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研究课题

2024-09-19

小学德育研究课题(精选8篇)

1.小学德育研究课题 篇一

青山小学德育课题在“西子教育改革论坛”发言并荣获二等奖

3月11日,杭州市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暨第二届“西子教育改革论坛”在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来自全市100多所学校的校长参与了本次活动。我校德育课题在论坛上发言交流并荣获二等奖。

本次论坛以“教育改革创新”为主题,经各会员单位申报,专家组评审,选取了杭州市卖鱼桥小学、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杭州市朝晖中学、临安市青山小学等七家单位的教改项目在大会进行了发言交流。

我校姜宝军校长在会长做了《用好经典载体做实德育主题——“雏鹰争章”活动再开发的实践探索》的发言。发言中,他从学校当前对德育的迷茫和由此引发出的德育社会现象展开,提出将德育回归到经典载体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三点观点:一是经典新用需要我们与学校的个性相结合;二是经典形式要体现时代性;三是经典运行要积淀成德育文化。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我们也深刻的体会到德育无须另起炉灶,德育不是“秀场”,“经典载体”中蕴含着无限的魅力;德育不是口号,德育讲究的是过程,用经典的载体,渗透丰富的内涵,这就是好德育。

会上,来自杭州各地的七位校长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学校的研究成果,每所学校的研究都卓有成效,每位校长的介绍都各具特色。所有发言结束后,与会的100多位校长和代表对七位校长的发言进行了当场投票,我校德育课题也在第二届杭州市实验学校“西子教育改革论坛”发言中荣获了二等奖。

2.小学德育研究课题 篇二

一、“问题”呈现位置的比较

(一) “问题”呈现位置特点的分析

从这两套教材来看, “问题”呈现位置的差异较大。旧教材的几乎都是放在课文之后, 以练习的形式呈现, 如第五册P16的“图上的小朋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而新教材除了每个单元前以导读形式固定呈现外, 单元中“问题”呈现的位置则不固定。单元前的“问题”如上册P57的“我在不同角色中应该怎样做?承担着哪些责任?”单元中“问题”呈现位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在标题中出现, 如下册P38的“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2) 在一系列呈现情境的图片、文字之前或之后出现, 如下册P33的“我们生活在一起, 当碰到下面的情况时,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 在一个活动之前以导语的形式出现, 如下册P23的“这幅画中的圆圈可能是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力, 把画儿画完。” (4) 在情境人物的独自中出现, 如上册P46的“我们学校的规则可真多。那么, 到底这些规则有什么用呢?”

(二) “问题”呈现位置变化所体现的理念转变

教材从利于教向利于学的转变。旧教材把“问题”放在课文之后, 以练习的形式出现, 这样设计是为了便于教师来评价学生理解德目的情况。而新教材中之所以“问题”呈现位置多样是因为这些“问题”要满足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要。首先, 标题中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好奇心, 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如“我是谁”就是通过这个学生似乎熟但又不熟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第二, 单元前的“问题”, 是以基本问题的形式告诉学生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并让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开展学习。如“我在不同角色中应该怎样做?承担着哪些责任?”第三, 一系列呈现情境的图片、文字之前或之后的“问题”与活动之前以导语形式出现的“问题”, 则是发挥着引导的作用, 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你了解自己吗?你喜欢什么?……让我们画个自画像吧。”第四, 情境人物独白中的“问题”;其实就是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惑, 因此它们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材从灌输为主向对话为主转变。首先, 旧教材的标题主要使用简短的祈使句, 它给人一种命令的感觉。如“要勇敢不蛮干”。而新教材的标题则引入了一般疑问句, 给人一种对话的感觉, 如, “向‘谁’学”、“规则有什么用”和“我们的生活需要谁?”等。其次, 单元前的“问题”, 呈现于图片和文字之前或之后的“问题”与活动之前以指导语形式呈现的“问题”, 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 并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如“钟姑娘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果这样下去他俩各会怎样?让我们把故事读下去。”最后, 在情境人物独白中的“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心灵的独白, 因此它们常常发挥着自我对话的作用, 如“我好心想帮他, 他为什么生气?”

二、“问题”类型的比较

“问题”类型的比较是“问题”比较的一个重要方面, 笔者把教材中的“问题”划分为感知型、理解型、体验型、行动型和综合型五种。感知型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 如“说一说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理解型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 如“图上的小朋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同学做得怎么样?为什么?”体验型问题主要解决“事件和我有什么关系以及对我意味着什么”, 如“我们在学习中成长, 有哪些成功的感受和体会呢?”行动型问题主要解决“如何做”, 如“你跟爸爸妈妈到别人家做客时, 应当怎么做?”“我们怎样给自己定规则, 并自觉遵守呢?”综合型问题整合了几种类型的问题, 并以实践为导向, 如“我们班的‘分享日’”。这些“‘问’题”在两套教材中所占的具体数量和比例, 详见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有这样三个转变:第一, 从认知取向转向情感取向转变。在旧教材中, 理解型问题所占的比例最高, 占问题总数的49.5%, 几乎达到一半, 而体验型的问题仅仅占了1.1%。这充分反映了旧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而不重视个体的道德体验, 也体现出旧教材的认知取向。而新教材中, 体验型问题从1.1%增加到了20.2%, 此外综合型问题中还有不少体验问题, 而理解型问题则从49.5%降至19.1%, 这表明新教材更重视个体面对道德冲突时的情感体验, 而非仅仅关注他们是否理解这些道德问题, 也体现了新教材的情感取向。杜威很早就区分了“关于道德的观念”和“道德观念”。其实, 单纯的认知取向只能让学生理解道德, 获得“关于道德的观念”, 而并不能让学生获得“道德观念”, 因为后者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在做中、想中不断体验到道德与我的关系, 体验到道德对于我的价值。

第二, 旧教材中知、情、行的比例严重失调, 而新教材中, 三者则比较协调。旧教材中与知有关的问题占了绝大部分70.6%, 包括感知型的21.1%和理解型的49.5%;与情感的问题仅占了3.2%, 包括体验型的1.1%和综合型的2.1%;行动型和综合型问题共占了28.4% (旧教材的行动问题大多也停留在认知阶段, 即只让学生知道怎么做, 却没有提供实践的机会) 。而新教材中与知有关的问题占了40.4%, 与情感有关的问题占了33%, 包括体验型20.2%和综合型12.8%, 与行有关的问题占了39.4%, 包括行动型的26.6%和综合型的12.8%。品德结构可以分成知、情、行三个部分。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赖于三个部分的共同发展, 没有“情”和“行”的“知”只能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 没有“知”的“情”和“行”则是盲目的, 而没有“行”的“知”和“情”也只能使道德停留在心中。因此, 在德育课上, 教师也应该关注三者的共同发展。

第三, 新教材更加重视综合型问题。在新教材中, 综合型问题由2.1%增加到了12.8%。确实, 综合型问题既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陶冶, 而且更有利于学生道德行为践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这类问题解决的评价却相当困难的。如果不能根据它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 这类问题则很可能流于形式。对于这类问题解决的评价, 新教材也只是制作了一些相关的表格让学生进行填写。其实, 这还只能是评价综合型问题中“知”的部分, 而对于“情”和“行”的评价来说, 则显得作用不大。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 应该设计出相应的措施来评价综合型问题中的“情”和“行”的部分, 以此弥补教材中的不足。

三、“问题”表述的比较

(一) 从练习味向生活味的转变

在“问题”表述方面, 旧教材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练习味很重, 虽然表述得很标准、正式, 但是却没有生活味, 显得很刻板, 不符合小学三年级儿童心理特征。如第五册P34的“下边有两道小题, 各有两种做法, 你认为对的, 在图的右下方格内画‘菁’, 错的画‘×’。”第六册P21的“请你举出实例说一说, 在集体中为什么要遵守纪律?”而新教材中“问题”表述的则比较口语化和生活化, 显得很亲近, 比较符合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如上册P30的“你发现了吗?我们学到的知识、本领和道理, 不仅仅是从课本上学来的。那是向谁学来的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二) 从图文结合以文为主向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转变

新旧教材都采用了图文结合为主的方式, 但是侧重点各有所不同, 旧教材是图文结合以文为主, 主要采用较多文字来叙述情境, 并附上一幅插图。而新教材则是图文结合以图为主, 主要提供一组或单张内容较为丰富的图片, 而文字信息则相对较少, 主要用于呈现问题或以人物对话的形式丰富图片, 而非对情境描述。看似一个小的转变, 但其中却蕴含了编者一个重要意图, 即关注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在旧教材中, 文字信息已经较明显地呈现出道德冲突, 学生不需要再从图中去发现信息, 只要理解了文字即可。而在新教材中, 文字只是呈现问题或者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和图片构成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时, 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这个情境中发现道德冲突。其实,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面对的生活情境并不是用文字呈现的, 而是以一个瞬间的片段和对话所构成。因此, 新教材中的采用这种以图为主的呈现方式更符合真实的生活。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图片信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为, 图片呈现的情境是十分直观的, 这并不利于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赋予它更多的意义。

(三) 从第二人称表述为主向第一人称表述为主的转变

从整体上来看, 旧教材在“问题”的表述上, 主要采用的是第二人称, 即“你”。如第五册P8的“讲一讲你自己或同学们刻苦学习的事。”第六册P4的“你的家乡在哪里?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而新教材在问题的表述上, 主要采用的是第一人称, 即“我”。如上册P24的“想一想, 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 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下册P33的“我们生活在一起, 当碰到下面的情况时,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表述在“问题”中所占的具体数量如下表:

第二人称表述为主向第一人称表述为主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认为, 第一人称的表述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我们用前面的一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第一人称的表述是“我们生活在一起, 当碰到下面的情况时,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而第二人称的表述是“你们生活在一起, 当碰到下面的情况时, 你们应该怎么做呢?”从这个对比中, 我们能感受到第一人称的表述让教材成为了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伙伴, 它用对话的形式, 让我们一起思考;而第二人称的表述却让教材成为独立于学生的旁观者, 它是用命令的口吻让学生去思考。

摘要:通过“问题”呈现位置的比较, 发现“问题”从利于教向利于学转变, 从灌输向对话转变;通过“问题”类型的比较, 发现“问题”从认知取向向情感取向转变, 从知、情、行比例严重失调向三者协调转变, 而且新教材更加重视综合型问题;通过“问题”表述的比较, 发现“问题”从练习味向生活味转变, 从图文结合以文为主向图文结合以图为主转变, 从第二人称表述为主向第一人称表述为主转变。

关键词:问题,小学德育,德育教材

注释

11宋殿宽, 靳爱香.思想品德 (第五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2宋殿宽, 靳爱香.思想品德 (第六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33陶元红, 裴晓梅.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小学心灵对话德育模式研究 篇三

关键词:小学;心灵对话;德育

一、以生为本,为学生倾注全部爱心

教育是爱的教育,如果缺少了爱心,教育就无从谈起,只有对教育事业倾注自己一片赤诚的爱心,教育才能健康发展。爱心也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基础条件,才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小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有一颗敏感的心,作为教师要舍得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鼓励。有的时候,爱心其实非常的简单,一个简单的微笑、一次不经意的鼓励与表扬、一个含情脉脉的眼神都可能让小学生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和爱意。

一个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这样对学生就会多一种责任,一种压力,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奉献自己的爱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实学生本来就是教师的孩子,他们点滴的成长都会让教师欢喜不已。小学生有时候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师当做自己的亲人,他们会和教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他们会和教师交流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时候教师更应该善于倾听。因为只有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教师才能够走进他们的世界,和他们成为朋友,学生也会更加地信任教师。

二、平等交往,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当今背景下,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强,他们不喜欢训斥和批评的教育方式,训斥和批评只会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对教师充满恐惧之感。因此,这样学生就会远离教师,教师就不能够与学生达成共识,学生对教师的教育缺乏认同和理解,德育就无从开展。作为教师,要主动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走进学生这个天真无邪的群体之中,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关注他们的内心情感需要和学习,多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用孩童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成为他们可以依靠和信赖的良师益友。

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是一个独立而又神秘的个体,教师只有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够窥探他们内心深处的小秘密,才能因材施教地进行德育。在德育中,教师要学会慢慢地走进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然后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性去解读他们内心的盲点。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之后,学生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教师要给予他们反思改正的机会,让他们自我教育。教育是慢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对待小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师与学生要站在同一个高度进行平等的对话。

三、为人师表,做学生的好榜样

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好表率,树立良好的榜样。一个内外一致、言行一致、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够在自己的学生中间树立较高的威信,让学生尊重、信服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要努力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学生人格的形成与教师的人格不无关系。因为教师是除了学生父母之外的最亲近的人,他们与教师朝夕相处,教师的言行很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就必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被教师的人格所吸引,才会与教师进行心灵的对话。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班级向心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为人正直的教师,才能带领出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向心力的班集体。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对学生的承诺要兑现,不能够用欺骗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遵守纪律或者好好学习,而喜欢用善意的谎言对小学生进行哄骗教育,其实这在无形之中失去了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在班级之内丧失了威信。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必须自己亲自做到;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的规则,自己也必须遵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你当成自己的老师。

四、学高为师,加强自身能力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这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渊博的知识,能够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启明灯,为学生求知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教书匠,他应该掌握现代的教学理念,通晓教学业务,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文化的需要和对现代教育方式的需求。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教师是他们接触最早的教师,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体验都是从小学教师这里获得的,一个渊博的教师将会为他们的心灵播撒获取新知的种子,激发他们探求世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有时候打动小学生的方式是很简单的,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特别的强烈,所以他们会很崇拜那些知识丰富的教师。教师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崇拜你、敬佩你、信任你,并自觉把你当成学习的楷模,主动去接近你,主动向你看齐。学生愿接近你,你便可以随时随地和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去开启小学生好奇的心灵。

五、因材施教,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有时习惯性地喜欢好学生,而对学困生没有耐心,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也是较为简单粗暴,这其实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类最本质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学会捕捉学生身上的发光点,进行赏识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和自信。学困生是一个班级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品行较差,不好进行教育。这时教师要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爱心,尽可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可取之处,适时进行表揚和鼓励。其实,学困生比任何一部分学生都需要鼓励和爱护,只要他们能够得到充分的呵护,他们同样也可以像其他学生一样优秀。教师要学会与学困生交流交往,这样他们才不至于与教师越走越走,他们才愿意和你吐露心声,愿意和你交流。

参考文献:

[1]李进.“学生参与式”德育教育模式初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2]任晓明,李旭燕.当代美国心灵哲学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

[3]朱沛于.让学生道德在体验中升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

4.小学德育研究课题 篇四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提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可见,体育教学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创造性地探索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技巧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严格的常规训练中养成文明习惯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体育课这种特定的开放环境中,他们体内积聚的能量很容易转化成一种“野性”爆发出来。因此,严抓课堂常规,引领学生严守纪律,服从规则,尊重他人,对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具有极大的价值。在枯燥的队形、队列训练中,我利用儿童羡慕军人的心理,让他们观看军人训练的录像片,孩子们对战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惊叹不已。我又适时地引领学生:军人所以会做得那么的好,就在于他们有一句口号——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们该怎么办?”孩子们马上就喊出了“我们以服从口令为天职”的口号。当这句话成为了孩子们口头常用语时,学生训练时的精神风貌,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就充分地显现出来了。

体育课的比赛活动中,孩子们往往会不服从裁判,不尊重对手。我就组织孩子们观看足球比赛录像,讨论齐达内的“头撞对手”事件,孩子们明白了服从裁判,尊重对手,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否则,就应该受到处罚。正是在这样的引领下,学生慢慢地收敛了“野性”,养成了基本的文明习惯。

二、在相互的配合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这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当今的小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自我中心”倾向比较严重。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体育课的浓厚的竞争色彩,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上的特殊地位。我常用中国乒乓球队的团队合作故事教育孩子们个人必须要服从大局,为了集体的荣誉,有时个人就要作出必要的自我牺牲。接力项目、团体项目是最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项目,在这些项目的训练、比赛中,我首先抛给学生一个话题:要想取胜,除了个人的努力、能力外,还有什么最要紧?让孩子们在明白了道理以后再组织训练和比赛。

课堂上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契机,巧妙地为我所用,对学生进行活生生的引导,常有令人惊喜的收获。在一次篮球训练比赛课上,一方后卫带球切入,吸引了对方几乎所有的防守队员,而此时,中锋正处在篮下投篮的最佳位置,且无人盯防,但后卫一心想自己进球,不愿传递,结果被对手断球,失去得分良机。中锋一怒之下,退出比赛,埋怨之声不绝。我马上组织队员复位,告诉他们,只凭一人之力,虽有良好愿望,但结果只能是失败。而退出比赛更有害。合作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之后,队员有了良好配合,打得颇有点章法。结束后,我组织大家讨论,以强化团队合作这一道德认识的形成。相信,这种实例的剖析与引领,定会使道德认识升华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

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永不言败,向着既定目标顽强挺进的精神,这是现代人全新的育人理念。体育的魅力在于她的竞争。这是体育学科的独特优势之所在。克服障碍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着特征,现代孩子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特征,训练怕吃苦,克服障碍畏难心理严重。作为体育教师,应主动承担起调节学生心理的任务,引领孩子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根据儿童崇拜体育明星的心理特征,我常给孩子们讲明星成长的故事,向孩子们推荐体育明星成长故事的图书,让孩子们产生心灵上的撼动,激活稚嫩心灵深处的竞争基因,点燃并精心呵护深藏于孩子灵魂深处的“星星之火”。

中长跑历来是孩子们畏惧的训练项目,我先把目标定位在“跑完”上,谁能跑到底,谁就是胜利者。之后再慢慢提高要求,以此来鼓起孩子的信心。要是一开始就提出高要求,孩子们定会受很大挫折,以后就很难做到“不屈不挠”了。我还常以“谁英雄,谁好汉,我们大家比比看”来激励学生。对学生尽出最大的努力,达到训练要求或完成比赛任务后,就及时把他(她)树为典型,号召大家向其学习。每到这时,受表扬者往往会表现得很兴奋,并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会更刻苦。从他们的表现中,我似乎看到了“竞争”、“顽强”的“星星之火”正向着“燎原之势”的方向发展。课堂上、比赛中,咬紧牙关的冲刺,跌倒之后爬起的奋力追赶,擦破皮肤包扎之后的重上赛场等等亮丽的风景,常令我兴奋不已。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渐地得到了培养。

5.小学生德育课题2018学年 篇五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你们的健康成长是父母和学校的共同愿望。我们希望你们在学校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你们今后的良好发展,我们从小必须在日常行为规范、安全、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首先,我们小学生必须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14、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15、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1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17、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时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20、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二、注意安全的有效防范。

1、严格作息时间,按学校规定的时间作息。

2、注意课间的安全,不做危险的游戏,上下楼梯有序不拥挤。不在高处攀爬,不在教室走廊、楼梯、栏杆等易摔的地方玩耍。

3、上体育课应听从教师的有效指导,不做有危险的动作游戏,不离教师的监控范围。

4、注意往返学校的交通安全。

5、严禁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

1、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牛奶盒等,随时保持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远离不洁净的零食。

3、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注意近视的预防,坚持每天做眼做保健操。以上三方面希望我们全体学生共同遵守,为创建平安校园、环保校园而努力

小学生违纪处罚规定

对违纪现象做出公正的惩处,能督促学生修正错误,促进学校文明的建设,创造一个严明、守纪的校风。

第一条: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属一般违纪,一经查出,责成班主任视其违纪情况,处以班内点名批评、书面检查和班内大会检讨处分。

1、上课、上自习迟到或早退一次者。

2、上早(课间)操拖拉,晚到操场或做操动作不规范一次者。

3、做眼保健操不认真一次者。

4、在午休、晚休时间内违犯宿舍有关规定一次者。

5、不经允许,无故不上交作业一次或不参加阶段性小考一次者。

6、不经允许,私自进入教职工活动场所一次者。

7、提前买饭或买饭不排队一次者。

第二条: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其情节,学校处以校内通报批评或警告处分。

8、不经允许,住宿生出校一次者。

9、在教学楼内大声喧哗一次者。

10、对违纪情节比较严重或对检查人员批评接受态度不诚恳一次者。

11、在一周内有一般违纪现象两次以上者。

12、旷课一节者。(含体育课、班会课、劳动课、自习课、校会)

13、无故不上早操、课间操或眼保健操一周之内两次者。

14、违反宿舍关于午休、晚休的规定,一周达两次以上者。

15、无故损坏公物,除按规定赔偿外,视其情节给以通报批评或从严处分。

第三条:学生凡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其情况,学校处以记过处分,并视其表现在一定时间内取消该处分,不记入学生档案,否则将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16、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中,有舞弊行为一次者。

17、学生违纪对检查、管理人员教育态度生硬一次者。

18、学生违纪在一学年被学校通报批评两次(含两次)以上者。

19、学生连续旷课6课时(含6课时)以上者。

20、连续迟到、早退,一周在三次以上者。

21、在校内有吸烟、打牌、下棋等行为者。

22、无论在何时何地去网吧、电子游艺厅一次者。第四条: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情节,学校给以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

23、学年考试成绩有三门以上主要课程不及格者,学校处以留校察看处分。

24、一学期旷课、迟到或早退(迟到或早退三次作为旷课一节)累计达50节以上者,以自动退学论。(注销学籍)

25、乱用电器、乱扯电线者,最低应给以留校察看处分;造成事故者开除学籍。

26、学生有早恋倾向,不接受学校教育者,勒令退学。

27、有盗窃、赌博、酗酒行为者,视其情节,学校给以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28、打架、斗殴者,视情节,学校给以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对携带凶器斗殴或勾引社会人员到学校寻衅者,立即开除学籍,并报送公安机关。

29、触犯法律被公安机关收审者,开除学籍。

30、学生对批评教育不满,对老师或学生有报复行为者,视情节轻重,学校给予留校查看直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是时代对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表述是:“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行为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行为基础。”也是少年儿童行为规范教育的必然要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小学行为规范;中小学行为规范教育;师德教育

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开展为人师表活动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影响极大。为了使教师以正确规范化的行为影响学生,,必须切实加强师资队伍文化建设和师德教育。重点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通过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效果应该说也是最好的。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主动向学生问好,课间师生之间互相问好。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小学生行为的准绳。学生熟知它,教师更要了解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好。教师作为人灵魂的工程师,不只是教书,还更要育人。要在教书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装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自觉地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重视在课堂内的行为规范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对于小学生,我首先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学期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如每周班队课,我要求学生注意听讲了几件事?是 什么事?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三、建立家校联系,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我们根据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手册上的在家、在校的要求具体化,制定了班级一日常规。通过家长联系手册,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并要求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或者说家庭教育的滞后,对学校教育的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为此,必须先要和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情感。可通过家访,开家长座谈会,也可通过家长学校来提高家长对学生的正确的教育意识,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例如:我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在会上交流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方法与教育成效。同时,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此致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让孩子过度玩游戏,看电视,不要打骂孩子,如何培养孩子在家里的习惯养成等。同时,要求家长能以自己的道德行为,良好的家风,规范的礼仪、礼节、礼貌影响孩子,督促孩子以形成教育和训练的合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行为规范习惯养成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让孩子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这里是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如增加学校的人文色彩,院墙上可张贴校风、教风、学风。教室里可布置些名人名言,同时可以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如: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使学生形成一个浓烈的习惯养成的宣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时时感受到培养文明行为的意义和方向,从而能自觉而主动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担负着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文明是一种习惯,素质就是不用提醒。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最近<<读者>>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素质就是不用提醒”。说的是很多公开场合张贴着各种各样的提醒语。其实哪国人都知道不能随地大小便,偏就我们的国人必须把“请勿随地大小便”贴到墙上。走到街上随处可见“请勿”。“请勿随地扔垃圾”“请勿随地吐痰”“请勿插队”“请勿……”,难道我们的国人是不是真就这么没有文明,不让人打着骂着不让人指着鼻子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就不行?有人说,贵族是需要几代人的沉淀的,一夜暴富的人银子再多也不过是暴发户或者土财主,成不了贵族。同样的道理,文明,也是需要数代人努力沉淀的。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希望我们的法规中再出现“不准随地吐痰”之类的字眼,这些本应是我们很自然的一种生活习惯。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乒乓球台周围总是有同学留下的饮料瓶,饮料罐;尤其是星期

六、星期日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可能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课间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随意拿小店里的东西;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把冷饮及一些食品的棍子往下水道塞,甚至有些同学做恶作剧--------拔掉同学自行车轮胎的气门芯……学校是学做人的地方,有了这些现象,难道我们不脸红吗?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

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校园里有宽敞的教室,有广阔的操场,更有诲人不倦的老师,这是我们生活的园地,是我们学习的殿堂。我们在这里尽情挥酒汗水,编织明天的蓝图,更要学习文明的习惯去呵护我们的校园。路旁花坛上的花朵,只可惜怡悦,不堪持赠君,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手中的垃圾,使其物有所归,不可任意处之,让文明成一种习惯

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对待身边的同学,常怀一颗友善的心,言行亲切,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与敬爱的老师相处,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恭敬于礼,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对于各种设备,厚德载物,不敢损害,这是一种文明的习惯。文明是种终生的修为,严于律己,见贤思齐是获得文明的途径,孔子说:“君子元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文明亦如此,只要我们心系文明、实践文明、那么文明的素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成为永久的财富,这种财富超越了物质,它无形而无不在,它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同学们,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让我们利用《新区小学行规礼仪儿歌读本》,一起创建文明。树立“搞好校园卫生从我做起”的理念将成为我们所有向小人共同的努力。“捡起这个纸团,你捡到了一种快乐;丢掉这片果壳,你丢掉了自己的美德。”我们希望这样的话语成为新区小学每一位同学的箴言。我们号召新区小学的所有师生一起修养自己的美德,拾捡自己的快乐。“文明”将是我们行为的原则;“奉献校园、传播文明、关怀他人、懂得感恩”也会成为新区小学的新风;来吧!让我们亲爱的校园变得更加洁净,让我们所有同学的心情愉悦,让我们用文明的言行装扮我们美丽的新校园!

让文明成一种习惯

文明是什么?窃以为: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更应是一种习惯。

不随地吐痰,环境就会更加美好;礼让三先,交通就会秩序井然;公交车上主动让座,人间就会充满温情……

这一件件小事、一道道风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能否真正做到,考验的是市民的基本道德素养,见证的是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效,而这一切的关键,是要让文明成为每个人的习惯。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不需要高深的道理,只需点滴养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善海拾贝,用实际行动,积累起道德的厚度、生命的高度。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担当。候车时,自觉排队,不见缝插针,是一种担当;老人踟蹰于斑马线时,及时伸出援手,相扶一程,也是一种担当;遇见坏人坏事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更是一种担当。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不是要苦行僧,而是做快乐的人。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行走在人间阡陌,一路播撒友善,温暖他人,芬芳自己。

6.小学德育研究课题 篇六

——驼峰学校德育课题研究方案

驼峰学校

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课题研究有经费保障。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环境支持、经济支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资料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

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我们课题组拟推荐筛选专题学习材料,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参研7位教师中有四位小学高级教师,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路线:

1、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2、个案研究法。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记录,思考研究,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4、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等。

坚持课题的理论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三结合的研究办法。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广大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队会课堂为主渠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本课题由我校一批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1.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组长:高怀珠校长。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有较高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学习、内容安排,活动召集、组织等。主要成员: 各班班主任 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计划:

(一)、准备阶段:

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

研究呈现形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②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③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

阶段成果呈现方式:

1、教师研究案例

2、阶段研究报告

3、班主任工作论文

4、班队会及活动案例

5、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

6、班级日志样本。

(三)、总结评定、成果发布阶段:

(四)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行为习惯研究经验论文,将成功班会课例刻录光盘,论文编辑成册,总结、发布和推广研究成果。迎接上级领导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评估验收。

7.小学德育研究课题 篇七

一、目前小学德育现状

(一)形式呆板,时效性和有效性都较低

当下小学语文教育中,部分老师具有德育的思想意识,也有这方面的实践,但是往往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受到方式方法的限制导致不能很好地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比如说,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就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德育并不重要,他们不想在这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能很好地结合教材的内容,不愿意去挖掘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内容。也有的老师忽视了小学生的认知和年龄,不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很生动的表达和讲解,使得德育教育也不能起到有效的结果,这种死板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二)重视智育,忽视德育

学校教育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总是忽视了德育的影响,一味地追求科学文化的教育,教育追求的是成绩和分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一直是流于形式上的内容,并没有实质上的内容,德育教育在实际的教育中并没有落实到实践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都有深刻的影响,语文教育必须要在注重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德育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小学教育中,没有一个对德育教育的完整的评价机制,如果要使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不能单纯的以分数来衡量,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功利心,总是注重成绩,这样会使学生不能从心理上真正接受道德教育,那么就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教育应该推出类似于情境法、观察法这类切合实际的方式,必须在实际处事中进行观察和评价,整理出完善的、正确的、科学的评价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机制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二、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语文老师要对教材的德育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

小学语文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在上课前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简单的总结。在上课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在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与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语文作为一种人文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中包含着许多的德育教育素材。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识体系很不完善,不能正确地分辨是非,所以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就对其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讲授理论知识,要突出这些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小学生的教育做出更好的规划。例如,在讲到《八角楼上》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清楚文章的脉络和大意,还要重点突出革命先烈们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断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要号召学生们向这些革命先烈们学习并且向他们学习。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和认知水平都不完善,所以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采取适当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与教材知识进行生硬的地结合,会增加小学生的理解难度,起不到很好地德育目的。例如,刚才讲到的《八角楼上》这篇文章,语文老师要在讲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中革命先烈们的具体事迹来提炼其中心思想。在学到《诚实的孩子》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要重点讲解“诚实”的内涵与意义,并且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进行讲解,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习作课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实感情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重要体现。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既可以让他们形成简单的写作能力,又可以让他们接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语文教师在上习作课的时候,会对学生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写叙事的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题为《我最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不仅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尤其是要重点突出为什么这件事情最难忘,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得出一些启示。

三、结语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科学性和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它的设立对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也将德育教育提上了日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想成道德认知的最关键的时期,必须要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语文这门学科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它是渗透德育思想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德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从这个时期开始,让小学生逐渐建立真善美的良好价值观念。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最重要的要教会学生踏踏实实、堂堂正正做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

参考文献

[1]相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8.小学大课间德育效能的研究 篇八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经过多轮大课间的实施后,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随机抽取1000人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身体素质指标主要包括:肺活量、坐位体前、立定跳远、台阶指数。数据显示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间差异,P值小于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测试成绩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比肺活量增长2.57%,坐位体前屈同比增长6.67%,立定跳远同比增长2.61%,台阶指数同比增长9.43%,涨幅最大的是台阶指数。台阶指数主要是反映学生耐力素质、心肺功能的指标,此项指数的显著性增长可以显示出学生耐力素质的良好变化趋势,与先前学生体质下降以耐力素质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现状对比来看,耐力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这说明大课间内容设计符合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这一角度出发,可以直接说明此次实施的大课间是合理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具有可操性和发展性。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德育指标的对比分析

1. 实验前后学习态度对比发现,实验前有37%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大课间活动,这种结果受产生的基础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周期固定等因素影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即在教师严密地组织下,大密度高强度练习的挤压下,学生获得的时间较少,空间较小,思考探索问题没有余地,学习气氛沉闷等。学生不了解大课间的内涵,误解了大课间就是课外的体育课,因此出现大比重的学生在意识上回避参加大课间。实验后,通过实践了解了大课间的趣味性与多样性,不愿意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比重降至17%,这种变化十分显著。同时,表示非常愿意参加的学生比重从16%增至35%,增长变化显著。

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发生显著性变化,很有兴趣的学生比例从11.6%上升至56.0%,这部分的变化值非常大,分析其原因,主要受到小学生本质特点影响,小学生群体自我意识的水平相对低,活动的兴趣尚未分化,注意力不集中,只要是组织得当,趣味性较强的新鲜事物均可引起较强的注意和关注。同时也反映出,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不应拘于形式,而要多求变化,多元的组织形式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自我认知的差异。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自我认知,通过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开发为形式,拟达到自我认知的目的。在调查中,通过参与大课间的各种活动,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常遇见的教师组织无法顾及每个人的现象,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摆脱对指导教师的过分依赖,提倡自觉、自律和相互协助。问卷中潜设了此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你是否可以自己完成活动内容?”就此问题,实验前仅有2%的学生确信自己可以完成,而有64%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完成,这一数据显示出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十分强烈。实验后,数据发生了一定幅度的变化,完全相信自己能力的学生比例变化不大,但有30%左右的学生通过大课间活动实践,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由无法完成转化为基本可以完成。

3. 集体意识的差异。调查中以集体主义意识相互协助来显示,即设困难使得小学思考是否愿意帮助他人或谦让他人。主要设定以下两个问题:“如果器材不够时,你是否愿意与其他同学轮换活动?”“如果他人需要帮助,你是否愿意给予帮助?”。通过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克服爱玩心理,有72.7%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器材不足时与其他同学轮换活动。这个变化与实验前相比乎翻了一倍。可见实践过程中,若干现象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在教师的帮助下也逐渐在形成一个良好的选择。

三、结论建议

大课间活动模式使得学生身体素质各指标明显提高,大课间活动模式基本科学合理。大课间活动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自我认知和集体意识等方面产生显著的积极性影响。

在大课间活动方案设置时,在保障安全操作的基础上,逐渐减弱教师的显性指导比重,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自律、自觉地参与活动转向,从而引导学生的良好的人格品质。教师承担设计、保障、改善的基本职能。大课间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行政保障,学校应加大此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探索大课间的内容设置与实施管理的科学合理模式,继续推广大课间活动。

上一篇:工会干部事迹报告下一篇:晚安短句子简单9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