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诗文文教学

2024-10-06

中学语文古诗文文教学(共9篇)

1.中学语文古诗文文教学 篇一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创新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在新时代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能够古为今用,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文美的境界,提升自身素养,以至成为新时代的中学生。

一、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古诗文阅读提出的具体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教学新法。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传统的文言文讲法,老师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句、逐段地翻译,接着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语文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多鼓励学生,师生间建立民主和谐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具体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激发学生兴趣的良方。

1.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1)导入激发兴趣。古诗文的创作年代,离我们已很久远,要让学生走进作者当时的社会生活,就有必要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以往讲古诗文,都是老师介绍背景,其实这样做学生印象不深,我在讲《孙权劝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上讲台讲这篇文章的背景,来导入新课。即吕蒙是吴国名将,深得孙权器重,但文化知识不多,缺少谋略,只是一介武夫,孙权爱惜人才,劝他学习。这样,学生还更多地知道与之相关的三国故事,即吕蒙学有所成后,巧计从蜀汉手中夺回荆州,还致使关羽败走麦城抱撼而逝等。这样,教师不越俎代疱,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效果很好。

(2)诵读吟唱。美文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或名家录音范读,激起学生的朗读意愿。通过领读、齐读、轮读、自由读、配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古诗文的意境中,初步感悟古诗文的韵味。

(3)绘画体味意境。讲古诗词,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笔画下来。如教《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背景发挥想象,画下来,并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更深刻地把握了意境,也能体会游子的断肠之思。多媒体激趣多媒体借助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成为古诗文阅读与教学的翅膀和动力。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观沧海》,引进多媒体教学,荧屏上出现苍茫的大海,黑耸的礁石,低飞的海鸟;音响里出现低沉的海潮声,呼呼风声,浑厚男中音的吟诵声,将学生一下子带到了激越澎湃的大海边,穿越时空的隧道,似乎也感受到勒马碣石山的曹操豪迈博大的胸襟,留给学生许多的浮想联翩。这样,适当的声画,起到了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古诗文教学的内涵和空间,使语文学习步入了一片新天地。

2.课外活动异彩纷呈。在古诗文教学中,我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如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举办古诗文学法讨论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古诗文诵读比赛,让学生自己出题互考,如名句积累、古诗文成语、典故出处集锦比赛,并通过评比方式进行,让学生归纳古诗文内容,进行板书评比等。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才智得以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施创新教育。要以古诗文为媒介,利用课堂教学和有益的课外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古文化的殿堂,寻求里面无尽的宝藏,让古诗文这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丰美营养。

2.中学语文古诗文文教学 篇二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 释义;“素养”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它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因此, 人文素养可以这样理解:学习者通过长期学习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而获得的精神上、思想上的修养积淀。它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文知识的修养是通过学习各种人文学科而获得的文学修养、艺术审美修养、哲学理论修养等, 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崇高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团队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1.新的教育观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 处于被动地位。因而教师无论在知识水平上还是道德修养上都被赋予一种崇高而威严的地位, 在学生面前总有意无意地摆出一副师长的架子, 随意训斥学生, 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 语文课堂成了教师的“一统天下”, 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 没有激烈的争论, 没有师生间的互动, 更没有信息的反馈和自主学习的乐趣……教师就是权威, 标准答案就是不容质疑的真理。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教师讲的语言知识的条条框框塞进脑子, 再在以后的考试中原封不动地搬到考卷上。面对这样的语文教育, 我们不禁要问:教育到底是属于科学还是人文?如果我们将教育实践视为纯粹的科学研究, 这就会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学习对象 (学生) 当成物而不是人, 师生关系自然就是人与物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教育首先是属于“人文”的, 而非“科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之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在理想的教育中, 教育者必须融进教育对象中。对于语文这一重要人文学说来说, 更应重视它的“人文”特点,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 是有思想、有感情、会思考、会实践、会创新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出发, 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形成一种生动的、积极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才是富有人文精神的现代教育理念。

2.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基本定性。这是以往关于语文学科性质长期争鸣的基本结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语言的工具性所决定的。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是思维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习使用语言这一交流思想的工具的过程。从语文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的关系看, 语文又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同时, 语文学科又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在语文课堂上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培养学生的文化体验能力, 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以及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到处洋溢着人文精神的融融春意。

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用爱心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十八世纪中叶的法国教育家卢梭说,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 都不能充分地发展, 只有真心真意爱学生, 才会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教师感情的投入, 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 因为语文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假若语文教师冷若冰霜, 又怎能使学生动情呢?不能以感情浸润学生的心田, 则无论思想、教育还是语言知识的训练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师爱是教师 (特别是语文教师) 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同时, 师生之间的爱具有双向性, 师爱不仅鼓舞了学生的上进心, 培植了他们的自信心、塑造了他们的健康人格, 而且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仰慕和爱戴, 反过来教师又从学生对自己的爱戴中, 得到深刻的职业情感体验, 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反之,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 态度冷漠, 甚至随意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抵触情绪。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 就会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障碍。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语文教师应当首先奉献给学生如阳光般灿烂的爱的天空, 让学生在无私的人文关怀中去学习语文。作为语文教师, 我主动接近他们, 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并把对学生的爱渗透于课堂内外的细枝末节。我的爱心付出同样也得到了学生的真情回报。学生把我当成他们的真心朋友, 而不仅仅是老师。经常找我谈心, 常常在日记中倾吐内心的秘密和郁闷, 我就及时给以帮助和关心。这样学生不仅练习了课堂的语言知识, 锻炼了写作能力, 还不断加深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 在课堂上学生们更是积极参与, 大胆质疑, 畅所欲言, 我积极引导, 使语文课堂活跃而有序, 收到很好的效果。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模式。传统课堂教学观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唯一的目标, 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 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新的教育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学会收集、分析、总结知识, 学会加工知识, 学会学习。在当今语文教学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下, 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幸福成长, 最终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行的语文教材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应在深刻理解教材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与学生一起感受蕴涵在课文里的作者的感情, 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合一, 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暖暖真情中学习语言文字, 在浓浓爱意中受到情感熏陶。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 (尤其是文学作品) 都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是生活的多彩画卷, 体现了作者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宇宙、思想等的形象思考, 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格、个性, 具有强烈的人文特征, 每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 每一篇作品都呈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力, 带给我们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 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想,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审美感悟, 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 了解生活, 从中汲取营养, 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 塑造健美的人格,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可以从语文作品中“复活”历史甚至创造历史, 体悟远逝的作者活生生的精神面貌,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每一篇作品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大胆想象, 用心灵与作者交谈, 与作品中的人物交谈,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意识, 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

3.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实践活动。“取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这话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语文的外延是无限广阔的, 学语文决不局限于课堂, 丰富的课外活动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人文环境, 自觉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社会生活的多彩性、人文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 发展能力, 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孙瑞明, 辛成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语文教育, 2008, (10) .

[2].吴友智.教育:彰显学生“解放的智慧”[J].教书育人, 2007, (6) .

[3].李广, 姜英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 (4) .

3.中学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 篇三

关键词:古诗文;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67-01

古代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作品内容积极健康,质朴清新,意蕴丰富,饱含哲理,意旨高远,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诗文阅读在高中三年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新的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0篇。”因此,古诗文阅读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始终,可以说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但目前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普遍反应对古诗文阅读提不起兴趣,因此在考试中往往成为他们最为头疼和失分最多的地方。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式化、单一化、功利化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中,对古诗文阅读教师往往采取“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的方式,把一篇优美的文章讲的支离破碎,,对诗文整体上的品味鉴赏往往无暇顾及,学生也就觉得古诗文阅读了无生趣。面对古诗文阅读教学这一现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就显得颇为迫切。

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吟诵感悟,培养语感

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施建议,评价建议)所以,培养学生的吟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的诵读,如在教授《腾王阁序》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预习解决生字词,自己查阅资料了解江南三大名楼和王勃的生平,接下来就是训练学生诵读这一名篇。我首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节奏,平仄抑扬,语气急缓,音调高低,进行部分范读,使学生大致了解节奏的划分,然后齐读或散读,最后指导学生用抒情的语调在朗读中创设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文的艺术境界。这样通过不同阶段的诵读,学生很自然的以自如的声音赋予文章生动鲜活的生命力,作品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同时也流入学生的心田。通过诵读所达到的效果,远比用逐字逐句的讲解来的多。

二、整体把握,品味鉴赏

传统的古诗文阅读教学重翻译能力,轻赏析审美。在翻译分析时,教师更侧重各个段落中的文言知识一些琐碎的知识,逐字逐句的扫除障碍,几节课下来,学生课本上也是记得密密麻麻,但让他们翻译几个句子,翻译的也是差三落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古诗文阅读丧失热情,失去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古诗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繁琐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想要淋漓尽致的展现一篇优秀古诗文的精华,一定要从整体上来把握,然后从诗文的形象、意境、语言等来品味鉴赏。如在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本词内容简单易懂,几乎没有难懂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如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本首词只要让学生会背会默写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也就仅限于记住了几个有名的句子。要想让学生感悟本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否则就体会不出作者的亡国之痛、念国之情。当时李煜由南唐国君一下子变为宋朝的囚犯,不仅失去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地位和权利,更残酷的是也失去了最起码的人身自由。所以他才会面对良辰美景时写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句子,才有了“往事知多少”的感叹。最后才有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发前人所未发之愁。这样才能让学生感悟通篇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之处。

三、联想想象,培养探究

古诗文的鉴赏品味,离不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想象能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场景、能听得见刀枪剑鸣、虫鸟欢唱,能闻得见花的香、草的清,这就是想象的作用。所以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调动各种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让学生进入再造的境界,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愉悦。如学习《天净沙 秋思》这首元曲时,学生就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非常立体的画面。夕阳西下,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人心魄。古老的小桥下,悠悠的流水悄无声息的向前流动,远处可以隐约望见稀落的茅草屋。在荒凉的古道上,愁肠绞断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信步漫游,不知要归向何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研究,也是未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质疑精神、创新精神。

4.中学语文古诗文文教学 篇四

【课 时】第 10 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 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 【考点突破】

1.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2.“炼字”炼什么?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也不可忽视

【题目形式】

1.简析某字的妙处(艺术效果、表情达意的作用、意蕴)等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词)?为什么? 3.本诗的诗眼歌是哪个字?为什么?

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个字(某句)好不好?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 【方法指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所用的手法。(第一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二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三步)

【答题格式】该字有的意思。运用

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特点),描绘了一幅的形象或画面(内容),表达了作者(诗人)的情感(情感)或烘托了的意境。

【答题关键词】解释+手法(用法)+内容+情感 【题型示例】

示例一:直接鉴赏关键词 春

望(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请说说你的理解。技法点拨:

1.解释字义:“搔”本指用手指轻轻刮,此处指诗人要解愁的动作。

2.描述诗句: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凄之象”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3.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 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示例二: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你认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点拨: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准确找出符合题意的独具特色的词,然后进行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关注诗歌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1.明确回答哪个字用得好:破字用得好

2.解释字义:破即碎,不完整。这指长安城沦陷,处处破败。

3.诗句描述:国都沦陷,城池破旧,满目断壁残垣,只有山河依旧在。

4.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破字使人触目惊心,营造了荒凉寂寞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示例三:比较鉴赏关键词 饮 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题】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4分)技巧点拨:

1.判断“能”或 “不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关注手法用法(从修辞角度入手)不能。“见”是看见,是无意中的偶见。“望”是有意向处看。

2.理清该字表现的对象,把该字放回到原句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景象; “见”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南山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体现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及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望”字体现不出这种心境。

参考答案:不能。“见”是看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时南山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体现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及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望”是有意向处看,体现不出这种心境。【考点精练】

(一)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曲中“怒”一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二)阅读《钱塘江春行》完成下面各 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为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C.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D.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三)品读王湾《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提问】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 考点精炼答案:

1.参考答案:“怒”有气势盛的意思。(1分)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河水人格化 ;(1分)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1分)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1分)(意思答对即可)

2.【解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观赏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最爱”一词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

【答案】A 3.参考答案:“阔”更好。“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的景象。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表现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因此“阔”比“失”好。

5.中学语文古诗文文教学 篇五

(五十四)关于仿写作文教学的反思素材

徐玉根老师在介绍怎样有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提到可以从“描”开始;从“描”到“写”;从“写”到“思”。这里所说的“描”指的是仿写。这让我很有感触。模仿确实是作文训练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刚毕业的这一批学生,是我从七年级带到九年级的,班中男女比例失调,女生只占全班的三分之一。男生的学生作文奇差,很多学生没有基本的结构方法,写“流水账”的占了近一半。第一次讲评学生作文,提到有些像“流水账”时,班中好几个男生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小学老师也是这样评的。

为了使他们的作文快速提高,我尝试着让他们进行仿写。

记得最开始的是仿课文《春》仿写秋。课堂上重点欣赏了《春》的语言之生动,领会了写景的顺序(角度的转换)。让学生仔细观察秋景,然后仿着《春》的结构、语言写作。交上来的作文,可圈可点之处不少,特别是作文的条理,一改以往的无序杂乱,居然清楚分明。

之后又仿写语文报上的一篇《我的父亲母亲》,这是一篇语言朴素、情感真切的习作。写之前先让学生谈自己准备写什么,然后全班一起阅读此文,讨论这篇文章好在何处,想想自己还可以写哪些内容。学生发现只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或只从生活方面写父母,内容过于单一了,而从生活、工作两方面写父母显得更全面。从而了解到写好一个人物应从多方面刻画。这次作文,好几个记“流水账”的男生写出了真情实感。

看到学生仿写中作文水准得到提高,我下意识地把作文课与仿写练习联系起来。外貌的仿写,环境的仿写,好的开头结尾的仿写,点题的仿写,过渡的仿写,语言的仿写,组材的仿写,结构的仿写„„每次作文都有一仿写的侧重面,这样一篇一点,让学生掌握作文基本的写法格调。

一年之后,“流水账”没了;二年之后,内容贫乏者少了;到了九年级,一些学生在写作时开始注意炼词炼句,思考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与先前明显高于我们的平行班趋近了。

现在反思一下,仿写为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觉得是以下几个原因:

1.仿写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就像是有了绣花的底图,让

学生知道从何处下笔。这无疑是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能写的,把他们对写作的“怕”给去除了,给了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勇气。只要学生愿意动笔了,写作能力就有希望得以提高。

2.仿写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法。虽说写作是自我的,不能过于强调技巧方法。但学生若技法全无,连转换跳跃也不会,又如何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一次次的仿写,让他们体会到作文该如何写,学会了写作的基本技法。

3.仿写让学生在写作之前进行了“强迫性”的阅读。徐老师的讲座提到了以读促写和读写结合,有几句话很让我很有同感: 生活阅读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仅有生活没有阅读,写作行之不远;缺少生活和阅读的想象飞不高远。而现在的学生能做到自觉阅读的真的不多。一篇作文布置下去,绝大多数学生回家闭门造车40分钟完成,不查资料,不读相关文章,写成任务了事。这和当堂课写作没有多大关系,学生今天这样写,明天也这样写,这样的写作过程是难以让学生进步的。而仿写要求学生在写之前必须细读范文(少则一篇,多则五、六篇),“强迫”了学生在写前阅读,读后再写,哪怕所写的作文没有明显的进步,但学生自身的知识面也有了些微的变化。

4.仿写杜绝了抄袭现象。现在的学生作文抄袭可用“汹涌”一词形容。而抄袭不仅是“知识产权”的问题,更是写作的大忌。而仿写最怕变成抄写,所以特别强调 “仿”不等同于“抄”,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而仿写的范文,为了批改方便,多数内容是全班统一的,老师对材料熟悉,学生过多抄袭时一眼就能发现,这让学生不能明目张胆地抄袭。而又因为每次仿写均有一定的具体要求,学生也不能轻易从网上抄得一篇现成作文。这样反让学生失去了抄写的可能。

在仿写教学的实践中,我也发现:

1.只有走出模仿学会自己独立写作,这才是作文水平真正提高的标志。常常会被学生仿写作文的表象所迷惑。有时发现学生的仿写之作不错,为他们的进步而窃喜,但下一次当堂独立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又打回原形。仿写与自己独立构思创新写作是有相当的差别的。所以要一次次多写多练,一些技巧方法要用到得心应手这时,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能力。仿的目的是不仿,只有在没有了范文的依托,学生能自己独立构思、选材、立意、组织文字,把作文写好,才能检验出仿写的实效性。

2.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仿写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虽说仿写也能体现出学生的“灵性”,但这毕竟是一种受羁绊的“灵性”。会写作的初中学生没必要走

仿写这一步。我的两个班因是会写的孩子极少,所以才整体推行仿写作文教学。

3.写作的语言是最富个性特点的,一定要让学生从自己的喜好上去选择、去模仿,才能形成学生或雅或俗,或纤秀或豪放,或简炼或华丽的语言特色。绝不能推行单一的仿写。

6.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结题报告 篇六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语文教育名言,揭示了语文和生活的深层联系。语文学习向生活伸延,尤其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更符合母语学习的特点,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又能为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提供实践机会。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找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点,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书本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生活言语实践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建构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必要性 尽管我们已经走进了新课程,但在读学生厌学现象也相当严重。语文教育面临挑战,这种挑战,一来自一些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二是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都被大量的作业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强化辅导班占据,语文学习的时间基本框定在课堂里,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这样,学生学语文被束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语文教材里。学生远离社会生活实践,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历练。这是极具有害的。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直接的社会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而且对学生意会大量的语文模

糊性知识,对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曾说“宁静的夏季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朝霞那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帕大雷什中学》)在苏霍姆林斯基这里,对生活的直接观察活动充满了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不仅体验到生活的经验,而且获得了美感经验。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操,培养“悟性”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既能增加学生的生活历练,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消除厌学情绪,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二、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方向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要生存,要发展,第一学吃饭,第二学言语。要学习言语,就必须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人的一生可以不学其他,但不能不学语文。但事实上,一个人学习语文并不是从进入学校开始的,也不是离开学校就结束,而是随时随地都有着语文学习。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也是语

文学习的补充和伸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课程,语文学习是一种母语学习”。依据母语学习的习得规律和语文能力形成的特点决定语文学习应该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学习母语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在母语环境中通过使用母语来提高读写听说能力,这一过程在语言学理论中被称作母语习得。学生学习言语,说到底,就是为了运用母语更好地生活。因此,学习言语,就要遵循母语的习得规律,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提高,而不能仅限于课堂之内。事实证明,课外社会生活中的言语活动,不论言语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数量和范围说,都大大超过课堂的学习。据研究,学生一天生活中的说话量抵得上两个学期的课堂说话量;学生课外的阅读量超过课堂阅读量10倍以上。这说明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仅靠现有的课堂活动量是远远不够的。

三、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内容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学习能否向生活伸延,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双发现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眼睛.语文学习再也不是仅仅“读教材”,再也不只锁定在教室里。有语言文字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语文学习活动;有社会交往的地方,就能进行语文实践。语文教育不能在沸腾的社会生活面前关上大

门,画地为牢。语文教育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吕淑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有说明书。到处可以学语文。”显然,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要在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动态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而这种环境不能单从表面的时间和地点上交换方式,还要从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上有利于学生的言语学习。如让学生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告、标语、地名、歌词、风俗等方面感受,分析后获得知识。

四、语文学习与伸延生活的意义

茅盾先生有句名言:“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并不局限于课堂语文学习,通过课外阅读、写作、口语文交际、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传媒等,都能够为学生语文索养的建构提供一个发展平台。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虽然语文学习可以与生活相联系,但并不就等于生活。学生的生活言语实践多是在无意识、无目的的状态下进行的,有些言语甚至是不健康的,不科学的,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在学生中传开的灰色流言:“学习苦,学习累,学习还要交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因而,必须对学生的生活言语实践加强指导,拒绝灰色信号对学生的言语干扰,不能只顾及课堂语文学习,而置课外生活言语实践于不顾。

语文学习向生活言语实践伸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生活言语实践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与他人交往对话的情境。学生在历练中积累经验和体验,满足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求真、去扬善、去审美、去探索、去创造,并且能用理性的眼光去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达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就要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参加生活言语实践,体验生活,扎根于现实生活。

7.中学语文古诗文文教学 篇七

关键词:因声求气,诵读教学,古诗词

“因声求气”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声”指文字的节奏、音调平仄、押韵等; “气”就是指气势或语气,包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因声求气”就是读者通过反复朗读作品外在言辞的音节声调,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风格神韵。“因声求气”说正确地阐明了文学作品中声与情的关系,对中学语文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有重要的意义。诵读是鉴赏古诗词的重要手段,学习古诗词作品,没有声情并茂的诵读,就很难体悟作品的内涵精神。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内涵趣味,从而理解诗意,感受意境,体悟情感,这才是古诗词教学的正途。

一、口唯心诵,感受作品的音韵流转

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决定了朗读的重要性,富于技巧和感情的吟诵,能让读者和听众在音韵流转之间感受诗歌独特的音韵美,从而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这就要求鉴赏者有一定的诵读技巧,掌握不同作品的语气、语调、节奏、停顿、重音等。豪放飘逸如《将进酒》,就应该读得慷慨激昂; 婉约缠绵如《雨霖铃》,就应该读得舒缓低沉。

在古诗词教学时,朗读水平高的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教给学生诵读的正确方法,朗读水平一般则可播放音频资料或者请擅长朗诵的学生示范朗读。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诵读技巧,而不能让学生盲目地、随意地朗读。

以《声声慢》为例,我在教授这首词时,就特别注重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这首词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叠字的运用上,我在教学时首先以第一句为例对学生进 行诵读指 导。“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开篇便一口吟出七组叠字,其中“清”“凄”“惨”的声母是塞擦音,“觅”“凄”“戚”的韵母都是舌面元音“i”,这一组叠字的每一个字开口度都比较小,发出的声响细声细气,似乎让我们听到词人深长无奈的叹息。而从平仄和韵脚上看, “寻寻觅觅”的“觅”是仄声,急迫短促,仿佛心中有所郁结,所以只能吟半拍; “冷冷清清”的“清”是平声,鼻音韵,可延长节拍,以营造冷清孤寂的氛围; 而“凄凄惨惨戚戚”的“戚”古音是入声,押“i”韵,吟诵时可拖长节拍,表现出一种凄婉至深的情味。学生边听边尝试吟诵,兴趣盎然,并找到了词作后面出现的叠字“冷冷清清”,主动探究这句话的朗读要领。

如此,在反复诵读中,学生感受到词作的音韵流转,感受到词作所蕴含的凄惨愁苦之气,进入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老师便无须再去赘述女词人的遭遇有多凄凉。

二、因声入境,品味作品的意象诗境

古人在创作时十分重视声音与意象的统一。刘勰曾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寻声律而定墨” “窥意象而运斤”,就是说作者心中的意象与合乎声律的语言文字之间是和谐一致的。可见,在学习古诗词时,如果能循声而诵,就能够通过文字的声音体察到作者心中的意象,进而进入作品的情境。

如何能让学生通过吟诵诗词进入诗境呢? 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其次,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关键字、关键词,通过意象来理解意境; 最后,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等其他手段,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体会诗的意境。诵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感在于读者能够从有限的文字生发出无限的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诵读时,能够驰骋想象,全身心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

以《虞美人》为例,我在讲授这首词时首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 “李煜,丰神隽逸,魂系诗书,仙品一般的人物,却被命运之掌推上乱世的前台。可怜绝代才子,遂成薄命君王。今天我们一同走进 这首流传 千古的《虞 美人》,去感受他内心深处悲怆凄婉的愁和刻骨铭心的泪。”然后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创设情境 ,酝酿氛围 ; 学生跟着旋律默诵歌词,在理解词作情感的基础上,学生自觉开始吟诵。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受到感染,真切体会到诗人情感,并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之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其深刻的内蕴。

三、含英咀华,体悟作品的生命情感

诗歌是表情的文学,它的使命在于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如果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根据情感的变化处理诵读节奏和声调高低,就能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不知不觉感悟到诗人内在的情感。

要读出情感,首先需要理解所读文本的情感。朗读需要依赖理解,朗读又能促进理解, “因声求气”指导下的朗读,既是读者理解文本的方式,又是读者与作者情感交融的过程。如果要读出感情,就一定要与咀嚼文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关注语言本身,通过揣摩关键词,挖掘字词所蕴含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怀。此外,知人论世也是理解诗词的基本方法,了解诗人的身世、处境和创作背景,进而体会到诗人在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情感。再者,要注意把握诗词的意象特征,关注诗词的景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会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绪,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可根据景物的描写选择诵读的语气语调,让声韵的节奏体现情感的节奏。

以《念奴娇 ·赤壁怀 古》为例,我在教授这首词时,以吟诵涵泳、揣摩品味为主要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感受苏轼的感慨和情怀。首先让学生思考: 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 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若你置身其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意象,为“入情”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这首词在诗词韵律上的特色,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和想象词人在滔滔江水前由古及今、由人及己的复杂情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关键句,并展开相关的联想想象,披文入情,通过还原生活场景,品悟词人情怀。上阕,提示学生扣住“乱”“穿”“惊”“拍”“卷”等关键词,反复品读,力求突出景物雄奇壮阔的特点,感受苏词的豪迈之风; 下阕,抓住“笑”“梦”等关键词, “多情应笑我”,谁笑? 为什么笑?“人生如梦”,什么梦? 包含怎样的情思?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就如同在和词人对话,学生也能够通过反复的吟诵、揣摩和想象来体会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超脱旷达的情怀。

8.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 篇八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包括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思维教育,又包括人文精神与方法教育,是一种具有多元化内涵体系的教育形式。具体的讲,人文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人文教育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人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教育,它的宗旨在于教会学生思考,让他们能够在人文教育的熏陶下,成为一位明辨事非曲直、符合现代潮流的人,并懂得感恩与回报,使得学生的情志和个性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是人文教育要将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人文教育并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一部分,而是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在走出课堂、拥抱自然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精神愉悦感,培育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语文教学回归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学生情感与审美教育,这就使得中学语文要回归人文教育成为必然,这也成为其他学科教育所不能代替。可以说,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在于:

首先,中学阶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黄金阶段。毫无疑问,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和思想成熟的关键阶段,通过人文教育的情境性、教育性与开放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以来平衡他们心理的动荡与不均衡,促进他们的自我意识的进一步的解放,有利于形成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其次,中学语文教育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人文性是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特征,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与创作的愉悦感。可以说,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仅体现为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学生也可以在阅读与写作等过程中,积极参与到人文体验当中以获得更多的精神启迪,真实在现了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美感。

最后,在大力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创新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手段成为重点,通过人文教育多元化形式,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确保了中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三、语文课堂开展人文教育的策略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人文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语文人文教育的政治狭隘化和泛化,这就使得人文教育难以真正关注学生的自身需要与发展。因此,要真正实现中学语文人文教育,还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确定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的重点

确定中学语文人文教育重点,能够更好的确保人文教育质量。从人文教育本质来看,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的着眼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的精神与价值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只有做好学生的精神与价值教育,才能为他们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动力;二是要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熏陶,广博的传统文化大大增强了语文教育的知识性与人文性,立足于此,让学生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培育他们更加现代而广阔的文化视野。

2.完善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的策略

中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充满个性特点的教育,要大力倡导语文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人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这是一种现代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体现,为学生获得必要的人文情感有良好的借鉴。比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语文学习中的人文素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要比纯粹的讲授或灌输式教育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可,也有利于人文教育的实施。

3.开拓中学语文人文教育领域

人文教育的领域十分宽广,让中学语文课堂回归人文本性,还需要进一步扩宽开展人文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一方面,立足教材开展积极的人文教育,让学生对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加以总结与反思,使他们更加关注自身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要带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语文课堂,让他们投入社会、大自然的怀抱,真真切切的感受人文情怀,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和人文教育的认同感。

9.中学语文古诗文文教学 篇九

内容摘要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智力残疾学生存在记忆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语言发展缓慢,思维水平低的特点,加强语文课程与智力残疾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的生活化。让课堂内容回归学生生活,充分利用智力残疾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密切作文与生活的联系,让课堂中所学用于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生活语文

创设生活情境

智力残疾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像生活一样广阔。不论是普通孩子,还是智力残疾的特殊孩子,如果学习语文被束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语文教材里。学生远离社会生活实践,都是十分有害的。正因为如此,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新课标》特别强调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断发展其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在《培智学校新课程设置方案》(11稿)的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中也指出:“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综合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特别是对于智力残疾学生,语文学习再也不仅仅是“读教材”,再也不只锁定在教室里。有

语言文字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语文学习活动;有社会交往的地方,就能进行语文实践。语文教育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

普通学校的教师现在已积极投身新的课程改革中,正用大语文教育观、新课程的理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一种开放、生动、多元、动态的学习环境。虽然特殊教育的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准备中,还没有在所有的特殊学校中展开,但是,作为特殊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而且必须积极地投身于课改中,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智力残疾学生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差,语言发展迟缓、思维水平低下、缺乏主动性„„的特点,要想让这些学生学好语文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让他们学好语文,我们就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特别要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消除他们学语文的畏难心理,让智力残疾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孩子们享受学语文的快乐,从而提高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的效果。

如何利用好生活这个大课堂,更好更有效地发展智力残疾学生的语文能力呢?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来谈几点作法:

一、让课堂内容回归学生生活。

(一)、充分利用智力残疾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独立

识字能力,汉字难学,字形为最。对于智力残疾儿童来说,要记住汉字的字形的确十分困难。因为智力残疾儿童的记忆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智力残疾儿童只有在多次重复之后才能掌握且很容易遗忘。智力残疾儿童记忆的缺陷主要存在瞬时记忆和短诗记忆上,他们无法将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上,其原因在于他们不善于运用适当的复习策略。二是记忆的目的性差、选择功能薄弱。根据智力残疾儿童记忆的特征和缺陷,对于识字教学,要尽量贴近实际,生活化地识字。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结合,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

1、再现生活情境识字。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比如学习“染”字,教师的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教师用水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红色。教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放到绿色的水彩中蘸了片刻,棉球被染成了绿色。教师让几个学生将几个棉球染成了黄色、紫色、蓝色。之后,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到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氵”表示制成燃料还需要加上适量的水(师指“染”字的左上角),把要染的东西放进有颜料的液体中经过多次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是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中,学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三点水,右上方“九”的来历,悟出了下方“木字底”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地扎在学生的脑海中,既准确地感知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2、调动生活经验识字。每次学习生字时,我都会问:孩子们,这些字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到过?在哪儿见到过呢?这样引导学生把识字、记忆生字与平时生活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塘”字时,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记的生字“塘”的左右结构,左边是“土”,右边是“唐镜森(班上一个学生的姓名)的“唐”„„学生们都笑着说“对”,就是唐镜森的“唐”。我又问:“池塘的塘字为什么是土字旁呢?你们见过池塘吗?”同学们通过联系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池塘的堤坝大都是泥土筑成的,明白了塘字为什么是土字旁的道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住了“塘”字。这样调动生活经验识字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语文,只要我们老师、家长都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引导智力残疾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识字,定能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二)、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对轻度智力残疾儿童,要通过教育,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而智力落后儿童的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抽象概括水平低,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教科书的许多内容陈旧,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时代气息,学生学起来不感兴趣,有的课文讲的道理十分抽象,智力残疾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在备课、上课时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生活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语文、运用语文。创设生活情境的手段很多,如教师进行形象性描述,可借助影片,音乐渲染等多媒体手段。例如《蚕姑娘》一文,这课描写的是蚕的生长过程,对于农村的孩子,由于有生活经验,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对于城市的孩子,特别是智力残疾孩子要理解蚕的生长过程就很困难的。为了很好地帮助城市的智力残疾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我特意买了小蚕,带到班上教孩子们养蚕,引导孩子们观察蚕的样子,变化,并用数码相机拍下了每一次蚕眠的照片。有了这些生活体验,再来学习《蚕姑娘》时,学生们较好地理解了蚕的生长过程及蚕眠蜕皮的现象,而且还在养蚕的过程认识了桑树、桑叶,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责任心和对蚕的喜爱之情。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之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

为中心的教科书。”如果我们坚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相信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阅读能力能逐步得到提高。

(三)、结合习作教学,创设生活情境。

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残疾儿童语言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也要迟缓一些。在所拥有的词汇量方面,智力残疾儿童要少得多,且理解不全面、不准确,因此,习作对于轻度智力残疾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对轻度智力残疾学生习作指导,一定要将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白习作交流就是生活的倾诉,而决不是一件单调枯燥的事。习作内容的选择尽量贴近生活,以实用为中心。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如可让学生先动手做一做、说一说,再写一写;能带学生去社会生活中实地观察就要克服一切障碍和困难带学生亲自去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写一写;或利用多媒体再现生活等。例如教学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 觉得作文也不那么难了。

二、让课堂中所学用于学生生活。

课堂上学语文,是为了在生活中用语文,我们要以教材为基础,不断开拓学生运用语文的空间。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是很丰富的,我们要指导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立足语文,用眼睛、耳朵去关注语言之外的事情。比如时事的、历史的、人情风俗等等,有选择地、艺术地结合到语文教学中去。因此,要选用恰当的活动做“跳板”,让课中所学用于学生实际,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了一些生字新词后,智力残疾学生由于记忆容量小,保持差,易遗忘,再现困难。这就需要让学生对这些汉字反复学习、充分练习,如果练习、复习的形式机械重复、单一,儿童就会感到乏味,对练习、复习失去兴趣,效果也差。因此,我们要开展多样的活动来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生字词的目的。如鼓励学生自制生字词卡片,用打牌的游戏来识记学过的生字词,或自制卡片贴在家里的墙上经常读一读,认一认。或猜字谜、送生字回家、给生字找朋友等。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每天写着根据学生所学的生字编写的儿歌,让学生自由练读,以增加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巩固识记效果。引导学生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比赛,让广告、商店招牌、路标,电视屏幕等也都逐渐成为学生识字的教材。这种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自主、自由地把识字与生活相联系的做法,不仅强烈地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二)、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社区是学生重要的生活环境,是步入社会的基础,因此,要引导轻度智力残疾学生自发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从中让学生感受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如:邻居阿姨的一件衣服忘了收,不知被风刮到哪儿去了,你会怎么帮助她?引导学生可以在社区公告栏写一则寻物启事,既复习了写启事的知识,又使孩子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多好?„„这就是在生活中学用语文的例子。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我们只有引导轻度智力残疾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入生活,让轻度智力残疾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才能最终实现智力残疾儿童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林.中重度学生汉字认读能力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03)

2、刘仁增.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3、叶立群,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次印刷

4、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设置方案(11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培智学校新课程方案研制组.2004

上一篇:春联模板下一篇:09电商《商务交流》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