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思考

2024-08-10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思考(精选8篇)

1.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思考 篇一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摘要: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很多历史的痕迹只能通过名著体现。通过名著中提及的各种景象及事件,能够帮助初中生了解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生活习惯及当时的社会情况。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名著在文学史上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中明确规定了关于名著的阅读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中外名著。通过名著阅读,能够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拉近与作者之间的心灵距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将课本知识与名著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初中生的学习没有高中生那样繁重,但同样面临升学压力,因此在实际学习中,教师过分注重应试教育的考试范围,一切学习都围绕考试进行。即使考试过程中有涉及名著的部分,都是关于名著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让学生将关于名著的人物、事件、地点、思想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下来,便于在考试过程中应用,却没有真正阅读名著。从师生及家长的角度看,取得高分是初中生的最终目的,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活动都被看做是浪费时间。即使有很多学生对名著充满兴趣,也不敢违背教师和家长的命令,课外阅读名著被一些家长看做同玩网络游戏一样的行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严重行为,学生的兴趣被强行扼杀。

二、阅读名著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很多历史的痕迹只能通过名著体现。通过名著中提及的各种景象及事件,能够帮助初中生了解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生活习惯及当时的社会情况。例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通过对四大家族日常行为的描写,反映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状况,同时最终的结局预示着封建社会必然灭亡。另外,通过《格列夫游记》,能够了解当时英国的基本生活状况,这篇小说到处充斥着对英国议会政治的讽刺及对反动宗教组织的批判,在这样的状况下,受苦受难的终究是人民。格列夫宁愿与马为生,也不愿意再次做人,则是对当时社会的极大讽刺。作者通过《格列夫游记》对现实进行深刻批判,同时代表劳苦大众对新社会的期盼。

2、促进语文知识的开放性学习。传统语文教学的重点仅仅局限于课本,学生在进行文章理解时,只会对课本上出现的情感进行套用,如果课本没有涉及,学生则显得措手不及。通过名著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情感及文学知识,是对课本知识学习的极大补充,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同时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开放性学习,不同于课本知识受到标准答案的限制,禁锢了学生思想。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让自己的思维无限扩散,通过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有利于自己日后更好地发展。

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1、制订明确的阅读计划。从学生进入初中开始,就得灌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的思想。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其缺乏自主学习性,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制订相关阅读计划。从长远看,可以制订三年计划,即在初中三年完成一定数量的名著教学。从短期计划看,可以制订每个学期的阅读计划,并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心得通过文字描述出来。

2、定期开展阅读交流课。在阅读教学一段时间后,教师应该定期开展阅读交流课程,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发表自己的阅读心得,并将自己阅读的课外优秀名著推荐给大家。另外,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技巧进行分享,做以借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在交流课上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名著,并给予学生一定引导,区分名著与网络小说之间的区别,避免学生利用阅读名著的接口,阅读一些没有文学价值的网络小说。通过阅读交流,可能在班级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激励全员参与。

3、采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步骤。初中生受限于理解能力及三观未完全形成,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对一些思想比较高深的名著难以理解,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选取的名著应该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首先选取一些思想比较浅显的名著,例如对于四大名著的安排,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时可以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名著都比较直接地披露了现实,思想比较直观。而《红楼梦》的文学境界明显更加深奥,可以等到九年级有一定文学基础和思想见解再阅读。

4、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示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推荐几种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掌握一定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及开放性思维。

四、结语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于依赖课本,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必须进行一定的名著阅读,从而补充自己的文学知识,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及创造性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课书上介绍的名著外,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名著,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良好条件。

2.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思考 篇二

然而,在中学生消遣阅读和功利阅读流行的现代社会,虽有《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名著阅读得到了一定强化。但是据有关数据表示,有50%左右的学生阅读名著是为了考试。因此,我们看到的不是中学生阅读,而是中国应试教育对阅读的影响,阅读的时间,书目的推荐,家庭的支持度等等,使得名著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笔者意欲在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监测方面做一番思考与尝试,或许会对目前初中名著阅读现状改变起到一定作用。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评测的现状研究

(1)文学名著阅读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在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逐渐深入,例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探讨并实际领导帕夫雷中学的相关改革。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兴起了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各国都非常重视文学名著阅读。其中最典型的便是1997年克林顿提出的“美国教育行动”,美国教育部也陆续提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美国阅读教学强调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和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水平。而国外研究者对中国经典的关注也非常突出,荷兰学者佛克马1993年在北大的学术讲演中专门谈到中国经典尤其是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构成问题,提醒了中国学人的“经典”记忆。不过,这些汉学家们的研究主要是偏重于文学经典本身的解读,而与学生的阅读无关。

(2)初中名著阅读评测现状。《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阶段目标”的“阅读”中提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与此要求相适应的是“名著推荐与阅读”成为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是一种创新。全套书共推荐了六部名著,常州市教研室语文学科另外还推荐了四部名著,并作为中考考查内容之一,分值占2.5%。

我们如果探究来自“考的层面”的原因,就会发现,当前各类质量检测、学业评价卷中名著阅读题的考查内容与形式对阅读促进构不成足够的动力。例如,名著阅读考查题占分权重过小,考题主要检测对于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熟悉度,不深入名著内核,不能查考学生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等。前者容易让那些对于名著阅读缺乏长远认识的家长、教师、学校领导,增加了限制学生阅读的理由;后者只关注细节事实,虽然能回忆起最多的事实,但是最低层次的学习成果,甚至不需要学生去认真阅读名著,阅读相关导读等资料就可解答。这样的命题带来的是许多学生的虚假阅读、伪阅读,即为应付考试,没有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没有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学习鉴赏评价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尤其是没有能从文学名著中汲取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获得体验、启发和乐趣,也少有独特的思考和见解。这显然是违背了课程标准要求的。

国内专家、教师对名著阅读能力培养有所研究,但是对于探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监测论及很少。例如,浙江上虞市教研室孟海明老师在《改进命题原则,推动名著阅读》提出:加大名著阅读类考题权重;难度适当,兼顾甄别梯度;考点具体,便于审题解答;坚持“文段再现”,由点切入原著;关注课本附录,检测“指导”的存在。从其所举案例可以看出,已将名著阅读监测目标改进,以达到推动名著阅读的目的,但是没有论及如何培养学生名著阅读能力。鉴于此,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监测研究将力争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以使研究结论更系统、完善、科学。

二、构建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的监测框架

(1)名著阅读探索能力。“名著阅读探索能力”就是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是积累、理解、推敲、获取、领会、把握、欣赏名著的内容形式以及和作者交流的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其书面监测可采用一对一的填空题,或者四选一的选择题,也可提供有一定选择余地的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依据要求自主回答。

(2)构建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监测框架。为了改变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我们可以借鉴“PISA”的相关理论。尝试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构建探索能力监测框架,制定双向细目表,形成分层监测策略。并在监测分析过程中,逐步改进、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专题中共有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学习读整本书”;二是“推荐·阅读”,是引导学生根据推荐方法在课堂上和课外自己去读书;三是“思考·交流”,要求学生从整部书的内容来回答书名的来历和保尔精神的感人之处,并要求应用勾画圈点的方法批注精彩片段;四是“写作·活动”,均是活动题,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朗诵会、专题壁报、做卡片、看电视采访投稿等。意在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学课文引向应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写作和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能力。

这样的设计,使教师不再需要进行繁琐的知识点解析,使学生学习的空间变大,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意识、探索能力、创造意识的培养成为可能。这样的设计,监测也始终贯穿在整个名著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日常阅读观察并结合学生对自己阅读行为的观察和反思进行,会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去获取、探索、寻觅、掌握,从而获得阅读名著的乐趣。但是,如何将形成性监测和诊断性监测、总结性监测有机结合,帮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习的保持与迁移,是我们急需重视的问题。

三、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监测的研究价值

第一,期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在名著阅读探索能力监测的框架,策略、方法和范型等方面有所发现、突破,能给一些忽视甚至放弃名著阅读的教师一定的实践途径。让他们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也收获阅读的快乐,从而真正能让学生能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化素养。

第二,加强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质量监测,是新时期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要确保阅读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必须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测的方法和路径;只要内容适当,方法科学,并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建立稳定的语文名著阅读质量监测体系和机制,有利于建立良性的教学秩序,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思考 篇三

关键词: 初中生 名著阅读 阅读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名著作品是中华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底蕴和智慧。语文教学应是呈现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初中生有了一定的接受和鉴赏的能力,是名著阅读的黄金阶段。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初中生的名著阅读现状很不理想,笔者针对所任教初中班级学生名著阅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改变学生名著阅读匮乏现状的有效对策。

一 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的思考

在一次学生会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简单调查中我们看到以下的数据 :

喜欢阅读武侠言情类小说的同学占35.1%,喜欢娱乐休闲的是32.5%,而文学历史和时事政治分别占15.0%和17.4%。

从以上数据中我可以看到喜欢阅读武侠言情,娱乐休闲的学生占了三分之二,而对文学历史,时事政治的关注明显较少。大部分学生对名著作品陷入了不愿读,不想读,读不懂的现状。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学生缺乏阅读的时间和动力

我们一边和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却没有在客观上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有利条件。以学生的课程表为例,从早上到下午,没有安排一节自习课,即使有自习课也是安排了测试,哪里有时间分配给课外阅读?而在繁重的功课和升学压力下,学生把“对考试有用”作为学习的指挥棒,虽然中考中也增加了名著阅读的考查,但考查的内容刻板单一,基本不需要详细阅读名著,只需背诵相关的知识要点即可。所以学生在繁重的功课之余,都把阅读的目光放到了让他们轻松,不需要动太多脑力的武侠言情或者各类的娱乐阅读上,更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去阅读名著。

2 现代科技使学生习惯于快餐式阅读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凸显了诸多的弊端。例如手机在学生中的广泛使用使得学生习惯于快速获取信息,逐渐磨损了阅读的耐心。经典的中外名著,多出自某个时代的语言和思想非常“成熟”的大家之手,这个作品反映的主要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作品的时代和作者的生平才能领悟名著的魅力,而学生习惯于快餐的阅读方式后很难有足够的耐心去欣赏名著,领悟经典的魅力。

3名著作品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学生缺乏阅读的正确指导

名著作品和学生喜爱看的武侠言情,娱乐休闲等读物相比,区别在于名著作品蕴含有更深刻更复杂的思想,需要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才能更好的解读,而学生受自身阅历,阅读水平的影响,如果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都只能读懂了名著的表面,大部分的同学都不知名著为何是名著的真正缘由。

二 改变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的具体措施

亲近名著,阅读名著,欣赏名著,就会对孩子的品格的形成、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改变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刻不容缓。

1增加阅读课是改变名著阅读现状必须做的第一步

学生缺乏阅读的时间,阅读就无从谈起。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有时我们也不凡静下心来反省一下,是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要给围着考试而进行的授课还有测试占满?我感觉到每天赶课式的教学让学生疲惫,也让教师疲惫,于是我每周安排了一节的阅读课,让学生在全班齐阅读,共探讨的氛围下享受阅读的乐趣。

阅读课可以分为阅读推荐课,阅读欣赏展示课。阅读推荐课主要是教师在特定的时间指定特定的名著作品,让学生按时阅读完并做读书笔记,这可以在课外进行。而阅读欣赏展示课是在学生阅读完推荐的作品后进行的,可以是读书笔记的佳作欣赏,全班围绕这一作品展开交流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加深对名著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开展围绕名著作品的表演课,从各方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我在寒假的时候布置了班上的学生选取四大名著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本进行阅读,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开学后让学生在班内寻找和自己阅读同一本名著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制作一个和名著相关的手抄报,同学们兴致都很高,制作出了《我评水浒英雄》、《唐僧师徒冒险记》等优秀作品,学生的想象与创作能力让我都为之惊叹。有了手抄报以后我趁机开展阅读展示课,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然后让学生针对名著作品提出自己的疑惑,让其他同学一起齐力解决,教师要加以点拨。阅读课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智慧的碰撞。

2教师正确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阅读名著的障碍。

课外阅读中很容易陷入“读不懂——不能读——不愿读”的恶性循环,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就一定要做课外阅读指导,尤其对那些有一定深度的课外读物更应如此。例如鲁迅的《朝花夕拾》是八年级上册推荐的名著,好多学生都反映这部作品读不懂。学生不了解其中涉及的复杂的背景,读不懂是理所当然的。像《狗·猫·鼠》这一篇,从历史背景看,那是民国以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从鲁迅个人的经历来看,那是与敌人进行激烈斗争的时刻,他以笔作战,深刻地揭露了敌人的反动行径,也因此而遭到像杨荫榆之流的所谓“正人君子”的强烈攻击。《狗·猫·鼠》正是针对“正人君子”攻击引发的, 狗、猫、鼠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三种不同的人。我在阅读指导课上给学生讲明這些背景后,学生豁然开朗,再次阅读,就觉得这篇文章“真有意思”,并且能够进一步体会到鲁迅那种深邃的思想和尖锐深刻的语言魅力。

3 将课外名著阅读和课内文章相结合,能让学生更好接受名著作品。

《新课标》建议初中学生阅读的《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长篇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可进行引导点拨,导向课外。如九年级下册推荐的《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教师就可趁机机会再和学生分享这部作品的其他精彩故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江明《语文教材的建设与思考》 (语文出版社 1998年)

4.浅谈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方法 篇四

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要读好书,而且要读那些禁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名著。因为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经典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同游。读名著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读名著也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从而使之成为一个知书达理、修养良好的人。况且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名著阅读列为重头戏。从中考的内容和题型来看,名著阅读占有一定比重,基于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名著阅读的指导和兴趣的培养。但是从实际情况的调查来看,我们发现学生名著阅读面比较狭窄,大多数学生只喜欢看童话故事、作文选、漫画等,对名家名作的涉猎极少,有很多学生认为不知该看什么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看,更有学生对名著毫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名著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良好氛围,培养读书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沉浸在经典名著氛围中,感受名著的魅力,让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去读名著。当然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书的供给问题。我要求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自己出钱买,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则向学校图书室或有书的同学借,做到人手有一本。另外,我们备课小组的老师还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去看书,目的是营造氛围,为学生搭建起阅读名著的平台。看书不是漫无目的地看,也不能乱看,而是有选择地看,甚至指定篇目去看。在看书的过程中则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者制作读书卡片。不仅如此,作为语文科老师,在学生阅读名著之前,一定要做好引导和推荐工作。一般来说,要和课内阅读单元内容相结合,又或者是每一册语文课本后面推荐的名著。比如,讲到《阿长与山海经》就推荐学生阅读《朝花夕拾》,讲到《荒岛余生》就让学生读《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了《智取生辰纲》以后推荐学生读《水浒传》。课内老师引导和课外学生阅读相结合,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真是相得益彰。既有时间上的保证,也有空间的保障。逐渐形成一?N良好的阅读氛围,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自觉读名著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将会终生受益,以后的工作也就容易得多了。

二、加强阅读指导,构建有效模式

由于学生受年龄和阅历、学识的限制,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因此,对学生阅读名著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让他们读完即可,一定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训练,在学生阅读某本名著的过程中,应该要上好名著阅读指导课,并建立名著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这个模式可以按照“了解作品背景―复述故事情节―欣赏精彩片段―品味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概括艺术特色――课堂巩固练习”完成。比如,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章节的时候,要求学生明确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缘由,然后采取分组的形式开展复述故事情节活动,接着播放精彩的视频给学生欣赏。在这些活动的前提下,学生讨论鲁提辖的性格特点,由点到面理解作品主题,品味赏析精彩的语言描写,最后通过完成若干阅读习题达到巩固学习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名著阅读教学指导课,能够让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深刻理解作品内容,解答好相关名著阅读的各类题型。

三、读书与写作结合,学以致用

读是为了写,读名著也是如此。检验你对一本名著的阅读情况,这就必须通过写作来体现。其实,当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浓了,阅读习惯养成了,阅读数量扩大了,阅读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积累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就有必要通过写作检验其成果,因为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此,我认为教师就应该针对性地开展读写活动,以读促写,通过写来体现名著的魅力。让老师和其他学生互相分享阅读名著的感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的,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长期地、持之以恒地读,然后把阅读感受写下来,就能感受到名著的精髓,名著之所以称之为名著,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肯定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人物塑造的方法,情节的安排,艺术创作,写作手法,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去挖掘、去学习、去揣摩、去写作。还可以用日记、周记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一日或一周所阅读的名著,这样读写互相促进,效果更好。

总之,正如古人所说: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以后,老师就应该适时地去引导他们,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名著的海洋中

遨游。

参考文献:

5.初中名著阅读 篇五

一、《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作者:吴承恩 国籍:中国明代

主要人物:

孙悟空:勇敢机智,意志坚强,爱憎分明,明察秋毫,幽默,具有强烈反抗精神。

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有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但是还不失忠勇和善良,知错改错,纯朴憨厚。

唐僧:他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乃至迂腐顽固,而又胆小懦弱,而且常常误信谗言,颠倒是非,无理责骂和残忍地处罚为取经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孙悟欧空。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人妖不分善恶不辨,自私自利。

猪八戒: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知错就改。

主要情节: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智取红孩儿 三调芭蕉扇、女儿国遇难

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经御道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1.故事梗概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体小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至第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讲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等故事,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随唐僧去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则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得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 “正果”。

2.作品主题

《西游记》热情赞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辛辣的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的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同时启示人们: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的战胜一切敌人。

二、《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国籍:中国

主要人物:

呼保义宋江:仗义疏财、谦虚谨慎、具有高超军事指挥才能,任人唯才,忠孝思想根深蒂固,想封妻荫子,想青史传名,以致带领梁山义军招安,起义失败。

相关情节:宋公明私放晁天王、宋江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宋吟反诗、宋江智无为军、宋公三打祝家庄、[[宋江大破连环马、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宋江三败高太尉

智多星吴用:足智多谋、讲信重义、忠义、知识分子

相关情节:吴用智取生辰纲、吴学究双用连环计、吴用使时迁盗甲、吴用智赚玉麒麟、吴用智取大名府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豹子头林冲:谦恭有礼、凡是忍让、以大局为重、仁慈、与夫人荣辱与共

相关情节: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教头刺配沧州道、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雪夜上梁山、林冲水寨大并火

行者武松:勇敢机智、大义凛然、光明磊落、无所畏惧、侠义的英雄形象,滥杀无辜、思想

狭隘果敢沉着

相关情节: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打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黑旋风李逵:莽撞急躁、嫉恶如仇、侠义、质朴忠心、真、直、乱砍滥杀、贪吃贪喝反抗精神最彻底

相关情节:黑旋风斗浪里白跳、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打死殷天赐、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李逵元夜闹

花和尚卢智深: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乐于助人、襟怀扩大、豪侠仗义粗中有细相关情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打闹五台山、花和尚打闹桃花村、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打闹野猪林、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杨志:武艺出众,有家传的忠勇,生性耿直,不向恶势力低头,有仕途理想

相关情节:汴京城杨志卖刀、青面兽北京斗武、杨志押送金银担、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主要内容: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着重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悲剧结局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三、《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国籍:中国

内容:《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 《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主题:《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主要艺术特色:(1)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2)叙事充满奇妙艺术。

四、《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冰心 国籍:中国

内容:

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2、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3、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五、《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作者:老舍 国籍:中国

主要人物: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 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 大胆泼辣而有些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 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 离死只差一步的老马小马祖孙两代,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士兵吃饭的杨太太、诈骗箱子的孙侦探。

内容: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韧自尊吃苦耐劳好强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最终以惨败而告终。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

六、《威尼斯商人》: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展现人文主义的思想 主要内容: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围绕割一磅肉的诉讼而展开的冲突;次要情节是富家小姐鲍西娅遵父命三匣选亲的故事。此外还穿插进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罗兰佐携款私奔的故事。通过这些相互联系的情节冲突,莎士比亚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

两种生活观的斗争。他肯定并赞美了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以友谊、爱情等为重的人主义生活理想,否定并谴责以夏洛克为代表的惟利是图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夏洛克败诉和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歌颂了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胜利。

主要人物:

夏洛克:是这场戏的主要人物。他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质。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对矛盾,她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安东尼奥: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

七、《鲁宾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作者:丹尼尔·笛福 英国

主要人物:鲁宾孙

性格:鲁宾孙是一个充满劳动热情的人,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鲁滨孙又是个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

“星期五”:本是个野人,是勤劳、对人真诚的人,被鲁滨孙从土著人手中解救并教化后,又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成了“文明人”的奴隶。

主要内容:讲述一位遇险的航海商人独自一人漂流到一座荒岛。他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靠顽强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遇救返回故乡。

八、《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 辛辣的讽刺

作者:英国斯威夫特 国籍:英国

主要人物:格列佛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慧駰国等地的经历。

讽刺意义:对现代科技的怀疑,痛斥殖民的统治,标明作者的忧世情怀

1.内容简介:既描写了异域的风土人情,又将自己对时世政治、人性的感受认识融于叙述议论中,在厌恨和悲观的背后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①小人国游记

格列佛乘坐的“羚羊号”在太平洋上遇风暴,被风浪刮到利立浦特岛上。岛上的人很小,风俗也奇特,国王用跳绳的方法选拔官吏,谁跳得高便可做大官。佛林奈浦跳得最高,做了财政大臣。这个国家有两个政党,一个政党穿的的鞋跟高些,一个政党穿的的鞋跟低些,两个政党仇恨很深。利立浦特常和邻国不来夫斯古发生战争,战争的起因是利立浦特国王改变了吃鸡蛋的习惯,不是先磕破鸡蛋大端,而是要人们先磕破鸡蛋小端。

②大人国游记

格列佛乘坐“冒险号”前往北美,在布罗卜丁奈格岛找淡水时被巨人抓获当作小怪兽展览。格列佛与国王一起讨论许多政治问题:格列佛讲述英国近百年发生的大事,国王认为全是一大堆阴谋、反叛、暗杀、流放;格列佛建议帮他制造枪炮火药来巩固国防,国王很反感,认为

发明杀人武器的人是“人类的公敌”,并说“谁要能使本来只生产一串谷穗、一片草叶的土地长出两串谷穗、两片草叶来,谁就比所有的政客更有功于人类,对国家的贡献就更大。”他还指出格列佛的“同胞中大多数人都属于自然界中爬行地面的可憎的小毒虫中最有害的一类。”③飞岛国游记

格列佛乘坐“好望号”,在马来亚一带遭海盗袭击,到了飞岛国。飞岛国的统治者过着阳光雨露、衣食富足的生活,而下层的人民却过着缺衣少穿的苦难生活。飞岛国的人很注重科学研究,他们设计从黄瓜里提取出阳光,用实验法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用猪耕地,利用蜘蛛结网,用风箱打气治病——他们是一群空想、不尊重科学规律的“万能学者”。格列佛后来又到了巫人岛,这里的长官精通魔幻术,能把死去的人招来,格列佛见到许多历史名士,了解了古人自由、勇敢、公正的美好品德。

④慧骃国游记

格列佛任“冒险家号”船长,航行到北美,水手劫船,格列佛被弃置在慧骃国。这个国家慧骃(马)是统治者,耶胡(象人类一样的动物)是畜类,“仁慈和友爱”是这个国家的两种美德,它们共同遵守的格言是发扬理性,以理性来治理国家,教育下一代,它们节制、勤劳、运动、清洁、互助。格列佛向慧骃国王谈起百年欧洲君主战争,战争起因是君主认为自己统治的地面不够大,人口不够多;大臣贪污腐化,转移人们对国内行政事务的不满情绪。

2.作品主题

作品寓意深刻,揭露英国丑恶政治现实和不良的人性是作品两大主题。①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辛辣的讽刺和否定,批判英国君主专制腐败,揭露党派纷争,讽刺无才无能投机钻营的政客,反对殖民掠夺,否定不义战争,表达了自己对仁慈理智贤明君主的赞扬和对清明政治的呼唤。②批判人性弱点:贪婪、伪善、无信、残暴、怨恨、嫉妒、淫欲、阴险、野心,表达对仁慈、友爱、理智、真诚公正、勤劳、清洁等美好人性的礼赞。

3、人物形象

佛林奈浦(财政大臣):猜忌、阴险、狠毒、狡诈。相关情节: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佛林奈浦就大为恼火,并怀疑格列佛与自己的妻子通奸,就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大加污蔑,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斯开瑞士(海军大将):嫉妒、阴险、狡黠。相关情节:小人国的国王野心勃勃,在与邻国不来夫斯古战争中,格列佛涉过海峡把不来夫斯古国大部分舰队俘获过来,从此格列佛受到小人国国王重用,斯开瑞士就大为不满,与财政大臣合谋谋害格列佛。

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是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相关情节: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他用理智、公理、仁慈来治理国家,他厌恶格列佛所说的卑劣的政客、流血的战争。

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相关情节:慧骃是有理性、公正而又诚实的马

耶胡:是群丑陋龌龊、贪婪淫荡、残酷好斗的畜类,是人性凶狠残暴、伪善无信、怨恨嫉妒、阴险卑劣、野心贪婪弱点的体现。

九、《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作者:罗曼罗兰法国

主要人物: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意大利油画、雕塑家米开朗基罗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主要内容:叙述了他们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十、《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作者:高尔基 国籍:俄国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人物形象 :

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外公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打人骂人,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

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因此,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

十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籍:苏联

主要人物:保尔·柯察金(无产阶级英雄)

内容:保尔从小生活艰难,后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在恶劣环境下他得了重病,全身瘫痪,却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用自己毕生的经历实践了自己的理想。

故事梗概 :

主要描述了保尔·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十月革命爆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后来保尔与朱赫莱一起逃跑。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跳进冬妮亚的花园。冬妮亚和保尔产生了爱情。在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冬妮亚和保尔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便分道扬镳。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 体质越来越坏。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作品主题 :

作者通过对保尔·柯察金形象的描写,热情地赞扬了他为捍卫无产阶级政权而奋斗不息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顽强的革命斗争意志和共产主义战士的高贵品质。

经典语句: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十二、《汤姆索亚历险记》

主要内容: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主要人物 :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去过行侠仗义的生活。他从一个原本人人讨厌的“野孩子”成为人人称道的大英雄。

哈克贝利·费恩:汤姆的好朋友,他心地善良,正直无私,厌恶所谓的文明和礼法。他和汤姆一起历险,并得到一笔巨款,后被寡妇道格拉斯收为养子。

6.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备考策略 篇六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秀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也不断得到落实,近几年的名著阅读主要侧重积累考查和基本阅读情况的考查,一般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名著阅读的感受、鉴赏、评价的试题。

一、考题分析:

中考考查的名著中,大多数都涉及到作家、作品,人物形象、作品的思想以及读者的感悟。但都很简单,只要学生平时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中外名著,解答这类题目并非难事。而且潍坊市近三年来涉及到的名著有《西游记》、《朝花夕拾》、《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三国演义》、《老人与海》、《木兰诗》等。从考查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方面 :

(一)、了解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著的作者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歇后语等。

比如2010年潍坊中考名著考查的题:

7、(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 朝花夕拾》 的一篇是()(2 分)

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

本题考查了对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阅读情况。如果学生没有读过《朝花夕拾》记不住书中的篇目,就很难回答。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鲁迅其他作品的掌握情况,学生只要知道《故乡》是小说,选自《呐喊》,答案就选定了。又如2009年潍坊中考的第6题的第(2)小题

6、(2)《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

歇后语: ——

故事情节:

再比如北京中考2009年的试题:

在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这样一位为人们所喜爱的侠义肝胆英雄,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是不顾什么朝迁法度,佛门清规,完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这位英雄是谁?出自哪一部名著?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A,张飞 《三国演义》 B、孙悟空《西游记》

C、鲁智深 《水浒传》 D、林冲 《水浒传》

这些题目就直接考查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作者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歇后语等的了解掌握情况。

(二)、阅读课程标准和课本推荐的文学名著,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基本内容,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对人物或作品的看法和评价。如2011年潍坊中考题

7.学校文学社举办“读名著,品经典”诗文朗诵会,要求主持人在每个作

品朗诵前说一段主持辞。请你为《木兰诗》或《老人与海》拟写不超过100字的主持辞。(6分)

要求:①介绍并评价人物性格或作品内容。②至少引用一句作品中的名言

或使用一种修辞格。③语言生动。

又如北京中考2008年的考题:

感动无处不在。你在阅读语文课本“名著推荐与阅读”(或“名著引读”)的有关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时,哪部作

品的哪个人物或事件令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你从中感受到怎么样的幸

福?

08年的北京中考题与去年的潍坊考题异曲同工,都考查了自己的阅读体验

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欣赏文学名著,结合具体语段考查学生对名著的了解情况并作简单

分析。

如2009年潍坊中考题

6.名著阅读。(5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

写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

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人山洞,他们发现了()。(2分)

又如2010年潍坊中考题

7、(2)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3分)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

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

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 哪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

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

纵观近几年的潍坊市中考名著内容,从考查的形式看,考查的难度在逐步

增加,试题的命制向阅读的纵深掘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

读习惯,广泛深入阅读名著,并做好积累。答题还要注意方法,如抓准题旨,认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并选择恰当的答题方法。

二、考查内容与方法

从近几年的潍坊中考来看,名著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了解作家作品知识

2、了解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主要人物及性格

3、识记与作品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

4、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

5、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主要考查题型为:识记辨别类(选择、填空)、理解概括类(表述)、感悟

评点类(感悟)、语言运用类(仿句)

三、2012名著阅读备考策略

名著阅读考查内容多,范围广。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提高,我们可以

采取如下方法:

1、读“序”和“跋”

2、看目录,了解全书的眉目和纲要。

3、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4、泛读和精读相结合。

5、借助各种参考资料,快速了解内容。

各种题型的应对策略:

(一)识记辨别题

1、结合你的读书经历,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A.赵云 B.关羽 C.张飞 D.马超

2、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林黛玉——葬花、焚诗B、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

C、鲁智深——醉打蒋门神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以上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情节,难度

不大,第1题的英雄是B.关羽,第2题“醉打蒋门神”的人物不是鲁智深

而是武松

答题策略:解答这类问题,如果有诀窍的话,只有一个,就是要切实有

效地开展课外阅读,现在也可以熟记作品、人物、故事等几种。

(二)理解概括题

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

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答题策略::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求对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其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典故、语言、诗句等,能根据题意概括。(所做的答案中作品名

称要正确,内容叙述符合原作,还有恰当正确地运用成语、名言、警句或格言。)

答案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来到烈士墓前悼念

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么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

进行的斗争。’”

(三)感悟评点题

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

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

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

《骆驼祥子》

①书名:

②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

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③自己的阅读感受

答题策略:“熟悉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从

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

形象,能概括出自己的体验。”

答案示例:“每当我捧起《水浒传》时,就会心潮澎湃,思绪激昂。‘大

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的梁山英雄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杀富济贫,乃真英雄也!”

(四)语言运用题

模仿划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与之句式相同且语意连贯的句子(书名号内只能填写课外读物)。

我爱读书,我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

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

答题策略:仿写类题型首先要从仿写的句式、修饰手法着手,其次是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要来源于名著,且要求我们有较好的语言组织的能力,对所阅读

过的名著留下的印象进行精致加工,形成答案。

答案示例:读《三国演义》,我如同追踪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陶醉于他驰

骋疆场的威武雄姿。

四、题型演练

1、“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受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

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一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这段文字出自哪部名著?该故事主要人物是谁?由这个故事演绎而来的成语是

什么?

————————————————————。

(答案:《三国演义》曹操望梅止渴)

2、《三国演义》中有一英姿勃发的少年英雄将军,他有勇有谋,曾演绎了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著名故事,这个人是谁?当他与诸葛亮几次斗智后发出

了怎样的慨叹?

———————————————————。

(答案: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隆中后为刘备献的第一条计是什么?你还知

道其他展现诸葛亮谋略的三国故事吗?请将情节名称写在下面。

出隆中后献的第一条计:

其他的谋略故事情节名称:

(答案: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等)

4、“两弯似蹙娟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

病.„„娴静时似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请写出这个人物的名字及出

自的名著名称.(答案:林黛玉《红楼梦》)

5、《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指()该人最善

弄权术,例如毒设(),弄权()、逼死

()、破坏()的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

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答案:王熙凤、相思局、铁槛寺、尤二姐、贾宝玉和林黛玉)

6、“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是《红楼梦》中农

村妇女()说的逗笑他人的话。

(答案:刘姥姥)

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

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

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答案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笛福、印象最深的人物鲁滨逊、启示:

“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乐观地对待一切神奇的命运,让我更相信偶尔的失落终会雨过天

晴”。

8.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

义;;.答案示例: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

读《水浒传》,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这一章节里,筑路者面临哪些困难?

答案示例: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秋雨、泥泞、寒冷、饥饿;

物资匮乏:没有枕木、运输工具;小火车头需要大修;

尖锐的阶级矛盾:匪徒、肃反、开小差。

总之,名著阅读内容多,考查面广,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

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并通

过多种途径了解名著内容。而在现在即将面临中考的有限的时间内,建议在学

生熟知文本的情况下以练代读,以练代讲。备课组要集中全组的力量精编习题,知识的覆盖面要全,重点要突出。并遵循紧扣考点、精编精选、追求实效的原

则,这样一定可以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快速提高应考能力和语文素养轻松

7.名著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七

一.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过程急功近利

在只追求高考分数的大环境下, 老师的教学功利性太强, 能考到的多讲, 考不到的少讲甚至不讲, 因此, 教学指导和研究的重点往往放在考点上。比如:苏教版必修二课本中选入了《边城》《林黛玉进贾府》, 必修五中选入《西厢记》《罗密欧与朱丽叶》, 也有《<红楼梦>选读》课本, 但因为考试基本不涉及或占分不高, 教学过程中处理这些篇目或教材仅仅是浮光掠影或被束之高阁。类似于此, 学生的阅读过程被练习式初略梗概记忆代替, 讲义代替阅读, 为考试而读, 为分数而读。这样的名著教学根本不能称之为阅读教学, 当然也不会起到名著教学该有的效用价值。

2.教学安排随意无序

目前, 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没有一个科学的统筹安排。我任教文科多年, 对眼下的名著教学深有体悟:《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的10部名著以及《<红楼梦>选读》的教学任务是艰巨的。拿什么文本教、教哪些篇目、怎么教都很随意, 没有一个科学的统筹安排。高一为分科, 高二分文理科, 高三文科学生面临四十分的附加测试, 10部名著的教学该怎么分配, 是按照体裁分, 还是按照篇目长短, 还是由简到易;是全部阅读还是部分有重点的讲解、阅读, 准备多少的练习讲义等, 这些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因而, 名著教学基本上是跟着考试指挥棒, 考哪儿讲哪儿, 杂乱无序, 效用不大, 更遑论感悟艺术魅力, 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阅读环境混乱复杂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网络资源如电子书、网络小说、漫画等充斥学生的生活, 侵占了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和空间。社会浮躁的心态和人文价值的失落无形中使得学生对名著的热情远远低于他们对各种动漫、武侠、科幻、时尚杂志、校园小说、网络小说、商业电视剧、偶像明星的爱好和追捧, 老师也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疏远名著, 错误的个性化理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既然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如此堪忧, 而新课标对名著阅读教学有如此明确的要求, 名著阅读教学对老师、学生都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性,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摆正名著阅读教学的位置, 落实名著阅读措施, 我们责无旁贷。

二.名著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1.重视阅读, 明晰作用

我们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语言艺术的典范。名著阅读学习不仅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和自身文化素养, 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深层次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知识的构建, 不仅仅在语言上得以规范, 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 社会、学校、家长都要对名著教学有一个新的认识, 要彻底的转变自身观念, 认识到名著阅读的实际和长远意义, 不能把名著阅读仅仅停留在小学阶段。对待学生的阅读要更宽容些, 多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与机会, 支持学生阅读。教师更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包括自身阅读示范引领学生阅读名著并坚持开展名著阅读教学, 坚定学生长期阅读的信心, 让名著阅读教学成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研究考点, 精导方法

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了考查的篇目是10部名著, 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但当前的考查题型为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 侧重于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 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 对整本书的情节梗概和主题意蕴的了解, 对名著名篇的鉴赏评价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和探究性阅读能力。如2010年名著阅读选择题A项, 砸龙碑、拿宣德炉的不是阿Q是假洋鬼子, D项, 哈姆莱特复仇举动不是为争得骑士荣誉。2011年的B项错在“觉新劝他 (觉民) 为了一家的安宁, 就不要回家了”, E项错在“女儿拿出刀子以自杀护匣, 他 (老葛朗台) 才不得不停手”, 正确的是“他没有停手”。因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围绕“考试说明”积极备考, 做大量的迎考练习, 备考时“裸读”名著, 关注细节, 短期内简单的识记类的题目会取得效果, 但稍微有点难度的考查如概括能力、理解能力的题目则无法作答。如2010年考查结合人物形象对圣地亚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给打败”的理解、曹操性格的分析, 2011年考《红楼梦》判词、《雷雨》中侍萍经历哪些人生悲苦,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回答这些题仅仅了解情节是不够的, 还要能紧扣情节概括提取分析。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指导其阅读方法外, 还应教会学生一些名著题的答题策略和解题技巧, 使学生既会阅读又会答题, 人文素养得以提高, 应试能力也得到提高。

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除了授予学生知识外, 还应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我们常说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圈读法等, 方法很多, 可不见得对每部作品、每个人都适用。10部名著中有2部超长篇小说、2部长篇小说、2部中篇小说、1部短篇小说合集、2部戏剧、1部诗歌, 要想在3年内全部阅读完, 还是有点困难的。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设计, 根据体裁特点设置不同的课型, 同时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对于《红楼梦》《三国演义》《家》等7部中长篇小说, 建议学生了解小说梗概之后, 精读重要情节;教学时由浅入深、先短后长, 采取人物串联故事、根据故事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探究小说主旨。对于2部戏剧则指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 抓住矛盾冲突, 教学中围绕戏剧矛盾, 带领学生分析人物, 品味戏剧语言, 探究矛盾冲突背后的实质。而鲁迅的《呐喊》则建议篇篇精读, 《女神》难懂难读建议从诗歌意象角度展开阅读教学。

3.统筹安排, 个性阅读

由于阅读任务较为艰巨, 高中三年我们应对名著教学进行整体规划, 三年一以贯之。我们可以根据课本上出现的篇目来合理安排相应的名著教学人物, 高一必修二节选了《祝福》《边城》以及《林黛玉进贾府》, 我们在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后, 有选择性的开展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红楼梦>选读》的教学, 在让学生基本了解文本框架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完成《呐喊》《边城》的整体阅读和《红楼梦》的部分阅读。高二必修五课本中选入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据此可以拓展完成戏剧《哈姆莱特》《茶馆》的整体阅读, 同时考虑到《三国演义》《红楼梦》两部较长, 因而分年级开展教学。高三因为学期短, 复习考试相对频繁, 则安排较短的《女神》《老人与海》的阅读。这样, 以课本带动名著阅读教学, 既完成课本教学, 又能拓展阅读, 汲取名著精华。高中名著阅读教学也就形成了一个合理有序的、逐步推进的教学态势。

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同理, 阅读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教学的讲解阶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认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了解自己, 了解学习的对象,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处理好“讲”与“授”的关系。教师在基本梳理好名著内容框架的基础上, 应该积极地开放课堂, 与学生共同阅读名著, 共同探讨名著。阅读教学, 不是为了向学生解读文本, 也不是为了向学生讲述文学名著的内容, 更不是讲述文学名著那些经典的故事情节。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要求, 就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质疑,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使学生敢想、敢说, 用自己的方式阅读解疑。对于文本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教师要组织学生共同讨论, 让他们各抒己见, 通过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当然在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其主动性的同时, 对学生模糊不清、产生错误的内容, 教师要加以适时引导点拨, 使学生感受到名著的艺术魅力, 提高审美情趣。

4.优化资源, 延伸课外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众多优秀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名著教学更是如此。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材料, 教师工作的重点已经不是对资源的寻找, 而是对各种资源的优化。如带领学生观看同一出戏87版和新版的《林黛玉进贾府》, 要求学生观察剧中人物的言行表现, 并与原著作对比, 相信学生在综合阅读比较之后会发现老版红楼在人物塑造上更细腻更能体现人物性格更忠实于原著。又如在原著中, 大观园修好后, 在贾政的带领下, 众人有了很多地方, 还有宝玉作诗、题字等等。可是, 在新《红楼梦》中, 这点被省略了。在教学中就可直接告知学生而避免走弯路。

8.别异化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 篇八

一.选择与引导

现象一:(A老师)“我就将家里的藏书,包括郑渊洁、杨红樱、郁雨君、伍美珍、曹文轩、许友彬、沈石溪,毕淑敏,还有意林、智慧背囊、花季物语、冒险小虎队、福尔摩斯侦探全集等全带到学校,分给孩子们阅读。”

分析:低幼化。估计这位老师是把自己孩子看的书“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们。

现象二:(B老师)“……第二招,投其所好推荐书。我引导他们读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兵王》《亮剑》《致青春》《文化苦旅》《花季雨季》《我为歌狂》《三重门》《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认识了饶雪漫、余秋雨、余华、韩寒、九把刀、都梁……;我还买来五颜六色的、有插图有漫画的青春阅读杂志……”

分析:时髦化。这位年轻的女老师是把流行的书“推荐”给她的学生们读。

现象三:(C老师)“我带着学生看的书有《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红楼梦》《边城》《雷雨》《月牙儿》《二十年目睹官场之怪状》以及王朔、张爱玲的作品……”

分析:拔高化。估计这位老师是把自己看的书“指导”给他的学生们读。

现象四:(D老师)“一年来,我为(八年级)班里的学生精选了30本好书。除了《骆驼祥子》外,另有11本外国诗选、14本外国小说、3本网络小说,还有一本诗集是马鞍山一居士写的。我觉得学生应该多读外国诗歌,那本居士的诗集也很好,写出了安静闲适无为的隐居生活,这与喧嚣的现实恰好相反。”

分析:狭隘化。这位老师是把自己看书的偏好“传染”给了他的学生们。

现象五:(E老师)“我尝试了名著“文本细读”的办法,即对一本名著做深入、长期、反复的阅读,以读懂一本书为契机,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分析:偏激化。这位老师是把长长的名著当作课文“教读”给他的学生们。

反思:名著读物的选择与引导怎一个“乱”字了得,应当匡正!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农村初中的名著藏书很少。但宁缺毋滥,无论如何,我们语文教师也不能把名著推荐与引导儿戏化、随意化!读如此,莫如不读!不适合的书只能起到反作用;就像吃药,弄不好要付出极大代价的!

二.导读与展示

现象一:在开展名著阅读走进语文课堂之后,不少学校又是让名著阅读走进语文课堂,又是把语文课堂搬进图书馆;有的竟要求学生一周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分析:夸大化。过分放大名著阅读课的地位,夸大它的作用,就会削弱课文教学的主导地位和“例子”作用,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像要求学生一周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事太荒唐了!

现象二:不少学校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目光只盯着分数——逢读必练中考;不读原著整本书,只做精彩片段题。

分析:考试化。这是错引了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这种功利性阅读,必然会败坏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名著阅读的真正指向是快乐学生、纯净心灵,要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自然阅读、无为而读,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学生戴着考试的镣铐阅读!

现象三:有些学校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零导读,只是简单的布置阅读任务,生硬的检查阅读指标;或者是指令化导读,用命令代替方法助读;或者是资料化导读,教师发布一系列关于背景与讲解的资料代替导读。

分析:放羊化。这是忽视了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助读策略,暴露了教师导读方法的缺失和导读过程的随意盲目。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彻查学生读情,精心设计导读,使名著阅读高效化。

现象四:“《西游记》名著阅读展示课目标——了解主要故事内容,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现实意义。展示课流程第一环节——测一测你对《西游记》的了解,第二环节——说一说你认为最美的情节,第三环节——讲一讲你最喜欢的人物……”

分析:游离化。像这样远离名著文本天马行空式的展示课,不读原文不是照样可以“展示”吗?鸟近黄昏皆绕树,学生阅读名著的深刻体验必须紧扣名著文本,千万别只做花花哨哨的表面文章!

反思:名著阅读的导读与展示怎一个“虚”字了得,应当扎实!

名著阅读教学虽不囿于固定的模式,但导读、推进和展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导什么?兴趣,态度,方法!推什么?阅读,思考,辨析!展什么?感悟,体验,鉴赏!反正一个原则,一定要让学生读有所得,积累,写作;习惯,养成;成长,人生!

上一篇:2021年关于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下一篇:有关工程造价专业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