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叙事

2024-09-20

人教版教学叙事(共9篇)

1.人教版教学叙事 篇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根据文章中心选取写作材料。

2.根据文章中心安排材料的详略。

3.详写内容要细致刻画,略写内容进行概括式描述。

学习重、难点:

1.详写内容要细致刻画;

2.略写内容进行概括式描述。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课堂学习:

一、合作交流,探讨写法(15分钟)

(一)回忆下面几篇文章,想一想作者详写的都是什么事情?为什么详写?完成下表:

篇  目 详写内容 详写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

背 影

老 王

信 客

(二)结合课本中的“写作导引”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1.我们可以根据中心确定材料的主次,主要的材料应该___________,次要的材料应该___________。

2.预习导学第一小题的四篇课文中详写的内容和中心的关系是由与中心的___________决定的,与中心关系紧密的要___________,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必须交代的要___________ ,与中心无关的东西___________。

3.详写主要内容,要做到___________。

4.略写次要内容,可以___________。

二、运用写法,小试牛刀(25分钟)

运用刚才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个最熟悉的一个人(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想写出她(他)的什么品质,准备选择哪些事件来写?

2、分析所选的事件中哪个更能突出你所要表达的内容,这要详细叙述,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但是不可缺少的可以略写。

3、根据文章的中心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评找出自己的作文是否根据中心对材料进行详略安排。

2、通过互评找出同伴的作文是否根据中心对材料进行详略安排。

学习重、难点:

通过修改,明确在文章中根据中心安排详略的重要性,并结合文章中心安排好材料的详略。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学习过程:

一、回忆旧知,巩固写法

二、运用写法,自我修改

1、自己阅读作文,看看选了哪些事写了什么,是否根据中心安排了材料的详略。

2、班内展示自己的文章,说说通过写哪些事表达了什么,详写的内容和略写的内容分别是哪些。

三、小组合作,内化写法

1、小组内展示片段,彼此修改:是否根据文章的中心安排了材料的详略。

2、班内展示同伴的作文,并说出修改的地方及修改原因。

3、师生共同评价展示的文章,明确材料的详略安排的要求。

四、运用写法,妙笔成文

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课后继续修改作文,写成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力争做到根据中心确定主次,根据主次安排详略,详写内容细致刻画,略写内容进行概括式描述。

王新萍

[叙事详略得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2.人教版教学叙事 篇二

1. 借助拼音读准“刘、菊”等10 个生字, 特别是“残、橙、斜”的读音。

2. 正确书写6 个字, 重点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

3. 借助画图和想象等方法了解古诗的意思。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出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5. 喜欢背诵古诗, 并积累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

借助画图和想象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读课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 时光老人的脚步总是不断前行。春夏秋冬来了又去。有人说, 春天是绿色的, 因为春天啊, 那嫩绿的小草、树叶, 那么让人心旷神怡。有人说, 冬天是白色的, 因为雪花给天地间的万物都穿上了洁白的衣裳。如今, 秋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能不能说说,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生说)

唐朝文人的眼中, 秋天又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山行》, 共同感受诗人笔下秋天的美丽。

2.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题目。老师再提高一点要求:如果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就更好了。告诉你一个小技巧:可以把后面的这个“行”字, 读得绵长一点, 就更有诗的意味了。自己试试, 一起读。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知道?谁了解他?

二、初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

1.现在, 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先自己读一遍,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相机讲“斜”的读音)

3.现在, 老师想要提高一点要求, 你有信心做到吗?有人说, 一首诗就是一首美妙的乐曲, 每首乐曲都有动人的节奏, 那你能读出诗的节奏来吗?先看这句话“远上寒山石径斜”, 这句话应该在哪儿停顿, 就能读出诗的节奏来?还应该在哪儿停顿?照这个样子, 自己读读试试! (真了不起, 同学们读得像音乐一样动听!太好了!)

4.那第2 句, 谁会读?谁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5.第3 句,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然后两人一起读一读。一会儿我请同桌起来展示, 老师来给你们当指挥。

6.最后一句, 大家一起读!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情画意

1.有人说,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妙的画。 (音乐响)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读到这两句诗,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 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 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诗中有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为这首意蕴无穷的诗配一幅意趣无尽的画, 有信心完成吗?

3. 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两行。想一想, 我们要在这幅画上先画点什么?好好读, 读明白诗的意思才知道画什么。 (寒山。)

什么是“寒山”? (什么是高山?什么是青山?)

谁来帮老师把它贴到黑板上?还要添上什么? (石径。)

什么是“石径”?这条石头小路是什么样的?看看诗里面怎么说的?“斜”在现代汉语中, 就是“倾斜”的意思。比如, 这只笔, 这样拿是直的, 这样就是斜的。但在这首诗中, “斜”字的意思是——— (弯弯曲曲) , 那这条石头小路就是弯弯曲曲的。谁来帮老师贴上小路?现在谁来说一说这幅画的内容? (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 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远远地向山顶延伸。) 同学们, 深秋时节, 这深深的大山, 还有这冰冷的石头小路, 会给人什么感觉啊?第一行诗中哪个字, 最能表达这种感觉?就让我们把这种深深的寒意带到朗读中去。

还应该画什么? (白云。)

好。老师把白云贴上。还有什么? (人家。)

这个“人家”应该贴在哪儿呢?好好读读这句诗, 读懂了, 才能贴得对, 看看谁能读明白。

你为什么贴在这儿啊?白云生处有人家, 从字面上看, 是说在白云产生的地方有人家居住。也可以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有人家居住。

同学们, 想象一下, 作者赶了一天的路, 十分疲劳。此时, 夕阳西下, 暮色降临。劳累中的诗人, 忽然看到山上的小屋, 看到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 还有纸窗里透出的暖暖的灯火, 诗人心里又会感到怎样啊? (温暖。) 那就读出这种温暖的感觉吧!

(前两行小结) 老师描述诗意, 同学们读古诗, 男生读第一行, 女生读第二行, 看老师的手势, 好吗?

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 有一条石头小路, 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男生读———

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 有人家居住。女生读———

这深秋的大山, 给人深深的寒意。男生读———

这云深处的人家, 又温暖着路人的心房。女生读———

自己读一读这一行, 看看是什么意思?有不懂的字吗?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因为作者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树林了, 所以停下了车子。那枫林中究竟有怎样的美景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二月的花呀, 是春天的花!春天的鲜花是怎样的?你能形容一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说: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这春天的花呀, 姹紫嫣红, 满目缤纷。但这一切, 在作者的眼中, 都比不上这秋天的枫叶。想不想欣赏一下,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幅美妙的图画?谁来帮老师贴上去?正是这样的美景, 让作者流连忘返。 (贴作者) 在作者的心中, 最美的景色莫过于秋天, 最美的色彩莫如这经霜的枫叶!齐读, 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

四、总结朗读, 共同充实图画

1.诗中有画意, 诗人短短的28 个字, 却让我们读成了这样一幅意蕴悠长的画。请大家凝望着这幅图, 体会着诗人的情感, 深情地吟出这首诗。自己先试试。谁想来当小诗人?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2. 枫叶流丹, 层林尽染, 这夕阳下的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还有这一片片火红的枫叶, 尽显秋的韵致。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 在山中慢慢行走。且行且歌, 唱出这首秋的颂歌。一边诵读这首诗, 一边走上前来, 将你手中的枫叶贴到这幅图上, 我们共同完成这样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胜景。

3.“巴西”教学解读(人教版) 篇三

知识与技能: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属于“新大陆”上国家之一,人口组成与其它“新大陆”国家有共同性——“民族的大熔炉”,各色人种俱全。教材除描述性语言外,一个“家庭”的案例是了解巴西种族特点的材料。通过实例认识种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济发展需要一定条件,巴西依靠自身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成为全世界的典范。时间线索图体现了巴西“单一经济”的发展历程;地图中纬度信息隐含着热量、气温等条件,图形中有海拔、矿产资源的信息,可以对应上升至农业生产条件、工业资源与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前后对比形成“发展中”巴西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巴西是现今地球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在热带雨林开发方面是其它国家各地区环境保护的前车之鉴。

二、教材分析

1.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巴西人口组成的特征——多样混杂,是“新大陆”的共性。巴西土著居民是黄种人。1500年殖民后,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纷沓而至,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余人。然而巴西印第安人却死于屠杀和疾病,至1922年仅存26万,而后略有回升。现在巴西人口组成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由于这种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不同种族、多种肤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一个小朋友“卞卡”家庭成员的人种组成恰似“联合国”,是千千万万巴西家庭人种组成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2.发展中的工农业

殖民者在巴西发现红木后,大量砍伐运回欧洲。此时砍伐巴西红木成为当地主要生产活动,也被称为“巴西红木时代”。“红木(Brazil)”一词慢慢成为这个国家的名称“巴西”。在随后的两个世纪,砍伐了大约5 000万株,导致巴西红木数量剧减。至18世纪时这种经济活动终于崩溃。目前红木在巴西大部分地区绝迹,成为濒危物种。

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将甘蔗引种、非洲黑人劳动力贩运到巴西后,巴西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甘蔗产区和欧洲主要的蔗糖供应地,也是当地传统甘蔗酿酒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巴西开始实施甘蔗酒精生产计划,甘蔗主产区的2/3被用于生产酒精,目前甘蔗及其副产品是位居石油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来源,并用于生产塑料等;蔗渣大量用于还田和造纸等方面。17世纪巴西首次发现并找到含有金刚石的砂砾层后,掀起了百年的“采金热”。欧鲁普雷图因有黑金矿被命名为黑金城,仅在其后的50年间靠采金富裕的当地人不惜用成吨的黄金装饰教堂,创造了体现殖民时期巴洛克艺术南美教堂的巅峰,也因此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仅在18世纪的100年中,黑金城就产出200万克拉金刚石、1 200吨黄金,有些年份黑金城黄金产量达到世界总产量的40%。淘金高潮时黑金城人口多达11万,而当时美国纽约才只有5万人。咖啡在巴西18、19世纪之交得到大发展,1810年起咖啡庄园连片兴起,19世纪50~80年代成为咖啡盛世,那时约有40亿棵咖啡树,前后共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一直左右国际咖啡市场的价格。20世纪初,巴西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从而赢得“咖啡王国”的美称,成为咖啡世界的“巨人”和“君主”。在较长时期内,咖啡占巴西出口总收入的2/3。巴西是天然橡胶的故乡,种植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得到大发展。19世纪末巴西曾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二战后汽车、飞机对天然橡胶需求增大,巴西天然橡胶重新出现振兴的局面。

巴西曾一直是“单一经济”,依赖某一种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19世纪末巴西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靠国外资本和技术成就了“巴西奇迹”,建成比较完整的工农业体系,在世界所有国家中均占一席之地。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行列,咖啡、甘蔗、柑橘等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都居世界首位或前列,优先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如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占统治地位。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孙河流域靠近赤道,丰富的降水量使森林生长得特别茂盛。这块丛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有700万平方千米,它从安第斯山脉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大半位于巴西。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利,巴西的亚马孙雨林正在遭受惊人速度的破坏,平均每8秒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森林覆盖率已从原来的80%减少到58%。最严重的1995年一次性毁林近3万平方千米,到目前被毁森林总面积已近60万平方千米,并导致水土流失、暴雨、旱灾、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已引起巴西以及国际环保组织的密切关注,专家们说,这种情况对物种保护和全球气候的平衡有可能构成威胁。

三、图表利用与活动建议

1.“巴西文化的多元性”(P83活动)

巴西的白人最初来自欧洲,也带来了欧洲宗教及节日。狂欢节原是基督教的节日,巴西的狂欢节可能融入了非洲黑人对本土文化的崇拜,也可能已经是非洲和伊比利亚两种文化的混合体。狂欢节现在成为盛况空前的非宗教全民联欢活动。桑巴最早起源于非洲土著带有宗教仪式性的舞蹈,也有说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通过被贩卖到巴西的黑人奴隶带到巴西,再与流传至当地的其它文化混合,渐渐演变成今日的桑巴。20世纪初,巴伊亚州的妇女们将这种舞蹈带到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从此桑巴从沿海流向内地,从贫民窟流向上层社会,从黑人、混血传播到白人中间。同时,一直以西班牙六弦吉他和尤克里里四弦琴为主伴奏的乐器,逐渐被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中的铜鼓、大锣、钹等打击乐器所取代。桑巴现已被公认为巴西和巴西狂欢节的象征,是最大众化的巴西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巴西足球是从欧洲传入的。人种的通婚为巴西人造就了足球运动先天的身体和运动优势,融入各种技能甚至舞蹈动作的全民性运动将足球技巧发挥到极致。可见,多民族的融合交流,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尤其是包容性更大的现代社会,使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2.“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P85图9.20)、 “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P86活动)

农业需要依赖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气候、水文、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的特征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工业生产需要原料,矿产资源分布、农业生产空间特征,直接影响着工业的地域性。

低平地势、深厚土层、肥沃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亚马孙河流域具有水热优势,且河流谷地、赤道低气压带风速不大等条件,共同造就了亚马孙平原的天然橡胶集中种植区。巴西热量丰富,东南沿海地势较低平,季节性降水适宜,成为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及粮食主要种植区,如棉花成就了东南沿海城市的纺织工业和商品工业;东南沿海中部的铁、锰、石油等矿产,奠定和支撑了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工业三角”的钢铁、汽车、造船、化学等产业部门。

3.“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P87图9.25)、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P88图9.26)、“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P89活动)

亚马孙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这里蕴藏8亿立方米的木材,经济价值超过7 000亿美元,占全世界木材总蕴藏量的45%。生物物种占全世界总数的1/5,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一半,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8%,河里有2 000多种淡水鱼,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亚马孙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森林还具有改善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

大量移民涌入亚马孙地区,造成农业耕地紧缺,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如天然橡胶,为了满足更多人的粮食需求,为了生产更多的乳畜产品,亚马孙外围地区毁林造田现象十分普遍。另外,无序采矿、修路、建房等毁林占地的现象以及人为或自然因素引发的大火也使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4.人教版教学叙事 篇四

执笔人:张丽娟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识记“葡萄沟碉堡”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具学具: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2质疑:你都想知道关于葡萄沟的哪些信息呢?

预设:葡萄沟在哪里?(出示幻灯片,找一找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ィㄒ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

2、通读课文,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3、检查朗读情况。游戏识字。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学习第一段

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葡萄沟出产水果有哪些?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四、多元对话,合探解疑

(一)学习第二段同桌交流汇报。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

(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用图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

(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

(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知道就让他们介绍,不知道教师就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有意指黑板的画面,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

(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

(3)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通过表演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版书热情好客)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6、感情朗读:

过渡:如此优美的语言,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先听老师读,大家闭目想象画面。

(2)带着自己的想象朗读这段话。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读)

(4)引导学生评价,以评促读。

(二)、学习第三段

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幻灯片,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9、观察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色鲜味甜)

五、审视文本,放胆质疑

1、 回顾课文,自主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

预设:第四段(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夸夸自己的家乡,收集家乡的资料。

板书:

10.葡萄沟

出产水果品种多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干色鲜味甜

老乡热情好客真是个好地方

5.人教版教学叙事 篇五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全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只有个别同学思想上不够积极。全班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反应快,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几个学生基础比较差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难点: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试商方法,及商的定位。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四、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6.人教版教学叙事 篇六

一、“分散性”是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一大亮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分散性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某些重点知识的不同内容分散到教材的不同章节。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在原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安排在同一节里,在课标教材中则分散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不同的章节中。

二是有些知识在教材中未见其面,先闻其声,即有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在还没有系统学习之前,在前面的相关内容中就已经出现。如细胞分化的概念是《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六章“细胞的分化”一节中的核心内容,但是在这之前的其它章节中就已经多次提到。

三是连接相关知识的生物材料在教材中重复出现,但所起作用明显不同。例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就曾多次出现。在“细胞膜的成分”中是为了“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在“细胞核”中是为了说明“细胞无细胞核”的特例,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是为了体现“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四是许多知识分散到“技能训练”、“联系生活”、“思考与讨论”等不同的栏目中。通过这些栏目,将相关知识相连、拓展、归纳、总结,将具有分散性的知识串联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分散性”是系统论指导教材编写的直接体现

在进行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课标教材和原教材相比,不能形成知识结构体系,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这些教师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领会编写者的意图,特别是没有深刻领会课标教材是如何处理“分散性”和“系统性”的关系。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在编写中较好地运用了“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材的编写。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有规律地结合形成的整体。课标教材淡化了陈述性的知识结构,实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程序性知识结构;它不仅把学科知识看成是一个系统,同时把“教材”本身也看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课标教材中的每一个模块、章、节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仅分别承担相应的知识载体,还要通过“分散性”将相关的知识联系在一起,通过积累效应,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课标教材作为一个系统,同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有利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只有“分散性”才能很好的实现系统的开放性这一特点。教材的“分散性’’特点是“系统论”指导教材编写的直接体现。

三、“分散性”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

1.“分散性”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生物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原教材注重了生物学科知识的系统构建,有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而不利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课标教材通过“分散性”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共同达成。例如有关“基因”的知识包括“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这些内容在原教材中主要集中在“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一段中,原教材所占篇幅少,内容简洁,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很难实现方法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而在课标教材中则分散在“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本质”等章节中,而且在这些章节中设置了较多的与能力、方法培养有关的栏目。在以上知识的教学中,通过“假说与演绎”、“类比推理”、“模型构建”、“模拟实验”的运用,有利于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的教育与能力的培养。

2. 分散性”符合生物新课程理念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课程理念。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分散在前面的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新课程所倡导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通过教材的“分散性”特点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要求。“分散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散性”将知识分散到教材的不同栏目中,又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3.“分散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学生对未知的探究都是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的,课标教材正是按照这种认知规律来进行编写的。例如在《遗传和进化》模块中,有关“基因”的内容是依据遗传学发展史进行编写的,这种编写方式把“基因”的相关知识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这样的编写体例分散了难点内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高中学生仍然处在个体发育阶段,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高中生物学涉及到很多微观、抽象的知识,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基因、稳态、生物进化等,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而教材的“分散性”主要体现在这些核心知识上,这些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分散性教学中,相关知识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在层层递进中重复出现;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反复刺激,建立联系,加深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分散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分散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体会其中蕴涵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知识铺垫要适度

在分散性教学中,对于知识铺垫的内容,教师不宜作过多的讲解,应点到为止,只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粗浅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否则会本末倒置,冲淡本节教学的重点。例如在“细胞的多样性”的教学中,关于细胞多样性的原因,教师只要提到是由于细胞分化导致的即可,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

2. 材料利用要恰当

同一材料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优选,所选择的材料应起到有利于理解新知和突破难点的作用。例如,果蝇是研究遗传和变异的良好实验材料,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在《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中使用较多。在讲授“伴性遗传”中使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区别”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而在“染色体组”的教学中使用则可以起到突破“染色体组”的概念这一教学难点的作用。

3. 栏目选择要慎重

教材安排的栏目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栏目起到巩固拓展本节所学知识的作用,有的是为了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有的是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教师在教学时对栏目的选择要慎重,不要轻易舍弃,而是要将这些栏目放在是否有利于以后的相关知识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来考虑取舍。

4. 归纳总结要及时

当相关知识学习完成后,要及时地进行归纳和总结,便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完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后,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细胞膜”甚至“生物膜系统”的专题复习,以便于形成“细胞膜”或“生物膜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7.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三疑 篇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问: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贾府是个怎样的大家庭?

与教材配套使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答案是: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林黛玉来到贾府,与众人见面。透过她的眼睛,我们看到,贾府是一个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的豪门旺族,是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礼节繁复,等级森严,仆从如云,吃穿用度豪奢。

这个答案是否准确姑且不论,其中的“豪门旺族”写法正确吗?“豪门”指有钱有势的家庭,无疑是没有问题的。如鲁迅《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而“旺族”在汉语中却无一用例,肯定是行不通的。笔者以为:这里的“旺族”应改为“大族”或“望族”。

“大族”指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如《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新唐书·李密传》:“永安大族周法明举江黄地附之。”“望族”指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如秦观《王俭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江左以来,公卿将相出其门者十七八。”茅盾《一个女性》:“但巧而又不巧的是琼华出身于本镇的望族,命注定了该受周围五十里内的青年男子的崇拜。”再看贾府,它有钱有势,人口众多,很有名望,正可谓“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是“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这也确是众所周知的。若说贾府是“豪门大族”或“豪门望族”,则显然是恰当不过的。

二、“直栏横槛”译文准确吗?

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翻译为“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郭还要多”。试问:“直栏横槛”可译为“直的栏杆,横的门槛”吗?笔者以为,这样的译文并不准确。

“直栏横槛”是个并列短语,“直”与“横”相对,将“槛”译为“门槛”也能与“栏”(栏杆)相对,这似乎符合短语的结构,也符合宫殿的实际,但查检工具书却无法找到相应的理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释“槛”为多音多义词,除了有读jiàn的音与义,还有读kǎn的音和“门槛”的义。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释“槛”为单音多义词,只有读jiàn的音和几个义项。其中有引申义“栏杆”,例证是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里的“槛”,不是指滕王阁的门槛,而是指它的栏杆。可见,古代诗文中的“槛”是不能释为“门槛”的。

同样的道理,“直栏横槛”中的“槛”也不能释为“门槛”,它不会是阿房宫的“门槛”,只能是它的“栏杆”。这从有关权威资料中也可获得佐证,如金启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江苏教育出版社)释“直栏横槛”为“纵横交错的栏杆”,阙勋吾等译注的《古文观止》(岳麓书社出版)译“直栏横槛”为“纵横长短的栏杆”。因此,“直栏横槛”当译为“直的横的栏杆”或“纵横交错的栏杆”。

三、“任意信笔写出”表达顺畅吗?

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46页、第152页都写有下面的话:

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编者对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评说。请问:其中的“任意信笔写出”表达顺畅吗?

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便知,“任意信笔写出”犯有成分赘余之病。“信”有个义项是“听凭;随意;放任”,例如“信步”“信口开河”。“信笔”是个副词,意即“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或画)”,例如“信笔涂鸦”“信笔写来,直抒胸臆”。既然“信笔”含有“任意”之义,那么“任意信笔写出”就有叠床架屋之嫌。笔者建议,应删去“任意”或“信笔”。

8.人教版观潮教学设计 篇八

1、知识与技能 1、记重点字词; 2、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3、熟读课文,准确地翻译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朗读正确的翻译本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创作特点,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朗读正确的翻译本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创作特点,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计达成目标

教学环节 时间 一、 预习--导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一 2

二 二、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周密(1232~1298),字草窗、萍洲,又号四水潜夫,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相继谢世后,“历下周密”却以他的清丽词作尽洗靡音,成为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

周密祖籍济南历城。靖康之难后,举家迁往江南,流寓湖州。1232年,他出生于父亲周晋任县令的富春县署斋中。周家是一个世代官宦的书香门香。周晋工词,常与名流酬唱答对。周密幼年耳濡目染,饱受陶冶。青年时就参加父辈师友们的唱和,虽年少而笔力不弱,渐渐“才情诣力,色夕绝人。”能诗,善工词,书学欧柳,善画梅竹兰石。

周密的词词句精巧,清新秀丽,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周密虽生于南方,但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并常以“历下周密”,“齐人”,“华不注人”署名。入元以后,他弃官归隐,更增添了怀念故乡的悲伤,常以诗词来表现自己的离愁别恨。周密在隐居期间,曾以保存宋代史料为己任,著录了《齐东野语》、《武林归事》等笔记,还保存了一批宋朝文学、文物资料。他所选的《绝妙好词》辑132家的作品,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词人作品,靠这个选本流传下来。

2、注音:

雷霆(tíng) 书斋(zhāi) 艨(méng) 艟(chōng) 履历(lǚ) 倏(shū) 焚(fén) 舸(gě)泅渡(qiú) 僦(jiù) 仞(rèn) 罗绮(qǐ)穹(qióng) 溯(sù)

3、解词: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农历十六日)

方其远出海门(发、起) 既而渐近(不久)

吞天沃日(用水淋洗)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乘骑弄旗(舞动) 标枪舞刀(举、树立) 如履平地(踩)

倏尔黄烟四起(忽然) 人物略不相睹(微、一点)

一舸无迹(船) 随波而逝(去) 溯迎而上(逆流)

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时现时隐) 虽席地不容闲(即使)

4、词类活用:

皆披发文身(动词,刺花纹 乘骑弄旗(名词,马)

三 三、 学习探究

1学习第一段。方法:默读。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学生应弄懂,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观潮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描写了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蒙蒙。(这是主要的)。

要求学生抓住主要意思概括段意。

2. 学习第二段,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明确:理解作者由远及近,从声、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力,激发学生赞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亮点探究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古人又称浙江大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夸张说法吗?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句用渲染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提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古人称钱塘江大潮“壮观天下无”符合实际,不是夸张,因为这一奇观举世无双。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钱塘江的江口在杭州湾的人海处呈喇叭状,向内逐渐浅狭,海潮倒灌,潮波传播又受到内江狭窄江面的约束,这就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大潮最盛。其二,是江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强大阻力,潮头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推波,浪迭浪,潮水自然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以上,潮差可达10米。其三,大潮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钱塘江大潮主要是由海潮倒灌引起的,所以,它也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当它远远地从海口那儿涨起来时,仅仅像一条银白色的横线。后来,越涌越近,像玉雕的城墙、雪堆的山岭,潮头之高能吞天沐日。“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文章首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数百条战船摆开的阵势方面,以显示演练水军场面的宏伟,又通过描写水军演练过程的一举一动,表现他们武艺高强。“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 “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3)、渲染、烘托和对比是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手法,请各找一个例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是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又称“衬托”、“映衬”,女口“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是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是对比,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

(4)、写作贵奇,奇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满足其好奇心。《观潮》“奇”在何处?

文章以奇取胜,主要是形奇、神奇、意思奇、文字也奇。作者写江潮涌动时,抓住了形、色、声、力四个特点;写水军演习则主要表现他们武艺高强和动作迅速;写弄潮儿踏潮走浪彩旗不湿,奇在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至于写观潮场面,侧重写观潮人多得出奇。

(5)、《观潮》既描绘了一幅风景画,又描绘了一幅风俗画。找出与其对应的段落。

第1、2段描绘的是风景画;第3、4段描绘的是风俗画。风景画和风俗画相互交融,丰富了读者的欣赏趣味。风景因风俗而增色,风俗赖风景而添辉,增添了人文内涵和民族特色。

课堂作业设计 一、读第1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描绘钱塘潮之“形”的语句是:“ 。”

② 描绘钱塘潮之“色”的语句是:“ 。”

③ 描绘钱塘潮之“声”的语句是:“ 。”

④ 描绘钱塘潮之“势”的语句是:“ 。”

二、读第2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参加演习船舰之多的语句是:“ 。”

②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语句是:“ 。”

③ 写水兵演练技艺之高的语句是:“ 。”

④ 写双方演习作战之激烈的语句是:“ 。”

⑤ 写演习声势之大的语句是:“ 。”

9.人教版争吵教学设计 篇九

1.认知目标

认识、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辨识“争吵”“争论”“争执”的不同意义;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技能目标

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

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争吵”“争论”与“争执”有什么不同?

⑴争吵: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互不相让。⑵争论:各执己见,互相辩论。⑶争执:争论中各执己见,不肯相让。)

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

(二)细读课文,研读重点句

1.这篇课文章涉及到学校、路上、家中这样一些地点,按照“争吵”事件发生的先后,你认为可以分成几部分?

(1)学生自由细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同桌议一议。

(可能出现这样几种看法:分成四部分。(1~4、5~8、9~14、15);分成二部分。(1~4、5~15)。一般说,可以分为两部分,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如果以“争吵”“争吵后”划分,分成两部分;如果从弄清“我”知错能改的原因看,也可以分为三部分。)

2、研读争吵的句子。

(1)默读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安利柯他们“大声争辩”的句子。

(2)学生讨论,屏幕板书映示:

①“你这是故意的!”

②“我在外面等你!”

③“我在外面等着你!”

④“我也等着你!”

(3)这里③④都是“我在外面等你”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

(说法不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4)联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5)学生试读,评价。

(6)教师指导朗读。

(①句表示生气,应读出愤慨的语气。 ②句表示余怒未息,也应读出强硬的语气。③句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④句表示“我”不甘示弱,语气也应稍重。)

(6)师示范朗读,学生练读。

3、研读有关争吵起因的句子。

(1)“我”和克莱谛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两人今日争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研读有关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后选派代表发言。

(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为课文首句“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所迷惑,“我”之所以不满意克莱谛的微笑,之所以心存报复出现报复行为,就是“嫉妒”心理在作怪。这里要引导学生揣摩品味相关的语言。

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样一些词句并进行讨论:第①句中的“只”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只”字在这里不能删去,它表现出“我”此时对克莱谛处处不顺眼的心理。] 第②句我为什么很不高兴?[我“很不高兴”看似克莱谛的“笑”导致,其实这是一种畸形心理,是“我”嫉妒的表现。] 第③句的“也”说明我怎样一种行为?“也”后面能加上“故意”吗?(“也”表明“我”的碰是有意的。如果在“也”后加上“故意”,那么克莱谛的“碰”也就成为故意的了,所以不能加。)

屏幕板书映示:

嫉妒→报复

①他只微笑着说。

②我很不高兴。

③我也碰了他一下。

(2)指导朗读。你认为这三句应读好哪几个字?(“只”、“很”、“也”应加重语气)

(3)学生齐读这三句话。

4、研读争吵后各自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句子。

⑴争吵后“我”有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我”很不安,很后悔。“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⑵克莱谛的“好”和“可爱”表现在那些方面,请你再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然后有条理地说出来。学生梳理后屏幕板书映示:

①能帮助父母亲干活――勤劳

②能服侍生病的母亲――孝顺

③穿着有裂缝的衣服――朴素

④我们全家人欢迎他――友善

⑤原谅“我”的过错――宽容

⑶从安利柯争吵后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

(要点:安利柯虽然嫉妒过他的好朋友,并由此发生了两人的争吵,但他很快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这首先就是难能可贵的。课文使用了“不安”“后悔”等词语,并有准备向克莱谛认错的矛盾心理的描写。安利柯之所以不敢主动道歉,并且对克莱谛的主动求和行为带有防范心理,是他的虚荣心所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安利柯看成坏孩子。课文的第11和第13段有这样几处值得我们注意的描写,①“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与克莱谛面对面站着,为什么却用“觉得”?这是因为听到克莱谛要与我重新成为好朋友时我太高兴了。②“再也不了!再也不了!”这里连用两个“再也不了”并使用感叹号,既表示他的兴奋,也表示他的决心。)

学生讨论后屏幕板书映示:

知错 虚荣

①“我很不安,很后悔”

②应该知错就改

③去向他认错吧

④再也不了!再也不了!

5、研读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诲”。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争吵》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克莱谛和安利柯重新和好的故事本身可以让我们受到“爱”的教育,父亲的教诲,更是直截了当地为我们指出了应当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应当怎样对待那些高尚的人,这也是一种“爱的教育”。父亲折断戒尺丢出墙外的动作给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余味。)

学生讨论发言后板书映示并齐读:

《爱的教育》

既然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人原谅,更不应该向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三)小结读后感受

1、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四)作业练习

1.抄写课文中爸爸的话。

2.说说自己曾经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自己认为有趣的可以写下来。

黑板上的板书设计:

争 吵

弄脏本子

安利柯 争吵 克莱谛

后悔 悲哀

上一篇:工厂奠基仪式策划方案下一篇:学生工作特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