鹤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是大雁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注册资金1500万元,固定资产8527万元,主要从事脱毒种薯培育和马铃薯深加工。现建有组培扩繁中心1600平方米,年产马铃薯脱毒苗200万株,试管薯500万粒;有网棚130栋,年产微型薯1500万粒;现引进和培育的有鲜食、炸条炸片、淀粉加工三大系列20多个马铃薯品种,年产脱毒种薯4万吨,鲜薯及加工用马铃薯6万吨;2004年建成1座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精淀粉加工厂,今年计划生产精淀粉8000吨。脱毒种薯已注册 “大雁合兴”牌商标,产品已销往全国10余个省区及东南亚地区、蒙古和俄罗斯;鲜薯和马铃薯精淀粉已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企业拟与国内同行业知名企业合作组建中国马铃薯种薯集团。

建材产业:目前公司建有煤矸石砖厂一座,设计能力为3000万块标砖/年,同时还有新型轻质环保墙板、聚苯板、塑钢窗、彩钢瓦、墙体涂料等产品。2006年生产煤矸石空心砖1400万块、煤矸石标砖560万块、粘土标砖880万块、塑钢窗8000平方米、彩钢瓦4万平方米、聚苯7000立方米,在满足本地区需要同时,实现外销煤矸石空心砖400万块。同时,今年新引进了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粘接干粉料生产线和年产3万平方米粉煤灰混凝土路面砖生产工艺,已生产出了产品。

三、呼伦贝尔市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性制约矛盾突出,缺乏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目前,呼伦贝尔市的几个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境域内大企业的体制仍然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导致企业机构臃肿,冗员负担沉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与地方管理两条线,互不隶属,企地各自为政,发展无序,社会事业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致使企业与地方形不成合力,不利于区域内经济资源整合,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因此,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解决好体制性的障碍。彻底解决体制、机制这一全局性根本性矛盾,积极推进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的主体,是解决企业活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资源型旗市发展障碍的根本途径。

(二)经济结构单一,后续发展乏力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在经济上严重依赖资源开采、加工,资源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较短,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二是经济成分单一,国有经济比重依然偏大,非公有制、民营经济规模偏小,国企改革还远没有到位,经济发展缺乏活力,难以吸引资金和人才。

(三)企业社会负担沉重

目前,大企业同时兼有生产经营和社会行政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的问题解决缓慢,企业仍承担着后勤服务、城管、环卫、排污、防洪、公安、消防、医疗、卫生防疫、民用供电、民用供暖、民用供水等社会职能。森工集团支付各类社会性费用达4.6亿元。扎赉诺尔矿区、大雁煤业集团两个企业此项支出1.2亿多元,沉重的社会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

森工集团现有职工21万人,失业率73.1%。全林区享受低保人员日渐增多。其中应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10万人,已经纳入“低保”的有8.5万,至今未纳入的有1.8万人,占应纳入总人数的17.5%。扎煤公司在岗职工最多时达3.5万人,目前仍有1.3万名退休职工实行自治区统筹,平均月收入671元(相当一批井下工作30余年的老工人只有500元)。

此外,下岗失业人员技能普遍单一,地方吸纳就业能力较弱,就业和再就业面临极大困难。

(五)职工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社会矛盾积聚,不稳定因素增多

据调查林区的职工收入水平赶不上农村;居住条件赶不上农村;没有耕地,生活成本高于农村;生存压力也明显高于农民。

2003年森工集团从业人员年均工资6199元,比全市从业人员年均工资低3760元;2005年森工集团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733元,比呼伦贝尔市在岗职工平均低6238。林业机关人员月均工资500元左右,林场等一线职工月均工资300元左右。林区有退休职工6.4万人,加上职工家属、遗属、一次性安置人员,总计10余万人,生活都十分困难。

据2004年市政协在走访11个林业局、22个林场,调查100户家庭中,温饱线以上的有39户(月人均收入200元), 达不到温饱线的有61户。

相当多的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并且呈现出贫困集聚和代际传递等特点,造成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群体性上访事件大幅增加。职工生活水准普遍很低,至少有一半职工一家数口、甚至几代人住在只有十几平米、一卧一厨的破旧平房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老矿工仍然住在日伪时期建造的、四壁透风、冬冷夏热的石头工棚里,其中相当一部分危房的墙体已经倾斜、开裂。绝大多数人家里除了一台小小的电视机没有任何家用电器和一件像样的家具。长期的收入低、就业难,导致地区不稳定现象时有发生,使涉企业的信访总量居高不下。现在上访大部分都是反映收入低、住房条件差、无钱就医、子女无钱上学和要求安置子女就业等生活困难方面的问题,给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压力。部分群众认为如果不闹点事,不采取一些极端行为,问题就没人管。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倾向,希望引起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

(六)棚户区改造问题突出,居民居住条件亟待改善

林区现有板夹泥住房4万多户(包括山上林场1.6万户),占林区总户数的40%,面积164万平方米,近13万人居住其中。这些住房大部分建于林区开发初期,平均使用都在30年以上,绝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危房,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矿区, 扎赉诺尔矿区现有棚户区居民5729户,建筑面积290500平方米;大雁矿区现有棚户区居民15367户,建筑面积695760平方米。按房屋结构和破损程度划分,其中砖木结构10190户、489120平方米,土坯结构4051户、145836平方米,危房1126户、60804平方米。群众的居住差、行路难、吃水难、入厕难十分普遍,居民生活质量低下。

(七)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尚未建立起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呼伦贝尔市资源开发走的是重生产轻生活、重产业轻城市、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过程,长期积累形成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资源开采产生大量的矸石、垃圾,其堆放结果,造成大量土地占用和地表生态的破坏。二是资源开采引起地面沉降,造成土地利用功能的丧失或破坏。扎煤公司、大雁集团矿区采煤沉陷区总面积45.22平方公里,沉陷区内很多房屋和公共设施被破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资源开采过程中对植被、地表水、地下水有不同程度破坏,生态破坏较为严重,采煤沉陷区治理不到位。四是林区“以木取暖、以煤代木”没有解决。据调查,目前居住在林区的25万户,80万人口加上机关单位,每年需烧材约烧掉木材资源300多立方米,大于国家在2004年天保工程下达的年木材限采量。

(八)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城镇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过多

1、公路交通建设严重滞后。2005年底,林区公路总里程1.5万公里,路网密度仅为1.46米/公顷。由于林区公路建设标准较低,95%以上的公路路面为沙石路面,85%以上的桥涵为木质桥涵,通行能力较差,每年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养护维修。为保护沙石路面,只能采取“晴天通行,雨天禁行”的办法,严重制约了林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给排水建设落后。资源型旗市大多数居民不能享有安全饮水。牙克石市自来水供水需求管网长度为46公里。现已建成22公里,还需要扩建24公里管网,资金总缺口3006.53万元。根河市区用水人口为2.85万人,现供水3,300户,用水普及率为36%。许多地区排水设施趋于空白,没有完整的污水排放系统,大量污水未经处理排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使居民身体健康受到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鄂伦春自治旗自来水供水普及率仅19.26%。林区饮用未达标水人数占林业总人口的88%,饮用深水井人数仅占林业总人口的18%,由于饮用不洁水源,导致林区肝炎、痢疾等传染性疾病及胃肠、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高发。大雁矿区水源能力不足,水质差,急需建新水源。

3、污染严重,环境保护难度大。主要反映在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牙克石市:污水处理厂于2004年开工建设,设计规模为3.4万吨/日处理,总投资为9,98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5035万元,资金缺口4560万元。计划新增配套管网24.85公里,总投资4149.66万元。鄂伦春自治旗目前仅阿里河镇招商引资建成了一座污水氧化塘,污水处理率仅为26%。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几乎为零。

四、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加入振兴东北战略,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议市委、市政府与自治区相对应,尽快成立呼伦贝尔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研究呼伦贝尔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对接问题。强化振东办的联络、协调、规划职能,研究制定呼伦贝尔市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政策对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国家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机遇难得,时间紧迫,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应该尽快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具体研究、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远的目标和远景规划。

(二)各资源型旗市党委、政府、企业要提高对地区和企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明确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精神,把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作为“十一五”工作重点之一。

抓紧研究制定经济转型近期发展规划,有步骤地推进转型工作,从发展替代性产业,解决民生问题,完善城市综合功能等方面入手,规划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途径,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落实好各项再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实现“四个转型”:

一是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体制机制转型。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林权制度、国企产权制度等重大改革,带动其他各项改革,活化、优化企业内部机制,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实现由单一经济向复合经济转型,重点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

三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向生态园林城市转型。坚持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实行税收、资本配套等措施,吸引国内外知名大财团、大企业,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投资办厂,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搞好对俄蒙经贸合作,支持鼓励更多企业、林业职工、农民到俄罗斯、蒙古从事森林采伐、农业和矿产开发。

(三)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强化企地联合,协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企地条块分割,职能重叠,各自为政,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各种矛盾交织状态。森林资源型城市行政区内绝大部分资源权隶属于林业、农垦、铁路等驻在单位,地方经济建设可用资源比较有限,在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林区畜牧业、林区矿业等接续产业发展过程中因占用林地(主要是占用森工集团的林业用地)手续繁杂,工程进度缓慢,给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林区居民的社会保障、生活设施等切身利益。因此,应建立地方和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真正实现企地联手促进整个地区的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应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实施多元化产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选择接续产业,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

呼伦贝尔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东北区域经济圈,为此,一是促进呼伦贝尔市经济与东北区域经济的融合,利用辖区内各种条件,发展有利于高水平利用本市资源的接续产业,有选择地发展地方特色的轻工业和有地方资源基础的重工业,如煤电重化工业、机械制造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等。

二是本着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剥离社会职能、扩展发展空间的原则,鼓励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有实力的资源开发企业实施异地开发战略,在国际上和国内其它资源富集地区寻求发展机会,转移部分过剩的生产能力,减轻企业对本地资源的依赖。

三是鼓励本地资源型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发展非资源型产业。

四是促进产业间和企业间的联合发展,延长资源开发、加工的产业链,为资源型城市提供综合发展能力。

(五)进行重点项目扶持,促进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推动新型接续替代产业壮大发展

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现有已开发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使之做大做强。建议国家充分发挥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政策,加大对林区、矿区现已形成,但仍然处在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对林产工业、山野菜、食用菌培植产业、特色种养殖业、旅游业、林区矿业、尾矿、废矿开发产业等经济转型项目给予政策性贷款或无偿注入资本金,提高资源型城市地区“造血”功能,培育出走困境、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建议加大项目支持,对属于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且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产业、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增即退政策;对新办企业和改制企业实行减免所得税政策,所减少的地方税收比例部分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六)把劳动就业、城市功能建设、生态环境恢复摆到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突出的位置

1、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应该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在选择项目和组织项目建设时,要优先考虑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同时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并加强对下岗职工的培训和职业教育,提供就业服务,努力使“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

2、通过采取优化资源产业体系、扩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培育创新环境和能力等措施,创造充分的就业环境。积极完善城市的综合功能,变单纯的“工矿城市”为功能健全的城市,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

3、应该将资源型城市的环境综合治理作为重点工程,争取国家给予政策和项目支持。大力改善矿区和矿城生态环境,加强土地复垦、废弃物处理、开采塌陷区、矿区环境恢复等工作,加大对矿山废渣、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与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还需要对城市的水环境和大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七)林区以生态扶贫移民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目前,林区居民生活取暖烧材成为当前对森林资源的最大浪费和对生态的最大破坏。因此,从既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又提高林区职工生活水平的角度考虑,建议国家恢复“以煤代木”补贴,通过以上级财政补贴为主,森工企业补贴为辅的方式,适当提高补贴标准,解决以煤代木的问题。或由呼伦贝尔市政府出面协调,从本区域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向煤炭价格昂贵的林区调度平价取暖用煤,解决林区居民“取暖贵”的问题。

同时,由于实施“天保工程”后,森工企业采伐量大量减少,产生大量富余人员。目前,除大批职工买断身份进入社会求生存外,还有大量职工下岗,仅根河市境内国有林场就已由46个撤销23个,减少了一半,林业在岗职工人数由5.6万人减少到2.6万人,下岗3万人。而滞留在林区的无业职工多数从事与林业有关的种植、养殖以及山野菜、野生浆果采摘等野外施工、作业活动,容易引发火灾,且居民区距森林较近,家火极易蔓延为山火,对森林防火构成巨大威胁。建议国家应制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同时应逐步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有计划地将林区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既可以减轻人口对森林生态环境和资源消耗的压力,又可以解决林区居民生活贫困的问题。

4.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状况情况报告 篇四

参加会议单位名单

一、各市州、兰州新区管委会(各1人)

(一)分管领导

(二)科技局局长

二、省直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中央在甘单位科技处长或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

(一)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各1人)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参事室、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环保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卫计委、省审计厅、省国资委、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广电局、省体育局、省安监局、省统计局、省扶贫办、省总工会、省科协、团省委、省妇联、省知识产权局、甘肃石化工业协会、甘肃轻工业联合会、甘肃冶金有色工业协会、甘肃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二)中央在甘单位(各1人)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省国税局、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电力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10所、兰州电源车辆研究所、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西北矿冶研究院、北方涂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中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院兰州分院、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三、高等院校分管校长(各1人)

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甘肃政法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兰州工业学院

四、省属科研院所负责人(各1人)

省科学院、省农科院、敦煌研究院、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省商科所、省轻工所、省纺研所、省建材院、省煤炭研究所、省交通所、省皮塑所、省水科院、省环科院、省体科所、省水产所、省治沙所、省林科院、省医科院、省中医药研究院、省畜牧所、省标准化研究院、省电子所

五、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各1人)

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金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金风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天水岐黄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水华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兰州兰石石油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兰石换热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陇萃堂营养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金昌宇恒镍网股份有限公司、敦煌西域特种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白银中科宇能科技有限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夏州华安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兰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酒泉)有限公司、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红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甘肃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兰州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

六、有关开发区及科技园区负责人(各1人)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酒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甘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兰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甘肃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5.甘肃省陇南市山野菜资源调查报告 篇五

李新荣

(甘肃省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 武都 746000)

摘要:相对系统的调查了陇南市山野菜的资源状况,对山野菜生物学特性、种类、分布、产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查清了陇南山野菜的发展现状和生产开发状况。并对今后的生产提出了开发思路和建议。对陇南山野菜产业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山野菜 野生资源 种类 开发状况 发展建议

一、陇南市基本概况

1、地理概况

陇南市位于祖国大陆腹地,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岭)巴(山)山地西部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地带。东经104°01′103°36′,北纬32°36′至34°32′。东邻陕西山地,南接川北山地,西连甘南高原,北靠陇中黄土高原。东西长237.0公里,南北宽203.5公里。辖武都、文县、宕昌、西和、礼县、成县、徽县、两当、康县等九县。土地总面积4187.25万亩。市内山峦重叠,山高谷深,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整个地势东低西高,东部海拔不足2000米,西部介于1500-4000米之间,最高海拔4187米,最低处为550米。西南部岷山山系余脉横贯全境,东北为秦岭山脉西延部分,徽成盆地将秦岭分为两支,由北向南,分布有太子山、迭山和岷山三列明显的山地。

2、气候资源概况

陇南市是我国北亚热湿润、暖温半湿润、高原湿润等多种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差异悬殊、复杂多样,既有南方特色,又有北方气息。全市冬半年盛行干冷的西北气候,夏半年盛行湿润的偏南气候,干冷同季,湿热同季,是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一部分。气候条件对我市形成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农林牧副渔样样皆备的生产门类和多种野生名优土特产品,起了重要作用。年平均气温5-15℃左右,≥10℃积温1700-4800℃,无霜期120-260天,在盛产山野菜的武都、文县年平均气温14.5-15.6℃,无霜期为230-260天,还有徽县、两当、成县气候条件亦非常适宜山野菜生长。

3、水资源概况

陇南市雨量充沛,水资源非常丰富。年降雨量400-1000mm,一般东部多于西部。盛产山野菜并品种最为齐全的两当县年降雨量800-1000 mm,全市为最高;全市境内河流交错,水文网密集,大小河流共3702条,汇集成白龙江、白水江、犀牛江、嘉陵江四大江河,纵横流淌在陇南全境。

4、土地及植物资源概况

陇南全市总面积为4187.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43.9万亩,占总面积的24.93%;林地面积1636.77万亩,占总面积的39.09%;草地面积1042.88万亩,占24.91%。土壤以褐土、棕壤、暗棕壤、黑土、黑钙土、红粘土等为主。这些土壤均适宜林木生长,为林缘野菜生长提供了有利场所。植物种类繁多,达13000多种。寒、温、亚热带三个气候带植物呈垂直分布,是全省天然次生林分布的最佳地带,也是多种经营生产的优势地区。全市森林面积大1486万亩,覆盖率达37%。山野菜主要生长在森林中或林缘地区,自然森林资源的广泛分布,形成了陇南特有的山野菜资源且非常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认识观念的更新,陇南山野菜已经逐渐成为推动陇南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二、山野菜资源调查方法

本次全市山野菜资源调查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种类多,调查人员首先搜集以往各县已有的零星材料,去伪存真,然后采用实地调查与汇总各县调查材料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重新修订整理,对不明了的科目重新分类;定时定点实地抽样调查,收集标本,与汇总材料对照,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更趋完善的调查报告。

三、陇南山野菜资源调查结果

陇南市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山野菜。系统调查了陇南山野菜的名称、属性、分布及主要功效、营养成分、食用部位等

1、山野菜的分布状况

山野菜是林缘野生蔬菜的简称,被列为名优蔬菜中的稀有品种,主要生长在山野荒坡、林缘灌丛、田头地旁、沟溪草地。未被人工栽培或未被广泛栽培的可供人们食用的草本、木本植物的嫩芽、叶、果实、根以及部分真菌、藻类植物的总称。据资源调查陇南市山野菜有藻类、地衣、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除真菌外,分属53科。以蔷薇科、唇形科和菊科较多,现查明的有128个。其中已经人工栽培的有41种,人们经常食用的有20种。在这些山野菜中,食用特征划分,食用根或根茎的15种,幼芽或芽苞的15种,嫩茎叶的72种,食用花的8种,果实的23种。

2、山野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概况

山野菜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绿色蔬菜,倍受人们的喜爱。长期食用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延年益寿和防病治病的功效。山野菜还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生物碱、微量元素、氨基酸及特殊营养成分。如焊菜含有焊菜素、焊菜酰胺;马齿苋含有香豆素、黄酮强心苷、蒽、醌甙;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古素;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霜、薄荷油、樟脑萜、柠檬萜;蕺菜含有甲基正壬酮、月桂油烯、羊脂酸、月桂酸、月桂醛、蕺菜碱;紫苏含有紫苏醇、紫苏醛、薄荷醇、薄荷醛、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荠菜含钙量为各种蔬菜之首,维生素C是大白菜的两倍;马兰含维生素超过柑桔等水果,多种氨基酸含量除蛋氨酸外均超过了芦笋,尼克酸和胡萝卜素是蕃茄的四倍;蒌蒿的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等绝大多数养分高于栽培茼蒿;水芹的维生素是黄瓜的八倍,大白菜的七倍,钙是蕃茄的十九倍,铁是大白菜的三十九倍,蕃茄的二十九倍。有些野菜含有独特的芳香味,如薄荷、鱼腥草、紫苏、霍香、山防风、夏枯草、独行菜等。丁谓的《山居诗集》序中就有霍香“芳香袭人,动或数里”之称;发菜是一种极名贵的野生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铁,均高于猪、牛、羊和蛋类,而且脂肪含量极小;马齿苋经医学证明,常食用不仅可以补充人体营养,而且可降低胆固醇含量。

3、山野菜的药用成分调查

山野菜绝大数为药、菜两用植物,适用山野菜既能达到补充营养,又有保健、美容防老、防治治病之功效。何首乌既是一种药材又是山野菜,有增智、延缓衰老、美容的作用,还有促进人体淋巴母细胞的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抗动脉硬化、抗光毒等作用;夏枯草不仅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能防病治病;荠菜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马齿苋有治病、调节营养的作用;玉竹有防病和润泽美容的功效;款冬则可促进生殖器官发育、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地耳、蒲公英、野菊花、枸杞等能防癌抗癌;玉竹、菊芋、马齿苋可防治糖尿病;苦苣菜、石耳、水芹、荠菜、发菜、野菊花、鼠曲草、野葡萄、野荞等可防治高血压;发菜、石耳可治冠心病;野葡萄、野荞、何首乌还能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白首乌、山核桃、五味子有壮阳治阳萎的功能。还有许多野菜可清热解毒、治感冒、止泻治痢疾,开胃行气、治消化不良等作用。

全市调查出的128种野菜中,按药效可分为解表、止咳平喘、清热解毒、祛暑、镇静、止痛、驱虫、利尿逐水、祛风湿、理气、理血、补益、助消化、固涩、外科用等15类。

四、山野菜产品开发

山野菜因其风味独特、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蔬菜为人们所青睐,长期食用可达到食药兼用的作用,因此产品开发速度很快。现已在全市建厂加工山野菜的基地近二十多个,产品以盐渍和脱水干制品为主。销往国内大中城市和国外十多个国家及地区,成为陇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1、山野菜开发现状

在陇南128种山野菜中,蕨菜、木楠头、核桃花、苦苣菜、灰菜等开采量最大,年产量分别为300万公斤、40万公斤、20万公斤、300万公斤。在武都有“陇南绿源野菜食品厂”、“陇南山林野味加工厂”,在礼县有“山妹子食品开发公司”等许多生产厂家加工成脱水干制品、盐渍水浸品,销往山东、上海、广东等地和出口到日本、韩国、台湾及部分欧洲国家。

文县、康县是薇菜的主产区,年产量约为8万公斤,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市场供不应求。但由于过度开采,近年来的产量严重下降,约为2万公斤左右,急待人工开发研究。蕨菜、木楠头、核桃花、苦苣菜、灰菜等野菜除加工包装销售外,大部分直接装箱以半成品型销往韩国、台湾地区,生产附加值很低。还有部分野菜如蒲公英、薄荷、鱼腥草等虽然其营养成分丰富,但因食用习惯的限制,仅仅是当地人们自采自食,未能形成规模商品,有待开发。

2、山野菜开发思路及建议

山野菜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包括山野资源合理采集、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营销方法、资源再生,新种开发等方面,缺少一项都将制约山野菜产业的正常发展。

(1)、野生资源合理采集

开发野菜产品促进本区经济发展,合理开发野生资源非常重要,过度挖掘将导致野生资源枯竭,使山菜产业成为虎头蛇尾,既破坏生态平衡,又制约经济发展。对于芽用类野菜(如木楠头)应采集整株芽的60%为宜,孢子型野菜(如蕨菜)应采集生长区内70%左右植株以保留20%植株成熟生产孢子,来年可保证足数产量;根用型野菜采集量占生长量的50%,使其依靠分蘖及种子保证足数资源;叶用类野菜及果实类野菜可适度重采。

(2)、加工技术生产设备

根据调查,全市野菜生产厂家约二十多家,多为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生产设备及加技术相对较为落后,开发生产的野菜产品品种花色不多,建议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在设备上敢于投资,技术勇于引进和创新,是我市野菜产业上上水平上档次的前提。要引进真空包装等先进技术,实现流水线生产,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

(3)、营销方法

在完善和改进现有营销途径的基础上,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外国商客来陇南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应用高科技管理机制,建立上联国内外大市场,下连产区农户的野菜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式的服务体系。建立科学营销网络,发挥我市山野菜产品的名、优、特、新优势,走“名牌战略”之路。

(4)、重视新种开发和保护贵重资源

6.海洋捕捞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篇六

中图分类号:s9

1.活动概况

2010年7月我们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委员会赴汕头南澳三下乡服务队调研小组针对南澳渔业严峻的状况,我们深入了解南澳近几年渔业的发展情况和禁渔期的实施力度,亲自走进南澳渔民的生活,进行实地采访和考查,进一步分析南澳人们的海洋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找出南澳岛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探讨出南澳海洋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

我们在调研的同时,一方面通过查阅国内外前沿文献等方法对南澳岛的海洋资源利用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以提高当地渔民的生态保育意识,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我们会通过咨询专家,采纳他们有建设性的建议,在渔民中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尽可能地减少渔民违法、违规的捕捞方式,让保护好海洋资源的知识普及到每个渔民家庭。

2.南澳海洋捕捞概况[1]

南澳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其中主岛南澳岛面积106.14平方公里,海岸线76.77公里,人口7.2万,目前仍以海洋渔业为主要产业。该县拥有海域4,600平方公里,海洋捕捞业发达,为全国水产百强县[1]。渔业向来就是南澳人民的生计之业,全岛大概有一万人口以渔业为业。千百年来当地人民已养成了靠海吃海的“讨海”模式。

但由于近几年海洋生物逐渐地减少,出海的成本比往年高出许多,原本每天扬帆出海,满载而归的热闹景象已成为南澳渔民的回忆。再加上近几年”单拖作业”盛行,加上炸、电、潜捕等违法、违规的捕捞方法,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减少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捕捞业急剧萧条,渔民的生计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导致很多渔民不得不改行换业。

3.调研采访过程

2010年7月19日我们于南澳县后宅镇后江渡口采访了渔民。渔民给我们介绍了南澳捕捞的相关情况。整理归纳如下:

3.1捕捞概况

南澳渔民以捕捞鱿鱼为主,也有捕捞石斑鱼和龙虾。该渔民采用的捕鱼工具为海山制造,渔船吨位在37-38吨之间,渔船编号由渔政局统一编号,到派出所办证。捕捞工具主要有鱼钩钓和单层网。冬天撒网捕各种鱼夏天用钩捕鱿鱼。政府禁止采用炸、电、潜捕等违法、违规的捕捞方法,同时,禁渔期禁止使用三层网,防止鱼苗等被捕。

3.2捕捞工具

调鱿鱼的鱼钩最早采用日本产的,后来采用台湾产的,现在主要从内陆购买。由于鱼钩有荧光,利用鱿鱼的趋光性,无需鱼饵既可捕捞鱿鱼,并可多次使用,有很大的经济有效。荧光在白天也能发挥效果,故白天也能吊到鱿鱼。由于鱼类对反差较大的物体比较敏感, 因此, 在一些渔具的设计中, 往往采用与海水颜色较接近的网线。如拖网一般使用绿色网线, 刺网以及钓具用线一般都使用透明色。在钓具作业中, 通常使用拟饵可以明显提高捕获效果。另外,利用海洋生物的生性行为,利用其游泳的特征、集游等行为特征,布置拖网、围网、地钓具、耙刺等捕捞工具。

3.3收成情况

每次都不一定相同,少则几十公斤,多则上百公斤不等。而从农历一月份到现在七月份,半年左右的时间,每人平均能赚一两万,少的也有七八千,而一条船常雇五六人。今年捕的鱿鱼比前几年好,鱼类的品种基本维持不变。五月到八月份是打捞最好的时段,而七月份最佳,销售情况:主要返乡卖给鱼贩或运到内陆卖给鱼贩,转运至内陆的鱼贩要加收5%的税。

3.4船只的动力情况

船只以柴油作为动力能源,耗油情况主要取决于船只大小。360匹马力的船只7天约用1千多升油。现在政府会补贴油差价,补贴数目依据船只的马力而定,而补贴金主要分给船长及长工,临时工则没有。

3.5船上生活

出海前,要备用食物,食物包括蔬菜,猪肉,水果,米、以及饮用水等生活使用品。分配人员负责炊事工作。而船上的垃圾直接扔进海中,因为没有接到相关管理局的禁止通知。在捕捞方面,一般抛下鱼钩后,一般两小时后起钩,偶尔抛下鱼钩后如果没有收获则换地方

3.6海洋生态情况

随着我国海洋捕捞业渔获量的增长,捕捞能力也显著膨胀,渔船捕捞能力过剩以及有效管理的缺失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我国沿岸及近海主要鱼类种群枯竭。传统经济鱼类在中国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关键物种数量锐减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类的组织结构。据渔民所了解,在近些年来,不可否认一些非法的捕捞行为影响了海洋资源的平衡,但鱼类的品种基本维持不变,具有相对稳定性。此外,最近海洋很少发生赤潮现象。

4.当地捕捞业存在的问题

经采访总结,我们归纳出渔业捕捞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4.1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高,总体素质依然较低。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普及,成人教育广泛开展都有效地提高了人口的文化素质,但从事渔业捕捞的人员总体受教育水平依然较低,特别是高学历人员更少从事渔业捕捞生产,捕捞人员受教育程度多半是高中以下。

4.2年龄日趋老化,传统渔民后继无人。

从年龄结构分布来看,捕捞劳动力整体年龄偏大,而传统渔民的年龄更偏大。呈现出年龄结构老化、传统渔民后继无人的状况。导致这种情况存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渔业生产大部分船只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不高,劳动力价值较低,生产作业环境不如陆地,外来年轻人员不愿意从事捕捞业生产。再加上传统渔民子女不愿意从事如此高投入、高风险、生产环境差的捕捞业生产,传统渔民生产人员越来越少。

4.3外来人员所占比重高,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生产,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非传统渔民即外来人员从事捕捞行业的人数占较高比例。据了解,非传统渔民无证人员约占30%左右,这些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完全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更不用说规避相应的岗位操作风险,往往发生事故的就是这些非传统渔民。

4.4传统渔民参股多,雇工人员参股少。

从调查数据来看,传统渔民参股人数占捕捞传统渔民人数的近一半,而非传统渔民参股人数占捕捞非传统渔民人数的比例小。传统渔民中未参股人员享受不到国家渔业柴油补助政策的好处,再加上受到外来人员的冲击,未参股的传统渔民工资待遇也受到影响,这些使渔业生产管理更加困难。

4.5渔民社会化保障体系有待建立。

据了解,南澳统一的渔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所有传统渔民退休人员无退休金。只能依靠先前的积蓄或者转移行业维生。

4.5海洋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渔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上的限制,生态保护意识弱。捕捞过程中,若没有相关部门的明文规定,渔民往往会因一时的方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对海洋生态不利的行为,甚至,会因一时的冲动,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过度捕捞,或捕捞国家保护的海洋生物。

5.建议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整理出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应对策和建议

5.1加大岗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技术[2]。

要加大培训力度,将岗前培训列入渔民下海的必要前提,以政策法规进行硬性规定。岗前培训内容要实用,既要有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又要有政策法规等内容。可通过集中培训、定向培训、委托代培、上门培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在培训经费上各级政府可根据实际培训的次数进行补贴。同时要规范渔业用工制度,渔政部门要加强渔业安全管理,开展无证上岗船员的查处。切实提高渔民的生产技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此外,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5.2建立渔民社会化保障体系[3]。

建议政府将渔民的社保问题纳入重要的议程,作为为民办实事来抓。建议对进入渔业生产的人员采取与企业的方式一样,为船上渔民按月缴纳社保,并且可以跨省流转,政府再相应补助一些。其次村级公司也为所属传统渔民补助一些,这样才能有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让渔民老有所养,切实解决渔民后顾之忧。

5.3深化渔区村级集体改革[4]。

渔村集体经济发展使渔民得到了实惠,传统渔民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员越来越少,村级集体资产后继无人,现有渔民有要求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想法,有关部门思想上未解放,怕做的不够好,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建议政府引起重视,加强宣传,解放思想,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政策,集中人员和精力,做好股份制改革工作,使渔民放心,社会稳定。

5.4积极争取财政对渔业政策的扶持力度[5]。

中央近几年连续对渔业用油进行了补贴并且力度较大,使生产中的渔民得到实惠。但是对渔业的设备和技术改造项目等给予的补助重点考虑了有一定实力的股东渔民和相应的业主,而从事雇工的人员,或退出的老传统渔民得不到一点实惠,希望政府能对这些人员给予考虑和政策倾斜。

6.致谢

本次关于“南澳海洋捕捞资源情况调研”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团委以及化学与环境学院的大力支持,在调研过程中也得到了南澳政府以及人民的支持,在此对所有支持和协助此次调研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7.参考文献

[1]杨宇峰,林学群.南澳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持续利用[j].海洋科学,1999(03)

[2]孙林,杨德权,肖洪钧,李守巨.海洋渔业捕捞优化模型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渔业经济研究,2010.(1)

[3]仁君,林振山,任晓辉.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捕捞策略和动力预测[j].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XX,(03)

[4]赵志宏,于志新.当前我国海洋捕捞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齐鲁渔业, XX,(07)

7.黑河甘肃段渔业资源调查报告 篇七

关键词:黑河,水质检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资源

黑河源于祁连山, 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 古称“若水”, 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干流全长821公里, 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 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为98%[1]。张掖市是黑河流经的第一座大城市, 黑河是张掖人民的生命线, 张掖人其称为“母亲河”, 承担着张掖市工业和农业灌溉等方面用水。刘阳光等在1981年对河西走廊三大水系的重点水域进行了渔业资源调查, 发现鱼类区系组成简单, 鲤科7种, 鳅科10种[2]。2009年, 张掖市对黑河甘肃段鱼类资源进行了三次调查, 共发现各种鱼类18种[3]。2012年11月, 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成立黑河甘肃段渔业资源调查课题组, 开展黑河甘肃段渔业资源调查, 包括水质检测、浮游生物调查、底栖动物调查、鱼类调查, 旨在对保护黑河甘肃段鱼类生物多样性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一、黑河甘肃段水体理化性质

本次采样共选取四个点, 分别是山丹河、肃南梨园河、甘州区乌江镇以及临泽县板桥镇境内的主要支流。各个采样点 (见图1) 。

按照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89)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标准 (NY 5051-2001) 要求进行水质检测。各个点水物化特性各指标检测结果统计 (见表1) 。

㈠物理特性分析黑河甘肃段河流的冰封期在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 山丹河上游和梨园河上游会提前结冰。11月份未结冰河流平均水温为7.1℃, 各条河流温度相差较大;4月份~10月份平均水温为12.5℃, 分布很不均匀, 变化范围为0℃~19.7℃;p H为8.18, 各个采样点变化不明显;透明度为35.13厘米, 大多数河流水量相对较大, 清澈见底;河床地质大多以砾石为主。

㈡化学特性分析黑河甘肃段各条支流水流湍急, 溶氧丰富, 平均为8.23毫克∕升;化学耗氧量变化不大, 平均为3.38毫克∕升;总磷在乌江镇未检测出, 其他各点均检测出, 平均为0.02毫克∕升;总硬度平均为8.462 (m Eq∕升) , 钙的含量平均为51.60毫克∕升, 镁的含量变化为5.89毫克∕升~7.12毫克∕升, 平均为6.36毫克∕升;氯化物的变化为5.57毫克∕升~14.40毫克∕升, 平均为8.85毫克∕升, 总铁平均为0.143毫克∕升;总碱度和重碳酸盐含量都相对稳定, 分别为178.84毫克∕升, 3.56 (m Eq∕升) , 钠和钾的平均含量为159.7毫克∕升;硫酸盐的范围为48.75毫克∕升~61.86毫克∕升, 平均为55.18毫克∕升;总氮为0.72毫克∕升, 硝酸氮为0.50毫克∕升, 氨氮的范围为0.058毫克∕升~0.144毫克∕升, 平均为0.098毫克∕升, 亚硝酸盐氮0.014毫克∕升。

㈢水质重金属分析与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89)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标准 (NY 5051-2001) 比较, 黑河甘肃段水质没有异色、异味、异臭, 水面没有明显的油膜或浮沫;溶解氧含量平均值在8.23毫克∕升, 大于水产养殖溶解氧需要量 (3毫克/升) ;主要的离子和营养盐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 其中重金属铜、锌、铅、镉含量及相应标准值含量 (见表2) 。

由此看来, 黑河甘肃段水质良好, 溶解氧含量相对较高, 营养元素含量一般, 重金属含量未超标, 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适合水产养殖, 具有利用价值。

二、黑河甘肃段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分布状况

浮游生物是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开口或者长期的饵料, 了解清楚它对研究鱼的食性和水体鱼产力有重要意义。对于一些土著鱼类, 浮游生物对其仔鱼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 尤其是浮游生物比较少的河流、水库、湖泊, 其数量和种类对这些鱼类能否存活下来起决定性作用。本次调查采用混合样分析。

㈠浮游植物

1. 浮游植物调查结果统计。黑河甘肃段浮游植物种类、分布情况汇总 (见表3) , 其数量和生物量 (见表4) 。

注:“+”表示有分布, “++”表示分布较多, “+++”表示分布很多。

2. 浮游植物调查结果分析。经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28种属, 其中硅藻门是优势种, 其分布比较广的种类有舟行藻属、羽纹藻属、尖针杆藻;绿藻门有水绵属、椭圆小球藻;甲藻门的有飞燕角藻。数量占优势的是硅藻和绿藻, 分别占到总数量的50.09%和29.79%;生物量占优势的是硅藻和甲藻, 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9.61%和36.34%。与刘阳光在1981年2月和9月调查黑河祁家店水库浮游植物 (3650万个/升) 相比, 黑河甘肃段河流平均密度为13.375万个/升, 相差很大;黑河祁家店水库生物量为6.4毫克/升, 黑河甘肃段河流平均生物量为0.5174毫克/升, 相差很大;可见黑河甘肃段各条河流属贫营养型水体。

㈡浮游动物

1.浮游动物调查结果统计。黑河甘肃段浮游动物种类、分布情况汇总 (见表5) , 其数量和生物量 (见表6) 。

2.浮游动物调查结果分析。经调查可知, 黑河甘肃段浮游动物数量相对占优势的种类是原生动物和轮虫, 占总数量的91.56%;生物量占优势的种类是枝角类, 占总生物量的93.88%。黑河甘肃段各条河流浮游动物数量为71个∕升, 生物量为0.2237克∕升, 与刘阳光在1981年3月和9月调查黑河祁家店水库浮游动物数量212个∕升, 生物量为2.36毫克∕升相比, 河流浮游动物数量约占水库浮游动物数量的1/3, 河流浮游动物生物量约占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的1/10。可见黑河甘肃段各河流中的浮游动物数量和生物量都很贫乏。

㈢底栖动物

1.底栖动物调查结果统计。黑河甘肃段底栖动物种类、分布情况汇总 (见表7) , 其数量和生物量 (见表8) 。

注:“+”表示有分布, “++”表示分布较多, “+++”表示分布很多。

2.底栖动物调查结果分析。经调查, 黑河甘肃底栖动物的种类很单一, 但是数量相对比较丰富。其中寡毛类在数量方面占优势, 所占比例为77.38%;在生物量方面, 水生昆虫占优势, 所占比例为68.46%。通过解剖观察, 在冬季大多数土著鱼类以浮游底栖生物为食, 肠道内还有未消化的底栖动物残体。黑河甘肃段底栖动物密度为1008个∕平方米, 生物量为5.58克∕平方米, 与刘阳光1981年在祁家店水库底栖动物密度为1951个∕平方米, 生物量为5.57克∕平方米相比, 数量相差比较大, 生物量基本一样。可见, 黑河甘肃段河流中底栖生物比较丰富, 为各种鱼类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优良饵料。

三、鱼类资源调查结果

㈠调查方法通过走访农户, 收购、捕捞等方式, 调查、收集当地土著鱼类[5]。对不能够确定的品种, 收集5尾~10尾标本, 用75%酒精固定, 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编号、采集时间、采集地点、渔具等) , 带回实验室进一步确定其种类。

㈡调查结果黑河甘肃段鱼类资源调查名录 (见表9) 。

㈢调查结果分析这次调查出鱼类2科15种, 其中鲤科鱼类8种, 分别是鲤鱼、南方马口鱼、鲫鱼、草鱼、祁连山裸鲤、棒花鱼、麦穗鱼、鯵条;鳅科鱼类有7种, 分别是泥鳅、大鳞副泥鳅、5种高原鳅, 高原鳅占总种数的31.25%。

刘阳光《甘肃渔业资源与区划》中记载, 甘肃内流河中的鲤科鱼类品种有南方马口鱼、草鱼、鯵条、长春鳊、团头鲂、麦穗鱼、棒花鱼、鲤鱼、鲫鱼、镜鲤、红鲤、山西鱥、祁连山裸鲤, 鳅科品种有叶尔羌条鳅、空吉斯条鳅、粗体条鳅、尖体条鳅、朱唇条鳅、武威条鳅、艾不孜河条鳅、西藏条鳅、泥鳅、大鳞泥鳅。总共2科23种, 其中鲤科13种, 鳅科10种[2]。

《甘肃省脊椎动物志》鱼类部分中记载, 甘肃内流河中的鳅科品种有泥鳅、大鳞副泥鳅、石羊河高原鳅、短尾高原鳅、武威条鳅、重繐唇高原鳅、梭形高原鳅、酒泉高原鳅、新疆高原鳅、大鳍鼓鳔鳅, 总共10种[6]。

通过与刘阳光的《甘肃渔业资源与区划》比较, 鲤科鱼类少5种, 分别是长春鳊、团头鲂、锦鲤、红鲤、山西鱥。此次调查到鳅科鱼类有7种, 比刘阳光的《甘肃渔业资源与区划》记载的鳅科少3种, 比《甘肃省脊椎动物志》中记载的鳅科鱼类也少3种。张掖市对黑河甘肃段进行了3次调查, 共发现鱼类18种, 比刘阳光的《甘肃渔业资源与区划》记载的少5种。可见, 黑河甘肃段渔业资源不断减少, 有的种类可能已经灭绝, 对其保护迫在眉睫, 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对其加强保护。

四、讨论与分析

㈠水质与鱼类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 黑河甘肃段水质p H大概在8.1~8.3之间, 平均为8.18, 呈弱碱性水, 弱碱性水质对鱼体的皮肤有一定的润滑和清洗作用, 不仅能提高鱼类的食欲, 还有预防疾病的效果, 尤其对生活在其中的土著鱼类预防疾病的作用;四个采样点的溶解氧在7.5毫克/升~8.9毫克/升, 平均为8.23毫克/升, 由于其水中浮游植物及底栖植物存在差异, 光合作用后才导致水中溶解氧的不同, 另外各条河流的宽度不一样, 水体与空气接触面不同导致溶氧差异, 因为是流水, 一般不会出现鱼类缺氧的情况;水温各个采样点差异较大, 在2.6℃~10.7℃之间, 水温也是影响鱼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仅影响其分布, 而且影响其摄食, 进而影响其生长, 在低温的水区, 多数鱼类为高原鳅, 由于地理长期的隔离, 这些高原鳅已经适应了该地域水体的温度。

氮和磷是所有藻类都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 也是浮游生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 对水体生物的生长十分重要。同时, 氮磷可以作为评价河流水环境自身污染的重要指标, 氮磷营养盐与其水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黑河属于天然水体, 总磷平均含量为0.02毫克/升, 乌江镇未检出含量, 其缺磷现象一般比缺氮现象更严重、更普遍, 天然水体磷的含量仅在0.002~0.05毫克/升。因此, 对于生活在黑河甘肃段的鱼类来说, 磷具有更大的重要性。

铁的浓度范围在0.1毫克/升~0.5毫克/升对硅藻有利, 黑河甘肃段河流平均总铁含量为0.143毫克/升, 在其范围之内, 浮游植物调查结果表明, 优势种类为硅藻, 但是铁含量最适浓度为多少对硅藻生长最有利, 还需要专门研究。

采样点水体的平均矿化度为17.6毫克/升, 总碱度平均为3.56毫克当量∕升, 总硬度平均为8.462毫克当量∕升, 按照阿列金分类法该水体属于硫酸盐钠组Ⅱ水 (SNaⅡ) , 属于硬水, 适宜一些土著鱼类生活, 对经济鱼类鲤鱼和鲫鱼的生长有益。

㈡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与鱼类的关系浮游植物种类主要有蓝藻、硅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裸藻和绿藻等。浮游植物是鲢鱼的天然饵料, 作为天然饵料, 一般隐藻、甲藻、硅藻的营养价值比较高, 其次是绿藻、裸藻、金藻、黄藻等。浮游植物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 它们是水体的原初生产者, 不但要为鱼类直接和间接提供天然活饵料, 而且还是水体溶氧的主要制造者 (占溶氧来源的80%~90%) 。但有些藻类, 使水质具有毒性, 并制约其他藻类生长、繁殖, 同时产氧力差。浮游植物在不同季节形成不同的优势种群。一般春秋两季适合隐藻、硅藻、金藻、黄藻生长, 其中隐藻在其他季节也能生长。而以隐藻和硅藻优势为多, 水呈茶褐色或绿褐色, 鱼类生长快;而夏季适合蓝藻、绿藻和裸藻生长, 它们往往各自形成优势, 水呈蓝绿色或深绿色, 鱼类生长减慢。浮游植物不但有季节性变化, 而且还受光照、风力和水的运动影响而有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

浮游动物由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组成。它的大小依次分别为小于0.2毫米、0.2毫米~0.6毫米、0.3毫米~3毫米和0.5毫米~5毫米。浮游动物同浮游植物一样都是鱼类不可缺少的天然活饵料, 其中鳙鱼终生都虑食浮游动物。轮虫类和原生动物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和团头鲂等多种鱼类的鱼苗天然开口活饵料。研究表明, 保障鲢鱼苗良好生长的轮虫最低生物量为3毫克/升, 最适为20毫克/升~30毫克/升, 鲤鱼苗最适为50~100毫克/升。枝角类和桡足类大型浮游动物还是青鱼、草鱼、鲤鱼、鲫鱼和团头鲂等多种摄食性鱼类小规格鱼种 (2厘米~5厘米) 喜食的天然活饵料。

底栖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等。这次调查到的底栖动物只有水生昆虫和寡毛类, 可见, 黑河甘肃段水体中底栖动物很贫乏。

黑河甘肃段未发现滤食性鱼类, 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与浮游生物的数量及生物量有关, 因为含量很低, 不能满足其生长要求, 故在各个支流中不能生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水体很浅, 滤食性鱼类无法越冬。

通过解剖观察, 甘肃黑河段发现的鱼类食性基本为杂食性, 食物结构组成简单, 而且随着季节的不同食物的组成不同, 各种鱼类食物的选择性很低, 大多数是该水体中生长的比较优势的底栖植物和生活着的底栖动物。高原鳅在11月初还在摄食, 食物充塞度为3级;鲤鱼和鲫鱼已经停止摄食, 食物的充塞度大多为2级;祁连山裸鲤也在摄食, 食物充塞度为3级, 食物组成70%为底栖植物, 30%为底栖动物。浮游生物是底栖动物的优良饵料, 底栖动物又是鱼类生长阶段的优良饵料, 所以浮游生物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浮游生物几乎是所有鱼类仔鱼良好的开口饵料, 虽然黑河甘肃段水体中浮游生物数量很少, 生物量很低, 但是对生活在其中的仔鱼发挥了重要作用。

㈢鱼类资源情况这次调查的鱼类品种共有2科15种, 其资源量较大种类有鲤鱼、鲫鱼、高原鳅、祁连山裸鲤。其中高原鳅分布最广, 在各个调查点均有其分布;鲤鱼、鲫鱼、祁连山裸鲤在黑河乌江镇段分布较多, 其原因是黑河乌江段水温较其他采样点水温高, 底栖动植物比较丰富所致。从经济价值来看, 无经济价值的高原鳅基本是小型鱼类, 其生长速度极慢, 最大个体也不超过80克;有经济价值的鲤鱼和鲫鱼的年龄组成也极不均匀, 捕获最大个体为3龄, 而且2龄以下比例占总数的82%;祁连山裸鲤4龄以上的个体很少, 约占其总数5%, 1龄以下的占29.52%。

通过比较, 我们知道黑河流域中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有3种, 即祁连山裸鲤、鲫鱼、鲤鱼。这次调查采集的祁连山裸鲤数量相对丰富, 但其年龄分布不均匀, 小规格的占比重很大, 1龄~3龄鱼的比例占到该种渔获物的65.48%, 从其年龄组成结构来看, 黑河甘肃段鱼类资源正在遭受着破坏, 大龄鱼类人为捕捞很严重, 有些鱼类由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正在走向濒危状态。

据了解, 尽管黑河甘肃段每年进行人工增殖放流, 但是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 人为乱捕现象很严重, 尤其在10月~12月之间, 捕捞更为严重。有些鳅科鱼类虽然个体长不大, 没什么经济价值, 但是对保护鱼类物种的多样性很重要。

五、保护黑河甘肃段渔业资源的一些建议

㈠强化渔政监督管理工作, 认真落实黑河流域全面禁渔措施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要切实承担起责任, 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 加大对电、炸、毒鱼等破坏土著渔业资源违法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 有力打击酷渔盗鱼案件, 加强禁渔期和禁捕水域的管理, 严格捕捞网具规格。同时, 加大黑河禁渔工作的宣传力度, 对辖区黑河甘肃段进行陆地巡查, 并在沿岸的乡镇村庄张贴《渔业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并向渔民发放《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等宣传材料。通过开展这些活动, 使广大群众对渔业法律法规的认识能够加深, 使他们能够自觉守法, 对保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㈡应当加大资金和科研投入, 对特有品种进行切实有效地保护祁连山裸鲤是甘肃省重点保护的鱼类之一, 也是该省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之一, 应当对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保护工作, 使其能够有主要产卵场和栖息地的原生态环境、并且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不受影响。祁连山裸鲤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开发潜力大。目前, 对其研究还比较浅, 科技投入不足, 希望能有更多的单位研究它, 争取把它开发成为一种商品鱼类, 希望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㈢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力度, 切实缓解电站对土著鱼类资源锐减造成的影响通过人工增殖放流, 可以使无法通过回游产卵的鱼类能够存活下来, 对保护鱼类物种的多样性有很重要的意义。黑河甘肃段上游的电站已经给当地土著鱼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迫使有些鱼类已经灭绝, 有些鱼类的种群格局遭受了很严重的破坏, 所以我们应当培养更多专业的技术人员, 通过人为干预使其能够存活下来, 甚至使土著鱼类能够人工繁殖和养殖, 可以对其保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㈣人为协调好农业灌溉用水和渔业用水甘肃是中国水资源很缺乏的省份之一, 张掖市又是甘肃很干旱的地区之一, 所以黑河的水资源显得尤为珍贵, 对其使用应当科学、有序、合理、环保、防止干道河水全部引入灌溉渠道, 既要保证农业灌溉用水, 也要保证土著鱼类有生存的环境, 达到农渔共同发展, 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郭良才, 王伏村, 吴芳蓉, 等.河西走廊3大内陆河近51年出山径流分布特征[J].干旱区研究, 2009, ⑸.

[2]刘阳光.甘肃渔业资源与规划[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

[3]甘州.黑河流域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探讨[N].中国渔业报, 2012-5-21.

[4]赵文.水生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5]李勤慎, 康鹏天, 秦勇, 等.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及利用调查报告[J].甘肃农业, 2012, ⑴.

上一篇:资助政策报道暨征文活动方案下一篇:学生会秘书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