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精选13篇)
1.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一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而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特点的学科,同时,也具有很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所以,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健全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进行论述,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作出相应的贡献。
一、在问题思考中感受语文文本中的美
借助问题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感受文本中的美,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而且,对文本价值的展示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感悟美,进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阅读《我与地坛》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让学生感受文本中所包含的“美”。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母亲是怎样面对我给出的难题的?(2)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作者在地坛经过几年的思考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引导学生去感受母爱的伟大,感受文本中的人物美,同时,也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在生命之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在阅读鉴赏中体会语文文本中的美
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保障。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去自主阅读、去欣赏文本中的相关句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多角度解读和鉴赏,如:“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等句子进行解读,之后,我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去跟随作者的笔调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空中楼阁图,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描写小屋如诗如画的意境,而且,也能确保本节课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也有助于学生感受文本中的美,使学生在鉴赏中体会美,感悟美。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语文文本的价值,要在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鉴赏中体悟文本中的美,最终,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闵安蓉.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J].俪人:教师,2015(08).?编辑 杨兆东
2.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二
那么,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呢?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众所周知, 高中生正处于长身体和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期, 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 所以他们的德育观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 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科课堂上贯彻德育教育是新课标学科教学中“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的总体要求, 同时也有着其他德育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这种优越性首先表现在学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中渡过的, 因此学科德育在课堂上具有时间上的充裕保证, 抓住了课堂德育的契机就是抓住了德育的主阵地;其次, 德育教育脱离不了知识学习的过程, 深厚的情感往往都是建立在深刻的认知基础上的。
二、挖掘高中英语教材的德育因素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 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 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 抓住结合点, 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 2, Lesson 3 Sports Stars, 课文介绍网球明星威廉姆斯姐妹成长和成功的经历。学生对威廉姆斯姐妹的名字可能已有耳闻, 但是不了解她们的成长经历, 学生在本课中, 要学习两姐妹积极向上, 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奋斗精神。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感动的有关身残志坚的故事, 例如有篇英语的阅读文章讲到作者在一家超市当服务员时, 遇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 (腿脚不方便) , 却能带给别人真诚的微笑, 使心境不好的作者, 重新振作起来, 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人。这样的故事, 在旧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也有很多, 其中关于美国的盲人作家海伦的故事, 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现行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一, Unit2 Lesson 4“Superhero”, 超人Christopher Reeve虽然自己行动不便, 仍然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帮助别人。这样的英雄事迹难道不足于教育我们的学生吗?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 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 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 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关注学生的发展, 找准机会, 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 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1. 在单词或句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学习“be ready to do sth”.这个短语时, 笔者要求学生翻译“雷锋总是乐于帮助别人。”Lei Feng wa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老师可以通过这个例句教育自己的学生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当我们学习定语所修饰的名词含有序数词时, 定语必须用不定式来修饰, 笔者要求学生翻译“刘坚运同学 (班级学习最好的学生) 总是第一个到教室的。”Liu Jian-yun was always the first student to reach our classroom.笔者想就此, 激励学生要积极上进、你追我赶。在学习这个短语, 我要求学生翻译“最后, 他终于获得英语演讲比赛的第一名。”Finally, he won the first place at the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借此, 笔者鼓励学生:只要肯努力, 就有可能取得喜人的成绩。
2.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英语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练习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以记叙开头有关爱心传递的故事, 然后稍微议论的文章, 如果教师能抓住教育机会, 不但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而且能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例如, 有一篇完型填空讲的是: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和女儿去超市购物, 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老人孤身一人艰难地推着车, 这位母亲二话没说, 立即走上前去帮助老人, 而且还递给老人家一瓶果汁……, 母亲用自己的善举给她的孩子积极的影响。以后遇到类似话题的完型填空或阅读理解, 学生就可以达到知识迁移, 解题就容易得多, 而且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 通过英语谚语或习语学习达到德育教育。
英语有些谚语或习语, 不但容易学习,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例如, “Better late than never!”翻译成汉语就是:迟做总比不做好。老师可以趁机鼓励那些基础比较薄弱, 想要放弃英语学习的学生, 好好努力, 还有机会成功。对于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 老师可以肯定地告诉他们:“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Knowledge is a treasure, but practice is key to it.”实践得真知。通过这句话告诉学生要勇于实践, 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 对那些好高骛远的学生尤其有教育意义。
四、结合其他教学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 还应该和课外学习进行有效结合。高中生在虽然生理方面已经趋向成熟, 但是思想认识水平还有待完善和提高;他们大部分人很喜欢听歌和观看电视电影, 尤其是英文电影。所以, 英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思想教育, 而且视听效果比较好的英文电影, 供学生观赏。这样做,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还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2009年暑假, 高三的学生顶着酷暑在补习, 练习卷堆如山, 疲惫不堪……, 笔者对学生宣布:今天晚上没有考试, 也没有家庭作业, 我们看一部英文电影“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地心游记》, 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看完电影老师可以就电影用英语和学生交流看法和体会, 使学生加深对年轻的地质学家特雷弗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的理解, 也可以联系到高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鼓励毕业班的同学要不怕困难, 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五、小结
3.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三
关键词:高中化学;德育;爱国主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以及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样培育出来的人才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更是创新型、掌握一定思维能力的人才。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德育,能够不断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全面性。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事件、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近代时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化学科学上的落后,但是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很多的科学革命先烈为中国的化学事业作出了贡献。即使在古代,我国的化学仍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如:火药、造纸术等,就是我国的劳动人民发明的,这也从一方面验证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具体事实进行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真实的史料进行授课,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以前辈为榜样,努力学习,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化学事业。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其爱国主义情怀。化学教师结合具体人物及事件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渗透德育,能够从整体上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方式在教学中渗透
学生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很容易,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却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培养教育。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行为处事能够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首先就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良好的谈吐修养、敢于创新的教学模式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合作,这极其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许多实验操作,学生还会走进实验室,亲自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练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通過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学生合作进行实验就要一起设计实验操作流程,一起进行实验操作,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当出现错误的时候,还会一起分析错误的成因。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建立起合作学习精神。总之,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将教材知识点内容和德育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进行教学,用情感去感化学生、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春燕.新形势下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1).
[2]陈飞.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05).
4.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篇四
安超辉
(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
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要能够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最终的死亡能够清楚地认识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对生命有新的思考及认识,了解生命的重要意义,不辜负自身漫长的生命,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人生价值,谱写生命辉煌的乐章。
一、高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关于人类自身的生命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发展进程
教师进行生命教育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发展进程,传授给学生有关生命的孕育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中体会到生命的珍贵性,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生命。教师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回归到生命,让学生能够了解自身及他人生命的发展进程,从而拓展到对其他自然生物生命发展进程的了解。另外一种生命教育的含义指的是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发展进程,还要了解生命的可贵性,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培养自身的生存能力。如,在生物课本中,有一课是让学生掌握并且了解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是生命进行延续的重要生命活动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让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会轻易做出放弃自己生命的决定。
二、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态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认识到生命的`和谐性
在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态学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得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对生命的思考进入到一个深入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明白,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里,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是简单和复杂,是陆地还是海底,都有生命的踪迹。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激发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进一步地认识到生命的和谐型。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生的心智正在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年龄段,高中生很容易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珍爱生命,追求生活上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
参考文献:
5.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五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重庆市秀山县高级中学校 熊亨秀
英语教学要注意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情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只有充分发挥情感的功能,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情”的氛围,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之“情”,才能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使之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成为课程教育内容的血肉和灵魂。情感态度与英语语言的关系密切,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
一、构建融洽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学习情绪的氛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英语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文章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去努力。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情感教育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这些教材的内容涵盖了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音乐体育、妇女权利等诸多方面,其中都渗透了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可充分地挖掘利用教材中这些德育素材,强化其感染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联系自己的实际去思考和讨论,使其思想得到升华。
以新编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三册Unit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为例,我在授课前让学生收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相关资料,在上课时首先播放神舟六号模拟发射及模拟返回的全过程视频资料,让学生在领略中国先进的航天科技之余,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earth?How many planets are there in the solar system?在请学生就此作答之后,我引出“My Very Excellent Mum Just Sent Us Nine Pizzas.”这句话,以帮他们记忆以前所说的九大行星(Mercury水星、Venus金星、Earth、Mars火星、Jupiter木星、Saturn土星、Uranus天王星、Neptune海王星、Pluto冥王星)。此后,针对最近“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的.事件,我又在黑板上写出“My Very Extravagant Mother Just Sent Us Nachos(我非常奢侈的妈妈刚给我们送来了墨西哥玉米片。)”,来启发学生记忆剩下的八颗经典行星。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宇宙知识,我接着提出“How did the Earth come into being?”这一问题,并在学生自由讨论之后,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神话传说和“宇宙爆炸论”等信息。最后,在学生整体上理解课文后,我组织他们就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1)Do you think there are aliens on other planets?why?
(2)Do you think human being will disappear on the earth someday?why?
通过学习这类文章,学生对生命的起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课文中展现的中国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增强了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促使其课下积极、主动地上网搜寻有关“黑洞”和“行星”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过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但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也因有所不同。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指正,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让学生充满了上课的激情。
四、课外活动,扩展情感教育
6.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六
【内容提要】:本文从时代的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语文学科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阐述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以求共同探索。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渗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声色的冲击,当前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理想的异化,思想的退化;不能吃苦耐劳,不能经历风雨;不懂的感激父母,不懂的感激生活;缺乏信念支撑,精神软化;沉湎于电子游戏与网络,课外生活低俗化等等,这些现象令我们担忧。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极大困境,如何培养和教育青少年一代,使之成为国家的脊梁,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我们知道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为首,德育不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专利,而是每一个老师都要承担的一项责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规定不仅明确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意义,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激发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从而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能力得到提高。下面
我试就德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渗透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德育渗透在语文课文教学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情绪,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除此之外,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握各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水到渠成的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人,这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1.渗透在背景中。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如教苏轼的《赤壁赋》一课时,教师介绍作者遭受贬谪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人虽处逆境仍能坦荡乐观的面对生活中挫折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有利于塑造当前学生健康的心理。
2.渗透在形象中。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感染人。通过从细节、语言、动作、主要事迹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使鲜活的人物再现于学生脑海中.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典型:在秋风中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杜甫;在岳阳楼前高歌“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改革家范仲淹;在黑暗中疾呼“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等等,这些人物形象都在文化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永恒的魅力。通过这些形象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斗争的情感
3.渗透在名言名句中。现在高中生中,早恋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这些现象又都是学校明令禁止的。学校对此采取的措施更多的是三令五申校规校纪,学生对此极为反感,效果非常不好。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拒绝早恋行
为。《诗经·氓》中有句千古名言“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说的是男子沉溺于爱河,还容易脱身;女子一旦陷入爱河,就难以自拔。这句话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仍然是很有道理的:男人往往把爱情看做生活的一部分,爱情固然重要,但不能过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女人常常把爱情当做生活的全部,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甚至生命。这个道理反映在中学生早恋现象上就是:男生大多不会让爱情过多影响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滑似乎危害不大;而女生呢,却大部分为爱情严重分神,成绩节节下滑,惨不忍睹。我在分析这句名言时,也跟学生讲这个道理,劝诫女生们为了家长的期望,为了自己美好的大学梦,远离早恋;也劝诫男生为了自己喜欢的女生的前途,不要和她早恋,喜欢她,千万别伤害了她。我相信,这样的课堂渗透要比简单命令他们不要恋爱强多了。至此,学生们对“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句名言记得特别牢固,在面临学业和爱情的抉择时,他们更容易看清楚自己该如何选择。
4.渗透在拓展讨论中。当今社会,许多高中生只关注高考,关注分数,一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情绪低落,承受压力的能力特别低。在德育工作中,我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延伸讨论,培养其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人生观。
在学习海子的诗歌《春暖花开》和屈原的《离骚》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如何看待屈原和海子的死?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以死明志的斗争方式的看法。同学们有的说他们为理想献身是值得的,但大多数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他们逃避现实,这是一种消极的处世之道。然后再与《动画巨星----迪斯尼》中的迪斯尼相比,同学们树立了这样的信念:人在不被理解和遭遇坎坷时应乐观对待,不仅能战胜困难,使自己快乐,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感到世上的美好。
5.渗透在课后的延伸练笔中。现在很多高中学生,迷恋纷繁复杂的所谓时尚,追求良莠并存的快餐文化,如电脑游戏网络文学等,很多人看问
题很简单,对社会的认识很肤浅,针对以上特点及问题,我在备课文教材的同时,有意识地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我尽可能做一些能关注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和事情的设计,从而是他们的思想内涵丰富,认识深刻。
如在学习完鲁迅的《灯下漫笔》后,要求同学们也以这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篇小论文,要求从你身边的小的方面描写起:可以使一件物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件小事,从中悟出相对大的道理来。
在这次的小作文里,同学们写到众多题材,思考的问题也相对较大较深。如有一个同学由手表的指针总是在一个圈子里旋转悟出:人生不能像手表那样永远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另一个同学由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的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悟出,现在的社会、未来的生活需要与他人密切合作,共创辉煌。还有一个同学以《袜子的哲学》为题写到:天气凉了,我不禁穿上了袜子,原来袜子和脚都是凉的,可不一会儿两者都有了温度,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人与人之间不也是这样吗?你给与别人温暖,别人也会以温暖回报与你。我相信孩子们经常善于这样深层次多方位的思考问题,他们的思想觉悟一定会提高,思想内涵一定能丰富而又有深度。
二、德育渗透在课外阅读中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的
特点,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
三、德育渗透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分角色表演,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语文活动中的学习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开展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等,既能让学生们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7.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七
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 高中化学教育应由过分注重学科的系统知识传授转变为贴近社会和生活, 体现STSE教育思想的教育。STSE教育即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社会 (Society) 、环境 (Enviroment) 教育的合称, 由STS教育衍生而来, 是在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了环境教育。在近几年的高考中, 与STSE有关的试题大量出现, 这类试题的内容通常以环保、高新技术、社会生活为切入点, 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
1. 结合环境教育开展德育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是以生态环境被不断破坏为代价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与自然界作战时所取得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现在环境污染已不再是个别区域的问题, 它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将环保意识教育穿插于教学中, 将现实中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和国家命运、人类发展联系起来, 教育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自觉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如对今年的广西柳江河水镉污染事件, 不妨从镉的化学性质切入, 引导学生了解镉的各方面知识, 进而了解镉污染的危害和如何排除镉污染, 用化学方法解决危机。这一教学过程, 不仅让学生增添了化学知识, 了解了面对环境危机应如何应对, 更激励了学生树立以人类兴亡为己任的责任心。
2. 结合社会教育开展德育
新教材中增加了介绍化工生产、化学产品内容的分量。能否正确使用化学品, 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命运。现在“绿色化学”“低碳经济”等词语频繁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如何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 减少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不仅是科技工作者们研究的问题, 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包括每一个高中生都应关心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 化学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技术创新, 开发新能源, 发展绿色经济”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在这方面, 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在实验教学中, 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大力倡导绿色实验、微型实验, 同时要加强对实验废渣废液的管理, 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二利用化学史开展德育
1. 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中国是世界上化学工艺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的火药制造、造纸、酿造、冶金等技术为推进全世界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化学史的学习, 学生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古代和近代、现代, 祖国和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比, 能让学生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从而树立“奋发图强, 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
化学史中的每一个重大发现, 都凝聚着许多化学科研者的心血;每一个化学数据的诞生, 都体现了化学家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居里夫人35年如一日忍受废渣废气的强烈刺激, 从一吨工业废弃物中提炼出0.1克镭, 并为此付出罹患癌症的巨大代价;诺贝尔制备硝化甘油, 不惜亲身多次试验, 每一次都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 最后还将获得的巨额财富用于创立诺贝尔奖金奖励为人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这些奋斗事迹向学生展现了化学先驱们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 能帮助学生学会怎样面对挫折, 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教师在使用化学史进行教学时, 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
1.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开展实验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外, 在德育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对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喜欢现象明显、有强烈感官刺激的实验, 如铝热反应、光爆实验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的学习从简单地观看实验上升为注重思考、探索本质,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采取分组实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能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要使学生在实验课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必须加强学生小组间和小组内部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必须精心设计实验步骤, 精确称取药品用量, 规范进行实验操作, 细致记录、认真分析实验数据, 所有这些都要求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和默契合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实验探索中, 学会分享与合作;在实验失败时, 不轻言放弃, 齐心协力, 攻克难关。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而且是渗透德育的切入点。
素质教育, 德育先行。德育应成为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化学教师, 我们要重视化学教学中的德育, 结合学科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8.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八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 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在教学中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要学生在快乐中学好数学的同时,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内容呢?下面笔者以数学教材为载体,探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及其方法。
一、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首先,数学中的德育教育不是单纯的说理的德育过程,而是情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仪表形象和教师内在的涵养和气质,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甚至是终生难忘的。教师的课堂语言的直观表达、教师板书的美感、教师仪表的素雅以及教师讲课内在的层次性、逻辑性等无不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教师为了讲好一堂数学课,要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备课,在课堂上做到不讲一句废话,不让学生做一道废题,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心服口服。“亲其师,信其道。”从老师身上学到一种责任感和事业心,这对学生的一生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和心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内在潜力的发掘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因此,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人的位置,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渴望,让他们以无比的激情和活力进行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生活的主人。
二、行之有效地对学生适时进行思想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适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不是生拉硬扯牵强附地进行说教式的思想灌输,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数学实践应用领域的研究方面,中国远早于西方,学习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史,可以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积极情感。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包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與判断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等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将数学逻辑思考能力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充满着平衡美和哲理美的学科,有着自身内在的矛盾发展规律。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变一变条件、变一变结论、变一变图形、变一变思维方向、加一条辅助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每一种思路都渗透着很深的哲理,都蕴涵着变化的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同时,渗透对学生发展变化观念的培养。
四、努力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展现数学学科内在的美。感染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一是展示数学的序列美。数学中蕴含丰富的序列,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突显序列特点,表现序列美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序列美。二是展示数学的简洁美。数学公式、法则的精炼性和定理准确简明的表述,都给人一种简洁的美感。在数学审美教学中,无不渗透着美的光辉,可以说数学至真至美,只要认真钻研探究,不难发现其中所蕴藏的美育资源。如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数学符号的抽象美、解题思路的异曲同工的美,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教材内容,提炼其中的美学因素,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培养。总之,数学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发现课本中美的闪光点,启发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美,在数学运用中享受实践中的数学美,最终鼓励学生创造生活的数学美。
五、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
给学生一块金子不如传授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技术,而这个点金术,就是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就是方法的学习,更是创新思想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机,寻找学生思维突破的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来,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创造动机和意识。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就应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创造成功的喜悦,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欲望有着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多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对直观、形象的内容强化指导,并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德育不是单纯的说教,它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富有实效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数学教学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与时俱进,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9.德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篇九
憗拕
英语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崐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崐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崐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崐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新编高中教材是一套系列教崐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崐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内容包括崐历史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崐人际关系、音乐体育、妇女权利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崐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崐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崐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崐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崐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憙一、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看名人所走的路憗
在学完SEFC1ALeon50AbrahamLincoln后,问学生&am127;Why&am127;was崐Lincolnconcideredasoneofthegreatestpresidents&am127;in&am127;the崐world?学生总结了林肯一生为废除奴隶制度所做的一切。&am127;以后我又继续崐让学生讨论WhatkindoflifedidLincolnliveasayoungman?学生崐便概括出他家境贫寒,但他能克服困难,一边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一边崐坚持学习。让学生知道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应该坚持学习,应该学习崐林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再如在学习完SEFC3ALeon2&am3MadameCurie后,我让学生分崐小组讨论。WhatkindofexampledidMadameCuriesettoall&am127;the崐peopleintheworld?学生便说出了以下这些描绘居里夫人的词:hard-working,devoteallherlifetoscience,neverloseheart,becarefulinsciencebutbesimpleinlife等,我趁热打铁,讲述了几个关于其它科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孜孜不崐倦地探索了一生的故事,学生们很受鼓舞,激发了他们为人类和祖国的未崐来而好好读书的情感。而在学习SEFC3BLeon65&am127;My&am127;Teacher&am127;时,&am127;我让学生分别讨论崐WhatcanwelearnfromHelenkellerandAiesullivan?&am127;学生很佩崐服海伦的这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曾是一个又聋又哑且盲的小崐女孩,生活在永无边际的黑暗之中,但经过顽强的拼搏,克服了常人难以崐想象的困难后,她终于成了一名举世闻名的作家。她不仅是残疾人而且是崐其它一些生活在困境中准备放弃自己人生追求的人学习的楷模。我适时补崐充了阅读材料Heleam127;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对崐光明的向往,对生活无尽的热爱。联系我们生活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中,更崐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命和时间,而不虚度自己的青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崐我及时让学生观看了一些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地学习和工作的录像,特别崐是残疾人运动会上运动员们的那股拼劲更让学生惊叹不已。学生纷纷表示崐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学习,来完善自己。憙10.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十
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
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因此,只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德育工作。
三、结合学科特点,联系教材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联系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之外进行“附加”。例如,在物理课教学中,我们不能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或是“牛顿定律”之后附加一段思想道德教育,讲什么遵守社会公德或是遵守班级纪律之类的问题。但可以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或者暗示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为国争光的信心。再比如历史课,可以结合我国在封建社会独领风骚的科技文化成就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后的飞速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结合近代中过得屈辱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和报国之举,等等。总之,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的渗透。决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决不能不顾学科特点,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得不偿失。
四、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抓起。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要高,着眼点要大。例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所有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德育教育的目标和着眼点。但对于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要求要适当降低,着手点要小。也就是说,要从小事抓起。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几乎没有面临生死考验的机会,也几乎不可能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却常常面临着是与非、善于恶、美与丑的选择,常常面临着进与退、上与下、做与不做的取舍。这些选择、这些取舍,虽然往往是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却常常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在细节上下足功夫,与微小处做足文章,决不能对那些所谓的“小事”视而不见。否则,当学生的不良习惯、甚至不良品质养成的时候,在教育起来就会难上十倍、百倍!
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由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还很不成熟,缺乏足够的目的性和自制力,做起事来随意性很大。因而,在其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出现反复甚至倒退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千万不要指望通过一两次谈心、教育、批评就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在这件事上表现出很高尚的品质,在那件事上可能就表现不出来;在今天很有自制力,在明天可能就会令人大失所望,甚至会犯错误,有倒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肯给时间让学生改正错误,并且要设法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决不能一味的指责、挖苦,甚至一棍子打死。因此,任何学科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打持久战,要坚持常抓不懈。那种集中式和突击式的德育方法是不可取的,是不会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的。
六、注重激励,适当表扬。
学生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出现反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设法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的进步,更要善于激励学生将这种进步发扬光大。决不能只看到学生身上的缺点,更不能夸大学生身上的缺点,否则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尤其是对那些努力想做好却又没能做好的学生,更要适时鼓励,时时激励。对于那些进步明显的同学,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适当的加以表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关注着他的进步,并使他们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进步的喜悦,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正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只有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只有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必须面临种种选择,才能让他们真实的体验到书本上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使他们有意识的用其所学指导自身成长。因而,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鉴别能力。比如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保护环境这一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查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让学生切身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改革开放这一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访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童年的生活状况,对比现在的生活,感受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结合艰苦创业这一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艰苦奋斗精神是否过时的辩论会,以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11.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生物;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相对于“科学主义”来说的,人文素质更强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相对于自然学科的“工具”或“技术”作用,更强调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课程体现了一个“新”字,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手段,并要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而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就属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高中生物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需要遵守的原则
1.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教材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当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现状,通过教材内容讲述人文教育。例如,在《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章中讲述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可以从这里学习到一些和谐自然、物竞天择以及一些动植物优于人类的地方,正确地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通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规律、生存规律,从道德角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高中生物如何渗透人文素质
1.改变观念。“创新先创心”,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带动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人文素质教育能否有效实施,其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渗透人文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素质上的提升。例如,在《生态环境的保护》章节中,讲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在这里如果教师说明一些我们日常中的哪些行为会积少成多地导致环境问题,那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便会着重注意,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2.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态度。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追求全面素质教育,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的人文倾向,特别是生物学科中所散发的人文精神。近些年来有很多青少年暴力的现象发生,这是漠视生命的表现。生物学科讲述生命的相关知识,更应该向学生阐述生命的意义和宝贵之处,让学生学会探索生命的奥秘,进而学会珍惜生命。
人文素质属于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生物学这一同生命以及环境密切关联的学科中渗透人文素质,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环境,提高人文素质,这是每一位生物老师的责任与义务。
12.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十二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过去传统课堂讲定义式的教学方式,尝试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将课堂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对学生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的教育。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课为例,在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当前市场上假币横行的社会现实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学好这一课的意义及兴趣所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还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商品货币观念,使学生正确认识金钱,合理使用金钱。通过创设情景,不仅使学生理清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以理服人,注重逻辑
大多数学生觉得高中政治课不好学、不想学的一个原因就是太乱了,一堆资料背来背去,脑袋都晕了。很多时候,教师出于应试教育的目的,将政治课变成了条目都很死板的课程,成了教条主义的教学,这是不可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材本身内在的逻辑性,引导学生发现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使得学生对教材产生一定量的认知,不至于抱有畏难情绪。同时,教师要从高中学生年级水平的不同这一角度出发,将事例、道理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考方式来分析事件。这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使用辩证唯物观来看待问题,引导学生科学思考。
三、教师应转变落后教学观念
3.1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都会出于应试教育的目的考虑,采取信息量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能不能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政治中,让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事实上,教师应该转变一下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授《多变的价格》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夏天来了,菜市场上西瓜的销售非常火爆,那么,请学生预测,未来西瓜价格的走向,并思考冬天时西瓜价格会如何?学生通过想象,预测西瓜在夏天必然减价,而在冬天肯定会加价。主要是因为市场上供需的变化影响了商品的价格。学生从中掌握了供需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更鲜明深刻地理解了知识点。
3.2教师要关注政治课堂的延续性
很多教师会误以为政治课堂就仅仅是课上的45分钟,实际上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教师应当学会关注政治课堂的延续性,不仅仅是在课上讲,还要辅导学生课后功夫的锻炼。教师要有意识将思想政治课同学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内课外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学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有关金钱问题的组织班会或者是演讲比赛,同时也可以和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向孩子传递正确的金钱观念。这些课后活动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对政治课堂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将思想道德认知转化为了实际的思想道德行为,大大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在渗透情感教育方面的实效性。
四、教师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高
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去,这不仅仅是学生需要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提高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连教授这门课的人都不能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如何能给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正如卢梭所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这样才能将更好的情感教育渗透在课程当中。此外,担任高中政治课的老师,一般都不是班主任,甚至需要同时兼顾多个班级的课程,有时候难免找不到充裕的时间和学生沟通。但是,想要真正将情感教育带到政治教学中去,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态度价值观,以身作则,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开展情感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中学生应付高考已倍感疲惫,教授政治科目的教师想要把政治课教好,就更要注意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不以应试教育为唯一目标,而是学会创设具体情境,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感受人格的力量,让学生在各种思想道德行为中感知情感教育的力量。
摘要:现今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流于表面化、程序化,只是一种背定义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一种对情感把握的渗透性。事实上,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已经有很多学校在进行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在政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幸福教育,把幸福课堂带到学生当中去。关于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我们并非无法可循。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感教育,幸福课堂,转变
参考文献
[1]林向辉.浅谈提高中职政治教学的有效性[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
1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十三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
院:数理信息学学院 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姓名:高 方 艳 指导教师:郑 成 民 答辩日期:
新疆师范大学教务处
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1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2010届
作者姓名:高方艳
指导教师:郑 成 民
完成时间:2012年7月25日 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1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
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高方艳
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 班
摘要:人的智力和品德是彼此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要重视小学生智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儿童品德的培养,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要抓住义务教育教材的优势,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注重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小学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德育 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1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人的智力和品德是彼此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基础工程,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要重视小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重视儿童品德的培养,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要抓住义务教育教材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突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了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体现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面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要注重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小学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当今的数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下面试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抓住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数据、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蕴藏许多德育教育因素,充分发挥这些因素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自觉地结合教学内容,用有意义的说服力的数据、材料和教材之外的各种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用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的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创造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力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膊,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 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1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如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十五页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统计图,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借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在教“时、分、秒”时,可进行惜时守时教育;在应用题教学中,可结合“植树造林”事例,培养学生绿化祖国意识,以及结合诸如节约用煤气、粮食增产、激光测距等许多具体事例中的数据资料,使学生在解题中受到多种思想的教育。结合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从获金牌数量上了解祖国的强大,给学生讲运动员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从而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联系实际,在实例中在渗透德育。
生活世界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道德根植于其中的深沃土壤。我们要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只有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学生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具体的、丰富的德育训练,并在这种训练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通过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教育、启迪学生,并使学的生活实生自觉用科学的方法思考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内化道德规范,最终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
在我们备课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目标里常有这样一句话: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其实不光我们的数学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在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更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如果我们在德育教育中能联系到学生身边的人或事,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在教学解决问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两个工人一个星期工作多少小时?在做完这道题目后,我让学生们回家问问自己的父母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再算算他们一个星期一共要工作多少时间,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要在回家后多帮父母做点事,减轻父母的负担;还比如在教学年、月、日的时候,让学生问问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在哪一天,现在离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多少小时?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感恩,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父母节日、或生日时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1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三、利用教材的辩证因素,进行渗透德育。
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环境情感的熏陶,而且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内含的辩证因素,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渗透辩证唯物论基本观点,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1.在具体感知中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这是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数、形、式和应用题的概念从实践中引入,问题从实践中提出,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摆、画、量、算等具体感知,形成表象,逐步建立概念。2.在分析综合中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以为:“运动变化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人的思维也是如此,儿童由动作直观思维发展为具体的形象思维,再发展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克服孤立静止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组织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发挥原有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从而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
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教学内容,用实例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逐步认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意义,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学好数学。新课学完后,让同学们分小组活动,联系生活中有关百分数问题,举出种种不同的实例,把教学活动再推进一步。使学生真正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和真实,以激发同学们学好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教学中,借助教材中丰富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品质;借助不同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数学知识学习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 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10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觉检验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好了,在教学上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数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要处理好“双基”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精确和严密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数学时态度认真,严格要求一己,不能有半点虚假。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求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理性精神。要学好数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如连解题过程中要求正确,再要求速度和灵活性。为此,学生在掌握解法后还必须学会检查,验算等,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条理的思维方式,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讲求实效的学习习惯和严谨朴实的思想作风。在克服解题困难的过程中也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对去除当前学生中流行的娇骄之气很有好处。
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神圣事业。在实施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孟子说:“教者必以下”教师自己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才能影响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教师自己对工作满腔热忱,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影响学生,形成刻苦钻研,认真严格的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勇敢精神。另外,教师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要倾吐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只有对事业对学生真诚的爱,才能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达到心灵的沟通,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
【如何利用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09-21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07-20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1-03
浅谈利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09-25
浅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10-21
论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10-26
浅谈如何在数学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07-11
浅谈如何在少先队工作中渗透信息教育08-17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