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常规及要求

2024-07-02

体育课堂常规及要求(精选15篇)

1.体育课堂常规及要求 篇一

学生体育课课堂常规要求

一、什么是学生体育课课堂常规?

简单讲就是学生上体育课要遵守的课堂规范要求。它既包含学校制定的一般课堂规范(教室内教学),又兼具体育课的特殊要求或规定;既有纪律要求,又有思想、心理、卫生、情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二、为什么要制订体育课课堂常规?

1、是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需要。

体育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在较为宽阔的运动场、馆内进行,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和身体、心理素质的锻炼提高都要通过身体力行的身体练习才能实现,练习分布广,分组练习多,练习内容性质差异大,没有特别的组织措施是不行的。

2、是提高学习锻炼效果的需要。

体育课学习的最大特点是想----练结合,心、意、行合一,只有遵循体育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才能达成课的目标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3、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需要。

体育课堂常规既是纪律规范要求,又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如:整队集合(属队列练习,遵循队列动作要领规范,遵守队列纪律要求);如各种练习的要求等,都是进行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心理品质、人际交流等教育的内容,也是本课程要实现的领域任务。

4、是保证教学安全、有效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需要。

运动意外伤害事故只能预防,不能避免,而又重在预防。体育课教学内容繁多,种类性质差异大,有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投掷类、跳跃类、有身体接触类的教材等,如不遵守动作技术规范和组织措施要求以及不注重安全意识,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三、学生体育课课堂常规

(一)、课前常规

1、思想心理上的准备

不怕、克服困难,吃苦耐劳,不怕风雨、酷暑严寒,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等。

2、物质准备(着装要求)

2.1、不能穿着妨碍运动或易造成运动意外损伤的服装、鞋子(牛仔裤、紧身裤、皮鞋、高跟鞋、凉鞋、拖鞋等)。女生夏天不能穿裙子、男生不能光膀子上课;冬天不能戴围巾、手套上课。

2.2、不准佩戴妨碍运动或易造成意外伤害的饰品(项链、徽章、刀具、钥匙饰品、皮带饰品等)。

3、生活饮食 3.1、睡眠充分;

3.2、饮食科学:上午上体育课早饭一定要吃饱;下午上体育课中午不能吃得过饱,特别忌食过于油腻和辛辣;课前和运动中忌大量饮水,尤其是冰、凉水; 3.3、体育委员课前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上课需要的场地器材,并及时从体育保管室借出所需器材;如遇雨天,及时与老师联系,明确上课内容和地点并及时通知全班。

4、残疾、患不宜于剧烈运动疾病(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病等)的学生,课前携医院证明及时告知老师,便于老师掌握情况,合理安排。

(二)、上课常规

1、上课铃响,体育委员按老师指定地点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报告语言简练规范:“报告老师,×××班上课应到××人,实到××人,病、事假××人,旷课××人,报告完毕,请老师上课。”报告后进入队列,师生互相问好,正式开始上课。

2、主动学习,用心思考,积极练习,确实做到“听、看、想、练、议,”保质保量完成练习任务(作业)。

3、自觉遵守上课纪律和练习要求,不随意离开练习场地,不做与本节课或本练习无关的事情,有情况及时报告老师,保证上课安全。

4、爱护体育场地器材设施。

5、讲究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团结协作,友爱互助,顽强拼搏,超越自我,拒绝不文明言行。

(三)、下课常规

1、按指定地点整队集合,老师对课进行总结评价。

2、同学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3、体育委员组织收拾、归还器材。

4、师生互致再见。

2.体育课堂常规及要求 篇二

一、抓开头, 立规范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 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教室上室内课,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包括上课的着装、请假制度、纪律要求、上课站队集合地点及队形、分组活动场地、器材的布置及收放、各位小骨干的职责、阴雨天体育课的安排等。教师交待清楚课的要求, 学生才能够明确体育课上哪些事情该做, 哪些事情不该做, 到什么时间、听什么口令、看什么手势, 做哪些事情。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育、要求, 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体育课堂中应该遵守的规则, 以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从细节着手抓常规

学期刚开始, 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往往比较强, 但是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多, 学生思想上课堂常规意识就会变得麻痹, 有所放松。因此, 教师应该不断地督促学生, 进一步强调课堂常规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及时从小处着手, 督促学生改掉不应有的纪律反弹现象。例如, 在路队集合这方面。因为我们学校规定上课铃声响后, 教师应把学生从教室带到教室外走廊排队后行进至操场, 以及下课后排队回教室。路队中暴露出最多的问题就是队伍行进时无法对齐及有讲话吵闹等不良现象。对此, 我们采用反复训练的方法, 要求学生在行进时不发出声音, 一有声音马上停止或者回班级重新排队。宁愿浪费上课的几分钟时间也要将路队训练好, 并养成习惯。这样做或许在开学初, 你的体育课会因此而拖延了教学进度, 但是一个“静、齐、快”的集合、路队习惯养成了, 就为今后长时间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三、抓好学生听课常规

由于体育课大多以室外课的形式进行, 所以体育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纪律状况更加决定着上课的学习效率。假如教师在队前讲, 学生在队中讲;教师在做示范, 学生在玩闹, 那即使教师上课态度再好, 讲解示范的次数再多,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每当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就会:

1. 突然停下来, 故意不讲话, 让课堂出现一片“空白”。

2. 故意找那些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答问题。

3. 集体做集中注意力的游戏, 如喊口令、叫号站位等。

通过以上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教师身上, 让学生的精神状态重新回到课的正题上来。

四、抓好课堂安全

体育课上经常会开展跑、跳、投活动, 教师稍不留神, 学生就有可能出现摔倒、碰撞等现象, 从而出现擦伤、挫伤、扭伤等伤害事故, 如何在体育课堂上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呢?首先, 规划好场地。比如, 进行投掷练习, 学生只能站在进行投掷的一方, 投掷区对面绝对不能站人;进行50米跑时, 学生跑到终点后需从跑道两侧绕回, 不能从跑道上直接折回;等等。其次, 设立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负责协助教师检查器材的安全性能, 负责检查活动前场地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负责维持学生活动的纪律和秩序。

五、合理安排各阶段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 激发学生兴趣, 保证教学任务的达成。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 才可能使学生从身心各方面充足准备地走入课堂教学的流程, 和教师一起顺利地完成全课。因此, 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体育课从一般情况来看, 教学过程大致可以粗略地分成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这几个主要的阶段。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 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 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 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 采用趣味游戏, 如“请你跟我这样做”“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 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 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示范形象, 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 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 提高学习兴趣;课堂结束时, 学生的情情绪极易松懈, 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 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 保持学生兴趣, 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等, 同时, 做好课堂小结。

六、善于运用无声语言

教师在体育课的常规教学中, 要善于运用“手势指挥, 眼神暗示, 语言激励”的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 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容易分散, 开小差时, 教师用眼神暗示, 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度。

3.体育课堂需要有效的课堂常规 篇三

有很多教师说:“这个或那个班的纪律真差,进去上课真头疼。语数老师上课学生纪律挺好,为什么我们(指除语数以外的老师)进去就不行呢?”他们大多是这样认为的:我们是副科老师,每星期进去上课的时间少,接触少。学生们都不重视副科,认为只要学好语文和数学就可以了。再说家长们也不重视,只看重语文和数学成绩。对于其他学科,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了。记得刚工作时,从我进入学校踏上讲台开始,不管是身边的同事还是以前的好友都在强调“体育”只是副科,没有必要对学生严厉,带着学生玩就行了。正是很多人的这些看法,产生了这样的“惯性”,学生也受到了传染,从而更加重了“副科”教师建立课堂常规的难度。但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不能有这样的想法。不管困难再大,在开学伊始,我依然建立课堂常规,期间也有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抱怨,但我想也许时间会证明一切。不管前方如何,相信只要有勇气和信念加上灵巧的方法,目标总会达到。

课堂常规建设容易,坚持下来往往很难。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我发现,一旦建立了常规,学生也会很自觉地去做。偶尔出现一些小问题也在所难免。这要求我们教师应加大常规实施的力度,特别在开始一个阶段我们教师要做到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强化、凸显常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把常规保持下去,才能实现课堂常规为课堂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学生课堂常规

对教师要有礼貌。上课铃响,体育委员整队,静候上课。要求快、静、齐。因故迟到要喊报告。下课时按教师要求整队,听教师下达口令后才下课;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有班主任或医生证明。提前向教师请假并按教师的要求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或全休;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携带小刀、钥匙、胸针、钩针等硬物。注意安全。严格按教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允许不随意动器材,不做与体育课无关的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彼此保护、帮助,听从体育委员和组长的指挥。重点强调对安全的注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爱护公共财物:课前体育委员和小组长按教师的要求布置好场地器材,练习时要爱护使用器材;课后体育委员和小组长要认真清点归还器材;全体学生做好教师布置的回家作业。

既然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师也要身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也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的常规要求有哪些呢?

二、教师课堂常规

根据提出的体育学科教学建议,共有30条,分为四个部分,与学生课堂常规密切配合的是第二部分教学实施第7~19条款中的部分条款,现对照整理如下:

第7条:上课铃响之前在集队地点迎候学生。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第8条:根据课时计划课前完成器材和场地的准备、布置,保证场地和器材的充分利用,防止相互干扰……第9条: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在预定地点整队集合,检查人数,报告教师……整队要求快、静、齐,并且精神饱满。第10条、第11条、第17条讲评学练情况,提示下次课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外锻炼作业,关注相对困难的学生,专门安排适宜的活动内容……

我们经常说: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的确,特别是体育学科,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上课大多在室外,教学的场所空间较大,教师的音量也要比在室内上课的教师要大。体育教师在操场上管理的是一批活动的学生,每天都像在上公开课,其他教师在休息之余随时可以看到室外上课的体育教学情况。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建立好学生常规,让学生在室外上课有规矩可循。建立有效的常规制度是十分有效的,结合上述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和教师时时要注意:落实上课点名制度,查清缺席学生的原因,并登记在册;落实安全保护措施,安全教育要始终贯穿在活动、练习的组织和保护帮助过程中;爱护器材,上课前落实学生场地布置和器材摆放和分发,下课收回并清点器材,不至于丢而不管。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师制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4.体育课常规要求(定稿) 篇四

1、上课前5分钟,实施选项教学的年级学生自选到相应的上课地点(乒乓球和健美操在体育馆)。

2、学生上课迟到需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入列。因病、事假等原因未能来上课的学生,一律写请假条并经班主任签字,由体育委员把假条带给体育老师,并记入考勤,不允许口头带信请假。如果没有班主任签字同意,擅自不来上课,将以旷课论处,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3、如果因长期患病或身体原因不宜进行体育活动,应有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到年级部、体育教研组和班主任处登记,方可免上体育课。

4、体育教师作好考勤记录,每周汇总后向有关年级部汇报各班出勤、课堂表现情况,作为年级部量化管理内容之一。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处理。

5、为了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准备活动时学生必须按照老师要求认真练习,着运动服装、运动鞋,不得穿皮鞋或凉鞋,学习态度端正,刻苦锻炼,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课堂中途不得随意离开练习场地到其它地方(如图书馆、教室、超市等处)。上体育课不要带手机、钥匙等

6、活动时要保持环境卫生,不随意丢弃废纸、杂物、饮料瓶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发现有违反者,责令其清洁操场一周。

7、下课时听到老师哨音后,立即集中,不得出现早退现象。解散后各班同学在本班组长带领下有秩序地回教室。

8、在任何时候都要对学校体育器材进行爱护。

9、如碰到下雨天,同学不能上室外课,留在教室等待通知,各班体委和组长及时与有关老师联系,安排好上课地点,防止出现混乱现象。

7、下课时听到老师哨音后,立即集中,不得出现早退现象。解散后各班同学在本班体育班长带领下有

秩序地回教室。

2、学期体育课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安排。(考虑各年级的具体情况)

学校和上级体育活动内容及安排

3、本学期体育考核安排和评分标准详细介绍: 详见《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安排》

3、课余体育活动练习要求、(各年级课间操做操位置介绍)

5、课外活动实施计划及评价体系。各年级体育课外活动时间安排。

体育学习成绩评价方法、调查了解体育特长生情况等。

常规教育实施情况

第*周第1次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体育课常规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评价的重要性。

3、让学生知道安全性及采用的预防措施。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常规

2、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向学生询问寒假生活,并相互问好。

2、强调上学期三好学生的带头模范作用。

3、强调体育班长和小组长的作用。

4、运动服装的要求。

5、强调学习过程与态度对学习成绩评价的作用。

6、本学期执行三节体育课的意义。

四、本学期教学内容及考核情况

1、合作跑(nai力跑)

2、球类(篮球、排球)

3、跳跃(跨越式跳高)

4、技巧(鱼越前滚翻)

5、身体素质训练与测试、(50米、立定跳远、1000米男、800米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五、安全的重要性

1、提高安全意识,把学生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定高度上来。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消除不安全的隐患。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保护与帮助措施。

5.体育课教学常规与纪律要求 篇五

1、上课一切行动听指挥。口令指挥一切,有令就行,有禁就止。

2、学生上体育实践课必须穿着运动服、运动鞋,着装整洁。

3、学生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4、学生应提前赶到体育课教学场地,由体育委员(或班长)在指定地点准时集合、整队,向任课教师报告出勤情况。

5、课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课后做好整理活动。

6、注意安全,如:上铅球课。未经老师允许不能随意动用器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非特殊要求,学生严禁携带私人运动器械进入体育课堂。

8、严禁携带与教学无关物品上课。

9、学生应严格遵守考勤制度,病、事假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请假手续。

6.学生课堂常规要求 篇六

2、上课铃响后,学生须安静等待教师进入教室。

3、教师进入教室,班长:“起立”,学生立正姿势站发好(五指并拢、紧贴裤缝、两眼平视教师),教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响亮亲切。

4、上课要精神饱满,坐的姿势,两手放桌布即可。

5、踊跃举手,姿势:将平放在桌布的右手举起,手肘不离桌布,教师未报到姓名的同学不可插嘴提示,回答问题做到响亮清晰。

6、做作业做到安静,书写整洁规范,格式符合要求,独立按时完成。

7、下课铃响后,教师宣布下课,班长:“起立”,教师:“同学们再见!”英语教师需用英语相互问好或道别。

7.体育课堂常规及要求 篇七

一、在游戏中完成四路纵队

1. 故事情景法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近两年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动画片, 利用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姓名排队,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具体做法是, 男生从前往后依次报灰太狼和喜羊羊, 女生从前往后报红太狼和美羊羊, 按照四个故事主人公分成四路纵队。学生将非常乐意完成任务并很快记住自己的队名。

2. 游戏练习法

“水果蹲”是一个传统的经典游戏, 男、女生分别用两种水果来代替数字1和2。完成四路纵队后, 利用游戏的形式强化自己的队名。

具体做法是, 男生从前往后依次报苹果和桔子, 女生报香蕉和柠檬。分成四路纵队后用游戏的方法加以强化:苹果蹲、苹果蹲, 苹果蹲完香蕉蹲, 香蕉蹲、香蕉蹲, 香蕉蹲完桔子蹲学生必须记住自己是哪种水果, 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游戏。事实证明, 此种方法能让学生很快地记住自己所在的水果队名。

二、在趣味练习中分清左右

让学生熟练地分清左右是一年级体育课教学的一大任务, 既为原地间转法奠定基础, 又可为广播操教学打好基础。因此, 在学习左、右两个方向后, 要用游戏来不断进行强化。

具体方法是, 师生相互呼应, “师:请把左手摇一摇, 生:我把左手摇一摇;师:请把右脚跺三跺, 生:我把右脚跺三跺;师:请把左耳朵拎一拎, 生:我把左耳朵拎一拎通过趣味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分清左右, 再进行原地间三面转法的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次广播操教学前进行一两分钟这样的游戏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在循序渐进中建立课堂常规

由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建立和强化课堂常规的过程。如短跑练习, 一年级的学生跑过终点后, 往往会原路返回, 容易和下一组跑出的学生相撞。对此, 教师首先应解决的是跑的路线问题, 即在练习之前应明确规定返回的路线, 并先从走开始, 以方便纠正每一个出错的学生, 由此再过渡到快速跑就可有效地避免相撞发生。

四、在精心的教学设计中过渡到小学体育学习模式

8.体育课堂常规及要求 篇八

关键词:体育;习惯;方法

一线的体育老师都清楚,在习惯的养成上有时存在着很大的困扰。如何让我们的体育课堂不仅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且无比精彩、充满活力,培养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将成为我们常抓不懈的目标。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学情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喜好等营造养成良好习惯的氛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和教育,循序渐进地反复地进行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笔者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教师率先垂范,形成有效的长效机制

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形象的模仿力。他们常常能把老师的言行举止学得惟妙惟肖,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由此可见,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常常有家长在跟我们交谈时说,我家孩子常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老师说的话绝对管用。想想学生对我们老师充满了绝对的信任,那我们拿什么来教育引导我们可爱的学生们,用我们渊博的知识,规范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学生体育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教师耐心地说教,更要靠教师在行为习惯上潜移默化地引导教育,率先垂范,让学生明白上体育课的常规要求。

教师的形象、威信、行为、言语以及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体育课堂常规的良好习惯有着密切关系。教师要率先垂范,用模范的感召力去感染学生,用无声的语言、精湛的技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兴趣;讲解精炼,课前预设充分,组织到位,让课堂充满乐趣。通过良好形象的塑造,起到身教重于言教之实效。

二、合理的教育方法,适当的教育时机是培养体育课堂习惯的关键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让体育课堂时时充满了轻松愉悦,这是我们体育老师心中的理想课堂。达到理想境界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兴趣与严格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纪律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时时关心每个学生,处处关注每个学生,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即体育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进行适时教育,激发学生的成功欲,给每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体育教学中还能采用“不同距离的投篮得分赛”“让距追逐跑”“强弱搭配赛跑”等不同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可以的。在进行各种活动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前提。体会到只有身体好,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并以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督促自己认真地进行体育学习,逐步形成强烈而稳定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所教授的六年级五个班中,常规的徒手操练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我把全班分组,由组长带领创编各具特色的健身操。为防止课堂出现问题,课前我及时地关注学生自编操的实效,对不理想的小组进行指导。课上先由全班学生口头初评,教师再根据观察和全班学生的口头评定当场提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有了积极性,课堂有了新意,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编、自练、自演、自评。学生不仅能主动、积极展示,还养成了鼓掌迎候、鼓掌祝贺等尊重别人成果的意识与行为习惯,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提高了学生遵纪守法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消除了松懈散漫的不良行为,形成了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三、体育骨干的培养,是体育课堂常规建设的中坚力量

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在班级中起到引领作用,他们能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课堂学习,还能够带领同学们一起活动、一起组织做游戏、帮教师领取器材。在体育课堂分组学习过程中,老师还能通过体育骨干达到提醒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积极分子的作用,引领、帮助其他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常规行为习惯。定期轮岗也是培养体育骨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中很多人都想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在教师面前善于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教师充分地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并和全班学生约定好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隔段时间再进行轮换,这样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就会被这种“诱惑”所吸引,从而会较认真地投入到体育课堂学习中去,把握好“方向”。

好习惯是幸福的源泉,是学生一生受用的财富。学生良好体育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由一个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情的需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提出具体的有效措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习惯,努力践行有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沈利.好习惯,好课堂:培养小学生良好体育课堂行为习惯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

9.小学生体育课制度和常规要求 篇九

体育课是多数孩子们最爱上的学科.而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体育课堂制度和基本常规,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学习,为新学期更好的上好体育课做准备,为我们的安全工作提前做好一把锁.一、两个制度:

1.“体育委员负责制”:上体育课,在体育委员带领下,按体育教师的要求,在上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课后整理好好和收回器材 2.“请假制度”:如有事有病必须请假.

二、学生“八个不准”

1.不准旷课,迟到,早退;2.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3.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 4.不准擅自离开课堂 5.不准横穿跑道,投掷区;6.不准擅自动用体育器材;7.不准做危险动作、嬉闹追打; 8.不准做与练习无关的事

三、课前常规

1、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以便教师了解有无见习生。

2、协助体育老师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

3、学生因病、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4、提前到上课地点附近活动,以便上课及时集合。

四、课堂常规

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5、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作旷课论处。

6、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7、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五、课后常规

1、下课后学生应协助教师检查、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10.美术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篇十

一、备课

学习美术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多样。课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如范画、图片、课件、绘画或手工用具等。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按老师的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具。

二、上课

1、带好教学用具。

2、授课前应检查学生所备学具。

3、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在一刻钟之内,新课内容多,讲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4、上课要有明确的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5、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板书设计合理,标题、范画、演示合理布局。

7、教学语言使用规范普通话。

8、鼓励学生在美术作业中有所创造,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平时作业中发现和积累一些好的作品,定期向学生美术作业展示。

四、作业要求:

1.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对学生作业及时批改。

2.综合评价量化等次:(A)优秀:100—85分、(B)良好:84—70分、(C)合格69—60分、(D)不合格为60分以下。

三、巡回辅导

1、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

2、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3、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和帮助,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

1、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对学生评价重点应放在自我提高及发展上。

五、教研课要求

1、按时进行教研活动,并做好研讨记录。

2、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围绕校本教研课题上好教研课,积累教学经验

11.体育课堂常规及要求 篇十一

关键词: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教学

对于刚步入学堂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堂无疑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体育课堂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发育,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根据多年来体育教学的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三个观点。

一、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经典名言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尤为恰当。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钻研,什么是逻辑推理,什么是把不喜欢的东西变成喜欢的。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认为有趣、好玩,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所以体育课堂常规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教学趣味化。可用的方法有:将教材内容改编成各种小游戏,小游戏要色彩艳丽,可以添加一些小小的奖励机制;借助音乐或者视频让学生活跃起来等。

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了家庭的舒适、懒散,当初次进入常规教学生活中必然不习惯各种行为准则,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耐心去培养。笔者认为不断地强化练习是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例如,上课前一定要师生相互鞠躬问好;穿衣一定要干净整洁;上课要快速进入队形找到自己的位置等。当然这些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培养。

三、情感激励

“拥有欢欣鼓舞的氛围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会轻松而有趣,反之学习就会被学生认定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有渴望被表扬、被鼓励的天性,所以为了激发他们对体育课堂的学习主动性,笔者在教学过程对学生总是采取激励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一个值得提倡的行为进行表扬。例如,站队集合过程中表扬一个学生站姿正确;对一个跑步不及格的学生说老师很相信他有快速跑步的潜力等。时间久了,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体育课堂,因为他们在体育课堂上能够自信、快乐地学习各种有趣的体育运动。

总之,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丰富教学课堂活动,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欢乐中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裘松杰.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点滴谈[J].中国学校体育,2011(02).

[2]黄勇.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教学方式之我见[J].体育期刊,2012(08).

[3]林朝铁.小学体育课堂常规之我见[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12.体育课堂常规及要求 篇十二

一、预防为先

课堂中学生一些问题行为的产生, 往往是由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 作为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 可以根据我们对各水平阶段学生的了解, 针对学生的特点“防患于未然”。

如在开学初, 针对教学内容和需要, 通过和学生沟通、协商, 使学生明确体育课堂上的一些合适的行为。如: (1) 上课预备铃声响, 体育委员整好队, 注意静、齐、快。 (2) 按照教师提示, 按照口令等认真、到位地完成相关热身活动。 (3) 哨音响, 嘴巴闭, 看手势, 快集合。 (4) 积极举手、认真看、听, 不插嘴、不乱动。 (5) 分散 (或小组) 到指定位置, 快速到位。 (6) 练习积极参与, 比谁最认真学、最快学会。 (7) 活动讲秩序, 讲文明。 (8) 活动结束快速静下来, 听老师小结, 有疑问的举手询问老师。 (9) 下课, 排好队, 做到静、齐, 如果有器材, 则按体育委员的安排归还器材。

当然, 明确了规则, 不等于学生马上能做到或全做到。还需加强巩固, 强化认识。特别是可以采用正误对照法, 使学生在具体事例中, 在对与错的分辨中, 增强认识;可以采用游戏法, 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牢记规则。

二、巧妙处理

1、信号法。

课堂教学中, 当有学生出现不认真上课甚至违规行为时, 教师的一声“狮子吼”在当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提醒、震慑作用。然而, 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于教师课堂常规的管理却没有什么大用处。其实, 教师可以考虑一下使用其他信号:

(1) 体态语言。心理学家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70%是通过无声的言语即体态语言来完成的。而所谓的体态语言是一种非有声语言, 主要靠身体或身体的动作输出信息, 作用于信息接受者的视觉器官, 以实现信息发送者的目的而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也有人称为视觉语言或行为语言。教师自觉地、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的独特艺术作用, 可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或偶然出现的错误动作或行为。

如学生随便走动时, 教师可以给一个制止的眼神;如学生不认真听教师、同学讲解而插嘴或议论时, 教师可以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或者用右手食指放于唇间“嘘……”, 或者打出暂停、停止的手势……

(2) 哨音。哨子虽说是一件小而不起眼的体育用品, 但它在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中与体育教师形影不离、联系密切, 可谓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哨子发号施令进行指挥。合理、巧妙运用好哨音, 对学生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制止不正常举动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如发现学生课堂中一般的言行问题时, 可以发出“嘟——嘟”, (声音由低到高, 由悠扬到短促) , 提醒学生引起注意并及时纠正;发现学生一些比较严重的常规问题, 可以发出“嘟嘟!”短促两声, 提醒学生高度注意, 犯规学生立即停止违规动作……

2、游戏比赛法。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 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和趣味性, 不要以为高中生就可以放弃游戏, 由于他们平时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 更需要游戏的趣味性、调节性,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高中体育课中的游戏部分应该占较大比例, 特别是高三。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生来是好动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毛泽东同志在给《新体育》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 要游戏, 是孩子的天性。”这充分说明了孩子们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通过游戏的方法来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往往比简单的说教效果更显著。

如每次集合总有学生不能做到安静、快速到位, 这时候可以安排学生玩个“逃离泰坦”的游戏, “船快沉了” (集合信号发出) , “旅客” (学生) 马上逃上救生艇。规则是发出声音或没有及时到达指定位置的当作没有逃出来。学生在游戏中谁也不愿意随船沉没, 自然而然就做到了安静、快速集合了。

3、暗示法。

对于一贯遵守纪律的学生, 在他们发生课堂常规问题时, 直接的提醒、教育起很大作用。然而, 对于部分自觉性一直较差的学生, 如果对他们采用直接方法, 可能效果并不是太显著, 一些特别的学生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与教师“对着干”。这时候, 教师就可以考虑一下使用暗示法。

如“旁敲侧击”, 即在发现学生课堂违规行为后, 不直接去批评、提醒他, 而通过表扬该生边上优秀学生来暗示他。

4、表扬法, 多角度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难免有不足之处, 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 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 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 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如:可以从项目去发现、从身体素质去发现、从接受能力去发现、从遵守纪律的程度或者进步大小去发现, 大的方面找不出来就从细的方面去挖掘。通过闪光教育, 可以做到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让每个学生在激励中得到发展, 让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享受到喜悦。

5、红牌、黄牌法。

足球比赛中, 对于运动员的一些犯规动作, 裁判员往往会以黄牌、红牌来表示, 简单明了。我们的体育教学中也可以沿用这种方法, 一方面对学生起到了及时提醒的作用, 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给了学生一次机会。努力为学生营造“犯错不要紧, 关键要能改错”的氛围。当学生出现课堂常规问题时, 教师可以出示黄、红牌;一张黄牌表示警告一次, 两张黄牌表示警告两次, 还是没有作用, 那只有出示杀手锏——红牌, 请他站边上学习别人上课。当然, 对于学生一些严重的常规问题, 可以直接红牌罚下场。

6、生生管理法。

新课改提倡让学生自主管理。通过生生管理, 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压力, 对学生的常规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可以选择一些常规好的、肯管 (这一点很重要) 的学生来当任每一小组的小组长。由组长来管组员, 能比教师管更及时、更细化、更有参照性。

三、润滑感情

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加强感情联系, 教师在学生面前切不可摆架子, 特别是新进校的学生,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班级动态, 还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用父母之心、朋友之心去关爱和善待每个学生, 通过高频率的接触和交往, 多与学生一起组织和参与班级活动, 共同分享体育带来的乐趣, 以活动为载体, 去触摸学生的喜、怒、哀、乐, 最后达到学生认同体育课、认同教师, 提高课堂秩序, 减小课堂常规的管理难度。

四、善后到位

13.京口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要求 篇十三

体育教学常规是学校体育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是保证基本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自我规范。为规范中小学体育教学行为,切实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现制定《镇江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要求》,全体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认真落实常规,使之成为教学工作的准则。

一、课前要求

1、①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进度和教材要求,结合学校场地器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段、学年、学期、单元教学目标、计划,确定学年和学期教学内容和授课时数,形成学校体育教学特色;合理拟定教学目标,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②做好学生骨干培训。③做好器材的借用手续,布置和检查场地器材。④体育教师提前到场。

2、认真学习和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充分了解新旧课标的不同要求,各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和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所有教师一律使用省编教材《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在教材上备课,要提炼本课重点、难点,补充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每课的课后反思、每单元的最后一课和学校特色校本教材要详细、认真填写完整。

4、根据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提前换好运动服装,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预备铃响到达上课地点。教师不得迟到、旷课,因特殊原因不能上课,必须履行请假手续,由教研组长与学校协调安排,规范教研组的管理。

二、上课要求

1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穿运动服、运动鞋;教师教态亲切、自然,用普通话教学,声音宏亮;体育委员整队并清查人数,检查衣着,安排好见习生。

2、为人师表,文明执教,保持师生和谐协调的气氛,不讲粗话,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无故离开课堂,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课。

3、上课预备铃响时,老师应到达上课地点;体育委员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教师向学生宣布课的任务、内容等教学程序。

4、教育学生上课时,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体育干部的调动;努力完成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耐心辅导。

5、教材选配要科学合理,全面锻炼学生素质。既有上下肢活动,又有躯干活动;要讲清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要正确。

6、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平均心率在120-160次/分,练习密度在30%-40%,练习强度在1.5-1.8为适。

7、课的组织要紧凑、严谨,分组练习或交换场地时,要有秩序、有要求。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教研组人和学校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对较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在老师的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不能盲目练习。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注重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9、上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锻炼要求,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结束一堂课的规定。

10、上课学生必须穿运动鞋,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等。服装要轻便(穿运动服或便于运动的服装),不得带小刀、剪子等类的坚硬物,冬季也不得围围巾,戴帽子,穿大衣,练习时不带手套;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委员或学生自己主动向教师上交请假单,教师应作好登记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三、课后要求

1、注意写好教学反思,适当进行脉搏追踪。

2、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

附:体育课各环节的基本要求(以40分/课为例)

一、准备部分(时间6-8分钟):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安排见习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任务。

2.准备活动:应包括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使各关节和身体热起来,充分活动开。

二、基本部分(时间25-30分钟):

1.教学要有教学重点、难点及有效的解决措施。2.教学内容:复习内容和学习内容。

(1)新授内容要明确动作要点、易犯错误、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要简明扼要。

(2)复习内容要突出复习要点,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及具体教学措施。3.组织教法:教法具体明确,要求具体细致,重点难点突出,讲解的语言精炼活泼形象,通过语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1)讲解、示范要注意讲解示范的时机、示范位置、示范面等。

(2)练习方法(次数、时间、组数、强度等)教学层次清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队列队形:调动(位置)合理,路线清楚。

4.易犯错误及纠正:纠正方法要合理有效,集体与个别纠错相结合。

三、结束部分(时间3-5分钟):(1)放松、课的小结、布置课外作业。(2)归还体育教学器材,宣布下课。

教育局教研室

009年9月

14.课堂教学常规要求40条 篇十四

一、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

1.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实际出发实施教学。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面向全体,面向差异。

3.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随时鼓励学生,正确评价学生。

5.以学定教。

二、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6.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类目标明确,内容符合学生实际。

7.全面覆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没有目标缺漏,没有目标再生。

8.各类目标行为具体、可测,重点目标突出,达成度高。

三、把握正确的教学内容

9.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用单元整体思想处理教材,设计和组织教学。

10.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正确、严谨,无知识性错误。

11.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12.将教材视为一种凭借,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处理教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

13.所教学的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与新旧知识联系。

14.注重教学内容中思想性、教育性的开发。

四、追求优化的教学过程

15.导入自然有趣,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

16.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思考、自学、探究、实践操作时间。

17.学习机会平等,师生有相互研讨、交流、质疑、答辩的机会。

18.角色定位正确,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评论者。

19.教学重点突出,目标落实到位,练习、作业当堂清。

20.反思学习过程,学生有自我总结学习收获的机会。

21.课堂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2.时间分配合理,环节过渡自然。

五、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23.因课而宜,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24.以学定教,鼓励学生从自己会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地方学起。

25.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26.自主探究,适时组织学生收集证据,做出推测,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培养探究精神。

27.小组合作,实质性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获得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

28.多方互动,收放适度,随时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与矫正,点拨及时、到位。

29.自始至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很技能的训练与指导。

六、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30.教学手段的运用符合教学实际,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达成目标。

31.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实际效果好。

七、争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32.课堂气氛热烈,各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33.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

34.三类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收获大。

35.练习优质、高效,作业当堂完成。

八、不断提高的教师素质

36.正确使用普通话,教态亲切、自然。

37.语言流畅、准确,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38.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和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39.板书突出重点,清楚、工整。

15.体育课堂常规及要求 篇十五

一、体育舞蹈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1. 体育舞蹈专业课程教学倾向功利化

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 教育的利益功利化让人们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知识传授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

(1) 在我国现行的高考体制中, 艺术类考生高考分数的划分对文化课要求较低, 报考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成为某些学生的“救命稻草”。学生为了踏上升学考试的跳板, 不论是否有兴趣、是否有天赋, 盲目地进行体育舞蹈的训练, 临阵改行, 躲避文化课的学习。艺术的造诣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很难想象这些带着功利目标的学生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多远。

(2) 体育舞蹈专业的扩建、扩招使得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专业设置目的本身就趋于功利性, 架构建设并不完善, 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

2. 保障机制影响教师德育的主动意识

在高校的教学保障机制中, 从体制上看, 党政分开的管理制度导致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客观上就将教学中的德育目标置于边缘的位置。

另外, 教师的评优、职称的评定都没有涉及教学中德育目标的实现问题, 利益上的不相关使得专业教师在忙于自己的教学教研成果时早已把学生的道德教育置之脑后。教学德育目标具体落实和实现的保障机制并不到位, 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不管是物质、精神激励机制还是体制保障都是缺位的。这导致专业教师主动进行德育的意识不强, 挫伤专业课教师积极投身于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3. 艺术教育中过多强调个性自我, 增加了专业课教学中德育的难度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在思想意识、认知方面除了有普通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外, 由于其自身“艺术”特质, 可能较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显得更为张扬。艺术类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及本专业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难度。

(1) 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在于艺术个性的培养。对艺术个性的追求使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趋于自我, 思考问题趋于感性、缺乏深度;关注自我、个性鲜明, 导致其社会理想信念淡薄, 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偏离正常轨道。

(2) 艺术类大学生普遍的特征是松散, 崇尚绝对自由, 自身缺乏自律性且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较强, 容易受社会影响。专业学习由在相对自由的舞蹈教室中进行教学、参加各类比赛和演出组成, 这种授课和学习方式本身显得很“散”。同时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如受物质利益的影响, 从而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和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和纪律规范的难度。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几点要求

1. 尊重学生个性, 因材施教, 加强体育舞蹈德育针对性

个性, 是人不同于他人的特征。从心理学上来说, 个性是指个人所具备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特征的总和。在哲学上, 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和自主性, 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的总和。尊重学生个体性原则是指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从而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德育实践充分证明, 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德育对象的主动参与性或主观能动性, 这是一个施教者正确引导受教者道德发展、主动参与道德学习的积极过程。但是, 现下德育形式主义盛行, 过于简单化, 忽视了学生深层思想情感的培养, 使德育成为道德认知的强制输灌和道德行为的硬性要求, 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德育认知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内化, 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因此,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 应坚持从实际出发, 坚持个性原则, 消除不健康个性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进行教育。

2. 强化体育舞蹈教师育人观念, 充分发挥体育舞蹈教师角色职能

“观念”是人们从事某种社会活动时所持有的心理意识。在我国体育舞蹈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中, 体育舞蹈教师的任务就是采用身体运动的形式, 对学生施加影响, 以达到增进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 这是一种单纯的“生物观”的教育观。而教学改革要求体育舞蹈教师要扭转观念, 将心理和社会适应维度加入到体育舞蹈教育的传授过程中, 这种观念不仅仅强调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性。所以, 在教育改革大潮下, 体育舞蹈教师要扭转过去陈旧的教育观念, 与时俱进, 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加强对学生德育的重视。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到体育舞蹈教育的始终, 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五育”健全的新时代英才。

新时期, 更新体育舞蹈教师的育人观念, 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舞蹈教师的角色职能, 高等学校应该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要注重加强体育舞蹈教师师德教育的学习培训, 通过开办各种德育理论的培训班、德育讲座等, 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德育认识, 更新他们的德育理念, 树立教师对体育舞蹈教学中德育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自己的德育任务。

(2) 学校教务组织每年要把德育活动的开展作为例行性事务, 定期开展德育教学交流会、教学公开课等, 集中教师共同学习德育理论以及德育的新方法、新思路。要将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教师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使各位教师牢固树立德育理念、创新德育, 将德育工作落实到课堂之中。

3. 建立健全体育舞蹈教师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和学生的品德评价体系

(1) 建立健全教师德育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学校要遵循全面客观性、可度量性和可比较性的原则, 逐步构建教师德育绩效考核体系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并作为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考核标准。把德育工作与教师考核、评奖、分配、职称晋升结合起来, 以激励和促进体育舞蹈教师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2) 健全学生品德评价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对学生品德的评定, 应根据我国学校教学总目标, 坚持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民主性等原则。结合体育舞蹈课程成绩与道德教育评价, 由学校制订具体测评办法、组织测评工作, 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道德与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提出具体要求。把测评指标作为体育舞蹈课程平时成绩的一个评分标准, 达到多元化育人的目的。

三、结论

任何学科和专业课程体系, 都要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制订。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事业的指南, 它决定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学校各个部分、各门课程都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德育, 如此才能形成德育的良好态势。就体育舞蹈课程而言, 也要在课外实践、课外作品创作、专业实习等诸多环节坚持寓德于教的原则, 使德育渗透于体育舞蹈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张胜杰.浅谈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教育艺术, 2007 (10) .

[2]胡治国, 郭纯生, 施艳.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探讨[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7 (02) .

[3]朱栋梁, 曾赛红.高校专业课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 (05) .

[4]史伟.浅谈体育舞蹈的社会价值[J].科学大众, 2009 (02) .

上一篇:在局八一建军节军转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学生校外集体活动安全事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