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能力(精选7篇)
1.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能力 篇一
1.物理实验能够促进知识掌握, 是课堂教学的拓展
所有的初中物理实验, 都能使学生实际目睹手动, 这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非常重要。为了增加实验量次, 扩大实验范围, 可采用包含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为解决基本仪器的使用问题, 可创设条件, 开放教学测试仪器、实验室闲置仪器、设备检修仪器, 如各种电源、变阻器、电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仪器、万用表、测电笔、气压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开放实验室后,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老师加强辅导, 使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得以增加, 使每位学生有动手实践的机会。
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余进行的, 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操作时间空间, 实验技能训练能有效地进行。我们可以先予启发, 引导学生思维和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设想或反思可能的失败情形。在操作技能的训练过程中, 可创设情境, 凸显部分实验可能因环境变化而导致操作失败的所在, 如静电实验时, 故意加大环境湿度而让实验“失真”, 以养成学生实验前先干燥器具、检查绝缘情况的实验习惯。再如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实验, 平时,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总是让天平的正面对着学生。现在, 可以让他们学会在背面调节天平的技能, 然后, 让学生当场将实验结果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起来, 理清实验程序和理论知识的关系, 完成实验报告。这样, 不仅有助于实验技能的提高, 还可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理解、应用等能力。
2.增加学生实践操作机会, 提高学习效果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理课实验, 理应由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更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求知欲也能得到充分地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将课堂演示实验尽可能地改成让学生动手实验,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并尝试从物理现象中推导出物理规律。
初三物理“电流的磁场”这一节, 就可将奥斯特实验的演示实验, 改为学生随堂实验。我们的做法是:先利用多媒体演示奥斯特实验, 并让学生了解该实验的注意点, 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在动手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经过这样一改, 教学效果大不相同, 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 学习效率提高了, 学习效果也就跟上来了。
又如光学“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 要求老师通过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总结透镜成像规律。我们改为让学生随老师一起动手, 通过自己亲手实验, 来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凹透镜成像规律”。之后调查, 学生普遍认为, 这样总结出来的“透镜成像规律”印象深刻, 记忆牢固, 还为后面教材中的光学知识学习, 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重视物理实验,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中学物理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侧重于对知识的正确与否加以验证, 而探索性实验侧重于学生的思维、观察、创造、自学、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可以把验证性的实验转变为探索性的实验, 从而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 以此渗透物理思想, 启迪学生思路。
如给学生两根细线和一个待测小石块, 一根有刻度的杠杆, 一杯水, 一个质量为m0的钩码, 要求设计出利用以上器材, 测定石块密度的方案, 再设计出检验自己的方案正确与否的实验步骤和验证方法。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应用物理知识较多、难度较大的实验题。我们知道, 密度公式为 ρ=m/v, 如果测出了石块的质量m和体积V, 则可求出石块的密度。石块的质量m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石块的体积如何测量?经老师的点拨, 学生会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求得石块的体积。问题的难点是学生如何验证这思路是否正确?步骤是否简单?因此, 我们可以把这个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把实验的相关数据测出来, 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通过探索总结出有关物理规律。
2.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篇二
【关键词】高中物理 兴趣 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2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物理教学开始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理论,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物理实验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发展以及从事与物理相关的研究和专业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而与此同时,物理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才能真正理解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对于其今后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论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只有学生具备了兴趣之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没有培养起对实验的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实验很少开展而又很陌生,在实验中他们畏首畏尾,有很多盲区,所以难以建立信心,也就无法产生兴趣。而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对于其实验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教师的实验教学开展起来举步维艰,学生的兴趣直接推动其积极参与与思考,甚至会自主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这种态度对于实验能力的快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呢?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多接触实验,在实验方面建立信心。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更加深奥和难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存在很多疑难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很多教师就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课堂教学上,不断地教学、做题、讲题、背公式等等,甚至还会让学生背题型,这种僵硬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于实验教学提不起兴趣。我认为教师应该采取实验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定理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打消内心的排斥感。
第二,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实验内容是不是相匹配。很多教师在选择的时候往往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进行实验内容的设置,但却忽略了一些物理学困生以及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实验开展,阻碍这部分学生兴趣的发展,这样就会致使差生更差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整体物理实验水平的提升。所以教师要设置多样的实验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尽量保证选做的实验能够成功,这样既能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能够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从而确保实验的有效完成,通过开展成功的实验来建立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信心,从而逐步形成有效的兴趣。总之,学生的兴趣建立对于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升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其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重要准备之一。动手能力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器材以及设备能够运用自如,同时在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时学生能够进行的有理有序,就是能够成功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操作中。
但是学生已经习惯灌输式、被动式的物理学习方式,而物理实验过程中也已经习惯教师先把过程和步骤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以及再三叮嘱,然后学生直接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这种实验过程实际上毫无提高的作用,学生虽然也在动手但却并不是自己思维的自主转化,没有学生自己的理解在里面,所以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第一,教师要多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根据所学知识以及相关问题设计对应的实验,教师只需要为其进行建议和修正,在实验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做好教学的辅助和引导角色即可,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真正获得发展。
第二,教师积极利用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任务重不可能每周都能开展实验,所以教师如果仅仅依赖于开展实验教学才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话,其效果不会很好,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日常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动手。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作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身边的事物为实验对象,及时动起手来,然后分析物体的受力分解,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理解物理原理,还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动手才能提高其实际的操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于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技术等为学生展示模拟实验视频,在生动直观的视频教学中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进一步熟悉,在自己动手的时候就会更加有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其整体实验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再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创新能力是提升其整体实验能力的关键性一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物理科学的不断丰富,物理创新能力不仅对于物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具备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话,其实验水平是无法获得不断提升的。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素养呢?
第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怀疑、敢于进行新的探索。但是我们的学生现在大部分都不具备这样的素养,主要就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形式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来进行问题的思考,而不知道自主进行学习和建构。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在做实验的时候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例如要做电路设计,在学生了解具体要求之后让学生先自主在作业本上进行绘制,教师不做参与,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之后,教师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这样就能让学生具有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思维顺序,具有自己的创新性在里面,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表达,这对于其今后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教师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物理学科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新性物理教学。教师不能只是以课本教材为单一的教学工具,可以及时为学生介绍一些创新的物理学科研究与发展,虽然学生可能无法完全了解,但是这种新鲜事物和原理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对于其创新意识有很好的激发作用。创新能力是制约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发展的重要瓶颈,教师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
3.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能力 篇三
——初中物理九年级《杠杆》教育叙事
实验教学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以学生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现在我们的实验教学中还有不少没有达到新课程要求,主要原因我想有这几点:
1、老师怕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实验过程很热闹,但没有得出结论。
2、实验前老师没有很好的优化实验设计和提出实验要求。在我学习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之后我运用到了《杠杆》这节课的教学当中,对比我前后的教学有几点收获和心得体会。
在以前《杠杆》这节教学中我都是把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怎么记录,在杠杆的左边挂几个钩码,右边挂几个钩码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就按照我的要求做完,然后就照课本的结论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中没有探究意识,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学效果很不明显。在冯长喜老师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一课中指出好的实验设计给人愉悦和探索的求知欲望,在王颖老师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也明确提出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重要的 , 也是微妙的。教师要掌控全局,又得时隐时现,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即让学生通过 “ 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 ” 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实质是让学
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探究性教学的认同和对于有效的物理教学的责任感。下面是我的教学尝试:
1、课前兴趣的激发,我在杠杆的一边挂四个钩码,然后对学生说:我用一个钩码也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们相信吗?学生觉得很新奇。
2、给学生实验器材,让学生去体会在各种条件下杠杆的平衡。
3、根据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分析力臂和力的关系,得出有关规律。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进行探究,不断尝试各种平衡方法,教学目标圆满完成。
感悟: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给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我们不能用一种思维定势去束缚学生的思想空间,那将永远没有创新。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而不是要学生去记知识、背理论。只要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发挥出来,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是一件十分轻松的工作。
曾路迹
4.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能力 篇四
纳桂花(青海 民和)
摘 要: 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键词: 实验探究; 培养; 能力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in Junior
Schools Physics new Course
NA Gui-Hu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physics new course, science exploring is not only study target of students, but also it’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methods.It emphasizes that the center of the study will transform from emphasizing the knowledge’s imparting and accumulation to exploring process of knowledge, from the students accept the knowledge passively to receiving knowledge forwardly.Let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science exploring.Learning the methods of the science exploring.S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science exploring.Key word: experiment investigate, cultivate, ability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探究是摄取知识的精髓。新课程物理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提出来,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既能获取先人留下的宝贵知识,又具有能开发出新的知识领域的能力,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1.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也证明了这一结论,他不拘泥于一切传统的观念,以彻底的创新精神革新了旧有观念,建立了相对论,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一大步,成为现代物理学的杰出代表。我们在物理教学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⑴ 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是提出问题,将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因此在探究活动开始时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通过“火箭升空”的图片,让学生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火箭是怎样升空的?火箭*什么力量升空?火箭升空时为什么有浓烟产生?等等,然后再限定条件(如从能的转化情况来看)让学生具体提出问题,学生会立即提出:火箭升空时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再如:学习“电压”时,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本所配的章首语,并看章首图,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电压是什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⑵ 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要注意及时表扬。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可以要求每位学生联系实际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如: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夏天打开冰棍纸后为什么冒“白气”?在学习光现象时提出:雨后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等等,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⑶ 教师的高质量的提问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教师提问的角度、方式及问题与学习内容间密切联系的揭示,无不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一种范例,使学生学会如何从教学内容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做学生的组织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针对学生而言的“实践能力”强调的是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也是培养学生总体素质目标之一。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然而作为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重要。
⑴ 采用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进行演示实验师生共同探究,如:碘的升华和凝华;可以是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如:探究固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可以是家庭开放性实验探究,如:让学生自制照相机模型、观察水中筷子的折射情况等。通过近两年来的新课程物理教学实践活动,我们认真研究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状况,发现在做好演示实验和家庭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较好手段。一是要组织好学生实验,如对于“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问题,我们不是先公开结论,而是正确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的方法。同时我们应该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例如,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实验制作、科学讨论、信息收集和整理等等。选择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多选择与学生身边有关的科技问题、生活问题、环保问题等。⑵ 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要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各种物理实验,丰富课内和课外的探究活动。例如:以兴趣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制作不同的水果电池,并测量其两端的电压,既通过实验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精神。
在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安排了三十多个学生探究实验,大部分都不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要学生分组进行。组内角色分工要明确,例如甲负责操作、乙负责记录、丙负责观察,最后共同分析总结。或不同学生负责在不同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组内角色要转换,例如第一次甲操作乙记录丙观察,第二次乙操作丙记录甲观察。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互相配合和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探究活动。
⑴ 实验探究中,抓住良好时机指导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后的水中气泡的现象,认真记录时间和温度,将数据画成图表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结果和存在的误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⑵ 重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各种想法、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对于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为重要。在探究活动中,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另外在探究过程中,个体学生得到的数据或结论往往是片面的,而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加强了学生间的向心力和友好相处的心态,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日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4.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自然现象的问题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一直重视物理知识在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以此来体现其科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深入研究、自主学习的兴趣。这也是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重要策略之一。探究式教学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使探究式教学不断深入下去。
⑴ 让学生搞一些家庭小制作,如针孔照相机、指南针等。同时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吸墨水时为什么总是要先将吸管压瘪后才能吸上墨水?挂衣钩是怎样贴在墙上的?这样可以拉进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⑵ 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例如在学完简单机械后,组织学生通过对自行车实物进行观察,让学生说出自行车上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这样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实验探究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5.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篇五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探究性学习旨在转变学生和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化学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质量,使探究活动不流于形式,正确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实验操作兴趣,增强实验探究的欲望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一经确立和强化,就会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克服困难,努力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做过一个被称为“桑代克断笼”的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一个装有机关的笼子里,然后在笼子外面放上鱼,经过若干次努力后,这只猫终于打开机关吃到了鱼。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学习上成为“饿猫”,使学习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
例如,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重铸诺贝尔奖章的故事。大意如下: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丹麦,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玻尔教授利用化学的方法,使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在德国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保存了两年,安然无恙,之后,又用化学的方法从溶液中置换出所有的金子,得以重铸诺贝尔奖章。你能猜得出教授采用什么办法把溶液中的黄金全部置换出来的?那么就来做做下面的实验吧。有了好奇心,增强了探究欲望,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
又如,在做“金属和盐置换”的实验中,让一同学表演一个有趣的魔术:用蘸有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玻璃棒在一洁净的铁片上点上数点,所点之处,点铁成“金”,然后建议各小组采用下面的办法,各小组由一名同学做实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指出他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无错误。然后,互换角色,依次做一遍。通过反复练习,共同参与,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养成实验探究习惯打下了良好的习惯。
二、团结协作,增强责任感
许多实验往往需要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凡是配合的好的实验小组,其实验往往完成的又快又好。教师在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在实验技能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还应对学生的团结协作提出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制定实验计划时,分工具体、明确,各司其职。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大小不同而搭配分组,让程度较好的学生给程度较差的学生予以指导。实验前周密计划,试验中小心谨慎,实验后检查效果。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不断提高。
如: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先明确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大小比较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可比较与制取氧气实验的异同。然后给每组一些仪器,由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发扬团队精神,每位同学都献计献策,动手操作。
三、丰富课外活动,扩展视野
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常常设置一些学生利用身边已有材料就可以完成的探究小实验。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提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实验:取两只铁钉分别浸没在油和蒸馏水中,再取一支铁钉让其半浸在水中,每天观察现象并记录。一周后,当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铁生锈的条件。
针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来自行解决。例如家中的水壶用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水垢,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在不弄破水壶的情况下除去水垢。做完后,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实验探究报告,并及时进行指导。生活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扩大了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起到促进作用。
四、交流实验探究结果,巩固实验探究能力 “表达和交流”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科学家之所以有如此伟大的研究成果,在观察、判断、总结归纳、逻辑思维等方面都是超出普通人的,对于同一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表达,不同的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要重视探究活动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学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如:课堂讨论交流、作品评比、小型报告会、墙报、建立网页在校园网上交流等。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找出每位学生的优点,给予合理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在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举行实验竞赛,全面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竞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它能充分利用青少年争强好胜的特点,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具体操作中,可采取个人对个人或小组对抗等形式,使实验充满竞争,也充满趣味。竞赛可采用“合理、规范、快速、协调、稳定”的标准。合理是实验方案设计合理,规范是指实验操作规范,快速是技能熟练的标志,协调是指手、眼、脑作出的连贯动作,稳定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赛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确保学生成功。实践证明,参赛学生的获胜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鼓励。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那么他会在教室的引导下,主动自觉地学习。有疑问必积极求解,勇于探索,遇异而争,对问题的探究态度认真。相反,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气氛就异同了,而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化学实验竞赛使学生都能在热烈、紧张、欢愉的气氛中全面提高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它可以做为一项综合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加以推广。
6.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能力 篇六
一、实验考核
(一)实验考核方案
学生实验成绩包括:平时实验成绩、测试实验成绩、上传作业成绩3部分。图1是物理专业实验考核方案流程图[2,3]。
实验考核总成绩=平时实验成绩+测试实验成绩+上传作业成绩。平时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及到课情况;测试实验成绩包括EDA虚拟实验及仪器操作实验;上传作业成绩包括课后思考题及考察抽签题[4]。
(二)实验成绩评价
表1是以物理专业电子线路实验为例,制定的实验成绩考核评价表,只要代课老师根据实验课时、实验步骤及每个环节认真填写好学生的实验成绩评价表,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验全况[5]。
注:电子线路实验课时共20学时,每个实验2.5学时。
二、平时实验成绩
平时实验成绩组成是学生完成总实验个数成绩的平均值。其实验预习占30%、实验操作占50%、实验数据处理占20%,老师可仿照表一的格式制一个平时实验成绩记录评价表,记录学生预习、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情况,学生按时完成每一个实验,老师给出相应的成绩,并公布在院实验成绩管理平台网页中,每个学生随时可查看自己的成绩[6,7]。
第一,实验预习。实验预习是学生完成实验必不可少的步骤,它占总成绩的30﹪。预习后要求学生写出预习实验报告,老师检查后给出成绩方可进行实验,不合格的要继续预习进行修改,避免了以往少部分学生对实验不认真走过场的敷衍态度。
第二,动手操作。实验前,教师进行讲解后,学生分组开始实验,每次20名学生一大组,2人一小组,按预习报告中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2名老师逐组检查巡视他们实验的方法、步骤是否规范,读数是否科学、合理、准确,并作必要的记录,给出实验成绩,由于动手操作成绩占的比重较大,它是实验的核心部分,老师要求学生必须重视实验的整个过程,对实验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由于老师在实验中严把关,大部分学生都能按实验步骤认真的完成每个实验,对个别完成不好的老师要加强辅导,这样就克服了学生抄袭、伪造实验数据的现象,通过实验既考查了学生的撰写实验报告能力,又督促了每个学生真正地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而培养了他们的实验创新精神。
第三,数据的处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实验原始数据后,还要进一步进行原始数据的处理。如果当堂课能完成者尽量完成,老师做好记录,个别同学当堂课完不成,可以进行课后处理,老师可根据数字的计算过程、有效数字的取舍、不确定度的表达等给出相应的分数。实验数据处理一般占20﹪,比重较低,但通过这一环节的验收,增强了过程性评价,淡化了结果性评价,使学生重视了实验的全过程,杜绝了抄袭现象的发生。
第四,实验总结。通过认真做完每个实验,每个同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体会,在实验的末尾大部分同学写出了实验总结,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新的思路、方法写出,好像一篇小实验改革论文,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及毕业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考试成绩的组成
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考核不够完善,实验考核的成绩主要是实验报告,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导致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的抄写,而不重视实验课的动手实践,这种现象不但培养不了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反而是养成了学生弄虚作假的恶习。改革后的实验考核分四部分,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EDA考试、实验报告。环环紧扣,大大促进了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和创新精神[8]。
(一)实验理论考试
实验理论考试一般由学院统一安排,在实验机房采用闭卷形式考试,考题有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计算题等,覆盖了整个实验过程的全部内容,弥补了操作考试的不足之处,考试前实验老师将几套模拟测试题放在指定的网站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复习,考前10分钟从计算机中随机抽取1份测试题进行理论测试,然后上传到教师机,老师进行评阅后从实验网络平台发布出去。
(二)实验操作考试
实验操作考试在实验课程结束后期末在实验室进行,考试内容从实验项目中抽签,每个人抽签完成一个实验项目,一个班学生可以分成多组进行,由于实验室仪器数量及老师有限,每组可测试大约15名学生,每组实验操作考试主要是检验每个同学对每个实验平时掌握的程度,对整个实验的步骤、仪器的连接、电路的连线、波形的记录、数据的测试等等作出详细的记录,最后给出成绩。
(三)EDA考试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以EDA为平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用仿真软件同时完成每一个实验。EDA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对实验电路的仿真设计、测试的掌握程度,要求每个学生将做过的实验选作一个,用软件自己绘图、测试,写出实验报告上传教师机,老师根据实验的难易度,测试的结果适当的给予成绩。此项考试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二是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学生挑战杯项目,三是为毕业设计与就业奠定基础。例如:图片1是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制作的TTL门电路逻辑功能模拟演示实验教具的仿真设计电路,该教具将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通过LED显示“亮”与“暗”的方式;数码管显示“1”与“0”的方式;以及由振荡器、计数器组成的流水灯显示方式联用,把各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具体生动的进行显示。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检验学生实验总结能力的唯一标准,是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对实验数据测试、分析、处理能力的综合反映,应作为学生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老师认真判完实验报告从文字、图表及格式,测试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与总结几个方面考虑,赋以不同的分值[9]。
四、上传实验作业
上传作业有两部分,一是每个实验后面附加思考题,要求学生认真作出回答,上传到实验教学系统;二是老师从做过的实验中提炼出来的测试题,在实验课结束时要进行抽签回答,上传到实验教学平台。
五、结语
经过以电子线路实验课为例,对物理实验考核方案的创新实践证明,学生不断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作风,调动了学生认真实验的主动性,克服了以往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不积极的态度,实践证明:学生成绩比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10],能将所学的实验知识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发挥,并成功申报了多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学生挑战杯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项目,并获得了多种奖项,毕业设计获优明显增加,并且有部分同学在各种杂志发表了创新论文,这一考核模式的改革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林, 孟庆娟.改进土力学实验考试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10, 13 (6) :177-178
[2]金正一.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综合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1) :135
[3]梁艳.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信息系统工程, 2010 (5) :95
[4]高妍, 张永宏, 张嘉保等.建立新型实验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9) :145-147
[5]黄海波.改革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科技信息, 2008 (28) :57-58
[6]张学文.电工电子实验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初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0 (4) :112-115
[7]方海林.加强实验考核, 提高教育质量[J].盐城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19 (2) :73-75
[8]吕守林.多元化质量观背景下的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11) :112-113
[9]王明彦.“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环节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32 (3) :137-139
7.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能力 篇七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Abstract】Physical experiments in physics teaching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Phys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also asked: "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itial analysi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solve a simple problem ability. " For all students, based on the "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eaching environme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is the theme.
【Keywords】Middle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68-01
1 做好课前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某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解决问题,展示才能的机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摩擦力”一课时,上新课之前,我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我先请两位学生带上物理教科书到讲台上来,同时我说:“我请这两位同学帮我给同学们玩个小魔术,让大家开开眼界。”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马上被我的话所吸引,情绪也非常活跃。我先让两位学生把物理教科书交给我,然后接着说:“现在我把这两本书逐页逐页相交叉迭合在一起,然后,将这包粉笔压在两本书交叉迭合的上面,这两位学生同时用力拉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听罢我这似乎夸张的话,有些学生将信将疑,有些学生表现出不服气。这时我一声:“开始!”这两位同学像拔河似地用力拉了起来,下面的学生不断为他们加油鼓劲,但他们怎么也拉不开。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情绪非常高涨,都急于想知道其中道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得到很好的激发。这时,我才适时地提出问题:这两本书为什么能神奇地结合在一起,拉也拉不开呢?要了解其中道理,请我们一起来学习“摩擦力”。这个小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导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2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 培养观察能力,认识事物本质。观察能力是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从仪器展示到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都将给学生以多方面的视觉刺激。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2.2 培养思维能力,理解物理规律。思维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确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需要思维与实验相互结合。直观的演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建立概念和规律的感性材料。
2.3 培养创新能力,挖掘发展潜力。在物理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学生从观察的物理现象和思考中,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萌发出新的观念和方法,不断地向教师提出新问题,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亲身实践去验证,使一个个未知的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从开放式的自主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除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外,还必须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实验的平台,即开放物理实验室,以便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设计性和探索性的实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效益,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此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制作一些小实验,自己动手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方案,利用身边的物件和实验室提供实验器材,探究性地开展实验,大胆地提出实验设想,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加以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不仅关注教育结果,更注重教育过程。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最一般的办法就是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的。例如:一只白炽电灯烧坏了,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烧坏?分析问题:(1)可能电流过大。(2)灯泡的密封性不好。(3)使用时间过长。解决问题:(1)先观察看是卡口还是螺口。(2)安装时要注意灯座是否漏电。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要尝试指导学生运用“提问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实在在地确立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提高他们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用所学的知识感知社会的同时,亦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有了一个较完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伟,陈一龄,孟繁梅.微生物学实验必须建设以技术学为中心的独立课程体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5):21-22.
[2] 孟大敏,何晓雄.工科物理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M].大学物理,2010(7):46-48。
[3]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60-162。.
[4] 刘承.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杂志.2009.4(6),138-139.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能力】推荐阅读: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06-18
如何提高自身履职能力06-18
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09-08
如何提高快速写作能力10-06
如何提高交际沟通能力10-14
如何提高管理沟通能力10-20
新教师如何提高备课能力06-22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06-27
如何提高面试语言表达能力11-20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