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024-09-16

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共10篇)

1.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篇一

浅析汉语、印尼语语音对比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摘要:随着中国和印尼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汉语热潮在印尼有愈演愈烈之势,且印尼华人数量比例很大,对于汉语的学习更加迫切。本文通过汉语与印尼语的语音对比,把汉语的语音规律呈现出来,找出影响印尼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因素,为汉语语音教学提供思路,从而更好地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关键词:汉语 印尼语 语音对比 对外汉语 语音教学

一、前言

当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可谓成绩喜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正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超过2500所大学(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教授汉语。我们国家在69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孔子学院,总数已有238所。而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且印尼的华人很多,他们和原住民都有强烈的学习汉语的愿望,汉语热潮在印尼有愈演愈烈之势。进行汉语、印尼语的语音对比研究对于印尼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两国的文化交流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扩大汉语印尼语语音的对比研究范围,不断补充完善对两者的研究资料,对于将来走上对外汉语教师这条道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为有志于在印尼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或是志愿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

二、汉语、印尼语的语音差异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具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评判一种语言学得好不好的首要标准应是是否正确正握语音,吐字、行腔、轻重快慢、升降变化是否掌握到位。因此,汉语、印尼语的语音差异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汉语、印尼语的声调差异

汉语是声调语言,有四个声调: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它是汉语音节的一部分,关系到词的具体含义,而印尼语没有声调,是非声调语言。在印尼语里,声音的高低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表示对话语里某一部分的强调,如ayo,不管念成什么音高形式,它都只是感叹词,只有一个 1

意义,表示邀请或命令:来,来吧。这就与汉语不同了,在汉语里,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即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同一个音节“[PA]”至少可以念成四种音高形式,[PA55](巴)、[PA35](拔)、[PA214](把)、[PA51](爸)。

(二)汉语、印尼语元音音素的差异

汉语根据不同的口形和舌位,可分为舌面元音(7个)、舌尖元音(2个)、卷舌元音(1个),它们分别是: 舌面元音:

ɑ[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o[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e[ɣ]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ê[ɛ]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i[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u[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ü[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舌尖元音:

-i[ɿ]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ʅ]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卷舌元音:

er[ə]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除此之外,汉语还有ɑi、ei、ɑo、ou、iɑ、ie、uɑ、uo、üe、iɑo、iou、uɑi、uei等13个复合元音。

印尼语根据舌位的高低、前后具体分为高元音(2个)、中元音(3个)、低元音(1个);前元音(2个)、央元音(2个)、后元音(2个),共有9个元音音素,包括6个单元音和3个复合元音,他们分别是 单元音:

a/A/ 中、央、低唇元音 é/ɛ/ 前、低、平唇元音 i/i/ 前、高、平唇元音

o/o/ 后、低、圆唇元音 u/u/ 后、高、圆唇元音 e/ə/ 中、央、平唇元音

同样,印尼语里也有复合元音,但跟汉语相比少了许多,只有3个:ai、au、oi。

经过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印尼语里o的发音与汉语略有不同,汉语中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印尼语中是后低圆唇元音,也就是说印尼语里的o比汉语汉语拼音字母的o要开得更大些。

2、印尼语里没有ü这个元音,它的发音状况与i基本相同,但唇形拢圆,因此对印尼学生来说学好ü的发音应该不难。

3、印尼语里没有卷舌元音er,对于单纯受印尼语影响的学生来说,碰到卷舌元音er与舌尖后音zh、ch、sh组合时,可能不容易发好这个音,容易发成舌尖前音。

4、印尼语里没有舌尖前-i、舌尖后-i,因此也没有汉语所说的整体认读音节,但这个有其规定搭配的声母z、c、s和zh、ch、sh,多加练习应不成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读整体认读音节时要把它们同韵母i区分开来。

5、印尼语里的复合元音较少,需要注意的是汉语里碰到iou、uei、uen和声母拼读时,要把中间的元音去掉,如niu、gui、lun,这在印尼语里是没有出现的。

(三)汉语、印尼语辅音音素的差异 汉语辅音:

汉语共有辅音声母21个,从发音部位上看,可以分为七类,分别是: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前音(j、q、x)、舌面后音(g、k、h);从发音方法上看,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塞音(b、p、d、t、g、k)、擦音(f、h、x、sh、r、s)、塞擦音(j、q、zh、ch、z、c)、鼻音(m、n)、边音(l);按气流的强弱又可分为送气音与非送气音。印尼语辅音:

印尼语共有辅音音素25个,从发音部位上看,也可分为七类,分别是:双唇音(p、b、m、w)、齿唇音(f、v)、舌尖中音(n、t、d、s、r、l、z)、舌面中音(y、ny)、舌根音(k、g、kh、ng、q)、混合舌叶音(sy、c、j)、喉音(h)。从发音方法上看,同样也分为七种,分别是:塞音(p、b、t、d、k、g)、鼻音(m、n、ng、ny)、擦音(s、sy、h、kh、z、f、v)、边音(l)、塞擦音(c、j)、半元音(y、w)、颤音(r)。此外,印尼语语音没有送气与非送气之分。进过对比后可得出汉语印尼语辅音差异如下:

1、印尼语辅音音素比汉语丰富,没有舌尖后音zh、ch、sh,但有半元音w、y,此外,擦音多了kh、sy、v,鼻音多了ng、ny。

2、汉语、印尼语都有音素r,但发音方法却大有不同。汉语里r是舌尖后、擦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颤动,气流带音;而在印尼语里r是颤音,发音时舌尖抬向齿龈后部,当气流冲出时,舌尖上下颤动,舌尖要放松,不能紧张,不能太大力。这是跟汉语语音最大的一个不同点之一,对于单纯受印尼语影响的学生来说,要注意对其讲清两者的不同,解释清楚正确的发音方法和规律,否则可能会容易发成印尼语的颤音。

3、印尼语里的混合舌叶音j、c,发音部位是舌尖舌面与前腭接触,这与汉语有所不同,可能会有点难度,特别是c。在汉语里,c发音时,舌尖轻轻抵住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同时要送气。由于舌尖与舌叶这两个发音部位比较难把握,而且印尼语没有送气音,因此,对印尼学生来说这个音是有难度的。

4、汉语里的舌面前音q、x,在印尼语里只出现在借词中,q念k音,只作起音,不作音尾,如quota,读成kuota。而x 做起音时念成s,只出现于借词中的第一个音节,如xantat、xilofon;做尾音时念成ks,写成ks,如latéks。如果x后面紧接的是辅音,ks自成一个音节,如ékspor;如果后面紧接的是元音,那么ks中的s成为后面元音的起音,如taksi。x在作起音时与汉语的辅音声母相似,读作s,因此很多印尼学生可能会直接把x读成s。

(四)汉语、印尼语音节结构差异

汉语的音节是由21个声母和39个韵母按照一定的规律拼合后得到的,共有如下10中组合方式(其中,V=元音,K=辅音):

1、V 如:a(啊)、o(哦)、e(饿)

2、VV 如:ai(唉)、ao(奥)、ou(呕)

3、VK 如:an(安)、en(恩)、(y)in(因)

4、VVV 如:iou(优)、uei(威)、uai(歪)

5、VVK 如:ian(烟)、uan(弯)、uen(问)

6、KV 如:ba(爸)、ce(册)、na(那)

7、KVV 如:bai(白)、cui(崔)、pei(陪)

8、KVK 如:can(餐)、ben(奔)、qun(群)

9、KVVK 如:huan(还)、jian(间)、luan(乱)

10、KVVV 如:qiao(桥)、kuai(快)、shuai(帅)印尼语的音节组合有11种方式,分别如下:

1、V 如:i-bu(母亲)、a-nak(孩子)、u-mur(年龄)

2、VK 如:an-da(你)、un-di(抽奖)、im-lek(春节)

3、KV 如:bi-bi(姑母)、ca-ri(找)、da-du(骰子)

4、KVK 如:ban-da(财富)、cen-til(风流)、bon-sai(盆景)

5、KKV 如:gra-dis(免费)、kre-dit(信用卡)、pre-man(流氓)

6、KKVK 如:prak-tis(实用)、trak-tir(请客)、spon-tan(自发的)

7、VKK 如:ang-ka(数字)、eng-gan(不顾)、ong-kos(费用)

8、KVKK 如:mung-kin(也许)、ping-gir(逃避)、rong-ga(洞)

9、KKVKK 如:trans-fer(转发)、kom-pleks(复杂)、blong()

10、KKKV 如:stra-ta(层次)、stra-te-gi(战略)

11、KKKVK 如:stres(压力)、in-struk-si(指示)、struk-tur(结构)经比较得出结论如下:

1、印尼语没有VV组合规律,虽然印尼语双元音,但在印尼语里不能再划分为VV,而且不能独立成词,但汉语的双元音可以独立成词。

2、印尼语的单词一般都比汉语长,它的“双音节”或“多音节”可能在汉语里只是个“单音节”或者“双音节”。印尼语的基本词一般是由1至5个音节组成的,而汉语一般是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的读音。

3、印尼语的辅音位置比较自由,可以在音节开头、中间或是末尾,但汉语里的辅音大都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在末尾出现的辅音只限于n和ng,且汉语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zh声母、ng韵尾都是双字母的音素符号,表示一个辅音音位。

4、汉语里的三个鼻辅音m、n、ng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音节,表示叹词“呣”、“嗯”等,而印尼语没有这种情况出现。

三、汉语、印尼语语音对比对对外汉语音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过程。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的元音、辅音、声调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促进作用也有干扰作用,有时还会起综合作用。因此,对印尼学生的语音教学,不能只重视个别因素的发音,更要从汉语语音系统学习这个角度出发,从而考虑到影响学习者汉语语音学习的其他因素,跳出音素教学的小圈子,使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更大的突破。具体来说,应注意一下要素:

1、注意发音要点的解说与演示的难易程度

发音要点的解说要遵循浅显易懂原则,只有解说与演示简单明了化,学生才会更容易懂,容易掌握。如,对于声调的教学可借助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舌尖后音的发音要点是舌尖抵住硬腭前部,那么这就可以很容易通过图示来进行解说。而对印尼学生来说,舌尖、舌叶、前鄂、软腭这几个部位在教学中应该是最难描述的。

2、坚持持久的语音操练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要经过无数次反复的操练才能取得进步,这种操练包括听、说、朗读等方面。在汉语学习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给予恰当的引导、纠音,对学生形成标准的汉语发音。如,对z、c、s和zh、ch、sh的教学必须增加辨音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这两种发音的感知。

3、要有针对性的提醒与暗示

不同的语言背景,在学习汉语时遇到的困难也不同。针对印尼语没有送气与非送气之分,在对印尼学生的语音教学时就要注意提醒其关于汉语送气与不送气的发音方法。

4、注意语音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

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发音问题,往往不仅体现在单个音素或是汉字的发音上。要形成好的发音,应该与适当的词汇教学结合起来,注意每个词语的发音,只有词语的发音读好了,才能保证句子发音的连贯与正确。

四、结论

综上所述,汉语、印尼语两种语言在元音、辅音、声调、音节结构上的差异都比较明显,本文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总结归纳印尼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混淆的问题,并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供一些思路。以上是本篇论文对汉语印尼语语音对比的一些浅显分析,对此,对外汉语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多积累素材,多积累教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理论,不断丰富对外汉教学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惠敏:2005 《印尼语语音对汉语普通话语音学习的影响》,《海外华文教育》2005年第四期(总第37期)

2、林玉婷:2006年5月 《印尼语汉语语音比较及汉语语音教学》,3、黄伯荣、廖序东:2007年6月 《现代汉语》(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朱刚琴:2008年《基础印度尼西亚语》(1),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浅谈对外汉语之语音教学技巧 篇二

【关 键 词】 教学;对外汉语;语音

我们知道,不同语言之间或同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所存在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语音系统不同,所以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或方言都必须学习其语音系统。最能代表汉语语音系统特点的是音节和音素,下面从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辅音、单元音和声调这三方面谈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相关技巧。

一、辅音教学

学习辅音最重要的是掌握每一个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汉语教学中,辅音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

因为送气与不送气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特别留心把它们区分清楚。许多学生不会发p、t、k、c、ch、q这六个送气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语言里没有这样的送气音。英语中有送气音,但是与这几个辅音相对应的英文字母有时送气,有时不送气,即使送气,气流也比较弱,而且多半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确,汉语中送气不送气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指点送气发音方法,即让气流从堵塞处冲出来,列举例子给他们听,也可以拿英语的class 与glass 比较,让他们体会。

(二)清音和浊音的区别

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只有m、n、ng、l、r是浊音,其余都是清音。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把汉语的b、d、g、zh、ch、sh等都发成浊音,因为跟这几个字母相对应的英文字母发浊音,他们看到这几个汉语拼音字母,就很自然地用英语发音的方法来发音。

(三)h的发音

汉语的 h发音时舌根要抬起与软腭发生摩擦,英语的h发音时气流在口腔里受不到任何阻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常常把汉语的h发成英语的h,听起来好像在嗓子里, 教这个音时,对舌根与软腭的摩擦要适当夸张。

二、单元音教学

a: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它的三个音位变体,以tan贪、ta她、tang汤这三个音节中的a为例,试比较发音,可以感受到这三个音节中的a的开口度依次由小变大,舌位由前到后。

o:汉语o的发音比英语中o的开口度要小一些,舌位要前一些,汉语的o只能跟b、p、m、f四个辅音相拼,o和辅音之间实际上有一個u音。教学时可让学生先发bu、pu、mu、fu,在发音过程中把嘴张开一点,就成了bo、po、mo、fo。

e: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听到单独作韵母的e时,很容易联想到英语的bird、girl等词中间的那个元音,因此就用元音来代替汉语的e。其实bird和girl中的那个音舌位居中,而汉语的e舌位靠后,跟发o时的舌位差不多。可以用o来引导,让学生先发o,舌位保持不变,然后嘴唇由圆变扁。

i:这个音有三个音位变体。单独成音节和在j、q、x后面是一种变体,在z、c、s后面是一种变体,在zh、ch、sh、r后面又是一种变体。单独成音节和在一个音节开头,多数学生发音不困难。在辅音后面作韵母时,可以跟辅音一起,作为声韵组合或音节整体教,不必单独教。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学生把辅音后面的i念成英语the中的那个元音,要加以纠正。

u:教这个元音时,可说明这个元音相当于英语food中的那个元音,而不同于英语book中间的那个元音。

ü:英语中没有这个音,所以大多数(下转64页)(上接62页)学生发不好这个音,基本上都用u代替。教学时可以用i或u来引导发音,用i引导,就是让学生先发i,舌头不动,然后圆唇,用u引导,就是让学生先发u,嘴唇不动,然后舌头由后向前移。

er:这是一个卷舌音。学生发这个音不困难,就是听起来有点生硬,原因是卷舌太早。因此在教这个音时,要通过夸张拉长前一部分,告诉学生舌头要慢慢卷起。

三、声调教学

外国人学汉语,声调是语音学习中最难的,他们说汉语多半洋腔洋调,主要原因是声调不对。说英语的学生主要是第二声上不去,第三声不会拐弯,第四声下降不到位。

先教第一声和第四声。对多数学生来说,学会第一声不难。学会了第一声可以起到定调的作用,其他声调的高低都是跟第一声相比较而言的。学习第四声的主要困难是下降不到位,英语中的降调接近汉语的第四声,但是要夸张才能到位。

学会了第四声后,用第四声带第二声。学习第二声的困难主要是上不去,上不去又往往是起调太高,用第四声带第二声,就可以避免起调太高。可以用第四声加第二声的词或词组进行练习。

对于第三声,先教半三声,再教全三声。普通话中很少说全三声,半三声是主要的,因此主张不专门教全三声。半三声的调值是211,先教211要容易一些,由211到214只需要稍微夸张一下,适当抬高点声调就可以了。

以上是笔者在汉语学习中总结的跟语音教学有关的一点经验,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思考和探讨的课题。作为中国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者,我们有义务铲除汉语通向世界的障碍,为那些对中华文明有浓厚兴趣的人建立学习通道。

【参考文献】

[1] 朱博. 浅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

[2] 凌永刚. 论递归性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1).

3.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篇三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进,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学汉语热潮.这种热潮不但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更是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 者:杨蕾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刊 名:教书育人(高教论坛)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年,卷(期):2008“”(9)分类号:H3关键词:

4.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篇四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及研究 课程代码:013089

英文名称:Phonet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文秘教育、编辑出版学 修订人:关英伟

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韩明 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 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语音学专题》主要介绍语音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分析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和特点,熟悉《汉语拼音方案》;讲解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介绍国内语音学的研究成果。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语音学和语音教学的基本概念,熟练地掌握国际音标和常见的附加符号,具有运用语音学理论分析描写汉语语音音系及发音、辨音和纠音的能力,了解语音教学的基本特点、规律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 语音和语音学(理论讲授3学时)

了解语音和语音学的相关概念,语音的性质、语音学的分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讲授内容: 1.语音和语音学。2.语音学的分类。3.语音学的建立和发展。4.语音学的功用。5.语音的记录。重点:语音学的分类。难点:语音的性质。

第2章 《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理论讲授3学时)

掌握《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和性质,了解《汉语拼音方案》产生的过程,了解《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内容和我国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了解《国际音标》的内容和作用。

讲授内容:

1.《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和性质。2.《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

3.《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内容。4.我国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5.《国际音标》的内容和标音。

重点:《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的内容和性质。难点:我国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

第3章 普通话的辅音发音与对外汉语声母教学(理论讲授3学时)

掌握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普通话辅音分类理论和辨析。发准普通话的22个辅音。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声母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对外汉语声母教学的方法。

1.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2.普通话辅音的发音方法。3.对外汉语声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重点:普通话辅音的发音和分析。难点:普通话辅音的发音和辨音。

第4章 普通话的元音发音与对外汉语韵母教学(理论讲授3学时)

掌握普通话元音分类的标准和发音元音的三维分析。发准普通话10个单元音和13个复韵母、16个鼻韵母。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韵母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对外汉语韵母教学的方法。

1.普通话元音的三维分析。

2.普通话元音的基本类型和发音和听辨。3.对外汉语韵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重点:普通话元音的分析。难点:普通话元音的发音和辨音。

第5章 普通话的声调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声调的有关概念、普通话声调调类的古今演变情况,掌握声调的性质和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声调的发音。了解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内容和重点难点以及声调教学的方法。

1.声调的性质。

2.声调的调类、调值、调型。3.普通话的四声。

4.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重点:声调的性质和普通话四声。难点:声调的发音和辨音。

第6章 汉语的音节结构及其特点(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和声韵配合规律,掌握音节的语音学和音韵学的两种分析方法和音节的呼读。了解对外汉语音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音节的结构特点。2.音节的分析方法。3.声韵配合规律。4.对外汉语音节教学。重点:音节结构分析方法。难点:音节的呼读。

第7章 语流音变和轻重音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语流音变的性质、类型和连读变调以及汉语的儿化音变,了解轻重音的性质和普通话的轻重音。掌握普通话常用语流音变的类型和轻声儿化的发音。

1.语流音变的性质。2.常见的语流音变类型。3.连读变调的性质和类型。4.普通话的连读变调。

5.汉语儿化的特点和普通话的儿化韵。6.轻重音的性质和普通话的轻重音。7.对外汉语语流音变和轻重音的教学。

重点:语流音变的性质和常见音变、普通话的轻重音和儿化韵。难点:轻重音和儿化的读音。

第8章 音位和区别特征(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音位的相关概念和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了解音位的组合和聚合关系。了解区别特征理论和特点。

1.音位的音位分析。

2.音位的组合和聚合关系。3.区别特征理论。

4.普通话音位区分的几个问题。

重点:音位的组合和聚合关系以及区别特征理论。难点:聚合关系和区别特征理论对语音学的贡献。

第9章 国内语音学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的介绍(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国内语音学研究领域和内容,了解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1.中国的语音学及其研究概况。2.中国的实验语音学及其研究概况。3.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方法研究概况。4.对外汉语语音研究方法介绍。

重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难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与语音研究的结合。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其他类型的启发式教学法以及课堂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语音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日常语言现象思考与语音学和语音教学的相关问题,增加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手段演示语音学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和更形象地了解语音学的基本知识。

3.对外语的要求

在授课过程中,所有语音学的专业术语均用英语术语表述,同时在讲述汉语语音的相关内容时会经常与英语进行对比和印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至少50个英文专业术语。

4.教学辅助资料

语音发音部位的电子图像,各种发声类型的语音标本和国际音标发音电子文本等。

(二)作业、答疑和质疑

1.课外作业:除教材中的习题外,增加学生的课外口头练习,要求学生学会常见国际 4 音标的发音,发准普通话的声、韵、调。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适应今后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2.答疑和质疑:除在课堂课后随机解答学生的问题外,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

(三)考核方式

采用口试和课程论文以及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现代汉语。

本课程在现代汉语课程语音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系统讲授语音学的基本知识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方法、技巧等。因此,需要有基础的语音知识。本课程应当在学完上述先修课程后开课。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林涛、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二)教学参考书

5.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课教学 篇五

论文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课 语音教学 词汇教学 语法教学

论文摘 要: 汉语课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进行综合训练。本文主要从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三个方面对汉语教学进行论述。

汉语课是综合课、必修课,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程。它是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语言要素和语言材料出发,结合相关的文化知识,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它是一门集语言知识、必要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技能与交际技能教学为一体的课型。

汉语课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基础性。所谓综合性,即它要围绕限定的词汇、语法、功能、文化项目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所谓基础性,是指它在教学内容上要通过对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文化项目的训练,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技能基础,从而为其他专项技能课(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更广泛、更深入地训练提供必需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各门专项技能训练更丰富、更自由、更有成效。汉语课的听、说、读、写有别于其他专项技能课的听、说、读、写:它的“听”是围绕限定语言项目(词、词组、句子、语段、语篇)的精听,是能听懂教师的讲解、同学的问或答,而听力课则应进行“听”的多种技能训练;它的“说”是能够模仿跟说,回答问题,自由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口语课则应更深入地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它的“读”是读课文、例句,重把理解的内容表达出来,而阅读课则注重快速、大量、多种阅读技巧的训练;它的“写”是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做笔记、写作业、听写生词或句子,而作文课则重视文字表达能力。它为其他的单项训练提供基础,使后者能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用汉语交际的能力。

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它主要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有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知识和一定的文化知识;二是在掌握了这些知识后的言语技能,即能做到听说读写四会;三有运用上述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际的能力。

汉语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语音阶段、语法阶段、短文阶段。三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但又互为基础。我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汉语教学。

一、语音教学

语音正确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只要发音准确流利,即使词汇量有限,掌握的语法点不多,本地人听起来也会觉得相当地道。对自己没有学过的或自知还不能熟练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点在谈话时可以用“藏拙”的办法有意避开不用,而语音却不行,只要一张嘴,哪些语音没有学好,立刻就会露出马脚,想藏拙也藏不了。一个人可以通过谈话和阅读主动扩展自己的词汇和语法点,可是很难完全靠自己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一旦自己的洋腔洋调形成习惯,再想纠正,就十分困难了。如何改进语音教学,使洋腔洋调在没有形成固定习惯以前尽量减少影响,应该说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语音教学贯穿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初级阶段尤为重要。

1.在声母教学中,重点是难发、易混的声母。j、q、x、z、c、s、zh、ch、sh为难发的音,其中z、c、s和zh、ch、sh容易混同。汉语中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英语没有,所以欧美学生在区分这两种音时有困难,如b-p、d-t、g-k、z-c、j-q、zh-ch。在教难发的音时可用反复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多次模仿正确读音,从而在模仿中形成正确读音;在教易混的音时则可用比较法和实践法,把易混的声母和相同的韵母相拼,比较两者的异同,在实践中把两者分开。如d和t,分别与an相拼,组成dan和tan。

2.在韵母教学中,重点是难发、易混的韵母。单韵母中,留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是o、e、ü;复韵母易中混音是ai与ei、ao与ou;鼻韵母的问题是,前后鼻音区分有困难,二者易混。因此,在教韵母时可采用和声母教学同样的方法。

其实这些声、韵母也是汉语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他们在发这些音时往往也不准确,但是他们说普通话的时候绝对不会因此出现洋腔洋调。初学阶段没有必要苛求,如果把学习语音的有限时间过多地用在舌头翘到什么程度、嘴唇圆到什么程度才算正确等问题上,则要求过高,学生一时难以达到,反而容易在初学阶段就丧失了学好汉语的信心,实际是得不偿失的。洋腔洋调形成的关键并不在声母和韵母,而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语音层次。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只有四个,比声母和韵母少得多,在语音结构中的负担自然也就重得多。如果某一个声母或韵母读不准,并不一定立刻就会被人察觉,因为另外还有二十几个声母或三十几个韵母也不断在话语中出现,各声母或韵母的出现频率都不会很高。声调则不然,某一个声调读不准,立刻就会被人听出来,因为平均每四个音节就会出现一次这个声调。声调可以说是汉语语音结构中最敏感的成分,在学习汉语语音基本结构阶段,声调教学比声母和韵母教学更为重要一些,而且也更难一些。

3.声调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四声相混和发音不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反复模仿以外,记忆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在记住声韵母的同时记住声调,慢慢积累,所犯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少。发阴平调时,发出平调不困难,难在发高调。发这个声调前要将声带拉紧,在感觉声带的位置提高了的时候,再发平调,即发音过程中声带位置不变。教过阴平调后,教师可不按顺序教阳平调,而教降调,和发阴平调一样,先拉紧声带,然后放松声带,这时所发声调就是降调。有阴平调和降调做基础后,再教阳平调。发阳平调时,声带逐渐拉紧,声调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升调。这些步骤过后最后教上声调。上声调的问题不在于调值是多少,而在于它是个曲折调。发这个声调时,声带先放松,这个过程很短,然后要拉紧声带,声带先松后紧,先下降,再上升,声带拉紧程度不影响这个声调的调类,只影响调值,只要在放松声带后有一个拉紧声带的动作,发出的声调就能区别于阳平的升调和去声的降调。

这里重点讲一下教上声的方法,上声是教学中的难点,令很多留学生头痛。上声是个曲折调,没有声调语言或者没有上声声调语言的学生发这个调是很困难的。在教单字时可让学生模仿练习,在日常的交际中,上声单用的情况并不多,它一般是与别的声调组合使用,这也就涉及变调问题。上声在非上声字前变成半上(211),如“老师、语言、感谢”,在上声字前变得近乎阳平(24),如“水果、选举、友好”,所以重点是教学生半上,让学生在具体的词组中反复体会。

4.轻声、儿化也是学生要掌握的。轻声的特点是短而轻且有依附性,单独的轻声是不存在的,一般只有依附在其他音节后的音节,才有可能读轻声。如“姐姐、椅子、耳朵”。轻声不是语音教学的难点,学生在说汉语时,往往该读轻声的字没有读轻声,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哪些字应该读轻声,所以,学习轻声的重点在于掌握“必须读轻声的字”。儿化具有区别词性、区别词义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所以正确掌握儿化的发音非常重要,如画和画儿、盖和盖儿、尖和尖儿、眼和眼儿,所以也要让学生记住儿化音和非儿化音的区别。

从根本上说,语音学习只不过是一种模仿活动,是一种口耳训练。多听多模仿是提高语音水平的唯一途径,不只是模仿“字”音,还要模仿整句话的轻重高低、语调模式。这种模仿训练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二、词汇教学

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初级阶段语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一批最常用的词语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中级阶段语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扩大语汇量,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种不同语言中的词语各方面差异的认识,并学习更正确地运用这些词语。高级阶段语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加深学生对汉语词语的“原义”的理解,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词语差异之处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词语的能力。

词汇教学包括展示词汇,词汇解释及词汇练习几部分。展示词汇就是把所要教的词通过板书、领读、听写等方法介绍给学生,并让他们跟读、认读、从而使他们对所学词的形、音、义有初步了解,其目的是让他们掌握词语的用法。听写是常用的、基本的展示词汇的手段。它的实质是学生回忆预习过的生词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手段之一。

词汇教学的第二阶段就是解词。解词就是将所要讲授的词的意义及用法解释给学生。语言教学中解释词义的技巧很多。

1.实物和图片展示。这种技巧简单明了,可以加快建立语音和概念的直接联系。因此,凡是能够用实物或图片解释的,应尽量用实物或图片。

2.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解释及近义词的比较。用一个已学会的反义词解释词义,这对学生理解词义,记忆生词都有好处,如表扬与批评、厚与薄、失败与成功。近义词的比较也是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同时它也是学生的难点,如“还是”和“或者”,前者可用于疑问句,后者则不能。“资助”和“救助”,前者指用钱有困难的人,后者除了用钱以外,也指用行动帮助帮助有困难的人,如救助病人。

3.语素的解释。这种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但只适用于组成词以后语素义未改变的情况。如学了“读”、“作”、“者”之后就会懂得“读者”和“作者”的意思。学过了“聋”和“哑”之后就会懂得“聋哑人”的意思。

4.以旧释新。如“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外公”是妈妈的爸爸,这种技巧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外文翻译的局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汉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语是非常有效的。

5.类比。如学了“汽车”、“汽车站”和“火车”,就可以用“汽车站”类比“火车站”;而“数学家”和“化学”则可类比“化学家”。

6.例句释义。教师直接给学生几个例句,让学生体会句意。如“辜负”:“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何况”:“平时这里就很热闹,更何况是星期天。”

词汇讲解只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学生想要真正掌握该词,还应在此基础上做有关的大量练习。

词汇练习可分为:感知性练习:对词的感知,包括语音识别、词形识别,听录音、认读、注音等。理解性练习:主要是理解词义,如写出反义词、同义词进行替换等。模仿练习:包括语音模仿、汉字书写模仿。记忆性练习: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记忆词的意义和发音,如直接问答、利用图片、实物、体态动作、动词宾语等。应用性练习:目的是把指定的词运用到句子中,如选词填空、组词选句等。

三、语法教学

胡明扬认为,语法教学只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不是为传授语法知识而进行语法教学,而是为了解决学习者的语言能力问题。可以说,语法教学,主要是用“法”教“学”。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一种语言。当然,学习语言也许还有别的方法,并不限于这么一种方法,不过中外的语言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方法。但需要强调的是不应大讲语法,更不能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而应让学生多接触语言事实。换言之,与其讲语法,不如让学生接触有关的语言材料,这也许是掌握语法的最好途径。

李晓琪认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必须与词汇教学密切结合。她提出:(1)建立以虚词为核心的词汇——语法教学模式;(2)筛选,突出实词难点,加强词语搭配的学习;(3)着眼语篇,在语法与语篇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她认为这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一个方向。

进行语法教学时,不宜过多地使用语法术语;对所教内容要作浅化和简化处理,使之感性化、条理化、公式化、图文化;进行语法练习时,语言运用练习应该多于知识练习与变换组成练习。讲连动句时,告诉学生句子中是一个主语进行两个动作,如:“我来中国学习汉语。”“他坐飞机去上海。”

另外,讲练习时要把语法应用到交际中,如讲到“了”,就要让学生反复用带“了”的句子谈话。而且应该让他们在交谈中纠正错误之处,以达到深刻记忆的目的。

总而言之,汉语课的特点主要在于基础性和综合性,它不仅是各种技能的综合,语言知识的综合,而且是教师知识水平的综合。

参考文献:

6.试述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篇六

关键词:啊;语用功能;音变;语音教学

一、“啊”的语用功能与语气意义

“啊”字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词。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它分为表示语气的虚词和表示赞叹或惊异的叹词。作为语气词,“啊”的具体用法:1.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解释或提醒。如:这可是你说的啊。2.用于祈使句末尾,表示请求、劝说、催促、命令、警告等。如:病句都改了三遍了,细心点儿啊!3.用于问句末尾,舒缓语气。但在是非问句中表示进一步求证。如:你什么时候回来啊?4.用于感叹句末尾,增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如:小莉今天穿的可真漂亮啊!(关于“啊”字感叹句的标志:“真…啊”、“多…啊”)5.用于句中停顿处。如:这里的花啊,草啊,都是爷爷种的。6.用于重复的动词后,形式为V啊V啊。如:她就这样走啊走啊,突然发现了一片薰衣草园。

叹词一般要和语调配合起来使用。“啊”作为叹词,一般独立成句,不同声调的“啊”用意也不同。具体如下:1.啊(ā):妈妈,我也去,啊?此处啊表示征求同意。2.啊(á):啊?这么多呀!此处啊表示惊讶或不知道;啊?你说什么?此处啊表示追问。3.啊(ǎ):啊,这是怎么回事?此处啊表示疑惑。4.啊(à):啊,行吧!此处啊表示应诺;啊!多美妙的音乐。此处啊表示赞美;啊,是我。此处啊表示应答;啊,原来如此!此处啊表示恍然。

二、“啊”的音变问题与语流教学

学习音节只是一种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然而流畅的说话。在实际的言语交际和会话中,孤立的音素和单词的发音与在语流中的音素和单词的发音有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上称为语流音变。语气词“啊”在实际应用中就存在音变问题。它附着在其他音节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影响,发生变读,反应在书面上要用不同的汉字表达。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我们仅仅教给留学生“啊”是会意字,作为叹词有四个声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将它置于实际语境中,通过大量的举例、讲解和练习,使学习者全面掌握“啊”字的音变和使用。关于语气词“啊”的变读,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1.末尾音节尾音为i、a、o、e、ê、ü时,与啊连读要变为呀(ya)。如:鸡呀、鱼呀、鹅呀、写呀。2.末尾音节尾音为u时,与啊连读要变为哇(wa)。如:苦哇、好哇。3.末尾音節尾音为n时,与啊连读要变为哪(na)。如:难哪。4.末尾音节尾音为ng时,与啊连读要变为啊(nga)。如:唱啊、香啊。

三、“啊”的习得偏误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留学生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对于“啊”字的使用存在一定偏误,我们针对语料库中的典型偏误逐一分析。具体有:1.感叹句中“啊”的遗漏:这个汉字真难写(啊)。关于“啊”字的感叹句,“真…啊”、“多…啊”是比较显著的两个标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将其作为固定句式进行讲解,这样便于学习者运用。2.“啊”的误代:周末的班级聚会,你参加啊?(此处应该用语气词“吗”)。语气词的误代是留学生交际中较常见的一类偏误。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大量的情景式对话,使学生在模拟练习中掌握“啊”字的语用规则。3.句中停顿处“啊”的误用:果盘里有荔枝、草莓、橙子等啊。(此处应删去“啊”)。“啊”可用于例举,但当“等”用于例举结束时,其后不可再加“啊”。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音教学中,应本着科学性、实践性、对比性、趣味性和贯穿始终的教学原则。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准确发音,遵循语音规律;精讲多练,运用齐读、轮读等多种方法练习发音;运用诗歌等讲究韵律的素材增加课堂活跃度,激发学习者兴趣;语音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全面掌握。关于语音教学的具体方法,应采取声、韵、调单项练习与会话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汉语的发音特点与留学生母语的发音差距较大,教师可通过发音示意图和夸张口型法来进行讲解,这样能便于学生清晰直观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导,兼有足量的语言输出,即会话练习。在大量的强化训练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习者的发音误区并予以纠正,使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若将音节教学视为重点,声调无疑是留学生学习语音的难点。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声调是语音学习中较为困难的部分。声调具有区别汉字意义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按照阴平、去声、阳平、上声的顺序教学。在学生掌握基本声调后,逐渐渗透儿化韵和连读变调。汉语语音中的儿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使用归纳整理的方法从宏观上进行讲解。总之,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的首要前提,我们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

7.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篇七

[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 文化 导入

[论文摘要]本文以语言词汇与文化的关系为切入点,从词汇中的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谈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对文化导入的方式和途径作简要的论述,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用以打破传统的以语言机制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帮助学习者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消除跨文化冲突 ,加深其对目的语的理解力。

近年来,由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外交流的渠道打通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希望更深层次地接触汉民族文化。由于来华学习的外国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学生接受汉语的能力无疑受到了文化条件的制约,所以需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因素的导入教学。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熟练地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语言体现了思维的方式、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深度;而思维的直接产物是精神文化,思维的间接产物是物质文化,所以人类构建起来的文化世界基本上储存在语言之中。”[1]所以说语言几乎包含了所有文化积累信息,它成为文化整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在语言中,词汇是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无不在词汇中得到最直接的反应,比如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心理因素方面、思维习惯方面、宗教信仰方面等等,所以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词汇上也就有了相对明显的显现。

(一)对应词汇空缺现象

对应词汇空缺现象,即某种事物或现象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反映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概念词汇不能在别的民族的语言中找到对应的形式。例如,俄罗斯民间特有的工艺хохолома,матрёшка 等如同中华民族的根雕、剪纸、脸谱一样是各自文化里特有的。

(二)理据性差异

事物的概念是人在构成词时创造的,由于不同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的发展状况、民族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不同,因此不同民族在认识同一件事物并给予其称谓时,在词汇层面上会显示出不同的创造。这种理据性“并不等于词的意义,它只是指词的原始意义形成的依据,如何选择,这正是民族语言的特殊性在词汇方面的一种反映。”[2]比如“baseball”和“棒球”,前者突出跑垒的特点,后者强调用棒击,取其功能特点。

(三)概念意义范畴不同

人们在描述一事物赋予概念意义时,会关注它的使用价值。不同的社会群体关注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概念意义就会各有侧重。英语和汉语中的称谓差异是最鲜明的例证:汉语中对于“姨妈,姑妈,婶婶,舅妈,伯母”等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划分细致,而在英语里只用一个单词“aunt”即可概括。

(四)联想意义的差别

不同民族的语言词汇负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当学习者接受母语以外的词汇时,“不能用母语的语言机制毫无把握地类推,必须全盘接受该词汇的概念意义和附着在该词语背后的那些看不见的背景信息……每个词的意义围绕着它的概念形成严密程度不等的„关系网‟,不同的语言关系网自然也不同。”[3]这里的“关系网”就是联想意义。比如汉文化中“喜鹊”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喜鹊叫,亲家到”,而在俄罗斯喜鹊是“爱嚼舌,传播小道消息”的讨厌鬼“Вcяkая copokа oт cвoero язblka пorибaeт(喜鹊都因最快而倒霉)”。

二、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式和途径

(一)文化导入的两种方式

一般意义上,对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来说,学习和使用语言是把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并非语言本身。特殊情况下,当语言作为学习的目的时,语言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所以文化导入有“文化内导入”和“文化外导入”两种,前者是在教授语言时让学习者感知目的语文化,“在文化的内导入中,语言处于上位,文化因素处于下位;语言学习为主,文化接触为辅;语言学习是显性的,文化的接触是隐性的;„导入‟应是排障为主,输入为辅,决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学习者此时是接触文化而不是学习文化。”[1]与文化内导入不同,文化外导入中文化是学习的目的,语言只起到一种工具承载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学习则更倾向于有意识地学习一种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以语言学习为主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汉语的学习使母语非汉语学习者尽快地学会使用汉语进行不同层次的交际与交流,所以文化导入的方式以“文化内导入”为主。当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进入高级阶段,对语言富含的文化因素的需求量增加时,可以加强文化导入的比重,向“外导入”的方向倾斜。

(二)文化导入的具体途径

对于文化导入的具体途径,学界流行一句话“教无定法”,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对象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此仅作简要论述以作借鉴。

1.对比法。自觉对比法认为初学者在学习目的语(新第二信号系统)时是凭借母语(旧有第二信号系统)思维形式进行思考,母语是学好外语的前提,母语翻译则有必要介入到外语教学之中,在母语基础上学习目的语才能使这两种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对比法进行文化导入,把学习外语的过程从自觉发展到不自觉。用母语讲解和翻译目的语,对目的语和母语中出现的同一对象不同文化心理进行对比。比如,答谢词中说“不谢”“没关系”是通用的,但是“不足挂齿”“客气”之类则带有中国谦虚色彩。

2.情境法。学习过程中借助幻灯片和声音刺激作用感官建立条件反射,同时认为大脑对语言的感觉和外部刺激总是做综合反应的。“人对语言的认识具有整体性,而且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也能对刺激形成整体反映,因此,语言教学需要从各个方位向学习者展示目的语,从而使学习者的感知能力得到整体运用。”[5]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教学可以使用这种图片、幻灯片等图像跟语音配合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过程中语言材料的完整性,利用图像和声音相结合共同刺激,引起学习者对于目的语的条件反射。比如,整理以前学过的关于某项文化的资料进行展示,让学习者猜词或进行讲解和描述。

3.阅读法。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在阅读中以学习者为主,进行特定的学习和操练,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掌握。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阅读中涉及的文化词汇,保证需要掌握的词汇的出现频率,和词汇在不同的背景和上下文联系中的不同词义,让学习者在阅读中对词汇进行记忆和理解,在语境中体会、理解、接受词汇传递的文化意蕴并熟悉词汇出现的背景环境及应用规律。教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自我阅读中验证词汇运用的规律和意义内涵,自觉增加词汇输入量。教师为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渠道和展示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交际法。交际功能法强调学习者运用所学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提高理解能力,力求教学过程的交际化。教学中把新的词汇文化点在情境中引入,并在情景中操练,不对词语进行强行释义,而是在展示某个文化词语的同时,使用实物、图画、图表、幻灯、行为动作甚至表演来帮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通过操练逐步类推并掌握词义。针对动作释义来说老师可以拟定主题一边说句子一边做出句子所表述的动作,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一个句子所描述的动作跟句子在意义上的联系,进而在对这一系列句子意思整合中理解词汇的含义。在活动中运用课堂上的词汇,把静态的学习转化成动态,体现出语言的工具性。

三、结语

汉语词汇不仅仅是汉文化的载体,还是汉文化的结晶体,它传承了汉民族的古来文化,汉语有很多语言现象和词汇的语义内涵,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和特定文化背景相联系。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应该重视汉语词汇所负载的汉文化内涵及文化信息,把汉语词汇与汉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者深入地了解汉语和汉文化,熟悉地正确地运用汉语词汇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8.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篇八

在国际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汉语的魅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所接受,并且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加深了解中国文化。语言所承载的并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工具,而是历史、是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文化教学的作用。

0 引言

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未完善阶段,因此对于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方式还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汉语教学的方式上需要进行改变,多注意方法的使用。而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汉语背后的文化承载力以及文化魅力进行教学。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产业实力的不断增强的带动下,随之而来的是与他国交往的日益频繁,而语言则是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近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汉语不仅充当着交流的媒介,同样也充当着中华文化有效传播的途径。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效地利用汉语教育来传播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这不仅能帮助来华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中国的历史、地理、人文等。这对于整个对外文化传播事业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外国人学习汉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这一套语言系统本身,更要学习已经渗透在汉语里的独特而古老的文化。这种文化是经历几千年沉淀而形成的,与汉语是并肩存在的。语言教学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的教学。总结起来就是一方面,每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也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语言学习者越深刻细致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越能准确地使用这个国家语言。汉语这种古老的语言,在教学上更应该注重文化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习者从中国文化中了解我们所使用的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文化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怎么去做才能更好地开展好文化教学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全体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很好的落实到日常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去。让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的课堂中不知不觉的就了解了中国的文化,这种学习方式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水到渠成的。如果操作的不好、不合理,或是过于盲目的话,就很容易引起接受汉语教育的学习者的反感,这不利于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师的汉语教育工作中,除了讲解汉语中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义之外,教师还要适当的讲解这些词语背后鲜为人知的背景,这些词语是在何种历史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这样做就能很好的把文化融合进汉语的教育中去。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的交际环境中熏陶他们,让这些汉语学习者能够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所以,在进行汉语教育的文化教学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尤其注重我国因为地域辽阔而出现的不同地区间的文化的差异性,如历史差异、地域差异、民俗差异、民生差异等等。我们既不要将这些东西混为一谈,我们也不要过大的夸张和渲染这些差异,我们要因材施教,要让这些学习者深刻的了解到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授点的选取和具体介绍方式

语言实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经过,因此作为五千年历史传承的中国汉语言文学的内涵无疑是巨大的,并且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不论历史事件还是奇闻异事都以语言来记录在史册中,这些文化历史的遗留都是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让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言背后承载的文化历史有深入了解才是真正的文化教学,由于语言的学习是很复杂的,而且不同于其他学科汉语在国际上是公认的记忆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科,如果无法了解汉语中文化背景和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内涵,很多时候只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汉语的使用方法和表述意义,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等有助于理解汉语意思的文化知识有体系的对学生进行传授,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对中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寓意有深入的直观的掌握,并且要掌握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技巧。

(1)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在重视语音、汉字等基础语言知识训练的同时,文化教学应集中介绍汉字文化和生活文化。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掌握汉字文化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步。例如“人”“从”“众”“木”“林”“森”等。通过对汉字的造字理据进行文化的阐释,把汉字形成的现实生活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生动地展现给外国学生,使学汉字变得兴味盎然,能够打消他们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文化就是生活”。教师也可以给初学者介绍一些与他们国家完全不同的东西,如中国的建筑、中国的服装、中国的菜肴等,留学生看到这些,会有很大的兴趣,进而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和好感,激发学习的动力。

(2)在课堂教学上多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新掌握的单词结合故事、语言笑话、中国寓言配合多媒体进行传授,并且对歌曲、情景对话、小短剧、电影介绍给学生或者展示部分,促进学生可下的学习兴趣和对新单词的情景应用,促进联想记忆,使文化教学的效率提高并增加课余学习时间和热情。

(3)隐喻。传统上作为诗学、修辞学的一部分内容。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从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更高效的学习。对外汉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要重视基本词的词汇知识、词组搭配、各种引申意义,还要注重词语的隐喻意义,并认清词语内部的基本词义和隐喻词义之间的联系。教师可运用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使学生深化这些词汇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学习。但是隐喻的运用也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师可以将英汉隐喻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作为教学的重点,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隐喻表达,又可以使学生透过这种差异进一步加深对对外汉语文化的理解。教师自身应具备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注意词汇隐喻意义,使学生在词汇学习中能正确比较英汉两种词汇隐喻意义的异同,继而正确的运用对外汉语词汇。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并将隐喻理论运用于语言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对每一个底层的基本概念深入思考,而且隐喻的认知特性和映射特性还可以拓宽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思路,使其做到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结束语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途径。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是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的教学的,因此,在汉语教学中不断地对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进行文化补充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提高汉语教学的效度,提升学习者对汉语魅力的感知和兴趣。

9.浅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篇九

我在上海对外汉语学校的培训总结:压力就是动力 积极的心态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经过两周专业的课程培训,我们已经渐渐适应了工作的节奏,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人们常说压力就是动力。。

人们常说压力就是动力,没错,没有欺负的人生缺少了跌宕的美,但是如果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种这种压力也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非常困难。好老师带来的压力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正确的去面对和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课程问题,更是为了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将阻碍自己前进的困难转化为授课的动力,用正向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去面对所有问题。

这里的老师教课实践互动性很强 让我受益匪浅

找老师讲课的实践互动性很强,他非常细化听取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和回答,这种方式对我们来说非常的有帮助。在第一个TOPIC拼音试讲的环节中,我确实是有一点紧张,不过我还是清楚地完成了试讲内容,对于我在是将中存在的不足和疑问,两位老师,都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许多的事例和经验,也根据我的问题踢了许多非常诚心有用的建议。

相信经过总结!未来会做的更好

为期一个半月的培训已经过去了两周,在这段时间,我不仅做了优秀的职场新人,同时也要踏实学习并完成接下来的试讲话题,所有的课程对于我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相信有了这些建议和帮助,在接下来的培训和工作中会做得更好,谢谢!

10.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篇十

摘 要:汉字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却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问题, 很多留学生在进入中级阶段之后因为汉字难学逐渐放弃了学习。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危机入手,探究了汉字教学困难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小技巧,希望能对解决“汉字难学”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表意文字;教材

语言的载体是文字,汉语的灵魂就在于汉字。中国传统的汉语教学,历来都十分重视汉字教学,一直是“以汉字为本位”的。随着汉语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也成为重中之重,关系着整个汉语和文化传播的有效性。然而,种种问题也纷至沓来。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危机

据统计, 至2012年5月,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三百五十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的孔子课堂发展更快,现已达到五百多个,呈“井喷式”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30周年庆典上表示,汉语热全球持续升温, 预计到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将达到500所,孔子学堂一千余所;2020年,来华留学生将达到50万人。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汉语热潮势不可挡,世界人民都在把目光投向中国。但同时,除意识形态差异、多元文化是否包容、政治滋扰外,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尤其是汉字教学方法,也在面临危机与挑战。

新华网柏林2008年9月25日电(记者郑启航),第15届德语区现代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开幕,主题是“欧洲汉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欧洲语言协会主席沃尔夫冈·马茨凯维奇指出,“现在的汉语教学中存在有待加强的方面,尤其是汉字教学”。伦敦孔子学院院长张新生博士也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出现危机和改进欧洲汉字教学方法的紧迫性,目前英国每年学习汉语的人非常多, 但往往是学习半年后剩下的人就很少了。根本原因之一是汉语教材及其教学方法未能充分根据汉字特点进行。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认为,不承认中国文字的特殊性以及不正确处理中国文字和语言特有的关系,正是对外汉语教学危机的根源。

汉字教学作为语言要素教学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吕必松说它“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充分认识汉字的特殊性以及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的特殊性,是寻求新的教学路子的关键”。

二、为什么汉字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汉字教学成为对外汉语老师很头疼的部分,也是许多留学生尤其是欧美学生头疼的根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汉字本身性质:不属于拼音文字,本身字数多,形体繁杂

汉字因其特点,数量极其多。有的字典收字多达8万多字,这就给汉语学习者,尤其是欧美国家使用拼音文字的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再加上外国学生不了解汉字的规律,不能理解汉字构造的依据和演化的变异规律,导致学生将汉字视为由一堆笔画毫无规律地组合起来的记号,在识记汉字过程中出现有规律性地添减笔画的现象。

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形似字,有的形似笔画数目不同,例如“处”和“外”;有的是构字部件有差异,例如“蓝”和“篮”。这些都给外国学生识记汉字带来很大的障碍。

2.2 缺乏文字教学理论

语言教学的理论体系西方比较成熟,而汉语教学在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流行,大部分还是学习西方理论精髓,没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理论体系。西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以拼音文字为主,根本没有汉字。所以中国的汉字教学无理论可循。每一步都在探索。理论的不成熟性造成汉字教学发展缓慢且艰难。

2.3 实践中拼音化倾向严重,而且重听说,轻读写

汉字本位还是拼音本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话题。在我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学习拼音很快,所以对拼音有很大的依赖性。有拼音,就会读,没有拼音,就不认识字。教师为了使教学更加轻松方便,也就对汉字的教学不较真了。再加上国外“听说法”等的深入,重听说,轻读写思想比较普遍,使拼音化愈演愈烈。这种现象非常不好。容易把汉字割裂,误解汉字的本质。

2.4 针对汉字教学的教材不多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针对汉字教学的教材数量不多,自学汉字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与轻视汉字的大环境有关,也是理论体系不到位的结果。必然不利于汉字的教学。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技巧

针对对外汉语课堂汉字难教出现的问题,通过自己的一部分理论与教学经验,总结以下汉字教学技巧:

3.1 教学法

汉字是形声字,可以利用这点运用联系法,以文字学理论为指导,主要通过对汉字形符、声符的系联,使学生认识到汉字的系统性和理据性,并自觉地遵循汉字规律去学习汉字。

3.1.1 声的联系

把不同部首中的同声符字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并利用声符在相当程度上标识字音的作用,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字。例如:伟、韦、炜、纬、苇等。

3.1.2 形的联系

利用汉字形体的可分析特点,有意识地将同形符的汉字联系到一起,以充分展现汉字作为表意体系文字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文字学意义的偏旁、部首。例如,“人”字系列:人、入、个、大、太、天、夫、夭、从、众、介;“木”字系列:木、本、末、未、林、森、体、休:“十”字系列:

十、土、士、干、千、古、早、克、华等等。字形联系适用于汉字学习的初级阶段而且数量很有限,宜在高频字的范围内进行,不宜拓展过多。

3.2 展示汉字的技巧 3.2.1 看图识字

可通过图片或自做的识字卡片,来展示汉字的形、音、义,直观生动。图片展示汉字尤其适合于字义形象性强、容易以图画描摹的汉字,利用卡片的好处是便于反复操练,主要适合初期的认读教学。

3.2.2 板书出字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且直观的方法。一定要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决不能用多媒体替代。教师在黑板上按字的笔顺、笔画、部件写出生字,其优点是学生可直接观察到每个字的书写全过程,看到笔画的顺序、位置和整字的结构,而且手写体比打印体更容易模仿。可为汉字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板书展示汉字方法多样,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不同的展示汉字方式。例如:讲解基本笔画时,应以笔画为系,板书展示含有该笔画的例字(如“横折钩”:月、门、刀);归纳部件时,应以部件为系,板书展示含有相同部件的例字(如“十”:什、支、计);此外,还有以同音字为系、以形似字为系、以形似部件为系、以共同特征为系等展示方法。这些展示汉字的方式不仅适合于教生字,也可用于复习和巩固所学过的字。

3.3 解释汉字的技巧

一般做法是对所学的汉字进行析形、析义、析音,以及根据学过的汉字的字音字义猜测推出新字的音义。汉字的讲析实际上是与汉字的展示结合在一起的。

3.3.1 教读字音

借助形声字的声旁表音效果,进行语音的猜测和认读,还可以反过来通过已学过的部件读音猜测词义。

3.3.2 解释字义

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可以充分利用其表意特征。对于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可以借助“六书”造字法,用象形、指示、形声、转注、假借、形声来解释。学 2 生兴趣会更加浓厚。

3.3.3 典故解释

很多汉字都有典故,有来历。《说文解字》、《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古代著作里就有很多小故事,教师应准备充分,把它翻译成学生能听懂的简洁语言。汉字的解释可以把与之有关的故事讲出来,这样既生动,又印象深刻。当然,这样的字数量有限。

3.3.4 讲授汉字笔画

汉字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提等基本笔画和派生的26个笔形,笔顺是基于汉字以一种最为简练、平衡、连续、美观的方式写出而形成的,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是很重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字感”。

3.4 练习汉字的技巧 3.4.1 认读

主要是认读汉字和相关书写材料,强化对汉字的整体认读和感觉。这需要多多接触书面的材料。

3.4.2 书写

这是学习汉字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中国的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也是一字一句练出来的。要尽量提高效率,强化构字结构和层次。

3.4.3 综合

可以用听写,填字,猜字,改错,查字典,多媒体动画等多种手段进行练习,总之忌讳反复枯燥地写遍数。

3.5 汉字的艺术精神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传承性是其他文化或文字不可与之相比的。它的意义不仅是一种文字,还是一种文化瑰宝,一种艺术形式。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把汉字字体结构中包含的艺术精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外国学生深入认识和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教师在汉字教学实践中对汉字艺术精神的宣传,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汉字的体悟、提高汉语学习效率、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5.1 欣赏汉字结构流露的音乐美

中华民族音乐与汉字具有同构性,音乐和汉字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也都有着尚简易和多变线性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汉字和拼音文字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独立成字而不进行分词连写。这就如同中国传统器乐以独奏为主而不似西方以合奏交响乐为主。

3.5.2 感受汉字结构描绘的图案美

上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 3 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优美的画,你要好好地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在汉字的国际推广中,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达中国汉字一些偏旁中所具有的美术含义,如“贝”旁,凡是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和钱或多或少地有关系,因为贝壳在中国古代就是一种货币。“三点水”偏旁也具有类似的含义,在“波”字中,其左边的偏旁为人们描绘了水面的景象,而右边的“皮”使人想到了水面如同动物的皮毛一样起伏不平,这不就是波浪的图画吗?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汉字这种集合美术与想象的文字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古奥”和“繁杂”,也不是原汁原味地描画客观事物,而是倾向于提取物体的精神气质,采取“抽象”手法从“形似”上升到“神似”,这和中国传统国画的思想保持一致,所以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3.5.3 权衡汉字结构的建筑性

在外国学生由笔画到偏旁、由偏旁到汉字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汉字形体结构的建筑平衡感与力学原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识记汉字,更能加深记忆,避免缺笔少画、添横加点等书写错误的发生。

如“心”“平”“羊”等字,左右各一点使其在量和形上都保持对称和平衡;“正”“欠”“与”等字,左右虽不一样,但能够形成力的相互牵制,具有稳固协调的建筑美;“册”“朋”“由”等字,是左右空间对称;“品”“街”“攀”等字,则是多部分协调组合形成的均衡,形式饱满,连贯匀称。

综上所述,汉字是汉语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可谓汉语的灵魂,当然也是汉语学习中的难点。汉字教学贯穿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尤其是对外汉语的入门阶段更应该以汉字为基础,只有夯牢了汉字基础,才能在以后的汉语学习中顺风顺水。希望广大对外汉语教育者能够尊重汉语自身的逻辑,以汉字为突破口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崔秀兰、李光杰、朱秋佳.对外汉语教学之瓶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8月.第30卷第4期 [2]张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高校讲坛.2010年第25期

[3]唐巍人.简析汉字的艺术精神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意义.中外文艺语言文字 [4]范祖奎、彭国庆.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汉字研究.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16卷第3期

上一篇:一眼阳光作文下一篇:青春优美语段