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前沿论文(精选9篇)
1.信息技术前沿论文 篇一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应有价值。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同时,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序,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误区一 技术学习是教学目标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ffice、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
[1] [2]
2.信息技术前沿论文 篇二
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推进, 自2000年起已历经八年。有幸作为一名直接参与者和亲历者, 八年路程历历在目。八年来, 全国各地遵循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推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取得长足的成就和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普及, 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大幅提升, 教学资源建设逐步扩展。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 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上的作用。当然, 还应看到,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 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和科技发展, 拓展了市场空间、培养了大批人才。八年的成绩不言而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和途径, 面对目前的状态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我们还应更进一步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我也认为, 还应该进一步开展对信息技术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讨论。深入研究并把握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及方法、手段与理念, 研究并构建信息时代教育的基础理论体系。我们所期待着的信息化对于教育发展, 究竟是什么因素可以起到规律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观的探讨的缺失, 一味追求表层“形态”的量变, 或者是追求教学过程的经典化、艺术化的效果, 或者追求单纯的应试成绩的提高, 那么, 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意义或许将被淡化, 也就不会像世纪更替之时, 被提升到推动教育变革、社会变革、以致推动世界变革的高度了。
我们的中小学校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 受条件、环境、投入、师资等客观所限, 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还有相当的局限。也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是不习惯用或者不知道怎样用。把信息技术主要用于课堂教学知识点的展示、用于解决围绕知识点构建的选拔性考试难点等作为主要特点的资源开发理念深深地束缚着我们。这些现象也说明, 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程度和理解深度也还有相当的局限。再深一层次的原因, 也是目前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教育理论的缺失和创新精神的缺失。
3.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 篇三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应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堂实践证明,学生从信息技术中习得的知识及课堂教学效果与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和课堂教学效果相比,并没有显著优势。值得探讨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当前学习的价值在哪里?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教学目标和方向。课堂是学生学校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教学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改造,有效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完成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迁移,培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变革,为学生思维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1.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使命
1.1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探究问题
创新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问题的解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学生只有独自面对问题,并且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问题时,才能最有效学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应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将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究的问题,设计各种探究性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问题。
1.2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交流和互动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相互间交流与协作的能力。要求学校注重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包含课堂上的互动,而且包含课后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课本的互动、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互动、与网络学习资源的互动等。甚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不同文化、地域、知识背景等之间的互动,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
1.3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
学习任务和活动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应引导学生善于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弥补知识的不足,并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
2.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
2.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情境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极具吸引及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①问题梗概,主要包含产生问题的背景、人物、事件等。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或利用信息,为学生实践和获取知识信息提供支持。
②问题。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将课堂知识隐含于问题之中,吸引学生探究和解决。
③问题可操控空间,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问题的可操控空间,使学生自由操控问题因素之间的变量及问题元素之间的关系,想象其结果及结论。
2.2应用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思维的悬梯
①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心智。学生在问题环境中可以将一些认知工作转移给计算机,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进行更加先进的信息处理提供机会。例如:日常学习中,学生遇到复杂数学运算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不仅可以确保运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②应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随着科学知识发展,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有限生命里将所有知识都掌握。网络可以作为学生庞大的知识库,充当学生的记忆系统,当学生需要某种或某类信息时,只需输入关键字就可查询到相关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③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不同,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呈现多样化,不同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假设和推断;如果他们能应用信息技术互相交流、沟通、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每个人的认知空间就会在无形之中扩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超级大脑”。
3.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专业水平和技能
可以认为信息技术是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专业课”,对学生现在学习和未来工作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开放性,可以采用分组探究实践的教学方式,有意识设置不同学习层次,其中既包含广大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又包含对信息技术有兴趣、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自己探究的内容。这样设计可以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后可以做其他学生的小老师,相辅相成。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求,又可以不断提高水平高的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
综合上述,信息技术教育价值不仅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深远的在于提供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还对个人能力的无限扩展提供了有效方法,应用海量信息技术资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已成为每个人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可行方法。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然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建立在对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之上,因此应用信息技术为问题解决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交流、探究及对知识的反馈决定着学生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咏.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2]史晓俊.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新课程,2012(3).
4.信息技术前沿论文 篇四
·课题:下载信息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必修课本)第三章第四节 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图片,下载网页,下载文件,保存文字的方法......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1247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课题: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 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9993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98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网上资源检索的教学设计
·
一、设计思想高一学生都有到网络检索信息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大海捞针,不能很快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而且不少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碰到问题还没养成向网络求助的习惯。通过本节的......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88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用Outlook Express 收发电子邮件..·用Outlook Express 收发电子邮件教案东风一中 汪小红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 由......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89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一信息技术《动态网页制作》教学设计
·本节课采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教学步骤制作成课件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上课时按照老师指定的方法和步骤,将课件下载到本机的硬盘上(如D上)或直接浏览,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学步骤和......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78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高一年级信息技术选修I算法与程序设计
·
一、设计思想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枚举算法”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掌握3种基本程序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算法设计思想。我将本......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337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参考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参考教案 教学主题 信息技术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概述:通过对身边的信息技术的发掘和对信息技术的历史的探索,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074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学主题 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沿革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概述:通过考察和讨论交流,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方法和内容.重点:网......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253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授课年级 高 一 授课教师 教学题目 建立工作表(共3课时)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掌握在Excel中基本的数据输入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在Excel中不同......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698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课 题 程序的分支结构(一)授 课 日 期 2004年4月7日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授课教师 刘玉玲 授课班级 高一(7)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分支语句的格式,......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416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课 题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授 课 教 师 徐翔燕 课 型 授导课 课 时 1 授 课 日 期 2006年3月9...第二,用现代的计算机编程技术,解决古代的数学问题,任务......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893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课 题:综合活动:关于促进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建议书 授课人:王晓春 学 校:旅顺二高中 2.4 综合活动:关于促进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建议书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246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案
·课 题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算法的含义;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090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二信息技术教案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二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课题 Flash动画制作专题(二)教具 电脑,课件 教法 任务驱动 教者 赵铁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Flash制作动画......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373 推荐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高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课题:信息技术简介 教学目的:1,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特征 2,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3,...总结:信息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它提供知识和智慧.提出任务二:信息技术......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836 推荐程度:
http:///soft/list.asp?classid=188
当前位置:找教案 → 下载中心 → 教案 → 信息技术 →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 软件列表
软件名称软件大小更新时间人 气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未知2008-03-03169·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教案未知2008-03-0257·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Word2000文字处理教案未知2008-03-284· Word2000文字处理(20课时)用计算机对文字信息进行录入、编辑、排版、打印等,统称为文字处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文字处理中,文字处理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文...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必修)1.2未知2008-03-0343· 第一单元认识信息世界教学主题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2)练习使用校园网提供的电子档案袋来记录自己的...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高一(下)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未知2008-03-0250· 《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章示例教案教学主题走进多媒体世界教案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内容包括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其三个主要特征。从介绍多媒体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高一下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第三章未知2008-03-0249· 《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示例教案教学主题多媒体数据文件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多媒体数据采集这一章的基础,从介绍多媒体文件分类入手,引入常见的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从介绍多媒体数...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对分查找未知2008-03-0243· 浙教版高一《算法与程序设计》——“对分查找”教学设计(2课时)
一、设计思想本课以《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指导,在高中一年级下学期《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课阶段开展教学。本课...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高二数据管理技术教案 确定数据主题未知2008-03-0262· 《数据管理技术》教案确定数据主题教学主题对网站呈现的数据,进行数据项的分析;策划自己感兴趣的数据管理主题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概述:通过对数据管理网站的分析,了解数据管理的数据项。重点...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高二信息技术教案 Flash动画制作未知2008-03-0274·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科目信息技术年级高二课型新授课题Flash动画制作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Flash制作动画的一般方法。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上机操作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审美观念...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未知2008-03-0264· 课题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免费版推荐星级: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走进数据库(access)未知2008-03-0250· 信息技术教案【课题】走进数据库(access)教案【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通过问题的解决,展示数据库技术对于检索大量数据时的方便快捷。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操作。
5.信息技术前沿论文 篇五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第一章 总 则 为贯彻教育部“依法治招”的精神,落实“阳光高考”政策,保证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招生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坚持诚信办学,提高生源质量,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山东省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招生工作。第二条 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第三条 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章 学院概况第四条 学院概况学院代码 13012 学院全称 山东信息职业技
术学院办学层次 高职(专科)办学类型 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邮
编 261061 学院地址 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7494号学院性质 公办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 学院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潍坊市,与市政府隔街相邻,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院现有占地面积713.92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58.71万册,电子图书1311GB;学院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44人,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3%以上,教授6人,副教授5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00多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50%以上。建设了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电子实训生产线,各类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共计6000多台套。建立了校园无线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英语节目无线发射系统,实现了学院教学、管理、服务手段现代化。第五条 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历史沿革 学院于2002年7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由“山东省信息工程学校”独立升格为高职专科院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学院近年来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院现设五系一部: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计算机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社科艺术系、软件工程系和基础部。目前,在校生9000多人。2003年教育部教高[2003]7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知》,批准包括我院在内的全国35所高校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十年来,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了大批的IT业界优秀人才。办学理念 学院立足电子信息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国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积极参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专业群,招生专业23个。办学特色 学院以“提高质量、服务就业、促进发展”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支撑,发挥专业建设优势,实施项目教学法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实施“多证书”工程,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同时,还可以获得多种高层次职业资格证书,显著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办学成就 学院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突出教学实践环节,推进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岗位快”而深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全省同类院校
前列,2013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8.04%,2014届就业形势呈现良好态势。
学院有良好的办学传统和育人环境,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被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单位;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确立为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被潍坊军分区指定为部队招收士官首批定点院校。学院2007年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009年获“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2010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赛区)特等奖二项;2011年获第二届“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设计与开发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一等奖;2012年获“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冠军,第七届“中国航信杯”信息技术大赛特等奖,山东省物联网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2013年获全国CaTICs网络赛团体一等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三维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二届物联网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第四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七届ITAT个人赛中获全国一等奖,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一等奖。第三章 招生计划及专业第六条 2014年我院面向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18省区招生,招收普通文理科考生、艺术类考生和春季高考考生。学院招生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院招生简章、学院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第七条 招生专业有23个专业,详见学院网站。第四章 招生条件和录取规则第八条 根据教育部和各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的要求,学院招生工作在综合考评考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基础上,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1、招生对象:夏季高考: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春季高考:招收应、往届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等)毕业生。
2、根据教育部及山东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以单独招生形式招收拥有参加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春季高考或夏季高考资格的考生。经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与普通高校统招生享受相同的待遇。单独招生的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公布。
3、考生体检和专业限报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复查,凡不符合录取条件或有舞弊行为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一律予以退回。
4、对参与春季、夏季高考考生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监督”的办法,根据已公布的招生计划,按照各省的志愿设置及投档录取原则进行录取。首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在第一志愿不满的条件下,录取其他志愿考生。
5、同批志愿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调剂,学院根据考生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录取,直至录取满额;对于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6、根据学院专业设置及要求,招收考生的外语语种不限。学校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在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时,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听力成绩高的考生。
7、定向培养直招士官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只录取理科男生;其余专业均无男女比例限制。第五章 学费标准、奖助学金、贫困生资助及其他第九条 学费标准根据山东省物价局关于大中专学生收费标准有关规定,普通文理高职、对口高职专业学费标准为5000元/年;艺术类高职专业学费标准为6000元/年。住宿费标准按《山东省大中专院校学生公寓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执行。第十条 学生在校期间,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院奖学金;在校生可自愿参加属地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第十一条 资助特困生政策 为保证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在校的正常学习,学校建立有完善的资助机制。对于贫困学生设有以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措施组成的相互补充、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第十二条 退学学费规定:退费规定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办发【2008】6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六章 其他第十三条 颁发学历证书学校名称: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证书种类: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第十四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第十五条 本章程若有与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上级政策为准。未尽事宜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本章程由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536—2931995
传真:0536—2931995网 址:
http://.cn。”。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6.信息技术前沿论文 篇六
中学信息技术课改之我见
中学信息技术课改之我见
从计算机课走过来的信息技术课,我们除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电脑技术之外,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电脑作品之类的活动,内容确实贫乏,活动也单调得可以。我们是否真正关注到学习者的本质需要了呢?我们无法回避信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位这一事实。面对青少年的强烈渴求,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尤其网络道德教育的薄弱,使青少年只好到学校以外触网,这又使得青少年触网时缺少必要的引导,于是本应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有力阵地的学校,却成了真空地带。
通过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结合实际,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充分、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在每一节课不需要急着向学生“灌输”新的知识,而是应该先和学生熟悉一下,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了能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而又不至于占用太多课堂时间,可以采用拟定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学生了解情况。在一章学习完毕前,也应做好学生情况的了解。对不足部分及时弥补。
二、小组协作学习模式,调动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运用小组协作的形式,针对情况,有效分组,遇有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取长补短,一段时间后,分各组选出小组长,帮助教师对其他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同时也可带动没有学过的同学认真学习,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也可以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一举两得。
三、解决问题,任务驱动任务。表层意思即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更进一层,可以理解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为学生营造一个寓学于实践的环境,逐步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而在设置任务时也应注意任务的分解和层次,不能盲目求大,颁布多过多重任务,以致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任务,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要保证每堂课的任务的针对性,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如:在初中信息课第三章Word2000的教学中,整章完成小报的制作这个大任务,而每一节分别有录入、保存、编辑、排版等小任务。各个任务之间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形成一个阶梯,走到顶层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各知识点的过程。
四、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目前硬件条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一方面组织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教学,适当的演示,引导,解决难点,教师利用电子教室的监视功能,及时发现问题,针对小组辅导,部分答疑,同时利用实时转播功能,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一方面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使学生熟练使用Internet的各项功能,善于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BBS,论坛等组织学生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发现新问题,展示新方法,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交流。
五、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把每一个班级中对计算机有着强烈的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让我们教给他们课本以外的更多的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利用网络,了解国际上信息技术的最新动态,组织起来组成兴趣小组,提出不同的课题让他们来探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当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们学有所成,进一步提高兴趣。而且可以充分培养这些学生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和水平的提高。
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程整合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概念,我们不能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简单理解为将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也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它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在课程整合中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信息技术老师可以不断的融合其它学科的教师,使他们也成为信息技术的教育者。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才是信息技术课开设的最终目的。
7.信息技术前沿论文 篇七
信息技术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 其教学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高中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强弱乃至综合素质培养的好坏。现阶段各大高中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是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学校缺乏强大的师资力量, 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人数数量和质量均无法有效满足教学需要,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大部分高中学校在教学资金上严重缺乏,无法购买足够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很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总之,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前仍然存在内容设计上的问题及教学方式上的缺陷, 必须在教学工作中寻求有效的改善方法,扫除教学障碍,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1]。
二、设计具有联系性的教学内容
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内容设计,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系统性。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巧妙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针对Excel;相关内容实施教学工作时,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制表、字体、边框、底纹等相关内容,而且要让他们掌握插行、删行插入、批注、分页线等操作方法。此外,促进Excel及Word相关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老师可以对Excel中的表格以“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对象”的形式进行复制 , 然后将其粘贴到Word文档上 ,也可以引导学生将Word文档中的文本制作成为Excel表格。
在学生学习一段时 间的Word、Excel及Power Point内容之后,对信息技术相关基础知识有一定掌握之后,老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宏观学习,将新宏的录制方法教给学生,或者将不同快捷键的设置技巧教授给他们, 有效满足他们的学习、工作需要,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推动其操作技能及知识应用技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此外,老师可以对上述几个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通过邮件将整理好的内容发送到群邮箱,方便学生自主查阅和学习, 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信息技术相关作品, 并针对学生作品开展评价, 针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建议,督促学生改进和完善,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赞赏,以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重视团队合作,提倡团队学习
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背后通常都会有各种信息技术团队,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技术团队,这说明,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团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团队精神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只有从中学阶段开展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才能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帮助他人,学会合作及共享,建设出真正的信息技术学习、工作、研发团队。同时,团队合作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学生碰到学习难题时,大家一起针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等集中多方智慧,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为了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统一管理,建议老师合理设立小组组长,组长对自己小组的学习和工作进行负责,发挥协调作用,有效实施分工合作,监督各个成员有效开展学习。老师应坚持平等、公平的原则,给予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担任小组组长,轮流负责,有效加深学生对该职位工作内容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使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到团队学习中,提高教学质量[2]。
四、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
8.信息技术前沿论文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资源、方法和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高效完成授课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
美国是比较早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手机、网络等多媒体工具开展信息处理,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教师和学生要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进行教学活动。笔者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论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是信息获取工具,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
在教师备课过程中,信息技术主要有两个作用:
1. 老师能通过课件或教学资源库,提供合理整合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好的教学情境,是一堂好课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式。
2. 能建立备课资源积件库。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信息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学校教师在加强集体备课的前提下,若长期合作、探究开发教学用积件,坚持积件库的开发建立。将会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备课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
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查找、收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是学生预习的一个部分。教师可以在节假日或者周末时间,布置本单元课文需上网查找的内容,让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搜集课文所涉及的新知识的相关信息。如:如语文课中,写人的文章让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写作时的背景及时代,该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主要的写作手法等;写景的文章指导学生收集景物所处地理位置,该处景点的历史故事与景物特点的相关文章等等。学生在自主收集各种信息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提高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生成信息等方面的素养,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语文知识,提高了自学能力。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而且比起传统的预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现在,学校很多班级已经建立班级QQ群,许多学生已经有自己的QQ、QQ空间甚至博客、微博、论坛等交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还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网络预习、群预习等方式,通过QQ班级群,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传送到网络平台上来共享,再通过网络平台,合作预习与独立预习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这样丰富的预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是信息传递工具,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的、新型的互动关系
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发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方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导,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只有教师真正做好师生、生生互动才能更好的教学。有了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加入后,师生互动就增加了“师—机—生”这样的老师通过计算机和学生的新型的互动关系,师生可以进行更加深入、自由互动;生生互动也增加了“生—机—生”这样的学生之间通过计算机的新型的互动关系,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构成的网络平台,进行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例如:在课内外,我们可以通过QQ、QQ空间、微博、微信、博客等时下最流行的网络互动平台,和学生进行最广泛的互动交流。
随着近几年手机网络的普及,师生之间甚至可以利用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通,进行更方便的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存在,师生、生生之间,就能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动交流,即使有一方不在网络,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留言给对方。除了进行学习方面的互动外,师生、生生之间还可以进行社会、感情等问题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创造信任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三、信息技术是信息加工工具,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组织,实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
(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利用录音、录像、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情境;
(3)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等等。而这些文字、图片、动画、数据、声音、影像等信息的组织处理和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方式,都需要信息技术协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难题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实验。如何对于大量数据的处理,学生可以用Excel进行计算;再比如学习数学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实验等等。学生解决问题后,如果要利用不同的信息手段进行结果的展示,这也要利用到信息技术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
四、信息技术是信息存储工具,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存储教学的过程和结论
如果师生、生生之间通过网络、录音、录像等可以存储信息的信息设备进行互动交流,那整个交流的过程和结论都会在设备上有完整的记录,甚至可以保存几年甚至几十年,方便师生教学以后对整个学习的过程回忆和总结。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进而完成教学总结,学生也可以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进而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以设备记录的内容为资料和老师、同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或者是不能完全做到的。
五、信息技术是信息呈现工具,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的内容或研究结果
教师可以课前在网络上展开示将要学习的内容的资源库,可以是一个带有学习资料的网站,可以是一个带有学习资料的博客,可以是一个有学习资料的FTP文件地址,可以是一个学习资料压缩包等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库进行系统的课前预习,如果是网站或博客等还有论坛的资料库,师生还可以进行预习中的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学习的研究结果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动画、数据、声音、影像等处理软件,展示所得到的研究结果。
总之,把信息技术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适当、适度地融入数学教学中,能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这是顺应技发展潮流的必由之路,必将全面提高技校学生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 电化教育研究,2003(09).
[2]孙杰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2003(02).
[3]罗德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思考. 2005(04).
[4]张际平,高丹丹.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2003(07).
[5]朱广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 中国电化教育,2004(01).
9.信息技术前沿资料 篇九
未来学家阿尔文.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三部曲
三部曲的中心问题是“只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 三部曲的中心问题是“只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 1970,第一部《未来的冲击》 1970,第一部《未来的冲击》:讨论变化的 过程,以及变化对人和组织产生的影响。1980,第二部《第三次浪潮》 1980,第二部《第三次浪潮》:变化的方向。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将进入 信息社会。1990,第三部《力量的转移》:这里的“ 1990,第三部《力量的转移》:这里的“力 量”是指Power。力量已经从最原始的肌肉的 是指Power。力量已经从最原始的肌肉的 力量,到后来的金钱的力量,转移到以知识为 基础的力量。信息和知识的掌握者将在组织中 越来越有权势。信息社会
为什么会在今天提出信息化社会:计算机 和网络技术使人类在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和传播的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理论家的观点:尼葛洛庞蒂的《 理论家的观点: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 存》—“鼠标+水泥”;好的点子+硅谷+风 鼠标+水泥”;好的点子+硅谷+ 险投资+上市+销售…再到下一轮循环… 险投资+上市+销售…再到下一轮循环…?? 政治家的实践:美国副总统阿尔.政治家的实践: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1998
年,Infrastructure--NII);1998年,数字地球。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放松管制和更加灵活的金融体系” 放松管制和更加灵活的金融体系” 数字鸿沟
问题:如果说信息技术是一种“倍增器” 问题:如果说信息技术是一种“倍增器”,那么,信息社会是否意味着更大的贫富差距???下面 列举的“鸿沟” 列举的“鸿沟”就是这种差距的具体体现: 全球鸿沟:发达社会和发展中社会之间在信息占 有和利用方面的差距。社会鸿沟:在每个国家中,信息的富足者和信息 贫困者之间的差距。民主鸿沟:使用和不使用数字资源去从事、动员 或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之间的差距。语言鸿沟:互联网上英语主导的现实对民族传统 语言的威胁。从“海洋帝国主义”到“数字帝国主义”? 海洋帝国主义” 数字帝国主义” 未来IT技术发展的趋势 未来IT技术发展的趋势
过程和内容从物理的、静态的转化为数据的、移动的和虚拟的:通过虚拟化技术把IT设施变 移动的和虚拟的:通过虚拟化技术把IT设施变 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即虚拟的单一资源。从 而改善经济性、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管理风险 和增强灵活性。——例如,用网格技术实现服 和增强灵活性。——例如,用网格技术实现服 务、存储、网络和数据等的虚拟化。简单化和适应性:简化系统,同时使系统更加 适应发展的需要。——例如,SOA(面向服 适应发展的需要。——例如,SOA(面向服 务的体系结构)、Web服务、软件的重用、构 务的体系结构)、Web服务、软件的重用、构 件技术等。标准化:系统和网络互联的必需。涉及高层应 用、中间件、系统软件和计算资源等的互联标 准。
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什么? 概述
1.1.定义与内涵
信息技术定义:
1)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
2)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3)
信息技术是指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
1.2.体系与外延
信息技术的体系包括四个基本层次:主体技术层次、应用技术层次、支撑技术层次、基础技术层次。基础技术层次便是大树扎根的土壤;它的支撑技术层次便是大树发达旺盛的根系;它的主体技术层次是大树强劲的躯干;而它的应用技术层次则是大树的枝叶的花果。肥沃的土壤、发达的根系、粗壮的躯干,这一切都是造就繁茂的枝叶和丰满的花果的必要条件。
1.2.1.基础技术
l
新材料技术
l
新能源技术
1.2.2.支撑技术
l
机械技术
l
电子与微电子技术
l
激光技术
l
生物技术
1.2.3.主体技术 l
感测技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感测技术包括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也包括遥感、遥测技术等。它使人们能更好地从外部世界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
l
通信技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长。它的作用是传递、交换和分配信息,消除或克服空间上的限制,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l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计算机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使人们能更好地加工和再生的信息。
l
控制技术——效应器官功能的延长。控制技术的作用是根据输入的指令(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实施干预,即信息施效。
1.2.4.应用技术
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医疗卫生、体育运动、文学艺术、行政管理、社会服务、家庭劳作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二、通信技术
2.1.神经网络
2.2.综合接入
2.3.移动通信
2.4.数字集群
2.5.波分复用
2.6.IP通信
2.7.广播电视
三、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3.1.电子商务(Neugents)
3.2.远程教学(Multiagents)
3.3.网络终端(Information Agents)
四、信息安全技术
4.1.传输保密技术
4.2.身份验证技术
4.3.防火墙技术
4.4.安全协议
4.5.安全策略
五、网络应用技术的新发展
5.1.手机上网(WAP技术)
5.2.无缝连结(Jini技术)
5.3.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
5.4.网上信息获取(Push—Pull技术)(信息推送、拉取、结合)
六、计算机教育应用技术
6.1.汉字及语音识别技术
6.2.虚拟现实技术
6.3.多重智能代理
6.4.协作学习
七、软件技术
7.1.系统软件
7.2.支撑软件
7.3.嵌入式软件
7.4.CAD软件
7.5.网络管理支持软件
7.6.金融领域应用软件
7.7.地理信息系统(GIS)
7.8.GPS 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7.9.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PDM)
7.10.教育软件
7.10.1.实现大、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工具软件、平台软件、课件库
7.10.2.计算机教育、辅助教育、课程学习、教育管理的应用软件
7.10.3.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软件
7.10.4.计算机远程教育软件
【信息技术前沿论文】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论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08-01
论文信息技术06-27
信息技术小学论文07-07
信息技术论文集06-19
信息技术教育创新论文06-19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论文07-28
信息技术与教育论文10-24
RSA信息安全技术思考论文08-08
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论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