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经典诗歌

2024-06-21

做人的经典诗歌(通用12篇)

1.做人的经典诗歌 篇一

做人的经典语句精选

1、纯,属虚构。乱,是佳人。

2、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3、我们都是远视眼,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

4、生活中有太多无可奈何的选择。社会就像江湖,总是让人身不由己,言不由衷。

5、不吃饭的女人这世上也许还有好几个,不吃醋的女人却连一个也没有。

6、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7、说话要有温度: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小心说话而且要“说好话”,话说出口之前先思考一下,不要莽莽撞撞的`脱口而出。事情再怎么急迫,也要清楚的让大家知道问题以及来龙去脉,但往往是越急越说不清楚,反而耽误了时间。而且,要坚持这样做,便难能可贵了,可以做成大事业。怕就怕坚持不到最后,前功尽弃。

8、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设立道德底线,小偷也清楚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偷的。所以说事情万万不可做绝,落井下石的事绝对不要干,给别人让出退路就等于自己前进了。

9、如果你要考验我的耐心,请先把你的耐心准备好。

10、无论多豪华的婚礼都不代表幸福婚姻,两个人终生相处和睦与否和筵开几席、多少首饰全无关联。

11、不要让太多昨天占据你的今天!

12、一个人只有一个心脏,却有两个心房。一个住着快乐;一个住着悲伤。不要笑得太大声,不然会吵醒旁边的悲伤。

13、做人如水,水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总是改变自己的形态不断寻找出路;不拒绝任何加盟的沙石和物障,反而是夹裹前行,壮大自己的力量,勇往直前;任何时候遇到阻挡,总是慢慢蓄积力量,最后加以冲破;历经千里万里千难万险,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本质。

14、分手就是不爱了,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想让对方好过,而是想让自己好过点!

15、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6、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17、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静一刻易,静一生难啊!

18、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承诺同义词是束缚,奈何我们向往束缚。

19、小三,除法中的余数而已。

20、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21、我喜欢你,很久了,等你,也很久了,现在,我要离开,比很久很久还要久……

22、原来那么爱我的你和那么爱你的我都停滞在曾经的时候,爱情就结束了。

2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24、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

25、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攀比。

26、做人如钟,钟的品质有四个特点:实事求是,不报假时;与时俱进,不停分秒;坚持规律,不缩不冒;埋头苦干,不事张扬。这是一个实事求是,一个踏实实干者的具体行为表现。

27、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28、苹果最光辉的一刻就是砸在牛顿头上!

29、许多人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

30、你若先走了,转身时就不要怪我也在背对着你。

31、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32、只要你的脚还在地面上,就别把自己看得太轻;只要你还生活在地球上,就别把自己看得太大。

33、广告就是告诉别人,钱还可以这么花。

34、专门讲自己劣面,贬低没有了他人;专门讲他人弊端,举下没有裂旁己。

35、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诚,却得不到风度,那只能说明对方的无知与粗俗!

3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除了爱情的力量。

2.做人的经典诗歌 篇二

单元教学之前我就告诉学生本单元学完, 我们将开展一次赛诗会, 同学们听了情绪高涨。有的说要赛祖国的诗, 有的说要赛毛泽东的诗, 有的说要赛现代的诗……课堂犹如炸开的油锅一样顿时沸腾起来。我借机引导学生自读《关于综合实践———赛诗会》, 并要求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与课代表一起策划本次赛诗会。经过一番商讨, 大家最终确定本次赛诗会的主题为“咏春诗赛诗会”。原因是此时正值春季, 而且写春天的诗也比较多, 很容易找。

关于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 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赛诗会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了使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 在确定本次赛诗会的主题后, 我召集了学习委员和语文课代表, 和他们进一步商讨本次赛诗会的内容和形式。经过酝酿, 他们一致认为: (1) 赛诗会的内容是以咏春的古典诗歌为主, 不含词在内, 只要含“春”字即可。 (2) 全班同学每人准备10首诗以上, 提前会诵。 (3) 全班分四组, 每组队员可以自由组合, 并自选出组长。 (4) 采用对抗赛, 即四组派出同样多的选手参赛。 (5) 评委由各组推荐产生, 另聘两位老师和我参加。 (6) 主持人由学习委员、课代表担任。

赛诗会如期举行, 地点在学校阶梯教室, 他们赛前还制作了课件。活动按着“咏诗———赛诗———写诗”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整堂课都体现了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颖的学习方式。“中国是诗歌的王国,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拥有多如繁星的诗人和那浩如烟海的诗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已成为留芳千古的璀璨经典。历代的优秀人物都十分注重从中汲取养分和精华。很多人认为背诵和吟咏是学习古典诗歌的重要方法。”一开场, 这充满诗意的导语立刻渲染了一种喜爱古典诗歌的氛围, 接着主持人在优美的《春到湘江》 (笛子独奏) 背景音乐中又示范吟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刮风下雨, 本是日常生活的平凡之事, 而陆游却触景生情, 将现实与梦境联系在一起, 抒发了不可遏止的爱国情思。这种爱国精神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通过吟咏, 能增强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能体会诗人的情感。人常说“词缘情”“诗言志”, 诗词中往往表露出诗人高尚的情操, 飞扬着他们的凌云壮志, 记载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了展示同学们的诗歌学习情况, 咱们来场比赛如何?古往今来的诗歌太多了。历史上唐诗的篇幅最多, 且唐代诗坛名家辈出, 佳作如林。就是同一诗人, 不同时期也写了不同的作品:有的感事, 有的咏物, 有的讽喻……在烟柳满珠城的暮春之际, 咱们就来场咏春的赛诗会吧!”主持人巧妙的过渡语又将话题引到本节课的主题上来———咏春诗赛诗会。

四组选手在主持人简短的热身赛中熟悉了赛诗会的五项规则。而后是一番激烈的角逐, 评委们结合比赛情况适当进行点评。活动结束时我做了总结, 还布置学生课后每人出一期“赛诗专刊”的手抄报。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活动, 这种有张有弛的学习氛围使得观众 (学生) 在活动中都跃跃欲试。几位选手还因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咏春佳作而抱怨不已。

据统计, 全班30%的同学准备了吟春诗达60首以上, 其中有几名同学准备的诗甚至超过了100首。通过此次活动, 我将课内与课外学习结合了起来, 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有机地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既积累了经典古代诗歌, 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附学生作品一篇:

五彩的春天

春天是绿色的,

有绿色的草、绿色的树、绿色的田野。

还有绿色的水染起绿色的情!

春天是红色的,

有红色的花、红色的叶、红色的太阳,

还有红色的火托起红色的心!

春天是蓝色的,

有蓝色的河、蓝色的湖、蓝色的海,

还有蓝色的云装点蓝色的天!

春天是五彩的,

有五彩的蝶、五彩的翅、五彩的飞翔,

还有五彩的阳光编织的五彩的梦。

3.徐志摩诗歌的“经典性” 篇三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经典化

中国新诗自出现之日起,便表现出迥异于中国传统诗歌的种种特征。在时间长河的涤荡下,新诗历经风雨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品质。徐志摩作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对新诗在艺术上的探索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其代表诗作如《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更是被奉为“经典之作”长久流传、广为吟诵。

徐志摩作为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他的代表作、他那轰轰烈烈的情感经历,已然让人们将他的形象勾勒成了一位民国时期风度翩翩的文艺青年。这位充满个性的文人用自己丰富细腻的情感、清新隽永的文字为早期中国新诗开创了新的局面,在他笔下新诗不再是单纯的用白话文书写的文字,内容不再单一乏味,形式不再千篇一律,他致力于新诗体制的输入与试验。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中国新诗在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他之后的诗人在诗歌格律化的开创上做出了表率。关于徐志摩在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将着重探讨其诗歌“经典化”的相关问题。

诗歌“经典化”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读者的传播与接受中实现的。“诗歌文本,即使再精彩,如果在书架上任尘封鼠咬,不能与读者见面,那也不可能成为经典。经典是在读者不断地阅读和理解中产生的,通过阅读,文本的内涵与读者的心灵得以沟通,正是在文本与读者的交流、对话与融合当中,文本的精义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把握,文本的经典意义得以显现。”[1]新诗自上个世纪初由胡适等人倡导,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年的岁月变换中,新诗面临的社会境况与读者群体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民国时期、解放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后。不同的读者处于不同的社会时代语境下,受不同的政治文化形态影响,对诗歌的阅读感受会出现差异。另一方面,读者的知识结构、审美趣味以及价值观也会直接影响对诗歌作品的评价。由此不难看出,如何界定一首诗歌是否“经典”,实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新诗的传播方式无外乎报刊发表、集结出版、教材选编、电视广播的推介等,这些方式共同促成了新诗经典化的可能,其最终的影响一方面是在受众的选择下产生一批“经典诗人”;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新诗在历经读者的淘汰筛选后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甚至被深入分析研究,渐渐成为“经典”。

一、徐诗在民国时期崭露头角

徐志摩作为新诗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自然也历经种种考验,其诗歌在“经典化”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我们现今能查阅到的徐志摩最早的诗歌是创作于1914年的《挽李幹人》,其系统的诗歌创作与发表始于1921年。在民国时期,新诗的传播方式除了发表于报刊或整合为诗集出版外,最常见的仍然是被选入当时的教材中,通过教育途径被学生熟知。重视语言文学的教学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教学传统,“诗歌文本进入教材,尤其是进入中小学教材后,将获得几乎是全社会适龄人口的读者,这将有力地促进其‘经典化。”[2]对此,笔者粗略地考查了徐志摩诗歌在民国时期被选编入教材的情况——

《一小幅的穷乐图》被选进由沈星一编、192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一册;《沪杭车中》入选朱文叔编、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出版的《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二册,另一篇《五老峰》入选该教科书第四册;1933年由戴舒清编、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的《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第一册收入了《再别康桥》;1937年由蒋伯潜编、世界书局出版的《蒋氏初中新国文》第二册选入《苏苏》;《无题》则被选编进赵景深编、青光书局1946年出版的《初中混合国语》第二册;同年,由吴拯寰编、三民图书公司出版的《标准文选》第一册收入《车眺》。

从选编情况来看,徐志摩的诗歌在民国时期是较受教科书编写者青睐的。第一首入选教科书的诗《一小幅的穷乐图》创作于1923年2月6日,载于1923年2月24日的《晨报副刊》。[3]次年,该诗就被选入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中,时隔仅一年的入选证明了徐志摩在当时新诗坛虽初出茅庐却已具备一定的个人影响,同时表明他的诗在内容技巧方面被认为适合教学,除此,我们还可以猜想或许在这一年中该诗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受到读者喜爱,缘此被选入了课本。之后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徐志摩的诗歌也并未因为他的突然离世而受冷落,反倒备受关注。被编选进教材的诗歌,除了有当下熟知的抒发个人情思的《再别康桥》外,还有描写景物的如《沪杭车中》《五老峰》《车眺》,悼亡诗《苏苏》。由此可见题材之广泛,与现如今徐志摩诗歌被编选进教材的题材单一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徐志摩的诗歌为何一开始就广受教科书欢迎,从早期就显现出了向“经典”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徐志摩的诗歌以追求“爱、美、自由”为基本主题,风格清新,适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传授积极的思想,在倡导个性解放的时代,他的诗歌有利于启发学生;二是徐志摩的诗歌强调“音乐美”,重视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方面的技巧,朗朗上口的诗歌便于学生背诵,以及课后的传播;三是徐志摩在当时诗坛崭露头角后,其诗歌虽遭到鲁迅等个别人的否定,但大部分文人还是对其赞赏有加。在1925年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出版后,朱湘就说:“徐君的第一本诗已经这样不凡,以后的更是可想而知,我们等着,心中充满了一腔希望的等候着罢。”[4]文人的推崇想必也会影响到优秀诗歌被选入教材一事;最后一点是民国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并非一种,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虽受西方影响,但在多样文化形态并存的时代环境下,其传播与普及不会受太大干扰。

民国时期徐志摩的诗歌不仅走入课堂,在青年群体中得以广泛传播,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人其诗也引起了文坛的研究与讨论。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悼念他的文章、对他的诗歌的评论性文字大量涌现,胡适、茅盾、沈从文等人都曾撰文纪念。无论是文人的评价,还是普通民众的讨论,都不可否认徐志摩在早期新诗诗坛的重要地位,这样一种一开始就形成的“普及性”与“流行化”趋势为徐志摩诗歌在“经典”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奠定了基础。endprint

二、徐诗去“经典化”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直到1980年期间,徐志摩诗歌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左倾的政治导向直接导致徐志摩的个人阶级属性与当时的主流政治形态背道而驰,在十年文革的社会环境下,曾受欧风美雨影响的徐志摩不幸被扣上了资产阶级文人的帽子,其诗歌作品被视为反映资产阶级的低级趣味而遭到否定。即使出现少数的研究性文章,也几乎是以批判声为主。197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谈到“徐志摩的反动诗歌”时称“他一直是作为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革命文学相对抗的”,“徐志摩写过的许多名为爱情实则色情的诗”,“由于其思想腐朽、反动,带有一定艺术性就更能毒害人民,就更有危害作用,所以也就更应该批判。”[5]除此之外,1979年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于徐志摩和新月派的评价是称之为“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起的进攻”。[6]两种被当时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对徐志摩诗歌几乎都进行了直接而又尖锐的批判,对其诗歌内容做了全面的否定,诗歌技巧更是无从谈起。在当时社会政治体制下,人们的意识形态必然受主流政治话语主导,极端的否定态度之于徐志摩的诗歌在今天看来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是政治因素造成了他的诗歌研究被中断三十年之久,或者我们也可将这个时期徐志摩诗歌的遭遇视为它“经典化”道路上的挫折与艰辛。因为时代环境与读者群体都在改变,没有事物可以做到一尘不变、一帆风顺,文学亦是。

三、徐诗重回学界和读者视野

在经历了短暂的被遗忘、忽视、搁浅以及有失偏颇的批判后,1980年代起徐志摩的诗歌研究逐渐开始复苏。关于其诗歌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形式技巧的学术理性探讨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徐志摩的诗歌也开始重新回归中学教科书。其诗歌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选编情况如下:

目前查到的建国后最早选入徐志摩作品的语文教科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组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三年制高中语文课本《中国现代名著选读》上册,《再别康桥》入选该书。另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四年制初级中学实验课本语文》选编《再别康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情理知能连环导引初中语文》选编《为要寻一颗明星》。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94年,在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学读本》中首次选入《再别康桥》。1997年,《再别康桥》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验本)。进入新世纪,《再别康桥》又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目前,全国普遍使用的五套高中语文课本中,《再别康桥》入选其中的三套课本,分别是人教版、山东版、广东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编选的是徐志摩的《黄鹂》这首诗,江苏版没有选徐志摩作品。

不难发现,在1990年代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徐志摩的诗歌不断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不论在哪个地区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几乎都会接触到徐志摩的诗歌。而这其中受到各个版本教科书共同青睐的作品非《再别康桥》莫属。一首《再别康桥》让大部分学生对徐志摩这个名字不再陌生,甚至由这首诗引发了大家对其人感情生活的好奇与关注。2000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热播便很好得证明了这一现象。《人间四月天》讲述了徐志摩短暂一生的复杂情感经历,他的剑桥学习生活经历、他与三名女性的感情纠葛,让观众从多个角度认识了这位温文尔雅、拥有浪漫气质的民国文人,看到这里观众也便会慢慢体会、懂得徐志摩诗歌里抒发的“爱”“美”“自由”。《人间四月天》的播出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徐志摩热”,这也为徐志摩诗歌开拓了更广泛的读者群。尤其是生活在当代的青年人,或多或少会被这个上世纪初期勇敢追求真爱、自由的徐志摩所感染。电视剧中的很多配乐都是源自徐志摩的诗歌,如《再别康桥》等作为歌词,谱曲后改编而成的。这一处理也有助于徐志摩诗歌的传播。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再别康桥》在当代不仅屡次被选入中学教材,同时被谱曲改编为流行歌曲这一事实,毫无疑问它在“出镜率”方面超过了徐志摩其它诗歌作品,成为当代人最为熟知的徐志摩诗歌“代表作”以及白话文学的经典。《再别康桥》极高的传颂度对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开始解放,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选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单一化,而徐志摩的诗歌主要表达个人情感,赞美大自然和对自由的美好追求正好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起到了对学生正面积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已是1928年,这时他的诗歌创作水平已经很成熟,《再别康桥》无论是语言还是韵律的技巧都达到了极高水平,闻一多倡导的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都在《再别康桥》中完美实现。仅从艺术技巧方面来评判,《再别康桥》的脱颖而出全在情理之中,被奉为“经典”是无可厚非的。

另一个令我们感到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上文中提到过的徐志摩的诗歌被谱曲后改编为流行歌曲,丝毫没有“落伍”之感。笔者认为这也是徐志摩诗歌“经典”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诗被谱曲改编为流行歌曲的情况并不常见,而徐志摩的诗歌被改编的却远不止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偶然》等。从诗歌到歌词丝毫看不出因时代变迁而带来的隔膜,这正是徐诗语言的魅力所在。徐志摩是新诗诗人中驾驭和运用语言的佼佼者,我们从未听到评论家和读者群称其语言晦涩难懂的声音,大多数评论都是称其语言优美清新等。这样的语言风格基本扫清了他的诗歌在“经典”道路上,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遭遇读者难以接受的种种障碍;直接将其诗歌拿来当作歌词也显得轻松自如、水到渠成。此外,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因为其诗歌汲取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元素,除了比兴手法的运用,还包括对一些传统意象的使用。《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夏夜鸣蝉”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吹箫吹笙”也是古代文人雅士惯用的派遣内心孤独悲情的方式之一。意象与情感的巧妙融合使徐志摩的诗歌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氛围,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与“婉约派”气质相近。这与当下流行音乐中盛行的“中国风”达到了某种内质上的契合,因此,将徐志摩的诗歌直接拿来作为歌词传播不会令人感到突兀与不和谐,反而顺应当下的时代潮流和文化传播趋向。

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历程具有特殊性和曲折性。“教科书”对其诗歌“经典性”的确立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在当代诗人中,如海子、舒婷等人身上较为显著,而对于现代诗人徐志摩实为特例。徐志摩诗歌直接作为歌词谱曲传颂,创新了传播方式和途径,它将在提高个人文化涵养和陶冶情操方面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郭沫若、闻一多等人在新诗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但其诗歌在当今青少年群体中的传诵度显然无法与徐志摩相提并论。徐志摩诗歌中那些有关爱的力量和对美的追求是不会过时的。他作为一个“纯粹的”诗人的形象也将会同他的经典作品一起留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注释:

[1][2]参见《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崎岖而漫长——吴思敬访谈录》,《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增补部分),2012年,第121页。

[3]韩石山:《徐志摩全集》(第四卷·诗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4]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见邵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5]《徐志摩的反动诗歌》,选自一九七八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第二编第二章,见邵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308页,第309页,第310页。

[6]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1页。

4.做人要感恩的经典句子 篇四

2. 人们真的应该冷静思考一下那个真正一直多年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到底是谁。一定要懂得感恩。

3. 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能改变我们的态度,能带动我们的习惯,能升华我们的性格,能让我们收获美丽的人生!

4. 感谢一切相遇。

5. 蹉跎岁月,赠予我们丰富的阅历与经验;多味生活,赠予我们浓烈的苦辣与酸甜;美妙人生,赠予我们宝贵的拼搏与顽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节,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6. 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甚至有超凡世俗的情愫。那我们为什么不学会感恩呢?

7. 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感谢善良的人们给予你的每一份善意,无论相识不相识。

8. 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9. 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10. 心满意足享受每一点欢乐,是走向幸福的唯一途径。

11. 感恩实质上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我承认我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也是一个十分重情的人,所以我深深懂得,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逐渐地宽容大度,对小事不会斤斤计较。

12.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地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以往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欢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我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欢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13. 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4. 我感恩对我不满的人,是他们的不满,我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5. 感激你的关怀,感激你的帮忙,感激你对我做的一切……请理解我最真心的祝愿:一生平安如意健康欢乐!

16. 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17. 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

18. 今日是感恩节!虽然我不信基督,但我认同感恩,真的感激上苍让我们相识,但愿我们成为一生的好朋友!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愿一齐度过这个欢乐的节日!

19. 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与疲累。

20. 我是个要求从不过份的女人!我时刻懂得感恩。哪怕仅是你的嘘寒问暖,对于我来说也是那么的珍贵、奢侈。

21. 请向大地深深致谢。

22. 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无尽的爱;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温暖的家。我们要学会感恩,要感恩父母。

23. 感恩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真实的行动。

24.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之人,必是遭人唾骂的无耻之人,所以,每个人都应当学会感恩。

25. 母爱是温暖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26. 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更美好!

27.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28. 永远不要对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太好,因为那要你只会变得很可笑。

29. 感恩之人亮若璀璨星光,仇怨之人,暗若惨淡愁云。

30. 感恩是一种最大的美德,时时处处怀着感恩的心,你会发现自我你能享受生活,你能随时随地的获得欢乐。

31. 懂感恩的人,才会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32. 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33. 最应当感恩的还是自我,是自我的不断努力,是自我的每一次把握住机会,才能最终成为生活台上的主角。

34.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

35. 计较别人的付出是不懂感恩。

36. 感恩的心,我们要感谢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来这个绚丽的世界;是父母精心呵护,让我们健康成长;是父母殷殷叮咛,让我们快乐生活。父亲的严厉给我们人生的道路敲响了警钟,使我们不致于在成长的叉路中迷途。母亲的慈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阳光,照亮了我们幼小的心扉。感恩的心,我们应该感谢父母,感谢他们为我们无怨无悔地奔波操劳。

37. 感恩是春天花丛里的蜜蜂,帮助花朵传粉;感恩是漫漫大雪里的一把火,点烯了你内心的温暖;感恩是四季的旋律,用旋律触动你的心灵。

38. 感恩,是一种钦佩。这种钦佩应该是从我们血管里喷涌出的一种钦佩。

39. 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40.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41. 感恩,生命如此不平凡,生命长河中确有宝石在熠熠生辉;感恩,生命如此丰富与多彩,万物生灵赐予的永不泯灭的生活--。

42. 难忘您慈爱的微笑,常想您鼓励的眼神,牢记您谆谆的教诲,铭刻您无微不至的关心。亲爱的老师,发条短信祝您天天开心!

43. 感恩是一种生存智慧,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的能力的成长,是一个人维护自己的内心安宁感和提高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

44. 怀着感恩的心境去生活,让自我欢乐,更让别人感到欢乐。

45. 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46.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我的帮忙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

47. 感恩需要学习,从小开始,不再使幼小的心灵蒙上世俗的灰尘。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不忘恩负义;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谦虚本份;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多一份爱,少一份恨……

48. 用点滴的心去品味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环视周遭。

49. 拥有感恩的心,你亦会感激你的敌人乃至逆境。正是他们激发了你的潜能,使你免于久处安逸的平庸,提高你的逆商,创造生命的佳绩。正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野云飞。”生命因遭逢曲折而绚丽多姿,人生因跌宕起伏而风采动人。

50.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51.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关爱父母,使我们的职责。

52. 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懂得感激的人,用彼此真诚的爱,浇灌一株不败的生命花。

53. 感恩是追求人生的大爱,把“知恩图报”变为开放的传承的感恩,把报答个人变成“回报社会”,这才是最好的感恩方式。

5.教你做人的经典名言 篇五

二、胜利者就是胆识加气魄,曾经在火车上听人谈起过温州人的成功,说了这么三个字,“胆子大”。这实在,就是胆识,而拿得起,放得下,就是魄力。

三、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的人,翻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新闻,街头巷尾,谈论的是他们的消息,好像世界是为他们筹备的,他们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你的目的,应当是尽力成为这一小撮人。

四、如果,你真的爱你的爸妈,爱你的女朋友,就好好的去斗争,去拼搏吧,这样,你才有才能,有经济前提,有自在时间,去陪他们,去好好爱他们。

五、这个社会,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慢鱼吃快鱼。

六、这个社会,是赢家通吃,输者赤贫如洗,社会,永远都是只以成败论好汉。

七、如果你问四周朋友词语,如果十个人,九个人说不知道,那么,这是一个机会,如果十个人,九个人都知道了,就是一个行业。

八、任何一个行业,一个市场,都是先来的有肉吃,后来的汤都没的喝。

九、不要随意说脏话,这会让别人感到你没修养,不大乐意和你交往。即便来往,也是应付。由于他心坎认定你素质很差。

6.教会你做人的经典说说 篇六

2.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

3.什么都无法舍弃的人,什么都改变不了。

4.生命太短,没留时间给我们每日带着遗憾醒来。

5.生活没有绝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没有尽头,只有看不透。

6.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将经历无数的风云起伏。小时候担忧考试,青春初恋时,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一直到进入社会,往往犯错……但尽管经历这些,如今不是仍然还是好好地活着么?昨日所有的一切到如今不过一笑庇之,人,只要生存着,一切都会过去。

7.有些相逢,注定是无缘。当最初的那抹轻颤被瘦去的西风轻拂时,你读不懂的那帘冷月终会寂静。西窗外,只余了一庭纷白。记得你站在我面前的那一刹,有种莲开灿然的温柔。不过是想要在某一处角落里永远拥着那份纯粹的美好,终老。我要的如此简单,却同样逃不过美好幻灭的结局。

8.做生活有意义的事、做生活有信仰的事。你们那无微不至、定会铭记在心。缘起缘灭、缘浓缘淡。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时侯好好的珍惜那时光。财富是一种寄存,你不能将其带走;荣誉是一道亮光,你无法将其留住;成功是一颗硕果,你无法四季品尝;生命是一种过程,你不能让其停步。

9.你给予别人什么,就会在别人那里播种什么,并收获相应的回报。给予微笑,就会播种微笑,收获热情。给予冷眼,就会播种冷眼,收获冷漠。给予信任,就会播种信任,收获合作。给予仇恨,就会播种仇恨,收获死磕。给予尊重,就会播种尊重,收获人格。

7.低调做人的误区 篇七

陈芸一直不断地寻找机会, 终于没有白忙活, 她得到了一份事业单位的实习机会, 而且也与她的专业相符, 陈芸非常高兴。

1

一进单位, 陈芸便直接接手并负责一个新项目, 这个项目是单位里今年的试点项目, 做好了可以向全市推广, 同时为单位创造新的利润来源。因此, 单位主任对陈芸寄予厚望, 希望研究生学历的陈芸能够圆满完成这个项目。

陈芸从小性格内向, 与人交流不多, 更多的是自己看书学习。在陈芸看来, 聊天交际纯粹是浪费时间, 还不如自己多掌握些知识来得实际。

陈芸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她记得有句名言: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 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 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 但没有谁能取代她支撑万物的地位。信奉这一哲学的陈芸, 始终坚信, 只要自己做事能力突出, 其他都是次要的, 毕竟,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学生时代的陈芸一直都非常顺利, 成绩突出, 年年得奖学金, 并轻松地考上了名牌大学, 读上了研究生。现在, 即将走上社会了, 陈芸还是对自己所信奉的“能力至上”坚定不移。

在实习单位, 陈芸对于自己做好这个项目充满信心, 也花了十二分的心血来工作, 从项目的计划、实施, 到相关人员的沟通、协商、总结、回馈等等, 陈芸都一步步考虑到位, 踏踏实实地努力做好项目。虽然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多困惑和迷茫, 但这都难不倒基础知识扎实的陈芸。她除了积极想尽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还经常周末跑去学校图书馆参阅各种资料, 始终保持着平和积极、认真负责的心态, 加班加点地完成了项目。

2

刚进单位的那天, 中午吃饭时, 陈芸端着盘子看了看四周, 发现单位里面的人都是结伴而坐, 她不知道自己该加入哪一边, 想想, 还是自己吃饭吧, 人家都已经结成了对子在吃饭, 自己进去反而打搅他们, 因此, 陈芸就选择自己一个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后来, 有时候吃饭人特别多, 桌子不够用, 就会有同事过来在陈芸旁边吃饭, 陈芸对他们只是笑笑, 对于他们之间的聊天从来不插话, 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是否适合插话。

工作时间, 陈芸仅仅与本部门的同事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有过一些接触, 其余时间更多的是自己在那里闷头苦干。

单位组织出游, 陈芸很高兴自己也有份, 于是兴冲冲地和同事一起出去, 却发现单位里的人都是跟吃饭时一样, 一对儿一对儿地走在一起, 陈芸不知应该和谁走在一起, 更不敢跟单位领导走在一起——陈芸担心被同事说闲话, 说自己巴结领导。于是, 她还是一个人走在大家后面欣赏风景。陈芸的心里也觉得有点不舒服, 但是她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长久以来没有得到运用和锻炼, 似乎已经退化了。

不过, 这对陈芸来说, 最多也只是烦心几分钟而已, 她相信, 自己秉持低调做人的原则, 做事不张扬, 至少不会受到大家排挤, 而且, 只要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家认可, 那么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陈芸希望通过顺利完成这个项目从而留在这个单位, 毕竟, 这个单位的福利待遇不错, 是很多毕业生趋之若鹜的。

3

项目如期完成, 陈芸得到了主管和合作单位的赞赏。

陈芸对此颇为得意, 对于自己能够留在这个单位很有信心。

可是, 当陈芸将就业协议书呈交给主管后, 主管从单位主任那里得到的反馈却出乎她的预料。主任说, 现在离她毕业还有半年, 单位领导希望对她再进行考察。而且, 她是研究生学历, 可以再去外面寻找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

陈芸听了, 顿时从希望的巅峰跌到了绝望的谷底——这明显是拒绝的通牒令。陈芸非常不理解, 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差, 尽心尽力地工作, 为何还是被拒绝呢?

带着困惑和气愤, 陈芸在当天就结束了在这个单位的实习。

后来, 偶然又遇到这个单位的一个同事, 在聊天中陈芸得知, 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完全满足了单位的需求的, 也的确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认可, 但陈芸不积极主动和单位同事交流沟通, 尤其是与领导没有什么沟通, 见面经常低着头就过去了, 再加上平时总是独来独往, 因此, 单位领导给予考察是希望陈芸能改变现状, 在单位里面更积极、活跃一些。当然, 单位领导对于陈芸提前结束实习, 也并不惋惜……

点评:

8.作文育做人 做人促作文 篇八

一、通过作文培养学生学习做人

学生在现实中生存,现实中接触的种种事物现象,大多学生对其却不能够产生正确认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从学生的作文、日常中便可以发现这一现象。如,上次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奶奶来我校捡破烂,中午便拾学生未吃完的残羹剩饭来充饥。众多学生见了都避而远之,我班的刘×同学为她打了一份饭,针对刘×为教师打饭这一现象,我班其中一位同学在日记中这样评价:面对如此肮脏的她,刘×同学却给予热心帮助,他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的确高尚!……还有一位同学写到:“……若刘×同学天天这样,岂不要把她的钱用完吗?……反观两位同学的见解,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对一现象不能给予正确认识。这正是我们从学生的文章中得以发现其为人的方面。我把这些日记读给同学们听,要全体同学再评价,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应弘扬崇高的精神品质。诸如此类现象很多,如,在作文中埋怨父母无能,不能满足自己要求的;有写打架骂人自己却无动于衷的;有写读书是一种痛苦而又无用的……我就对学生作文中的各种思想,及时进行评价指导。使学生通过作文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校正自己的行为。这样学生在不断作文中,也在不断学会做人。

二、通过做人促进学生作文

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想让学生做成文字,必须让其深入生活。

怎样深入?这就要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入手。为什么有些同学觉得生活平平不值得去写?即使写也不会生动,更揭示不出意义来呢?这就涉及他们的素养。我平时是这样做的,靠书本的学习和积累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用做人的准则去要求学生,并引导学生用真、善、美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这些工作促进学生学会了带着感情去观察生活,站得高了,就容易识得庐山真面目。

如,许多学生在日记中同时写到在校园拾剩饭的那个老奶奶。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她穿着似蓝又红的衣裤,花白的头发上还沾着点点柴草,青黑的布满皱纹的脸似乎从来没有洗过。她的眼直直的,眼神缓缓地移向地上一个个饭团。这眼里凝聚着无依无靠的悲痛,凝聚着人生的辛酸。当她正颤巍巍伸着黑手拾饭团时,有个女同学,端着一钵饭,含着眼泪说:“老奶奶,吃我这碗饭吧!”刹那间,食堂的喧哗没有了,许多同学对送饭的那位女同学投以异样的目光!”这位同学之所以写得生动感人,则是因为她加强了自我修养。她首先学会了做人,才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出不平常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对学生的观察写作也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作文与做人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互为影响,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对学生作文指导时,要能够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9.与做人有关的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篇九

2、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3、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4、只要坚持积极的理想,就能产生奋斗的勇气。

5、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6、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7、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8、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9、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10、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11、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12、理想的现实化——这便是即将到来的时代的任务。不是从一堆从属于人生和盲目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勤。

14、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15、进步是目的;理想是标准。

16、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17、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8、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19、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20、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21、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

2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3、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24、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姗姗来迟,现在象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止不动。--席勒

25、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26、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27、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28、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不到充裕的时间。--歌德

29、不要贬低黄昏,黄昏同清晨一样是成就事业的时间。--天雄

10.做人道理经典短句 篇十

有些路很远,走下去会累,可是,不走会后悔。

真正爱我的人,绝不会离开我。

抬头需要勇气,低头需要毅力。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与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梦想是有高度的,很多人只能仰望。

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世界太小还是丢了你。

哭过,笑过,才明白感情的意义。

人生总会时不时的出现点戏剧性变化。

遥不可及的并非是十年之后,而是今天之前。

没有不能在一起的两个人,只有靠不拢的两颗心。

人的一生德为本,别忘父母养育恩。

因为得不到所以念念不忘。

有些人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

做人的道理说说

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左手握着幸福,右手握着回忆,花开不败。

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却对美人格外偏心。

人学会闭嘴,人生就会无悔!

问候不一定要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在你最回味的旅程里,我才能给你的独家微笑。

就让我执迷不悟,在自己的世界勇敢地走下去。

等待着一个透着温情的微笑,你不来,我不老。

不好意思,我身上只有汗味,没有女人味。

竭尽全力地生活,即使再难过的日子也要微笑。

生命中,有风,有雨,但别忘了也会有阳光。

运用一分知识,需要十分积累。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最好的。

宁愿跌倒无数次宁死不过平凡日。

岁月不是童话,经历才是人生。

做人的道理文案

不要让别人成为你的习惯,操纵你的生活。

生活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怎么开心怎么活!

什么样的人生高度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品质。

从来都是独行者,没有同行人,没有庇护所。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方向。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虽然我不是超人,但我能在你哭的时候逗你笑。

负重前行,就是大多数人的写照。

人生就像一滴水,非要落下才后悔。

我就是自己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

坚持相信自己,总有雨后天晴的时候。

该说的说出来,该做的做出来,安静与心。

每一个日子,都有一个,值得期候的朋友。

多一点乐观,就多一份芬芳的生活。

11.做人的解释 篇十一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需要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 ,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解释都是那么苍白无力,甚至还会越描越黑。譬如有人骂你是白痴,你便解释你不是白痴;有人丢了东西,你便解释你不是贼……诸如此类的解释,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做人不需要解释,便成为智者的选择。

做人应该像日月经天,而日月从不解释自己的缺蚀;做人应该像江河行地,而江河从不解释自己的流向;做人应该像挺拔的树木,而树木从不解释自己的根基;做人应该像矫健的雄鹰,而雄鹰从不解释自己的翅膀。

做人不是靠宣言而是靠行动。在现实生活中,喜欢解释的人不是胸襟狭隘就是缺乏自信;不是私心太重就是口是心非;而诚实豁达光明磊落的人,是没有必要解释什么的。追求高尚,你的品德就不会卑劣;追求卓越,你的脚印就不会歪斜;学习雷锋,你就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渴求知识,你就会攀登书山,扬帆学海。

不解释的人灵魂宁静,问心无愧。他们坚信,在这个世界上,故意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之徒是少之又少,极难撞上的;而如果真的撞上了,解释也没有用处。试想,岳飞能向秦桧解释什么?谭嗣同又能向慈禧解释什么呢?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却没有谁能取代它作为万物之母的地位。

做人也是这样。只要你勤于修身,严于律己,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你就不需要任何解释。

12.注入做人教育的时代元素 篇十二

现象一:在一次班级国庆晚会活动中, 一位班主任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等关键因素后就离开了。中途, 班主任放心不下, 悄悄地回到教室看看实际运作情况, 发现在主持人的引导下, 学生们在跳拉手舞, 不仅本班男女学生在跳, 还吸引了部分外班男女学生。事后, 班主任心有余悸地说:“以后再也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 太容易失控。”

现象二:在学校定期召开的学生代表座谈会上, 校长和学生处的领导让学生谈谈学校管理中的问题时, 一位学生社团负责人毫不客气地对校长说:“现在课程改革讲究以人为本, 学校对教师管理很人文, 但对我们学生的管理还很苛刻, 要求学生做到的却不要求教师做到, 学生与教师很不平等。”几句话顿时让校长很尴尬。

现象三:经常听到家长对班主任诉苦:现在的孩子是帮我们念书的, 早晨不叫几遍起不来, 放学回来总是想不起来复习, 学习一点都不主动, 还不听话, 老师的话是圣旨, 只要是老师说的就是对的、要执行的, 而我们的话则要看情况再说, 老师你要好好帮我管教管教。

现象四:一些班主任反映: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太差, 什么都是依赖别人,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中缺乏前进的动力, 没有老师的督促就不知道要干什么;应该根据自己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选修科目的选择时, 不是一味听家长的就是跟着同学走, 别人选什么自己也选择什么, 没有主见;高考填报志愿也是如此, 没有一个未来的想法, 人云亦云, 无视自己的实际情况。

以上种种现象反映出在当前班主任工作中, 对学生的独立人格的培养存在着“悖论”。“所谓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 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 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 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1]现实的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一方面担心学生个性太强, 有独立的思想而难以驾驭, 影响班集体的统一管理, 因此对学生存在着管得太多、太细、太死, 严重制约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另一方面, 教师们能意识到学生个性发展是创新学习的前提, 创新学习是学生个性潜能优势发挥的具体体现。“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个性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 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提出注重‘人的发展’的要求。”[2]班主任也担忧长期保姆式管理下的学生逐渐失去了自主性发展的机会, 严重的依赖使素质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没有独立人格就没有责任感, 就没有个性, 就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一个民族就很难生存和发展。

二、溯源归因——改革转型之冲突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使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儒家文化中讲究“克己与顺从”, 一方面使中国孩子从小养成了在家听父母的话、上学听老师的话、工作听领导的话的习惯, 培养了孩子循规蹈矩、依顺服从、没有主见的奴性人格;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强调“中庸思想”, 知足常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足够的进取动力, 被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发展告诉我们, 人格自主、勇于开拓、争先创新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现代文化更倾向于主张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 推崇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 而自主、创新、竞争、进取则成为现代人格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人格的现代化, 反映在当今教育中, 独立人格培养成为矛盾的焦点。

2.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冲突

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习惯以文化权威和知识化身自居, 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 骨子里就缺少民主平等, 当然在实际教育中难以真正尊重学生。有些教师搞“听话教育”, 要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师;加之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更多强调用群体性、共性取代个性, 其人格的独立性往往被忽略, 学生缺乏个性, 如同流水线生产的“标准件”。“现代教育服务于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根本动力的知识经济, 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发展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 才能经得起挫折与失败的考验, 敢于冒尖, 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发展需要。”[3]

三、独立人格——做人教育之必需

“教育是教人学做人, 学做现代人。”做人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 因此, 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是做人教育的必需。“长期的德育实践中, 我们把学校德育定位为:以做人教育为主线, 以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 以学科教学的灌输与实践活动的感悟为主渠道,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我们始终围绕青少年道德的基本问题和现实需求, 着力实施做人教育……做人教育是完善生命的教育, 人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化的行为者, 而是有着主观态度和自由意志的生命存在, 这是一个人尊重自我和实现价值的保障。”[4]由此可见, 塑造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做人教育必然要求, 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自然之义。

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社会特质。马克思说过, “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肉, 而是人的社会特质”。“独立自主性、进取创新性、公平竞争性、务实求真性、民主法治性、惜时高效性、团结包容性、高度责任感等是现代人格的显著特征。”[5]因此, 独立人格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社会特质, 是人的根本素质。创新人才要有开拓精神, 要想别人所不敢想, 做别人所不敢做, 要不害怕寻求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有很强的自主精神, 对自己的才能和看法充满信心, 不轻易地盲从于世俗和权威。

独立人格是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这个道理出发,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尤其注重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因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 都有着差异,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培养独立人格就是尊重这种差异, 让学生发展个性, 培育创新能力。

四、建构重塑——独立人格之途径

人格是主体道德品质的表现, 独立人格的养成离不开后天的培养, 学校的做人教育为学生独立人格的建构与重塑提供了重要途径。

1.文化涵养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 数学使人精密, 哲理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有修养,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所有所学, 皆成性格。”[6]人的文化知识越深厚, 人的本身就越完善, 人的价值越容易实现。学习文化、增长智慧是人格不断优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 文化是涵养独立人格的源泉。做人教育要求努力营造班级的文化氛围, 加强学生人文修养, 用文化知识充实自己。

我们在做人教育实践中结合校园艺术节开展了班徽设计、班歌创作、班旗制作、班训提炼等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发挥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 展示自己的自主性和创作性;借助学校科技节和读书月活动, 开展班级黑板报、班级手抄报和读书竞赛活动, 引导学生在书籍中吸取教育的营养, 寻找智慧的源头, 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 打造独立人格的基础;利用“氛围育人, 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 让学生放飞心灵, 展示自己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 不断积淀独立人格发展的学生文化。

2.机会锻造

独立人格的培养需要班主任在实施做人教育时转变观念, 淡化管理者的权威意识, 创造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提供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 从而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锻造学生的独立人格。传统上强烈的管理者和权威意识会放大班主任自身的能力和责任, 误认为学生的一切都系于教师身上,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使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判断、选择能力和敢于作为的进取心。班主任替学生想得周全, 学生就会想不周全, 老师事事都管, 学生就会习惯于被管而失去独立性。所谓“懒娘出勤快丫头, 勤快娘出懒丫头”正是此理。

我们在做人教育实践中, 开放班会课, 让学生自主组织班会活动, 并由政教处、教科室、团委、学生会组成班会课评比委员会, 对各班学生的主题班会进行评价, 并予以精神奖励,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对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要求的各班文体活动, 鼓励学生独立组织,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责任感和采纳他人意见、团结合作的民主意识等, 强化他们的自主精神;组织学生进行“爱我家乡”问卷调查等社会实践, 让他们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 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激发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 促进独立判断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发展。

3.人本润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人学”。学生首先是人, 是有感情的、有思想的, 脱离了“人”的教育, 实则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教育”二字就无从谈起。因此, 独立人格的培养需要以人为本, 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 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生命, 这是做人教育的逻辑起点。生命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是唯一的, 不可替代的。我们结合“汶川大地震”开展义务捐献活动, 对在大地震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让学生充分理解尊重生命、尊重人性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其次在关注个性, 这是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做人教育实践活动中, 我们还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以“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为目的, 依据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以民主的方式完善班级考核评价体系, 在学生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订考核评价细则, 并定期进行逐条的表决和修订, 使之更好地体现全体学生的意志, 更好地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完全依据考评结果而不是班主任的主观认识来做期末评比和总结, 客观公正地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单。

以人为本还要善待差异, 这是做人教育的自然要求。善待差异需要班主任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胸中装有每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长。”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 是教育的资源和财富, 加以挖掘和利用, 通过创新教育, 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 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的潜质, 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只要我们坚持做人教育的不断实践, 从小事做起, 不断积淀独立人格培养的积极因素, 持之以恒, 不懈努力, 必然能为现代化建设锻造出更多的具有独立人格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shaidy.独立人格[EB/OL]. (2010-05-18) [2010-06-02].http://baike.baidu.com/view/1061264.ht m.

[2]雷富荣.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学习教育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6) :41-44.

[3]李冬坚, 彭莉.思想道德修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黄健.做人教育: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J].江苏教育研究, 2006 (4) :29-30.

[5]鲁咏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及其人格特征[J].新天地, 2009 (2) .

上一篇:校本培训学习制度下一篇:幼儿园母亲节活动标语条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